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研室工作总结

2022-12-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无论是刚进职场的我们,还是成长路上的奋斗人,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不断的积累经验,吸取他人与自身的教学,优化自身的工作方式。在长时间的工作下,我们自身的工作水平,有着显著的提升,为自己写一份工作总结吧,用于记录与反思自己的工作情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英语教研室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英语教研室工作总结

高职院校英语新课程改革中教研室工作职能的转化

摘要:高职院校英语新课程改革对英语教师的教学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它要求英语教师和其它学科的教师一样,必须尽快地从原来传统的角色中解脱出来,成为英语新课程的研究者、实践者和创造者。本文就新课程改革形势下教研室职能的转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英语新课程改革;教研室工作;职能转化

随着高职教育的飞速发展,各个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学校基层的英语教研室在英语课程改革工作中能否找准位置,能否在新课程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关系着新课程改革的成败。

英语教研室在新课程改革中处在一个中间地位,新课程改革是一项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双向系统工程。新课程由理念的课程、理论的课程、理想的课程到现实的课程和实践的课程,教研室是一个关键的环节。而一线教师工作的经验和问题需要提炼、总结与反馈,对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提供有力地支持。在这些问题上,教研室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是任何组织无法替代的。因此,教研室的工作职能在新课程改革的情况下,必定要发生一系列较为明显的变化。

一、应向教师专业化发展方向转化

高职英语新课程改革,促使教研室的职能发生转化。教研室必须从原来的“管理、指导、服务”职能,转变为“研究、服务、参与、指导”,要突出“研究”,强化“服务”,体现“参与”。传统的教研室的职能比较多的是组织教师研究教材教法和教学方式,却很少考虑和研究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和提高,更没有重视对教师素质的提高。因此,很多教师虽然从事英语教学数十年,而他们的英语专业水平往往还停留在其刚刚参加工作初期的水平上。传统的观念往往是把学校看作是学生发展的场所,片面的理解学生是学校教学的主体,从而长期忽略了教师在学校教学上的这个主体。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在于教师专业知识水平的高低,我国有一句成语叫做“水涨船高”,专业知识水平高的教师才能教出专业知识水平高的学生。因此,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教研室责无旁贷。要使教师的专业水平有所发展,必须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1)不断优化英语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采用校内专职教师与校外(包括外籍教师)聘用教师的办法,在学历目标上,按照高校师资认定的条件,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对青年教师鼓励他们参加研究生班的学习,以提高每个人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2)鼓励教师参加教改科研工作,撰写教改科研论文。培养和选择教师成为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并积极开展“手拉手”活动。对新进校的教师实行老教师带新教师的制度,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3)建立英语图书资料库。根据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评估的要求,以师均100册图书为标准,建立英语图书资料室。为教师提供快捷的专业理论支持和资料查询,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同时也可作为学生查阅资料,开展课外调研活动的资料库。

二、职能应向学习型组织转化

基于对传统教师教育的反思,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也迫在眉睫,并且已经列入各个学校领导的议事日程之中,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也得到了确认 。为此,高职院校的教研理念随着新课程改革,也必须适应这一新的变化,认识到学校的教研组织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也应当努力促进教师的发展,应该树立学校教研组织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场所的教研理念。只有这样,作为基础课的英语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教师需要尽快地 “成为新课程的研究者、实施者和创造者”才能够得以实现。

要使英语教研室具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职能 ,学校的教研组织就应该是一个学习型的组织。这个学习型的组织具备进行集体学习,不断改善自身收集、管理和运用知识能力的条件。在组织大家的共同学习中,每个人都能够不断地开发自己的潜能,而且不断的总结、反思并不断改正和弥补每个教师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只要如此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就能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使每个教师的专业水平不断得到提高,才能实现在教学上学生、教师双主体的共同发展,适应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新形势。

传统的教研室职能也主要是组织教师学习,不过那种学习只是大家一起共同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教学的方法。确切的说,它不是一个学习型的组织,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提高起不到多大作用。要想使教研室的职能实现从只研究教材教法型到学习型的转变,窃以为要从以下的几个方面抓起:(1)实行英语新课程改革以后,教研室除组织教师学习专业知识以外,还要组织教师进行传统教学的常规检查、教师的业务考核和考试的组织分析等等,二者不可偏废,但更要注入新的思想和内容;(2)在教学中,要摒弃旧的思维方式和常规程序,不断实现教师教学行为的变革;(3)教师和教师之间在教学改革的方方面面要坦率地毫无保留地相互交流和沟通,以相互取长补短互为提高;(4)要通过组织学习的过程不断地获取知识,并在组织内进行知识传递,而且还要不断地创造出新的知识。总之,通过转变组织的思维模式并由此改变教师的行为,这样教研室的职能才能转化为学习型的教研职能。

三、应向教学研究型转化

高职英语新课程改革,使教师焕发出了极大的科研热情,教师自发性的教改活动蓬勃展开。但学校由于缺乏规划和组织,教师的教改活动仍然还处于互不通气各自为政的状态。由于缺乏理论和方法的指导,虽然他们费尽心血,但往往收效甚微。为了扶植和引导教师的教改活动,教研室要对教学业务的“管理”职能适当做出调整,那就是由教学业务的管理型向教学研究型的转化。

第一,开展课题研究。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给教学实践带来了一系列需要重新研究的问题,比如如何让英语知识更好地为专业服务;教师如何营造和谐的英语课堂,切实提高高职学生英语的应用能力;如何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英语课堂教学的活动之中;教师和学生如何更好的开发英语第二课堂等等。这些问题只有在教研室的统一组织和指导下,通过教师的积极参与,从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中,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研究,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研室作为组织者应结合本校实际,选择迫切需要解决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作为研究课题,把教学实践中遇到的诸多具体问题整合到课题研究中,充分调动每一个课题组成员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一个学习型和研究型的科研组织。把这样的课题研究成果推广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必然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开展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是基础平台课,因此英语教学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需求,灵活地实施教学。以往各门学科自成体系,各自为政互不往来。高职英语新课程改革倡导英语为专业服务,这就要求英语教研室要同各专业学科加强联系。了解他们学科对英语的需求,形成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组织。共同探讨适合该学科的英语教学内容及方法,促进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让英语应用能力成为高职学生毕业求职的一个重要砝码。

第三,构建校际英语学科教研网络。改变原有的各个学校闭门搞教学教改的现状,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建立一个高职院校英语学科教研网,实现教研资源交流与共享。定期就共同面临的问题进行研讨,拓展互动空间,发挥集体智慧,共同借鉴,共同提高。

作者单位: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67-269.

作者:李迎雪

第2篇:利用教研室促进英语学科建设

“十三五计划”以来,学科建设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主旋律。教育部先后实施了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和“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至今,我国高校学科建设工作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教学管理也进一步规范化。

但是,英语学科建设不仅仅是大规模物质建设和严格教学管理的结果,还需要借鉴先进的学科建设经验,对教学组织和组织教学进行改造。基于此,重建英语教研室,充分发挥英语教研室协调組织教学、集体研讨教学、互相交流教学的功能,是当前促进英语学科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

一、将英语教研室建设成为组织和协调教学的平台

在“校-院”的组织模式下,高校英语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教学的个性化和随意性。当课程教学任务被分配给教师后,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对本专业和课程的理解独立设计教案,不但教授相近课程的教师不会就教学内容进行沟通和协调,而且教授平行班同一门课程的不同教师也不会对教学内容、进度、方法进行协调。这样不但教学内容缺少统一规划,而且不同班级的教学也缺少最基本的规范和标准,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基本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重建英语教研室就是要充分发挥教研室组织和协调教学的作用,在充分了解专业和课程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度、方法等进行统一规划,制定基本教学规范,统一质量标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作为组织和协调教学的平台——教研室应该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学自律的机构。

当然,制定规范、统一标准也不应让英语教研室成为阻碍教学自由和学术自由的羁绊。其实,无论德国大学的研究所模式还是美国大学的学习模式,其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所体现的教学自由和学术自由传统,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深知识的传授、创造和应用的规律。

重建教研室,不应使高校英语教学回归绝对统一,千篇一律的“整齐”格局,而是鼓励教师在执行教学基本规范、保证课程教学基本质量的前提下积极改进教学,将教学与个人的研究成果、学术兴趣和学术前沿结合起来,形成个人的教学特色和风格。

二、将英语教研室建设成为讨论和研究教学的中心

自博耶提出教学学术理论以后,把教学作为一门学术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认同。教学学术的概念对于高校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将高校教学从过去简单的知识传递活动转变为一个复杂的、具有丰富内涵和无限探究疆域的学术领域,从建诸经验之上的简单性操作性转变为建诸科学之上的复杂性学术活动。这不仅赋予高校教学活动复杂的内涵和宽广深远的探究空间,而且还赋予大学教师进一步探究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的责任和权利。

当教学成为学术,教学就成为一种需要运用高超智力的学术工作,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所引起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就需要仔细研究,这为高校英语教师深入教学研究、进行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高校促进英语学科建设提供了方向和路径——需要教师加强教学研究。当教学成为学术,教学研究就将成为教学工作和学术研究的常态,这就要求大学必须建立专门的教学研究组织,在组织设计上为教学研究开辟专门的组织空间,为有组织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提供土壤和组织保证。最初建立教研室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组织教师讨论教学和研究教学。重建教研室,就是要把教研室建成组织教师讨论和研究教学的中心,通过有组织的教学研究科学地解决教学和人才培养中的各种问题,大力提高教学质量。

三、将英语教研室建设成为增进教师交流和促进教师发展的“加油站”

高校英语教师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个体性,教师教学的大部分工作是个人独立完成的,不仅在教学内容、方法、进度等方面具有个体性,而且不同教师的工作时间、地点等也不尽相同。所以,这一群体工作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交流合作少、组织性差、集体感弱,这一特点使得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缺乏凝聚力。

重建英语教研室,要通过组织设计的手段加强大学英语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有组织的教研室活动加强大学教师的组织归属感,形成有吸引力的组织文化。同时,在教研室里,大力提倡、鼓励教师之间在业务上的互相帮助,开展教师之间的“传、帮、带”,充分发挥教研室培养教师的功能,让教研室成为高校教师发展的“加油站”。

教研室里,我们应将培养英语教学团队、建设英语学科梯队作为教研室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以培养提高青年教师为重点,以促进教师发展为中心,大力实行校本培训,努力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高校教学质量。高校教研室的设置,满足了特殊时期人才培养的政治性、教学管理的行政指令性和教学过程的严密计划性的要求,将统一规范和个人教学、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政治教育与人事管理等紧密地结合起来,极大地提高了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一组织模式是当时计划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管理的产物,是与当时高校作为专门的人才培养机构的功能定位以及高等教育培养专门人才的目标定位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显然,在目前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和组织模式下,重建英语教研室并不是要简单地恢复教研室过去的功能和管理模式,而是要在新的情况下对传统教研室组织模式进行改造,摒弃其分隔知识、信息、人员、课程等各种资源和阻碍跨学科学习、教学和研究的历史局限性,分发挥其协调组织教学、集体研讨教学、互相交流教学的功能,让高校教学从个体走向合作,最大限度地促进英语学科建设。

参考文献:

[1]蔡力娟,“关于英语学科建设的几点建议”,《教育探索》,2003年。

[2]刘翠平,“论高职英语学科建设”,《文教资料》,2006年。

[3]曲卫国,“谈谈英语专业改革与英语专业建设的关系”,《外国语》,2016年

作者简介 :段莉(1981年11月21)女,四川省西昌市, 副教授,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及英美文化.

(西昌学院外国语学院   四川  西昌   615000)

作者:段莉

第3篇:建构对话式高校英语教研室文化

[摘要]教研室文化建设对于提高高校英语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提出,应改变“权威式英语教研室文化与传话式英语教研室文化”“冲突式英语教研室文化与赞扬式英语教研室文化”的现状,构建开放性与原动性、民主性与交互性的“对话式高校英语教研室文化”,转变教学理念,尊重个体差异,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注重知识共享,进而提高高校英语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深化高校英语教育教学改革。

[关键词]高校英语 教研室文化 对话式英语教研室

[作者简介]张秀萍(1965- ),女,江苏徐州人,徐州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江苏 徐州 221009)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新建本科院校英语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D/2011/01/117)

[

《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教政法[2016]6号)要求大力“推动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科研学术与教学学术是高校教师考核评价的主要内容。教研室作为高校进行教学与科研的最基本组织,对于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水平的提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英语教研室是高校英语教师进行教学与科学研究的组织,加强高校英语教研室文化建设对于提高英语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学术水平、推动高校英语教学改革、提高高校英语教学质量意义重大。反思目前我国高校英语教研室文化建设,本文提出“对话式高校英语教研室文化”的建构理念。

一、高校英语教研室文化现状

教研室是高校按照学科或专业建立起来的教学与科研学术机构,是现代大学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学学术机构,教研室承担着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修订、教学任务安排、教材选编、教学资源优化、教师合理配置与管理等工作;作为科研学术机构,教研室承担着科研与立项项目论证申报、学术活动安排开展、教研活动组织实施以及科研成果转化等工作。可以说,高校教研室在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对目前高校英语教研室文化的观察,笔者发现,我国高校教研室主要存在“权威式英语教研室文化与传话式英语教研室文化”“冲突式英语教研室文化与赞扬式英语教研室文化”等几种文化类型。

(一)权威式英语教研室文化与传话式英语教研室文化

权威式英语教研室文化指英语教研室活动的内容及其进程是由权威人士——有关领导或其他权威专家掌控的,在这种文化氛围内,教研室其他成员不愿发言或不敢发言,而是习惯于聆听权威人士的教诲,诸如如何备课、如何提问、如何设计作业等。权威式英语教研室文化是工业时代技术理性与我国权威文化在英语教研室文化中的聚焦。技术理性是伴随着工业社会的到来而彰显出来的,技术理性把科学与技术置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并崇尚组织系统中的等级制度。素有“组织理论之父”之称的马克思·韦伯(Max Weber)认为,理想的组织内在的各个职位,按照等级进行法定安排,形成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裴尔森(Allen T.Pearson)认为,技术理性的特点是,当有了一个既定目标,其中心任务就是如何采用最适当的方法来实现此目标,所以专业实践的任务就是应用专业领域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来解决问题,最终实现目标。

传话式英语教研室文化是指英语教研室活动完全按部就班地执行学校布置的任务,教研室主任只充当学校领导传声筒的作用,甚至院系分管领导直接到教研室布置任务。随着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许多高校采用了“学校—院系—教研室”的科层管理模式,教研室承担了很大一部分的教学管理职能。哈佛大学资深教授罗伯特·默顿 (Robert Merton)认为,科层制度的主要功绩是它的技术性效率(technical efficiency),这种效率是通过重视精确、快速、专家控制、连续性、处理权限和对输入的最适宜的汇报来体现的。科层组织的结构完全排除了各种人格化的关系和非理性的需要。在科层管理模式下的英语教研室文化,英语教师的自由受到了限制,英语教师的个性难以张扬,英语教研室也失去了教研的本质。

(二)冲突式英语教研室文化与赞扬式英语教研室文化

冲突式英语教研室文化是指英语教研室在进行教研活动中,教研室成员之间彼此难以接受对方的观点,以致教研室活动陷入无休止的争论之中,很难达成一致的见解,这种现状背离了教研的对话本质。英语的dialogue(对话)一词源于希腊语dialogos,logos的意思是词,dia的意思是“穿越”。因此,“对话仿佛是一种流淌于人们之间的意义溪流,它使得所有对话者都能够参与和分享这一意义之溪,并因此能够在群体中萌生新的理解和共识”。而“争论”(discussion)与“撞击、冲击”(percussion)、“撞击、震荡”(concussion)是同根词。“争论”的目的是维护自己的观点,击破对方的观点。教研室活动之所以难以达成对话,而是争论,根据伯姆的观点,是源于每个人固有的思维假定(assumption)。伯姆认为,这些假定源自于人们的经历,它们是人们以前思维的成果和结晶,人们的经历会深深地烙刻在记忆之中,其观念、意见和看法总是与人浑然一体。当这些意识深处的思维假定受到挑战时,人们总是会不自觉地去保护和捍卫它们,因而极易情绪冲动。

赞扬式英语教研室文化是指在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中,英语教研室的老师之间互唱赞歌,不愿指出对方的不足,不愿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是目前最为常见一种教研室文化形式。社会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知识的社会协商,学习过程是一种合作和交往的过程。教师的成长必须置身于学习共同体,“在其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维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不断一起学习及如何共同学习”。不同的教师,其知识结构、教学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方面均存在差异。每位教师的差异实质上都是教学资源,都是相互之间进行合作研究的动力和源泉。教师在教研室活动中应该做到相互吸引、相互包容、共同参与、彼此敞开与接纳。只有这样,教师之间才能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从而实现情感的交融、心与心的对话、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彼此互唱赞歌,久而久之,只会使教师对教研室活动感到无聊,使教研室失去应有的价值。

二、对话式高校英语教研室文化的特征

对话式高校英语教研室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是实践共同体理论和反思学习理论。高校英语教研室是较为典型的教师学习共同体文化组织,在这样的一个共同体文化组织中,共同体成员拥有一致的愿景,以英语教师的教学改进和学生的学习改进为目的,英语教师之间相互支持与合作,并在这个过程中对每位英语教师的教学与科研不断进行反思与专业探索,从而真正做到同伴互助、自我反思、专业引领与持续发展。美国教育家舍恩认为,教师的专业实践是教师教育教学行动和对教育教学行动不断反思的过程,是评价(appreciation)、行动(action)和再评价(reappreciation)的螺旋式反思实践过程。实践共同体理论的提出者温格认为,实践共同体是由诸多个体组成的学习型文化组织,每个共同体成员长时间共享共同确定的实践、信念与理想,追求共同的事业。作为典型的实践共同体的对话式英语教研室组织具有自身的文化传统,追求共同的目标,注重对话协商的意义,付诸共同的实践,每位教师都会在教研室的实践中建构自身的意义。因此,对话式教研室文化具有如下几方面特征:

(一)开放性与原动性

对话式高校英语教研室文化应该是开放的文化,在开放的文化组织中,英语教师之间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鼓励。高校英语教研室文化是由高校英语教师创设的开放性文化,在开放的英语教研室文化中,英语教师在教学、科研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能够得到相对及时的解决,解决问题的过程也能促使英语教师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对话式高校英语教研室文化的开放性特征,可以为教研室中的每位英语教师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而这样的学习氛围正是高校英语教研室必须加强和凸显的。

在诸多社会活动及具体工作中,不少人都会具有从众的心理倾向,通过对话式英语教研室文化的创建,高校英语教研室的教师之间同样会产生从众的表现。对日常教学、科研工作中有关问题进行反思、探索与寻求解决方案,往往是高校英语教师自我发展的最初动力。高校英语教研室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将高校英语教师群体进行有效的统一与协调,以不断地探究与寻求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动力。持续不断的自我学习推动了英语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只有每位英语教师不断学习,才能促进英语教研室全体成员的共同进步。

(二)民主性与交互性

处于对话式英语教研室文化中的广大英语教师,其身份具有同一性,彼此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与相互发展。在这样的文化组织中,高校英语教师之间可以表达各自在教学与科研中遇到的惊讶或困惑之事,通过教研室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与思想碰撞,使这些惊讶与困惑之事得到解决。英语教研室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与思想碰撞需要和谐、民主的文化氛围,教研室成员之间平等性的实现是对话式教研室文化生成的必备条件。在民主平等的文化之中,英语教师间的言辞就会免于冲突,这样才能提高彼此的信任度和学习的效率。

对话式英语教研室文化是一种交互式文化。每位英语教师围绕知识建构这一目标进行社会性交往活动,每个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以不同的知识水准加入对共同关心问题的讨论与评价,在互动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获得来自其他教师的支持与鼓励,从而共同体的身份得以不断确立。

三、高校英语教研室文化的建设实践

(一)转变教学理念,尊重个体文化差异

由于受到大学考评制度的影响,当今的大学教师评价重视科研学术、轻视教学学术的倾向比较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大学教师常常按照教科书的逻辑组织教学,主要问题表现为:熟悉的领域多讲,不熟悉的领域少讲或不讲;对课堂教学内容缺少规划与研究;教学环节设计不足,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缺少应有的互动。作为英语教学组织者的高校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挖掘与感知大学生的学习需要,采用个性的方式提升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并以极大的激情、鼓励与支持,满足大学生的情感需要。英语教研室的每位教师都应该不断优化所涉及的教学任务,创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为大学生有效建构知识创造条件,为激发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营造氛围。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将知识传授者身份转变为学习促进者身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对话式教研室文化的建立,需要重视教研室每位教师的个体文化差异。每位高校英语教师都有各自的想法与见解,有各自的知识结构、信念体系和思维方式。每位高校英语教师也都会因人生经历、个性差异、学术基础和感知方式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教学风格,诸如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选择和教学情境创设都具有个人特色等。教研室每位教师的文化差异都应该被视为教研室全体成员共享的知识库,而只有建设对话式教研室文化,才能使教研室共享的知识库不断得到丰富。

(二)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注重知识共享

建立完善的民主管理机制是对话式英语教研室文化建设的前提,高校教育改革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群体的认同感,高校英语教师归属感与认同感的生成离不开教研室这一基层组织的教学学术与科研学术活动。英语教研室的每位教师都应以自我发展的需要为原动力,以对话式文化的形成为目的,以探索、交流、协商为形式。对话式教研室文化的创建则必须以制度建设为先导,需进一步完善例会制度、听课评课制度、教研成果的分享与交流制度、教研过程记录制度、网络资源库的建设与开放制度、教学与科研的反思制度等。经过长期的实践,外在制度就会转变为每位教师的生存需要,成为每位教师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从个体的内在因素分析,防范心理是每个人共有的心理特征。一般情况下,人们是不愿主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知识与情感的,但个体的人一旦进入某一共同体,情况就会发生变化。这个共同体的成员将愿意与其他成员分享自己的知识与情感,这是因为共同体有一定的排他特性,如果某一成员总是保持沉默,不与他人分享知识与情感,就会遭遇他人的不信任,从而被共同体排斥,个人的共同体身份因此难以确立。对话式高校英语教研室文化的建立,实质上就是要将英语教师纳入教研室这一共同体,共同去探讨和解决每一位英语教师在教学与科研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从而促进所有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对话式英语教研室文化一旦形成,每位英语教师的表达就会比较安全、可靠,教研室成员的秘密就会得到有效保护,知识与情感就能够获得分享,教学与科研中遇到的问题就能够得到解决。如果这样一种文化不能形成,教研活动就会变成走形式。

英语教研室是高校英语教师进行教学学术与科研学术活动最基本的学习型组织。对话式英语教研室文化的构建对于促进高校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话式高校英语教研室文化实质上是一种学习的文化,每位英语教师都应以教学学术与科研学术的探究实践为主,通过对话交流的方式,形成英语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和相互帮助的氛围,从而解决靠个体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而提高高校英语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深化高校英语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参考文献]

[1](英)戴维·伯姆.论对话[M].王松涛,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李灵莉,李天鹰.构建学习型教师组织[J].教学与管理,2002(2).

[3]扬文士,张雁.管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4]钟秉林.教师教育转型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Robert Merton.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M].New York:The Free Press,1964.

作者:张秀萍

第4篇:英语教研组工作总结-初中英语教研

组工作总结

英语教研组工作总结

初中英语教研组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们英语教研组以学校和教导处的工作计划为指导,制定了务实的学期工作计划。继续以课程改革为中心,认真学习课改理念和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学观念,教研组的活动制度化,落实好时间、地点、内容、人员。活动内容紧密围绕教育教学的重点、难点展开,包括理论学习、经验交流、课题研究、听课评课、质量分析等。具体实施工作如下:

教学工作:

我校的英语教师队伍是一支年轻

的队伍,可是每位老师在教学工作中都抱着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平时能积极参加市,校开展的教研活动,虚心学习别的学校的老师学习先进的教学模式和经验,并在实际教学中贯穿和渗透。在教学上力求精益求精,我们英语组的每一位老师都非常注重落实平时的每一堂英语教学课,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全组教师能认真钻研教材,在教学中根据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使全体学生的英语水平达到大纲的要求。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非常注意强化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训练。结合英语教学的特点,实施每周几次的早读制度,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会话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学好英语,兴趣是关键。我们从课堂教学的组织、方法的优化,情境的创设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在教学中我们注意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平等的师生关系,注意让学生体现最多的成功,将失败的机会降至最低,尽量让学生们在英语学习中身心愉

快。全体教师积极参加业务培训和英语教研活动,不断充实自己。只要有外出听课、学习的机会,大家都会积极参加。

教研组教师还开展互相听课、评课活动,并互相学习选进的教学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共同进步。这学期年轻教师朱建军老师,林永华老师分别上了一节校的展示课,从与教研员一起备课,与教研组老师一起策划,到试教、写教学反思,其中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老教师罗国平老师上了一堂校级的优质课,她认真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教案,精心地设计媒体,考虑到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准备了一些英语图片和录像,这样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向我们展示了一堂真正优质量的英语课,得到全校教师的赞扬,给我们这些年轻老师起到了很好带头作用。另外我们英语教研组长刘春晖老师还组织每位老师开展互听互评活动,学习教学理论活动,关心年轻教师的成长。通过这些活动,有力地促进了

青年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这些活动也使我们教研组教师在教学上成长了许多。

我们教研组的教师始终把学科质量摆在首要位置,除了狠抓课堂教学外,加强提优补差工作,尤其加大对差生的辅导力度,做到定时、定量、定效、定对象,使补差工作不流于形式,一定程度上使差生缩小了与其他学生的差距,提高整体水平。英语教研组工作总结同时,还能因势利导注重开展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如在学校开展全国英语能力竞赛活动,选出最优秀的学生代表参加海南省的英语能力竞赛,此外还从学生的上课、作业、英语能力等方面加以评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积极遵守市教研室和学校的规定,做好对学生口语的检测工作,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为今后的英语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上是本学期我组英语教学工作的一些简要回顾,在工作中我们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这就需要领导和其他老师在

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给予我们帮助、指导,也需要向兄弟学校不断的学习、请教。在今后的岁月里,我们英语组必将再接再厉,兢兢业业,在教学方式、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上不断开拓创新,使我校英语教学工作更为出色!

初中英语组备课组:长王明

第5篇:2011年大学英语大学英语教研室工作总结

2011

年秋季大学英语教研室工作总结

本学期在全体教师的努力工作下,大学英语教研室顺利完成了学院及系部所安排的各项任务。善于总结,方能提高,一学期以来我们主要做了一下几方面的工作。

1. 落实教学制度,为各项工作开好头。学期开始时,教研室在总结其它教研室的优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院领导对教研室工作提出的要求制定了学期的工作计划。开学工作会议上,我们重点强调了本学期的主要工作,要求各位老师要在掌握和了解各班的英语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出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研室综合各老师情况和意见,统一了教学进度,明确了教学重点等。开学的第三周为学生补考时间,教研室认真配合学院部署,顺利、圆满完成了大学英语补考工作,为新学期工作开了好头。 2. 加强交流学习,促进共同提高。每周四的下午是我系教学交流、业务学习时间,教研室精心准备,认真组织,先后安排多位老师发言,介绍自己教学经验、体会及感想。2011年11月份,教研室组织了老师公开课活动,课上, 老师们纷纷发言,气氛热烈,通过交流学习,大家都获益良多。

3. 精心组织,积极参加各类比赛。本学期教研室动员、组织了张**.***等四位老师参加学院第二届说课、课件制作比赛。在正式参赛之前,教研室组织了部分骨干教师以及学生,先后三次进行了模拟演练。老师们纷纷就授课过程、教案、课件制作等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几位老师虚心学习,进步神速。在正式比

赛期间,教研室派出多位老师进行观摩学习同时为参赛老师加油打气,最终我系老师不负众望,均获得了二等奖或三等奖。 4. 克服困难,抓好英语四级练习。学院高度重视四级培训工作,教研室在学期开始就定好计划,要求每位大学英语任课教师在考前一个月,发动学生报名参加,在课堂上适当讲解四级练习。通过讲授,学生普遍反映学到了写作、阅读等各个模块的答题技巧以及思路,增强了通过考试的信心。

5. 周密安排,做好期末各项工作。期末是工作最忙的时候,教研室在学期末及时对教学进行总结,为期末考试做好了辅导准备,安排好期末试卷的制卷、审卷和阅卷等一系列的工作。要求全体老师做到认真负责,扎扎实实的对待每一份试卷。组织落实本教研室课程考试、负责按照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课表和授课计划,审查本事个学科考试方法的确定、命题及评卷、考查试卷阅卷评分和复核登分等工作。

本学期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学院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大学英语教研室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对下一学年的工作,我们充满信心,全体教师决心按照学院的办学理念,努力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为学院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大学英语教研室

2012年1月10日

第6篇:大学英语教研室总结

2010——2011下学期教研室总结

本学期里我们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迎接评估,虽然最后评估组没有来,但通过准备工作我们发现了过去日常管理工作中的很多漏洞,及时进行了整改:主要内容如下:

一、 按学校要求制定了符合学校规范的教学大纲。

二、 完善了教学文件建设使之更加规范化、正规化。

三、 重新整理、装订了历年试卷,为今后的试卷管理树立了标准,从我们上学期的试卷批改情况可以看到明显效果。

四、 理清了关于分级、分班、教材、外教、教法的思路,顺利解决了其中一些久拖未决的问题,为新学期和今后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日常教学和管理方面,由于全体教师的齐心努力和院长的正确领导,我们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了各项教学任务,没有任何教学事故和不良现象的发生,各项工作有序按部就班的得以展开,而且全体教师的辛勤工作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

我们多次组织讨论会、集体备课会,坚持集体批改卷子,统一了评价标准也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情况。坚持学期初、期中和期末说明、要求和总结会制度,表扬先进,指出不足,使全体教师都及时了解教学过程和进度,人人生活在集体里,集体了解每个人的情况。

教师们积极参加科研活动,踊跃找课题报项目,结合教学搞好科研,以科研促教学,形成了良性循环,把教研室建设成为了有凝聚力的集体。大家能够互相沟通情况,交流经验教训,互相帮助,尤其是新入职的教师很快就适应了本职岗位工作,表现还非常出色,为我们的集体增加了活力。

总之,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深感收获不小,一切尽在掌握中,面对本学期的新任务我们充满信心,绝对不会拖学校评估的后腿,一定按照学校要求及时认真完成各项任务。 外语学院大学英语教研室 2011.1.5.

第7篇:初中英语教研组教研总结

英语教研组工作总结

回顾本学期我们英语教研组的工作、学习,很有感触,应该说,在每位英语教师的辛勤劳动下,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指导下,我们努力、踏实地工作着。全体英语教师为提高我校英语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默默地耕耘着。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重点抓好四个方面:

一、强化学习,转变观念,不断提高理论素养

只有勤于学习才会乐于施教,也只有勤于学习,我们才能真正教好书、育好人,我们教研组不断强化学习教育,充实教师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理论素养。我们坚持自学,不断充实自我,教师们自费订阅有关的英语报刊,并认真做好摘记,大家常聚在一起讨论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全组上下形成了较浓的学习氛围

二、落实常规,目标明确,努力创建教研组特色

在学校管理的大背景下,立足教研组自身,加强过程管理,严格落实各项常规工作,努力创建教研组特色。本学期,我们组配合教导处定期做好常规工作的检查,规范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做好辅差工作,坚持以学生为本,尽可能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发展。我们经常集体备课,共同探讨教学中疑难,力求在教学上体现创新。

三、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实现全员共同成长

教研组是一个团队,一个团队需要有凝聚力,就离不开一份良好团队精神。为此,我们不断强化整个团队分工不分家的团结协作精神。十月中旬开始,我们搞了“我爱英语”的主题活动,就充分显示出这点。在教务处的策划下,我们分工合作,每位老师出谋划策,积极准备。在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厚了,成绩更好了,师生关系更近了,每位教师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四.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课外活动丰富多彩

课外活动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有利于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各种适合学生语言水平和年龄特点的课外活动,可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我们根据不同年级掌握的知识水平,组织了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通过活动,学生开阔了视野,增加了知识。学生们积极性很高,学习的热情高涨。

我们知道,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需要提高和改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更好地工作,为把学校英语教学各方面的工作提高到一个新阶段而不懈努力。

第8篇:2005-2006学年大学英语教研室工作总结

2005-2006学年大学英语教研室的工作分两大点来进行总结:

一、教学工作

1.制定了教学大纲

由于2004级学生是每周4个课时,所以尽管所用教材仍为《新视野英语课程》

1、2级,但教学内容要做相应的修改了,故在2005年9月重修了教学大纲。

2. 制订了大学英语课统一的课程授课计划和教学进度

这项工作一般都是在开学之前就做好了的,而各位大学英语老师可根据统一的课程授课计划和教学进度编写好各自的教学计划和教案。

3. 定购了教材和教辅资料

4. 做了必要的外聘教师及其教学的管理工作

5. 完成了教学计划

6.组织了髙职髙专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复习和辅导

二、教研工作

1.申报南华工商学院合格课程

2.按期召开了教研室会议

由于我们大学英语这一块上的是全校(酒店系除外)一年级的课,又分为两个校区授课,我们的课又是由各个系安排的,所以我们的老师从星期一至星期五全天任何时候都有人在上课,很难集中在一起,因此,我们的教研室会议只能是大约每个月一次。

3.安排了赵晶老师就翻译教学,卢慧老师就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做了专题讲座。

4. 听课制定按部就班地进行

杨晶晶老师和赵晶老师上了公开课,其他的老师做了讲评。另外,按照学院的要求,每位老师都听了至少其他教师的4次课(教研室主任听了8节课),并填写了评议结果。

5. 安排了多位教师到校外参加各种研讨会

彭晓春参加了2006年4月由学林出版社举办的“《走出牛津》教学研讨会”,2006年5月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举办的《环球英语教程》教学研讨会,2006年5月外研社举办的《直接英语》和《即听即说》教学研讨会,2006年6月由广州涉外应用外语协会和世界图 1

书出版社联合举办的英语教学法及教材教法研讨会。

卢慧参加了2006年5月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举办的《环球英语教程》教学研讨会,2006年5月外研社举办的《直接英语》和《即听即说》教学研讨会。

刘晓晖参加了2006年5月外研社举办的《直接英语》和《即听即说》教学研讨会。 罗爱梅参加了2006年5月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举办的《环球英语教程》教学研讨会。

5. 正在组织安排教师2006年暑假参加外研社举办的“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骨干教师研修班”

6. 2005年6月至12月,彭晓春、赵晶、吴珂、吴健昭、杨晶晶五人参加编写了由广州涉外应用外语协会秘书长潘雪峰担任总主编的《A级考点研究与训练指南》,该书已经于2006年2月由》世界图书出版社出版。

第9篇:英语组教研总结

2016-2017学第一学期 英语教研组教研工作总结

转眼间,一期的工作又近尾声。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县英语教研员齐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努力、踏实地工作着。全体英语教师为提高我校英语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默默地耕耘着。我们感受到了压力,同时,压力也成为我们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动力。总结本学期英语教研组的工作,我们一直朝着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加强学习,提升素质 只有勤于学习才会乐于施教,也只有勤于学习,我们才能真 正教好书、育好人。为此,我们教研组不断强化学习教育,充实 教师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理论素养。

1、拓宽学习渠道,做到三结合。 在每个月教研组的业务学习中,我们把自主学习和集中学习 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究相结合,同事间彼此交流探讨和网 上资源阅览相结合,不断提高英语组每位教师的业务素质。

2、优选学习内容,做到有的放矢。 本学期,结合学科专业和自身工作需要我们先后自学了《怎 样听课与评课》、《任务型教学的有效研究》,同时还认真阅读 了《你在为谁工作》这本书,从中受到很多启发,使我们每位教 师对工作的态度,对人生的追求有了更深刻的反思和认识,认识 到一个人只有尊重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乐在其中, 不断提升自我。

3、加强学后反思,做到学用结合。 学校教科室在每一次校本培训的内容和形式上都做了详尽的 部署和精心的安排,可谓用心良苦。我们在活动认真学习,及时消化,做到听、记、思三结合,并注意与自己的教研实际紧密结 合,随时撰写真实感悟和学习体会。可以说,每次的校本培训学 习对我们来说就是一次次难得的精神享受,是丰厚自己文化底蕴、 积淀知识含量,提高教科研能力的捷径。

二、抓好教研组业务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加强对教材的创造性研究,教学资源共享。 本学期我们把教学研究的重点放在对五年级教材的分析和研 究上:根据五年级教材的特点、主要内容,对教材提出了整合的 研究意向,将较难把握的内容筛选出来共同分析、比较,确定了 具体的操作方法。微观上,我们以一个典型单元为例,就单元内 容的课节划分,重难点的把握,语言目标的确定,任务的科学设 计,以及练习题的编写和筛选,包括每课的预复习作业的安排进 行探讨研究,大家交换不同的想法,彼此在争辩中进行思维的碰 撞,在分歧中启迪心智、激发灵感。

2、组织校内示范课、公开课,开展听课、评课活动。 本学期安排了张晓翠、姚水财两位教师上示范课、公开课。 每一位开课教师都要以说课的形式,结合教学理论,讲述教学流 程安排的理由和想法;全体教师都参与评课并由一位教师主评。 教研组还组织教师参加市级、镇级的优质课、示范课的听课,学 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并结合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教学 调整方案。

3、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提高教学效果。 “以科研促教改,以教改谋发展”。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英 语水平,提高教学效果,我组教师把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立为工作 之重。本学期全体教师继续深入研究校级课题《优化单元学习内 容,提升英语教学有效性的探究》,确定了“优化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以及“单元整体教学集体备课、课例研讨 的校本教研机制及策略研究”的内容,2012 年 4 月已经通过中期 评估。 课题研究提高了每位教师参加教科研的意识,提高了教师教 科研实验的能力。同时,课题研究中也促进了学生在英语各方面 能力的提高,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享受了学习的成果, 改进了学习的策略,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自我反思 少数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还未真正转化为自觉的教学行为, 问答式、讲练式、低层次的讨论式仍是大多数教师首选的模式。

四、今后工作设想:

1、加强案例研究、个案分析,注重对优秀教师经验的总结提 炼和推广。

2、继续强化教师的专业协作和教学反思,进一步提高教师的 教学基本功。 我们敬业,我们不计得失,乐于奉献;我们像团烈火,积极 向上。路是无尽的,天是广阔的,领导的厚望是深远的,每一段 成功的后面都将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付出,我们收获。在以后 的工作道路上,我们决心再接再厉,努力工作,为把学校英语教 育教学工作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而努力。

2017年9月16日

上一篇:古诗词写景的七种方式下一篇:人力资源部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