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单元教学计划

2023-02-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好的工作计划能为我们更好的完成工作拟定方向和实现路径,帮助我们实现更好的成长,在新的阶段,让我们一起来做好计划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体育课单元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1篇:体育课单元教学计划

体育教学单元的内涵及意义

一、讨论体育教学单元的必要性

《中国学校体育》杂志“案例研析”栏目,前面几期围绕体育教学单元问题分别讨论了“体育教学单元计划的合理性”、基于“技术、体能、运用”三维视角的单元构建、“单元计划设计中如何关注个体差异性”、“单元构建时运动特性的理解与思考”。概括而言,前四期讨论重点放在了如何构建单元方面。关于为何要重视单元构建,则尚未专门讨论。讨论体育教学单元问题时,从“如何”与“为何”的关系来看,二者缺一不可。“如何”更关注实际操作层面,“为何”更关注理论支撑层面。为何要重视体育教学单元的构建,包括两个问题:其一,“体育教学单元”的内涵;其二,体育教学单元构建的意义。

讨论“为何要重视单元构建”并非新话题。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毛振明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顾渊彦教授等都对此曾提及 [1-3]。毛振明教授认为,研究体育教学单元的必要性有4点,分别是:体育教学的实效性与单元有关;“什么是单元”不明;教学评价以“课”为准而不是以单元为准“制造”了面面俱到的“表演课”;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需要。至于单元的内涵和研究意义,他认为“单元是一个教材的基本单位,又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的基本单位,还是一个教学方法的集合体,更是一个教学模式的载体,所以教学单元的研究,纵向上,向上与课程设置、教学思想的研究有关,向下与教学方法、教学阶段的研究有关;横向上,与教学目标、教材研究、教学评价有关。特别是在教学模式研究中,它实际上就是教学单元过程标准化的问题”[1]。顾渊彦教授強调,“单元是课的上位概念”,并从单元特征的角度分析其内涵。他认为,单元有四个特征[2]:相对独立性(一个单元出现不同教材应不可分割、互补)、整体性(如,整体技术)、连续性(课连续排列)、阶段性(某个项目不同学年、不同学段的排列)。关于探索体育教学单元构建的意义,他认为有三点[3]:第一,它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保障;第二,它是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的基础;第三,它是备课的基本途径。概括而言,两位学者对单元内涵的认识虽然有所不同,但他们皆认为体育教学单元为体育课程改革的关键节点。

体育教学单元研究方面,除了上述两位学者的代表性观点之外,亦有很多学者关注该问题。截止2016年12月,仅在《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就有107篇“篇名”中含有“单元”一词的文章,该杂志自1998年以来还曾数次开设围绕体育教学单元问题的专题讨论。回顾我国之前围绕体育教学单元的研究,既有理论依据的探索,也有实践案例的尝试与剖析。然而,从我国体育教学的现实状况来看,现实中的体育教学单元仍普遍处于有名无实的境况。如果对其症结所在追根溯源,也可说很大程度上是我们对体育课程内容的内涵及意义认识不足所致。2001年试行(2011年正式实施)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与之前实施了几十年的体育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理念、课程管理等方面皆发生了巨大变革。国家主要在课程标准文本中对内容领域分学习水平进行规定。在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下,具体课程内容的设计与教材的选择加工交给了地方和学校。相比大纲时代,一线教师更加自主。然而,在课程标准试行、实施过程中则事与愿违,如,出现了没有了以前体育教学大纲的束缚“反而不知道教什么了”的问题,也出现了“科学放羊”、“淡化运动技术教学”等争论。这些问题的出现有多种原因,与没有了以前体育教学大纲分年级针对各个项目的详细规定有关,也与不清楚把领域目标、水平目标切实落实为什么样的具体课程内容有关。只是,从学理上剖析,会发现这些问题的出现,实质上是我们对体育课程内容的内涵及意义认识不足所致。

二、体育教学单元的实质

清晰体育教学单元的内涵,实际上是清晰其在体育课程体系中的位置,即,清晰体育教学单元对应的是构成体育课程体系的“目标—内容—教材—方法—评价”的哪个方面。换成更口语化的表述方式,有必要明确,在“为了什么教(学)”、“教(学)什么”、“用什么教(学)”、“如何教(学)”、“教(学)得怎样”这几个体育课程(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追问中,构建体育教学单元时,最主要应追问什么。显然,体育教学单元对应的是“内容”或“教(学)什么”。因为,体育课程内容由年度(学期)体育教学计划(进度)中排列的一个个单元呈现。可见,探讨体育教学单元问题,实质上是探讨体育课程(教学)内容问题或“教(学)什么”的问题。

此外,所有学科课程教育的有效实施本应遵从的逻辑是:首先,明确本学科的目标(应发展学生何种能力);其次,把该学科的目标具体化为一个个知识点,进而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点而构建有效传承知识点的方式、方法;最后,为了确认并改善教学效果而进行评价。如,物理学科,如果把中学物理学科的目标设定为“理解并掌握物质结构、相互作用、运动规律方面的科学原理”,该目标具体化为“质量”“密度”“浮力”“引力”“位移”“速度”等一个个知识点(内容),为了让学生理解浮力的原理,会采用皮球、木块等排水的实验(教材);为了让学生理解杠杆原理,会通过撬棍、筷子、天平等不同具体事例(教材)呈现给学生。物理学科中“质量”、“密度”、“浮力”一个个知识点,就是一个个单元,由此组成物理学科的内容体系,皮球、木块等排水实验,撬棍、筷子、天平等不同具体例子则是传承知识点(呈现课程内容)的载体,也就是教材。

反观体育与健康课程,在课程性质定位方面观点多样,有“体质论”与“三基论”,还有“快乐体育论”、“运动技术健身论”、“健康教育论”等。由于体育课程性质定位不同,构建的体育课程内容(单元)就不同。如“体质论”者会以运动处方的思路设计体育教学单元,如“如何锻炼心肺能力”单元、“如何有效减腹”单元;而“三基论”者会以运动项目的方式设计体育教学单元,如“快速跑”单元、“耐久跑”单元、“排球”单元等。此种定位与上述的物理学科的“理解并掌握物质结构、相互作用、运动规律方面的科学原理”学科规定根本不同之处在于对学科本身的属性理解不同。其原因在于物理学科追求的是稳定的学科内在规律性,体育学科却是不稳定地探寻规律的过程。虽然这样的过程可以理解,但却造成内容本身的不确定性。可见,课程性质的定位决定了课程内容的配置,逻辑关系上,先定位课程性质,接着考虑设定课程(教学)内容,最后选择与加工教材。

可以说,体育课程的性质——体育学科应该发展的能力处于战略性地位,体育课程内容——体育教学单元则处于具体战术地位。课程标准时代倡导“目标决定内容”,即基于对体育课程的定位设定课程内容,这种提法符合学科课程体系应遵从的逻辑。然而,课程内容设计(单元排列)出现问题,如果是因为体育课程本身的定位存在缺陷,应当如何解决?值得深思。

另外,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与体育教材混淆是一个主要原因。“篮球”单元既是在“教篮球”又是在“用篮球教”;“前滚翻”单元,既是在“教前滚翻”,又是在“用前滚翻教”……二者混淆,除了概念界定方面的问题,对体育教学实践有什么影响?笔者认为是有严重影响。内容与教材混淆,即如果不清楚体育是教什么的学科,将导致“将无法区分体育课上体育教师教的篮球、游泳,与学生校外兴趣班(或夏令营)教练教的篮球、游泳有何不同,将无法找到体育课上为何教前滚翻、武术的确凿理由,将无法找到从现有几千个运动项目中精选出哪些项目的依据,将无法说清楚设置体育课程的学理依据”[4]。

如前所述,讨论体育教学单元问题实质上是讨论体育课程内容(“教(学)什么”)的问题。从体育课程体系的逻辑顺序来看,体育课程性质定位上的不同,决定了体育课程内容(单元)设置的不同;教学设计时,设计体育课程内容在前,加工体育教材在后,体育课程内容是贯穿体育教材的灵魂。

参考文献:

[1]毛振明.试论体育教学单元的划分[J].中国学校体育,1998(1):62-64.

[2]顾渊彦,史曙生.体育课程中的教学单元[J].体育教学,2006(2):13-14.

[3]顾渊彦.体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单元构建——对教学单元界定的商榷[J].体育教学,2006(5):16-18.

[3]王水泉.运动文化论的源流[J].体育科学,2014(12):79-84.

作者:王水泉

第2篇:体育大单元教学的内涵与实施

研讨背景:大单元教学设计就是从优化教材结构和通盘设计着手,宏观审视一个教材完整的贯穿过程,发现教材之间、教学之间相互关系和互为补充的内在关联,运用系统的整体原理编排教材,沟通教材之间的练习,超越常规课和小单元设计,使每个单元不光有教学“点”的设计,还有教学重点“面”的设计,更有贯穿学期、年级、水平或学段的大单元“线”的设计(潘建芬:《大单元教学设计初探》)。当前提出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基于现行课程标准、教材、学情,指向学科育人的价值,但大单元教学的内涵、设计大单元教学的结构框架和内部结构及课时如何分配等仍困惑着体育教师。基于此,本期话题研讨针对当前体育大单元教学的内涵与实施路径等问题进行探讨,集思广益,以便为体育教师设计大单元教学提供参考。

话题1:您认为什么是大单元教学,大单元教学设计多少课时合理,为什么?

大单元可以从以下2个方面理解:一是同一类项目为一个单元,如田径类把走、跑、跳、投的项目整合为一个单元实现田径教学的一体化;二是把各学段的同类项目都纳入一个单元,如将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的快速跑纳入一个单元,作为一个大单元,这样,能保证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递进性。制订单元教学设计上,要根据整合的大单元内容,同时,结合学情和教学实际,依据现行课程标准,制订合理的大单元计划。

——内蒙古常德玉

大单元教学课时数的确定以现行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根据不同学段、不同项目的特点及评价要求,可分为12~18个课时,个别可达到24个课时。根据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其从掌握到运用需要一定时间,大单元教学设计需要全面考虑,闭环设计,技能内化,从而为终身体育夯实基础。

——安徽杨斌、辽宁于殿民

大单元教学是以教材为基础,以学生发展为需求,构建大任务、大情境与大环境的学习计划,既体现了知识、技能与技术在前后衔接上的连贯性,又注重知识、技能与技术横向的拓展,打破了当前从技术动作层面构建单元计划的薄弱点。基于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阶段的实际情况,以不低于18个课时为宜,以便较为全面地构建内容体系。

——四川黄烈鹏、安徽李厚余

大单元教学是按照某种标准,将同一类别内容以较大结构规模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教学设计的教学实践。大单元教学从优化教材结构着手,运用系统的“整体原理”编排教材,贯通教材之间的联系,使每个单元不再是点滴零散的“知识点”,而是一个“知识链”与“知识块”。通常意义上的大单元教学实质上是指同一教材或运动项目课时数较多的连续排列的“内容单元”。大单元教学一般要大于等于12个课时,因为大单元一般是由3个以上的技术动作组成的,而一个技术动作的形成需要练习过程和时间积累。连续技术动作要想达到螺旋上升的效果,就更需要时间保障,一个动作技术的课时一般为4~6课时,那么3个以上的技术动作就需要12个课时以上。

——上海吕祥文、江苏唐国瑞

大单元教学是站在更高的角度,为学生设计整体性的体育课。大单元教学是跨项目进行知识的有效迁移,重构符合教学实际的新知识系统,是从单一技能教学发展到多种运动能力教学体系构建。

——江苏朱云笙

大单元教学就是把课堂教学从以前的小单元教学中解放出来,增加教学时间,细化教学内容,把“学练赛”融合起来进行,让学生既掌握该项目的技术动作、规则规范,又能运用该项目进行比赛和锻炼,符合使学生掌握1~2项运动项目的教学目标。为了提高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能力,除了在内容选择和大单元教学课次安排上进行合理设计外,更重要的是要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学有所获,并有针对性地提升专项运动能力,最终提高综合能力。

——安徽周新

大单元教学是以大主题或大任务为中心,对具体的学习内容进行分析、整合、重组和开发,形成具有明确的主题、目标、任务、情境、活动、评价等要素的一个结构化的具有多种课型的统筹规划和设计,依据现行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阶段的教学组织设计形式。

——甘肃张永璟

大单元教学是为技能应用和比赛所服务的,使教师真正地从教授技术向教授能力方向转变。大单元教学的课时数要看具体内容,如球类建议18个课时,以学期为主题,强调技能的应用与发展。

——浙江赵辰

大单元教学更加突出从某个运动项目整体的角度出发,统筹分配教学,将整個运动项目水平段、时间段按照运动的整体结构安排在一起,可以将“学、练、赛”贯彻其中,重在运动整体性的体验与收获。大单元教学计划的课时安排不应是机械地以多少时间划分,而应是根据学生能力水平,不断修正、不断改进的过程安排。大单元教学和一体化一脉相承,重在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但也要求一节课中要有更周密的安排,更多地以“教会、勤练、常赛”契合课堂的结构。

——江苏林通

大单元教学,即围绕某主题学习任务开展,以学科大概念深化理解为目标,按照体育学科特点及运动规律发展过程的逻辑推进,由各环节不同性质学习活动的小单元组成的大单元教学模式。通常以10~15个课时为1个大单元。

——安徽左兆兵、安徽夏国峰

话题1小结:大单元教学指站在更高的角度、用更广阔的视野,把一个学段作为一个整体,跨年级进行知识的有效迁移与整合,在教学内容上打破教材原来的编排顺序,重新构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及教学实际的新知识与技能体系,从而实现教学过程的高效、避免知识重复教学的一种新教学思想和授课方式。通常意义上的大单元教学实质上是指同一教材或运动项目课时数较多的连续排列的“内容单元”。大单元教学一般要大于等于12个课时,因为大单元一般由3个以上的动作技术组成,而单个技术动作的形成需要练习过程和时间积累,连续的技术动作要想达到螺旋上升的效果,就更需要时间保障,单个技术动作的课时一般为4~6课时,3个以上的技术动作就需要12个课时以上。

——吉林曲艺

话题2:制订大单元教学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大单元教学应该遵循整体性、循序渐进的原则,立足体育学科技术的整体性要求,学生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并非一蹴而就。因此,大单元教学应尊重学生学习规律与逻辑,具有合理性。大单元并不是要体现“大”,而应立足整体性,以大单元、大概念为视角梳理相关内容,形成有意义关联的结构化的运动技能整体。大单元教学的内容体系建构更加合理,更有利于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得。

——浙江项金忠

1.方向性原则。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合理性原则。大单元教学在设计时应多方论证、周密考虑。3.整体性原则。对学校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应作整体设计,既要考虑各方面的教育功能,又要考虑整体效应。4.主体性原则。应以人为本,充分树立人的主体意识,深化主体观念。大单元计划设计中,教师应根据学情为学生设计具体项目技术的准确学练方法,并且对相关运动技术进行逐步规范,使学生在学习体育运动技能后,体质健康水平不断提高,进而提高参与运动的兴趣。5.规律性原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进行大单元内容的学习。6.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学校、地区的特征设计大单元教学内容,避免学习内容过于繁杂,出现“教师教不完,学生学不完”的现象。

——辽宁于殿民、江苏朱云笙、

安徽杨斌

1.整体性原则。帮助学生建构多维度的视角,促进学生以主体身份感受学习内容。2.任务性原则。当单元学习目标转化为比较聚焦的学科学习任务或情境任务时,能够有效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3.逆向设计原则。要能够确定预期学习成果,确定合适的评价方案,进而有效设计教学内容。

——江苏唐国瑞、云南黄顺明

大单元教学应遵循整合性原则、迁移性原则、贯通性原则。整合性原则,即按照学科内容进行“单元”归类,打破学科之间的限制,把相关联的知识上挂下联,以“大学科”予以围拢归整。迁移性原则,即跨越学科、学期、学年的界限,实现迁移、对接,形成知识链条的完整性,形成从点到面的迁移,实现知识教学的有序性、整体性、完整性。贯通性原则,即“弹钢琴”,把教学计划和规划当成一首完整的曲子弹奏,在教学流程上,要求教师先“消化”知识,再重新编程,把“营养”反刍给学生,然后经过学生“自主消化”,转化成能力和成果。

——安徽韩彤

在课堂教学中,课程内容的传授要以一定的结构来凸显,使课程内容能够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这样才能体现体育学习的价值。而大单元教学,正好是符合这种“内在引线”的一种教学形式。大单元教学的学习内容除选取运动技能外,应尽可能地实现组合技术动作、局部配合及游戏、比赛与有价值的探究活动等的有机整合。

——江苏朱伟力

应遵循多样性原则(教学形式具有多样性)、系统性原则(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灵活性原则(组织方法更加灵活)、针对性原则(教学方法更具有针对性)、合理性原则(教学过程的评价更有具合理性)。

——上海吕祥文

话题2小结:大单元教学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整体性原则。应针对体育学科教学的各个方面作整体设计,既要考虑各方面的教育功能, 又要考虑整体效应。2.循序渐进性原则。立足体育学科技术的整体性要求,高位统领,学生的学及发展要呈现螺旋式上升。3.学段总体观念原则。既为相应水平段技能内容的熟練运用、健康知识的掌握指导生活学习,也为后续水平段的学习打好基础。4.分层教学原则。大单元教学因其“大”而任务繁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人而异”“区别对待”。5.方向性原则。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6.科学性原则。大单元教学在设计时,应上下论证学期计划,周密考虑水平段教学的一致性。7.主体性原则。以人为本, 树立人的主体意识,深化主体观念。8.遵循安全第一,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课内练习、课外补充、以赛促练的一体化发展。

——安徽金文波

话题3:体育学科的大单元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其结构框架如何体现?请结合教学案例谈谈每个部分重点关注什么?

在大单元教学中,其核心是“展示教育”。“展示”是高效课堂的灵魂,也是大单元教学的支撑。“预习展示课”环节中,“导学案”是教与学的抓手,起到学习的“导引”作用。大单元教学在“自主”学习上,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利用独学、对学、群学等方式,先让学生达到掌握70%~80%的目标,并在小组内由组长带领,要求每名成员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提升展示课”是对小组合作学习成果进行展示,通过教师的追问、质疑,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拓展更多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达到“提升”的目的。“巩固展示课”则追求知识的“再生成”,教师要善于开发学生创造思维,让有创意的学生展示自己的独到思维见解,通过学生“兵练兵”“兵教兵”“兵强兵”的过程,达到对知识的再认识和巩固的“目的”。

——安徽罗传伟

大单元教学应加强对学生学的评价,评价学生的学科理解能力、学习运动能力、技能学习的迁移能力、技能学习的实践能力等。

——浙江项金忠

体育大单元教学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单元设计指导思想、单元目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单元教学重难点、教学组织形式、学练法、评价手段、小结反思。

——安徽杨斌

当前的课堂教学应该逐渐从单个动作的学习向动作组合的运用上转变,大单元教学需重点关注技术动作间的关联。如,篮球大单元教学内容,包括篮球的专业术语和理论知识(2~3个课时即可);技术维度,各种方式的运球(原地、行进间、变向、转身、急停急起等)、各种方式的传接球(双手胸前、单手、击地等)、投篮(双手胸前、三步上篮、跳投等)、各种步法(划步、碎布、交叉步等);体能维度,体能练习可结合步法及持球的素质练习。

——江苏欧园明、浙江杨文燕

大单元教学要有单元主题、设计意图、相关项目技术动作的选择、学情分析、场地器材情况分析等。以小学投掷为例,一年级可以设计单手投掷轻物、投掷纸飞机或纸团、扔沙包等,同时要有考核(投掷远度,动作技评);二年级可以逐步增加动作难度和物品重量;三四年级可以投掷垒球等;五六年级可以融入篮球的单手肩上传球、足球的守门员抛球门球技术等。

——江苏朱云笙、甘肃王宗社

大单元教学主要有该单元教学的项目特征分析、单元目标、学情分析,学练策略、单元重难点、评价标准、场地安排、安全措施等。

——山东汪延、广东王晓龙

在大单元教学体系下,每节课的教案拿出来对比,横向和纵向都应是层层递进的,以水平三篮球为例,运球+传球动作方法→多种形式传接球+双手胸前投篮练习方法→运球+传接球+投篮的运用方法。

——浙江方

话题3小结:1.包括常见的单元计划必备元素(针对教学内容的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课时数、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建议、评价标准),课时设计(内容设计、重点难点、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或教学过程、安全密度场地、课外锻炼作业、课后反思评价体系等)。2.一个单元包含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教得如何,包含理论、技能、体能、运用与评价等,这样单元设计才能更完整、指向更明确。3.大单元教学的课时设计中,应包含理论、技能、体能、运用与评价,根据教材、学生、内容特点安排大单元教学内容,重点关注其增强体质的实效。在实践中,体育教师可以尝试采取“学、练、赛”一体化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在学中练、练中赛、赛中学,实现对学生体育学科素养的培育。

——山东罗兆杰

话题4:如何连接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内部结构,应注意哪些事项?

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内部结构连接,要遵循“学会、勤练、常赛”的教学理念。这里的“学会”是指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等方法,让学生既明白技术动作规范,又知道在比赛中如何运用。“勤练”是指根据技术在比赛中应用的要求,设计特定的教学情境比赛,让学生感受技术动作运用的时机和作用。“常赛”是指在练习之后,通过“变通”规则的形式,让学生在比赛的环境中“享受乐趣”,提高学生在比赛中的观察和决断能力。

——甘肃达世荣、浙江赵明

体育大单元教学主要由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构成。课程目标是核心,由横向的三维目标(知识、体能、运用);纵向的学段目标和结构内容目标构成、课程内容是基础,由体育基础理论和体育技术技能构成;课程实施是途径,由课程实施主体、实施途径、环境和实施效果构成;课程评价是整堂课程的监督反馈,由过程评价、效果评价等构成。如一堂引体向上课既要合理设计,运动量和强度刚刚好,达到训练目标要求,又要在实施过程中关注每一名学生的状况,及时进行小组评价,真正体现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精髓与意图。

——广东王晓龙

结构化课堂教学的变革和以学为本的学教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因此,教师要重视课程结构的连贯性,要以生为本。基于大单元教学的一堂课,应该有30%甚至更多的时间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其实在复习旧知识的过程中,也学习了新知识。

——浙江项金忠

按照大单元的分类方式,其内部结构主要包括学的方式与次序、练的形式与内容、赛的表征与结果。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等步骤。但在该过程中,要始终注意因材施教,教的内容与学生学习能力是否匹配,教的内容本身是否存在冲突,教的内容与本校的场地器材是否匹配。具体的连接方式可以从动作结构、练习方式、比赛形式等方面进行考虑和分类。

——江苏朱云笙

“学、练、赛”是形成运动能力不可或缺的方式,大单元教学也要经历学习运动技术、掌握运动技能、巩固并形成运动能力3个递进的过程。大单元教学的课时设计中,应包含理论、技能、体能、运用与评价。这是小单元因为时间问题不能逐一解决的。在大单元教学中,将小单元教学出现的重要知识结构进行重新整体的编排,组成一个知识整体或价值整体,从而进入深度学习,达到充分、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理解学习的意义,解决问题,学以致用的目的。

——山东罗兆杰、安徽金文波

结合学校教育特点,运用运动教育模式进行大单元教学,以排球教学为例,应根据能力的形成、素養的提高和热情的参与者所具备的要求进行分层教学。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排球的基础知识、理论、技术、战术、裁判规则、保健康复措施以及不同角色所具备的素质要求等。其次,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开始技术技能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全员参与,可以通过修改规则、降低难度等手段激发学生兴趣、获得成就感,直至学生熟练掌握运动所需的技术,理解并在活动中合理运用战术。注意事项如下:1.在教学实践中改进教学方法,重视学生体能和运动技能提高的同时,在运动教育的角色转换中关注学生的主动探索、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愉快的体育文化氛围。2.要关注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教师要指导学生终身热爱体育,不仅要在锻炼体力、塑造人格及全面发展上下功夫,而且要让学生体会各种运动的乐趣。3.充分体现运动教育模式中的直接指导、合作学习和伙伴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4.通过举行以体育为核心的报告会、沙龙、书法、绘画、摄影、墙报、表演、广播和媒体宣传报道等活动,多方位地展示体育文化,以达成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目的。5.改变传统的评价方法,构建一个内容多元化、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使过程性与结果性评价、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安徽罗传伟

1.课时目标的连贯性、连续性、渐进性连接让教学设计一体化、有机化、科学化;2.课时内容进阶化衔接,细化、优化链接;3.以体能发展和评价反馈效果为线索串连。注意事项:忌形式化、标题化、一统化,重实效、重“二全”、重渗透,强育人。

——安徽杨斌

一个单元里的课型应包括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考核课。一个技术教完了,还应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如运动能力、运用能力、评价能力等。教学不是教完技术、战术就结束了,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目前的课时设计里,准备部分2min,开始部分8min、结束部分5min,还有课课练、队形组织这些是必备内容,一节45min的课被拆分为多个部分。大单元教学的课时设计需要打破这种传统模式,突出课时教学特点,明确课时教学目标,学就重点学、练就重点练、赛就重点赛,一节课虽不能面面俱到,但是下一节课可以衔接,这是大单元教学的意义所在。

——江苏付新星、江苏陈玲

大单元教学是为“勤练、常赛”做基本的时间保障,若能通过大单元教学,让学生喜爱上某一项运动,并能在课外产生兴趣,便是最大的成功。因此,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尤为重要,一个赛事能够带动一批学生,一个赛事能够带动一个学校的体育文化,使学生真正地乐在其中。我认为运动项目比赛、课外活动赛事的开展能够为大单元教学提供活力,其能够有效促进大单元教学的开展与实施。

——江苏李国虎

话题4小结:连接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内部结构要以“一体化”理念为指导,以“学练赛”为主线设计,同时,要根据不同学段和学情特点进行有机调整和整合,为学生搭建更好的学习平台。需要注意2点:1.学生的个体差异要考虑,根据不同学情进行因材施教;2.各项因素要考量,如场地器材、教师能力、学校管理、地域差异等。

——浙江孟凡东

作者:读者QQ群

第3篇:承上启下的体育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计划的设计与制订对整个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无论是小学阶段的主题单元,还是初中阶段的项目单元或高中的模块单元,都是由若干技术环节组成,因为学习任何一个运动项目的技术过程,都要有学习、掌握、改进、巩固、提高、运用的过程,通过一节课是很难完成整个过程。只有按照单元计划系统地、有计划地开展本单元各课时的教学活动,才能完整地去构建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只有制订了单元计划,在制订课时计划时才会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清楚单元计划和课时计划的关系,就不会出现把单元学习目标当成一节课的学习目标的现象。

为了提高体育教师的“计划意识”,很多地方在体育教学比赛时,要求参加比赛的教师提供教学指导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流程、安全提示、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并要明确比赛课是单元计划中的第几次课。

学校和体育教师制订体育单元教学计划要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结合与之配套的实施方案和实施计划的要求,制订小学、初中、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段教学计划(水平教学计划)、年或模块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进度、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学校和体育教师制订教学计划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有助于促进学生达成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设置学习目标,选择教学内容与方法,开展学习评价等。

《课程标准》是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而制订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与学的标准,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管理和督导评估的纲领性文件,代表着国家意志。在实施过程中,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建立相应的课程实施组织,制订《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以下简称《实施计划》,采取有效措施,提供保障条件;体育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实施方案》和《实施计划》的相关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合理設计本校的教学计划,完整的教学计划包括:水平教学计划、年或模块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进度、单元教学计划以及课时教学计划。

水平计划是义务教育和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进行系统思考和安排的计划性文件。水平教学计划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制订本校学生通过小学、初中和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应达到的具体学习目标;具体安排学习内容、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评价等;明确规定本校教学进度、单元计划具体安排。

单元教学计划是学期教学进度和课时计划之间的桥梁,承上启下,是整个教学计划中的“核心部分”。学校和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校的实际,根据年学期教学进度有针对性地制订所开设的具体单元教学计划。

课时教学计划是对单元教学计划的进一步细化,是以一个课时为单位做出的设计和安排,是对一节课的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评价等教与学活动的预设。课时教学计划要根据单元教学计划,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制订,主要包括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学与教的方法)、运动负荷(运动密度、练习密度、运动强度)、安全防范措施和教学反思等基本要素。

制订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内容的性质、作用和难易程度以及不同教学方法的特点等,并留有一定的调整空间。在实施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达成学习目标的状况等,灵活调整教学计划,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为了让一线的体育教师对制订教学计划过程有一个较完整的了解,笔者提供了水平教学计划、全年体育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单元计划表格供大家参考。

一、水平教学计划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各项教材的授课时数,较难的教材可以多分配课时,队列和发展体能练习不分配课时(随堂进行10分钟体能练习),每学期安排3~4项考核项目,水平一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参见下页表1。

二、全年体育教学计划

全年体育教学计划,也称学年体育教学计划,是对一个学年度体育教学工作的计划和安排,它是水平计划在各个学年的具体化(见下页表2)。

三、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也称教学进度。它是根据全年工作教学计划的内容和各类教材的授课时数,将各项具体教材合理搭配,并逐周逐课较均衡地安排在两个学期。它集中反映了每个学期工作的整体进程,是教师备课、编写教案的内容依据,也是体育教学必不可缺的文件之一。

这个教学工作计划采用的是符号式教学进度表。先安排重点教材,再安排一般教材(低年级通常为两项教材)。编排教学进度时,要考虑季节特点,还应该考虑场地器材的使用情况,以及同时在操场上课的班级的多少,以免发生冲突。

在安排教学进度时,应注意现行课程标准对每节课应安排10min左右体能练习的要求,导致体育课的基本部分只有15~20min左右的练习时间,教师在安排每一节课的教材时,应注意该变化(见下页表3)。

四、单元教学工作计划

学习目标是对于每一名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习预期要达到的效果,学习目标的表述形式应与教学目标有所不同,以单手肩上投篮为例介绍如下(见下页表4):

表4的三条目标是以“认知、技能、情感”三维目标的形式进行的表述。教学目标是教师对于自己教与学过程的一种目标表述;学习目标是教师通过学情分析,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在上完一节课后学生能够达成目标的表述,是两种不同的思考方式。

从下页表5中可以看出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的不同点,避免课时目标单元化,制订课时目标要以单元目标为依据,分解单元目标到不同的课时目标中。

要重视单元目标,设计单元目标要考虑目标与内容的有效衔接,如在侧手翻教学中,如果没有支撑、倒立的教材做铺垫,要正确完成侧手翻教学很困难(见下页表5)。

在设计单元教学计划的时候,要把教材合理划分成课时计划,这样就有了具体的学习目标,有了具体学习目标表,体育教师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编写教案。

在设计小学水平一跳绳单元教学计划时,让学生学会单人跳绳和双人跳绳,学会正确的跳绳方法,并可以在课外活动中进行锻炼(见下页表6)。

单元是指体育课程教学中相对完整的划分单位,它反映着体育课程编制者或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及其教材体系结构的理解,一个单元的学习目标往往需要由连续的几个课时来完成;以及在此基础上对这种结构按照教育科学的要求,所作的分解和逻辑安排。单元体育学习目标就是依据年级体育学习目标和学期学习目标来制订,对体育教师制订课时计划具有重要意义。

课时体育学习目标一般由教师依据学期学习目标和单元体育学习目标,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教学条件制订。可以说,课时学习目标是实现其学习目标的实践环节,是一系列学习目标得以逐层落实的基础,最具有灵活性、多样性、实践性。

水平目标、学年目标、学期教学进度、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建构了体育学习目标体系的纵向系列。从目标体系上看,宏观目标为微观目标的确立提供依据,微观目标是对宏观目标内容的细目化和具体化,为宏观目标的实现提供前提,它们相互呼应、彼此衔接,在体育学习活动中引导着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

作者:王献英 刘晋

第4篇:初中体育课单元教学计划

初中体育单元教学计划篇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新课程为基本理念,以“对话式”主体教学为指导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以人为本,强调个性化、多样化学习,塑造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个性品质。运用“对话"探究式主体性课堂教学的特色,使每个学生都体会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情分析与教材选择:

我所上课的年级是五四制的初二1、6班的36名女生,她们的特点是个体差异较大,年龄偏小,柔韧性发展较快,把技巧作为主教材,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技巧是初中阶段的主教材,但越来越不被师生关注,为改变轻技术重形式的个别教学现象,把技巧中的“成桥”作为本课主教材。激发学生对技巧运动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良好身体姿态的形成。发展学生的柔韧性、协调性、灵活性,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互助学习的意识,增强学生学习技巧的自信心。用课课练(仰卧起坐),来强化学生的腹肌训练,加强学生练习技巧的基本功,提高学生对中考体育的重视程度。实现体育课的延伸,把学校、家庭、社会体育有机结合剑一起,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学习与活动,使学生健康成长。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环境中实现主体性教学的三个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激发学生对技巧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自练、主动参与的态度。

2.、学习“成桥”的基本动作方法,使95%以上的学生在保护下完成动作,70%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姿态,养成锻炼的习惯。

3.、通过积极参与、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体验运动乐趣,通过各种展示增强对技巧学习的自信心。

课的结构与教法:

结构:队形变换──创编韵律操作业展示──自主专项准备活动──学习“成桥”的基本造型──创造性学习──展示沙龙──课课练──愉悦收心。

1、队形变换:教师利用音乐伴奏,组织指导学生散开练习,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上课中去。

2、创编韵律操作业展示:教师用留作业的形式督促学生每天有一定的时间参加体育活动实现体育课的延伸,保证每天活动一小时,引导学生自主创编新动作。展示各自特色。师生共同参与,营造愉悦学习氛围。

3、自主专项准备活动:教师利用语言提示、积极参与帮助活动,调动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专项的压腿、压腰等准备活动,为基本部分学习做好准备,避免出现外伤。

4、学习“成桥"的基本造型:教师用语言导入,让学生理解“桥"概念,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推起成桥、互助抱腰下桥、保护下桥、独立完成下桥等几个环节,把“桥”的基本方法教给学生,利用技能迁移激发学生进行“成桥"的尝试,在师生的保护帮助下努力完成,在巩固练习中独立完成,同时体现差异性,对完成结果不做强化要求。利用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5、创造性学习:为满足学生的求异心理,体现学生的差异,把学生带入自主交流的创造学习过程,让学生发挥其特色进行创造性体验。

6、展示沙龙: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利用已有的技术进行自由组合,探究事物的内在联系,展示各自的特色。为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把展示分成集体展示和个性展示两部分。

7、课课练:为督促检查学生的课余练习情况和提高学生对中考体育加试的重视,把仰卧起坐作为课课练的内容,以竞赛的形式展示练习成果。

8、愉悦收心:教师利用舒缓的旋律让每组自编一组简单的放松动作,师生同动,以达到收心的目的。

场地器材:

初中体育单元教学计划篇二

器材:大体操垫八块,小体操垫9块。录音机一台。场地:20米直径弧形场地一块。

单元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发展学生对运动(飞行)物体的时间感、空间感,以及其时空关系的判断能力。

2、进行软式排球的启蒙教学,让学生了解、认识什么是软式排球,知道软式排球的基本技术和锻炼方法、游戏以及简单比赛的组织方法和规则。

二.技能目标:

1、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准备姿势及移动的技术,建立对飞行物体的时间感、空间感,以及其时空关系的判断能力。并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动作反应速度、灵活性和基本的运动能力。

2、学生初步掌握软式排球基础技术的各种练习方法,学会一些软式排球的游戏方法及简单比赛的组织方法和基本规则。

三.情感目标:

让学生了解锻炼身体的好处、体验到参加体育锻炼和参与软式排球运动的乐趣。培养对体育的兴趣和积极、主动学习和团结互助的精神。激发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为终生体育打下基础。

教学安排:

课次课的任务要求重点难点

1软式排球的起源与发展了解软式排球的特点及其兴起与发展过程。通过激发兴趣,使学生有想“试试”的欲望。

2准备姿势及移动能够掌握3种基本的准备姿势,能灵活的完成并步、滑步、交叉步、跨步、跨跳步和跑步。重点:准备姿势的重心控制。难点:移动后的制动。

3了解、熟悉球性初步掌握垫球。能用不同部位,尝试连续垫球;双手垫球部位准确,能连续垫多个。重点:了解垫球动作。难点:多种部位的垫球。

4正面双手垫球初步掌握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方法,通过游戏发展学生在移动中控制球的能力,体验软式排球运动的乐趣。重点:准确地击球部位和用力。难点:控制球的方向。

5专项体能练习(一)发展专项身体素质协调性的培养。

6复习正面双手垫球进一步掌握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方法,通过游戏发展学生在移动中控制球的能力,体验软式排球运动的乐趣。重点:准确地击球部位和用力。难点:控制球的方向。

第5篇:体育课单元教学计划(一年级)

目标

掌握团身、直体前后、左右滚动的方法,体验滚翻运动乐趣,运动滚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发展柔韧,灵敏,协调素质,促进身心和谐健康成长。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热爱集体,尊重同伴,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

课次

目标与要求

教法与措施

1

掌握团身、直体前后、左右滚动的方法,体验滚翻运动乐趣,运动滚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教师做完整示范使学生建立前后左右滚动的视觉定位。

用挂图,录像等媒体讲解前后,左右滚动的动作方法,使学生建立完整的思维认识。

让学生示范,教师边讲动作要领,方法,边做保护示范,既加深学生对动作要领的理解,又教会学生保护方法

2

初步掌握前滚翻的方法,引发对滚活动的兴趣。

发展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和空间定位,定向的控制能力。

教师讲解前滚翻的方法,要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定势;

教师做1-2次完整示范,并强调滚翻的关键是“团(身)、推(手)、蹬(地)、抱(膝)”,使学生建立清晰的视觉认知,提高学习兴趣。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连续前滚翻运动方法,体验滚翻运动乐趣。

教师示范讲解前滚翻(夹物)方法要领,使学生加深对动作理解。 学生示范,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4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连续前滚翻运动方法,体验滚翻运动乐趣。通过参与体育运动,学会欣赏别人和自我欣赏,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做前后滚翻练习;

前滚翻时,在额下、两膝间、大腿与躯干间夹纱巾练习,目的是达到低头,膝并拢,团身的目的

5~6

启发积极参与学习横叉的动作方法,体验运动乐趣。

发展柔韧、协调素质,体验身体健康韵味,树立天天锻炼意识。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优良品质。

教师讲解横、纵叉的动作要领与方法,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横、纵叉的思维定位。 在教师指导帮助下,让优秀学生演示,加深对横纵叉动作要领的理解和学会保护帮助的方法,引发学生想象、会学、到学会的愿望。

体育课单元教学计划 目标

学习各种方式快跑的游戏方法,养成良好的奔跑姿势。

掌握各种姿势起跑方法和跑的正确身体姿态,体验跑的乐趣。 发展灵敏、速度素质,增强基本活动能力。

亲自体验,主动实践,在实践中寻求自我发展。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勇于进取的现代社会意志品质。

课次

目标与要求

教法与措施

1

学习各种方式快跑的游戏方法,养成良好的奔跑姿势。 发展灵敏、速度素质,增强基本活动能力。

利用媒体优势,演示追逐跑,猎物跑的动作方法,使学生建立跑的视觉感知。 教师讲解各种跑的方法及快速跑的动作要求,建立学生快速跑动作的思维定势; 自由结伴,交流、切磋快速跑的动作技术,琢磨、体验跑的正确方法。

2

积极参与30米自然加速跑的学习,体验加速的学习,体验加速跑的感受,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

发展学生的力量、速度等素质,促进身心正常发育。

教师讲解自然加速跑的动作要领和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自然加速跑的正确思维认知; 利用媒体优势,演示自然加速跑完整动作,建立学生视觉认识,确立思维定势; 选优秀学生示范、表演,学生“我能行”,培养自信,勉励进取

3

掌握各种姿势起跑方法和跑的正确身体姿态,体验跑的乐趣。 发展灵活、敏捷等素质,提高奔跑能力。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平等竞争,积极向上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用儿童语言、动作,讲解起跑方法,建立正确概念。

启发学生积极参与起跑学练,在实践中获取本体感受,积累创新意识。

4

积极参与学习30米快速跑的方法,亲自体验,主动实践,在实践中寻求自我发展。

发展力量、灵敏等素质,促进身心健康成长。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奋力拼搏,敢于竞争的意志品质,塑与时俱进的社会新人。

教师讲解、示范快速跑的动作方法,使学生建立完整的思维认知;

利用录像等媒体优势,演示30米快速跑的动作图像,建立学生视觉感知,促进正确技术的思维定势;

让优秀学生示范表演,增强自信,启发学生创新意识。

体育课单元教学计划 目标

初步学会攀登肋木手脚配合的动作方法,体味攀登运动感受,提高攀登技能。 积极参与学习爬越障碍的方法,提高爬越技能。

积极参与学习手脚并用爬垂直竿(绳)的方法,增强学习攀爬兴趣,提高攀爬技能。 发展力量、灵巧、协调等身体素质,增强攀登能力,储备生活和运动潜力。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敢于攀高,勇于攀登和自我调控的良好心理品质。

课次

目标与要求

教法与措施

1

初步学会攀登肋木手脚配合的动作方法,体味攀登运动感受,提高攀登技能。

发展力量、灵巧、协调等身体素质,增强攀登能力,储备生活和运动潜力。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敢于攀高,勇于攀登和自我调控的良好心理品质。

教师做攀登肋木完整示范,建立学生对攀爬运动的认知。

讲解攀登肋木的目的、意义和攀登的方法和动作要领,增进学生攀登意识,掌握攀爬方法,提高攀登技能。 在低肋木上攀登; 同侧的脚攀登; 异侧手脚攀登;

同侧手和异侧脚上下攀登肋木; 相隔1要横木的攀登。

2

积极参与学习爬越障碍的方法,提高爬越技能。

发展身体协调性、灵活性、提高基本活动能力,促进身体健康成长。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沉着、勇敢、果断、克服困难的心理品质。

教师讲解爬越各种障碍的方法,并做示范,让学生明确实效、科学、安全的爬越方法,培养爬越能力。

介绍保护与帮助的方法,树立学生的责任和安全感。

启发学生按自己的爬越方式做尝试性练习,对一些简便,实用,安全,具有创新性的爬越方式,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4

积极参与学习手脚并用爬垂直竿(绳)的方法,增强学习攀爬兴趣,提高攀爬技能。

发展上肢力量、协调等素质,促进身体健康成长。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和不怕困难的品质。

教师先做1-2次示范,使学生建立攀爬垂直竿(绳)的动作方法的视觉认识;

利用媒体优势,如录像等,讲解爬垂直竿(绳)的动作要令,使学生加深对攀爬动作方法的认知。

在教学中可让学生按自己的方法进行尝试性练习,对一些较为实用、简便、完全的,具有创造性的方法,要予以肯定。

教学前,必须充分做好器械准备工作,防止伤害事故发生。

体育课单元教学计划 目标

初步学习并脚跳和单脚交换跳的方法,体验跳跃乐趣。

初步学会原地并脚和单脚交换跳长绳的方法。 积极参与学习正面跳入和侧面跑出的跳绳方法。 发展弹跳力,协调性等素质,提高跳跃能力。

通过学习,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加强人际关系,提高社会意识。

课次

目标与要求

教法与措施

1

初步学习并脚跳和单脚交换跳的方法,体验跳跃乐趣。

发展弹跳力,协调性等素质,提高跳跃能力。

通过学习,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加强人际关系,提高社会意识。

教师示范音乐伴奏,烘托气氛,引发学生情趣,建立学生跳绳的视觉感知;

利用媒体慢镜头或定格演示摇――跳的动机方法,边演示边讲解,建立学生对跳绳的认知。 让学生体验,亲自感受跳和摇的节奏,大家评议,共同分析,寻求最佳的方法。

2

初步学会原地并脚和单脚交换跳长绳的方法。 发展学生弹跳、灵敏、协调素质和时空感觉。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自我表现能力,充分体现自己的才华,追求自我价值的个性与品质。

教师做完整示范,讲解跳绳的方法,使学生对入绳的动机、跳绳节奏和愉悦尽情的跳绳姿势,建立良好的思维认知。

分组体验摇跳节奏,实际感受跳绳乐趣,品味愉悦情由,热爱跳绳运动。

利用媒体演示跳长绳的生动画面,感染学习热情,确立跳绳动作的思维定势。

3~4

积极参与学习正面跳入和侧面跑出的跳绳方法。

发展学生弹跳、力量、耐力等素质和时空感受能力。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的团队精神和具有强烈责任感的品质。

教师做2-3次正面跑入、跑出的动作示范,建立学生视觉认知;

教师讲解跑入,跑出的最佳时机,并让学生反复做跑入,跑出的示范; 大家共议,引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时采用计时,分组比赛等形式提高练习积极性。 教学中随时重视练习过程的观察与指导。

体育课单元教学计划 目标

积极参与学习单脚跳,双脚落脚的跳跃方法。

积极参与学习双脚连续跳台阶(台阶高20-30厘米)的动作方法,掌握跳跃方法,坚持课外经常锻炼。

发展灵巧、力量素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跳跃运动的兴趣、爱好,养成经常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

课次

目标与要求

教法与措施

1

积极参与学习单脚跳,双脚落脚的跳跃方法。

发展灵巧、力量素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教师挑选优秀学生示范,并诱导全班同学原地跟优秀学生模仿做单、双脚跳,建立本体感觉,领悟跳的方法,引发学习兴趣。

2

积极参与学习双脚连续跳台阶(台阶高20-30厘米)的动作方法,掌握跳跃方法,坚持课外经常锻炼。

教师讲解动作方法要点,优秀学生演示,肯定优点,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启发学生创想思维,激发创新热情。

3

积极学习,努力掌握跳跃动作,学会锻炼方法,养成锻炼习惯。 发展弹跳力、灵敏、力量等素质,提高健康水平。

教师讲解小兔、袋鼠、蛙跳的动作方法和它锻炼价值;使学生理解通过活动获得愉快的同时又增强身体健康,提高学习兴趣

4

积极参与学习立定跳远的动作方法,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发展弹跳力及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教师讲解示范立定跳远动作要领及方法,使学生建立正确的理念;

让优秀学生“我能行”做立定跳远表演,肯定成绩,鼓励上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5

积极学习跑几步单脚踏跳,双脚落地的动作方法,掌握锻炼方法,养成坚持经常锻炼习惯。 发展弹跳力、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树立强身健体意识。

教师讲解单跳双落的动作方法及要求,使建立正确跳远起跳落地的思维认知; 教师和优秀学生做1-2次示范,树立学生自信心,增强学习兴趣。

6

掌握正面助跑单脚起跳蹲踞跳高的动作方法,提高体育锻炼意识。 发展弹跳、力量、协调等素质,促进身心和谐健康成长。

教师讲解,蹲踞跳高的动作方法要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认识;

利用媒体优势,定格重点提示起跳动作要点和起跳刹那的身体姿势,加深对起跳动作理解。 思考:该动作和立定跳远的起跳有何不同? 自学:仔细观察,认真模仿,自学、自练。

体育课单元教学计划 目标

积极参与学习持轻物投远的方法,掌握锻炼身体的本领,强化参加体育活动意识。

掌握海绵球投准的动作方法,开拓参与运动的意识发展学生的时空感、方位感和判断力,提高运动感知能力。

初步掌握对墙投掷小皮球的方法。学习原地投远的完整动作方法,提高投掷运动技能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协力合作的良好作风。

课次

目标与要求

教法与措施

1

积极参与学习持轻物投远的方法,掌握锻炼身体的本领,强化参加体育活动意识。 发展学生的时空感、方位感和判断力,提高运动感知能力。

教师示范持沙包掷远完整动作,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掷远概念; 观看示范动作的全过程,尤其是最后用力动作,领悟动作要领; 想想,练练,体会,实践,尽快学会。

2

掌握海绵球投准的动作方法,开拓参与运动的意识;体验时空、方位感受,开发目测判断能力。

发展力量、协调等素质,增强健康水平,享受运动乐趣。

教师边讲边示范掷准的动作方法,加深学生思维认知; 鼓励学生边看示范边模仿,建立本体感受;

自由结伴,自我体会,自我摸索,积极参与实践,教师点拨。

3

初步掌握对墙投掷小皮球的方法。 发展上肢力量,协调等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遵守纪律,顽强拼搏的良好品质。

教师示范,讲解对墙投掷小皮球的动作方法,边讲边示范,建立正确的投掷方法概念。 优秀学生做完整示范,培养学生自信,积极参与投掷活动; 分散模仿,教师点拨,关注学生的闪光点。

4

积极参与学习原地投远的完整动作方法,提高投掷运动技能。

发展学生的力量,协调等素质,增强自信心,展现自我,全面促进身心发展。

通过学习,学会获取现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方法,营造与时俱进的社会人才。

利用媒体优势,演示掷远比赛录像,确立视觉认知,引发学生兴趣。

教师简介投掷方法和投远的相关因素(投掷姿势、出手角度和用力大小等)确立正确投远技术的思维定势;

优秀学生示范表演,树立自信心,追寻自我。

体育课单元教学计划 目标

掌握韵律操基本动作,抒发思想感情,增强相互交往、友好合作的文明习惯。 发展柔韧、协调、灵敏等素质,养成正确的身体姿态和与时俱进的时代风貌。 掌握舞蹈的基本动作和正确身体姿态,丰富学习层面,增强艺术意识。

通过学习,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丰富学习内容,热爱生活,好好学习的精神。

课次

目标与要求

教法与措施

1

掌握韵律操基本动作,抒发思想感情,增强相互交往、友好合作的文明习惯。 发展柔韧、协调、灵敏等素质,养成正确的身体姿态和与时俱进的时代风貌。

在音乐的节奏中,教师做完整的韵律操示范,使学生确立正确的思维认知,激发学习兴趣。 分节边学边指导,鼓励自主学习,自我欣赏,自我表现,增强自信,提高表现能力。 2

通过学习,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丰富学习内容,热爱生活,好好学习的精神。

在音乐的节奏中,教师做完整的韵律操示范,使学生确立正确的思维认知,激发学习兴趣。 在群体活动中,做到动作舒展,大方,健美,充分抒发活力。

3

掌握舞蹈的基本动作和正确身体姿态,丰富学习层面,增强艺术意识。 发展力量、协调素质,促进健美体态的形成,增强自我锻炼的能力。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增强交往,合作的高尚品质。

教师做模仿各种运动形象的简易舞蹈动作的示范,让学生尝试优美的舞姿和动作节奏,建立学生的感观认知。

教师讲解仿生舞蹈的特点、意义、价值和动作方法,建立学生的理性认知。明确仿生舞蹈的性质、风格,具有生动形象,韵律感强,富有一定感染力,他既能强身健体,又可以陶冶情操,抒发情感,增强学生对学习舞蹈的兴趣。

4

继续掌握舞蹈的基本动作和正确身体姿态,丰富学习层面,增强艺术意识。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增强交往,合作的高尚品质。

教师做模仿各种运动形象的简易舞蹈动作的示范,让学生尝试优美的舞姿和动作节奏,建立学生的感观认知。

在群体活动中,做到动作舒展,大方,健美,充分抒发活力。

体育课单元教学计划 目标

掌握走的基本动作和正确的走步方法:主要是脚部动作和走步的身体姿势。

掌握用前脚掌握掌沿窄道或直线大步走,小步走和快步走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走步姿势。 培养学生自控能力和表现自我的才能,确立自我欣赏的自信的思维定势 发展学生下肢关节、肌肉、韧带力量素质,提高走步的能力。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走步的习惯,形成走步的正确姿势和良好的身体形态。

课次 目标与要求

教法与措施

1

掌握走的基本动作和正确的走步方法:主要是脚部动作和走步的身体姿势。 发展学生下肢关节、肌肉、韧带力量素质,提高走步的能力。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走步的习惯,形成走步的正确姿势和良好的身体形态

教师讲解、示范,并带领学生边体会边指导,建立学生本体感知;

结合学习的内容、形式,编成儿歌或顺口溜(两臂前后摆,脚要向前迈,脚跟先着地,脚掌蹬离地,抬头再挺胸,整体不能歪),或配音乐歌曲伴奏,使学生在优美、愉快、有节奏的旋律中学习。

2

进一步掌握走的正确方法,形成走的正确姿势,提高走的能力。

发展学生力量,耐力等素质,促进身体健康成长。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勇于竞争的奋进精神。

利用录像,投影仪等媒体,展现正确走的风采; 出示图片,教师边示范,边讲解;

请优秀学生直线走,师生讲评,肯定优点,鼓励上进,并提醒纠正常犯的动作。

3

掌握用前脚掌握掌沿窄道或直线大步走,小步走和快步走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走步姿势。 培养学生自控能力和表现自我的才能,确立自我欣赏的自信的思维定势。 通过学习,发展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协作的团队精神。

教师讲解,示范各种方式走步的异同点,建立学生思维认知。 挑选4位优秀学生做四种不同方式的走步示范,加深学生对动作的理解。师生共议各种不同方式走步的异同点,肯定示范者的优点。 自己琢磨,相互切磋正确的走步动作。

4

继续掌握用前脚掌握掌沿窄道或直线大步走,小步走和快步走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走步姿势。 培养学生自控能力和表现自我的才能,确立自我欣赏的自信的思维定势。

教师讲解,示范各种方式走步的异同点,建立学生思维认知。 自己琢磨,相互切磋正确的走步动作。

第6篇:体育单元教学计划

跳跃技术的基础知识。

1、 跳跃运动包括哪些项目?

2、 最早兴起的跳高姿势是什么姿势?

3、 跳远技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田 径

一、跑

通过学习途中跑和弯道跑,逐步掌握耐久跑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术;发展速度、耐力、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培养吃苦耐劳、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等良好品质。

1: A、弓箭步走路20米×2 B:高抬腿跑10---15米×2

C:30---50米加速跑 D:游戏:听数找朋友。

2: A:学习站立式起跑。 B:变速跑:男1000米,女士800米跑。

3: A:学习站立式起跑, B:学习弯道跑技术。

4: A:50米×(2---4)次 B:越野跑1200---18000米。

5: A:圆周跳绳接力练习。 B :计时跑男1000米,女800米。

6:考核:男:1000米;女:800米。

一、 跳跃

通过各种练习基本掌握蹲踞式跳远技术;发展弹跳素质,提高跳跃能力。

1、A:学习蹲踞式跳远。

2、“腾空步”练习。

3:复习“腾空步”技术。

4:学测步点;蹲踞式跳远练习。

5:复习蹲踞式跳远。

6:考核:蹲踞式跳远。

三、投掷

学习原地推铅球技术,通过练习初步了解原地推铅球的动作要领;发展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

1、 学习原地推铅球(以右手为例)。

2、 原地对实心球。

3、A:双脚跳跃练习。 B:推铅球。

4、A:双人跳起移动练习。 B:推铅球练习。

5、考核:原地推铅球。

四、体操:支撑跳跃。

通过支撑跳跃动作的练习,主要提高支撑跳跃基本能力,掌握支撑跳跃的方法,学会保护与帮助,基本掌握屈腿腾越动作技术,发展踏跳能力。

1、 A:踏跳、推手练习。 B:单手推墙练习。

2、 A:跳上成蹲撑,向前挺身跳下。 B:蹲撑、抱腿、挺身跳。

3、 跳上成跪撑挺身跳下。

4、 A:复习(同上)。 B:助跑练习。

5、 屈腿腾越跳箱。

6、 复习(同上)

7、 考核:屈腿腾越跳箱。

五、篮球

学习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原地单手肩上传、接球和单手肩上投篮球,进一步熟悉球性,提高控制球能力,掌握基本技术。通过各种移动步法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协调、灵敏素质;通过教学比赛,巩固已学基本技术。

1、 A:复习各种移动步法。 B:复习体前变向运球。 C:学习体前变向运球。

2、 A:复习先进间体前变向运球。 B:学习原地单手肩上传接球。

3、 A:复习原地单手肩上传接球。 B:复习原地肩上传接球。

4、 A:复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B:学习急起急停。

5、 A:学习跨步和转身。 B:复习急起和急停。

6、 A:复习跨步和转身。 B:综合练习。

7、 篮球教学比赛。

六、排球

巩固移动、传、垫球技术,改进正面下手发球技术。基本掌握正面上手发球技术,初步了解正面扣球技术。发展力量、速度、灵敏、协调等素质。

1、 A:复习移动。 B:复习传、接球。

2、 学习正面上手发球。

3、 复习正面上手发球。

4、 发、垫球练习。

5、 A:复习体侧垫球。 B:传、垫球比赛。

6、 学习原地正面扣球。

7、 复习原地正面扣球。

8、 排球教学比赛。

七、韵律操和舞蹈

学习第二套少年韵律体操,进一步提高节奏感和表现力。

1、复习少年韵律操1。

2、学习少年韵律操2第一段。

3、学习少年韵律操第二段。

4、A:复习少年韵律操

一、二段。 B:学习第三段。

5、复习少年韵律操(二)。

6、进行全套韵律操的总复习。

八、民族传统体育

1、 学习青年拳第一段1---5动。

2、 A:复习青年拳1---5动。 B:学习6---9动。

3、 A:复习青年拳1---9动。 B:学习班10---16动。

4、 A:集体复习青年拳1---13动。 B:学习14---17动。

5、 A:复习1---17动。 B:l学习18---20动。

6、 复习青年拳第一段。

7、 (同上)

形体训练

初步了解基本手位与基本步法的动作方法,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发展协调性和团结合作精神,引导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

1、 基本手位。

2、 基本脚位。

3、 综合形体训练。

4、 复习形体训练。

周次 课 次 教 学 内 容 周次 课次 教 学 内 容

一 1 跳跃技术基础知识 五 1

1、 学习站立式起跑;素质练习男:1000米、女:800米。

2、 复习少年韵律操(二)。

1、复习支撑跳跃的助跑、踏跳与推手。

2、复习少年韵律操(一) 2

1、 学习弯道跑技术;复习站立式。

2、 考核:屈腿腾越跳箱。

二 1

1、上成蹲撑接向前挺身跳下。

2、复习排球传、垫球技术及移动技术。 六 1

1、 学习蹲踞式跳远。

2、 复习移动及体前变向运球。

1、学习正面上手发球。

2、学习少年韵律操2第一段。 2

1、 发、垫球练习。

2、 复习体前变向运球,学习原地单手肩上传、接球。

三 1

1、上成跪撑跪跪跳下。

2、复习正面上手发球。 七 1

1、 腾空步练习。

2、 形体训练:基本手位练习。

1、 复习跳上成跪撑跪跳下。

2、 学习少年韵律操2第二段。 2

1、 形体训练:基本脚位。

2、 复习原地单手肩上传、接球,学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四 1

1、 屈腿腾越横箱。

2、 复习少年韵律操2第

一、二段。 八 1

1、 助跑腾空步练习。

2、 复习体侧垫球;传垫球比赛。

1、 各种跑的练习。

2、学习少年韵律操2第三段。 2

1、 测量步点;蹲踞式跳远练习。

2、 复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学习急起急停。

高密市初中二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周次 课 次 教 学 内 容 周次 课次 教 学 内 容

九 1

1、 蹲踞式跳远跳过一定高度的横杆。

2、 学习原地正面扣球。 十三 1

1、考核:原地侧向推铅球。

2、复习青年拳1---13动。

1、 考核:蹲踞式跳远。

2、 学习跨步和转身;复习急起急停。 2

1、计时跑:男1000米、女800米。

2、复习少年韵律操2的难点动作。

十 1

1、 学习原地推铅球。

2、 复习跨步和转身。(篮球) 十四 1

1、学习青年拳14---17动。

2、复习形体训练。

1、 原地对推实心球。

2、 学习青年拳第一段1---5动。 2

1、复习少年韵律操2。

2、复习青年拳1---17动;

十一 1

1、 复习原地正面扣球。

2、 复习形体训练。 十五 1

1、考核:男1000米、女800米

2、学习青年拳18---20动。

1、 双人双脚跳跃练习;原地推铅球。

2、 考核:排球。 2

1、考核:少年韵律操2。

2、复习青年拳单练第一段。

十二 1

1、 双人跳起移动练习;推铅球练习。

2、 复习青年拳1---5动;学习6---9动。 十六 1

1、考核:青年拳第一段。

2、球教学比赛。

1、 越野跑1200---1500米。

2、 复习青年拳1---9动;学习10---13动。 2 体育基础知识。

第7篇:三年级体育教学单元计划

小桥大街小学三年级体育教学单元计划

教学 时间 7 教学内容 技巧

教学目标

1.知道侧手翻的动作要领,了解组合动作名

定、连贯,在掌握的基础上自行创编动作组合。

辅助性的活

动 滚翻练习

教具 准备 体操垫

2、 能做出侧手翻动作和组合动作,做到动作稳前滚翻交叉

1、 能知道快速跑、耐久跑、障碍跑、接力跑的摆臂与呼吸方法和站立式起跑的动作要领。

2、 能做到快跑时上体正直,稍向前倾,跑得自然、快速;能在快跑中顺利通过障碍。

3、在练习中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做到不怕苦、不怕累。

配合 高抬腿跑 追逐

接力棒 障碍物 秒表

10 跳跃

1、 能了解跨越式跳高的动作过程,明确自己单脚起跳触的起跳脚。

悬挂物 原

2、 能知道跨越式跳高的方法,学会选择确定起地摆、压腿 跳脚,确定起跳点,学会踏跳有力积极。

3、 服从指导,勇于吃苦耐劳,乐于重复练习。

皮筋 跳高架 体操棒

11 投掷

1、 能了解投掷和双手抛实心球的方法。

做到背后过肩、肘关节向前、蹬地转体、快速挥臂。

3、 在练习中能互相帮助,遵守纪律,不断进取。

徒手蹬地转实心球 垒球 皮尺

2、 能做出两脚前后站立投掷垒球或沙包动作,体 徒手鞭

7 韵律活动和舞蹈

1、 能记住新学舞步和集体舞的动作方法。 跑跳步 点

2、 学会踏踢步、点步。

3、 能积极参与集 体舞的学习,乐于重复练习

步 踏踢步

录音机

9 小足球

1、 了解小足球比赛的简单规则,知道已学的运球和传球的基本动作方法。

2、 能做出运球、传球、顶球的基本动作,能用所学动作参加小足球比赛活动。

3、 对小足球活动感兴趣,并能从练中获得愉快和满足。

颠球 拖球 顶球 运球 传球

小足球

第8篇:体育与健康耐久跑单元教学计划

体育与健康耐久跑单元教学计划(水平四)

沭阳县怀文中学/袁瑞堂

摘自:《袁瑞堂的BLOG》

一、单元设计指导思想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学生身心发展为核心,促进学生身体、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激发学生对耐久跑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主体性,搭建一个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把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重点来抓,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体验成功,享受快乐;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单元设计构想

该单元学习内容多,教学难度大,单一的耐久跑教学枯糙乏味。为解决该问题,我们发挥教研组集体智慧力量,深入地进行教学研究,采取集体备课的形式,共同探讨设计适合学生学习兴趣、能力提高的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自信心、进取心,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

在设计教学流程时,以耐久跑教学内容为主线,辅以游戏、健身操、花样跑、台阶训练及测试等辅助教材进行练习;整个教学流程强调有趣性、多样性和实效性,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将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保护帮助融入到课堂中;在教学的个别环节,进行小组间、学生间评价,鼓励优秀改进不足,形成和谐包容的课堂氛围,争取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学生情况分析

初二学生正处于分化与定形阶段,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在交替更新时期,此时,学生精力旺盛,希望通过体育活动强身健体、调整情绪,提高运动成绩,为未来中考体育奠定基础。因而,耐久跑是初二教学的重点,教师如何把握这个教材,既要使学生主动学习,又要使学生乐意学习。通过学生情况分析认为:学生在学习耐久跑教材时,有一定的畏难情绪。一方面,教材本身就枯糙乏味,教师的教学方式简单缺泛创新,过去教学千篇一律,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学生吃苦耐劳精神欠缺,主动学习愿望不强。教师谈到学习耐久跑时,学生怨言多,意见分歧大。这些原因的产生与过去学校体育教学方法、手段、措施不力有很大的关系。那么,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要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现代教育手段,结合多种教学方法,激励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参与的热情;培养学生运动兴趣,提高体育素养。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力求教学的多样性、趣味性,把学生吸引到体育课堂中来。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四、教材分析与处理

本单元主教材内容是耐久跑,从技术教学看包括起跑、途中跑、弯道跑、终点冲刺、呼吸方法、跑动节奏、体力分配等等;如果只是为了完成传授主教材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知道这些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面向全体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体育健康课教学中既要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又要充分体现体育健康课的价值,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向上,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呢?通过分析探讨,针对初二教材和学校、学生的实际,以耐久跑为主教材,结合教师的特长爱好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如:①确立主题《突破障碍、冲出封锁》,设计情景加以引导的模式,以红军长征为背景,通过各种动员、训练去完成主教材耐久跑的教学任务。②以趣味游戏的串联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练习中不断灌输知识,提高学生的奔跑能力等。在辅助教材的选择上加以突破;如在辅助教材中选择了①复习自编操过度到主教材耐久跑的教学上;②从健身操练习过度到耐久跑的重复跑③复习篮球运球技术转向耐久跑的计时跑教学上等等。以学生为中心,使课堂充满活力;避免以教材为中心,学啥教啥的现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习观念,使学生终身受益。

五、组织与教法

1.在教学方法上,力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不只是为教而教、为学而学;而是为教与学的和谐发展来改变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注重学生学习的参与性。摒弃过去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通过多样的练习,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热情。在学习中,通过多种学习评价,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不息的品质。 2.在课的组织上,教师是引领者,设计、创造、组织、协调各教学环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讨论分析、探究合作、自己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一些练习方式。同时,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使教师从教练员的角色中解脱出来。

六、确立新的评价方式 在本单元学习中,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成绩进行评价,打破了传统耐久跑中按时间多少来评价成绩的模式;在评价的方式上,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又有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在评价内容上,既有学生态度、心理和行为的评价,又有学生体能和技能的评价。学生体能是有差别的,用一个评价模式去评价学生是不现实的。因而,运用新的评价方法去评价学生是人性化的体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体育与健康(水平四)耐久跑单元教学计划 沭阳县怀文中学袁瑞堂 教学 任务

1、学习耐久跑技术发展学生耐力素质,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

2、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教学 目标

1、通过各种方式的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对耐久跑学习的兴趣。

2、能较好适应自然地形、运动场地的耐久跑练习,掌握耐久跑基本技术。

3、注重师生情感交流,使95%的学生能较好地完成耐久跑教学内容的学习。

4、培养学生勇于进取、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创建一个团结协作的班集体。

课次

教材选择 教学重难点

任务与目标要求

教学策略与方法

教学主题:《突破障碍、冲出封锁》

重点:越过障碍的方法 难点:合作探究游戏改造

通过练习提高奔跑能力要求学生注意安全、团结协作。

1、运用各种模拟情境的教学方法,

2、教师引导,学生合作研究

1、站立式起跑与冲刺

2、计时跑5分钟

重点:呼吸方法 难点:跑的节奏

掌握起跑与冲刺方法,提高奔跑能力。

1、跑的专门练习。

2、教师讲解示范

3、蹲距式起跑练习。

4、50米加速跑。

5、创想练习

1、变速跑

2、游戏与力量练习

重点:直道加速的变速跑 难点:变速的时机把握

提高学生跑动中速度变化的能力,要求学生体会教学内容。

教师引导,口令标志,学生体验并总结,教师总结。先学后教

1、弯道跑的探究学习尝试

2、游戏“齐心协力”

重点:探究实践 难点:总结归纳

通过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要求学生动脑并敢于实践。

1、自由选择学习方法,根据教师要求到各种弯道上体验练习

2、由教师主持学生讨论得到弯道跑的技术要领。

3、直道进入弯道的接力,能力的运用。

4、分组练习,各组利用场地上的圆或用器材摆置圆弧进行追逐跑的游戏和比赛。

五、

1、弯道跑与变速跑

2、游戏“健康跑”

重点:弯道加速的变速跑 难点:直道与弯道跑的变化。

使学生掌握弯道跑技术,提高快速奔跑的能力。

1、四路纵队,根据教师口令四人一组做直道进弯道的中速跑30米*4。

2、直道进入弯道的加速跑50米*2。

3、直道进入弯道的让距追逐跑50米*2。

4、分组练习,各组利用场地上的圆或用器材摆置圆弧进行追逐跑的游戏和比赛。 以学生体验为主。

1、变向跑

2、跳绳接力

重点:直道快速跑听到口令向后跑 难点:快速转身

掌握变向跑技术、发展身体素质,要求在跑中体会变化方式。

分组教学,各组长组织并负责评价

1、记时跑10分钟

2、跑前跑后的脉搏测试

重点:呼吸方法的掌握 难点:跑与呼吸的配合

尝试长距离跑,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跑完规定的距离。

1、教师提出分组练习要求,根据场地上的弧线和器材,设计各种弯道跑的路线和练习形式。并告诉学生脉搏测定方法与意义

2、组长带领下进行弯道追逐跑练习。

3、各组创设的追逐游戏展示,教师点评。

八、

1、1000米或800米跑

2、身体素质练习

重点:跑动中跑与呼吸节奏的掌握 难点:如何克服“极点”的出现

按素质测试要求全力跑完全过程。对比分析学生情况。

讲解要求,要求学生在跑步中以体验呼吸与节奏之间的关系为主,告诉学生极点的内容与解决方法

1、耐久跑测试、

2、自选内容

重点:计时测验或等差测验 难点:等差评价

检查学生耐久跑能力,检查教学效果,要求学生认真对待。

分组测试,以开放内容为主

◆初二年级体育课教案(水平四) 沭阳县怀文中学体育组袁瑞堂 教 学 目 标

1、经过亲身体验,95%以上同学学会弯道跑的技术。并能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2、在学习中学生获得积极参与运动意识,积极发展思维。

3、进行自我评价,愉快学习,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内容

弯道跑

重点

1.学会体验,并在体验中生成知识 2.学会合作学习,创新意识的形成 3.掌握弯道跑的技术与能力运用

难点

1、克服离心关心,积极保持身体平衡。2建立弯道上快速跑的意识。

3、创造力的培养与表现

程序

教学 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组织与培养目标

导 入 课程

课前集合和宣布本课内容

散点集合在教师的周围

对学生宣布本课教学内容及学习要求

--男生 --女生 --教师

要求:做到快静齐(图1)

热 身 活 动

舞蹈、慢跑、篮球、跳绳等

内容自选,篮球场上跟音乐自主练习,相互结伴如(图2)

1、讲解要求

2、组织实施、提出要求,督促鼓励,适时口头评价。

(图2)目标:自由、开放性练习,不强求具体形式。

探 索 与研 究

体验、总结、模仿、掌握弯道跑技术或者最佳方法

带着问题,亲身体验,回答问题,总结方法

问题:

1、跑弯道和直道有什么不同感受?

2、讨论怎样解决弯道跑出现的现象。

3、看我的跑法怎么样?

4、模仿并讨论

5、总结弯道跑最佳方法

提出要求,提出问题,督促鼓励,适时口头评价,注意引导发现,帮助学生解决、总结问题。直至学生理解和掌握弯道跑的动作要领。

在(图3)中练习

体验--讨论--探究--分析--再体验--分析讨论--总结,注重问题意识和思维训练。 (图3)

知 识 和 技 能 的 运 用

弯道跑应用 A接力比赛

A、男女均衡分成4组如(图4) 其中左面场地上的两组为一个队,右面两组为一个队,某队的任一组排头同学手持接力棒,听到发令信号立即沿着半圆跑向本队另一组并把接力棒交给其排头同学,然后到其队尾,依次进行,哪队先完成接力者为获胜队,共进行2组。

A、提出接力要求,比赛规则和方法,然后发令组织比赛,注意总结和评价

A (图4)

分组练习以竞赛的形式进行,注重知识和技能的运用,结合评价与自我评价。培养团结协作和竞争意识。

知 识 和 技 能 的 拓展

B、前赴后继接力游戏

B、学生分成男女各一组围绕两个圆圈站成一队,在音乐伴奏下,每组的第一个同学手持红旗并和所有同学一起沿着弯道跑动,最后一个同学沿着弯道里侧加速跑向第一个同学并接过红旗,成为旗手,每当最后一名队员跑到队伍中间的时候,后面的同学就开始加速,依次类推,以一组同学全部接力完成为止。共进行2次练习。

B、创造气势,让学生有激情,在前赴后继的情境中完成,并注意观察、评价

B、分组练习场地如(图5) (图5)

注重情感的升华

恢 复 身 心

1、放松操

2、总结评价

1、学生在音乐伴奏下和教师一起做放松操

2、学生进行整个学习过程的自我和相互评

1、做放松动作让学生模仿

2、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相互评价并作总结性评价

(图6)

1、学生在音乐伴奏下以教师为中心围成圆圈,按照教师的动作模仿练习,场地练习同(图6)集体练习。

2、自由评价和总结评价

场 地 器 材

篮球场地一块;录音机一台;接力棒2根;红旗2面(带旗杆);排球1只;跳绳若干根;羽毛球若干付;沙包4只

课后反馈与总结

本课设计说明:

本课体现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立足于学生,“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把时间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教学的真正的主体,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让学生在课堂中有选择学习项目和具体学习内容的自由,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热情和兴趣,同时提高身体机能和健康水平。 根据初中阶段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教材需要设计课题,在弯道跑教学中,采用自由体验,问题意识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启发、创造,提高了学生在练习中的积极性,既满足了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同时也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以自选活动项目为主,以现有器材为基础,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去发现能体现自己活动特点的项目,发展学生的个性,身体、身心并育。 课的安排主要是给予学生能自主发挥的空间,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论,力求使师生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激情与智慧在课堂上得以充分体现,选择了部分教学手段,根据学生和教材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热身活动通过学生自由练习,满足需要和激发学生兴趣,达到释放运动欲望,提高兴趣和热身效果。

弯道跑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让学生在问题意识中去亲自体验、分析、总结出跑的最佳方法,教师在整个教学中处于启发、引导的位置,教学采用层层推进的策略,让学生在情境中完成学习任务,情感不断得到升华。

主体教学设计过程大体分三个部分:即(1)自主学习阶段:教师启发引导,通过自身体验解决问题实现学习过程(2)合作阶段,师生共同分析动作的结构、技术特点或者方法。(3)展示阶段,通过圆周接力游戏和“前赴后继”的创意活动,使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得到了运用,并给学生一些自尊、自信,充分展示自我的时间和空间,把所学动作技术表现出来。 课的中间和结束部分寓音乐美于其中,激发学生的蓬勃向上的情绪,唤起学生对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乐感,体现了新时代中学生青春年华的绚丽多彩和生机活力。

第9篇:初中二年级上学期体育单元教学计划

文章来本文摘自教;育文摘wWw.edUzHaI.net源中国教育文摘 跳跃技术的基础知识,初中二年级上学期体育单元教学计划。

1、跳跃运动包括哪些项目?

2、最早兴起的跳高姿势是什么姿势?

3、跳远技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田径 通过学习途中跑和弯道跑,逐步掌握耐久跑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术;发展速度、耐力、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培养吃苦耐劳、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等良好品质。 1:A、弓箭步走路20米×2B:高抬腿跑10---15米×2 C:30---50米加速跑·D:游戏:听数找朋友。 2:A:学习站立式起跑。·B:变速跑:男1000米,女士800米跑。 3:A:学习站立式起跑,·B:学习弯道跑技术。 4:A:50米×(2---4)次·B:越野跑1200---18000米。 5:A:圆周跳绳接力练习。·B:计时跑男1000米,女800米。 6:考核:男:1000米;女:800米。

一、··跳跃 通过各种练习基本掌握蹲踞式跳远技术;发展弹跳素质,提高跳跃能力。

1、A:学习蹲踞式跳远。

2、“腾空步”练习。·· 3:复习“腾空步”技术。 4:学测步点;蹲踞式跳远练习。 5:复习蹲踞式跳远。 6:考核:蹲踞式跳远。 学习原地推铅球技术,通过练习初步了解原地推铅球的动作要领;发展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

1、学习原地推铅球(以右手为例)。

3、A:双脚跳跃练习。··B:推铅球。

4、A:双人跳起移动练习。·B:推铅球练习。

5、考核:原地推铅球。

四、体操:支撑跳跃。 通过支撑跳跃动作的练习,主要提高支撑跳跃基本能力,掌握支撑跳跃的方法,学会保护与帮助,基本掌握屈腿腾越动作技术,发展踏跳能力。

1、A:踏跳、推手练习。·B:单手推墙练习。

2、A:跳上成蹲撑,向前挺身跳下。B:蹲撑、抱腿、挺身跳,教学工作计划《初中二年级上学期体育单元教学计划》。

3、跳上成跪撑挺身跳下。

4、A:复习(同上)。··B:助跑练习。

6、复习(同上)

7、考核:屈腿腾越跳箱。 学习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原地单手肩上传、接球和单手肩上投篮球,进一步熟悉球性,提高控制球能力,掌握基本技术。通过各种移动步法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协调、灵敏素质;通过教学比赛,巩固已学基本技术。

1、A:复习各种移动步法。··B:复习体前变向运球。···C:学习体前变向运球。

2、A:复习先进间体前变向运球。·B:学习原地单手肩上传接球。

3、A:复习原地单手肩上传接球。·B:复习原地肩上传接球。

4、A:复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B:学习急起急停。

5、A:学习跨步和转身。··B:复习急起和急停。

6、A:复习跨步和转身。··B:综合练习。

六、排球 巩固移动、传、垫球技术,改进正面下手发球技术。基本掌握正面上手发球技术,初步了解正面扣球技术。发展力量、速度、灵敏、协调等素质。

1、A:复习移动。···B:复习传、接球。

2、学习正面上手发球。

3、复习正面上手发球。

5、A:复习体侧垫球。··B:传、垫球比赛。

6、学习原地正面扣球。

7、复习原地正面扣球。

七、韵律操和舞蹈 学习第二套少年韵律体操,进一步提高节奏感和表现力。

1、复习少年韵律操1。

2、学习少年韵律操2第一段。

3、学习少年韵律操第二段。

4、A:复习少年韵律操

一、二段。·B:学习第三段。

5、复习少年韵律操

(二)。

6、进行全套韵律操的总复习。

1、学习青年拳第一段1---5动。

2、A:复习青年拳1---5动。·B:学习6---9动。

3、A:复习青年拳1---9动。·B:学习班10---16动。

4、A:集体复习青年拳1---13动。B:学习14---17动。

5、A:复习1---17动。··B:l学习18---20动。

6、复习青年拳第一段。初步了解基本手位与基本步法的动作方法,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发展协调性和团结合作精神,引导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

2、基本脚位。

4、复习形体训练。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文摘

上一篇:广告公司服务协议下一篇:幼儿教师师德师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