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下学期期末参考试卷

2024-09-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一历史下学期期末参考试卷

初一历史下学期期末参考试卷 篇1

A.李白的诗集 B.《诗经》 C.《金刚经》 D.《大藏经》

( )16、赵州桥的设计者是

A.李春 B.宋应京 C.张旭 D.吴道子

( )17、你喜欢诗歌吗?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是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 )18、隋朝的开国皇帝是

A.杨坚 B.隋炀帝 C.李世民 D.李隆基

( )19、隋朝和唐朝的都城都在同一个地方是

A、洛阳 B、长安 C、北京 D、杭州

( )20、历史上称一个皇帝的统治有“贞观遗风”的是

A、唐高宗 B、唐中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 )21、唐朝与吐蕃会盟在

A.7世纪 B.8世纪 C.9世纪 D.10世纪

( )22、在唐朝时,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日本、大食、天竺等 70多个国家与唐朝通商达好,其中派出使者最多到中国的是

A.日本 B.大食 C. 天竺 D.韩国

( )23、唐朝晚期,雕版印刷业比较发达,下列城市成为印刷中心的是

A、长安 B、成都 C、北京 D、广州

( )24、唐朝对外交通发达,当时最大的外贸港口是

A、上海 B、宁波 C、广州 D、青岛

( )25、假如你生活在唐朝,你想要当大官,那么你要通过什么考试

A、明经科 B、进士科 C、武举科 D、明算科

二、材料解析题:(18分)

26、材料一:“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 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尺带珠丹致唐朝皇帝的上书

(1)上述材料反映了唐朝与当时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2分)这个民族的都城在哪里?(2分)

(2)唐朝与这个民族“和同为一家”的另一史实是什么?(4分)

27、“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阅后请回答:

(1)、此诗的作者是谁?(2分)哪个朝代的人?(2分)

(2)、这首诗反映的是哪位皇帝统治时期。(2分)

(3)、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情况?(4分)

三、问答题:(32分)

28、唐朝堪称我国古代文明开放社会的典范,唐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对外交往频繁,对后世影响深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唐太宗当政时期,采取了哪些政策治理国家?(12分)

(2)注重对外交往是唐朝成为开放社会的一个亮点,请举出唐朝与日本、印度交往的典型史实各一例。(4分)

(3)唐朝实行了怎样的对外政策?在管理对外贸易方面设置了什么机构?(4分)

29、隋炀帝在中国的历史上称得为是一个暴君,但他也给中国留下很大的功绩。比如:大运河的开凿。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大运河哪年开凿?(2分)以哪里为中心?起止点是什么?(6分)

(2)大运河的开凿有何作用?(4分)

★ 历史试卷

★ 中考历史模拟试卷试题四及答案

★ 初中英语试卷试题

★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及答案

★ 初一上册历史试卷

★ 初一历史期中试卷

★ 七年级上册历史试卷

★ 春学期岑溪市七年级期末历史试卷的内容

★ 小学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的试题试卷

初一历史下学期期末参考试卷 篇2

1. 用“√”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汉字。

呐喊(nà là) 聪颖(yǐng yǐn)

吮吸(yǔn shǔn) 混沌(hùn hún)

造(形 型) 金(碧 壁)辉煌

2. 认真读拼音,将字、词端正匀称地写在括号里。

二、积累运用新天地。(32分)

1. 词语过关卡。

(1)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字义,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A.严阵以待()①对待②等待③招待 B.应怜屐齿印苍苔()①可怜②爱惜 C.乌江天险重飞渡()①又一次②重量③重要

(2)选择正确的词,填在下面的括号内。

感叹 叹息 挺立 屹立

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①一座座巨大的角锥形建筑物巍然(),傲对碧空。

②万恶的旧社会使阿炳饱受折磨,无尽的()伴随着他度日如年。

③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沟通了人们的心灵,()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

(3)根据语境填写合适的词语。

①新学期,班里来了一位年轻帅气的老师,你准备用哪些四字词语来描写他的仪表和神态?______、______

形容一个人的口才很好,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这样的成语。

②“今天晚会来的都是娱乐圈的大腕!”这句话中______是新词。我还知道的新词有:______、______。

③请你写出几个含有“看”的意思,但不含有“看”字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

2.句子欢乐谷。

(1)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①礼到人心暖,______。

②______,屈指行程二万。

(2)人们都说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意)

______

(3)请你为“校园读书节”设计一条公益用语。

______

(4)仿写句子。

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如果我是______,我将______。

3. 趣味标点。

(1)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

中国儿童报 少年报 语文报 小主人报 等都是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报纸

(2)试给下句加上不同的标点,表达不同的意思。

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A.表示一个人说:______

B.表示两个人都说:______

4. 课文传真室。

(1)《二泉映月》是一首用______演奏的乐曲。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______,他爱______,他爱______,他爱______……

(2)水是珍贵的。课文《水》中写道:“水,成了______。”看到水,我们想到的成语有:______、______。水是美丽的。你看,“卷地风来忽吹散,______。”水也能显现英雄本色:“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大江保卫战》中“哪里有洪水,哪里就______,哪里有______,哪里就有军徽闪耀。”

(3)《上下五千年》记录了中华民族近5000年的漫长岁月里发生的许多曲折动人的故事,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______、______。我国自古以来有很多著名的书法家,如:何绍基、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与感悟。(20分)

感恩的习惯

小侄儿在乡下读书,三年级要学英语,便利用暑假提前跟我来到城里。学习之余,他每天总要画张画给我:或大或小的白纸,用铅笔勾出一花一草或一小人,写上一行不算整齐的铅笔字,有时是:“姑姑,谢谢你!”有时是:“姑姑,你辛苦了!”

我问小侄儿:“干吗送我礼物?”不善言谈的侄儿红了脸,轻声说:“老师教的。老师让每个小朋友都要学会感恩。任何时候受到帮助,都不能忘了说谢谢。”我说:“姑姑是家里人,还用客气吗?”小侄儿说:“家里人,更不能心安理得。”

小侄儿的话让我感动了好长时间。我不知道是怎样的老师,能让孩子养成如此好的习惯。侄儿的行为,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我。

第一次,在我过生日时,我为母亲买了件羊绒衫,花掉三个月的稿费。母亲摸了又摸,不相信地问我:“这么薄的东西,能比羊毛衫暖和?”冬天过了一大半,母亲也没有舍得穿,倒是拿出来看过多次,每次都仿佛看自己熟睡的孩子,有一点折痕,都抹了又抹。她幸福地眯着眼睛,骂我浪费。这一切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我为母亲创造了快乐,也分享着母亲的快乐。

第一次,在父亲节,牵了父亲的手祝他快乐。父亲不善言辞,以前一个月和我说的话,加起来没有母亲和我一天说的话多。我曾羡慕人家的女儿勾着父亲的脖子撒娇,为自己有父亲没父爱而伤心。现在想来,没有父亲起早贪黑,用辛苦的劳动铺平我的大学之路,我又怎能有今天?不知是不是因为我成人后,每一次牵了父亲的手,他和我的话竟多了起来。这让我感悟到原来家庭成员之间的爱,也需要表达。

感恩之习,不仅给我创造了生机,也给我的女儿带来了希望。耳濡目染中,7岁的女儿也学会了感恩。有一次,她英语考了100分,她说成绩的取得是老师和她一起努力的结果,于是自己动手制作了贺卡送给老师。后来的课堂上,老师提问她的次数竟因此增多了。她终于不再害羞,敢于举手发言了。

啊,感恩之习竟如此神奇!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不善言谈:______

耳濡目染:______

2.“这么薄的东西,能比羊毛衫暖和?”这句话中加点的字读音是:______,用这个字的另外两个读音分别组词: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是()

A.亲人之间,也不能心安理得地享受照料而不感恩。

B.亲人之间,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照料,不必感恩。

4.短文写了侄儿向______感恩,“我”向______和______感恩,______向______感恩。

四、习作百花园。(30分)

题目:那次,我很______

初一历史下学期期末参考试卷 篇3

一、计算题。(共40个知识点)

1.直接写得数。(每道小题1个知识点,共10个知识点)

3.5+0.6= 1.5-0.5= 0.89+0.9= 0×48= 720÷60=

3.3-1.8= 230÷5= 5.4﹣4.6= 125×8= 25×7×4=

2.竖式计算。(后两道小题需要验算;前三道小题每题2个知识点,后两道小题每题3个知识点,共12个知识点。)

(1)6.74+0.68= (2)64.7-3.74= (3)48×29=

(4)23-14.53= (5) 754÷29=

3.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每题3个知识点,共18个知识点。)

(1)3.27+6.4+2.73+3.6 (2) 6.45-0.58-1.42

(3)25×44 (4)24×15+169÷13

(5)2400÷25÷4 (6)(125+7)×8

二、填空题。(每空1个知识点,共20个点)

1.一个小数由4个十、5个一、2个十分之一和8个千分之一组成,这个数是( ),读作( )。

2.2011年我国的入境旅游人数达到了1 3542 0000人次,把这个数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的数是( )亿人次,精确到十分位约是( )亿人次。

3.根据36×20=720,578—558=20,列出一道综合算式是( )。

4.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顶角是30度,那么它的一个底角是( )度。

5.小红、小青和小兰同时买了同样的铅笔各一支,3天后小红用去2.03cm,小青用去1.83cm,小兰用去1.89cm,他们三人中,( )剩下的铅笔最长。

6. 2.5kg=( )g 3.08t =( )t( )kg

30.7dm2=( )m2 7km 430m=( )km

7.一个两位小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数是9.4,则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的是( )。

8.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一定要把( )对齐,也就是把( )对齐。

9.把0.56的小数点先向左移两位,再向右移三位, 结果是原来的( )倍,比原数大( )。

10.如图是一个直角梯形,如果∠1=45度,则∠2=( )度。

11.新星小学“环保卫士”小分队12人参加植树活动。男生每人栽了3棵树,女生每人栽了2棵树,一共栽了28棵树。男生有( )人,女生有( )人。

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每题2个知识点,共10个知识点)

1.用10cm、4cm和3cm的三根小棒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 ( )

2.三角形按角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 )

3. 4.02和4.020大小相等,意义也相同。 ( )

4.小东所在班级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9千克,小亮所在班级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5千克,小东一定比小亮重。

( )

5.三角形中,最大的一个内角一定不能小于60度。

( )

四、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个知识点,共6个知识点;注意:第1、2小题为多选题)

1.下面选项中,运用了乘法分配律的算式有( )。

① 124×4+124×6=124 ×(4+6)

② 48×(21+29)=48 ×50

③(a + b) ×c = a×c + b ×c

④ 120×25×4= 120×(25×4)

2.从( )看下面三个立体图形的形状完全相同。

3.师生共32人去公园划船,大船租金30元,限乘6人,小船租金24元,限乘4人,下列( )方案最省钱。

①6条大船 ②5条大船,1条小船

③4条大船,2条小船

五、操作题。(共13个知识点)

1.涂色表示各小数。

2.先根据对称轴补全下面这个轴对称图形,再画出这个轴对称图形向右平移9格后的图形。观察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你发现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3.以给出的三条线段为底分别在格子图中画一个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然后分别画并标出它们的一条高。观察三个图形的高,你发现了什么?

六、解决问题。(共21个知识点)

1.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积是3.61亿平方千米,陆地面积比海洋面积少2.12亿平方千米,地球的表面积是多少亿平方千米?

2.学校买来了32套办公桌椅,桌子每张142元,椅子每把58元,这批桌椅一共多少钱?(两种方法解答。)

3.小明星童装厂加工一批童装。原计划每天加工45套,40天做完,实际36天就完成了任务。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加工多少套童装?

4.下面是爱华小学四年级学生男、女生身高统计图。请认真分析统计图中的数据,回答下面的问题。

(1)身高在1.30-1.39米的男生有( )人,女生有( )人。

(2)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在( )范围内差距最大。

(3)身高在1.30米以下的同学有( )人。

(4)有三位男生的身高在1.30米以下,并且体重在40千克以上,根据右边表格数据,你认为他们的身高、体重怎么样?你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试卷说明:

一、试题结构

试卷分为六大题型,分别为计算题(40分),填空题(20分),判断题(10分),选择题(6分),操作题(13分),解决问题(21分);总计110分。

二、命题原则

考查知识点本册书中“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观察物体”“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减法”“三角形”“图形的运动”“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等内容,突出本册书教学重点“整数、小数的运算”“小数的意义”和“图形的认识与运动”内容考查。

三、命题特点

1.注重数学“双基”,体现数学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始终是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基本素养。本套试卷重点关注“双基”考查突出数学教育的基础性和普及性。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关注学生计算能力的考查;第二方面,关注对本册书中基本概念掌握情况的考查。

2.注重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和数学思想的考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能力。本套试卷设计操作题重点考查学生的操作能力,并且通过设计问题引领学生观察数学操作活动,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本套试题通过设计操作活动后的问题对接数学操作与数学思考,渗透数学思想,考查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情况。

3.关注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的考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本套试题注重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增强了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应用意识。同时,本套试题注重知识的综合性与问题的开放性,突出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的考查。

初一历史下学期期末参考试卷 篇4

尽快地掌握科学知识,迅速提高学习能力,由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提供的2014初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希望给您带来启发!精心选一选,相信自己的判断力!(每小题3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内)题号12345678答案1.9的算术平方根是.A.3 B.-3 C.3 D.92.如果a﹥b,那么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a-3b-3 B.3a C.D.-a-b3.下列图形中,1与2是对顶角的是A B C D4.为了了 解参加某运动会的2016名运动员的年龄情况,从中抽取了100名运动员的年龄,就这个问题来说,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2016名运动员是总体 B.100名运动员是所抽取的一个样本C.样本容量为100 名 D.抽取的100名运动员的年龄是样本5.不查表,估计 的大小应在A.5~6之间 B.6~7之间 C.7~8之间 D.8~9 之间6.如右图,下列不能判定 ∥ 的条件有.A.B.C.;D..7.观察下面图案在A、B、C、D四幅图案中,能通过图案(1)平移得到的是(1)A B C D8.在某校举办的足球比赛中规定: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某班足球队参加了12场比赛,共得22分,已知这个队只输了2场,为求此胜几场和平几场.设这支足球队胜x场,平y场.根据题意,列出如下四个方程组,其中正确的是A.B.C.D.二、认真填一填,试试自己的身手!(每小题3分.共24分)9.49的平方根是________,-8的立方根是________.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016,-2013)在第___ ___象限.11.在实数0,0.7 3,中,无理数有________.12.如下图,直线a、b被第三条直线c所截,如果a∥b,1=50,那么2=_ _度.13.x的3倍与2的差不小于5。14.如果正数x 的平方根为a+2与 3a-6,则 =________.15.不等式2x-50 的正整数解为___________.16.写出一个解为 的二元一次方程____ _____________.只要这样踏踏实实完成每天的计划和小目标,就可以自如地应对新学习,达到长远目标。由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提供的2014初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卷,祝您学习愉快!

初一历史下学期期末参考试卷 篇5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初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卷1.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共同之处有()○1都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2都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3都会用火④都过着氏族公社生活

A.○2○4 B ○2○3○4 C.○1○2 D.○1○2○3 2.下列不属于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共同特征的是()A.会建造房屋 B.使用磨制石器

C.原始种植业普遍、饲养家畜 D.虽分居南北,但吃着同样的食物

3.你知道海外华人常自称是“炎黄子孙”的原因是()A.中国人善于想象 B.华夏族是由黄帝和炎帝部落融合而成

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 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4.传说在皇帝之后,黄河流域有3位杰出的部落首领,他们分别是尧,舜,禹,那时候首领产生的方法是()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等级制 5.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逐鹿中原,战乱不休。诸侯国的出现源于西周的()A.世袭制 B.郡县制 C.禅让制 D.分封制 6.夏朝、商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A、统治残暴,激化了社会矛盾

B、周边部落日益强大

C、屡次迁都

D、军事作战失利 7.秦朝的暴政表现在()①繁重徭役、兵役 ②沉重的赋税 ③残酷的刑法 ④宦官专权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③④ 8.关于甲骨文,错误的解释是()A我国古代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B甲骨文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C商朝时期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D是研究商朝历史的唯一资料

9.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右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A.商朝 B.秦朝 C.西汉 D.唐朝 10.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于()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11.你如果是汉武帝统治时期的一位丞相,可能会遇到下列哪些事件的发生?()①焚书坑儒②书同文,车同轨③颁布“推恩令”④张骞出使西域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 12.发明了“蔡侯纸”,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交流与教育的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的是()A.祖冲之 B.蔡伦 C.贾思勰

D.顾恺之

13.水利工程的修建对农业发展作用很大,成都平原之所以成为千里沃野,得益于()A.白渠 B.都江堰 C.郑国渠 D.灵渠

14.夏令营的老师带领同学们再现了西周时期成千上万奴隶在一起耕作和战国时期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生产的场景,这种耕作方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商业的兴盛 B.水利工程的兴修

C.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D.劳动力的增加 15.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A、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B、王室得到诸侯的支持 C、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小国 D、各诸侯国听从周王的命令

16.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与秦国抗衡的决定性战役的()A.牧野之战 B.城濮之战 C.长平之战 D.马陵之战 17.陈胜、吴广起义与历代农民战争不一样,其独特的历史作用是()A.首先提出“平分田地”的口号

B.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后世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C.以大无畏的精神,推翻了封建王朝 D.攻占郡县,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统治

18.战国后期,使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奠定基础的历史事件是()A.管仲改革 B.吴起改革 C.李悝变法 D.商鞅变法 19.新来的历史老师在自我介绍时说:“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制国家的名称一样。”请问新来的历史老师姓什么?()A.秦 B.夏 C.商 D.周

20.下列措施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是()A.修筑长城 B.地方设县 C.使用圆形方孔钱 D.规定高统治者为皇帝 21.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是()A.维护了顽固贵族的利益 B.最高统治者支持 C.顺应了民族融合的历史发展潮流 D.促进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

22.三国故事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在三国鼎立形成过程中发生过两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即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这两次战役与相关人物搭配正确的一组是()①官渡之战刘备②赤壁之战曹操③官渡之战袁绍④赤壁之战孙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3.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A.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B.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

C.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

D.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24.要想了解我国古代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物产、矿藏、风俗等情况,需要读哪部作()A.《九章算术》 B.《水经注》 C.《齐民要术》 D.《伤寒杂病论》

25.最能体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绘画和雕塑综合特点的是()A.王羲之的字 B.顾恺之的画 C.石窟艺术 D.青铜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26题10分,27题12分,28题14分,29题14分,共50分。)评卷人 得分

26.某历史小组以“古代的文艺和科学家”为主题进行展览,请你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改正。(10分)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1)读图改错。(8分)图一是在四川成都平原上发现的“二里头”文化的杰出代表:青铜神树和青铜立人像。

图二作者是吸汗时期的司马迁,他撰写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史记》,为后世编写史书提供了典范。

图三是东汉末年的神医张仲景,他被后代医学界尊为“外科鼻祖”,他发明的全身麻醉进行外科手术的方法是世界上最早的。

图四是南朝科学家华佗,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比欧洲人早了约一千年。(2)你认为以上科学家身上具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2分)

27、以下历史图画和历史地图,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请仔细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图一 图二(1)以上图一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2分)(2)这一历史事件在的当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2分)(3)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置了什么机构?它的设置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4)图二反映的是古代中国著名的中西方交通路线,请写出它的名称。假如你是当时的商人要把货物运往西亚,你该怎么走呢?(4分)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材料二: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焚,其实还在其次,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打击.”

材料三:秦始皇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将辽阔的疆域组成大一统的整体.西汉继承秦制,经前期的休养生息和汉武帝的积极开拓,是秦以来的大一统局面得到进一步发展.请回答:(1)读图二,此人是谁?图一中,统一后的文字是什么?(2分)(2)材料二中“致命打击”指的是哪一事件? 材料二中“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又是什么现象?(4分)(3)秦始皇建立封建国家后,在经济上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2分)(4)秦始皇和汉武帝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其最终目的是什么?(2分)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商鞅变法的措施: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

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魏主下诏,以为lsquo;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这先出于皇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 臣旧族自代(代,郡名)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

初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试题 篇6

19、(每题6分,共18分)

(1)();(1)计算:3

13x5y

(2)解方程组:xy;

3

43(3)先化简,再求值:(ab)(ab)(ab)22a2,其中a3,b.

20(8分)、两个同心圆之间的部分叫做圆环。已知大圆的半径为R,小圆的半径为r,圆

环面积为S.

(1)用代数式表示圆环的面积S;

(2)当R=5,r=3时,求S(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1、(8分)如图, AD∥BC , AD平分∠EAC,你能确定∠B与∠C的数量关系吗?请说明理由。

3七年级数学试题

初二下学期期末试卷A 篇7

初二历史(A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命题人:尹丽鑫

一、单项选择题部分(每题2分,共40分,把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上)1.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其开始于()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抗美援朝战争结束

D.三大改造完成

2.1950年—1952年我国土地改革完成以后,我国农村开始实行的是()

A.农民土地所有制

B.地主土地所有制

C.集体土地所有制

D.实现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 3.土地改革运动和抗美援朝战争相同作用是()

A.巩固人民政权

B.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C.推翻封建制度

D.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4.新中国成立后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右图反映的史实符合下列哪一事件()

A.抗美援朝战争

B.土地改革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革命运动”

6.他对学的工作忠心耿耿,为人民鞠躬尽瘁,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一生,他不愧为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人民群众的贴心人。这里描述的是()

A.王进喜

B.焦裕禄

C.向秀丽

D.雷锋

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指导思想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实行民主集中制

D.拨乱反正,开创新局面

8.1978年以前的安徽小岗村,是全县有名的“吃粮靠反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每年秋收后几乎家家外出讨饭。1997年,小岗村粮食产量增加到120万斤,人均收入达到2500元。这种变化得益于()

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

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我们将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积极促进两岸的交流合作,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推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业。”

(1)材料中提到“我们将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请你回答“一国两制”这一构想是哪年提出来的?提出的出发点、含义是什么?(4分)

(2)回顾历史香港是在哪年与哪个国家签订什么条约被侵占的?(3分)

(3)用历史证明台湾本来就是属于中国的。(最少列举出三点,3分)

(4)目前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难度在哪里?(4分)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9年,党和国家做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家将发展教育纳入法制化轨道。到2000年,全国85%的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95%以上的人口普及初等教育。2001年,普高招生达到260多万人。

材料二

计算机、生物工程、信息工程是这几十年最重要的三大成果,大大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在今后三四十年也将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所在。经济的发展是因为有不断的科技创新,而科技发展要靠教育。(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教育的发展概况,其中“将发展教育纳入法制化轨道”是

什么意思?你能举出日常生活中与我们密切相关的例子吗?为什么我国高校在2000年后会发展迅速?(6分)

(2)科技、教育和经济发展有什么联系?应该如何概括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我国为此实施了什么战略?(6分)

三年级科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篇8

明天小学

三年级一班

一、试题情况与分析

本次检测卷涵盖我们想要发现的一些问题。试卷分为四种题型: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探索与实验。符合三年级学生的特点。试卷将本学期所学的知识点分别穿插在这些题型当中,检测的内容比较全面,到位。

二.试卷具体情况分析: 第二题填空,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大部分学生的得分在7分左右,可以看出学生还需进一步提高。

第三题判断,主要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其中有10个学生考了满分,优秀率为43%;相对于其它的题得分较高,说明学生对于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牢固。

第四题选择,有8个学生考了满分,其他的学生得的分不是很高。第五题实验与研究,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天平仪器认识与利用。多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今后教学工作的思考

1.在以后教学的过程中,要抓好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与习得。在教学中,一定要一课一得,将课中的知识点进行强化,逐一过关。另外,还要多进行课外的拓展学习,进行相关联的引申,便于把教学搞活。

2.重视科学概念的教学。利用概念图让学生建立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性,提高科学概念的理解力。

三年级品社期末试卷分析

明天小学

三年级一班

一、试卷特点:

(1)改变了试题偏、难和以“背”为主要特征的题型,采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常识、学校生活为考查内容,对试题的考查不拘泥于课本知识,而是通过生活事件去反映所学知识。(2)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体验、判断能力。

二、学生答题情况:

试卷既考品德与社会基础知识的掌握,如: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又有实践能力的考察,这次考试中学生的基础题都完成得较好,如填空题,判断题等,命题较为简单,失分率较低。“我会答”题来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哪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生活实际问题采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活动形式之一,所以对这样的题在平时教学时应该给学生足够时间让学生探究。

三、今后教学改进建议

1、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还要注重学生的基本能力培养。更要在教学中注重生活中的事例与教材内容的联系,使学生既学知识,还能用所学知识来指导或联系生活解决生活问题。

2、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认真审题、认真做题、认真检查,认真书写(不写错别字)的好习惯,使其发挥应有的水平,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

高一级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 篇9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个人主义”与“利己主义”

孙晓春

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个人主义”通常被认为是有害的。近年来,有一个十分流行的“精致 利己主义”的概念,这个概念最早是钱理群教授提出来的,钱先生的这一说法是针对他所看到的

目前高等院校的某些学生不择手段,千方百计为自己谋求利益的行为而发的。钱先生说:“我们 的一些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 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并且认为,这种人一旦掌握了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 吏危害更大。其实,钱先生所指责的那种极端利己,利用制度的缺陷为自己谋利的情况,并不 是偶然现象,也不仅仅发生在高等院校的某些大学生身上。如果说这些就是个人主义的表现,

2017 年度,我们社会中的许多现象,如腐败分子以权谋私,金融领域多有发生的造假上市,某 些人利用资金与信息方面的优势在证券市场操纵股票价格以牟利的行为,某些上市公司高管不 信守诺言高位套现,与钱先生所指斥的高校里发生的那些现象在本质都是相同的,这些不良现 象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归咎于“个人主义”或者“利己主义”。当我们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建 设、提高我们社会的公共生活质量的时候,我们需要正确看待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利己行为。

就个人与群体的关系而言,实际上存在着理解社会生活的两个向度。一般说来,以个人为

出发点来理解社会生活的是个体本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个人主义”,而以群体为出发点理解 社会生活的便是群体本位,我们可以名之为“集体主义”。个人主义的极端表现形式是无政府主 义,无政府主义者极其强调个人的重要性,否认人类有组织的社会生活的价值,因此也不承认 国家存在的合理性。而群体本位的极端表现形式则是“国家主义”,持国家主义观念的人们强调 国家的重要性,认为个人的一切都应该从属于国家的目的。在无政府主义与国家主义这两端之 间,还有许许多多对个人和群体的重要性有着不同理解的思想流派,其中较为重要的是西方近代的自由主义和中国的传统儒家。

有人认为,自由主义实际上是处于无政府主义和国家主义之间的较为恰当的位置上,自由 主义思想家重视个人的权利,但与此同时他们也承认国家存在的合理性。其实,在个人与国家 关系这一思想线索上,处于较为恰当的位置上的还有中国古代的儒家。就思维方式而言,儒家

属于群体本位,但儒家在强调“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无父无君是禽兽也”的同时,也承 认民众利益的合理性,认为统治者应该承担起爱民、养民的道德义务,使民众过上“衣食足而知

荣辱”“养生丧死而无憾”的生活,而这种生活归根结底还是要通过社会生活中的个人来说明的。 在对个人与群体的重要性的理解方面,儒家伦理政治学说之所以能够在两汉以后两千年间成为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自由主义之所以在近代以来的西方社会得以流行,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 他们在对于个人与群体的重要性的认识上都没有走上极端,因此,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于 增进人类社会生活的质量也都有所裨益。

同时,中国思想家在很早的时候就对人性利己的一面有深刻的认识,先秦法家如商鞅、韩 非都认为人性是好利的。荀子认为“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 可以说,就对人性的认识而言,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深刻程度不输于西方近代思想家。

这里有必要回到前面说过的“精致的利己主义”的话题。钱理群先生对于某些人不道德的逐 利行为的指责无疑是有道理的,不过随后有些人将“精致的利己主义”与个人主义混为一谈却是 错误的。在不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合理地追求个人正当利益是可以的,因为一旦没有

了对个人正当利益的关注,即使说起来高尚无比的美德,如墨子所倡导的“视人之国若视其国, 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也不可能实现。总之,在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问题上, 我们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正确对待、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

(节选自《人民论坛》, 年 3 月)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及思路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3 分) 个体本位 个人主义

A.个人与群体的关系

B.个人与群体的关系

群体本位 集体主义 自由主义 群体本位

传统儒家 个体本位

C.人性利己

违背社会公共利益 精致的利己主义

合理追求个人正当利益 个人主义 普通的利己主义 精致的利己主义

D.极端利己行为

个人主义 无政府主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举出“腐败分子以权谋私”等现象为例,证明钱理群教授提出的“精致利己主义”的概 念并不仅针对大学生而言。

B.文章引用“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无父无君是禽兽也”两句,证明了儒家承认了统

治者也应有爱民养民的义务。

C.文章引用了荀子的学说,证明了人性中有利己的一面,中国古代思想家对此认知的深刻 程度并不输于西方近代思想家。

D.文章使用了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及比喻论证的方法,证明了我们应该正确地追求个人利 益,处理好集体和个人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相对于“集体主义”而言,“个人主义”通常被认为是有害的。 B.正确看待人们的利己行为,就可以促进社会道德文明建设,提高社会的公共生活质量。 C.相对于自由主义,传统儒家重视国家权利,也承认民众利益的合理性,是更为恰当的。 D.一种学说是否在认识个人与群体的重要性的问题上走上极端,决定了其能否得以流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15 分) 金海来到冠陇,很快就病倒了。 那个陌生的女人,许繁昌注未过门的童养媳,从此成为了金海的娘,澄海当地称做“大娘”。

澄海有多少这样的大娘,无人知晓。很多十几岁的过番少年在出海下南洋前,为了留住根,家 里都给找了穷人家的女娃当媳妇,想用线牵住海那边的风筝,但瞬息万变的海风最后还是扯断 了细线。线断了,风筝也不知泊在何处。

大娘可不是好当的。 来到冠陇的第一天,头次见到陌生的大娘,生病的金海躺在床上一言不发,他恨自己的阿

爸,更恨面前这个阿爸让他叫“大娘”的女人。如果没有这个女人,阿爸决不会让他回到这个他 根本不想来的地方。金海不说话,大娘坐在床头也不言不语。到了吃饭的时候,大娘离开房间, 下厨做了一碗带汤的粿条,里面卧了两个嫩嫩的鸡蛋,大娘端着饭刚唤了一声“金海”,金海仰

身一巴掌就打翻了大娘手里的碗筷,热汤泼了大娘一怀,碗筷哗啦一声摔在地上。 金海翻过身,用被子蒙住了头。 大娘没说一句话,默默地拿来扫帚簸箕把地上的碎碗、粿条和汤汁打扫干净,又进了厨房。 一会儿工夫,大娘又端着一碗里面依旧卧了两个嫩嫩鸡蛋的粿汁来到床头,先是轻轻拉了

一下被角,然后低声喊了一声“金海”。金海哧溜一下掀开被子,这次他没有用手,而是用脚蹬 翻了大娘手中的碗筷,房间里再次发出哗啦一阵脆响。

金海瞪大双眼恶狠狠地盯着被热汤溅了一身的大娘。 大娘没有抬头看金海,还是没说一句话,一阵忙碌之后,把地上清理干净,人又一次离开

房间,进了厨房。 半个时辰过去了,满脸汗水的大娘第三次走了进来,手里端着一碗和前两次一模一样的饭,

低头轻轻走到了金海的床头。 “金海!”又是一声轻轻的呼喊。 金海握紧拳头,猛地一下从床上跃起扑了过去,他要用双拳打翻面前这个讨厌的女人手里

的饭碗。她没有躲,也没有让,而是等待着他的暴风骤雨。金海腾空扑打的动作完成一半的时 候,忽然看到了女人端碗的双手,上面全是热汤烫出的水泡,一个挨着一个,发出瘆人的亮光。

七岁的金海再也没有勇气挥出双拳,而是一屁股坐在床上,哇哇痛哭起来。 来到冠陇的第一天,金海吃了一碗粿汁,大娘一口水都没喝。 在冠陇的前三天,金海没有下过一次床。三天三夜,大娘没有睡觉,而是搬个板凳坐在金

海床头,金海翻个身,大娘赶紧站起来看看,金海动一下脑袋,大娘又赶紧站起来瞧瞧……

第四天清晨,金海从床上坐了起来,喊了一声“大娘”,趴在床头的大娘愣了一下,接着呜 呜地哭出了声。

金海病好后,大娘背着他去了两个地方。 冠陇是个临海的码头,因此村头盖了一个妈祖庙。母子俩来到庙门口,大娘拉着金海的手

进入庙内。一尊女人塑像耸立正中,看上去目慈眉善,端庄秀美。大娘告诉金海,妈祖名叫林 默,是个好姑娘,有一次为给迷失的商船导航,把自家的草屋燃成熊熊大火,那红彤彤的火光, 几十里外都能瞧见。长大后,她把救助渔民当作自己的信条,可惜在一次帮助遇险的船只时, 渔民得救了,二十八岁的她却死了。她死后,化作了女神。每当大风大浪折断樯桅时,她就会 身着红衣翩翩来到人间,遍施恩泽,让渔民和商人逢凶化吉,平安归航。大娘还告诉金海,村 里的人经常来庙里,祈求妈祖保护出海的亲人平平安安,妈祖总能显灵。

说完这段话,大娘跪了下来,先磕三个头,然后自言自语念叨了好一阵子。金海站在一旁, 好奇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大娘,你嘴里都说些什么啊?”金海问大娘。 金海一连问了三遍,大娘才回答:“我给妈祖说,金海好不容易回了家,请妈祖保佑他不生

病不中邪,在冠陇村平平安安长大成人!” “你刚才说了那么长时间,就这几句吗?”金海拉着大娘的衣角问。大娘的脸一下子红了,

嘴唇嚅动了半天,还是没有说出心里祈求妈祖要保佑的人。 大娘和金海去的第二个地方是村里的许家祠堂。 大娘背着金海来到许家祠堂的时候,朱门紧闭。 大娘敲了几下门。吱呀一声,门开了,一位鹤发老者从里面探出头来,看到大娘站在门外,

一脸惊愕。 “干什么?你不是不知道,女人家不能进祠堂。”老人说。 “不是我进,是他进!”大娘回答。说完话,用眼瞄了一下孩子。 “小孩也不能进!”

“不是孩子进,是他阿爸回不来,托他进。”

金海一人进了许家祠堂。祠堂正面靠墙处,竖着一个三丈高两丈宽三尺厚的巨大神龛架, 上等紫檀木雕成,整个祠内弥漫着幽幽的檀香气味,庄严肃穆的气氛一下子把金海给镇住了, 刚才还蹦蹦跳跳的孩子立刻安静下来。神龛架里凿有很多龛洞,每个龛洞里都竖有画像——一 个长胡子长辫子的老头。神龛架正上方山墙上悬挂一巨大横匾,上书“德馨堂”三个大字。

金海指着龛洞问:“这里面都是谁呀?” 老者答:“长者!” “啥是长者?”金海好奇。 “比你爷还老的人。”老者答。 “有我爷爷的画像吗?”金海急忙地追问。

“有你爷名字,但没有画像。”老者看着不懂事的孩子面沉如水。

“什么样的人才有画像?”金海问。

“荣耀族人!”老者说完这四个字,知道孩子听不大明白,接着作了一番详尽的解释。为家 族做善事,受到族人爱戴、值得后人效仿的人才有画像。还说一个人如果不仅对族人做善事, 还为国家担大事,皇帝就有可能御赐牌匾,这样的牌匾一定会挂在祠堂正中。

“上面一块是这样的牌匾吗?”金海手指着“德馨堂”横匾问。 孩子的话一出口,严肃的老者笑了。说那是堂号,不是皇帝赐的牌匾,许家祠堂正眼巴巴

等着后生从皇帝手里拿一个呢! “我今后一定让皇帝给我送一个!”金海说。 老者摸着金海的头笑了半天,直笑得金海面红耳赤。老者送金海出门楼时,对大娘说:“这

孩子你要好好养,许家祠堂今后还要靠他拿皇帝金匾呢!”几天工夫,金海就和村里的一帮孩子 混熟了,从早到晚黏在一起,不是爬上长满胡须的大榕树捉迷藏,就是到村东头的小河里摸鱼

虾,大娘不叫不回来吃饭。回到家呼啦啦吃完饭,金海碗筷一推又溜掉了。快快乐乐半个月后, 大娘开始和金海谈一件事。这件事,大娘已在心里琢磨了好几天。

“金海,祠堂东边是什么地方?” “私塾。”

“私塾是干什么的呢?” “识字念书。” “想不想和那里的孩子一样识字念书?”

金海头摇得像拨浪鼓。他和小伙伴去过几趟私塾,每次站在门口都会看到一个瘦弱驼背、 拖着长辫的老人在两间昏暗的房子里走来晃去,逼迫十来个孩子背书,谁背不出来,老人就用 手里的长木条打谁的手,疼得孩子抽抽噎噎地哭,次次都把他和小伙伴们吓得四处逃散。

金海不同意,大娘没有半句劝说,而是走进厨房给金海做了他最爱吃的蚝仔烙和冰糖莲藕。 看着金海吃下一张圆圆的蚝仔烙和三块红红的冰糖莲藕,大娘这才又挑起话头。

“好吃不好吃?” 金海抹了一下小嘴巴,回答:“好好吃!”金海问大娘为什么自己不吃,大娘说她不爱吃。 看着金海满足的神情,大娘问:“想不想天天吃?”

“想!”金海说。 “天天吃,吃不起呀!”大娘往正题上引。 “让阿爸寄钱不就是了?”金海想出了点子。 “他现在可以寄,但往后人老了挣不了钱了呢?”大娘反问。 金海答不上来了。 “今天阿爸供你吃蚝仔烙和冰糖莲藕,你今后也得养活他,对不对?” “我还要养活大娘。”金海说。

一句话说得大娘眼眶湿漉漉的。

“也给我天天做蚝仔烙和冰糖莲藕?” “你不是说不爱吃蚝仔烙和冰糖莲藕吗?” “现在不爱吃,等老了就爱吃了。” “那我就天天给你做蚝仔烙和冰糖莲藕。” “那不就需要更多钱了?”大娘绕着圈子套金海的话。 “我长大挣好多好多钱。”金海信誓旦旦。

金海说,他今后不但要多种稻米,还要出海打鱼,卖了米和鱼换回好多好多钱,天天给大 娘做蚝仔烙和冰糖莲藕吃。

第二天早上,大娘带着金海去了村子里五六户人家,没有看到一家吃蚝仔烙和冰糖莲藕的。 中午,大娘又带着金海去了澄海县城,来到城里最有名的“韩江饭庄”,两个人趴在窗口往

里瞧了好大一阵。饭庄里坐着三桌食客,桌面上碗碗碟碟,满是热菜热汤,围着桌子坐着的人 个个衣着光鲜,有几个上衣口袋里还别着钢笔。

“金海,你瞧瞧饭桌上有种田和打鱼的人吗?”大娘低头望着金海。

“没有。”金海心里将饭桌上人的衣着与村里种田和打鱼的人身上的穿戴进行了一番对照后 回答。

“里面都是识字读书的人,识字读书的人挣钱多,有钱才能吃好多好多的热菜热汤,当然更 少不了蚝仔烙和冰糖莲藕。”大娘慢声细语。

返村的路上,大娘背上的金海嘟囔说,他回去后就到私塾读书识字。大娘说,读私塾要挨 板子,大娘舍不得,不读了。金海挣扎着从大娘背上滑了下来,噘着小嘴说,挨板子也要识字 读书。

两天后,金海入了私塾。

(节选自张新科《苍茫大地》第一章)

【注】许繁昌,澄海冠陇人,在泰国经营米行,金海是他泰国妻子所生长子。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讲述了七岁的金海刚刚回到家乡时发生的故事,故事充满海边小村的生活气息,富 有地方特色,吸引读者。

B.冠陇村这个小渔村里的人们还过着非常传统落后的生活,这也间接反映出当时人们离开 故乡、闯荡南洋的动机。

C.祠堂中的老者叮嘱大娘好好抚养金海,这也促使大娘下定决心要送金海入私塾读书,也 为后文做了很好的铺垫。

D.小说的语言朴实亲切,通过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外貌和心理的描写,形象地刻

画了金海和大娘的形象。

5.小说中的金海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

6.大娘带金海首先去了妈祖庙,并给他详细地讲述了妈祖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意图?请结 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

二、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11 题。(22 分)

楚考烈王无子,春申君患之,求妇人宜子者进之,甚众,卒无子。赵人李园持其女弟,欲 进之楚王,闻其不宜子,恐久毋宠。李园求事春申君为舍.人.,已而谒归,故失期。还谒,春申

君问之状,对曰:“齐王使使求臣之女弟,与其使者饮,故失期。”春申君曰:“娉入乎?”对曰: “未也。”春申君曰:“可得见乎?”曰:“可。”于是李园乃进其女弟,即幸于春申君。知其有身, 李园乃与其女弟谋。园女弟承间以说春申君曰:“楚王之贵幸君,虽兄弟不如也。今君相楚二十 余年,而王无子,即百岁后将更立兄弟,则楚更立君后,亦各贵其故所亲,君又安得长有宠乎? 君贵用事久,多失礼于王兄弟,兄弟诚立,祸且及身,何以保相印江东之封乎?今妾自知有身 矣,而人莫知。妾幸君未久,诚以君之重而进妾于楚王,王必幸妾;妾赖天有子男,则是君之 子为王也,楚国尽可得,孰与身临不测之罪乎?”春申君大然之,乃出李园女弟,谨舍而言之楚 王。楚王召入幸之,遂生子男,立为太子,以李园女弟为王后。楚王贵李园,园用事。

李园恐春申君语泄而益骄,阴养死士,欲杀春申君以灭口,而国人颇有知之者。 春申君相二十五年,楚考烈王病。朱英谓春申君曰:“世有毋望之福,又有毋望之祸。今君

处毋望之世,事毋望之主,安可以无毋望之人乎?”春申君曰:“何谓毋望之福?”曰:“君相楚 二十余年矣,虽名相国,实楚王也。今楚王病,旦暮且卒,而君相少主,因而代立当国,如伊

尹、周公,王长而反政,不即遂南.面.称.孤.而有楚国?此所谓毋望之福也。”春申君曰:“何谓毋

望之祸?”曰:“李园不治国而君之仇也,不为兵而养死士之日久矣,楚王卒,李园必先入据权 而杀君以灭口。此所谓毋望之祸也。”春申君曰:“何谓毋望之人?”对曰:“君置臣郎.中.,楚王 卒,李园必先入,臣为君杀李园。此所谓毋望之人也。”春申君曰:“足.下.置之。李园,弱人也, 仆又善之,且又何至此!”朱英知言不用,恐祸之身,乃亡去。

后十七日楚考烈王卒李园果先入伏死士于棘门之内春申君入棘门园死士侠刺春申君斩其头 投之棘门外于是遂使吏尽灭春申君之家。而李园女弟初幸春申君有身而入之王所生子者遂立, 是为楚幽王。

7.下列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节选自《史记?春申君列传》)

A.后十七日/楚考烈王卒/李园果先入伏/死士于棘门之内/春申君入棘门/园死士侠刺

/春申君斩其头/投之棘门外/于是遂使吏尽灭春申君之家

B.后十七日/楚考烈王卒/李园果先入/伏死士于棘门之内/春申君入棘门/园死士侠刺 春申君/斩其头/投之棘门外/于是遂使吏尽灭春申君之家

C.后十七日/楚考烈王卒/李园果先入伏/死士于棘门之内/春申君入棘门/园死士侠刺 春申君/斩其头/投之棘门外/于是遂使吏尽灭春申君之家

D.后十七日/楚考烈王卒/李园果先入/伏死士于棘门之内/春申君入棘门/园死士侠刺

/春申君斩其头/投之棘门外/于是遂使吏尽灭春申君之家

8.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舍人,中国古代战国及汉初时期,王公贵人府中的亲近属官。 B.南面称孤,朝南坐着,自称孤家。指统治一方,称帝称王。 C.郎中,官名,帝王侍从官的通称。战国始有,后世为各部要职。 D.足下,是旧时交际用语,下级称上级或同辈相称的谦词。

9.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句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文中划线句 解 说 同类句

A. 求妇人宜子者进之 定语后置句,即“求宜子之妇人进

之” 求人可使报秦者

B. 即幸于春申君 被动句,“于”表被动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 谨舍而言之楚王 省略句,“之”后省略介词“于” 空自苦无人之地

D. 恐祸之身,乃亡去 宾语前置句,意为“担心自己遭受

祸患”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李园心机深重,他处心积虑地把妹妹送给春申君,又因妹妹生育了太子,得以掌权。

B.春申君昏庸,听信李园的劝说,将其怀有身孕的妹妹献给楚王,为自己埋下了祸根。

C.朱英洞察危机,劝春申君尽早除掉李园,并表示愿意自己出手帮助春申君解决问题。

D.春申君不听良言,认为李园是个软弱的人,不会对自己不利,最终就死在李园手中。

11.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妾幸君未久,诚以君之重而进妾于楚王,王必幸妾。

(2)李园恐春申君语泄而益骄,阴养死士,欲杀春申君以灭口,而国人颇有知之者。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完成 12—13 题。(9 分)

临江仙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词的开头写诗人酒醉归来,“醒复醉”写出他纵情饮酒的兴致,“仿佛”一词生动传神地表 现出他醉眼惺忪的情态。

B.词的上片营造出了一个静谧的意境,家僮的鼾声如雷恰好衬托出夜晚环境的安静,也为 后面“听江声”做好了铺垫。

C.词的下片直接议论抒情,表达了不愿因世事而思虑万千、周旋忙碌的想法,饱含着诗人 被贬之后对人生的深沉思考。

D.诗人以写景结束全词,驾一叶扁舟,随江漂流,度此余生,表现了诗人政治失意后的痛 苦和隐逸避世的的消极心态。

13.有人评价词中“倚杖听江声”一句精妙绝伦。请结合本词简要分析。(6 分)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1 分)

(1)词人柳永的《望海潮》中“ , , ”几句写“钱塘自古 繁华”,极写这个“三吴都会”的富庶景象。

(2)《定**》中,当苏轼走过风雨,看到山头的斜阳之后,他不禁“ ”,风雨之 后的一句感慨“ ”运用双关的修辞手法,道出了词人的顿悟:自然界的雨晴 既属寻常,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

(3)在李清照《声声慢》中,她孤独一人,望着窗前凋零的菊花,不禁哀叹“ ,

”,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词人孤苦无依时时间的难挨和内心的空虚。

(4)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借写北魏太武帝追击宋文帝军队直到瓜步山的 历史,影射现实,感慨人们忘记国耻的句子是:“ , ”。

(5)蔺相如清醒地看到秦国不敢“加兵于赵”的原因,并以比喻的方式说明自己与廉颇不能内斗 必须团结的两句是:“ , ”。

第Ⅱ卷 表 达

三、语言文字运用

15.请用正楷或行书书写下面的一句话。请充分表现出你一年来练字的效果。(5 分)

中国梦,我们的使命。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16—18 题。(9 分) 北宋王安石笔下特长少年方仲永的遭际,代有其事。 受虚荣心、名利心等不良影响,一些“望子成名、望女成星”的家长,热衷于奔走在童星制

造的路上,对有特长的孩子 ,倾尽一切资源,带孩子参加花样繁多、“套路”很深的娱 乐活动、选秀比赛,孩子日常生活也处在夸张的模仿和表演状态。

前不久,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 赚大钱住豪宅,而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只有 的孩子长大后想成为志 愿者、公益人士。有观点指出,在少年儿童培养教育上,一些家长正走在 的路上!

也有家长认为:“不都说出名要趁早吗?让我的孩子尽早出名,积累财富,也没啥错!”俗

话说,早熟的果子撑不到丰收的金秋。银河星布, 的星也就那么几颗。过早地让孩子 游走于名利场,消费孩子的童年,这对孩子健康人格以及“三观”的塑造,有百害而无一利。

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身为家长,如果( ),方仲永的 悲剧就可能被反复复制。

1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快马加鞭 凤毛麟角 背道而驰 璀璨夺目 B.揠苗助长 凤毛麟角 南辕北辙 光彩照人 C.揠苗助长 屈指可数 南辕北辙 璀璨夺目 D.快马加鞭 屈指可数 背道而驰 光彩照人

17.文中画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 宅,而两成的孩子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

B.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 而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

C.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超过七成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 而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

D.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 豪宅,而占两成的孩子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寄望早成名挣大钱,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 B.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寄望早成名挣大钱

C.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寄望早成名挣大钱,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

D.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寄望早成名挣大钱

19.下面是某中学足球社团一则倡议书的片段,其中有几处表述不当,请找出来。(5 分)

本届世界杯正在俄罗斯火热开战。虽然中国队没有莅临参赛,但我们仍然带着满腔对 足球的热爱积极观战。由于时差的关系,比赛多数在夜里举行,殷切期望我们所有在校住 宿的同学务必遵守学校管理规定,按时熄灯,规律作息。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做到在宿舍 不熬夜看球,在课堂不随意谈球。如有违反,学校将严肃查处。在此,感谢您的鼎力支持。

20.下面是某教师给高中学生列出的学习流程图,请把这个学习过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 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80 个字。(5 分)

自学

问题

讨论 听课

规律

练习

四、写作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60 分)

为吸引考生报考,6 月 23 日上午,××大学的官方微博账号发布了一条信息:“我们!一校 三地!有暖气!有空调!有洗衣机!每栋楼都有咖啡机、自助打印机!网速贼快!校车免费! 有山有湖有海!还有网红!占地八千亩!有游泳馆健身房!亚洲第二食堂食堂!各大菜一应俱 全!橘猫聚集地!欢迎大家报考!”结果评论区引来了其他知名大学的官微账号争相“打广告”, 吸引了不少网友围观。

各间高校在官微账号宣传的“卖点”主要有环境风光类(“5A 景区”“天鹅、梅花鹿”“樱花大 道”“玫瑰园”等),生活条件类(“宿舍空调 WI-FI”“火锅串串”“男女生比例 1:1”“江浙沪包邮”“三 块五一碗的牛肉面”“长假期”等),文化学术类(“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多彩的民族节日”“叶嘉 莹先生的讲座”“双一流”“百年积淀”等)。

你对高校这样宣传有什么看法?请据此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A.(B.自由主义应属个体本位,传统儒家属群体本位。C.个人主义与精致牟利己主义 是包含关系,非并列关系。D.极端利己行为不包括普通的利己主义及个人主义。)

2.C.(A.钱理群教授提出“精致利己主义”是针对大学生而言,作者认为其也适用于“腐 败分子以权谋私”等现象。B.“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两句,证明了儒家的群体本位。D.文章未使用比喻论证的方法。)

3.A.(B.“正确看待人们的利己行为”只是条件之一。C.文章并没有对比自由主义和传统 儒家谁“更恰当”。D.一种学说是否在认识个人与群体的重要性的问题上走上极端 并不能决定其能否流行。)

4.D.(小说中无外貌描写。)

5.金海是华侨商人的儿子,被送回家乡。①他善良懂事(孝顺)。当他看到大娘手上的烫伤 之后就不再耍性子,后来还说要挣大钱好好孝顺大娘。②他知错就改。知道自己的想法 不对,能够听从大娘的意思,改正错误。③他聪明有大志。在祠堂中他能够很机灵地应 对老人的话,也立下了光宗耀祖的志向。 (6 分,每点两分。大意对即可。)

6.①妈祖是潮汕地区文化中渔民的保护神,大娘带金海首先去了妈祖庙,表现了大娘对金 海的良苦用心,希望他能明白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传承当地文化,认祖归根。②妈祖的 故事表现出潮汕女性牺牲自我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而这也正折射了传统的潮汕妇女大 娘的博大胸怀,表达了作者对其伟大精神的赞美。③妈祖的故事展现了渔民质朴的情怀, 充分展现了当地的文化符号,给小说增添了浓厚了地域特色,强化了阅读的感受。④这 种地域文化也深深地扎根于金海心中,为后文写其成长历程做了铺垫。

(6 分,每点两分,写出任意三点即可。)

7.B.(后十七日,楚考烈王卒。李园果先入,伏死士于棘门之内。春申君入棘门,园死士 侠刺春申君,斩其头,投之棘门外。于是遂使吏尽灭春申君之家。)

8.D.(足下,是敬词。)

9.D.(“恐祸之身,乃亡去”无特殊句式。)

10.B.(“听信李园的劝说”错,文中是李园的妹妹在劝说春申君。)

11.(10 分)

(1)我被您宠幸时间不长,如果凭您的尊贵地位把我进献给楚王,楚王必定宠幸我。

(5 分,“幸君未久”“诚”“以君之重”“进妾于楚王”(状语后置)各 1 分,大意 1 分。)

(2)李园担心春申君说漏秘密而更加骄横,就暗中豢养了刺客,打算杀死春申君来灭口, 这件事在国都略有些人知道。

(5 分,“语泄”“益骄”“阴养死士”“ 颇有知之者”各 1 分,大意 1 分。)

【参考译文】

楚考烈王没有儿子,春申君为这件事发愁,就寻找宜于生育儿子的妇女进献给楚王,虽 然进献了不少,却始终没生儿子。赵国李园带着他的妹妹来,打算把他的妹妹进献给楚王, 又听说楚王不宜于生育儿子,恐怕时间长了不能得到宠幸。李园便寻找机会做了春申君的舍 人,不久他请假回家,又故意延误了返回的时间。回来后他去拜见春申君,春申君问他迟到 的原因,他回答说:“齐王派使臣来求娶我的妹妹,由于我跟那个使臣饮酒,所以延误了返 回的时间。”春申君问道:“聘礼送来了吗?”李园回答说:“没有。”春申君又问道:“可以

让我看看吗?”李园说:“可以。”于是李园就把他的妹妹献给春申君,并立即得到春申君的 宠幸。后来李园知道了他的妹妹怀了身孕,就同他妹妹商量了进一步的打算。李园的妹妹找 了个机会劝说春申君道:“楚王尊重宠信您,即使兄弟也不如。如今您任楚国宰相已经二十 多年,可是大王没有儿子,如果楚王寿终之后将要改立兄弟,那么楚国改立国君以后,也就 会各自使原来所亲信的人显贵起来,您又怎么能长久地得到宠信呢?不仅如此,您身处尊位 执掌政事多年,对楚王的兄弟们难免有许多失礼的地方,楚王兄弟果真立为国君,殃祸将落 在您的身上,还怎么能保住宰相大印和江东封地呢?现在我自己知道怀上身孕了,可是别人 谁也不知道。我被您宠幸时间不长,如果凭您的尊贵地位把我进献给楚王,楚王必定宠幸我。 我仰赖上天的保佑生个儿子,这就是您的儿子做了楚王,楚国全为您所有,这与您身遭意想 不到的殃祸相比,哪样好呢?”春申君认为这番话说得对极了,就把李园的妹妹送出家来, 严密地安排在一个住所便向楚王称说要进献李园的妹妹。楚王把李园的妹妹召进宫来很是宠 幸她,于是生了个儿子,立为太子,又把李园妹妹封为王后。楚王器重李园,于是李园参与 朝政当权。

李园担心春申君说漏秘密而更加骄横,就暗中豢养了刺客,打算杀死春申君来灭口,这 件事在国都略有些人知道。

春申君任宰相的第二十五年,楚考烈王病重。朱英对春申君说:“世上有不期而至的福, 又有不期而至的祸。如今您处在生死无常的世上,奉事喜怒无常的君主,又怎么能会没有不 期而至的人呢?”春申君问道:“什么叫不期而至的福?”朱英回答说:“您任楚国宰相二十 多年了,虽然名义上是宰相,实际上就是楚王。现在楚王病重,死在旦夕,您辅佐年幼的国 君,因而代他掌握国政,如同伊尹、周公一样,等君王长大再把大权交给他,不就是您南面 称王而据有楚国?这就是所说的不期而至的福。”春申君又问道:“什么叫不期而至的祸?”

朱英回答道:“李园不执掌国政便是您的仇人,他不管兵事却豢养刺客为时已久了,楚王一 去世,李园必定抢先入宫夺权并要杀掉您灭口。这就是所说的不期而至的祸。”春申君接着 问道:“什么叫不期而至的人?”朱英回答说:“您安排我做郎中,楚王一去世,李园必定抢 先入宫,我替您杀掉李园。这就是所说的不期而至的人。”春申君听了后说:“您要放弃这种 打算。李园是个软弱的人,我对他很友好,况且又怎么能到这种地步!”朱英知道自己的进 言不被采用,恐怕祸患殃及自身,就逃离了。

此后十七天,楚考烈王去世,李园果然抢先入宫,并在棘门埋伏下刺客。春申君进入棘 门,李园豢养的刺客从两侧夹住刺杀了春申君,斩下他的头,扔到棘门外边。同时就派官吏 把春申君家满门抄斩。而李园的妹妹原先受春申君宠幸怀了孕又入宫得宠于楚考烈王后所生 的那个儿子便立为楚王,这就是楚幽王。

12.D.(本词以写景及叙事结尾,对眼前景物的描写和对未来生活的想象表现了诗人要求彻 底解脱的出世意念及一种不以世事萦怀的旷达恬淡精神。)

13.①“倚杖听江声”一句写诗人独自回家,敲门不应,醉酒倚杖立,独自听江声,诗人不 因无人应门而恼怒,反而陶醉于宁静的大自然中,表现出诗人潇洒旷达、遗世独立的形 象。②这一句又表现出诗人面对长江时陷入深沉的思考,世事无常,孤寂落寞但人生又 应该跳出世俗、向往自由的词人形象。③这一句也很好地勾连上下片,上片叙事,写立 江边之缘由,下片写立江边所见之景,写立江边所思之得。

(6 分。每点两分,大意对即可。)

【参考赏析】

此词风格清旷而飘逸,写作者深秋之夜在东坡雪堂开怀畅饮,醉后返归临皋住所的情景, 表现了词人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生活态度和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

上片首句夜饮东坡醒复醉,一开始就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

醉,当他回临皋寓所时,自然很晚了归来仿佛三更,“仿佛”二字,传神地画出了词人醉眼 朦胧的情态这开头两句,先一个“醒复醉”,再一个“仿佛”,就把他纵饮的豪兴淋漓尽致地 表现出来了。接着,下面三句,写词人已到寓所在家门口停留下来的情景:“家童鼻息已雷 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走笔至此,一个风神潇洒的人物形象,一位襟怀旷达遗世 独立的幽人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其间浸润的,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一种超旷的精神世界, 一种独特的个性和真情。

上片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通过写家僮鼻息如雷和作者谛听江声,衬托出夜静人寂 的境界,从而烘托出历尽宦海浮沉的词人心事之浩茫和心情之孤寂,使人遐思联翩,从而为 下片当中作者的人生反思作好了铺垫。

下片一开始,词人便慨然长叹道:“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这奇峰突起的 深沉喟叹,既直抒胸臆又充满哲理意味,是全词枢纽。以上两句精粹议论,化用“汝身非汝

有也,是天地之委形也”(《庄子?知北游》)及“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庄 子?庚桑楚》)之意,是词人当下对人生的思索和感叹,以一种透彻了悟的哲理思辨,发出 了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这两句,既饱含哲 理又一任情性,表达出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人生困惑与感伤,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词人静夜沉思,豁然有悟,既然自己无法掌握命运,就当全身免祸顾盼眼前江上景致, 是夜阑风静縠纹平,心与景会,神与物游,为如此静谧美好的大自然深深陶醉了。于是,他 情不自禁地产生脱离现实社会的浪漫主义的遐想,唱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他要 趁此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随波流逝,任意东西,他要将自己的有限生命融化在无限的大 自然之中。此即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之意,体现了作者当时渴 望得到精神自由和灵魂解脱的心境。

“夜阑风静彀纹平”,表面上看来只是一般写景的句子,其实不是纯粹写景,而是词人 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契合的产物。它引发出作者心灵痛苦的解脱和心灵矛盾的超越,象征 着词人追求的宁静安谧的理想境界,接以小舟两句,自是顺理成章。苏东坡政治上受到沉重 打击之后,思想几度变化,由入世转向出世,追求一种精神自由合乎自然的人生理想。在他 复杂的人生观中,由于杂有某些老庄思想,因而在痛苦的逆境中形成了旷达不羁的性格。小 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这余韵深长的歇拍,表达出词人潇洒如仙的旷达襟怀,是他不满世 俗向往自由的心声。

全词的特点是叙事议论写景抒情相结合,语言舒展自如,简练生动,表现了词人独特的 语言风格。在情感上,飘逸旷达与悲凉伤感交织一处,是词人谪居黄州时期复杂心境的很好 展示。在苏轼现存的三百多首词作中,“归”字竟出现一百多次,这是深可玩味的。李泽厚 先生说:“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

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 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美的历程》) 由于其结尾所表达的弃官归隐之念,以至于“翌日喧传子瞻夜作此词,挂冠服江边,拿舟长 啸去矣。郡守徐君猷闻之,惊且惧,以为州失罪人,急命驾往谒则子瞻鼻鼾如雷,犹未醒也”

(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二)。这则传说,生动地反映了苏轼求超脱而未能的人生遭际。 其实,无论是人间天上,抑或是廊庙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他最后 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实际只是词人希望获得 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喻。

14.(1)市列珠玑 户盈罗绮 竞豪奢

(2)回首向来萧瑟处 也无风雨也无晴

(3)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4)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5)今两虎共斗 其势不俱生

(11 分。每空 1 分。)

15.略。(5 分。以书写美观大方整洁为标准。)

16.C.(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快马加鞭:对快跑的马 再打几鞭子,使它跑得更快,比喻快上加快。屈指可数: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 就能数过来。凤毛麟角:比喻极其难得而宝贵的东西。也比喻罕见的人才。南辕北 辙: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背道而驰:比喻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璀璨夺目:光辉 灿烂耀人眼睛。光彩照人:用以形容人(一般形容女子)或事物十分美好或艺术成 就辉煌,令人注目、敬仰。)

17.B.(句式杂糅:“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应改为“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或“据 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成分赘余:“超过七成多”应改为“超过七成”或“七成多”。 成分残缺:“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之前少了介词“以”。)

18.C.(根据语句内在的逻辑顺序判定。)

19.①“莅临”敬词使用错误。②“殷切期望”用于长辈上级。③“务必”表示要求命令, 不符合倡议书语体。④“学生”多用于表明身份。⑤“如有违反,学校将严肃查处”不 适用于倡议书语体。

(5 分。每处 1 分。找出即可。)

20.高中的学习过程,首先应通过自学发现问题;以问题为引导,展开讨论或听课学习;由 此发现规律;并在练习中加以运用;然后再次发现问题,巩固对规律的掌握。

(5 分。每环节 1 分。意思对即可。本图表为高中学习流程图,因此评分必须关注整个 流程的各个环节,在图表中箭头标志着每个环节。考生能把每一处箭头前后的文本内 容及其逻辑关系表述完整、准确、严谨即可。例如,“自学”是整个学习过程的基础 或起始,“讨论”“听课”是一个并列关系或选择关系,“规律”后的“练习”应是 对“规律”的运用、验证或巩固,向上回到“问题”的箭头应指的是再次发现问题或 发现新的问题,实现“循环渐进”的目的。作为流程的描述,最好能使用“首先”“其 次”“然后”“之后”“最后”等表示程序前后的词语,不使用也可。表述中有语病 的酌情扣除该环节的 1 分。)

上一篇:电影《姜子牙》观后感下一篇:中学语文课的审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