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智慧的父母(共13篇)
1.所有的孩子生活中都会不可避免的遇到问题----各种各样的问题;
2.孩子在为问题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方面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未经利用的潜力;
3.如果父母送上自己预先做好的解决方案,孩子就会一直依赖父母,无法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至于孩子老是长不大;
1. 智慧的教师不断学习
教师应该有这样的观念:我们只是比学生早学几年而已, 不学习就要落后, 落后于时代、落后于学生。学习专业知识, 学习教育理论, 学习教育心理学知识, 学习时代新知识, 研究新时代新时期背景下成长的学生心理规律、行为规律。台湾著名作家刘墉所言:“现在的小孩特质是‘世界变小了、心眼变多了、脑海变大了’”。一代人不同一代人, 教师与学生可有年龄代沟, 但应该无心理隔阂, 好教师应知彼知己, 所以好教师应该是不断学习的教师。温家宝总理指出:“教师要努力钻研, 学为人师……要崇尚科学精神, 严谨笃学, 潜心钻研, 做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要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科学、新技能……”
2. 智慧的教师尊重自己、尊重学生
既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也要尊重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方式。教师尊重自己、尊重学生是包容心的体现, 也是智慧的体现。思想上要在法律前提下尊重学生灵闪的火花, 奔放的思维, 教师要承受得住学生观点和自己观点的对撞, 有包容心;学习方式上更要尊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自由, 尊重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取知识, 有正确的学生学习观。温家宝总理指出:“当好一名教师, 首先要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 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知识当做人生的最大乐趣。”
3. 智慧的教师明白以下几种情况下不宜教育学生
(1) 学生已知错, 心惊胆战之时。学生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的, 只是意志力、控制力不强犯了错, 而且学生自己已经很清楚地认识到错误, 此时不用教师再嗦, 嗦只会造就叛逆, 转移问题核心, 而达不到纠正学生行为的目的。学生犯错了要让学生承担一定的犯错责任, 但不是训斥。
(2) 学生玩得高兴之时。学生玩得高兴之时, 不宜教育学生, 这样学生会觉得你不尊重他。事实上学生玩得高兴, 我们何不用玩来引导学生, 用行为、用活动来教育学生呢?不宜用语言说教的方式。
(3) 在众人面前。在众人面前, 如有教师和其他同学在场, 学生讨厌你一言我一句的“轰炸”, 这样很容易使学生出现和教师争理、辩理的现象, 方向、目的出现偏差, 长久以往, 师生对立。所以教师要特别注意教育学生的场所, 有些教师喜欢在办公室人多的时候教育学生, 以突出自己勤快做工作, 这样的教师是得不到学生喜欢、效果也不会好的。谁不想上进?谁不想得到表扬?谁愿意被揭短?批评人、教育人一定要考虑对方 (特别是叛逆期的小孩) 的心理反应, 注意教育场所。
(4) 教师自己没有准备。教育学生跟教学上课一样, 教师要有准备, 要备“好课”, 教学要备课, 教育人更要备课, 它不是传授知识, 而是做人的思想工作。教育备课就是要事先明确达到什么教育目的, 讲些什么, 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什么样的语气、预测突发情况、对象可能的心理反应、可能的效果……教师自己没有准备, 千万不要教育学生。这是很多班主任易犯和常犯的错误。
(5) 怎么教育学生都不听之时, 要先放下。古人言:“忠告善道, 不可则止。”但这并不是要放任不理, 而是暂时放下, 这就是策略。教师应该是自控的教师, 有智慧的教师。当双方争执不下, 教师无法说服学生时, 不和学生斗气, 不要试着压服学生, 或转移主题漫无边际的数落, 更不要大发雷霆。先放一放, 放下, 从自身找原因, 看看哪里没准备好, 从学生找原因, 学生不能接受的问题出在哪里, 过一段时间再谈也未尝不可。这不是跟教学一样的道理吗?学生一下子接受不了的讲解, 不是先放一放吗?师生双方都回去思考思考、消化消化。从人的内心做工作, 把工作做到人的内心, 心通一切都通。
4. 智慧的教师能幽默大度地处理学生轻微犯纪之事
学生违章、违纪不可避免, 智慧的教师知道在行为上学生还是小孩, 而教师是大人。在应对学生违章、违纪事情上应冷静地把握方向, 有方法、有策略, 有智、有谋、有勇。“小违章之事”教师能大度幽默处理, 他会觉得教师给了他面子, 学生是感恩的, 而且会改正得很彻底。得到一个违纪学生的感恩, 工作难道不是能很好地开展了吗?在幽默中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睿智, 能建立教师的威信。
5. 智慧的教师会注意工作、生活细节
做为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与行, 纳言敏行。细节对学生有可能产生终身影响。教师对学生个体的影响, 有时可能不是教师一贯的言行, 而是某一次教师不经意但对学生而言却直指内心的细节或瞬间。一言一行注意学生的反应, 对学生造成的影响。教师不要吝啬自己对学生不经意的爱, 因为这很能触动学生的心灵, 学生会喜欢你的。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即教师要有正确的工作方法观。温家宝总理指出:教师“要以身作则, 行为示范。身教重于言教。教师个人的范例, 对于学生心灵的健康和成长是任何东西都不可代替的最灿烂的阳光。广大教师要加强师德修养, 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去教育和感染学生, 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全社会的尊重”。
6. 智慧的教师是自然、真实的工作者
教师也是人, 有情感、有情绪、有名利荣誉诱惑, 但在学生的眼中, 教师永远是神圣的, 教师是自然而然得到学生尊重的。教师要非常谨慎地对待名利荣誉, 特别是在学生面前, 既要荣辱不惊, 又要乐观上进, 要自然、真实的工作, 绝不能为了班级、为了自己弄虚作假, 也不能为了自己一时的得失而情绪失控。否则学生会非常鄙视你的。
7. 智慧的教师不会追求短期所谓的“优秀”
教育是需要时间的, 育人是个长期的过程。学校一般对教师特别是对班主任有各种各样的评比, 这是必要的, 是好事。但对于一些特别顽皮的学生, 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教育标准的, 一个有耐心的教师往往头脑比较清醒, 而追求短期所谓的“优秀”的教师往往跳不出评比的圈, 容易忘记教育规律、违背教育规律而产生过激行为, 这样班级虽然“优秀”了, 对学生却不一定是好的教育。
8. 智慧的教师眼中不会有差生、好生之分
教师在潜意识中不要用学习成绩、学生性格划分学生, 即不要有差生、好生之分。学生的学习成绩只是很小一部分, 学生学习不好, 不要说学生笨, 只是人各有专长, 对学生要耐心培养。健全人格的培养、能力的培养更重要, 决定人发展的是人格, 不是学习成绩。每个学生都渴望被关注, 教育最重要的是公平, 给每一个学生公平教育的机会, 关注学生个体, 不管他们的表现如何, 教师在关注他, 学生就有信心、就有感激。
9. 智慧的教师有开朗的性格
教师性格开朗易使师生关系融洽、轻松, 学生敢于、乐于和教师交往。同时情绪能传染人、氛围能感染人。作为一位教师要有组织活动的能力, 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活动, 如文体活动、社会活动、学科竞赛活动……把活动贯穿于日常教学中。其实学生活动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有些教师怕开展活动, 来回于上课、备课、改作业、测验之间, 在这些项目中教师总处于强势位置, 学生处于弱势位置, 长此以往, 师生容易产生隔阂。教师要积极参加学校、社会活动, 做一个开放的教育者, 而不是封闭的教育者, 在活动中展现能力、提高能力, 在活动中提高自身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和威信, 促进和谐的师生关系。
1 0. 智慧的教师教学会很灵活
智慧的教师教学过程中心中有人, 这个人就是学生, 然后才有物, 这个物就是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以人为中心, 教学的出发点是学生, 归宿点也是学生, 出发点绝不是教材, 更不是知识内容。智慧的教师对课堂教学任务有个正确的理解, 课堂教学首要任务应该是尊重学生, 想方设法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然后才是知识传授。这要求教师教学方法要灵活、教学内容呈现要灵活、教学过程要灵活、和学生交流方式要灵活。
由于我国目前的家庭以独生子女为多,父母对孩子爱的认识也不一样,什么样的爱是适宜的、正确的呢?不少家长由于对“爱”的理解有偏差,进入了爱的误区。
一、爱的误区
(一)过度保护,带给孩子的是无能
父母对孩子过度保护,过分溺爱和宽容,什么事情全由父母包办、代替,孩子的自主权受到限制,使孩子过分依赖父母,一旦离开父母,则易产生分离焦虑,拒绝入园,拒绝上小学,形成儿童退缩行为。不会生活自理,不会自我保护等,我们都有所耳闻。过度保护还会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很难适应集体生活,易造成挫折感,产生对立、自卑、仇视、嫉恨甚至采取攻击报复行为等。
因此父母应该重视孩子自理生活能力的培养: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这样做并不是虐待孩子,而是给孩子一个安全独立的生活空间。要想小鸟在天空中翱翔,首先要让他们学会飞翔。受保护过多的孩子他能“飞”吗?
(二)过高期待,带给孩子的是无望
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非常迫切,对子女期望值过高已成了一种特殊的社会病态。父母要求孩子“样样争第一”,唱歌、跳舞、诗词歌赋无所不能。这样做无疑是出于对孩子的爱,父母对孩子寄予期望也是情理之中,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父母要把握对孩子的期望标准,一旦父母的期望标准背离了社会需要和孩子身心发展的内在规律,让孩子觉得目标可望而不可及,就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和身心健康。导致孩子对别人的评价非常敏感,略有微词便情绪低落,成长很受压抑。在父母的高要求下,他失去了一个儿童所应该享有的天真和无忧无虑的生活,这不能不让做父母的深思。
所以切勿“拔苗助长”,正确地评估自己孩子的能力和潜力,为孩子们设想的目标永远是能让孩子跳一跳够得到的,与孩子们多沟通,问问他们的想法和需要,让孩子们有更多的自主性。在不逼迫他的情况下,鼓励他做事情所让孩子得到的锻炼,要比被迫让孩子受到的益处更有价值,效果也会更好。
(三)过多控制,带给孩子的是无奈
以“爸爸妈妈都是为你好”为由去逼孩子,对孩子的教育很严厉、粗暴甚至虐待,孩子的行为一不符合父母的愿望,就对孩子进行打骂,这种父母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的信条,对孩子的行为控制很严,容易使子女形成自卑、懦弱、冷漠、消极情绪,产生恐惧或焦虑、敌意或残忍的心理,容易发生不能克制的逆反、倔强、攻击和冲动行为。棍棒打没了孩子的欢乐、个性、创造性,棍棒打造了一个唯唯诺诺、一事无成、害怕闯荡、厮守父母身边,没有真正快乐与笑容的“孝子”。
孩子虽小,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他自己的愿望、兴趣和爱好。父母万不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也不能因为孩子小,认为随意斥责或辱骂孩子无关紧要,更不要嘲弄、讽刺孩子。对孩子的一点一滴的进步,父母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加其自信心,保护自尊心。
(四)过于放任,带给孩子的是放纵
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与学习不感兴趣,也不关心,很少去管孩子,“小时候交给保姆或祖父母,上学了交给老师,长大了交给社会”。这种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对事情没有责任心,行为放纵,一些不良的个性与态度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常言道:玉不琢不成器。如果放任自流,良田也会成为荒地。家长放任自流、不闻不问的态度会让孩子失去正常的生长心理,由于孩子的自制力差,对事物的判断能力还不成熟,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引导和教育。给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设立适当的目标。家长千万不要因为工作忙等原因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关心,要及时了解孩子的变化与需求。
二、给孩子适宜的爱
(一)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是保障
家庭环境,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对孩子健康性格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有助于儿童生活态度积极、主动,他们能自觉地参与到家庭活动中。父母之间要互相爱护、关心、体谅;父母对长辈要体贴、尊重、照顾;父母对孩子严爱适度,有要求,有疼爱,鼓励孩子独立探索,允许孩子独立做出决定,对孩子的行为更多的是欣赏协助和引导,对于孩子在成长或学习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更多的是采取帮助与鼓励的方法。这样能够使孩子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形成自尊、自信、自主、自控、亲切、责任感等积极情感。
(二)尊重信任孩子是基石
家长要学会洞察幼儿的内心世界,常用商量、引导、激励的语气和孩子交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重视给孩子一个充分展现自己的空间,允许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表现力,给予孩子自我,鼓励孩子自信,相信孩子之间只有个体差异,没有好坏之分。把孩子的梦想当作是令人欣赏的志向,鼓励孩子大胆尝试,只要孩子努力去做,父母都应该说:“好,非常好。”因为孩子只有对自己充满信心,成人后才能在无限的空间实现飞跃。作为父母,重要的是在孩子茫然的路上指路和照明,当孩子需要时给予及时的帮助,使他们感到父母是最值得信任的人,是最能理解他们的人,是心理上的朋友。父母和他们只有年龄上的差异,但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心灵上是相通的。
(三)培养孩子生活独立是法宝
现阶段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吃、喝、玩的条件都是家中最好的。什么事都由家长包办代替,导致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根本没有生活自理能力。作为父母应当放手让孩子参加自我服务劳动,让其学会照料自己的生活,诸如穿衣、系鞋带、洗刷、吃饭、整理书包、收拾房间等,孩子自己能做的,父母不要代替孩子做。父母还应当让孩子经常参加一些家务劳动,如帮父母洗菜、购买物品、打扫卫生等,不仅能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而且还有助于使其养成尊敬父母的良好习惯,对培养孩子的集体感、责任心也大有帮助。
(四)陪伴孩子是最好的礼物
现实生活中,有一些父母忙于自己的事业,很少陪伴在孩子身边,很少与孩子沟通交流。还有一些父母把孩子交给老人,常年在外打工,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教育家马卡连柯就此指出:“没有父母的爱,所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这些缺少父母之爱的儿童,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就会经常处于紧张忧虑之中,这将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发展。而父母为弥补缺失的爱,过节或是孩子生日,往往花很多钱给孩子买礼物,其实对孩子来说,陪伴才是最好的礼物。所以每天抽出一定时间,陪孩子散步,陪孩子运动,陪孩子阅读,陪孩子游戏,陪孩子聊天,带孩子到公园走走,或到郊外游玩,参与亲子集体活动,让孩子得到父母爱的滋养,留有一个快乐、充满爱的童年。
一句“风水就在脸上”,让我想起微微一笑并不费力,但它带来的好处却无法计算,微微一笑虽然只需几秒,但给孩子的记忆和鼓励却不会逝去,对于孩子是一种鼓励。所以家长应给孩子快乐的一面,让孩子微笑着迎接每一天,做充满活力自信的孩子。
作为父母应该改变教育孩子的观念,应该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教育孩子时,多采用激励措施,多给孩子鼓掌,发现孩子的缺点时,耐心指出即可,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因为优点和缺点都是孩子的特点。
首先:父母教育孩子要颗平常心,让孩子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成长。
以我家孩子这年龄段,正是自己有主见思想,开始有点叛逆时期,若要以强硬、侮辱性口气批评,只会是对抗性反驳于你,得不偿失。要以鼓励为原则。多沟通心理想法,实现行为思想改正。
要发挥家长言传身教的作用,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家长必须先做到,在孩子面前树立榜样。把孩子教育好,让他自己有时间观念,有责任心不要命令强迫孩子,让他自己自觉遵守,家有家规,有守规则意识,我作为妈妈一定少唠叨,要无条件爱孩子,事情没做好,对事不对人,先安慰他,让他知道没做好,妈妈知道你自己也难受,让孩子感到家的温暖和安全,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尽最大努力去做就行,做一件事情就好好坚持下去,决不半途而废,我家孩子字写不好,我天天骂天天扔本子,效果是更差,要讲方法,鼓励,适当表扬奖励,比如,哇,我发现这里其中一个写得特别好,让他有信心,我能写好,想开来,如果学习不行,我有可能还有另外本事,并不是一无事处,及时肯定他,世界这么美好,我可以做很多事情,游戏电视让他规定时间完成,做个自律的人,而不是强势决对服从,反而会一有机会偷偷摸摸玩,从而学会了撒谎,懒惰。让孩子多干家务活,是家里的一份子,参与一些家务和思想,决不做闲人,要感恩。
学智慧父母采用正确的教育理念培养孩子
学智慧父母采用正确的教育理念培养孩子方法三:教育孩子劳动要引导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支持孩子去参加社会公益类的活动,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孩子从小学会劳动,会使他们终生受益,所以让孩子从小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是家庭教育的必修课和基础课。方法四:教育孩子自立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碰到很多的坎坷和挫折,因此,父母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敢于面对挫折的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让孩子在实践中磨练自己。
“花瓶”是人们对于美女的通用描述,事实上,能超过这种定义的美女也真的不是很多。很多美女浅薄的哗众取宠行为,让无数喜欢美女的人痛不欲生:“这没脑子的花瓶。”
2011年暑假,一个智慧的“花瓶”却照亮了全世界很多入的眼睛。森雅·特霍米契,来自瑞士的22岁模特,在这个夏天被称为“史上最美实习生。
出生在瑞士提契诺州卢加诺的森雅,现在是模特兼演员,父亲是俄罗斯人,母亲是瑞士人。2007年6月中学毕业,随后进入瑞士意大利语区大学学习,2010年以成绩的优异获得经济学学位。她还精通意大利语、俄语、德语、法语和英语五种语言。
早在2006年的“瑞士小姐”比赛中,她就力压群芳获得亚军,也让很多人为她抱屈,认为她才该是当年的冠军。由此出道的森雅·特霍米契,短短几年间涉足模特、音乐、电影领域,演艺事业风生水起,已经成为奥迪、汉堡王等一众国际品牌的代言人。
2009年,她签约精锐模特管理公司,被称为“瑞士最迷人的单身女性”。
森雅绝非是只有美貌的“花瓶”。2007年,森雅·特霍米契就在美林证券和英国对冲基金Duet Group实习过。2011年暑假,她更是获得华尔街金融巨头摩根大通公司的青睐,将她招聘为期货部门的实习生。
位居全球第二的金融公司来了一位美貌的模特实习生——这个奇妙的“组合”本身就足以吸引人们的眼光。事实也是如此,在这个全球毕业生都忙于找工作的季节,森雅·特霍米契成了吸引眼球的“红人”,许多世界主流的金融专业媒体都报道了这一消息。
“一位名模到底会给华尔街带来怎样的故事”激发了无数人的想象,摩根大通公司内部甚至为此出现了“内讧”。当摩根大通驻纽约办事处的实习生们,知道森雅·特霍米契最终被派到了伦敦办事处工作时,非常沮丧,其中一名驻纽约的暑期实习生说:“我们曾试图在公司通讯录上寻找她,但并没有她的资料显示出来,原来她被派到对岸了,伙计们,这真是太不幸啦!”
只有拥有了惩罚孩子的智慧,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犯了错误就要惩罚
孩子犯了错误,无论有心还是无意,都要受到惩罚。比如:孩子不小心把杯子摔碎了,虽然他不是故意的,也应该告诉他,这是他的过错。他虽没有料想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但仍要为此道歉。如果他是无意的,并勇于承认错误,家长要相信他,并减轻对他的惩罚。如果他隐瞒事实、逃避责任,他将受到加重的惩罚。这样就可以从小培养孩子诚实、负责的性格。另外,要让孩子知道做错事就要受到惩罚的道理。即使孩子央求,也不能答应,否则有了取消的先例,以后就很难保证实施的有效性。
惩罚的“量刑”要适当
惩罚孩子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良性转化,惩罚的“量刑”就必须合乎孩子的行为。惩罚过重容易引起孩子的对抗情绪,轻了又不足以使孩子引以为戒。因此,惩罚孩子要以达到目的为原则,既不能轻描淡写,又不能小题大做滥用“ 刑罚”。大教育家洛克说:“儿童第一次应该受到惩罚的痛苦的时候,非等完全达到目的之后,不可中止;而且还要逐渐加重。”其中的道理耐人寻味。
要依照规则进行惩罚
家长应和孩子协商制定一个奖惩规则,让孩子知道犯错后将受到什么惩罚。这样,孩子平日就会有所注意,从而减少犯错误的概率。当孩子犯错后,家长应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要因一时冲动而随意惩罚孩子。若是孩子以后犯了同样的错误,也应该按规则进行和以前相同的惩罚,这样家长才能在孩子心中树立威信。
指明“出路”不含糊
惩罚孩子不能半途而废,应要求受罚的孩子作出具体的改错反应才能停止。家长要态度明确,跟孩子讲清楚他应该怎么做、达到什么要求或标准,否则有什么样的后果。如孩子有乱丢东西、不爱整理的习惯,家长在惩罚时就应该让其自己收拾好东西、整理好玩具;使其明白必须要做好,否则又要受罚。家长千万不能含糊其词甚至让孩子“自己去想”。家长不给“出路”,孩子改错就没有目标,效果就不明显。
罚了又赏要不得
家长教育孩子要相互配合,态度一致,赏罚分明。该奖时就要郑重其事,甚至煞有介事地奖,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受奖的喜悦;该罚时也应态度明确、措施果断,让其知道自己错之所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知错即改的品行。如果在对孩子实施惩罚之后,家长中的一方认为孩子受了委屈,随即又来安慰他,这将会使惩罚失去效果。实践证明:惩罚——奖励——惩罚的恶性循环会使孩子产生认知偏差,错误地将犯错和受奖联系起来,从而使惩罚归于失败。
及时惩罚莫迟疑
惩罚的效果部分来自条件反射,在有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的间隔时间越短则效果越好。所以家长一旦发现孩子犯错,只要情况许可就应立即予以相应的惩罚;如果当时的情境(如有客人在场或正在公共场所)不允许立即作出反应,事后则应及时地创造条件,尽可能让孩子回到与原来相似的情境中去,家长和孩子一起回顾和总结当时的言行,使他意识到当时的错误行为,并明确要求他改正。
最忌讳讽刺挖苦
家长惩罚孩子应力戒讽刺挖苦,更不能自恃“ 孩子是我生的、是我养的”而随意用恶毒的语言指责、谩骂孩子。实践证明,讽刺挖苦和恶语谩骂已超越了孩子的理智能够接受的范围,将会刺伤孩子的自尊心。因此,家长应该牢记惩罚孩子的目的是帮助他改正错误,决不是为了刺激孩子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自尊心。有些家长在惩罚孩子语言不文明、满口脏话时,自己也“出口成脏”,这就使得训教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失去说服力。
点到为止莫唠叨
有些家长训教孩子喜欢没完没了,而且还时不时地喝问孩子“ 我的话你听见了没有”。孩子慑于家长的威严,为了免受皮肉之苦,只能别无选择地说“ 听见了”,其实他可能什么都没听进去,甚至左耳听了右耳出,根本就没听。孩子之所以说知道了,只是顺着家长的意思,为了早点结束训斥。于是,当孩子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时,家长便感到“ 痛心疾首”,随即说孩子“不把我的话当回事”,当成了“耳边风”,说孩子“不听话”。其实这是因为家长的唠叨太多了,令孩子分不清主次,不知道听哪一句为好;再者,经常性的唠叨,也会导致孩子“失聪”,对家长的话产生教育心理学中的“ 零反应”,无动于衷,使训教失去效果。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切记要改掉爱唠叨的毛病,凡事点到为止。
就事论事莫牵连
从受罚者的角度来讲,孩子最厌恶家长“倒咸菜梗”,一事既出又将陈年老账翻出来。很多家长却不了解这个道理,训教孩子时总忘不了东拉西扯、横牵竖连,说出孩子的种种不是,甚至将孩子说得一无是处,直至忘记了本次训教的主题。孩子怎样想呢?反正自己没有一处是对的,以前取得的成绩、改正的缺点家长都看不到,自感自己天生是挨训该罚的料,对改错失去了信心,也就破罐破摔、我行我素,这样的教育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家长训教惩罚孩子务必要一事一议,就事论事,切勿搞牵连、翻陈账。
事后说理不可无
此刻二胎家庭越来越多,那么有很多关于二胎的问题就随之而来,其中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家长如何能做到“一碗水端平”做事情能不能做到不偏不倚。有很多父母都会说,都是自己的孩子怎样可能会偏心呢,都心疼。但是在有些时候,可能就是你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就会让大一些的孩子产生爸爸妈妈已经不再爱我的感觉。
二胎的到来使家里的老大本身就会产生一些危机感,感觉是不是有了比他更小的孩子的到来就会让自己在家里失宠。总看到会有新闻报道说,因为家里要了二胎所以老大因为不平衡而离家出走了。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我认为家里如果想要二胎的,必须先要跟家里已经有的孩子商量好,让孩子从心里上理解这个会新进入到自己生活的家人。
让孩子对新到来的家人产生期盼,让孩子从内心里产生职责感,家长在这方面的引导是十分的重要的.。新的宝宝到来以后,要尽量让大孩子帮忙照顾这个小宝宝,让两个孩子之间产生感情,自然而然的大孩子就会在心里理解这个比他小的宝宝,而且还会去爱护他。
帮父母做家务的感受
(一)星期六,我早早的醒了。躺在床上,回忆着老师说的话“回家以后,一定要帮父母做家务事,报答父母平时为我们做的事。”我继续回忆母亲为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那么辛苦。
我想了想,妈妈平时又要上班,下午回来做家务,多么辛苦啊。我一定要帮她做一件事,让妈妈周末好好休息一下。
我想,我还是先把卫生打扫干净吧。我来到妈妈的房间,为了让妈妈的房间非常干净,我特地在拖把上放了洗衣粉,在妈妈的房间里拖来拖去。出了一身大汗,终于拖完了。我一看地板是花的,高兴劲一下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十分灰心。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我想了许久又开始拖了,这次我聪明点儿了,顺着地板的纹路细细的慢慢拖,拖了好久,可我一点也没觉的累,反而觉得开心,我稍作休息又开始拖了,过了没多久我把妈妈的房间拖完了。
妈妈下班回来,进屋一看,本来一脸的疲惫,现在全没了,原来妈妈的心也容易被女儿的一小点儿的“成就”满足的。
父母的爱是伟大的,他们一直在为了我们操劳。以前是我们小,还不懂的孝敬父母,可现在。我们应该去孝敬父母,报答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哎。我这才发现帮妈妈做事的感觉真好啊!
帮父母做家务的感受
(二)春节之前我帮家里做了一些力所能级的家务劳动,通过家务劳动让我知道父母每天都很劳累,他们每天为我做饭、洗衣服,我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无忧无虑的日子。为了减轻父母的劳累,我今后要多帮家里做家务。
其实帮助父母做事,只是讲孝的一种方式,更重要的是要有体会,不能只做不思,也不能只思不做。父母养我们,我们要报恩。怎样报呢?最少自己心里应该心存感恩,体会到爸爸妈妈的苦衷,不让他们为我们担心。然后要行动起来,为他们做事,小到家务事,大到父母老时,做到老有所养。最应注意的是:自觉与真实。尽孝,不是别人让你,而是你让自己。真实,就是发自内心的感谢,没有任何虚假的东西。
我现在更要努力学习,不让父母为我着急。
帮父母做家务的感受
(三)平时都是妈妈为我们准备早餐,趁着五一劳动节放假,爸妈都在家,我要给他们一个惊喜,为他们准备一顿早餐。
基于以上的认知,我们决定策划一套指导早期教育的家教类图书,帮助父母掌握最基本的教育知识,提高自身的教育智慧,读懂孩子,立足于孩子生存和发展的规律,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完成对孩子一生发展影响重大的早期教育。
准确定位读者——“80后”年轻父母
既然是指导早期教育的家教类图书,那么读者定位理所应当是刚刚成长起来的年轻父母,主要为“80后”的一代。众多的“80后”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可以说是在两代人的溺爱中成长起来的,同时也受到了父辈“望子成龙”的期望的压力,他们深知溺爱的危害,也知道被迫学习的无奈,以及高压教育的失败,因此对教育自己的子女有新的认识和思考。比如,很多“80后”父母既注重孩子学习能力和文化知识的培养、积累,更注重他们的个性养成、行为习惯的培养、优良品质的习得,重视孩子幸福感的建立,他们愿意抽出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孩子,以更有亲和力的方式和子女沟通。这一点恰恰是“独一代”成长中相对缺失的。同时,这一代父母具有更活跃的思想,更强的包容性,更有学习力和求知欲,能很快接受新的教育理念。他们不仅阅读大量的育儿书籍,还通过加入QQ群、微信群、育儿论坛等方式获取教育经验、分享育儿心得,以充实自己的教育知识。
这样的目标读者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呢?目前市场上林林总总的家教书,很多并未切中要害,因为不知道家长的教育困惑、疑难在哪里;而依靠网络获取的知识和信息鱼龙混杂、缺乏系统。因此,只有真正贴近家教实际,由点及面地对早期教育加以系统解读和指导,帮助家长“防患于未然”而又方便使用的家教读物才应是家长们的首选,并不盲目迷信教育权威,需要重视的是家教的实效性。
选定最优作者——从理想走进现实
在明确目标读者和图书定位之后,我们将作者人选最终锁定在多年从事家教理论研究并具有丰富讲座和咨询经验的家教专家朱棣云老师身上。朱老师曾经在广播电台做家教咨询类节目长达9年,每年做家庭教育讲座及咨询近百场,积累了大量0-6岁孩子的家教案例,十分了解家长的特点以及家长的教育诉求,并擅长做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分析指导。更可贵的是,为家长写一套针对0-6岁孩子的切实可用的早期教育指导读物,这个想法已在朱老师的脑海里酝酿数年。于是我们一拍即合,这个宏大的计划终于有了实现的可能。
人选既定,漫漫创作之路便由此开始。为了为这套书积累素材,朱老师有意识地在讲座、咨询活动中,观察、搜集家长对0-6岁孩子的家教困惑和疑难问题,然后根据教育学和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体系进行梳理归类、整理提纲、拟定主题,搭建了整套书的框架。我们在跟朱老师进行多次沟通后,明确了图书分册、编写体例和要求,商定了出版规划。之后,朱老师还邀请了一些专业理论功底和文字功底都较强的幼儿园骨干教师和幼教研究人员加入到这个项目中,参与资料搜集、初稿撰写等工作。在长达五年多的书稿编写过程中,从最初的案例搜集、资料整理、框架搭建,到篇目设定、分章归类、撰写初稿,再到文稿的甄选、修改、补充,反复打磨锤炼,成稿后又几易其稿,与时俱进地添加了许多最新的理论分析和可靠实据,朱老师与所有参编老师都投入了无比心力。而我在整套书的编辑加工过程中,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查阅相关家教理论书籍的基础上,对书稿的内容反复阅读,仔细推敲,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还进行了严谨细致的编校、完善,对书稿内容质量精益求精。六年磨一剑,如今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套图书可谓是所有人心血与智慧的结晶。
内容彰显特色——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
基于孩子的发展是综合而相互关联、不可拆分的,本丛书按人格结构的维度有所侧重地分为“身心发展”“情感发展”“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四册,每册以年龄、主题为纵线分成若干单元,每个单元的每篇文章都设置了“家教咨询”“读懂孩子”“父母智慧”“特别提醒”和“相关链接”等栏目,搭建了一个合理的脉络架构:选择孩子早期成长中全面而典型的反映成长序列的案例,运用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来加以分析,帮助家长读懂孩子,再给出具体可操作的教育建议和拓展性资料。如此一来,理论与实践就能完美结合,真正贴近家教实际。这样的编写体例和方式有利于从根本上铺垫读者的理论功底,以助益家长教育智慧的内生和持续成长,真正实现对孩子的个性化教育。
本丛书的一大亮点是在形式上借鉴工具书简捷、实用的阐述特点,以方便读者“检索”为目的,书中的每篇文章采用正、副标题的表现形式,按照题目中标注的孩子的具体年龄、案例中描述的孩子的行为特征以及背后所涉及的教育学专题等进行归类,因此读者只需要把全书目录浏览一遍,就能有目的地选读、使用了。另一大亮点是在内容上跳出了诸多家教类图书单纯针对孩子的问题给家长“支招”的模式,立足于孩子生存和发展的规律,注重孩子成长过程的每一个节点。在身心发展、认知发展、情感发展、社会性发展各大专题中,每个问题的提出都是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从读懂孩子开始的。在一个个现象的背后体现了孩子怎样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特点?不尽如人意的行为背后反映了孩子成长中的哪些深层需求?……读懂了孩子,有了对孩子成长的“全程”“全景”的完整认识和理解,家长才能在应对孩子的问题时游刃有余,采取对孩子真正有益的教育措施。
细节决定成败——整体设计凸显品质
为了使这套书能在众多同类书中脱颖而出,我们在装帧设计以及封面文案方面也着实下了一番工夫。
首先,为准确表现图书主旨、突出整体特色,我们在设想了几十个书名之后,最终确定了“读懂孩子,教育可以很智慧”这个主书名,完全契合这套书所要达到的两个目标:一个是完美体现“读懂孩子”这个核心教育理念;另一个也是这套书的特色之一,即不仅仅向父母传授知识,还注重提高父母自身的教育智慧和能力。本丛书的副书名“身心发展”“认知发展”“情感发展”“社会性发展”则明确说明了“身心、情绪情感、认知、社会性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的”,强调形成对学前孩子成长的“全程”及“全景”的完整框架的认识和理解的重要性。
其次,考虑到本丛书内容横跨0-6岁孩子的家庭教育,容量宏大,其中还有不少有关教育理论的文字,因此,我们尽量在版式设计上简洁明了,还加入了幽默风格的栏标,文字排版疏松透气。同时,一改多数家教类图书通篇文字的严肃“面孔”,插入了一些温馨可爱的随文小图用来提示文中的内容,比如玩水游戏、故事教学案例等。
在封面设计方面,为配合本丛书内容包罗万象、涵盖面广的特点,我们最终确定了大气沉稳的格局:书名设计突出醒目,简洁的图片配合得恰到好处。在封面上还反复出现了“0-6岁孩子”这样的关键词以及特色LOGO,准确传递读者定位信息。考虑到除了家长,老师也可以成为这套书的读者,我们选择了不同身份的专家来做推荐,从不同层面来凸显本丛书的权威和特色。
读者体验实录——编辑的亲身经历
身为责编的我,与这套书还有一个很奇妙的缘分,在图书的编写、制作过程中,我升级成为了一名母亲,有幸作为这套书的第一位读者,从中获得了很多的指导和帮助。
我家孩子现在两岁了。我们很早就开始给他读故事,他从最初的全盘接受,到现在逐渐有了选择,常常点名要听某个故事,而且翻来覆去要听十来遍甚至几十遍。作为家长,应该把同一个故事讲得有特色,把故事中适合孩子的教育因素发掘得尽可能丰富,每讲一遍只选择其中一部分作为重点,让孩子反复体会、不断吸收,以达到不同的效果。我还根据故事的内容,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做一些简单的语言、动作练习,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由此可见,只有读懂了孩子,对孩子的一些反应进行认真的分析,才能使教养行为更有的放矢。这是这套书教给我如何科学对待孩子早期教育问题的一个实例。
我想,很多父母都是从最初的一无所知,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边学习边成长,最终形成自己的教育主张和观点。在这当中,贴近生活的真实案例对于家长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和作用,甚至能直接改变家长的家教观念。但这一切又都必须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这套书就是将两者结合得恰到好处,由别人的问题引发父母对自身问题的思考,运用科学理论来释疑解惑,以开启父母的教育智慧。
最后,引用知名家教专家关颖老师为本丛书所作的序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我们做这套书所追求的目标和理念:读懂孩子,尊重儿童成长规律和发展的权利;做智慧父母,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这部书所阐释的恰是家庭教育的基本点和做父母的真谛。我们真心希望,阅读这套书的家长都能从中获得指导,在学习家教知识的同时,努力汲取教育智慧,在孩子的成长之路上真正担当起做父母的职责。
你出去玩了, 妈妈坐下来读书。正在读一位阿姨推荐给妈妈的《放下孩子———犹太人的家教制胜之道》。一本很好看的书, 像其他的优秀教育书籍一样触动了我的心。与书中对照, 妈妈自认为对你的教育有很多值得肯定之处。虽已走出了竞争、压力和焦虑所统摄的危险区域, 但还没有做到完全放手, 没有从望子成龙、过度干涉的状态中真正解脱出来。“不必追求完美, 做个放松的父母, 才能有平和的心态, 才会有孩子放松发展的空间。不需要恐惧, 就我们的家庭环境而言, 完全放手, 孩子也不会偏离轨道, 放松地和孩子一起成长, 努力学习做优秀父母。”我在心里对自己说。
思绪把我带到了那次亲子沟通交流课, 是你们的一次家教学习活动, 感谢你给妈妈提供这样一个学习的机会, 聆听了中国亲子关系第一人——董进宇博士别开生面的演讲, 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细细回想你走进爸爸妈妈生命的点点滴滴, 孩子, 妈妈要对你说, 谢谢你, 是你让我们的生命变得厚重, 是你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 是你让我们认识到生命是个不断学习的过程, 促使我们不断地完善自我。
“教育孩子是根雕的艺术,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教育的第一步。尊重、平等、接纳、欣赏、赞美、承认、鼓励……爱孩子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的感情, 是无条件的整体接纳。”审视爸爸妈妈对你这些年来的教育路程, 我们做得很不够, 做了一些错事, 可能深深伤害了你。今天, 请允许妈妈深刻地剖析自己, 真诚地向你说声:对不起!
还记得你上一年级时, 认识人民币, 知道了钱的用处, 有了自主支配金钱的强烈欲望, 以至于你的小手不受控制, 没给爸爸妈妈打招呼就从钱盒子里拿钱独自去消费吗?妈妈当时真是愚蠢, 我并没有意识到那是一个绝佳的教育机会, 而是像其他大多数家长一样把你的行为简单归结为“想要偷偷拿钱去满足自己不合理的愿望”。我真的不是个好妈妈, 根本就没有认真去想这事儿该如何处理, 而是愚蠢地举高了自己的拳头。孩子, 那是妈妈心中永远的痛, 那高举拳头的画面会折磨我终生。今天, 妈妈请求你的原谅, 我知道你的大度会让我的灵魂得到片刻安宁, 但我将永远无法原谅自己!妈妈应该为你认识了新事物而高兴才对呀?我不是一个好母亲!
“家长的任务是塑造孩子的心灵, 保护孩子的自尊, 绝不打骂孩子, 绝不当众羞辱孩子。”每次重温这句话, 我的心都如撕裂般疼痛。那年的暑假, 妈妈把你一人放家, 想培养你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超强的自制力。那天, 你带小朋友来家里玩, 把家里搞得一塌糊涂, 妈妈一点都不生气。但看到你们毫无节制地抱着电视机看得两眼发直, 妈妈怒火中烧, 完全失去了理智, 当着小伙伴的面, 狠狠批评了你。从此, 你的小伙伴再不到我们家玩, 见了你的妈妈赶快逃窜。那一刻, 我深深地意识到:不被孩子喜爱, 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孩子, 我怕失去你们的爱, 用了很长时间, 我努力走进你的小伙伴, 努力改变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我要让你因有我这样的妈妈而自豪, 而不是提起妈妈就如恶魔再现, 恐惧万分。孩子, 对不起!请你告诉我, 妈妈的努力你看到了吗?你对正在努力学习、努力改变的妈妈还有信心吗?我需要你的肯定, 因为我是如此如此地深爱着你———我的宝贝!
和你一起生活成长的日子是我人生真正学习的开始, 没有恒定的人生价值观, 没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怎么可能给孩子带去好的影响?你成长的每一天都在督促妈妈努力学习, 好好成长, 所以很多时候, 我都心怀感激:你是上天送给我的礼物, 来帮助我更好成长。以这样虔敬的心对待上天所赋予自己的一切, 尤其是你, 才有助于我真正地放低身姿, 清空自我, 摒弃不合理的家长权威, 让你自由成长。这些年对你的教育, 我还是控制得太多, 想要按自己的意愿行事的愿望太强烈, 以至于你可能还时时感受到压力, 这对你的成长不利。而我所要做的、唯一能做的应该是为你创设一切有利于你成长的环境———看不见的软性环境, 能产生永久价值的精神环境, 要远远重于物质环境。而后是等待, 耐心等待, 等待你在这个环境中慢慢成长。可是, 很多时候, 我还心太急, 不允许你犯错, 不允许你在自我斗争中逐步成长。比如, 这几天的玩卡片事件, 我期望你和别的孩子不一样, 我希望你能按照成人的思维去想事情, 充分暴露了妈妈对你教育的不成熟、对你的成长不理性的态度。我总是希望你是个完美儿童, 忽略了, 你仅仅是个刚刚十岁的孩子。要允许孩子顺应他的天性, 在错误中、在辨识中不断成长。放松, 放松, 再放松!我需要不断地给自己念这些咒语。让孩子像孩子, 让他按自己的思维行事, 不要把自己的认识强加给他, 你所能做的只是潜移默化地悄悄影响。
现在, 对你的学习, 我能真正地做到以放松的心态对待之, 结果是, 你很放松, 越发投入, 越发热爱。妈妈现在要警醒自己的是, 对你生活中的其他也以这样的态度, 放松前行, 这样我们才能体会到更多的轻松和快乐。放松前行, 你会成长得更好。
今天, 球房组织打比赛, 妈妈到楼上去接你, 教练同着妈妈和其他家长的面说你退步, 由上次的第二名退到了第五名。你耷拉着脑袋, 很沮丧, 一路回家不出声。妈妈想, 你可能并不是因为第几名而伤心, 而是因为教练同着那么多人谈论这事儿而难过。这一下警醒了妈妈, 根本就不用大人评论, 孩子会自己给自己评价和鼓励, 就像我每次在学生考试过后尽力抚慰受伤学生的心灵一样, 我越是保护他们, 他们越要进行深刻的自我反省, 开诚布公的明示反而削弱了孩子的自我教育力量。今天, 妈妈在你的身上又有了更深的体会。孩子, 不用伤心, 胜败乃兵家常事。记住, 我们选择打球只是为了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 享受运动的快乐, 养成每日坚持锻炼的健康生活方式, 不是为了争强炫耀, 去打败别人而获得一时的快感, 那不是健康的学习方式。我们选择打球, 是因为喜欢这项运动, 而不是为了博取名次, 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在别人的评价中偏离自己的最终目标。昨天, 妈妈去接你, 经常见不到我的几个家长围着我喋喋不休, 大意都是如何让孩子出人头地, 如何让孩子在这球场上崭露头角。他们大概都忘了自己为孩子选择这项训练的初衷, 他们把孩子当成了炫耀的资本、争名的工具、打球的机器。妈妈不会, 你正常打球, 正常旅游, 正常学习, 正常生活, 一切都在常态中进行。就是妈妈积极支持你假期去外地集训, 也仅仅是锻炼———全方位的生活技能、独立能力的锻炼, 不仅仅是为了提高球技。
孩子, 你生活是常态的, 愉快的, 放松的;你的成长是渐慢的, 快乐的, 自由的。我要求自己放下欲求, 轻松做父母。孩子, 请原谅我们所有的不对, 你的快乐是我们最大的安慰。请给爸爸妈妈学习的机会, 让我们越变越美!
深爱你的妈妈
后记
孩子的诞生是我们学习如何做父母生活的开始, 我经常对孩子说:“你第一次做孩子, 我第一次做妈妈, 这是我们俩一起学习成长的最好历程, 感谢你在我的生命中出现, 让我学习怎样做父母, 让我的人生变得更广博和厚重。”我总是用下面一段箴言提醒自己努力学习, 用心对待自然赋予我们为人父母的伟大使命。
教育箴言
一年前的我焦虑、烦恼、急躁,爱生气,老感觉自己身体有病,没有幸福感,没有能让自己高兴的事儿。那时我主要是为孩子的学习而烦恼、焦虑,总看到孩子不爱主动学习,成绩不是我理想的成绩,越看越烦,亲子关系也不是很融洽。最近经常去听心理专家讲座,学习心理学的课程,接触传统文化喜获一本《父母规》,《父母规》千余字,细细拜读下来,感觉它涵盖了在不同时期父母陪伴孩子应该注意和提高的各方面问题,它明确告诉提醒父母,对于孩子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付出多少,才能得到多少。生了就要养,养了就要教。生而不养,养而不教,害了孩子,苦了自己。
每当谈及孩子的成长时,我们都会想到同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孩子都有着相似的童年,享受了同样的玩具,接受了雷同的学校教育,在最后却拥有了完全不同的人生?这是因为一个人的成长不但是身体和智力发育长期完善的结果,更是他的心灵塑造的微妙而复杂的过程。学校教育所起到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家庭的教育至关重要。从我养育孩子这十几年来遇到的困惑,深深体会到孩子所有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孩子的学习让我焦虑,是我没有让孩子养成学习的好习惯,不会引导孩子。对孩子的学习唠叨得太多,管得太多,对孩子的要求太多,孩子学习我总是在旁边盯着。总是我以为怎样好就想让她怎样去做,总把我的想法强压给孩子。
作为家长我们不要焦虑和担忧,给他们提高和成长的时间,正如《父母规》亲子发愿文中所讲的那样,多鼓励、赞美孩子才能带给孩
子自信和力量,批评、指责、埋怨只是在发泄家长的情绪,这会伤及孩子的心灵。当我们从内心真正愿意接受孩子,聆听孩子心声,跟他交朋友的时候,当我们做着自己所能做,所能想到的一切努力的时候,结局一定会像侯老师在一篇文章上讲的那样,心头一片释然,静等花开。
夫妻关系是核心,父母还要为孩子创造有益于健康成长的环境,如和谐的家庭氛围、安静的学习空间,让孩子幸福快乐,正如《父母规》中所讲,孩子所有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或者是缺少智慧与方法,或者是缺少责任与重视,或者是缺少爱与耐心。我下定决心,我要改变自己,无条件的爱孩子,好孩子不是管出来的,我以前孩子的事情我什么都管,总是放不下,管的太多了,唠叨的也太多了,总是按我的想法去要求孩子,老是用孩子的缺点比其它孩子的优点,越看越烦,没有看到孩子的优点,总看着人家的孩子好,现在我感觉我的孩子在我眼里是上天给我的最好的孩子,我的孩子是最可爱的一个,只需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引导,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帮助,更多的是陪伴。想要孩子怎样我就先怎样,身教胜言教。家长时而在前、时而在后、时而在左右。我懂得了赏识孩子,给孩子自由,让孩子在一个幸福、快乐、充满爱的家里健康、阳光、快乐地成长。我们就慢慢地陪伴孩子学习、成长,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同样我们也要爱自己,首先自己身心健康、快乐了,我们才有能力去爱别人。
本文作者为《父母规》学堂第九期讲师班学员
【做智慧的父母】推荐阅读:
做一个智慧的女人演讲稿06-09
怎样做一个成功的父母10-27
做智慧爱心型教师10-17
帮父母做家务的400字作文11-23
做一名智慧型班主任06-07
做一名智慧型幼儿教师心得06-22
帮父母做家务日记100字10-25
为父母做一顿饭作文10-04
佛教的人生智慧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