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2023-02-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安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航道工程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研究

摘 要:航道工程建设以水上施工作业为主,施工过程受气象、水文等自然环境和通航环境影响大,面临施工安全风险高,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挑战大。为有效管控施工安全风险、排除安全隐患、遏制安全事故,本文通过引入安全风险理论,结合航道工程建设特征,从体系导则、工作程序与技术标准、操作手册三个层级构建了航道工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并在实际工程中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该双重预防体系架构适合航道工程工期紧、工序复杂及安全风险管控难度大的需求现状,能够为航道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和有效抓手。

关键词:航道工程;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

目前航道工程总体处于以隐患排查治理为主的传统型安全管理阶段,即主要针对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物的危险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开展安全管理[1],航道建设单位针对航道整治工程特点从安全环境、制度建设、标准化建设及安全生产费用等方面构建安全管理体系;袁红兰[2]从监管角度阐述了航道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发挥海事监管优势、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和落实施工单位主体责任等对策;陈源华[3]从技术角度研究了航道工程施工安全保障与控制,基于AIS和云技术开发了航道施工区安全综合信息平台。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和安全技术方面的研究积累了一定基础,但总体尚未形成以安全风险管理为核心的航道工程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

党中央、国务院和交通运输部对安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要采取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李硕[4]研究了安全风险与隐患管理对铁路安全影响,提出铁路企业可以通过完善安全风险管理制度、推行双重预防机制等手段提升铁路运输安全。高有方[5]探索研究了双重安全预防体系动态管控模型,可实现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互动监管模式,做到风险静态预防性管控和风险动态实时性监控。李伟[6]探讨了构建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的治本之策。

1 双重预防体系架构设计研究

1.1 架构适用性分析

双防体系建设和运行方式应与航道工程施工安全生产风险高、工期紧、生态环境敏感等特点相匹配,确保简洁、有效、易操作,贴合航道工程各参建单位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需要。

1.2 内容全面性分析

从体系构成要素上,宜包括目标、组织机构与职责、技术标准与方法体系、管理工作程序等;从体系运行管理工作程序上,宜包括体系创建、体系审核、教育培训、风险评估与管控、隐患排查与治理、应急管理、持续改进等;从责任主体上,应涵盖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各参建单位。

1.3 体系架构设计

分三个层级构建航道工程安全双重预防体系,第一层次体系导则是安全双重预防体系的纲领性文件,主要规定体系建设与运行原则、体系构成、体系要素和体系文件结构等体系有关内容;第二层次的工作程序用于明确工程参建单位安全双重预防体系运行管理职责和工作程序,技术标准风险评估指南与隐患判定指南主要规定安全生产风险辨识、分析、评价、控制相关技术与工作要求,和隐患排查、判定和治理的方式方法及相应要求;第三层次体系操作性规程主要指工程参建单位层面的安全双重体系运行工作规程及安全风险防控手册、安全隐患排查手册,以明确操作层面具体要求。

2 风险分级管控

2.1 风险辨识分析

风险辨识分析是通过对航道工程施工安全生产过程进行系统分解,找出可能存在的致险因素和可能引发的风险事件,是风险分级管控的基础和关键环节,风险辨识分析是否全面、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安全风险防控的效果。

依据施工作业流程和作业工序等针对性提出作业细分法,按照“风险类型(单位工程)→作业类型(分部工程)→作业单元(分项工程)”的顺序将作业过程划分为不同的作业类型对应的作业单元,编制形成风险作业单元分解表。

采取现场调查和评估小组讨论的方式,分析每个作业单元中人、设备、环境和管理相互之间的关系,从人为因素、设备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四个方面辨识分析出主要致险因素,编制形成安全生产风险清单。

2.2 风险定性与定量评价

针对辨识分析出的风险作业单元(分项工程),第一步采用定性粗筛法筛选出较大及以上的安全生产风险,第二步采用LEC评价法或M-PEC评价法进行定量评价,第三步由评估小组成员采用头脑风暴法对定性粗筛、定量评价结果进行复核,形成最终评估结论。

2.3 风险分级管控

根据风险可接受准则,结合已分析出来的主要致险因素和典型风险事件发生机理,针对较小及一般安全风险逐一制定针对性的风险管控措施,编制形成安全生产风险控制清单;针对较大安全风险编制重要作业安全风险监控卡,施工现场设置重要作业安全风险监控卡;针对重大安全风险应编制专项管控方案,并组织专家审查论证。

施工过程中对重大、较大风险应建立重大较大风险动态管理表,对重大、较大风险进行动态监控;有效利用风险控制清单、安全风险监控卡和风险警示卡等,通过在作业前进行风险交底、作业过程中进行动态提醒等措施来实施风险管控,有效控制风险、减少安全隐患。

3 隐患排查治理

3.1 编制隐患排查清单

在辨识出的安全生产风险清单的基础上,考虑适用实际、结合施工船舶安全管理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等现行安全管理体系,完善现有隐患排查清单,编制形成安全生产隐患检查卡和不同类型隐患排查表(日常、综合、专项)。

3.2 实施隐患排查治理

采用隐患排查清单全面排查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对现场排查出的隐患,根据隐患指南采用直接判定法或综合判定法判定隐患等级;对于能立即整改的一般隐患应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重大隐患制定整改方案、限期整改,确保隐患治理闭合。

4 工程应用研究

4.1 工程应用

针对一大型航道整治工程构建了涵盖参建各单位的安全双重预防体系,参建单位按照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要求开展了风险辨识分析和风险评价,识别出较大风险8项、一般风险59项,均一一制定了风险管控措施,通过风险控制措施落实使之处于受控状态。重点针对辨识评估出的较大风险,专门制定重要作业安全风险控制卡,告知风险等级、明确管控责任人,提醒易发事故类型,并从工程技术、管理、教育培训、个体防护、应急处置等五个方面制定针对性措施并严格落实,确保风险受控。

体系建立后动态跟踪运行情况,每月开展安全隐患排查,运行8个月共计检查发现隐患161项,均为一般隐患。从下图每月隐患分布可以看出,随着隐患整改的推进以及安全控制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隐患数在逐渐递减、安全风险受控,项目安全管理持续稳定。

4.2 体系效用分析

有效运行双重预防体系即充分发挥两道防线作用,第一道是管风险,以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为基础,从源头上系统辨识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努力把各类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杜绝和减少事故隐患;第二道是治隐患,以隐患排查和治理为手段,认真排查风险管控过程中出现的缺失、漏洞和风险控制失效环节,坚决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

因此,有效运行安全双重预防体系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安全风险管控到位就不会形成事故隐患,隐患一经发现及时治理就不可能酿成事故。

5 结论

从体系导则、工作程序与技术标准、操作手册三个层级构建的安全双重预防体系,能满足航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点多面广及工期紧等现实管理需求。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是双重预防体系的核心,是遏制生产安全事故的两道重要防线,通过研究明确风险辨识分析、风险定量评价、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的主要方法和内容,可以指导规范航道工程安全生产双重预防工作。经过工程实例应用研究,表明建立并科学运行安全双重预防体系可有效管控安全风险、整改安全隐患,保障项目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朱元章.长江航道整治工程安全管理综述[J]. 水运工程, 2014(11):120-122.

[2]袁红兰, 万波波.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及其安全管理探析[J]. 中国水运, 2019 (12): 36-37.

[3]陈源华, 申霞, 寇军, et al. 长江航道大型整治工程施工安全控制关键技术[J]. 水运工程, 2018, 549(12):10-16.

[4]李碩, 袁颖群. 安全风险与隐患管理对铁路安全影响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9, 29 (2):99-103.

[5]高有方. 双重安全预防体系动态管控模型的研究[J]. 中国安全生产, 2019 (10): 54-55.

[6]李伟. 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当代化工研究, 2020 (05): 153-154.

作者:李亚军

第2篇:双重预防体系在食品实验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摘 要:在食品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中,若未形成良好的管理预防体系,食品安全问题将得不到妥善解决,进而无法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以及身体健康。本文从双重预防体系的内容及形成背景入手,针对目前我国食品实验室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对引入双重预防体系在食品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及重要意义进行简要探讨和分析,旨在我国对于食品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会更加规范,食品安全问题能够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有效解决。

关键词:双重预防体系;食品实验室;安全管理

Application of Double Prevention System in Food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XING Fu, SONG Kuo

(Shandong Drug and Food Vocational College, Weihai 264210, China)

食品安全對于国家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具有保障意义。食品实验室对于有效监督食品安全的流通及对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针对现在大部分食品实验室管理方面的缺失、制度的不规范、设备陈旧老化以及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等问题,将国家对各行业安全管理所提出的双重预防体系更好地应用到食品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过程之中,促进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是一个值得人们共同探讨和研究的话题。

1 双重预防体系形成的背景及具体内容

近年来,针对国家不断出现的重大安全事故以及各行业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国务院安委办印发了《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在这份意见中提出了对易发事故行业的风险防控要求。建议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预防机制,这种工作机制的建立将切实保障我国各行业的良性发展,对企业运行过程中的风险预判以及有效控制提出了良好的发展建议,这就是双重预防体系的形成背景及实际意义。

双重预防体系的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即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其中,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是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基础工作,通过风险点的辨析及风险等级的确定,进一步排查、消除隐患,加强应急管理,这一系列环节中的每一步都是构成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之间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

双重预防体系的形成为易发事故行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管理思路和方法,具备良好的现实指导意义。构建双重预防体系,是落实国家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大决策,也是避免重大安全事故出现的有效保障,更是对行业内各企业员工工作要求的提升,让企业全员参与到安全管理工作中去,时刻心系安全,才会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1]。

2 目前食品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意识淡薄

作为食品质量安全的检测机构,食品实验室主要负责各类食品的检验检测以及食品进入市场流通后的监督管理工作。但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受限于国家对于食品实验室的管理制度不够明确和规范以及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的不完善,再加之食品检测范围涉及面较广,这一系列问题都导致了食品实验室的安全制度无法有效落实。在国家提出的双重预防体系的大背景下,依据食品实验室的实际工作情况,对食品实验室建立科学、完善的安全管理工作制度,落实并构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迫在眉睫[2]。

2.2 设备陈旧老化,检测数据不够精确

我国食品检测的领域涉及范围较广,种类繁多。国家依据相应的实验室成立规范和要求,针对不同种类的食品建立了不同类别的食品实验室。其中国内不乏有许多成立时间较早的实验室,由于开放时间较长,导致了检测设备过于陈旧老化,缺乏经费进行定期更新和维修,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另外,实验室安全设备配备不足,遇到突发事件时,应急系统不完善,都导致了食品实验室出现重大安全事故时,不能第一时间有效解决和处理问题,提高了实验室的安全风险指数。同时,当各种检测仪器和设备出现问题时,不仅导致食品各项检测数据不够精确,而且流入市场的食品质量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进而对人体身体健康存在极大危害。因此,关于食品实验室检测设备的年久失修以及维护管理不当,也是安全管理工作中的疏漏之处[3]。

2.3 对于双重预防体系中的专业术语缺乏良好的认知和理解

在食品实验室双重预防体系的建设及管理工作中,很多从业人员对构建双重预防体系的专业术语缺乏一定的认知和理解。如不了解什么是风险,不清楚危险源如何辨别和区分,对风险和危险源的概念认知有所混淆,这些将导致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实验工作中不能很好地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对风险及危险源警惕度不高,为食品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埋下了安全隐患[4]。

3 双重预防体系在食品實验室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应用

3.1 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在食品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为了有效预防实验室的各项风险,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是最基础和前提的工作。①相关人员应根据不同类别食品实验室的特点,针对实验室不同功能区域以及固有设备进行实施风险点识别及危险源的辨识工作,其中包括实验室的设备、检测仪器以及各种化学试剂、药品等。②在建立了初步地识别工作后,要对这些风险点进行风险评价和预估判断,按照相应物品的国家标准以及实验室的相应规章制度,对照风险等级标准将实验室设备仪器等进行不同等级的划分。划分等级可以分为“红橙黄蓝”4个等级,其中红色级别最高。依据风险级别、管控措施,对食品实验室的风险点以及排查点进行有效管控,采取合理措施进行完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分级管控体系工作的记录,分类建档,形成风险管控记录档案。档案中应包括分级管控体系的工作制度、风险点等级划分及确定、危险源评价记录以及分级管控清单等工作成果,进一步细化分级管控体系工作的内容,让食品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逐渐走向正规化、科学化以及流程化的道路[5]。

3.2 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在食品实验室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立过程中,笔者认为排查和治理是关键性因素。有效的排查手段可以让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更加细化和全面化。①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应该从“排查”开始。食品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应该落实全员安全责任制,从每名员工到每个部门,再到各个区域以及整个实验室,确立安全责任人,采用多手段,如随发随报、随手拍摄、岗位巡查等方式,让全员关注并参与到排查安全隐患的工作中来。排查工作要彻底、全面,不漏掉每一项内容,不错过每一处空间,这既保证了安全隐患排查的全面性和有效性,也进一步实现了排查工作的流程化和规范化。②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还需要将食品实验室中的危险化学用品、实验设备、消防水电等安全隐患居多的方面进行重点排查,每期排查都需要记录在册,根据发生危险的次数及程度,确立安全隐患等级分类,找到控制及治理危险源的方法和措施,让危险源和排查点从源头消除,进而使得安全隐患进一步得到有效控制。③对食品实验室日常排查到的安全隐患及危险源,制定明确的调整改进方案,实验室应建立领导负责制,加强监督整改方案如期完成。整改方案中应详尽写明出现隐患的设备、物品名称、出现隐患的频率、出现隐患的严重程度以及治理的措施和完成期限等内容,有效推动事故排查后的整改工作稳步落地,切实保障食品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在常态化安全隐患排查过程中,食品实验室应依据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定期开展关于安全意识、技能提升等方向的全员培训,强化责任意识,将安全工作进行到底。

3.3 进一步加强对双重预防体系中专业术语的学习和理解

针对我国大部分食品实验室在深度落实双重预防体系建立的实际工作中,应不断加强对全体工作人员关于双重预防体系中的一些专业术语的培训学习。通过开展双重预防体系工作的系列讲座和培训活动,从不同方向介绍双重预防体系的具体内容,工作实施途径以及建立双重预防体系对于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例如,在双重预防体系的相关培训过程中,要让全体工作人员明确安全风险的定义,知晓安全风险强调的内容,掌握风险、危险源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同时了解危险源的内涵和分类,重视安全隐患带给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巨大风险及影响等。这些内容都是在建立分级管控体系以及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过程中,要了解的基础知识,只有结合实验室的日常工作,深入理解了双重预防体系的含义,才能做到真正的安全管理。

另外,加强对双重预防体系中专业术语的学习,是在不断提高相关部门的安全管理能力以及提升关于双重预防体系的知识储备,将安全管理的责任意识深入人心,时刻警惕,将安全管理的思想贯穿到整个食品实验室的工作中,降低企业的运行风险,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4 结语

食品安全工作作为保障民生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需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将双重预防体系良好地应用到食品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中,也是一项改善食品安全问题,保证食品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大举措。在本文中,笔者通过了解双重预防体系的内涵和背景,分析了目前我国食品实验室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进一步讨论了如何在食品实验室落实双重预防体系的部分措施,且将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及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构建成一种长效机制,同时,强化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工作人员的技能及专业性,才能进一步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在食品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发挥出积极的促进作用,将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及隐患扼杀于萌芽之中,进而促进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实现良性、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朋.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与全员责任制在粮油仓储企业中的应用[J].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20,36(5):4-5.

[2]苗龙.浅析双重预防机制在项目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商品与质量,2020,3:194.

[3]甘建.“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探索与应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18:700-701.

[4]李建慧,路文静,王秀锦,等.食品检验实验室的质量管理研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0,11(2):

623-627.

[5]李文涛,俞建光.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0,39(8):304-307.

作者:邢福 宋阔

第3篇: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矿山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实践

摘要:安全文化建设为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提供有效保证。阐述了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矿山企业安全文化,并详细介绍了某矿山企业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安全文化建设实践,包括顶层设计理念、构建多重安全生产屏障、创新“六管六必须”模式等。实践表明: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矿山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实施,事故总量下降了87.5 %,既提高了双重预防机制创建和运行质量,又使安全文化建设不虚、不空、有质感,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员工转变观念,培育了员工安全生产的内生动力。

关键词:双重预防机制;安全文化;安全风险分级;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管理

文献标志码:A

doi:10.11792/hj20220201

矿山企业属于高危行业企业,国家非常重视矿山企业生产安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矿山企业也按照国家和当地政府的相关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和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并加大了安全管理投入,技术和硬件设施也越来越先进。尽管如此,矿山企业生产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杜邦公司10年可记录安全事件的统计结果表明,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事故的比例高达96 %[1],企业安全管理的重心是“人”而不是“物”。2016年,国家提出了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即双重预防机制),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强调人在安全风险管控中的决定性作用。因此,要想实现矿山企業的“本质安全”,需要从引领人心的企业安全文化入手,让安全管理成为安全文化,用安全文化管控安全风险。

1 矿山企业安全文化

矿山企业安全文化是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为广大员工所接受的安全生产价值观、安全生产信念、安全生产行为准则及安全生产行为方式与安全生产物质表现的总称,是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的灵魂[2],它体现了人-机-环-管的系统安全观,包括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3]。矿山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最高境界,通过追求人、物、系统、制度安全的和谐统一,实现“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设备零缺陷、不发生已知规律安全生产事故”的矿山企业安全目标,构建一个“我想安全、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我保安全”的安全文化氛围和“不能违章、不敢违章、不想违章”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机制。对人的观念、意识、态度、行为等形成从“无形”到“有形”的影响,从而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控制作用,以达到减少人为事故的效果。由此可见,对于一个矿山企业来讲,任何可以避免人身和非人身事故的政策、制度、机制、理念、思路、措施和方式方法,只要能够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作用就得到了有效发挥。安全文化属于精神层面的范畴,仅从观念意识的角度向员工灌输或说教,很难达到入脑、入心、入行(为)的效果,这就需要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不断挖掘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寻求承载体,找准切入点,以保证企业安全文化有效落地。

2 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矿山企业安全文化

双重预防机制即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是当前国家强力推进实施的一种按照“五有”标准(有工作机制、有全覆盖的风险辨识和分级管控体系、有责任明确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信息化平台、有奖惩分明的激励约束机制)构建起来的一种工作机制,旨在引导企业针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管理的漏洞或缺陷,进行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切实提升安全生产风险整体预控能力,实现从“治标”的隐患排查治理向“治本”的风险分级管控转变。双重预防机制核心是基于风险管理的思想和要求,以危险源的辨识和固有风险的分析与评价分级、风险清单(数据库)编制和风险分布电子地图绘制、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与台账记录、运行评估与持续改进为主线,以风险“清单化”、管控“信息化”的管理模式,运用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的风险管控措施,从源头上消除、降低或控制相关风险,并通过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的实施,来弥补风险管控失效、缺陷所带来的不足。同时,其反作用于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分析、验证各类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完整性与准确性,进而完善风险分级管控措施[4]。由此可见,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和运行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要求全员参与、全方位涉及、全过程控制。

当前,矿山企业普遍存在双重预防机制“不转”和“空转”的“两张皮”现象,原因在于矿山企业安全管理不到位,保障双重预防机制运行的手段单一,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的内生动力不足[5]。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员工安全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以安全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员工的内在安全素质和外在表现[6],包括体现价值观、信念及行为准则的安全生产精神,体现行为状态的企业员工工作方式,体现物质形态的安全生产设施、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用品、员工作业环境的安全生产形象,是企业长期生产实践的沉淀,是一种客观存在[2],“无形”中蕴含着“有形”。所以,基于双重预防机制构建的目的,矿山企业还需要紧紧抓住“以人为本”这一主线,突出思想、意识的引导甚至决定作用,实现安全管理人人参与和安全文化入脑、入心、入行(为)。在保障双重预防机制创建和运行效果的基础上,使安全文化建设不虚、不空,使安全文化渗透到双重预防机制的每一个环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企业员工,增强其参与双重预防机制构建的欲望,提高安全素养,改变行为习惯,进而使双重预防机制的各项管理措施、技术措施、应急措施真正落地生根。特别是在当前新冠疫情管控常态化、经济下行压力和开采成本不断增大、资源面临枯竭、生产系统复杂、作业环境恶劣、历史负担沉重、从业人员安全技能素质偏低的情况下,要想从根本上杜绝已知规律的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更需要矿山企业全面总结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规律,从更高层次上探索企业安全文化与双重预防机制融合的思路、方法和模式,引导员工转变观念,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生产理念,端正自觉安全和主动安全的态度,培育员工安全生产的内生动力,最终实现企业生产安全。

3 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矿山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实践

某矿山企业是一个生产多年的地下开采矿山,年采矿总量31万t,月掘进量700多m。现有员工326人,外委施工队90人。设有4个生产大班、2个提升队、1个辅助班和1个施工队。该矿山企业在安全文化建设之初,就站在“实现企业安全化”和“做负责任央企”的高度,坚持以双重预防机制目标为导向,认真汲取类似矿山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秉承“零隐患、零伤害、零事故、零再发,从零开始,向零奋斗”核心安全价值观,从精神层面、制度层面、行为层面、物质层面等4个层面(见图1),以双重预防机制的构建和运行为载体,进行矿山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3.1 安全文化顶层设计理念

矿山企业意识到安全文化是企业员工内在思想与外在行为和物质表现的统一,因此在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时,决策层高度重视顶层设计理念,即通过对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的塑造,实现人-机-环-管的合理匹配,让安全文化生根,让环境改变观念,让观念引领行为,让行为成为习惯,让习惯符合制度,实现“零伤害”,并设计出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结构和模式,见图2。

3.2 构建多重生产安全屏障

1)构建具有引领作用的安全屏障。用安全文化的4种形态管出安全第一的哲学观、预防为主的风险观、关爱健康的文化观、珍惜生命的情感观、遵章守纪的法制观、综合完整的效益观、本质安全的科学观、人-机-环-管的系统观、持续改进的发展观。

2)构建具有基础保证的安全屏障。从源头上研究固有风险,全面辨识危险源和科学评估固有风险,并按照风险分级管控机制要求管控固有风险,让风险处于可控、受控状态。

3)構建具有补偿和应急作用的安全屏障。在生产过程中,遵从隐患排查治理的逻辑思维,及时、全面排查隐患,科学、有效治理隐患,避免固有风险管控失效,杜绝现实风险及安全隐患。

通过以上3道安全屏障的有效实施,实现了企业安全文化引领员工安全行为养成和零伤害生产、零偏差操作、零缺陷管理的安全目标。

3.3 创新“六管六必须”模式

矿山在创建企业安全文化过程中,创新性地总结出“六管六必须”的有力抓手和创建途径。

1)管安全必须管员工理念。矿山管理层在抓各项安全生产工作时,始终把努力创造一种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作为主攻方向,积极营造让员工遵章守纪的氛围,狠抓安全防护标准化、安全标识标志规范化、生产现场定置管理标准化和作业环境安全化,通过硬环境(物理环境)和软环境(人文环境)共同产生的效应来规范人、影响人,从而让员工形成正确的安全态度和安全观念,产生遵章守纪的意识,让观念引领行为。具体创建路径包括:

(1)以大力宣传贯彻矿山核心安全价值观为重点,在矿区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投资建设安全文化长廊,并把“人本、责任、作业、管理、应急”等核心安全理念制作成彩页,下发到各班组进行学习,不断强化员工“一切事故皆可预防、一切事故皆可避免”的安全理念。

(2)邀请安全文化学者、上级领导及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向全体员工详细解读安全文化的内涵、安全“四区”(双重预防机制中红、橙、黄、蓝四色分级管控区)管控模式,把先进的安全理念文化渗透、融入到日常安全生产、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中,提高员工对安全理念文化的认知、认同、认领。此外,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大力宣传先进的安全文化理念,使员工在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听到管理者倡导安全文化的声音,接受和认同公司先进的安全文化理念。

(3)全面落实矿区安全管理重点工作,利用各班组周安全会的时间,集中深入地向各班组及外委施工队就上级安全文件精神、安全“四区”管控进行宣讲。

(4)采取开展安全规程背诵大赛活动和利用矿区广播循环播放等方式,引导全员背诵并“无折扣”执行公司制定的“保命”条款,确保“零伤害”目标的实现。

2)管安全必须管员工习惯。安全行为文化是在安全理念文化引领和安全管理制度文化的约束下,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安全行为准则、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表现,既是安全文化理念的反映,也是安全管理制度外化于行的具体体现,是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矿山积极探索了加强安全行为管理工作的新方法,例如:举行班前安全宣誓,让职工真正理解安全的真谛、感悟安全的庄严与神圣,从而实现安全管理由以“事”“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转变,使对员工的安全管理变成自我约束性、主观能动性的安全管理,把制度、规程要求变为员工的自觉自愿行为,消除了人的习惯性违章。

3)管安全必须管员工人本建设和物(环)本建设。人和物(环)的安全化是实现企业安全的基础保障。人员安全化需要通过先进安全文化理念引导员工树立事故可控可防的预防信心,并通过培训提高员工安全知识储备和操作技能,增强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设备设施本质安全化需要通过严格执行设备设施使用、维护、保养规程,设备点检制度,从源头治理的原则出发,建立设备机具本质安全检查评估机制,通过技术改造等措施,提高设备设施或机具本质安全水平;作业环境的安全化需要对各类设备进行安全“四区”划分和关键变量分级管控,实现设备设施与周边安全距离、通风、照明、温湿度、噪声、粉尘等环境因素的匹配和优化。

(1)强化决策管理层的示范效应,要求矿山所有管理人员必须带头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矿山安全管理制度,要求下属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须做到;逢会必讲安全,下现场必查安全,对违章必纠偏,到基层必研究“四安全”(设备设施安全、工艺系统安全、作业环境安全、员工行为安全)。

(2)严格操作管理。一是在全矿关键岗位、要害岗位、危险工艺环节强制推行了“手指口述”安全确认法[7];二是严格施行岗前五项准入标准,确保特种作业持证上岗率为100 %;三是严格执行作业现场面对面交接班,对作业内容存在的所有风险进行安全交底。

(3)把安全理念、制度、规程、标志标识、事故案例等制作成各种可视化看板,悬挂在矿区安全管理办公室、教育培训室、井口值班室、派班室、候罐硐室及员工上下班必经的巷道、场所等。

(4)积极开展企业员工和外委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通过技术比武、师傅带徒弟等方式,使从业人员的安全技术知识、危险源辨识和风险分析与管控水平、应急救援处置与避险技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5)把狠抓双重预防机制样板矿区、样板工段、样板班组、样板作业场所建设作为提升企业安全文化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健全了周检查、月评比、季考核、年奖惩的整套工作运行机制。

(6)通过管理和技改措施的实施(如对翻车器安装防坠围栏,在井下建设候罐硐室、人行通道,各中段安全门安装连锁闭锁装置,提升机智能化改造和远程集中化操作与监控),实现安全防护和人机隔离标准化、安全标志与标识规范化、现场定置标准化、作业环境安全化、危险源监控设施标准化,使设备设施本质安全化程度得到了提升。

(7)通过建立运行人机、人环、机环匹配化的38个管控模块,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了设备“人、机、环”匹配化管控程度。

4)管安全必须管安全“四区”和“保命条款”。根据双重预防机制所要求的红、橙、黄、蓝四色风险分级要求,矿山对高危作业环节、危险作业场所、关键设备设施实行科学的分级分区。在此基础上,依据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以及矿山历史上发生的死亡事故、同行业同岗位发生的死亡事故和风险辨识出的易发生死亡事故类型,基于海因里希安全法则,归纳出适合本矿区的“保命条款”和“零伤害条款”,并按照“五必”要求(保命条款、规程必牢记,“三违”人员必纠偏,“三违”人员必过培训关、考试关、亲属签字关,“三违”人员必量化考核,“三违”原因必分析),严格规范岗位作业人员行为。同时,矿山还建立了奖罚分明的考核制度和微信公众号,对“保命条款”掌握较好的员工进行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让员工家属第一时间了解到员工在矿区的安全情况,避免员工疲劳上岗、带情绪上岗、酒后上岗,真正做到“高高兴兴上班来,安安全全回家去”。

5)管安全必须管责任落实。矿山建立了主要领导抓全面系统安全管理、副职领导抓过程安全管理、技术人员抓专业安全管理、安全管理人员抓全员监督管理、班组长抓细节安全管理、岗位员工抓操作安全管理的“六抓”安全管理网络体系。详细编制了风险分级管控清单、隐患排查清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责任清单,照单公告、照单建设、照单管控、照单通报、照单追责,给安全管理链上的每一个员工都赋予了具体的安全管理职责,在每一个工作环节上都留下安全管理的痕迹,保证了安全工作无漏洞覆盖、无缝隙连接和无障碍运行,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和作用,让每个管理者都会管理、能管理、细管理。对于处于最基层的班组管理,矿山优化确立了“抓两头、促中间”、做好“四查”和安全述职工作[8]。“抓两头”就是“四步骤”规范化排班(准入规范确认、传达安全要求、布置工作任务和讲解安全措施、安全宣誓)和“七交”规范化交班(交本班生产情况和任务完成情况、交遗留隐患和控制措施、交设备和仪表运行及使用情况、交设备和区域卫生情况、交工(器)具、交原始记录、交上级指示要求和注意事项);“促中间”即通过规范化排班和交接班,充分发挥班组长、安全员的安全管理作用,建立并运行当班安全跟踪巡检机制;“四查”即查员工工作状态、查员工个体防护用品佩戴及使用情况、查员工操作行为、查员工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同时,实行班组长安全述职制度,班组长安全述职安排在矿区月安全生产例会上进行,每月安排1位班组长对本班组近期安全工作情况、安全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下一阶段将要重点开展的安全工作及安全生产工作建议或意见等进行述职。

6)管安全必须管应急到位。管安全要求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和底线思维方式,完善最好的准备,谋划最坏的打算,始终把应急挺在救援前面。为此,矿山科学制定并不断优化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的组织实施和演练评估,真正实现“我会安全”“我能安全”。

3.4 安全文化建设效果

该矿山企业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安全文化建设的实施,极大地提升了员工综合素质,提高了矿山风险管控水平,实现了人-机-环-管的安全化和有效匹配,连续2年没有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事故总量下降了87.5 %,安全绩效明显,主要表现在:实现了“两个转变”,矿山安全管理由“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变,由“要我管理”向“我想管理、我会管理、我能管理”转变;员工作业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绝大部分员工的安全态度和安全观念发生了质的改变,“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我保安全”的理念已经转化成了日常行动;提升了物本安全水平,矿区整体安全管控水平和安全绩效的提升实现了采掘系统安全管控新常态。样板采场合格率65 %以上,标准化采场合格率达到100 %。

4 结 语

构建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矿山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为从根本上杜绝矿山企业已知规律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具有重要意义。某矿山企业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安全文化建设,实现了安全管理人人参与和安全文化入脑、入心、入行(为),建立了自我检查、自我纠正、自我完善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可为类似矿山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参 考 文 献]

[1] 王占平,张胜利.基于虚拟现实的安全意识培养[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8(3):109.

[2] 郝贵,宋学峰,李爽,等.煤矿本质安全管理[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

[3] 河南省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考试中心.安全生产管理必读[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8:265-266.

[4] 张胜利,王占平,陈彦霞,等.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J].现代职业安全,2020(2):62-65.

[5] 王凌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与安全文化建设结合实施模式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9(4):161-165.

[6] 徐偉东.现代企业安全管理[M].2版.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0.

[7] 张胜利.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安全确认制的应用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6,12(增刊1):159-166.

[8] 齐彦文.金陶公司基层班组安全管理模式及实践效果[J].黄金,2017,38(增刊2):11-13.

作者:张胜利 齐彦文

第4篇:安全双重预防体系体系建设方案

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2017年年度审核计划

*****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二0一七年九月

为贯彻落实省、市、区、镇各级政府关于建立完善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具体要求,我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审核工作领导小组,由安全部牵头各车间主要负责人及技术人员配合,对企业生产过程及安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缺陷等进行辨识,确定了安全风险点的存在状态,通过历时近两月的时间,逐个对公司平面布置、安全管理、各生产车间、维修、消防和后勤(办公室、财务、供应、销售、食堂)进行了设备设施和作业风险点再查找,并对查找出的风险点逐个进行了危险因素再次进行辨识、分析、评价、汇总,并验证已采取的风险管控措施的有效性,根据各风险点的风险级别重新审核制定了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明确了管控负责人,制定了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根据各风险点的风险等级特点,明确了检查的等级、频次和责任人。

随着国家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标准的不断更新及公司进一步发展新的技术创新,公司将依据本办法程序对相关的风险点重新进行辨识、分析,不断完善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2017】字第09-002号

关于成立“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年度审核”

领导机构的通知

公司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省市县安委会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的一系列工作部署,结合***安监局领导指示精神,经公司研究决定成立关于两体系年度评审工作领导小组。

一、领导小组成员: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公司成立两个体系年度审核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公司安全部,****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工作职责:

(一)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审核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1.审定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方案制定;

2.确定公司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总体目标、风险承受度,批准风险管控策略、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解决方案;

3

3.了解和掌握公司面临的各项风险及风险分级管理现状,做出有效控制风险的决策;

4.负责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其他事项。

(二)办公室工作职责

1.组织协调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日常工作; 2.研究提出公司决策、事件和业务流程的风险识别、评估标准; 3.研究提出公司风险分级管理策略和隐患排查治理解决方案,并负责该方案的组织实施和对该风险的日常监控;

4.负责对风险分级管理有效性评估,研究提出风险分级管控的改进方案;

5.负责组织建立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 6.负责指导、监督各车间、部门开展全面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7.分析识别公司主要风险,负责组织内控制度的建立、完善、执行、评估工作。

*****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2017年9月

主题词: 两个体系审核、通知

报:

总经理

送: 各部门

公司办公室

存档

4

******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2017】字第09-003号 关于下发“****石化科技有限公司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

个体系审核实施方案”的通知

公司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省市县安委会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的一系列工作部署,结合***安监局领导指示精神,现将“两个体系审核实施方案”下发给你们,望各部门积极落实文件精神。两个体系审核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

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安全生产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在全公司各部门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基础上,本年度再次全面排查、辨识、评估安全风险,落实风险管控责任,验证现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严格控制重大安全风险,对风险点实施标准化管控;进一步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全面排查、及时治理、消除事故隐患,对隐患排查治理实施闭环管理。提升公司安全生产工作水平,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主要任务和工作步骤

(一)全面动员部署(9月1日-9月10日)

各部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两个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目的和工作内容,通过召开会议、专题讲座、观摩学习等多种形式,向员工

5

宣讲“两个体系”建设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性和防范事故的重要作用。广大职工立即行动起来,积极主动学习同行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先进企业的经验做法,按照鲁政办字〔2017〕36号文件和东安发{2017}4号文件要求,排查风险点、落实管控措施,排查消除隐患,防范各类事故发生。

(二)完善标准体系和作业指导书(9月11日-9月20日) 下一步,我公司将联系上级部门,咨询中介机构和相关专家,系统总结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经验做法,制定出企业“两个体系”审核指导性的工作流程、实施指南、配套管理制度和运行案例等文件,在此基础上,整理形成可借鉴、可推广、可套用的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标准,便于依照进行“两个体系”审核工作。

(三)开展两个体系建设培训(9月21日-10月10日) 按照分类指导、由点带面的原则,面向各部门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组织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层面的专题培训。编制培训计划,保障培训经费,抓好师资队伍,采取现场观摩学习、集中培训、上门授课、咨询答疑等多种形式,开展“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流程、实施指南、配套管理制度和运行案例等内容的培训,同步进行信息平台工作方法、业务流程、应用系统操作的培训。公司安委会办公室负责组织个部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职工骨干进行培训。通过深入、广泛的培训,使员工知道“做什么、怎么做”,使各部门负责人知道“管什么、怎么管”。

(四)全面督促推进(10月10日-10月31日)

各主管领导通过示范带动、分片包干推进、网格化实名制、 检

6

查督导等方式,认真组织本部门进行“两个体系”建设与审核工作。要按照标准规范,参照同类型标杆企业的经验做法,积极做好“两个体系”建设实施工作。在“两个体系”建设方面有困难的,可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相关专家和安全专业服务机构帮助实施。要以监督推动工作落实,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作为监督的重点内容,持续开展针对性检查,建立完善台账,掌握公司“两个体系”建设进度,对未落实相关要求的,发现一起,监督整改到位一起,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时限和标准要求全部完成。

(五)总结评审阶段(11月1日-11月15日)

根据前阶段和工作,收集各车间部门的风险辨识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清单和相关台帐,更新风险信息与风险管控措施,编制、更新风险管控清单,持续改进,安全部负责对“两个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总结工作,形成评审报告。

三、保障措施和相关要求

(一)提高认识。建立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是省、市、县政府确定的解决“认不清”、“想不到”问题,创新安全监管模式,实现关口前移、精准监管、源头治理、科学预防,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决策,是从根本上防范事故发生,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促进我公司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的一项重点工作,各部门和全体员工要充分认识“两个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主动作为,想办法、出实招、求实效,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抓好落实。

(二)加强领导。各部门要安排专门工作力量具体督促协调,细化责任分工,明确时间进度,建立情况交流、考核通报和跟踪督

7

办制度,精准发力,推动落实。要将“两个体系”建设与当前全镇集中开展的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紧密结合起来,将“两个体系”建设情况作为重点内容进行督促检查。

(三)配合联动。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体系建设工作。各单位组织动员职工参与和监督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职工岗位安全责任,推进群防群治。

(四)专家指导。“两个体系”建设是一项创新性强、技术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建立专家咨询机制,邀请高层次、高水平专家和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参与“两个体系”顶层设计、方案制定、标准研究、评估论证,提出一系列指导意见或工作指南,确保相关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

(五)严格考核。公司安委会办公室将组织制定工作考核标准,以各部门“两个体系”建设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公司“两个体系”实际运行情况为重点,对各部门组织检查督导,对工作被动应付、体系建设落后的部门给予通报批评,并在评选安全生产先进班组中“一票否决”。对懒办怠办,工作进度严重滞后、影响全公司整体工作推进的,要按规定严肃处理。

****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2017 年9月

主题词:两个体系审核、通知

报:

总经理

送: 各部门

公司办公室

存档

8

第5篇:安全双重预防体系体系建设方案

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2017年审核计划

*****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二0一七年九月

为贯彻落实省、市、区、镇各级政府关于建立完善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具体要求,我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审核工作领导小组,由安全部牵头各车间主要负责人及技术人员配合,对企业生产过程及安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缺陷等进行辨识,确定了安全风险点的存在状态,通过历时近两月的时间,逐个对公司平面布置、安全管理、各生产车间、维修、消防和后勤(办公室、财务、供应、销售、食堂)进行了设备设施和作业风险点再查找,并对查找出的风险点逐个进行了危险因素再次进行辨识、分析、评价、汇总,并验证已采取的风险管控措施的有效性,根据各风险点的风险级别重新审核制定了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明确了管控负责人,制定了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根据各风险点的风险等级特点,明确了检查的等级、频次和责任人。

随着国家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标准的不断更新及公司进一步发展新的技术创新,公司将依据本办法程序对相关的风险点重新进行辨识、分析,不断完善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2017】字第09-002号

关于成立“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审核”

领导机构的通知

公司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省市县安委会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的一系列工作部署,结合***安监局领导指示精神,经公司研究决定成立关于两体系评审工作领导小组。

一、领导小组成员: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公司成立两个体系审核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公司安全部,****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工作职责:

(一)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审核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1.审定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方案制定;

2.确定公司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总体目标、风险承受度,批准风险管控策略、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解决方案;

3

3.了解和掌握公司面临的各项风险及风险分级管理现状,做出有效控制风险的决策;

4.负责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其他事项。

(二)办公室工作职责

1.组织协调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日常工作; 2.研究提出公司决策、事件和业务流程的风险识别、评估标准; 3.研究提出公司风险分级管理策略和隐患排查治理解决方案,并负责该方案的组织实施和对该风险的日常监控;

4.负责对风险分级管理有效性评估,研究提出风险分级管控的改进方案;

5.负责组织建立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 6.负责指导、监督各车间、部门开展全面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7.分析识别公司主要风险,负责组织内控制度的建立、完善、执行、评估工作。

*****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2017年9月

主题词: 两个体系审核、通知

报:

总经理

送: 各部门

公司办公室

存档

4

******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2017】字第09-003号 关于下发“****石化科技有限公司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

个体系审核实施方案”的通知

公司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省市县安委会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的一系列工作部署,结合***安监局领导指示精神,现将“两个体系审核实施方案”下发给你们,望各部门积极落实文件精神。两个体系审核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

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安全生产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在全公司各部门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基础上,本再次全面排查、辨识、评估安全风险,落实风险管控责任,验证现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严格控制重大安全风险,对风险点实施标准化管控;进一步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全面排查、及时治理、消除事故隐患,对隐患排查治理实施闭环管理。提升公司安全生产工作水平,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主要任务和工作步骤

(一)全面动员部署(9月1日-9月10日)

各部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两个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目的和工作内容,通过召开会议、专题讲座、观摩学习等多种形式,向员工

5

宣讲“两个体系”建设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性和防范事故的重要作用。广大职工立即行动起来,积极主动学习同行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先进企业的经验做法,按照鲁政办字〔2017〕36号文件和东安发{2017}4号文件要求,排查风险点、落实管控措施,排查消除隐患,防范各类事故发生。

(二)完善标准体系和作业指导书(9月11日-9月20日) 下一步,我公司将联系上级部门,咨询中介机构和相关专家,系统总结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经验做法,制定出企业“两个体系”审核指导性的工作流程、实施指南、配套管理制度和运行案例等文件,在此基础上,整理形成可借鉴、可推广、可套用的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标准,便于依照进行“两个体系”审核工作。

(三)开展两个体系建设培训(9月21日-10月10日) 按照分类指导、由点带面的原则,面向各部门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组织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层面的专题培训。编制培训计划,保障培训经费,抓好师资队伍,采取现场观摩学习、集中培训、上门授课、咨询答疑等多种形式,开展“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流程、实施指南、配套管理制度和运行案例等内容的培训,同步进行信息平台工作方法、业务流程、应用系统操作的培训。公司安委会办公室负责组织个部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职工骨干进行培训。通过深入、广泛的培训,使员工知道“做什么、怎么做”,使各部门负责人知道“管什么、怎么管”。

(四)全面督促推进(10月10日-10月31日)

各主管领导通过示范带动、分片包干推进、网格化实名制、 检

6

查督导等方式,认真组织本部门进行“两个体系”建设与审核工作。要按照标准规范,参照同类型标杆企业的经验做法,积极做好“两个体系”建设实施工作。在“两个体系”建设方面有困难的,可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相关专家和安全专业服务机构帮助实施。要以监督推动工作落实,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作为监督的重点内容,持续开展针对性检查,建立完善台账,掌握公司“两个体系”建设进度,对未落实相关要求的,发现一起,监督整改到位一起,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时限和标准要求全部完成。

(五)总结评审阶段(11月1日-11月15日)

根据前阶段和工作,收集各车间部门的风险辨识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清单和相关台帐,更新风险信息与风险管控措施,编制、更新风险管控清单,持续改进,安全部负责对“两个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总结工作,形成评审报告。

三、保障措施和相关要求

(一)提高认识。建立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是省、市、县政府确定的解决“认不清”、“想不到”问题,创新安全监管模式,实现关口前移、精准监管、源头治理、科学预防,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决策,是从根本上防范事故发生,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促进我公司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的一项重点工作,各部门和全体员工要充分认识“两个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主动作为,想办法、出实招、求实效,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抓好落实。

(二)加强领导。各部门要安排专门工作力量具体督促协调,细化责任分工,明确时间进度,建立情况交流、考核通报和跟踪督

7

办制度,精准发力,推动落实。要将“两个体系”建设与当前全镇集中开展的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紧密结合起来,将“两个体系”建设情况作为重点内容进行督促检查。

(三)配合联动。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体系建设工作。各单位组织动员职工参与和监督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职工岗位安全责任,推进群防群治。

(四)专家指导。“两个体系”建设是一项创新性强、技术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建立专家咨询机制,邀请高层次、高水平专家和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参与“两个体系”顶层设计、方案制定、标准研究、评估论证,提出一系列指导意见或工作指南,确保相关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

(五)严格考核。公司安委会办公室将组织制定工作考核标准,以各部门“两个体系”建设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公司“两个体系”实际运行情况为重点,对各部门组织检查督导,对工作被动应付、体系建设落后的部门给予通报批评,并在评选安全生产先进班组中“一票否决”。对懒办怠办,工作进度严重滞后、影响全公司整体工作推进的,要按规定严肃处理。

****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2017 年9月

主题词:两个体系审核、通知

报:

总经理

送: 各部门

公司办公室

存档

8

第6篇: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工作方案

为切实有效指导企业建设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并有效运行,现制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工作指导方案。

一、目的

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对排查出的风险点分类分级管理,把事故预防的“关口前移”向“纵深防御”推进,提升企业全员风险管理认知,形成标准化、信息化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预防体系。

二、依据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DB37/T 2882-2016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

DB37/T 2883-2016 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DB37/T 2974-2017 工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

DB37/T 3011-2017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DB37/T 2971-2017 化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

DB37/T 3010-2017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DB37/T 2973-2017 用人单位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

DB37/T 3012-2017

三、实施指导方案

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按照九步走工作法指导企业落实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1)准备 ①建组织、定职责

指导成立组织机构,确定人员职责。成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分管负责人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安全、设备、工艺、电气、仦表等各类与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双重预防体系”领导小组,明确从企业基层操作人员到最高管理层的职责,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组织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为该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分管负责人及各岗位人员应负责分管范围内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②做制度

指导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方案、指南、相关作业指导书、风险点统计表、作业活动清单、设备设施单、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评价记录、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危险源统计表、隐患排查计划表、排查记录表、整改通知单、重大隐患评价表、重大隐患整改方案、隐患整改验收档案、重大隐患整改评价表、隐患整改统计汇总表等有关记录文件。形成一体化的安全管理体系,使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贯穿于生产活动全过程,成为企业各层级、各专业、各岗位日常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双重预防体系”目标责任考核及奖惩机制,并严格执行。

组织机构和相关制度执行通知以红头文件的形式下发到各个部门,召开部门碰头会,传达文件相关细节内容,让部门各司其职,相互联动,确保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开好局。 ③培训

按照工作部署制定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全员培训,掌握本单位风险类别、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风险评价结果、风险管控措施、隐患排查治理的内容与标准、工作程序、方法等,并保留培训记录。 (2)辨识 ①划分风险点

按照设施、部位、场所、区域、操作及作业活动对厂区进行风险点划分。

注意事项:

a.从利于管控的角度出发,包含的内容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

b.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如一套装置、一项活动。 c.至少应包含一类能量或危险有害物质。

d.某风险应是企业需要管控的,低风险的活动或设备、装置、区域等可忽略,如办公活动、电脑。

e.同类别的设备、装置是否一并识别不能一概而论“合并同类项”;如同一区域的车床(机加工设备)、不同区域不同型号的压力容器,应考虑不同的位置、类型、危险程度等。 ②危险源辨识

辩识时应考虑:

两种活动: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 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 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七种职业健康安全危害:机械、电气、化学、辐射、热能、生物、人机工程;

七种环境因素:大气、水体、土壤、噪音、废物、资源和能源、其他。

注意事项:

a.企业应组织相关部门、班组、岗位人员进行危险源辨识、分析。 b.针对作业活动/设备设施类清单,采用合理的辨识方法对每个作业活动及作业步骤进行危险源辨识、分析。

c.通过调查和工程分析等方法识别各职业病危害风险点存在的粉尘、化学物、高温、噪声、电离辐射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来源、接触方式及接触时间、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和健康损害等。 (3)评价

工艺、技术、安全、设备、生产等专门小组采用适合本公司的方法(包括直接判定法、风险矩阵分析法(LS)、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风险程度分析法(MES)、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危险指数方法(RR)、职业病危害分级法等)进行评价。具体评价方法会进行培训。

风险一般划分为1级、2级、3级、4级。分别用红橙黄蓝四个颜色表示。划分后输出评价记录。

注意事项:

a.风险评价准则应符合法律法规及企业安全生产实际。 b.参与评价人员应熟知企业评价准则,合理评价,评价级别正确。

c.重大风险的确定依据细则、实施指南进行判定。

d.按照DB37/T2973-2017中5.5.1进行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 (4)管控

由操作工与设备、生产、工艺、安全人员、高层领导等专业人员现场现地现物,从工程技术、教育培训、个体防护、行政管理、应急处置五个方面讨论采取预防措施,通过“单保险”或者“多保险”的方式控制危险源。

针对辨识出的危险源,提出风险控制措施,经过企业相关程序评审确定,控制措施应与实际相符,具有可操作性并得到有效落实。

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对亍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劢应重点进行管控。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必须同时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输出管控措施清单,清单需经主要负责人审批后发布。

企业应建立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起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要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并强化危险源监测和预警。通过培训方式告知各岗位人员及相关方,使其掌握规避风险的措施并落实到位。 (5)排查

依据确定的各类风险的全部控制措施和基础安全管理要求,编制包含全部应该排查的项目清单。隐患排查项目清单包括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和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实施隐患排查前,应制定排查计划,明确排查项目、排查时间、排查目的、排查要求、排查范围、组织级别及排查人员等。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或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可同时进行。输出隐患排查清单。

注意事项:

a.应按照排查计划,结合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由各组织级别分别按要求组织隐患排查,并及时、准确填写相关排查记录。

b.隐患排查类型、周期、实施主体应符合通则、细则等地方标准的要求。

c.查出的不能立即整改或危害较高的隐患应记录详实,如条件允讲应保留影像资料。 (6)整改

将排查输出的问题点(隐患),由整改责任部门或者责任人按照要求进行整改,使其达到风险可接受程度。

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分类实施的原则。主要包括岗位纠正、班组治理、车间治理、部门治理、公司治理等。应保证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

能立即整改的隐患必须立即整改,无法立即整改的隐患,治理前要研究制定防范措施,落实监控责任,防止隐患发展为事故。

隐患存在单位在规定的期限内将治理完成情况反馈至隐患整改通知下发部门验收,未能及时整改完成的应说明原因与整改通知制发部门协同解决。

按照“谁排查谁验收”的原则,隐患排查组织部门应当对隐患整改效果组织验收并出具验收意见,并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企业应组织对治理情况进行复查评估,并将治理结果向当地县(市、区)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对整改过程记录进行存档。 (7)评审

每年至少对“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将辨识、评价、预防措施制定、排查、治理情况以及公司相关制度、方案、规定、组织架构等进行适宜性、充分性以及有效性评价。

评审前,可根据不同危险源或风险点制定效果评价准则和标准。评审后可根据管理需求进行更为合理的资源分配,使危险源得到更有效的控制,使责任人将管控措施更加有效的落地。

另外,企业应适时、及时针对工艺、设备、人员等重大变更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更新风险信息与风险管控措施,编制、更新风险管控清单。保存评审及更新记录。 (8)沟通

将评审输出的结果用有效方式(邮件,通知单,告知卡,宣传栏等)传达到相关人员处。

由高层或者主要负责人召集专项会议或者通过公司管理评审会方式。管理小组,推行小组,现场标杆班组长均可参加 并以述职报告模式进行总结与交流。

“双重预防体系”相关任何沟通应有记录(会议/活动/培训记录、邮件记录等)。重大风险信息更新后对人员进行培训,应有培训记录。 (9)归档

四、实施建议

在“双重预防机系”中,风险管控是基础,而在风险管控中,风险识别又是基础中的基础,但无论风险识别做的再到位,风险评估做的再客观,如果没有对评估出的风险因素进行有效控制,那么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毫无价值。所以,风险管控工作,风险识别是基础,风险评估很重要,但风险控制才是关键,也是重心所在!

双重预防体系工作企业基本都能做,也都在做,但做到什么程度是个问题。如果仅限于浅尝辄止,应付差事,导致事故隐患虽在排查,但排查不彻底、不全面;或者对排查出来的事故隐患,尤其是重大事故隐患治理不深入、不到位,最终都会让“双重预防机系”功亏一篑。所以双重预防体系要求我们:隐患排查治理,重在执行到位,终在彻底消除!

第7篇: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考核试题

一、填空题

1、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实现(关口前移)、精准监管、(源头治理)、科学预防。

2、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时间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3、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有:(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 LEC法)、(作业危害分析法 JHA法)、(风险程度分析法 MES法)、(事故树法 FTA法)等。

4、风险暂定为“红、橙、黄、蓝”四级,(红色)级别最高。

5、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6、根据《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省政府令303号)第三十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未按规定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的,由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限期整顿,可处以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7、企业应建立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

8、企业应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组织领导机构,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其他负责人对所分管部门和单位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各职能部门和单位负责组织职责范围内的

第 1 页 共 1 页 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9、隐患治理应符合DB37/T 2883-2016第7.4.1条的要求,并保证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

10、企业应根据自身组织架构,确定不同的排查组织级别,一般包括公司级、(部门级)、(车间级)、班组级。

二、单选题(55题)

1.( )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 A.事故控制 B.风险管控

C.隐患排查 D.安全培训

2.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将风险分为( )级,其中( )级最危险。 A.5、 1 B.

4、 1 C.5、 5 D.

4、 4 3.风险级别中( )级别最高? A.红色 B.橙色 C.黄色 D.蓝色

4.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将( )确定重大风险、

第 2 页 共 2 页 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的管控主体。 A.公司、车间、班组、岗位 B.公司、部门、车间、班组 C.公司、专业、车间、岗位

5.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 )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A.精神损害 B.健康损害 C.身心损害 D.心理损害

6.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 )和管理因素四类。 A.个体行为 B.人为因素 C.环境因素 D.光线因素

7.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 )的组合。 A.严重性 B.适应性 C.必要性 D.有限性

8.( )是风险管控的基础。 A.风险分析

第 3 页 共 3 页 B.风险评价 C.排查风险点 D.风险分级

9.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 )。 A.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 B.必要性、实用性、安全性 C.安全性、必要性、可靠性 D.经济性、安全性、实用性

10.各企业的风险评价准则具体内容应( )。 A.应统一 B.同行业应统一

C.由各部门自己确定,无需统一

D.与企业实际情况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有关

11.( )承担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 A.企业 B.中介机构

C.安监部门 D.主要负责人

12.企业应建立以( )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 A.主要负责人 B.分管安全负责人 C.安全机构负责人

13.风险信息包括危险源名称、类型、存在位置、当前状态、伴随风险大小、等

第 4 页 共 4 页 级、所需管控措施和( )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A.基层单位、责任人 B.所在单位、责任人 C.责任单位、责任人 D.各级单位、责任人

14.风险分级管控程序四个阶段包括危险源识别、危险源分级、风险控制和( )。 A.效果验证 B.效果验证与更新 C.效果评价 D.效果验证与评价

15.风险分级是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 )划分等级。 A.风险评价 B.评价结论 C.评价结果 D.风险评估

16.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 )。

A.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B.风险越小,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C.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低;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第 5 页 共 5 页 D.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下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上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17.企业应在各岗位悬挂安全风险告知牌板,标明风险点名称及等级、危险源名称及等级、事故类别或后果、管控措施、管控层级、责任单位、责任人及( )等内容。并分别用红橙黄蓝对风险等级进行标识。 A.应急预案 B.应急电话 C.联系方式

18.企业应对( )在醒目位置设置安全风险告知栏。 A.一级风险点 B.二级风险点 C.三级风险点

19.对确定为重大风险的,在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时,应尽可能地采取( )的风险控制方法,并多级控制。 A.较高级 B.相匹配 C.同级别

20.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培训教育制度应明确岗位员工熟知( )的学习义务。

A.本岗位风险点及危险源 B.本岗位危险源及相应管控措施 C.本岗位危险源及相应管控级别

21.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部署实施阶段包括宣传发动、法律法规学习、

第 6 页 共 6 页 ( )、落实分工四个步骤。 A.考试 B.培训 C.教育

22.危险源分级,遵循( )的原则,对每一个危险源进行分级。 A.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B.定量计算 C.定性分析

23.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落实分工阶段,企业要根据各职能部门、班组、岗位的职责,按照本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全面部署排查风险点、辨识危险源、制定管控措施、( )的任务。 A.制定风险管控责任制 B.编制风险管控清单 C.编制风险点管控计划

24.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培训内容应包括各层级人员体系建设职责、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运行制度、相关概念、( )等。 A.风险点排查方法 B.危险源排查方法 C.风险排查辨识方法

25.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专业组负责本专业风险点划分、( )、风险分级及管控措施编制。 A.危险源分级 B.危险源排查

第 7 页 共 7 页 C.危险源辨识

26.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包括( )等4个步骤。 A.隐患辨识、隐患汇总、隐患治理、治理验收 B.隐患排查、隐患汇总、隐患治理、治理验收 C.隐患排查、隐患分级、隐患治理、治理验收

27.综合性隐患排查应由公司级至少( )组织一次;车间结合岗位责任制排查,至少( )组织一次。 A.每月、每周 B.每月、每日 C.每季度、每月 D.每季度、每周

28.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制度包括( )。

A.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培训教育制度、运行管理考核制度、持续改进管理制度 B.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培训教育制度、运行管理考核制度、持续改进管理制度

C.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培训教育制度、运行管理考核制度 29.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组职责:一是负责本工作组范围内风险点划分、危险源辨识、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编制;二是落实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具体工作,确保能够将所属范围的风险点全覆盖辨识,及时向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汇报工作开展情况;三是( )。

A.制订所有各岗位及作业场所的风险告知排查标准,并组织员工培训、贯彻落实

B.制订分管范围内各岗位及作业场所的风险告知排查标准,并组织员工培训、

第 8 页 共 8 页 贯彻落实

C.制订分管范围内各岗位及作业场所的风险告知排查表,并组织员工培训、贯彻落实

30.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使企业风险控制措施全面持续有效。 B.通过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企业风险管控能力得到加强和提升。 C.通过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职业健康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D.通过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企业实现零风险、零事故。

31.安全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需要消减的风险,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风险等级为( )。 A.重要风险 B.关键风险 C.中度风险 D.低度风险

32.安全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 轻微风险可接受或可容许风险,无需采用控制措施实施期限为需保存记录风险级别为( )。 A.3级 B.2级 C.4级 D.5级

33.风险分级采用LEC法,中度风险色为( )。 A.红 B.橙

第 9 页 共 9 页 C.黄 D.蓝

34.1级风险( 红色风险):不可容许的,巨大风险,极其危险,( )。 A. 无需立即整改,可以继续作业。 B. 必须立即整改,可以继续作业。 C. 制定整改计划后,可以继续作业。 D. 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

35.三、四级风险点可由( )级监管,班组、车间管控;四级可由班组或岗位管控或因风险较小可直接忽略。 A.公司 B.班组 C.车间 D.岗位

36.企业应根据排查组织级别,结合风险点及危险源特性,确定符合企业实际的隐患排查( )。 A.责任人 B.周期 C.内容

37.车间、班组的隐患排查内容,可根据所管辖区域隐患排查的数量、风险等级、分布等因素,进行重点关注,侧重于( ),并应确保区域内所有风险点及危险源均能等到监控。 A.风险较低的风险点隐患排查

。) B.场所、部位 C.装置、设施 D.作业活动

12.安全检查表编制依据包括( )。 A.有关法规、标准、规范及规定 B.国内外事故案例和企业以往事故情况 C.系统分析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 D.分析人员的经验和可靠的参考资料 E.同行业或类似行业检查表等 13.风险控制措施类别包括( )。 A.工程技术措施 B.管理措施 C.培训教育措施 D.个体防护措施 E.应急处置措施

14.隐患排查依据主要有( )。 A.有关法律、法规要求 B.技术标准 C.事故教训经验总结 D.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

15.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分类实施的原则,主要包括:A.岗位纠正

)。( B.班组治理 C.车间、部门治理 D.公司治理

16.企业通过“两体系”建设应完成以下( )成果。 A.编制两体系实施指南

B.制定“两体系”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C.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汇总表 D.危险源辨识清单

17.风险分级管控基本原则可包括以下方面( )。 A.应对每项控制措施进行评审,确定可行性、有效性。 B.存在缺失、失效的状况,应制定落实改进措施,降低风险。 C.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应同时负责管控,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D.应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合理确定风险的管控层级。

18.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评价法安全风险等级判定,风险值为162分,则该危险源( )。 A.属于高度危险

B.应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 C.需立即或近期整改

D.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但需定期检查 19.以下情形( )可判定为重大风险。 A.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

B.发生过死亡、重伤、职业病、重大财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 第 19 页 共 19 页 然存在的

C.涉及重大危险源的

D.经风险评价确定为最高级别风险的

20.企业应根据以下( )情况,及时更新隐患排查治理的内容。 A.法律法规及标准规程变化或更新 B.企业组织机构及安全管理机制发生变化

C.企业生产工艺发生变化、设备设施增减、使用原辅材料变化等 D.事故事件、紧急情况或应急预案演练结果反馈的需求 21.危险源辨识应充分考虑危害的( )。 A.可能性 B.根源和性质 C.能量和物质 D.后果

22.以下( )措施属于管理措施。 A.安全培训 B.制定操作规程

C.对产生或导致危害的设施或场所进行密闭 D.设置危险及有毒企业的排放口

23.进行工作危害分析(JHA法)应按照以下( )步骤实施。

A.确定工作危害分析的生产场所和区域 ,进行工序(包括辅助设施作业活动分析)划分。

B.对每个工序进行工作内容分析,确定每进行一项工作内容可能存在的危害类 第 20 页 共 20 页 型。

C.确认已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中还存在的缺陷和还未采取的控制措施,并提出相应的补偿措施。

D.针对工作危害分析结果中属于重大风险的项目,或者存在重大控制措施缺陷的,制定企业的目标和管理方案,并加以实施,从而实现保障安全生产的目的。 24.发生事故的根本症结是( )。 A.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 B.安全过程管理不系统 C.不执行规章制度

D.企业缺乏安全管理专业人才 E.企业自主安全培训薄弱

25.各市、县(市、区)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广泛发动企业,全方位、全过程排查本单位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点,包括生产系统、设备设施、输送管线、操作行为、矿山采空区、施工场所、( )等方面存在的风险。 A.城市垃圾堆场 B.安全管理 C.环境条件 D.职业健康

26.风险控制措施应在实施前针对以下( )方面进行评审。 A.措施的可行性 B.措施的有效性

C.是否使风险降低至可接受风险

第 21 页 共 21 页 D.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

27.应结合企业可接受风险实际,制定事故(事件)发生的( )标准,明确风险判定准则,以便准确判定风险等级。 A.可能性 B.严重性 C.暴露时间 D.风险度取值

28.隐患治理应做到方法科学、()按时完成。能立即整改的隐患必须立即整改,无法立即整改的隐患,治理前要研究制定防范措施,落实监控责任,防止隐患发展为事故。 A.资金到位 B.治理及时有效 C.制定整改方案 D.责任到人

29.以下属于重大隐患的是( )。

A.违反法律、法规有关规定,整改时间长或可能造成较严重危害的 B.涉及重大危险源的

C.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在10人以上的 D.危害程度和整改难度较大,一定时间得不到整改的 30.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 A.治理的目标和任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B.经费和物资的落实;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第 22 页 共 22 页 C.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D.防止整改期间发生事故的应急预案或安全措施。

三、判断题(80题)(红色正确,黑色错误)

1.危险源辨识的范围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2.风险与危险源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本质区别。风险是危险源的载体,没有风险就没有危险源。(✖ )

3.任何危险源都会伴随着风险。只是危险源不同,其伴随的风险大小往往不同。( ✔ )

4.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风险判定标准认定风险等级。( ✔ ) 5.风险度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 ) 6.风险不可以避免,但是风险有大小。( ✔ )

7.隐患信息是指包括隐患名称、位置、状态描述、可能导致后果及其严重程度、治理目标、治理措施、职责划分、治理期限等信息的总称。( ✔ )

8.隐患的分级是根据隐患的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为标准而进行的级别划分。(✔ )

9.一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或者频率很高,我们就可以理解为这个事件的风险很大。(✖)

10.一件事件可能的后果造成多人伤亡,我们就可以理解为这个事件的风险就很大。(✖)

11.风险辨识是识别组织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风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12.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

第 23 页 共 23 页 虑的过程。(✖)

13.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不必管控,但必须落实具体措施。(✖ )

14.风险控制措施是指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企业针对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 )

15.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中的D值越小,说明被评价系统的危险性越大。(✖) 16.工作危害分析法(JHA)是一种定量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 17.安全检查表(SCL)的编制依据包括国内外行业、企业事故统计案例,经验教训。( ✔ )

18.风险矩阵分析法(LS)和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均是半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 ✔ )

19.安全检查表法是一种定量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它是将一系列项目列出检查表进行分析,以确定系统、场所的状态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通过检查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风险,提出改进措施的一种方法。(✖)

20.工作危害分析法是一种定性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它是基于作业活动的一种风险辨识技术,用来进行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管理缺陷等的有效识别。( ✔ )

21.一级风险点属于重大隐患,应立即停产整顿。(✖)

22.一般隐患,因其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可暂时不予整改排除。(✖) 23.对于一般事故隐患,根据隐患治理的分级,由企业各级(公司、车间、部门、班组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负责组织整改,整改情况要安排专人进行确认。(✔) 24.重大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无法立即整改排除,需要全部或者局部

第 24 页 共 24 页 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 ✔ ) 25.重大隐患一定是重大风险,重大风险不一定是重大隐患。( ✔ ) 26.对于排查出的问题应执行“五到位”,即: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 ✔ )

27.企业开展风险管控工作的目的是,实现零风险,杜绝或减少各种隐患,降低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28.企业应当根据隐患级别,确定相应的治理责任单位和人员,隐患排查治理应当以确保隐患得到完全消除为工作目标。(✖)

29.从企业基层操作人员到最高管理层,都应当参与隐患排查治理。( ✔ ) 30.公司级隐患排查由公司安全主要负责人负责,安全管理部门具体组织实施。(✖)

31.企业应在通则、细则的基础上,另外建立一套安全管理体系,是双体系贯彻于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成为企业各层级、各岗位日常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 32.隐患排查主要是指中介机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企业管理制度,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对照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有效落实情况,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的工作过程。(✖ )

33.风险管控层级可进行增加或合并,企业应根据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情况,合理确定各级风险的管控层级。( ✔ )

34.持续有效地做好风险管控工作,排查风险点是基础,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风险判定标准认定风险等级,然后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是风险管控的核心。( ✔ )

35.可接受风险是指根据企业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企业降至可容

第 25 页 共 25 页 许程度的风险。( ✔ )

36.企业应依据所排查出各类风险的全部控制措施和基础安全管理要求,编制包含全部应该排查的项目清单。( ✔ )

37.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至少应包括与风险点对应的设备设施和作业名称、排查内容、排查标准、排查方法。( ✔ )

38.设备设施类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包括报警、联锁、安全阀及液位、温度、压力等测量仪表和控制设施及消防、检查、检验等常规的管理措施。( ✔ ) 39.作业活动类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应包括:制度完备性、管理流程合理性、作业环境可控性、作业对象完好状态及作业人员素质等方面。(✔ )

40.工程技术措施包括紧急切断装置、密闭采样系统、制定标准作业程序、监控、联锁、报警等。(✖ )

41.风险控制措施应从工程技术(或工程控制)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处置等方面识别并评估现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 )

42.能立即整改的隐患必须立即整改,无法立即整改的隐患,治理前要研究制定监控、防范措施,落实监控责任。( ✔ )

43.隐患治理应做到方法科学、资金到位、治理及时有效、责任到人、按时完成。重大事故隐患必须立即整改,一般事故隐患可延缓整改。(✖)

44.隐患整改建议措施应采取“管理优先、工程其次、防护为辅”原则。(✖) 45.特种作业人员未取得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属于生产现场类隐患。 (✖) 46.法规、标准等增减、修订变化所引起风险程度的改变需及时更新风险信息。( ✔ )

47.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分类实施的原则。主要包括岗位纠正、班组治理、

第 26 页 共 26 页 车间治理、部门治理、公司治理等。( ✔ )

48.风险控制措施应考虑可行性、可靠性、先进性、安全性、经济合理性、经营运行情况及可靠的技术保证。( ✔ )

49.企业应将风险管控相关信息录入山东省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信息平台,并保障正常运行。( ✔ )

50.事故类比隐患排查是企业内和同类企业发生事故后的举一反三的安全检查。( ✔ )

5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小,而后果严重,则风险很小。(✖) 52.危险源一定会演变成事故隐患。(✖)

53.企业应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 ✔ )

54.建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是由以风险为重点向以事故为重点的转变。(✖)

55.企业了解自身存在的风险即可,无须将风险点的有关信息及应急处置措施告知相邻企业单位。(✖)

56.属地监管部门要将企业备案的“一企一册”中的

1、2级风险点作为重大风险点进行管控。( ✔ )

57.对评估出的3级风险,应制定管理制度、规定进行控制,努力降低风险;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在规定期限内实施降低风险措施。( ✔ ) 58.3级风险(黄色风险):中度(显著)危险,无需控制整改,公司、部室(车间上级单位)应引起关注。(✖)

59.企业通过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将风险降低到自认为可以,无需验证。(✖) 60.“两体系”建设属于企业安环部的职责,与企业其他人员无关。(✖) 61.风险分级的目的是实现对风险的有效管控。( ✔ )

第 27 页 共 27 页 6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机制,定期进行安全生产风险排查,对排查出的风险点按照危险性确定风险等级,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对风险点进行公告警示。( ✔ )

63.将识别的危险源按照风险矩阵法或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进行分级,将所有危险源按风险度分为I、II、III级。(✖)

64.应急控制通过应急演练、培训等措施,确认和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能力,以防止和减少安全不良后果。( ✔ )

65.风险分级是指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绿”标识。(✖)

66.隐患治理的唯一目标是彻底消除隐患。(✖)

67.设备设施清单可以不包括厂房、管廊、手持电动工具、办公楼。(✖) 68.对评估出的1级风险,应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 ✔ )

69.企业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成员主要包括安全、生产、设备、工艺、电气、仪表等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70.企业应制定风险分级管控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培训学习,掌握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的方法,掌握风险管控信息,保留培训记录。( ✔ ) 71.安全阀、爆破片等安全附件设施未正常使用属于重大隐患。( ✔ ) 72.按照GB/6441的规定,危险源造成的事故类型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淹溺、火灾、环境污染等。(✖)

73.危险源辨识应由骨干技术人员参与,辨识要系统和全面。(✖ ) 74.采用风险矩阵法(LS)判定为五级的风险,应由班组进行管控。(✖ ) 75.消防及应急设施问题属于生产现场类隐患。( ✔ )

第 28 页 共 28 页 76.危险源辨识范围应包括规划、设计、建设、投产、运行等各个阶段。( ✔ ) 77.风险点划分应当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 ✔ )

78.重复性隐患排查是隐患排查主要类型之一。( ✖ ) 79.重大隐患的治理应先编制隐患评估报告书。( ✔ )

80.企业双体系建设过程中,风险等级判定应遵循从宽从低的原则。(✖ )

四、简答题

1、风险: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2、可接受风险:根据企业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企业降至可容许程度的风险。

3、重大风险:发生事故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二者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重大的风险类型。

4、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5、风险点:伴随风险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

第 29 页 共 29 页 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风险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6、风险分级: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进而实现分级管理。一般分为红色、橙色、黄色、蓝色风险,其中红色风险等级最高,为不可容许的巨大风险。

7、风险分级管控: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一般风险越大,管控层级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8、风险控制措施: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9、风险控制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培训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

10、选择风险控制措施应考虑:可行性和可靠性、先进性和安全性、经济合理性和经营运行情况、可靠的技术保证和服务。

11、风险控制措施评审内容有: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是否使风险降低到可容许水平、是否产生新的危害因素、是否已选定了最佳的解决方案、是否会被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12、风险评价的一般程序:成立组织机构、实施全员培训、体系文件编写、风险辨识与评价、评审与审批、风险信息公告、落实控制措施、持续改进。

13、事故隐患等级: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

第 30 页 共 30 页 和影响范围为标准而进行的级别划分。一般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14、隐患排查治理一般工作程序:编制排查项目清单、确定排查项目、隐患排查组织实施、隐患治理。

第8篇: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调查试卷一

一、填空题

1、根据风险点划分原则,风险点分为和。

2、是建立和实施双重预防体系的主体。

二、单项选择

1、( )是企业各类风险信息的集合。

A.风险点统计表 B.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C.危险源统计表

2、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形成激励先进、约束落后的工作机制。

A.目标责任考核制度 B.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C.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3、全员参与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是指企业从(

)到最高管理者,应参与风险辨识、分析、评价和管控。

A.安全管理人员 B.基层操作人员 C.职能部门负责人

三、判断题

1、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分别为公司级、部门级、车间级和班组级。()

2、所有企业的风险判定准则必须统一。()

3、企业应将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告知相关从业人员,使其熟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风险,掌握、落实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调查试卷二

一、填空题

1、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标准体系包括、和三个层级。

2、是指根据企业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企业降至可容许程度的风险。

二、单项选择

1、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的持续有效进行排查确认、有效控制风险的重要方法。

A.危险源 B.风险点 C.风险控制措施

2、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应与企业现行安全管理体系紧密结合,应在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风险分级管控,形成一体化的安全管理体系。

A.安全生产标准化 B.现有安全管理体系 C.信息化系统

三、判断题

1、风险点操作及作业活动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活动可以不作考虑。()

2、重大事故隐患排查、评估记录,隐患整改复查验收记录等,可以与一般隐患一同建档管理。()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调查试卷三

一、填空题

1、风险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四种颜色标示,实施分级管控。

2、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和。

二、单项选择

1、《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第十九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进行安全生产风险排查,对排查出的风险点按照危险性确定风险等级,对风险点进行()。 A.培训教育 B.公示 C.公告警示

2、以下()方面存在的问题或缺陷为基础管理类隐患。 A.安全生产责任制 B.场所环境 C.设备设施

三、判断题

1、风险管控的原则是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必须同时负责管控,上一级可以提级管控下一级风险。()

2、企业在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时应明确各岗位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过程中的职责。()

3、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是指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体系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不包括职业卫生相关工作。()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调查试卷四

一、填空题

1、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予以确定的过程。

2、隐患排查项目清单包括 基础类 隐患排查清单和 现场类 隐患排查清单。

3、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隐患分为和。

二、单项选择

1、生产经营单位对一般事故隐患,应当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消除;对重大事故隐患,应当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和监控措施,制定和落实治理方案及时予以消除,并将治理方案和治理结果向()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

A.山东省 B.县(区、市) C.设区的市

9、隐患排查应做到全面覆盖、责任到人。()

A.定期排查与日常管理相结合 B.专业排查与综合排查相结合 C.以上两种均包括

10、经判定或评估属于重大事故隐患的,企业应当及时组织评估,并编制()。

A.应急预案 B.整改方案

C.事故隐患评估报告书

第9篇:员工《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考试题

姓名:

部门 :

岗位: 考试日期:

日 成绩:

员工《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考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计45分)

1、对易发生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采取(

)、(

)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

2、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中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

)、(

)、(

)、(

)四类。

3、风险管控措施包括:

1、(

);

2、(

);

3、(

);

4、(

);

5、(

)。

4、岗位张贴(

),并制作成手册作为员工日常学习材料;车间前后制作张 贴(

),典型危险源告知牌等营造双体系建设氛围,让员工是耳濡目染中加深对双体系建设的认知。

5、为方便事故隐患管理,将事故隐患划分为两大类:(

)基础管理类隐患和(

)生产现场类隐患。

二、判断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潜在风险指管理体系不完善、不健全可能导致现实风险发生的各类因素;违背法规及标准规程,如各类人员的安全资格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特种设备检测检验、职业健康安全与消防投入及验收等。

(

)

2、现实风险指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 因素及安全管理缺陷。

(

)

3、危险源里包含有几个或者多个风险点,危险源的范围大于风险点。

(

)

4、指导手册是开展双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性和基础性文件,在不断深入推进中修订和完善,确保文件的时效性和适用性。

(

)

5、一定要经过长期的、多种形式的培训教育和班组活动,岗位员工才能够熟练掌握本岗位风险识别的方法,通过隐患排查来保障管控措施的有效性。

(

)

三、简答题

1、什么是危险源?(15分)

2、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在以后的工作中,简述我们应如何做?(

20分)

答案

一、填空题

1、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

2、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

3、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

4、风险点(危险源) 告知卡、风险点清单

5、基础管理类隐患、生产现场类隐患

二、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上一篇:秘书科工作小结下一篇:中国通用集团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