村乡村振兴规划

2024-06-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村乡村振兴规划(精选6篇)

村乡村振兴规划 篇1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安徽省委、桐城市委有关文件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加快推动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结合松桂村实际,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村委综合研判,拟定松桂村

“乡村振兴”

发展规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围绕市、镇建设目标,努力把松桂村建设为“富裕、和谐、文明、宜居”的新农村。

二、目标任务

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实施品牌强农,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做好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兴盛,创新乡村治理体系;

提升农村民生保障水平,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基本情况

松桂村位于嬉子湖镇东北端,东临白兔湖,南接本镇朱桥村,西临金神镇,北与孔城镇古井村交界,S231省道穿境而过,属丘陵圩畈区;全村总面积2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588亩,山林面积1018亩

;辖40个村民组,1251户,4365人,党总支共有党员130人,下设两个支部:种植支部、养殖支部,四个党小组。2014年申报建档立卡贫困户共309户,1006人,其中:五保户42户46人,低保92户245人,一般贫困户175户715人。现已全部脱贫。

四、发展建设原则

1、坚持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原则。

新农村建设必须强化产业发展基础,围绕区域资源特色,突出发展生态产业,形成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体系,推进农民持续增收。

2、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

根据实际,紧密结合资源状况和经济基础,突出高标准、低成本、可承受、可操作和可持续的特点。

坚持正确处理阶段性目标和长远目标的关系,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打好基础,分步实施。

3、坚持整体推进和突出重点原则。

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为重点,协调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坚持有重点、有突出,确保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4、坚持全民参与,因地制宜原则。

在上级政府领导下,创造条件,搞好服务,组织和吸引农民群众积极参与;

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从解决农民最关心的具体问题入手,调动农民积极性,以农民自愿、村民自治为主,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五、发展规划内容

按照“固基础、强产业、兴新风、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结合松桂村实际,重点做好“5

”篇文章和“6”

个实施。

“5

篇”

文章:

(一)加强支部对“三农”

工作的领导引领文章。“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就是一面旗帜”,全面强化村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头羊”

作用。

1、强化组织保障。

坚持旗帜领航,突出引领作用,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高举“一面旗帜”。

引导根据村情民风、工作亮点进行一字提炼,并展开针对性的系列巩固提升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向纵深发展。

推广使用当建“E

网通”,充分利用“当建+大数据”

模式,实现当建工作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

2、强化人才支撑。

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加强“三农”

工作干部队伍培养、配备、管理、使用,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

工作队伍,把到农村一线工作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形成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的用人导向。

3、发挥“支部先锋”

作用,增强当员“存在感”。

通过老当员在地方威信,充分发挥其在项目推进、产业发展等方面协调作用。

通过丰富经验,广泛征求其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意见建议,共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4.实施“星火培育”

计划,增强支部“生命力”。

深入调研支部建设情况,结合实际,针对性提出支部建设意见,重点强化从年轻群众、致富带头人等群体中发现培养后备人选,通过青年人才支部或本支部发展相结合方式强化发展培养,强化支部“血液循环”,增强支部生命力。

5、强化村组干部能力培养,通过感情培育、业务培训、考察学习等方式,提高村组干部为民服务意识,增强村组干部凝聚力,强化村组干部责任感、使命感。

(二)夯实基础建设,做好固本强基文章。

聚焦松桂村水、电、路、网等发展“短板”,巩固现有基础设施成果,按照“建管”结合思路,强推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解决制约生态优势转化和产业发展的重大基础瓶颈和障碍,做好“固本强基”

文章。

(三)推动“3

产”

发展,做好惠民兴村文章。

依托现有产业资源,按照“合作社+农户+互联网”

发展思路,着力壮大培育枇杷、猕猴桃、茶叶等特色产业发展,实现村有特色支柱产业、户有骨干增收项目,推进“乡村振兴”

全面实施。

1、强化种培结合,补足产业发展后劲。

一是按照“政府引导,农户主导”的思路,扩大“3

产”

种植面积,实现产业满载发展。

二是发挥农民夜校作用,按照“走出去、引进来”

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土专家”

作用发挥,突出管理季节性,全面开展“3

产”

管理技能培训,促进产业提档升级。

2、落实示范引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科学规划,探索“农旅结合”

新模式,按照“园区示范”

思路,建设老鹰茶示范园区100

亩,生态茶园示范园区

亩,猕猴桃自由采摘园区

亩,枇杷采摘观光园区

300

亩。

同步探索有条件农户发展民宿

家,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3、狠抓龙头建设,促进产业高效发展。

狠抓产业合作社发展,下大力气规范合作社运行,全力推进合作社在产业管理、包装、营销等方面统领作用,实现产业质、量同步高效发展。

4、突出特色发展,探索产业品牌效应。

依托现有茶叶资源优势,探索“X

生态茶”

品牌发展,突出抓好“老鹰茶”

特色品牌,探索“公司+农户”

协议经营模式,实现茶叶产业品质提升、工厂加工、市场营销。

5、培育发展载体,实现集体经济增长。

大力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依托现有资源优势,结合“乡村振兴”

战略实施,采取“筑巢引凤”

模式,探索

X

村“民生茶厂”、“X

庄”

项目包装建设,通过“政府搭台、老板唱戏”

方式合作经营,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

(四)大兴文明新风,做好文化繁荣的文章。

探索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共同进步,创新载体、探索渠道,实现松桂村“大融合”发展。

1、强化阵地建设。

强化村活动室文化阵地建设,努力把活动室打造成集文化、休闲、学习、宣传阵地,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形成。

强化“农民夜校”

建设,配套软硬件设备设施,畅通办学渠道,拓宽办学思路,广泛开展政策法规、实用技术等知识的宣传教育,切实把农民夜校变为倡导文明新风的主战场。

2、创新载体建设。

把精神文化建设与“三月

三文化节”、“五一劳动节”

等传统节日相结合,广泛开展群众参与度高、积极向上的文娱活动。

探索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组织开展春季“农民运动会”、三月

“采茶节”、五月

“枇杷节”、八月

“猕猴桃节”

等文化活动,提高群众精神文化水平。

3、突出示范引领。

开展“示范岗”、“五行文明户”、“X

好人”、“产业发展能手”

等先进典型评选表彰,通过示范引领,促进形成“比、学、赶、超”

良好氛围,自觉形成良好文明新风。

4、加强队伍建设。

加强村文艺队、老协、活动小组等团体组织建设,通过“传、帮、带”

作用,提高村民参与支持村级事务和生产发展积极性。

(五)发展社会事业,做好全面进步文章。

加强对教育、卫生、医疗、信贷、社会救助等国家政策的宣传普及力度,提高群众自觉享受国家政策的意识水平,强化政策扶贫力度。

1、教育扶贫。

加强对教育扶贫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教育扶贫政策的惠及率,确保贫困户子女就读政策全覆盖。

2、卫生扶贫。

加强对卫生扶贫政策的宣传力度,落实贫困户就医费用微支付。

加强卫生医疗巡查力度,由卫生院牵头,定期开展上门问诊。

加强贫困村卫生室建设,配备基本医疗设备设施,提高村级医疗服务水平。

对农村五保和农村低保一、二类对象参加新农合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补贴。

扩大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病种和救助对象范围,实行医疗救助“一站式”

即时结算服务。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

95%。

3、文化扶贫。

按照国家构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标准要求,加大文化设施建设力度,推进集宣传文化、当员教育、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适时更新图书等文化产品,支持民间文化艺术发展。

4、科技扶贫。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综合服务机构建设,促进科技资源配置与扶贫开发直接挂钩,X

年培育

个以上农业科技示范户,建成3

个以上产业示范基地。

建立科技扶贫网络、建设“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免费为贫困群众提供信息咨询、富民政策和科技服务。

5、社会救助保障。

推行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有效衔接,将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户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完善农村低保补差发放办法,一、二类低保户保障水平达到贫困线以上,对持有残疾证的一、二级重度残疾人和农村五保户,按最低缴费标准。

“6”

个实施:

(一)实施特色农业强优工程,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1、加快农业产业提质升级。

按照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积极发展壮大形成“村品”,重点做好豇豆、红仁鸭蛋、花卉、老鹅,百香果、胭脂红番桃、山油茶、大青枣、万亩果业等品牌产品。

2、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观光农业等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以

XX

特色建筑村落、休闲农庄为依托带动周边,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

为特色的农家乐,开发多元功能,提升休闲观光农业活力。

借助

XXX

度假区、,打响独厚的名片,实现“农业+文化+旅游”

发展最大化。

3、实施农业龙头企业成长计划。

建立农业龙头企业梯次发展培育机制,培优扶强,扩大农业龙头企业规模。

大力推动

XX农业有限公司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培育做大做成广西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加快加工项目落成,利用平台创新农产品销售模式,促进农产品销售信息化、标准化、品牌化,助力当地农产品销售和乡村振兴。

扩大养殖规模,增强企业发展动力。

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合作经营肉鸭、蛋鸭、鱼养殖,打造村级特色农产品的同时,增强村集体自身“造血”

功能,拓宽增加村集体收入的渠道。

(二)实施生态环境优化工程,建设美丽幸福乡村

1、开展乡村建设提升行动。

持续推进乡村建设活动,积极营造整洁、舒适的环境。

督促管好用好镇级垃圾转运站、垃圾处理热解站,及时清运各村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

加快污水处理厂运行进程,充分发挥污水处理厂作用,提高群众生活污水处理水平。

在全镇范围内建立完善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加大村容、村貌建设和管理力度,引导群众树立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不断加快宜居乡村建设。

2、开展水生态保护行动。

强化源头控制、水陆统筹、溪河兼顾,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不断改善水环境质量。

加大对水库和水源地保护,划定禁养区和限养区,积极引导关停非法禽畜养殖场,推行河长制,任命河段长,层层压实责任。

3、开展矿产资源环境突出问题整治行动。

重点整治影响土地林地生态的涉矿非法开采行为,对辖区范围涉及非法采矿采砂,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要求和证照不全的砖厂、复粉厂及其他非法加工企业进行取缔清理,严格做好监管长效机制。

(三)实施文化繁荣兴盛工程,树立乡村文明新风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充分利用“新时代乡村振兴讲习所”,文化长廊,珊瑚、文化休闲广场,中小学校等宣传展示阵地,运用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2、开展文明创建行动。

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家训,以良好家风引领农村社会风尚。

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弘扬传统美德。

3、加快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发展。

健全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标准化建设以及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深入实施乡村文化惠民工程,支持鼓励各村每季度组织举办一场以上文艺演出,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

4、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

坚持正面引导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常态长效整治不良习俗,重点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

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传播科学健康生活方式,广泛开展乡风评议,褒扬乡村新风。

(四)实施治理能力提升工程,促进乡村和谐稳定

1、强化农村基层组织领导核心地位。

扎实推进促进乡村振兴,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把农村基层组织建成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

健全新型农村基层组织体系,实施农村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选优配强村组织书记,加大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力度。

2、突出加强乡村法治建设。

坚持法治为本,维护农民权益、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等方面的权威地位。

增强干部法治观念、法治为民意识。

通过入户宣传、村民代表会议、举办讲座及文艺晚会等途径,加大农村普法力度,提高农民法治素养。

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民的援助和司法救助。

3、提高乡村自治德治水平。

推行“四议两公开”

工作法自治模式,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

提高村规民约的针对性实用性,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4、健全乡村便民服务体系。

整合优化资源,统筹推进村级综合服务中心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推广使用“农事网通”“阳光红页”

服务平台,以村委作为示范点,带动其他村委打造“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

让“信息跑路”

代替“群众跑腿”,真正做到让办事群众最多跑一次。

(五)实施脱贫惠民富民工程,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1、开展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

加大产业扶贫力度。

因户施策落实帮扶政策及增收项目加强就业扶持,拓宽就业渠道。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改进帮扶方式方法,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机制,推动贫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脱贫致富。

落实脱贫后续扶持政策,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2、开展农村基础设施提升行动。

加强“四好农村路”

建设,抓好建制村通达路线窄路面公路拓宽改造,加强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建设和危桥改造。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健全农村公路、水利等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机制。

(六)实施体制机制创新工程,激发乡村振兴活力深化土地改革,抓好特色村庄示范点建设。

XX

村民小组2000

多亩土地入股土地合作社为示范,以点带面地推广土地股份合作社建设。

积极争取“乡土特色示范区”

项目落户采木村垌口自然村,集中力量打造田园农业旅游示范点。

六、保障措施

(一)搞好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

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积极引导群众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与自身利益的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投身建设,迅速掀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热潮。

(二)充分依靠群众,发挥主体作用。

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对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事项,采取“一事一议”

等方式,实现新农村建设重大事项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进一步激发村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

(三)多方筹措资金,形成建设合力。

抓住国家投入重点向“三农”

倾斜的战略机遇,全面整合现有各渠道项目、资金、技术等资源,建立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用民主协商的办法,鼓励和引导农民投工、投劳,建设农村公共设施,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驻松桂村工作队

村乡村振兴规划 篇2

“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出以来,乡村社区迎来新的发展阶段。基于“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乡村社区环境优化设计集成技术》课题的研究,出台了《乡村社区人文环境规划建设导则》(以下简称《导则》),其目的是以提高乡村社区人文环境为指导思想,创新村庄规划编制思路,促进乡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与乡村社区规划编制相关的国家层面规范标准是《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08(以下简称《规范》)和《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办法》建村[2013]188号(以下简称《办法》)。除国家层面外,各地方亦提出相应村庄规划标准和编制方法。将《导则》与《标准》和《办法》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导则更加注重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社区人文环境的建设,并在生态保护、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配套、防灾规划、产业发展、地域文化保护、公众参与等六方面有所侧重,在规划内容和思路上也力求创新(见表1)。

《导则》(建议稿)出台过程中,进行了多轮修改,同时,我们以北京市房山区南窖村规划编制工作为例,试图在《导则》的指导下进行规划实践。

南窖村位于北京西南80公里处的房山区南窖乡,为典型的深山型乡村社区,聚落呈散列状。村域面积9.5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2600人。南窖明初成村,历史文化悠久,现保存有1.2公里长的古商业街,是过去北京西山地区一个著名的物资集散地,清朝至民国初期煤炭业非常发达,本世纪初随着煤窑关闭,经济衰落。现以传统种植业林果业为主导产业,收益甚微,旅游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2《导则》指引下乡村社区规划编制方法的转变

2.1 以发展优先转向生态优先的用地控制

以往的乡村社区规划多以发展为优先,不少干部和村委会领导往往存在这样的认识,产业发展必然会带来建设用地的扩张,在规划时多争取一些建设用地指标是不少干部做村庄规划的动力。由此带来大量的耕地、林地被粗放使用的建设用地所侵占,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的建设路子,农村要留得住青山绿水,系的住乡愁。”在《导则》中,提倡以生态优先原则控制建设用地。生态优先,就是在分析和评价乡村社区生态环境各项用地的基础上,确定乡村社区的适宜发展区、一般发展区及限制建设区。在规划中必须优先确定水源保护地、湿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成规模林地、基本农田和耕地等资源性限建因素影响区,以及崩塌、滑坡、泥石流、采空区、地裂缝等风险性限制因素影响区,并对限制性因素影响区进行区域划定,不能在划定的限制建设区内进行建设。从优先划定永久性非建设用地入手进行村庄建设用地控制,是村庄规划思路的转变。

在南窖村的规划中,我们首先将村域内的基本农田、有一定规模农业用地、林地、园地等划定为资源型限制因素区,共计6.23平方公里用地;其次划定洪涝灾害、泥石流、地震带等限制性因素影响区,共2.5平方公里;利用GIS数据对高程、坡度、坡向叠加分析,划定不适宜建设区0.17平方公里,将这些区域叠加作为永久的生态用地,规划在今后的发展中给予重点保护(见图1)。

2.2 由等级序列配置转向需求主导配置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乡村地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常用方法是按乡镇、中心村、一般村的等级规定配置公服设施,这样以等级序列为依据的配置方法优点是配置全面,层级清楚,不足的地方是未考虑地区之间的差异,有的距离乡镇中心或工业区近的村庄可就近使用乡镇或工业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村庄本身的公服设施不必面面俱到;还有的村庄对某些公建有特殊需求,按等级标准配置未必能满足村民需要。

《导则》提倡以村民需求为原则配置公服设施。考虑目前农村空心化普遍严重的现象,公服设施的配置更加注重老年人、妇女及留守儿童等的需求,通过构建不同层次生活圈,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在一般乡村社区行政范围内,以一般永久村民点为基准,构建基本生活圈及日常生活圈。在基本生活圈内,提供村民生活所需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如日用品小商店、室外活动场地等。在日常生活圈内,配置幼儿园、小学、卫生室等。

南窖村是南窖乡政府所在地,乡级的公服基本能满足南窖村民的需求,根据南窖村的实际情况和村民需求,在构建基本生活圈的理念下,考虑服务半径并结合村庄公共空间节点设置,建设或完善多个村民室外活动场地,通过环境塑造,场地营建,创造良好休闲空间。考虑南窖村未来将以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的发展趋势,村级的商业配套标准会带来服务容量的不足,拟在村庄北侧,红南路以南增建一个中型集贸市场,并在村口、沿红南路增建数个小型超市,为村民和游客提供便捷的商品服务(见图2)。

2.3 由防灾空间布局转向空间与机制并重的防灾体系规划

以往的村庄规划在防灾减灾方面注重防灾空间的规划,在规划内容上主要涉及各等级规模的避难场所的布局,并划定在灾难发生时的逃生路线,较少涉及应急防灾减灾组织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建设内容。

《导则》提出乡村社区防灾体系应本着防灾空间与机制并重的规划原则,要求避灾疏散应综合考虑各种灾害的防御要求,统筹进行避灾疏散场所与避灾疏散通道的设置,并建立避难空间系统。利用宅前空地、道路交叉口、小型广场等形成紧急避难场所;利用大型露天空地,地势平坦农田形成短时避难场所;利用村委会前空地、小广场、村小学操场等空地形成固定避难场所。《导则》同时提出,要建立完善的村级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及组织管理架构,健全预案响应机制,构建具有农村特色的防灾管理组织。以村委会领导班子为核心,村民小组长为协助,村民兵连、村妇联等组织为实施单元形成防灾减灾组织体系。定期开展防灾与乡村社区防灾安全主题活动,定期组织防灾演练。村庄高音喇叭系统是简单、经济、有效的灾前预警措施,《导则》要求在乡村社区防灾规划中应进行设置,以加强灾前预警宣传。

南窖村的主要灾害为洪水和泥石流,2012年“7·21”特大暴雨灾害曾对村庄安全造成一定影响。南窖村的防灾体系规划分为两部分,首先是防灾空间布局方面,规划以村委会为防灾应急指挥中心,地势较高的红南路作为主要逃生通道。靠近山坡的村北地势高,将村北空地和小广场设为紧急避难场所;村南玄帝庙、西庙等村内公共空间设为临时避难点;小学操场、卫生院旧址等空间做固定避难点(见图3)。在规划应急避难空间体系的同时,加强避难预警机制和管理,规划在南窖村建立以村委会为核心、下设的村民13个片区组织为实施单元的两级防灾组织。做到灾前防灾备灾,灾时抢险应急,灾后恢复重建,从时间、空间,组织管理多维度完善防灾规划,并通过设在村委会的高音喇叭进行灾害预警和指挥防灾救援。

2.4 由物质遗产保护转向多层次的地域文化保护规划

乡村原有的文化价值体系和社区记忆正在逐步消失,特别是一些优秀的历史文化和民间艺术在城镇化的浪潮下,生存空间日益萎缩。乡村社区文化保护规划,若只是侧重物质环境保护,很难发掘并传承乡村社区完整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域文化价值。

与目前农村规划的各类标准和规范相比,《导则》更加注重乡村社区人文环境的建设,提出应从历史文化价值、地域文化特色、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方面对乡村社区文化价值特色进行挖掘。

在历史文化价值挖掘方面,应认真梳理村庄历史,发掘传统文化内涵。在地域文化特色提炼方面,鼓励为保护优秀民间文化而进行的文化保护、开发和研究项目,保护专项规划应体现地方文化的个性和特色。在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既要对具有价值的街巷、院落、建筑、历史环境要素等物质空间提出保护与整治方案,也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出规划要求。

在《导则》的理念指导下,笔者在南窖村多层次的地域文化保护方面做了很多探索。首先,规划小组把村里老先生手书的约7万字村史进行了整理,依托村史初稿和对多位知情人的走访,理清了南窖村庄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完成了12万字的《南窖村》书稿,为南窖村的历史文化留下了宝贵资料。第二,挖掘和整理了南窖特有的地方志和文化史,如明清以来的传奇轶事、京西古商道文化、煤炭开采运输历史沿革、发生在南窖村的抗战史实等,对这些地域文化的深入研究和分析为我们做好南窖村保护规划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第三,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1.2公里长的古商业街、三十六家老旧商铺、古寺庙和古戏台、150套1000余间古老山区民居是南窖村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我们对其在价值评估的基础上,完成了保护规划(见图4)。目前,在乡村规划师和规划小组的共同努力下,被破坏的商铺门脸、壁书、角柱石、匾额等在逐步修复(见图5)。

南窖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曾经非常丰富,灯笼会曾是本地区最大的民间花会之一,使用的灯笼制作精美,各种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此外还有中幡表演、银音会等各种民间文化活动,可惜的是现在都衰败了。规划小组结合三次进村规划宣讲活动,动员和协助村民举行了灯笼会、秧歌表演、银音老艺人表演、青少年中幡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活动,既烘托了规划宣讲会的内容,又使村民对失传民艺有了理解和认识,以民艺复兴带动文化复兴,村民的地域文化归属与认同感得以加深(见图6、图7)。

2.5 从产业空间布局到促进项目实施的产业发展规划

农村的产业是农村存在的前提和动力,关系到村庄的未来和长远的发展,产业规划应首先理清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市场地位与需求,继而确定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实施方案与保障措施。

《导则》提出不应只关注产业空间布局规划,而应把产业规划的重点放在如何促进项目实施层面。根据乡村社区产业发展制约因素,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加强主导产业建设,健全产业配套设施,减少产业发展阻力。并提出采用多元投资主体、近远期规划结合、项目分年度实施等措施促进产业发展和产业项目的落地。

南窖村产业规划提出由过去的“资源型经济”向发展山区“生态旅游经济”的转变思路,以逐步构建北京山区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路径。规划以旅游服务业作为村庄主导产业,提出以“资源定优势、以优势选项目、以项目落实施”的产业发展思路,形成“吃、住、行、娱、游、购、育”为七要素的旅游开发模式,并以《项目实施表》作为产业规划落实的启动关键,拟采用多方投资、众包众筹等方式,确定多元投资主体,促进产业规划实施(见表2)。

2.6 从“走过场”到“全过程”的公众参与规划模式转变

传统规划模式下的公众参与,村民方面存在参与意识不强、态度不积极、村庄公益缺乏关注等问题,规划人员方面则存在入村调研不深入、调研问卷流于形式、与村民的沟通渠道不畅等问题,常有形式主义情况发生。

《导则》提出“全过程”的公众参与规划模式。在村庄规划编制的整个流程中,采取深入驻村调研、规划宣讲、聘请乡村规划师等多种方式搭建多元平台开展公众参与,建立全过程的、广泛的、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

南窖村规划编制工作在创建公众参与的新型规划模式方面做了一定的创新。在调研阶段,为了向村民普及村庄规划的意义,面对村民代表召开了规划宣讲会,通过微信、微博公众号、电子邮箱、官网留言版、村委会信箱等形式收集村民及公众意见,调动起了村民参与规划的热情。20余次的入户调研不仅做到了住户全覆盖,而且在通常发放调研问卷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十余户产业骨干的深入调研和访谈,规划小组成员选出在种植业、养殖业、民俗旅游户等各业代表,与他们同劳动,了解他们在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帮助村民在产业发展上出谋划策。

在规划取得阶段性成果之后,结合民艺复兴活动,在村庄的公共广场举办灯笼会,将规划成果做成展板给村民宣讲,并针对村民关心的问题一一进行解答,聘请的乡村规划师在协助深入调研、策划旅游产业发展、复兴古商道活力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调研组和村民之间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为解决规划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规划编制后期,青年规划师给南窖中心小学的学生上了一堂规划入门课:“我心中的家园”,课堂上孩子们用彩笔描绘他们心中未来的南窖村。第三次入村规划成果宣讲结合了银音会老艺人表演、青少年中幡表演,村民对规划内容的积极反馈使我们欣喜不已。我们尝试建立起来的微信公众号“北京南窖村保护规划公众参与平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半年来我们定期推送了28篇文章,内容涵盖规划成果公示、村民意见征询、村民问题解答、青年规划师札记、公益活动报道等多方面内容,引起社会各方广泛关注,收到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其及时反馈到规划方案中(见图8、图9)。

3 关于乡村社区规划编制的思考

村庄规划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理论体系目前还很不完善、质量高、可操作性强、便于实施的乡村社区规划到底应该如何编制值得我们规划工作者深入探索,《导则》目前还是阶段性成果,尚未最终完成的南窖村规划编制也还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由水务部门早已计划并实施的村南小河驳岸已开工建设,但驳岸的形式缺乏设计,直上直下的挡墙没有考虑与紧邻古村落的协调关系,给古村落的整体环境景观造成不良影响。

乡村社区规划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产业规划实施等涉及国土、市政市容、农业、环保、交通等多个部门,政出多门,多方投资,多个规划如何统一,建设时序如何协调,经费如何有效使用,一直是村庄规划实施方面的难题。

在完善《导则》的内容和指导作用方面,在创新乡村社区规划编制方法方面,我们还任重道远。

摘要:本文在《乡村社区人文环境规划建设导则》指导下,就北京市房山区南窖村的人文环境,从生态保护、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配套、防灾规划、产业发展、地域文化保护、公众参与等六方面提出创新性村庄规划思路,以指导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南窖村规划建设。

关键词:导则,乡村社区,人文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宝刚,张淑萍,赵文强,等.乡村社区环境优化建设关键技术研究(阶段稿)[R].2015.

某村乡村振兴调查报告 篇3

禹州市第十五期科级干部进修班 第一组 连宗铎

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乡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为此,对褚河镇吴湾村乡村振兴工作进行调研,为乡村振兴工作大局做出推动。

吴湾村位于褚河镇西部,距镇政府2公里,是褚河镇的西大门,吴湾村三面环水,环境优美,难考S237,西依S103,交通便利。全村辖1个阻燃村,总人口1930人,57名党员,8个村民小组,448户,更低1098亩。

目前,吴湾村已在以下领域的工作,为乡村振兴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一、硬化到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吴湾村共有4条主干道,目前已经投入150万元对四条干道进行了高标准高质量的硬化。二、绿化到位,改善生态环境。全村攻栽植各种树木10万多棵,以文化广场为中心,东南西北辐射四条街道。三、美化到位,提升文化品位。东西大街,以文化传承为主,会有二十四孝图,弘扬孝道文化,东头有姨父大型山水画,画中一轮红日冉冉升起,象征吴湾村蒸蒸日上。四、亮化到位,打造平安吴湾。全村安装路灯十六盏,红外摄像头22个,增加了群众的安全感,同时组织了一支由20人组成的巡逻队,增强夜间巡逻。

当前吴湾村乡村振兴工作还面对以下问题。一是规划的科学合理性还不够,特色不够鲜明。镇村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现代农业发展、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等规划之间相互衔接不够,现有村庄规划编制进展缓慢,特色不够鲜明,融合农耕文化、民俗风情、人文资源、建筑风格等要素,进行区域功能、居民住宅、产业发展、休闲旅游等发展定位不明确,“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不够鲜明。规划在引领村庄合理布局、人口居住相对集中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发挥不够,农村房屋多是铸木结构,构架相对简单、功能单一,安全舒适性差,改建住房势在必行,但现在政策对农民自建改建住房的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和高度都控制太严,不利于农民居住环境改善和乡村面貌提升。二是本乡本土人才不足,引进人才流失问题较为突出。缺人才是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农村产业发展看,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数量偏少,能够承接网络经济时代的旅游文化产业、新业态电商产业的复合型人才更少。从农村技术支持看,缺少能够长期扎根农村、从事农村技术研究推广的“土专家”、“田秀才”。农村教育、卫生等人才也存在数量不足,学历层次不高,服务能力不强的问题。从农村有效管理看,大部分村(居)的干部平均年龄偏大,年轻后备干部不足。选派的第一书记和选调的大学生村官流动性较大,稳定性不够。从乡村人才提升看,现有农村人才、乡土人才评价机制还不健全。农业农村各类专业人才工作在基层一线,“论文写在了大地上”,而评定职称要考核论文发表数量,要进行英语能力测试,影响了基层人才提升职业能力的积极性。三是建设用地政策落实还不到位,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力度还要加强。现有政策将农产品冷造、初加工、休闲采摘、仓储等设施建设按照农业用地管理,但这一政策没有完全落地。对于单独选址的农业设施和休闲旅游等项目建设,应预留部分规划建设用地指标,但由于地方有限的用地指标基本上用于县城房地产、开发区或其他非农产业,政策实施不到位。产权制度改革中涉及的资源变资产、变资金的通道还未真正打通,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农民宅基地和住房等改革试点还在进行中,推广试点经脸的步伐慢,“盆景”变“风景”的办法不多,力度不大。随后的工作中,吴湾村还将遵循政策指示,做好以下工作。四是在产业项目发展方面。1.产业项目发展基础存在短板,农业产业粗放的发展方式仍普遍存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条件改善总体滞后于产业发展。2.全产业链发展程度不高。虽然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得到加快发展,但项目建设规模不大、标准不高还一定程度存在,特别是深加工缺乏,辐射力不强制约了产业发展,致使全省产业投资项目偏少,占比较低。3.产业聚集程度低,产业链条不完整酒己套设施跟不上,特别是花椒、赫猴桃、食用菌等高效产业发展需要的冷藏车、保鲜库、烤棚、冷链物流仓库等公共资源投入相对不足,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要。农产品生产方式单一,采收后续保障有待完善,无相关的保障项目设施建设,致使还未转到依靠劳动者素质提升和科技进步的内涵式增长上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态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村基层社是供销合作社开展为农服务的前沿阵地,是供销合作社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关键所在,其建设是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重点任务之一,结合我村实际,按照按照合作制、市场化和因地制宜、定向施策的原则,分类推进合作社建设,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推动农村综合服务社提质升级,努力把供销基层组织打造成为与农民利益联结更紧密、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市场运作更有效的合作经营组织体系,努力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主要采取如下措施:(一)因地制宜建设基层社。农村基层社是设在村范围内的以农民为主体综合开展产销、信用、公共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实行独立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按照合作制原则进行治理,建立健全基层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强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承认供销合作社章程,接受县级供销社指导。根据业务发展需要,设立产销合作部、信用合作部、公共服务部等。产销合作部涵盖生产合作、供销合作、消费合作等经营服务内容,信用合作部涵盖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等经营服务内容,公共服务部涵盖帮民办事、帮社记账、帮村理财等服务内容。(二)(加快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融合发展,构建新型为农服务经营主体。一是通过以供销合作社经营设施、场地、资金等出资的方式,实现基层社与农民合作社两者之间进行产权联结,加大业务指导力度,结合农村致富队伍建设,引导基层社职工、农产品经纪人、农民大户等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二是立足当地主导产业和特色经济,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努力开创供销合作、生产合作、信用合作、消费合作等四位一体的新局面。三是拓展为农服务体系建设。坚持以农民、农业、农村发展需要为宗旨,适时推动“三帮双代”(帮民办事、帮社记账、帮村理财,双代:代购代销、代耕代养)

村乡村振兴规划 篇4

一、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镇政府东面约12公里处,距离XX县城约8公里。东临XX镇XX村,南临XX镇,遂西高速贯穿全境。辖9个村民小组,328户1051人。幅员面积1.7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54.69亩。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8户152人。

二、乡村振兴试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聚焦脱贫攻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依托区位交通优势、产业大环线优势,借寺发展。引进万成农业有限公司,成立冠宇种植专业合作社,按照“一产布局、二产链接、三产支撑”的生态农庄理念,流转XX村土地1000余亩,发展集旅游、观光、餐饮等相结合的农家乐集群,现已种植杂柑600余亩。新增就业岗位20余个,农户以土地入股分红,形成利益链接机制,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二是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成通村组道路5.81公里、加宽村道1.4公里,建有村卫生室、文化室、便民服务站各1个,宽带网,安全饮水实现全覆盖、生活用电实现户户通,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三是着力生态宜居,不断改善住房条件。2017年易地搬迁集中安置15户38人,完成C、D级危房改造35户。2018完成土坯房改造65户,2019年以户乡挂钩项目集中安置27户,确保住房安全,村容整洁,生态宜居。四是强化社会治理,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契机,不断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努力推进移风易俗,深入开展“道德模范”评选和“扫黑除恶”活动,坚持三治融合,主动化解社会矛盾,形成良好社会风气。

三、存在问题

一是XX村交通优势明显,又处于市农业大环线上,但相关农业项目较少,项目单一,未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作用。

二是全村基础设施条件还不完善,户间道路未修建,水利设施落后,农业大环线道路未全面建成,影响产业规模发展。

村乡村振兴规划 篇5

助力乡村振兴

-------以岳阳县柏祥镇乡村振兴为例

近年来,岳阳县柏祥镇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总目标,以产业发展为总抓手,认真践行高质量发展要求,把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与乡村振兴统筹谋划,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创新模式,致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大“强工兴镇”力度。加快循环产业园内供水、供气、供电、道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发展壮大园区经济,实施以商招商和产业链招商,推进石膏制品、农副产品、服装饰品等产业集聚发展,重点发展水稻,油茶2个营业收入过特色支柱产业。继续完善重大项目帮包制度,切实做好项目建设的协调和帮办服务,促进岳阳市政工程建设用管道生产项目、亿丰建筑科技等7个重点在建项目早日竣工投产。

一、岳阳县柏祥镇乡村振兴基本情况

柏祥镇位于岳阳县南部。面积100.16平方公里,总人口26800人(2017)。辖刘明1个居委会和大湖、黄珍、光明、十步、敖家、松龄、文付、桂林、窑岭、金咀、大姚、伏太、付义、万寿、蒋渭、周庆、分水、俄咀、四知、中村、谢全、赵李、明淑、柏祥24个行政村,364个村民小组。镇政府驻黄柏祥,距县城18千米。G4京珠高速过境。全镇辖24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总人口26800人,总面积100.16平方公里,山林面积6.7万亩,耕地面积3.8万亩,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镇,具有粮食生产和生猪生产的传统优势,年产粮食8.2万吨,出栏生猪30多万头,是县粮食生产基地和市生猪生产基地。2020年全镇实现工农总产值4.56亿元,财政收入1247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

二、岳阳县柏祥镇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规划滞后。

乡村建设长期缺乏科学合理规划的问题,村民盖房子都比较随意,不仅导致村庄格局混乱,也使得地下管线等基础设施无法规范铺设,进而影响了农村垃圾和污水问题的处理。三拆除”后房屋土地利用规划滞后,特别是受去年“三拆除”后房屋土地没有利用,村民没有“看见”拆除房屋后土地规划带来的实惠,导致部分村民对“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有抵触情绪,“三清三拆”难度大。

(二)产业振兴困难,农村产业结构单一。

村庄空心化严重,青壮年外出务工现象普遍,乡村治理人才短期,农村基本上是传统的农业为主,农业种植分散,土地流转困难,从业者越来越依靠留守老人和妇女,缺乏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三)村集体经济薄弱。

集体经济的强弱关系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质量,关系到党在农村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我镇各村村集体收入紧靠入岳阳县工业园区每年3

万元分红,及县委、县政府下拨的每年

万元工作经费,基本没有其他集体收入来源。

(四)村民参与度不高,导致工程项目实施进度缓慢。

现在人们都将精力和心思放在个体发家致富上,对土地依赖性减少,对村庄关注度降低,对乡村事务热情降温,常住农村的妇幼老弱病残人员受身体、年龄和文化素质等影响,参与村集体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存在项目落地时因项目占地没有征地款不配合工作,导致项目实施进度缓慢。

三、助力柏祥镇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

自2018年以来,柏祥镇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按照“十三五”总体规划,柏祥镇委政府不断提升镇域经济综合实力,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加强平安镇村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治理,不断优化发展环境,通过创新产业模式,有力地推动乡村产业的振兴,全面推动全镇各项事业健康稳定快速发展。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模式:

1、以“乡村旅游产业+”模式助力柏祥镇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对于乡村振兴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乡村旅游得到发展,有利于实现产业兴旺和打造宜居生态环境,有助于实现乡村的乡风文明,有助于形成治理有效格局,有利于实现村民生活富裕。发展乡村旅游业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

柏祥镇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发挥乡村旅游特色项目,有效地促进了乡村振兴的发展。通过当地的特色农业如:唐禹水稻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种粮大户流转土地4000多亩,种植水稻和油菜,吸引游客进行观光旅游;通过四龙水产专业合作社的水产养殖,定期进行水上划船、盘泥鳅、㧓鱼等亲子游戏活动;通过县域旅游产业规划项目,加大民宿经济产业的发展,使得柏祥镇的乡村旅游更加贴近大众化、多元化方向发展,使在柏祥镇乡村旅游产业中的游客具有多种生活体验、吸引更多的城市居民回归乡村原始淳朴生活中,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资力度,辐射整个柏祥镇的乡村旅游产业的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文化园区、社区空间在各个村落落地开花,为营造生态宜居环境发挥强大作用。为乡村振兴和脱贫人口就业、创业、增收提供持续稳定的平台,努力实现旅游产业发展和人口增收致富双赢,推动兴和县全域旅游发展。

2、以“电商扶贫产业+”模式助力柏祥镇乡村振兴

电商扶贫是推动柏祥镇脱贫产业振兴一项有效的市场举措。一是实现乡村产业再造,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二是推动集体经济发展,盘活集体资源资产。三是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四是推动城乡要素流动,实现精准助农富农。

电商扶贫政策为脱贫地区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柏祥镇为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县委政府和镇政府出台了支持电商扶贫的系列文件,自2015年开始,柏祥镇依据“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加大电商扶持力度,截止2021年上半年实现了柏祥镇村村全覆盖。累计上线18个贫困村5000余款商品,商品交易额达到了6000万元。淘宝村数量达到25个,约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19%,2020年疫情期间,岳阳县开启了农产品推介的网络直播,政府在助推产业帮扶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电商扶贫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城乡融合、助力产业升级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逐渐成为推动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重要力量。

3.以“种植绿色产业+”模式助力柏祥镇乡村振兴

近年来,柏祥镇党委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全面分析、科学决策,得出:扶贫开发的重点是产业扶贫,产业扶贫有关键是培育和发展能带劢贫困群伒稳定增收癿致富产业。并确定了

符合当地农民种养习惯,有一定基础的水果、蔬菜作为贫困村农民增收的两大主导产业。明确了“整合资源、集中投入、扶贫到村、利益到户、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癿工作方针,和引导乡村农户走“一村一业、多村一业、连片开发”的产业化扶贫发展思路。柏祥镇在脱攻坚决战决胜时期主动参与地方“精准扶贫”工作,始终按照“坚持精准扶贫为己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的原则,把“精准扶贫带动脱贫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从帮助地方发展林业的“种、养、加、林果”等四个方面,重点实施产业扶贫。通过“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带动周边4个乡镇,一千多农户(其中户109户,从事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2.75万亩,吸纳贫困就业人员37人,助力109户困户脱,为当地经济发展、脱贫攻坚做出积极贡献。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柏祥镇形成了以鲜果、花椒、笋竹、中药材、特色热带水果、绿色蔬菜为主导的种植业,建起了万亩花椒产业园、3000亩鲜果基地、1500亩笋竹基地、500亩热带水果、2000亩绿色蔬菜基地、3000亩中药材基地。在养殖方面,培育和发展草食牲畜山羊养殖大户5户,建成全县仅有的年存栏量1000只以上的标准化山羊养殖场2个,发展年存栏量50头以上的肉牛养殖场2个。良好的产业发展为柏祥镇注入活力,但要想进一步扩大规模,形成颇具效益与规模的特色农业,还需要政府在政策上、资金上加大投资力度。

四、岳阳县柏祥镇乡村振兴的对策和建议

(一)紧抓机遇,科学指导谋划柏祥镇产业振兴蓝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加快完善柏祥镇现代经济产业体系。

一是依托工业园区,加快工业经济发展。

完善柏祥产业转移园柏祥镇工业区有关路网、水网、电网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工业区品位;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引进更多规模大、效益好的企业落户工业区;加强优质服务,促进进园企业形成产业链。帮助入驻柏祥镇的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供条件,全方位拉动柏祥镇工业经济发展。

二是依托县大环城路、京广、京珠、高铁等重大项目建设,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县大环城路、京广、京珠、高铁等重点项目工程是市、县“三赛”重点项目,也是推动和平踏上发展之路、致富之路、幸福之路的关键;更是提速柏祥镇发展和融合平江、汩罗等县市

小时生活圈的关键之路。我们将指导镇委镇政府举全镇之力,推进大环城公路和京广、京珠、高铁柏祥镇段的各项建设,依托县大环城路、京广、京珠、高铁等重大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毗邻县城的区域优势,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三是依托得天独厚的乡村流放资源,打造特色“民宿”小镇,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利用柏祥镇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功能和借助县委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力量,指导“民宿村”及“水稻之乡”发展田园体经济,打造成上档次、高品位的休闲农业,带动柏祥镇镇第三产业的经济发展。

四是依托农产品资源和生态资源,加快农业经济建设。

推进农村农业改革作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进一步释放农村发展活力。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村耕地流转工作。农村土地流转是发展规模化经营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生产发展的需要,也是解决农业、农村长期发展的关键手段。引导和鼓励农户在自愿的前提下,采取租赁、入股等多种形式,将分散的闲置土地、小规模土地适度向种田能手、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实行农业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经营,通过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油茶、椪柑、百香果等种植,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才能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才能促进农业产业向大规模、高品质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的丰收,农民收入的增长,实现农村产业兴旺。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加快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队伍。一是围绕加强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和管理监督,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提高基层干部农村基层工作的本领及处理农村事务的能力;二是提升基层组织治理能力。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推选道德模范、乡贤成立村民议事会,实行由支部会议“提”、村民议事会“议”、村民代表大会“定”的村级事务决策机制,确保村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三)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巩固发展农村环境干净整洁、农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一是建设规划更加科学。

结合村庄总体规划,统筹考虑土地利用、村庄改造、产业布局等因素,高标准、高起点制定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二是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坚持把道路建设、环境治理、小型文化活动中心等美丽乡村建设工程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

三是生态旅游更加兴旺。

依托“民宿”小镇建设格局,按照文化为魂、休闲为用、富民为本为开发方针,充分挖掘古村落等客家文化,打造一批集乡村旅游、村民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民宿群,整合提升一批具有生产、观赏、游乐功能的休闲观光农业园区,让美丽环境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源头活水。

(四)全面深化“亏丧好”创建活劢,评选“十星级文明户”及“走

基层、送沨暖”活动让群众在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的同时,能够提高村民的环境意识。动员全村老少,每家每户把房前屋后打扫整理好。发动群众清理村中垃圾,大力整治村域环境脏、乱、差现象。通过制定一整套的整治方案,柏祥镇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

村乡村振兴规划 篇6

一、美国送教下乡运动的成功经验

“送教下乡”( Agricultural Extension) ,是对19世纪末20 世纪初盛行于美国的,将源自城镇的现代农业科技知识与农务技法普及广大乡村的各类活动的统称。送教下乡的两大主要形式是农民讲习会( Farmers’Institute) 与农业科技示范田( Demonstration Farm) ,其成功经验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 以农民为本的持续创新“孕育”出现代农民教育与培训体系

送教下乡运动发端于1863 年马萨诸塞州农务委员会在冬季农闲时节举办的农民讲习会。在当时的美国,城市政治、教育等各界机构与乡村农民之间虽有所交流,但并无系统沟通渠道。深入乡村开展集会讲座的农民讲习会活动堪称创新之举。此后数十年间,在各州农务委员会和农学院校的大力推动下,农民讲习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全美各地。农民讲习会的最大优长在于以农民为本,形式上适应农民生活习惯,内容上贴合农民务农需求。然而,用是否以农民为本作为核心标准加以衡量,这一送教下乡模式仍存在一些缺陷,比如,培训时间较短( 一般两到三天) ,效果不够显著; 施讲内容较为抽象,农民不易将所学充分应用于实践等等。有鉴于此,有美国送教下乡之父之称的希曼·纳普提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亲手实践方为最佳”的农业科技示范田思路,即租种普通农户农田,帮助农民用先进的理念与技法进行耕种和管理,吸引当地农民参观学习,使之亲身感受现代农业之成果,并以此为基地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农务技能。自1902 年起,希曼·纳普受联邦农业部委任在南部诸州专事示范田推广。从1906 年开始,这一新兴送教下乡形式又在全美范围推广。在上述两种送教下乡主要模式的推进过程中,以农民为本的创新实践接连不断: 学历教育与农务技能培养相结合的农学中学; 农学院校教学、科研、送教三位一体办学模式以及人才培养的应用主义转型、面向广大乡村少年儿童的农技俱乐部( 如养猪俱乐部、西红柿俱乐部等) ; 传授农家妇女烹饪、裁织、园艺、理财技能的家政讲习会与示范课。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正是在以农民为本的送教下乡运动持续创新过程中,美国的现代农民教育与培训体系才得以“脱胎而出”。

2. 社会各界的积极投入与联群通力是送教下乡运动得以兴起的有力保障

《美国农业教育发展史1785 - 1925》一书提出,送教下乡活动之所以能渐成运动之势,社会各界的积极投入与联群通力至关重要。在当时的美国,送教下乡的主干力量有联邦农业部、主管各州农业事务的农务委员会( 或称农务部) 、农学院校及农科实验站系统、农民组织等四大部分。以此为轴心,加之其他各界力量的全力支持,送教下乡运动才得以蓬勃兴起。在农民讲习会方面,从19世纪70 年代起,通过集会讲座,向在乡农民传播农业科技知识与农务技能的农民讲习会获得各界认可,各州政府均划拨专款加以资助。在农务委员会与农学院校及农科实验站系统的通力协作下,到1910 年,全美各州均建立了农民讲习会机制( 仅在1880 - 1890 十年间就有26 个州相继建立相关机制) ,并组建由农学院校教师、农科实验站工作人员、政府官员等多元主体组成的讲习师团队。在农业科技示范田方面,19 世纪后期,希曼·纳普的示范田模式就获得农业部的关注和认可。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美国南方遭遇象鼻虫之灾。农业部把握时机,任命希曼·纳普为农业科技推广专员,利用治灾款助其在南方各州进行示范田推广。待示范田模式在南方发展成熟后,农业部又与洛克菲勒基金会旗下的大众教育委员会联手将其在全国范围推广。在农业部,示范田推广活动的官方称谓是“协作型农民示范田工程”,这是因为希曼·纳普在南方的示范田建设得到各州各地上至州政府及农务委员会、中至农学院校和农科实验站以及工商、金融各界机构、下至村镇农民社团的鼎力支持,就连很多报业公司也全力以赴,为其印制数以万计的培训资料。正是在此基础上,希曼·纳普才在南方建立起送教下乡运动中最具创新精神的送教下乡办事员( 受雇于联邦农业部,负责特定区域的农民培训事务) 机制,并在全美推广。

3. 送教下乡活动的持久、深入、全面开展成为美国农民向新职业群体转型的“首堂启蒙课”

社会各界的联群通力以及相关机制的成功构建使得送教下乡活动在各州各地得以持久开展。很多农学院校的农民讲习会由最初一年两场发展到数十场。仅在1914 年,全美共举办讲习会8861场,参与农民300 万人。让尽可能多的农民受益一直是送教下乡工作者们的共同追求。为此,一些州的农民讲习会组织者一方面发动参会农民广泛宣传,另一方面将优秀务农农民( 农场主) 引入讲习师队伍; 为深入乡村开展工作,搭载送教下乡工作者和培训资料的讲习会马车、送教下乡专列( 在19 世纪兴起的铁路运输系统也积极投入送教下乡) 成为当时美国乡村的一大景观。农民讲习会与示范田的讲授内容十分全面,涵盖了农业科技知识、农业生产过程、农产品营销、农庄经营等诸多方面。除此之外,围绕乡村生活质量之改善,家政、公共卫生等相关领域内容也融入其中。与此同时,诸如谷物俱乐部、西红柿俱乐部、养猪俱乐部等一系列儿童农艺俱乐部活动也成为送教下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送教下乡运动堪称美国农民向新时代迈进的“首堂启蒙课”,广大农民对现代农业科技和农务技能的“向学之心”终得改观。送教下乡运动之前,“纸上务农( Book Farming) ”是广大乡村地区对现代农业科技知识鄙薄排斥的代名词。而经过各地送教下乡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美国农民阶层的“向学之心”终得确立( 送教下乡工作的持久开展同时也使农学院校以及中学农学课程的学习者数量大幅增加) ; 通过送教下乡运动,农科知识、务农技法、农耕机械、农产品销售等一系列现代农业生产与经营的体系要素得以切实融入美国乡村农民的务农生涯之中; 全美各州蓬勃兴起的乡村儿童农技俱乐部唤起广大农家子弟的务农热情; 家政、公共卫生等领域的一系列送教举措则使乡村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二、美国送教下乡运动成功经验的启示

1. 以“深入乡村、重塑农民”工程为农业现代化进程奠基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事关农业现代化的成败。美国送教下乡运动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 农民群体“转型升级”绝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持久、深入、全面的社会运动中实现的。在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需从四个方面着眼: 推进在乡农民的群体进步; 培育农学院校学生成为新生代农民; 以农学教育激发农村青少年务农意愿; 提升农村生活质量。而这四大目标的实现都需要以脚踏实地、服务三农之精神在广大农村开展一场“深入乡村、重塑农民”社会工程。具体说,此工程之兴需从四方面推进: 其一,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组织开展未来农民培育主题大讨论,激发社会各界对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的参与热情,使“深入乡村、重塑农民”成为“新四化”建设的时代主题与社会共识。其二,教育部与农业部通力协作,一方面对全国范围内由农广校系统、农技推广系统、涉农职业院校等主体实施的各类“送教下乡”活动深入调研; 另一方面组织政府部门、教育及科研机构、涉农企业等多元主体共同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路径,为“深入乡村、重塑农民”工程构建大战略,绘制路线图。其三,教育部与农业联手促兴“深入乡村、重塑农民”工程,将正在进行的“送教下乡”活动做大做强,将典型模式加以推广; 推出一系列以“深入乡村、重塑农民”为主题的大型创新项目,如动员高等农业院校学生下乡实践,探索职业农民培养创新模式。其四,相关政府部门应以此为契机切实增强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中“送教下乡”的广度与力度。而所有项目主体也应积极探索建立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2. 以不拘一格、全面创新为要旨开展“深入乡村、重塑农民”工程

以农民为本的持续创新是美国送教下乡运动的最主要成功经验。我国“重塑农民”工程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远超于此,因此,更需解放思想,打破常规,以紧密贴合农民现实需求、充分考虑未来农业产业技能诉求为宗旨,全面创新。具体说来,围绕培育新型农民,各领域所需创新举措有很多。在制定和实行在乡农民涉农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财政资助政策方面,国家财政对学生的资助一直局限于无固定收入人员。农民“学生”虽然有一定生产收入,但总体仍属社会弱势群体,所接受的中等职业教育应定位为补偿性的高中阶段教育,有关行政部门应依此推行农民“学生”的国家专项财政资助政策; 在农业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将农业高校毕业生培养成为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办学及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系列创新,例如,建构以未来农业产业应用型综合技能为核心的新型课程体系,实行深入乡村、寓学于农的学徒制人才培养路径,在学业考核评价体系中融入农务实践元素等等;在农业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激励机制方面,我国制造业等行业领域的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激励机制已渐趋成熟。技能大师工作室、受邀与国家领导人同赴北戴河疗养等是国家层面给予高技能人才的极高礼遇。相关机制可在农业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领域“复制”。总而言之,以农民为本的持续创新堪称“深入乡村、重塑农民”工程有效推进的原动力所在。

3.“深入乡村、重塑农民”工程的最重要“成果”当属现代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

在美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送教下乡运动的最重要贡献当属“孕育”现代农民培育体系。我国“深入乡村、重塑农民”工程的最重要成果也应是与未来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农业产业发展需求相匹配的现代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21 世纪以来,我国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的创新举措可谓层出不穷: 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倡导下,发展成熟的浙江省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把学校办到农户门口,把课堂设在田间地头的河北省“送教下乡”农村中职教育办学模式改革;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深入乡村、重塑农民”工程之兴就是要以农民为本,做到“实际、实用、实效”为唯一衡量标准,将那些能够切实提升务农农民、农学院校学生应用型综合技能的创新举措做大做强,并将其成功经验加以推广,在全国范围内促兴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创先争优”风潮。在此过程中,包括教育、农业等相关行政部门、涉农职业院校、农业科技推广系统、职业教育研究机构在内的多元主体应通力协作,在“重塑农民”工程成功经验和既有成果基础上着手建构新型现代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与此同时,全国人大与国务院应正式启动酝酿已久的《农民职业教育法》立法程序,争取早日出台,为现代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奠定制度之基。

摘要: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是伴随我国农业现代化全过程的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历时数十年的送教下乡运动堪称美国农民向新型职业群体转型升级、农业现代化进程顺利前行的成功基石,其发展进程中的诸多成功经验颇有启示意义。我国应以此为鉴,全力振兴“深入乡村、重塑农民”工程,为农业现代化全面迈进夯实根基。

上一篇:关于班风建设的几点想法下一篇:小学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