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

2022-05-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

高校学生理论社团宣传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制研究

摘 要:在十九大报告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重要定论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这种背景下,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社团、进宿舍、进支部、进社区,所以广大青年学子都被引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信仰更加坚定并积极传播,有着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但是,在社会建设中,存在着功能定位不准确,内部组织不完善,单一活动形式等问题。我们迫切需要探索进一步改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学生理论社团;习近平新时代;思想体制机制;研究

作者简介:陈莹(1988-),女,吉林辽源人,硕士,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周浩(1980-),男,辽宁沈阳人,硕士,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我校青年学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理论的平台和渠道会被更多地创造,也同样可以引导青年学生积极探索政治理论,党和国家的各种政策方针均有所涉猎,民主法治观念被广泛提高,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理论政治水平;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政治方面的理论学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宣传岗位和理论基础,为在我校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青年理论的氛围,我们将培养有中国特色的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一、社团在高校的缺陷

(一)理论社团职能定位不明确,理论学习有待加强

很多大学对理论院校的定位不够准确,学生的熟悉程度不高。高校理论社团应占据大学生心中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必不可缺的地位。然而,事实与实际并不相符。协助大学的发展是一些大学理论社团的主要工作目的。党的方针和一些重要讲话精神一般由党委宣传部和学生工作部门来传播。大学部门职能的发展和延伸是它的功能定位。强烈的色彩,并且主题并不具有主动性。高校中的一些理论社团将理论社团与学生基层组织结合起来,即使这些理论社团在学校的支持下有大量的成员,也都被算作自己的基层组织。但是,大学生的认知程度还没有达到,学生的理论学习形式是单一的,很难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甚至有些学生还敷衍了事。事实上,除了完成大学安排的各种宣传工作外,这样的理论学习是不存在的。理论研究往往会被忽略,更何况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本身难上加难,所以怎样传播马克思主义这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

(二)理论社团内部组织建设不健全

很多高校对于结构并不是很关注,对上行下效的关系不是很了解,有一些相对较差的学科,一些理论社会高度重视思想理论的建构,但往往忽略了组织的关联。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因为内部结构的组织性不完善,进而导致理论社团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从而,它会引起接而往复的恶性循环。所以,由于这个原因,这个理论社团的组织工作需要被更加完善。

(三)理论社团活动形式单一,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目前,高校理论社团几乎与大学生没什么太大的关系。主要原因是红色和专业的理论学习协会对更有趣的协会没有吸引力。日益突出的当代大学生兴趣需求趋势,是大量人才在理论界流动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些理论社团的活动数量不仅小,而且只注重形式感,这使得理论界的活动缺乏亮点。
二、解决对策

(一)高校理论社团是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重要阵地[1]学生可以在高校理论社团中學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看透社会现实,解决问题和辩证的角度思想还可以提高一个层次。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是当代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大法宝和有力抓手。当代大学生从而可以养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和政治信仰,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体系健全到完备,集聚效应发挥到极致。政治导向要突出,学习体系要健全,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学生的思想和学习聚集到一起。建立青年理论学会,建立思想教育和价值领导团体,在“大思想政府”工作模式下,协调各方资源,加强协同增效,并组建一支劳动力队伍,支持大学生学习、推广新思想。组织集中听,观,主题小组日,班级会,党员骨干培训,演讲比赛等一系列活动,全面覆盖大学生新思路。

(二)高校理论社团是培养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基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战场——高校理论社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基地)。具有时刻可被扩张的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众,具有可控性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需要被完善。学校的特点可以成为学校进行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理论研究和交流,注重提高基本政治意识,培养学生整体意识,培养交际能力,选择思想观念好,综合素质高的人才。优秀学生是理论社会的领导者。在他们的领导下,学习平台要更加丰满,示范效应要有效发挥。“一名党员、一面旗帜”[2]由各学生党、团结合,集中学习了“做合格共青团员 学习总书记讲话”的重要精神;在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学生干部培训班、党团支部书记培训班等学习培训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讲座均有所开设,可以使学生精英的示范带头作用达到最大化。

(三)高校理论社团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载体和助推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般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开始出发,也同样明确了组织功能在理论社团的作用。大学生学习和运用理论都可以依靠理论社团学会,更加贴近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巩固了其在大学生心中的政治思想中不可撼动的地位。将新的学习和实践经验融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和校园文化活动的第二课堂领域;学生被鼓励参与学校民主建设和管理,增加了参与率,增加听取学生意见的渠道,邀请学生参与教育教学。物流服务和安全校园等日常工作使学生能够增强他们在实际观念中的责任感。项目小组是支持大学生实践小组开展寒假社会调查活动的主要形式,革命纪念堂和红色教育基地是大学生学习的殿堂,使学生在发扬革命传统、发展感性时代的过程中,能加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引导大学生和中学生进行交流,为“新时代”而奋斗,“美丽的中国”与群众一同讨论建设,与村民讨论“农村振兴”,深入基层,弘扬新思想,将人心带入人心。

[ 参 考 文 献 ]

[1]杨帆,黄之衡,吴越,李晋军,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团研究[J].天津: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2018.

[2]中国海洋大学扎实推动大学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D].中国海洋大学,2018.

作者:陈莹 周浩

第2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学习和运用

【摘要】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高中政治理论教学缺乏深度和统一形式,学生对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理解不够,完全缺乏理论领导,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探讨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深化习近平理论研究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中政治;教学策略

探索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打造时代特色课堂,是高中政治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这不仅是高中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教师更新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的一项重要活动,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融入高中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与时俱进推进高中思想政治教育

在新时期,政治教科书和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密不可分,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重要课题,加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的政治教科书深度和理论基础。习近平的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广泛涵盖了中国最先进的社会主义理论成果今后的世界是国家深化改革和振兴的精神象征,学习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我们可以将教科书中简单的理论信息立体化,让学生根据最新的理论成果理解文本中的基本信息。

(二)用思想武装学生的头脑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产物。作为新世纪的新青年,学习新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思想认识,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思想,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在新时期,学生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人生奋斗的指导思想,以科学思想为幌子,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不断为理想目标而奋斗,实现自己的梦想。

(三)改革高中政治教学的迫切需求

新课改为高中政治带来新活力,高中政治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教学改革不仅要求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创新,更重要的是要与时代的教师教学理念和目标保持同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高等教育政治教育改革和更新提供了方向和动力,有效避免了政治教育创新的过度形式化和肤浅化。新时期,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展高中政治教学工作,可以将教科书的政治理论与现代国情相结合,用最现代的理论视角研究一些现代社会现象,用简单的理论解决复杂的问题,废弃让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点的教学方式。

二、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中政治课堂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思想,提高对思想教育的重视度

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中政治课堂,学校要高度重视教师政治思想教育,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变教师教学观念,让教师正确认识新时代中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学校要为政治教师提供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平台和机会,同时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各种思想教育活动,提高政治教师思想认识,为给学生构建一个更专业、更高质量的政治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还要积极弘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张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让学生学有所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加强课堂教学创新,实现课程融合

教育的关键是创新。当前,中学教师作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说的引领者,应该勇于创新,我们应该加强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将语文和历史课程与类似的教学领域相结合,教师可以组织一次这方面的征文活动,要求学生从古代历史角度运用文学知识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结合零散的政治知识,分析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促进新时代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还可以利用专门的政治示范课程,介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研究,集思广益,探讨教学技巧和创新方法。此外,政治与生活密不可分。可以将生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的延续,提高学生对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

(三)壮大师资力量,丰富教学资源

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中政治课堂,需要强大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前提。教师是课堂上的引路人,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因此,学校要积极加强师资力量,加强教师教育,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学校和教师要积极丰富学生教学资源,多寻找书籍、报纸等,为学生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更多资源,让学生了解更多书本之外的思想和知识,拓展他们的眼界,促进学生提高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结语: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准确、说明性强。为此,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纳入新时代高中政治课程,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学校和教师要积极顺应社会发展,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积极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壮大教师队伍,丰富教学资源,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学习和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政治思维的兴趣打破传统政治课堂的枯燥乏味,促进高中生提高政治思想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唐万龙.高中政治课渗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J].求知导刊,2019(5):20-20.

[2]程蘭姗.新中国成立以来高中思想政治课内容演变探究[D].天津师范大学.

[3]张佳佳.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相关链接"部分的分析——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0,000(014):171-172.

作者:吴文亭

第3篇:高职大学生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路径与机制探索

[摘 要]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利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有助于推进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巩固和加强、有利于培养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三全育人视阈下,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三大路径,即“师生双主体,全员学习宣传路径”“三年学制全跟进,全过程学习宣传路径”“四大平台全覆盖,全方位学习宣传路径”来推进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宣传。同时,还应构建起彼此相适应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学习宣传机制,以此来推动此项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路径;机制

[

2017 年,《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决定》强调,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丰富内涵。高校作为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如何围绕三全育人的工作格局,履行好职责,更有效地让大学生积极学习宣传和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必须思考的重大课题。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人数有1000多万,是大学生中的庞大群体,他们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领会程度,将直接关系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为此,笔者依托工作单位——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获批广西全区高校三全育人示范校建设A类项目的优势及实践,从三全育人的视阈,通过三全育人“234”模式,来探索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路径选择和机制构建。

一、三全育人视阈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路径选择

(一)师生双主体,全员学习宣传路径

推进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主体作用,选择“全员参与学习宣传”路径,具体路径如图1所示。

1.充分发挥教师主导性作用,实現教师全员参与宣传教育

(1)思政课教师通过思政课堂主渠道,引导课堂深学。当前,高校的思政课教师是推进大学生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导力量。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主渠道中的主导性作用,通过思政课堂的系统化教学,帮助高职院校大学生拓展其学习深度,切实解决学习深度不够的问题。要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学科素养教育培训,培育出一支思想政治素质高、理论功底扎实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

(2)高校辅导员通过日常引领,发挥班会领学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起着日常引领作用。在推进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过程中,要将辅导员的日常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辅导员要借助定期召开主题班会的机会,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教育,与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课堂教学形成合力,实现课堂与课后的良性互补。

(3)发挥党员教师与非党员教师的作用,形成全员协同育人合力。党员教师可以结对学生团支部,通过一对一联系,对团支部学生进行宣讲导学。而非党员教师,可以通过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工作,争取岗位建功,起到榜样引领作用。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实现学生全员参与学习

(1)一般学生通过参加思政课学习,发挥学习的主体性作用。高校大学生群体,分为一般学生和学生骨干两大群体,其中一般学生占大多数。要想发挥一般学生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主体性作用,需要高职院校通过思政课程设计,采取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方式,引导一般学生通过修学分来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一般学生的学习兴趣,思政教师要善于从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实际去切入教学,因材施教,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相关立场、观点和方法融入教学中去。

(2)学生干部通过一帮一联同伴教育,发挥朋辈导学作用。具有思想道德素质高、政治立场坚定、组织交往能力强等优点的大学生骨干群体,如大学生班党团干部、青年马克思主义学员等,由于来自于大学生群体,他们与其他大学生的关系最为密切,能够及时而准确地了解和掌握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动向。因此,要想发挥学生干部在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主体性作用,需要学生干部通过同伴教育,发挥朋辈导学作用。首先,学生干部要将同辈群体的示范引领作用发挥出来,用自身的实际行动来感化、带动周围青年大学生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次,学生干部要将学生管理者的作用发挥出来,在组织班级或社团活动中,要有创新思维,采取高职院校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为他们营造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良好氛围。

(二)三年学制全跟进,全过程学习宣传路径

推进高职院校大学生全过程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还要采取高职教育三年学制全覆盖的全过程学习宣传路径,具体路径如图2所示。

[

1.大一阶段系统学,夯实理论基础

在大学一年级阶段,高职院校大学生要借助思政课程学习体系,通过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学习,提升学习的深度,夯实其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

2.大二、大三阶段实践拓展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由于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需要,大二、大三阶段的大学生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性课程学习的机会减少,但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岗位实习实训等实践活动的机会增加。因此,要想实现高职院校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三年学制全过程学习,还要合理规划,不断创新高职院校大二、大三学生的实践教学方式,通过开辟校内外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引导、推动大学生走出课堂,走近社会,通过实践参与或观察,使大学生切身感受和深刻体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推进中国社会进步中所发挥出来的强大力量。其他课程的各类实践活动、岗位实习实训的设计中,也要主动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教育,推动大二、大三阶段的大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活动拓展学习,实现三年学制全过程跟进。

(三)四大平台全覆盖,全方位学习宣传路径

要实现高职院校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全方位学习宣传,还要推进四大平台全覆盖,具体路径如图3所示。

1.充分发挥课程学习宣传主渠道作用,实现课程平台全覆盖

(1)协同推进“两个课堂”,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平台全覆盖。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课程平台,主要有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要实现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课程平台全覆盖,就应当发挥协同推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共同学习宣传的作用,综合施策,构建“教书、实践、文化”共同协作的长效机制。第一课堂应注重多种教学方式的综合应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理论学习自觉性。第二课堂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开展方式,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教育融入其中,吸引学生参与,从而发挥其对第一课堂教学效果的夯实与内化作用,形成协同育人合力。

(2)构建“大思政”平台,实现思政课程与非思政课程全覆盖。推进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要构建“大思政”教育平台,协同推进,推动思政课程与非思政课程形成育人合力。为此,要进行课程思政改革,挖掘其他学科和课程的德育功能,搭建起“大思政”育人平台和体系,不断拓展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渠道。

2.充分利用好网络学习载体,实现网络平台全覆盖

高职院校大学生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得。因此,要充分利用好网络学习载体,实现网络平台全覆盖。如通过建立富有特色的宣传教育网站,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相关内容以新颖、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此外,还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渠道,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微叙事、微访谈、微宣讲等形式,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宣传,从而激发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打造校园文化学习宣传平台

实现高职院校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全方位学习宣传,还应利用好校园文化这一环境平台。要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大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新思想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主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文化氛围,实现校园文化环境的全覆盖。

4.依托校内外实践活动,打造实践学习宣传平台

高职院校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还可以依托于实践活动。因此,要依托校内外实践活动,打造实践学习宣传平台。首先,要依托丰富多样的校内实践活动,通过开展一些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知识竞赛或朗诵比赛等健康有益的活动,去感染青年大学生,促进他们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和理解。其次,要充分利用好青年大学生社团,如大学生讲习所、大学生讲思政课、青年马克思主义学员培训班等,通过“学生讲—学生学”的方式开展一系列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讲活动。最后,还要依托校外实践基地和校外实践活动,通过组织高职院校大学生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校外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在实践中自身的观察和体悟,感受新时代国家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取得的显著成就,促进他们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真正达到“内化于心”的学习效果。

二、三全育人视阈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机制构建探索

为了推进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常态化、规范化发展,还需要构建起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学习宣传机制。

(一)优化教师队伍,构建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全员育人机制

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质量和效果。因此,高职院校应构建起教育工作者全员参与宣传教育机制。首先,要加强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党政宣传教育人员和学生辅导员等思政教育人员的优化整合及培训,建立起思政教师专项培训提升制度,推动思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抓好这支“主力军”。其次,要构建起推动非思政课教师相互配合、协同发力的课程思政改革机制,通过出台相关方案、制度,促使非思政课教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各学科的教学之中,形成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圈层效应,促进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全员参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教育。

(二)推动学生全员参与,构建两种课堂相结合的考核机制

要通过完善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考核机制,来推进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全员参与学习。高职院校要积极探索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考核机制,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考核结合起来,形成“两种课堂”相结合的考核机制。通过建立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量化赋分制度,把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宣传作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主要考核内容,使考核结果的影响力不但覆盖到党团干部等骨干学生,也覆盖到非党员的一般学生,从而实现大学生群体的全员参与学习。

(三)加强实践互动循环,构建全过程学习宣传渗透机制

推进高职院校大学生全过程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还要做到该学习的三年学制全覆盖。为此,需要加强实践互动,构建起全过程学习宣传渗透机制。可以通过构建起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相统一的有效互动循环实践機制,实现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三年学制全过程覆盖。

(四)拓展载体渠道平台,构建全方位学习宣传机制

要实现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全方位覆盖,需要拓展大学生学习宣传的载体渠道,构建全方位学习宣传机制。首先,要建立能够深度挖掘高职院校传统媒体新动能的学习宣传制度,充分利用高职院校校园中的传统媒体,如广播、电台、党报、学报等,采取高职院校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此激发高职院校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要建立起新兴媒体联动宣传机制,充分发挥新兴媒体的载体作用。通过充分利用新旧媒体,拓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渠道和平台,构建起全方位的学习宣传机制。

三、结语

深入推进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好、宣传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必须做好的一项系统性工程。从三全育人的视角,通过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全育人“234”模式的路径和机制,能有效推动大学生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心、入脑、入行。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决定[EB/DL].(2017-11-02)[2020-03-21].http://news.cctv.com/2017/11/02/ARTIP3MhYMjMbyn02vpmSWSh171

102.shtml-2017-11-02.

[2] 黄文明.推进大学生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51):175-177 .

[3] 吴爱萍.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思考:以“概论”课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3):62-64.

[4] 黄冬福,张太帅.高职院校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的思考[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8(4):87-91.

[5] 李冉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大学生的途径探析[J].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4):53-56.

[责任编辑:钟 岚]

作者:黄玉霜 骆昭平

第4篇: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

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历史性变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强大思想武器,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作为党的治党之本,党的基层组织要立足实际,强化堡垒。

要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奋勇前进。

要坚持实学实干。

“实”干,就是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工作当中,以此为重要工作指南,在实干中自觉践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题,各级党员干部要从真从实,引导党员尊崇党遵守党规,明标准立规范守纪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落到实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在世纪的新视野,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高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明确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具体步骤基本方略方法路径。

只有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壮丽篇,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居于引领地位的宏伟奋斗目标。

要深刻领会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四个意识”,按照“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引导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努力。

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发展,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作出新贡献。

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欢迎您下载我们的文档,整理范文,仅供参考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致力于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

等方方面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觉得好可以点个赞哦

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文档资料,可以留言告知我们哦

第5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

“四个自信”是历史证明能带领中国走向成功的,坚定“四个自信”,最终能带领我们早日实现中国梦。我们在工作中要时刻自信,只有社会主义才是最适合我们发展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发展过程中应高举的理论思想。

‘四个意识’不是空洞的口号,不能只停留在口头表态上,要切实落实到行动上。”总书记再次强调增强“四个意识”、落实“四个意识”的话语振聋发聩,为加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为广大党员自觉践行党员标准,更好规范言行、严格自律提供了重要遵循。

一、坚定”四个自信”

道路自信坚定正确的方向。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道路选择不正确,再美好的梦想都将无法实现。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历史的结论,也是现实的必然。为此,我们必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与方向。

理论自信弘扬中国精神。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不仅在于物质财富的丰裕,还应有民族自立自强自信的精神。没有共同精神力量支撑的民族不可能自立,没有共同精神力量支撑的国家不可能真正富强。

制度自信凝聚中国力量。制度自信,必须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只有加快建立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制度、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构建起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才能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正能量。

文化自信激发不竭动力。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要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眼于当代中国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践,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未来愿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二、增强“四个意识”

增强政治意识。“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所以要求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定政治立场、政治信仰、政治纪律和理想信念,坚持正确的政治思想和政治认知,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增强大局意识。总布局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依据、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任务有机统一,所以需增强大局意识,善于从全局高度、用长远眼光观察形势,分析问题,围绕党和国家的大事认识和把握大局。

增强核心意识。没有核心、主心骨,就是一盘散沙,能做的事情就微乎其微。作为中国共产党人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中国共产党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决听从党中央的决定和部署;坚决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切实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增强看齐意识。看齐本质要义在于树立标杆、规范行动。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是全面的,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全方位向党中央看齐,做到表里如

一、知行合一”,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切实做到在党爱党、在党护党、在党为党,为党服务、为党分忧。

第6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心得体会

李文广 临淄分公司 党支部书记、总经理

近期我认真研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以下简称《三十讲》)《三十讲》一书全面、系统、深入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通过反复细读我进一步深切的感受到总书记作为大国领袖的非凡眼光、深邃思想和厚重底蕴。

毛泽东同志说过:“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有一个“船”或“桥”的问题。《三十讲》就是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船”或“桥”,也就是辩证思维的问题。

下面我重点就第二十九讲学习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二十九讲题目是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共八部分内容,分别为: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战略定力、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全面协调、坚持底线思维、坚持调查研究、坚持抓铁有痕、坚持历史担当 。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既是世界观、历史观,也是认识论、方法论;既讲是什么、怎么看,又讲怎么办、怎么干;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解决“桥或船”的问题,为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坚持实事求是,基础在于搞清楚“实事”,关键在于“求是”,根本在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方法在于不断解放思想。这就要求既及时发现、总结、概括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注重在实践中发现和认识规律,又将来自群众的真理性认识转化为群众改造世界的实际行动,注重在实践中遵循和运用规律。

坚持战略定力。缺乏足够战略定力,就容易出现心理上患得患失、行动上犹豫不决、战略上摇摆不定,就容易随波逐流、进退失据,乃至丧失行动能力,错失发展机遇。坚持战略定力,就要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在制定政策时冷静观察、谨慎从事、谋定后动,就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平心静气、静观其变,就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坚持问题导向。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要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科学分析问题、深入研究问题,敢于触及矛盾、长于解决问题,不断有效破解前进中的各种难题,不断开创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

坚持全面协调。全面协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鲜明特征。当前,我国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十分复杂,要坚持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观察事物,妥善处理好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种重大关系。

坚持底线思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坚持底线思维是做好领导工作的一个重要战略策略,也是一个很紧要的领导艺术。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越多。要把底线思维贯穿工作始终,增强忧患意识,宁可把形势想得更复杂一点,把挑战看得更严峻一些,做好应付最坏局面的思想准备

坚持调查研究。党的十九大明确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政方针,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工作部署,提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关键是抓好贯彻落实。正确的贯彻落实离不开调查研究,这就需要正确开展调查研究、经常开展调查研究。

坚持抓铁有痕。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反对空谈阔论,强调真抓实干,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做到真抓实干,以身作则带领群众把各项工作扎扎实实做好。

坚持历史担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鲜明理论品格,就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坚持把历史、现实、未来贯通起来,对重大问题、战略问题作出深刻的历史比较和分析,体现出强烈的历史担当精神。坚持历史担当,就要先之劳之、率先垂范,不断提高历史思维能力,不断增强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进取意识。 今年7月初临淄民进和临淄移动党支部三十多人一起召开纪实文学《梁家河》读书分享会。《梁家河》记录了总书记两次回梁家河的生动场景以及40多年对梁家河乡亲们的绵绵深情和关心牵挂,讲述了他带领村民打坝造田、修沼气池、建铁业社等发展生产的为民情怀以及刻苦学习、不忘修身的励志故事,是展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起点、实践起点和情感起点的优秀读本。

大家一起观看专题片,结合工作实际交流分享读书心得体会,一直表示要认真学习研读《梁家河》,体悟其中蕴含的总书记为民造福的初心、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矢志不渝的信念,把学习《梁家河》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理想信念,把困难和挫折作为人生的磨炼,坚持人民立场,保持人民情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做一个担当者、奋斗者。

青春因梦想而激昂,因拼搏而精彩,因奉献而厚重。积极落实市公司开展的“用真心,出真力,用实招,出实效”活动,工作中时刻自问“做了吗?做到位了吗?有效果吗?”,做正确的事情,把该干的事情一次性干好。作为党员干部就要“强党性、敢担当、有作为”,向我看、跟我干、让我来!作为党员就要做到“一个党员,一面旗帜” ,“越是艰险越向前,我是党员我在前”。

2018年,通信市场竞争形势严峻复杂,市场热点快速转换,客户需求日新月异。业务拓展和持续保持竞争优势的难度进一步加大。这就要求我们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并指导实践,进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而第二十九讲关于坚持问题导向、坚持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全面协调的论述,四个方面相辅相成,贯穿始终,正是我们在实践中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锐利的思想武器。

推动“以工作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满足客户需求、做好客户服务、赢得客户信任。始终坚持“有客户才有收入,有份额才有发展”理念。坚持“四种意识”,树立责任意识、拼搏意识、争先意识、创新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清醒认识风险和短板,加快释放风险,夯实基础。坚持能力先行,增强网络能力、平台能力、营销能力、管理能力。坚持底线思维,精准施策,敢于竞争、善于竞争,守土有责、失土追责

习总书记教导全体党员:“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坚持调查研究,我们必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找准问题,有的放矢。我们需保持清醒头脑,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方面,是否还有提升的空间。这就要求我们放下身段,潜心静气,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之所以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关键在于全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遵循。各级党组织平时要做到日常学习、主动思考,要把学习的成果思考应用到日常工作中,提高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能力,真正做到讲政治、有作为、树功业。

下一步我要继续深刻领会、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四个意识”,按照“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引导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努力。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发展,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作出新贡献。

第7篇: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

把准选人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 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组织部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牵住选人用人导向这个“牛鼻子”,当好政治生态的“保护者”。

以严的标准树立好的导向。

选好一个干部,就会激励一批干部,激发见贤思齐、人心思进的政治生态正能量。要严格按政策、原则、制度办事,切实把干部选准、用好。

严把标准关。标准不清,导向就立不住。要认真落实好干部标准,突出政治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大力选拔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使选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严把考察关。

识人是用人的基础。要坚持既看政绩又看政德,突出“五看”强化组织考察“体检”功能,即看贯彻执行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决策部署的表现、看履行管党治党责任的表现、看重大原则问题上的立场表现、看对待人民群众态度的表现,看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时的表现。严把程序关。规范是干部工作的生命线。要做严做细动议、推荐、考察等各个环节,做到一步不缺、一步不乱、一步不错。要把防止“带病提拔”“带病上岗”摆在突出位置,严格落实“凡提四必”要求,把有硬伤的干部坚决挡在“门外”。

以实的措施树立好的导向。

选人用人风气好不好,是衡量一个地区政治生态的“晴雨表”。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关键靠制度、靠纪律、靠执行。

深入分析研判。心中有数,才能用人得当。要充分运用考核、平时考核以及巡视、巡察、审计、信访等结果,坚持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既看一时表现又看一贯表现,着力纠正“四唯”偏向,提高选人用人精准度。

严明纪律规矩。纪律和规矩是选人用人的“防火墙”。要敢于向不正之风“叫板”“开刀”,严肃查处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行为,坚决抵制说情、打招呼等不正之风,下大力气破除“能力不如关系”“会干的不如会跑的”等“潜规则”,使纪律和规矩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抓好制度执行。制度的生命力在执行,执行的要害在严格。要严格干部考察考核责任制、干部选拔任用全程纪实办法,对组工干部跑风漏气、打探消息、搞亲亲疏疏等行为实行“零容忍”,切实防止“灯下黑”,把最讲认真的态度、公道正派的理念贯穿选人用人全过程。

以铁的担当树立好的导向。

从严治吏,重在破除为官不作为、为官不担当的“中梗阻”。要以铁一般的担当推进干部能上能下,最大限度地调动好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

加大“反向倒逼”力度。“下”来一个,就会警醒一片。要落实好中央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该谈话的提早谈话,该诫勉的及时诫勉,该调整的坚决调整,让“下”的干部心服口服,让不干实事、虚头巴脑的干部“没市场”。

加大“正向激励”力度。有全身谋事之心,才能无侧身谋人之虞。要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该重用的重用、该褒奖的褒奖,让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有舞台”。要积极探索建立科学的容错纠错机制,发挥好考核评价的“CT”作用,理解和宽容干部在工作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旗帜鲜明地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让干部安心、安身、安业,营造敢担当、敢负责、敢作为的干事创业生态。

第8篇: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

迈步新时代,共筑中国梦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读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习近平同志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某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就是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习近平同志在向党的十九大作报告时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 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进入新时代,最鲜明的历史坐标,就是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未、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2017年10月25 日,在中共十九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同志再次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体现了全党的意愿。新时代标示新方位,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 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举旗定向、运筹帷幄,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深刻的历史性变革。

5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代,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

5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5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新时代聚焦新目标,党的十九大上承“三步走”战略目标,下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部署,又提出了从2020 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十九大到二十大的5年,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第一个百年奋斗日标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要开篇。

新时代催生新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围绕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是习近平同志。在领导全党全国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实践中,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作出了决定性贡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其内涵十分本富。党的十九大报告用“8个明确”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为贯彻落实这一思想,报告提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并概括为“14 个坚持”。

“8 个明确”的基本内容、“14 个坚持”的基本方略,构成了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新修订的党章,上升为全党统一意志,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是党的十九大的一个历史性贡献。

国家民族强盛,人民的幸福才会有坚实的依托;中国精神越茁壮,人们的梦想才会拥有更广阔的空间。 翻阅世界史,没有哪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一样,历经苦难与辉煌,始终坚持着同一个梦想。

这个梦想,就是总书记向世界宣示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梦想背后的支撑,正是源远流长的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紧紧凝聚在一起。

——百年回眸,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薪火相传。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推动中华民族向着中国梦不断前行。

——30多年回首,改革创新精神激荡神州。农村改革的兴起、特区的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逐梦征程中,改革创新始终是激励我们与时俱进的精神动力。

今日中国,社会转型的阵痛与改革开放的成就相伴而至。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如何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如何以更大智慧与勇气啃硬骨头、涉险滩?

总书记指出,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有这样一群大学生,他们放弃繁华的大都市,在深山密林里追逐梦想。他们用双脚丈量青山,用执着对待科研,用真诚感动群众,成为海南自然保护区的一面旗帜。

共和国逐梦的征程中,中华民族不断从中国精神中汲取力量,又不断赋予中国精神新的内涵。

广袤的大地上,亿万人民也在历史的进程中用行动书写中国精神,丰富中国精神。

人们看到了这些令人难忘的场面:母亲用双手护住儿子、姐姐用身躯挡住墙壁„„芦山大地震瞬间,人们读懂了“人间大爱”;人们看到了无私奉献:中华大地,无数志愿者在行动„„

蓬勃发展的中国,人们有更多的梦想,也有更多实现梦想的机会。逐梦中,我们看到了中国精神的传承与升华——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传统文化迸发出强大凝聚力;“团结、奉献、互助、友爱”,现代志愿精神拓展新内涵;“众志成城、和衷共济”,因千万个平民英雄的真情故事而鲜活;“坚守岗位、干好本职”,为爱国主义增添理性的厚度„„

逐梦时代,有一种力量悄然生长,有一种精神薪火相传。 人们频频看到这样一些人,这样一些场景:航天英雄杨利伟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一起,畅谈各自的梦想。杨利伟说,“我深刻地感受到,个人的梦想和国家的航天事业、民族的腾飞结合在一起。”;“最美乡村医生”“最美乡村教师”“最美消防队员”等一个个“最美”中国人,闪烁着中国精神的光彩,聚合着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精神在逐梦的征程中交融激荡,梦想在精神的激励下走向未来。

历史将看到,逐梦征程中,我们不断培育和弘扬中国精神。世界将见证,在中国精神支撑下,中国共产党将带领亿万人民,放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需要与深刻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的新特点、深刻理解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有机结合起来。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站到更高层级的历史方位上,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对的最大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最关键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进入新时代要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前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团结奋斗、苦干实干,昂首阔步踏上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第9篇: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汇报

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这指出了新时代推动文化建设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为坚定文化自信、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

不忘本来:为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植根塑魂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总书记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来”,既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源头,也涵盖在此基础上产生并发展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种文化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不可割裂。不忘本来,就是要坚决守护好我们的文化根脉,对其进行传承与弘扬,为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植根塑魂。

坚持不忘本来,要坚定文化自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高度认同、倍加珍惜、大力弘扬。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他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丰厚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和时代价值。当今世界,汉语热方兴未艾,孔子学院在很多国家广受欢迎,折射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日俱增的吸引力、影响力。总书记强调,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为了把它当作古董摆设,也不能食古不化,而是要发扬光大,推动其全方位融入国民教育、道德建设、文化创造和生产生活,使其更好地服务现实。我们要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之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坚持不忘本来,要旗帜鲜明地反对文化虚无主义。总书记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当前,我国主流思想文化健康向上、正能量强劲,但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仍不时沉渣泛起。根之茂者其实遂。如果忘其根本、挪窝倒腾,生搬硬套、强行嫁接,就等于丢掉了精神世界的“身份证”,就无法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千百年来凝聚、积淀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融入中华民族血脉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精神支撑。惟有始终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新时代的文化之树才能根深叶茂。

吸收外来:为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提供养料和活力

实现文化繁荣发展,既需要不忘本来、植根塑魂,也需要吸收外来、交流互鉴。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总书记强调,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在与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的过程中逐渐丰富、成熟、壮大的文明。吸收外来,就是要善于融通国外各种有益的思想文化资源,大胆吸收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为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源源不断地提供养料和活力。

综观世界文化发展史,不同文化互相开放、互相交流、互相吸收、互相补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历史也昭示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只有广泛吸取外来文化的优秀元素,才会更丰富、更博大,才会具有旺盛生命力;反之,在文化上封闭保守、妄自尊大,必然导致僵化、停滞和落后。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不可阻挡,国与国、民族与民族、文明与文明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正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必然要求我们加强文明对话和文化交流,在“各美其美”前提下,实现“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坚持吸收外来,要更加主动地学习、借鉴、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精髓,坚决摒弃心胸狭隘的排外主义和妄自尊大的自我中心主义,以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大国气度,了解并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殊性,开放自信地与之交流、交融和互鉴、互补,避免文明冲突,实现文明和睦。总书记指出,在中外文化沟通交流中,我们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他还强调,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我们要始终坚持自身文化的主体地位,自信而有原则地吸收他人之长,不盲目选择,更不搞全盘西化。对待外来文化,要立足国情进行中国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外来文化中优秀的、有生命力的要素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面向未来: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文化具有基础性、引导性,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支撑和价值引领。当前,我们最重要的使命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面向未来,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既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强大动力。

到建党100年时,我们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我们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并明确了每一步的阶段性目标。从2020年到2035年的第一个阶段性目标中,有“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的要求;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的第二个阶段性目标中,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的要求。可见,文化繁荣兴盛始终是我们不懈奋斗的重要目标和动力。

总书记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不完全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始终服从服务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纵观人类历史,文化的繁荣发展与国家、民族的繁荣发展总体上是相互对应、彼此支撑的。这启示我们:面向未来,就是要紧紧围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吸收有益外来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发展,推动文化由“大”变“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这也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面向未来,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这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的根本原则。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中华文化注入了先进的思想内涵。在新时代,我们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引领文化建设,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面向未来,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必须坚持以创新为引领。事物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思想文化是最需要也最能够进行创新的领域。要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感召、武装、启迪作用,坚持马克思主义一贯倡导的辩证理性和科学扬弃精神,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大力创新、不断创新、永远创新。还要看到,吸收外来也有一个如何克服水土不服、消化不良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惟有结合实际转化创新。我们党在吸收外来文化为我所用方面从来都秉持学习、借鉴、转化、创新的态度,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汇报

为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统一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5月31日,自治区直属机关工委召开区直机关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汇报交流会。自治区直属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高慧广出席会议并讲话,自治区直属机关工委副书记狄瑞珍、自治区直属机关纪工委书记方瑛出席会议,区直各单位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以及部分厅局所属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工委各部门负责人共110多人参加会议,自治区直属机关工委副巡视员韦占飞主持会议。

会议分别听取了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社科联等10个单位汇报交流发言。10个单位分别从不同侧面介绍了本部门、本单位、本系统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指示精神和全面推进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具体行动举措和经验做法。从汇报交流的情况看,区直机关单位高度重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做到一把手亲自抓带头学,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工作落实。以中心组学习为龙头,充分发挥以上率下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头将理论成果转化为实践成果,达到了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目的;机关党委和基层党支部尽职尽责,认真组织、精心安排,坚持将学习教育抓在经常、严在日常,加强学习研讨交流和督查考核,积极创新学习教育的方式方法和有效载体,真正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入脑入心入行,进一步统一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使党员干部的“四个意识”和政治站位有了明显提升。

高慧广强调,区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思想和行动进一步统一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来,坚决维护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要按照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部署要求,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机关党的建设根本任务抓紧抓实。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内蒙古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抓好学习领会、宣传阐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切实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内学习教育,切实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生动实践,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汇报

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并一致通过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其中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的行动指南,要求全党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和行动,增强学习贯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笔者认为,在全面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过程中,要做到“深学”、“实干”和“常思”,真正将新思想融化于心、体现于形。

要全面深入学习。“深”学,就是要从多个方面全面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绝对不能止于讲过了,集中学过了,心得体会交了,就算完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各基层党组织必须把深入学习纳入重要议程,组织集中学,更要引导党员干部主动学,同时注重辨析讨论,真正将新思想学精,将新精神学透。

要坚持实学实干。“实”干,就是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工作当中,以此为重要工作指南,在实干中自觉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各级党员干部要从真从实,引导党员尊崇党章、遵守党规,明标准、立规范、守纪律,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落到实处。

要经常思考紧密结合。“常思”,就是要经常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在实践中多思多想,总结提升,更好地指导自身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之所以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关键在于全党始终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遵循。各级党组织平时要做到日常学习、主动思考,要把学习的成果思考应用到日常工作中,提高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能力,真正做到讲政治、有作为、树功业。

上一篇:大学学雷锋日活动总结下一篇:防台风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