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校本培训总结

2022-06-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总结是记录某个时期的学习或工作情况,通过系统性分析的方式,编写出详细的书面报告,通过这份报告的内容,可让我们更加了解工作情况。那如何写出科学合理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新教师校本培训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新教师校本培训总结

教师校本培训的新思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显然,提高基础教育国际化水平,目的就是要借鉴国际上先进的基础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在继承我国基础教育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解决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问题,以促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对学校而言,就是要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需求,使推进教育国际化的过程成为解决学校教育改革发展中难点和重点问题的过程。

没有高品质的教师,就不可能有高品质的教育,没有高品质的教育就不可能有高品质的学校,培养高品质的教师需要高品质的培训。为了顺利度过学校和教师发展的“高原期”,同时有效解决学校教师校本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提出“以提高学校教育国际化水平引领学校和教师发展”的发展战略,学校在大力推进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将推进教育国际化与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有机融合,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高品质的基础教育国际化资源开展教师校本培训,不仅有效提高了学校教育国际化水平,而且进一步完善了学校教师校本培训的内容与形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请进来”:邀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两栖”专家深入指导

针对学校教师校本培训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学校在推進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特别注意优选既有一定理论高度又有一定实践经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国内与国际相结合的“两栖”型专家及团队,如美国的罗伯特·J. 玛扎诺教育研究所、《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的作者—全美最佳教师雷夫·艾斯奎斯、《如何成为高效能教师》一书的作者—黄绍裘博士以及黄露丝·玛丽等,将这些专家及其团队“请进来”开展教师校本培训。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聘请了玛扎诺教育研究所的教育教学专家(包括玛扎诺本人),为学校进行了“私人订制”式系列教师校本培训:2013年暑期,进行了以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为核心的集体化理论培训与个性化实践指导;2014年暑期,进行了以课堂教学实施策略为核心的集体化理论培训与个性化实践指导;2015年暑期,进行了以教学反馈与评价为核心的集体化理论培训与个性化实践指导;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来自英国伦敦南岸大学的安东尼·巴恩斯和米歇尔·希图尔特两位专家于2016年11月25—28日,为学校开展了“利用英国CLD系统进行生涯指导规划”的全员培训。安东尼·巴恩斯是英国国家职业标准资质委员会成员、特伯雷基督教堂大学访问高级讲师、国际咨询师、职业教育和指导协会的前校长和终生荣誉会员,米歇尔·希图尔特是职业指导咨询理科硕士(荣誉)、国家就业指导机构委员会成员、资深国家职业教育和咨询师,这两位专家的培训既有理论高度的点拨,又有非常“接地气”的实践指导,较好地满足了教师校本培训的需求,让每位教师都获得了一定的理论提升和实践认知。

二、“走出去”:让学校教师校本培训福利变为一种奖励

经常听到这样一种说法:培训是一种福利。但是,当培训不得不占用教师的课余时间甚至休息时间时,教师不免会产生抵触情绪,这样的培训不是福利,而是一种负担。教师是成年人,教师的学习原本是个人的一项自觉、主动的行为,因为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学习需求,但当学习变成一种组织行为,就可能成为负担,因为在“组织学习”中,个人的需求很容易被忽略,造成供需不符。

当各种千篇一律的培训开始“泛滥”时,教师们并不会珍惜这些培训机会,培训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因此,除了必要的统一培训外,学校应实施个性化培训,把培训变为一种“奖励”,特别是奖励那些优秀教师,促进其专业发展,满足其成长需要。为此,学校采取“走出去”策略,让校本培训成为一种“福利”,成为一种激励措施,激发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校本培训。比如,学校与牛津大学签订教师培训协议,让教师们“走出去”参加教育国际化学习培训。为了激发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获得良好的培训效果,学校规定,凡是想参加此项培训的教师,不仅要在培训之前自觉、主动地参加校本外语培训(至少半年且要通过学校的统一测试),而且在培训期间要认真参加各项培训学习与实践活动。如此一来,大大调动了教师参与培训的热情,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立项目”:让学校教师校本培训真正满足教师需求

教师校本培训必须解决教师学习内在动力不足的问题,这就要求校本培训必须满足教师学习的内在需求。但是,学校内不同教师的专业背景以及所教学科不同,各种生理、心理影响因素也不尽相同,对于校本培训的需求自然也千差万别。教师们已经厌倦了长期、重复的集体性通识培训,为此,学校采取了“立项式”校本培训策略,通过“立项目”的方式增加校内教师培训的自主选择性,以满足不同教师的需求。比如,学校通过“外语课中外双师共同授课”项目,真正实现中外教师共同备课、上课、教研,共享资源,共同进步。再比如,2016年初,学校成立了“STEM课程开发与实施”项目,学校首先鼓励在此方面有兴趣、有需求的教师参加北京市朝阳区教委举办的“STEM课堂参与”专项学习培训,并在此基础上组织选拔14位有能力的教师于2017年2月寒假期间赴美国参加“STEM课程开发与实施”专项学习培训。这种培训方式不仅真正满足了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也为学校即将立项的“STEM课程实验班”做好了师资储备。

四、“校本化”:让国际上先进的基础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落地生根

教师校本培训国际化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教师校本培训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将国际上先进的基础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校本化,解决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比如,2013年暑期,学校通过“以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为核心的玛扎诺理论”校本培训,解决了多年来一直困扰一线教师的“三维度”课堂教学目标的难度水平界定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具有校本特色的“三维度四水平”课堂教学目标,并逐步形成了校本特色课堂—北京市第八十中学“三生和谐”

课堂。

“三维度”课堂教学目标的提出是新课改的一个亮点,但调研结果表明,三维目标在教学实践中落实得并不尽如人意。对一线教师来说,除了过于注重“知识与技能”一維目标以及三维度目标难以融合这两个问题外,更棘手的难题是缺乏对教学目标难度水平的界定。关于“三维度”课堂教学目标的难度水平界定,国内学科课程标准中也有相关的阐述。比如,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将认知性学习目标分为四个水平、技能性和体验性学习目标各分为三个水平,并用不同的行为动词加以区分—同一水平不同维度使用的行为动词不同,同一维度不同水平使用的行为动词也不同,不同维度不同水平使用的行为动词当然更不同,而且,同一维度同一水平还可以使用不同行为动词,导致教师在教学中难以准确区分并有效运用;此外,由于汉语语义的丰富性,相近的行为动词很多,用不同的行为动词区分教学目标的难度水平,造成教学目标难度水平界定混乱;同时,由于三维度教学目标是有机融合在一起的,常常会出现某一教学目标中包含的三维度目标难度水平各不相同的情况,让教师无所适从,不知以何为基准来界定其难度水平。

为此,我们在“以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为核心的玛扎诺理论”校本培训的基础之上,借鉴玛扎诺理论[1]对于学习目标的四水平分类法,提出以“知识与技能”的难度水平为基准,将三维度教学目标划分为四个难度水平,从低到高分别为:水平1—知识与技能提取目标(包括识别、回忆和执行三种类型),水平2—理解目标(包括整合和象征二种类型),水平3—分析目标(包括配对、归类、概括、分析错误和具体说明五种类型),水平4—知识与技能运用目标(包括决策、实验、调研和解决问题四种类型),即基于玛扎诺理论的“四水平”课堂教学目标。将新课程理念的“三维度”目标与玛扎诺理论的“四水平”分类有机融合,作为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理论依据,设计出来的三维度融合、四水平分明的课堂教学目标,形成了八十中学独具特色的课堂教学目标体系—“三维度四水平”课堂教学目标[2]。

正如钟启泉教授所说:“课堂教学改革必须从变革教学设计做起,从推进‘三维目标链’的教学设计做起。”“三维度四水平”课堂教学目标正是“三维度”课堂教学目标结合“四水平”分类形成的完整的、进阶式的“三维目标链”,它将成为开启八十中学课堂教学改革之门的一把金钥匙。

提高基础教育国际化水平关键在教师,而教师的国际化水平高低又与校本培训密切相关。近几年来,北京市第八十中学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立项目”“校本化”等不同策略,为教师的校本培训注入活力,不仅有效提高了教师的国际化水平,也真正促进了学校的国际化发展,初步实现了“以提高学校教育国际化水平引领学校和教师发展”的战略

目标。

参考文献

[1]罗伯特· J.玛扎诺,黛布拉· J.皮克林,塔米·赫夫尔鲍尔著;卲钦瑜,冯蕾译.学习目标、形成性评估与高效课堂[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5-25.

[2]赵玉泉.“三维度四水平”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与实施[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4(9):32-35.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校本研究专项课题:北京市第八十中学“三生和谐”课堂教学行动研究,课题编号:BBA15026)

作者:赵玉泉 宫丹

第2篇:高职院校新教师校本培训体系探索

摘 要:新教师是高职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素质的高低对高校的发展有着直接影响。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高职院校需要对新教师的培训体系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使其更加适应当前高校的教育,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实现高校的长远发展。首先对新教师校本培训体系进行简单概括,然后通过对校本培训的具体实施过程进行介绍,进而对未来发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说明。

关键词:高职院校;新教师;校本培训;探索

新教师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新鲜血液,对于高职院校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理念的转变都有重要的影响,是推动高职院校改革的重要力量。但由于新教师多为刚毕业的大学生,因此在身份的转换,以及教学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让新教师在短时间内适应高职院校的教学环境以及教学模式,加强对新教师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在培训新教师的过程中,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校的具体情况,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自身专业素养,以促使新教师快速适应高职院校。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培训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完善高职院校新教师的校本培训体系是高职院校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高职院校新教师校本培训体系概括

1.新教师培训体系的培训流程

我国很多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的校本培训体系,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培训理念与方法,对本校的新教师校本培训体系进行了改革和完善。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新教师培训的主要流程有:

(1)初步掌握高职院校的整体情况。通常在培训以前,高职院校都会要求新教师通过书面报告的形式对本校的各部门、规章制度、工作内容等进行简单的了解。

(2)选取培训教师。高职院校的校本培训,培训教师通常都是从校内选取的具有丰富教学经验、教学能力非常强的教师。

(3)正式进行培训。新教师在对高职院校有初步的认识与了解以后,需要正式对教师进行培训。而培训的主要内容是针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自身素养的提升方面,如教师的仪表仪态、PPT的使用、基本的教学规范、教案的编写等等。而该部分内容的培训时间通常在7~15天。

(4)检查教师的培训情况。高职院校可以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对教师的培训情况进行检查。例如,技术类的院校或者专业,高校可以通过让教师到基层实践的方式检查教师的培训情况,进一步丰富和巩固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2.新教师培训体系的培训内容

高职院校的培训主要包含几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可划分为:

(1)培训目标:在对新教师进行培训的过程中,需要将培训的理念与高职院校发展的目标相结合,从而帮助新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有正确的定位,增加与所教学科的情感,促使其在培训的过程中能够与培训教师配合,实现专业知识的提升、专业技能的提高,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具备教师应有的素质。此外,在培训时,新教师还会对高职院校有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对于其增强对高职院校的认同感、融入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培训的内容:高职院校在培训新教师时,需要遵循培训目标,对新教师的培训内容以及培训方法进行确定,使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高职院校的培训内容通常从新教师的个人着手,丰富新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升新教师的自身素养。然后,培养新教师的专业技能,使其掌握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如教学方法、计算机软件的使用等等。在完成新教师的个人培训以后,需要从整体对新教师进行培训,提升新教师的团队协作能力,增强新教师的集体意识。此外,对于技术类较强的教师,在培训时还可以将其与企业等联合,通过基层训练的方式深化对新教师的培训。

(3)培训形式:高职院校培训的形式众多,如专家讲座、实训、现场观摩、研讨等等,为此,高职院校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参考新教师教授的专业选取培训形式。需要注意的是,培训形式不要过于单一或繁杂,单一会影响新教师的学习兴趣,繁杂会影响培训效果。

(4)培训评估:高职院校在对新教师培训完成以后,需要对成果进行检验,通过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估。为此,要求高职院校能够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训评估体系,对教师的培训结果有科学、客观的评价,进而对其中的不足之處进行改进,逐步完善校本培训体系。

二、高职院校新教师校本培训具体实施过程

1.明确培训对象及内容

高职院校在对新教师进行培训以前,需要事先对新教师的情况进行调查,掌握整体情况,进而根据新教师的实际情况,设计培训方案。这主要是因为新教师是从全国各地选拔出来的,并且新教师在授课内容方面也存在差异,而对不同授课类别的教师,在进行培训时,培训的内容也会有所差异。高职院校需要在正式培训以前,对新教师的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然后依据新教师所教授的学科等设计出培训方案。此外,高职院校还需要分析新教师在入职初期可能会遭遇的情况,然后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为新入住的教师解除后顾之忧。

2.设计具体的培训方案

高职院校在对新教师进行校本培训时,需要制定科学且人性化的培训方案,从而保证培训的效果。为此,高职院校需要从整体性、实效性、特色性三个方面对新教师进行培训,从而在提升新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保证本校培训体系的完整性、特色性。高职院校在设计培训方案时,可以将培训方案分为两个部分的内容,即统一培训和分组培训。

(1)统一培训:它主要是指高职院校在设计培训方案时,将共同的部分放在一起进行培训,这样不仅有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还有助于不同学科教师之间进行交流、学习,提升教师的集体意识,对于提升新教师对高职院校认同感等有重要的影响。高职院校在对新教师进行统一培训时,可以分为认知培训、教育知识培训、教学技能培训三个模块。在进行认知培训时,培训教师需要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历程、当前的发展现状、未来的展望、本校的校园文化、需要遵循的规章制度等进行讲解,从而让新教师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高职院校。而该部分的培训,培训教师可以通过开讲座、播放小视频等方式,帮助新教师认识与掌握;在进行教育知识培训时,需要培训教师对本校的教学系统、教育方案、教育理念、教学基本规范等进行讲解。该部分的培训,培训教师为了避免讲解的枯燥性,可以在讲解的过程中,通过进行适当的互动与组织小活动等方式,加强新教师的学习;在进行教师基本技能培训时,培训教师需要讲教学方法,如创设情境、PPT、电脑、软件的制作与使用等等。而该部分的培训,教师可以在培训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使用,帮助新教师练习与使用。

(2)分组培训:它是主要针对教授专业不同的教师而设计的。为此,可以将新教师分为两个类别,教授基础课程的教师和教授专业课程的教师。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如果不对其进行分组培训,则无法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显著提升,也会缺乏一定的针对性。为此,高职院校需要根据教师教授学科的特点制定不同的设计方案进行培训。针对基础课的教师,高职院校在进行培训时注重专业技巧的培训。而针对专业課程的新教师,在进行培训时,会更加注重其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培训。在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时,特别是专业性非常强的专业,高职院校可以积极与企业合作,通过参观企业生产,让新教师进行基层练习等方式,增强新教师对专业知识的应用,以及专业能力的提升,从而为其教学质量提供基础保障。

3.选择优秀的培训教师

高职院校要想保证培训质量,培训教师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为此,需要高职院校优化对培训教师的选择。为此,高职院校在选择培训教师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渠道进行选择:

(1)从教师中选择。教师中会有很多教学经验丰富、品德高尚、责任心强、教学方法出色的优秀教师,他们可以为新教师提供丰富的真实教学案例,从而帮助新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的知识与技能。

(2)从中层管理者中选择。高职院校的中层管理者在教学理念、社会阅历等方面有非常明显的优势,说话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因此,从该部分人群中选择培训教师可以从多方面对新教师的能力进行提升。此外,高职院校还可以从外聘教师中进行选择,该类教师具有丰富的社会实践,在教学方面也有一定的能力,因此也可以将其作为选择的对象。

4.加强培训过程的监督

当前,在培训中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就是培训的不认真,这既包括培训对象的不认真,也包括培训教师的不认真。因此,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监督,也是提升高职院校培训效果的有效方法。为此,高职院校可以选取专门的人员对培训进行监督。监管人员需要定期、不定期地对培训过程、培训的内容等进行监督,从而约束培训教师以及新教师的行为,增强培训人员对培训的重视,提升培训的效果。

三、高职院校新教师校本培训体系需注意的问题

培训是提升高职院校教师水平的主要方法,因此,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当前高校体系的不完善,使高职院校在对新教师进行培训时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注意,具体主要有:

1.建立高质量的培训师队伍,提升培训师的水平

培训师是培训新教师的关键,培训师的质量对新教师的培训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建立高质量的培训师队伍是非常重要的,需要高职院校能够定期对培训师进行培训,从而保证培训师队伍的高质量、高水平。

2.增强对高职院校培训的重视

当前仍有一些高职院校对新教师的培训缺乏重视,致使培训师以及培训对象在培训的过程中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培训,使培训成为一种形式,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使高职院校浪费培训的资金。此外,高职院校在对新教师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还需要跟随时代的发展趋势,不断对培训的方式与手段进行调整,逐渐完善校本培训体系。

综上所述,新教师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提供了生机与活力,对于高职院校教学模式的改革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新教师缺乏经验,为了提升新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需要加强对新教师的培训。因此,高职院校的校本培训体系是非常重要的,需要高职院校加强重视,通过不断的改进与完善,提升培训的质量,为新教师的教学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彭明成.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有效培训研究:基于成人学习理论的视角[J].职业技术教育,2014.

[2]吴强.基于教师专业化的高职院校教师培训现状及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0.

[3]王岚.长三角地区高职院校教师职后培训现状的调查分析[J].职教论坛,2015.

[4]黄宏伟.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

[5]李双芹.基于组织文化建设的高职院校教师分层培训策略研究[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3.

[6]宋雷,彭华华,王龙,等.基于校企培训基地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7]李玉霞.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式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4.

[8]李丽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以辽宁省为例[J].现代教育管理,2010.

编辑 薄跃华

作者:蒋文吉

第3篇: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校本培训研究

摘要:从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校本培训这一不可替代的教师培训平台上,审视其作用优势、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对策,加强校本培训的管理指导,提高培训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以实现区域教育的快速均衡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校本培训;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深入进行,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方式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转变。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中小学校及教师的数量庞大,而且地区差异性较大,绝大多数教师不可能长时间脱离教学岗位参加培训,所以加强对中小学教师师资培训工作的研究,建立起新型的教师培训模式就成了一个十分迫切、急需解决的问题。

新课改十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师的校本培训是一个行之有效、易于操作的途径和模式。我国普遍开展的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是伴随着新课改进行的,至今已有近十年的历史,它对于提升教师的素质和专业能力,对于学校的长远规划和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什么是校本培训

按照欧洲教师教育协会的定义,“校本培训”是指根据学校课程和整体发展规划的需要,由学校发起组织,旨在满足教师个体工作需求的校内培训活动。这一定义,清楚地指明了校本培训的出发点是为了“学校课程和整体发展规划的需要”,校本培训的主体是“学校”,校本培训的目标是为了“满足教师个体的工作需求”,同时也指明了校本培训的场所就是“校内”。

“校本培训”一词界定的关键在于对“校本”的认识。所谓校本,顾名思义,就是以学校为本。它应该包含三重含义:以学校为基本单位;基于并为了学校的发展;学校拥有较大的自主权。“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是“校本”最具代表性的特征。

二、校本培训的作用与优势

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师培训的核心价值至少应体现在:一要较好地满足教师的需求,强调高契合度;二要最大限度地减轻教师的负担,让教师在本岗位上学习、历练、提高,增强实效性;三要发挥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功效,注重培训后教师的变化,追求高迁移度。

近十几年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简称我市,下文同)教师培训追求的目标就是有效、高效。从以往“综合素质培训”、“新课程培训”、“教师专业能力培训”的培训效果,我们清楚地看到校本培训是其它模式培训所不可替代的,其作用优势如下:

1.有效的解决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校本培训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为目标,针对学校和教师的实际,自主确立培训的目标、内容和方式,以学校为主体进行管理和组织,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提高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中凸现成效。我市的秋实中学,通过校本培训,针对学校教师的教学难题,开展“一课三摩”,经过教师的反思实践,“同课异构”,最终形成个性化设计,打磨出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经典。这种立足岗位的研修不是别人告诉而是教师自己“悟”出来的,这样的研修基于教师教育教学中的真实问题,这种研修解决的是教师的现实问题,研究的结果直接应用于课堂,体现出个人意义,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同时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地位。

2.有效解决工学矛盾,有利于继续教育资源的弥补。目前,许多中小学教师为参加培训,不得不调课甚至停课,严重影响了中小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这些都是制约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现实问题。而校本培训是以中小学教师任职的学校为阵地,因人而宜,因校而宜,因时而宜,可以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方式,选取适当的内容,拥有灵活的时间,有针对性地完成培训任务。如我市开展的全员教师岗位练兵,就是通过校本培训得以有效实施。首先,学校自主地确定其培训目标,合理地安排教师的培训时间,通过各教研组或学年备课组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使不同教育、教学水平的教师都能在岗位工作中得以提高。不仅丰富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资源,而且形式灵活,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缓解了继续教育过程中经费短缺、时间冲突的矛盾。

3.有利于学校整体工作的发展。校本培训是在学校的现实环境中进行的,培训的目标、内容、形式都是切合学校的实际工作,能够将学校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师资等各种资源最大限度地整合起来,并加以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这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节约了大量的培训经费,还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交流与合作。教师之间开展交流互动是校本培训的重要形式,也是对学校培训资源最好的利用。校本培训强调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充分挖掘与同伴交流合作的价值,不仅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也推动了学校的发展。

4.培训的方法、手段更加灵活多样。校本培训的方式制约着校本培训目标实现的程度,影响着校本培训任务完成的质量,在教师培训中起着很关键的作用。与以往大规模的院校集中培训的方式相比较,更具灵活性。大规模的院校培训往往是以专家讲座为主,形式单一,缺乏个体的针对性与互动。而校本培训的方式可以因人而宜、因材施教,其形式、方法、手段更加灵活多样,实现了由传统的“单一性、封闭性”模式向现代的“多样性、开放性”模式的转变。

5.能客观面向教师个体发展的实际需求,增强了培训效果的实效性。校本培训的内容是根据教师个体自身的专业发展要求而制定的,具有自愿性和实效性。培训者可以根据教师个体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和内容,以教育教学实践为载体,把校本培训的内容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它有效地克服了以往院校培训模式下培训成果转化的延时性和间接性,可以将培训成果更加及时地、直接地转化为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与水平上来,更加突出校本培训的实效性。

三、校本培训的问题现状

1.校长的办学思想、认识水平与重视程度对校本培训的影响。校本培训是学校自主性的教师培训、教学研究活动,校长的办学理念,校长对校本培训的认识水平与重视程度将直接影响到校本培训的质量。如果校长还是停留在教师是“蜡烛”的传统观念,不懂得新时期教师应该是“果树”,教师在奉献的同时,更需要营养,校本培训就很可能会流于形式。如果校长能认识到校本培训的重要意义,为了教师的成长,为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进行长远规划、中期谋划、近期策划,在人力、物力、财力、硬件设施、场地提供等各个方面给予充分重视,必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创造出自己的培训模式与方法,更加凸显校本培训的实效。

2.办学条件的差异性对校本培训的影响。学校开展校本培训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作支持。在经济发达地区,开展校本培训的条件比较好,硬件设施齐备,师资力量强,进行教师校本培训更容易一些,其效果也相对更好一些,教师的专业水平发展得更快、更高。而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校本培训的条件比较差,尤其是校本培训经费不足的问题特别突出,校本培训所需的师资力量也难以保证,加之有些学校校长对校本培训重视程度不同,实施力度不同,都使得校本培训的效果大打折扣,严重影响了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积极性。如果办学条件的差异长期得不到解决,将进一步扩大校本培训校际之间的差距,造成强校更强、弱校更弱的恶性循环局面,这将严重地影响教育的均衡发展。

3.校本培训的管理、评价对校本培训的影响。健全的管理制度是校本培训工作得以有效开展的有力保障,校本培训管理与评价也是引导学校有效开展校本培训的关键,管理者通过各种机制对校本培训的规划、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过程进行有目的地控制的各种职能活动,这对于中小学校校本培训来说,至关重要。目前就校本培训体制、机制以及制度建设、学时学分管理操作上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培训的管理在规范性和灵活性的统一上不尽人意。如何从管理的角度对校本培训的组织和实施进行评价?如何量化评估制度,促使教师在制度的约束下参与校本培训活动,以达到自身发展的目的?如何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角度对参加培训的教师进行评价?这都影响着区域校本培训工作的进程。

4.以研代培缺少有效的培训方法。目前校本培训的不少做法都是以备课替代,有研无修,校本培训的基本要求首先是学习:一是要有学习的动力,这是一个比较理性的问题;二是要对学习内容进行选择。我们的学习价值在于专业发展,因此涉及教育方针和政策,教育教学基本理论,教育科学的研究方法,必备的教材教法,教育教学的技术手段等都必须学习;三是学习方式的选择。有自学读书,也有学习交流,如听、评课、观摩课堂教学、案例分析、课例研讨等方式进行。校本培训依托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对其操作可继承传统的一些做法,可借鉴一些现有的经验,但不可囿于经验,形成培训定势,滞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发展。因此,要在培训中不断创新思路,创新模式、开辟途径,创新方式,使校本培训走向科学、有效。

四、提高校本培训实效的对策

1.强化校长的校本培训责任人意识,健全校本培训运行机制。校长作为学校校本培训的负责人,必须强化校本培训的责任意识。校本培训制度建设作为一种长效机制,关键是要抓住“校长的领跑作用”,要关注校长的观念的转变。作为第一责任人的校长,要加强校本培训制度的建设,把有形的制度化为无形融入血液。正是基于这种思想认识,我市把校本培训制度的建设做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建立了“校长负责制”,明确校长在校本培训中的职责,明确校长要为教师的学习服务,校长应担负起校本培训总体策划的责任、全面组织的责任、全权保障的责任、全程管理的责任。校长要能为教师的集体学习创造条件,让教师体验到由于培训而提高工作效率的快乐,认识到团队合作的必要性。

同时,要健全校本运行机制,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整章建制,完善校本培训的管理制度,保证校本培训的规范运行,使培训管理有章可依,并将培训的管理纳入到学校奖惩制度的体系。这样才能有序、有效地促进教师个体发展,推动教师群体的发展,从而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

2.以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发展和学校整体发展为目标。校本培训是基于学校发展过程中教师存在的现实问题而产生的,校本培训的目的是拓展教师专业知识,提升教师专业技能,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为教师的个体专业发展和学校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因此,校本培训应以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发展和学校整体发展为目标,以解决学校和教师现实存在的问题为培训内容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长远发展融为一体,让二者互为条件,互相支持,实现教师个体与学校整体共同发展的“双赢”目标。

3.采取灵活多样、多元开放的培训方式,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积极性。学校应把校本培训与教师的常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实现校本培训教与学的统一。校本培训可以采取全员培训与分学科培训相结合、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结合,请进来、走出去聆听专家的讲座,考察先进学校的培训开拓培训视野。根据教师的需求设定主题研修、示范教学、师徒结对、案例研究教学评析,叙事研究等灵活多样、多元开放的培训方式。在培训中要特别注重对本校教师自身探究欲望的调动与挖掘,通过各种方式调动他们参与校本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本校教师既是培训对象,也可以是培训的主要师资。一些具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教师完全可以承担培训者的角色,用切身体验和现身说法与其他教师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这种对话与交流往往更形象、更真实、更具说服力。这种培训效果是那种空洞的理论说教所无法替代的。

4.积极建立协作互利的校本培训共同体,放大校本培训的效能。校本培训虽然是在本校内进行,而且强调要更多地借助于本校教师的力量,但不可忽视的是学校师资水平的差异,不能发生低水平的重复培训。校本培训不可忽视专家、学者在理论上与实践上的引领作用。我们主张建立专家引领、个人反思,校际之间、区域之间的协作互利的校本培训共同体。这种学习共同体,是一种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共同愿景,以团队学习为基本单位,以增强学校的学习力为核心,为校本培训服务的机制。它强调“主题切入、校际联动、区域推进、主动发展”。一方面充分发挥本校名师、优秀教师“传、帮、带”的积极作用,同时使“专家引领”中的无论是理论专家、实践专家,还是校内外的名师、优秀教师,通过他们的专题讲座、课例分析、师徒结对、导师引领等形式,对教师进行理论和实践传授,让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跟随导师学习。同时,在建立校际之间、区域之间的校本培训共同体中,每个人通过学习、交流、感悟、反思,把校本培训的成果转化为教师个人的专业能力,才能在这一培训过程中获得自我价值的体现,享受专业成长的收获与快乐,校本培训才发挥其真正的效能。

5.充分发挥进修院校的作用,为校本培训提供有效的专业支持。为保证校本培训的专业性、有效性,必须发挥进修院校教研员培训者的示范引领作用,作为本地区的教学专家,应为学校的培训提供指导。指导学校制定培训规划、实施方案、指导理论学习,深入学校课堂解析培训中的困惑,引领幷帮助梳理教师实践中的问题与经验,给教师的培训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支持。

哈尔滨市教师进修院校为解决基层学校在课程改革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下移到教研组,下移到课堂,通过调研出校本培训需要引领的问题,提供可操作的案例。进修院校在深入基层学校之前,进行充分的调研,将基层学校搜集上来的问题进行整理,并根据具体问题与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和基层学校共同研究制定集体深入的工作内容和形式,教研员还采取专题报告、新课程研讨日、学科集体备课、教学行动研究、教学反思、课题牵动、面对面学术沙龙、网上学术沙龙等多种专业引领策略,引领教师研究新课程、反思新课程、实践新课程,为基层学校的校本培训提供了有效的专业支持。

“以校为本”是21世纪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理念。“以校为本”理念下的校本培训,就是一种源于教师个人专业成长和学校长远发展需要的继续教育,是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新探索、新模式。校本培训既是教师个性发展的要求,也是学校长远发展的要求。我们要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地制定校本培训的规划,让校本培训成为整个教师培训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而更好地、更有效地推动整个教师培训的开展,塑造有教育灵魂的教师,营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朱益明.论校本培训的基本理念[J].教育发展研究,2001,(11).

[2]施莉.我国教师校本培训研究综述[J].成人高等教育,2002,(5).

[3]郑金洲,俞海燕.认识校本培训[J].中小学管理,2001,(9).

[4]赵田增,赵敬春.走进校本培训[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5]湖北省十堰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实验课题组.校本培训“三型十环”模式的构建[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1,(12).

作者:迟秀芝

第4篇:古溪小学新教师校本培训方案

为了加强我校新教师队伍建设,努力营造有助于新教师专业成长的良好氛围,推进新教师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使新教师尽快熟悉我校各项规章制度,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环境,并进一步引导新教师走专业化发展道路,特制定新教师校本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和国家教育政策法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对新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新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水平和班级管理能力。以培训新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为重点,立足校情,通过网络学习、自学互学、专题讲座、教学实践、个别指导、检查督促、比赛等方式方法,进行校本培训,促进新教师思想道德素质、教学业务水平、班级管理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等综合素质快速提高,尽快适应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并引导新教师做好职业规划,走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

二、培训原则

1.以立足本校教育教学工作为前提,实行新教师、新班主任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以新教师、新班主任的可持续发展为本;

2.实行集中管理,以老带新学习与校本指导相结合,加强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指导;

3.重视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的训练,重视能力的培养,注重实践,讲求实效,以训促教。

4.新教师、新班主任培训要走规范化、程序化、校本化、课程化和系列化之路。

三、培训目标

通过加大对新教师、新班主任的培养,促进新教师和新班主任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学技能和班主任管理水平的提高,为新教师、新班主任成长提供一个快速成长的平台,实现“一年站稳讲台、二年基本合格、三年基本成型”的培训目标。

1.引导新教师做好职业规划、专业规划,走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

2.发展新教师的专业思想,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培养他们的教师道德责任和敬业精神,初步形成职业理想;

3.引导新教师了解校情、生情和教育政策法规,熟悉教育教学环境和背景,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

4.增强新教师的实践意识,在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中初步掌握教育教学、信息技术及科研的基本技能、方法与技巧,以满足教书育人的需要;

5.激活新教师主动学习的愿望,积极参与培训和实践活动,初步形成赏识他人、合作沟通、分享经验等良好习惯,为可持续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四、培训内容和要求

1.进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培训

教师专业化是国际教育的趋势。教师应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等诸方面的素质,才符合从教的整体要求。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普通的文化知识、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研究学科知识三方面,教师的专业技能是指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顺利完成某种教学任务的活动方式,教师的专业态度也可称为专业道德、专业精神或专业情意。通过培训,使新教师自觉走上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2.参加校本教研

要求新教师提前认真备好课,精心设计授课程序,上出最佳效果。授课教案要手写版,课前交指导老师签名并上交存档。课后要及时反思,把所得的体会、心得及时记录在教案后面。要按时积极参加校本教研和上级举行的教研、培训等活动,认真听课,做好笔记,课下及时反思,将所学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把所得的心得及时记录下来。教研组要特别重视对新教师的备课、上课、评课工作,多给些善意的指导意见,促进其提高。

3.“师徒结对”跟踪培养

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的作用,与新教师、新班主任结对进行跟踪培养。每学年初确定“师徒结对”名单,由学校办公室以文件形式公布。教学方面的

指导教师要从业务学习、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考试、反思等各个环节精心指导新教师,指导要中肯、具体,不要花架子,切切实实提高新教师的业务水平。新教师拜师要诚恳,虚心学习指导教师的教学艺术。指导教师除了上好示范课外,还要随时向新教师开放课堂及不定期的进入新教师的课堂进行听课指导,让新教师尽快成长,承担起教育教学的指导重任。新班主任方面的指导教师要从班级常规管理、处理问题学生、处理突发事件、召开家长会、与学生家长沟通、主题班会课的设计、开展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指导。

4.参加教育教学实践

新教师要积极参加教学实践,包括观摩学习、上公开课、说课、编写教案、编制试卷、教学基本功训练、教育技术能力训练、写教学论文、写教学反思和教学心得等。新班主任要积极开展班级的主题活动,上主题班会公开课,编写班会教案、德育论文和班主任工作反思和工作心得等。

5.考核

每学年举行一次新教师公开课(学科和主题班会课)、说课或教学技能等比赛活动,作为对新教师和指导老师的考核之一。

第5篇:新教师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XX校2013-2014新教师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XX2013年10月

随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不断深入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培养、培训的要求,开展校本培训成为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培训模式。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下,在教研室的组织下,我参加了2013-2014学年的新教师校本培训。在此期间,我逐渐树立了现代教育的思想观念,努力优化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努力使自己朝着成为师德高尚、素质精良、能够适应新课程改革实验需要的反思型、科研型的教师的方向而努力。

本学期通过校本培训,使我们进一步明确教师是课程改革具体的实施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观念和方法。

一、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已成为我们的共识。关键是课堂教学能像过去那样,不顾儿童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采用以灌输为基本特征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而应带之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等新型的学习方式。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以知识传授者的面目出现,以管理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不容丝毫的冒犯和怀疑。就有这种意识,教师就不可能公正的对待学生、真心倾听学生的看法和见解、尊重学生的质疑和创新。在教师这样的角色意识下,学生只能被动的做知识的接受者、储存者和知识的反复训练者。而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活动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有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不只是一个忠实的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实施将变成一种动态的、生动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XXX老师的课堂给我很深刻的印象。她的英语课,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模式,将枯燥无聊的高中英语课变成学生主讲的有趣的课堂。她会就某一个专题提前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回去自己查字典、翻阅资料做好准备。到上课的时候,每

位同学手上已经有了大量的资料,每位同学有话可说。这时候老师会选取1-2位同学来讲自己对某篇文章和某个语法点的的理解。这种做法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效率。

二、做孩子生命中的贵人

素质教育要求学校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倡让学生主动发展。但是,在学校中总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后进生。由于诸如应试教育和社会变革等因素给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增多,这类学生还存在着越来越多、越来越后进的趋势,严重地影响着学校的教育质量,同时也影响了学生家庭的生活质量。从长远看,还将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不稳定隐患。从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学校教育义不容辞地担负着使这些学生得到全面、主动发展的任务。对于老师来说,后进生有时候确实很让人头痛。他们学习成绩不佳,在学校总是出各种状况。老师的精力往往被这几个学生分走大半。对于刚成为新教师的我来说,在工作前一段时间,我每天被这几个后进生弄得十分头疼。但是听了XXX老师和XXX老师的讲座之后,我的思路豁然开朗。

XXX老师讲了一个他和学生的真实案例提出老师应当先和学生做朋友,要充分了解他的成长环境和家庭背景。陈益清老师提出要用尊重和信任来对待后进生。

在那之后,我通过亲自家访和电话家访等方式约谈了班上几位后进生的家长,了解到有的学生是留守儿童,得到的照顾很少很少,能得到学习上的指导就更少了。有的学生是单亲家庭,受着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双重压力。了解到这些之后,我对这些孩子多了一分理解,少了一分抱怨。从做他们的朋友开始,适时地找他们聊天,先让他们的生活变得阳光起来,再谈学习的提高。一步步来,效果不错。

三、案例撰写和教育叙事的研究

以前,我科研不太感兴趣,对如何撰写案例感到困惑,对如何反思小结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感到很迷茫。ZZZ老师谈到,她每次开一个公开课或者是去听课后,都会将自己的感受和启发整理下来,隔一段时间会总结整理一次。这么多年下来,她已经发表了不少有质量的文章。

从她的叙述中我深受启发。我开始尝试写教学随笔、教育叙事。记得萧伯纳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交换后仍然是各

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而朋友间互相交流,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根据自己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疑惑或闪光点,写教学随笔,以反思自己的教学情况,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研究探讨形成问题的原因,然后同事间相互交流、讨论,共同提高。面对疑难问题和困惑。我仿佛有了学习、进修的动力。一个个充满智慧的教育故事就在我们老师们间竞相传阅,一个个富有启迪的教学案例让老师们茅塞顿开,一句句课改语录沁人心脾。

课堂开放以后,教师的作用不是削弱而是加强了。教师的目标意识要加强,要从整体考虑课堂教学的育人目标;创新意识要加强,一切从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出发;合作意识要加强,教师应该走下讲坛,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探讨与交流;调控能力要加强,再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情况是无法预料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学习,不断研究课堂调控艺术。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对新课程改革学习还很不够,只能谈点粗浅的看法,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努力学习,才能不断提高。

第6篇:新教师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校本培训工作是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的培训,为了切实开展工作,我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培训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培训。学校的生命在质量,质量的根基在教师。为了适应教育变革要求,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保持和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我校在实践中逐步建立了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教科研为依托,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培训新机制。培训计划秉承和遵循这样的立意和宗旨,过去,人们将教师职业比作蜡烛,燃烧并溶化自己,照亮学生。今天,我们将教师职业比作火炬,在照亮学生的同时,点燃同仁。大家都能在这一立足学校实际的校本培训中共同成长,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成就教师的职业理想,实现教师的人生

一、转变培训观念。由于绝大多数教师原来所学的教育学是没有培训论的教育学,加上校本培训这一概念在我国正式使用的时间并不长,因此,教师对校本培训的认识难免存在一些偏差。另外,学校、教师和学生过分依赖和迷信统编的教科书。这种传统的思想上的习惯势力与校本培训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的强大的反差和深刻矛盾,将对校本培训的开发带来观念、制度层面上的阻力。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校对教师进行了校本意识,校本概念的专业性讲座,又通过网络视频教育,使教师尽快熟悉了校培训新观念。做到人人知人人懂,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夯实的基础。我们又多层面拓展课程资源支持校本培训计划,校本培训在师资上坚持以校为本。在校本培训中,我们对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态度、专业知识和能力等关系到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方面面给予了全方位关注,如教师的敬业精神、负责任的态度和成长目标等等。普通教师与专家的比较表明,教师的知识不仅有量与质的问题,而更重要的是结构问题教师所需要的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经验性知识和背景性知识,都是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整合,而专家致力于某方面的研究,见多识广,经验丰富,可以给教师提供迅速有效的帮助。

二、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发展的根据地在学校,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教师专业发展的很多品质是在课堂中、在与学生的交流中生成的。学校了解教师发展的需求,只有校本培训,才能真正适合教师成长和发展的需要,使教师成为反思型教师、研究型教师,走上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因为每一位教师都有他的优点、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而校本培训就扬长避短,很好地解决这类问题。教师长期在学校任教,教师之间、校长与普通教师之间,每人的长处、短处彼此都十分了解。比如,年轻教师课堂经验不足,不能很好地把握上课的进度、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能很好地调动等,校长、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就可针对这些常规问题对青年教师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这些指导可以在课堂中、也可以在课堂外、办公室里。所以,这样的培训模式针对性强,在某些方面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教师成长的主要园地,离开了课堂,教师专业化成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的发展就成了一句空话。学校要求既要把课堂作为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又要把课堂作为教科研的对象,以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来优化课堂教学,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以这一思想为指导,学校开展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如:教学研究周,围绕一个主题,如三维目标的制定和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等,这种研究不仅促进了授课教师的教学技能的提高,也促进了全组教师的共同提高。不打招呼听课是我校的一种新听课制度。目的是帮助老师更好的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促进老师更快地成长。主要程序是;没有事先通知,校或主任直接走进课堂听课,讲什么听什么,虽说对教师而言有些突然,但这既能证明一个教师的素质也能锻炼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我们要听的就是没有经过预设的课堂,要的就是一种真实的效果。力争做到当天听当天评。评析主要内容有:一是这节课在实现课标要求方面还存在哪些不足;二是教师备课熟不熟。三是教师本人的教学技能或教学艺术还需要怎样的改进和提高等等。通过这样的诚恳地评析,老师得到了直接有效的指导,比自己独自在教学中悟,要来得快,教师也就成长得快。学校还开展了教育教学反思评比活动,即要求教师提高问题意识,善于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归因分析,思考改进的办法和措施。要求每个教师每学期至少写16篇教学手记,而且必须是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真实感受,成功的、失败的都可以写,都可以分析总结,每年收到老师的手记100多篇。学校举行了课改研讨会,通过这些立足于教育教学真实情景的研究,使老师们感受到教学研究不是抽象的,不是纯理论的,离开了实践的研究那只能是空谈,对实践毫无指导意义。建立在这样平台上的研究,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作为学校管理者应该明确,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和教训,都是教师教育难得的资源,成功的经验是资源,失败的教训也是资源,因而教师的相互学习也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为了使老师们有更多的相互学习的机会,学校每月举办一次汇报课,通过听课评课相互促进,共同提高。。通过各种形式的研讨交流和互相学习,老师们的教育思想得到升华,教育观念发生转变,师生关系有了改善,工作方法有了改进,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增长了才干,职业道德和教学水平也得到了相应提高。

三、以丰富多样的活动积极推进校本培训向纵深发展。

如开展读书计划与读书心得、撰写论文和教师手记、听课计划与交流活动,学校图书馆每周向学生开放一次,学生可以借到自己喜欢的图书,或是老师推荐的图书,每读完一本书都要写出读后感。并积极鼓励教师撰写论文,教学反思。在每个学年开展校本培训的评选活动,根据开展情况给予不同等第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我校还多次组织观摩课和教学开放周活动,自我加压,锻炼教师,磨合队伍。

四、将课题研究纳入校本培训。

开展以课题为依托的校本培训。我校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级教育科研课题,并成立了课题小组,注意课题研究团队与校本培训的自然衔接,通过课题研究带动校本培训,促进教师群体专业素质提升

五、在校本培训中一批教师快速成长。得益于校本培训活动的大力开展,学校领导重视和支持,借助这一校本培训的平台,一批教师的影响扩大,业务能力进一步提高.老师们也更大程度地实现了教师职业理想和人生的自我价值。近年来,我校教学成绩在全县均列前茅,部分教师的论文发表在省市县级刊物。教师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础力量,课程改革的成败、教育质量的高低都取决于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有了一支敬业爱生、精通教学、教风严谨、团结协作、勤于研究、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就有了高质量的教学,就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作为学校,只有发展老师,才能发展学生。作为校长,应该把老师的发展放在第一,教师队伍是办学的根本,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形势的变革,如何通过一系列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建立,构建一支既富有科学探索精神,又具有较强的业务水平的敬业乐教的师资队伍,是各校管理层和全体教育工作者必须共同面对的一大主题。我们将在这一方面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以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

第7篇:教师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中,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就是教师的素质,教师素质的提高,不仅仅是教师学历层次的提高,更主要的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就是校本培训,它是教师成长的一只方舟,因此,做好校本培训工作非常重要。下面就我校校本培训工作情况做以总结。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

校长对校本培训有很高的认识,这是我校校本培训能成功实施的重要原因。开展校本培训,是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师队伍建设、落实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措施,是教师互相促进、学校整体提升的过程,是现代教师教育的新形式。我们不仅要按计划,把教师送出去培训,而且要把校本培训切实作为校长自己的本职工作,担负起校本培训第一责任人的担子,切实组织好校本培训工作,并成立了培训领导小组。校领导对校本培训工作做了充分的调研和预计,并进行了周密部署,制定了详实、可行的校本培训规划,为高效完成预期的培训任务奠定了基础。实施新课程,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在于教师。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因此,我校把培训工作放到课改工作的重要位置,贯穿于实验过程的始终,实行分层全员培训,促进教师观念的更新。校级领导是新课程实验改革的身体力行者和责任人,在课改实验中,校级干部切实做到三个“自觉”:自觉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学习培训,自觉参加校内每次课改学习,自觉学习教育报刊、杂志,广泛吸收课改信息。除自觉学习外,校领导还将自己所学传授给教师,对全校教师进行了专题讲座,大大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为新课程实验改革的推进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 学校在资金较紧张的情况下,克服困难,先后派出语文、英语、数学、物理、生物、微机、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骨干教师及课改骨干教师各级部门组织的新课程培训和新课程观摩活动。他们把自己所学、所感、所悟在校内向全校教师做汇报。学校还组织骨干教师上各种形式的观摩课、公开课、示范课,充分发挥他们的引领作用。

2. 学校多形式、多途径的为全校教师创造各种培训机会。一是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要求教师每年定一本教育杂志和学习一本教育理论专著,并把自己认为好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摘录下来。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集中培训或请专家来校作一次专题讲座,每月集中一次业务学习,每周利用学科活动进行学科专业培训,以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二是信息交流和人员交流相结合。学校除把其他学校的教改信息传送给教师以外,还选派教学骨干到兄弟学校参观学习,收到了良好效果。三是自我钻研与集体研讨结合,我们要求每位教师都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围绕学校的主课题,确定好自己的教研小课题,每周利用教研活动集体研讨和分散研究,通过新教材研讨课、师傅领路课、徒弟汇报课等形式,以教促研,以研促教。 二.制度管理,有章可循。

1.健全组织

学校成立了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和考评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教务处组织实施。

2.建立和完善有关校本培训制度。

学校制定和完善了有关教师培训的相关制度和规定,如新教师必须参加“新教师培训班”的培训;对不同教师提出了不同的培训目标等,使培训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3.有计划开展校本培训 学校制定了较为详细的校本培训计划。计划包含了指导思想、培训目标(总体目标、培训的层次性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方法、培训时间和期限、培训的组织与实施以及教师培训名单。每学期在学校计划和教科研计划中都有校本培训的内容,教研组还有每学期校本培训开展的主要工作。

三.坚持培训,各具特色

1.全员培训。通过多种形式,完成每个教师的政治思想、教育理论、新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评价、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培训,使教师的整体素质在原有基础上有明显提高。到2007年末,任课教师全部达到本科学历;45周岁以下的教师熟练掌握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和从网上获取教育信息和资料的能力,基本适应课程改革需要。

2.骨干培训。制定骨干教师培训目标,研究骨干教师培训措施,形成骨干教师培训体系。创造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机制。在全员培训的过程中,对中层以上干部、班主任、学科组长及高级教师、教学新秀进行骨干培训,努力提高骨干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新课程改革所必须的教育教学能力,并及时总结推广其成功经验,充分发挥他们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骨干和示范作用,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形成一支精良的骨干教师队伍,为实施名师工程奠定基础。

3.青年教师培训。 制定青年教师培训目标,研究青年教师培训措施,制定青年教师考核细则,明确青年教师奖励意见,形成青年教师培训体系,加强青年教师培养,特别是抓好新分配的教师的岗前培训工作,使青年教师尽快熟悉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熟悉各种教学常规的具体要求,使青年教师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尽快融入学校的大环境中来。各教研组也要制定具体的培训对象和培养目标、制定具体的培养措施,学校继续实行骨干教师带动工程,使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结对子,从备课、上课、教法等方面手把手的指导,使新教师一年内顺利上课,3 年内胜任教师工作,6年内成为教学骨干。

4.班主任培训。重在培养年轻、优秀、骨干、特色班主任。建立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制度,对班主任的“德、能、勤、绩” 进行考核,完善一年一度的优秀班任评选制度,确实形成班主任聘任使用、培养、考核、奖惩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政教处在此基础上制定行之有效的班主任培训计划,建立一支适应我校发展的班主任队伍。

5.教研组长培训。加强学科组长培训,确实形成学科组长聘任、使用、培养、考核、奖惩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真正发挥学科组长的教研带头作用。教务处在此基础上制定行之有效的教研组长培训方案,建立一支适应我校发展的教研组长队伍。

6.名师培训。抓“名、特、优”教师的培养。到2007年末,完成如下目标:全校教师队伍中省级以上荣誉称号的教师不少于20名,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占全校教师的三分之一。

四.校本培训,初见成效

1.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变了。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已经扎根于广大教师之中。“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已成为越来越多教师的基本信念。文明、平等、学生主体的意识不断增强,尤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多了,关心爱护学生的多了,讲究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多了;与此同时动不动就训诉学生或叫学生家长来校的少了,一味埋怨学生或学校的少了,满堂灌、一味机械训练、搞题海术的少了。在教学活动中,一些教师能够运用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设计,熟练运用媒体实现教学计划,自觉转变教学行为,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为早日实现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顺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45岁以下的教师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主要进行网上培训和课件制作及电子教案培训,教师们积极性高、学习认真、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人数逐步增加。 2.教育科研的意识与能力提高了。

许多教师能把教育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把工作中遇到的教育教学上的难题和热点问题转化为研究的课题,进行研究。通过课题的研究,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教师获奖和发表论文每年呈较大幅度的增长,而且论文的质量和获奖级别也有所提高。其中,卜存涛的新教材课堂设计《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录像课获全国一等奖并作为优秀课例被刻成光盘在全国发行。学校为每位教师建立了成长档案袋,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且学校每年一次论文年会,评选出的优秀论文已编入校论文集。 3.教师的质量意识增强了,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了。

近几年来,不少教师尤其是一批中青年教师通过培训脱颖而出,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其中的不少教师在全国、省、市的讲课、说课、多媒体课件评比等教师基本功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有省、市级学科带头人13人,省、市级教学十佳教师29人,省市级教学新秀7人。学校的教育质量也稳步提高,2004年中考升学率全市第一,其中全市前十名中第

一、

二、

六、十均为我校学生;2005年中考更是喜人,全市前12名中除第

五、七名外均为我校学生,前50名有25人,各项升学指标创历史新高,各科竞赛也名列全市榜首,学校的知名度和信誉逐年提高。

教师的质量意识增强了。广大教师已经把教育教学质量作为一名教师生命价值的体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已成为许多教师的永恒追求。 4.为教师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校本培训,一大批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已经成长起来,他们中的许多已成教育教学的骨干和学校的中坚力量,有的担了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甚至还担任了学校的领导工作,有1位教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人获省特级教师、3人为省师德模范教师、1名白山市标兵校长、3名市标兵教师,多人次被评为市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

五.几点思考

1.校本培训是教师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教师培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但是校本培训毕竟不同于专门的教师培训机构的培训,在师资等许多方面还远不及这些机构。因此如何扬长避短,发挥校本培训的特点,是每所中小学在师资培训方面必然要面对的一个课题。

2.校本培训能体现灵活、贴近教师、符合本校教育教学实际、形式多样的特点,但如何确保培训的学科性和专业化,如何保证培训的质量,以及怎样对其评价,也是我们面对的问题

3.现在的校本培训多为依靠自己本校有限的教育资源对教师开展培训,而且许多培训由于各种条件限制等原因,仍处于低水平阶段。因此如何进行培训资源的整合,实现资源共享已成为校本培训可持续性发展的一个迫切问题。如校际之间的合作培训,教师专门培训机构对学校的对口支援、指导或合作等。

4教师的成长,除了其自身的努力以外,还与教师的成长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如何创设一种有利于教师持续发展的成长环境,也是校本培训中应值得思考的问题。

教师的培训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我们只有投入相当的精力和时间,充分利用各种可用的教育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讲究培训策略和方法,才有可能把校本培训工作越做越好,才能实现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

第8篇: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总结

从事教育的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以适应对人、对社会的一个又一个新的要求。本学期,我校从教学实际出发,从教学中寻找突破口,为促使工作在今后再上一个新台阶,现将本学期校本培训总结如下:

一、每位教师能够按时参与校本活动,并做好记录,并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一)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认真开展有效备课,有效课堂教学、有效作业设计和批改的研究,严格要求自己,在每周听节课程之后,会大家共同讨论分析,取长补短,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使我受益匪浅。

(二)积极听课、研讨,总结优点,发现不足,逐步提高;使自己不断走向成熟,给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取得更大的效益。

(三)自我反思及案例

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反思自己备课时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否调整了教材,为什么调整教材;反思上课时是否发生了意料之外的问题,自己是怎样及时处理的;反思自己本节课有哪些比较满意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足。经过不断的反思与积累,掌握“第一手材料”,悟出了一些道理,丰富、完善了自己的课堂,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注意做好课堂实录,并整理成文字材料及时上交。

(四)自主学习模式。认真学习教学理论、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不足,然后制定自培计划,并实施计划,以弥补自身不足,提高自身能力的方式。

四、培训内容丰富多彩

(一)加强师德培养

教书育人,师德为本,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规章,把师德教育和学校的各项活动结合起来,能够做到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自尊自律,廉洁从教,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成为教书育人的楷模,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好教师。

(二)衡量一位好教师的十个标准。

1、把情感还是信息交流放在首位。

2、把希望寄托于学生还是自己。

3、越教越多还是越教越少。

4、知识教了再学还是学了再教。

5、教师课堂指令明晰还是模糊。

6、课堂的调动是有效还是无效。

7、相信学生的笔头还是口头。

8、教师使劲教还是学生勤奋学。

9、练习完成于课内还是课外。

10、道理是让学生感悟还是直接告诉。

(三)教师教育机智与教学反思探析。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智力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各种表现,特别是对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及时作出灵敏的反应,并采取恰当措施以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

(四)如何上好课。

1、积极备课——寻找激发兴趣的切入点。

2、认真授课——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3、语言和板书——课堂的通行证。

4、充满热爱之情——注入人生不竭的动力。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校本培训工作的力度,继续以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年轻教师为培训重点,着眼于教师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开发校本培训内容、创建校本培训的新形式,把校本培训真正落到实处,促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第9篇:扎实有效开展校本培训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校本培训总结doc

扎实有效开展校本培训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作为课程的实施者,其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技能已愈来愈显示重要性,这事实上已关系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败。“基于学校的培训,为了学校而培训,在学校中进行培训”,校本培训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会有力地推动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育教学技能的提高。一年来,我校根据龙成区教育局的有关要求,在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校的正确领导下,加强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加强教学规范管理,深入开展有效教学研究,着力进行学科建设、师资建设和自身建设,扎实有效地开展校本培训,逐步形成本校特色,成绩显著。现就一年来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不断完善校本培训的保障,使校本培训的发展走向健康的快车道。

(一)领导重视

学校一贯重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把教师继续教育放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优势地位。根据“龙城区教育局关于开展校本培训工作的意见”精神,我校大力开展了校本培训工作,各项工作扎扎实实,颇有成效。成立了以史显龙校长为组长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分管校长为为副组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为成员,具体开展工作。定期研究校本培训工作,明确个人职责及任务。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学校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有条不紊地向前发展。

(二)健全制度

学校非常重视校本培训的建章立制工作,根据省、市、区文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学校专门制定了校本培训的实施意见、阶段性计划、校本培训制度、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并把每周的周五下午第

3、4节定为集体校本培训的固定时间,集体培训要求教师100%参加,每次活动有记录,有明确的活动内容和方式,领导小组成员分头靠上指导。使教师明确参加继续教育提高思想政治觉悟、职业道德和教育教学水平是教师应尽的义务。学校制定了教师队伍建设整体规划,有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计划,教师人人有成才目标与计划。

(三)经费保障

我校把校本培训工作作为赢得教学工作的先导工作,而且提到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学校在校本培训经费投入有三个方面:一是购置书籍和音像等教师培训资料,充实学校培训资源;二是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外出参加有目的的培训,包括学科培训和学历提高培训;三是支持相关的科研课题,对在课题研究方面做出努力的人员给予物质补助和考核待遇。学校在经费非常紧张,基础建设急需大量资金的情况下,大力支持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培训经费均由学校解决,并及时足额交齐各项费用。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由学校报销差旅。学校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支持、组织教师外出参加区、市、省级以上教研会议、到先进名校参观考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拓展思路。学校为每位教师准备了继续教育的资料。

二、培训内容体现“三新一德”的重点。即新理念、新课程、

新技术和师德教育。

(一)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促进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坚持走出去,请进来,“走出去”即经常派骨干教师外出参加各种类型的研究会以及相关教研活动,同时建立外出学习教师汇报制度,即把外出所学所知作汇报后,认为如果有价值,即在相关范围内培训和传达。“请进来”即请不同层次和专业类别的专家做专题讲座,进行专题培训。通过学习,把握了当前校本培训的前沿方向,学习到了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理念。

(二)以科研为导向,以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的培养为重点,灵活多样地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的提高。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党的十七大重要思想为指南,坚持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利用每学期开学前与每周教职工大会组织教职工学习有关时事政治、教育课改信息及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文章,帮助教职工认识把握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及新形势下基础教育的课改理念、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方式的变革。促使全体教职工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做“热爱学生、尽职尽责”的典范,为我校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2、大力支持教师参加学历再提高学习,积极为教师外出学习提供帮助,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师的文化素养。

3、进一步深化新课标的培训学习。全部教师参加了市级以上课改培训,并获得上岗培训证书。

(三)注重课改实效性,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教学

的高质量源于课堂的高效益。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坚持科学教法与学法的结合,是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永恒的主题。学校利用假期时间,组织教师集中学习、探讨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模式,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注重学法指导,强化能力培养。

1、加强交流协作,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在工作中突出“三新”,即学习新课程、探索新教法、应用新技术;开展“三课”,即青年教师展示课、全体教师课改达标课、青年教师考核课;抓好“四个一”工程,即每位教师讲一节公开课、写一份教学设计、出一份分层试题、撰写一篇课题论文。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2、确定全员教师发展规划,实施名师工程,落实青年教师培养制度。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和“名师”带动作用,实施结对帮扶,加快青年教师成长步伐。

3、抓好个体评价,向管理要质量。将“学生喜欢”“家长满意”“领导放心”“同行佩服”“自我认同”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指标。在学习、借鉴外校管理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学校为每位教师建立了教师专业成长记录袋,以记录教师的个人成长轨迹和个性化才艺。

4、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普通话水平的培训。学校一线教师积极参加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具备了较强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且普遍使用普通话开展教育教学。

三、培训形式灵活多样,彰显学校特色。

(一)基于校园网络开展校本培训。我校充分发挥学校网及信息技术设备的作用,制订“二十五中学教研活动实施方案”,

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拓宽校本教研途径,创新校本教研形式,为教师参与教研提供更为便捷的方式,加强教师与教师、教师与专业人员的及时交流与探讨,更快地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师教学水平与能力的提高。组织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教材》、《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洋思模式》、《学习型组织的创建》等,以高远的目标激励教师、以先进的理念引领教师、以人文的精神感召教师。不断提高教师的责任心和业务水平,帮助教师树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观念。

(二)基于远程开展校本培训。近几年来,我们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购进各种信息化教学设施和软件,装备多媒体教室3间,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进行校本培训。为了使任课教师能熟练操作以上设备,改进教学方式,我们利用每周五下午第三节课时间先后组织了计算机应用技术初级培训,上网浏览、使用电子邮件及常用工具软件的培训,网页制作培训,计算机应用技术初级培训等大规模的集中培训。

(三)基于课题研究开展校本培训。

带动全体教师开展校本课题研究,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教研能力和促进综合素质的课题型教师培训。课题研究的主要做法:一是由教导处牵头,定期召开汇报会、总结会,从宏观上把握研究动态,调梳研究过程出现的问题,及时推广研究成果;二是以教研组(课题组)为主体,定期组织研讨会,相互探讨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力争靠集体的智慧取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三是注重课题研究的实效性,突出“问题即课题、课题即问题”,鼓励老师们多写教育叙事、教学案例,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入手,

形成“人人参与,个个突破,全面开花”的科研局面。

(四)师徒式培训,由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或教学水平高的骨干教师和刚走上教师岗位的年轻教师结队,拜师认徒,手把手指导帮助年轻教师尽快上路。

(五)举办学术讲座或报告会,为帮助教师解决在教育教学改革中遇到的难题。

四、校本培训成果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年来,我们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教师撰写了大量的教学论文和教学案例。校本培训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对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准与课堂教学水平和提升学校品位,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有效的校本培训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学校面临的全新课题,以上的只是一些普通的做法和思考总结。我们将不断探究校本培训的有效途径,丰富和完善自己,扎扎实实抓好校本培训,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朝阳市第二十五中学

上一篇:加快施工进度措施下一篇:北京海淀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