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纪念馆有感

2022-12-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西安事变纪念馆有感

“七七事变”纪念活动研究

摘要:发生在77年前的“七七事变”是外国侵略中国的一个顶峰,中国人民空前团结,书写了一部抗击外来侵略的传奇。2014年7月7日是“七七事变”77周年纪念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同首都各界代表一起,隆重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77周年的“七七事变”纪念活动,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思考,让我们更加铭记历史、不忘国耻、珍爱和平、警示未来,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世界和谐稳定。

关键词:“七七事变”;纪念活动;不忘国耻;警示未来

77年前的7月7日,日本侵略者向我国华北卢沟桥实施侵略,这也是日本侵略者向中国全面进攻的第一枪,目的是以武力占领中国的大好河山,中国守军第29军顽强抵抗着日本军国主义者的侵略。从此,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全体中华儿女、中国军民抵抗日本侵略者长达八年之久,在这次抵御外悔的抗战中,中国军民用血与肉筑成了一座长城,抵御侵略,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独立。

中国人将“七七事变”看作全面抗战的开始,每年都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但一般都是“逢五”和“逢十”举行大规模纪念活动,而今年活动规格罕见,中国党政军高层一起参加了纪念活动,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由此可见,“七七事变”纪念活动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探讨。以此,警醒我们从“七七事变”纪念活动着手,研究其形成和发展,历史作用及现实启示,让我们继续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抵御外来侵略,维护世界和谐稳定。

一、 “七七事变”纪念活动的形成和发展

纪念活动是一种政治仪式,也是一种政治象征,有其独特的政治功能。[1]中国共产党在早期就举行了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七七事变”纪念活动是其中最为频繁的中共纪念活动。在和平年代,七七事变”纪念活动也是每年重要的纪念活动之一,尤其2014年的77周年纪念活动,更是纪念规格罕见。

抗战时期是中共纪念活动的成型时期,中共纪念活动呈现制度化特征,“七七事变”纪念活动是其中最为频繁的中共纪念活动。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解放日报》中关于“七七事变”纪念活动文章在统计就达到192篇:

《新中华报》《解放日报》关于七七事变”纪念活动文章的统计表。(单位:篇)[2]

由此图表明,由于中共开展“七七事变”纪念活动的主客观条件相对稳定,抗战时期的中共“七七事变”纪念活动已经成为常态化。

如果说“七七事变”纪念活动在抗战时期是为了教育并团结民众,那么和平年代,就是让我们更加要不忘国耻,警示未来。

战后初期,中国政府非常重视七七事变纪念活动。但受制于内战和冷战等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变化以及意识形态斗争等因素,中国的七七事变纪念活动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进入正常轨道。直到改革开放,有关七七事变纪念的观念和内容才有了较大的变化。例如1987年“七七事变”纪念活动50周年,以及“七七事变”纪念活动60周年、65周年、68周年、70周年、71周年、72周年、73周年、74周年、75周年、76周年、77周年。纵观“七七事变”纪念活动的频率不难发现,日本右翼分子极度猖獗,中日关系日趋紧张,“七七事变”纪念活动作为有力的宣传及教育民众的作用尤为凸显。

二、 “七七事变”纪念活动的历史作用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七七事变”纪念活动促进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统一, 团结就是力量,万众一心就能压倒一切困难和敌人。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一,“七七事变”纪念活动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9月,国民党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存在,并实现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1939年以后,共产党党报机关报中关于“七七事变”纪念活动文章统计就达到192篇,在国统区、根据地等地展开了不计其数“七七事变”纪念活动,影响范围之广,辐射人群之多,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国民党爱国将士等各界民众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巩固并发展了民族的解放事业。

第二,“七七事变”纪念活动升华爱国主义民族意识。爱国主义是一种深厚的感情,一种对于自己生长的国土和民族所怀有的深切的依恋之情.这种感情在抗日战争的长河中,经过八年的凝聚,无数次七七事变”纪念活动的激发,最终被整个民族所认同,并升华了爱国意识,它对国家、民族的解放事业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全民族上下,台湾同胞, 港澳侨胞, 海外华人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纷纷投入到抗日的滚滚洪流之中,最终战胜了日本侵略者。

“七七事变”纪念活动依靠广大人民,取得了伟大的成绩,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做出了巨大牺牲换取了战争的胜利,因此,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始终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障。以毛泽东同志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坚持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路线,为民族解放事业和夺取抗战胜利提供了根本保障。他们在军事上采用游击战,制定持久战的战略部署,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并在思想上宣讲马克思主义,对党内党外采取多张形式方式宣传教育,其中“七七事变”纪念活动就是其中最为有效的方式和方法。

第二,作为民族解放的先锋队,是抗战胜利的重要支撑。在党外,中国共产党团结各党派人士, 建立、坚持和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夺取抗战的全面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党内,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先锋队, 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努力发挥共产党人的先锋模范作用。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中华民族的兴亡, 是一切抗日党派的责任, 是全国人民的责任, 但在我们共产党人看来, 我们的责任是更大的。”[3](P.759)

三、 “七七事变”纪念活动的现实启示

(一) 居安思危,增强国家整体和安全意识

中国人民反对日本等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斗争, 留给我们的一条重要教训, 就是“国家的主权和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4](P.347)和平年代,我们要居安思危,增强国家整体意识,尽早解决台湾问题;增强国家安全意识,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任何国家都不得侵犯,日本右翼势力如果想以武力占领钓鱼岛,我们是绝对让历史重演,坚决捍卫领土完整。

一方面,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政府为之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另一方面, 坚持以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坚定不移把信息化作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发展方向,推动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加强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建设,加快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深入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增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5]

(二)与日本右翼势力否定、歪曲甚至美化历史展开中国特色的外交政策

当前,日本国内政治右倾化加剧。安倍新内阁成立不久,就被欧洲媒体爆料新任内阁成员和崇拜纳粹的日本极右翼团体代表合影,外媒称这些合影不禁让人怀疑“难道安倍身边都是右倾的政治家”?连日本专家都批评称“右翼内阁诞生了,再没有比这更危险的事情了”。以安倍为首的日本右翼势力不承认侵华历史,甚至篡改历史教科书,无论是公开抗战档案、展出国际联盟调查真相档案,还是纪念“七七事变”,都将是对当代日本右翼势力的有力回击。

第一,区别对待日本极少数军国主义分子和广大日本人民,发展两国民间友好往来,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第二,慎重严肃地对待历史问题,同时主张中日两国向前看,促进中日两国的友好关系不断发展。第三,与日本右翼势力否定侵华历史的行径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牺牲的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捍卫用鲜血和生命写下的历史。任何人想要否定、歪曲甚至美化侵略历史,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绝不答应!

(三)落后就要挨打,只有不断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发展强大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 就是中国长期国弱民穷, 政府软弱无能所致。只有中国国力强大了,才能摆脱经济、政治和科学文化的落后状态。发展强大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百年的探索与奋斗、苦难与悲壮的历史告诉我们,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成就与辉煌告诉我们,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警钟长鸣,勿忘国耻。在构筑普遍安全的世界中,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上,搞一搞“七七事变”纪念活动,敲一敲“七七事变”的警示钟声,对日本来说是耳提面命,对中国来说毫无疑义是一声声催人奋进的战鼓。历史不能忘记,未来充满光明。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坚定不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参考文献:

[1]陈金龙.略论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纪念活动[J].中共党史研究,2007,(6).

[2]新中华报索引[J].人民日报出版社,1965-6//解放日报索引(第一—六册),人民出版社,1956.

[3]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胡锦涛.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R].新华社,2012-11-08.

[责任编辑:褚永慧]

作者:徐冰

第2篇:西安事变纪念馆

西安事变纪念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建国路,是在‚西安事变‛主要旧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986年12月建成开放。包括张学良将军公

西安事变指挥部——杨虎城公馆

馆、杨虎城将军止园别墅、西安事变指挥部、新城黄楼、高桂滋公馆、西京招待所、五间厅等处旧址,并举办有‚张学良将军生平展‛、‚杨虎城将军生平展‛和‚西安事变‛等基本陈列。共展出700余件历史照片、大量历史文件及几十件文物等。

本世纪30年代初,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中国面临着国破家亡的民族灾难。抗日民主救亡运动在全国风起云涌,而蒋介石却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并于1936年12月4日亲自飞抵西安,督促张学良、杨虎城率部进攻红军。长、杨反对内战,对蒋屡谏无效,被迫实行兵谏,于12月12日在林通华清池以武力扣留了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事变爆发后,张、杨发表对时局宣言,并电邀中共代表来西安共商救国大计。中共中央派周恩来等人到达西安,经多次谈判,迫使蒋介石答应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条件。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有力地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

作。张、杨两将军为促进国共合作、全民抗战,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王庄中学

2009年12月

西安事变纪念馆成为爱国主义教育重要阵地

2009年是西安事变73周年,近日记者来到 西安事变纪念馆了解到,西安事变纪念馆成为我省对广大党员干部和 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纪念馆开馆23年 来,共有近150万群众前来参观,其中70多万是大中小学生及未成年人。

西安事变纪念馆自1986年对外开放以来,先后举办了《张学良公 馆旧址复原陈列》、《西安事变史实展》、《杨虎城止园别墅旧址复原陈列》、《杨虎城将军生平事迹展》、《张学良将军生平展》等展 览。这些展览均以大量历史资料和实物为基础,以‚爱国主义历来是 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为主基调,再现了中国现代史具有转 折意义的西安事变和张、杨两将军赤诚的爱国情怀。展览主题鲜明、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欢迎。

近几年来,在不断延伸和拓展爱国主义教育空间方面,纪念馆还到共建学校为学生们举办了多场专题报告会。同时还开展了具有特色的文化下乡活动。宣教人员携带着有关西安事变和张学良、杨虎城将军生平事迹的图板,前往一些偏远贫困山区的中学为万余名中学生进行以‚弘扬张学良、杨虎城将军爱国主义精神‛为主题的宣讲活动,这种以物带史、

图文结合、声情并茂的宣讲形式受到了当地广大师生的高度赞扬。 纪念馆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载体,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他们相继开展了与大中小学校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活动;利用节日、纪念日开展纪念活动;大学生青年志愿者义务讲解员活动;‚西安事变知识问答‛和有奖征文活动;定期召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座谈会等活动。同时建立了为未成年人参观服务的辅导员队伍,编辑出版了针对未成年人的各种书籍等,扩大了纪念馆的宣传力度、社会效益和知名度,使其真正成为广大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第二课堂。

据纪念馆负责人介绍,这里先后被西安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西安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19 97年被中宣部命名为首批‚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4年被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少工委、陕西省教育厅等部门授予首批‚陕西省红领巾实验教育基地‛,被陕西省政府命名为‚陕西省国防教育基地‛,被陕西省政府评为‚陕西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先进单位‛。

王庄中学 2009年12月

西安事变纪念馆开馆23年社会教育成效显著

张学良公馆旧址

香港青少年参观团来馆参观

张学良之子张闾琳在父亲生平陈列展厅前留影 12月12日是西安事变73周年,今年也是西安事变纪念馆建成开馆20年。该馆自对外开放以来,一直成为对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共接待群众参观近150万人次、其中大中小学生70多万人次。

西安事变纪念馆是在张学良将军公馆和杨虎城将军止园别墅旧址基础上建立的专题性遗址纪念馆,它深刻地浓缩了中国现代史上的历史性转折,以及国共两党为了国家民族利益停止内战一致团结对外抗日的丰功伟绩。该馆先后举办过《张学良公馆旧址复原陈列》、《西安事变史实展》、《杨虎城止园别墅旧址复原陈列》、《杨虎城将军生平事迹展》、

军生平陈列》等展览。这些展览以大量历史和实物资料为教材、以‚爱国主义历来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为主题,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陈列再现了中国现代史具有转折意义的西安事变和张、杨两将军赤诚的爱国情怀,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观众的好评。

近几年来,该馆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载体,不断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相继开展了与大中小学校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活动、纪念活动、大学生青年志愿者义务讲解员活动、‚西安事变知识问答‛有奖征文活动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座谈会等活动。他们还不断延伸和拓展爱国主义教育空间,与共建学校一起为学生们举办了多场爱国主义专题报告会。该馆的宣教人员携带着有关西安事变和张学良、杨虎城将军生平事迹的图板,前往一些偏远贫困山区的学校为万余名中学生进行以‚弘扬张学良、杨虎城将军爱国主义精神‛为主题的宣讲活动;开展独具特色的文化下乡活动,在边远山区受到当地群众的普遍欢迎。

该馆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活泼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不但扩大了宣传力度、社会效益和知名度,而且提高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功能,使其真正成为广大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第二课堂。20年来,该馆先后被西安市精神文明建设指

教育基地‛;被中宣部命名为首批‚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被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少工委、陕西省教育厅等部门授予首批‚陕西省红领巾实践教育基地‛、被陕西省政府命名为‚陕西省国防教育基地‛、被陕西省政府评为‚陕西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先进单位‛。

目前,西安事变纪念馆是全国首批百个红色旅游精品景区之一,该馆将对张学良公馆和杨虎城止园别墅的参观环境、基础设施进行改造,这项工程是该馆自成立以来投资最大、改造面最广的项目,改造后以最佳状态将旧址及西安事变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呈献给观众。同时,采用新的展陈设施和手段重新制作《西安事变史实陈列》、《张学良将军生平陈列》和《杨虎城将军生平陈列》,全面反映西安事变及张、杨两将军的丰功伟绩,使展览更加准确地还原历史旧貌。还将用蜡像或高分子硅胶等材料制作人物塑像,配合影像、音响、灯光等再现当年的重要场景,更加直观、准确地反映历史原貌。

王庄中学 2009年12月

陕西省西安事变纪念馆在做好青少年的

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基地作用

西安市西安事变纪念馆积极发挥馆藏优势,面向社会,特别是面向广大青少年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取得了明显成绩。该馆先后被西安市、陕西省和中宣部命名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陕西省红领巾实践教育基地‛、‚陕西省国防教育基地‛和‚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一、与中小学校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该馆与西安市的中小学校联系,开展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活动。先后与西安市55所中小学校签订了‚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协议书‛,共同开展各种形式的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活动。该馆编写出版适合中小学生不同年龄层次、心理特点、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的陈列讲解词,分发给不同的参观者,或进行不同的讲解,增强参观效果。还同学校共同组织中小学生进行‚西安事变知识问答‛比赛,让学生带着问题参观展览,听取讲解,寻找答案,学习历史知识,学习爱国主义精神。

结合实际,组织共建学校有计划地共同在馆内开展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十一国庆节‛以及‚双十二西安事变纪念

日‛等纪念日,学校的入队、入团宣誓活动都在纪念馆内举行,像该馆举办的张学良将军追悼大会、纪念西安事变六十五周年、纪念杨虎城将军诞辰110周年以及《张学良将军生平陈列》、《杨虎城将军生平陈列》、《一个中国——台湾历史与现实展》的开幕式,都邀请共建学校的师生参加。这样,真正把纪念馆共同建设成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二、举办主题报告会,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该馆在举办《侵华日军史实展》期间,为前来参观的一万多名学生进行了十几场主题报告会,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罪行,颂扬中华民族坚贞不屈、不畏强暴、团结抗战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全国少年儿童手拉手、星星火炬传递‛活动中,请老红军、老八路为参加传递仪式的近千名少先队员作关于革命传统和张学良、杨虎城将军爱国壮举的主题报告。在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日之际,多次组织共建学校的学生参加爱国主义教育宣讲活动。主题报告会和宣讲在普遍参观展览的基础上就某个专题集中讲解,更能深入分析某一专题的内容和意义,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具体历史人物爱国精神的理解。

三、送展览到农村中小学,扩展爱国主义教育 为了充分发挥革命纪念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不断拓宽爱国主义教育的渠道,扩大爱国主义教育面,该馆主动送展览下乡,送到农村中小学。如将《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诞辰100

周年大型图片展》送到郊区县学校展出。在蓝田县城关中学展览期间,面对当地的四千多名师生,展览讲解员不顾劳累,在烈日下连续讲解十几场次,受到广大师生的高度赞扬。该馆宣教部人员携带专门制作的有关西安事变和张学良、杨虎城将军生平事迹的图版,先后赴华县高塘镇高塘中学、扶风县法门镇法门高级中学、山阳县中学等,为万余名中学生进行以‚弘扬张学良、杨虎城将军爱国主义精神‛为主题的宣讲活动,受到当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特别是在商洛地区最偏远的山阳县开展送展览活动时,该县主管文教的县委副书记亲自主持大会,县宣传部、教育局的领导以及全县十四所中学的教师代表和山阳中学的三千多名学生参加爱国主义宣讲活动。开展送展览下乡活动,让那些交通不便、远离大城市、远离纪念馆地区的中小学生也能和城里的孩子们一样受到生动形象的爱国主义教育,对他们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陕西省文明办)

中文导游词:西安事变纪念馆导游词

西安事变纪念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建国路69号(原金家巷1号张学良公馆内)。1982年,国务院将这里辟为西安事变旧址,并建立西安事变纪念馆,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原张学良公馆建于1932年,为东西排列三座三层砖木结构西式楼房,四周筑砌青砖围墙,大门开在北墙正中。东楼是机关楼,中楼是客厅、会议室,西楼是张学良居室。1936年12月12日,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逮捕了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蒋介石,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以粉碎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亲日派的阴谋,促成国共合作,团结抗日。12月17日,周恩来受中共中央委托,率领中共代表团赴西安同张、杨协商,与蒋介石谈判,迫使他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实现了由内战到抗战的转变,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

周恩来、叶剑英等到西安后,即住在张公馆的东楼,在中楼与张学良、杨虎城会谈,并和二人与南京政府代表宋子文等谈判。止园是杨虎城公馆所在地,位于西安市北大街青

年路北侧。建于1933年,主楼为传统宫殿式建筑。西安事变前夕,张、杨在这里密商发动兵谏,周恩来也曾亲临止园商谈,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 决。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中国西安发动兵谏,逼迫蒋介石抗日的事件。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布《八一宣言》,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全国人民的抗日运动进入新的高潮,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更加不得人心。在西北担负剿共任务的东北军与西北军厌恶内战,力主抗敌,在全国抗日运动高潮的推动下和中国共产党抗日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两军领导人张学良、杨虎城等开始与共产党及红军发生联系,初步奠定了三方团结抗日的政治基础。

蒋介石于1936年12月4日飞抵西安,要挟张学良、杨虎城:如不加紧‚剿共‛,即将张学良、杨虎城两部分别调往安徽、福建,由中央军进驻西北。张学良、杨虎城力劝蒋介石联共抗日,蒋加以拒绝。两位爱国将领遂毅然决定实行兵谏。12月12日凌晨,张学良的卫队进抵蒋介石驻地临潼华清池,与蒋的卫队交火。蒋闻枪声,仓皇越后墙逃走,爬上山坡隐蔽,被张学良的卫队搜索发现后捕获。同时杨虎城部下将留居城中的蒋介石高级党、政、军官员陈诚等10余人拘押。张学良、杨虎城于12日当即宣布取消‚西北剿匪

总部‛,成立抗日联军西北临时军事委员会,张学良、杨虎城分任正、副委员长。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国民政府,停止内战,释放救国会领袖及一切政治犯,开放民众爱国运动,保障人民集会、结社自由,实行孙中山遗嘱,召集救国会议等8项主张。同时致电中共中央,要求派代表到西安共商团结抗日大计。西安事变发生后,南京国民政府中以何应钦为首的亲日派主张进攻西安,借机扩大事态,夺取蒋介石的统治权力,进一步与日本妥协。英、美帝国主义及亲英、美的宋子文、孔祥熙则希望事变和平解决,以维护蒋介石的统治地位和英、美在华利益。宋子文、宋美龄委托英籍顾问端纳飞西安探视情况。16日,何应钦就任‚讨逆军‛总司令,并相应作了军事部署,派飞机轰炸西安临近地区。 中共中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确定了和平解决事变的方针。17日,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到达西安,与张学良、杨虎城恳切会谈,并接见各方人士,坚决主张和平解决这次事变。22日,宋子文、宋美龄飞抵西安开始与张学良、杨虎城及中共代表会谈。24日,达成了改组国民党与国民政府、驱逐亲日派、容纳抗日分子、释放上海爱国领袖、释放一切政治犯、保障人民权利、联共抗日等项协议。周恩来曾会见蒋介石,蒋表示以人格担保,履行上述协议。25日下午,张学良护送蒋介石飞离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推动了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实现团结抗日,中国由此实现了从国内战争到

全国抗战的伟大转变。但蒋介石后来背信弃义,使张学良遭长期监禁,杨虎城惨遭杀害。

王庄中学 2009年12月

2010年陕西省红色旅游导游知识:西安事变纪念馆

陕西是全国红色旅游的重点。全省共有红色旅游资源500余处。二十世纪上半叶,党中央和毛主席曾经在延安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孕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中国革命历史上一桩桩惊天动地的历史事件,一个个名垂青史的英雄人物在中华儿女心中树起了一座座不可磨灭的精神丰碑。今天,缅怀革命英烈,追忆红色历程,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已成为激励人们发扬革命传统,昂扬奋进向上的动力。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感受当年那惊心动魄的一幕。

西安事变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后,全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国的新高潮。1935年9月,张学良将军奉蒋介石之命率领东北军进驻陕西与杨虎城将军的17路军共同围剿陕北红军。

东北军入陕、甘后立即兵分两路向陕北红军进攻,通过崂山战役,榆林桥战役和直罗镇战役,使张学良连吃三个败仗,短短二个月损失近三个师。随着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兴起,张学良、杨虎成逐渐认识到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是错误的,要抗日必须联合共产党,于是,他们开始同中国共产党秘密联络,走上了联共抗日的道路。

1936年10月22日,蒋介石亲自到西安督师剿共。张学良、杨虎城多次来到临潼蒋介石的住所五间厅,向蒋介石苦苦争谏,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但却遭到了蒋介石的断然拒绝,最后张、杨二人决定发动兵谏,逼蒋抗日。

1936年12月8日,张学良、杨虎城就扣蒋计划进行了具体分工,东北军负责临潼扣蒋,17路军则负责西安城内的军事行动。

12月9日,恰逢‚一二〃九学生运动‛一周年纪念日。西安的一万多名大、中、小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准备到临潼向蒋介石请愿,要求立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然而蒋介石却给张学良下了要对学生们‚格杀勿论‛的命令,张学良怕学生们吃亏,急忙驱车赶到通往临潼路上的东十里铺拦住他们,并答应一星期内以事实答复你们的要求‛,广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更加坚定了张学良实行兵谏的决心。

12月10日,张学良带领骑兵师师长白凤翔和刘桂伍团长到华清池以谒蒋为名查看地形,为兵谏做准备工作。

12月11日晚,蒋介石准备第二天发布围剿红军的命令,事态发展至此,张学良,杨虎城再也没有等待的余地了,当晚,张学良来到新城杨虎城公馆与杨虎城一起坐镇指挥兵谏行动。

1936年12月12日凌晨5时,随着临潼的第一声枪响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了,东北军在白凤翔、刘桂伍、王玉

瓒、孙铭九等人的率领下冲入华清池,住在五间厅内的蒋介石听到枪响,以为是红军打了进来,来不及穿外衣和带假牙便急忙翻窗跳墙逃往后山,在半山腰的‚虎斑石‛后躲藏起来,后来,被搜山的东北军发现送回西安。与此同时,杨虎城的17路军也在西京招待所扣留了随蒋同来的南京军政要员及其家眷,解除了西安城内国民党的所有武装。12日上午,张学良、杨虎城联名通电全国,提出了抗日救国的八项政治主张,同时电邀中共中央派代表到西安共商救国大计。消息传到南京,宋美龄派蒋介石的私人顾问端纳携她的两封亲笔信来到西安,张学良会见了端纳先生,从而沟通了事变后西安和南京的上层联系。

12月17日,中共代表周恩来,叶剑英,秦邦宪等到达西安,住进张公馆的东楼。当晚,周恩来就和张学良进行了彻夜长谈,达成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共识。南京方面以何应饮为首的讨伐派派飞机轰炸西安表示示威。12月22日,宋美龄、宋子文代表南京政府抵达西安。12月

23、24日,在张公馆西二楼的会议室,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张学良、杨虎城代表西安方面,宋美龄,宋子文代表南京政府举行了三方会谈,终于迫使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使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

12月25日张学良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后即被扣留,从此,失去自由长达半个多世纪。1946年11月,张学良被送

到台湾继续幽禁,直到1995年4月才移居到美国,2001年10月15日,伟大的爱国者张学良将军在夏威夷病逝,享年101岁。

1937年4月杨虎城将军被迫辞职出国考察。‚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救国心切的杨虎城不顾个人的生死安危毅然回国,当他到达香港时,便受到了特务的监视,从此杨虎城身陷囫囵,失去自由,1949年9月6日,蒋介石下令将杨虎城秘密杀害于重庆戴公祠。

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头,以满腔的爱国热忱,以大无畏的勇气,以自由和生命为代价,为我们树立起一座爱国主义精神的丰碑,他们的名字将化成我们民族不屈的脊梁,千古不朽,永垂青史。

王庄中学 2010年12月

西安事变纪念馆陈列设计方案

1月9日,全国红色旅游重点项目——西安事变纪念馆陈列改造设计方案通过专家评审,陕西文博界10余名专家充分肯定了方案的总体设计,对方案需要改进完善的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陕西省委宣传部、省文物局相关领导出席了评审会。

西安事变纪念馆包括西安建国路张学良公馆和青年路杨虎城止园别墅,是全国和省级重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该馆列入全国100家重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项目包括馆区环境和基础设施改造、张学良和杨虎城两馆旧址维修及纪念馆陈列全面改造。通过对该馆

1986年建立以来首次全面进行陈列改造和提升,使其成为主题鲜明、设施配套、陈列优化和全面全国重点红色旅游景区和爱国主义教育阵地。

这次陈列改造确定《历史的转折——西安事变史实陈列》为主题陈列、《赤诚爱国无悔情——张学良将军生平陈列》和《虎将雄风一世豪情——杨虎城将军生平陈列》为专题陈列及《张学良将军公馆旧址复原陈列》、《杨虎城将军止园别墅旧址复原陈列》两处旧址复原陈列,五个陈列与公馆旧址风貌共同构成西安事变纪念馆陈列展示的整体框架和反映西安事变所涵盖的历史内容。整个陈列改造将突出重点陈列、深化辅助陈列、完善复原陈列和营造旧址环境,全面提升旧址的服务展示能力,通过文献、图片、雕塑及现代声、光、电等多种陈列手段和表现形式增强陈列的感染力和冲击力。

评审中专家们对设计理念、主题雕塑、环境场景、建筑材料、多媒体等问题进行广泛讨论,认为西安事变纪念馆陈列改造充分利用旧址和展厅建筑的有限空间,围绕张、杨旧址特点和西安事变的重大历史事实,结合重点红色旅游景区的特殊要求和观众的不同需求,对陈列进行提升创新和个性化设计,采用多元化陈列语言和表现形式,在实用性、艺术性、科学性和观众互动、人

性化服务等方面达到了创新突破、雅俗共赏,体现了历史、艺术、科学、环保、安全的设计理念,一致同意通过设计方案。西安事变纪念馆新陈列改造完成后必将成为红色旅游和青少年爱国主义基地教育的重要场所。(陕西省文物局 屹夫)

王庄中学收集 2009年12月

倾心于历史的传承——访西安事变纪念馆研究型

讲解员张燕

【红色简介】西安事变纪念馆是以‚西安事变‛重要旧址——张学良公馆、杨虎城止园别墅为基础而建立的遗址性博物馆。这里见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建立,见证了中国伟大的民族凝聚力与战斗力。1982年2月23日,该馆被国务院命名为第二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10月,成立西安事变纪念馆筹建处。1986年12月,在纪念西安事变五十周年之际正式对外开放,馆址设在张学良公馆。为了更好地传承历史,传递民魂,有一群醉心研究、倾心历史的奉献者以纪念馆为平台,默默的付出着。

【采访时间】2009年1月25日 (调研人员:丁

一、王雪姣、章侃)

初出茅庐,是字字珠玑的淬炼

采访当天,纪念馆里的参观者不算太多,因而一走进史实陈列大厅,我们就看到一个穿着朴素,扎着简单马尾的女孩正全神贯注地向身边的人讲述着墙上的照片和文字资料。她年纪不大,身上仿佛还带有清新的校园气息。

这次的讲解似乎有些不同,因为她总在过程中讲讲停停,不时低头思考着什么,不时又和身边几个抱着资料的女

孩小声交谈着……这样的讲解形式究竟意欲何在?出于好奇,我们又探上前去。原来她是在试讲——讲的刚好是‚一二九运动‛:‚1936年12月9日,纪念‘一二〃九’运动一周年,西安的爱国学生纷纷走上街头,参加抗日游行,因为特务军警开枪打死了一名学生……‛‚不对,不是‘学生’,是‘小学生’。‛旁边一位拿着资料的女孩纠正着她。‚哦对,是‘小学生’。群众们非常激愤,决定到蒋介石所在的临潼区请愿……‛这样类似的停顿修改不时地发生着。就这样,她从最开始的学生请愿讲到张学良苦谏,从捉蒋讲到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把展厅里的图片和文物表面及背后的故事细细地捋了一遍,虽然其中也有一些小错误,但每遇到一个错误,她都会将错误前的好几段话重讲一遍,让自己心中记下正确的信息。短短的一个介绍却要用上一两个小时的斟酌与体味。这时我才知道,为了能在参观者面前流利的陈述,讲解员需要付出无数的努力。

醉心研究,将青春献给讲解

在她休息的间隙,笔者走上前表示了采访一下她的意愿。她先是有些错愕,连忙解释自己还没正式上岗,要采访的话可以找其他资格更老的讲解员。笔者表明来意,要在这里做社会实践,通过诚恳的交流后,她终于欣然同意,并简单地介绍了自己。这个时候,我们才知道她叫张燕,是西安某大学刚毕业的学生,作为一名历史系毕业的学生,她希望

自己能亲身接触历史,所以选择了在纪念馆做一名研究型的讲解员。当说到为什么会特别选择在西安事变纪念馆当讲解员时,她聊起了自己的爷爷,一名参加过西安事变的老兵。同时在被问及是否会觉得讲解员的工作枯燥乏味时,她表示,自己对历史,尤其是近现代史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在这里工作,可以让她把自己的兴趣和工作结合在一起,让醉心研究的她可以在这更加静心地阅读和研究。另外,她还开心地告诉我们张学良是她自小起崇拜的偶像,能在偶像生活过的地方讲解偶像也是一种幸运。

倾心工作,肩负历史的传承

当谈到自己的工作时,张燕显得兴奋起来,虽然还没有正式上岗,但她对自己的工作却是了然于胸。每天早上八点准时到岗,然后进行半个小时的身体锻炼,这样才能在参观者面前有一个抖擞的精神状态。再来是按时间排班,一般是每人半个小时。平时来参观的人员主要是两种,一种是领导,一种是中小学生。‚其实做讲解很注重因人而异,虽然历史事实不会变,但面对不同的参观者,讲解者的讲解方式却会有很大不同‛,张燕总结了自己的‚工作经验‛,‚要是面对领导官员,就要以严肃的语气,侧重于大环境和前因后果;如果是给小学生讲,就应该多加一些趣闻轶事,不指望他们了解多少知识,只希望他们能对历史更有兴趣。‛当笔者询问刚才试讲中的几个错误时,她笑了笑,也开始诉起苦来,

‚几百上千张照片,那么多的历史文物,每一张照片和每一件历史文物后面都是一个长长的故事,但却不能像讲故事讲得随意,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要经过反复推敲,要不一晃神自己竟篡改了历史,那罪过不就大了。虽然工作很辛苦,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到历史的真相,这点苦还是值得的。‛

在采访的最后,张燕表达了自己对西安事变的看法:‚张、杨将军都是国家的英雄,虽然是‘时势造英雄’,但他们二人牺牲小我,拯救国家的气概足以让后世高山仰止,那么我也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历史的承载者,将这种爱国情怀和牺牲精神传播给更多人。‛

【采访札记】

采访中,笔者注意到讲解员有着非常严格的纪律要求,而正是这种严格的要求成就了一次次成功的讲解。而且在平时进行讲解的同时,为了应对更多外国友人的来访,不少讲解员都在学外语,提高着自己的职业水平。

张燕虽然是一位没有多少工作经验的普通讲解员,但在与她的交流中笔者已经感受到,作为历史的传承者和播撒者,无数位红色文化传播者所具有的深厚的历史功底和奉献精神!

王庄中学 2009年12月

Ⅲ-41-

西安事变纪念馆

子午街办王庄中学 二零零九年十二月

第3篇:西安事变纪念馆导游词

西安事变纪念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建国路69号(原金家巷1号张学良公馆内)。1982年,国务院将这里辟为西安事变旧址,并建立西安事变纪念馆,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原张学良公馆建于1932年,为东西排列三座三层砖木结构西式楼房,四周筑砌青砖围墙,大门开在北墙正中。东楼是机关楼,中楼是客厅、会议室,西楼是张学良居室。1936年12月12日,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逮捕了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蒋介石,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以粉碎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亲日派的阴谋,促成国共合作,团结抗日。12月17日,周恩来受中共中央委托,率领中共代表团赴西安同张、杨协商,与蒋介石谈判,迫使他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实现了由内战到抗战的转变,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 周恩来、叶剑英等到西安后,即住在张公馆的东楼,在中楼与张学良、杨虎城会谈,并和二人与南京政府代表宋子文等谈判。止园是杨虎城公馆所在地,位于西安市北大街青年路北侧。建于1933年,主楼为传统宫殿式建筑。西安事变前夕,张、杨在这里密商发动兵谏,周恩来也曾亲临止园商谈,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 决。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中国西安发动兵谏,逼迫蒋介石抗日的事件。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布《八一宣言》,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全国人民的抗日运动进入新的高潮,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更加不得人心。在西北担负剿共任务的东北军与西北军厌恶内战,力主抗敌,在全国抗日运动高潮的推动下和中国共产党抗日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两军领导人张学良、杨虎城等开始与共产党及红军发生联系,初步奠定了三方团结抗日的政治基础。 蒋介石于1936年12月4日飞抵西安,要挟张学良、杨虎城:如不加紧“剿共”,即将张学良、杨虎城两部分别调往安徽、福建,由中央军进驻西北。张学良、杨虎城力劝蒋介石联共抗日,蒋加以拒绝。两位爱国将领遂毅然决定实行兵谏。12月12日凌晨,张学良的卫队进抵蒋介石驻地临潼华清池,与蒋的卫队交火。蒋闻枪声,仓皇越后墙逃走,爬上山坡隐蔽,被张学良的卫队搜索发现后捕获。同时杨虎城部下将留居城中的蒋介石高级党、政、军官员陈诚等10余人拘押。张学良、杨虎城于12日当即宣布取消“西北剿匪总部”,成立抗日联军西北临时军事委员会,张学良、杨虎城分任正、副委员长。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国民政府,停止内战,释放救国会领袖及一切政治犯,开放民众爱国运动,保障人民集会、结社自由,实行孙中山遗嘱,召集救国会议等8项主张。同时致电中共中央,要求派代表到西安共商团结抗日大计。西安事变发生后,南京国民政府中以何应钦为首的亲日派主张进攻西安,借机扩大事态,夺取蒋介石的统治权力,进一步与日本妥协。英、美帝国主义及亲英、美的宋子文、孔祥熙则希望事变和平解决,以维护蒋介石的统治地位和英、美在华利益。宋子文、宋美龄委托英籍顾问端纳飞西安探视情况。16日,何应钦就任“讨逆军”总司令,并相应作了军事部署,派飞机轰炸西安临近地区。 中共中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确定了和平解决事变的方针。17日,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到达西安,与张学良、杨虎城恳切会谈,并接见各方人士,坚决主张和平解决这次事变。22日,宋子文、宋美龄飞抵西安开始与张学良、杨虎城及中共代表会谈。24日,达成了改组国民党与国民政府、驱逐亲日派、容纳抗日分子、释放上海爱国领袖、释放一切政治犯、保障人民权利、联共抗日等项协议。周恩来曾会见蒋介石,蒋表示以人格担保,履行上述协议。25日下午,张学良护送蒋介石飞离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推动了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实现团结抗日,中国由此实现了从国内战争到全国抗战的伟大转变。但蒋介石后来背信弃义,使张学良遭长期监禁,杨虎城惨遭杀害。 西安八路军办事处: 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我党在蒋统区设立的公开办事机构。1937年5月开始筹建,1943年8月撤销,时间长达6年之久。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谢觉哉、彭嘉伦、伍修权等曾在这里领导过“八办”工作。“八办”于1963年被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在互助巷2号的旧址筹建了“兰州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并于1981年1月正式开放。共有革命文物150余件,照片170余幅,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办事处另一处旧址在今酒泉路157号。

第4篇:西安事变纪念馆导游词3篇

西安事变纪念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建国路69号(原金家巷1号张学良公馆内)。1982年,国务院将这里辟为西安事变旧址,并建立西安事变纪念馆,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面是西安事变纪念馆的导游词,仅供参考。

西安事变纪念馆导游词一: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当时任职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当时任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的直接军事监禁事件,扣留了当时任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中正,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西安事变最终以蒋中正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导致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而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纪念馆是"西安事变"重要旧址张学良公馆、杨虎城止园别墅为基础而建立的遗址性博物馆。1982年2月23日,西安事变旧址被国务院命名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10月,成立西安事变纪念馆筹建处。1986年12月,在纪念西安事变五十周年之际正式对外开放。西安事变纪念馆馆址设在张学良公馆。

【西安事变旧址】

西安事变旧址,包括张学良公馆、西安事变指挥部、新城黄楼、止园、高桂滋公馆、西京招待所、华清池五间厅、兵谏亭等8处。张公馆在建国路69号,建于1932年,为东西排列的三座三层砖木结构西式楼房。东楼是机要楼,中楼有客厅、会议室,西楼为张学良的居室。西安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叶剑英率中共代表团住东楼。中共代表团与张、杨会谈及与南京政府代表谈判多在中楼。西安事变指挥部位于西安新城陕西省人民政府内的杨虎城公馆,1931年建,砖木结构,宫殿式,具有典型的民族风格。1936年10月8日张、杨在此密谈决定对蒋介石进行兵谏。事变发生后,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来此与杨虎城共商救国大计。新城黄楼与杨虎城公馆相距300米,因墙为黄色得名。止园在北大街青年路,建于1933年 。主楼为传统宫殿式建筑,拱顶、飞檐、碧瓦、朱柱。西安事变前夕,张、杨在此密商发动兵谏。1936年12月17日,周恩来在止园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高桂滋公馆位于西安市建国路陕西省作家协会院内,建于1933年,1936年12月14日蒋介石迁此,周恩来在此会见蒋介石,初步达成六项协议。西京招待所在解放路,为随蒋介石来陕的南京政府军政要员的住所,现为省旅游局办事处。华清池五间厅背靠骊山,西安事变发生当天蒋介石由此逃至骊山一巨石缝隙中,后来在巨石附近建亭,先后以"正气亭"、"避难亭"、"捉蒋亭" 、"兵谏亭"为名。1982年在张学良公馆建立西安事变纪念馆。

张学良公馆旧址在西安市建国路甲字 69号(原金家 巷五号),总面积约7703平方米,四周砌筑青砖围墙,大 门北向。公馆以东、中、西 3幢砖木结构中西式楼房及20余间平房。楼的平面呈"十"字形。楼分3层,第1层为地下 室,室外有缓坡台阶通 2层大门,门向北开,小青瓦盖 顶。院内东南有警卫人员居住的平房,西南有中西餐厅。 当年张学良住在西楼。西安事变发生后,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代表团到西安调 停,住在公馆东楼。12月23~24日,中共代表团、张杨 两将军、南京代表团在西楼举行三方会谈,达成"六项 协议"。目前举办有"西安事变史实陈列"、"千古功臣——张学良将军生平陈列"和张学良旧居复原陈列。

1984年成立西安事变旧址管理处,1986年对张学良 公馆、止园、五间厅、新城大楼、杨虎城将军新城公馆 进行维修,基本恢复原貌。现在张学良公馆旧址建立了西安事变纪念馆。 杨虎城止园别墅位于西安市青年路117号,今止园饭店西侧,占地面积2331 m2,其主体为一座中西合璧风格的砖木结构三层楼房,并有平房10余间。原为杨虎城将军的别墅,又称杨虎城公馆,环境非常清幽。这座别墅现已辟为杨虎城将军纪念馆,内陈设有杨虎城将军的遗物和西安事变的部分文件,在旧址内举办有"杨虎城将军生平陈列"和杨虎城旧居复原陈列。

西安事变纪念馆导游词二:

周恩来、叶剑英等到西安后,即住在张公馆的东楼,在中楼与张学良、杨虎城会谈,并和二人与南京政府代表宋子文等谈判。止园是杨虎城公馆所在地,位于西安市北大街青年路北侧。建于1933年,主楼为传统宫殿式建筑。西安事变前夕,张、杨在这里密商发动兵谏,周恩来也曾亲临止园商谈,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中国西安发动兵谏,逼迫蒋介石抗日的事件。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布《八一宣言》,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全国人民的抗日运动进入新的高潮,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更加不得人心。在西北担负剿共任务的东北军与西北军厌恶内战,力主抗敌,在全国抗日运动高潮的推动下和中国共产党抗日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两军领导人张学良、杨虎城等开始与共产党及红军发生联系,初步奠定了三方团结抗日的政治基础。

蒋介石于1936年12月4日飞抵西安,要挟张学良、杨虎城:如不加紧"剿共",即将张学良、杨虎城两部分别调往安徽、福建,由中央军进驻西北。张学良、杨虎城力劝蒋介石联共抗日,蒋加以拒绝。两位爱国将领遂毅然决定实行兵谏。12月12日凌晨,张学良的卫队进抵蒋介石驻地临潼华清池,与蒋的卫队交火。蒋闻枪声,仓皇越后墙逃走,爬上山坡隐蔽,被张学良的卫队搜索发现后捕获。同时杨虎城部下将留居城中的蒋介石高级党、政、军官员陈诚等10余人拘押。

张学良、杨虎城于12日当即宣布取消"西北剿匪总部",成立抗日联军西北临时军事委员会,张学良、杨虎城分任正、副委员长。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国民政府,停止内战,释放救国会领袖及一切政治犯,开放民众爱国运动,保障人民集会、结社自由,实行孙中山遗嘱,召集救国会议等8项主张。同时致电中共中央,要求派代表到西安共商团结抗日大计。西安事变发生后,南京国民政府中以何应钦为首的亲日派主张进攻西安,借机扩大事态,夺取蒋介石的统治权力,进一步与日本妥协。英、美帝国主义及亲英、美的宋子文、孔祥熙则希望事变和平解决,以维护蒋介石的统治地位和英、美在华利益。宋子文、宋美龄委托英籍顾问端纳飞西安探视情况。16日,何应钦就任"讨逆军"总司令,并相应作了军事部署,派飞机轰炸西安临近地区。 中共中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确定了和平解决事变的方针。17日,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到达西安,与张学良、杨虎城恳切会谈,并接见各方人士,坚决主张和平解决这次事变。22日,宋子文、宋美龄飞抵西安开始与张学良、杨虎城及中共代表会谈。24日,达成了改组国民党与国民政府、驱逐亲日派、容纳抗日分子、释放上海爱国领袖、释放一切政治犯、保障人民权利、联共抗日等项协议。周恩来曾会见蒋介石,蒋表示以人格担保,履行上述协议。

25日下午,张学良 护送蒋介石飞离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推动了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实现团结抗日,中国由此实现了从国内战争到全国抗战的伟大转变。但蒋介石后来背信弃义,使张 学 良遭长期监禁,杨虎城惨遭杀害。

西安事变纪念馆导游词三:

西安事变纪念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建国路69号(原金家巷1号张学良公馆内)。1982年,国务院将这里辟为西安事变旧址,并建立西安事变纪念馆,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原张学良公馆建于1932年,为东西排列三座三层砖木结构西式楼房,四周筑砌青砖围墙,大门开在北墙正中。东楼是机关楼,中楼是客厅、会议室,西楼是张学良居室。1936年12月12日,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逮捕了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蒋介石,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以粉碎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亲日派的阴谋,促成国共合作,团结抗日。12月17日,周恩来受中共中央委托,率领中共代表团赴西安同张、杨协商,与蒋介石谈判,迫使他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实现了由内战到抗战的转变,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

周恩来、叶剑英等到西安后,即住在张公馆的东楼,在中楼与张学良、杨虎城会谈,并和二人与南京政府代表宋子文等谈判。止园是杨虎城公馆所在地,位于西安市北大街青年路北侧。建于1933年,主楼为传统宫殿式建筑。西安事变前夕,张、杨在这里密商发动兵谏,周恩来也曾亲临止园商谈,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中国西安发动兵谏,逼迫蒋介石抗日的事件。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布《八一宣言》,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全国人民的抗日运动进入新的高潮,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更加不得人心。在西北担负剿共任务的东北军与西北军厌恶内战,力主抗敌,在全国抗日运动高潮的推动下和中国共产党抗日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两军领导人张学良、杨虎城等开始与共产党及红军发生联系,初步奠定了三方团结抗日的政治基础。

蒋介石于1936年12月4日飞抵西安,要挟张学良、杨虎城:如不加紧"剿共",即将张学良、杨虎城两部分别调往安徽、福建,由中央军进驻西北。张学良、杨虎城力劝蒋介石联共抗日,蒋加以拒绝。两位爱国将领遂毅然决定实行兵谏。12月12日凌晨,张学良的卫队进抵蒋介石驻地临潼华清池,与蒋的卫队交火。蒋闻枪声,仓皇越后墙逃走,爬上山坡隐蔽,被张学良的卫队搜索发现后捕获。同时杨虎城部下将留居城中的蒋介石高级党、政、军官员陈诚等10余人拘押。张学良、杨虎城于12日当即宣布取消"西北剿匪总部",成立抗日联军西北临时军事委员会,张学良、杨虎城分任正、副委员长。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国民政府,停止内战,释放救国会领袖及一切政治犯,开放民众爱国运动,保障人民集会、结社自由,实行孙中山遗嘱,召集救国会议等8项主张。同时致电中共中央,要求派代表到西安共商团结抗日大计。西安事变发生后,南京国民政府中以何应钦为首的亲日派主张进攻西安,借机扩大事态,夺取蒋介石的统治权力,进一步与日本妥协。英、美帝国主义及亲英、美的宋子文、孔祥熙则希望事变和平解决,以维护蒋介石的统治地位和英、美在华利益。宋子文、宋美龄委托英籍顾问端纳飞西安探视情况。16日,何应钦就任"讨逆军"总司令,并相应作了军事部署,派飞机轰炸西安临近地区。

中共中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确定了和平解决事变的方针。17日,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到达西安,与张学良、杨虎城恳切会谈,并接见各方人士,坚决主张和平解决这次事变。22日,宋子文、宋美龄飞抵西安开始与张学良、杨虎城及中共代表会谈。24日,达成了改组国民党与国民政府、驱逐亲日派、容纳抗日分子、释放上海爱国领袖、释放一切政治犯、保障人民权利、联共抗日等项协议。周恩来曾会见蒋介石,蒋表示以人格担保,履行上述协议。25日下午,张学良护送蒋介石飞离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推动了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实现团结抗日,中国由此实现了从国内战争到全国抗战的伟大转变。但蒋介石后来背信弃义,使张学良遭长期监禁,杨虎城惨遭杀害。

第5篇:2016年西安事变纪念日演讲稿

【20xx年西安事变纪念日演讲稿一】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一.历史事件及背景12月12日是西安事变纪念日。“九一八”事变后,由于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了不抵抗政策。日军很快占领了中国东北和华北的土地。中华民族处在危亡的严重关头,蒋介石却仍然坚持其“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1936年春2月4日,蒋介石带领南京政府的大批军政要员到了西安,督促张学良、杨虎城出兵进攻陕北的红军。12月9日那天,西安1万多名学生游行请愿,向蒋介石驻地临潼前进,要求联合抗日。张学良深受感动,表示要用实际行动答复他们的抗日要求。12月12日凌晨由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爱国将领怀着对民族的忧患,策动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二.重大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西安事变”,是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从而挽救了民族危机,促成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乃至革命的成功奠定了基础。革命导师列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是的,就是刚刚过去的日子,他们早已溶入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铭记于心的日子。我们应该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它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我们今天在这里纪念这个伟大而神圣的历史时刻,就要不忘历史,不忘过去,缅怀先烈。更重要的是我们大家秉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和革命精神,继续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为中华民族振兴而努力奋斗。三.伟大现实意义;同学们,我们现在处在一个新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生活日益富裕,国家繁荣昌盛,世界经济飞速发展,与世界联系日益紧密的中国正处在经济发展的最好时机,历史告诉我们,和平和稳定才能让我们抓住发展的机遇。我们责任便是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因此我们就要做一个热爱祖国,树立远大理想,将来做一个有益社会;人民的人;2.发扬革命优良传统,艰苦奋斗,努力学习,掌握本领和技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更加美好。3.养成良好文明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做一个合格的;文明的中学生。4.做一个敢于拼搏,乐于奉献;勇于创新和实践的人。紧跟时代步伐,为振兴中华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最后,将这份爱国情怀溶入到实际行动之中。这才是我们祭奠英烈、铭记历史的最好方式!【20xx年西安事变纪念日演讲稿二】明天是12月12日历史上的明天,是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纪念的日子。1936年的12月12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留蒋介石,促成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这就是历史上的“西安事变”也叫“双十二事变”。78年前的今天,中国古都西安那划破凄冷夜空的枪声,震惊了全世界,也震醒了沉睡中的中国人。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肆意践踏,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时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张学良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杨虎城深感民族危机,决心抗日。在多次劝谏蒋介石抗日均遭失败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在西安发动兵变,扣留蒋介石,以逼其“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西安事变”最终以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和平解决国共问题,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了抗日战争的巨大转折,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在抗日民族大联合的壮阔阵营中,艰苦卓绝、贡献巨大。从此,中华民族由涣散、分裂、割据实现了团结统一,一致抗日。中国人的万众义勇,砸碎了日本军国主义“大东亚共荣圈”的幻梦,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也为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做出了卓越贡献。西安事变凸显了中华儿女伟大的精神——她让一个民族汇聚成一股力量。这是一种舍身救国,在民族危难之际力挽狂澜,直起民族脊梁的精神!这是一种忠于民族,忠于人民的赤胆忠诚精神! 中华民族的尊严与自信,因为“西安事变”精神的浇灌,更加浩明于天地,“西安事变”精神永垂不朽!让我们向张学良,杨虎城二位将军诚挚致敬,让我们永远铭记“双十二精神”!

第6篇:XX年小学生西安事变纪念日国旗下讲话

稿

篇一:XX年小学生西安事变纪念日国旗下讲话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好!

今天是12月12日,是我们国家重大的纪念日——西安事变纪念日。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爱国”。

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就像“西安事变”中的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他们前仆后继,视死如归,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今天,我国已进入和平发展的历史时期,但是,爱国主义的情感仍然可以通过一点一滴的小事体现。

我们说:革命英烈的爱国是抛头颅、洒热血,为革命事业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解放军战士的爱国是守卫在祖国的边防,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体育健儿的爱国是奋力拼搏,为国争光,让祖国的五星红旗飘扬在赛场的上空;我们父母的爱国是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为社会创造财富;我们的老师,呕心沥血,诲人不倦,为祖国培养了一批批合格的接班人,也是爱国。而我们作为一名小学生的爱国,就是要从小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在家做个好儿女,孝敬长辈、勤俭节约、为父母分忧代劳;在学校做个好学生,认真学习、尊师爱友、勤学守纪;在社会上尊老爱幼、乐于助人、做一位好少年。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为创造祖国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大家! 篇二:XX年小学生西安事变纪念日国旗下讲话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明天是12月12日历史上的明天,是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纪念的日子。1936年的12月12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留蒋介石,促成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这就是历史上的“西安事变”也叫“双十二事变”。

76年前的今天,中国古都西安那划破凄冷夜空的枪声,震惊了全世界,也震醒了沉睡中的中国人。

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肆意践踏,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时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张学良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杨虎城深感民族危机,决心抗日。

在多次劝谏蒋介石抗日均遭失败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在西安发动兵变,扣留蒋介石,以逼其“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

“西安事变”最终以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和平解决国共问题,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了抗日战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 争的巨大转折,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在抗日民族大联合的壮阔阵营中,艰苦卓绝、贡献巨大。从此,中华民族由涣散、分裂、割据实现了团结统一,一致抗日。

中国人的万众义勇,砸碎了日本军国主义“大东亚共荣圈”的幻梦,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也为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做出了卓越贡献。

西安事变凸显了中华儿女伟大的精神——她让一个民族汇聚成一股力量。这是一种舍身救国,在民族危难之际力挽狂澜,直起民族脊梁的精神!这是一种忠于民族,忠于人民的赤胆忠诚精神!

中华民族的尊严与自信,因为“西安事变”精神的浇灌,更加浩明于天地,“西安事变”精神永垂不朽!让我们向张学良,杨虎城二位将军诚挚致敬,让我们永远铭记“双十二精神”!

第7篇:纪念九一八事变感悟5篇

【篇一】

88年前的今天,1931年9月18日,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挑起侵略中国的战事,就此,抗日战争正式爆发。

“九一八事变”距今已近88年,无数仁人志士、革命先烈不怕艰难,不怕牺牲,用血肉筑起抵御外敌的坚固长城。经过不断的努力,我们不仅夺取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开创了伟大的历史篇章。

每一年的今天,全国各地都会响起凄厉的警报声,提醒国人,勿忘历史,落后就要挨打。虽然现在身处和平时代,但是,一定要有居安思危的警惕性,时至今日,日本一些政治组织和政治人物依然在矢口否认日军侵略的野蛮罪行,依然在执意参拜双手沾满鲜血的战犯亡灵,依然在发表美化侵略战争和殖民统治的言论,依然在藐视历史事实和国际正义,依然在挑战人类良知。在历史问题上开倒车,这些错误言行,既破坏了国际互信,也制造了地区紧张。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日本军国主义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通过日本军国主义一系列不当的言论及行为,不仅抹杀了历史,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如此行径是对和平的破坏,是在挑战人类的道德底线。

以史为鉴,日本军国主义对外侵略和扩展的狼子野心我们必须要警惕,必须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中华民族用鲜血和生命写

就的抗战史绝不允许被抹黑颠覆,付出了巨大牺牲的中国人民将和世界上爱好和平的人民携手,坚决捍卫来之不易的和平和宝贵的民族尊严。

战胜了日本军国主义,中华民族展现了顽强生命力和非凡创造力,40年改革开放,40年砥砺奋进,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托举起了覆盖13亿多人的全球最大社会保障网,创造了每年减贫1300多万人的脱贫奇迹。而今神州大地响起的凄厉警报声堪为对历史记忆的再擦亮,能够让我们认清走过的路、认准前进的路标。

88年后的今天,在重温这段屈辱的历史同时,中华儿女更应牢记由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伟大历史,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道路,把在纪念活动中收获的战胜日本军国主义的精神财富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转化为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强大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篇二】

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是日本侵占中国野心的大暴露。在此前后的中国国内形势,国民党内部争权夺利、四分五裂。国民党把消灭共产党作为首要任务,连续发动对江西中央苏区和各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军事“围剿”。九一八事变爆发两个月前,蒋介石在告全国同胞书中,说什么“当此赤匪、军阀、叛徒与帝国主义

者联合,生死存亡间不容发之秋,自应作安内攘外之奋斗”。由于国民党实行“惟攘外必先安内”基本政策,使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野心更加狂妄,终于酿成战争的大祸。

九一八事件发生后,国民党内一片慌乱与无能。党政军要员发表的谈话、讲演,语调语气多灰色阴沉,或有慷慨激昂之词,也多是空话。当时,蒋介石坐镇南昌,忙于红军的第三次军事“围剿”。9月21日,蒋介石召集紧急会议,商讨对日方略:以日本侵占东北的事实,向国际联盟提出申诉,发布告全国同胞书,要求国人镇静忍耐,努力团结,准备自卫,并信赖国联公理处断。

不抵抗政策造成的恶果,使日本的侵略欲望更加膨胀,肆无忌惮地扩大侵略战争,明目张胆地为其侵略行为诡辩

回顾9.18,事实就是事实,公理就是公理。在事实和公理面前,一切信口雌黄、指鹿为马的言行都是徒劳的。黑的就是黑的,说一万遍也不可能变成白的;白的就是白的,说一万遍也不可能变成黑的。一切颠倒黑白的做法,最后都只能是自欺欺人。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大家来共同珍爱和平、维护和平,让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让各国人民永享太平。

【篇三】

八十多年后,我们回望那一天,回味、缅怀、深思。

近代中国为何会被欺凌侵略?历史书告诉我们,是因为积贫积弱。

衡量富与贫的,不仅指物质,也指精神;判断强与弱的,不仅有体格,也有内心。

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没有精神,再强壮的身体也必将备受欺凌;没有精神,再智慧的头脑也注定碌碌无为。

于人于国,皆是如此。

为什么一个不到6000万人口的岛国敢于挑起灭亡4.5亿人口大国的战争?不仅仅是因为我们民穷国弱,更是因为我们民族精神的沉沦:别人一发狠,中国人就怕;别人一瞪眼,中国人就哆嗦,甚至是屠刀到头顶上也不敢反抗。

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民族,越地大物博、物产丰富,越会引起强盗的垂涎,“九一八”是早晚的事,不被侵略掠夺才是怪事。

民族精神的沉沦,也唯独民族精神的振奋才可以救赎。幸运的是,正是在这国难当头、中华民族濒于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口,千百年传承而来的民族精神魂魄被重新激活,并迸发出强大的力量,它激励我们的先辈力挽狂澜,引领中华民族渡过生存危机,并终于迎来面向复兴的今天。

唯有内心强大者,才能完成自我救赎;唯有内心强大的民族,才能支撑起国家的真正富强。

我们的民族精神不可再沉沦,历史已经告诉过我们,一旦沉沦了,我们的人民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命运。

今天我们纪念“九一八”,要铭记,更要警醒!

【篇四】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悍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开启了侵华战争的序幕。同时该事件也成为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88年后,上午9点18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员工代表和观众代表等共计18人,在纪念馆集会广场共同撞响和平大钟,缅怀遇难同胞,祈愿永久和平。

上午10时整,南京市上空也传来凄厉的防空警报声,这一声声的警报也是为了提醒我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当天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观人流比平常多,不少游客特意选择这个日子到纪念馆悼念在战争中死去的人们。

中国隆重纪念抗战胜利,除了要每一个中国人铭记屈辱历史,铭记3500万牺牲英烈,更是向不断针对中国进行挑衅的日本做出正当、强有力的反击,向全世界宣告中国维护二战反西斯胜利成果的决心和气魄。也在告诫日本,日本的一切狡辩在铁证如山的史实前都是没用的,中国一致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中国人民明白和平的不易,明白战争的痛苦,但是日本却一次次企图破坏这份平和,中国不惹事,但是中国从古至今都没怕过事。中国已经站起来了,已经不再是一百年前那个羸弱的中国,中国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国家也越来越富强,中国实现伟大复兴的梦想终将实现。

【篇五】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爆发85周年。在85年前的今天,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点燃了长达14年的侵华战火。多少人间惨剧,多少家破人亡,中国进入了近代以来最黑暗的时刻。直到今天,我们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种种罪行无比愤慨,这是一部民族的屈辱史,更是一部血泪史。勿忘“九一八”,勿忘国殇,是为了让我们懂得:

“落后就要挨打”。自“九一八事变”后长达14年的血泪抗争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坚定不移地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集中力量把中国的综合实力搞上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化建设,不断夯实实现中国伟大复兴梦的物质文化基础。唯有如此,方可告慰无数抗日英烈的在天之灵,才能使我们的祖国永远不受列强的欺辱,也才能使我们的人民永远过上和平、安定、幸福的生活。

“团结就是力量”。我们重翻那段百年沧桑的历史篇章,有太多的画面让我们不堪回首……东北军的“不抵抗政策”致使区区不到2万关东军击溃了20万东北军,东三省大好河山沦入敌手,3000万父老成了亡国奴;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把消灭共产党作为首要任务,更是助长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肆无忌惮的扩大侵略战争。“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在国家生死存亡面前,唯有千千万万的炎黄子孙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形成一致对外的强大力量,才能战胜前行路上的任何风险和挑战,才能不断取得新的胜利。我们相信,只要团结一心,中华民族就打不垮、压不倒!

上一篇:安全消防制度上墙下一篇:英语单词记忆方法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