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旅游随笔(精选14篇)
西安古称长安,地处中国的腹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这块土地上孕育了许多的英雄人物。秦始皇南征北战,打的六国胆丧,秦人的勇武令整个华夏为之颤抖,自此更是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基业;汉武帝尊儒崇学,驱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真正实现了政治文化上的大一统,并将汉文化传遍了世界;唐太宗发迹于山西,趁着天下大乱,一举攻克西安。随后更是纳谏言,和四夷,使得唐人这一称谓至今名动世界。
这块土地曾是多少人梦中的天堂。李白杜甫将一生的荣华都留在了这里,他们用优美的诗句谱写着自己的长安梦;颜真卿柳公权用笔书写着心中的长安魂;封神榜上神魔大战,唐僧西天取经,更是将长安文化推向了极致。
任何事物盛极必衰。唐朝末年,天下大乱,长安城被一把大火烧的残垣断壁。无数士子文人闻之落泪,悲叹千年文明陨落,中国自此衰落。
但秦人的梦并没有断,他们一直想恢复往日的辉煌。
明朝初建,百废待兴,一代贤王朱标受命巡视陕西,考察建都事宜。秦人更是翘首以盼,可天不假年,朱标不久病逝,秦人的心从此灰冷。
近代以来,风云突变。张学良杨虎城兵谏华清池,发动西安事变,鼎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毛泽东在延安谈笑间移平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国后西安以微弱优势落选于北京,可秦人的热情一直高涨,西安也向着国际化大都市奋进。
作者|潘振荣
一、随笔展评的内容和时间安排
关于随笔展评的内容,我们可以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来进行,即:展评学生自己的随笔,展评同伴随笔,展评名家随笔。
1.学生随笔展评,激发发表意识。学生随笔按照时间分为课堂随笔和课外随笔。课堂随笔是学生利用上课时间完成的随笔,它包括了作文课和考试时完成的随笔。课外随笔包括生活随笔和读书随笔。在学生随笔中,由于课堂的时间毕竟有限,随笔写作更多的是提倡课外随时随地写随笔。我们在展评时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灵活兼顾课堂随笔和课外随笔。
在学生随笔展评的时间安排上,我们可以利用每周的一节晚自习时间。由于时间有限,不可能所有的学生作文都在班级上进行展评,因此随笔展评分为小组展评和班级展评。小组展评以语文学科组长为核心,顺时针传阅小组所有同学的随笔。学生看完一遍后,再由语文组长进行分工,每个人点评两篇文章,进行组评;组评结束后,发回给成员自己进行自评。组评和自评结束后,由小组推荐本组最好的文章到班上展评。
班级展评可由语文学科班长或者语文教师组织,实行全班共评、师生同评,在展评中还可以比一比哪个小组展示的随笔最好,哪个小组点评得最好,优胜组可以评为小作家组或者评论家组,激发学生的发表意识。如果班级展评时间不够,有的小组没有展示,则可以用张贴到教室墙壁的方式加以展评。
如果班级展评还没有达到教师的预期效果,教师可以把学生随笔收起来,看看他们点评的痕迹,点评到位的随笔给以保留,没有点评到位的加以补充。在小组和班级进行随笔展评,符合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有利于他们了解自己和他人随笔的优缺点,扬长避短。随笔展评通过自评、组评、师生共评,全员参与,学生为主体,教师来调控,大大提高随笔批改效率。
2.经典随笔展评,名家名篇引领。我们把经典随笔展评美其名曰“美文共赏”,一般安排在课前五分钟的时间。美文可选练习册的文章、报纸杂志的文章、语文阅读的文章、名家名篇等。经典随笔要求篇幅适中,不宜过长。每个小组每周准备一篇美文,语文组长向语文班长申请,语文班长审核文章后,再作安排。语文班长在每节语文课前安排一个小组来展示美文,一般两周轮完所有组。安排展评组的同学,先读文章然后说推荐理由,再让其他组点评,教师也可适当指导点拨。
二、随笔展评的原则
随笔展评包括了展示和点评,有效的展示才能保证高效的点评。随笔展示的原则为:文明大方,声音响亮,正确、流利、有感情。展示的同学不能紧张,举止得体,落落大方,展示前要说展示的题目,说明出自哪一本书,有书的同学可拿出来看;声音要响亮,全班同学都能听清楚,声音不能太小,否则影响点评效果。展示美文要正确、流利、有感情,不多字,不漏字,不念错字,停顿正确,做到抑扬顿挫。这样的展评是一种享受,文章写得美,读得美,同学听得美。
随笔点评的原则有“四个结合”:内容和形式相结合;优点和缺点相结合;总结性表述和陈述表述相结合;作文和做人相结合。
1.内容和形式相结合。内容包括了主题、立意、选材、主旨、情感等;形式上包括标题、开头、结尾、线索、顺序、结构、过渡、铺垫、照应、语言、写作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语文特级教师李志清对随笔点评做了很好的介绍。她在《和语文一起飞翔》中提出了从题目、選材、主题、结构、语言、书写等六个方面着手点评随笔。在实际写作中,有的学生不知道选材的标准,随意选择材料,而李志清老师在选材方面评价的标准很清楚,很具体,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她说:“选材围绕中心;选材真实(可艺术加工或活用材料);选材典型,有代表性,引人入胜;有最精彩、最深入的高潮部分。记叙文要有最细致感人之处,议论文要有最雄辩有说服力的部分,说明文要有说明的核心内容。”
2.优点和缺点相结合。众所周知,每篇文章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随笔展评就是让学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因此,随笔展评必须指出其优缺点。对于学生随笔,不能只提优点或者只提缺点。点评学生随笔的优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信心,如果把随笔说得一文不值,以后有谁愿意展示自己的随笔?在刚开始实施阶段,为了鼓励学生大胆展示,教师可以要求点评时只说随笔的优点,让学生不畏惧展评。在随笔展评深入阶段,要让学生逐步点评缺点。让学生懂得要说缺点,改正不足,作文才有进步,让学生接纳意见。在美文共赏环节,教师也可鼓励学生大胆说出美文的不足,教育学生不迷信权威,学会质疑。
3.总结性表述和陈述性表述相结合。随笔展评为了条理清晰,可采取先总后分,先分后总,总分总等结构来展开叙述。总结性表述是对随笔总体印象的判断,可放在开头或者结尾。陈述性表述就是具体的叙述,比如这篇文章语句生动优美,那么语句生动优美体现在什么地方,要举出事例,点到实处。总结性表述和陈述性表述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展评清晰、清楚。
4.作文和做人相结合。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学科,语文教学通过文章运用来进行人文教育。宋代周敦颐提出“文以载道”的观点。更有甚者提出:文品如人品。因此,在随笔展评中不但要让学生学习作文,如从这篇随笔中,学生积累了哪些写作素材,学到了哪些写作技巧,而且要让学生学习做人,如从这篇文章受到什么启示,懂得了哪些为人处世的原则等。
三、随笔展评要注意的问题
1.要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并且要经常开展学科班长和学科组长培训。随笔展评要高效就必须建立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否则组评环节难以进行。小组建设通常是6~8人为一组,每一组都有各学科的学科组长。传统的课代表就是学科班长,但学科班长比课代表更有工作可做,学科班长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学科的领头羊,协助老师开展学科组长培训。语文教师要对学科班长和学科组长进行培训,如如何组织随笔展评,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管理学生的语文学习,如何进行组评随笔,等等。
2.要让学生学会聆听,养成正确聆听的习惯。随笔展评包括台上学生展示和台下学生聆听的环节。如果台下学生不认真聆听,那么,点评环节无疑会低效甚至无效。为此,我们要求学生在随笔展评环节中不做与聆听无关的事情,认真倾听才是对台上展示同学的尊重。其次,要求学生拿起笔来记录感受或者优美词句。这样做点评才能落到实处,不会信口开河,空洞无物。
3.要循序渐进,常抓不懈。随笔展评要循序渐进,不可一蹴而就,发现不良苗头要及时纠正,定期总结经验。对于表现突出的同学加以鼓励和表彰,对于表现不佳的同学及时谈心,鼓励学生大胆展示,合理点评。随笔展评刚开始时可能费时过多,气氛沉闷,效果不佳,影响进度,语文教师要有耐心,要有信心。只要能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少讲一点课文又何妨。随笔展评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试想一周展评十篇文章,一个学期即可展评二百多篇文章,一年即可展评四百多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坚持下去,何愁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提高?
在随笔写作教学中,我写作我快乐,我展示我自信,我点评我精彩。在随笔展评中,学生通过展示和点评随笔来积累写作素材,悟出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在随笔展评中,学生在讲台上展示随笔,锻炼口才,培养胆量。语文学科班长在主持活动过程中培养了管理能力和应变能力,宛如电视台主持人。台下同学纷纷点评,精彩不断。随笔展评,乐哉!美哉!
(作者单位:江西省会昌县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 敖小英
沉沉思绪模糊茫然,忘却为何离开,为何背负疲惫,仅记忆我要离开,且开始离开。与另一个城市近临。
华丽时尚透满奢侈的城市喧嚣渐渐消失散离,被朝野郊外的落破民宅替代,嘈杂的喧嚣不再,平和的空气流淌抚掠身体与脸颊,平和无分毫破碎。
我,一个少涉旅途的人,在渴望与无力间徘徊。
习惯了独居与寂寞,接受了生活的空涩与飘渺,如泛舟般随波逐流,飘走或者停留。可离不开水的包围,混浊、暗黑,有恐惧的疼感,渗透的消亡。
我离开了,没有携取遗留旧日的回忆,孤身一人,默默地远离。
旅行如一场放逐,填补内心对飘荡游离的渴望,期待飘泊游离的时光,能够找到什么,填补思绪间的空荡充斥静寂。
在未抵达另一个城市的漫长奔波与等候之间,记录文字,暂时填满绽放的空眇,记得落寞,它已开始消亡。
继续文字,保存生命的流过痕迹,不深,却有印刻的细纹。
出于自我对异地的陌生,我不得不忍受团体旅行的嘈杂和逝失一个人时的安宁。
某处滞留得久了,渐渐模糊,现在的离去是解脱还是又一场落寞。我,一个孤独的前行者,开始流泊。
脆弱的感觉再无于烟雾漫溢的车厢呼吸滞留的气力,焦躁的双眸厌恶地定格一张又一张暗淡且丑恶的陌生脸庞,作为路人,他们给了我深痕的伤害,破碎一颗流失放逐的心,记忆了飘泊的尘土与疲惫。
混沌,旭日东升云散天蓝的晨,却身置昏暗。
对窗外的景物无留恋的抚略,仅仅是田与野、屋与荒瞬时印现刹那灰飞,错织交会,与某些苍老死寂的容颜。
长寿村在深山里,山路蜿蜒逶迤,百把公里的路程我们走了整整两个小时,虽然是山路,但令我没想到的是一路上车水马龙,从车牌上看得出来自全国各地,想来动机一样,都是奔着长寿而去,我不禁担忧,蝗虫一样的游人坐着现代交通工具,带着不知足的贪欲,蜂拥而去。宁静而古老的村落迟早会被人类破坏殆尽。
车子探出山沿,我们就看到了村子的全貌,不大,估计也就二三十户人家,不是我们想像中的古老村落,倒是一栋栋五六层的新建楼层,楼层上挂满了宣传资料,什么,长寿之乡,养身之家,健康会所之类,这些楼盘应该也是这些年巴马出名以后老人给村庄带来的福利,全部依山傍水而建,几百米的河岸,翠竹成荫,每隔几户人家就有一副台阶拾级而下,很有点江南水乡的感觉。站在河边放眼望去四面环山,山都是无名山,足有千把米的海拔,原始的森林灌木郁郁葱葱,非常养眼。水叫盘阳河,一如老家的京杭大运河那么宽,那么急,只是河水清澈见底,倒映的绿色填满了整个河面。河的这一边很稀有的一块平地种了许多玉米,村子就坐落在河的另一边,一座悬空铁索桥把两岸连在一起。
我们把车在河这边停住,车门一开,就跑过来四个小孩子,八九岁的样子,光着脚丫子手里拿着红包,直接就把手伸到车里面来了,告诉我们一块钱三个,来之前就听说,看老人是要送红包的,家有一老,就是一宝,千真万确,这些孩子,也许是那些百岁老人的第四代,第五代,可是他们却早早享受了长寿老人给他们带来的实惠,怕孩子不高兴,我把孩子手里递过来的红包都买了下来,孩子们开心的迅即跑开,去寻找下一个目标。
穿过铁索桥就可以到达对面村子,可是过桥是需要胆量的,靠六根铁索拉起来的桥,简直就是一个大秋千,走到桥的中间晃动的幅度最大,让人想起电影里的泸定桥,许多游客吓得进退两难,就差趴下匍匐前行了,几个本地的男孩子专门靠在桥边的铁索上负责摇晃,不时偷眼瞄着过往人流惊慌的表情,然后是会心的窃笑,仿佛在告诉游客,通往长寿的道路不是那么顺利的。虽然心里恨的牙痒痒,可是恶作剧是孩子的天性,想起泸定桥的英勇,期盼的长生不老就在彼岸,不禁信心大增,鼓起勇气大步流星往前走。
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第一位老寿星,老人姓黄,坐在客厅的三人木沙发中间,很清秀,眼神清亮,稀疏的银丝盘在脑后梳成一个发髻。老式的对排扣深咖啡衬衣外面套着一件灰点子夹袄,平静而安详。我们进去的时候,正赶上有一拨游客在跟问她年龄,老人清晰的回答:107岁,看得出来,老人听觉依然很好。游客送上红包,老人伸手接下,没有推让也不去打开,只是拿在手里,好像拿了个水杯一样自然。只是微笑的示意客人可以坐在她的两边照相。轮到我们看望了,我带孩子坐到老人边上,送上我们的礼物,老人依然微笑拍拍我手表示谢意,慈祥而亲切,我的家族也出过好几个90几岁以上的老人,曾经的冬日里,我陪着我的太太、奶奶在屋檐的角落里晒太阳,剪指甲,亲人的音容笑貌宛如昨日。我情不自禁的伸手握住了老人的手,非常的清瘦,青筋清晰可见,岁月的年轮给老人留下了一双粗糙而苍老的骨瘦之手,但它传递给我的是温暖和慈爱。这时,一个幼儿骑着童车在房间里乱串,是老人的第五代,摇摇晃晃的样子,老人的眼光一直在追随着孩子,嘴里不停的念叨着我们听不懂的壮语,好像在提醒孩子小心,看样子,老人还担负着照看孩子的重任。看着老人还挺忙,我们只好站起来,参观房间里的陈设,房间里摆了一些长寿的商品零卖,跟一路走来见到的差不多,像巴马三宝:香猪,油鱼,火麻油,还有一些土特产,玉米,地瓜,豆角这些稀松平常的东西,产在这里,都成了长寿的珍贵东西,另外就是一些小工艺品了,最珍贵的可能要数千层底的布鞋和老人家自制的布匹了,孙女介绍说是老人的杰作。商品都没有标价,随便搁在架子上,都是顾客随缘购买,不计较多少钱。
第二位老人已经114岁了,村里500多人,百岁以上有7个,他是最大的一个,姓黄名卜新,家就坐落村子的另一头。家里的格局都差不多,进门的时候,就看见一位留着长胡须的老者靠在沙发上,一身的泥土气息,看面相也就五六十岁的样子,应该是刚从地里回来,看到我们的到来,一脸淡定,我们还以为是隔壁人家的邻居,于是随便看看,果然在房间的墙上看到了真正寿星的照片,有温总理亲切慰问的镜头,还有他的简历,行伍出生的老人经历并见证了近代中国的流离颠沛的苦难,享受国家特殊津贴。搞笑的是,另一张照片竟然是巴马神酒的宣传广告,作为形象代言人,老人的POSE摆的一点不土气,满面红光,炯炯有神,哦也的手势有力而坚定。这时跑过来一个年轻人,告诉我们寿星在休息,他去请出来,我们一脸狐疑的看了看沙发的老者,年轻人恍然笑道,那是他儿子,今年八十三岁。我们不禁惊呆,近视的女儿差点眼镜落地。过了一会,年轻人把百岁老人请了出来,比起那107岁的老人动作迟缓的多了,但还远不到老态龙钟的地步,也是非常的清瘦。看来,胖人是很难长寿的,心血管首先就承受不了,行动也不方便,还多浪费许多衣服,除了肉乎乎的手感好一点以外,其他简直一无是处。老人很夸张的抚摸了几下我们几个人的头发,表示他长寿的好福气也一定会庇佑我们,其他就不再说话,我们的问话都是他的晚辈替他回答,从谈话中得到老人的长寿经,不外乎以下几点,良好的心态,健康的饮食,必要的劳动,清新的的环境。
临走之前,我们也从他家里买几样当地的小东西,我也知道,那点特产是不足以让我们长寿的,但不要让别人失望,似乎是我们从老人身上学到的一点好心态。不知道是因为负氧离子充足原因还是老人的心态的感染,归途一点都不觉得累,李宇春说,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看看老人吧,我们其实还很小呢!
趁着美好,让我们与阳光邀约,与细雨和唱,与清风相伴,一场说走的就走的旅行,让欢歌笑语染上花香,漾在唇角眉间,芬芳这一季的流年。我们去发现行走中的美丽,纪念册留不住我们一步步的印迹,回首往事,记忆仍旧泛着浅浅的光,温暖着让我们且行且珍惜。
“人生至少要有两次冲动——一次奋不顾身的爱情,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趁着美好,让我们与阳光邀约,与细雨和唱,与清风相伴,一场说走的就走的旅行,让欢歌笑语染上花香,漾在唇角眉间,芬芳这一季的流年。我们去发现行走中的美丽,纪念册留不住我们一步步的印迹,回首往事,记忆仍旧泛着浅浅的光,温暖着让我们且行且珍惜。
青春是七色的,有单纯如纸的白色,血液奔张的红色,生命希望的绿色,温暖可爱的橙色,安静沉默的蓝色,我们用自己的色彩感知着世界,每一种颜色都续写着青春的印迹,每一种颜色都有一个或美好或简单或温暖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让我们如此的无怨无悔。
或许这只是路过的花季雨季,没有片刻的停留,才会让我们更加懂得去珍惜,我们成长在每个季节里,于是我们流泪、微笑、奔跑,然后蓦然成长,学会感激。记忆就像是划过指尖的沙,我们年轻只有一次,我们学会将这些美丽的东西装进相册里,原来每一天都有不同的颜色与美好!
花季雨季里,我们活力四射,拼搏勇敢。青春的照片里有我们美好的初见,幸福的单车与星期六田野间的追逐笑闹,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就这样彼此单纯的美好着。
列车过了乌兰——乌德,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便同贝加尔湖联系在一起了:贝加尔湖自然保护区,贝加尔湖滨山脉,贝加尔斯克,更不用说贝加尔湖本身的一切了。而对于我们这些炎黄子孙来说,跟它联系在一起的还有一个古老的故事:公元前100年,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逼降,苏武不屈,遭到流放,在北海(贝加尔湖)边度过了19个寒暑,“云边雁断胡天月,垅上羊归塞草烟。”温庭筠《苏武庙》一诗中的这两句便是当年苏武孤寂的流放生活的真实写照。
仲秋时节,中午时分。列车在贝加尔湖地区的群山中奔驰。山坡上是连绵不绝的泰加森林,山间盆地是一片片枯黄的野草,铁路两侧是一排排笔直的白桦、松树,一派典型的西伯利亚风光。数十分钟之后,列车右侧的山峦渐渐消失,出现了一片辽阔的水域,这便是贝加尔湖。
相传贝加尔湖是上帝送给大地的一件礼物。上帝为了称量他那丰饶的财富,向世人广施恩惠,将一只巨斗抛向大地,这巨斗一落下便化成了贝加尔湖。这个传说给贝加尔湖披上了一块神秘的面纱。其实,据学者们考证,贝加尔湖生成于2000-2500万年以前,它是目前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面积3.15万平方公里,最深处为1637米。有336条河流注入。贝加尔湖的植物群和动物群约1800种,其中贝加尔海豹、 虎、胎生贝湖鱼系贝加尔湖特有。
列车沿着湖岸向前飞驶。湖面上没有汹涌的波涛,没有缭绕的氤氲,没有忙碌的渔船,只有一群群水鸟偶尔掠过湖面。天空是湛蓝湛蓝的,没有一丝儿云彩;湖水是碧绿碧绿的,近岸处可以看到湖底的卵石;空气象湖水一样透明,极目远眺,对岸的山峦光华熠熠,清晰可见。在这个秋天的中午,贝加尔湖显得这样空旷,这样宁静,这样温柔,并非想像中那样荒凉神秘。它是一个现实的存在,美丽的存在,无怪乎当地人把它称为“美人儿”。
再次见到贝加尔湖,是6个月以后了。4月下旬的莫斯科已是春意盎然,空地上的积雪已经融化,露出了青草,树枝吐出了新芽。但当列车来到贝加尔湖地区时,山坡上和洼地上却是残雪未消,湖面上覆盖着厚厚的冰层。鸟飞绝,水断流,偶尔可见三五渔翁在湖上凿冰钓鱼,使人联想起柳宗元那首脍炙人口的《江雪》,而整个贝加尔湖则显得更平坦、更光洁、更炫目。也许,这是它的另一种美吧?
据说,贝加尔湖也是有脾气的。每当风暴发作时,乌云在湖面上空翻滚,一排排大浪咆哮着冲向岸边,大有摧折一切之势,令人毛骨悚然。不过,这种景象我们没有看到。它留给我们的是美好的印象。
俄罗斯金环
在风景秀丽的俄罗斯中部地区,有一条70年代开辟的旅游线,它跨越莫斯科州、弗拉基米尔州等六个州的土地,连接莫斯科、弗拉基米尔等十余座城市。由于它们都是古城,而且呈环状罗列,因此这条旅游线被誉为“俄罗斯金环”。
在“金环”线的历史、文化古迹中,最令人瞩目的是大量保存完好、特别是在苏维埃时代修葺一新的建筑,如谢尔盖镇的谢尔盖圣三一修道院、罗斯托夫的圣母升天大堂、雅罗斯拉夫爾的先知伊里亚教堂、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等等。它们体现了古俄罗斯建筑学派的三个主要发展阶段:从12-13世纪的雄伟的白石教堂到16世纪的帐篷式建筑再到17世纪的丰富多彩的图案。许多教堂还保存着一些大师的壁画,其中包括安德烈·鲁布廖夫的作品。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的《江南春》描写了南朝佛寺林立的盛况。比南朝晚几百年才建国的俄罗斯,教堂的数量远远超过南朝的佛寺。据统计,仅莫斯科一地就有1600座教堂,几万人口的苏兹达尔也有近60座教堂,堪称教堂城。我们每到一地,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教堂的哥特式尖顶或水仙头式圆顶,教堂往往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公元988年,基督教成为俄罗斯国教后结束了多神教时代,对国内政治统一和国际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历代统治者为了向人民灌输宗教思想,在各地大建教堂,无意中留下了许多艺术瑰宝;而苏维埃时代为了保存这些艺术瑰宝,又无意中给今天失去政治信仰的俄罗斯人提供了许多精神庇护之所。在谢尔盖圣三一修道院,我们看到一座小教堂前面排着一列长队,男女老少都有,有的提桶,有的拿罐。一打听,原来是领圣水。“金环”线之所以能够吸引游人,这些教堂举行的宗教活动恐怕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金环”线上的城市与俄罗斯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有联系。曾大败瑞典军队和日耳曼骑士团的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后来受封为弗拉基米尔大公,1893年列宁曾在这里会见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费多谢耶夫;17世纪领导俄罗斯人民反对波兰、瑞典武装干涉的德米特里·波扎尔斯基,逝世后葬在苏兹达尔的叶菲米耶夫救世主修道院;1688年-1693年,彼得大帝曾在佩列斯拉夫尔·扎列斯基附近的普列谢耶沃湖建立教练舰队,1790年考古学家穆辛·普希金在雅罗斯拉夫尔的主显圣容修道院,发现了12世纪英雄史诗《伊戈尔远征记》的抄本。这对于建国只有一千年的俄罗斯来说,可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金环”线还以优美的自然风光著称,著名的美肖拉森林就在这片土地上。莫斯科——北京公路也横穿这片土地。在沙俄时代,从莫斯科经由弗拉基米尔城通往西伯利亚的大道有一个专有名称——“弗拉基米尔路”,它是流放犯去西伯利亚的必经之路。俄罗斯著名画家列维坦曾经画过一幅题为《弗拉基米尔路》的油画。这是一条荒凉的路,恐怖的路。一首民歌写道:一站又一站,流放路漫漫,粗布衬衣上,汗渍变白盐。铁镣套在脚,鲜血往下淌,嘴唇已发干,歌声寂寂然。
如今,这条宽阔的柏油马路是莫斯科——北京公路的一部分,公路两侧生长着大片大片的白桦林和松林,它是俄罗斯最美丽的公路之一。
雅罗斯拉夫尔和科斯特罗马还是伏尔加河的重要港口。乘船作伏尔加河之游,可以饱览两岸的优美风光,那自然是别有一番情趣的。
伏尔加河畔的“瑞士”
普廖斯位于伊万诺沃市北部,乘汽车约需一小时。它座落在一个大峡谷里,三面环山,前临伏尔加河。站在后山远眺,只见一幢幢红顶农舍错落有致地掩映在绿树丛中,耶稣复活教堂的尖顶宛如一座灯塔屹立在河边的山坡上,伏尔加河从古镇旁静静地流过,白云的倒影在河水中清晰可见。碧水、红楼、蓝天、远树,构成一幅绝妙的风景画。无怪乎它被誉为“伏尔加河畔的瑞士”。
普廖斯镇已有约600年的历史。最初它是一座军事要塞,后来成了一个重要商埠,现在则是享誉国内外的旅游胜地和疗养胜地。它的发现,在很大的程度上要归功于俄罗斯著名风景画家列维坦。
1887年早春,19岁的列维坦在萨夫拉索夫的伏尔加河题材绘画和列宾的《伏尔加河纤夫》的启发下,开始去伏尔加河寻找艺术的源泉。他去的第一个地方是瓦西里苏尔斯克,但是这里阴雨连绵的天气使他感到厌烦,正如契诃夫在一封信中所说:“伏尔加把忧郁放进了他的心里。”第二年,他再次来到伏尔加河。当他在轮船上看到普廖斯的绿色的山岗和有尖顶的小教堂时,简直欣喜若狂。他在这里住了下来,每天带着画箱在山上和河边捕捉落日和月光,描绘秀丽的伏尔加河景色。以后他又多次来到这里,这是他创作的鼎盛时期。《墓地上空》、《黄昏·金色的普廖斯》、《雨后的普廖斯》、《晚钟》、《寂静的修道院》等就是以普廖斯和伏尔加河为题材的名作。他不仅善于用光线和色彩表现大自然的诗情画意,而且善于在绘画中注入某种情绪。这正是他胜过他人之处。契诃夫看了他的画后,对他说:“在你的画中出现了微笑。”这些画使俄罗斯变得如醉如痴,而列维坦也一跃而成为俄罗斯第一风景画家。
生活有多种多样,每个人向往的生活方式不同,有的人一生为了赚钱而赚钱,而我觉得钱够花就好,人生在世,也就短短几十年的光阴,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的风景没看,那么多风土人情没懂,何不在自己还能走动的时候,出去走走,见见世面,于是我决定开车去旅游。
我把卖掉公司,独自一人开车去旅游的想法告诉家人和身边的朋友的时候,他们都是极力反对的.,但看到了我的坚持,他们也就试着去理解和接受我的做法。
30岁生日那天,我卖掉了自己的公司,我想把这次的决定当做自己送自己的生日礼物。我用卖掉公司的钱买了一辆房车,为了装饰房车,在绅豪买了所需的汽车用品,另外购置了一些小家具和生活必需品。
在3月18日那天,我开始了开车去旅游的行程,为什么我会选在今天出发呢,因为今天也是我四年前创立公司的日子,我想在今天开始我生命中的另一段全新的生活旅程。
旅程的第一站当然是先游遍中国的大江南北,身为一个中国人,如果连自己国家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都不了解,怎么好意思去了解其他国家呢,我自己个人的心里是这么想的。我用了半年的时间,去了中国大部分地方。
在这半年的时间里,我有了很好的感悟和体验。在去往某些目的地的路途中,可以在欣赏沿路风景的时候一点点去揭开目的地的神秘面纱,心里既激动又充满好奇,特是在到达目的地的时候,会按捺不住心里的喜悦而由衷的笑出声来。在宁静的夜晚,在空寂的草地上躺着,仰望着浩瀚的天空,那繁星点点,会赞叹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中国有56个民族,大部分我都拜访过,每个都有自己的文化与风俗,让我不得不由衷的赞美我们祖国5千多年的文化底蕴,造就了不同的风土人情……
一路上我和妹妹有说有笑兴奋极了,连平时晕车的我现在都不晕了。
到了广州的第一天,姑姑领着妹妹到动物园看动物,放眼看去几只小猴子在假石山上爬来爬去,在旁观看的游客有往里扔香蕉也有的鼓掌把手都拍红了。
第二站,狼山一只绿眼狼目不转精地望着我们,先放出了前脚往后一跃瞬间不见了,紧邻着的是一群羚羊,那一对对大角可不好得罪呀!
一只老虎扑了过来,很想去参加兔子们的舞会吧!
第二天,姑姑又带我们去长隆玩。在这之前要买好水和食物,准备足够的钱,还要把100元换成零钱才方便坐车。
把零钱往一个机器上一放会,里面冒出一个红色的“小硬币”,它的作用只在广州地铁站用得上,大的公共场所离不开它。“轰,轰”!地铁开过来了,人可真多。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上去的。但是我一看情况不妙,爷爷还没上车呢!他可是个路盲。但是车子启动的时间很快就到了,爷爷走了回去了,我们也只好放弃。
一下车,摆在眼前的只是一座破烂不堪的木桥,走一下就摇一下极其恐怖,但是一想起要去长隆玩我就有了活力,我心里说要是不过去就不能去长隆玩了。又听一声唰唰,我冲了过去。大家看我没事也都过来。
一进去听见卖冰棍的人大声叫:“卖冰棍又香又甜咧!”妹妹那个馋嘴一听可受不了只得买。
一晃一晃,大摆锤飞了过来又飞过去,我眼巴巴地看着他们玩。没满12岁不能玩,早知道不来了什么都不能玩,时间过了就算你恋恋不舍也还是没有任何办法,这样我们回去了。
Phi Phi岛是普吉岛的附属岛屿。位于普吉岛的东南方,差不多40公里。可以在普吉镇码头坐轮船直达,两小时左右,来回500铢(约120元人民币),沿途海景不错。当然这是淡季的价格。普吉岛的雨季在3月到9月,因为经常下雨,阳光并不旺盛,是旅游淡季。剩下的半年为旱季,雨水稀少,阳光丰富,即旅游旺季。所有路费、住宿费、商品价格也随之上涨。不过,普吉岛及附属岛屿属于海洋性气候,雨季和旱季并不十分明显。
出发前最好随身携带泳衣,到岛上购买,价格比在普吉镇高出一倍。到Phi Phi岛不下海,一多半的情趣就浪费了。当然还要带好泰铢,普吉镇上到处是兑换处。不用携带食物,轻装上阵,船上有免费饮料和糕点,岛上到处是餐馆:从宾馆到小摊子。
如果图安全和悠闲,可以坐两小时的大船,能容纳两三百人,在船头迎风远眺,视野开阔,会让人心潮澎湃。这种船共四层,水下一层,水上三层,中间最大一层有空调,因此密封,只可透过窗子看海。再往上的两层,一层有蓝色顶棚,最上一层露天,如果喜欢空旷和风,最好提前往上爬。
当然也可以选择快艇,更加刺激,时间会压缩一半多。
快艇来回很自由,大船只有下午两点半一班。如果时间允许,最好不要匆匆一天就回,那样等于没来Phi Phi岛。岛上分布着许多度假别墅、宾馆、小旅馆、竹屋,任君选择。价格从几百铢到几千铢不等。我住的是码头附近一种小度假旅馆(Guest House),每晚600泰铢,比较实惠。泰国的小旅馆一般都不提供饮用水,如果不要空调间,只需400泰铢。普吉岛及附近岛屿晚上一般只有20多度,且海风习习,非常凉爽,四季如一。
Phi Phi岛分为大Phi Phi和小Phi Phi。两个岛公用一个码头。码头在大Phi Phi南边的铜沙湾(Don Sai Bay)。大Phi Phi就像一个横放的“工”字,即哑铃形或者肉骨头形。中间一条窄窄的地峡连接两边的岩岛。岩岛的地貌很特别,四周均是陡峭的悬崖。山上植被矮密,很难攀登。所以,一般能够游玩的只是肉骨头的中间部分。东西走向,南北各有一条很长的沙滩。南部即铜沙湾,全部停泊着船只,不适合游泳。北部罗大浪湾(Loh Dalum Bay)的沙滩开阔平坦、海水碧绿温顺,没什么风浪,是游泳仙境。海滩延伸出去几百米,平坦如席,涨潮时水至胸间,退潮时水才没膝。
喜欢冒险的,自然可以租上一艘皮划艇(当地人叫banana boat)。一艘可容纳两人,300铢两小时,可做环岛旅行。海岛附近的风浪不是太凶,可以放心地去海岛四周的猴滩、小岛以及深邃的海湾。
如果,不愿自己动手,可以乘坐快艇,900铢三小时,可环岛以及到小Phi Phi(当地人一般叫玛雅湾,因为岛上最好玩的就是玛雅海湾)。每船可坐五六人,所以人多更加划算。如果人数不够,可以邀请沙滩上的欧洲比基尼美女或者帅哥同船,他们一般很乐意随行,这会让旅行更富声色。
要是你想潜水,可以到商业区内的代办点租借潜水用具,他们会用船送你到适合潜水的海域。一般1000铢左右一人次(包括潜水用具租金)。那里可以看到色彩缤纷、千奇百怪的海鱼。运气好的,可以看到海豚。还专门有人为你在水底照相哪。
海滩上还到处停泊着一种瘦削的木船,当地的船手会主动地和你打招呼,他们一般都让你去玛雅湾,就是小Phi Phi岛。价格一般是几百铢。这种木质船是机动的,一船可坐七八人。船头尖削,有的用颜料刷成鲨鱼状。这种船的好处是慢,适合喜欢静静欣赏风景的人,可行可走,运行又轻便自如。
泰国人喜欢吃煎炸食品,尤其是鸡腿、鸡翅及各种海鲜。在很多小摊上可以吃到。这里的水果更是诱人,自然都是热带的:榴莲、山竹、木瓜、红毛丹、芒果、香蕉。据说榴莲是水果之王,性热。山竹是水果之后,性凉。一阴一阳,共成乾坤。水果都要比国内便宜。论公斤卖,所以,看到标价,记得要除以二,因为代表国内的两斤。
买上水果,等吃过晚饭,就可以去听海了。在沙滩上铺一条单子,然后几人围坐,吃着水果,吹着晚风,听着海浪,很有小资味道。
当然,女人可以去购物。这里的商业街虽说没有巴东热闹、繁华。却也应有尽有。衣服、首饰(海珍珠较多)、纪念品、各种海浴用具。岛上还可上网,每分钟2铢,每小时将近30元人民币,也算我见过的最贵的网吧了。
这边的夜生活很晚。千万不要九、十点钟就早早回旅馆就寝。Phi Phi岛的酒吧比巴东少,但是清静、开阔。音乐相对舒缓一些,最要紧的是临海。其露天部分,依沙滩而建,与海水仅两三米的距离。这里的海滩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蚊虫少,在室外,不用担心蚊虫会来骚扰。一瓶酒100到200铢,折合人民币20到50元,配上这景致、气氛,划得来。
别忘了泰国的“马杀鸡”(Massage,泰式按摩),要记得赐予身体这一神秘殿堂“度假”的时间。
普吉岛上多狗。Phi Phi岛上多猫(尤其是黑猫),不知为何如此划分势力范围。
那时我在一家行政单位干临时工,有时候一些省级会议会安排在我所在的吕梁市,单位自然就是东道主了。按照惯例,会议结束之后就会安排参加会议的人员到附近的风景名胜转转。当时我负责做一些会议记录,那次会议结束后,单位组织让客人们去北武当山玩,领导看我平时也挺辛苦,放了话说你也跟着去吧,就这样得到了跟这座神山亲密接触的机会。
真武山位于方山县境内,海拔1437米,素有“三晋第一名山”之称,系我国北方道教圣地之一。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至初三,是北武当山古庙会期。其时,风景区内,游人如云,前来朝拜的人更是络绎不绝。如此神奇宝地,这么多年我却并未与它谋面,这次终于有机会领略了一番它那集“雄、奇、险、秀”于一身的迷人风采。
北武当山主峰四周几乎都是陡壁悬崖,其势险峻,来到山脚下,等待行人的便是那“五里土路五里沙,五里石阶往上爬”,不过这是相对于以前来说,现在不用去走那“五里土路五里沙”了,可以坐车直接上山,而那1400余级的台阶是躲不过的了。这些依山凿筑的石阶很陡,从下仰视,宛如一座“天梯”,凡险峻之处,都设有铁索扶手。沿着石阶我们一路向上,从省城来的那位女同事到底娇贵,还没爬到半山就坚决不上了,说是胸闷气喘的不行,实在走不了了。而我是其中仅有的两名女同志之一,平时也不怎么锻炼,却一口气爬上了山顶,令那些男同事刮目相看。而且登山过程中丝毫没有感觉到累,实在令自己也感觉惊奇,难道真如外婆所言,只要心诚上山就不会感觉累吗?
值得一提的是,和我们一块上山的还有一些卖香的人,大部分是附近村子里的妇女,看我们一行这么多人,就一直跟着我们,目的是到了山上之后看有没有人买香敬神,渴望挣到一笔钱。到了山顶,那些妇女极力说服大家都上香,但没有一个人听她的,可能都没有思想准备,只是玩玩而已。最后那几个妇女失望而去,跟着我们白爬了一次山,我不知道她们每天要爬几次。
跟着导游浏览了一遍,期间还夹杂了一些有趣的神话传说,但终究也没有遇到小时候所渴望的仙人。倒是有几个身着道袍的人坐在那儿拉拢一些游客算命,可一看就是所谓的俗人,没有仙风道骨之风,所以也没几个人近前去照顾他们的生意。
下山的时候我们走的是另一条道,导游指点我们看最著名的是“龟蛇斗智”奇观,相传神龟和青蛇不安心修道,互相格斗,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麈战,神龟节节败退,青蛇步步紧逼。其时,恰逢真武大帝返宫,见状,轻轻用手指一点,龟蛇便动弹不得,从此永久停留在这里,成千古一绝!小导游讲得绘声绘色,惟妙惟肖,但无奈我对此意会相当迟钝,最终也没有看出个所以然来,只好承认自己很笨。
到了山下,单位早就预订好了酒菜,让我们品尝到了北武当山纯正的野味,大家满载而归。
在腾王阁楼上四周看老城区和新区(貌似叫红谷滩新区吧),感觉很壮观,很有现代大都市感,尤其宽似长江般的赣江以及江对岸林立的摩天大楼群,一派现代都市摸样,很震撼、很霸气!!
还有,罗嗦一下我在南昌游玩期间出现的一个小状况:当时,我从新区做高铁西2号公交线返回老城区,在新区的秋水广场下车后马上发现脱下的外衣掉在车上了,马上狂追,真心感谢的士司机的帮忙,还在等红绿灯时热心地用手机迅速搜索我刚坐的那车的行驶状态、具体位置和两车距离等,一路飞奔,帮我追上了那辆公交车,衣服拿回来了。
除了老城区个别地方卫生有待进一步提高外,本人对南昌的印象特别是腾王阁和新区的印象,好极了!南昌,请继续加油!
个人感觉很有个别人认为南昌这不行那不行(当然所有城市论坛的帖子都是这种现象,哈哈),其实并不一定是这样。
我觉得南昌无论老城区还是新区,无论腾王阁还是其他景点,真的很不错。(大家要有自信并且也有本钱自信!自信是正能量!)。即使放在华中地区乃至全国范围来说,感觉南昌都是很有现代感、都市感的地方,而且活力十足、发展势头相当强劲,整个城市感觉蓬勃向上的……。
这次来江西,唯一的遗憾是时间太短了,真的很想多在南昌转转(还有很多很多景点比如东湖旁边、八大山人博物馆等等没时间看),以及到南昌之外的比如庐山啊、……等等自然风光景区去看看,……正因为如此,我在坐动车回成都时,才在动车上从南昌西高铁站开始,一路上狂拍车窗外的江西风光,一直到出江西地界!哈哈。
《白杨》这篇文章写的是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亲,在带子女去新疆的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树的特点,借以表达自己扎根新疆、建设新疆的志向;同时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像白杨树那样,哪里需要,就在哪里扎根、发芽、成长。
课文的重点是以白杨为明线,表面上写白杨,实际上写人,借白杨的特点来比喻支边者的高尚品格。因此,怎样让同学们真正走进文本,使他们的思想与作者产生共鸣呢?
首先,我从课题激疑入手,带领学生熟读课文整体感知主要内容之后,便直奔重点,即从过渡段切入,引疑激趣(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牵一发而动全身。然后按照“形象——特征——象征意义”的思路引导学生在读中生疑、深思、释疑,逐步完成认识由表及里的过渡。在这个过程中,我通过“抓空白处”(孩子们只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引疑的办法攻破重点,让学生进行积极思维(概括)活动,认识到“孩子们”、“只知道”的都是具体的“行动”,而“不知道”的,就是“爸爸”的“心”。经过这样一连串的引疑研读、渐进深思活动,学生步步深入地理解了爸爸的心就是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信心和希望孩子们也像白杨树那样在边疆生根、成长的赤诚之心。
其次,我又通过朗读训练、录音欣赏等方式动之以情,潜移默化地让学生领受到了白杨形象美、内质美和建设者的心灵美;同时,又抓住描写爸爸语言、神态的词句引疑,使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思想品德的教育达到了辩证的统一。此外,我还巧妙地把“白杨”与“爸爸”、“小白杨”与“孩子们”、边疆和内地、现实和远景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疑”的线路上思想逐步得到升华。由于采用了激疑、引思、怡情、明理的教学方法,因而这节课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主动,让同学们真正走进了文本,在思想上与作者产生了共鸣。
据历史记载,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为守城而建楼以嘹望。到了唐朝,它的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点,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
古黄鹤楼“凡三层计高9丈2尺,加铜顶7尺,共成九九之数。”现今的黄鹤楼相比之下更加雄伟,高51.4米,比古楼高出将近20米。古楼底层“各宽15米”,而新楼底层则是各宽30米。因此黄鹤楼不是修复而是在离原址不远的地方重建。
从东门进入景区拾级而上,沿途第一个景点是岳飞铜像。铜像高大威武,岳飞扶鞍勒马、不忍举首北望破碎山河的忧愤栩栩如生,他身旁的战马仿佛嘶啸着,四蹄意欲腾起。铜像后面是一座青石浮雕,浮雕再现了岳家军驰骋征战、大败金兀术的场面,上面还刻有岳飞书《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手迹,铜像旁边的一块巨石上刻有“还我河山”。跟岳飞铜像正对着的是岳武穆遗像亭,又叫岳飞亭,亭子两侧书有对联“撼山抑何易,撼军抑何难,愿忠魂常镇荆湖,护持江汉雄风,大业先从三户起;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奉谠论复兴家国,留得乾坤正气,新猷端自四维张。”
继续前行,很快来到了白云阁。据说白云阁是观赏黄鹤楼、蛇山、长江的极佳景点。因为时间关系,没有登临白云阁,越过千禧钟直奔黄鹤楼而去。
站在楼下仰望,檐角高翘,轻巧飞扬,气势恢宏,金碧辉煌,在苍茫的天空中写着伟岸的身姿,以气吞云梦之势屹立于长江之畔。绕楼一周,东南西北分别有名家大师书写的楹联刻于两侧的柱子,黄鹤楼的传说与诗词、文赋、楹联等共同构成了黄鹤楼的文化积淀,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好好研究一下黄鹤楼的诗词楹联是非常有必要的。
随着人流登楼,站在五楼俯瞰,“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的境界呼之欲出,荆楚大地尽收眼底。浩渺的长江、雄伟的大桥、高耸入云的电视塔、繁华的老街尽收眼底。虽然难寻当年汉阳树、鹦鹉洲的痕迹,但内心充满了对前人登楼咏诗的感动和敬畏。
下楼来,原路返回。按照路标,来到崔颢题诗图。题诗图是一座石照壁形式的浮雕,图上雕刻着唐代诗人崔颢在云雾缭绕间,长袖飘逸、峨冠博带、运笔赋诗的形象,图的中央刻着他的千古名诗《黄鹤楼》。整个雕塑显得古朴典雅、庄重大方。黄鹤楼也因他的这首诗而名闻遐迩。这首诗由神话传说写至现实感受,文词流畅,景色明丽,虽有乡愁,却不颓唐,被后世公认为题咏黄鹤楼的第一名篇。与浮雕相对的是搁笔亭,在这里有一位讲解志愿者,老人跟我娓娓道来搁笔亭的传说。传说李白慕名前来游览黄鹤楼,登上楼顶,极目四望,只见远处山清水秀,长江滔滔东去,汉水缓缓西来,在蒙蒙烟云中交汇。鹦鹉州上青青芳草、清香之气随风袭来。李白心旷神怡,诗性大发,提笔饱蘸墨法。突然,他拿笔的手停在半空:原来他发现粉墙上写着崔颢的《黄鹤楼》诗,李白先是快速浏览,断而逐句推敲,暗暗叫绝。他觉得这首诗写出了连他自己也无法表达的感情,实在是比自己高明。敬佩之余,李白写下了一首打油诗:“一拳捣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州,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并怅然而去,搁笔亭也由此而来。亭柱上的楹联是曹禺所书“楼未起时原有鹤;笔从搁后更无诗”,“搁笔亭”三个大字由诗人臧克家所书。
继续前行是诗碑廊和鹅池。鹅池正对着南门,相传是东晋时期的书圣王羲之于鹤山下放鹅,他与书生聊天论鹅,言鹅为“禽中豪杰,白如雪,洁如玉,一尘不染”,后人便为此建鹅池。鹅池中建有鹅亭,碑上有一个巨大的鹅字,这个鹅字腕力遒劲,一笔运成,且笔势“蛟若惊龙”,有人曾评价这个字颇有王羲之的笔锋,甚至有人说这个字就是王羲之所写。
诗碑廊是环绕鹅池的东、南、西部建成的曲廊,有200余米长,廊中汇集了历代名人的诗词、题字等书法真迹碑刻,是书法爱好者的必到之处。因为时间关系,未能驻足细细观摩品味便匆匆离开,留下了些许遗憾。
从南门出来,入口处的角楼上刻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几个大字。之所以称之为“第一楼”,我想是因为它厚重的文化吧!滚滚长江水荡涤沉淀的厚重文化让黄鹤楼成为天下第一楼。我们真的应该感谢崔颢,单凭一首诗确立了黄鹤楼的不朽地位。岁月播迁,春秋几度,而黄鹤楼的记忆依旧。
此刻,方觉我浅薄的心灵承受不住如此厚重的长江文化。驻足,仰望,匆匆离去。
主讲教师的发言记要如下:
1、制定高三全年、学期、月教学计划,做到高考复习有序进行。
在高三伊始,备课组就制定全年教学计划,然后再细化到学期计划、月计划,让教师的教学有规划、有目标。当然,备课组根据教学实际,可能对计划还要做出一些修正。
2、加强集体备课,动员全组力量,分工协作。
发挥全组成员的力量,分工协作。在集体备课上,教师针对自己的任务进行讲解,备课组再交流完善。
3、试题要精选精练,要求学生做的题,教师要先做一遍。
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对自己选的试卷作说明,指出相应的考点,相关的知识点,做到每一份试卷的有效性。
4、增加限时训练,提高学生答题的速度。
进行专题训练,加强学生考试意识,提高答题效率。
5、分层教学,适时扩充内容,补充相应的知识。
比如在文言文教学的时候,适时补充了旧教材中有而新教材中没有的篇目。增加复习初中重点篇目和课外名言名句。
6、作文教学,强调范文的作用。
每次考试,教师都拿出几篇不同风格的“范文”,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好作文,可以让学生适当模仿,甚至背诵下来。其作用比简单的写,更有效。
参考各位教师的经验,我对高考备考也有几点体会。
1、高三复习不能太功利。
现在的老师复习都太功利了,总是想着考什么就复习什么。所以往往是拿着往年的高考卷进行复习。今年一些学生就吃了这方面的亏,因为之前几年高考的论述类阅读文本都是偏重文化艺术类的,教师复习的时候,就只复习这方面的文本,结果今年高考出了一篇偏重科技类的文本,致使一些学生手慌脚乱,无所适从。这就是一个教训,教师以后复习,就不能有猜题的想法,而要按着考纲进行全面复习。
2、文言文阅读的根本是翻译。
要想做好文言文试题,翻译是根本。所以我的做法是让学生高三一年自译十篇文言文。文言段子可以是历年的高考段子,也可是模拟的文言段落,基本步骤是,先“硬译”,然后“对照”译文,“圈点”出不同的,着重看自己翻译过程中翻译困难的部分。之后,查找工具书,把不懂的地方弄懂弄透。还是不理解,就请教老师。慢慢做,踏实做,十篇文章下来,文言文阅读水平自然也就提高了。
3、每周给学生看两篇诗歌鉴赏的文章。
做好诗歌鉴赏题的前提是理解诗歌,而平时多读一些鉴赏类的文章,对此很有帮助。文章可以在《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中选。学生阅读之前教师要做好指导,让学生注意文章中的背景介绍、思想情感、写作手法、写作风格等内容,学习“四字短语”的使用。这样做的效果要比简单的做题好得多。
4、提高课堂效率,教师授课要做到精彩。
高三的学生,课业负担很重,语文教师不能给学生加压,而要减压。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提高课堂效率。做到“三精”:精选、精练、精讲,从而达到“精彩”。
5、方法指导代替不了训练。
对于字音、字形、成语、病句等题,方法讲的头头是道,真正做起题来,可能都不管用。所以训练还是必要的,只是形式可以改换一下,比如病句可以把选择题改成主观的修改病句的形式。阅读理解题也要方法指导结合训练。
6、练文也要练字。
高三拿出整块的时间,来写整篇的文章,其实比较难。作文写作可以“化整为零”,一部分一部分的练,比如可以先让学生针对材料提炼观点,然后针对材料练开头,之后,练写一段论证内容,练组织文章结构,练写文章结尾。另外,“练文也要练字”,教师和学生一
定要有这个思想,高三练一年的字,最后提高的分可能比你练一年文的还要高。
7、高三了也让学生动起来。
高三的老师最能讲,高三的学生最能记,但课堂活力却不足。其实高三了,不应该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就在高三开展了两个活动,一个是“课前活动”,一个是“素材大发现”。每节课前让多名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和作文素材积累活动,这样做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生交流的机会,活跃了课堂气氛,更减轻了老师的“负担”。
总之,高三备考复习,要在学习他人的基础上,立足本身的教学实际,夯实基础,训练能力,扎实有效的复习,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益。
1.古都西安行随笔
2.保育教育随笔
3.教育随笔中班
4.小班教育随笔
5.高中教育随笔
6.教育故事随笔
7.大班教育随笔
8.教育随笔大班
9.教师的教育随笔
【西安旅游随笔】推荐阅读:
西安旅游发展分析06-04
西安春节旅游攻略10-05
西安旅游产业发展09-09
去西安旅游的心得感悟06-20
西安市旅游业发展现状10-12
国庆旅游-随笔日记06-11
西安风景作文07-22
西安之行感想11-02
西安小升初12-07
西安介绍英文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