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精选11篇)
一是严守组织纪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组织部门作为我党管党治党的重要职能部门,组工干部必须更加自觉地把讲政治、守纪律、守规矩作为履职之首,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把守纪律作为一种责任、一种习惯、一种本分,做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带头人。
二是加强作风建设。作风建设永远没有休止符。组工干部必须带头加强作风建设,要坚持组织工作无小事。树立“干则必成”的决心,对自己的工作一抓到底,落实到底。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积极践行党的作风建设要求,时刻保持严谨细致、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要自觉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坚持做到思想教育、干部管理、作风要求、组织建设、制度执行全面从严。坚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以锲而不舍的韧劲和务实有效的举措推进各项工作全面落实。
一、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涵与科学体系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概括地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不走歪路和邪路,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和灵魂;以人为本,关注和改善民生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宗旨和根本政治立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奋斗目标和理想追求;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决捍卫国家核心利益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根本原则。
(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走歪路和邪路,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和灵魂
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作为新任中共最高领导人,在十八届一中全会后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在讲话中以对民族负责、对人民负责和对党负责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初步提纲挈领地阐述了他履职后的施政思想、工作思路与重点。习近平把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作为新一届领导集体的一项重大责任。“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1]
1.《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讲话充分体现了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思想。
2012年11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发表了题为《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讲话。
习近平指出,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我们要紧紧抓住这条主线,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只有这样,才能把党的十八大精神学得更加深入、领会得更加透彻、贯彻得更加自觉。”[2]
习近平同志深刻领会了党的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充分认识到旗帜与道路问题是个具有根本性和原则性的问题,意义十分重大,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对于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一大是大非的问题,我们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来不得丝毫的犹疑、动摇和马虎。
习近平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长期历史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子、也不走到改旗易帜的邪路上去。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习近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来之不易。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已经经过党和国家的长期实践充分证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2. 习近平重走邓小平南方线路,发表一系列新南方讲话,宣示了他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和立场。
2012年12月7—11日,习近平在邓小平南方讲话发表二十年后,仿效邓小平南方曾经走过的路线,在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和省长朱小丹陪同下,深入农村、企业、社区、部队和科研院所进行调研。从深圳,到珠海、佛山、顺德,再到广州,轻车简从,探访民生,倡言改革,进行了引人注目的一次新南巡活动。
习近平新南方讲话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习近平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将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表明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奋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第二,习近平反复强调改革开放的重要地位,强调了沿着邓小平指引的道路继续发展的必要性。习近平对以前陪同邓小平南巡的退休官员说,时间证明改革开放之路是正确的,必须坚持走这条路并取得进展。强调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第三,习近平指出深化改革开放需要具备的条件和要求,强调深化改革开放既需要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又需要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
第四,习近平强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3]。
第五,习近平强调,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攻坚克难,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勇于冲破各种思想观念的束缚,勇于打破现有利益格局羁绊。
第六,习近平指出,深化改革开放要注意做好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深化改革开放要注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尊重实践、尊重创造,勇于开拓。
习近平新南巡讲话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习近平新南巡讲话内容丰富,寓意深刻,是新时期解放思想,事实求是的宣言书,是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动员令。新南巡讲话表明他将坚持改革开放这一被时间证明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战略,带领中国继续沿着改革开放道路走下去,向海内外释放出积极推进改革开放的强烈信号,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大业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
3. 习近平在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强调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中国共产党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13年1月5日,习近平在新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重申了中国共产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他强调,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中国共产党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核心与实质,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反映了全国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是人民的选择,是历史的选择,是时代的选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中共要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2013年3月5日,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习近平强调,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要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开放的最大优势谋求更大发展空间。
4.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人大第一次会议闭幕会议上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第十二届人大第一次会议闭幕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习近平指出,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回顾了中国道路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是长期探索的重要成果,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习近平表达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强烈的信心和决心。坚信中华民族能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习近平要求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习近平在讲话中说,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再接再励、一往无前,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二)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总的奋斗目标和理想追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12年11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人民大会堂一楼东大厅与中外记者见面。习近平讲话强调,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实现民族复兴的重大责任,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后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带领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奋斗,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国家日益繁荣富强,中华民族呈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正逐渐接近伟大复兴的美好愿景。
习近平指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责任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让中华民族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为人类文明与进步事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结回顾了中华民族为了实现伟大复兴而前赴后继、艰苦奋斗的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展望了中华民族美好未来,号召全党同志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中国共产党建设好,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实现“中国梦”。
习近平在讲话中饱含深情地定义了“中国梦”,阐述了“中国梦”的内涵,提出了两个“百年梦想”。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何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4]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习近平坚信“中国梦”一定能实现。他表示,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
习近平表示,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这个目标。经过鸦片战争以来一百七十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他表示,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审视现在,全党要牢记,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道路是多么不容易,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习近平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是当前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的伟大重任。
习近平阐述“中国梦”,表明中共带领全国人民迈向复兴之路的决心。中央领导集体重温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要铭记历史、发愤图强的民族责任感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使命感。提出了两个“百年梦想”,极大地激发了全党全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决心。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第十二届人大会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习近平指出共同的理想信念是贯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增强民族凝聚力最重要的因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是先辈们不懈奋斗的目标,也是当代中国人的理想。
习近平进一步指出了实现中国梦阶段性目标和内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习近平详细阐述了实现中国梦的要求。
第一,习近平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习近平强调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第二,习近平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习近平强调一定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第三,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习近平指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习近平号召全国各族人民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实现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共享人生出彩机会,共享美梦成真时刻。
习近平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习近平强调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
习近平指出,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每个人的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习近平强调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奋斗。习近平还对社会各阶级和阶层提出了殷切希望和要求。
(三)以人为本,关注和改善民生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宗旨和根本政治立场
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一中全会后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习近平详细阐述了人民对民生问题的愿望和要求,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5]
习近平把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作为新一届领导集体的重要责任。习近平强调,新一届领导集体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
习近平系统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政绩观。习近平强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事,领导干部要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习近平提出衡量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发展观的标准是能否坚持求真务实,为人民群众真心诚意办实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尽心竭力解难事。
习近平强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必须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以高度的负责的态度,真心诚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要切实做好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每一项工作,使中国共产党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习近平指出了领导干部树政绩的根本途径和根本目的。习近平强调领导干部树政绩的根本途径是将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脚踏实地地工作;领导干部树政绩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
习近平强调,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群众观,努力在为民动真情、谋利出实招中,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落到实处。
习近平强调,要把中央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各级领导干部要更多关爱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等方面有困难的群众,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习近平强调领导干部要树立群众观点,密切联系群众,把转变工作作风和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确保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人大闭幕会上发表讲话。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习近平强调,中国共产党要时刻注意倾听人民心声,顺应民意,保障人民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解决好民生问题,使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四)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决捍卫国家核心利益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根本原则
1.2012年2月28日,习近平就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首次系统全面地阐述外交政策思路。一方面,习近平强调,中国继续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为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永远不称霸不搞扩张,表达了中国对和平的期待和寻求国际合作的愿望,彰显了中国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另一方面,习近平阐明了中国外交的原则和底线,强调走和平发展道路决不能放弃国家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显示了中国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的决心。
习近平强调,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党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国家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伟大民族,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来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
习近平指出,中国人民无比珍视和平安定的生活,天下太平是国人的期盼,要和平不要战争,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走和平发展道路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习近平强调和平发展道路来之不易,是长期艰辛探索和不断实践的重要成果,中国共产党将继续高举和平的旗帜,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必须始终不渝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永远不能动摇,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习近平的讲话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习近平的讲话,表明中国没有对外扩张和称霸的野心,中国希望获得一个和平的周边环境,将继续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继续与世界良性互动,继续走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有助于消除国外对中国的疑虑和怀疑,有助于统一国内民众的思想认识。
习近平的讲话同时表明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有原则和底线的,中国不会在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问题上让步。习近平强调,中国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决不能放弃国家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中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
习近平的讲话阐述了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国内发展的密切联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持久的和平也离不开发展。习近平强调,中国一定要抓住机遇,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使国家更加富强,使人民更加富裕,依靠不断发展起来的力量更好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习近平强调了互利共赢的外交理念,既要坚决维护中国自身利益,又要兼顾其他国家的利益。习近平指出,中国的和平发展对周边国家是机遇,而不是威胁,中国的和平发展有利于整个地区和世界。历史规律表明依靠武力对外侵略扩张注定会失败。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必须抓住世界和平的重要机遇,把世界的机遇转变为中国的机遇,把中国的机遇转变为世界的机遇,在中国与世界各国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中开拓前进。
一方面,习近平强调中国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另一方面,习近平强调中国要树立世界眼光,更好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不断扩大同各国的互利合作,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努力为全球发展做贡献。
习近平对今后外交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今后中国要加强对外宣传和平战略,力争取外交主动性。涉外部门要加强对外宣传和平战略,要广泛深入宣传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思想,引导国际社会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国的发展,中国发展绝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我们绝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将坚定不移做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
2.2012年12月5日,习近平与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代表座谈,习近平在会谈中阐述了中国对外开放战略与中国的外交原则、立场和外交政策。习近平强调中国走的是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是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事业。中国的发展不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我赢你输的发展,中国的发展对他国、对世界决不是挑战和威胁。
习近平强调中国是个负责任国家,我们要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同时也要处理好中国和外部世界的关系,既争取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也努力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在座谈中阐述了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动摇,不封闭、不僵化,打开大门搞建设、办事业。更加注重学习吸收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同世界各国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习近平强调我们的事业是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事业。中国走的是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不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我赢你输的发展,对他国、对世界决不是挑战和威胁。中国决不会称霸,决不搞扩张。中国越发展,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就越有利。中国不仅是合作共赢的积极倡导者,更是合作共赢的切实践行者。中国扎实推进同各国的务实合作,坚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3.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人大闭幕会上发布讲话,在讲话中习近平再次强调中国人民爱好和平,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致力于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履行应尽的国际责任和义务,继续同各国人民一道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4.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演讲,阐述了中国对目前国际形势的看法以及对国际关系的立场,呼吁各国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都再也无法单独主宰世界事务。习近平强调各国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习近平指出,中国主张各国和各国人民共同享受尊严,各国人民有权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习近平强调,国际社会应共同遵守处理国际事务的民主原则,各国主权范围内的事情只能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去管,世界上的事情只能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来办。习近平强调,中国主张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受发展成果,共同享受安全保障,合作安全、集体安全、共同安全才是解决国际安全威胁的正确选择。
习近平指出,中国拥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习近平进一步指出,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中国人民深知和平的宝贵,最需要在和平环境中进行国家建设。因此,中国毫不动摇地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促进开放、合作、共赢的发展,同时呼吁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始终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不搞军备竞赛,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军事威胁。习近平强调中国的发展壮大给世界带来的不是威胁,而是发展机遇。实现中国梦,既造福中国人民,又造福各国人民。
二、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一,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大力倡导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与吸取了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强调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深刻变化,不断与时俱进,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推进到21世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结合新世纪新阶段社会的阶段性特征,借鉴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强调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战略思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同志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是对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习近平坚持以人为本,更加关注和改善民生是对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良好传承;习近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决捍卫国家核心利益,是对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继承和发展。
第二,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指南。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十八大报告指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中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6]
习近平强调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习近平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明确了实现中国梦的要求。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习近平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习近平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习近平号召全国各族人民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实现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共享人生出彩机会,共享美梦成真时刻。习近平关于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和实现中国梦的要求的论述,有利于统一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认识,增强国内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摘要: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概括地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走歪路和邪路,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和灵魂;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点;以人为本,关注和改善民生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宗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奋斗目标和崇高理想追求;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决捍卫国家核心利益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根本原则。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常委见面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2012-11-15.
[2]中国青年报,2012-11-19(01).
[3]瞭望,2012-12-15.
[4]习近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EB/OL].新华网,2012-11-29.
[5]习近平.在常委见面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2012-11-15.
新时代的伟大憧憬与人民紧紧相连,我们党的制度自信正是扎根于人民才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人民就是发展的力量和智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新时代的伟大憧憬。“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当视“为民之心”为贤,视“为民之行”为齐,与人民“排排坐”,让发展的“果果”结满树,以奋斗书写青春本色,以坚持灌溉青春梦想,在广阔天地里建功立业,在矢志前行中成长成才。
与人民“排排坐”,见“信仰”之贤,思“精神”之齐。为人民谋幸福是党员干部心中的最美信仰,他们以汗水为音符,以拼搏为五线,唱响了青春最动人的旋律。做好自己的“主心骨”,才能做好人民的“主心骨”。党员干部当筑牢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信仰之力,以如铁意志和如山定力脚踏实地,用牢不可破的信仰基石在心中铸造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精神堤坝。与人民“排排坐”就是要从人民当中汲取最坚实的力量,定位最准确的方向,赋予肩膀最厚实的力量,增强不怕千难万险的意志,筑牢无惧千辛万苦的精神,将人民的所呼所求作为思想与行动上的指南。党员干部为官一任更要造福一方,要始终与党、国家和人民同路而行、同向发力,不做不堪一击的“麻豆腐”,要做冲锋在前的“顶风船”;不做东倒西歪的“墙头草”,要做吃苦耐劳的“固沙棘”,在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敢于挺身在前、扛起重担,让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扎根于心、生发于情、连枝于行,同群众同呼吸、同喜忧、同进退。
与人民“排排坐”,见“奉献”之贤,思“行动”之齐。实干是党员干部的“最美语言”,为时代风貌描绘了鲜亮底色,为人民生活捧上了盎然春光。与人民“排排坐”,就是要争做“奉献之花”,做奔赴广大基层沃土的“向阳花”,做奋斗在脱贫攻坚前线的“扶贫花”,做坚守在抗洪救灾阵地的“战地黄花”……在“各美其美”中唱响时代“美美与共”的最强音。党员干部,作为人民的勤务兵,“勤务”不能是“一阵风”的落实,而是要以担当作为干好一辈子的事业。无论我们身处哪条战线,都要用“最美语言”去“喊话”,“喊”出精神担当,“喊”出磅礴力量,在“练兵场”上锤炼好能力本领。“最美语言”有最动人的温情:马行晓扎根农村,为村子的发展建设出谋划策;黄文秀回到故土,为村民的脱贫致富引路领航;龙献文逐梦乡野,带领父老乡亲们同种茶树,他们在实干苦拼中蹚出了发展的“硬道理”。但“樱桃好吃树难栽”,卓越贡献的背后离不开他们每一次不遗余力的付出,看似“简单”的工作里有“不简单”的劳动,看似“平凡”的岗位上有“不平凡”的坚守,“最美语言”就是带动地区发展、村民致富的“火车头”,就是带领人民群众向着全面小康进发的“硬核力量”。
与人民“排排坐”,见“清廉”之贤,思“守正”之齐。党员干部的最美形象是清正廉洁,是在其位、谋其政,是一心为群众谋福利,诱惑在前挡得住,人情围猎稳得住,是一种放得下个人利益,放不下群众安危冷暖的心性;是一种伫立在清风明月,蹲坐在田间地头的品行。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导广大党员干部,“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党员干部与人民“排排坐”,就是要树立“最美形象”,就要深刻把握“冷”和“热”、“知”与“行”、“先”和“后”的关系。对侵害群众利益的事物要“冷”,对民意所向的大事小事要“热”;对贪赃枉法的严重后果要“知”,对利在群众的桩桩件件要“行”;清心在“先”,清正在“后”,吃苦在“先”,吃香在“后”。身正则影不斜,行正则理不偏,党员干部要确保思想上的一尘不染和行动上的一身正气,双脚踏进千家万户,双手高举“群众口碑”,在树清风正气中立起党员干部的好形象。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何为初心?何为使命?
当老百姓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当老百姓的所需所求得到解决,当老百姓露出信任的诚挚笑容时,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初心,也是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的一切工作围绕着初心和使命展开并转化为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
但实践也需要技巧。
新时代新挑战,我们面临的环境越加复杂,我们的能力素质也要相应的提高,提高的技巧就是要善于发现差距,寻找差距,补足差距——从差距找自身不足,从差距找问题所在,从差距找前进方向。
缩小差距,消灭差距,还需要决心和毅力抓落实。
没有落实,一切即是空谈和空想,一切都会止步不前。紧抓落实中还会碰到问题和各式各样的艰难险阻,这时候克服困难去行动的决心和毅力缺一不可。
因此,守初心,担使命是目标,也是责任;找差距,抓落实,是要求,也是落脚点。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上报告中提出,“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革命理想高于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人民群众进一步明确了各项日常生活、工作的指导方针。在新形势下,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新境界,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时代的中国更加的融合、更加的和谐。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伟大的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党治国理政新境界、管党治党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本百科全书,既用于理论指导,又用于探索实践。因此,无论领导还是基层,无论党员还是群众都应积极参加学习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活动,提高自身素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我做起,从实践出发,从工作及身边的平常事、简单事、平凡事做起,用实际行动努力为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贡献。个人觉得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
一、通过不断学习加深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
在学习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活动中,既要认真参加集中学习,又要努力搞好自学,例如:“学习《习近平系类讲话精神》,学习《党章》,学习《十九大报告》等等。”只有通过认真、不断的学习,才能认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这就要求全民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我,才能用新眼光去看待这个新时代,才能带着新思维踏上新征程。
二、通过探索实践才能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 俗话说,平凡中见真知。我们电网员工,和大部分人民群众都一样是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去争取自己的幸福生活,我们一定要紧跟党中央步伐,将热情与干劲融入到个人的具体工作中,端正工作态度,脚踏实地,砥砺奋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这既是充分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体表现,也是个人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充分必要条件。
一、要深入理解为何改
经济改革的源头是政府机构改革和权力“释放”。1982年之后30多年时间里,国务院机构集中进行过七次改革,基本上平均每5年就进行一次政府机构的调整。这些改革顺应了当时的需要,解决了一些突出问题,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形势永远在发展变化的,机构改革不会一蹴而就,更不会一劳永逸,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推动机构改革“螺旋式”上升,而不是简单的“翻烧饼”。把机制体制理顺了,贯彻到位了,就容易释放发展的动力与活力。但是每一次机构改革的权力释放,都有周期性。目前又遇到了周期性的问题,如:一些领域党政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权责脱节问题比较突出;一些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责划分不够科学,职责缺位和效能不高问题凸显,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一些领域中央和地方机构职能上下一般粗,权责划分不尽合理等。这些问题,成为经济发展的“梗阻”。
以阜沙镇为例,2011年以来全面推行大部制和简政强镇事权改革,至2012年4月基本完成。依据较大镇的设置方案,新组建综合性办事机构6个(经信局、住建局、农社局、文教卫计局、综合行政执法局、财政分局)。全镇共承接市下放的事权2300多项(含行政许可162项、行政执法46项、行政处罚事权2115项)。其中,综合行政执法局整合了原环保分局、城管分局、交通分局和安监分局的职责,由一名镇班子成员兼任局长,四名常务副局长分管环保、交通、安监和城管四个内设部门,并成立办公室、综合巡查组、内审组。实现了“三统一”,即统一分管领导,统一行政后勤,统一执法队伍。形成了较为高效、成熟的综合行政执法机制,为全市综合执法改革提供了镇区经验和样本。我镇大部制改革探索,虽然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也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顶层设计不完善,权责利不匹配、职能边界不清晰、执法协调难度大、人财物保障不充足等问题,影响了效能进一步提升。
这些问题,我很高兴地看到,在此次的机构改革中都有了非常精准的设计安排。
二、要准确把握如何改
如果说过去的七轮改革主要围绕限权、分权、放权的主题,那么今年改革的突出特点就在于“有机整合职能,协调管理要素”。不再是简单的合并同类项,而是“下决心解决多年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
新一轮机构改革的方案设计,既是对“政出多门、九龙治水”的老体制的扬弃,也是对民众屡有抱怨的决策效率的改善,旨在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该管的事管好管到位、该放的权放足放到位、该提供的服务提供到位,加快形成权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法治保障的国务院机构职能体系,以期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优化、协同、高效”是本轮改革方案的着力点。此轮机构改革将适应完善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凸显出政府“看得见的手”三个重大转变:一是改善宏观调控,力避“九龙治水”;二是加强市场监管,防范重大风险;三是减少微观干预,发挥“看不见的手”作用。可以预见,中国经济新一轮腾飞将从机构改革中获得新的动能。
三、展望改革的前景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国家重点,社会热点、人民焦点,一个时代也就要设立一个时代特征的执行机构。2018年新一轮国家机构改革,关键词增加了自然、生态、健康、农业农村等,体现了新时代下治国理政的重点变迁。
第一,树立新的资源观。自然、生态、健康、农业农村成为国务院组成部门的关键词,从过去的石油、煤炭、水电、核工业、轻纺等生产要素转变为生活要素,是我国发展阶段的新要求,是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要标志。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人民群众对自然生态、环保、健康更加期待,要求更高。民生已经从“有的吃有的穿有的住有学上”转变为“吃的好、玩的好、身体好”,中央新机构的设立,紧贴了时代的新要求,人民的新期待。从这个层面讲,民生的与外延不是固定的,而是不断演进与丰富的,其中,旅游已经是新民生,是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重要。
第二,盼望新机构有新作为。新一轮机构改革聚焦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政府基本职能,体现了大农业、大资源、大环境、大市场监管的布局思路。国家机构改革赋予经济新一轮腾飞的动能。做为基层,盼望上级部门尤其是职能进行了重大调整的新机构,能尽快实现习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总要求,强化大局观、加强内部统筹和外部协调,破除本位主义和制度藩篱,乐见创新,提高政府引导的积极性、政策支持的适度超前、市场监管与服务的协调性,实现协调一致,上下同心。
四、以奋斗者的姿态拥抱新时代的改革
从1982年起的每一次机构改革,改变的不只是部委行政职能的调整分配,改写的还有许多公务人员的人生轨迹。机构改革的又一轮大潮正蓄势待发。部门机构的分分合合,既是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体现,也是遵循探索改革实践规律的过程。但对公务员而言,变的是单位门口矗立的招牌,不变的是在新时代奋斗的舞台。作为身处改革暴风眼的公务员和基层党委的负责人,我将时刻做好拥抱改变、践行改革的准备,阜沙镇将从三个方面落实好机构改革:
1. 认真学习贯彻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准确领会本次机构改革在顶层设计层面的精神要义,加强理论研究和运用。
2.严格按照中央、省、市的部署要求执行改革。在认真总结前几年基层大部制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以政府机构重塑聚合新动能,遵照习总书记今年对广东“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新要求,全力推动镇区基层工作水平再上新台阶,尤其是在乡村振兴工作有新突破。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被写进党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这一思想载入宪法。这标志着,党和国家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
抚今追昔,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到今天,共产主义运动在正确纲领的指引下已走过了170个年头。薪火相传,历史的接力棒交到了以习近平为代表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手上。如何跑好这一程?思想理论是旗帜、是武器!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坚强动力,是指引我们阔步前进的伟大旗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把脉之准,真正说到了人民的心坎里。找准了问题所在,才会对症下药。所以开出药方,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正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结果。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增进民生福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
必须坚持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正是找出问题所在的唯一途径,当然调查研究还得讲究实事求是,这是我们的致胜法宝。坚持实事求是,基础在于搞清楚“实事”,关键在于“求是”,根本在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这就要及时发现、总结、概括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注重在实践中发现和认识规律,注重在实践中遵循和运用规律。
“打铁还须自身硬”。“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全面全严治党。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必须以党章为根本,思想建党和制度建党同时发力,抓住“关键少数”,坚持“三严三实”,坚持民主集中,严明党纪,强化党内监督,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的能力。
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坚持历史担当。一切工作都要制定一条不可逾越的“底线”,坚持底线不可破思维,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策略。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越多。要把底线思维贯穿工作始终。历史担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鲜明理论品格,对重大问题、战略问题作出深刻的历史比较和分析,体现出强烈的历史担当精神。坚持历史担当,就要率先垂范,不断提高历史思维能力,不断增强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进取意识。
中国梦不是镜中花、水中月。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是人民的梦。中国人民素来具有伟大梦想精神,即使近代以来饱尝屈辱,2 也始终怀揣民族复兴梦想。无数仁人志士为这一梦想抛头颅、洒热血,献青春、献生命。中国共产党的横空出世,以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奠定了她中流砥柱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众星捧月”中的“月”。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突出特点。
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起点上奋力开创工作新局面。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在学深悟透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下功夫。我们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总书记对广东的充分肯定当作巨大勉励和鞭策,把总书记对我们的厚望重托转化为扎扎实实、不折不扣抓落实的行动。
广大党员干部要从增强业务能力、提升自我素质做起;要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努力把所在党小组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从自我做起,从一件件小事抓起。我们要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结合本职工作做好各项工作,为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贡献绵薄之力。
02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广东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是对广东干部群众的厚爱、勉励和有力鞭策,是新时代广东改革发展进程中具有重大政治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大事。一定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坚决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更加坚定自觉地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一如既往全力支持中央、省、市的总体部署和区委、区管委会工作安排,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按照中央、省、市的总体部署和区委、区管委会工作安排,统筹实施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全面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工作,确保我区安全生产事业创新发展,为推动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凝聚更强力量,为全省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作出应有的贡献。
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意见》和省委宣传部、省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就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宣传通知要求,自己在县委的统一安排下认真学习了《纲要》,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时也真正认识到党中央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进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恰逢其时、意义深远。
《纲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一主题,以“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为核心内容和主要依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有助于广大干部群众更好理解把握这一思想的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更加自觉地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通过学习,自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悟得更深、学得更透,心灵受到了震撼,灵魂得到了洗礼。
守初心,坚定信念强党性。“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党员领导干部是党执政兴国的关键少数,更要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四个自信”,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始终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任何时候特别是面对艰苦的环境、复杂的形势、繁重的任务,都要像总书记那样将忠诚的信仰化为艰苦奋斗、发展为民的具体实践,矢志不渝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
担使命,牢记宗旨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是党的根本宗旨,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是我们不变的初心。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重要讲话中强调,“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员领导干部,群众的小事都是我们大事,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时刻将人民群众的衣食冷暖放在心上,脚踏实地、持之以恒,把群众的事做细做实、抓常抓长,使改革发展出实效、见长效,真正成为百姓的贴心人、发展的领路人。
找差距,自我革命求突破。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是党之所以能不断战胜风险挑战、从胜利不断走向新胜利的重要原因。必须以实事求是态度分析问题,用实事求是精神谋划思路、靠实事求是作风推动工作,为如期建成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全面小康社会汇聚正能量;要开拓进取、走在前列,切实贯彻新理念、积极探索新途径、引领发展新常态、奋力开创新境界,对标一流、争先进位,争当发展排头兵,实现事业新跨越。
一是打开思想认识的总开关。统一思想认识,是力量凝聚的必要前提,新时代下,我们就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来武装头脑,我们要充分统一思想,认识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的同时,必须认真研读,全面准确掌握新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自觉用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转变作风,不断提高分析形势、把握趋势、谋划大势的能力。
二是在振兴发展中探索新路子。愿景灿烂而美好,而道路不可能一马平川。关键是要坚持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在推动振兴发展的新实践中大胆探索、锐意进取,拿出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勇气和魄力,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努力走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路子。走新路要有新结构,切实解决我区经济发展吸纳就业能力不够强,就业结构性矛盾等问题,要努力营造更加良好的劳动力合理流动、自主创业和鼓励企业吸纳就业的社会环境;健全城乡统一,内外开放、合理竞争、规范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注重培养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创业、创新、复合技能能力,不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素质,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我区各类用人单位发展提供技能人才保障;依法建立起预防工资拖欠、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长效机制,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更有效的制度保障。努力实现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制化,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识人是用人的基础。要坚持既看政绩又看政德,突出“五看”强化组织考察“体检”功能,即看贯彻执行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决策部署的表现、看履行管党治党责任的表现、看重大原则问题上的立场表现、看对待人民群众态度的表现,看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时的表现。严把程序关。规范是干部工作的生命线。要做严做细动议、推荐、考察等各个环节,做到一步不缺、一步不乱、一步不错。要把防止“带病提拔”“带病上岗”摆在突出位置,严格落实“凡提四必”要求,把有硬伤的干部坚决挡在“门外”。
以实的措施树立好的导向。
选人用人风气好不好,是衡量一个地区政治生态的“晴雨表”。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关键靠制度、靠纪律、靠执行。
深入分析研判。心中有数,才能用人得当。要充分运用年度考核、平时考核以及巡视、巡察、审计、信访等结果,坚持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既看一时表现又看一贯表现,着力纠正“四唯”偏向,提高选人用人精准度。
严明纪律规矩。纪律和规矩是选人用人的“防火墙”。要敢于向不正之风“叫板”“开刀”,严肃查处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行为,坚决抵制说情、打招呼等不正之风,下大力气破除“能力不如关系”“会干的不如会跑的”等“潜规则”,使纪律和规矩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抓好制度执行。制度的生命力在执行,执行的要害在严格。要严格干部考察考核责任制、干部选拔任用全程纪实办法,对组工干部跑风漏气、打探消息、搞亲亲疏疏等行为实行“零容忍”,切实防止“灯下黑”,把最讲认真的态度、公道正派的理念贯穿选人用人全过程。
以铁的担当树立好的导向。
从严治吏,重在破除为官不作为、为官不担当的“中梗阻”。要以铁一般的担当推进干部能上能下,最大限度地调动好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
加大“反向倒逼”力度。“下”来一个,就会警醒一片。要落实好中央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该谈话的提早谈话,该诫勉的及时诫勉,该调整的坚决调整,让“下”的干部心服口服,让不干实事、虚头巴脑的干部“没市场”。
【优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党员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心得体会12-05
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事迹心得体会优选参考10-19
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优选参考11-12
优选社会工作服务实习报告06-01
思想汇报习近平讲话学习09-15
习近平改革强军战略思想测试11-16
习近平改革强军战略思想课后测试09-12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