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环境下事业单位审计探讨

2023-02-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 促使各行各业更新经营和管理方法, 事业单位也不例外。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对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和良性运行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通过内部审计可以实现对事业单位各项活动以及资金流向的监督与控制, 保证了事业单位等科学高效运行。大数据环境下为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事业单位可以借助大数据平台实现对内部审计数据的全面管理和快速处理, 不仅提升了内部审计工作效率, 还能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工作逐渐朝着信息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为事业单位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一、大数据环境下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主要特征

(一) 高效性

大数据环境下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最主要的就是体现在审计工作的效率上, 相比于传统的审计工作方法, 基于大数据平台的信息化管理, 能够更加及时有效地对事业单位内部的各项审计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 同时利用大数据强大的计算和处理能力, 能够对这些审计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 从而更加直观地发现事业单位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利用生成的审计数据模型, 制定有针对性的内部审计方案, 从根本上提升了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 实现了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高效化发展。

(二) 全面性

大数据环境下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还具有全面性的特点, 也就是说事业单位等审计工作所涉及的范围和覆盖面更加广泛, 不再仅仅是局限于对事业单位财务状况的审计, 而是能够延伸到事业单位内部的各层级和各部门之中, 通过对相关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能够实现对事业单位各项组织管理事务的全过程监管, 充分的发挥内部审计监督指导。同时还可以依托综合性的信息数据管理平台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 将审计工作纳入到事业单位的考核评价体系中, 进而提升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 实现了事业单位的长远稳定发展。

(三) 独立性

大数据环境下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实现了真正的独立, 体现出独立性的特征。要想充分发挥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作用, 就必须要保证事业单位审计部门的独立性, 以往的内部审计工作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存在着权责不清、机构编制人员混乱等的问题, 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性。通过建立相应的大数据分析平台, 能够对相关的内部审计部门、审计工作人员和运用的审计方法进行重新地优化分析, 不仅实现了部门的独立, 还明确了审计工作人员的职责范围, 创新了审计工作方法, 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具有专业性特征, 成为了不可代替的管理部门之一, 也就保证了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 内部性

大数据环境下事业单位审计工作更加强调内部性特征, 事业单位实行内部审计到主要目的就是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职能, 而审计监督在我国的监督体系中属于组织内部监督, 也就是从事业单位的内部组织管理出发, 进行有效的自我监督。在以往的审计工作中, 其相应的监督职能得不到有效地落实, 而对事业单位的监管也大多依赖于外部监督, 这样不利于事业单位的长远稳定发展, 通过创新内部审计方法, 重视大数据处理技术的运用, 能够促使事业单位不断地完善审计监督体系, 充分发挥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管和服务作用。

二、当前事业单位审计工作存在的共性问题

(一) 事业单位审计监督体系不健全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给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也暴露出了事业单位审计工作存在的一系列共性问题。首先就体现在当前事业单位在执行审计工作时相关的审计监督体系不够健全, 内部审计工作制度不够完善。事业单位在开展审计工作时, 需要有一套标准化的流程, 主要就包括审计工作的规划阶段、执行阶段、整合审计报告阶段、处理阶段等几大流程, 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由于没有细化的工作规范进行约束, 使得审计工作经常会存在不按流程办事的情况, 这将会严重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 使得审计结果与单位实际组织管理情况不相符, 无法真正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二)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方法落后

当前事业单位在组织内部审计工作时, 还存在着工作方法落后的问题。很多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效率得不到提高, 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所采用的审计方法已经不适合当前事业单位的发展需要。在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方法必须要做出一定的改变, 各类审计数据和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不能只依靠人工, 而是需要通过建立大数据平台实现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动态化控制, 能够对事业单位组织和管理相关工作进行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全面的控制与监督。

(三) 缺乏综合性高素质人才的支撑

当前制约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水平提高的另一主要因素还在于缺乏综合性高素质人才的支撑。随着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 其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着诸多的挑战, 比如信息数据庞杂、工作缺乏实效性等,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充分发挥专业审计人员的作用, 不断地提升事业单位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但是目前很多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人员存在着专业素质低、计算机应用能力差、缺乏责任心等的问题, 这就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审计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使得事业单位到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很难得到提高。

三、大数据环境下事业单位审计工作优化模式探讨

(一) 事业单位要建立完善内部审计监督机制

大数据环境下事业单位需要不断的优化升级工作模式和方法, 首先就是要建立完善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监督机制。事业单位必须要建立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化审计管理平台, 完善审计工作的流程规范, 通过对审计工作的细化研究, 制定有针对性的审计监督制度, 对审计工作人员的各项行为进行有力的约束。另外事业单位审计工作在执行过程中要将重点放在全环节和全过程管控和预防上, 而不仅仅是在事后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审核, 要建立全面的审计监督体系, 覆盖到事业单位组织管理的方方面面。

(二) 事业单位要将大数据处理技术运用其中

事业单位在执行内部审计的过程中, 必须要将大数据处理技术运用其中, 从根本上提升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水平。首先, 事业单位要根据审计工作的特点建立相应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运用先进的审计工作方法来对相关的审计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其次, 事业单位要加大资金投入, 自主研发或购进相应审计应用软件, 更新内部审计工具和技术, 为后续专业审计人员的培养和审计工作的展开奠定相应的物质基础。

(三) 事业单位要培养和引进复合型审计人员

事业单位在组织审计工作时, 需要更加重视发挥专业人才的作用, 大力的培养和引进复合型审计人员。首先, 对在职的审计工作人员要进行定期的培训, 直接掌握更加先进的审计工作方法, 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同时要不断地更新审计人员的工作理念, 提升他们对大数据相关技术的理解与运用。其次事业单位在进行审计人员招聘时, 要着重考察招聘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信息素养, 为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四、结语

事业单位承担着行政、公益等社会职能, 在管理方法上更加需要与时俱进, 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大数据环境下暴露出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许多不足, 促使事业单位创新审计方法, 提升内部审计水平。

摘要:审计工作是事业单位运行管理中的重要一环, 创新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方式方法是保证事业单位运行效率和科学管理的重要途径。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大数据的广泛应用给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启示, 要求事业单位审计部门要充分依托大数据的优势, 尝试建立综合性的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 优化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模式, 提升事业单位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文章就主要针对大数据环境下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优化发展进行相应的探讨分析。

关键词:大数据,事业单位,审计工作

参考文献

[1] 沈亚平.大数据背景下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现状及发展[J].纳税, 2019 (8) .

[2] 秦黎丽.大数据环境下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完善策略探究[J].新西部, 2019 (6) .

[3] 张潇丹.信息时代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研究[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9 (4) .

[4] 丁晨妍, 丁欢新.基于大数据的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制体制创新研究[J].商业会计, 2019 (3) .

[5] 车焕.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和应对策略[J].中外企业家, 2019 (3) .

[6] 宋立彬.大数据环境下事业单位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研究[J].财会学习, 2019 (1) .

上一篇:财政预算制度的演进与完善策略下一篇:政治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模式,强化高中学生对知识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