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历史试卷分析

2022-12-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八年历史试卷分析

2015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分析

【摘 要】2015年江苏高考历史卷各模块分值略有变化;题目设计追踪热点,充分发挥以史为鉴功能;试卷命制洋溢着人文情怀,凸显文明传承。

【关键词】分值比例;追踪热点;考查主干

2015江苏卷秉承了历年传统风格,注重新情境,创设新问题。所选材料阅读量适中、注重理解。体现出厚重的历史学科特色,难度设置上,梯度明显,区分度较高。

一、试卷结构基本保持稳定、各模块分值比例略有变化

各模块分值相对2014年不太均衡。表现在选择题必修3只有21分,而必修1则40分,占1/3,必修2与去年持平。选择题有创新,第2题考查史学理论,以往只有主观题的某一小问涉及。一方面,与两位出题者的研究领域有关,另一方面,这更加是全国各地高考试卷的大趋势。选择题第11题凸显心态史观,彰显人文精神。主观题部分出现新现象,以往纯粹必修1、2、3,但今天第21题第(1)是政治史,第(2)(3)则为思想史,一方面说明根据命题材料的需要,在分值、设问上微调,另一方面说明出题者想弥补专题教材时序混乱、前后断裂的不足,凸显通史的大趋势。2015年主观题继续发扬了以往传统,中国史偏爱古代史、近代史,世界史偏爱近代史。

二、题目设计主要考核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符合高考选拔人才的功能

材料基本沿袭传统,文本为主兼有图表,要求学生能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选择题秉承了2014年取消组合题的做法,但恢复逆向选择题。主观题尤其小论文进一步开放。学生普遍反映有点难,有几道题目的答案拿不准。主要因为这些题目无法在教材上“点对点”找到答案,需要充分发掘材料和深入理解才能判断。这是一种正确的命题导向,因为历史思维比记住知识更为重要。第1—5题均为文言文,占1/4江山,主观题5题中有3题涉及文言文。历史试卷的“语文化”趋势非常明显,教材史实仅仅作为知识背景衬托,要求学生在提供的“新材料”下,能够有自己的见解。如第21题第(3)问“说明中华文明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基本特质。”第24题(A)“指出有些日本人“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这一错误的实质。”

三、题目设计追踪热点,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以史为鉴功能

2015年江苏卷洋溢着浓厚的时代气息。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曾说,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认为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要把文化变成一种内生的源泉动力,作为我们的营养,像古代圣贤那样格物穷理、知行合一、经世致用。今年第21题第(2)考察了理学的积极作用。

今年是甲午战争120周年,2014年9月29日,《光明日报》发表了《甲午战争的历史影响》。子目录一《甲午战争与中日的历史走向》,子目录二《甲午战争让中华民族觉醒》。江苏卷第22题:(1)概括指出威海之战战场态势的特点,归纳北洋舰队失败的主观原因。(2)概括指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所造成的危害。(3)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相关史实,对“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这一论断加以说明。高考命题与报纸内容何其相似,也许是偶然,也许是必然。以上两例说明了历史学最重要的社会功能: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四、试卷重点考查主干,论证题(小论文题)相对2014年容易上手

今年主观题依旧着重考查了考生对材料的解析能力,考查内容均是主干,没有细枝末节,如5个大题目分别考查:选官制、理学;唐太宗甲午中日战争、工业革命、明治维新。考点虽常见,但立意高,设问新,体现了较高的能力要求和价值取向。答案设置体现历史学科的探究性、开放性。第23题为论证题今年相对“温和”,学生普遍感觉有东西写。

五、试卷命制洋溢着一股浓厚的人文情怀,凸显文明传承

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是今年江苏卷的一个“亮点”。她属于精神层面,很难量化,但试题设置巧妙,通过阅读材料让考生的心灵受到震撼。高考是特殊场所,能让考生感觉到试卷材料的人性美实属不易。不管是必修试题还是选修试题,都弘扬了人文主义情怀。如选择题第11题通过两幅漫画“疑似‘偷棉花’的妇女被搜身”“遛狗者和流浪儿”使学生感受到“下层民众遭受了没有硝烟的侮辱与伤害”;主观题第23题(3)就“大机器生产的非人性”这一观点,从客观公正的立场写一篇小论文。第24(B)第(3)以帝王政治为视角,综合评价唐太宗的“君道”。(4分)这些题目的设置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科的情感性。这就改变了单一从知识和能力评分的方法,通过高考试题的导向性,选拔出“德才兼备”的人才。落脚点在情感方面主要是考学生能否心态平和回答问题;态度方面主要衡量考生是否有良好的思维品质;价值观方面主要是鉴别考生对学科价值的认识程度。

试题除了高举人文旗帜外,尤其凸显人类文明的传承与交融。如主观题第21第(3)据上述材料,说明中华文明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基本特质。第24(B)(2)据材料一、二,说明日本人在吸收外来文明的态度上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前后态度产生的原因。(3)据上述材料,指出有些日本人“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这一错误的实质。这两则主观题分别体现了中国文明的传承、不同文明的交融。文明传承如此,学习亦如此,求学者可在探讨交流中放宽心态,尊重别人的不同观点,汲取对方的合理之处,这对治学处世都是一种有积极意义的民主理念。

(作者单位: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作者:李勇琴

第2篇:近三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分析

2014—2016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在试题类型上设置了两类题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第1~20题为选择题,第21~24题为非选择题。在分值设置上,全卷总分值为120分,选择题分值和非选择题分值各占一半,即选择题分值为60分,非选择题分值为60分。选择题每道题的分值为3分。非选择题中,第21~23题为必做题,三道题的总分值为40分。第24题为选做题,分为A、B、C、D四道小题,每道题的分值为10分,考生要在四道小题中选择两道作答。四道小题中A考查有关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的知识,B考查有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的知识,C考查有关探索历史的奥秘的知识,D考查有关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的知识。

1.2014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考查知识点

试题分值考查知识点

选择题第1题3分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第2题3分唐朝市的设置

第3题3分古代中国科技成就——雕版印刷

第4题3分明朝“海禁”政策

第5题3分鸦片战争的影响

第6题3分近代社会生活习俗变迁

第7题3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第8题3分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

第9题3分新中国的外交

第10题3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第11题3分新时期的中国教育(续表)

试题分值考查知识点

选择题

第12题3分罗马法

第13题3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第14题3分德国资产阶级代议制

第15题3分新经济政策

第16题3分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第17题3分近代科技成就

第18题3分近代世界文学

第19题3分当前世界政治格局

第20题3分经济全球化

非选择题第21题14分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2题13分洋务运动

第23题13分工业革命

第24题A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B10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C10分探索历史的奥秘

D10分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2. 2015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考查知识点

试题分值考查知识点

选择题第1题3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的分封制

第2题3分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的统一

第3题3分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汉赋的成就

第4题3分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技术成就(水利工程)

第5题3分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古代中国的商业

第6题3分太平天国运动

第7题3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续表)

试题分值考查知识点

选择题第8题3分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第9题3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第10题3分抗日战争

第11题3分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迁

第12题3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对外关系、“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第13题3分邓小平理论

第14题3分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第15题3分牛顿对经典力学建立所作的贡献、

经典力学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第16题3分德国的统一与德意志帝国的政治体制

第17题3分19世纪以来的浪漫主义美术流派

第18题3分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

第19题3分斯大林模式

第20题3分世界多极化趋势

非选择题第21题14分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

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第22题13分甲午中日战争

第23题13分两次工业革命

第24题A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B10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C10分探索历史的奥秘

D10分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3.2016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考查知识点

试题分值考查知识点

选择题第1题3分古代中国的政治·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宗法制

第2题3分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史记》

第3题3分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农业经济和灌溉工具

第4题3分古代中国的政治·宋代科举制度

第5题3分古代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演变·明清之际儒学·李贽思想

第6题3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

第7题3分晚清中国经济

第8题3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维新思想

第9题3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列强侵华·《马关条约》

第10题3分近代社会生活变迁

第11题3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国民政府战时统制经济政策

第12题3分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日内瓦会议

第13题3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20世纪50年代探索·“一五”计划

第14题3分古代雅典民主政治

第15题3分西方人文精神起源和发展·启蒙运动

第16题3分资产阶级代议制形成与发展·美国共和制

第17题3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

第18题3分19世纪以来文学艺术·美术艺术

第19题3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

第20题3分经济全球化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欧洲的联合

非选择题第21题14分古代中国经济·古代经济政策·重农抑商

第22题13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

第23题13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两极格局·“冷战”

(续表)

试题分值考查知识点

非选择题

第24题A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B10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C10分探索历史的奥秘

D10分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由以上分析可知,2014—2016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以高中历史主干知识为重点,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江苏省作为高考自主命题的省份之一,在命制高考历史试题时严格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考试说明等文件。近三年的高考历史试题总体具有“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注重对新材料和新情境的运用”“与热点联系紧密”等特点。

作者:许桂香

第3篇:2012年高考江苏历史试卷分析及教学启示

一、试卷分析

1.考点分布均衡,必修2比重有所提升。經统计,必修1选择题8题,非选择题1题,共36分;必修2选择题10题,非选择题1题,共44分;必修3选择题2题,非选择题1题,共20分;选修2题,每题10分,共20分。与2011年相比,必修2经济史的比重有所提升,尤其是选择题部分所占比例达到了50%。

2.注重基础,关注细节,重视对历史概念的考查,不回避对重点知识和热点问题的考查,新增考点有所体现。试卷突出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试题内容涉及中国古代文学、官营手工业、“市”的变迁、明朝内阁、洋务运动、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日本侵华、解放战争、台海关系、对外开放、《十二铜表法》、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美国1787年宪法、《四月提纲》、新经济政策、布雷顿森林体系、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科举制、维新变法、罗斯福新政和福利国家等,考查的都是主干知识。其中布雷顿森林体系、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福利国家等热点问题也没有回避。此外,2012年考纲中新增的考点在试卷中也有所体现,如将选修部分的人物柏拉图和孔子放在一起出了一道10分的非选择题。值得注意的是,试题内容十分重视细节和对历史概念的考查,比如选择题第3题考查了中国古代“市”的变迁,要求学生不仅知道宋朝后商业活动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被打破,而且能把二者区分开来;非选择题第21题要求学生对于科举制的作用有多角度的认识;选择题第5题要求学生理解“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等历史概念。

3.注重新材料的运用和新情境的创设,突出能力立意。2012年高考江苏历史试卷与往年一样,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20个选择题全部都是材料型选择题,包含有文字材料和图表材料,要求学生充分阅读材料,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对备选项进行仔细甄别,做出正确判断。非选择题更加注重对学生史学素养的考查,如第22题第(2)小题是历史小论文,要求学生运用材料,以萧公权的康有为研究为例,以“时代、史家与历史认识的修正”为主题进行论证,而且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能整理出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而且要求学生能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使用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对学生史学素养的要求非常高。

4.重视历史的垂训作用。“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研究和学习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就在于它的垂训作用,2012年高考江苏历史试卷第21题第(3)小题,要求学生根据材料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这对中学历史教学有很好的导向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是有价值的。

5.选修内容的命题没有跳出规律。江苏高考历史试卷中,选修内容一共4题,学生必须选择其中的两题作答。我们学校学习的是选修1和选修4,即《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和《中外历史人物评说》。2008—2011年高考试题对相关内容的考查都没有重复,2012年也是如此。考纲中的改革有7个,2008—2012年考了5个,还有2个未考过,分别是商鞅变法和戊戌变法,其中2012年考查的是梭伦改革。考纲中的人物一共有15个,2008—2012年已考过9个,还有6个没考过,分别是秦始皇、唐太宗、亚里士多德、克伦威尔、孙中山、列宁,其中2012年考查的是孔子和柏拉图。

二、教学启示

1.重视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关注细节和历史概念。在高考复习中要重视基础知识,依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落实每一个知识点,对三本必修教材和两本选修教材进行系统复习,尤其是对主干知识要重点把握。此外,对于重要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要特别注意,还要关注教材上的一些细节表述,对于学生平时不太注意的地方,教师要及时提醒。

2.加强对学生材料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史学素养。通过对2012年高考历史试卷的分析不难发现,现在的试题越来越灵活,而且都是材料型选择题,靠死记硬背根本无法解决问题。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强化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提升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史学素养。此外,在非选择题的训练中一定要注意语言表述的准确性。

3.加强研究,注意热点,重视信息的收集,把握命题规律。江苏高考历史试卷有自己的特色,难度比较平稳,没有偏题怪题,结构基本保持稳定,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不回避对主干知识点和热点问题的考查,而且有一些考点每年必考,选修试题考查的内容每年都不重复的命题方式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此外,还要加强研究考试说明中的典型例题,注意收集各地市使用的模拟试题,加以研究和整合,以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作者:沙耕耘

第4篇:八年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 )

A.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B.为中国近代化开辟道路 C.维护清朝统治 D.为洋人服务

2、“八荣八耻”中提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下列历史事件中也曾提出过类似思想主张的是(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3、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公车上书”为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 ②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

③慈禧太后镇压了戊戌变法 ④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戊戌变法期间,一个英国外交官来到中国,此时他不可能了解到的情况是( ) A.英国在中国的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的管辖 B.沙俄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C.外国商人在上海租赁土地.开设工厂 D.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有外国军队驻扎

5、2007 年“两会”的主题叫“民生”,人大代表提出了“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你知道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主张的是谁?( ) A.李鸿章 B.孙中山 C.毛泽东 D.邓小平

6、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有关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历程表述正确的是( )

A.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 B.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 C. 学思想——学制度——学技术 D.学技术——学思想——学制度

7、电视剧《闯关东》中有传武兄弟剪辫子的情节,请问政府颁布剪辫令是在( ) A.洋务运动期间 B.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C.戊戌变法期间 D.辛亥革命后

8、孙中山先生是海峡两岸共同纪念的伟人,他一生愈挫愈奋,上下求索,为中国民主革命作出了杰出贡献,下列哪项不是他的事迹?( ) A.创建兴中会 B.创建同盟会

C.创建中华民国 D.担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

9、鲁迅在他的《一件小事》中写到:“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其中“民国六年”是指公元多少年? (

)

A.1917 年 B.1916 年 C.1915年 D.1918 年

10、下列戊戌变法的内容中有利于思想近代化的是( ) A.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训练新式军队

D.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11、历史课上,当老师介绍詹天佑(1861——1919)“少年时代就赴美留学,学习铁路专业”时李纲立即联想到詹天佑能受到这种教育得益于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12、首先掀起新文化运动的人应该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13、近代以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A.1910年,李某赴京参加了科举考试

B.1909年,张某乘坐火车,行驶在中国人自己设计修筑的铁路上 C.1911年,王某通过《申报》获得了武昌起义的消息

1 D.1912年,赵某穿着中山装参加了一个重要宴会

14、“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这是严复对下列哪个事件的评价( )

A.设立京师大学堂B.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C.废除科举制D.《申报》的创办

15、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网址是http://,网址设置“1905”寓意是这一年( )

A.电影诞生不久就传到了中国 B.中国电影事业起步

C.中国结束了电影无声的历史 D.中国影片第一次获得国际荣誉

16、辛亥革命广义上指孙中山为推翻清政府而进行的一系列革命活动的总称。下列关于辛亥革命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同盟会的成立也属于辛亥革命的一部分 C、孙中山没有直接领导武昌起义 D、没有使民主共和一直实行下去

37、近代化指的是工业化以及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化。下列不属于中国近代化现象的是( )

A、江南制造总局的设立 B、“实业救国”的兴起 C、剪发辫、改称呼 D、《海国图志》的出版

18、对外国商品收取关税是保护本国工商业的一个重要措施。近代我国关税自主权开始遭到损害源自(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9、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指一个国家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等。我国近代第一个在全国实行的学制是( ) A、《明定国是》 B、《奏定学堂章程》 C、《义务教育法》 D、《钦定宪法大纲》 20、戊戌变法失败后,几乎所有法令都被慈禧太后废除,仅留下了唯一成果。它是( ) A、商务印书馆 B、京师大学堂 C、大生纱场 D、京张铁路

21、使用文言文的儒家著作被中国人一直奉为经典,以致到民国初年,文言文仍使用于文章写作。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是( )

22、现在报纸的办报形式大多源自清朝末年。清朝末年,成为了大众传媒先驱的是 A、《申报》 B、商务印书馆 C、《新青年》 D、《光明日报》

23、右图为杨清馨在1920年创作的一幅漫画《靠不住的人》,画面中的女人孤独无依地靠着刻有“三从四德”的石柱,在风起云涌的世界进步潮流下,石柱正摇摇欲坠,这反映了封建正统思想已经动摇。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启蒙运动的影响 B.辛亥革命的影响 C.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4、社会生活的变化反映着时代的变迁,但轮船、火车等交

通工具传人中国,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并不包括( ) A.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B.促进了人口流动、信息交流 C.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 D.减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25、下列有关洋务运动的企业中,从洋务运动的口号判断,与其他三项性质不同的是( ) A、福州船政局 B、汉阳铁厂 C、开平矿务局 D、湖北织布官局

二、材料解析题

26、(20分)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在国门洞开和急剧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开始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社会向近代化艰难迈进的历史画面。

图1 江南制造总局炮厂 图2《公车上书记》书影 图3南京临时政府 图4 《新青年》

参议院开幕典礼图

(1)请分别指出上述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4分)并概括这些历史事件对

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共同影响。(2分)

(2)上述历史事件体现了中国近代化道路探索过程的什么特点?(2分)

(3)请你全面的评价第三个历史事件。(4分)

(4)以上那些图片属于资产阶级做出的努力分?(2分)分别属于那个派别?(2分)

(5)图一属于那个阶级的探索?(2分)简要评价下该运动的性质。(2分)

27、(22分)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图5 “师夷长技” 图6 变法图强 图7 孙中山 图8 陈独秀 材料一: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埴(zhí)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

——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1865年)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一一康有为《 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辛亥革命,乃留学生的发踪指示,哥老会的摇旗唤呐,……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无关系。我们虽赞成他们的主义,却不曾活动,他们也不需要我们的活动。

——1919年《湘江评论》

材料四:……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谈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 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借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一一陈独秀《 <新青年>罪案之答辫书》

3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个李鸿章创办的近代企业。这些企业的创办客观上有何进步作用?(4分)

(2)图7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革命)的指导思想什么?(2分)

(3)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2分)

(4)材料三揭示了辛亥革命有何不足之处?(2分)

(5)材料四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为宣传“德、赛两先生”,陈独秀等人发起了什么运动?(2分)这次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分)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2分)

(6)综合上述材料,请简要概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哪些变化?(4分)

28、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8分)

材料一:康有为的目的是要力斥汉学之非,更重要的是,他要肯定关心政治和政制改革是儒家的主要宗旨……当前社会的问题已经不是发展西洋火器可以解决的。 ——费正清《剑桥晚清史》 材料二:

民国时期街头剪发辫 鲁迅文章《纪念刘和珍君》

(1)康有为为了实现材料一中的这些要求,有何具体行动?(2分)

(2)这场运动对中国最大的贡献是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结合材料一谈谈,这场运动如何启蒙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得照抄原文) (2分)

(3)材料二的两幅图片,反映出在民国时期,社会思潮出现了什么变化?(4分)

第5篇:八年思想品德期末试卷分析

在实行新课改的基础上,对本次试题以及考试情况作一个客观的分析,有利于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思考对策、提高当前的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更主动地应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挑战。

一、试题分析

1、本次命题从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开放思维和实践能力入手,选择了四种题型,分别是:单项选择题20小题,分值占40分;判断题10个小题,分值是10分;简答题5小题,分值占30分;材料分析题2小题,分值占20分。

2、本次试题难度适中,题型结构合理,内容鲜活,语言简洁,注重体现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实践性等,试卷有几大特点:

(1)、发挥思想品德学科的德育功能,凸显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试题更具开放性,,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试卷中的很多题目都立足于初中学生生活的实际,开放和辐射到学生生活的很多层面和领域;考查的知识点多、面广、容量大,

综合性强。,

二、试卷分析:

1、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不到位,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没有理顺;基础知识不扎实。无论是理解能力、运用能力,还是创新能力,都必须建立在双基掌握的基础上,部分学生平时听课效率不高,思考、理解不够,课后巩固不足,考试马虎,不求慎解是导致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的主要原因。例如选择题的第

5、

11、20题错的较多;判断题6题错的最多;简答题

3、4题错误较多,失分率较高 。主要原因是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比较死,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知识。同时也存在答案混淆、答案不完整、答题不规范等现象。

2、审题能力不强,缺少解题的技巧和方法,对开放性试题的答题要求仍不适应;审题不清,失分严重。一部分学生根本不审题,看到题目后马上作答,意识不到审题的重要性,结果所答非所问。有的审题了,但只看前面,不看后面,认真程度不够。

3、理论联系实际不到位,缺乏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和能力;而且,答题时不够深入,语言不准确。例如材料分析题的第2题。

三、今后整改措施:

1、强化基础知识训练。万变不离其宗,基础知识是根本,选择、判断题错的原因大多就是基础知识不牢固。一环扣一

环,没有基础知识的支撑,材料分析题也就更难了。要以课标为纲,以课本为本,注重基础,稳扎稳打,适当综合,分层提高。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归类和疏理学习内容,形成知识网络,实现知识的迁移、重组和整合。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前提,也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考试命题方式是灵活的,但无论如何选材,落脚点还是教材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从抓基础知识入手,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注重对学生应试技巧能力训练,加强答题规范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规范习惯。审题、解题、答题、表述、书写的规范和完整,既是考试的重要要求.也是提高考试成绩的重要途径。在讲练当中,对规范应长抓不懈,严格要求,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做到格式正确.语言规范,紧扣问题。 3转变教学观念,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在教学中要大力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努力处理好两个转变: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变为“学习者为中心”,以“教会学生知识”转变为“教会学生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时既要重视改革“教法”,更要重视“学法”的指导和培养。

第6篇:2018年部编版秋季八年上人教版历史月考试卷

南安南光中学2018年初二年(上)月考

历 史 科 试 卷

(闭卷考试,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友情提示:选择题必须答在机读卡上,其余答案都必须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一、 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毒品是人类的公害,联合国确定每年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被誉为“中国禁毒第一人”、“世界禁毒先驱”的近代伟人是 (

)。

A、左宗棠

B、魏源

C、林则徐

D、邓世昌

2、中央电视台每年以“感动”为标准评选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如果可以对历史人物评选的话,你认为1894年感动中国人物最有资格当选的应该是(

)。 A、左宗棠

B、魏源

C、林则徐

D、邓世昌

3、一部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抗争史,目睹下列图片,抒发情感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图一:中华民族永不屈!

B、 图二:罪恶深重的八国联军!

C、图三:洋务派中的民族英雄!

D、 图四:趁火打劫的俄国!

4、标志着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旋涡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在我们学过的不平等条约中赔款数额最多的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6、我国疆域广阔,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像一个“海棠叶”,可后来变成一个“大公鸡”。 中国版图的缩小与哪个国家关系最大( )。

A、英国 B、日本 C、法国 D、俄国

7、中国有一座城市,它因近代史上有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是( )。

A、南京 B、天津 C、北京 D、上海

8、“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颂扬了一位清代名将率军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业绩。这位名将是( )。

A、林则徐 B、左宗棠 C、邓世昌 D、丁汝昌

9、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要去实地考查辛亥革命的首发地,他们应该去( )。

A、南京 B、上海 C、武汉 D、南昌

10、北京大学的前身是1898年设立的( )。

A、燕京大学 B、京师同文馆 C、京师大学堂 D、太学

11、李永要在网上查找有关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发展的历史,他应该键入的关键词是( )。

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汉阳铁厂 D、大生纱厂

12、右图人物所穿服装最早出现在下列哪一历史事件后( )。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3、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是( )。

A、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B、十月革命的影响 C、无产阶级力量的壮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14、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人物,他镇压了太平军,代表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许多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李鸿章仍有值得肯定之处,其中最典型的是( )。

A、主张维新变法 B、是洋务运动的主要实践者 C、率兵收复新疆 D、掀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15、历史课上,老师介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1861—1919年)“从少年时代就赴美留学,

学习铁路专业”,他能受到这种教育应得益于( )。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2

16、《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表明(

)。 A、美国取得了在华势力的优势

B、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瓜分完成了 C、外国公使帮助清政府管理官吏

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7、看电影是我们闲暇时的消遣方式之一。那么,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 )。

A、《风云儿女》 B、《铁蹄下的歌女》 C、《定军山》 D、《桃李劫》

18、今天的五四青年节来源于五四运动,主要是因为在运动中青年学生发挥了(

)

A、领导作用 B、主力军作用 C、先锋作用 D、决定性作用

19、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直接目的是( )。

A、全面占领中国 B、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C、攫取更多的侵略权益 D、帮助清政府镇压义和团运动 20、你若想了解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应该阅读( )。

A、《狂人日记》 B、《文学改良刍议》 C、《文学革命论》 D、《新青年》

二、辨析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请写出试题中错误的史实或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21、清政府签订的《马关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错误: (2分) 理由: (4分)

22、维新变法期间,光绪帝下诏废除科举考试,同时设立京师大学堂作为当时最高的学府。 错误: (2分) 理由: (4分)

23、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错误: (2分) 理由: (4分)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2小题,第24小题12分,第25小题10分,共22分。)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法国)维克多·雨果

3 (1)材料中的“夏宫”指什么?在哪一次战争中被焚毁? (4分)

(2)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年发生的哪一历史事件?(4分)

(3)材料中的“两个强盗”是指谁?(2分)

(4)谈谈你对上述事件的感想?(2分)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回首望去,一个世纪,几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不外乎是使中国走向近代化。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也是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史。

──摘自《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

(1)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材料中说的“自强”、“变法”、“革命”分别所对应的历史事件的名称。(6分)

西洋人因为拥有“德先生”(指民主)、“赛先生”(指科学),闹了许多事,流了许多血,两位先生才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向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2)根据上述材料,一大批进步知识分子高举“德先生”和“赛先生”两面大旗,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

图1 图2 图3 图4

4 (3)以上四位人物都为中国的近代化运动做出突出的贡献,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图1人物主张变法维新,确立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 B、图2人物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C、图3人物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图4人物学习西方技术,创办近代企业,自强求富

四、综合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6、从1840—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西方列强发动了一次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下列各图分别反映了这一时期列强发动的哪次侵华战争? (4分)

图1: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图2:焚烧后的圆明园

图3:致远舰直冲敌舰 图4:外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

(2)这一时期列强强迫中国主要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3分)用一句话概述这些条约对中国有何影响?(1分)

(3)在近代,面对外来侵略,中国人民奋起抗争,涌现出一批杰出的英雄人物。请举出

5 其中一个代表人物(1分),并说说他们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1分)。

27、某校八年1班同学开展“先进思想指导社会实践,推动社会进步”专题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读图说史】

(1)右图所示著作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分)

这一核心思想付诸实践开始于我国近代史上哪一历史事件?(2分)

【比较学习】

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对华侵略不断加剧。国难当头,魏源、严复等仁人志士努力探索救国救民的方案。

(2)魏源、严复提出的思想主张有何共同点?(2分)

【各抒己见】

(3)从右图所示人物的主要思想付诸实践、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你更欣赏哪一位?(1分)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康有为 陈独秀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DBAC 6—10:DABCC 11—15:CCDBA 16—20:DCCBA

二、辨析题:

21、错误:《马关条约》。(2分) 理由: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是《辛丑条约》 (2分) ;

而《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2分)

22、错误:废除科举考试。(2分) 理由:维新变法期间废除的是科举考试中的八股文。(2分) 而废除科举考试是在1905年。(2分)

23、错误:中共“一大”的召开。(2分) 理由: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是五四运动。(2分) 而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2分)

三、材料解析题;

24、(1)圆明园,(2分)第二次鸦片战争。(2分) (2)1860年(2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2分)。 (3)英国,法国。(2分)

(4)落后就要挨打;侵略者残暴成性;发奋学习,建设强大祖国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

25、(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每个2分,共6分) (2)新文化运动(2分) (3)C.(2分)

四、综合题:

26、(1)图1:鸦片战争;(1分) 图2:第二次鸦片战争;(1分)

图3:甲午中日战争;(1分) 图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分) (2)《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3分) 影响:使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 (3)林则徐、邓世昌、左宗棠等。(写一个即可)(1分) 精神:刚正不阿、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报效祖国等精神。(1分)(言之有理即可)

27、(1)师夷长技以制夷(2分);洋务运动(2分)。 (2)学习西方,挽救民族危亡。(2分)

7 (3)二者任选一个(1分) ;理由可酌情给分(3分)。

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发起戊戌变法。它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思潮日益高涨。

陈独秀:宣传民主、科学,发起新文化运动。它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第7篇:历史试卷分析

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十二中陈玉冬

紧张的期末考试结束了,现将八年级历史考试情况作如下分析:

纵观整个试卷,难易程度适中,题型很符合新课标要求,注重了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考察。我所教的两个班学生平均分59.8分,及格率52.9%,优秀率23.53%。选择题一部分同学做的还可以,40分以上的有二十几人,4.6.7.10.13,16题错的同学较多。综合题中26.28.题学生得分较高,29.30题失分较多。分析学生失分较多的原因,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掌握还不牢靠,反思自己平时教学,还是过于对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忽视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检查,思想认识过于自负,学情分析不够,总认为这么简单的知识,学生掌握没问题,可事实不这样,八年级学生今年第一次使用新教材,对很多知识属于陌生,导致了答题时候很多很容易的问题学生不会,尤其是综合题,很多学生不会分析题,在这方面我平时训练还不够。

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我会不断反思自己,认真备好教材,深入学习新课标,深挖教材,多找一些材料题让学生做,注重对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培养,结合农村中学学生特点因材施教,争取在下学期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每到学期期末,学校都会对学习或习惯养成有进步的学生或者教师进行表彰。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期末总结表彰大会主持词,仅供参考。

学校期末总结表彰大会主持词(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伴随着岁月匆匆的脚步,承载着勤奋耕耘的喜悦,我们圆满结束了本学期紧张而充实的学习生活。

回顾过去这一学期里,我们经历了许许多多,也感受了许许多多。时光在流逝,但过去所发生的一切,我们仍记忆犹新、历历在目;你们的表现,老师更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今天,我们武邑聚英学校的全体师生相聚在这里隆重召开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总结表彰大会,首先我代表学校对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老师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对爱校如家、刻苦学习的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本次大会旨在总结各班、各位同学在学校各方面的表现,表彰一学期以来通过自身努力、刻苦学习,在各方面取得优秀成绩的同学和优秀班集体。

我想此时此刻,大家的心情都非常激动。但羡慕和欣赏别人,都不如相信自己,相信我们一定会在追求中进步,在拼搏中坚强,在沉思中成熟,在磨练中成长。请让我们多一些“起舞弄清影”的乐观;多一些“根株浮沧海”的达观;多一些“星垂平野阔”的宏观;多一些“人闲桂花落”的静观。你们的求学之路就会更宽;你们的考试之路会更顺;你们的青春风采就会更亮丽;你们的人生世界就会更精彩。

我们是武邑聚英学校的希望,校园因我们的存在而生机勃发,岁月因我们的存在而多彩多姿,时代也因我们的存在而光辉灿烂!

本次参会的领导有: 在此,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莅临大会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宣布:武邑聚英学校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总结表彰大会,现在开始! 本次活动共有八项议程:

第一项:宋主任宣布期末考试表彰决定

第二项:郭主任宣布获奖学生名单

第三项:颁奖

第四项:学生代表发言

第五项:教师代表发言

第六项:郜主任宣布《关于“三好学生、模范班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学生会干部”的表彰决定》

第七项:张主任宣布学生获奖名单

第八项:陈校长作总结讲话

下面进行 第一项:请宋主任宣布期末考试表彰决定

第二项:请郭主任宣布获奖学生名单

第三项:颁奖。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对获奖同学和班级表示祝贺!希望获奖的同学戒骄戒躁、再接再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希望其他同学在新的学期里,以受表彰的同学为榜样,顽强拼搏、刻苦努力、奋起直追、争创佳绩。我坚信,只要我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就一定能再创佳绩、再造辉煌。

第四项:(学生代表发言)

请学生代表, 年级 班 同学发言,大家掌声欢迎。

老师们、同学们:大浪淘沙,方显真金本色;暴雨洗礼,更显青松巍峨。 同学的发言,激情四射,倍显青春活力,为我们迈步新征程,坚定了信心。我坚信,接下来的初中岁月,同学们定会奋力拼搏,一路风雨,一路豪情。明天的辉煌定将属于你们!同学们,加油!加油!

第五项:(教师代表发言)

有请教师代表 老师做精彩发言,大家掌声欢迎。

谢谢 老师慷慨激昂的讲话。同学们,我们永远都不能忘记,在漫长的学习生活中,是老师与我们风雨同舟,朝夕相处,是老师的谆谆教诲和默默无闻的耕耘,才使我们拥有了今天成长的快乐!他们付出的是汗水,是心血、是智慧;他们逝去的是容颜,是青春。没有老师的付出,就不可能有我们今天的成绩。谢谢老师们!你们辛苦了!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对各位辛勤工作的老师表示真诚的感谢!

第六项:请郜主任宣布《关于“三好学生、模范班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学生会干部”的表彰决定》

第七项:张主任宣布学生获奖名单 第八项:(陈校长作总结讲话) 最后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陈校长作学校工作总结讲话。

请陈校长作总结讲话,大家掌声欢迎! 赵主任对这次期中考试进行了全面总结,望各个班级、各位同学也要认真总结,扬长避短,努力拼搏,在今后的学习中取得更好成绩。

一句简短的誓言代表了我们的决心,一句简短的誓言代表了我们的态度,让我们释放出心底最坚定而呼喊: 丁校长的讲话客观公正,希望我们全体师生,以这次期中考试为契机,查漏补缺,再上一个新台阶;各班主任要组织科任教师开好联系会,总结经验和教训,力争把后期工作做得更好!

老师们、同学们,陈校长催人奋进,鼓舞人心的讲话给我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希望全体师生以这次表彰会为契机,用心领会陈校长的讲话精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与学上。让我们以坚定的信念,饱满的热情、求实的作风、实现新的跨越,创造新的辉煌。 今天的会议到此结束,请各班级有序退场。

学校期末总结表彰大会主持词(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转眼间,本学期已经过了一个月了,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召开我们学校全体师生大会,这既是一次总结大会,更是一次加油大会!首先,让我们对莅临会场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他们是梁校长、胡主任、张主任,同时,对呕心沥血的全体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阵阵掌声道出了我们学校全体师生的心愿,发展我们学校需要我们积极地努力,我们的努力必将为我们实现新的跨越注入新的生机、新的活力、新的希望!

现在,我宣布:我们学校第一学期期末总结表彰大会现在开始!

(一)、大会进行第一项,请全体起立,唱校歌(脱帽)。

(二)、大会进行第二项,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请张主任讲话。

总结:我们的发展,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教学成绩的提高,都离不开领头雁。张主任热情洋溢的讲话,让我们欣喜,让我们振奋。同学们,让我们认真学习和落实于主任的讲话精神,拿出你“我行,我一定能行”的信心。拿出你“吹尽黄沙始见金”的毅力,拿出你“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勇气,从现在开始,努力在今朝。以辛勤的汗水去描绘人生最美的彩虹!

(三)、大会进行第三项,请多何老师宣读被表彰同学名单。请被表彰同学上台领奖。

(四)、大会进行第四项,学生代表发言。

先请七年级总分第一名,七年四班单科五科第一名、七年级单科三科第一名的同学上台发言(大家欢迎!)有请八年级总分第一名,八年三班单科五科第一名、八年级单科四科第一名的同学发言。(大家欢迎!)有请九年级总分第二名,九年三班单科三科第一名、九年级语文第一名的同学发言。(大家欢迎!)

总结:大浪淘沙,方显真金本色

暴雨洗礼,更显青松巍峨。同学的发言,

激情四射,倍显青春活力,为我们迈步新征程,坚定了信心。我坚信,接下来的初中岁月,同学们定会奋力拼搏,一路风雨,一路豪情。明天的辉煌定将属于你们!同学们,加油!加油!

(五)、大会进行第五项,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优秀教师杨老师发言。

总结:谢谢——杨老师慷慨激昂的讲话。同学们,我们永远都不能忘记,在

漫长的学习生活中,是老师与我们风雨同舟,朝夕相处,是老师的谆谆教诲和默默无闻的耕耘,才使我们拥有了今天成长的快乐!他们付出的是汗水,是心血、是智慧;他们逝去的是容颜,是青春。没有老师的付出,就不可能有我们今天的成绩。谢谢老师们!你们辛苦了!(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对各位辛勤工作的老师表示真诚的感谢!

(六)、大会进行第六项,有请教务处德育干事谢老师发言。„刚刚谢老师提出的具体要求,如果我们能做得更好,那就更优秀了!

(七)、大会进行第七项,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张校长作重要讲话。

总结:老师们、同学们,刚才——校长为我们全体师生提出了新的期望,对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我们新学期的工作和学习指明了方向。希望全体师生认真领会,不断反思,明确目标,采取更有效的措施,用智慧和汗水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为人生添彩,为学校争光!

老师们,同学们,“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我坚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确定目标,脚踏实地,全力以赴,在我们学校这块教育的沃土上汲取成长的营养,那么,学校飞跃,指日可待。 最后,祝愿同学们学习进步,

梦想成真!祝愿各位领导和全体师生身体健康,天天快乐!谢谢大家!

(八)大会进行第八项,

我宣布:今天的大会到此结束,请领导和老师先行。然后,各班级听体育老师指挥,有序退场。

学校期末总结表彰大会主持词(三)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为总结经验,激励先进,赶超先进;为激发斗志,鼓舞士气,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为争取辉煌的业绩,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今天下午第一节课我们高一年级700多名师生齐聚在这里隆重举行期末总结表彰大会。

大会进行第一项,为获奖班级和同学颁奖。

由于时间关系,所有获奖的同学就不一一上台领奖了,三等奖奖品由各班班长到教导处处领取,在班内发放。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对全体获奖同学表示祝贺!希望你们再接再厉,不骄不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希望其他同学在今后的日子里,振作精神,奋起直追,争创佳绩。

大会进行第二项,请获奖同学代表 班 同学发言,大家欢迎!

大会进行第三项,有请教师代表 老师发言,大家欢迎!

感谢杨老师的精彩发言!在我们学校,还有很多像杨老师一样扎实工作的老师,你们是学校宝贵的财富!我提议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向辛勤付出的教职工们表示感谢! 大会进行第四项,请教导处 主任就本次期末考试和下阶段安排进行发言,大家欢迎! 大会进行最后一项,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郭校长讲话!

老师们、同学们,刚才, 校长催人奋进,鼓舞人心的讲话给我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希望全体师生以这次表彰会为契机,用心领会 校长的讲话精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与学上。让我们以坚定的信念,饱满的热情、求实的作风、实现新的跨越,创造新的辉煌。

今天的会议到此结束,各班级依次有序退场。

第8篇:历史试卷分析

一、基本情况:

本套试卷难度中等偏上,注重对学生知识理解迁移能力的考查,

二、试题分析:本次考试试题总的来说,试题主要体现了以下特点 : 1.题目知识面广,综合性强。

2.试题难易适中,重点突出。本份历史试题从难易的程度来看设计的也比较合理,且对重点知识的考查很突出,如5题、7题、18题等试题的难度系数接近中考,且考查的是重点知识、主干知识。只是学生没有经过综合训练,所以成绩不是很理想。

3.命题形式灵活,侧重能力。

本份试题命题形式很灵活,但考查的知识点都在课本。试题总的来说,考查的是学生的能力。如11题、16题等考查的是知识的迁移能力、学生的应变能力体现了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

总之,这份试题有一定的分量,加上学生没有认真进行综合复习和训练,所以总的来看,分数不是很高,不及格的学生接近一半,但试题既能考查学生的知识,又能考出学生的能力。

三、试卷分析

(一)选择题

选择题满分20分,大部分学生得分在15分左右。出错较多的是

1、

3、

11、16几个小题。

7、

12、15这几个题学生存在问题是知识掌握的不牢固,导致出错。

(三)材料解析题

第21题,该题2个材料该题满分7分,大部分学生得分在3分左右,学生出错的原因还是不能认真读题,所记忆的知识不牢固,容易混淆,大多数学生回答不全面。

第22题,学生出错的原因是学生对历史知识记忆不牢固,造成失分现象严重。 第23题,题考查学生对人类历史上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的准确识记和理解。学生得分不高原因还是不认真审题,(3)小题是开放性问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可学生对开放性试题的语言组织能力较差。

第24题,历史小论文,这样的题型也是中招考试的重点,题型新颖,学生失分最严重的地方。语句不完整,组织能力差。

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注重对知识进行巩固、整合,形成知识体系,着重训练学生的答题技巧和方法,应做到以下几点:

1.夯实基础知识;夯实基础,从落实知识做起。对于课标要求的基本知识、重点知识,一定要重点落实,让学生掌握准确无误。反复记忆,重视检查落实,一定不要忽视基础,不要让学生应得的分失去;应重视对知识的查缺补漏。 2.提高综合能力;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要进一步提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应训练学生读图、识图、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训练学生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从而起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的目的。

3.加强专题复习;近年来的中考试题往往以专题的形式出现,在复习时注重对知识的归纳总结,加强专题复习,突出历史的整体性。

4.提高答题技巧;复习阶段,应狠抓审题能力的培养、答题技巧与答题规范性训练。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认真审题、避免出现答错题;加强答题规范性的训练,使学生答题时做到点化、序列化和段落化;加强学科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按题目的要求取舍和重新整合知识。

针对以上情况在以后教学中应采取以下措施: 1.夯实基础知识

在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对知识点的巩固,反复训练,以每个学生都能熟练地掌握为前提,尤其是对于学困生,一定要让他们掌握最基础的知识,争取使他们能够及格。

2.构建历史知识体系

历史知识有宏观的,有微观的,平时学生学习关注微观的多,用功在某一事件的时间、地点、过程、意义。复习时,应多关注宏观知识,纵向综合,横向综合,形成知识网络,实现知识体系构建。教师教学中也要注意历史事件的纵横向联系,在平时的讲课和练习中勤于思考教材,把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类似事件从不同角度进行对比,要把历史上的分期强调清楚。

3.注重历史特征的把握。

近两年中考很注重对事件特征的考查,此次考试也不例外,如选择题1 ,考查第一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由独立自主的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型。

4.注意答题规范性的训练

在教学中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训练的同时,一定要对学生进行答题规范性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按照要求规范答题。减少错别字等失分现象。

2015--2016九年级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仙台镇初级中学

王晓萍 2015.03

第9篇:历史试卷分析

唐山三中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期末考试历史学科卷面分析

班级:九年级

1、

2、5班

教师:刘振印

2010年1月15日

一试卷情况:1.试题不仅考查学生的历史知识、历史基本线索和脉络,还要考查与学生相关的社会生活实践以及自身的情感体验,以有利于学生价值观转变和人文素养的提高,体现历史课程独特的情感教育功能。

2. 历史试卷题目呈现方式生动活泼,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内容、版式对学生充满吸引力,新颖别致,一返过去题目枯燥、单

一、死板的特点。学生看到题目后好奇、亲切、自然,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3. 试题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历史教学大纲》、《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广而浅的历史知识。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选择题题型特点:

1、覆盖面广:20道选择题涉及16课的基本知识。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民族关系等各个领域。

2、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每道选择题都是最基本的、课程目标要求掌握的历史知识。

3、注重知识的迁移,考查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将同类历史知识或前后相关的历史知识罗列在一起,训练学生的联系、比较和分析能力。如第

2、

3、

6、20题。 原因分析:本题得分率较高,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失分最高的是第6题,造成该题失误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题干不理解,不明白提示的意义,题干所提示的内容学生了解不太清楚。其次是第7题、第11题、第13题,失误原因:一是在学习新课时不求甚解,对有些历史事实似是而非;二是对一些抽象的概念性较强的历史知识不太理解。三是不注重有效信息的分析,缺乏相关历史知识的积累,如第6题。 材料分析题,做的不是很好,学生有一种陌生的感觉,根本不知道这些材料和谁有关系,所以做的时候就无从下手。追其原因是平时“读书”的习惯还未养成,积累的兴趣还不高。从这一题可以看出,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的能力不怎么样。问答题得分情况也不是很理想,主要原因是不会归纳总结,例如问毛泽东为什么到农村建立根据地回答的不是很全面。甚至有的学生不知道该如何着手。暴露出来的问题是理解仅停留在一个较低的层面上,由浅入深的探究式的学习能力是有缺陷的。

还暴露出一个问题,就是写错别字,“玻利瓦尔”的“利”好多学生写错,部分学生的卷面不整洁

三、改进措施

1教师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

2教师重视学习,深入研究探究教学。

3在学习中继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鼓励他们多问、多探讨,强化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思。使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达到爱学、乐学,力求全面培养学生。

4加大阅读理解的训练,提高学生答题技巧,平时注意纠正错别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当前教师亟应克服的问题:教师以自我为中心,只重知识传授,满堂灌;严重忽视能力的培养或缺乏培养能力的方法和手段;思想教育空洞落后,脱离实际,没有针对性。讲课枯燥没有激发(或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严重忽视地图、插图等的运用。

上一篇:浅谈供电企业营销策略下一篇:会议传达落实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