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理工大学关于加强校友工作的若干意见
为进一步加强校友工作,充分发挥校友在学校发展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特制定本意见。
一、校友工作的指导思想
在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以促进社会进步和学校发展壮大为宗旨,充分发掘和利用校友资源,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以感情为纽带,沟通为基础,活动为载体,互动为目的,发展为目标,加强学校同国内外校友之间的联系,增进双方的友谊和团结;以弘扬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和优良传统为根本,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与广大校友开展教育、科研、学术等多种文化交流和合作,鼓励和帮助校友在各自的事业中开拓创新,形成学校与校友互相关心、互相支持、共同发展、促进进步的良性局面。
二、辽宁科技大学校友是指在辽宁科技大学(原鞍山科技大学、鞍山钢铁学院、鞍山高等职业专科学校、辽宁省食品学校、辽宁省冶金学校、辽宁省建材学校)接受过教育、培训的学生和工作过的教工以及为学校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士。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友联谊活动,搭建互惠互利的合作平台,创造良好的合作氛围,建立健全务实、高效、互惠互利的工作机制,努力做好校友工作,开创校友工作新局面。
(一)建立健全校友工作组织机构
1、学校在党政办公室成立校友与校企合作办公室。专门负责学校校友工作,组织学校校友活动。
2、各学院要相应成立校友工作组织,要有具体领导分管校友工作,并指定专人负责校友工作。
3、学校成立校友联谊总会指导、协调各地成立校友联谊分会。
为了便于开展工作,提倡以城市、行业为单位筹建地方校友联谊会组织。积极努力在校友比较集中的国外地区(城市)筹建辽宁科技大学海外校友联谊会及留学生校友联谊会。
积极发展中青年校友参加校友联谊会。把年富力强、社会活动能力强、热心此项工作的校友充实到校友联谊会中来,鼓励支持他们担任校友联谊会职务,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和作用,做好校友联谊会工作。
加强学校与地方校友联谊会的联络。学校要大力支持各地校友联谊会自身建设,经常到各地校友联谊会调研,了解情况。实行校领导定期走访各地校友联谊会,参加各地校友联谊会活动的工作制度,定期召开校友联谊会会长会议、秘书长会议,及时研究和部署校友联谊会的工作。
(二)建立完善校友联谊网站。建立一个集宣传、联系、查询、交流建议功能为一体的互动网站,通过它,最大限度的搜集整理校友信息,方便学校和校友们的联系,介绍校友事迹,展示校友风采;及时地把学校的信息传递给校友,宣传学校的发展,让校友随时了解学校的动态,关注学校的发展,强化校友的母校情结;为校友们在网站上发表自己的信息,交流相互的体会,找到老朋友结识新朋友,讲讲过去的故事,翻翻昔日的照片,畅谈美好的未来等提供平台。
(三)建立和完善校友信息库。要建立一个较为完备的、资料翔实的、实时跟踪的、查询方便的、能及时更新的校友信息库。校友信息库的建立和完善,是高校校友工作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校友工作最重要的任务,是校友工作成功的保证。
1、广泛收集校友信息。信息收集是一个繁杂的、经常性的、长期持久的基础工作,它需要形成一个由学校领导、专职工作部门、各学院(处、部)、各系(教研室)、教职工、学生社团和学生个体组成的校友工作网络。要通过校友联谊会、现代化的网络工具(校友网站、电话、新闻媒体等)、开展各种校友活动等收集校友信息。
2、校友信息主要包括:校友身份信息(姓名、性别、单位、职务、联系方式、原班级、专业等)、校友的重要科研(论文)、校友取得的重大荣誉、重要成果、校友的先进事迹和个人风采、校友的重要职位的变迁、校友怀念母校之情的随笔、校友的经历介绍、校友的感想、影响校友的重大事件及校友的其他重大活动等。
3、要对收集到的校友信息,全面调查核实,认真做好资料的处理工作,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并及时更新。
(四)开展形式多样、规范有序的校友联谊活动。
1、开展靠近校友,走入社会的“走出去”活动。走出去看望校友,各级领导干部在出国或出差公务活动期间,要把走访、看望当地校友,与校友联谊、座谈,向校友通报学校建设与发展情况,征求校友对学校办学的意见与建议作为常规工作;走出去指导、协调各地校友联谊会开展校友联谊活动等。
2、开展吸引校友,走进学校的“请进来”活动。利用校友值年聚会等组织校友返校活动;组织校友回校座谈、讲学、讨论、论坛、做报告等活动,谈人生成长之路,谈母校情意之心,谈事业发展之路,谈专业学术前沿等;组织校友回校进修活动;组织校友回校参加校庆活动等。
3、开展校友合作活动。各校直单位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学生思想教育、生产实习、毕业生就业、产业合作、人才培养等工作中,要加强与校友及校友所在单位(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建立良好稳固的关系。
4、鼓励全校教职员工(包括离、退休人员)特别是曾担任过学生班主任、辅导员、任课教师的教职工主动与自己熟悉的校友联系。
(五)不断加强制度建设。要建立完善的校友工作规章制度,进一步提高校友工作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校友联谊会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社会团体管理的法律法规,按照《辽宁科技大学校友联谊总会章程》及有关规定开展活动。校友工作规章制度主要有:校友工作的管理制度,校友活动(联谊活动、讲学活动等)制度,校友返校接待制度,学院校友工作管理制度,校友捐赠管理办法,校友基金管理制度,校友联谊会网站管理规定,校友信息收集管理制度等。
(六)规范校友捐赠的管理与使用。(捐赠管理办法详见辽宁科技大学校友联谊网站“校友捐赠”栏目)
(七)强化校友工作意识,营造人人关心、参与校友工作的良好氛围,增强校友文化认同,加强校友文化建设。
1、在校园规划与建设中要有计划、有意识地营造与保护能够体现学校发展历史的景观建筑,做好校史的展览与宣传工作,增强校友的历史认同。
2、通过校友活动、校友网络、校友刊物等渠道积极宣传办学理念、校风、校训等,增强校友的价值认同。
3、倡导校友种植、认养校园花木,冠名校园建筑,设立奖助学金等行为,激发校友的爱校、荣校意识。
4、大力宣传校友(特别是杰出校友)的先进事迹和工作成就,营造母校品牌,提高学校社会声誉。
5、精心设计开发系列校友纪念品,拓展校友文化传播的载体形式。
(八)重视培养在校学生的爱校意识和母校情结。
1.学校和学院要充分利用新生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渠道,通过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加强在校生“今天我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以我为荣”、“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爱校意识和母校情结,大力宣传校友的先进事迹,使在校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塑造“爱校、助校、助己”的校友文化。
2.全校教职员工都要善待学生,关爱学生,帮助学生成长、成才。要把爱校教育融入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和课堂教学之中,进一步加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和管理育人等工作。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 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成就显著, 城市规划法律法规和实施机制基本形成,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优化城乡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务必清醒地看到,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城市规划前瞻性、严肃性、强制性和公开性不够, 城市建筑贪大、媚洋、求怪等乱象丛生, 特色缺失, 文化传承堪忧;城市建设盲目追求规模扩张, 节约集约程度不高;依法治理城市力度不够, 违法建设、大拆大建问题突出, 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 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病”蔓延加重。
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 对促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解决制约城市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 开创城市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 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依法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 贯彻“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 着力转变城市发展方式, 着力塑造城市特色风貌, 着力提升城市环境质量, 着力创新城市管理服务,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
(二) 总体目标
实现城市有序建设、适度开发、高效运行, 努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三) 基本原则
坚持依法治理与文明共建相结合, 坚持规划先行与建管并重相结合, 坚持改革创新与传承保护相结合, 坚持统筹布局与分类指导相结合, 坚持完善功能与宜居宜业相结合, 坚持集约高效与安全便利相结合。
二、强化城市规划工作
(四) 依法制定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战略引领和刚性控制的重要作用。依法加强规划编制和审批管理, 严格执行城乡规划法规定的原则和程序, 认真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由本级政府编制、社会公众参与、同级人大常委会审议、上级政府审批的有关规定。创新规划理念, 改进规划方法, 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全过程, 增强规划的前瞻性、严肃性和连续性, 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坚持协调发展理念, 从区域、城乡整体协调的高度确定城市定位、谋划城市发展。加强空间开发管制, 划定城市开发边界, 根据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能力, 引导调控城市规模,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形态功能, 确定城市建设约束性指标。按照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的思路, 逐步调整城市用地结构, 把保护基本农田放在优先地位, 保证生态用地, 合理安排建设用地, 推动城市集约发展。改革完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 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 推进两图合一。在有条件的城市探索城市规划管理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合一。
(五) 严格依法执行规划
经依法批准的城市规划, 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必须严格执行。进一步强化规划的强制性, 凡是违反规划的行为都要严肃追究责任。城市政府应当定期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城市规划实施情况。城市总体规划的修改, 必须经原审批机关同意, 并报同级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 从制度上防止随意修改规划等现象。控制性详细规划是规划实施的基础, 未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区域, 不得进行建设。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实施以及对违规建设的处理结果, 都要向社会公开。全面推行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健全国家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 实现规划督察全覆盖。完善社会参与机制, 充分发挥专家和公众的力量, 加强规划实施的社会监督。建立利用卫星遥感监测等多种手段共同监督规划实施的工作机制。严控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设立, 凡不符合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建设的, 一律按违法处理。用5年左右时间, 全面清查并处理建成区违法建设, 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设。
三、塑造城市特色风貌
(六) 提高城市设计水平
城市设计是落实城市规划、指导建筑设计、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有效手段。鼓励开展城市设计工作, 通过城市设计, 从整体平面和立体空间上统筹城市建筑布局, 协调城市景观风貌, 体现城市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单体建筑设计方案必须在形体、色彩、体量、高度等方面符合城市设计要求。抓紧制定城市设计管理法规, 完善相关技术导则。支持高等学校开设城市设计相关专业, 建立和培育城市设计队伍。
(七) 加强建筑设计管理
按照“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 突出建筑使用功能以及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保, 防止片面追求建筑外观形象。强化公共建筑和超限高层建筑设计管理, 建立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后评估制度。坚持开放发展理念, 完善建筑设计招投标决策机制, 规范决策行为, 提高决策透明度和科学性。进一步培育和规范建筑设计市场, 依法严格实施市场准入和清出。为建筑设计院和建筑师事务所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 鼓励国内外建筑设计企业充分竞争, 使优秀作品脱颖而出。培养既有国际视野又有民族自信的建筑师队伍, 进一步明确建筑师的权利和责任, 提高建筑师的地位。倡导开展建筑评论, 促进建筑设计理念的交融和升华。
(八) 保护历史文化风貌
有序实施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 解决老城区环境品质下降、空间秩序混乱、历史文化遗产损毁等问题, 促进建筑物、街道立面、天际线、色彩和环境更加协调、优美。通过维护加固老建筑、改造利用旧厂房、完善基础设施等措施, 恢复老城区功能和活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 保护古遗址、古建筑、近现代历史建筑, 更好地延续历史文脉, 展现城市风貌。用5年左右时间, 完成所有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
四、提升城市建筑水平
(九) 落实工程质量责任
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落实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等五方主体质量安全责任。强化政府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质量监管, 特别是强化对工程监理的监管, 充分发挥质监站的作用。加强职业道德规范和技能培训,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深化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改革, 推广工程总承包制, 加强建筑市场监管, 严厉查处转包和违法分包等行为, 推进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实行施工企业银行保函和工程质量责任保险制度。建立大型工程技术风险控制机制, 鼓励大型公共建筑、地铁等按市场化原则向保险公司投保重大工程保险。
(十) 加强建筑安全监管
实施工程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 重点抓好房屋建筑、城市桥梁、建筑幕墙、斜坡 (高切坡) 、隧道 (地铁) 、地下管线等工程运行使用的安全监管, 做好质量安全鉴定和抗震加固管理, 建立安全预警及应急控制机制。加强对既有建筑改扩建、装饰装修、工程加固的质量安全监管。全面排查城市老旧建筑安全隐患, 采取有力措施限期整改, 严防发生垮塌等重大事故,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十一) 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 减少建筑垃圾和扬尘污染, 缩短建造工期, 提升工程质量。制定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完善部品部件标准, 实现建筑部品部件工厂化生产。鼓励建筑企业装配式施工, 现场装配。建设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 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积极稳妥推广钢结构建筑。在具备条件的地方, 倡导发展现代木结构建筑。
五、推进节能城市建设
(十二) 推广建筑节能技术提高建筑节能标准, 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支持和鼓励各地结合自然气候特点, 推广应用地源热泵、水源热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技术, 发展被动式房屋等绿色节能建筑。完善绿色节能建筑和建材评价体系, 制定分布式能源建筑应用标准。分类制定建筑全生命周期能源消耗标准定额。
(十三) 实施城市节能工程在试点示范的基础上, 加大工作力度, 全面推进区域热电联产、政府机构节能、绿色照明等节能工程。明确供热采暖系统安全、节能、环保、卫生等技术要求, 健全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估监督办法。进一步加强对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技术改造和运行管理, 提高热能利用效率。大力推行采暖地区住宅供热分户计量, 新建住宅必须全部实现供热分户计量, 既有住宅要逐步实施供热分户计量改造。
六、完善城市公共服务
(十四) 大力推进棚改安居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 以政府为主保障困难群体基本住房需求, 以市场为主满足居民多层次住房需求。大力推进城镇棚户区改造, 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 有序推进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危房和非成套住房改造, 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切实解决群众住房困难。打好棚户区改造三年攻坚战, 到2020年, 基本完成现有的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完善土地、财政和金融政策, 落实税收政策。创新棚户区改造体制机制, 推动政府购买棚改服务, 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构建多元化棚改实施主体, 发挥开发性金融支持作用。积极推行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因地制宜确定住房保障标准, 健全准入退出机制。
(十五) 建设地下综合管廊认真总结推广试点城市经验, 逐步推开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统筹各类管线敷设, 综合利用地下空间资源, 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域新建道路必须同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 老城区要结合地铁建设、河道治理、道路整治、旧城更新、棚户区改造等, 逐步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快制定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标准和技术导则。凡建有地下综合管廊的区域, 各类管线必须全部入廊, 管廊以外区域不得新建管线。管廊实行有偿使用, 建立合理的收费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和运营地下综合管廊。各城市要综合考虑城市发展远景, 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 编制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专项规划, 在年度建设计划中优先安排, 并预留和控制地下空间。完善管理制度, 确保管廊正常运行。
(十六) 优化街区路网结构加强街区的规划和建设, 分梯级明确新建街区面积, 推动发展开放便捷、尺度适宜、配套完善、邻里和谐的生活街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 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 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 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 促进土地节约利用。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 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打通各类“断头路”, 形成完整路网, 提高道路通达性。科学、规范设置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和交通管理设施, 提高道路安全性。到2020年, 城市建成区平均路网密度提高到8 km2, 道路面积率达到15%。积极采用单行道路方式组织交通。加强自行车道和步行道系统建设, 倡导绿色出行。合理配置停车设施, 鼓励社会参与, 放宽市场准入, 逐步缓解停车难问题。
(十七)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以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为突破口, 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统筹公共汽车、轻轨、地铁等多种类型公共交通协调发展, 到2020年, 超大、特大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40%以上, 大城市达到30%以上, 中小城市达到20%以上。加强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促进不同运输方式和城市内外交通之间的顺畅衔接、便捷换乘。扩大公共交通专用道的覆盖范围。实现中心城区公交站点500 m内全覆盖。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改革公交公司管理体制,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共交通设施建设和运营, 增强公共交通运力。
(十八) 健全公共服务设施坚持共享发展理念, 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合理确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 加强社区服务场所建设, 形成以社区级设施为基础, 市、区级设施衔接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网络体系。配套建设中小学、幼儿园、超市、菜市场, 以及社区养老、医疗卫生、文化服务等设施, 大力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 打造方便快捷生活圈。继续推动公共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 (站) 、博物馆、科技馆免费向全社会开放。推动社区内公共设施向居民开放。合理规划建设广场、公园、步行道等公共活动空间, 方便居民文体活动, 促进居民交流。强化绿地服务居民日常活动的功能, 使市民在居家附近能够见到绿地、亲近绿地。城市公园原则上要免费向居民开放。限期清理腾退违规占用的公共空间。顺应新型城镇化的要求, 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在住房、教育、文化、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和证照办理服务等方面, 与城镇居民有同等权利和义务。
(十九) 切实保障城市安全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地下管网改造工程。提高城市排涝系统建设标准, 加快实施改造。提高城市综合防灾和安全设施建设配置标准, 加大建设投入力度, 加强设施运行管理。建立城市备用饮用水水源地, 确保饮水安全。健全城市抗震、防洪、排涝、消防、交通、应对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体系, 完善城市生命通道系统, 加强城市防灾避难场所建设, 增强抵御自然灾害、处置突发事件和危机管理能力。加强城市安全监管, 建立专业化、职业化的应急救援队伍, 提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 形成全天候、系统性、现代化的城市安全保障体系。
七、营造城市宜居环境
(二十)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充分利用自然山体、河湖湿地、耕地、林地、草地等生态空间, 建设海绵城市, 提升水源涵养能力, 缓解雨洪内涝压力, 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鼓励单位、社区和居民家庭安装雨水收集装置。大幅度减少城市硬覆盖地面, 推广透水建材铺装, 大力建设雨水花园、储水池塘、湿地公园、下沉式绿地等雨水滞留设施, 让雨水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 不断提高城市雨水就地蓄积、渗透比例。
(二十一) 恢复城市自然生态制定并实施生态修复工作方案, 有计划有步骤地修复被破坏的山体、河流、湿地、植被, 积极推进采矿废弃地修复和再利用, 治理污染土地, 恢复城市自然生态。优化城市绿地布局, 构建绿道系统, 实现城市内外绿地连接贯通, 将生态要素引入市区。建设森林城市。推行生态绿化方式, 保护古树名木资源, 广植当地树种, 减少人工干预, 让乔灌草合理搭配、自然生长。鼓励发展屋顶绿化、立体绿化。进一步提高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城市建成区绿地率, 改变城市建设中过分追求高强度开发、高密度建设、大面积硬化的状况, 让城市更自然、更生态、更有特色。
(二十二) 推进污水大气治理强化城市污水治理, 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 全面加强配套管网建设, 提高城市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整治城市黑臭水体, 强化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污水截流、收集, 抓紧治理城区污水横流、河湖水系污染严重的现象。到2020年, 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力争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0%以上。以中水洁厕为突破口, 不断提高污水利用率。新建住房和单体建筑面积超过一定规模的新建公共建筑应当安装中水设施, 老旧住房也应当逐步实施中水利用改造。培育以经营中水业务为主的水务公司, 合理形成中水回用价格, 鼓励按市场化方式经营中水。城市工业生产、道路清扫、车辆冲洗、绿化浇灌、生态景观等生产和生态用水要优先使用中水。全面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大城市工业源、面源、移动源污染综合治理力度, 着力减少多污染物排放。加快调整城市能源结构, 增加清洁能源供应。深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健全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提高环境监管能力, 加大执法力度, 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倡导文明、节约、绿色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 动员全社会参与改善环境质量。
(二十三) 加强垃圾综合治理树立垃圾是重要资源和矿产的观念, 建立政府、社区、企业和居民协调机制, 通过分类投放收集、综合循环利用, 促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到2020年, 力争将垃圾回收利用率提高到35%以上。强化城市保洁工作, 加强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统筹城乡垃圾处理处置, 大力解决垃圾围城问题。推进垃圾收运处理企业化、市场化, 促进垃圾清运体系与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对接。通过限制过度包装, 减少一次性制品使用, 推行净菜入城等措施, 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生。利用新技术、新设备, 推广厨余垃圾家庭粉碎处理。完善激励机制和政策, 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 基本建立餐厨废弃物和建筑垃圾回收和再生利用体系。
八、创新城市治理方式
(二十四) 推进依法治理城市适应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新形势和新要求, 加强重点领域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 形成覆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的法律法规制度。严格执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行政决策法定程序, 坚决遏制领导干部随意干预城市规划设计和工程建设的现象。研究推动城乡规划法与刑法衔接, 严厉惩处规划建设管理违法行为, 强化法律责任追究, 提高违法违规成本。
(二十五) 改革城市管理体制明确中央和省级政府城市管理主管部门, 确定管理范围、权力清单和责任主体, 理顺各部门职责分工。推进市县两级政府规划建设管理机构改革, 推行跨部门综合执法。在设区的市推行市或区一级执法, 推动执法重心下移和执法事项属地化管理。加强城市管理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 提高管理、执法和服务水平。
(二十六) 完善城市治理机制落实市、区、街道、社区的管理服务责任, 健全城市基层治理机制。进一步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以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带动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社区社会组织建设。增强社区服务功能, 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加强信息公开, 推进城市治理阳光运行, 开展世界城市日、世界住房日等主题宣传活动。
(二十七) 推进城市智慧管理加强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智能化建设, 促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服务融合, 提升城市治理和服务水平。加强市政设施运行管理、交通管理、环境管理、应急管理等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和功能整合, 建设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推进城市宽带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网络安全保障。积极发展民生服务智慧应用。到2020年, 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和其他一系列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措施, 不断提高城市运行效率。
(二十八) 提高市民文明素质以加强和改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推动城市治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实践, 促进市民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社会风尚, 提高企业、社会组织和市民参与城市治理的意识和能力。从青少年抓起, 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 将良好校风、优良家风和社会新风有机融合。建立完善市民行为规范, 增强市民法治意识。
九、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二十九) 加强组织协调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指导、协调和支持力度, 建立城市工作协调机制, 定期研究相关工作。定期召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 研究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中央组织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要定期组织新任市委书记、市长培训, 不断提高城市主要领导规划建设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三十) 落实工作责任省级党委和政府要围绕中央提出的总目标, 确定本地区城市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集中力量突破重点难点问题。城市党委和政府要制定具体目标和工作方案, 明确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 加强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领导, 落实工作经费。实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监督考核制度, 确定考核指标体系, 定期通报考核结果, 并作为城市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参考。
时事引读 >>
2016年4月24日,南开大学上线了一款基于微信平台的毕业生评教系统——“南开时课”,邀请校友结合工作经历对学校教育做出评价,成为国内首个将校友在线评课纳入本科教学评价体系的高校。评课系统一经推出,就“刷爆”了南开师生校友的朋友圈。登录评教系统后,大部分校友都很认真地填完了每一道题,并结合毕业后的工作实践给出了诚恳的意见。有校友说,大学课程也要与时俱进,“一些课程已经有点过时了”。有校友认为对课程的评价不能仅停留在读研、工作等“功利”层面……校友们还积极为学弟学妹的学习和本科教学改革出谋划策。
素材聚焦 聆听校友声音,助力评教改革
该评教系统主要面向本科2007級至2011级的南开校友,之所以首批评教侧重于收集毕业5年内校友的课程反馈,是因为他们已逐步适应目前的工作,对本科课程感悟也更为深刻,是联结大学教学与社会工作需求的最好“纽带”。“他们的意见对于课程评价改革更具指导意义。南开大学十三五教学改革会从更好地发挥学生作用方面着手,在教学评价中强化学生评价。”南开大学校长龚克说。
【考场仿真试题】请就南开大学“教育评价”这一话题谈谈你的看法,写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
【范文片段示例】教育需要不需要评价?需要!只有评价才能发现问题,才能更好地改进教学。教育由谁来评价?学生!学生是教育的终端,是教育效果的体现。南开大学让学生评教就充分肯定了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且最值得称道的是——用发展的眼光、广阔的视角,让已毕业的学生来评教。这些毕业生在社会的大课堂,将学校小课堂学来的知识加以应用实践。哪些课程能直接指导工作,哪些课程有利于提高个人素养,他们会有更切合实际的体验。这些评教反馈而来的声音,诚恳真实,利于学校和老师们的教育改革,同时也能让毕业生们深刻感受到“学何以致用”,所以为南开的校友评价点赞!
(建稽[2009]60号)
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及有关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为深入贯彻实施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加大住房城乡建设稽查执法工作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促进住房城乡建设事业科学发展,现对加强稽查执法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强稽查执法工作的意义
(一)工作性质。住房城乡建设稽查执法是指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住房城乡建设活动各方主体行为依法监管,以及对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依法监督过程中,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稽核调查、检查处理的活动,是住房城乡建设行政执法和行政监督的重要内容。
(二)重要意义。加强稽查执法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推行依法行政、创新体制机制、整顿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举措,是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工作机制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有效手段。近年来,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深化执法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推动开展稽查执法工作,对遏制违法违规行为发挥了明显作用。但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违反城乡规划、违法违规开发建设、破坏风景名胜区资源等问题仍呈多发态势,住房城乡建设系统规范市场秩序的任务还很重。加大稽查执法工作力度,有利于强化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能,形成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确保各项政策制度落到实处;有利于实现监管关口前移,有效预防、及时发现和纠正违法违规行为,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减少违法违规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和经济损失;有利于及时解决影响人民群众生活的热点难点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促进住房城乡建设事业科学发展。
二、加强稽查执法工作的工作思路和主要任务
(三)工作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住房城乡建设系统中心工作,将稽查执法工作与行政监管有效衔接,覆盖住房城乡建设主要业务领域。进一步强化预防为主的理念,从注重法律法规制定向法律法规制定和执法监督并重转变,从注重对违法违规行为的事后查处,向注重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纠偏转变,实现全过程协同执法和闭合管理,将建设活动主体行为纳入法制化轨道,有效预防和遏制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法律法规的严肃性。
(四)主要任务。组织对城乡规划、住房保障、房地产市场、住房公积金、建筑市场、标准定额、工程质量安全、建筑节能、城市建设、村镇建设、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名胜区、城镇减排等方面的违法违规问题实施稽查。组织城乡规划督察员对城市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及风景名胜区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完善稽查执法制度,形成分级负责、层级指导、协作配合的稽查执法工作体系,建立健全发现及时、查处有力、指导顺畅的工作机制。完善稽查执法信息系统,受理、处理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违法违规投诉举报。
三、加强稽查执法工作的基本要求
(五)加强对稽查执法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地要结合实际,将加强稽查执法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已建立稽查执法制度的,要进一步完善职能和工作机制,不断推进稽查执法工作;暂未建立稽查执法制度的,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编办、人事、财政等部门的支持,确立稽查执法工作机构和人员,落实稽查执法工作责任。
(六)强化稽查执法制度建设。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稽查执法工作制度,保障稽查执法工作的全面开展。稽查执法工作要覆盖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的主要业务范围,注重全方位、全过程监督。要根据稽查执法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制定相应的案件稽查、专项检查、投诉举报受理和处理等工作制度,实现稽查执法工作标准化、规范化。
(七)建立协同预防工作机制。各地要围绕中心任务强化预防和监督,通过稽查执法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实现关口前移。各地稽查执法机构要及时与有关业务主管部门沟通稽查执法工作信息,分别依法限制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的城市或项目的评优评奖资格,依法限制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的企业或个人申报有关资质资格。对性质恶劣的,要依法撤销其有关资质、资格或奖励。
(八)严格案件稽查和专项检查。各地要在其职责范围内,通过领导批办、相关部门和单位移送、受理投诉举报和直接发现线索等途径,认真做好案件稽查。组织或参与对住房保障、城乡规划、节能减排、住房公积金、市场秩序等方面违法违规行为的专项检查。完善案件督办工作机制,对转交下级相关部门稽查的案件,要落实稽查工作责任、明确办结时限;对未按要求及时办结或查处不力的,要采取派员实地督办、书面通报等方式强化督办效果。
(九)建立集体研判工作机制。各地在案件稽查过程中,要认真研究稽查任务,提出稽查工作要求,并组织力量实施稽查。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定性要会同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进行集体研究,综合分析案件发生的背景和因素,充分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后,运用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行政处罚等手段进行依法惩治,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十)强化违法违规警示震慑作用。各地要加强与有关人民政府、执纪执法机关、组织人事部门、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以及新闻媒体的信息交流,及时通报有关违法违规案件查处情况,强化部门联动,形成对市场行为、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工作合力。充分利用各类市场诚信信息平台和新闻媒体,对市场主体的违法违规行为公开曝光,充分发挥违法违规警示震慑机制的治本功能。
(十一)建立违法违规预警预报制度。各地要定期逐级上报稽查执法工作动态、重大违法违规案件的稽查处理情况、投诉举报受理和处理情况等,建立全国稽查执法信息共享机制,实现稽查执法信息互通互连,资源共享。各地稽查执法机构要定期对群众投诉举报和稽查案件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发现违法违规苗头和规律,对问题多发地区、领域和环节,分别采取约谈、告诫、督导检查等方式进行预警。
(十二)加强稽查执法工作研究。各地要加强对稽查执法工作的分析研究,通过处理投诉举报和案件稽查,系统分析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违法违规问题的发生特点和规律,深入研究稽查执法工作。认真查找行政监管中的薄弱环节和漏洞,提出改进监管工作、完善法规政策的意见建议,并强化督促和跟踪,确保各项整改措施落到实处。
(十三)加强稽查执法队伍建设。各地要严把稽查执法工作人员进门关。要定期组织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针对突出问题组织开展稽查执法工作专题研究,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要强化稽查执法队伍作风建设,严肃纪律,完善内部考核机制,依法公开稽查执法工作信息,逐步开展稽查执法绩效评价工作,进一步规范稽查执法行为,防止滥用稽查执法权力,提高稽查执法工作效能。
(十四)加强层级指导和监督。上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下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建立健全稽查执法工作制度,规范案件稽查和专项检查工作程序,建立稽查执法信息交流系统,加强稽查执法队伍建设。对跨地区的或涉及本部门工作人员的重大案件,下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可申请上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组织稽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征求意见稿)
开展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客观需要。今年11月,国家教育部将对我校本科教育水平进行全面的评估,这将是对我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一次重要检验。做好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对进一步明确我校教育思想,落实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改善办学条件,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等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为进一步落实以评促建、重在建设的精神,发挥浙江大学KAQ培养模式的特色,综合评价本科生教学质量,以进一步改进工作,要求各学院按以下原则意见积极开展工作。
一、按各专业基本知识与能力掌握的具体要求检查教学效果
根据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要求,各学院要针对专业建设目标、课程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组织教师全面梳理、总结各专业、课程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与知识,尤其是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情况,近期要对学生的知识和水平进行一次摸底,形成检查方案。
根据工作部署,各学院要在暑假前告知学生,并在十月底之前有计划、分类型组织学生参加综合能力测试,全面检测学生掌握知识与能力状况,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各学院需在7月15日前将工作方案及测试计划上报迎评办。
二、组织全体师生积极投入教学改革
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要组织好学校和学院两级创新能力竞赛,积极营造创新氛围,推动良好学风建设。
全体老师要以迎评为契机,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更新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与手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三、完善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奖惩制度
综合能力测试应纳入实践性教学环节。对综合能力测试成绩优秀的学生,经认定,记第二课堂学分2分。综合能力测试不合格者必须重修、补考,直至合格。在迎评期间专家组抽检考试优秀的学生将在保研时优先考虑,同时,学校将考试不合格学生的成绩记录在案,并在毕业时提交学校学位委员会作为审核学位的参考依据。
对漠视学生发展需要、消极对待教学改革、教学态度与效果差的教师,学院须上报学校酌情处理。迎评期间出教学事故将从严惩处。各类考核、晋升严格实行教学一票否决制。对经评估专家听课认为教学内容错误、违反教师职责的的教师,学校将认定评估专家组意见,取消其任教资格。
各学院要进一步明确与落实迎评促建工作的职责与任务,积极推进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与教学改革工作。对组织不力、工作不到位、造成不良影响者,学校将追究相关学院迎评领导小组负责人的责任。
各学院要按建设世界一流本科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一流人才的要求认真落实各项工作,推动本科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浙江大学迎评促建工作办公室
关于加强和改进全县宣传工作的若干意见
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我县宣传工作,提高怀来的知名度,树立怀来新形象,助推我县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建设,现根据中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怀来实际,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新形势下宣传工作的重要意义
1、宣传工作历来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担负着统一思想、提振精神、凝聚力量、促进发展的重大任务。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宣传工作,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京畿科学发展强县的需要;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需要。县委提出了“十二五”时期要瞄准“建设京畿科学发展强县”奋斗目标,全县宣传思想工作要紧紧围绕这一奋斗目标,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加强宣传造势功能。各单位、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宣传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领导,勇挑重担,牢牢占领宣传思想阵地,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和主动权,为全县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明确新形势下宣传工作的总体思路
2、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县宣传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把握正确导向,弘扬正气,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深入基层,创新工作,通过多种舆论宣传形式把全县广大干群的精神状态、干事创业的氛围以及所取得的良好效果宣传出去、反映出去,鼓舞士气,树立形象,为建设京畿科学发展强县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和思想保证。
三、把握新形势下全县宣传重点
3、做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宣传。大力宣传全县上下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新成效和新经验;大力宣传我县全力实施“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战略,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业经济发展、重点工程的新举措,新成就;大力宣传我县着力推进城镇特色化、工业园区化、农业现代化、县域园林化建设的新探索,新亮点。
4、做好改革创新的宣传。大力宣传全县各级各部门坚持走创新发展、彰显特色之路,立足实际、锐意进取,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县域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新做法、新成效。
5、做好投资环境的宣传。大力宣传我县的优势项目、优惠政策、优良环境;大力宣传我县招商引资的重点部署、重要进展、重大成果,大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提升我县知名度和吸引力。
6、做好基层典型事迹、经验的宣传。坚持“三贴近”原则,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及时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发掘、寻找宣传亮点,大力宣传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先进典型和经验,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具体任务与措施
7、拓展外宣渠道,创新外宣工作。一要借力宣传。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把省、市乃至国家主流媒体记者及知名人士请进来,宣传报道我县的特色、亮点和经验。县广播电视台、《今日怀来》、党政信息网站要主动走出去,主动将自身采写的稿件送出去。同时,要加强与县外媒体的合作,形成良性互动的宣传协作机制。二要借台宣传。注意借助重大节会平台及省市宣传平台,组织有份量的稿件宣传怀来。三要借机宣传。利用各级各部门外出招商、开展联谊活动、名人造访等机会,精心组织策划稿件,借机宣传怀来。
8、各乡镇、各单位要切实增强外宣意识,增强外宣功能。要配有专职领导负责宣传工作、健全机构、落实责任。县新闻信息中心、广播电视台、党政信息网站要成立专门的对外宣传领导组,力促全县新闻上稿的数量和质量取得新突破,力争在中央、省、市级媒体多上稿、上好稿、上头版、上头条。
9、县内新闻宣传有新提升。县内各主要媒体要努力在增大信息量、扩大覆盖面上下功夫,在活跃形式、增强感染力上下功夫,在组织宣传报道、营造宣传声势上下功夫;要适时阶段性集中推出一批系列报道、深度报道、经验报道;对重大新闻宣传主题设定专栏、专题,通过消息、通讯、图片、访谈、述评、典型报道等方式,把社会各界的注意力、兴奋点聚集过来,形成一种氛围、一种导向、一种气势。对县委、县政府在建设京畿科学发展强县进程中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要进行全面深入的报道,使全县干群及时全面了解、支持、参与、分享决策的实施和成果,形成上下一心、顽强拼搏的浓厚氛围。
10、加强互联网新闻宣传管理。县党政信息网站要以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展示怀来良好形象,发布各类政务信息,提供网上服务,实现公众参与为宗旨,做好网上新闻宣传。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必须在党政信息网站上建设子网站,尽快开通,提供本单位的组织机构、职责分工、职能服务等基本内容,及时发布相关的工作动态、重大活动和需要公开的信息,以便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及时了解掌握工作情 况、公众服务等内容,确保网络宣传丰富、及时、准确。政府网站管理中心要精心策划选题,组织精品力作,优化网页设计,及时更新内容,努力把县党政信息网办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外宣网站,使其成为外界了解我县的重要窗口。全县各单位上网信息要严格遵守《关于加强全县互联网新闻宣传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各项规定。
11、搭建网络预警平台,加入省、市、县三级网络舆情预警系统。全县各单位、各部门要积极应对炒作,努力掌握主动,正确掌控舆论,增强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能力。县委宣传部按照工作要求,安排专人职守、以专业手段监看网络舆情;各乡镇、各单位也要设立专(兼)职网络信息员、网情监看人员,做好网上舆情监看,及时掌握网上舆情动态,第一时间了解社会热点,关注突发事件,积极开展网上舆论引导,为我县改革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网上舆论环境。
12、规范街道标语、广告等宣传。住建、交通、公安、民政、文广新、工商等相关单位要密切配合,制定有力措施,规范县城街道树立广告牌匾、搭建彩拱门等行为,凡街头广告、标语等内容均由负责此项工作的单位报县委宣传部,经批准后,方可实施。县委宣传部加强对各乡镇、各单位的宣传标语内容的指导,标语内容要突显当地特色,优势资源。在县主干道、与邻县交界路口等显著位置,要设置宣传标志、标语,大力宣传我县的新思路、新举措,形成宣传合力。
13、要健全应对处置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和统一协调机制。要建立健全党委、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在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或涉及敏感问题时,应及时上报,统一口径,用事实说话,用真相说话,全力解疑释惑,做到应对有力,处置有效,避免形成舆论热点。对社保、卫生、科教、住建、人口和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社会关注的事件,主动做好正面引导,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14、加大对新闻宣传事业的经费投入。新闻宣传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有一定的投入保障,随着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要逐年加大对宣传工作的财政投入、社会投入,为新闻宣传提供必要物质支持和资金保证。各乡镇、各单位也要保证一定的宣传工作经费。同时,要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新闻宣传事业建设,拓宽宣传工作的资金来源渠道。
15、健全宣传工作机制。一是建立健全新闻月度例会机制,由县委宣传部组织,召集各新闻单位,召开新闻月度例会,通报情况,研制方案,安排任务,进行重点题材策划等。二是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各乡镇、各单位要完善信息共享操作办法,实现新闻信息的快速传递、合作共享和内宣外宣互补的良性互动。全县各单位、各部门召开重要会议和举办重要活动等(除不宜报道的),都应主动邀请县委宣传部、县广播电视台、《今日怀来》、党政信息网站及时派人参加,以便及时组织新闻宣传;或将工作情况和相关消息、材料及时送达到各新闻单位。三是建立健全新闻采访机制。各单位接受采访统一由县委宣传部安排,对全县重要会议、重大活动及全局性重点工作,要统一安排力量,组织集中采访、撰稿。县外媒体来我县采访,实行陪同制。各单位接待县外来访记者,要主动与县委宣传部通气。四是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各新闻单位要制定并完善新闻工作绩效考核办法,量化标准,奖罚同行。
五、工作要求
16、加强领导。各乡镇、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做好宣传工作对树立自身形象,促进发展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对宣传工作的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乡镇副书记、宣传委员,县直各单位负责党务、政工的领导以及从事相关工作的同志都要切实担负起新闻宣传工作职责。各乡镇要成立新闻报道工作小组,由副书记或宣传委员任组长、亲自抓,县直各部门,都要挑选、明确一至二名骨干通讯员,从事新闻和网络信息工作,各乡镇、各单位要保持人员的稳定性,保证报送信息及时、准确。
17、强化责任。各单位、各部门要立足实际,强化措施,进一步细化新闻宣传工作职责,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县委宣传部新闻科和广播电视台,要加大在市级以上媒体的发稿量,做好相关新闻报道工作。县党政信息网站要加强与上级 政府等主流网站的联系,在各主流网站积极宣传怀来。各乡镇、各单位每月要向县新闻媒体主动报送5条以上新闻信息。
18、确保质量。所有新闻稿件都要本着对社会、对单位、对采访对象负责的态度及实事求是的原则,审慎对待。对吃不准、拿不定的问题,要向所在单位领导请示汇报,多加强沟通与交流。特别是新闻监督稿件,要从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出发,认真审慎,因势利导,着眼于改进工作,解决问题,扶正祛邪,维护稳定,并报新闻主管部门把关审核,以确保此类新闻稿件导向正确。
7、加强外宣品的管理。外宣品是指能够为海外受众提供有效信息服务的载体。包括影视作品,如电影片、电视片、形象广告片、幻灯片、透影片等;印刷作品,如画册、图书、折页、期刊等;电子出版物,如CD、VCD、DVD等多媒体光盘;新闻作品,即在新闻媒体上刊发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不同形式的外宣品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功能,能满足不同的需求。外宣品制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和业务性很强的工作,必须依法规范管理。负责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本辖区的外宣品工作。凡属整体形象的、综合性选题外宣品由外宣办制作。跨地区、跨行业选题的外宣品可由外宣办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单位制作。部门、单位的外宣品要在外宣办的指导下分工制作。各市区、开发区组织制作的综合性选题 外宣品要报市委外宣办审核批准。市直部门、单位组织制作的重要外宣品要经市委外宣办审核批准。未经审批,新闻出版部门不予办理出版手续,不能参加外宣品对外传播奖和外宣精品评比。违反出版管理规定的外宣品,由外宣办会同新闻出版部门对责任单位和个人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广域虚拟网又叫商务灵通网, 该业务是为使用中国电信虚拟网的客户提供的拓展性新业务, 它是把位于不同交换节点上的CENTREX通过物理及信令上的连接, 从而组成一个虚拟的、跨地域的虚拟专用网络, 这种网络虽然在地域上具有分散性, 但是在性质或使用方式上却完全类同于单个虚拟网。
广域网业务主要面向大客户、高端商业客户等, 可以将不同交换局的固话组成广域虚拟网 (WAC) , 也可以将固话与无线市话组成广域虚拟网。面对如此重要的客户, 我们的网络及服务质量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电信企业效益。以下对本地区广域网的管理提出几条意见。
二、广域虚拟网实现方式
目前徐州本地网是以中兴交换机为核心实现的广域虚拟网的组网, 徐州本地网MS汇接为中心的二级组网方式, 各端局分别接入本汇接区的中兴汇接局和华为接局。利用现有资源, 不需另外增加投资。对虚拟网的内部编号也无特殊要求。
三、广域虚拟网常见问题分析
1、受理广域网易出现的问题
1.1新装并纳入广域网。在BSS系统需要同时选大小网号, 如只选虚拟网号, 不选广域网号, 在BSS系统广域网用户工单流转中会缺少一个汇接局施工环节, 造成同一广域网内不同局向用户相互不能打短号, 并且对于统计广域网用户也是无法完成的, 只好走综调系统发工单由网维中心做汇接局数据才能解决。属于受理不规范造成。
1.2虚拟网用户纳入广域网。已经是虚拟网, 再要求入广域网, 即使有广域网号, 受理时也选中了, 但工单流转仍到不了汇接局施工环节, 造成用户申告。除非从BSS系统专门统计出来, 但集中统计时间上会拖的长一些, 仍会造成用户申告。所以需要在BSS系统有所改进, 如在程控岗之后, 对广域网用户增加汇接局施工环节, 可以减少个别用户走定单响应系统带来的麻烦。属于流程方面的问题。
2、客户经理常见障碍现象分析
2.1广域网用户之间甚至同一个虚拟网用户之间相互打不了内部小号, 但已经组过广域了, 走过定单响应系统。
2.2别人打不了它内部短号, 它能打别人的短号。
1) 如为同一虚拟网用户打不了它小号, 在确认已入过虚拟网的情况下就要检查:首先, 内部小号是否对。其次, 内部小号号首是否用了禁止用的号首。最后, 同一广域网内不同虚拟网用户之间的内部短号不能重复。
2) 同一虚拟网用户能打它短号, 同一广域网其它用户打不了它短号。这时需要做:首先, 可以把整个广域网看成一个大虚拟网, 检查BBG网内号码分析局数据是否做全。其次, 检查是否入过广域网。最后, 检查广域网属性标志21319是否增加了。
3) 无论同一虚拟网的用户, 还是同一广域网内的用户, 它能打别人, 别人打它短号不行。无论短号、局数据、还是汇接局数据都是正常的, 经查其它网用户的短号, 和它有重复。这在做汇接局数据时, 就会有冲突的, 可以及时反馈, 端局同时修改用户的短号。但有时会有疏漏之处, 造成同一广域网内部小号仍有重复。
以上需要用户数据岗、维护人员及客户经理加强责任心并注意的方面。
3、用户数据及局数据中特例分析
徐州目前有中兴、华为、西门子、富士通、爱立信、软交换等几种机型, 有几种特例需用户数据岗及客户经理明确的。
EWSD机型与其它机型的不同之处:在做网内前插号码分析时分析的内部小号的号首为广域网内所有内部小号的真实号首, 而在定义BBG网中每个用户时, 内部小号不能再做成真实小号的号首, 可以做成其它不会用到的如0、1开头的号首, 否则在号码分析时会有冲突。对于此机型尽可能在组网时就做成广域, 否则已有虚拟网再组广域网会存在改小号问题。
4、汇接局数据中常出现的问题对用户的影响
汇接局增加21319号码分析, 增加鉴权号码分析, 吃掉广域前插码, 在鉴权号码分析库内将网内号码转换为用户的实际号码进行二次号码分析送向端局。适用机型:zxj10b型机, 版本号v304及以上。
通过汇接局增删改广域网用户, 对于号码不连续且数量较多的用户, 操作很费时, zxj10b型机在v311r3版本以后能提供制作广域虚拟网的人机命令行。据说一人负责一个月, 所以在网维中心增加的时间长, 和用户数据先处理造成不同步, 引起用户审告。另外流程不顺等方面也影响用户汇接局数据开通。
四、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可得出:减少广域网用户障碍, 提高用户的感知度, 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广域网流程的管理
从广域网流程的的制定到使用, 已经几年过去了, 随着新业务增加, 新交换机型的增加、用户需求的变化等, 原有的流程已跟不上时代, 网络部牵头需要更加细化、调整部分流程、分解各部门的职责, 规定时限要求, 建立考核制度。
2、加强广域网售前、售中、售后服务
客户经理是营销方面的行家, 售前也应是掌握一定的新业务、新技术, 对流程更应清楚的复合型人才。售中抽空跟踪流程, 避免堵单、遗漏、或出现疏忽。售后在工作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 强化服务, 提高客户感知。
3、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配合
其它相关部门以高度的责任心, 减少差错, 缩短时延、避免推诿、扯皮。不处处给客户经理设“障碍”, 以大局为重。技术部门责无旁贷做好技术支撑, 业务培训工作。
4、完善BSS流程
从受理到用户正常使用走的是BSS系统, 工单的流转正常与否, 取决于BSS流程及网元指令。一直以来, 由于BSS从九七系统割过来不久, 流程及网元指令有不完善之处, 造成广域网用户障碍。需重新疏理及完善。
参考文献
[1]、华为交换机的培训资料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推进,一些地方农村劳动力为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寻求更好发展,走出家乡务工、创业,但受工作不稳定和居住、教育、照料等客观条件限制,有的选择将未成年子女留在家乡交由他人监护照料,导致大量农村留守儿童出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对改善自身家庭经济状况起到了重要作用,客观上为子女的教育和成长创造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但也导致部分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缺乏亲情关爱和有效监护,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甚至极端行为,遭受意外伤害甚至不法侵害。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儿童健康成长,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各方高度关注,社会反响强烈。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为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阶段性问题,是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公共服务不均等、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的深刻反映。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对促进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突出表现在家庭监护缺乏监督指导、关爱服务体系不完善、救助保护机制不健全等方面,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机制化建设亟待加强。
农村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一样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关系到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关系到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党中央、国务院对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妥善监护照料和更好关爱保护。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国务院决策部署,以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依法保护,不断健全法律法规和制度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加大关爱保护力度,逐步减少儿童留守现象,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安全、健康、受教育等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家庭尽责。落实家庭监护主体责任,监护人要依法尽责,在家庭发展中首先考虑儿童利益;加强对家庭监护和委托监护的督促指导,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妥善监护照料、亲情关爱和家庭温暖。
坚持政府主导。把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作为各级政府重要工作内容,落实县、乡镇人民政府属地责任,强化民政等有关部门的监督指导责任,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救助保护机制,切实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
坚持全民关爱。充分发挥村(居)民委员会、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专业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各方面积极作用,着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监护、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坚持标本兼治。既立足当前,完善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机制,着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监护缺失等突出问题;又着眼长远,统筹城乡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儿童留守问题。
(三)总体目标。家庭、政府、学校尽职尽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体系全面建立,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等农村留守儿童救助保护机制有效运行,侵害农村留守儿童权益的事件得到有效遏制。到2020年,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全社会关爱保护儿童的意识普遍增强,儿童成长环境更为改善、安全更有保障,儿童留守现象明显减少。
三、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一)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父母要依法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外出务工人员要尽量携带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或父母一方留家照料,暂不具备条件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亲属或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不得让不满16周岁的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外出务工人员要与留守未成年子女常联系、多见面,及时了解掌握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心理状况,给予更多亲情关爱。父母或受委托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的,村(居)民委员会、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要及时予以劝诫、制止;情节严重或造成严重后果的,公安等有关机关要依法追究其责任。
(二)落实县、乡镇人民政府和村(居)民委员会职责。县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政策措施,认真组织开展关爱保护行动,确保关爱保护工作覆盖本行政区域内所有农村留守儿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村(居)民委员会要加强对监护人的法治宣传、监护监督和指导,督促其履行监护责任,提高监护能力。村(居)民委员会要定期走访、全面排查,及时掌握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监护情况、就学情况等基本信息,并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报告;要为农村留守儿童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父母联系提供便利。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建立翔实完备的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台账,一人一档案,实行动态管理、精准施策,为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提供支持;通过党员干部上门家访、驻村干部探访、专业社会工作者随访等方式,对重点对象进行核查,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妥善照料。县级民政部门及救助管理机构要对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开展的监护监督等工作提供政策指导和技术支持。
(三)加大教育部门和学校关爱保护力度。县级人民政府要完善控辍保学部门协调机制,督促监护人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并完成义务教育。教育行政部门要落实免费义务教育和教育资助政策,确保农村留守儿童不因贫困而失学;支持和指导中小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及早发现并纠正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相对集中学校教职工的专题培训,着重提高班主任和宿舍管理人员关爱照料农村留守儿童的能力;会同公安机关指导和协助中小学校完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做好法治宣传和安全教育,帮助儿童增强防范不法侵害的意识、掌握预防意外伤害的安全常识。中小学校要对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情况实施全程管理,利用电话、家访、家长会等方式加强与家长、受委托监护人的沟通交流,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帮助监护人掌握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情况,提升监护人责任意识和教育管理能力;及时了解无故旷课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落实辍学学生登记、劝返复学和书面报告制度,劝返无效的,应书面报告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依法采取措施劝返复学;帮助农村留守儿童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加强与父母的情感联系和亲情交流。寄宿制学校要完善教职工值班制度,落实学生宿舍安全管理责任,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引导寄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艺术、社会实践等活动,增强学校教育吸引力。
(四)发挥群团组织关爱服务优势。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关工委等群团组织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假期日间照料、课后辅导、心理疏导等关爱服务。工会、共青团要广泛动员广大职工、团员青年、少先队员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和互助活动。妇联要依托妇女之家、儿童之家等活动场所,为农村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提供关爱服务,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受委托监护人的家庭教育指导,引导他们及时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状况,加强亲情关爱。残联要组织开展农村留守残疾儿童康复等工作。关工委要组织动员广大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离退休老同志,协同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与服务工作。
(五)推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加快孵化培育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民政等部门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其深入城乡社区、学校和家庭,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监护指导、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社会融入和家庭关系调适等专业服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支持社会组织、爱心企业依托学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举办农村留守儿童托管服务机构,财税部门要依法落实税费减免优惠政策。
四、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救助保护机制
(一)建立强制报告机制。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村(居)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农村留守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或失踪、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或不履行监护责任、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疑似遭受意外伤害或不法侵害等情况的,应当在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告。负有强制报告责任的单位和人员未履行报告义务的,其上级机关和有关部门要严肃追责。其他公民、社会组织积极向公安机关报告的,应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
(二)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公安机关要及时受理有关报告,第一时间出警调查,有针对性地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强制报告责任人要协助公安机关做好调查和应急处置工作。属于农村留守儿童单独居住生活的,要责令其父母立即返回或确定受委托监护人,并对父母进行训诫;属于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或不履行监护责任的,要联系农村留守儿童父母立即返回或委托其他亲属监护照料;上述两种情形联系不上农村留守儿童父母的,要就近护送至其他近亲属、村(居)民委员会或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临时监护照料,并协助通知农村留守儿童父母立即返回或重新确定受委托监护人。属于失踪的,要按照儿童失踪快速查找机制及时开展调查。属于遭受家庭暴力的,要依法制止,必要时通知并协助民政部门将其安置到临时庇护场所、救助管理机构或者福利机构实施保护;属于遭受其他不法侵害、意外伤害的,要依法制止侵害行为、实施保护;对于上述两种情形,要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其就医、鉴定伤情,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打下基础。公安机关要将相关情况及时通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三)健全评估帮扶机制。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接到公安机关通报后,要会同民政部门、公安机关在村(居)民委员会、中小学校、医疗机构以及亲属、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的协助下,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处境、监护情况、身心健康状况等进行调查评估,有针对性地安排监护指导、医疗救治、心理疏导、行为矫治、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等专业服务。对于监护人家庭经济困难且符合有关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政策的,民政及其他社会救助部门要及时纳入保障范围。
(四)强化监护干预机制。对实施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或受委托监护人,公安机关应当给予批评教育,必要时予以治安管理处罚,情节恶劣构成犯罪的,依法立案侦查。对于监护人将农村留守儿童置于无人监管和照看状态导致其面临危险且经教育不改的,或者拒不履行监护职责6个月以上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生活无着的,或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农村留守儿童导致其身心健康严重受损的,其近亲属、村(居)民委员会、县级民政部门等有关人员或者单位要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另行指定监护人。
五、从源头上逐步减少儿童留守现象
(一)为农民工家庭提供更多帮扶支持。各地要大力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为其监护照料未成年子女创造更好条件。符合落户条件的要有序推进其本人及家属落户。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要纳入保障范围,通过实物配租公共租赁住房或发放租赁补贴等方式,满足其家庭的基本居住需求。不符合上述条件的,要在生活居住、日间照料、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提供帮助。倡导用工单位、社会组织和专业社会工作者、志愿者队伍等社会力量,为其照料未成年子女提供便利条件和更多帮助。公办义务教育学校要普遍对农民工未成年子女开放,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农民工未成年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完善和落实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子女在输入地参加中考、高考政策。
(二)引导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各地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中西部地区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加快发展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制定和落实财政、金融等优惠扶持政策,落实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提供便利条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要广泛宣传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政策,加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对有意愿就业创业的,要有针对性地推荐用工岗位信息或创业项目信息。
六、强化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教育、公安、司法行政、卫生计生等部门和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参加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领导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民政部要牵头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会同有关部门在2016年上半年开展一次全面的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依托现有信息系统完善农村留守儿童信息管理功能,健全信息报送机制。各级妇儿工委和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要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作为重要工作内容,统筹推进相关工作。各地民政、公安、教育等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督促有关方面落实相关责任。要加快推动完善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权利义务和各方职责,特别要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提供有力法律保障。
(二)加强能力建设。统筹各方资源,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的作用,逐步完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场所设施,满足临时监护照料农村留守儿童的需要。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促进寄宿制学校合理分布,满足农村留守儿童入学需求。利用现有公共服务设施开辟儿童活动场所,提供必要托管服务。各级财政部门要优化和调整支出结构,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各地要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工作人员,确保事有人干、责有人负。
(三)强化激励问责。各地要建立和完善工作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对认真履责、工作落实到位、成效明显的,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表扬和奖励;对工作不力、措施不实、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责任。对贡献突出的社会组织和个人,要适当给予奖励。
(四)做好宣传引导。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宣传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强化政府主导、全民关爱的责任意识和家庭自觉履行监护责任的法律意识。建立健全舆情监测预警和应对机制,理性引导社会舆论,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宣传报道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西安理工大学关于加强校友工作的若干意见】推荐阅读:
西安理工大学实习报告09-28
西安翻译学院知名校友12-21
关于西安的经典作文06-10
关于西安面食的广告词10-01
关于西安华清池的导游词12-12
西安交通大学笔试10-26
西安工业大学研究生05-29
西安工业大学研究生院06-08
西安交通大学英语考研感言09-0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