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建扶贫干部扶贫工作有感

2024-06-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援建扶贫干部扶贫工作有感(精选12篇)

援建扶贫干部扶贫工作有感 篇1

2020年8月,我作为援建扶贫干部从上海市虹口区来到云南文山州富宁县从事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在扶贫第一线,我亲眼见证了脱贫攻坚事业的波澜壮阔,亲身经历了扶贫过程中感人的点点滴滴,学会了辩证看待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在经历中不断思考,在思考中渐渐提炼,在提炼中逐步升华,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富宁县地处西南边陲,东接广西,北临贵州,南俯越南,集“老少边山穷战”于一体,既有边疆地区的复杂性又有民族地区的特殊性。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即使是相邻的乡镇在文化习俗上也存在不小的差异。我们做扶贫援建工作,就是依托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选择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道路,帮助他们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助力巩固脱贫成效。例如,富宁县海拔高但维度低适合种植木耳和菌菇类,经过援建干部多次实地调研和缜密的科研分析后,投入上海援建资金帮助当地建立起一个食用菌产业园,但在大规模投产时遭遇了菌棒坏死率较高的技术难题,援建干部继续出谋划策,积极联系农技部门和科研单位,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最终经过多次实验解决了菌棒坏死率高的难题,同时提高了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摸索出一套在项目前期大胆探索、实施中期小心求证、尊重科学规律、全过程提供帮助的援建经验。

不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做好扶贫援建工作的关键。上海与文山殊异的经济条件需要我们在工作中注重把握谋划前瞻性与解决现实问题的统一,不同的工作背景也要求我们注重把握灵活性与原则性的统一,任何时候都要能够正视所处环境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在扶贫工作中实事求是、真抓实干最重要,只有立足当地实际情况,积极与当地干部群众进行有效的沟通,拿他们当兄弟、当亲人,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想法,准确把握客观规律,才能有的放矢。

扶贫援建工作既繁琐又辛苦,但是一想到脚下走过的路、写出来的调研文字和无数个昼夜奋战换来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能为山里尚处于贫困线上的老乡们修上几条路、盖上几间房、发展诺干个产业园,为他们带来更加稳定和持续的收入,我便会以一种享受的心态投入工作中,十足的干劲儿又上来了,累并快乐着。

文山是一片充满了干事创业激情的热土,这里诞生了“不怕苦、不怕死、不怕亏”的“老山精神”;“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出路”的“西畴精神”。在文山州富宁县扶贫援建的经历让我对“西畴精神”的思想内涵、精神实质、时代价值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和更加深刻的体会。跳出西畴特殊的地理环境再看“西畴精神”,扶贫援建方方面面的工作是对这一精神的生动诠释。从上海到云南做扶贫援建工作,不是换个身份下乡旅游,在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要克服的不仅仅是山高壑深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更要直面项目落地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困难。必须满怀正能量去面对存在的困难和挑战,辩证看待,用真心付出、以真心帮扶,所做的工作才会真正取得实效,基层扶贫干部的自我价值才会在克服重重困难和挑战中得到实现。

援建扶贫干部扶贫工作有感 篇2

人行曲靖中支党委深入践行群众路线, 抓好对扶贫点结队帮扶工作, 在调研中了解到单位扶贫挂钩点——陆良县芳华镇小学缺乏学生阅览室的实情后, 通过单位捐赠和干部职工爱心捐款活动, 于9月份在该校建成“人民银行爱心书屋”并正式投入使用。人行曲靖中支共为该“爱心书屋”购买了书架12组、阅览桌8张、椅子48把、图书1000余册, 价值共计35000元, 并计划把“爱心书屋”持续办下去, 后期还将开展图书捐赠等活动, 帮助在校师生改善学习环境, 拓宽学习渠道、丰富了知识面。目前, “人民银行爱心书屋”藏书已达5000多册、借阅人次达200余次。

恒大援建贵州创精准扶贫样本 篇3

2015年12月,恒大与大方县签订精准脱贫协议,据此,恒大将在三年内无偿投入扶贫资金30亿元,通过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吸纳就业扶贫、发展教育扶贫和特殊困难群体生活保障扶贫等一揽子综合措施,到2018年底,实现大方县18万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帮扶一年以来,恒大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截至2016年8月底,已幫助大方县10494户、39817人初步实现脱贫。预计到年底再脱贫40500人,完成总脱贫任务的45%。

“短短不到一年,恒大结对帮扶大方县成果显著,创造了精准扶贫的‘恒大速度’。”一位业内人士指出,“恒大速度”之所以实现,归功于其坚持“造血”与“输血”并举,通过扶持产业、发展教育等举措,引导扶贫项目、资金、力量精确“滴灌”,提高当地可持续发展能力,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扶贫道路。

干部扶贫工作简报 篇4

据悉,打通镇首先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机关干部为成员的脱贫攻坚工作小组。为确保精准,同时各村成立以村领导为组长的扶贫攻坚工作组,切实打通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根据“村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原则,按照区里分解的建档立卡规模,公平科学地分解到各村,由各行政村对贫困人口状况进行摸底分类,实行贫困户“一户一卡”,进一步夯实干群结对帮扶“连心桥”。

同时,明确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及标准,以农户收入为依据,综合考虑住房、教育、健康等情况,精准识别贫困对象。依照公开公正原则进行民主评议,张榜公示,细化分解工作内容到村干部个人,要求审核、公示、帮扶、数据录入等所有程序务必到位、合法,切实将最需要帮助的困难户纳入扶贫库;因地制宜带领贫困户开发适合当地的农业项目,如反季节蔬菜、柚子、苹果梨、葡萄等有很好市场前景的农产品,此外还发展养殖业,如山羊、种猪、黄牛等项目。带动全镇经济发展,减少贫困人口数量。

扶贫驻村干部工作心得 篇5

在没有“大领导”蹲点、没有强势职能部门参与的贫困村,“第一书记”该怎么干?该怎么完成脱贫致富全面奔康历史任务?个人认为,三“去”的办法值得推介。

第一,驻下去。就是住到老百姓中间去。住下去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要住到村里去,至少要住在乡里,然后到村里去开展工作;二是要适当地在老乡家里住,在老乡家里做客,跟老乡拉家常。我才去驻村时因为没有在村里租到合适的房子,在乡上的一处废弃的旧房子里住了好久。有几次因为无法回到驻地,就在老乡家里过夜,老乡们好酒好菜招待我,还把最新的被单、棉絮拿出来铺上,用热水袋捂得暖暖的,真的是“上宾”待遇。在老乡家里食宿,支付“伙食费”也有讲究,硬着付,老乡不仅不会收,而且还会“得罪”老乡,适得其反。但是,吃了喝了不给钱,既违反驻村纪律,也于心不忍!怎么办呢?你可以给他家老人买点营养品,或者给他家小孩拿点文具钱,变相“对等置换”。驻下去是基础。其意义在于让老乡们知道我是属于他们中的一分子,跟他们一起吃喝拉撒睡。

第二,融进去。就是融进老百姓的心里去。这是驻村的关键。老乡们认可不认可你,信任不信任你,支持不支持你,这是能否在驻点村顺利开展工作的前提。我一直是按照到家到户、问寒问暖、帮贫帮困、关心关爱、常来常往的要求,坚持了长期的走村入户活动。走村入户,目的是了解村情民意。

比如,第一次村组干部座谈会了解的情况,就解决了1、2组集中供水池泄漏蓄不起水和农网改造后电动力不足问题;通过走访了解,解决了养牛大户老王的小微企业补贴未到位、养殖产业补贴未到位等问题,解决了老乡堵截组道不让某村民家拉建材的重车通行,村组干部吃低保,为老乡们索要土地流转租金,老乡之间的土地林权边界纠纷等问题。这些问题有大有小,有复杂的也有简单的,但在老乡们眼里,都是大于天的大事情。

比如73岁的残疾人侯老汉一直没有拿到残疾证,因为他不知道怎么去评。我们就亲自带他到万源城里,找到有关部门,很快就办好了,他很是感激。还有些老人向我哭诉子孙不孝。通过解决这些问题,老乡们信任我了,有问题愿意给我讲了,有苦愿意找我诉了。我知道,我已经融入他们,我是他们心里的主心骨。驻村以后,我回家原则上都是放在周二到周四,因为我要去万源、去达州的相关部门找人解决处理老乡们“交办”的事情。融进去,就是我们的感情要融进去,要敢于成为老乡们的代言人。有了这样的群众感情基础,就没有发动不起来的群众力量,也没有开展不了的群众工作。

扶贫驻村干部工作心得 篇6

一、扶贫先扶智。扶贫好比看医生,对症下药必须精准到位。一是提升教育水平,从智慧的源头上摆脱贫困。教育是强国之本,更是摆脱贫困的根本,针对贫困地区,要完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全方位教育结构体系,针对贫困群众,要让贫困户的子女有学上,用知识改变命运,改变贫困现状,有的放矢。二是开阔贫困群众视野,培育致富意识,构建致富思维,培养致富技能,构建可持续发展内在动力。三是精准识别贫困群众、仔细研判贫困原因、正确选择扶贫项目,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区的特色产业。

二、扶贫当换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既要知民情,又要仔细分析,精准规划,在贫困地区实现三个覆盖:一是产业项目覆盖贫困地区,抓住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契机,将绿色、环保、生态新兴产业想贫困地区倾斜,将产业链链接到贫困群众家庭,解决贫困群众无处可去、无处可发挥的问题,以新兴产业的新技能带动贫困群众技术提升和创新;二是公路基础设施覆盖全村,要想富,先修路,为当地的发展、当地贫困户的发展扫除外部障碍;三是技能培训全覆盖,统筹农村资源,以党建为龙头,发挥党员的优势,带动当地技能培训的发展,开展农业技能和非农技能培训,解决贫困户劳动力就业的难题,实现人人有一技之长,人人有创收之地。

干部扶贫感人故事 篇7

干部扶贫感人故事

***同志有着长期的农村工作经验,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深知农民的疾苦,多年来始终坚持为农村服务。担任***市交通局党委书记、局长以来,他认真贯彻省、市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安排部署,他不断强化帮扶意识、健全工作机制、拓宽帮扶思路、落实帮扶项目、解决农村实际困难,坚持以解决广大贫困村群众行路难问题为重点,不断加大交通扶贫开发工作力度,积极实施交通扶贫开发工程,通乡路、通村路、农村乡镇客运站、停靠站、江南乡等一批交通扶贫工作均取得一定成效,为全市扶贫开发整体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一、深入调查研究,谋划扶贫开发工作思路 为了准确把握目前农村交通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交通扶贫开发工作,他经常轻车简出,深入县市、乡镇、村屯调查研究,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摸底,农村广阔的土地留下了他的足迹,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他对县乡基本情况、经济发展现状、全市农村公路状况、群众脱贫愿望和扶贫开发规划等有了很深刻的认识。在他良好的工作作风,务实的工作态度的带动和感染下,我局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的全体同志动真情、动真格,真扶贫、扶真贫,真抓实干、埋头苦干。进一步确立了扶贫开发工作思路,找出问题症节,找准致贫原因和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制定wenmi.net 出台了“***市农村公路 10 年远景规划”和“***市农村公路发展五年规划”,科学合理的确定了我市农村公路建设的目标、规模、重点、技术标准及实施程序。全面改善农村的交通条件,为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创造良好的交通条件。

二、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帮扶工作稳步推进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他确立了我局总体帮扶工作思路、推进策略、工作重点和工作

机制,贯彻“统筹协调、发挥优势、形成合力”的工作方针,并较好地坚持了定期走访调研、定期分析情况、定期讲评工作、定期通报情况的“四定”制度。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各自分工,发挥了部门和行业优势,形成了工作合力,落实了责任,层层抓好落实,一级抓一级,措施有力,狠抓落实,使扶贫工作越来越深入,措施越来越有力。做到了思路一起谋、工作一起做、成果一起出。几年来,在他(新世纪范本网原创范本免费提供下载基地。)的带领下,我局有多人次深入各乡镇、村屯调查研究、落实帮扶项目,开展送温暖活动,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他的表率作用,我局对交通扶贫倾注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并制定最优惠的政策,创造最好的施工环境。确立了以提升市、县、乡、村公路通行条件,促进与外界沟通为重点,积极申报项目,经过他和工作人员多次跑省进京,争取建设计划,落实工程建设资金,争取资金,加快公路建设步伐。

三、谋划发展思路,构筑交通先行发展战略

承接“九五”公路建设的强劲发展之势,他以大气魄、大手笔,结合我市地理条件和社

会经济因素,抓紧组织实施交通扶贫开发项目,加快公路运输主通道建设,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公路建设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工作思路,明确了加大投资的办法。在交通扶贫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中,做到早规划、早部署,早安排,早启动。切实加快***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在全市行政村村村通公路的基础上,实现乡乡通油路;以提高公路技术等级、改善路面质量为重点,以提高乡村公路通达深度、扩展完善区域公路网络为中心,改建主干线公路、骨干通道为二级公路,扩大油路覆盖面;升级改造乡村道路,提高技术等级;修通环县公路通道。形成以***为中心,以二、三级干线公路为骨架,以县乡、乡乡公路为分支,以乡村公路为延伸,以环县公路为框架的四通八达、互联辐射的全市公路交通网络。

四、全面开工启动,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在他的带领带,全市交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努力工作,奋发进取,从 2014 年开始到 2014年,计划完成 16 个乡(镇)与所在县(市)用次高等级以上等级公路相连接,使我市等级路面硬化的乡(镇)从现在的 40 个增加到 56 个,占乡(镇)总数的 100%,力争用三年的时间完成建设公路里程 800 公里以上的规划目标。2014 年已完成 207 公里,到 2014 年底共完成 556 公里,占总里程的 69%。已用次高等级以上等级公路连接的乡(镇)达到 50 个,占规划目标的 89%。受益人口增加近373 万人,为县域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交通条件。2014年,全市通乡公路建总投资

亿元,设计划总规模 392 公里,计划竣工 349 公里(***至省界 53 公里为 3 年工程)。续建***至省界、***至***、***至***、***至***、***至***、***至***等 6 条通乡公路,总计 253 公里。新开工项目总投资 1 亿元。建设 7 条总计 149 公里,***区至***公路、***区至***公路、***至***公路、***至***公路、***至***公路、***至***公路、***至***公路。2014年我市计划建设通乡公路 133 公里,分别是***至***42 公里、***至***10 公里、***区至***5公里、***至***46 公里、***至***13 公里、***至***12 公里,计划总投资 32264 万元。在改善农村候车环境方面,他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为了改善农民提高出行条件,2014年将建设 8 个乡镇客运站、20 个农村客运停靠站。现已完成立项准备。通过完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将极大的改善农民出行条件。

五、坚持标本兼治,促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在加快公路建设步伐中,有的乡镇配合难度大,人员资金不到位,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积极协调,帮助解决。在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2014 年,他又在公路建设项目多,资金缺口大,筹资异常困难的情况下,将扶贫工作放在首位,优先安排计划,优先落实资金,累计投入扶贫建设资金 40 余万元,先后帮扶了***、***等单位。还开展了以“扶两村、建三项”为内容的扶贫工作,投入扶贫建设资金 27 万元,扶持***建设卢家桥(桥体设计为钢筋混凝土板梁桥,全长 12 米,宽 6 米,净高 2 米,总造价6 万元)、西德村德家桥(投资 14 万元,桥体设计为钢筋混凝土板梁桥,全长 6 米,宽 6 米,净高 65 米)和德家过水园管涵(全长 5 米,宽 8 米,采用直径 1 米园管四排,工程总造价 7万元)三个项目。随着这些扶贫项目的建成,将极大改善农村乡镇、村屯通行条件,加速区域经济的发展。

通过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伴随着一条条公路的延伸,带动了附近乡镇经济的发展,使我市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交通状况明显改善,运输商贸迅猛发展;矿产、林果、旅游资源得以迅速开发;乡镇企业蓬勃兴起;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干部群众思想观念明显转变;沿线农民通过地产供应、劳动力投入等方式,获得了直接经济收入;进一步加强了城

乡沟通,使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和品种结构,搞活农产品流通,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引导了乡镇企业的合理集聚,完善了小城镇功能,壮大了县域经济,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更多更快地转移到小城镇就业。

干部扶贫感人故事

XXX,男,生于 XXXX 年 XX 月,中共党员,XXXX 扶贫办主任。自 2014 年从事扶贫工作以来,该同志严格按照省、市、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部署开展全乡精准扶贫工作。在单位上,她认真研究精准扶贫政策;下乡入户时,深入了解贫困群众实际情况。并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探索践行农村扶贫工作新思路新途径,使 XXXX 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效。

立足乡情实际,深入研究“理思路”

XXXX 同志自从事扶贫以来,为了快速转变角色,投入到精准扶贫工作中,学习成了最有效的途径。精准扶贫工作是党中央提出的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精准扶贫贵在“精准”,为了实现“精准”她在认真研读省、市、县关于精准扶贫的各项知识政策,将惠民政策“吃准”的同时,更多的精力则用于下乡调研。

立足本职工作,勤于研究“精指导”

作为一名基层扶贫工作人员,XXXX 同志深刻认识到精准扶贫工作整体性部署和延展性规划的重要性。在脱贫状态专项整改行动和制定贫困户脱贫政策工作中,她结合实际、悉心研究,按照时间节点,制定《脱贫状态专项整改行动方案》和《XXXX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脱贫路径》,为全乡精准脱贫工作开展确定了路线图。

立足工作实际,创新发展“求实效”

结合本乡实际,以 XXXX 村为试点村组,对全乡 XXXX 户贫困户情况逐一进行了核实,按照县直部门、乡直部门提供的材料,要求每一项收入都做到有材料支撑;以管理区为单位,对全乡的扶贫档案进行重新梳理,做到脱贫有依据。严格按照动态调整相关工作要求,顺利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两年来,全乡完成脱贫 1402 户 2228 人,脱贫率 97%。

干部扶贫感人故事

酉水河岸,一位中年男子在查看河水汛情,与一旁的村辅警小全说道“汛期如若不提前做好规划,及时监测,很容易增大返贫风险啊。”这位时刻心系着村民们的男子是明溪口镇大岩头村的第一书记,他来这里三年了。大岩头村是一个写满了土家、苗家先人痛与乐的村寨,也是决战脱贫的基层主战场之一。历史的酉水河岸村落,河窄水深、滩险浪急,滩滩有纤夫,岸岸有寡妇,是典型的穷山恶水地段,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修建凤滩、高滩水电站,沿河村民整体后靠搬迁,由此落下穷根。三年间,向仁健将自己的心血和时间都用来探索如何带领这穷山恶水的村民们,共享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发展成果,用心书写着能让自己和村民们满意的扶贫答卷。

·明初心 干群合力结同心

2017 年 3 月,向仁健从县工业集中区管委会来到明溪口镇大岩头村担任第一书记。当时单位一些同事不解问他“你当过乡党委书记、副局长,年纪也不小了,为什么还要去村里当第一书记”,周遭的朋友和家人也劝他别去驻村,说如今扶贫工作费力不讨好。而他在面对不同的声音和部分群众质疑的眼光时,首先是明确自己的初心和方向,在脱贫攻坚战这场全国人民携手共战的战役中,他能奔赴“前线”,他自觉责任重大,使命荣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他知道自己走这条路没错。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这是习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总体要求和指导思想,也是向仁健进村之后始终铭记在心的箴言。入村以后,没有豪言壮语,没有纸上谈兵,向仁健苦练内功,细研村情,勤走、多听、实看,与村干部一起每日起早贪黑,翻山越岭,上门串户,饿了吃饼干,渴了喝山泉,只为尽快准确掌握一手村情资料。几月下来终于走完了大岩头全村 17 个组,461 户 1972 人,建档立卡贫困户 69 户 236 人。这次全面摸排向仁健也掌握了村里十分艰难困苦的真实情况,一是通讯难。村里无移动通讯基站,大部分组手机信号为盲区。如遇突发性疾病或事故,只能请人背到集镇,前几年就曾发生过因毒蛇咬伤致命的案例;二是行路难。村里有 8 个组不通公路,涉及 135 户 645 人,家里农产品卖不出去,外出全靠两条腿,当地人祖祖辈辈不论男女全部靠背篓背东西,据当地老人介绍,男人不用肩挑的原因是因为坡陡转不过弯;三是饮水难。有 12 个组 255 户 1385 人没有解决安全饮水,大一组、大二组、公山坡组近200 户人家,平时一个组共用一口老水井,住户为争水源常年发生纠纷扯皮,天干季节通宵守水,有的农户不得不到 3 公里以外的地方背水吃,加之老水井位于村居下方,一到下雨天气,污水、猪屎、牛粪全部注入水井中,为了生存,当地人不得不接屋檐水用。向仁健说他依稀记得那天走到公山坡时,一位老婆婆眼泪婆娑对他说“如果哪个把组上水搞通了,那真要谢天谢地磕头感激!”。看着眼前这些村民们衣食住行都还困难重重的局面,向仁健感触颇深,在内心坚定了要努力的决心,并暗自发誓不能辜负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重托。

几个月的走访再加几月的整理归档,向仁健在村支两委的帮助下,建立了一套详实的贫困档案,制定了清晰的脱贫工作思路和帮扶目标,努力做到精准识别到户,措施精准到人,几月的走访摸排和信息采集,无论是贫困户还是非贫困户,不管是村支两委还是联村的镇干部,都和向仁健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在大岩头形成了全村一心拔穷根的统一战线和良好氛围,大家都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向往的美好生活的充满信心。

·践初心 斩断穷根拓新路

大岩头村产业单一,无企业、无盈利农业生产大户、无支撑产业。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0。村民家庭经济收入主要靠种植水稻、养殖和劳务输出,由于生存和发展需要,绝大部分劳动力外出务工,家里基本为留守老人和学生。面对“行路难、饮水难、通讯难”压在群众头上的三座大山,向仁健与村支两委多次召开村组、党员及群众代表会议,研究破解之法,广泛宣传发动,把基础设施建设当作造福子孙万代的基业认真对待,把产业发展当作改变贫困面貌的有效途径抓紧抓实。前期和村民们建立的默契在此时凸显用处,全村的村民们对水电路讯公共项目涉及占用个人山、田、土的问题全部理解支持,一路绿灯,积极配合,未提任何无理要求。

人的问题解决了,可钱的问题,却难倒了向仁健和村支两委。为了筹措资金,向仁健带

领村支书、主任多次到交建投、水利局、经信局、移民局等部门对接,汇报工作思路和发展方向,争取多个部门支持。截止 2019 年,共争取项目资金 2000 多万元,争取后盾单位工业园筹措资金 20 万元,用于全村提质改造村道 13 公里,组级通达公路 12 公里,硬化人行便道5 公里,解决安全饮水 12 个组,新建灌溉水渠 2 公里,移动基站 2019 年 7 月建成使用,覆盖周边 2000 多人,“三难”问题终于告别历史,村民们的喜悦洋溢在脸上,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水电路讯将为他们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脱贫攻坚,产业造血是根本,资金保障是关键,确保贫困户有长期稳定的收入才是王道。向仁健按照“河边组发展旅游业,山上组发展特色产业”总体布局,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创新理念,把扶贫车间搬进村。通过与工业园区企业沅陵辰州高科有限公司进行对接,把“磁芯手工接角”车间引进村里,创办“就业扶贫车间”,这种设备要求不高、场地要求不大、工序简单的岗位,使一些留守妇女既实现家门口就业,又能照顾好家庭,减少子女负担,同时为企业节约成本,解决用工难问题,实现双赢。现在扶贫车间有工人 12 人,其中贫困户 5人,人均月收入 1500 元以上,已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目标。二是成立沅陵众合中蜂专业合作社,养殖中蜂 120 箱,开发杨梅 30 亩、白桃 40 亩,利用扶贫资金捆绑发展产业,通过养殖大户统一管理,与 69 户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贫困户、养殖大户与村委会按照“442”比例分成,村委会养蜂所得收入又对杨梅实行以短养长,今年 8 月,合作社通过养蜂为贫困户打入了第一笔收入 100 元,用实际行动打销了贫困户的顾虑,鼓舞了信心。今年白桃价格不菲,8 元一斤,40 亩白桃收入达 12 万元。集体经济收入达 5 万多元。三是围绕乡村旅游做文章。利用酉水画廊“号子谷”景点开发契机,成立百合谷旅游合作社,加强与沅陵县水上传说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合作,通过劳务、旅游产品及股权分红,让景区周边群众一些贫困户脱贫致富。目前,在景区就业 12 人,每月工资 1800 元以上,今年参与景区务工 300 人次以上,人员工资达 5 万元,一次性土地流转 70 亩收入 110 余万元,旅游产品产生经济效益后,村委会将按照 5%进行分红。

·守初心 真情帮扶暖民心

用脚步丈量大山的距离,用真情温暖农户的心灵,在铸造党性、服务民生的同时,为全村脱贫攻坚注入温暖人心的永续动力,这不仅是一名第一书记的初心和担当,更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扶贫情怀。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小康路上,不能让一户人家掉队。桃坪组石万益、熊冬香夫妇,男人患糖尿病三期 10 余年,双眼几乎失明,妻子熊冬香患类风湿关节炎,卧病在床多年,他们符合低保申报条件,但缺少医院诊断证明,其子石远好远在东莞务工,如果请假势必减少收入,上门带着石万益夫妇到县人民医院复诊,补齐相关证明,成功申报低保,解决了最低生活保障。大二组的粟云翠,脑瘫,生活不能自理,丈夫 70 余岁高压病患者,儿子在外务工,智力较弱,向仁健将其从家中背 2 公里路到村委会,开车送到县人民医院重新鉴定,今年 5 月解决低保。对于这些出行不方便的病、残户,工作队出人、出车、出钱,危房改造是个公认的难题,容易引发上访事件,楠木垭组石小华丈夫服刑,女儿上大学,儿子杨州职业学院学习,危房改造前,全家人只 20平米的旧房,不得不常年居住娘家。危房改造确实难度很大,工作队和村里反复商量,最后组织工业园区企业募捐 10 万元,其中 5万元资助石小华建房,同时村委会和工作队担保,预付押金 1 万元,其余部分待验收合格后全部付给施工队。通过这种方式,石小华、陈光国等 5 户特困户建起了新房,圆了家的梦想。

扶贫干部访谈问询提纲 篇8

领导干部:

1.谈谈本地区扶贫工作的基本情况?

2.党的十九大对扶贫工作的要求是什么?习总书记提出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涵义是什么?

3.今年中央反馈我省2016年考核的五个共性问题是什么?采取了哪些整改措施?本级整改情况。

4.你认为发展县域(镇域)经济与脱贫攻坚如何有机结合?今年扶贫领域共投入多少钱?占财政预算收入比重是多少?

5.谈谈本地区扶贫工作中存在的困难、问题?你们采取了哪些整改措施?

6.“八个一批”推进落实情况如何?怎样统筹发挥政策叠加效应?

7.产业扶贫有哪些措施?存在问题和建议。8.金融扶持政策都有哪些?存在问题和建议。9.你认为在资金监管使用方面还有什么好的措施和做法?

10.你们在资金整合方面还有什么困难和建议? 11.贫困户、贫困村脱贫退出条件是什么?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12.本地有哪些先进典型和经验?

13.镇街是否配备扶贫专干?几名?全区域有多少?

14、每镇是否有1名专职稳定的建档立卡信息员?

15、建档立卡信息员多久参加一次业务培训?谁来培训?业务水平目前如何?

16、村级扶贫对象识别和动态管理工作谁在负责?

17、是否有村级信息员?村级信息如何收集?如何确保质量?谁负责指导业务?

18、各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包村干部是否参与扶贫对象识别工作?

部门干部:

1.你们本行业都承担了哪些脱贫攻坚任务?今年都出台了哪些脱贫攻坚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如何?

2.本级在本行业今年投入资金情况如何? 3.谈谈对中省关于扶贫工作要求的认识?

4.中央反馈陕西的五个共性问题是什么?采取了哪些整改措施?本级整改情况。

5.贫困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怎样?公益性岗位安置了多少人?

6.纳入易地扶贫搬迁计划的贫困户有多少?还有多少户在实施危房改造?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户入住情况怎么样? 7.贫困户对贷款需求大不大?享受到扶贫小额信贷政策的比例有多大? 8.本行业部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有哪些典型经验? 帮扶干部: 1.本地扶贫工作的基本情况?

2.你的工作职责主要是什么?今年在村上都干了哪些事情?

3.中央对扶贫工作的要求,特别是总书记的最近4次调研重要讲话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4.本级贫困状况如何?致贫原因分析,产业扶贫措施是什么?

5.扶贫信息清洗核查工作“四方签字”、签订“四书”、“两公示、一公告”制度落实得如何?遇到哪些问题?贫困户是否了解其内容?

6.今年以来,当地主要享受了哪些帮扶政策?有哪些资金支持?与去年比有哪些变化? 7.当地因病致贫的贫困户有多少?是否都参加了新合疗和大病保险?新农合个人交费部分是否享受了财政资助?费用报销情况怎样? 8.纳入易地扶贫搬迁计划的贫困户有多少?还有多少户在实施危房改造?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户入住情况怎么样? 9.扶贫产业发展得怎样?贫困户对贷款需求大不大?享受到扶贫小额信贷政策的比例有多大? 10.本村贫困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怎样?公益性岗位安置了多少人?

11.驻村工作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什么?你对中省市县完善驻村工作有哪些建议?

12.实现脱贫目标主要的困难是什么?现有扶贫措施中哪些见效明显?哪些方面还要进一步加强?

13.怎样把乡镇干部、村干部、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四支力量”有效整合起来,更好推进脱贫工作?

14.怎么才能让贫困群众了解扶贫政策?怎样才能更好在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15.你所在单位的帮扶措施有那些?帮扶成效如何? 16.贫困户的识别与退出的标准是什么?有哪些主要程序?

17.村级扶贫对象识别和动态管理工作谁在负责?你都干参与做了哪些工作?你认为本村是否还有错评、漏评现象?

18.本村是否有村级信息员?村级信息如何收集?如何确保质量?谁负责指导业务?

关于干部扶贫的作文 篇9

“精神短板”的存在,既有群众的原因,也有干部的原因,既有思想认识的因素,也有工作方法的因素。一些地方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理解不透彻、执行不到位,工作还是老办法老路子,只知道给钱给物给牛羊,忽视了对群众的思想发动、宣传教育、感情沟通;有的大包大揽、大水漫灌,没有对接群众需要,在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激活内生动力上做得不够。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穷志不能短,扶贫必先扶志。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把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甩掉穷帽子,过上好日子,根本要靠辛勤劳动来实现。“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立起奋斗之志,补齐“精神短板”,需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多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机制,让贫困群众在参与中增强能力、树立信心;需要把“帮眼前”与“扶长远”结合起来,积极帮助群众谋思路、找门路、挖穷根,让贫困群众看到出路、看到希望;需要强化党员干部示范效应,发挥勤劳致富能手的榜样带动作用,让贫困群众见贤思齐、迸发热情;需要加强价值观引导,移风易俗、成风化人,弘扬劳动光荣、奋斗光荣的时代新风,让贫困群众转变观念、鼓足干劲。

提高扶贫干部素质工作会议总结 篇10

6月15日,全市基层扶贫干部培训会议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上级扶贫工作精神,分析形势,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基层扶贫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培养一支政治靠得住、作风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完成脱贫任务提供坚实保障。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安民,市委副书记、市长荣红智分别进行辅导培训。

张安民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他要求,一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脱贫攻坚的责任感使命感。张安民分别从中央层面、省级层面、德州层面和我市层面详细地分析了各级对做好脱贫工作的重视程度

扶贫干部感悟心得体会 篇11

打开一本“问题”手册,给扶贫干部念念经。“三省吾身”是反思己过的最好方法。在扶贫路上,反思自己、反思工作、反思方法是不可缺少的。

贫困户家中“一越线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是否得到了全面解决,今年的扶贫政策是否得到了全面的宣传和落实,致穷的“病根”是否已完全拔除,致富的“密码”是否已完全破解,返贫的“风险”是否已完全消除。念一念这些“问题”手册,想一想这些“问题”对策。收起“贪玩儿”这个心思,做好最后的冲刺。

打开一瓶“致富”喷雾,给扶贫干部醒醒神。“扶贫要先扶智”是脱贫攻坚这么多年来一直号召和行动的。在脱贫最后的关头,对于那些还有脱贫困难的群众,扶贫干部切不能“打盹儿”,迷迷糊糊,给钱给物就把“扶贫”这件事给搪塞过去。“致富”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事情,这瓶“致富”喷雾,不是给钱给物,而是给一个“好思路”。

从思想上,要巩固加深贫困户“靠自己”脱贫的观念;从政策上,要明确发展“助农”项目,做好就业岗位安排,技能技术培训;从行动上,要护住贫困户的“钱袋子”,除了激发内生动力外,要整治不良之风,减轻“人情往来”的负担。

打开一袋“语录”食粮,给扶贫干部提提劲。脱贫攻坚关系着贫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也是总书记日夜牵挂的事情。总书记今年在大大小小的场合和地方都有关于脱贫攻坚的语录,这一大包精神“食粮”,是扶贫干部们应该慢慢咀嚼和回味的。

基层干部帮扶贫民情日记 篇12

我的帮扶对象是一名精神病患者,中年妇女,微胖,目光呆滞,和她完全无法进行语言交流。村主任老黄介绍,她丈夫在外打工境况很差,多年无音讯,无儿无女,只有轮流住在姊妹家。其姊妹家也相距甚远。第一次我随“大部队”去看她,是该村的黄主任亲自骑摩托把她从衡阳那边接过来,黄主任代替她接受了我的红包,再又是黄主任用摩托车把她载回去。黄主任单瘦的身子,也将近六十岁了吧。看着他们的背影,有点感动。心想,我这卑微的帮扶反而给他们带来了麻烦。无奈我也是小女子一个小兵一个,没有居高位,没有很多钱,也不会驾车。

第二次再随“小部队”去看她,我不敢麻烦黄主任再把她载来载去,那样实在辛苦又实在危险。我大胆地信任黄主任,把我的小小心意放在黄主任手里,请他转交。尽管同行的领导有质疑,但是我说,我完全有理由相信,朴实勤劳的黄主任会帮我完成心愿转达心意。即使没有,就当是感谢老黄吧,也是应该的。心想,下次,一定要好好地感谢老黄。

上一篇:hr职业生涯设计下一篇:(论文)素质教育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