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怎样正确教育孩子

2023-02-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父母怎样正确教育孩子

教育孩子首先要改变父母

近来,有关新生家长送孩子上大学的信息引人注意,其中,“家长因大学宿舍无空调向校长哭诉”的消息则令人震惊。我觉得,与其说孩子太娇贵,不如说父母疼爱孩子的态度和方式有问题,教育孩子首先要改变父母。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呵护有加本无可厚非,但问题是父母应该怎样疼爱孩子。在抚养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父母的思想方法和态度行为具有决定意义。如果认为爱孩子就是不能让他吃一点儿苦、受一点儿累,就是对他的生活大包大揽,那不仅是剥夺了孩子学习锻炼的机会,而且使孩子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责任意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当孩子连自己都照顾不了时,还能指望他担当什么?

在教育孩子的系统工程中,家庭教育处于启蒙、基础的重要地位。所谓教,就是“上所施,下所效”;所谓育,就是“养子使作善也”,这就意味着父母要教孩子善的行为和做人、做事的能力,养他的浩然正气,即“蒙以养正,圣功也”。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应率先垂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感染孩子,使之“习与智长、化与心成”。

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物质生活比较丰富。不要说和前几辈人比,就是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也是经常在日常生活劳作的磨练中,懂得了生活的艰辛和不易,养成了独立生活的能力,经受了挫折和困难的砥砺。而今天的下一代,除了学习,基本上没有什么需要他们去付出劳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父母不注意对孩子进行能力培养——培养他们做人做事和独立生活的能力,特别是重视对他们进行养成教育,注重他们优良品德和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注重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忧患意识的养成,那么孩子就会觉得生活永远如此安逸甜蜜,一旦遇上困难和挫折就不知所措,有的自暴自弃,甚至轻易走上绝路。因此,父母应当重视对孩子的养成教育,在疼爱孩子时也要有理智,学会取舍,有所为有所不为。只有培养出孩子的高尚品德和出众能力,才能使他们富有责任心,担当重任。

作家龙应台曾写文章问道:关起门来做个细心、温柔的母亲,你觉得够吗?如果你真心爱你的子女,而且懂得如何去爱,你应该如切肤之痛地体认到:把小圈圈弄好是不够的,你必须发挥力量促成大环境的改造。我感觉这里实际也隐含着这样的意思,即父母的境界成就孩子的人生。如果父母常常患得患失,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孩子的成长空间必定受限,人生之路也很难走得顺畅宽广;而如果父母本身境界高远,“导之以道”,孩子的人生就会走得从容、成功。

作者:薄洁萍

第2篇:怎样教育孩子才是正确的方法

经常有很多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整天坐在书桌旁学习却没有好的成绩,真不知道这孩子学习的时候在干什么呢?其实,家长们可能忽视了一个问题,孩子虽然整天坐在书桌旁,但不见得他们都在专心地学习,学习就有效率。这是因为,孩子心理过程的随意性很强,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因此,他们可能只是坐在那里发呆,捧着书本却心想着别处。这样的状态,怎么能够学好知识呢?

下面有几招能改善孩子注意力的方法:

1、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有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学习。

任何一个孩子,他的各种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科学合理的作息制度可以使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都是有利的。因此,家长应与孩子坐下来,共同为孩子制订一个合理的学习时间表,让孩子自己遵照执行。

2、让孩子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让孩子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是我们家长的最终目的。家长不可能永远陪读,永远看着孩子学习。甚至到了初中,高中,许多家长也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所以,“抓”是为了“放”,大家一定要早作准备。

3、家长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支配时间。

让孩子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比如,有的家长要求孩子每天放松一小时。在这一小时内,孩子可以玩、听音乐、休息等,不管干什么,家长都不去干涉,等孩子情绪比较稳定和愉快,有了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时,就会比较愿意开始较长时间的艰苦学习,学习效果也会更加理想。

第3篇:父母怎样才能把孩子教育好_优等生孕育中心

优等生孕育中心

父母怎样才能把孩子教育好

我相信大家都和我一样,非常关心孩子的教育,都想把孩子教育好,我们又应该从何下手呢?

家庭教育是个非常大的话题,但我们也寻找到一些规律,目前在我国比较流行的家庭教育定义是三道教育,即为生之道,为人之道,为学之道。

“为生之道”以生命健康为核心,由生理卫生(身)、营养保健(康)、安全防护(安)、运动能力(体)等四方面组成;“为人之道”以生命价值为核心,由人格人生(志)、心理卫生(心)、道德礼仪(灵)、人际交往(交)等四方面组成;“为学之道”以生命智慧为核心,由学习策略(学)、思维能力(思)、科学素养(理)、人文修养(文)等四方面组成。

作为父母,我觉得我们应该想想,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重要,还是家庭教育更重要?现在社会上大多父母把学校教育扩大化了,缺乏家庭教育的认识,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好了,教育孩子是学校和老师的职责,结果孩子出现问题,不但不反求诸己,反而将责任推向他人。

忽略了家庭教育才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位,要治国,先齐家,家是小小国,国是大大家,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每个人从出生那天起就开始接受教育,我们可曾想过,孩子最需要什么教育?

是知识还是智慧?是技能还是品德?“长大成人”是父母对孩子最基本的期望,现在大多数家长热衷的教育,不外乎费尽心机把孩子送入各种名校、希望能给孩子找到“名师”、送孩子参加各类艺术培训、外语学习、分数提高、考试技巧等方面的教育,期望孩子能有一技之长,未来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

德者,得也。德是內得,得是外得,获得德,能开慧益智,人能守住德性,慧自然能扩充出来。我们常说某人慧根很好,这个慧就是得智的种子,慧是由智而得,可以说,人若品德好,慧是很高的,可以看出智慧同样由德而来。

从攴(pū)从孝。育:养子使作善也。由此可见,教育的本质是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培育好与生俱来美好的“善”根,是德育。可以说,“使之善”是中国教育的“一贯之道”。

然而在当今社会,各类学校依旧没有跳出应试教育的窠臼,教育的全部与“真谛”,仍然是过分倚重知识的传授,而对学生心理健康、人格健全、是非判断标准、价值观念的教育却是缺失的。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们可以肯定的说,人生最难化者唯习性,良好的习性一旦养成,则终身受益不尽,反之将祸害无穷。说到这里,我们不禁要想,那教育的目标到底该是什么?这两句话大家一定很熟悉“蒙以养正,圣功也”、

“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这是《易经?蒙卦》上说的,道出了教育的至高目标-----是蒙以养正,而不是养规,养法,而是育德,育心,育志的养正教育,而且教育的时机,最好从蒙童或婴儿开始,婴儿是一生下来就是张白纸,即“山下出泉”,未受任何污染,是养正的最佳时机。《易经》的蒙卦告诉我们,人,生来蒙昧,所以教育就成为当务之急,教育的最佳时机是蒙童。教育要从蒙童抓起,越早越好,蒙以养正的意思,就是通过育德,育心,育志的启蒙教育培养孩子其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正是我们家庭教育应该做的。教育孩子,父母首先要主动,父母要像水一样,水有三德,处下、不争、利物。所以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不要居高临下,不要相互攀比,不要一味的限制孩子,控制孩子,最后的结果,不是孩子无能,就是孩子和父母成仇,就会导致毛病丛生。孩子需要我们父母悉心的去滋养、教导,如山泉之水,绵绵不断。无有山之高大,焉得水之奔涌,无有水之滋润,何得山之苍翠

读什么书,就产生什么样的思想;听到什么,什么就在你的心里潜滋暗长;脑袋里有什么样的观念,你就有什么样的行动。所以,教育孩子从经典入手,经典是永恒的,流行是短暂的,但今之人大多追逐流行而远离经典,一般人的误解都是,经典这么难,大人都读不懂,孩子能读懂吗?学了有什么用?没学当然不懂,学了才有懂的基础!懂了才能用!孩子刚开始学说话的时候,他懂妈妈、爸爸是什么意思吗?我们很清楚他不懂,但是坚信他有一天一定会懂所以就非常有耐心地、日复一日地教他、让他模仿、让他学习,终于,她能把爸爸妈妈这个词和人对上号了,我们是不是开心的不得了?对于孩子来说,学英语、学钢琴、学舞蹈、学画画等等是一种技能培训,而学经典是一种人格教育和道德观培养,这才是根本性教育。孩子在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阶段将最有价值的、人类数千年智慧结晶而成的经典文化,系统学习,反复诵读、照单全收,先储存在生命和灵魂的深处随着年龄增长,阅历增加,理解领悟能力逐步增强。理性分析思维能力也越来越强,就开始对头脑里的海量知识储备进行“反刍”,每天研磨、分解、消化、吸收,不知不觉,日积月累,年复一年,这些蕴涵高能量的文化营养就逐步被孩子所内化、理解、领悟,体悟得越来越透彻和精深如何定义经典并不重要,关键是做为家长的我们要对经典有着正确的认识,第一,经典是有价值的;第二,经典是可以应用的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其实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未来社会里,也就是不久的将来,甚至可以说从现在开始,中国传统文化一定会更有发展,经典氛围会越来越浓郁。当孩子们在学科成绩上“旗鼓相当”时,那些拥有经典基础的孩子,会发展得更加坚实。我们有累积式教育法,因为累积法,体现了易经的思想,易则易知,简则易从。累积式教育法又被称为137学习法是最科学、最有效的读经方法。累积式教育法是著名国学专家赖国全老师首先系统提出的一种科学、简单、高效的教育方法。

累积式教育法不但提出系统的读经教育理念和方法,还配有配套教材,非常适合家庭教育,通过累积法,每天轻松学习30分钟,两年左右就可以熟记甚至背诵《论语》《大学》《易经》《中庸》《道德经》《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朱子治家格言》《笠翁对韵》等将近十多部经典。

不但孩子受益终生,大人也受益无穷,一套教育法,两代人甚至有的全家几代人同时受益,是多么的了不起,至今累积式教育法已经影响全球上百万的家庭,成为风靡海内外的著名儿童教育方法之一。

要让经典不离家庭、不离生活、溶于生活和家庭,只有父母能做到,父母做到了,通过陪孩子读经,从而修身、齐家,才能更好的教育好孩子,引导好孩子坚持十年,父母也成了专家,到了孩子少年养志的阶段,才能用经典的智慧给孩子更正确的人生指导,将来才能和孩子有共同的语言。这样的结果,如果没有育心、没有赖老师,没有累积法,我们想都不敢想,而现在我们只要每天坚持半小时以上的时间,就能轻松做到。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最好的导师,好父母胜过好老师,父母的言行与榜样力量在日后是任何老师和学校都无法替代的,真正的蒙养,是要求我们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是勤劳、善良,学会的是自强不息、好学博爱;因此即便孩子今天的学习成绩不太理想,家长也不必太过担心,因为“才”的不足“德”完全可以弥补。作为父母要有长远的眼光,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长,家长认识的高度,决定了孩子人生的高度,想给孩子什么样的人生,要看父母的智慧,孩子天天在成长,无时无刻不在学习,教育的区别就在于你有意识给他提供好的学习内容,还是让他像野草那样自己随便乱长。

我们现在很热衷社会上的各种教育,却忽略了最重要的教育----养正教育,因为‘正’是天地间的正理正道,决定了人生道路,所以养正,是圣功。

第4篇:父母如何正确批评孩子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父母如何正确批评孩子》的内容,具体内容:孩子不听话确实很令人头痛,家长们该说些什么才能让孩子听从吩咐呢?下面我为你整理,希望能帮到你。一、孩子不肯独立完成作业。不要说:"你怎么这么懒?自己多动...

孩子不听话确实很令人头痛,家长们该说些什么才能让孩子听从吩咐呢?下面我为你整理,希望能帮到你。

一、孩子不肯独立完成作业。

不要说:"你怎么这么懒?自己多动动脑筋!",不妨说:"这是你的作业,我相信你会有办法的。"

"许多家庭里,一提到作业,孩子就头疼,有的甚至放松功课,此时给予孩子太多帮助,反而会帮倒忙,应尽量让孩子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子有方》一书的作者史维亚雷姆指出,首先,让他知道你相信他的能力,明确规定一个学习制度,并给他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远离兄弟姐妹的吵闹声,远离电视。孩子写作业时,不要在他身边转个不停,这会助长他的依赖心理。孩子拿不定主意时,可适当给予指导,然后走开或坐到一边。千万不要代替孩子写作业,那样只能导致他不学无术。要让写作业成为孩子每天的例行常规。

二、孩子弄乱房间。

不要说:"赶快收拾好房间,不然不客气!",不妨说:"快(或是十分钟内)把房间收拾好,为你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家长们往往对孩子空发威胁,难以触及孩子的改过之心,结果很快使威胁演变为一场家长与孩子间意志的较量。"《说不的孩子》一书的作者杰米温德尔说,"不要给孩子最后通牒,不妨对孩子说:如果玩具和衣服都摆放整齐,你的房间会更漂亮!"

三、孩子早晨睡懒觉。

不要说:"起床!再不起来就别指望还会有人叫你。",不妨说:"早上好,已经 7 点了,现在该是你干什么的时候了?"

父母为孩子承担了太多的责任。孩子在长出门牙前一直都需要哄着才肯起床,他们自然便从经验中判断,父母还会一如既往地哄他们起床。"唠叨不会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内尔森说。礼拜天,教教孩子如何克服早上起床时的忙乱。比如,前一天晚上就教孩子把干净衣服准备好,把书本装进书包;给孩子买个闹钟,让他自己学着定时间。

让孩子决定好自己该做些什么而不是要让孩子做些什么。告诉孩子如果错过了公交车或校巴,你不会开车送他上学。当然这一招只有孩子能步行上学或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前提下方可奏效。

四、孩子发生小意外。

不要说:"你怎么老是这样?真笨!",不妨说:"好好想想现在该怎么办?"

"父母如何处理孩子的小意外(从洒了牛奶到损坏了玩具)关系到孩子对父母的亲密与疏远与否,信任与反感。"家庭精神治疗家、《自律》一书的作者内尔森说。有时家长免不了要骂孩子,夺过孩子的卡通画,或是不帮他们倒牛奶,可是这种严厉的行为难以令孩子变得更加小心谨慎。如果对孩子大声斥令"马上清理干净!"这种清理似乎更像是惩罚,而不是孩子对

自己行为理应承担的责任。让孩子也参与对问题的解决至关重要,无需责备,只需让他知道问题需要解决。

五、孩子不愿做家务。

不要说:"什么时候你才能懂得,你也该为家里做点事情呢?",不妨说:"你得把碗筷摆好,我才开饭。"

让孩子们认真干点家务可能会遭到拒绝。不妨向孩子们明确规定,什么时间由谁做什么事。让孩子们参与制作一张职责表,然后张贴起来,如果有谁没完成任务,就让吃点小苦头,作为给他的一次教训。比如,孩子不肯摆碗筷,就不让他吃晚饭。态度要坚决,即使让孩子饿着肚子上床睡觉。孩子如果又把脏衣服随地乱放,这时,不要叫嚷着让他把衣服捡起来,只给他洗放到洗衣房的衣服。如果女儿想穿那件她最爱穿的衬衫时,发现它是脏的,她自然就会懂得该怎么做了。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分享到微信好友或朋友圈来源:网友投稿

第5篇:怎样培养孩子正确的坐姿

案例:身边的故事 东东是个小书迷,在家里,他最多的活动就是看书。 刚开始看书时,东东坐得还挺直,可一会儿就趴在桌子上了,身子歪歪扭扭的,有时候脸都贴到了书上。看到东东不坐好,妈妈经常过去扶一扶东东:“赶紧坐直了!眼睛近视 了怎么办?”可是,妈妈说一句,东东就回一句:“趴着看书很舒服,我才不坐直呢!” 看电视的时候,东东也喜欢弓着腰,耷拉着脑袋,他觉得这样舒服,不用故意挺着腰。 幼儿园体检的时侯,医生检查出东东得了假性近视,脊柱还有轻度弯曲,医生告诉东东说:“小朋友的身体正在发育阶段,经常弓着腰,脊柱就会弯曲,长大以后就会成为驼背,想改也来不及。所以,走路、看书、写字的时候,一定要把腰挺得直直的,这样就不会得近视眼……”

详细专家诊断 近年来,由于坐姿不正导致近视眼、脊柱弯曲的儿童人数在逐步增加,因此,培养孩子正确的坐姿,是家长应及早注意的一个问题。 坐姿不正确是造成孩子视力缺陷及脊柱发育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孩子身体的健康发育十分有害。 正确的坐姿不仅能保证孩子的视力健康和体格的正常发育,而且有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对孩子专心学习及思考十分有益。 您的孩子是否这样 喜欢趴在桌子上看书。 没有正确的坐姿意识,需要大人提醒。 没有良好的书写姿势。 支您一招坐直、坐正的好处 有的宝宝不明白坐直、坐正的好处,家长在提醒宝宝坐好时,不妨可以这样比方,“看,警察叔叔腰杆挺得直直的,多神气啊!宝宝坐直了看书、写字,也会像警察叔叔一样看起来很有精神,不得近视眼,脊柱也不会弯曲。”

家长应随时观察并提醒宝宝的坐姿,在宝宝看书时,应提醒宝宝坐直身体,不要趴在桌子上或者歪着脑袋看书。写字、画画时,应保持“三个一”,即眼睛离桌面一尺远,胸离桌子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此外,还可以为宝宝准备一个视力保护器,帮助宝宝在读书写字时保持“三个一”。

宝宝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 家长应为宝宝提供与其身高相协调的桌椅,一般来说,桌椅之间的距离以宝宝端坐在椅子上,两肘刚好放在桌面为宜。 家长还应注意,不要让宝宝坐在柔软的沙发或床上看书、看电视,坐时不要让宝宝过多地依靠垫背。

走路、看书、写字的时候,一定要把腰挺得直直的,这样就不会得近视眼……” 专家诊断 近年来,由于坐姿不正导致近视眼、脊柱弯曲的儿童人数在逐步增加,因此,培养孩...

第6篇:怎样正确对待孩子发脾气

经常在公园超市看到孩子对着父母大吼大叫,发脾气表达不满,父母这边则有的是一脸怒气冲冲的样子,大声训斥孩子甚至打骂;有的则是一脸无助的样子。这样的父母有着同样的疑惑:这孩子咋这么臭脾气?管不了了咋办呢?与自己的期望值越来越远,简直愁死了。

这种场面可能许多父母似曾相识,感同身受,许多父母跟孩子说不了几句就进入了战斗状态,彼此的耐心都很差,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应对?如何把孩子教育成一个懂事乖巧的人?

一、正确认识孩子发脾气

孩子发脾气是发泄他自己的不满情绪,也有可能是他希望引起别人注意的一种方式。这时候父母一定要接受孩子的情绪,分析孩子发脾气背后表达的需求,根据情况给予引导。孩子小时候不会辨别情绪,缺乏有效的情绪控制和合理的情绪表达能力,要学会一个耐心倾听的父母,孩子乱发脾气,是他不知道如何正确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他用发脾气的行为方式来告诉父母他的不满、失望、恐惧等等,寻求父母的注意、帮助。因此最不合格的父母就是以发脾气解决孩子的发脾气。

二、父母要接受孩子的负情绪

有时宝宝是因一件力所不能及 的事情没有做好而发脾气,本想得到父母的夸奖,却怎么也弄不好,有不希望家长来帮忙,结果越弄越糟糕,越急脾气越大。这时候家长首先要接受孩子的负向情绪,不生气,不恼怒,更不做性格评判;以一种平和的态度引导孩子识别自己的情绪,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情绪表达方式,促进孩子自我疏导与管理各种情绪。孩子将会在父母的帮助下,逐步学会可以在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间表达自己合适的情绪,从而成长为一个情绪稳定、受人欢迎的人。

三、教育引导需要技巧

宝宝发脾气,是宝宝不良情感的一种发泄,是宝宝威胁爸爸妈妈的最后反抗手段。这时,宝宝不是大哭大叫,就是坐在地上耍赖。你要吓唬宝宝,无疑是火上加油;你若妥协,则正好落入宝宝的圈套,助长宝宝的气焰,长此以往,会宠得宝宝极端任性,无法管教。处理宝宝脾气大时,一定要让宝宝明白,即使脾气大,也不会在爸爸妈妈面前受到任何效果。指导孩子哪些事情能做,哪些意愿可以得到满足,需要给孩子一些规则。

四、父母教育方式的折射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和孩子,孩子的语言行为许多都是从模仿开始,因此如果大人的一些做法不当,很容易就能在孩子的行为折射出来。平时自己遇到不顺的时候就发脾气,夫妻间也经常吵架,遇到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就认为无理取闹,如果父母一味否定,甚至贬低、打击甚至打骂孩子,长期以来孩子认为这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唯一方式,他也就学会了。

五、父母经常让孩子不满失望

现在有的父母在孩子面前经常做一些许诺,比如:答应孩子周末假期去哪儿玩?孩子伤心难过时候或某些节日时答应给人家买好吃好玩的,但最后大人以种种理由没有去兑现承诺,这让孩子非常失望,负情绪积累就会发火表达不满。还有的父母无视孩子感受在别人面前说他们的一些毛病,或者无休止的在孩子面前拿以前错误来教育现在的错误,让孩子觉得自己全是错导致情绪的冲动。时间一长就会经常与周围的小伙伴发生冲突,不自觉的被排斥,孩子就会产生心理障碍,

慢慢会觉得孤独,会使孩子的心理产生阴影。最后提醒一点,孩子体内缺乏微量元素。比如说缺铁时,孩子的情绪也容易不稳定。

第7篇:怎样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每个人都身陷其中,孩子也不例外。知道努力,不服输是好事。但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尤为重要。怎样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呢?

一、帮孩子了解竞争的意义

首先,竞争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社会没有竞争就不会发展,社会需要竞争;人们之间没有竞争素质得不到提高,个人进步需要竞争。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社会的发展需要无数的人才。相对社会这个大家庭来说,一个人的力量太渺小了,所以每个人都要学会在竞争中求发展、求生存。个人发展了,社会也随之进步了。

二、选好竞争的对手

优胜劣汰是竞争的法则,有时竞争是非常残酷的,这是事实。一个人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提高自身素质,提高竞争力的关键要选好对手,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强有力的对手非常重要。试想,我们的周围都是弱者,都不如自己,我们还能进步吗?在同学当中,选择一个比自己强的同学做对手,最好不过了。不仅可以提高学习兴趣,还可以大大提高学习质量和效果。

三、注意竞争的方法

同学之间竞争的目的是提高学习质量,而不是让对方不如自己。目的明确了,方法也就有了。在自己提高的同时还要注意合作,只有对手是强手的情况下,你的胜出才有意义。同学之间相互妒嫉,不仅影响团结,还会影响自身的进步。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科技将充斥社会的各个角落。高科技的发展,提示人们,合作是必然的。一个不懂得合作,不善于合作的人是没有发展空间的。从这一意义上说,从小培养合作意识非常重要。合作的竞争才更有力量。

有这样一个从山区来京的小姑娘,起初她很一般,有很多地方都不如班里同学。她认真观察班里的每一个同学,并制做了一个专辑。她在每一个同学的名字下面都写上了一条优点。“做事仔细的林红;热情开朗的肖月;写字漂亮的吴刚;敢发言的彭亮„„”。在一次朗读比赛中,由于她有口音,再加上她还不适应这里的学习,得了倒数第一。比赛后,她找到得第一的李欣,风趣地说:“你是正数第一,我是倒数第一,咱俩交个朋友吧”。李欣很高兴结识她这个朋友。她经常听李欣读课文,李欣读一遍,她要读上十遍八遍,直到满意为止。她的朋友可多了,大家经常可以听到她发自内心地表扬班里的好同学。班里谁有了困难,只要她能做的,一定帮忙。在同学们的心目中,她的威信逐渐提高。三年级班干部改选时,中队长王晓宇主动提出让她当中队长,同学们都热烈地为她鼓起掌来。当选中队长以后,她比以前更刻苦了,也比以前更关心同学了。在临近小学毕业考试的那段时间,她也没停止对同学的帮助。有好朋友对她说,听说咱们班有一个保送名额,你和李欣成绩相当,都这时候了,别再帮助别人了。她笑着说:“帮助别人的同时我也就复习了!”毕业时,她主动放弃了保送机会,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重点中学。

从这个小姑娘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缕现代人的气息。开朗,自信、乐于助人、与人为善、善于合作,都是强有力的竞争素质。在竞争中完善自我,在竞争中充实自己,是明智之举。

上一篇:电排站试运行报告下一篇:电动三轮车四轮车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