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安的经典作文

2024-06-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西安的经典作文(精选6篇)

关于西安的经典作文 篇1

经典,有其独特的风韵,具有不可侵犯的权威。

品味经典,像在深读一位美丽的少女,给人以视角的享受;品味经典,像在咀嚼一道佳肴,给人以味觉的慰藉;品味经典,像在感受一缕清香,给人以嗅觉的涤荡。

至今仍记得一部小说,名叫《边城》。小说中依山傍水的美丽佳境,淳朴自然的民风,流露着人性美、人情美。纯洁的主人公翠翠,外柔内刚的脾气,忠于职守的船夫,为兄弟情谊甘愿放弃爱情的的天保,为爱情宁愿放弃一座碾坊做陪嫁而选择渡船的傩送,书中的每个人物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部小说没有惊心动魄的社会巨变与人类激烈复杂的矛盾冲突,像一条涓涓流淌的小溪,清澈的让人一览无余,单纯的竟让人觉得心疼。

泰戈尔说过:“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练成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

经典,具有这种摄人心魂的力量,给人以坚持,给人以魄力,深入人的骨髓,发人深省。经典,给人不可磨灭的激情!

读过《欧也妮葛朗台》一书,给我留下难以言喻的震惊,作者巴尔扎克将主人公吝啬的形象塑造的深入人心,葛朗台的行为举止,为人处事,一次次的细节描写在读者的心中勾勒出他丑陋的嘴脸,对妻子的狠毒,对女儿的绝情,对身边所有人的计较和暗中进行的卑鄙决策„„他的贪婪、虚伪、狡黠,为后人厌恶。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他垂死前的特写,守财奴的形象跃然纸上,一心想着钱,直到临死仍抓着生前没有享受的财务,紧紧地不肯放下,给人以窒息的痛恨。

关于西安的经典作文 篇2

西安财经学院日语教育起步比较早、历史比较悠久。现有日语专业 (2012年招生) , 二外日语、大学日语公共选修课三种教学形式。二外日语课程开设于1985年, 当时仅以英语专业本科生为教学对象, 后来教学对象也扩大到了各类研究生的范围;学校在2000年以后面向全校本科所有专业的学生, 又开设了公共日语选修课程;随着学校学科发展的不断推进, 2012年9月我校迎来了第一批日语专业本科新生。这也是我校日语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二、西安财经学院日语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1、学生生源构成情况分析

西安财经学院日语专业2012年9月招生, 两个教学班, 共计37人。只有极少数学生第一志愿报考的是本校的日语专业, 其他学生第一志愿报考的都是本校会计、金融、经济等热门专业, 这些学生后来被调剂到了日语专业。学生生源来自江苏、河北、山东、四川、浙江、重庆等省市地区以及陕西省西安市内和周边地区。

这些经过高考的激烈竞争考入本校的大学生, 基本素质还是比较好的, 学习能力也都比较强。但不可忽视的一个情况就是, 他们当中绝大多数都是冲着本校热门专业而来, 面对被调剂到日语专业的现实, 学生们对日语学习在某种程度上还是缺乏应有的热情, 学习态度也很一般。对将来的就业以及自己未来的人生之路充满担忧。这样的一些消极情绪很容易影响整体的学习氛围, 值得我们深思。

2、师资情况

本校日语专业所有教师都有留日经验, 现有副教授1名, 讲师2名, 助教2名, 外教1名。还有几名来自本校其他学院留日博士的兼职教师。涉及到的专业有日语语言学、日本文学、日语教育、日本文化和日本社会研究等。

3、学校教学资源情况

本校外国语学院现有多媒体语音室20个, 日语图书、音像资料1万余册。这个数量与开设日语专业时间较长的院校相比, 资源相对匮乏。

三、具体学习策略的制定

针对本校日语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师资力量以及教学资源现状,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 提出以下教学策略:

1、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的专题讲座

(1) 定期邀请研究日本的各类专家、日本独资企业、中日合资企业人力资源部的相关负责人员给学生举办专题讲座, 这些专家可以给日语专业学生讲授有关日本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知识。

日资企业、中日合资企业人力资源部的相关负责人, 他们可以给学生介绍日本企业在世界范围以及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还可以告诉学生日资企业现在需要哪种类型的日语人才。另外, 他们还可以介绍一些在日资企业工作的日语专业学生的具体工作情况。通过这些专题讲座, 可以让学生尽快了解自己目前所欠缺的知识和技能, 并在随后的时间里加以改进和提高。

实践证明, 多种类型的专题讲座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日本的社会、经济、文化等知识性的东西, 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日语专业今后的就业方向, 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 规划自己的美好未来。

(2) 日语专业教师举办专题讲座

由日语专业任课教师定期为学生举办专题讲座。因为专业课教师对其所承担的课程非常熟悉, 对相关知识点都有各自独特的理解和教学方法, 因此任课教师可以比较系统的从语音、词汇、语法、翻译、写作等方面帮助学生有效提高日语学习的能力。

(3) 邀请外校日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来本校与学生交流

本校日语专业今年第一次招生, 因此还没有高年级的学生。但是我们可以邀请其他院校高年级的优秀学生来本校与我们的学生交流。高年级的学生可以给低年级学生讲述自己的日语学习经历, 学习技巧、以及学习方法。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讲述自己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曾经遇到过哪些难题, 并告诉低年级学生自己是如何克服的。这样更容易引起低年级学生的共鸣, 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更具影响力和感染力。

(4) 邀请本校其他专业教师举办讲座

西安财经学院是一所以经济和管理类学科为主, 经、管、文、法、理、工、艺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财经类普通高等院校。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本校财经类专业的优势, 邀请会计、经济、金融、管理专业的优秀教师来为日语专业学生做跨学科专题讲座, 让学生了解财会、经济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同时还可以邀请文学、艺术、广播电视传媒等专业的优秀教师举办各类专题讲座, 通过中日两国在文学、艺术、广播电视传媒等领域的对比, 帮助学生夯实中日文化背景知识, 为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好地与日本人进行沟通奠定坚实的基础。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非常发达, 互联网资源也非常丰富。教师和学生都要充分利用网络上的各类日语学习网站、多种多样的日语学习文本资料以及大量的动漫、影视剧等音声和视频资源来提高学生日语学习的能力及水平。

3、尝试将日本人带入日语教学课堂

外语学习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外语学习环境。为此, 我们可以尝试通过将不同类型的日本人带入日语教学课堂来促进学生日语水平的提高。

(1) 日本留学生 (主要是来中国学习汉语的)

初级阶段时, 可以邀请一些来中国学习汉语的日本留学生走进中国大学生日语课堂, 让他们和中国学生相互交流。因为初级阶段的中国学生日语口语水平有限, 有些太难的句子不会表达, 他们也可以和这些学习汉语的日本留学生相互进行日语和汉语的交流, 互相帮助, 共同提高各自的外语学习水平。

(2) 完全不会说汉语的日本人

高年级阶段时, 可以邀请一些完全不会说汉语的日本人来和高年级的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帮助学生全方位提高日语口语表达水平。

(3) 懂中文且中文水平较高的日本人

邀请这些日本人来和学生进行交流, 涉及的话题内容会更广泛, 更深入。使学生在提高日语口语水平的同时, 还可以深入了解日本人的思维、习惯等。从而帮助学生为将来的跨文化交际打好基础。

(4) 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

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 通过远程教育把日本学生带入本校学生的日语课堂。由于在硬件及远程教育技术等方面的局限性, 此处暂不展开论述。

(5) 充分发挥教师潜能

古人云, 师者, 所以传道, 授业, 解惑者也。最大程度地发掘教师的潜力, 可以在更大程度上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有效的帮助。

四、结语

以上教学策略是根据笔者所在单位西安财经学院的日语专业教学现状, 并结合笔者多年的日语相关教学实践研究提出的一些个人见解。由于各方面客观条件的限制, 有些策略可以实施, 有些策略实施起来难度较大。伴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学校的硬件设施水平也会不断完善。笔者今后将继续努力探索并持续进行实践研究, 使这些教学策略不断得到改进与完善, 笔者相信科学实施这些教学策略, 将会有助于本校日语专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林娟娟.跨文化教学策略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4.

[2]陈楚雄.多模态化大学英语写作选修课教学策略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1, 2.

关于介绍西安作文汇总 篇3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介绍西安作文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介绍西安作文 篇1

人们都说,来到西安不去看兵马俑,就等于没有去西安,我也一样,来到西安,一定要去看看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兵马俑。

今天一大早,我和妈妈乘车去看兵马俑。到了兵马俑参观馆,我和妈妈请了一位导游,带领我们去参观这世界的奇迹。首先,我们来到了一号坑,它是至今考古学家发掘出秦始皇最大的一块墓地,导游阿姨告诉我们,虽然是发掘最大的,但只占了秦始皇墓的一小块。我听了很震惊,心想:这位皇帝怎么为自己修了这么大的一座墓呢?来到大厅,我看到了一排排整整齐齐的陶俑武士,它们一个个有真人大小,穿着战袍,脚踏战靴,仿佛就像活人在操练一样。导游阿姨告诉我们,别看它们都是陶俑,一个个最少也有一米七六,最高可达一米九六,体重三百多斤呢。听导游阿姨说,这些陶俑在挖出来的时候,脸都是粉红色的,战袍是红色的,上面还描着鲜红的红缨,因为那时技术不够先进,这些颜色一两天就氧化了,成为青黑色。而且这些兵马俑千人千面,每个人的表情都不一样的。我一听,仔细地一看,真的呀!这些陶俑果然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不一样,有喜,有乐,用唯妙唯俏来形容真不为过。再看兵马俑头上发丝都一缕缕刻出,真是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我接着参观了二号坑,三号坑,那里的场景让人感到强烈的震撼,仿佛又回到了战火连天的战国时期,只见秦王一声令下,统一华夏的壮观景象。

走出博物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为能生长在这个有着灿烂古文化的国家而无比自豪。

介绍西安作文 篇2

今天又是晴朗一天。一早我就匆匆的起床了因为今天爸妈要带我去游世博园,我真兴奋那!

8点半我们准时到达了世博园,那里已经是人山人海了,进园的队伍排成了一条龙。我们耐心的等候着。走过了多“弓”型的走廊我们来到了安检口,安检人员拿着高新仪器对我们检测了一番然后我们进入了世博园。只见世博园内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建筑到处都是,那些都是各个国家的会馆。还有很多直饮水,售货亭的站点。我想这么多的馆我一天肯定看不完。于是我和爸妈商议着我想看的展馆。我们首先来到了埃及馆,因为埃及的那些古法老传说总吸引着我,所以我第一就选择了它。排队等候了三小时,我终于进入了会馆。会馆不大里面的东西也不多我有点失望,不过馆里的那个纯金打造的面具还是给我留下了一点印象。接着我们来到了中国馆,可惜没有拿到预约券我们不能进入只能去观看了中国馆下的城市馆,在那里我看到了我们中国很多城市美丽的建筑和文化,让我认识到我们国家的山水是多么博大和美丽啊!

我想着等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去我国的各个地方走走看看。

介绍西安作文 篇3

华文化的代表。西安有宏伟壮观的秦始皇兵马俑,矗立着钟楼。

人们常说“北京看墙头。在大家眼中,有风景秀丽的翠华山。最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就好像回到了几千年前的战场上,一个令人神往,已是一个现代化城市,是一个温暖的家说起西安,它是国家重点保护文化建筑,周武王姬发灭商后就将首都建立在了今天的西安,一个国际旅游大都市,西安看坟头”,大家都并不陌生,也是西安的标志性建筑,不仅仅是文化古城,因为我们就生活在这里,有阿房宫遗址·大明宫遗址,西安是一个家,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而在我眼中,桂林看山头。从西安看坟头中可以看出现有许多王陵古迹·文化遗址。

西安,西安不仅仅是一个家。,还有因杨贵妃闻名的华清池……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秦始皇兵马俑,各种大型百货公司·大厦·酒店,还是我眼中的`国际旅游大都市,一匹匹战马英姿飒爽,开元商场·百盛。在各个展馆坑内,是有着悠久文化的文明古城,永远欢迎您的到来,坑里的将军佣·武士俑英勇魁梧,就是各种各样的现代化建筑——西安最大的商场,所到之处无不体现出现代化繁荣都市的气息,耳畔回荡着士兵们操练的呐喊和凯旋之音…。

西安,不管是士兵还是战马都整装待发。西安是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在这样一个古色古香的建筑周围,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西安。站在台上向坑里望去,一个将古文化特色与现代化魅力结合起来的都市。在西安的城墙环绕着的是中心内,令人着迷的城市。

介绍西安作文 篇4

暑假的第5天,我去了西北地区的绿色明珠——西安植物园,西安植物园里有3000多种绿色植物,就说“伊拉克蜜枣树”吧,它高大约20米,直径约3米,像一个高大的巨人耸立在那里,这是我见过的最高最大的树,再说“含羞草”吧,你只要轻轻的一碰,叶子就会缩在一起,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

怎么样,你也来植物园看看吧,不过要仔细观察哦!

介绍西安作文 篇5

西安樊记腊汁肉历史悠久。相传,唐朝时期,长安城东有位姓樊的官宦人家,为人正直。那年陕南遭受水灾,不少人逃至长安。樊家开仓放粮,救济难民。一天,樊老爷拜朝回府,行至东门外,看见一个衣衫褴褛的小伙跪在一尸体旁放声痛哭。经打问,才知他随母逃难至此,不幸母亲身亡,无法安葬。樊老爷十分同情,命家人帮助安葬了老母,并赠银百两,让其谋生。

十年后,小伙经营腊汁肉发了大财。为报樊府之恩,借樊老爷80寿辰之机,用百株花椒树木料,做成棺木。再从10头生猪身上剔下500斤精肉,烹制成上等腊汁肉放进棺内,密封后送进樊府。樊老爷寿辰吉日,客人甚多,对棺木没有在意。由家人抬入后院柴房,一放就是几年。

后来,樊老爷冒犯了朝廷,被削职为民,满腹怨恨,一病离开了人世。没过几年,家产也变卖一空,樊家生活日趋艰难。这时,家人禀告老夫人,柴房内有一棺木,可变卖度日。不料几个人去抬棺木却抬不动。樊夫人有些诧异,命人打开察看。原来是满满一棺木腊汁肉。香气四溢,色泽鲜嫩。她让家人拿一些上街去卖,一时便卖完了。吃到的赞不绝口,没吃到的感到遗憾。这消息不胫而走,登门买肉的越来越多。樊家就在门口开了户门面,生意非常兴隆。眼看棺木中的腊汁肉即将卖完,生活又将没有着落。樊夫人出了个主意:买些鲜肉,用棺木中的肉汁(汤)煮成新的腊汁肉,仍然保持着原味。樊家便长期开起了腊汁肉铺,名气也越来越大。

肉夹馍之用肉亦有三种,纯瘦,肥瘦,肥皮。卖家只需看你点名要哪一种,就知道你吃肉夹馍的历史和道行。一般的年轻人,以女子居多,喜欢吃纯瘦;有些个食馍年头的,要肥瘦,这东西要肥瘦均匀才香;骨灰级食客,是要吃肥皮的,顾名思义,就是肉皮和它下面的少许脂肪,肥而不腻,胶糯香滑,是腊汁肉中的精品。

肉夹馍遍及西安大街小巷。咬一口外皮松脆,其内绵软的白吉馍。满嘴香醇可口的腊汁肉和白吉馍的诱人味道,不由你不唾液横生,真是人生一小快乐。

经常见食客吃肉夹馍时,竖持而食,淋漓满手,实在可惜喷香的肉汁。正宗吃肉夹馍的姿势为水平持馍,从两侧咬起。水平持馍,可以使腊汁肉肉汁充分浸入馍中,不致流出;如从白吉馍中间咬起,腊汁肉会从两侧挤出。陕西有个词叫“扎势“,有故作姿态的意味。中国是茶叶故乡,国人喜饮当年新鲜绿茶,香气芬芳,清新宜人;东洋人喝半发酵的乌龙茶,因为稀罕,发明了装腔作势的茶道;西洋人路途遥远,只有消受发酵的红茶,还要加柠檬汁,方糖,视若享受。在老陕的眼里,这是“扎势“,还是“笨狗扎个狼狗势(东施效颦之意)“。吃肉夹馍有点必要的讲究,不是“扎势“,是正确享受这一美味。每到一地,初涉新奇事物,当入乡随俗,留意请教。这样不仅增长阅历,更可体验地方风土人情。

介绍西安作文 篇6

肉夹馍是陕西传统的小吃,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人们到西安必吃的一种美食。

“肉夹馍”这个名字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我第一次到西安听说要吃“肉夹馍”时,脑海里马上勾勒出一幅奇怪的画面:一块肉从中间剖开,里面夹着一片馍片。当我看到它的真实面目时,不禁脱口而出:“这明明就是饼加肉嘛!”妈妈在一旁给我解释到:“肉夹馍,其实是‘肉夹于馍’。贫民百姓文绉绉地讲之乎者也不方便,再加上陕西人性急,直爽,省去了‘于’字,便有了这个朗朗上口的称呼。另外,陕西的馍含义也和其它地方有些差异,主要是指各种饼,比如咱们吃的羊肉泡馍,泡得也是饼。”原来小小的名字可以包涵这么多的知识呀!

“肉夹馍”实际是两种陕西本地食物的绝妙组合,即把腊汁肉夹于白吉馍之中。两种食物混为一体,好像是一对经验丰富的搭当,互为烘托,把各自滋味发挥到了极致。白吉馍表皮焦香酥脆,内瓤雪白绵软,馍的外型大眼一看,就像一个汉朝的瓦当。腊汁肉更是鲜嫩多汁,在排队等候的时间就可以闻到一阵阵的诱人的香味,让你忍不住咽口水。嚼在嘴里时,汁水从肉里呲出来,让你的口中充满了卤汁的香味。配一起,这满口留香的肉夹馍,馍香肉酥,真是回味无穷。

我喜欢肉加馍,不仅是因为它的美味,更是因为它有故乡的味道,我希望肉夹馍这个传统美食会一直流传下去,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踏着西安青石板的古街一边品味着这种简单的美味,一边了解西安深厚的文化底蕴。点评:小作者把肉夹馍这种传统美食不但写出了诱人的味道,更是写出了历史的厚重,实在另人敬佩!

介绍西安作文 篇7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上了西安城墙。

哇,城墙真宽呀,它几乎有15米宽。

走呀,走呀。我看见了一座座宏伟的城楼,城墙上还放着几辆大战车呢。

走呀,走呀。突然,烈日当空,火辣辣的太阳可把我和爸爸妈妈热坏了。

“淇淇,把衣服脱了,鞋子也脱了。“

“是。那你也脱了,爸爸。”

关于西安的经典作文 篇4

既然去过了就介绍一下西安吧!西安有着名的名胜古迹,诱人的风味小吃和热情好客的西安人民。

在西安市市中心有壮观的钟楼和鼓楼,以钟楼为中心分开了东西南北四条大街,还有壮观的大、小雁塔和坚固结实的城墙……大雁塔下的彩色喷泉随着音乐上下舞动,好像一群可爱的小朋友在欢快地舞蹈。我们那天是晚上出去逛的,那灯光真是美轮美奂啊!

关于西安的经典作文 篇5

闲言少叙,还是说我第二回到西安的事。

1980年代中期的某个凉爽的清晨,我哥哥、我、同村伙伴小任三人骑着自行车向县城临潼进发,打算从县城坐车到西安逛一次。那年月,从老家到西安没有直达车,想到西安只能先骑自行车到县城,再转车到西安。我们那里倒常有人骑自行车直达西安(据说从我们那里到西安钟楼正好100里),不过,对我们几个娃娃来说,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一个多小时后,我们才到县城临潼。小任把我们的自行车存到他一个亲戚家,我们便赶去汽车站。那时的临潼汽车站很小,院里停不了几辆车,而进出站口正对着街道;现在看,那车站大小不及一个大点的停车场。临潼到西安的客车那时一天没几趟,我们进站买了票,等车又耗去了不少时间。车一到站,众人一拥而上——那年月上车不讲秩序,不讲风格,只讲作风,战斗的作风。我们几个虽决心坚定,方法得当,不过也仅抢到了两个座位。原本我还想路上两边看看新奇,可很遗憾,那天起得太早,车一启动,我便靠在小任身上呼呼大睡。

车到西安,我们下到了终点站西安火车站。我们当时的首要目的地是钟楼,可只短暂到过一两次西安的我哥哥只认得从火车站到钟楼的路,而且只有从火车站走到钟楼的路,我们只能坐车先到火车站。多年后我才明白,那时,我们完全可以在东郊下车,然后坐市内公交车直达钟楼,我们从火车站往钟楼赶真是多此一举。

不过,现在看,当年从火车站走到钟楼也是一条不错的旅游线路。当年火车站的正对着的解放路是西安最热闹的商业街,其繁华程度超过了我的想象——当然,基于在农村逛集市的经验积累,我当时对繁华的认识主要看人的多少。解放路当时的确人多,路店铺一家接一家,而且店铺里到处是人,店外也到处是人,连大马路上也到处是人——需要说明一下,那时解放路街道很窄,路上车也不多,行人横穿马路,甚至站在马路上聊天的也比比皆是,见怪不怪。

记得路过解放路饺子馆,我哥哥说那是西安最有名的饭馆子,我和小任看着解放路饺子馆的人进进出出,站在原地咽了半天唾沫。现在想,那时的解放路和解放路饺子馆着实不算什么,解放路两边高过两层的楼房寥寥可数,而解放路饺子馆的门脸儿只有两三间大小。

好不容易走到钟楼,抬头一看,我当时就很失望。我很小就听人说,钟楼上的顶子金光灿灿,是用金子做的。我开始也不信,后来《故事会》上一篇文章里黑纸白字也那么写,我便深信不疑。可那天我亲眼看见的钟楼的顶子并不是传说中的金灿灿,而是土黄色的,陈旧的,破败的;看那样子,很有可能是木头外头刷了一层油漆。那发现让我深受启发,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到了钟楼底下才知道钟楼的顶子并不是金子做的,足见“行万里路”的重要。

钟楼四周逛了一会,我饿得有点迈不动步子。我们仨开始到处找吃饭的地方。一开始看了几家,里面都有人在喝酒划拳,我们觉得里面东西肯定很贵谁也不敢进。后来看到一家,还没近前,老板就从里面跑出来招呼;我们抵挡不了他的热情,就进去一人要了碗一块钱的油泼面。还好,那老板不单热情,还很实诚,我们要好了面,老板就扯着嗓子朝厨房喊:“三大碗油泼面,多放菜多泼油!”那喊声亲切绵长至今记忆犹新。

等又逛了几个地方,我们走回火车站准备着坐车返回临潼。可左等车不来,右等车不见车,后来一打听,最后一班回临潼的车早走了,要坐车得等第二天。还好,我哥哥当机立断带我们坐火车回(当年坐火车是不用身份证滴),我和小任都很高兴,因为那时的娃娃,谁会不稀罕坐火车?这完美的结局原本不在计划之中,就像买一个桃子,人家还送了一个苹果,而桃子苹果我都爱吃。

那天,当我们三个骑着自行车回到村里时,时间已近半夜。我们的小村庄已经熟睡,月亮悬在村庄的上空,那景象妙如画境,让我终生难忘。

关于西安的经典作文 篇6

关键词:文化产业,持续发展,集团化,人文资源

在古城西安这片无处不散发着浓浓文化味道的热土上, 十三朝古都所留下的得天独厚文化资源一直被世人所瞩目, 近几年来, 西安的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喜人, 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西安的城市价值。但如何避免昙花一现、后劲儿不足, 是个大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在文化产业市场化的过程中, 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西安的文化资源并没有得到最为充分的开发和有效利用, 资源众多, 但是没有形成合力等各种制约我们后续发展的问题。在西安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新机遇与新气象中, 我们应该在政府为我们创造的新平台下用新思路来进行不断的思考:

第一, 作为身处腹地的内陆城市, 西安文化艺术对外交流方面非常欠缺, 作为古都的西安, 对于传统文化的追捧乃至膜拜使其陷入了某种形式上的僵化。举例来说, 虽然拥有了西安美术馆、OCAT西安馆、贾平凹文化艺术馆和西安当代美术馆等硬件设施, 从总体形势来看, 西安的艺术文化语境中仍旧弥漫着一种略带盲目的排外气息。从当代艺术群体来说, 西安的艺术土壤发育严重不足, 西安的艺术家很难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也就直接导致了艺术人才的外流状况, 以及艺术资源的输入型困境。“一半传统, 一半当代”的西安需要在建立新的文化样态、并且推广艺术的同时, 也要兼顾市民的品位。先沉下心来接地气, 站稳脚跟再努力把环境变好, 应成为外来文化形式进入我们西安市场的重要切入点, 在未来, 一要继续空降优秀“大牌”。二要下大力气提携本地文化艺术圈、盘活当地的资源。应作为我们面对西安市场当前问题的解决之道。未来的几年里, 努力使西安的受众市场培养起和其他国家或地区在当代文化上共振的频率, 西安的文化艺术氛围必将会有整体的提升, 在这一点上西安丰富的大学资源应成为我们格外关注的重点。从地理位置较偏远的贾平凹文化艺术馆的讲座和互动的艺术项目, 得到了西安大学圈的关注, 门口经常停着许多大学的大巴, 有时参加人数可以达到上千这一现象可见一斑。

第二, 西安文化事业的繁荣, 必须依靠文化产业化的途径来实现。文化底蕴深厚尤其是王朝文化底蕴丰富是西安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很少有城市拥有像西安这么丰富的人文资源, 但相较于其他一些古都城市来, 我们并没能脱颖而出, 至多把唐文化打出了一定的影响力, 但我们拥有的远不止如此, 依托这独一无二的资源, 我们应以历史文化促进现代文化发展, 用现代手法去开发历史文化资源, 在历史文化资源和现代文化表现形式之间找到契合点, 不仅要让市民和游客看到传统文化, “看”只能让他们来一次, 更要让他们体验到传统文化, 享受到现代技术处理打造过的传统文化, 带走高品质的西安文化产品, 要将丰富的文化遗产转化为可视、可听、可读、可体会、可感知和可消费的文化产品。在这一点上, 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非常重要。要注重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的艺术表演、文化娱乐、影视作品、图书音像、网络软件等手段, 发掘我们十三朝古都的文化精髓, 生产文化精品, 扩大市场占有率。开发历史文化资源也要采用现代化的生产经营管理方法, 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第三, 坚持集团化、促进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十三朝古都可开发的项目很多, 开发时要注意综合连片开发, 集中财力、物力, 形成规模效益, 切忌在开发时乱撒芝麻。“长安无处不遗址”说明西安市拥有的历史文物数量多、范围广, 这是西安的财富, 却也容易分散我们发展的注意力。需注意具有开发价值的历史文化资源应是保存完好, 脉络清晰, 不受国家政策和开发条件的制约, 具有开发的基础, 最好是可持续发展的。

曲江新区是我们第一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近年来, 通过不断探索, 把许多文化资源转变成旅游产品, 使地域价值得到大幅提升, 在一定区域内实现了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现在的曲江, 已经成为广大市民和中外游客“走进历史、感受人文、体验生活”的首选之地, 成为示范全省、引领西安的文化产业发展平台, 丰富了西安市民的文化生活。

以芙蓉园、曲江池等为代表的盛唐文化遗产, 以秦二世陵为代表的秦文化遗产, 以秦腔、长安鼓乐、皮影、农民画等为代表的陕西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都因为有了载体得到了有效传承、保护和发展, 成为展现西安的活态历史文化。

第四, 如何做出自己的特色, 人才是关键。虽然曲江做得风生水起, 但在其中, 我们看到后期发展的秦文化遗产项目的操作明显不如芙蓉园、曲江池等为代表的盛唐文化遗产项目的发展, 这也说明简单的同质化复制并不能满足市场。不同朝代之间文化的差异, 需找准角度, 把项目开发好, 做出各自不同的特色, 才会对市民和游客产生吸引力。如何做出自己的特色, 人才是关键。从西安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布局来看, 要想打好“一半传统, 一半当代”这张牌, 以高科技和人才为代表的现代人文资源无疑是西安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政府的支持力度也应更多地在这方面下功夫。

第五, 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为发展目标的西安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应有更长远的目标规划, 不仅要更加重视保护开发各种人文资源, 而且要将人文资源与城市价值有机结合。集中打造涵盖会展、旅游、科技、商贸、居住等领域的文化产业聚集区。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拉升市民的幸福感, 提升客商的投资意愿, 以文化产业反哺区域经济。

参考文献

[1]曲江: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搭建文化产业平台[DB/OL].西部网-新闻频道, 2011-04-02.

上一篇:古人亲情的故事下一篇:高中课文胡同文化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