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考试试卷分析

2024-05-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一物理考试试卷分析(共12篇)

高一物理考试试卷分析 篇1

一、试卷结构

试卷共24题满分100分、时量为90分钟、考试范围为高一必修一全部内容。具体的题型是1题――14题为单选择题分值为42分、15题――20题为填空题分值为20分(其中实验题占12分)、21题――24题为计算题分值为34分。

二、试题总体特征

1.试卷结构与我市往年期末考试试卷基本相似,而最后压轴题与2007年我市期末考试压轴基本相同。

2.各章所占分值为: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5分,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30分,第三章相互作用15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40分。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考查,考查重点突出,适当的注意了对能力的考查。更特别地注重物理情景的设置,给学生以物理思维方法的引导。

3.试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多的题都是身边的物理情景。

总体来看,本试卷命题目是符合我市(我校)实际情况、适合新课改后学生的,是一套成功的试题。

三、成绩统计

年级参考人数913人,其中90分以上44人,80-90分103人,70-80分208人,60-70分185人,50-60分152人,40-50分116人,30-40分65人,30分以下36人。最高分100分,最低分9分,平均分只有62.2分,分数偏低了些,优秀率16.1%,及格率59.1%。

四、答卷评析、抽样统计

共抽样调查了我校成绩相对最好的1106班的50份试卷,为方便起见以各题全部做对的学生人数比例统计计算了难度系数(容易度系数)分别为:第1题0.76;第2题1.00;第3题0.88;第4题0.96;第5题0.98;第6题1.00;第7题0.94;第8题0.90;第9题0.92;第10题1.00;第11题0.90;第12题0.90;第13题0.30;第14题0.40;第15题0.88;第16题0.86;第17题0.86;第18题0.64;第19题0.66;第20题0.60;第21题0.98;第22题0.92;第23题0.92;第24题0.38。

从试卷抽样调查看选择题第13、14、计算题第24及实验题第18、19、20题失分最严重。而第1题得分不太理想实属不应该出现的。

五、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1.要不断改进教法,培养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要加强备课,多研究学生,多和学生本身出发来设计教学。要将物理课上得有趣,让学生学得有味,做到“润物细无声”;认真备好每堂课,注意物理知识前后的贯通与纵横联系,物理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联系,把课上活。

2.降低教学重心,实施零起点教学。要照顾全体学生,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教学,把基本概念基本规律落实到位。

3.加强实验教学,让更多的实验进入课堂。要不拘形式地进行实验教学,让学生动手参与实验,在实验中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体验、探究,让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获得获取知识的方法与途径。

高一物理考试试卷分析 篇2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择我校2007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学期末闭卷考试试卷, 共73份。

1.2 方法

运用教育测量学原理, 用Excel2003软件建立数据库, 将各题的编号、得分、答对情况和每名学生的成绩等项目录入计算机, 利用函数公式计算试卷难度、区分度、信度等指标, 并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对成绩进行正态性检验。

1.2.1 正态性检验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对73份试卷得分情况进行正态性检验, 结果W=0.99, P=0.73。显著性水准α取0.2时[2], 提示本次考试成绩基本呈正态分布。

1.2.2 试题信度分析

试题信度是考试客观性及考试结果准确性的一种反映, 试题信度高, 表明考试结果很少受随机因素的影响, 考分能真实可靠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业水平。

客观题信度选用库德—理查逊 (Kuder-Richardson) 信度公式计算[3]:

其中rtt表示库德—理查逊系数, k表示试题数, p表示每个测试题目答对人数的比率, q表示每个测试题目答错人数的比率, σt2表示测试总分的方差。

主观题信度采用克伦巴赫α系数法计算[3]:

其中rtt表示α系数, k表示试题数, σi2表示每个测试题目分数的方差, σt2表示测试总分的方差。

1.2.3 试卷分析

以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作为评价试题质量的主要指标。

(1) 难度是指考生对某一试题做出正确回答的百分率。它反映了试题的难易程度, 用难易指数P表示。通常主观题的计算公式为:P=某题得分的平均数/该题的满分。客观题的计算公式为:P=某题答对人数/参试人数。试卷的平均难度系数为:P=所有学生平均成绩/试卷的满分[4]。难度的区域划分为:难题:P<0.6, 较难题:0.6≤P<0.7, 中等题:0.7≤P<0.8, 较易题:0.8≤P<0.9, 易题:P≥0.9[2]。

(2) 区分度是试题能否将学生成绩拉开距离的标志。区分度能真正从分数上区分学生的成绩, 用D表示。

客观性试题:将分数从高到低排序, 分为两段, 各取27%作为高分组和低分组, PH、PL分别为高分组与低分组在该试题上的通过率, D=PH-PL[5]。

主观题:, 其中XH、XL分别为高分组和低分组得分总数, N为高分组或低分组人数 (即为应试人数的27%) , H、L分别为该题的最高分与最低分[5]。

通常区分度的评价指标为:D≥0.4表示很好;0.39≥D≥0.30表示良好, 修改后会更好;0.29≥D≥0.20表示尚可, 仍需修改;D≤0.19表示差, 必须淘汰。

2 结果

2.1 题型分布

此次卫生学考试试卷共66道试题, 7种题型, 其中客观题 (单项选择A、B型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 55道, 分值70分;主观题 (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11道, 分值30分, 试卷满分100分。题型与所占分值见表1。

2.2 学生的考试成绩及分布

参加此次卫生学考试的学生人数为73人, 及格71人, 及格率97.26%。试卷满分为100分, 平均成绩为75分, 最高分是94分, 最低分是54分。考试成绩频数分布情况及直方图见表2、图1。

2.3 试卷的信度

客观题的库德-理查逊信度系数为0.80, 主观题的克伦巴赫α系数为0.54。

2.4 试卷的难度和区分度 (见表4、表5、表6)

3 讨论

此次卫生学考试平均分为75分, 标准差为8.3, 基本呈正态分布, 高峰分布在75~80分之间, 中等分人数较多, 低分、高分人数较少。这表明学生确实是按照教学大纲以及教师授课的重点内容积极复习备考的。

按照教育测量学理论, 一般考试试卷的信度要求达到0.5以上[5]。此次考试客观题信度和主观题信度均达到0.5以上, 表明试卷信度较好, 基本能测量出学生的知识能力。

难度是评价试题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试题的难度受所测内容本身难易程度以及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一般试卷的难度分布应为:难题与易题各占5%~10%, 较难题与较易题各占20%~30%, 适中题占25%~40%比较合理[6]。表4显示, 此次考试难题与易题所占比例均超过5%~10%, 易题所占比例较大, 较难题所占比例低于20%~30%, 较易题所占比例适中, 中等题所占比例适中。这可能是由于难题为两道分值高的简答题, 易题为分值较低但所占比例较大的选择题, 所以, 最终学生成绩仍然呈正态分布。另外, 易题与较易题中单选题、判断题、名词解释得分比例较大, 说明学生的学习态度是积极的, 确实是按照教学大纲以及教师上课讲授的重点进行复习备考的, 对基本概念及基本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较好。表6显示, 多选题和简答题难度较大, 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多选题题型本身难度较大;另一方面说明大多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 对知识只停留于记忆层面, 不能做到前后联系、融会贯通。

表5显示试卷区分度差、尚可、良好和很好的比例分别为50%、22%、14%和14%。在区分度差的试题中, A型单选题、判断题和名词解释占85%, 说明这3类题型区分度差, 此结果在表6中也有所显示。结合难度分析结果, 笔者发现这3类题型主要考查记忆性知识点, 表明学生对记忆性知识点掌握程度的区别不大。

4 对教学及命题工作的思考

通过对此次卫生学考试试卷的分析, 笔者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对需要记忆的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对知识的理解、融会贯通能力不强。因此,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一方面要注重卫生学与解剖、生理、生化等基础课程的联系;另一方面在教学中多采用案例教学法, 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次卫生学考试试卷存在的问题:易题所占比例偏高, 适中题比例稍低;A型单选题、判断题和名词解释这3类题型区分度差, 其中判断题和名词解释易题所占比例过大。因此, 在将来命题时, 应适当增加判断题和名词解释的难度, 减少对记忆性知识点的考查, 适当增加理解和应用型试题所占的比例。

参考文献

[1]曾菊绒, 李萍, 胥晓丽.药学专业《药理学》考试试卷分析[J].医学信息, 2009, 22 (1) :97~98.

[2]吕波, 柯磊, 李元锋, 等.《环境卫生学》考试试卷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04, 20 (5) :595~597.

[3]薛茜, 李述刚, 曹明芹, 等.硕士研究生《卫生统计学》试题质量评价[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05, 28 (8) :787~790.

[4]王一任, 曾小敏, 王乐三, 等.《医学统计学》试卷分析与教学改革思考[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11 (2) :161~162.

[5]姚永革, 吕波, 詹平, 等.《卫生学》考试试卷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07, 23 (2) :239~241.

高一物理考试试卷分析 篇3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按照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测量,并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课程标准着重提出要改变以前的一元化的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改变结论性的评价体系建立起过程性的评教体系.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实际存在着脱节,高考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一张试卷来评价学生,无论平时做了多少过程性工作最终要靠考试成绩来说话.这样的评价体系反映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就是各地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各个学校依然将学科教学看成是重中之重,其他工作都是围绕着学科教学展开,为提升考试成绩服务.虽然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就高一物理的考试制度而言,笔者认为还存在几个不合理的地方.

1 调快了教学进度

现有高考制度下各地为了为高三留出充足的复习时间都采取了在高一高二加快教学进度的办法.整个高中物理包括必修1、必修2、选修3系列教学内容都在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前结束.为此,在高一阶段至少要完成选修3-1第一章电场前的教学.而且由于要检测各校教学效果,各区市一般期末考试采取联考方式,教学进度和联考范围在开学初已经由教研室下发给各个学校.各校实际就是按照这样的教学进度开展教学.这样的安排导致各校必然要加快教学进度,本来需要一个月的教学内容可能三周内就必须教完,为了赶进度教学要求得不到完全落实就变成了经常发生的事情.而且教学进度过快,学生将无法做到及时有效的掌握所学知识,由此带来学生学习的巨大压力,容易形成学生物理学习的挫折感,体会不到学习的成功乐趣.这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物理后续学习.物理这一科目有着自己独特的教学规律,如果在基础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某种物理知识的时候没有打好相应的学习基础,没有在高一阶段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或者研究方法很好的掌握,那么在今后在高三复习阶段要想获得实质性提高将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2 拔高了教学要求

课程标准是国家站在高阶段通盘考虑而提出的最低要求,各地各校为在高考中出成绩,人为加大教学难度和要求.虽然在各种会议上,各级领导经常呼吁和要求各校要降低教学要求,但是实际教学中就是高一这样的高中基础年级教学要求也只会被拔高而不会降低.甚至有学校提出“高一高三化”的教学口号.为什么会提高教学要求?长远来看与高考有关,近期来看与每个学期都要举行的期中期末联考有关,尤其是与考试难度有关.表1为连续三年高一上学期大市统考本区物理成绩.

从以上表格可知,连续三年期末考试均分得分率都在50%以下,考试是衡量一个教师一个学校一个地区教学效果不可缺少的方式,对教学有着非常强烈的指导性作用,考试难度强烈影响着教学难度.上表统计数字告诉我们高一联考的考试难度.各校为了在如此高难度的考试中获得理想成绩又在教学过程中无序增加教学难度,更加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试想一下如此低的得分将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有多大巨大的副作用,将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等到高一结束分科时学生将本能的避开物理组合,把学生硬生生的推给了其他分科组合.

综合以上两点可以看出,由于受到教学进度和考试难度的影响,各校在高一阶段普遍采取了不太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模式,人为调快了教学进度加大了教学难度,这进一步拉大了初高中物理的台阶,导致了本就比较抽象难学的物理在高一阶段变得更加的难学.

高一阶段是高中物理的起始阶段,也是高中物理的基础阶段,本阶段学生将会接触到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及思维方法,本阶段所学内容是今后物理学习的基础.这一阶段的教学近期决定着学生能否顺利渡过初高中衔接阶段,适应高中物理学习;远期为学生高二的选科打下基础,为选修提供方向性的参考,对学生的未来有着重要影响.从教学进度和考试难度角度出发,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两个方面.

2.1 控制好教学进度和难度

高一阶段属于初高中衔接阶段,学生还深受初中时期所形成的物理学习方法,学习思维的影响,很多学生还有着一种物理很简单,把基本概念背熟就可以应付考试的错误观念.这就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纠正这些错误观念和错误行为.让学生不断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尤其是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不是让学生做学习的被动接受者.作为教学进度的制定者需要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学情,充分利用考试对教学的反馈作用控制好教学进度,考试内容上多向实验知识和生活实际知识的倾斜.众所周知探究实验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悟物理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形成物理能力方面有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的利用实验进行教学,除了做好课本上的探究性实验外,也可以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努力的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处于不断的发现之中从而激发出他们持久而浓厚的物理学习激情和兴趣.

“有考试就有应试,考得有多难教得就有多难”,这句话充分体现出了考试对教学的影响.前面的表格中统计数字已经给了我们清晰而直观的事实,在高一联考120分的卷面分中均分只能得到60以下分数,很多三星及以下学校学生得分更加惨不忍睹,而且是每次考试都出现这个情况,这就说明考试难度已经超出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这样的考试会造成两个直接后果:一是学生的物理学习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打击,很多平时对自己的物理学习很有信心的学生看到自己引以为豪的物理只考到如此的成绩显得非常的沮丧,他们的初中物理每次考试都是接近于满分,高中物理考试使他们时刻都处于悲观和焦虑之中;二是作为物理教师来讲必然要加大今后教学的难度.

从考试角度来看,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好考试对教学的引领和把控作用,控制好教学进度和难度,笔者认为高一物理教学要从最基础教学出发,保证物理教学尤其是实验教学的时间,让学生充分享受探究过程,收获探究的乐趣,形成物理学习的基本思维方法和基本能力,从而把学生初步带入物理学习的大门.

2.2 控制好教学方向

高一阶段是起始年级,物理所学内容按理说属于必修部分,非常基础,对学生的后续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考试方式和内容对教学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新课改提出学习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增加日常性考查内容,这样可以对阶段性考试有一个很好的辅助作用.各级教研机构在出阶段性考试试卷时,应该侧重于基本物理规律和概念和基本物理的思维方法的考查,少考查难度非常大、思维面很狭窄的题目.要充分利用好考试的导向性作用,引导高一物理的教学注重于基础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注重于探究过程本身的教学.放慢教学进度,改变那种教师讲课时急于求成,干巴巴的快速推进概念教学然后直接用题目进行巩固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将教学时间还给真正的教学,特别是实验教学,让学生享受物理学习,享受探究给他们带来的乐趣.通过物理教学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在运用中领悟到物理学习与他们的生活、与科技的发展、与他们的兴趣有着紧密而持久的联系.让他们长久的保持着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同时也为他们将来的选科打下良好的学科基础.

高一物理考试试卷分析 篇4

物理试卷分析

就物理试卷而言,整张物理试卷难度中等偏易。

从错题区域来说,主要丢分区域为填空题,共计丢分23分,占到了全卷丢分43分的50%以上,由此可以看出,该生基础不扎实,对其知识点总是似懂非懂的样子。

整体分析必修1、2其知识盲区有:

(1)、受力分析,尤其是关于弹力和摩擦力的动态受力分析。

(2)、一般运动的一些有关图像及物体运动状态分析。

(3)特殊运动:①平抛运动 ②上抛运动 ③圆周运动(天体圆周)。

(4)组合运动分析能力差。

值得注意的是:物理计算题是按照公式给分,见一个公式给一个分,而该生在解答计算题时,显然忽略了这一点,从而导致题做对了,可是得不到满分!

解答题正确格式应为:

高一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分析 篇5

一、试卷结构

试卷共34题,其中30道为选择题,4道为非选择题。总分100分。考试内容为生物必修一。总体看来,试卷知识点详尽,题目较基础,除基本知识以外,还注重了学生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对所学知识活学活用的考查。试题难度适中,有较好的难易梯度。每题的知识点明确。

二、试题特点

1、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对于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做到重点考,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考查的基本上都是教材主干知识和重点内容。试题中没有偏题、怪题。

2、范围全面,第一章学生应该掌握的类型题都在试卷中得到充分体现。

3、多变灵活,角度较新

因考查的是基础知识和内容,所以看到题后觉得不太难,但是学生仔细做起来感觉问法新、角度多,需要学生对教材有较好的把握且认真审题,才能比较圆满地回答问题。同时还要运用一些解题技巧才能快速答出正确答案。

三、卷面分析:

1、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错误较多的有:5、11、14、17、18、22、29、小题,主要的错答原因是审题不清,看错看漏题目主干,14及22题为关于酶有关知识的实验题,这两题的错误率高主要是因为学生实验分析能力不强,往往抓不住有关实验步骤的核心要素,导致选不出与题干有关的答案。

17、18及29题为关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知识综合分析的习题,暴露出学生在学习知识时还没有具备综合分析,前后联系的能力,思考问题时片面,不能前后联系。其他的内容学生掌握良好,得分率较高。

2、非选择题共40分。年组最高为35分,平均得分在20-25区间,第1题、第2题在练习中做过类似的习题,第2题是关于有丝分裂的练习题,学生掌握良好,得分率较高。第4题分析判断题学生通过自己的推导得到了相应的答案,但在原因阐述方面的作答并不理想,从主观题的答题情况能看出,学生答题的规范性不强,用语不标准,以后在这方面应加强训练。

四、启示和建议

正对以上问题,今后要注意仔细审题,注意加强教材知识与图形、曲线的转换能力的培养.对于细胞的结构,部分学生掌握较好,部分人不知道相关结构及功能,以后应加强训练。

1.注重基础。高考着重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因此夯实基础知识,是十分重要的。在高考试题中不断有新情景出现,是因为引入了新的现实问题。靠“题海”战术培养出的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难以发挥作用。

2.在能力培养方面要加强推理判断能力、图表分析能力、文字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训练。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建议及时做好专题训练,如多选题专题;图表、文字曲线转换信息专题;加强训练,争取尽快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3.重视实验,勤于探究。要重视实验,包括学生实验、教材经典实验、拓展实验,着力培养考生实验设计能力。在复习中要关注科学思想、方法和精神的培养。

4.精选习题,优化解题思路。在后期复习中要精选习题,掌握答题的技巧和规律。同时,要特别重视能力立意题型中的科技应用题、信息迁移题和开放性评价题的强化训练。要适当关注近年来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引导和鼓励学生关心社会、关心人类、关注未来。因此,必须关注现实与科技新成果,内容可以不很深,但必须全面掌握。

高一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篇6

岳西县店前中学历史组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通过这次考试了解半个学期以来高一历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便搞好下半学期的教学是我们考试的目的之一。所以特地进行本次试卷分析。

一、试卷命题的基本思路

根据普通高中期中考试试卷的总体思路,我们结合课程标准和浙江省学科指导意见,考虑到我们学校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确立了命题原则: 1侧重对学科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根据年级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命题,难度系数把握在0.75左右3 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学科语言的组织能力

本次试卷分两个部分,选择题30题,扩大了基础知识考查的范围。材料题3个,难度虽然不是太大,但是重点考查学生对材料题做题思路和语言组织能力。在吸收近几年的会考试题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整合,符合考试要求。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从学生的得分情况来看,学生失分最多的试题,主要是选择题

仔细分析原因,可知学生对材料性选择题理解把握不是太好,不能从材料中找出有关的历史信息,也就是对材料背后的命题意图不了解,因此不能正确把握材料和选项的内在联系。此外对一些同类事件认识模糊。

关于材料题学生丢分也比较严重,突出的问题是不理解材料题的用意,搞不清到底是为什么,而且答非所问。暴露出学生解读材料题方面无论是思维还是语言组织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也是高一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

三、学生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措施

这次考试暴露出来的最大问题是:学生对历史极其不重视,基础知识不牢固,只是在考前几天复习了几个小时,平时的书本上知识点没有好好的落实,只是记录的课堂的板书,对课本没有认真的读过。另外,学生审题不严密,题干中透露的答题信息不能捕捉;不能架起知识迁移的桥梁;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不强,尤其是古文和表述复杂的文段;逻辑思维判断有误;等等 因此在后一阶段的教学中,首先,必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要求学生端正学习态度,重视历史的学习,而且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看课本,不能单凭板书记忆,那样学生的脑子中没有一节课的整体思路和概念,对一些基础的知识点没有把握好,是很不应该出现的;

其次,注重基础知识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厘清重要知识点,对一些主干知识要让学生进行多次反复练习,加强对学生纠错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养成及时纠错的学习习惯; 侧重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发展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加强对学生进行材料题的训练。训练做选择题的技巧:题干抓背景材料、具体知识点和题眼。把题干的知识完整化,体会出题者的意图,题支进行比较;把题干反映的小知识点放到时代背景中去判断,而不是零碎的猜测;抓住关键词句。教会学生迁移的方式:架起知识点之间的桥梁,培养逻辑思维的基本能力。多做选择题,以教会方法为主。

第三,对重要概念的解析要到位,要学生注意对概念的准确把握、全面理解。概念要讲透、理解透:从多个角度阐述、理解概念,不能马虎了事,要进一步学习概念阐述的基本方法,把握其内涵与外延,为知识的迁移打下基础。要做好这一点,就要坚决地反对死记硬背,要把史实符予“具有一定史学意义的记忆结构和表达方式”。

第四、培养语感和题感,很多题目有了语感就能很快地判断出正误。历史的语感从多读、多理解文章中来,新教材的文字非常美、逻辑性强、哲理性强,多阅读课文非常有好处。培养语感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缩写、扩写、名词解释、发表个人见解等。

药用植物学考试试卷分析与评价 篇7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本教研室教师所担任的2006级药学和中药学专业本科《药用植物学》期末闭卷考试试171份。

1.2 试题组成

根据教学大纲、教学实施计划和教务处有关命题要求,确定命题原则及标准。按了解、熟悉、掌握和综合应用四个目标层次确定考题分布及其分值,分别占6%、14%、70%、10%。该试卷试题内容覆盖了所选用《药用植物学》教科书各部分知识,包括主观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客观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填图题)两个类型七个大题56道小题。见表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闭卷考试。

1.3 评分方法

试卷的评判根据提前制定的评卷标准和标准答案,按照流水方式进行阅卷,主观题由资历高的教师评阅。

1.4 数据分析

随机抽取一个行政班45份试卷,将每个人的总成绩和每个小题答案或得分情况输入Excel2003,运用重庆医科大学开发的试卷定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以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作为评价试题质量和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主要指标。

2 结果

2.1 成绩分析

试卷满分为100分,平均成绩为70.9分,标准差8.9,最低分51.0分,最高分90.0分,相差39分,各分数段频数分布图1(横坐标表示分数段,纵坐标表示频数)。本次考试成绩主要分布于65~75分,中位数位于71分,成绩分布呈偏态[5]。

2.2 试卷质量分析

本试卷的信度(α)为0.6741,表明该试卷的可靠性基本达到要求。难度系数(P)为0.71,表明该试卷的难度较低,属较易卷区分度(D)为0.21,表明该试卷的区分能力较弱,但由于本测验属目标性检测,对区分度要求不是太高,故并不影响本试卷的可靠性。

2.3 试题难度分析

难度是衡量试题与试卷难易程度的指标。根据重庆医科大学定量试卷分析系统的标准,当P<0.3时,试题太难;当0.3≤P≤0.8时,试题难度合适;当P>0.8时,试题太易。从表2可以看出,本试题中单项选择题中有1小题,多项选择题中有2小题,名词解释有1小题属于太难题,占试卷分值的6%;单项选择题中有4小题,判断题中有4小题,填空题有3小题,名词解释有1小题,简答题有2小题属于太易题,占试卷分值的40%;难度合适试题分值占54%。

2.4 试题区分度分析

区分度是指试题或试卷对考生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根据重庆医科大学定量试卷分析系统的标准,当D≥0.30,试题区分良好;当0.20≤D≤0.29时,试题区分适中;当D<0.20,试题区分差。从表3来看,有26道小题的区分度差,占总题量的46%,占分值的56%;有22道小题的区分度良好,占总题量的39%,占分值的32%;有8道小题的区分度适中,占总题量的14%,占分值的12%。

3 讨论

3.1 题型分配

本次药用植物学考试试卷有7类题型,客观题是考核学生对药用植物学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的程度;主观题是考核学生归纳、总结、分析、理解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一般来说,试卷中客观题和主观题数量比例应为6~7∶3~4。本次药用植物学考试试卷中客观题和主观题数量比例为1.86∶1,试题覆盖面较广,题型分布合理,基本符合命题要求。

3.2 考试成绩分布

本次考试成绩分析结果:平均分为70.9分,标准差为8.9,学生成绩略呈负偏态分布。原因可能包括试卷题目偏易;学生平时学习认真刻苦,对该门功课的掌握和理解程度较好;由抽样误差造成的,总之,本次考试结果基本可以接受。

3.3 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

合理的难度分配是一套高质量试题的重要方面,一般难、中、易的比例应分别为20%,60%,20%[6]。本试卷难度为0.6741,属难度适中试题,但本试题难、中、易比例分别为6%,54%,40%,其难度大试题比例偏小,而难度较易试题比例偏大,因而本试题不能真正区分优秀学生和中等学生,是造成考试成绩呈负偏态的主要原因,在检查性考试中勉强可以的,在下届学生考试中应适当增加难度大试题的比例,以便能够正确评价教学效果。

3.4 存在的问题

本试卷在题型多样化、考点分值低和覆盖范围广等方面作的比较好,也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方面,譬如名词解释可以增加到10小题,其中应该有3到4个小题是以专业外文词汇出现,增加整个试题的难度,判断题可以增加改错部分,填图题是形态解剖学的重要题型,也为以后学生学习显微鉴定打基础,但是可以降低分值为5分,也可以减少一个简答题,增加一个论述题,主要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5 展望

考试不是目的,只是一个检测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情况的手段,我们通过对考试的分析,为精品课程建设服务,修订了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案,建立了试题库,进行药用植物学的直观教学、启发式教学和探索式教学等方面的改革,革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药用植物学作为中药学和药学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讲述了药用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解剖、系统学和分类学基本知识,还介绍了有关中药学和植物化学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以及天然药物化学和生药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药用植物学考试不仅要实现检验本课程的知识掌握情况,还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以后将要学习课程的浓厚兴趣的目的,使学生顺利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

参考文献

[1]田考聪,彭斌.试卷质量定量分析系统中的几个参数及其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4,3(4):52~54.

[2]彭斌,田考聪.试卷质量定量分析软件的设计[J].医学教育探索,2005,4(2):74~75,93.

[3]张志祥,李志芬.运用试卷分析提高题库命题质量[J].西北医学教育,2004,12(2):107~108.

[4]朱永香,肖赞英,肖丹秦,等.试卷分析指标的选择及其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8,7(3):265~266.

[5]郭琦,傅强,石娟,等.《药物分析》考试试卷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3):64~465.

高一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分析 2 篇8

高一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分析

试卷题型设计共12道选择题,4道填空题,6道解答题,题型分量与高考一样,选择题部分中三角函数共占6道,占据了整个选择题的百分之五十的分量,透漏出三角函数在学习过程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三角函数公式的应用,图像和性质要求比较高,这部分也是学生的软肋,从题型难度看,这部分出题属于中等,只是公式的简单变形和应用,图像的简单变化,主要考察学生的基本功底。向量部分出了两道,第2题和第9题分别考察了平行向量和向量的模,第2题属于简单类型,第9题属于中等难度,与以往考试相比本次对向量的难度有所降低,2012和2013分别考察了向量三点共线问题,题型分别布置在11和12题位置,难度较大,算法占据1道,统计占据2道,并且算法在大题中没有出现,与12年持平,由此可以看出,算法作为新课改的新添内容,尽管占据课本不少页数,也只是鸡肋。统计主要考察了抽样方法的选择,和条形分布图,其实还是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属于简单题。选择题12题是个分段函数,这道题稍有难度,但只要学生掌握正弦函数在每一象限的符号取值,及周期性,本题便可解决。填空题一共四道,两道三角函数,14和16题,15题尽管是向量,实际是三角函数和向量的结合,14题主要考察了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公式,1属于简单题,16题主要考察了三角函数性质,奇偶性,周期性,最大最小值问题,难度中等,在解答题中,17题是向量背景给出的,主要考察向量的夹角公式,但是又必须熟悉余弦在钝角范围内是小于0的,从而构造不等式,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18题是概率题,典型的古典概型,因为目前还未学习排列组合,所以学生只能利用树杈法,或列表法解决该类问题,题目中涉及的数字不大,所以该题目不难,19题线性回归问题,此类问题主要为高二学习独立性检验做铺垫,独立性检验近几年在高考大题里有所体现这里不容忽视,此类问题主要考察数据的处理能力,属于容易题型,20题主要考察了几何概型的概率,突破点在于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本题难度属于中等,几何概型,在高考大题里面很少涉及,但是必须让学生掌握,出在这里也不意外,21题以直角三角形为背景考察向量问题,只要学生知道两个向量垂直内积为0,第一问就可以迎刃而解,对于第二问主要考察向量的坐标表示,在第二象限的向量所满足的条件,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还是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22向量和三角函数的结合,主要考察向量内积的坐标表示,和向量模的坐标表示,但又要能够熟练运用三角函数公式,第二问实际考察根据三角函数的有界性函数的取值问题,只要对向量和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和公式比较数量此题不算难题。综合来看本试卷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公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告诫学生不要好高骛远,要回归课本,不要一问的去专研难题,非常规思路不能解决的问题,技巧性解题

高一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篇9

一、试题情况分析:

本次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1、题型:

本次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题型,选择题(客观题)为单项选择,非选择题(主观题)为材料分析题。

2、题量与分值:

选择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非选择题部分共2道大题5小题共40分。分值分配合理,题目难易适中,学生基本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答题。

3、试题特点分析:

考试范围是必修一第一第二单元共6课,试题大多是学案中的原题,个别选择题是学案知识点中变化的。从考试内容看,考察覆盖面较广,重点考察学生识记、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紧跟学案、课堂,做到学即所考,做到每课有考题有重点。本次考试符合本校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突出了教学重点和难点的考察,考试过程中考察了学生的基础知识、阅读理解能力、看图能力和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等,起到了检验和考察学生学习情况的作用。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还不够牢固,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测试中出现的问题

1、学生还不太适应。初高中历史差别很大,特别是难度加大,学生还没有适应过来;

2、一大部分同学抱着学理科的想法,淡化历史;

3、学生上课状态非常好,但听完了之后不去复习,不去记忆。

4、不注意审题,答非所问

5、课堂老师所讲的学案知识,需要记住的知识点和作业,课后不认真复习,作业不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6、卷面不整洁,涂抹现象严重,字迹潦草。

7、交白卷现象太多,能有30多个学生交白卷

通过本次考试的试卷分析,可见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审题能力不强、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历史思维能力有待提高。从学生的学习态度看,主要是低分的同学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得过且过,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改进措施:

1.课堂教学要狠抓基础知识,做到讲练结合,既培养学生的识记能力,又加强技巧训练。

2.教师在授课时要做到思维清晰、分析透彻、一线穿珠,精心设计每堂课,通过自己的教学给学生展现出清晰的历史思维。

3.教师在单元学习后要及时引导学生做出历史知识的归纳小结,注意历史知识的纵向、横向比较。

4、形成融恰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课堂纪律是实施高效教学的保障。教师要多给予学生关怀、体贴,在课堂上,都是要多给学困生展示的机会,为他发挥潜力搭建舞台,切实让学困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5、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指导,抓解题的关键词关键点。

6、侧重对学生材料题的训练,让学生掌握材料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7、对学生要常抓不懈,指导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反复练习,让学生学会自己纠正自己。

8、加强针对性训练,培养学生答题的规范性。

9、多和学生交流、探讨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愿意学历史,喜欢学历史;

高一物理考试试卷分析 篇10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1)学生情况 :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2010年秋季入学留学生本科班,共22人。

(2)教材 :《现代汉语》(下 )(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

(3)课程安排:本课程安排在第四学年下学期,一周两学时。

2.考 试方法

(1)本次考试为闭卷考试 , 试卷满分100分 , 共41题 , 各题型所占比例见表1。

(2)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http://www.crsky.com/soft/28528.html)及EXCEL(windows自带office软件包 )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二、试卷分析

1.分 数段分布

通过学生成绩分布直方图(图1)可以看出,这22名学生的成绩不是正态分布,分数从60到93分,平均分为81分,标准差为9.861,全距为36,不及格人数为0,分数集中于两个区域,分别是75-83分,以及于87-96分,峰值出现在75-83分。

2.难度分析

难度即测试题目的难易程度.能力方面的测试中,它是衡量测试题目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一般来说,期末考试的难度范围应该在0.3-0.8之间。

由于本试卷全部由主观题构成, 因此使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2]

式中:P为试题难度;为学生在该题得分的平均值;W为该题的满分值。

通过试卷各题难度表(见表2)可以看出,试卷整体难度为0.81,难易程度尚可 ,稍微偏易。

3.信度分析

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或可信程度,它是反映测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一种指标,表明信度大小的统计量叫做信度系数,其最大值为1[3]。在SPSS软件中,一般采用克隆巴赫系数。该系数愈高,即工具的信度愈高。一般来说,信度应该高于0.8。

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本次考试的信度系数为:Alpha=0.603,信度略微偏低。

三、试卷评价

1.题目设置及难度梯度

本试卷包含比喻、夸张、比拟、对偶、设问、反问、借代、排比、仿词九种修辞方法。试题具体分布见表1。

就试题分布而言,比喻和比拟在现实生活和文学作品中使用较多,并且容易混淆,知识点复杂,因此在试卷中所占比例较高。

就题型而言(具体分布见表1),第一部分为填空题,以基础理论为主,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第二部分为造句题,考查学生对每一个修辞方法的使用情况;第三部分是综合题,让学生使用多重修辞方法进行短文写作,考查学生在篇章中对修辞的理解和使用能力。试题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符合难度梯度。

2.数 据分析结论

(1)分数段分布直方图

本直方图不是正态分布,原因可能有以下三点:

1受试者来自于多个不同的国家,其专业、背景有很大差异,因此,认知输入的效应并不相同。

2受试者为大四毕业班学生,考虑到实际情况,会在分数上进行适当调整,尽量减少不及格人数。

(2)试卷难度

通过试卷各题难度分析可以看出,试卷整体难度为0.81,难易程度尚可,稍微偏易。前20题中,有12道难度为1的题,也就是说全部学生都给出了正确答案,这是因为在前20题中,测试的内容为基础概念,活用部分少,因此正确率较高。鉴于期末考试属于目标参照性考试, 可以适当有一些难度较低的题目,因此此试卷难度合适。

(3)试卷信度

本套试卷信度系数为0.603,略微偏低。为了进一步提高该试卷的信度,我们可以适当增加试题的题量,就会进一步降低偶然因素的影响, 但增加题量时的题型要和原来的题型一致,同时要注意控制难度,力求和原来的难度相当[3]。

摘要:试卷质量分析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教学效果检查的重要依据。本文对试卷样本,从成绩分布、试卷难度、信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对试卷命题质量做出科学的鉴定和总结,提出提高试卷的命题质量的方案,以便对教学进行有效反馈,提高教学质量。

高一物理考试试卷分析 篇11

安仁中学2011级历史组

一、指导思想

试卷遵循新课程基本理念的要求,突出对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紧紧围绕高一历史核心知识,围绕初步运用历史基本能力来命制题目。

二、数据分析

试卷选择题60分,非选择题40分,从全校平均分和各档人数分布情况看,全年级文科参考458人,历史学科有110人及格,80分以上3人,80-70分25人,70-60分82人,最高分81分(2人),最低分0分,年级平均分48.8分,试题中等偏难,区分度较好。

三、试题特点

试卷比较科学,考查目标合理、明确,题目表述规范。容量比较适中,对于一个半小时,题量稍显较大。题目的覆盖面合理,几乎覆盖了所学的主干知识。材料选取严谨、有新意,材料题的梯度明显。

1、注重基础,贴近教材

试卷紧扣教材,注重考查历史基础知识和学科基本技能,注重对一些重要概念和结论的准确理解,以及对历史发展过程的规律性总结。试题客观题部分大都是基于主干知识的考查。如主观题31、32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解决农民问题所进行的探索,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问题也完全依托教材,试卷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重视阅读课本,以夯实基础,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

2、巧设情景,图文并茂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各种新材料在高考试题中的运用越来越常见,所选材料广泛,形式多样,重视考查学生信息解读、知识迁移能力。本卷材料选取多样化,充分运用文献、图片、表格、评论等多种材料来命题,创设历史新情境,注重题引的设置,强调让学生走进历史、感悟历史,体现了试题的新颖性和可读性。如选择题的4、7、14、15、25充分利用图表和图片,又如选择题1、2、5、6、8、9、10、11、12、17、18、19、20、22、23题充分利用文献。

3、凸显史观,倡导课改

高中历史新课程突出“三大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这成为新课程下历史教学和考试的重要特点,本次考试命题设计上也反映了这一特点。如主观题33题有中国近代化进程,彰显了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倡导的精神和理念。

此外,试卷也显性或隐性地考查时政热点、历史中至今仍对现实起着重要作用的学科热点,如三农问题,市场经济等。

四、学生存在问题

1、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

如选择题2、7、9、13、17、19、22、27、29等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但是大部分同学记不清楚或者不准确。

2、历史学科能力较差(1)概括归纳能力较薄弱

如33题考查学生自明清以来中国主流思想的发展演变,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信息并概括归纳的能力,该题有较强的迷惑性,对学生的知识迁移、归纳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忽视“概述”“简述”等这些关键词或不会概述,只是罗列现象,写得长篇大论,甚至照搬照抄材料内容,很少概括归纳,导致失分。

(2)理解、分析能力普遍较差,字写和表达能力亦有待于提高。(3)对阶段性课程知识的认知、归纳与整合不足,对教材内容理解不深入,易忘、易漏现象普遍存在。(4)、审题能力有待提高。

如选择31题、32题,考查学生的对简单材料的归纳概括,对书本知识的简单再现,但是反映出我们的学生读图能力太差,很多同学没有把题看清楚,造成遗漏问题。再如选择题1、4、12、14、22等题学生根本没有联系图片或者材料,没有看清楚题干中的“正确”、“错误”、“不正确”等等。

(5)缺少行之有效的分析方法和解题技巧,答案“跑偏”现象十分突出。

4、历史基本概念模糊,经常写错别字。

5、备考意识相对淡薄。

不少学生仍然认为现在自己离高考还很远,没有重视;加上中考时历史科分数按一定的比例来“打折”,对历史科的认识还存在着误区;考试之前不认真看书复习。再加上我们上学期的历次考试对学生能力要求较低,很多学生在没有看书复习的情况下也能够考出高分,因此,就在学生新中形成了一个观念:“历史,不看书也行”。

五、对今后教学的思考

1、回归教材、夯实基础。

试卷不论怎么出,考查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原则不会变,教师要学会以不变应万变,以教材为本,建议在适当的时候可以考虑采用默写的方式强化对一些重点难点知识的掌握。教师上课对主干知识有意识地进行系统的剖析,加强历史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分析,对易混、易错知识点时常进行点拨,反复提醒学生注意。

2、强化训练、培养能力

(1)要精讲精练。选题要精,一定要选择一些典型的试题进行变通训练。

(2)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答题方法指导。指导学生认真读题,弄清题意,把题目“肢解”清楚。要让学生养成一种学习的习惯,进行横向、纵向联系,归类对号,一一落实到教材的章、节和子目。试题虽然千变万化,但离不开用教材的内容来解答。

(3)对于材料解析题,要让学生明确“材料题答案从材料里来”,对于学生从未见过的新材料,一定要依据材料回答问题,把教材知识作为理解材料的参考背景。当然,有些材料题还需要结合教材中相关知识。(4)指导学生答题行文规范,文字简洁通顺,用历史学科语言(包括术语),禁绝文学描写类文字,或者自说自话,答题要求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答题要有条理,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

(5)重视错题分析,让练习到位。个别题目在以前练习中做过,但学生错了一次,还是继续做错。

3、优化课堂、展现魅力

历史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许多学生因学习历史不得法,看得多忘得也快,考试时常出现脑子一片空白或张冠李戴,成绩自然也难提高,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效率,精心备好每一堂课,这是最重要的,让历史课堂成为“高效课堂”;教师要展现个人教学魅力,人格魅力,让历史课堂成为“魅力课堂”,学生只有从心底里佩服老师,才会真正喜欢历史课,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主动学习兴趣增长所带来的教学质量的提升是默写效果无法比拟的,教师的个人魅力有着无比强大的吸引力,所以要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教师首先要全面提升自己!

4、加强团队合作,发挥集体合力。

此次考试,反映出我们老师间的合作不够,导致不同班级间的差距比较大。今后应加强合作,多听课、评课。

5、从学生实际出发,降低教学标高。

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篇12

韩自理

二〇〇九年二月二日

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韩自理

本次期末试题较好地体现了全面贯彻《物理课程标准》中关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求,切实有效地把考查物理知识与考查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起来,题目知识难度中等,对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性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加强对实验探究和语言文字能力的考查,基本体现了考试对中学物理课程改革和物理教学的导向作用

一、题型及分值分配:

一题为填空作图题17个空每空2分,共34分,二题为选择题10道,每题3分,共30分,三题为实验探究题共计15分,四题为计算题简答题3道分值为15分。

二、试题特点

(1)基础题仍占较大的比例。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基本规律的简单应用。选择题、填空题、计算说明题的第一题考查的都是学生基础掌握情况,第二题是通过实际应用考察学生分析能力。

(2)重视理解能力的考查,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在选择题中考查的知识内容主要是:物态变化、声音,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凸透镜的成像,这些都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重视实验能力、实验方法的考查。联系实际,以实际社会生活作为题目的背景,创设情境。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亮点题目:

一题3题,二题3、8题,三题1题

四、出错比较集中的题目:

一题5、6题,二题3、5、8、12三题3(2)(3)

五、错题原分析:

1、学生对一些基础问题概念和理论,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掌握和应用导致答题错误。

2、学生对一些基础的物理实验操作和技能掌握不牢,实验分析,迁移能力,没有很好的形成,导致不能正确完成解答实验题。

3、学生阅读能力和用物理语言表达的能力较差,导致解题时不能排除干扰信息,而出现错误。

六、今后教学建议:

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建议在今后教学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教学时,切实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的达成,要认真把握好物理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物理概念的教学不过分强调严密性,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注意学生的发展性,构建概念更重要。

2、切实加强实验教学,尤其是探究性实验的教学,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学习,养成科学探究的好习惯,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着重学生实验分析,迁移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形良好的成实验能力。

上一篇:暑假经历作文600字高一下一篇:辽宁经济振兴中城镇就业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