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责任保证书

2022-12-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施工责任保证书

保证人资格欠缺之无效保证民事责任法律问题分析

[摘 要]文章以担保合同中较常出现的保证人缺乏保证资格的情形为视角,深入分析了我国当前无效保证民事责任的法律性质及承担问题。笔者认为,保证人应承担以其过错为基础的缔约过失责任,且应将过错状态中的故意与过失细化,针对保证人和债权人分别为自然人与非自然人(包括法人与其他组织)设置不同的注意义务标准,适用更合理可行的举证责任规则,才能更为公平且有效地把握各方主体的过错大小并进而实现对责任的分担。

[关键词]无效保证;民事责任;保证人资格;过错

因保证人不具备保证主体资格而导致保证合同的无效是实践中十分常见的情形。保证合同无效后,虽然保证人不承担保证责任,但应以自己的过错承担赔偿责任。《担保法》与《担保法解释》对保证合同无效后的责任承担作出了一定的规定,特别是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无担仍存在很多问题,司法实践中应该如何把握几方主体过错的大小,并进一步判定责任的分担,从而更好地实现公平和正义,对于审判人员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对因保证人资格瑕疵所致的无效保证中各方主体的过错状态与过错程度如何把握,并对我国相关法律、司法解释存在的不足进行探讨,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保证人的资格

依据我国《担保法》第六条的定义,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即保证人是保证合同的债务人,是主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担保人。虽然现在物的担保越来越多地被人们重视和采用,但“保证”作为人的担保的一种在古罗马就被称为“最佳担保”,现今仍然是债权担保的重要方式。为了提高对债权人的利益和交易秩序保障的安全系数,各国法律在保证制度中对担当保证人的主体都有许多条件限制,具体可分为积极条件和消极条件。

(一)积极条件

一般认为,保证人应当具备两个积极条件:一是保证人应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是有一定的代偿能力。第一个不难理解,保证作为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无论是自然人还是法人或其他组织,在成为保证人时都需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第二个条件有争议,《担保法》第七条规定的“具有清偿能力”,但何为“具有清偿债务能力”?如果无代偿能力的人做了保证人,保证合同的效力如何?《担保法》未明确规定。如果只因保证人不具有代偿能力就否定保证合同效力,很不利于债权人利益的保护。结合后续出台的相关司法解释,实务中现在形成了较一致的做法,即不将保证人的清偿能力作为保证合同的有效要件。担保法规定的“保证人须具有清偿能力”更多地是向债权人提示选择保证人的重要考量因素,而不是判定保证有效的必要条件,因此本文不作过多论述。

(二)消极条件

与其他国家对于保证人资格的立法不同,我国除了积极条件的原则性规定,还规定了一系列禁止性条款:第一,国家机关不得为保证人,但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除外。第二,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为保证人。第三,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职能部门不得为保证人。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有法人书面授权的,可以在授权范围内提供保证。另,根据《公司法》以及中国证券监管法律的相关规定,对公司高管、关联公司等对象提供担保有严格的限制,即使允许也必须在公司风险可控的范围内。

由于考虑到以上主体担当保证人可能会损害公共利益或第三人利益,影响范围广,因此法律特别限制了其作为保证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如果保证人出现以上资格瑕疵,保证合同应当无效。与自然人间较为简单的保证相比,此类情况处理起来比较复杂,问题也较多,因此本文做重点讨论。

二、欠缺保证人资格之法律后果

(一)欠缺保证人资格的法律责任性质

前文已述,如果保证人违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规定,与债权人签订的保证合同应无效。《担保法》第五条第二款规定,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但“相应民事责任”究竟为何种性质的民事责任?是保证责任还是违约责任?理论上有争论,笔者较赞同定性为缔约过失责任。该学说是由德国学者耶林创立的,其认为:当事人因自己过失致使契约不成立者,对信其契约为有效成立的相对人,应赔偿基于此项信赖而产生的损害。需指出的是,无效保证的民事责任应属于广义上的缔约过失责任,广义上的缔约过失责任不仅包括合同未成立时有过错方的赔偿责任,而且还包括合同无效时有过错方的赔偿责任,与合同有效的保证责任明显不同。

(二)欠缺保证人资格之法律责任承担

根据《担保法解释》第7条规定,主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无效,债权人无过错的,担保人与债务人对主合同债权人的经济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债权人、担保人有过错的,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二分之一。《担保法解释》第4条规定,董事、经理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六十条的规定,以公司资产为本公司的股东或者其他个人债务提供担保的,担保合同无效。除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外,债务人、担保人应当对债权人的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笔者认为,我国对因保证人资格瑕疵导致保证合同无效后的法律处理存在以下问题:

1.对二分之一份额的质疑

根据我国担保法律相关规定,在债权人与担保人均有过错的情况下,担保人承担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不超过二分之一的份额。有学者认为此规定“这限制有利于法官掌握,但不利于法官根据案情酌情处理案件。”前已述,保证人在保证合同无效时承担的是缔约过失责任,而缔约过失责任的有无与大小应由过错决定,实际情况不同,人为地限定责任份额难免有失公平。也学者认为“过错程度具有主观性,审判人员在具体认定上难度较大。从这个意义上讲,划定责任份额实属不得已之办法,且可限制法官裁量不当有损司法统一。”笔者认为,表面上如此可以在一定程度限制了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从形式上保证了司法统一,实质上却可能有损司法公正,有利有弊。

2.对赔偿范围的追问

当保证合同无效时,保证人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范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我国现行法律对此规定尚不够具体。根据民法通说,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即为对信赖利益的赔偿而非对履行利益的赔偿。崔健远认为信赖利益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有缔约费用、准备履行所支出的费用、受害人支出上述费用所支出的利息。间接损失为丧失与第三人另订合同的机会所产生的损失。”笔者赞同此观点,但对没发生的损失仍然较难确定,应受合同法可预见性原则的限制。不过《担保法解释》第7条规定,保证人对债权人的赔偿都是按照债务人不能清偿的债务数额来计算的,或者与债务人承担连带责任(债权人无过错时),或者对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承担不超过二分之一的责任(债权人有过错时)。换言之,保证人此时赔偿的并非债权人的信赖利益而是对债务的代为清偿,实质上承担的仍是保证责任,而非基于自身过错来承担的缔约过失责任。这种规定可能是来源于立法者认为,实务中审判人员难以把握缔约过失责任的范围。另有学者提出,可以按若没有保证人时“债权人当时会开出的苛刻利息”来计算,这给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范围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路径,有一定参考价值,但在实务操作上缺乏可行性,因为同样很难把握假定的“当时”情况,所以还是应当在对双方过错的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决定损失的分担。

三、责任划分的基础——过错之认定

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之一就是要有过错,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范围也是由过错大小来决定,因此对债权人与保证人过错的认定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而这也是实务中令司法人员感觉最困难的事。

根据我国《担保法》第29条规定,债权人和企业法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债权人无过错的,由企业法人承担民事责任。《担保法解释》第17条规定“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经法人书面授权提供保证的,如果法人的书面授权范围不明,法人的分支机构应当对保证合同约定的全部债务承担保证责任”。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经营管理的财产不足以承担保证责任的,由企业法人承担民事责任。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提供的保证无效后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由分支机构经营管理的财产承担。企业法人有过错的,按照《担保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处理。”此外有学者提出,国家机关以及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以保证人名义对外签订的无效保证合同违反了《担保法》的禁止性规定,而债权人接受了上述单位作为保证人也有过错。但前者过错程度大,应承担主要责任;后者过错程度小,应承担次要责任。另有学者指出,在考量过错程度上,可以划分排列为“故意>重大过失>轻过失>轻微过失。”

上述观点均对实务中对过错的把握均有一定作用,但尚不系统。学者赵建国关于过错的研究对解决此问题较有借鉴意义。他认为,过错依学说和标准的不同可分为主观过错和客观过错。主观过错说下的过错被认为是一种可责难的心理状态。客观过错说下的过错则是违反了社会准则的意志状态。它不太关注行为人的主观状态,而是将着眼点放在行为人外在的客观状态方面……一般来说,对于故意和放任的过错,采用主观过错的心理分析方法……对于过失的过错,采用客观的注意义务检验法……对不同职业的人群,不同智力水平的人群,客观过错的标准,也在司法实践中细化,分为普通程度的注意义务和高度的注意义务。

在笔者看来,在考虑保证合同无效时的责任承担问题时,如果一概而论则有失公平,应把过错分为故意与过失,故意分为一般故意与恶意,过失又分为一般过失与重大过失,恶意>故意>重大过失>一般过失,如果双方均有过错则进行过错程度的比较;同时对保证人和债权人分别为自然人与非自然人(包括法人与其他组织)时设置不同的注意义务标准:自然人适用“谁主张谁举证”原则,而非自然人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则,如此才能更为公平且有效把握该过错并进而实现对责任的分担。具体而言,考虑到在通常情况下自然人缺乏一定的知识经验,对法律的专门规定也知之甚少,因此对自然人作保证人或者债权人时均采普通注意义务标准,即具有通常智力水平、通常认知能力和记忆力、具备通常知识经验的“合理人”所能注意到的程度;而非自然人担任债权人或者保证人时,则采用高度注意义务标准,即其行为应符合本职业或行业中一个合格的且具有普通谨慎的从业人员,在相同或相似条件下所应具备的行为标准。因为非自然人对自身经营领域的法律法规应该更了解,应当也有能力对自己的经济行为进行有效审查和管理。

以企业为例,企业的分支机构作保证人时应推定其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无保证资格,若其主张自己不知道则由其举证证明。如果举证失败即认定其过错状态为一般故意,即使举证成功也是重大过失;而其作债权人时,只是推定为其知道或应当知道对方没有保证资格。而自然人作保证人时推定其不知自己无保证资格,由债权人举证证明其知道或应当知道。若举证失败,则保证人为一般过失。若举证成功,至少也应认定为重大过失。同理,若自然人作债权人时,只是先推定为其不知对方无保证资格,对方有证据证明除外。当然,不管是何种主体担当保证人,如果通过欺诈的手段让债权人有理由相信其有保证资格,根据主观过错说,保证人的过错状态便应当为恶意,而债权人的过错可能为一般过失或者无过失。但是不排除有知识经验非常丰富的自然人作保证人或债权人,此时就应采用高度注意标准。

总之,在保证人资格欠缺导致的无效保证中,不能用保证责任代替缔约过失责任,也不应机械地

按照“二分之一”比例分担赔偿责任。在具体个案中,应当结合各个主体实际情况来判断其过失程度,以更好地实现合理、公平,促进保证制度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思源.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过去现在与未来[J].炎黄春秋,2008(04).

[2]朱凡.人的担保基本制度研究[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1.

[3]李国光,奚晓明,金剑锋,曹士兵.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理解与适用[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12.

[4]王雷.无效保证合同中民事责任之研究[J].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1998,(5).

[5]李明发.保证责任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6.8.

[6]孙鹏.担保法律制度研究[M].法律出版社,1998.

[7]房绍坤.民商法问题研究与适用[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8]崔健远.合同法[M].法律出版社,2003.

[9]李明发.无效保证合同的民事责任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0(01).

[10]高圣平.担保法新问题判解研究[J].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01).

[11]赵建国.过错与部门法规则研究[J].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06).

[作者简介]林敏国,新疆乌鲁木齐人,中铁物资集团新疆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综合事务部部长。

作者:林敏国

第2篇:涉保证责任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监督案件探析

摘 要: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中保证责任的认定既关乎银行信贷风险防控,也关乎当事人切身经济利益。在办理此类监督案件时,检察机关应当充分履职,重点关注民事诉讼中公告送达等损害当事人诉权的情况,充分进行调查核实,依法监督。若发出再审检察建议后监督目的仍未实现,检察机关应跟进监督,强化监督质效。同时,检察机关也应当积极将办案职能向社会治理延伸,根据履职中发现的社会治理问题依法制发检察建议,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检察力量。

关键词:金融借款合同 调查核实 公告送达 跟进监督 社会治理

一、基本案情

2016年4月19日,天津某银行津南支行诉至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法院,请求判令某贸易公司清偿贷款本息合计17538230元,并支付自2016年3月21日至判决确认给付之日所发生的利息;耿某忠、薛某、耿某强、杨某对上述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一审法院查明:天津某银行津南支行与某贸易公司于2013年11月28日签订《流动资金借款合同》,约定天津某银行津南支行向某贸易公司借贷15500000元用于归还原贷款。耿某忠、耿某强与天津某银行津南支行签订《保证合同》,约定耿某忠、耿某强为上述借款提供连带责任保证。2013年11月29日,薛某、杨某出具《保证人配偶承诺书》,同意与保证人共同承担该笔借款的担保责任。同日,天津某银行津南支行按约履行放款义务。截至2016年3月20日,某贸易公司尚欠借款本金14500000元及利息3038230元。天津某银行津南支行多次催收未果,遂成本诉。津南区人民法院于2016年8月16日作出一审判决,支持天津某银行津南支行的诉讼请求。因本案法律文书送达方式为公告送达,杨某、耿某强工资账户被法院冻结后始知生效判决。

二、办案经过

初次监督 杨某、耿某强主张在案涉合同中其签名并非本人所写,并提交了其自行委托天津市开平司法鉴定中心作出的文检鉴定意见予以佐证。检察机关受理后,随即开展调查核实:一方面,重新委托鉴定机构,查明《保证合同》中耿某强签名处的指印不是本人手指所留;另一方面,询问天津某银行津南支行工作人员,查明银行未按照国家关于银行信贷风险防控的管理规定,与耿某强面签《保证合同》。津南区人民检察院认为,法院判令杨某、耿某强承担保证责任依据的主要证据系伪造,遂于2018年5月24日向津南区人民法院发出再审检察建议书。津南区人民法院对再审检察建议未予采纳。

跟进监督 津南区人民检察院认为,津南区人民法院对再审检察建议未予采纳不当,依法向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提请抗诉。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审查后,于2019年11月15日以原审判决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为由,向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监督结果 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后作出再审民事裁定,将本案发回津南区人民法院重审。津南区人民法院于2020年11月2日作出再审判决,改判驳回天津某银行津南支行对耿某强、杨某的诉讼请求。此外,2018年6月14日,津南区人民检察院就银行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向天津某银行津南支行发出检察建议。2018年9月5日,天津某银行津南支行书面反馈按照检察建议整改的具体措施。

三、办案重点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民事检察作为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联系最紧密、最全面、最充分的一项检察业务,需牢牢把握公平正义这一法治价值追求,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于民主、法治等方面的新需求。本案中,当事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连带承担近两千万元的债务,对其本人和家庭而言都是无法承受的负担。该案办理过程中,检察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司法为民理念,在充分发挥跟进监督的效用,真正将再审检察建议做成“刚性”的同时,也有效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使得公平正义可见可感,体现出民事检察公权力监督和私权利救济相统一的双重效果。

(二)充分发挥调查核实权的保障性功能

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自此调查核實权在国家基本法立法层面被确立起来。随着多元化民事检察监督格局的日趋成熟,调查核实权的保障性作用愈加明显,但在理论和实践中,调查核实权的争议一直存在。

第一种观点认为,检察机关不应享有调查核实权。因为权力的行使会导致民事诉讼的结构平衡被打破,一方当事人的举证能力也会因检察机关的介入而明显处于优势地位;同时还会造成检察机关在民事检察监督工作中的角色混乱,集监督职能与参诉职能于一体。[1]第二种观点则认为,检察机关应当享有调查核实权。此项权力是检察机关有效履行民事监督职能的必要保障,可以在特定情况下维护双方当事人诉讼结构的平衡,有助于最大限度维护司法公正。[2]第三种观点认为,检察机关应基于中立、必要、补充、合法的原则有限度地使用调查核实权。[3]即在不打破正常民事诉讼结构,破坏司法裁判独立性的基础上,针对当事人因客观原因无法收集、法院也未依职权查明的案件事实,开展相关调查核实工作,以满足法律监督职能的要求以及维护司法公正。在司法实践中,一般采取第三种观点。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10条的规定,调查核实权的启动是基于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需要。事实上,调查核实权保障性功能的发挥对于民事检察监督履职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首先,民事司法实践中大量的违法行为需要借助调查核实权进行探知,否则检察监督极易流于形式。其次,针对监督过程中发现的民事案件“裁判确有错误”“损害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审判、执行人员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等违法行为”“当事人存在虚假诉讼”等问题,调查核实权的运用有助于增强监督的说服力和公信力,保障民事抗诉、检察建议等监督方式的运行效果。此外,借助调查核实权也可以更好地实现对审判权的监督,以减少一方当事人因诉讼能力不足,造成实体裁判不公,从而损害司法公信力的情况产生。[4]

本案中,办案人员在关键当事人耿某忠失联的情况下,充分运用调查核实权,围绕当事人之间签订的《保证合同》以及《保证人配偶承诺书》是否有效这一核心问题展开工作。一方面,结合当事人提供的《保证合同》签名并非本人所写的鉴定意见,通过重新委托鉴定机构进行指印鉴定的方式进行针对性补强,以弥补当事人单方申请鉴定证明力的不足。另一方面,通过查询银行内部操作规范及询问专业人员,明确金融机构担保合同签订流程,以《保证合同》未面签为切入点,与其他证据形成能够互相印证的证据链条,最终查明《保证合同》及《保证人配偶承诺书》并非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这一关键事实。

(三)重点关注公告送达损害当事人诉权的情况

作为程序正义的基石,程序参与权是保证程序公正的最低限度标准。为确保每一位当事人都可以平等地参与到诉讼过程中,法院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对当事人进行充分有效的程序告知,这是一切诉讼程序正当性的基础。换言之,法院只有严格履行告知程序,给予被告参与庭审的机会,缺席判决才具有正当性。由此,送达程序对于民事诉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送达包括直接送达、留置送达、电子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转交送达和公告送达七种方式。其中,公告送达作为平衡程序正义和诉讼效率的拟制送达方式,一般只有在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情况下适用。但“由于立法缺少对公告送达适用条件的审查程序,造成在司法实践中法官很少主动对受送达人是否真正‘下落不明’进行核实”[5]。此外,囿于案件受理数量以及人力、物力等外在因素,法院在履职过程中也会优先采用邮寄方式送达法律文书,若送达未果,便视为其他方式亦无法送达。至此,为进一步推进民事诉讼进程,法院大多会径行启动公告送达程序。

在实践中,公告送达存在两方面的适用难题。一方面,法院公告送达采用的报纸等媒体传播能力十分有限,除了形式化保障当事人的程序参与权,赋予缺席判决正当性外,难以产生实际意义。缺乏对抗性辩论的裁判过程极易引发冤错案和信访案,事后当事人以程序错误发起的救济程序同样会造成司法资源或行政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部分当事人为避免败诉风险,或恶意利用公告送达程序,通过掩盖对方当事人联系方式或者提供错误(模糊)地址的方式,达到变相剥夺对方当事人诉权的目的;或故意逃避应诉,通过延长诉讼时间,后续发起上诉、再审的方法,进一步降低诉讼效率,损害对方当事人合法权益。

从程序参与的角度来看,在当事人下落不明或者其他送达方式难以送达的情况下,法院以公告方式拟制送达可以视为对“保障参加机会作出的一种妥协”[6],也不失为一种更具效率的方式。但“这种妥协要有一个最低限度,即要穷尽所有的送达方式后,才能作出是否使用这种妥协手段的决定”[7]。本案中,法院在未评估直接送达是否存在困难的情况下,简单采用原告提供的地址邮寄送达应诉材料,未果后即公告送达,导致当事人在工资账户被冻结后才获知案件情况,引发后续申诉。这样不但造成了司法资源的浪费,增加司法成本,同样也侵犯了当事人的正当诉讼权益,损害司法公信力。

(四)以跟进监督方式强化监督质效

跟进监督既是实现民事检察精准监督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民事检察公权监督和私权救济双重效果的重要方式。在制发再审检察建议但监督目的尚未实现的情况下,检察机关有责任依职权跟进监督,以强化监督质效,维护司法公正。

就本案而言,一方面,原审生效判决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系伪造,法院应当依法启动再审程序。津南区人民检察院委托鉴定机构所出具的鉴定意见,可以证明案涉《保证合同》中保证人耿某强签名处的指印不是耿某强手指所留,结合检察机关查明的《保证合同》未面签,是耿某忠将签好字的《保证合同》《保证人配偶承诺书》交还银行的事实,以及当事人自行委托鉴定机构所出具的“耿某强”“杨某”签名非本人笔迹的鉴定意见,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00条第3项之规定,津南区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另一方面,法院以当事人单方申请鉴定效力不足为由不予采纳再审检察建议依据不足,检察机关应当依法跟进监督。津南区人民法院在不予采纳再审检察建议的回复函中认为,杨某、耿某强提交的鉴定意见系在申请检察监督之前单方委托鉴定机构鉴定形成,效力不足,因此检察建议不能成立。一般来说,当事人自行委托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意见相较于司法机关委托鉴定而言,其证明力的确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本案中,该鉴定意见与待证事实有极大相关,且与检察机关委托鉴定出具的意见相互印证。法院在未对检察机关委托鉴定的意见予以认定或进行说明的情况下,仅以当事人单方申请鉴定效力不足为由不予采纳再审检察建议,明显依据不足。故检察机关跟进监督,不仅可以发挥跟进监督在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方面的制度价值,还可以强化监督质效,实现能动司法。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初次监督中检察机关提出再审检察建议的理由为“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跟进监督中则以“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为由提出抗诉。对比两次监督结果,检察机关在办案中对于监督理由的选择可以根据具体案件情况进行整体把握,以避免法院从维持原判稳定性的角度出发对检察机关出示的证据不予认定,或者对方当事人以取证主体、程序不合法及证据失权等为由对证据提出质疑,增加监督失败的风险因素。

(五)以檢察建议为触角将办案职能向社会治理延伸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社会治理”概念首次出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深刻内涵进行了阐释。最高人民检察院在2019年2月26日公布的《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工作规定》中,正式将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列为五大检察建议类型之一。现阶段,对于各级检察机关而言,如何利用制度资源,发挥社会治理的司法作用,应是亟需正视的问题。[8]

结合本案,检察机关针对履职过程中发现的因信贷人员未尽到审慎义务,致使保证合同无效引发金融风险问题,向银行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并采取各项举措确保检察建议发挥实效。一是进行充分的调查核实。本案中需要重新鉴定的关键证据——《保证合同》的原件仅在银行留存,但因其内部管理规定,银行拒绝提供。为查明案件事实,检察机关多次派员沟通,最终银行同意由本单位工作人员携带合同原件与检察人员一同进行鉴定。此外,为加强检察建议的公正性,检察机关也充分尊重银行对于鉴定机构的选择,在充分核实鉴定机构资质的情况下,选定了银行意向的鉴定机构。二是精准确定检察建议书内容。检察建议围绕《保证合同》未面签使得合同无效,追索权丧失这一基本事实展开,结合银行信贷风险防控的管理规定以及金融合同签署的一般流程,警示行业中面签制度执行存在的一般性问题以及可能出现的危害,督促银行完善内部管理。三是持续跟进落实情况。检察建议发出后,办案人员主动向银行有关负责同志进行释法说理,详细说明了检察建议作出的法律依据及事实基础。最终银行接受并书面反馈了整改效果。由此,針对金融机构在案件中暴露出的问题,检察机关通过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有效推动了行业治理,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了检察力量。

[1] 参见彭振南、彭松林:《警惕钱穆制度陷阱: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调查取证的悖论与反思》,载《全国法院第25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公正司法与行政法实施问题研究》(上册),转引自范卫国:《民事检察调查核实权运行机制研究》,《北方法学》2015年第5期。

[2] 参见李雁冰、张红阳:《论民事抗诉程序中检察机关的调查取证权》,《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 年第2期。

[3] 参见巩富文、杨辉:《民事检察中的调查核实权探析》,《人民检察》2014年第13期。

[4] 参见张雪妲、李强、常海蓉:《民事检察调查核实权的理论探析》,《人民检察》2017年第13期。

[5] 赵友新:《民事公告送达的实践困惑与价值实现的路径选择》,《法律适用》2009年第5期。

[6] 王福华:《民事送达制度正当化原理》,《法商研究》2003年第4期。

[7] 同前注[6]。

[8] 参见刘艺:《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的特征分析与体系完善》,《中国法律评论》2021年第5期。

作者:项勇 王冀哲

第3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质量保证机制研究

摘要:本文分析了影响我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一系列因素,提出了构建经济责任审计质量保证机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领导干部 审计质量 机制

随着近年领导干部违规现象的日益突出,经济责任审计任务显得更加严峻,切实提高和保证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显得更有必要。因此,针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质量保证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一、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质量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环境因素的影响

1.经济环境。在经济市场化的转型期里,经济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普遍存在;经济成分的多元化发展也导致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在设计和执行上显得滞后,在内部控制弱势的情况下,干部权力相对集中,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决策失误等现象频繁发生,由此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又具有较强的隐蔽性而难以查证,种种原因都使得审计人员难以对被审计单位和领导干部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评价。经济市场化引起的后果是审计难度的提升,这大大影响了审计质量。

2.政治环境。我国政治体制的特性决定了我国的国家审计体制属于行政主导型。由于审计机构直接附属于行政机构,国家审计在形式上属于“内部审计”,审计独立性争议一直存在,加之我国公众参政和监督意识普遍薄弱,并未能形成规范的群众性监督体系,使得审计质量水平不高。

3.法律环境。新的《审计法》虽然明确提到了经济责任审计,但并没有具体提及相关的细节;而最新颁布的《规定》也只概括性地提到了经济责任审计的一些要求,至于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的具体方面例如具体的审计内容、详细的评价标准、审计结果公开披露等规定仍然留有空白。

4.审计文化宣传环境。经济责任审计属于国家审计范畴这是毋容置疑的,但自其诞生以来,其地位始终是异常的尴尬。经济责任审计文化宣传不到位导致了该审计模式并未受到审计人员与被审计领导干部的足够重视,从而无法保证审计的高质量。

(二)审计风险因素的影响

1.固有风险方面,经济责任审计任务重,主要表现为审计范围大、审计内容多,而且审计时间比较仓促,由于审计人员有限,审计人员通常要在短时间内完成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难以保证审计质量。

2.控制风险方面,由于领导干部所属单位内部控制的缺陷,相当部分的领导干部出现个人专断的情况,在进行审计前有些领导干部会故意将有关资料尤其是会计资料操纵到满意为止再签字接受审计,造成了信息传递受阻,使得审计实施的难度悄然增大。

3.检查风险方面,受到审计人员自身因素的影响,审计人员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取证时可能会发生程序不合规、方法和技术不合理、检查内容不全面、职业判断失误而导致的审计遗漏或审计低效情况,影响审计的过程质量。

4.社会风险方面,在公众较高的社会期望下,经济责任审计在承担重要的社会责任之余,承受的社会压力也是非常大的。经济责任审计一旦失效,便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期望差,极可能引起一定的社会震动。

(三)审计资源因素的影响

1.审计人力资源。审计人才紧缺是我国国家审计的一个长期性顽疾,表现为审计队伍建设不够完善,整体素质不高。现时国家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仍然偏向单一化,由于缺乏充分的后续教育,知识水平显得滞后,综合素质仍未能很好地迎合国家审计工作的需求,影响经济责任审计质量。

2.审计实务资源。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的审计机关所拥有的实务资源差异较大。例如,先进地区现今已经实现审计信息化,但还有部分极度落后地区并无此条件。落后地区的审计机关可能由于审计所需设备的缺失或者功能低下而大大影响审计效率从而降低了审计质量。

3.审计无形资源。审计无形资源对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审计技术障碍。由于经济责任审计长期以来缺乏强有力的理论体系支撑,因此在实践中存在一定的技术困难,审计评价往往带有随意性。

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质量保证机制的政策建议

(一)宏观层面的经济责任审计质量保证机制

1.经济责任审计环境的完善。

(1)政治环境。随着经济责任审计政治功能的日益突出,应考虑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支持力度。现时经济责任审计受到重视程度不足,更需要各地方党委、政府加大对审计工作的政治支持力度,这也十分符合我国现时行政主导型审计体制的特性。此外,在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条件下,应该将审计监督与政治参与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媒体、公众创造一个积极、宽容的审计工作监督环境,从而为审计工作的外部监督提供政治保障。

(2)经济环境。经济体制改革使得我国经济发展迅猛,经济体制和经济管理体制亦显得日益复杂化。由于经济关系的复杂,加之被审计单位领导干部权力过于集中,其隐藏错误或经济问题的可能性就将会大大增加,使得审计机关在审计过程中更容易发生错判、漏判,大大影响审计质量。因此,在经济环境方面,建议从优化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入手,建立完善的干部管理机制,加强约束领导干部的行为,降低审计机关的审计风险,从而提高审计质量。

(3)法律环境。虽然有关经济责任审计的政策文件越来越多,但到现时为止,真正意义上的经济责任审计法律性文件仍然缺失,有关经济责任审计的详细的指导性文件亦未形成。由于法规条例的缺失使得经济责任审计仍然未形成统一的审计程序、审计方法、审计报告制度,各地方在审计业务运行上仍然各自为政,这势必会影响经济责任审计的有效性。因此,建议尽早颁布诸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具体界定方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准则》、《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指南》等指导性文件,以规范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实施。

(4)文化环境。文化环境建设主要体现为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宣传力度,培育良好的审计文化和舆论环境。审计部门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扩大经济责任审计的影响力,为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同时,应加大社会公众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认知度,通过对经济责任审计的社会宣传工作,鼓励公众参与,培养大众监督文化,以加强外界对公共机构运行状况、领导干部履职情况的舆论监督。

2.宏观层面的经济责任审计质量保证机制的构建。

(1)体制内经济责任审计质量保证机制的构建。根据新《规定》第十条、第十一条的规定,联席会议的主要职责是研究制定有关经济责任审计的政策和制度,监督检查、交流通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由此可知,联席会议各机构都负有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监督责任。此外,联席会议的组成机构均隶属于政府,因此,联席会议的监督活动属于行政监督。但受制于审计体制的缺陷,仅靠联席会议的行政监督并不能确保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实施充分有效的监督。要实施充分有效的监督,就必须做到“多管齐下”。体制内经济责任审计行为主体包括领导干部、审计机关和监督机构,但监督机构不应只局限在政府下设的其他行政机构,还应该包括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在体制内要实现对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全面、有效监督,应充分运用现有的监督资源,构建一个集立法、司法、行政等机构于一体的经济责任审计质量评估和问责机制。

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评估机制。建议联席会议应该设立由国家审计人员和社会审计人员共同组成的专门的审计质量评估中心,专职对经济责任审计质量进行评估工作。在具体的评估流程上,首先由评估中心出具质量评估报告,交给联席会议办公室审核,再由联席会议办公室将报告呈递给人大进行二次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人大决定是否对审计机关进行问责。

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问责机制。经济责任审计质量评估完毕之后,必须根据评估报告由问责机构决定是否对审计机关实施问责。若评估报告反映审计机关存在审计质量问题时,相关问责机构应立即启动问责机制。

(2)体制外经济责任审计质量保证机制的构建。体制外经济责任审计行为主体包括大众传媒与社会公众,要从外部实现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质量的有效监督,必须建立政府、传媒与公众之间的审计信息传导和沟通机制,这也是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公众参政的内在要求。

信息传导机制。设立面向媒体、公众公开信息的渠道。最根本的手段是实施信息公开,审计工作的信息网络披露是重要的途径。审计机关和监督机构应针对公众意见和举报等随时做好信息接收准备。

沟通机制。沟通机制的建立需要以培育良好的舆论环境为前提,这就有赖于在审计工作评价中不断地扩大公众参与。

(二)微观层面的经济责任审计质量保证机制

1.基于质量文化的审计机关内部治理机制。该机制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基于质量文化的内部约束机制,主要发挥约束性作用,包括对组织成员观念上的引导和规范等功能;第二部分是基于质量文化的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发挥的则是激励性作用,体现的是对组织成员意识上的认同和凝聚等功能。

2.经济责任审计业务的过程质量保证机制。若审计机关内部能够做到优化治理,各方面(包括人力、物力、制度)都已齐备,便具备了实施高质量审计的基础,接着要解决的就是审计业务过程中的问题。在具体的审计过程中,在审计人员本身素质水平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审计程序和审计技术将会决定着审计效率和效果,对审计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建议针对经济责任审计的业务过程建立“程序+技术”的质量保证机制,以确保审计过程质量。

审计程序的优化。现阶段,审计机关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一般先接受相关部门的委托,再制定相应审计计划,送达审计通知书,然后进行现场审计,审计工作程序在计划、时间和地点等方面普遍显得僵化。审计虽然是“良药”,具有“免疫”功能,但审计程序若没有任何变化,容易使领导干部出现“抗药性”,审计质量必定下降。建议审计机关应该活化审计程序,建立审计程序优化机制,具体可以从审计计划、审计时点和审计地点等入手。

审计技术的优化。审计技术方法不成熟是经济责任审计多年来一直未能彻底解决的问题,审计机关应该力求在审计技术方法上有所突破,保证审计过程质量,因此建议建立经济责任审计技术方法创新机制,鼓励审计人员进行创新。审计机关在探索创新审计技术方法时还应该通过完善员工技术培训机制来实现。

3.经济责任审计业务的报告质量保证机制。加强审计配合,完善审计结果传递机制。在审计结果传递上,审计机关应与其他部门加强审计配合,与其他部门建立信息互通制度,在保证审计结果及时准确地传递到相关部门的同时,也应该确保相关部门的处理结果及时反馈到审计机关。对此,审计机关应设立专职小组,专门协调与审计报告利用部门的沟通协作。

建立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开披露机制。多年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虽然取得了相当的发展,但遗憾的是至今为止始终未能实现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真正意义上的公开化,多数审计结果只被记入被审计领导干部的人事档案,且只有特定的机关和部门才能进行查阅,社会公众根本无法了解到详细情况。应尽快建立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机制,实现审计报告的全民共享。

完善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运用机制。建议今后应该继续完善相关的审计结果运用法规,积极推行任前、任中审计,推动审计监督关口的前移,这有利于把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与领导干部的选拔和任用进行关联,并将审计结果作为领导干部调职、升迁的重要参考标准之一。

三、结论

综上所述,认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质量保证机制的设计和运行只是过渡性措施,对于未来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要保证审计质量就必须彻底改革审计体制,大概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是实现经济责任审计从现行国家审计体制中的剥离;第二是实现经济责任审计的去行政化。

(注:本文系浙江省审计厅2012年审计科研课题资助)

参考文献:

1.孙坤(著译).独立审计质量保证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王奇杰.经济责任审计研究:文献综述与展望[J].财会通讯,2009,(10).

作者:石曦

第4篇:施工安全责任保证书

现场施工安全保证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确保国际空港物流基地73#~76#楼保温工程、真石漆工程的施工安全,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明确职责,贯彻我司安全责任制,我司现制定安全责任书,其安全职责如下:

1、 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组织施工,确保安全生产。

2、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的组织机构,配备专职安全员,必须保证施工现场有跟班安全员。

3、必须达到安全事故零伤亡的控制指标。

4、必须严格遵守消防安全的有关规定,确保不发火灾事故;

5、应建立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坚持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及时整改和消除事故隐患与不安全因素,并有记录备查。

6、必须严格做到安全文明施工,配备发放劳动保护用品,并保证作业人员正确使用和佩戴。

7、应按《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

案。

8、因我司责任发生的安全事故,所造成的一切经济损失由我司

自行承担。

上海苏舜泰装饰工程有限公司2013-3-28

第5篇:施工安全责任保证书

现场施工安全保证书

施工方:盐城涂装工程有限公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确保济南吉利汽车喷漆室工程的施工安全,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明确职责。依照国家合同法的有关原则,制定安全责任书,其安全职责如下:

职责:

1、 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遵守甲方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组织施工,确保安全生产。

2、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的组织机构,配备1~2名专职安全员,必须保证施工现场有跟班安全员。

3、必须达到安全事故零伤亡的控制指标。

4、必须严格遵守消防安全的有关规定,确保不发火灾事故;

5、必须在签订合同后十五日内,将营业执照、施工资质证书、法人代表证书和法人委托书、安全生产许可证、组织机构、专职安全员名字、特殊工种人员名单和相关证件复印交甲方存查。

6、应建立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坚持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及时整改和消除事故隐患与不安全因素,并有记录备查。

7、必须编制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并逐级进行交底,并签字确认备查。

8、必须严格做到安全文明施工,配备发放劳动保护用品,并保证作业人员正确使用和佩戴。

9、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教育,对特殊工种作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取得“特殊工种操作证”后才能上岗。

10、应按《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1、发生伤亡事故时,必须及时报告甲方和相关部门,并积极抢救伤员,保护好事故现场,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12、 因我责任发生的安全事故,所造成的一切经济损失由我自行承担。

施工方:

年月日

第6篇:施工安全责任保证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有关规定,为了明确甲乙双方的责任,为了确保本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一个施工管理人员及工人身上,保障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同时保证本公司安全顺利生产,根据上级下达的有关安全规定,本公司特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质量、安全保证书:

①、甲方工程的发包方,负责该工程的所有专项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和监督。

②、乙方进场人员必须服从甲方有关施工现场的管理规章制度,配合甲方搞好工地的安全文明施工及有关工作。

③、乙方进场前,必须向甲方提交企业营业执照和资质证书复印件、本工程施工合同原件各一份,持证上岗人员的岗位证书及一份详细的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进场后做好进场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

④、施工队伍必须在进场后三天内将施工人员名单及有关证件交甲方筹建办查核,并按其公司的规定办理工地出入证;暂住证及相关的证件由乙方自行办理。

⑤、乙方进场后,甲方提供水、电接驳口和施工场所,乙方在遵守甲方工地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规定的前提下,自行解决水、电线路接驳和临设搭建等;

⑥、施工期间,乙方必须在征得甲方同意后方可拆除防护栏、排栅、安全网等,乙方作业人员在下班或离场前,必须做好各预留孔口的封闭,确保工地安全。如有乙方擅自拆除甲方原有安全防护设施的现象,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并罚款500-1000元。

⑦、工程施工完毕,乙方负责人将施工队伍营业执照和资质证书、持证上岗人员的岗位证书、施工方案、安全技术交底、施工日志、竣工图、原材料及产品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安装调试检测报告等整套工程资料整理好交甲方,作为工程竣工验收资料保存。

⑧、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和甲方有关规章制度。在安全规定的范围内组织人员进行施工。责任人必须做到班前班后严格检查工人“三宝”使用、机具用电安全,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汇报甲方现场管理人员,征取整改措施,若甲方人员安排工作面存在安全隐患,乙方人员有权拒绝施工。乙方人员不得违章强行施工,违反者所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的一切后果均由乙方负责。作业人员如有违反上述规定而导致的一切损失均由乙方负责。

一、质量保证体系

该项目一旦本公司施工,我们将严格按照国家质量体系标准对工程项目实行项目管理,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由职能管理机构专职质检人员和管理层与操作层的兼职质检人员组成质量管理网络,按照公司的质量体系文件,在与质量有关的各个方面,规定与工程质量有关工作的具体做法,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有效监督和控制姿态。落实公司的“工程质量执罚条例”和“创样板工程奖罚条例”,严格把好质量关。

项目部设立质量管理小组,按照国家质量体系要求,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结合项目的实际,制定质量活动计划,实行自检、互检和预检三检制度,严格按施工图纸、国家现行施工验收规范以及预算书要求进行,强化建筑细部处理,利用我公司现有技术和管理上的优势,面对每一环节都一丝不苟,精心施工,确保实现我公司在本工程的质量目标――创优良工程。以保证满足制定的质量要求及合同要求。

开工后,我公司将拟委派优秀项目管理人员组建项目经理部,对工程实施项目管理,对施工过程实施质量预控,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及管理人员的管理效能,有目的有预见地采取措施,预防及避免施工中质量问题的产生,以确保施工质量达到预定的目标。

每一施工人员要明确落实自己的质量职责,实行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以确保质量控制体系的有效运行。

1、 原材料质量保证

1、 材料的采购

(1)根据我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手册的要求,选择合格的材料供应商,以及对采购产品的验证,保证同工程质量有关的物资采购能满足规定的要求,公司材料部负责采购控制程序的实施。

(2)对质量、技术要求高的特殊材料、关键材料由采购部门会同质技部、工程部进行评定,必要时还需会同业主、设计共同确定。

(3)所有采购计划、合同、订单应对订购产品、材料的资料描述清楚,必要时要附带样板标本,甚至明确提供检验方法。

(4)项目材料采购计划由项目材料部主办材料员编制,由项目经理批准,上报公司材料部,由公司材料部采购或调配。

2、 材料的检测

2.1 建设方提供产品的控制

(1)为保证建设方提供的产品符合工程的使用要求,根据质量手册《客户提供产品的控制程序》,建设方提供的产品进行控制。

(2)建设方提供产品或指定的分供方在工程承包合同中作出明确规定。

(3)产品的验证按本公司《进货检验控制程序》进行,合格后应合理贮存。

(4)产品如发现质量问题,将按本公司《采购物资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执行,并及时向客户报告,保存所有记录文件。

(5)不合格品的退货、索赔由提供产品的建设方负责。

2.2 材料进场的检测

(1)所有进场材料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并要查明是否符合所需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要求。现场材料验收由项目材料员负责。

(2)砂、碎石进场必须把好数量、质量、品种规格关,对砂石的含泥量、硫化物、碎石的含石粉量、颗粒、针片状要严格把关,按技术规格和工程设计要求进行验收。

(3)砖类进场,除先点清数量,再按砖量抽检几何尺寸、平整度、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外,并应尽量靠近使用现场,堆放整齐。

(4)在需要时,应对砖、砂、碎石进行取样试验,其取样检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GJ52-92进行。

(5)水泥进场入库,应核对来料单,并查看水泥袋上的水泥品种、标号、生产厂名、出厂日期、出厂批号是否相符,用目测和手感验收水泥是否受潮、硬结、变质。水泥进场后,现场材料员应取得样品送公司试验室试验,其标号和安定性达到要求才允许使用。

(6)钢材进场,其质保书随车到达,卸车前应核对送货单、质保书、铭牌与进场钢筋是否吻合,并对钢材外观锈蚀和成型程序进行目测,进场的钢材必须取样送试验室作物理性能试验,经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2.3 现场材料堆放的贮存

现场材料严格按施工平面布置图堆放,所有合格材料必须悬挂白底红字标识牌,标明材料名称、规格、检验状态。不合格禁止使用材料悬挂白底黑字,标明“禁止使用”的标识牌。

2、施工准备的质量控制

(1)搞好图纸会审及交底工作,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设计文件施工图纸以及各项技术标准、施工验收规范、操作规程和施工组织设计。要做到事前的控制,事后有检查。能够把握设计意图,制订详细施工计划和工艺、程序方案,对整个施工过程做到心中有数。

(2)优化施工方案,积极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科学安排施工进度,合理调配劳动力,对总体计划要有周全、细致的安排,对施工中经常碰到的技术问题。

(3)正确选择和合理安排调配施工机械设备,制订维修保养制度,使机械设备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4)根据工程实况及时制定各种材料供应计划和质量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

3、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1、 总则

(1)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优化工作,按施工组织设计做好施工的各项准备工作。

(2)严格按照施工组织施工设计确定的合理施工工序进行操作施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会同公司有关部门研究解决。

(3)质安员实行跟班质量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有不按设计要求、施工验收规范、操作规程及施工方案施工,有损害工程质量行为的,有权停止施工并限期整改,实行质量否决权。

(4)严格上下工序和交叉的交接、验收程度,做到本工程质量不合格不交,上工序不符合要求,下工序不继续施工。分部(分项)工程的检查、验收按建设部相应的质量评定标准执行。

(5)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的穿插,相应穿插的单位要明确责任,要办好交底和验收,加强产品的保护。

(6)认真处理好土建与防雷等安装施工的关系,积极配合安装工程的预留、预埋工作,严禁事后打凿。

(7)各施工工序要坚持“自检、互检、初检”的质量检查制度,逐级检查,层层把关,所有隐蔽下程必须经监理或设计人员验收并办好隐蔽记录签证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要尊重建设单位、监理人员、质监站,要积极配合,同心协力共同把好质量关,并为检查验收提供方便。

(8)加强工程资料管理,由项目资料员负责进行收集、整理、确保资料齐全和数据准确、可靠,按照合同要求编制竣工资料。

(9)实行样板引路,以样板段的工序指导施工。各分项工程实施前,应做样板,经检查满足质量达到优良等级要求后,方可大面积施工。

2、 模板工程质量控制

(1)模板使用18mm厚优质建筑夹板及滑模,骨廊采用80×100mm木枋,支顶有多功能门式架及配套构件,φ12穿芯螺栓(有防水要求的有钢性防水翼环)。

(2)本工程使用的80×100mm木枋是主要受力构件,其截面尺寸要保证,认真选料。有疤节、裂纹、檐口、扭曲变形的,严禁使用;模板拆除要小心,归类堆放整齐,避免大夹板变形,缺损。

(3)模板支顶、骨廊系统应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规定的跨距布置,质量检查员应认真对每一构件检查,不允许不合格的材质和超跨距的现象出现,一经发现,必须及时返工纠正。

(4)模板拼装缝口要严密不漏浆,接缝克服高低差。大夹板拼缝处加20mm厚100mm宽板条密封钉牢固。

(5)捣混凝土时,木工跟班观察模板支顶情况。

(6)烟囱砼壁标高要准确,几何尺寸、垂直度要符合施工规范要求。现场质量检查员须对每一构件认真检查,逐一核对预留孔洞预埋铁件数量、位置及尺寸;进行分项工程质量检评,办理工序交接验收手续,并记录。

3、 钢筋工程质量控制

(1)钢筋要有出厂合格证及抽样检验合格报告才能使用。

(2)钢筋抽料、下料、成型使用直径,绑扎工艺、投放位置、数量、间距、搭接长度、锚固长度、保护层厚度均要符合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要求。

(3)烟囱砼壁筋要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错开驳接,水平箍筋接头要错开放置绑扎,砼壁每段落之交接处的箍筋要配足。

(4)钢筋绑扎完毕后,要会同有关部门检查核对合格后办理验收签证手续后才能进行下一工序施工。

4、 预留孔洞、预埋件

(1)防雷、设备外爬梯铁件预埋与土建结构施工加强沟通,统一协调管理,有序穿插。

(2)做好图纸会审工作,注意预留洞口四周设计加筋要求;及时过图。

(3)施工员必须对班组进行技术交底;施工过程中实行班组自检、互检、交接检查。

(4)在模板制安过程中,每施工段均有专人检查每个预留孔洞的尺寸、看是否准确,孔洞周边模板支顶是否牢靠,不移位、变形;钢筋制安过程中。检查预埋件和加筋的数量、位置、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安装是否牢固。

5、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

(1)现场搅拌混凝土应考虑充足施工材料进入现场,试验员都要对其进行塌落度的测量,以符合配合比设计要求,进入现场的砂、石、水泥及其他掺和料和外加剂,由驻场试验员负责送试;现场材料的标识、分类、存放工作,执行体系有关文件的规定,确保用材料质量。

(2)驻场试验员负责按规范抽取制作足够数量混凝土试件并送试。

(3)捣制混凝土前由项目经理组织有关人员召开现场会议,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三交底”和工期交底,落实各岗位上岗人员名单及交接班时间等有关事项。

(4)捣制混凝土前由项目经理组织检查有关工种工序交接班验收和隐蔽验收工作完成情况;向各有关部门落实材料供应,电力、水力供应及机械设备正常运转等。

(5)捣制混凝土时,由主办施工员组织施工员、质安员进行指挥、监督,连续监控,检查班组各岗位人员是否按施工规范、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中有关规定操作,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

(6)捣制混凝土各岗位(如运输浇筑,使用振动器,混凝土面找平,混凝土养护)上岗人员必须按各岗位作业指导书有关规定操作。

6、 检测、试验

为保证工程质量、安全,施工员、质安员负责施工过程产品的验收,试验标识,经检验、试验合格的产品,采用记录的方式(检验记录、质评记录,竣工验收记录等)

二、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1、 安全保证体系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技术负责人为副组长,专业工长和班组为组员的项目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在项目形成网络管理体制。

第7篇:工程施工单位进场施工安全责任保证书

甲方) 的工程,乙方就工程施工向甲方作出以下安全保证:

1、施工现场必须按施工方案布置,施工材料及设备、工具不乱摆乱放,做好文明施工;

2、施工期间乙方人员不得酗酒、闹事、打架,不做违法行为,由此产生的责任均由乙方负责;

3、乙方进场到施工撤场期间要做好防火、防盗及一切安全生产和质量事故的预防工作;

4、此项工程属高空作业,乙方应将高空现场进行防护、封闭,以免有东西坠落伤及行人;乙方进场施工不得影响商户正常营业,在此期间内因乙方原因造成的一切安全事故、质量事故以及给甲方和租户以及其他人员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乙方财产损失和乙方人员伤亡等均由乙方承担,与甲方无关;

5、施工现场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并设有护栏及警示标志。严禁使用易燃易爆物品施工,如需用明火,必须申报并做好安全防火措施,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施工;

6、施工撤场前,必须负责清理施工遗留的余泥、垃圾、临时围护等;

乙方:法定代表人(或授权签约人):日期:年月日

第8篇:建筑施工安全责任保证书

建筑施工安全作业保证书

安全工作是施工现场的重中之重,对安全的懈怠就等于对生命的轻视,安全工作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在以后的工作中自愿接受公司管理并郑重承诺严格履行以下职责和义务:

一、严格遵守《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及公司各项安全规章制度,自愿接受公司、施工现场等各级安全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努力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及工作业务技术水平。

二、熟悉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岗位安全技能,理解岗位存在的危险性并会采取预防措施和应急方法。工作中认真按照安全规范要求进行操作,做到不违章、不蛮干、不冒险作业。

三、进入施工现场自觉佩戴安全帽,高空作业紧系安全带,作业时规范佩戴防护用品,当现场无防护用品时,本人会立即向施工负责人反映并拒绝施工。

四、保证不在施工现场吸烟,吸烟时必须处在“固定吸烟区”。

五、保证不在施工现场焚烧垃圾或其它明火作业。

六、保证班前、班中不参与饮酒

七、坚守个人工作岗位,工作中不擅离职守、不玩忽懈怠、不麻痹大意、不消极怠工、不顶撞领导、不滋事闹事。

八、当现场发现生产安全事故时应及时向施工负责人报告,并积极参与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在救援中服从现场管理人员的指挥。

九、积极服从公司的安排与调度,不得以任何理由推托或拒绝。

十、未经批准,不将公司或公司关联企业涉及安全、保密性的物品直接带进或带出施工现场。

十一、未经批准,保证不私自以各种形式变卖、倒卖现场物资材料。 十

二、对公司管理存有疑问或意见时通过正确渠道向上反映,不故意挑拨同事之间关系,不恶意散播或私下议论不利于公司管理的消极言论。

投稿人:基建科

基建环保科闫少杰

保证人:

二○一二年六月一日

第9篇:前期工程施工安全责任保证书

甲方(建设单位):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十号线项目管理处

乙方(施工单位):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为确保地铁十号线芍药居站北侧道路挖运土方等六项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依照国家、建设部、北京市有关法规、政策,甲、乙双方经协商,特

签订本协议:

第一条甲方的权利与义务:

(一) 审核乙方的资质及合同履行能力,审核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专职安全管理人

员的资质;

(二) 向乙方移交施工场地,并明确乙方进入施工场地的安全责任;

(三) 按甲乙双方确认的合同价款及预付款比例按时向乙方支付预付款,以确保安全措施

到位;

(四) 不得对乙方提出不符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定的要求,不

得压缩合同约定的工期;

(五) 不得明示或暗示乙方购买、租赁、使用不符合安全施工要求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

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消防设施和器材;

(六) 有权对乙方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规范作业情况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有

权制止,责成其改正,并可视情况给予经济处罚;对不按要求改正者,甲方有权加

重经济处罚;凡发生事故的,甲方可按其造成的后果及影响,追究乙方的事故责任

及违约责任。

第二条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 乙方是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确保

生产、工程安全和因工程施工而危及周边建(构)筑物、各种管线、道路交通等公

众环境安全及人身财产安全;

(二)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组织安全教

育培训,进行定期和专项安全检查,消除安全事故隐患;

(三) 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确定主管安全的责任人,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乙

方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须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考核

合格,并取得安全资格培训合格证书,上述人员应报甲方备案,未经甲方同意不得随意更换,对施工中的特种作业人员乙方必须选取合格的持证人员上岗;

(四) 确保安全生产费用的有效使用,对列入工程概算的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

需费用,必须用于所承担的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防护用具及设施的采购和更新、安全施工措施的落实、安全生产条件的改善,不得挪作他用;

(五) 严格控制安全设施所需材料、设备及劳保用品的质量,杜绝假冒伪劣产品进入施工

现场。施工现场的车辆、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安全防护用具须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必须具有符合安全要求的保护设施并按期进行保养、检修。不得使用存在安全隐患或国家规定该报废和淘汰的车辆、设备、机具、设施。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须按规定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同时做到定期检查并记录检查内容;

(六) 对分包单位资质和人员资格进行审查,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义务,并

对分包工程的安全生产承担连带责任;

(七) 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案,遵守施工工序、工艺要求,严格控制地表沉

降,落实对周边建(构)筑物、地下管线、道路设施及周围绿化等公众环境的保护措施。如遇有不明情况,应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确定解决方案。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和周围环境及季节、气候的变化,采取相应的安全施工措施。施工现场暂时停止施工的,应当做好现场防护;

(八) 在施工中认真执行《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

场安全防护标准》、《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场容卫生标准》、《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标准》、《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保卫消防标准》、《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和管理标准》和北京地铁建设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乙方应在施工现场的各个危险部位设置符合国家标准的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九) 结合所承担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包括自然灾害在内的各种突发事件应

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发生突发事件立即组织进行紧急处置避免事态扩大,并立即上报甲方及有关部门;

(十) 建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责任制度,确定消防安全责任人,制定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

度和操作规程,设置消防通道、消防水源、配备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并在施工现场出入口处设置明显标志;

(十一) 按照规定为施工作业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及其他按照国家和北京市的规定应

当承保的人员承保意外伤害险;

(十二) 接受甲方对安全的监督管理,对甲方及有关方面在安全检查中要求进行整改的

安全事故隐患和不安全行为,立即进行改正。

(十三) 行使与甲方签订的施工合同安全方面条款规定的乙方的权利与义务。

第三条 违约责任

(一) 发生安全事故,乙方应在抢救受伤人员,减少进一步损失、保护现场的同时,立即

向甲方通报情况,并不得隐瞒事故真相,如有违反,导致事故责任无法确认的,事故责任及事故损失均由乙方承担;

(二) 发生《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办法》中规定的重大事故的,

除甲方有权视情况从应支付给乙方的工程款中扣除30000-100000元作为违约金外,乙方还应按有关规定承担因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及因乙方责任给甲方造成的连带经济损失;

(三) 发生《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办法》中规定的较大事故的,

除甲方有权视情况从应支付给乙方的工程款中扣除10000-50000元作为违约金外,乙方还应按有关规定承担因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及因乙方责任给甲方造成的连带经济损失。

第四条本协议条款与国家和北京市的有关法规不符时,按国家和北京市的有关法规执

行。

第五条本协议作为甲、乙双方签订的施工合同的附件,与上述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六条本协议未尽之事项,依据国家和北京市的有关法律、法规处理,法律法规未作

明确规定的,可由双方协商处理解决。

第七条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甲方:乙方:

(签字盖章)(签字盖章)

年月日年月日

上一篇:企业工会如何发挥作用下一篇:结核病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