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清真寺导游词

2024-05-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西安清真寺导游词(推荐6篇)

西安清真寺导游词 篇1

陕西西安清真大寺导游词【1】

化觉巷清真大寺位于西安城内鼓楼西侧的化觉巷内,因规模比西安其他清真寺大而得名。化觉巷清真大寺,是我国建筑雄伟、环境清幽、规模宏大、保存最完整并驰名世界的伊斯兰寺院之一,属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提起清真寺,我们得先谈谈伊斯兰教是何时兴起何时传人中国的,回族是何时形成的。

伊斯兰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伊斯兰教系阿拉伯语音译,意思是 “顺从”、“和平”,指顺从和信仰宇宙独一的最高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以求得来世的和平与安宁。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统称为“穆斯林”,意为“顺从者”。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初兴起于阿拉伯半岛,由麦加人**(约570-632年)所创造,主要传播于亚洲、非洲,以西亚、北非、中亚、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最为盛行。20世纪以来,在西欧、北美和南美一些地区也有不同程度的传播和发展。

7世纪中叶,伊斯兰教通过海、陆“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据《旧唐书·西域传》等史籍记载,公元651年,大食帝国第三任哈利法奥斯曼(644-656年在位)首次遣使来华。中、阿两国正式缔交后,大食使节和 “贡史”不断来中国访问。8世纪初,阿拉伯帝国势力东伸,阿拉伯、波斯等地的各族穆斯林商人、传教士通过海上香料之路或陆上“丝绸之路”来到中国。他们来华后,有的集中在中国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扬州、杭州,有的集中在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从事香料、象牙、珠宝、药材和犀角等物品的贩卖,并带回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和其他商品。由于当时的阿拉伯人、波斯人以经商为主,中国人称他们为“番客”、“番商”、“胡商”等。他们中有很多人在中国定居下来并和汉族妇女结了婚,成为回族早期的先民。

唐代 “安史之乱”时,大食王曾派3000(也有说4000)回兵助唐平乱,事后唐王将这批士兵赐居长安,为他们修建清真寺,准许娶中国妇女婚配。他们谨守伊斯兰教义和礼俗,子孙繁衍,世代相传,成为今日回民族的又一支先民。而大批穆斯林移居中国则在13世纪初。

元代是回族人不断融合其他种族、壮大自已的时代,也是回族共同体主体形成的时代。经过千余年的发展,伊斯兰教在我国内地回、东乡、撒拉、保安和边疆维吾尔、哈萨克、乌兹别克、柯尔克孜、塔吉克、塔塔尔10个民族中,已拥有XX万穆斯林,而且在其他兄弟民族中如蒙古族、藏族、白族、汉族中,也有数量不等的穆斯林,现在西安约有7万穆斯林。

现在请大家随我进入化觉巷清真大寺参观。

据寺内现存石碑记载,化觉巷清真大寺建于公元742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经宋、元,特别是明、清几次重修和扩建,逐步形成规模宏大,楼、台、亭、殿布局紧凑和谐,庄严肃穆的建筑群。

全寺沿东西轴线分为五个进院,占地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5000多平方米。前院紧邻照壁的木牌楼,建于17世纪初,距今己有380余年,高约9米,琉璃瓦顶,挑角飞檐,雕梁画栋,与高大的照壁相映衬,极为壮观。南北两边的展室,亦为仿古建筑,剔透玲珑,古香古色。南展室陈列有一些明清红木家具等,尤其是紧靠展室背墙陈列有一件清三代皇宫使用的红木雕刻五爪龙床,极其珍贵。在左厢房紧靠背墙摆放有一对西洋沙发,该对沙发是外国人送给慈禧太后的。在北展室收藏有宋、明书法家的拓片等。

进入悬挂有 “清真寺”匾额的五间楼便来到第一进院。在五间楼迎面一字排开摆放有4件圆形的器物。可能有些朋友会问,它们是干什么用的?你们可以猜猜。猜不着?这不奇怪,《正大综艺》有一期节目就是让观众猜清真大寺这4件圆形器物的用途。结果没人能猜对。好了,现在让我来告诉大家它们的用途:这4件圆形的器物是灯架,在灯架上沿顺时针方向插有两圈30余个灯座。这些灯架在化觉巷清真寺的使用有相当长的历史,它主要用来庆祝 “盖得尔夜”。

盖得尔夜是伊斯兰教对《**》“始将之夜”的敬称。“盖得尔”是阿拉伯语的音译,亦译 “大赦之夜”,又称“平安之意”,意为 “前定”、“高贵”。“盖得尔夜”是指伊斯兰教历的九月二十七(一说二十五或二十九)日之夜。相传这夜,真主安拉将世间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一切事物都大体安排好了,所以穆斯林称这一夜为 “前定之夜”。这一夜,安拉通过枷百利天使开始向**圣人颁降《**》,众天使和精灵都奉命降临人间。在这个夜里,做一件善功可获取千月善功的报偿,所以穆斯林称这一夜为 “高贵之夜”。《**》第九十七章即以“盖得尔”命名,认为是高贵的夜间,胜过平时一千个月。所以全世界的穆斯林每逢此珍贵之夜,都要依各个民族的方式举行庆祝活动。这一夜,在穆斯林集中的地方还要张灯结彩,以示庆祝。

西安的穆斯林在纪念日这一天,白天人们要在这些灯座上插上这些菜油灯盏子,然后再添上菜油,等到晚上将油灯点亮,直至通宵。本寺灯架除了在“盖得尔夜”使用之外,在这些灯架阳面,还刻了四个汉字:“祈求和平”,长年摆放在五间楼对面。

好了,现在请随我进入二进院。

大家可以看到,二进院内树木成阴,花圃对称排列,石刻牌坊矗立其间。这个石刻牌坊为三间四柱式,中楣镌刻“天监在兹”4个大字,这 4个字出自《诗经》。分别在 《大雅·大明》和《周颂·敬之》二诗中。《大明》里有 “天监在此,有命既集”的诗句,而《敬之》里有 “涉降撅士,日监在兹”的诗句。“兹”和 “此”这两个字以前通用,意思是 “此地”。题额人将两诗中的相关内容,化成一句话,意思是上天正在监视着我们在此时此地的行动。

两侧坊棉分别镌刻“钦翼昭事”和“虚诚省礼”,东西有踏道,约建于明代。石牌坊西踏道南北两侧各竖立冲天雕龙碑两座,一座为明万历年间立的《敕赐重修清真寺碑》,文为冯从吾所撰,碑阴镌刻宋代大书法家米芾(回族)手书“道法参天地”;一座为1768年立的《敕修清真寺碑》,碑阴镌刻1621~1627年间礼部侍郎、大书法家董其昌手书 “敕赐礼拜寺”。均为我国书法珍品。

现在我们到第三进院参观。这个殿叫敕修殿,在1522-1566年间重修时系当时寺院的正门,是这座寺院历史上最早的一座殿;殿内藏有两通石碑。大家看,这通碑叫《长安礼拜无相记碑》,1455年刻。这通碑叫《月碑》,是1732年寺院教长小西宁用阿拉伯文撰写的。《月碑》,以**《圣训》为理论原则,推出并规定了确定封斋、开斋日期的若干准则。立此碑以方便回民群众计算斋月日期。

这里是第三进院,院中央建有一座三层八角形的中国式宣礼楼,又名省心楼,巍然挺立,极为壮观。该楼是“穆安津”(宣礼员)召唤穆斯林来寺礼拜的最高点。宣礼楼两侧各有厢房10余间,南侧正中5间叫南宫殿,上面写有一副对联:“难解网蛛,兵销呼鸽;信传战马,约复放獐。”这副对联是叙述**圣人的故事。“难解网蛛”是说**圣人遭敌人追杀,逃到骚尔洞避难,蜘蛛随即在洞口结起网。后来敌兵追到,见到洞口有蜘蛛网,认为无人在洞内。“兵销呼鸽”的意思是:此时有人怀疑洞内有人,就把石头往洞里投。这时两只斑鸠从洞里飞出来,于是敌人相信洞内不会有人。“约复放獐”的意思是:以前一个外道人猎得一头活獐,他对圣人说:“你如果能使獐说人话,我就做你的信徒。”圣人把獐招到面前问道:“你怎么落到猎人的手里了”,獐流着泪央求说:“ 请圣人作保,让他们放我。等我给小獐吃了乳我一定回来。”圣人答应担保它。外道人说:“獐是畜类,去了一定不会回来。”后来獐按时回来。南宫殿内迎面陈列一张鱼骨镶嵌床,在床的靠背正中镶嵌着一只贝雕雄鹰,神采奕奕,伫立在岩石之上,所以又名“英雄独立床”。大家看,床的上方悬挂有4幅木板书法作品,分别由宋朝大书法家黄庭坚、苏东坡、米芾(回族)和着名爱国将领岳飞书写。该作品是木板竹字,即用竹皮刻成汉字,再将字一个个粘贴在木板上。这样不容易被人拓片复制。

楼北侧是讲经堂,里边珍藏有一幅清代的《麦加图》和一套《**》手抄本及其他一些珍贵字画、瓷花瓶等。

我们现在去第四进院。

这个院中心的亭子叫“一真亭”,又名 “风凰亭”,中央主亭呈六角形,飞檐尖顶,形若凤头,两侧亭子为三角形,左右翘翼,三亭相连,貌似凤凰展翅,造型特异,独具风格。亭东瞻下悬有“一真”雕龙小立匣,系1399年兵部尚书铁铉(回族)手书。亭西还挂有田中玉所书“包罗宇宙”匣一面。亭南北两侧各有面阔7间的厢房,原为接待朝廷宣谕皇帝圣旨的文武官员所建,故名官殿。南厅迎面有副对联:熟羊告毒,烹鲤言机;巨蟒道安,羸驼转健。现在让我们来看这副对联的意思。“熟羊告毒”是一个典故,出自《天方至圣实录》,说的是,昔日圣人与外道人交战,走在路上,饥饿难忍,一人以熟羊献给圣人,羊就说道:“我的肉有毒,不能吃!”试了试,果然如此。“烹鲤言机”一事见**登霄的传说。有一次,穆圣登霄返宫的第二天早上,到礼拜寺里礼拜,礼拜完了后,他对众人讲述登天宫的事,其中一个叫诛获歹的人怀疑,认为不可相信,自言自语:“哪有在片刻之间游历几层天空,经历无穷路途,见了无数恩典的人呢?”于是他返身回家,在集市上买了一条鲤鱼,叫妻子烹调。自己则挑着桶到河边汲水。到河边后,他脱下衣服洗澡。洗完登岸才发现自己已经变为女人。再去找衣服,衣服已经无影无踪,他又羞又悔只得躲到树丛中藏身。不久走来一位男子,心中可怜这位藏身树林的女子就把她(他)带回家,二人结为夫妻,七年中生下两个孩子她(他)时时想起当年的情景,既感叹又惊讶。于是又回到河边,只见衣服、水桶仍放在原地,她(他)的身体又变成男子。他急忙换了衣服,挑水回家。回家后,买来的那条鱼还没有烹熟。他因而醒悟**说的事是真的,登天宫的经历并非虚构。他又重返身回到礼拜手中,**看见他说:“你过来,把你的经历讲给大家听听。”于是他把自己下河洗澡变成妇人、七年中生下两个孩子、回家后鱼还没熟等一系列经历讲述一遍,并表示从此仟悔,永远做一个顺从真主的人。

北厅为文物展览室,藏有唐天宝元年《创建清真寺碑》。此外还有两件文物最为有名,一件为“日晷”,是古代用来观测日影推算时间的,但这里的日晷与中国传统的日晷不同,它有自己独特的原理、构造和性能。目前全国只有4件日晷,故颇有研究价值。另一件为“试官石”,该石面缝间钉了不少旧式铁钉,全入者,钉盖紧贴石面,半入者,距钉盖部分弯曲不入。倒于石面,一说举人钉之能预卜是否考取,新进士钉之能预卜是否速得美官,一说官吏钉之,以证明是清官还是污吏。

凤凰亭西面有海棠形鱼池两个,池深约2米。池底筑盆叠石成峰,高约4米,泉顶泉水四溅,池侧各有碑亭一座,造型正方,周围柱间置木栏杆,亭内各竖石碑两座,北边有一座是记载1392年敕建该寺的经过。元末,大批回回将领建立了殊勋,成为明王朝的开国功臣。着名的有常遇春、郭英、冯胜、蓝玉等。因此,明太祖朱元障对穆斯林采取怀柔政策,对伊斯兰教持宽容态度。他称帝后,于1392年下谕敕建南京三山街及西安子午巷(现化觉巷)清真寺,并御制至圣《百字赞》赐清真寺。《百字赞》称颂伊斯兰教是“仁覆天下,道冠古今”,同时也赞安拉,赞至圣**。《百字赞》除在南京净觉寺、西安化觉寺、杭州等地存有石刻外,在全国穆斯林中广为流传。

两海棠池间有通道,面向月台,石制栏杆自进入四进院的连三门后,从门内的踏道起,经凤凰亭、越鱼池、登月台,围绕大殿前后一周,设石门八座缺口(无石门)两处,故称十门二空亮月台,是目前西安伊斯兰教寺院少有的石件。

月台石门三座各有踏道,拾级而上,月台东北角有一凹凸不平、色彩不一的石件,叫“白鼠石”,因其自然形状而得名。欣赏此石的最佳效果要选在下雨天,当你站在距此石有一段距离从远处观看,雨淋到石头上,因为雨的落差造成视觉上的一种错觉,朦朦胧胧,隐隐约约,似乎有一群白老鼠在跑动,形神兼备,真是巧夺天工。

月台西端即面阔7间进深9间(通称明7暗9)、面积1300平方米、可容纳千人同时做礼拜的大殿,是寺里最大的建筑物;殿内天棚藻井彩画600余幅,构图着色基本一致,但细部各异,为伊斯兰教寺院彩画之独特手法。大殿四周镶嵌有30幅约4米高的大型木版雕刻《**》。上面为阿拉伯文,下面为汉文,受到了中外穆斯林的好评。大殿西墙有一 “凹壁”,是穆斯林朝拜的方向。殿内北侧有一间小阁楼,名 “呼图白楼”,是领拜者诵“祈祷词”的地方。殿内高悬三块匣,一块为“临下有赫”,这四个字是《诗经·大雅,皇矣》开头一章的句子,连同上下各句,原为“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视四方,求民之莫。”这四句的大意是:伟大哟天帝,观察下面很是分明,监视着四面八方,以求得人民的安宁。

清真大寺导游词【2】

各位团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我是×××旅行社的导游员××,我们下一个即将游览的旅游点是清真大寺。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清真大寺的概况。

极具民族特色的具有浓郁伊斯兰风情的清真大寺位于呼和浩特市回民区通道南路南端东侧,是呼和浩特市原有八座清真寺中建筑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寺,故名清真大寺。清真寺是穆斯林(伊斯兰教信徒)的礼拜寺院,是回族等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民众举行宗教仪式的专用寺宇。

清真大寺,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据《清真寺南北讲堂碑记》记载:“自大清定鼎以来,建立多年。”初建时较为简陋。到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曾大规模扩建。1923年-1925回族群众又募捐再度重修。全寺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重修时大殿增高1.7米,扩大了七间,南北讲堂展后5.7米,增高1米。寺的总面积扩大了数十平方米。

伊斯兰教传入呼和浩特,最早可以上溯到辽、金、元时期,当时就有许多“回回人”居住在丰州城内。

明朝中后期阿勒坦汗率部驻牧于土默特平原,建立了最早的呼和浩特城(归化城),并允许山西、河北的农民前来开垦耕地。由于这里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地方,土质肥沃,很多中原地区农民都纷至沓来。也有许多回回人来到这里经商做生意。

清朝康熙年间漠西蒙古的准葛尔部落在首领噶尔丹的率领之下占据天山南北,派遣了许多商队来到呼和浩特进行贸易。随着噶尔丹的野心膨胀,敢于和清廷分庭抗礼,对康熙皇帝提出“圣上君南方,我长北方”,康熙皇帝开始御驾亲征,最终迫使噶尔丹兵败被杀。在开战之初,康熙皇帝曾下令遣送回回商人还乡,但是有170多人不愿离开,在请示了朝廷后留居在呼和浩特。随后,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清廷将张家口的回民也集中到归化城北,在现在的旧城北门外修建了呼和浩特这座最早的清真寺。

清乾隆年间,清廷再次发兵征讨准葛尔部,新疆有不少穆斯林青年自愿随清军讨逆,并屡建奇功,战争胜利后随八旗军来到了归化城,在城南的八拜村定居下来,建起了“回回营”。之后,还有许多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河南、山东的回回人也来到呼和浩特定居下来。他们多数以经商为主,并逐步发展了屠宰、餐饮、皮毛、牲畜交易、驼队运输等,为呼和浩特商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时,香妃被选入宫,有300多名新疆回回兵和香妃家族的人护送香妃进京。回来的路上经过呼和浩特,发现在这里风光秀丽,水草丰美,流连忘返,不愿再回到新疆,于是就请求当时的乾隆皇帝在归化城赐给他们“一马之地”(跑马一圈所圈的土地,也有人说是“一箭之地”,就是拉满弓射出一支箭的距离),这些人后来就定居在这里。据说现在呼和浩特姓马的回族就是当年护送香妃入京的回回人的后裔。后来回族人越来越多,多数居住在旧城北门外。他们有的经商做生意,逐渐变得富裕,就共同集资在旧城北门外数里弧形区域内建起了五六座清真寺。这一区域就形成现在的回民区。

清真寺,又称礼拜寺,是伊斯兰教穆斯林们朝拜真主和举行各种宗教仪式的地方。汉语中“清真”一词,从我国南北朝时代便开始使用。但从南北朝到宋朝约800多年的时间里,“清真”一词在文人笔下只是用来赞美品格高尚的人物或描写清雅幽美的环境,与伊斯兰教寺庙无关。

元代以后,“清真”一词开始与宗教相联系。明中叶后,回族穆斯林赋予“清真”一词以新的含义。他们认为“清”者是指真主“超然无染、不拘方位”,“真”者是指“真主永存、独一至尊”。

伊斯兰教信仰的中心是:“万物非主,惟有真主。是主的使者。”这两句话一般被称为“清真言”。这样,直至解放前,在我国社会上都把伊斯兰教称为清真教。后来,人们把按照伊斯兰教的风俗习惯制作的各种食品,称为“清真食品”或“清真糕点”。此外还有“清真餐厅”、“清真小吃店”等。现在,“清真”一词已成为世人共知的特殊专项用语了。

〔实地导游讲解部分〕

现在我们已到达清真大寺的门前。请大家下车跟我来,让我们一起参观这座别具风情的清真大寺吧!

清真大寺坐东向西,大家都知道这个方向是朝向伊斯兰教圣城麦加(在沙特阿拉伯)的方向,中间的门为朱红色正门。门楣上有清代光绪年间制作的“清真大寺”匾额及楷书“国泰”“民安”四字砖雕。寺门前原有影壁,高丈余,现已拆除。大殿的外墙后壁正对正门。正门南北两侧的门是旁门,两边是蓝色的墙面。

大家请看,大门内正面是庄严肃穆的礼拜殿,系水磨青砖的中式建筑,面积有25间普通房屋大小,可以同时容500人进行礼拜活动。殿后的墙壁上,镌刻有1924年担任绥远都统的甘肃回族人马福祥题写的“认主独一”、“正心”、“诚意”、“修身”、“明心”、“见性”14个正楷大字,笔势圆润饱满、端庄有力。

礼拜殿是寺院内主体建筑,造型别致,殿门朝东,是三开拱形门。上楣刻有精细的阿拉伯文,意译为“安拉是天地间的光辉”。大殿前有“月台”,登上月台可进入大殿,殿内只允许男性穆斯林集体参加教内重大活动。清真大寺内的装饰纹样都用阿拉伯文、几何线纹和各种植物做题材,具有浓郁的伊斯兰风情。殿内壁上饰有经文。殿顶由十二根红漆大柱立撑,支柱上刻着《》,寺内也藏有《》三十卷,是研究伊斯兰教的重要文献,更是呼和浩特穆斯林最珍贵的伊斯兰教经典和地区历史文物。大殿房顶上有五座六角顶楼(象征穆斯林必须坚持和恪守的“念、礼、斋、课、朝”五大天命)。殿前寺院两侧建有南北讲堂。大殿正东有过厅,厅内壁上绘有麦加的大清真寺和“天房图”。经过厅可通往后院。院内正北有沐浴室,穆斯林沐浴净身后方可入殿礼拜。

另外,还有望月楼、教长办公室、乡老会议室、海里翻(海立凡)学经堂等建筑。入寺门后,大殿南北两侧有甬道通往寺院内。大殿南侧有碑亭一座,尚有石碑六通,其中以“清重刻洪武皇帝御制回辉教百圣字号碑”和“重修绥远清真大寺碑”有较大研究价值。

在整个清真大寺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幢伟丽建筑物便是这座大寺东南侧的望月楼。它拔地凌空,秀出云表。登楼远眺,山川物景尽收眼底。它孤标耸峙,正以亭亭特立见奇。它建于1939年,楼高36米,平面六角形,六角攒尖顶,每逢“斋月”,穆民在楼上望月。望见初月后封斋或开斋,故名望月楼。楼分两层,形如竹节,成六棱体,楼的西面用汉文和阿拉伯文书有“望月楼”三个大字。第一层是外露望台;第二层顶部建有一座六角凉亭,凉亭绮丽雅致。楼顶端的铁柱上装有月牙灯。楼内有七十八级螺旋木梯道盘旋环绕而上。进入凉亭,凭栏远眺,青城新貌,悦目赏心。它与城内的蒙、汉、藏各式建筑荟萃在一起,衬托出呼和浩特这座多民族城市的庄严、绮丽,更有力说明呼和浩特是明末清初以来,蒙、汉、藏、回、满等各兄弟民族人民共同劳动和精心缔造出来的一座城市,它本身就象征着国内各族人民兄弟般的团结。

清真大寺是呼和浩特市一座风格独特,而且比较优美完整的古建筑,它的建筑艺术值得继承和借鉴。1979年人民政府拨款整修,1998年-2005年社会各方集资实施了一、二、三期改扩建工程,使清真大寺面貌焕然一新,愈显神圣风姿。

如今保存古朴面貌的清真大寺和新修葺的伊斯兰风情一条街相得益彰,相映成趣,成为回民区重要的景观和穆斯林活动区域。

西安的回族历史与大清真大寺【3】

我第一次来到西安的大清真寺,在非常拥挤的西安小吃街里面,就是这座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清真寺。这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四大清真寺之一——西安大清真寺。当初它曾经是皇宫,后来作为礼物赠送给了沿丝绸之路来到这里的商人们。

我非常奇怪,为什么西安有这么多回民,而且有很多非常具有历史的清真寺,我坐在小吃街上与一家回民认真交流,他告诉我,在西安回族集中在市区,共有“七寺十三坊”,我网上查了一下,七寺指:化觉巷大寺、大皮院寺、小皮院寺、广济街寺、大学习巷、营里寺和洒金桥寺。十三坊指:化觉巷、西羊市、北院门、麦苋街、大皮院、小皮院、北广济街、狮子庙街、大学习巷、小学习巷、大麦市街、洒金桥和城南的回回巷。“坊上人”是西安地区对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人的一种亲切的称谓,也称“回坊”

“西安回坊”:“坊”源于唐代,是唐时的一种对回族地区的划分,唐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容纳了大量从西亚、中亚迁入的穆斯林。随着大量穆斯林的涌入,伊斯兰教也开始在中国传播,为了宗教活动和生活的方便,穆斯林们形成了“依寺而居”,的生活习惯。从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开始一直延续至今,每座清真寺周围都形成一个“坊”。西安古城西北一隅,聚居着约8-9万回族同胞,当地人习惯称那里为回坊。它以浓郁的穆斯林文化和氛围,为古城构筑了一道特异的风景线。

可想而知,在唐朝时期,那时交通不便,对穆斯林兄弟们说,当年阿拉伯人牵着骆驼,经丝绸之路来到大唐长安城里做生意,在如今的大、小学习巷里学习汉语,现在的西安九寺十三坊的穆斯林,就是丝路文化交流的见证人。

回族是唐宋以来,特别是宋代一些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中亚人,东南亚人来到我国,在一些地区定居下来,与汉族,维吾尔族等长期共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成的一个民族。他们讲普通话,认识中文,基本没有自己的语言,西北地区回族的形成也是如此。

当时西安是我国由东北通往西南,西北通往东南的交通要道,古代的长安即是这一重要通道的枢纽,又是沟通东西交通的丝绸之路的起点。唐宋以来,阿拉伯,波斯,中亚等地的商人,外交人员,宗教家在这条道路上不断来往,并且有相当数量的人,由于各种原因,先后定居下来。很自然的,这一地区在回族形成过程中,就成为重要的地区之一。

伊斯兰教传入长安城的时间约在七世纪三四十年代。因为当时的阿拉伯半岛基本上已成为伊斯兰教的一统天下,在这一时期,阿拉伯的穆斯林商人,宗教活动家,经由自五世纪以来就已经开辟的丝绸之路进入中国。

唐代在安史之乱期间,唐王曾借过阿拉伯帝国的军队帮助平叛。中国史书对此有所记载,阿拉伯也有所记载。唐王曾答应阿拉伯帝国的援唐官兵,可以留住长安,并允许他们和中国女子通婚,并在762年[唐肃宗宝应元年]建清真寺一座。

《资治通鉴》卷二二五代宗大历十四年[779]条曰:“庚辰诏回纥,诸胡在京师者各服其服,无得效华人”。“诸胡”包括中亚的九姓胡在内。九姓胡是康,安,曹,石,米,何等九个小王国的总称。他们长期以来不断到长安经商,有些住久了便各以国名为姓。在长安及附近的回族中,安,曹,康,何,米等姓的为数不少,且多聚居一村,以族姓为村名。西安回族形成的时间 由960年北宋建立,到1279年南宋灭亡的4个多世纪中,聊,金,夏,蒙古与北宋南宋先后对峙。一方面战乱频繁,另一方面又使中原地区的人民增多了错杂居住的机会。所以这一时期又成为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民族大融合的时期。回族的形成也就在这一时期。

约在9世纪前后阿拉伯帝国的阿巴斯王朝衰落,后被蒙古军所灭。前后约4个世纪中,中亚西亚长期处于混乱中。11世纪到13世纪,欧洲封建君主的十字军东侵,加上天灾,瘟疫等原因,迫使阿拉伯,中亚,波斯的穆斯林进行了一次空前的大迁徙。而当时的中国虽然还处在战乱之中,但相比较当时的阿拉伯,中亚,波斯等地区当时的中国还是人间乐土。所以在这一时期通过各种交通手段进入中国的穆斯林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这是促进回族形成的国际因素。

在西安“城里”,你会看到很多天主教堂和新教教堂,甚至还有东正教教堂。因此,在这里你会感受到西安(古代叫“长安”——长治久安)历史的悠久,它曾是统治中国的21朝代的13朝古都。

或许正因为如此,丝绸之路才从这座城市开始。正是沿着这条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传到了中国。而世界各国的商人把海外产品运到了中国,在大唐西市上进行交易。说到买卖东西的西市,汉语里的“物件”就叫“东西”,是由表示方向的“东”和“西”两个汉字组成的。

西安清真寺导游词 篇2

中国文化的对于外来文化的包容, 包括宗教信仰, 都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渐修”而对外来的文化进行潜移默化的“转化”, 此点不似西方在外来文化的交融中出现激烈的“变异”现象。因此任何外来文化与宗教在西方文化的交流中不断的出现战争与纠纷, 而佛教、伊斯兰教以及唐代的拜火教、景教都是在这苍茫大地上不见任何刀光剑影, 静寂无声的完成自己的融合。其本因在于中国人的观念里, 完全没有非常深的民族界限, 他们看重文化远过于看重血统。只有文化高低, 没有血统异同。而中国文化对于外来民族的观念也是归结为自己同一祖先的不同分支。因为中原与草原的连接紧密, 中原不断的与游牧民族接触, 并且早期的游牧民族也生活在农耕民族的区域之中, 相互间的文化磨合是在中国文化早期形成时候便出现彼此之间的交流。历史记载上, 北方的匈奴出于夏, 陇西的羌属姜氏, 东北方鲜卑为有熊氏 (号公孙) , 西南的氐出自有扈氏, (《史记西南夷列传》说:“自﹑駹 (在今四川茂县、汶川、理县一带以东北) ﹑君长以什数﹐白马最大﹐皆氐类也。”) 这些都显示出中国文化对于异族一直是怀抱有认同心理的。

唐代景教、拜火教、摩尼教、伊斯兰教传入, 虽然没有佛教的影响大, 但是中国对于外族宗教态度之开放, 是值得注意的。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 中国人对于自己的传统文化是十分自信与爱护, 但对外来文化又同时宽大肯接纳。中国文化在不断融合各种外来文化、外来宗教丰富自身, 并且对外来的各种文化各种宗教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穆斯林在中国长期生活中自然会受到中国文化中“深沉、博大、淳朴的气息” (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 的影响, 而加入中国人特有的灵敏, 将宗教精神、生活态度和审美习惯完美的融入清真寺的每一个角落。

中国穆斯林民族是一个善于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民族, 也是一个理性的民族, 既恪守民族的传统, 又注意吸收别人的长处;既能忍痛割爱那些次要的民族特征 (只要不是伤及伊斯兰教宗教教义) , 同时在一切关乎伊斯兰教宗教本身以及宗教禁忌问题上毫不让步。而建筑是人类群体所共有生活习俗的行为、思维、感情和交流的载体, 是人类文化的指纹元素之一, 任何文化上观念上的融合痕迹, 我们都可以在建筑中寻找到它的影子或踪迹。

清真寺作为伊斯兰教的宗教活动场所, 是宗教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伊斯兰教内容的一个外在体现。“认主独一”是伊斯兰教教义中最基本的一点, 根据这一个基本观点艺术创作上严禁各种形式的偶像崇拜, 绝对不允许把人神化, 更不允许把神人格化。这一观点是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大的不同之处, 也是伊斯兰艺术创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古兰经》第五章第九十节里说偶像是魔鬼的行为。先知穆罕默德也曾明确禁止刻画人物、动物的形象, 他甚至警告说:“制作各种面像和塑像的人们, 在复生日必将受到惩罚”。因此清真寺的建筑装饰艺术在严格遵守伊斯兰教教义的基础上, 从艺术创造上严禁一切具体的人物形象以及动物纹样。

在具体人物与动物纹样全部被禁止的情况下, 清真寺建筑及其装饰纹样一般以几何纹样、植物纹样和文字装饰纹样为主, 纹样组织具有“满”“平”“匀”的特点。纹样形式细密工整、精巧华丽, 施尽形与线的变化之妙趣。点、线、面在有限的空间中进行着无限的延续, 构成细腻而不繁缛、充实而不拥塞、华丽而不矫作、工整而不匠气风格鲜明的“阿拉伯风格”纹样。伊斯兰植物纹样的代表是缠枝纹, 整体构成上植物的花、叶、藤、蔓互相穿插、互相重合, 造成视觉上各种曲线的律动美感, 丰富多变的螺旋状曲线布满整个画面, 装饰效果精巧华贵、出神入化, 令人叹为观止。

西安作为一个历史名城, 传统文化底蕴深厚, 居住在此的穆斯林群体经过上千年汉文化的熏陶, 以及不断的文化融合, 在坚定伊斯兰教信仰的基础上对很多汉族文化进行了吸收, 形成了与其他地区穆斯林相区别的西安本土化的回族特征。西安地区清真寺的建筑以及装饰上也显现出以伊斯兰教为核心, 同时又兼具回族和汉族不同民族特征的装饰艺术风格。

西安地区的清真寺建筑, 是一种带有中国文化自身特色的院落式布局建筑。建筑一般都采用中国传统古建形式, 建筑延中轴线布置, 左右配房。大殿是清真寺的主体建筑, 飞檐歇山式屋顶。殿脊上安置宝瓶、兽吻, 斗拱华美, 殿内木地板铺地, 室内光线柔和, 色调以蓝、绿色为主, 显得淡雅清静, 体现了伊斯兰教的清洁纯真的本质教义精神。在清真寺的装饰上, 一般以植物、花卉纹样替代一般古建中出现的走兽、套兽等等动物纹饰。建筑中的花纹装饰有“似兽非兽, 有眼无珠, 远看是兽, 近看是花”之说。这种装饰手法, 突破了中国古建筑使用龙凤及各种走兽的制度, 丰富了中国古建装饰内容, 也印证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伊斯兰教建筑的深刻影响。

西安的小皮院清真寺就是一个很好的代表, 该清真寺为中国传统院落式建筑, 施工完全按照一般古建标准, 但在建筑装饰上, 无论是屋顶上的仙人走兽还是兽吻全部都是用烧制的花卉琉璃装饰代替, 墙面装饰的砖雕主要采用花卉浮雕形式, 也有古兰经经文花体字装饰浮雕。整体感觉清新典雅。清真寺装饰在植物纹饰的选择上没有如其他宗教一般有特定指代植物, 如佛教的菩提树、娑罗树等, 所选用的植物都是与汉民族相同的梅兰竹菊、松树、荷花、牡丹等等。说明中国文化赋予这些植物的文化内涵在西安地区的穆斯林群众心目中是被认可的、是达成共识的。也说明无论什么信仰, 人们追求美好生活、趋利避害的心愿都是相同的。

中国穆斯林大部分经商为生, 在城市中心依寺而居, 鲜有工匠。清真寺建筑的施工人员基本都是汉族工匠, 这些工匠对传统吉祥纹样的应用可谓得心应手, 因此在清真寺建筑的很多细部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象征着祈祥求福, 趋利避害的动物变形纹样, 甚至于出现了兽形题材的装饰。传统纹样基本都不做实体的具象描绘, 而是运用相应的概括与重新组合进行抽象的提炼。纹样亦是显得中国人对于人生的体味, 一向是爱好在空灵幽微的方面用心的。中国人不爱在人生的显示具体方面过分刻画与追求。中国人喜欢把自己心性中的聪明, 精细、忍耐、与恬淡的种种性格上的优点体现在工艺审美之上, 因而这些纹样中的造型与涵义也是逐渐与穆斯林的审美观念逐渐融合的。体现着伊斯兰文化在主动的与中国文化相互协调与主动的适应。所以在屋顶出现了镇火辟邪的鸱吻, 瓦当上出现谐音祈福的蝙蝠, 门墩上雕刻的四灵之首麒麟, 以及碑刻下的北宫玄武演变的赑屃等等诸多动物, 都出现在西安传统清真寺建筑的装饰纹样中。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在西安大学习巷清真寺装饰中, 入口大门门身浮雕上有暗八仙纹饰出现。暗八仙纹样八仙过海是道教经典故事, 暗八仙即以宝剑、荷花、花篮、拐杖、书本、葫芦等八个物件指代八仙的装饰纹样, 这种神仙崇拜的装饰与伊斯兰教认主独一的基本教义背道而驰。一度被认为是穆斯林群众对道教文化不理解所以出现的纰漏。后来经考证发现大学习巷清真寺建于明代, 同时期中亚、西亚的苏非教团 (伊斯兰教中的一个流派) 传入中国, 苏非主义认为只有修炼道乘, 才能接近真主。与道教中的很多想法比较接近, 甚至他们相信在道教的早期教义中, 人能通过修身养性达到道。人能解脱外形而显现他的真正本质。他能进入仙境, 他能飞跃, 能改变体形, 能生命永恒, 青春长驻。他还能跃人天空而随心所欲。这个教派虽然是当时伊斯兰教发展的一个错误方向, 随后伊斯兰教也对其进行了拨乱反正, 但是在历史中还是留下了相应的痕迹。由此也可以看到伊斯兰教在中国漫漫千年的发展, 对中国文化的逐渐吸收、融合、被同化而又自醒的一个蛮长的曲折的过程。

中国穆斯林经历了从唐代开始侨居、到宋代定居中国、元代开始遍及全国, 明代开始与汉民族大规模通婚、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在这漫长的融合过程中努力吸收先进文化, 从而使自己的宗教文化得以更好的延续。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对他的信徒们说过:“去求学吧!哪怕远在中国”。现在西安地区的穆斯林们无论在语言还是服饰以及生活习惯上, 基本成了西安地区老居民的代表。很多回坊民居因为保存较好, 很具有西安地区民居代表性, 都成为了西安市重点保护民居。清真寺作为伊斯兰教建筑的代表, 能在中国传统文化包围中得以安然存在与发展, 这不能不归于它坦然面对异质文化渗透以及恰当地处理这种异质文化渗透问题的态度。

西安清真寺导游词 篇3

关键字:西安清真大寺;阿文月碑;斋戒;寺坊传统

回族社会的“坊”是一群彼此间具有共同的伊斯兰文化之回回民族个体成员,根据相同的价值观、共同的心理需要和所承担的共同义务而聚拢在一起,共同居住、生活、生产的特定区域。 念、礼、斋、课、朝是穆斯林的五大功课,其中斋,表示斋戒,最主要的就是每年伊斯兰教历9月的主命斋,《古兰经》云:“热麦扎乃月中《古兰经》开始被降世,指导世人,昭示明证,以便遵循正道,分辨真伪,故在此月中你们应当斋戒”(2:185)。穆圣说:你们中任何一个人不要提前封来买单月的斋戒,又说:你们且不要封斋,直到看到新月;你们且不要开斋,直到你们看到新月,如果新月被云遮住,你们当算够三十天。而伊斯兰教使用的是太阴历,与中国传统的农历是有出入的,因此在具体的宗教实践上就有了关于斋戒时间的争议,为此出现了记载关于观月问题从而确定斋戒起讫时间的碑刻即月碑,现文本记载的月碑有很多,其中以西安化觉巷清真寺阿文月碑最为出名,并且在斋戒起讫争议方面,《月碑》为清真大寺的寺坊传统的确立和保持提供了依据。

一、立碑前夕陕西回族状况

1.回族社会宗教学术的兴起

伊斯兰教在元末明初时期,穆斯林对宗教知识的缺乏是当时整个回族社会的普遍现象。陕西咸阳胡家沟的《建修胡太师祖佳城记》中说当时“经文匮乏,学人寥落,既传译之不明,复阐扬之无自”,穆斯林诵读阿文能力的衰微现象比较明显。明代后期至1862年间的两个多世纪是陕西伊斯兰教发展的高潮阶段,陕西穆斯林生活安定,经济得到发展,穆斯林人口不断增多,同时,这种良好的社会环境也为回族社会宗教学术的兴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胡登洲在陕西创办了经堂教育,这种教育方式改变了回族“经文匮乏,学人寥落”的状况,经师、学者、阿訇辈出,和江南地区的“以儒释经”相互帮衬,提高了人们认识、理解伊斯兰经训的能力。另外,明清之际解除海禁,外来经师来华、朝觐活动、中外交流等活动加强了典籍的流通,穆斯林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典籍,在教法的选择上具有分歧,如早期的连班独班之争、斋戒起讫时间等。

由于外来经师来华、朝觐活动、中外交流等活动导致典籍的流通增加,出现了不同的观点如早期的连班、独班之争、海文轩起开始的晨礼后不念作证词、确定斋戒时间等等。

2.斋戒起讫时间的争议

清初,西北地区已经出现了不同的教派门宦,西安作为当时经堂教育的中心,全国各地不同教派的经师慕名到西安求学,如胡门门宦的胡子太爷曾在西安化觉巷求学3年之久, 和他一起的还有河州毕家场门宦的第三辈教主马达伍德、东乡白庄门宦的某教主等几个同学。

庞士谦阿訇曾在《埃及九年》中写到“回想国内入斋,又不知闹到如何的分歧了,入斋一事本甚平凡,在各回教国家,皆取决于政府法庭,或教法委员会和天文台之决议。我国向无宗教统一机构,于是各自为政。有些不懂历法的人,又不肯依从他人,自出新辙,所以开斋日期竟有差四五日者。” 马在渊也曾写道“胡子太爷在东乡的看月纷争中化险为夷” 中国穆斯林在发展过程中将看月与中国农历相结合,造成了不同的看月准则,其原因主要有三:“由于有几位教学法家把圣谕解释成了1年12个月都凭看月”,不见月全满30日;而是由于不知道回历已经通行各回教回家,并且在中国明朝用过回历260余年,三是不知道回历怎么用,干脆依靠中历,乃有老初二、老初三。 各经学家根据自己对教义的理解和参悟,针对穆斯林斋戒时间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如河南的黄巴巴、山东的马衡福等阿訇遵循见月闭、见月开。 舍蕴善“十八条”革新中也有“主张见月封斋、见月开斋,而非按农历确立老初三或者大月初二、小月初三等传统”。 针对当时对斋戒时间的争议,西安清真大寺以立月碑作为本坊斋戒的凭证,并以此形成了自己的寺坊传统。

二、月碑的建立

月碑的建立经历了黄巴巴的到来与改革努力,马英武(即下文中提到的勇武马爷) 的反对,后再次改革,后其弟子杨尕咀坚持,到西宁马(小西宁)时确立月碑。

马伏海的《穆纳给布》写到:“乾隆二十年,我老满拉到了西安的大寺里,他们说:康熙二十年,河南的黄巴巴到了西安,他把西安的大月初二小月初三改成了见月闭、见月开,他把沙目之后开改成沙(目)之前开,他把哈米得乎改成了哈米得嗨。勇武马爷说:你把我的先人的一千年的古教改了的时候,我康熙爷皇帝上背本里去。黄巴巴没改,勇武马爷没之后,黄巴巴又改了这三件事情,黄巴巴之后他的徒弟杨尕咀一辈之后西宁马在云镇(雍正)十年立了石碑:见月闭,见月开。西安的大平原哲玛提老是初三,乡里有大月初二小月初三到如今。”

另外,《圣源道堂(胡门门宦)》中也写到:“我老满拉在西安大寺求学期间,听那里的老者门说:西安城内十多个清真寺的众穆斯林在教法教律方面一直坚持格底目的遵行,每年逢斋月时,见月闭,见月开,若云曚不见月时必须数够舍尔巴讷月的三十天,则是大尽初二、小尽初三……这都是由穆罕默德圣人和他的一些索哈白立行扎根的,直到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从未有过一点变动。”“不幸的问题竟然在康熙二十年(1681年)丁酉年间发生了,当时本坊教民将河南的一个阿訇,人称“黄巴巴”被聘请为本寺伊麻目,他任教后不久,每次在主麻上演讲卧尔咀时逐渐倡导什么“尊经革俗、凭经立教”等。他的企图是首先在西安城内将大尽初二、小尽初三改为见月闭、见月开,或初一闭、初一开,或初二闭、初二开,……”后遭到勇武马爷等人的反对而终。马爷在康熙二十五年无常后,黄巴巴等人“强制性改窜古教的教义,并推行新生的教义活动,非常遗憾,格吉木派的一些教法教义就在那败类——黄巴巴及其同谋的强行推行下乱套了,一千多年的古教传统被他们扰乱了……“尊经革俗,弃古立新,尊重圣贤,但不以其作媒介”而求世卖教,遗臭万年,万劫不复。”。“黄巴巴无常之后,其徒弟宁夏固原的杨尕咀(“尕咀”是专长于伊斯兰教法经典的尊称),名杨聪阿訇于雍正年间(1723-1735)任教并奉行了他的新教仪。杨尕咀(于乾隆廿一年无常)之后其徒弟“小西宁”(名讳不详)阿訇继续宣传新教仪,而且他在雍正十年(1732年)戊子年三月(伊历三月)间,在该寺撰写了阿拉伯文“月碑”一座,”。

上文黄巴巴应该是湖南的皇甫经,据《经学系传谱》记载马明龙传湖南的皇甫经,皇甫经先生曾经在西安设帐,皇甫经传弟子固原杨氏兄弟。另外《天方正学》中《黄真人墓志》称黄巴巴为“楚南人”,“师事武昌马真人”,“真人归于西安”。 上文中提到的杨尕咀为黄巴巴的弟子,现在西安清真大寺内有一块碑,名为《杨先生碑文序》记载“乃我教读杨先生,讳聪者,籍属固原……西安大寺礼请开学……”,杨尕咀即是杨聪,对照《经学系传谱》中的记载,皇甫经先生的弟子杨氏兄弟为固原州李旺堡人士,杨尕咀应为杨聪。在马正明的《圣源道堂(胡门门宦)》中写“据史籍记载:当时任教的阿訇是宁夏固原的,姓杨,名聪,号称杨尕咀阿訇,其后是其徒弟“小西宁”阿訇”, 所里这里的河南的黄巴巴应为原文小经翻译错误。黄巴巴与云南的蔡巴巴都师从于马明龙先生,马明龙为朱仙镇古行十三条的制定者,但是在古行十三条中并没有关于斋戒时间看月问题,黄巴巴到了西安之后,也只是改革了三件事情,并最终立碑确立下来,说明这些都是需要改革的地方。马明龙在当时中国穆斯林存在争议的时候即使表达了保守的态度,在某些方面也具有革新的思想,在十三条中并没有把看月问题指出来,说明在这一争议中至少不是严格遵守伊斯兰教传统,可以有革新的空间。

同时上文还提到了“勇武马爷的反对”和对黄巴巴的“败类”、“求世卖教”“遗臭万年”等字眼的描述,我们不难想象当时在西安回族中“黄巴巴”推行改革所受到的阻力,说明在当时西安格底目教派中还是存在很多的差异,用“新教”和“古教”来区分当时是否接受“黄巴巴”改革,说明当时西安清真寺中已经存在了差异。并且所谓的“新教”最后取得胜利,并以立碑的形式将这种改革成果确定下来以维持这种改革,说明格底目教派作为“古教”并不是一层不变的,也是随着经学知识的传播和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吸收新的思想,在不断的革新。

三、小结

西安清真大寺月碑虽然为立月碑确定斋戒时间,但是这并没有结束关于斋戒日期的分歧。在《圣源道堂(胡门门宦)》里有这样的记载:“西安大皮院的清真寺坚持大小尽初三……乡村里大部分哲玛提自伊斯兰教传入我国以来一直坚持大月初三、小月初二……直到现在(即乾隆十四年)的斋月来临,我们西安大寺的7个阿訇仍然坚持遵行新教义,即见月开,见月闭,并在昏礼前日朦而食等” 在现在咸阳胡登洲坟上的月碑在碑额记载“见月凭证”,这块月碑是变乱前二十年由胡登洲的九门世徒给他的故乡渭城大寺的。 可见关于斋戒时间问题,在西安及附近一直在继续。这种影响持续到今天。曾在西安回坊观察到,至今还是存在不同的斋戒时间,洒金桥清真寺为“见月开见月闭,如果见不到月就初二开斋”,今年因为阴天没有见月,所以初二开斋。锦业路清真寺、广济街清真寺也是初二开斋,而清真大寺为“见月开见月闭,不接受外地报月,需有两人以上见月才可”,今年由于天气原因初四开斋,因为西安大寺在西安回坊格底目中的“中心”地位,这种主张通过大寺影响了周围其他格底目寺坊的传统。

从月碑对西安清真大寺的影响可以看出中国伊斯兰教中不同寺坊经学传统的确立特点。在中国伊斯兰教历史上,即使是同一教派的不同寺坊,也可能会在不同寺坊上有不同的传统,一方面,一些寺坊在某个时间点会出现受到某个经师的学说的影响或者掌教或阿訇的影响而去改变自己的传统做法,另一方面,在改变之后,又会通过各种手段去维护自己已经改过的传统,防止被变更。西宁马在西安立了月碑之后,又在自己的家乡立了同样的碑,碑上刻有:见月闭,见月开,并在昏礼前以日曚而食;礼拜中则念:…哈米德合;伊历十二月初旬十天内不受戒等”。当时在西安求学的“胡子太爷”在胡门门宦中的关于斋戒时间问题,确定了“遵守见月闭、见月开,若云蒙不见月的情况下,遵行大尽初二、小尽初三,并在沙目之后以星灿而食等原则。”

西安清真大寺导游词 篇4

据寺内现存石碑记载,清真大寺建成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元年(742年),距今已有1250多年的历史。经宋、元、明、清几次重修和护建,逐步形成规模宏大,楼台、亭殿布局紧凑和谐,庄严肃穆的建筑群。清真寺前后分四个院落,占地面积13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前院紧临照壁的木牌楼,高约9米,琉璃瓦顶,挑角飞檐,雕梁画栋,极为壮观。南北两边为仿古建筑的接待室。

第二院是悬挂“清真寺”匾额的五间楼。院内树木成荫,花圃对称排列,石制牌坊矗立其间,碑阴镌刻有著名书法家米芾、董其昌的题字。

第三院是敕赐殿,院中央是三层结构精巧的八角形省心楼。南北两厢是经堂、宫殿,里面珍藏有阿拉伯文和汉文翻译的经文及珍贵字画等。

第四院中心是一真亭,又名凤凰亭,南北各有面宽七间的厅房。南厅后有石碑廊,陈列着创建和重修清真寺的碑刻。

宁夏的清真寺的导游词 篇5

南关清真寺是宁夏最大的清真寺之一,该寺位于银川市南关南环东路。明末清初始建于南门外,1920__年迁至城区,1953年经过扩建,成为一座拥有大殿63间、面积1200多平方米,南北配房41间,占地为20多亩的建筑群,其规模居于当时银川市区7座清真寺之首。原寺为中国传统古典建筑风格,殿堂门窗皆为红松木,雕刻工艺精细,惜于“__”中遭拆毁。1981年重建,改为阿拉伯式建筑风格。 20__年南关清真寺开始进行大规模的修葺,维修工程耗资700多万元,历时1年多,对清真寺进行了全面的修缮。这座阿拉伯式建筑风格的清真寺对中外游客开放。

该寺由回族建筑设计师姚复兴主持设计。主体建筑分上下两层,建筑面积1300多平方米。礼拜大殿位于上层,沿着弧形阶梯拾级而上,是二层平台,平台与大殿之间有一道汉白玉贴面的双心圆券柱廊。大殿呈正方形,边长各21米,窑殿用汉白玉做成圆心复叶型壁龛形式,上刻《古兰经》。大殿中部有4根绿色瓷砖贴面的方柱。

大殿顶部为一大穹顶,直径为9.5米,四角各为一小穹顶。大小穹顶通体全绿,顶部均有宝瓶装饰,其中大穹顶上的新月距面22米。大穹顶底部与殿内的方柱之间为圆柱形的鼓座,开设有24扇天窗,加上大殿内南北两侧各开6扇大窗,增加了殿内之光照亮度。此外,殿内还是19盏大宫灯,墙壁置双管玉兰灯。礼拜大殿下层为小礼拜殿、阿訇住房、会客室等,以回廊相连接。以后,该寺在大殿前又添建了两座方柱形的“邦克楼”和两侧长廊,使整个清真寺的风格浑然一体,典雅华美,庄重宏伟。殿前还有一喷水池,绿萍浮水,莲荷映月,院内绿树成荫,春夏秋三季百花争艳。

清真大寺导游词作文 篇6

寺内悬挂有阿拉伯文和汉文经文匾额、经文抱柱楹联、经文望板、经文石刻匾额、经文转刻匾额、汉字砖刻匾额,汉字抱柱楹联、汉字砖刻匾额、汉字石刻匾额,汉字碑和一组砖刻。题赠者有清代醇亲王、礼亲王、肃亲王。此外还有清待御使、总督、举人等回族官员和学者,以及当时的社会贤达。是全国保存古传匾额楹联非常丰富的清真寺之一。这些匾额楹联颜、柳、欧、赵各体具备,十分珍贵,被学者赞为清代书法的展览厅,并构成其享誉国内外的一大亮点。

南寺:大寺南侧清真寺大街12号。始建于清道光年间(1822)。主体建筑为抱厦坡脊殿顶结构,周围耸立着八个造型各异的楼亭,直插云天,巍峨壮观。“__”时两次火灾,大部分古建筑焚毁。1985年市政府拨款近10万元修复了对厅、走廊等,1995年民办公助集资近100余万元新建大殿(可容纳800人),基本恢复了原貌。

上一篇:驾驶员奖罚制度下一篇:电信优秀员工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