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市教育局教研室2012年工作计划(精选7篇)
在2012工作中,教研室将继续大力唱响“引领、服务、创新、提质”的教育局机关工作主旋律,充分发挥教研室的教研、指导、服务和管理功能,紧紧围绕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和促进课堂教学改革两大主题,总结教学经验,探索课改新路,创新工作机制,力求实现突破,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我市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健康发展。
一、狠抓常规管理,大力提高教学工作的规范化程度。
1、制定完善教学规章制度。在已有《黄骅市中小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和《黄骅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制定出台《黄骅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学校教研组建设与管理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研组的建设与管理,挖掘和发挥全市各学校教研组和备课组在基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以教研组为抓手,深入推进校本研修活动的开展。并以此为依据,深入学校,检查指导教学常规工作,力争使每所学校都能按照常规管理制度规范教学行为。提倡在干实、干好的基础上干出特色。
2、促进教学评估常态化。把每年的11月份定为“教学评估月”,以《河北省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评估标准》为依据,结合《黄骅市学校教学工作量化考评方案》,按照省定方案中教学评估的标准、流程和方式,采取查看资料、座谈了解、课堂观察和参与研讨等形式对学校和教师进行教学评估,形成连续、完整的档案体系。通过评估,对全市各学校的教学总体情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督促学校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今后,教师个人教学评估档案随人事变动转至新学校。
二、提高指导水平,充分发挥专业引领和督促指导作用。
1、培训指导。一是本地教研培训。组织各学科的教学指导培训、中考备考、教研(备课)组长会议,使教师进一步明确了新课标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教学技能得到促进和提高。二是外出学习考察。以组织参加河北省和沧州市教研会议为主,突出重点学科,兼顾薄弱学科。继续选派教研员参加培训活动。三是邀请专家讲座。年内择机邀请一名专家到我市开展讲学活动,以中考复习指导、教材研读剖析或者课堂教学改革为主讲内容。
2、视导检查。每新学期开学两周后,教研室组织全体教研员深入全市各乡镇中小学和市直学校进行教学视导。以听课和评课为主,同时检查各
乡镇中心学校和各中小学的教学工作计划以及教研组工作计划,抽查各学科的教学进度安排以及开学以来的教案、作文等。对各学校的教学业务进行指导,进一步规范教研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促进联片教研活动的开展。
三、丰富活动形式,切实提升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
1、积极开展订单教研。进一步完善订单教研的运行机制,增加业务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订单教研在以常规教学为主、新授课为主的基础上,加大对课改课和复习课的研究和指导。把订单教研与和联片教研、基地校教研有机结合,不断提高订单教研活动的实际效果。
2、搭建教师发展平台。一是举办学科教学竞赛。为使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组织全市各学科的课堂教学比赛、说课比赛、教学技能大赛和教师素养大赛,明确竞赛主题,优化评比方案,争取更大效果。积极协助各乡镇中心学校和学校开展乡(校)级的教研活动。二是重视薄弱学科教学。组织全市性的音体美、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心理健康教育等学科的专项教学活动,加大培训、指导和检查力度,促进学科均衡发展,确保各学校能开齐所有课程。三是推荐参加上级比赛。积极推荐优秀教师参加到省、市参加教学竞赛,发现和培养更多新的教学能手,让更多教师得到锻炼和进步的机会。四是评选表彰先进典型。对在教学教研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评选教坛新秀和学科带头人,树立榜样,鼓舞干劲。
3、创新教学教研机制。一是制度创新。把2012年作为全市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年,制定《黄骅市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步骤方法、激励措施和考核机制,把教学改革作为一项工作制度,鼓励各学校积极探索低负担、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模式。二是活动创新。召开教学管理经验交流会,请取得良好成效的学校和个人介绍先进经验,突出管理特色,促进教学管理水平。为配合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优质课比赛,突出课改主题特色,让老师们互相学习借鉴。
4、评选优秀教研成果。征集评选各学科的教研论文、教学课件、案例设计、课例点评、原创命题等,特别是公开课的评选,对优秀者进行奖励,并向上级推荐,积极组织参加上级各项教研活动,让优秀教师脱颖而出,让先进理念扩大影响。把各类教研成果整理汇编,作为素材库的重要资源。
5、继续深化课题研究。继续督促开展好各级立项课题的实验研究,结合学校实际和教师能力,争取有更多有价值的课题在省市乃至国家立项,通过课题研究规范教师的教育科研行为。做好课题研究的指导和管理工作,适时开展课题进行过程中的检查指导,督促课题责任人搞好阶段性总结和课题的验评工作。各学校针对教学中的具体问题,积极开发具有较强针对性、实用性、灵活性、见效快的小课题,结合校本教研,开展课题研究。不仅重结果,更要关注过程,通过课题研究,逐步提高教科研水平。
6、重视网络教研平台。重视利用网络平台,更加有效的利用教研室博客,设置“点将台”栏目,每期给出教学中的一个具体问题,指定教育干部或教师限期作答,并将各自答案公布在博客上,给予点评,以此督促教育干部研究教学的积极性,同时作为教育干部、教师经验交流和共享的平台。
四、落实课程标准,不断提高教学成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检查课程开设情况。一是开足开全国家规定的全部课程,尽量做到各科都有专任教师,重点是对音乐、体育、美术、科学、信息技术等课程以及初中理化生、小学科学实验课开设情况的检查督导。二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编写针对性强、实用性大、地方特色鲜明、易于学生理解接受的校本教材,对已有的教材进行修订完善,以其他形式开发的校本课程,也要形成规范的档案资料。
2、狠抓学校教学质量。一是加大中考的研究力度,组织参加省市有关会议,了解中考命题的最新信息,召开本市中考复习研讨会;提高对解题教学的重视程度;认真研究中考命题规律,在教学中采取有效手段,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二是广泛征集既符合新课标理念、又体现我省、本市情况的原创试题,纳入到期末考试试题中,提高教师研究试题、参与命题的积极性;三是建立全市学年末小学统考抽测制度,把六年级考试成绩作为对小学教学评价重要依据。
3、提供才艺展示平台。继续组织全市中小学生的各类赛事,尤其是中小学田径运动会要比去年做得更好,有新创意,出新亮点。另外,筹办各类学生才艺展演大赛,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间。
附:2012年教研室大事活动安排
一月份:
1.2011-2012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二月份:
2.中考各学科复习研讨会
3.下乡视导
4.小学科学教师说课比赛
5.部分级省市课题结题暨教科研工作专项检查
6.教科研及校本课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研讨会
7.中小学优化学生心理论文征集及评选
8.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生活说课比赛
四月份:
9.下乡视导
10.承办沧州市体育与健康优质课比赛
11.中小学田径运动会
12.小学语文兼职教研员评课比赛及集体研讨活动
13.中小学教科研课题申报
14.中学语文、英语、思品、历史优质课评比
15.中学历史教学实录征集及评选
16.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论文征集
五月份:
17.下乡视导
18.中考体育测试
19.初中毕业考试
20.小学课堂教学改革优质课大赛
21.中小学生英语才艺展示比赛
22.评选“黄骅市教坛新秀”和“黄骅市学科带头人” 六月份:
23.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专题研讨
24.校本课程开发经验交流及现场会
25.优秀教研组评比
26.庆“六一”精彩节目视频征集与网络展示
27.2011-2012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评估
九月份:
28.全市教学工作会议
29.下乡视导
30.小学生美文朗读比赛
31.中学教材研读、课堂教学优化设计指导及中考分析研讨
32.中学政史地教学课件制作专题讲座
33.中小学生篮球赛
34.布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上报工作
十月份:
35.下乡视导
36.教学管理经验交流会
37.全市中小学乒乓球赛
38.小学英语教师基本功大赛
39.中学课堂教学改革观摩
40.中学数学、物理、化学优质课评比
41.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比赛
十一月份:
42.全市中小学教学评估
43.小学数学兼职教研员评课比赛及集体研讨活动
44.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观摩研讨会
十二月份:
45.期末复习指导及命题
46.迎元旦异程接力赛
47.迎新年中小学生美术作品展评
48.教科研先进个人评比
黄骅市教育局教研室
一、活动宗旨
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继续坚持教育优先战略, 推进教育更好更快发展, 让教育更好地惠及全民。教师是立教之本。有高水平的教师, 才能有高水平的教育。”
作为体育教研员这支队伍, 是体育学科教师的领头兵。首先, 我们教研员应该统一思想, 认真领会温总理的讲话精神, 认真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增强提高教育质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了进一步深化我市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 认真抓好体育教研工作, 贯彻落实2011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重庆市教委关于《重庆市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的通知精神, 在全市教研工作会上, 我们提出了“转变教研方式, 提升教研能力, 推进区域发展”的会议宗旨。会议直击学校、直击课堂, 设置论坛, 展开现场, 为教研员、教师、教研组、学校、区县进修校搭建平台, 通过现场课展示和研讨, 提升教师和教研员的教学能力和研究水平;通过学校特色活动展示交流, 以点带面, 来推进区域学校体育的整体发展。
二、转变教研方式, 提升教研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抓手
在此次活动中, 我们开展了“11222”的教研行动, 即1个经验交流;1个紧紧围绕着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教研思路;2节展示课;2个活动呈现:学校特色展示活动和大课间体育活动;2次研讨互动;构建了“学、思、评、研、引”的教研模式, 有效地促进了教研工作会质量的提升, 激发了教研员、教师们的参与热情和学习潜能, 形成了学习、思考、研究、讨论的良好氛围, 使教研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
体育教研工作研讨会上, 首先是交流层面。开县教委张光青主任、开县教师进修学校的周继学校长、开县实验中学的韦先国书记分别从县级行政管理、县级业务管理及学校管理三个层面将他们在学校体育管理、体育教学教研及“2+2”项目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与大家进行了交流与分享, 他们在“更新教育观念、增加教育投入;打造教育实体、完善教育设施;加强督导检查、优化体育教学;加强研讨培训、打造体育特色”等良好措施的影响下, 形成了“体育教育高度重视, 体育课程全面开设, 体育活动普遍开展, 体育科研扎实推进”的良好局面, 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 有效推进了开县学校体育的区域发展。市教委蔡渝老师在发言中也指出开县学校体育工作这样的做法是“领悟了素质教育的真谛”。
市教科院体艺中心的赵小刚主任对2011年全市的体育教研工作进行了全面小结, 对2012年的体育教研工作提出了思路:进一步贯彻教育改革和规划纲要精神, 全面学习领会新的课程标准。围绕教研工作要加大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 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以课堂教学为抓手, 加强教师教学责任心, 从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课堂教学评价能力着手,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强调各区县教研员和各直属学校的教研组长要首先加强理论学习, 提高自身素质, 在打造别人的同时塑造自己;在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中主要抓奉献精神, 抓教师的教育素养, 抓业务能力;在加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中要了解学生体育的基本状况, 要了解现行课程在课程体系、量变到质变、目标体系、教学要点、教学进度、教学形态、教学技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课程落实、课堂内容的选择、体育课堂的规范性、体育教学的有效机制与体制的建立等方面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设性意见, 为各区县下一步开展教研工作明确了方向。
市教科院牛晓老师组织了两次会议研讨, 提出了当前的几个热点难点问题引发大家思考、讨论。与会者对“十年课程改革的基础上, 体育教研员和直属学校组长应该如何指导与推动修订后的课程标准的贯彻与实施”、“按照市教委相关文件要求, 对‘重庆市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卓越课堂教学实施指导意见 (讨论稿) 提出建设性意见’”、“如何结合课标贯彻落实《重庆市中小学体育课程指导纲要及素质评价标准》”、“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正确理解与处理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与中考体育之间的关系”、“新课程标准下, 应该如何理解和定位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如何指导和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五个问题分五个小组进行了专题研讨和认真交流, 并形成了书面讨论结果, 对我们今后在教研工作中处理相关热点问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法策略。
蔡渝老师代表市教委体卫艺处提出要求。他指出:体育教研员队伍是一支业务精、专业强、能吃苦的队伍;体育教研工作要转变观念, 注重实效, 在工作中要沉下来, 直击学校, 直击课堂;工作重点要放在如何抓好常态课的教学上, 重视课课练, 重视教研组的建设和发展;扎实搞好辖区内的学校体育工作, 切实处理好改革与创新、传承与发展的关系。
教研方式的改变, 给教师们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机会, 汇集了更多的信息资料, 改变了过去一言堂的局面, 大大提高了会议效率和会议质量。
三、教学展示及课堂研讨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首先应该抓好课堂教学。作为教研员应该熟悉课堂, 熟悉教材, 理解课标, 才能有效地指导一线教师。
在课堂教学展示及研讨中, 开县实验中学的张威老师和汉丰二小的周正波老师均上出了自己的精彩!他们分别进行了高三年级的健美操——并步跳组合及三年级持轻物投准的教学展示。两位执教者对自己的教学设想和教学感悟进行了梳理, 来自九龙坡、江北、永川、合川、万州等区县的教研员及八中、人民小学、巴蜀小学等直属中小学的教研组长分别就上午的课结合新课程理念进行了大会交流研讨, 教研员们踊跃发言, 各抒己见, 针对性强, 直击课堂。对张威老师良好的教学状态、优美的示范、“每个同学都将成为我的老师”的亲和及周正波老师精彩的情景设置、灵活巧妙的环节过渡、多元目标综合达成的设计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同时也指出, 教学要进一步加深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进一步加大对教材的挖掘、对学情的把握, 在教学时要灵活地将学生引入学习状态,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去练习, 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及课课练等都要进行合理的安排与设计, 高中的健美操课对教材的处理还有待改进, 对如何引导高中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还需要进一步转变方式, 高中不仅要加强学生对音乐、动作的感悟能力, 更要教给学生科学健体的方法, 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如何自主、创造性地学习;小学的课要以全面地发展学生的基本身体活动能力为核心, 通过情景设置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 在游戏中渗透投掷轻物的关键要领、技能和方法, 在活动中加强对动作技能的体验和学习, 同时关注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的培养。
这样的平台给做课教师以有效的引导, 给现场观摩的教师以认真的思考, 给教研员如何有效评课指导提供了真实的素材。
四、校园特色展示活动是形成特色学校的有效载体
教研活动的另一个层面:特色展示活动和大课间体育活动。与会代表现场观摩了开县实验中学学校体育特色活动——打年箫, 800人的团体操表演 (是学校社团活动的一个组) 、整齐的动作、多样的造型、良好的精神风貌都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会代表参观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及学校体艺社团活动展示, 其中, 学校2014级艺高班的学生还为与会的领导及来宾奉献了一台精彩的文艺演出。在教学研讨间隙, 我们还观看了实验中学的体育大课间活动——跑操, 93个教学班5700多名学生、400多名教师在班旗的引导下, 沿着操场与体育馆有序地跑步, 犹如一条条长龙在太空中游弋。跑操结束后, 学生们在欢快的音乐伴奏下做了三套别具特色的自编操。师生共同参与, 乐在其中。观看完大课间体育活动后, 有代表感叹:将德育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大课间体育活动中, 常年坚持, 常态不常。这就是特色, 这就是学校体艺工作的缩影, 更是重庆市“2+2”项目在学校的有效落实。
一、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筹备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围绕“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惠民生”战略的实施,按照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多元立交的总体原则,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印发《职业教育专题规划(2012-2020年)》。
统筹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全面落实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三年行动计划,编制高等职业教育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行动计划。贯彻《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强中、高等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和综合协调,促进各自科学定位、合理分工和协调布局。推动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完善“知识+技能”的考核办法,拓宽人才成长途径。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
保证职业教育规模。加强高中阶段教育统筹,按照普职比大体相当的基本要求,拓宽招生渠道和面向,努力完成中等职业学校年招生800万人的任务。优化招生专业结构,促进各专业招生数量与产业发展和企业用工需求相适应。会同有关部门推进扩大高职面向中职毕业生招生的规模。分区域、分产业推进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会同有关部门落实《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推动农业职业学校和涉农专业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民学历继续教育,提升农村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就业创业能力。推进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试点。开展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按照中央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的总体要求,实施好职业教育富民工程,推动对连片特困地区学生给予生活费、交通费等特殊补贴的进程。
完善职业教育区域合作机制。引导东部地区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建立东部与中西部省、市、县之间职业教育协作机制,推动东西部职业学校开展招生合作、教学合作、就业合作。支持东北地区、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内的职业教育合作。建立开放合作平台和定期交流制度。加大对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总结推广四川9+3免费职业教育经验。支持办好内地西藏、新疆中职班。
二、加强职业教育国家制度建设
加强职业教育法规建设。配合做好《职业教育法》修订工作。研究制定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研究制定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意见。完善职业教育的基本教学制度和学校管理制度。印发《职业院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和《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加强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安全和风险管理制度建设。研究制订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管理办法、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管理办法和改革方案。
加快职业教育国家标准建设。适应产业调整升级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要求,会同有关部门加快制订职业学校建设标准,制定职业学校专业标准、实训基地建设标准等,促进职业教育关键要素标准化。配合有关部门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和职务(职称)制度改革。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
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进程,进一步扩展免学费政策覆盖面。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职业学校非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经费支持政策。配合有关部门完善职业教育国家资助政策体系,推动中等职业教育提高资助标准、高等职业教育扩大资助覆盖面。推动各地制定和实施职业学校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经费持续稳定增长机制。
三、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改革
加强行业指导。推进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改革。落实《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 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调整优化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机构,完善工作机制。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分类指导行业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推动行业部门和行业组织在预测人才需求、指导专业建设、促进校企合作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召开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12年工作会议。
完善产教协作机制。深入推进产教对话,联合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深化产教对话内容、丰富对话内涵。推动和支持若干行业召开行业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研究制定行业职业教育专项政策,推进国家重点产业领域技能型人才培养工作。召开全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作现场会。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区域优势,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召开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经验交流会。
深入推进国家职业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按照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加强对56项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召开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推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在职业教育体系、体制、机制、模式等方面出经验、见成效。
四、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加强和改进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职业教育全过程。发挥职业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独特优势,加强和改进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实践育人。办好第九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广泛开展学雷锋活动。修订《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研究制订《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守则》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开展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入推进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式培养,鼓励探索弹性学制、模块化教学等形式。推进专业课程改革,促进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统筹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修订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颁布一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标准。实施“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启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标准研究制订工作。研究制定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制定并印发“十二五”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指导意见和“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出版规划。完成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教材遴选。组织实施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工作。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召开职业教育教学工作会。办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会同有关部门召开全国职业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现场经验交流会。
推进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坚持以能力为核心,推进评价模式改革。完善高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推动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检查和评估工作。把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用人单位满意度以及学生持续发展能力等作为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初步建立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完善高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系统,建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制度。配合有关部门加强职业教育督导工作。
五、推进继续教育整体改革发展
推进继续教育综合改革。落实全国继续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印发《继续教育专题规划(2012-2020年)》、《关于加快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强对继续教育的宏观指导和统筹管理。推动继续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加快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积极推进行业企业职工教育。继续做好职工教育统计工作。研制发布社会成人培训机构国家标准。稳步发展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出台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宏观指导性文件。完善现代远程教育管理制度。推进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继续教育改革和资源开放,为社会成员继续学习、终身学习提供服务。
积极推进城乡社区教育。研究制定关于推进社区教育的意见、社区全民学习中心规程、社区教育工作者岗位规范、职业学校服务社区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开展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试点,办好“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
健全继续教育保障机制。组建继续教育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标准,逐步建立政府、行业、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的质量保障监管体系。推进激励性制度建设。完善继续教育教师培训、考核、管理机制。启动继续教育法制建设调研工作。
六、加强基础能力建设
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组织好骨干教师培训、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职业院校兼职教师资助和国家级职业教育师资基地建设等项目。做好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创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遴选确定一批国家级职业教育师资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单位,创新校企合作培养培训模式。实施职业院校校长能力提升计划。
增强职业院校科学管理能力。筹备召开全国职业学校管理工作会议,推动职业学校管理规程等规章制度的落实。修订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完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提高职业院校管理信息化水平。切实维护职业学校安全与稳定,建设安全校园。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范和处置机制,推动并指导各地和学校加强应急机制建设。
抓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的实施。以强化内涵为导向,改善职业院校办学条件。加强和规范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推进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并进行阶段总结和成果展示。积极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二期)、国家示范(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等项目。研究启动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学校建设项目。指导推动各地加强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
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实施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建立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完善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办好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
推动继续教育优质资源开放共享。继续组织各类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面向社会成员率先开放学习资源和精品课程。研究制订数字化资源的建设规范和认证标准。推进继续教育资源平台建设,建设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加强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建设。推进终身学习、考试与评价公共服务平台及体系建设。推进继续教育课程认证、学分积累和转换试点。
七、加强科学研究和对外合作
提升科研能力。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科研工作会议精神,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完善职业教育科研体系,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科研水平。加强职业教育科研规划工作,制订“十二五”科研规划,设立重大科研课题,提高科研的前瞻性、战略性和针对性。充分发挥全国职业教育科研(教研)院所联席会议作用,组织协同攻关,努力破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召开2012年全国职业教育科研(教研)院所联席会议。支持有关部门和省份联合开展“院士职校行”活动,研究探索院士指导职业教育发展的机制。适应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和学习型社会建设要求,围绕继续教育发展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切实加强理论研究,深入把握继续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和内在规律,以理论研究支持继续教育综合改革。
扩大对外开放。广泛开展与世界各国(地区)、国际组织和区域性组织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政策对话。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订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意见。做好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相关筹备工作。在职业教育国家政策制度研究、学生培养、学校合作、教师和校长培训等方面开展国际合作项目。实施中德职教合作联盟合作项目。落实中英职业教育政策对话会议达成的共识。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对外交流合作,借鉴引进国(境)外的优质教育资源,推动国内优质教育资源“走出去”。
八、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工作作风建设。深入基层调研、深入实践学习,改进文风、会风。健全学习和信息交流制度,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
(摘自教育部网站)
〔2012〕第2号
2012年工作计划要点
2012年全县教科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围绕教体局的总体目标,求真务实,强化素质教育,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为教学服务、为教师服务的教研工作方向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推动全县教育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一、加强课程管理,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1、结合省市有关要求,进一步提高学校对落实课程方案重要性的认识,强化督查力度,完善评价机制。积极做好课程的管理和指导,完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方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科学有效地开设选修课程。
2、进一步加强学校硬件建设,积极创造条件提高综合实践活动和学校课程的开设水平。有条件的学校要建设配备好探究实验室和“机器人实验室”。
3、继续加强薄弱学科课程建设。学校在师资配备、教师培训等方面加大力度,通过优秀学校课程成果评选、教师专题培训、课堂教学观摩等形式,不断提高薄弱学科课程的实施水平。
4、结合县教育体局《关于戏曲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借助于各学校音乐教师、有戏曲方面爱好的教师以及聘请的省市县戏曲艺术团的指导教师等师资力量,在中小学课程中开设戏曲课程,全面提升学校艺术教育质量,推动学校文化、学校课程和学校特色建设。结合全县“艺术节”开展学生戏曲展演活动。
二、加强常规管理,规范教师教学行为
5、加大教学常规的落实力度,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一是加强学校对各年级、各学科教学计划的指导,规划好各阶段的学习及活动;二是
强化备课这一环节,通过研讨、专题报告等形式对教师的备课进行指导,要改进 “提纲”式的学案设计,提倡“教案”与“学案”相结合,加强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问题的研究。三是充分利用多种平台开展扎实有效的教科研活动。四是加强对学生作业的指导和试题检测训练的研究。义务教育阶段要将学生作业的规范(格式、书写)放在首要位置,更加注重对学生作业及检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纠错。年内开展学校、学科优秀教学计划评选及教师教学设计比赛、学生优秀作业展评等活动。
三、加强业务管理,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6、继续开展教师读书活动,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丰富拓展教师的知识领域。组织参加全省新一轮高中、初中、小学教师暑期远程研修和教研员远程研修,提高研修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展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促进教师运用教育技术开展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结合全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开展学校心理咨询室等级评选活动,打造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品牌学校。
7、开展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的课题研究。各学校针对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提出与本校实际相结合的课题研究项目,进行专题立项研究。充分利用“1751”和“联片教研”等多种平台,促进教科研工作深入开展。创办《阳信教育科研》,探讨和交流全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经验和做法。
8、组织开展多种活动,强化教师基本功训练。继续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规范学生学习行为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巩固教师通用教学基本功训练成果,年终组织开展教师综合素质比赛及教学基本功优秀学校评选活动。
9、认真组织各级优质课评选、教学研讨活动。结合《阳信县教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比赛和教科研成果评选活动,推动全县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
四、加强机制建设,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10.各单位制定和完善与本单位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及相应的考核奖励办法。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资金投入力度,结合有效的激励机制,对课堂教学改革中成绩突出的教师、学科组进行表彰奖励。
11、依据县教体局《关于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彰显学校特色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以课堂教学改革推动学校特色建设。继续推进省、市、县三级试点学校的改革步伐,借鉴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力争在年内几处学校取得阶段性成果。继续开展教学教研优秀单位和课堂教学改革示范学校评选活动,组织好市级教学示范学校的创建工作。
五、加强习惯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2、继续抓好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学生课堂教学改革相结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基。每年九月份开展“习惯养成月”活动。开展学生习惯培养优秀学校评选活动。
13、广泛开展中小学生“读好书,写好字”系列活动。积极倡导“我与好书同行”的思想,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指导好学生规范、整洁地书写,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一、二年级增设书法课。充分利用学校各种资源,积极宣传推广优秀的读书、写字活动经验和做法,下半年组织开展师生读书征文比赛、学生现场书写比赛等活动,优秀作品将在《阳信教育科研》刊物上发表。
14、组织开展学生学科竞赛、创新能力比赛。在全面加强科技创新教育和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组织广大中小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科技创新大赛、电脑作品制作大赛、实验创新大赛等活动,在创新、实践教育上取的新的突破。
六、加强资源管理,提高设备利用效益
15、加强学校实验室、仪器室等配套设施建设,组织仪器室管理员上岗培训,通过考试和抽测不断提高管理人员业务水平。
16、继续开展学生和教师实验技能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检测,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举行一次实验教学及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抽测,并将结果纳入学校教学质量评估。
17、继续开展 “实验教学及实验室管理示范学校”和“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实验教学、信息化应用及管理水平。
2012年,全市教研工作坚持与时俱进更新理念与求实务实抓落实相结合,以提高质量为目标,以高效课堂建设为抓手,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建立健全质量检测体系,履行育人职责;加强教研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强职业教育教研,全面履行教研职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开创教研工作新局面,2012年教研工作计划要点。
一、推进高效课堂建设,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1、加大高效课堂理论学习和宣传力度。突出高效课堂建设主题,结合本地本校实际,深入开展高效课堂的理论、方法和过程研究,营造浓厚氛围,形成强大攻势,贯彻于教研教学各个环节,鼓励创新,杜绝形式,注重交流提高,使之成为学校管理者和广大教师的自觉行为。全市将2012年定为高效课堂建设“起步年”。
2、集中开展教学视导。围绕高效课堂建设,从今年开始,每3、4、10、11月为集中教学视导时间。在视导方式上,要将示范、调研、督促、指导等有机结合起来。在视导内容上,要突出薄弱学科和薄弱领域,诊治教学困惑和疑难,促使我市教育走内涵发展之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同时要对各学校高考备考方案和学科备考细则的制定与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各县区要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安排视导教研活动。
3、深化“学案导学”。认真总结推行“学案导学”以来的经验教训,准确把握“学案导学”精髓,提高导学案质量。落实以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课为主要形式的集体备课制度,突出“教材、学生、教法、学法、检测题”备课主要内容,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最佳导学案,切实做到全批全改,以学定教。有计划地将“学案导学”向义务教育阶段推广延伸。
4、逐级组建学科带头人团队。借鉴外地成功经验,从教学成绩突出、各种比赛优胜者中逐级选拔学科带头人,通过定期研讨、绩效评价、任用奖惩等办法,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他们在全市教育教学中的桥梁纽带、示范引领作用。力求整合优势力量,形成各级教研员为本辖区第一责任人的各学段各学科教研团队。
5、推行网络教研电子备课多媒体教学。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推进网络教研电子备课的实施意见》(德教研字2号),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益,利用网络教研帮助教师提高新课程实施能力,利用好山东省教学研究网和德州市网络教研平台,推广先进教改经验,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
6、建模式、树典型、求实效。走出去、请进来,分学段、分学科探索高效课堂模式,培养造就高效课堂典型,为一线教师成名成家搭建广阔平台。组织督促各级教学能手、优质课获奖者,倡导鼓励教研员上示范课、公开课。注重外出考察观摩提高,更要注重本地实践,适时召开推介会、现场会,通过培树典型,示范引领,总结提升,不断拓展和深化高效课堂建设。
二、加强特殊辅导,落实因材施教
7、研究自主招生政策,拓宽学生发展路子。培养杰出人才,不仅是教育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根本。从本地本校做起,将破解“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作为核心问题探讨,以积极心态、有效措施解读高校自主招生和国家特优生培养政策,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利用夏令营、冬令营、开小灶等形式,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创新,倡导实施个性化教育,为学生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8、研究特优生成长规律,组建教练员队伍。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前提下,多形式学习外地经验,总结推广齐河一中在尖子生培养上的做法,加强尖子生管理,采取待遇、荣誉倾斜等措施,打造我市尖子生培养教师队伍。
三、注重命题研究,建立教学评价质量检测体系
9、研究高考命题,抓好备考指导。始终高度关注课标、考试说明研究,准确把握高考命题改革动向和命题规律,督促各级不断提高平常训练的命题水平。高质量完成全市高三练兵考试命题,认真做好阅卷及成绩分析反馈。扩展学习交流渠道,发挥学科基地作用,收集整理有价值信息,把握高考脉搏,力求与命题专家同步思维,有效指导教学,提高备考效益。
10、研究中考命题,注重初高中衔接。遵循一切为了学生发展负责的原则,按照高考改革动向和素质教育要求,深化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研究,努力破解一次考试承担两个功能的难题,既要引导好初中教育教学,又要满足升学选拔要求;既要落实课标和教材要求,更要体现高中教学衔接;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经验的有机联系,在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的同时,特别重视对具体情景中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考查。
11、建立完善教学评价质量检测。强化评价在教学诊断和促进学生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对各学段的教学质量抽测检查,充分利用中考和常规教学抽测结果,做好跟踪分析,建立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中考和抽测的导向作用。
四、加强教研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2、健全教研网络,加强教研员培训提高。借全省即将开展的教研室建设评估验收契机,结合我市的逐级选拔学科带头人,健全教研网络,督促县市配齐各学段学科教研员特别是高中教研员,发挥县级教研室指导区域内教学的主导作用。充分利用全省基础教育教研员远程研修和一切培训机会,高标准严要求高质量完成研修培训任务,全员提高业务水平。
13、积极开展业务活动,着力提升教师业务能力。紧紧抓住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重新颁布机遇,抓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习培训工作,帮助他们全面理解、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修订后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变化,切实把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全面落实到课堂教学中。通过新课标解读、教学共性问题研讨、基本技能对抗赛等形式,引导和帮助广大教师增强学科底蕴,加快专业成长,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认真调查教师教学和专业成长需求,积极参与并完成全省暑期教师远程研修任务。
14、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各学段各学科要针对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确定教研课题,扎实有效地开展好试点和研究工作,做好阶段性的检查,及时总结经验,提高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五、加强过程管理,提高教研服务水平
15、积极开发优质教学资源,规范教学评比活动。加强学科建设,整体规划学科发展。组织优势教研力量,整合和开发具有德州特色的优秀教学资源,努力实现共建共享。加强对优质课等各项评比活动的过程管理,提高导向性、科学性和规范性,注重发挥评比活动的研究引领功能,发挥教学评比对课程改革和教师成长的促进作用。
16、细化艺体职教教研,保障学生全面发展。针对音体美教学特点,坚持以学生实践训练为主的教学形式,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使课堂更有效、更精彩。指导学校进行分层次教学,对专业成绩较好文化课成绩突出的学生重点培养,让艺体生成为全市高考名校录取增长点。巩固与提高国家级和省级重点职业中专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抓好齐河职业中专、交通职业中专和武城职业中专等教学窗口的同时,加强薄弱学校教学督促与指导。推行三阶段教学法、分组教学与分组管理的教学方法等一批教学成果,不断加强学生人文素养和动手能力培养,大力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工作计划《2012年教研工作计划要点》。指导好职业中专春季高考升学班教学,力争使更多的中职生进入高校深造。
17、履行教研职责,强化服务意识。办好教研室工作展示台,开展地区间的教研互动交流、学习考察活动,促进自身发展。倡导“3+2”工作模式(即3天在基层学校,2天在机关岗位),切实将课堂作为研究现场,在指导服务中发展教师提高自己。实行教研工作报告制度,每位教研员在年底形成学科工作报告,分析情况,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差距和原因,提出目标、对策和建议。注重教研员培训提高,争取在更新观念、提高水平、改进方式、促进发展等方面有明显进步,努力打造一支专家型、学者型教研队伍,营造团结和谐、风正心齐、开拓务实的工作氛围。
附:2012年各学段教研活动安排表
义务教育学段
月份
工作安排
1月
1.制定工作计划。
2.研究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2月
1.教研员远程研修。
2.初中高效课堂、2012年中考指导解读研讨。
3月
1.集中开展教学视导。
2.部分学科高效课堂研讨活动。
4月
1.教学视导。
2.部分学科特长展示活动。
3.部分学科优质课展评活动。
5月
1.部分学科送课助教交流活动。
2.中考命题。
6月
1.中考阅卷、试题试卷分析。
7月
1.中考成绩分析。
8月
1.暑期远程研修。
2.部分学科教学基本功比赛活动。
9月
1.教学视导。
2.学科带头人高效课堂展示活动。
10月
1.教学视导。
2.部分学科省市级优质课评选活动。
11月
1.教学视导。
2.部分学科专题研讨活动。
12月
1.教学示范学校交流展示活动。
高中学段
月份
工作安排
1月
1.期末抽测。
2.工作总结和计划。
2月
1.高考备考研讨会。
2.组建基地负责人、学科带头人团队。
3.教研员远程研修。
3月
1.组织高考练兵命题阅卷。
2.学科基地负责人工作规划、交流展示。
3.部分学科基本知识大赛。
4月
1.教学视导、部分学科高效课堂研讨活动。
2.指导学校二练命题。
5月
1.部分学科学业水平命题。
2.编辑考前50题。
6月
1.高考试题分析。
2.教辅材料修订。
7月
1.高考成绩分析、尖子生培养经验交流。
2.暑期远程研修。
8月
1.筹备教学工作会。
2.组织业务考试、说课对抗赛。
9月
1.教学视导。
2.教学研讨会、部分学科高效课堂展示活动。
10月
1.教辅材料修订。
2.部分学科课程资源评选活动。
11月
1.指导学校期中抽测。
2.部分学科教学基地课堂教学展示
12月
1.教学示范学校交流展示活动。
2.学科带头人关于学科建设与高效课堂工作交流。
艺体与职教
月份
学科
活动内容
音乐
参与省网上音乐学科教学跟进式指导工作
召开县市区音乐教研员工作会议,总结2011年工作,部署2012年工作,到各县督导检查高中艺体备考准备工作
美术
召开县市区美术教研员工作会议,总结2011年工作,部署2012年工作,到各县督导检查高中艺体备考准备工作
体育
参与全省网上体育学科教学跟进式指导工作
通用技术
做好全国综合实践“十一五”课题结题准备工作
组织全市通用技术学科高效课堂教学工作
组织基本能力命题、阅卷、备考工作。
职教
布置2012年职教教研工作并制定计划,到临邑、齐河职业中专教学视导。
了解2012年春季高考准备工作及备考情况。
音乐
进行优秀音乐教学论文评选,推荐参加省评选的优秀论文
美术
进行优秀美术教学论文评选,推荐参加省评选的优秀论文
体育
到高中了解体育生备考情况
综合实践
组织参加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课题子课题结题会议和成果展示。
通用技术
高中考前一练基本能力命题工作及阅卷工作。到德州二中、实验等学校教学视导,了解基本能力高考备考情况。
职教
组织职业中专对口高职模拟练习,赴各县市区指导教学。
组织中职生文化才艺展示和技能大赛活动。
音乐
自本月起全年随机安排时间,赴各县市区指导教学,推出一批课堂教学成熟的教师,发挥其教学示范作用
组织电教课件选
美术
参加山东省教育学会美术教研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美术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进行优秀美术教学论文评选(青岛)
自本月起全年随机安排时间,赴各县市区指导教学
组织电教课件评选
体育
举办全市小学、初中健康教育优质课评选活动
组织教师参加全省中小学健康教育优质课展评活动
综合实践
组织参加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素质教育的劳动技术教育实践深化研究》结题会。
通用技术
召开基本能力核心小组会议和通用技术学科基地建设现场会议。
职教
组织全市职业中专教师语文数学英语优质课评选。
到职业学校教学视导检查。
音乐
举办全市中小学音乐教师教学业务技能大赛
美术
举办全省高初中美术教师教学业务技能大赛
组织高中美术教师外出写生
体育
组织教师参加全省中小学体育教学录像课评选活动
综合实践
到县市区部分学校就义务教育段综合实践活动课开课情况进行调研。
通用技术
进行优秀通用技术教学论文和优质课评选,全市高中学生创新作品制作与设计评选活动。
职教
参与全市全省职业中专学生技术大赛和文化才艺展示
做好春季高考考前训练
音乐
组织全市高中音乐教师模块教学技能培训(拟进行歌唱、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演奏四个模块的培训)
美术
组织参加全省高中美术教师模块教学技能培训班(拟进行书法、篆刻、电脑绘画与设计、摄影与摄像四个模块的培训);组织小学美术优质课评选
体育
举办全市初中体育学科优质课评选活动
综合实践
组织参加全省小学、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研讨会暨公开课展示活动。
通用技术
举办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研讨暨公开课展示活动;
职教
组织参加全省对口高职考试。
音乐
组织参加全省小学、初中、高中音乐教师教学业务大赛(含课堂教学)
参加全市高考中考工作;初高中音乐优质课评选活动。
美术
组织参加全省处高中美术教师教学业务技能大赛(含课堂教学)
参加全市高考中考工作
体育
参与全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阅卷、统分等工作
综合实践
组织参加第六届“全国中小学劳技教育创新作品邀请赛暨全国青少年优秀创新人物评选”活动。
通用技术
参加全市高考检查及中考阅卷工作
职教
参加全市高考检查及中考阅卷工作
音乐
参加全省高中、初中音乐教师及教研员暑期远程研修
美术
参加全省高中、初中美术教师及教研员暑期远程研修
体育
参加全省体育学科暑期远程研修
组织教师参加全省中小学体育教师健美操技能培训
通用技术
参加全省高中、初中通用技术教师及教研员暑期远程研修
职教
组织参与省组织的各学科、专业教师培训工作。
音乐
参加省组织的工作
美术
参加省组织的工作
体育
召开体育学科研讨会
通用技术
参与省组织的考察活动。做好十一五全省课题工作。
职教
举办全市职业中专教师教学业务技能大赛(含课堂教学)
音乐
召开全市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课堂教学备课研讨会
美术
组织参加全省初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技能培训班(版画、陶艺、泥塑、手工制作);
组织全市高中美术专业生专业摸底备考
体育
举办全市高中体育学科优质课评选活动
组织教师参加全省初中体育优质课展评活动
综合实践
举行全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评选活动
通用技术
组织参加全省中学综合实践教师教学业务技能大赛(含课堂教学)
职教
组织参加全省职业中专教学能手评选准备工作
到学校具体对教师进行业务指导
音乐
组织参与省举办市地级、县(市、区)级音乐教研员培训
美术
组织参与省主办全国中小学师生版画、藏书票大展暨特色版画教学研讨会(由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山东省教学研究室、山东省教育学会美术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济南师范附属小学承办);组织参加省小学美术优质课评选活动(枣庄)
体育
组织教师参加全省高中体育学科优质课展评活动
参加第五届全国体育教学观摩研讨会
综合实践
组织参加省教育学会中小学劳技教育专业委员会代表大会;
通用技术
参与全省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研讨暨公开课展示活动;
举办全市高中生技术与设计竞赛
职教
组织职业中专专业课优质课评选
音乐
组织参与评选
美术
组织高中美书校际专业联考
体育
组织教师参加全省体育教学观摩研讨会
综合实践
贯彻落实上级教育部门本安排的有关工作
通用技术
组织参与省第六批中学省级通用技术教学能手评选
职教
组织全市职业中专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竞赛活动。
音乐
做好年终总结专业备考工作
美术
做好年终总结专业备考工作
体育
组织体育学科理事参加山东省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会会议,做好体育学科年终总结
通用技术
做好年终总结和指导高三基本能力命题及研究工作。
职教
2012年春季教研工作计划
新学期又开始了,我校教研工作将根据通川区教育局和通川区进修校的教研工作安排,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校本研讨活动为重点,加强学校教研制度建设,努力促进我校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的不断提升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扎实推进课程改革。
一、注重实效,扎实开展校本教研。
1、充分发挥校本教研对教师教研的支持作用——从学校、教师教学实际出发,开展校本研修。扎实开展有序的“人人上一节达标课”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有目标、有计划开展活动;要加强非语数学科教学研究,全面提高各个学科的教学水平;要从研究教学小现象,解决教学真问题入手,致力于使问题清晰明确、归因全面准确、措施针对性强。努力做到以学科为主,认真探索校本教研的基本框架。
2、充分发挥校本教研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作用——从经验型教学走向研究型教学。通过校本教研开展经常性的反思活动,增强教师的教研意识,提高反思能力,形成教师的反思习惯,使教师在反思中学会教学,学会学习,把工作过程变成研究过程,摆脱单凭自己有限经验进行简单重复教学的状况,使研究成为教师的职业特征,使全校教师真正成为专业工作者。
3、充分发挥网络平台对校本教研的促进作用——从封闭教研走向开放交流。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网络教研活动,把自己在工作中遇到 1的问题和困惑拿出来,在网络中寻找同伴间的教研支持;要及时上传教研信息及案例反思,及时回应和解决教师的教学问题。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科网络专题论坛,使网络教研逐渐成为教师提高专业水平的桥梁。
4、充分发挥片区联运研训活动,促进城乡教师课堂教学的互动交流作用,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期研训计划,积极参与片区联运研训赛课活动,提升研训质量,争取在某个学科的课堂教学有所特色。
5、抓好学科单元学习目标检测协作片区研讨活动。新一学期,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学生学业评价研究,组织参与市级专题研修活动,根据市级研修的主要精神,认真组织单元学习目标检测命题的交流研讨活动,不断提高学科学业评价的科学性。
二、立足常规,在过程监控中提高质量。
1、抓好常规管理。要深入学校开展教学常规调研,通过对学科教学实践进行及时诊断和指导,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要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教师执行计划的情况,做好检查情况记录;要深入班级开展教学调研活动,落实有效的管理机制,把教学设备设施的管理与使用纳入评价学校、教师的内容,提高教师使用教学设施的自觉性;要切实做好学校教师教学质量的过程性监控。
2、抓好课堂教学。要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解决当前存在的学生负担过重、教学质量不高等突出问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力求做到课堂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方法的指导性、内容的选择性、结构的合理性、学法的灵活性、环境的和谐性”,构建“学不厌,教不倦”的有效课堂。
要立足课堂,突出“有效”,扎实“双基”,培养能力,达到轻负担、高质量、增效益的素质教育要求。
3、抓好教学质量精细化管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努力做到学校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化,人才培养个性化。要根据《通川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监控意见》,开展以巩固率和及格率为核心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活动,实行动态跟踪、梯级评价,真正发挥考核评价的推动作用。在教学中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品质、知识、技能整体提高,力增做到教学过程精细化管理。
三、搭设平台,充分发挥优质教学资源的辐射作用。
搭设各种展示平台,充分发挥优质教学资源的辐射作用,是激活教研氛围,带动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这学期,我们将组织开展以下几项活动:
1、组织开展参与区级优秀教研成果展示活动。
2、组织参加区级优质课教学片区展示活动。
3、组织开展骨干教师献课活动。
4、组织开展文体活动。
四、具体措施及每月份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制定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2、做好开学的报名、排课工作。
三月份:
1、组织参与区级优质课片区教学展示活动(语文、数学)。
2、参与学科教学质量评价研修活动。
3、参加区小学生美术书法竞赛活动。
4、做好有关表册、数字统计报送工作。
5、组织各年级教研组开展听课、评课活动。
四月份:
1、教学常规检查。
2、举行小学教师教学设计比赛。
3、开展骨干教师献课活动。
4、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外出培训学习活动。
五月份:
1、参与区小学优秀教学设计和案例评选活动。
2、迎接区小学、幼儿园教学常规检查。
3、举行小学生开展“六·一”节日庆祝活动。
4、组织各年级组开展教学研讨活动。
六月份:
1、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工作(包括小学生毕业考试)。
2、组织参与通川区小学生篮球、田径运动会举行。
3、组织教师积极撰写优秀教育教学论文。
4、做好期末成绩统计、成绩上报、学生评价、教师考核及资料收集工作。
通川区蒲家镇中心校
2012年是承前启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道路,描绘了改革开放事业的宏伟蓝图。这其中,教育被放到了突出的战略位置,“十八大”报告明确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
2012年是中国教育事业稳步推进的一年。
教育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国家未来,这一年,人们看到了教育改革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姿态“破冰”前行,也看到了一个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坚实足迹。在《教育规划纲要》的指引下,教育改革试点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令人瞩目的南科大正式“转正”,人们对其今后的改革有了新的期待;技能大赛增添国际元素,让人们看到了中国职业教育的眼界和雄心;中职免费范围扩大,国家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持续“给力”;中高职衔接取得突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国家开放大学成立,继续教育在学习型社会中的价值得以彰显……
2012年也是攻坚克难的一年。
《教育规划纲要》的美好愿景令人期待,而改革进程中也将遭遇更多深层次的问题。从年初到岁末,被视为教育公平重要体现的异地高考引发全社会关注,但现行户籍管理制度让这项改革行进得异常艰难;大学专业目录调整,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亟需注入新内涵;职业教育也面临着招生难题,“弱势”的现实让这条发展之路依然崎岖;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遭遇政策“瓶颈”,他们在生源危机中艰难挣扎……
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教育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软肋”。随着2012年教育经费投入进入4%时代,民众对教育有了更多的期待和更高的要求——无论是教育公平,还是教育质量。要实现《教育规划纲要》的美好愿景,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随着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所面临的改革任务也将更加艰巨。攻坚克难,不仅需要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也需要相关政策落实到位;不仅需要勇气和魄力,更需要智慧和方法。
教育关系国计民生,关系民族未来,赋予了中国前行的力量。在这样一个新的起点,人们有理由对教育满怀期待。
★顶层设计:
指明教育改革方向
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往往触碰到固有体制机制束缚。深层次的问题,往往需要放到国家层面来解决,教育顶层制度设计就显得至关重要。“十八大”报告明确并且进一步提升了教育事业的战略地位。《教育规划纲要》的顺利实施、教育试点工作的稳步推进,以及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民办教育、教育经费投入等领域相关政策的出台,无疑引领了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航向,为教育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十八大”召开,教育成民生之首
“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这意味着国家教育战略的延续,是对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再次提升。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在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如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如何增强教育服务国计民生的能力,是“十八大”报告给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重大命题。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发布
2012年6月14日,教育部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关键五年。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从教育发展看,我国已进入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历史新阶段。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必须在“十二五”时期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人才基础和条件基础。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推进教育科学发展迫切要求把重大教育制度的改革创新作为着力点,改变一切不利于教育科学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积极引领教育的变革和转型。
“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全面提高教育服务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奠定坚实基础。基本思路是:更新教育观念,坚持改革创新,抓好工作落实,提升基础能力,促进协调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关键和薄弱环节,着重健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高等教育体系,推进继续教育体系建设。到2015年,形成更加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
教育经费迈进4%时代
国人对于4%的数字并不陌生,2012年,这个中国为之努力了19年的目标终于接近实现。
2012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2012年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
实现教育经费占GDP的4%,并使经费合理使用这是本届政府任期最后一年要做的5件困难事之一,体现了政府落实教育投入的决心和力度。
这一年,为确保实现4%目标,政府做出了全面部署:提高一般预算内教育支出的比例、增收特殊税费专项用于教育、新开财政性教育经费筹集渠道。但4%兑现之后,如何分配好这笔数额巨大的教育财政预算成为重中之重。新增教育经费能否切实向中西部、农村、民族地区倾斜,向农民工子女、城区薄弱学校等弱势群体倾斜?向投入不足的职业教育、民办教育倾斜?4%,成为保证教育公平,实现教育均衡的有力杠杆。
但实现4%仅仅只是一个新起点。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国要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提升为人力资源强国,没有与之匹配的教育投入,是不可想象的。如何确保教育经费投入持久兑现并稳步提升值得深思!
★高等教育:
推动内涵式发展
“大众化”阶段,民众期待的不止是能上大学,而是要上好大学,对优质教育资源以及对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异地高考”成为2012年最热教育词汇,实际上是民众对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的愿望表达。作为教育的“顶端”,高等教育寄托了民众的期望,也承担着创新性社会建设的使命。新世纪第一次专业目录调整、专业硕士扩招都表达了这一诉求。南科大正式“转正”,人们更期待这块高等教育改革“试验田”能够给人带来欣喜。
本科专业目录调整
2012年,新修订的大学本科专业目录公布。这是中国第四次修订本科专业目录,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该目录的第一次修订。
在新修订的目录中,学科门类由原来的11个增加到12个,新增了艺术学门类,专业类由原来的73个增加到92个;专业由原来的635种调减到506种。相比于之前,本次目录修订将专业的具体设置,分为基本专业和特设专业两大部分。基本专业是学科基础比较成熟、社会需求相对稳定、布点数量相对较多、继承性较好的专业;特设专业是针对不同高校办学特色,或适应近年来人才培养特殊需求设置的专业。这是新版目录与前三版目录只有单一性质专业最大的区别。
新目录保留了一批学科基础比较成熟、社会需求相对稳定、布点数量相对较多、继承性较好的专业。调整了一批内涵不够清晰、名称不够规范、区分度较小的专业,增设了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改善民生急需以及应用性强、行业针对性强的新专业。通过整合、合并、更名、拆分、撤销等方式,使新目录的专业更加科学、规范、合理,学科内涵更加清晰,较好地反映了人才培养规格和就业面向。
异地高考改革“攻关”
异地高考应该是本年度最受关注的教育事件之一,其关注度也远远超出了教育范围,原因在于,“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关系到社会公平。这一年来,异地高考在学者呼吁、民众关注和媒体聚焦下成为社会热点,它所牵涉的家长就业状况、学生学籍管理以及流入地承载能力等问题都考验着政府的综合管理能力,也对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出更严峻挑战。
2012年2月29日,山东开全国之先河,率先突破高考户籍限制,允许外地考生在山东参加高考。
2012年秋季开学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发展改革委、公安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各地年底前出台有关随迁子女升学考试的方案。
11月,各省份陆续进入了2013年高考报名阶段,明年随迁子女是否能就地高考,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与人口输出大省的“无压力”状态相比,上海、北京、广州等特大城市在制定政策时慎之又慎,对他们来说,异地高考放开后,如何防止“高考移民”,防止城市人口过度膨胀,以及维护本地户籍考生的利益都成为了相关部门亟待考虑的问题。
南方科技大学“转正”
与2011年身陷困境、前途未卜不同,被视为中国高教改革风向标的南方科技大学在2012年迎来了自己的转折点:4月16日,教育部向广东省政府发出《教育部关于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学的通知》,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学;5月29日,南方科技大学正式得到教育部批复,获准在2012年高考中,以提前批次在广东、山东、四川、安徽、河南、湖北、湖南、福建8个省份招生。
为了实现南科大的目标和定位,也为了回归大学应有的办学自主权,南科大把自主招生、自授学位作为教改先行先试的内容,去筹转正、获批自主招生的背后既体现了一所大学的坚守,也预示着改革已成共识,走到“深水区”的高教改革蕴藏了破冰而行的决心和力度。
在南科大自主招生的力度上,尽管有专家认为高考成绩占60%,高中阶段的平时成绩占10%,南科大组织的复试成绩占30%的“631”和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招生还有很大的差距,但南科大的步伐已经迈开,高教改革的步伐已经迈开。
专业硕士逆势“扩招”
专业硕士即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是与学术型研究生属于同一层次的不同类型的研究生。
2010年,为配合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国家在140多所高校增设了25种新专业。加快推进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改革学校授权审核办法,扩大专业学位硕士生招生规模,2011年专业学位硕士生占硕士生招生比例达到30%。2012年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达到19万,招生比例提高到36%。从2013年硕士研究生报考情况看,专业硕士越来越来为大多数考生所重视,逐渐占据硕士研究生的半壁江山。
在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放缓的形势下,专业硕士却逆势连年扩招,这背后寄托了国家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渴求,也带来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调整的契机。但也应看到规模上的瞬间扩大,无法掩盖其自身的问题,专业硕士与社会期待还有一定差距。作为一项大的政策,从政策决策、配套政策到具体实施,要做好相关工作非单方能力所及,需要相关部门共同努力。
★职业教育:传统到开放的跨越
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绕不开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国职业教育的研究,绕不开黄炎培。从中华职教社95年的征程中,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是对这个历史悠久教育团体的敬仰,更是对职业教育传统的拾遗。从困境中发展起来的职业教育多了与国外“握手”的机会,让人们看到了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视野。这背后得益于诸如免费这样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而职教发展中的所面临的招生、就业等困境,也让人们看到了职业教育发展脚步依然沉重。
中华职教社成立95周年
2012年,中华职业教育社走过了95年历程。同时,《教育与职业》杂志也迎来了自己的95岁生日。
研究中国职业教育绕不开中华职业教育社,研究中国职业教育思想绕不开黄炎培。在中国教育史上,中华职业教育社书写了辉煌的一页。中华职业教育社是中国第一个倡导和实施职业教育的团体,创造性地提出了符合中国社会实际的职业教育理念,并将理论运用到丰富的职业教育实践,开创了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先河。
中华职业教育社95年的发展历史,充分说明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始终将自身的事业与国家和人民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民族的前途联系在一起;本着“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宗旨,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充分体现了中华职业教育社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的有机结合,在继承中坚持不断创新,善于发现并抓住蕴藏在困难中的潜在机遇,特别是在历史的转折关头,总是站在社会进步方面,使中华职业教育社的事业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
国际职教大会首次登陆中国
2012年5月,上海,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首次登陆中国。
从1987年首次举办,这场约12年举行一次的全球性职业教育盛会对世界职业教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面对当前全球经济进入新一轮结构调整过程,特别是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各国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方都期望职业教育在减贫、解决就业、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公平等关键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世界各国正在重新思考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在发展中的作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在国家、地区和国际政策议程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在新变化、新需求、新使命、新挑战的背景下,本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被赋予了重要意义,与会者分别从经济、公平和改革三个视角展开讨论;大会也为中国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全球平台,向世界展示了本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之路。
技能大赛增添“国际”元素
2012年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向国际化迈出的重要一年。
作为我国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推进器,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影响力仍在不断扩大:主办单位增加到了23个,赛项数目增加到了96个,年参赛选手增加到近万人,支持企业超过2800家,已经形成了“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局面。
相较于国内影响力,今年大赛还有一大亮点,就是走向国际化。近年来,随着技能大赛规模的扩大、水平的提高,尤其随着我们国家国际交流的增加和国家产业走出去的需要,邀请国外选手来了解中国,让他们了解中国的职业教育成为一项重要使命。2012年,技能大赛首次邀请外国选手与中国选手同场竞技。据不完全统计,大赛期间,来自英国、德国、新加坡、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非洲等55个国家的494位外国朋友以不同的形式参与到大赛中。
扩大国际交流、加强对外辐射、提升国际影响,这意味着,站在新的起点上,日渐成熟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走向国际化的窗口已经开启。
中高职衔接“关键年”
2012年2月,作为国家职教改革创新示范区的天津宣布深化中职、高职衔接培养模式改革试验,启动四年制高职教育改革的工作。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当前教育工作,特别是职业教育工作的一项战略目标和重要任务。其中,强化中高职沟通与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要着力研究解决的关键之一。
2011年10月教育部明确提出,2020年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教体系,并启动了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的制定工作。这意味着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
强化中高职沟通衔接,从目前来看,一是要积极探索中高职课程的沟通衔接,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二是要建立和创新人才培养升学制度,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优先对口招收优秀中职毕业生升学深造。采取多种途径,为优秀中职毕业生升学提供多种渠道和机会,建立科学的、符合实际的中职毕业生到高职学习深造的升学制度。逐步探索中职到高职、到应用本科直至应用研究生教育的通道。
实践证明,没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就难以做到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其他教育协调发展,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是一句空话。实现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重要环节。
中职免费范围持续扩大
2012年10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12年秋季学期起,将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范围由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扩大到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同时,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资助范围由一、二年级农村(含县镇)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分步调整为一、二年级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其中,特别关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将六盘山区等11个连片特困地区、西藏及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学生全部纳入享受助学金范围。
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摆在突出的战略位置,中职助学金和免学费政策的深入实施,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有利于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民办教育:困境中前行
民办教育有着受固有体制束缚小,办学方式灵活的优势,与公办教育相得益彰,是我国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实际办学过程中,民办教育却步履维艰,招生形势严峻、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社会认可度不高,这些都是民办教育待解的难题。“十八大”提出“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但要提升民办教育竞争力和吸引力,显然还需要更加科学、更具有可行性的政策措施,更需要民办教育在困境中不失自我。
民办高校招生“遇冷”
“招生难”成为今年高考招生热点,民办高校首当其冲。今年生源的减少,让部分公办高校都有些吃不消,缺少公共财政支持的民办学校境遇可想而知。据相关调查,今年山东、安徽等地民办高校普遍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招生难题,甚至一些办学规模较大、口碑不错的民办高校也未能幸免。在教育主管部门的网站上,民办高校目录中一些学校的名字悄然消失。
“生源危机”意味着“生存危机”,如果没有特色或经营不善,一些学校有可能会陷入困境,甚至会面临重新洗牌的遭遇。生源减少是一方面,教育质量也是一方面。当前一些民办高校,专业设置重复没特色,非但没有发挥出自身办学方式灵活的特点,甚至受迫于生存压力,一味急功近利,将本来就有限的教育资源放到了招生上,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这背后,民办高校尽管有着自身的无奈,然而,这样的急功近利,无异于饮鸩止渴。
“22条”点燃希望之火
政策是火、市场是冰,民办高等教育在2012年经历了“冰火两重天”的考验。
面对招生困境,2012年6月,教育部从危机入手,率先在职权范围内针对有关民办教育在未来发展中急需解决的诸多问题,下发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 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该实施意见共22条,因此被民间称为“22条”。这项政策被认为是《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两周年后,教育部就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制定的更具操作性,多具创新点的一部力作。新政出台后,8月,浙江教育厅、发改委和物价局,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扩大民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若干意见》,决定进一步扩大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办学自主权,鼓励支持民办高校规范发展。
一面是政策像火炬,期待点燃民间投资者的热情;另一面是生源市场却如同寒冰,考验着民办教育创业者的忍耐力。但有理由相信,随着民办教育发展的氛围和环境不断优化,前景将更加美好。
教育部发布继续教育若干意见稿
2012年2月27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将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同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举办2012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的通知,旨在宣传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思想。
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关于“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的战略部署,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起草了《关于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共分八个部分、三十二条。
公开征求意见稿明确了未来5年我国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地位、发展目标和基本任务;提出要整合并发挥学校、行业企业、社会教育培训机构、传播媒体和社会公共文化设施资源优势,建立健全城乡社区教育网络的措施和意见;规划了继续教育改革创新的基本思路,明确提出了创新教学、管理模式,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和招生制度,构建沟通衔接的证书体系,建立学习成果认证、学分积累和转换的“学分银行”制度等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等。
国家开放大学成立
2012年7月31日,国家开放大学成立。
开放大学的前身是广播电视大学。作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试点单位,国家开放大学与普通高等学校有所不同,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学习需求、促进教育公平、克服应试教育弊端和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撑,是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要措施。
开放大学不是广播电视大学的简单更名或换牌,而是为适应国家发展需要和技术发展趋势,实现国家战略目标而选择的战略转型,是对原有学校的功能定位、教学模式、发展机制等方面的重大改革。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开放大学,有利于整合全国乃至世界的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学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进一步突破传统教育方式的时空限制,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更加便捷的学习途径和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
开放大学的建立,意味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开始,未来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黄骅市教育局教研室2012年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教研工作总结(2012秋)11-18
初级中学2012年秋教研工作计划06-17
理化教研组工作计划2012下07-07
教育局初中教研室工作计划11-22
教研室2006年工作要点10-02
2005—2007年教研室工作汇报07-11
曹庄镇小学教研室2010年工作计划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