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帮扶走访工作记录

2022-09-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扶贫帮扶走访工作记录

档案记录下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城市扶贫工作

北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在脱贫攻坚的战斗中始终迈步向前。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市人民政府就高度重视城市贫困人口的救助工作,先后采取各种政策措施维持城市贫困人口的日常生活,为北京城市的稳定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城市贫民状况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这座文化古城虽免遭战争破坏,但长期的战乱、频繁的自然灾害,以及国民政府长期疏于对城市的治理,导致北平城市街头乞丐遍地,广大城市贫民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

北平和平解放后,中共北平市委立即责成公安部门对全市人口进行仔细排查,在全市200多万人口中,无业人口达到40万至50万人,几乎占到了全市人口的五分之一。很多无法维持生活的城市贫民“是摆小摊贩卖零食的、手工业工人、蹬三轮、开小店、理发等为业,还有一部分是推排子车的,拉洋车出卖零星苦力、耍手艺(匠人)、贩菜、卖报、拾箪、捡煤、变戏法、唱大鼓、耍马戏的,大部分都是过着很贫困的日子”[1]。第十一区在北京属于贫民窟所在地,大部分人在会馆、义园、寺庙等地讨生活,都是三轮车夫、洋车夫、粪夫等社会底层,其西北和西南部还有很多农户,颇有农村气味,他们连年辛苦工作,“终日不得一饱”[2]。居住在北京福长街二条的七十多岁老两口,“老头病着,专靠老婆讨饭为生,讨多少就吃多少,要不到只有饿肚子”[3]。

为维持生计,大量社会闲散人员涌入街头成为乞丐,他们“有唱数来宝的,不给就骂人;有手拿石头的,不给就打破玻璃窗;有拿大粪的;有数人拦阻买主,使商店无法经营的”[4]。遍布街头的乞丐不仅扰乱社会治安、破坏社会安定、阻碍工商业正常发展,更助长了社会不劳而获、好吃懒做的不良风气。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生活困苦,北京城市贫民因贫困而自杀的现象时常发生,并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以1952年为例,北京市公安局统计的自杀数据显示,在5个月的时间内,全市因生活困难、债务逼迫而自杀的人数达到97名(其中男性71名,女性26名),职业遍及家庭妇女、无业游民、农民、小贩、工人、商人、职员和军警等各行业[5]。

由此可见,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整个北京城市貧困现象十分严重,已经严重影响到了首都新政权的建设。对城市贫苦市民进行社会救济和脱贫工作,已然成为当时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当务之急。

二、多措并举助力城市脱贫

为切实解决北京市城市贫困问题,中共北平市委、市政府在进城后迅速接管国民党各级政权,努力恢复发展城市经济,并迅速采取多项措施,将社会救济与社会动员相结合。接到指示后,城内12个区以及城郊6个区都迅速开展行动,完善组织机构、仔细核实区内贫民数量、精准施策,城内12区均采取不同程度的以工代赈措施,多措并举助力城市脱贫工作。

(一)完善组织机构建设,颁布各项政策法令

北平和平解放后,各区迅速按照中共北平市委、市政府统一指示,接管伪区公所,废除保甲制,粉碎旧政权,建立人民区政府。例如第十一区自1949年2月6日组建机构后,在民政科下设民政、优抚、社会、人事、户籍各组,分别管理城市工作。为加强对城市贫民的管理,区政府自1949年6月起改为区公所,取消原有的街政府,加强公安派出所的力量,保证了组织机构的高效运转。

1950年2月15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北京市救济失业员工决定试行细则》,规定每个区要在“被解雇之失业员工五十人以上”的地方“设置区办事员一人至二人,附属于区公所民政科”。办事人员需要“政治纯洁、忠实可靠,能联系民众”,其文化程度需要能够“写简单工作汇报及计算账目”。办事员要在劳动局统一领导下进行工作,要“按时领取转发失业员工救济金,组织与推动失业员工生产、就业及半义务劳动,向失业员工传达与解释政府的法令,了解失业员工的生活和思想情况并及时汇报劳动局”[6]。办事员的设置,保证了城市扶贫工作形成专人专班,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二)核实各区贫民身份数量,精准发放救济物资

为做到精准发放城市救济物资,各区皆采取一系列措施核实城市贫困户身份数量,以杜绝冒领现象,维持社会公平。第二区区委会要求区内所辖各派出所要对居民仔细进行户口单核查,“进行审查时如果确系贫苦人民而生活又实在困难者,当即开具证明,若有怀疑时即进行详细调查”[7]。第十一区自1949年冬接到市政府民政局冬令救济工作指示后,立即制定冬令贫民救济调查表,根据调查结果将各户按实际情况划分为三等,并于12月19日开始按照不同等次发放救济粮,救济一等76户102人、二等119户196人、三等173户408人,共发放粮米27 040斤[8],做到了精准施策。

第八区在实施实物救济工作的时候,“密切地配合分局派出所和区街代表治安组长进行宣传和调查,采取重点调查再推行全区的方法,根据贫苦程度评定等级或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结合教育给予不同的救济”,并“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进行收容安置,经常救济、集中发放、零星救济的各种救济工作”[9],确保政府扶贫物资能够真正落到城市贫民手中。自1950年11月至1951年2月,第八区在4个月的时间内,共向区里贫民发放救济补助款30 958 500元(旧币),救济764户,令1760人渡过难关[10]。

总的来讲,从1950年3月10日至4月11日,在全市发放救济金的数额中,城区共计发放“1 126 621 801元(旧币),18 915户、70 758人”,郊区共计发放“634 203 900元(旧币),8 495户、24 858人”。[11]经过此次救济,北京市内大部分的城市贫民生活得到改善,例如,“朝外三轮工人普殿华五口人,半月前每日赚三四千元(旧币),白薯都吃不饱,现在每日能拉一万多元(旧币),妻子也有了零活作,生活马上好转”,他兴奋地说道:“政府救济真解渴,不然顶不到现在的日子。”[12]生活用品和救济物资的发放不仅初步解决了这些城市贫民的生存问题,更让他们在心理上建立起了对新生政权的信心,他们发自内心地开始相信“跟着共产党就能过上好日子”。

(三)协调多方力量,为城市脱贫提供便利

社会救济工作头绪繁多,并非一个部门便可独立完成,须在北京市及各区政府民政部门主导下,联合文教部門、医院、贸易公司等多方力量,一起为城市脱贫助力。第二区区委1949年8月23日发出通知,要求各派出所给辖区内的贫困人口开具证明,让贫困户拿着证明前往贸易公司购买粮食,从而保证“在粮价普遍上涨时,照顾劳苦人民的生活不受波动并避免受到市场粮价的影响”[13]。北京市人民政府民政局于1950年10月17日发出通知,要求文教局与市总工会青年团接洽,“多调派一些工作人员协助工作,以解决失业知识分子的训练问题”,并联系华北军区政治部及中央交通部,在失业知识分子内招聘工作人员,解决其失业问题。北京市人民政府卫生局第三医院在此期间,一直接纳各区公所介绍前来看病的贫困病人,并要求“区界内遇有急症重症确系贫苦者,可为介绍来院门诊,我院酌情减免,亦不致超过规定经费”,而对于普通病患,第三医院“可介绍至附近医院诊治,以免病人往返多花车费”[14]。从买粮吃饭、就业工作,再到看病就医,北京市以及各区政府与多处机构进行全方位协调,为城市贫困人口服务。

(四)兴修大型工程,以工代赈

紧急调拨救济物资支援贫困人口只能解决一时燃眉之急,终非长久之计,组织城市贫民参加生产劳动才是消除城市贫困的根本措施。北京市政府先后多次采取以工代赈的形式,组织大批失业人口、无业游民和城市贫民参与市政建设,自1950年2月至6月,市政府先后启动开挖护城河、“三海”(积水潭、什刹前海、什刹后海)、筒子河以及疏浚郊区各条河道等工程,共施工 590 000多个,发放粮米4 220 000斤,保证了参与工作的23 000人将近3个月的口粮,基本解决了城市贫民的吃饭问题。第八区在市政府启动“三海”工程后,立即在全区“动员了有劳动力的贫苦市民200余人,组成劳动大队在前三门工作。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共挖土方4583方(注:1立方米等于1方),共计挣小米23 361斤。在地面冻冰不能工作时,又将劳动大队的工人根据适合失业工人登记的条件,登记了80余人,以工代赈的方式,组成秽土垃圾队,每人每日工资伍仟元,维持最低的生活”;此外,第八区特别注意“根据实际情况执行以工代赈与实物救济二者相结合的方针,并以生产自救的精神经常给以教育,特别在发放时指出救济粮的来之不易与不劳动的耻辱”,[15]从而在全区形成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的观念。此后,全市每月经常参加以工代赈的市民基本维持在2000余人,每人每天平均可得6斤米的实物工资。大规模的以工代赈不仅让很多城市贫民家庭中的青壮年逐步得到工作机会、摆脱懒惰涣散的毛病,也增加了北京市民对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国家、新社会的政治认同,使整个北京市逐步恢复稳定秩序,从一个消费型城市变为了生产型城市,为接下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结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国家处于初建、政权尚未巩固、经济一穷二白、战争仍在进行以及社会百废待兴的情况下,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为救助城市弱势群体,从城市贫民本身生存与发展的角度考虑,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全心全意救济贫民,恢复发展经济,从而安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新生政权,在中国社会救助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

在整个社会救济过程中,党创造性地将积极的社会救济制度与革命性的社会动员运作方法相结合,采取实物救济与以工代赈相结合的方式,极大超越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救助模式,既使广大城市贫困人口摆脱生存问题,又充分动员了城市各方力量参与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设之中,保证了社会救济各项政策的成效,具有里程碑意义。

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贫民问题,都需要执政者采取智慧和力量消除贫困。如今,中国人民正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而努力着。“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脱贫攻坚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而是需要全体国人统一思想行动,汲取过去的经验智慧,一鼓作气,乘势而上,才能奋力夺取脱贫攻坚的最终胜利。

注释及参考文献:

[1][3]关于市民工作中的几个问题和意见,北京市档案馆藏,档号:1-6-238.

[2]第十一区民政科工作总结(1949年12月16日),西城区档案馆藏,档号:2-1-1-231.

[4]乞丐问题材料,北京市档案馆藏,档号:196-2-191.

[5]1952年2月—6月份因生活困难自杀统计表,北京市档案馆藏,档号:196-2-215.

[6]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北京市救济失业员工决定试行细则”(1950年2月15日),西城区档案馆藏,档号:2-2-98-17.

[7][13]第二区区委会“关于解决劳苦人民食粮问题总结”(1949年8月23日),西城区档案馆藏,档号:2-2-88-7.

[8]第十一区冬令救济工作总结,西城区档案馆藏,档号:2-2-1-7.

[9]第八区民政科1950年救济工作总结(1950年12月14日),西城区档案馆藏,档号:2-2-2-8.

[10][15]北京市第八区贫民救济方案救济粮发放工作总结(1950.11—1951.2),西城区档案馆藏,档号:2-2-2-10.

[11][12]临时救济总结报告,北京市档案馆藏,档号:1-9-244.

[14]北京市人民政府卫生局第三医院“关于区界内贫苦病人到附近院所诊疗发给第二区公所”的函,西城区档案馆藏,档号:1-23-146-15.

作者单位:1.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生院2.北京市西城区档案馆

作者:靳潇飒

第2篇:走访帮扶对象,落实精准扶贫

6月24日,某某学校60余名教师在校长某某与党支部书记某某的带队下来到****村对贫困户进行“一对一”精准扶贫工作。帮扶责任人分为20个工作小组,深入了解掌握每一户贫困户致贫原因以及家庭详细情况,同时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精准分类、精准算账,为每一家贫困户落实精准扶贫措施,全面、快速、有效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通讯员:

第3篇:关于精准扶贫结对帮扶走访活动小结

为响应和落实县委、县政府开展“精准扶贫结对帮扶走访活动”工作的安排部署,近期我局(果业局)全体帮扶干部在镇、村干部的陪同下,对程龙镇五一村24户贫困户开展了不漏一户的全面走访活动。

一、走访方式

结对帮扶工作组分散到各自结对帮扶的24户村民家中进行走访,本次走访中共有24户贫困户,其中低保户共有8户,扶贫户共有16户,入户当面了解情况有15户,通过电话等方式了解情况的有9户。我局结对帮扶干部通过拉家常、嘘寒问暖、聊天等方式,详细了解了贫困户家庭成员情况、住房结构、主要致贫原因、耕地面积及住房面积等情况,并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主要经济来源、是否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需要什么帮助、帮扶措施等情况。

二、致贫原因

在走访结束后,分管领导通过开短会的形式总结了此次走访情况,了解到贫困户主要致贫原因有以下几点:

1、身体原因,导致无法工作。在8户低保户存在着身体大病、残疾、年老体弱等方面问题,导致无法劳动,每个月只能靠政府发放的最低生活保障维持生计。

2、产业意识模糊,导致没有发展方向。部分农户有着发展产业的意向,但是没有准确的方向和对政策的不了解导致寸步难行,只能靠做小工、打杂工维持。

3、上学难,导致家庭支出过大。部分农户由于小孩众多,导致小孩就学费用变成了家庭收入的主要支出,从而导致家庭贫困。

三、帮扶措施

1、在8月份由果业局牵头针对五一村精准扶贫户上学难问题,进行了捐款10000元的帮扶措施,实际的缓解了贫困户上学难问题。给五一村3户贫困户下拨了9000元的安家费。

2、此次上户调查我局帮扶干部针对有产业发展意向的扶贫户,帮助他们对发展何种产业、有何种优势进行了详细分析和相关的产业扶持政策进行了宣传讲解,每户发放了《赣州市精准扶贫农业产业发展百问》,结合果业局技术优势对想发展脐橙产业的贫困户在苗木供应、技术指导给予特别扶持。

3、针对低保户中存在的身体残疾和大病等情况,我局帮扶干部正在与县民政局、镇民政所进行沟通看能否提高其低保享受标准和大病补助标准,并对其讲解了的补助相关政策。

四、情况总结

1、通过此次局、镇、村干部共同走访和扶贫户会议的召开,了解到今年可以彻底脱贫的农户有 4户,分别为:下陂小组蔡志亮、新屋小组曾广成和钟传信、蕉布小组钟小玲;预计明年可以脱贫的农户有12户。

2、目前未发现有新增贫困户。 我局通过分析走访贫困户了解的情况,专门针对每户的家庭现状提出了相对的发展建议及帮扶措施。为扎实做好精准扶贫后续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龙南县果业局 2015-12-22

第4篇:扶贫入户走访记录

扶贫脱贫基础工作 规范提升专项行动

入户走访记录

户主姓名: 农户类型:

乡(镇)村

入户走访记录

走访时间:走访人:

一、户基本情况:

1、农户类型;

2、户主姓名,性别,年龄,健康

状况,村组,联系电话;

3、家里有耕地亩,种其中:板栗棵,核桃棵,苹果棵, 梨棵,大枣棵,山楂棵,其它果树:;

4、养殖:;

5、房屋间;

6、户籍人口情况(详细填写):

二、致贫原因(详情):

植;林果亩,

(因病、因残、因学、因灾、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

三、收入支出情况:

1、家庭经营性收入:元(种植收入元,养殖收入元,林果收入元,其他收入元)。

2、务工就业收入:元。

3、财产性收入:元(土地流转收入元,入股合作社分红元,光伏收入元,其他收入 元)。

4、转移性收入:元(低保补贴每人元,共补贴元;五保补贴每人元,共补贴元;计划生育补贴元;残疾人补贴元;救济救灾 款元;赡养费元;退耕还林补贴元;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良种补贴、种粮直补、综合补贴合并)元,公益林、天然林补贴元;其他补贴元)。

5、其他收入: 。

6、生产经营性支出:元 。

综上所述,你家2017年全年纯收入 元。人均纯收入元。

四、享受扶贫政策情况:

1、是否享受医疗政策及情况。 答:

2、饮水是否安全。 答:

3、是否享受危房改造政策及情况。 答:

4、是否享受产业扶贫政策及情况。 答:

5、是否享受生态扶贫政策(护林员)及情况。 答:

6、是否有残疾情况,是否办理残疾证。 答:

7、是否享受教育扶贫政策及情况。 答:

8、您打算通过搞哪些产业或就业等方式实现脱贫? 答:

五、其他事项:

1、除上述情况外,我再把我县政策清单给您讲一遍,您是否听明白?

答:

2、您对我们的工作是否认可?还有什么意见建议? 答:

3、其他需要了解事项。

以上所有访谈事项是否属实? 答:

受访人签字(手印): (一式两份)

第5篇:深入基层走访帮扶慰问工作情况的通知

赤水市教育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 关于报送“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集中开展

深入基层走访帮扶慰问工作情况的

通知

各中学学校、幼儿园:

根据•关于转发†关于深化“十万干部下基层”活动集

中开展深入基层走访帮扶慰问工作的通知‡的通知‣(赤学组发„2009‟58号)要求,请结合•关于2010年春节期间慰问活动的通知‣(赤党办发„2010‟2号)、•关于做好2010年元旦、春节及“两会”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赤党办发„2009‟119号)文件要求,做好走访慰问情况的收集报送。

请各学校收集汇总本单位走访帮扶慰问工作情况,于2

月5日前报教育局办公室邮箱。联系电话:2822240,电子邮箱:csjybgs@163.com。

赤水市教育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0年2月1日

第6篇:2015年“挂包帮”“转走访”帮扶工作计划

2015年挂包帮工作计划

为贯彻落实市委办《市级领导扶贫攻坚挂片联县包乡帮村方案》和《市级部门(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中央、省驻普单位扶贫攻坚挂联乡(镇)包帮贫困村方案》、XX市XX局制定的扶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实施意见精神,开展定点扶贫驻村帮扶工作,结合扶贫开发工作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帮扶对象基本情况

帮扶对象XXX是XX村民小组农户,家中现有X口人(户籍登记在册的有X口人),文化水平较低,有耕地X亩,林地X亩,茶地X亩。养殖X头猪。年收入在X万元,收入来源主要为种植(茶、玉米)和养殖(猪)。住房为X年建的砖混结构,属老旧危房。

二、帮扶对象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1、缺少劳动力,种植、养殖收入只能满足生活基本支出。

2、无特色产业,经济增收困难。

3、房屋年久失修,重建资金不足。

三、帮扶计划

(一)提供需要劳动力少,收益周期短的特色产业发展思路。

(二)定期走访,及时了解帮扶对象的思想状况和生活状况。积极帮助争取国家扶贫政策落户,从思想和行动上给予正确引导,消除不良情绪。使其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政府的关心。

(三)提供农场产销售创收思路。收集适合帮扶户的农产品销售的相关资料,为帮扶户提供一定的农产品销售思路,提供一定的技术帮助指导,达到创收的目的。

2015年11月9日

上一篇:公司年会抽奖获奖感言下一篇:属牛人今年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