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作业教研活动

2024-06-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英语作业教研活动(推荐10篇)

小学英语作业教研活动 篇1

一、活动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提高书写、鉴赏能力和对书本,作业本的保护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认真、工整、正确的书写习惯,营造学生间共同提高、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促进学校教学常规建设,学校决定举行本次次学生作业展评活动。

二、优秀标准

英语各项作业能认真独立完成,书写工整,步骤完整,格式规范。作业有明确方法和步骤,有较高作业正确率,教师批改统一使用红色钢笔,批改字迹不能潦草,能积极使用鼓励性评语,能及时订正。

三、评比标准:

1、作业本封面、封底整洁,不卷角,不能在作业本上随意涂、抹。

2、学生书写要求字迹工整,格式美观,符合学校的《作业规范》要求。

四、参展作业项目:

各年级英语的各种作业。

五、评比方法:

1、初评:

班级优秀作业评选

(1)每班英语老师对所任学科的作业,开展自评、互评,每班每学科评选出6名学生优秀作业。各班自行开展优秀作业欣赏、交流、学习活动,并推选出优秀作业参加年级组展评。

2、年级组优秀作业展评。

(1)以年级组为单位,在指定位置提前摆好桌椅和作业本,一字摆开,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密切配合布置好本年级、本班的参展作业。

(2)评比活动结束后各班由班主任教师带领本班学生有秩序地进行欣赏、交流,在参观过程中请各班主任做好安全教育、纪律教育,文明观看,小心翻看,不大声喧哗。

(3)各班主任在参观后及时组织学生交流本次活动的收获与体会,并对本次优秀作业展览进行总结,可以布置学生结合本次活动进行写话或日记写作训练。

(4)获奖学生由各学校给予表彰和奖励。

新庄镇中心小学作业展评通知

为进一步规范小学生的书写,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促进学校管理规范化建设,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精神,不断浓厚良好学风,经研究决定在10月16日举行一次学生作业展评活动,具体要求如下:

一、活动时间:2012年10月29日

二、活动地点:中心校小会议室

三、活动要求:

课堂作业、课堂练习册。(含语、数、外)

四、评比标准:

1、书写认真、工整,无乱撕、乱画现象。40分

2、作业本、练习册整洁,保持良好。20分

3、正确率、错题能及时订正。20分

4、教师批改统一,使用红色钢笔,批改字迹不能潦草,能积极使用鼓励性评语。20分

五、评比办法:

1、年级分组:

A组:

三、四年级

B组:

五、六年级

2、奖励办法:各年级组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集体优秀奖2名。

六、评审小组:

组长:李长东

组员:王新娟 王硕 吴东 杨中国 绳贵花 车富强

闵祥静 沈新 朱叶颖 李海平

新庄小学生作业展评活动总结

为全面落实新的教学理念,推动全校学生整体作业质量的提高,提高教师批改作业水平,给教师搭建一个互相学习的平台,也为学生提供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教研室组织开展了以“科学设计,规范书写,多元评价”为主题的学生作业展评活动。

本次作业展评体现出有以下优点:

全体教师按时到位共同参与展评,全体班主任教师能够精心组织,作业摆放整齐,在展评过程中,老师能够共同交流、共同探讨、互相学习、积极性高、气氛浓厚。学生作业业面整洁,书写规范,格式合理,行款整齐,美观大方。教师布置的作业科学、适量,教师批改正确率高,批改符号正确,作业整体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作业批改是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它对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的课程理念下,作业的批改不再是一个评判,已成为一种对话,一个学生与老师知识与情感交流的信箱,通过展评来看多数教师这方面体现的较好。

本次作业展评体现出以下不足:

1、在展评中发现有的班级个别学生的作业不够整洁,个别教师批改不够细致,有误批现象,如:学生书写的错字没有及时纠正,有的学生书写没有达到写字要求,没有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作文作业个别教师批改不够详细,如错字只批无改,无评语只有等级评价和批改日期,语句不通顺有批无改。个别学生的作文篇幅过于简短,希望教师要加强习作前指导。

3、个别教师有批无改,英语书写不规范。

小学英语作业教研活动 篇2

一、关注学生社会性发展需求

学生社会性发展的核心是良好品德的形成,因此,我们在设计活动作业时注重以社会现实为背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拓展课堂教学内涵,利用与创设社会生活情景,营造有利于学生以品德为核心的社会性发展的氛围,使课堂再现社会生活情景。

如在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七单元的《垃圾分类》一课中,我们对如何减轻环卫部门的工作难度、更有效地处理垃圾减少污染和浪费、做好垃圾分类工作这一教学目的,设计了如下活动作业:

第一步,小组合作调查生活垃圾的种类,并作归纳和整理。由于市民不懂得如何分类而使分类垃圾桶形同虚设,针对这一社会问题,结合学生生活经验,设计了这份小组合作分类生活垃圾的调查表。在调查中学生了解了生活垃圾的不同种类,掌握了区分的方法。

第二步,要求学生根据第一次垃圾分类,将自家一天消耗的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掌握了分类方式后,要学以致用才能达到分类垃圾的目的。学生纷纷表示在这项实践作业中学会了使用小区的分类垃圾桶。

第三步,交流学习成果。利用第二步学生作业资源,引导学生变废为宝。两位学生用废弃的牛奶盒做成笔筒,拿冷饮棍搭建相框。受这两位同学的启发,我们联合探究,设计了开放性活动作业,废物利用———要求学生在家里利用废物,在生活中体会到“垃圾只是放错位置的财富。”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利用“垃圾分类”这个学生可以参与和实践的生活情景,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回归生活,挖掘生活经验中的品德教育价值。

二、针对学生年龄特点

对小学生而言,活动作业要“近、小、实、亲”,贴近学生生活,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应针对小学低年龄段与中高年段学生的身心特点与接受能力设计活动作业。低年级学生社会知识和经验较少,能力较弱,依赖性较强,所以活动作业内容主要是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个人体验,更注重游戏、讲故事、读儿歌、画画、观察并交流信息等。

如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五单元《爸爸妈妈不在家》一课。在教学中通过看图、交流,学生知道了长辈们在家庭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操心的事情。如何引导学生感悟自己父母日常生活的操劳,引发学生尊敬长辈的情感呢?我设计了《观察日记》这一活动作业,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观察日记,选择观察的内容。中、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社会知识和经验,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得到了相应的锻炼。在活动作业的设计中注重调查分析、小组讨论、辩论、主题交流等。以四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的《“3.15”大行动》一课为例,消费知识是生活中经常碰到的,所以让学生来辨别虚假产品的活动作业设计,更符合四年级学生对人与社会的依存关系的探索要求。

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能力,我设计的活动作业分两步完成:

第一步,小组合作调查产品类别。分辨产品类型,让学生抓住某类产品的特点,辨别有价值的产品。在小组合作中学生通过合作学习,降低活动作业的难度,拓展了思维的空间。

第二步,个人探究挖掘产品设计意图。中、高年级学生有追求独立创造空间的欲望,小组合作又为个人探究打下基础。在完成个人调查表时,学生从产品的设计意图中了解到产品的作用,从而分辨虚假产品,学生的个人能力得到了展示。

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在完成活动作业时,学生的准备水平、兴趣爱好、能力倾向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我们在设计活动作业时,注重从学习速度、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四个量变出发,设计多层次、多角度的活动作业。让学生在属于自己的能力范畴、兴趣范围内选择真正想做、能做的作业。

以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的《遵守交通规则》一课为例。我在设计活动作业时考虑到学生能力不同,一些学生在消化课本知识时也略感吃力,还有一些学生对课外作业很感兴趣,动手能力强或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针对学生的能力差异,设计了一项弹性活动作业,让学生自己选择其中一项。

作业1:调查不文明的出行方式。这是学生生活中容易观察搜集到的,人人都能积极参与。

作业2:搜集并认识常用交通标志。有一定学习能力和家中有电脑、相关书籍的学生对此更感兴趣。

作业3:创编出行安全儿歌。这激励了有一定表达能力的学生展示才华。

三类活动作业面向不同程度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饮食中的科学》一课的活动作业是针对学生的兴趣进行设计的。调查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食物,介绍它的营养成分、最佳食用方法或者在膳食宝塔中的排名。学生对美食的兴趣可浓厚了,不是采访父母就是查阅资料,看来真是“民以食为天”、学习以兴趣为主呀!

小学英语作业教研活动 篇3

【关键词】随堂作业;教材编排;课堂活动

【分类号】G633.41

一、问题的提出

1.基于随堂作业现实现象的思考

作业(包括随堂作业和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必要环节,更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载体。随堂作业也是课堂教学中反馈和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实现作业随堂化,可以减轻学生课外作业负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安排活动,寓教于乐。

但是,在现实教学中,不尽人意的随堂作业现象频频出现:大部分课堂,特别是一些公开课,教师费尽心思设计教学环节,没有时间留给学生操练,造成“无作业”课堂,导致学生读写能力相对薄弱;有些教师没有合理分配好时间,往往设计了随堂练习,但是课堂上没有足够的时间,草草布置了任务就下课,导致作业“课间化”,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许多教师为了减轻批改作业的负担,在单元结束时,会上一堂“练习课”。这样的作业“整堂化”,助长了学生的依赖心理和抄袭习惯,大大降低教学的有效性。

2.基于小学英语教材编排特点的思考

PEP教材作为准备全国通用的英语教材,能够面向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教师、学生,在内容选择、编排上都具有一定的特点。笔者注意到,新教材的编写增加了活动和练习,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体现了随堂作业的理念和范例。但是,这样的练习内容较少,训练点不够全面。

3.基于对配套作业本使用的思考

针对教材,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相应的作业本,这些作业本是课本的编者和一线骨干教师根据教学实际,精心编排设计的,在训练形式和内容上,对教材作业都进行了有效科学的补充,是随堂练习最经典的范本。

基于以上三点,引发了笔者以“随堂作业”引领课堂活动设计的思考,即依托教材练习为引领,融合作业本内容作为随堂作业,把随堂作业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以“隨堂作业”引领课堂活动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1.如何进行随堂作业内容的设计

1.)认真研读各年级教材中作业的形式和检测目标

2)用好、用活配套作业本的相关练习

在教学中,教师应做到:除了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之外,还应该认真研读相应课时作业本的配套练习。如果练习形式好,难度适中,符合教师课堂环节设计,可以直接引用为随堂作业,既达到课堂操练巩固的目的,又减轻了家庭作业的负担;如练习形式偏难,教师应考虑作为家庭作业,大部分学生不能独立完成,效果不理想。但若直接作为随堂作业,课堂上需要花费很长时间,且未必能达到效果,基础不好的学生听不懂,就会直接听老师的答案。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借鉴作业本的练习形式,设计同类型但难度偏易的随堂作业,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完成,这样一来,既达到课堂操练目的,又为家庭作业作好了铺垫。从易到难,学生能更容易完成作业;如课时配套作业本的练习普遍偏易,教师可考虑直接作为家庭作业,课堂上另外设计合适且形式多样的随堂作业,巩固知识,拓展情景。

总之,教师应充分用好、用活配套作业本,取其精华,设计合理的随堂练习,在课堂上进行对学生的检测和评价。

2.根据“随堂作业“,设计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促成教学目标达成,提高教学效果。

某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遇到如下案例:教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词汇教学时,该教师课前没有很好地预习教材及作业本的配套练习,设计了调查报告的练习形式,并要求学生得出汇报内容,如右图:

结果,课堂上学生不能很好地产出,教学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课后,该教师进行了反思,找到以下原因:作业难度和作业形式设计过高,不符合四年级学生的作业目标。经过研读四年级教材及作业本配套练习,该教师重新设计了以下练习(图1):

新练习的设计符合了四年级作业形式和目的,即选择正确的单词,补全句子。在新的课堂中,该教师把此练习穿插于教学巩固环节中,由于进行了铺垫,学生在随后类似的随堂作业中,能有效、准确地完成,得到了预期的教学检测目标。

基于以上案例,能有效引领课堂教学活动的“随堂作业”,必须紧扣教学内容和目标,围绕教材和作业本中的作业形式和目的编排而成。只有有效的“随堂作业”,才能促成教学目标的达成,提高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实现作业随堂化,既能及时有效地检验教学效果,又能减轻作业负担,以“随堂作业”

引领课堂活动设计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这就要求广大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针对教材和作业本中的练习,有效地整合两者内容,形成规范的随堂作业。同时,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研读并预设作业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难点,并设计相似的作业范例,有效穿插在课堂教学各个环节,进行有意识的铺垫。这样做,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就会避免天马行空,能更好地做到有的放矢,将促进学生作业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教育部.201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熊桥中心小学作业展览活动总结 篇4

以提高教师的作业批改质量和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为主要目的,根据学校工作计划,我校于12月1日下午进行了全校范围内的所有学科的作业展评活动。

通过学校作业评估领导小组的认真检查量分,最终评选出二个优秀作业班级即:二年级、五年级一班、10名优秀学生。优秀作业的共同特点是:

1、学生作业书写整洁、规范。

2、作业批改中,教师能有意识的注重运用激励性语言或有效使用符号,把作业批改当成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机会,并起到教育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3、教师评语用词亲切、准确,书写规范。

4、二次批改及时。

5、教师责任意识强。

6、作文批阅具实效性。作文批阅详细,并且起到了与学生交流,促其提高的作用。

一、活动过程扎实有效

各学科、班级非常重视本次活动,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对学生作业情况进行了评定,许多班级形成了你追我赶的氛围。各年级对学生作业情况和教师批改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促进学生作业质量和教师批改质量的大幅度提高。

二、规范批改意识明显增强

本次作业展评活动,促进了广大老师更加重视作业批改规范化。大部分老师能认真及时地批改各科作业,做到有练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教师批改符号比较规范,批改中适当采用激励性评语。特色作业更是丰富多彩,充分表现了广大教师较强的教学基本功。

三、作业训练质量得到提高

大部分课堂作业能体现精选、适量的要求,能围绕课堂教学目标选题,难易适中,题型较丰富。

四、作业评价形式有所创新

老师们认真做好激励语言评价,积极探索等次评价方式,学生在评价中收获进步的喜悦,激励效果更明显。作文批改中,积极探索学生分组互评的评价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当然,通过本次作业展评,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个别批改字迹潦草,甚至存在极少数漏批漏改现象;部分班级学生的错题没有让学生及时订正;课堂作业设计过于简单,训练量太少,题目单一,大部分是基础题,缺少适量的综合题、拓展题,有的是照搬教辅资料上的原题目,训练重复低效;有个别班级不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学生作业书写不太工整,作业本面不整洁等。

为及时整改上述问题,促进学生作业质量和教师批改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提出如下建议:

1.要进一步加强教学的过程性管理,把学生作业管理作为一项长期重要的管理工作抓实抓好。对教师的作业设计、批改和讲评等环节多加检查和指导,定期对学生作业进行展评,建立作业激励性评价机制,把相关结果在合适范围公布,以此促进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升。

2.要组织各位老师认真学习作业管理要求,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既要设计出难易适中,体现课堂教学目标的基础题,又要设计出适量的综合题、能力题、实践题;要细化落实精细批改、有效批改的要求,规范批改符号,及时认真地批改;对学生存在的典型错误要有批改记录,然后进行针对性讲评,对学习困难学生的作业必须有重点地进行面批,对作业中的错题要订正、重批,切实做到“有练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统、有统必评,有错必纠”。

小学英语作业教研活动 篇5

为进一步规范学生的书写及教师的批阅,提高作业质量,提高学生对书本、作业本的保护意识,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2014年5月6日和7日下午,砖墙中心小学举行了一次学生数学作业展评活动。

从检查结果来看,大部分作业书写格式规范,整齐,令人赏心悦目,老师及时细心的批改、丰富多样的鼓励性评语更是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1、作业规范性方面。

(1)部分教师作业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作业本上无“x”现象。虽然是面批,但有些错误还是应打上“x”,这样易于看出学生当时的学习状况。二是二次批改作业时,有些老师没将原来的“x”圈掉,导致作业本上有“x”有“√”,看起来比较凌乱。

(2)直接写得数部分,部分老师有大“√”现象,不是一题一“√”。

(3)个别班级学生作业用笔不统一。

(4)中高年级批分格不标准,位置不统一,要求一课时画一个。

(5)低年级数字的书写要规范。

2、批改方面。个别老师有漏改现象。等第书写要规范,尤其是低中年级。好多班级缺少鼓励性评语。

3、关于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平时要加强作业指导,要求作业本封面、封底整洁,不卷角,不在作业本随便涂、抹;加强学生书写指导,学生书写要工整,字迹清楚。

4、关于全改全批。在所看的32个班级中,砖小一(3)班、西江一年级、港小二年级和三年级、砖小五(1)班各少一本作业。六(3)班少多本作业。为贯彻“面向全体、关注差异”的原则,还请老师们关注学困生的作业。个别学困生的作业可以选做或分层作业。

本次活动还有一些独特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如针对性的评语,“要细心”“要看清题意”等,给学生以操作层面的指导。另外,有的老师给有创意的解法加上星等,激发了学生作业的兴趣。

本次评比活动的目的不在结果,而是通过此活动,一方面创设了老师们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机会,促进老师们进一步关注作业批改的质量;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作业的质量,为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附:砖墙中心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评比结果

一年级:一等奖一(2)班

二等奖一(1)班、港口小学

三等奖一(3)班、北埂陈小学、西江小学 二年级: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三年级: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四年级: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五年级: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六年级: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小学英语作业教研活动 篇6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V 1.第一次把课外活动纳入周课时总量的时间是(A)A.1981年 B.1991年 C.1998年 D.2001年

满分:2 分

2.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时,必须打破理论脱离实际的局面,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学生提供走向自然和社会的时间、空间、让学生感知生活,体验生活,增加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这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为(A)A.学以致用 B.就地取材 C.形成体系 D.优化配置

满分:2 分

3.课程目标的基本特性不包括(D)A.以学生为主体 B.可观测和评价 C.反映基本要求 D.以教师为主体

满分:2 分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指导教师的参与和指导作用的表现不包括(D)A.加强对学生活动过程的指导和帮助 B.增加与学生交流的机会 C.鼓励学生的创造和想象 D.传递知识

满分:2 分

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师生关系改变了传统班级授课制中的“严谨性”,呈现出课程之间的(C)A.合作性 B.共生性 C.灵活性 D.开放性

满分:2 分

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活动方式的(A)。A.多元性 B.综合性 C.科学性 D.活动性

满分:2 分

7.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要点不包括(B)A.内容选择综合化、社会化

B.注重终结性评价 C.内容呈现综合化 D.重在过程

满分:2 分

8.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过程要突出三个方面,下列不属于这三个方面的是(A)A.识记 B.参与 C.探究 D.体验

满分:2 分

9.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活动方案的基本要求不包括(D)A.活动方案切实可行

B.设计要考虑活动的安全可靠 C.活动方案操作性强 D.突出教师的指导作用

满分:2 分

10.(A)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主动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A.研究性学习B.自主性学习C.行动学习D.调查研究

满分:2 分

11.影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主要因素中的教师因素不包括(D)A.教师旧有的观念、习惯 B.教师的知识结构

C.教师活动规划与设计能力 D.学校所处地区的自然资源

满分:2 分

12.(A)适用于评价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A.质性评价 B.定量评价 C.多元评价 D.总结性评价

满分:2 分

1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不包括(D)A.“知识与技能”目标 B.“过程与方法”目标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D.记忆目标

满分:2 分

14.(B)直接反映着活动主题,是对活动目标的浓缩,对活动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A.主题结构 B.主题名称

C.主题内容 D.主题目标

满分:2 分

15.(C)是教师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A.课程大纲 B.课程标准 C.课程目标 D.课程计划

满分:2 分

16.(A)是指对教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具备的素质及实施过程情况的鉴别。A.教师评价 B.学校评价 C.学生评价 D.互评活动

满分:2 分

17.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是多元的,其中,(B)是关键。A.学生 B.教师 C.学校

D.教育机构

满分:2 分

18.(C)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规划和蓝图,是活动开展的前提条件。A.课程大纲 B.课程标准 C.活动方案 D.教案

满分:2 分

19.学校围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所涉及的相关因素,分析其优势与劣势,机会点与威胁点,全面把握课程资源现实性特性,然后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规划,这属于总体规划的(A)。A.情境分析法 B.系统分析法 C.综合法

D.基于“多元智能”进行总体规划法

满分:2 分

20.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中不包括(B)A.认知领域 B.记忆目标 C.情感领域

D.动作技能领域

满分:2 分

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V 1.评价的基本方法包括(AB)。A.质性评价 B.定量评价

C.多元评价 D.总结性评价

满分:2 分

2.新的课程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展示课程的价值,建构课程的要素,其主要内容有(ABC)A.课程是儿童以经验为基础通过理解、体验、探索、反思和创造性实践建构的活动 B.儿童是课程的主体,较适合学生是课程的创生者 C.课程应该是开放的和舒展的

D.课程是有待于传递的知识及其过程

满分:2 分

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准备中教师自身的准备包括(ABCD)A.心理辅导能力的准备 B.有关资源的准备 C.有关条件的准备

D.方案设计的示范准备

满分:2 分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国小学的开展面临的问题有(ABCD)A.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管理问题 B.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培训问题 C.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问题

D.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

满分:2 分

5.下列属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一般原则的是(ABCD)A.多因素协调

B.预设和生成相统一 C.多方参与 D.因地制宜

满分:2 分

6.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准备包括(ABC)A.了解学生 B.调查课程资源 C.教师自身的准备 D.学校的课程环境

满分:2 分

7.综合实践活动涉及的领域大致包括如下几类(ABCD)A.主题探究类 B.课题研究类 C.社会实践类 D.生活学习类

满分:2 分

8.具体化目标的特点包括(BCD)A.综合性 B.指向性 C.动态性 D.可测性

满分:2 分

9.布卢姆将教育目标分为:(ABC)三个目标领域。A.认知 B.情感 C.动作技能 D.思维运动

满分:2 分

10.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特点包括(AB)A.动态性 B.丰富性 C.客观性 D.可利用性

满分:2 分

11.当今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以下方面的能力要求(ABD)A.交往能力 B.管理能力 C.知识传递能力 D.教育研究能力

满分:2 分

1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特点包括(BD)。A.多样性 B.丰富性 C.客观性 D.可利用性

满分:2 分

1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一般过程包括(ABD)A.确立活动主题 B.制定活动方案 C.实施活动方案 D.评价活动方案

满分:2 分

14.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学校指导教师的任务有(ABCD)A.制定课程规划

B.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 C.具体实施课程 D.教学评价

满分:2 分

1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评价的方法包括:(ABC)。A.校校互评 B.教师评价 C.校内自评 D.跨校评价

满分:2 分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V 1.新的课程观强调儿童是课程的主体,教师

是课程的创生者。A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提出要求人们的观念由主客统一的知识观走向主客两分的知识观。A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3.具有教育智慧,是未来教师的专业素养达到成熟水平的标志。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活动课程的翻版。A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5.不管何种形态的小学综合活动方案的内容均以融合的形态呈现。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是指运用现代教育评价的理论和方法,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目标,拟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7.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不包括学生。A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8.活动开端是指综合实践活动进入实施过程后的结束阶段。A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9.课程评价是对课程优劣和价值的评估。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0.教育过程不仅要从外部解放成长者,而且要解放成长者内部的力量。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1.在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过程中,探究活动主题的选择不应高于学生已有的认识水平,而应该完全迁就学生的生活背景。A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2.学生是课程实施主体中最核心的部分。A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3.“研究”是研究性学习“重心”,“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手段和途径。A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4.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为了改进。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5.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师生双方在其活动展开过程中逐步建构生成的课程,也是根据预定目标先行设计的课程。A A.错误 B.正确

小学英语作业教研活动 篇7

一、“任务型活动”的主要类型

1.实践操作型。

(1) 运用型作业。语言源于生活, 生活中的许多场景和语境, 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实践平台。如初一学生刚梨w��醱�`褀�进入新的学习环境, 为了促进学生相互了解, 提高英语表达能力, 笔者要求他们用彩色卡纸制作个性化的英文胸卡, 胸卡的外形图案自由设计, 胸卡上的内容有中、英文名字, sex, age, telephone number, hobby等。在第二天的课堂上, 学生展示了各具特色的作品, 并以胸卡与其他同学进行交际活动。这样, 让学生更好地用英语了解对方, 介绍自我, 促进团结, 同时也通过活动锻炼了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 真正体现了“learning by using”。又如, 在学了JEFC BOOK2 Lesson后, 适逢教师节来临, 于是, 笔者布置学生自制一张贺卡, 写上英文贺词, 送给各任课老师。学生积极性很高, 制作也十分精致, 不仅格式规范, 而且设计新颖, 措辞也很得体, 如:犩w�圄w��誻�@襴��誻��誻�@鑧��誻��賥�嗝w�犼w��誻�噱w��誻�犚w��鍂�H�䎱�噗�誻�h韦��誻�h韦��誻�h韦�h韦�

We wish you a happy Teachers’Day.

May you be young and happy always.

I loveyour lesson.

这份作业结合课堂教学内容, 既使学生掌握了贺卡的书写格式, 又培养了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还锻炼了动手能力, 从而较好地实现了“学中用、用中学”的任务型目标。在学生学习了“How to telephone”后, 笔者布置学生回家用英语跟同学打电话, 并将通话内容的要点记录下来。这种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作业设计, 体现了英语的交际性特点, 调动了学生学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操作性作业。现代教育理念要求学科间加强相互联系, 并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 在英语课外作业的设计中, 应注意信息技术与英语的有机整合, 让学生做些小制作, 进行一些小探索, 完成一些小研究。这样,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方面的操作水平, 而且可以开拓他们的知识视野, 增强其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如在学习JEFC BOOK3 Lesson17后, 笔者要求学生回家点击网站, 搜寻有关英语介绍的Hainan Island的情况, 第二天在课堂上交流。这样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而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有效辅助英语学习。在学习了BOOK3 Lesson33后, 笔者又布置学生回家制作简易的手工作品, 如折纸、橡皮泥玩具动物等, 并练习用下列句型介绍小作品的构成要素:What’s this called in English?It’s a…/What’s it made of?It’s made of…/How nice!I like it very much.第二天, 再把作业集中起来, 对作品进行积极的评价, 并选出“最佳作品”。这份作业的设计, 既复习和巩固了被动语态的用法, 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激发了他们探索学习的欲望。

在作业设计中, 笔者结合课堂教学, 布置了富有实效的运用型作业。如积累词汇, 制作活页词典;介绍名胜古迹, 制作英文明信片;收集环保信息, 制作专题小报等, 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值得指出的是, 这类作业设计要因时制宜, 有些应作为假期作业。

2.信息调查型。中学生求知欲强, 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学生感兴趣又乐于完成的任务。如让学生带着所要了解的问题进行采访活动, 并记录主要信息, 整理成“采访小记”;或者让学生收集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上标有的英文说明书、英文广告, 如服装的标签:7 0%Cotton, 30%Nylon, Ma–chine wash等。实践证明, 调查性作业的设计, 培养了学生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 增强了他们学习英语的自觉性。

3.表演娱乐型。表演娱乐型作业, 即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 以表演的方式, 寓知识于娱乐之中。它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有效地减轻学生机械“背诵课文”的心理压力。因此, 在布置课外作业时, 教师不是单纯地要求学生“背诵课文”, 而是要求他们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 根据课文内容自编自演, 将规定背诵的内容穿插于对话之中。例如, 在学习了JEFC BOOK2 Lesson70后, 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 两人一组分别扮演Doctor和Roy, retell the text。通过创设情景, 学生在表演中既习得了知识, 又掌握了一定的表演技能。

4.想象型作业。想象型作业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爱因斯坦曾说过,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是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因此, 教师要设计出能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的作业, 尽量拓展学生的思维, 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如在学习JEFC BOOK3 Lesson46前, 布置预习作业:What will happen to you if you travel in the space?What can you see and meet in the space?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大胆设想, 有的同学把自己设想为宇航员, 在第二天英语课的English Report中向同学们描述了奇异的太空、美丽的地球。这份作业既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又提高了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

二、“任务型活动”设计中的教学反思

“任务型活动”, 关键在于目标指向下的“活动”, 它是英语课外作业设计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 作业设计要突出于“任务”, 立足于“活动”, 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出发来设计作业, 为其提供展示个性与能力的平台。既然这是一种寓任务于活动之中的作业方式, 就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作业设计要有梯度, 以显示知识和技能的层次性。每个梯度与层次的设计都要使学生相应地体验到用英语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从而使“活动”成为促进学生学好英语的动力。

英语具有交际性的特点。“任务型活动”的设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此, 教师应设计一些能开拓学生思维, 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交际活动, 让他们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公共交际策略, 如探亲访友、旅游购物等语言交际策略。

“任务型活动”具有任务的目标性与活动的开放性相结合的特点。因此, 教师在作业设计中, 既要结合课堂教学, 又不囿于课堂教学。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 教师要灵活设计面向学生的富有创意的作业, 从而引起学生求知的欲望, 开发他们的想象潜能, 锻炼其解决问题的实际本领。

由于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 因此, 设计“任务型活动”要因地制宜, 相时而动, 否则必将适得其反, 流于形式, 失去应有的活动价值, 于教学无补, 于学生无益。

综上所述, “任务型活动”是一种新型的英语学习实践活动。不管以何种方式呈现, 都必须服务于课堂教学, 服从于学生的发展。“任务型活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和拓展。因此, 在英语课外作业的设计中, 要注重于课内与课外的衔接, 注重于知识和技能的转化, 注重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只有这样, “任务型活动”的设计才会彰显出“以人为本”的课改理念, 才能实现“任务”与“活动”的有机整合。

摘要:英语课外作业设计中的“任务型活动”是一种融任务于活动之中的学习实践活动。它具有交际的实践性、任务的目标性、活动的开放性等特点。本文从“任务型活动”设计的主要类型和设计中的教学反思两方面阐述了“任务型活动”的应用价值。

小学英语作业教研活动 篇8

关键词:品德课程;活动作业;作品评价

一、小学品德课程基于活动作业的作品评价的现状

所谓的“基于活动作业中的作品评价”指的是将活动作业作为传播的载体对作品进行评价。将活动作业作为载体,就是通过一些活动作品能够展现出学生在完成作业时的优势和缺点,并且能够使学生的一些感情态度表现得淋漓尽致。现如今,新课改的条件下小学品德基于活动作业的作品评价还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老师和学生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发挥活动作业的作品的效益。教师在面对活动作业的作品评价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和盲点,学生在完成作业作品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这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无疑都是较大的挑战。

二、小学品德课程基于活动作业的作品评价存在的问题

1.对小学品德课程基于活动作业的作品评价的认知不足

由于小学品德课程基于活动作业的作品评价还处在较为初级的状态,大多数教师对小学品德课程基于活动作业的作品评价的认知存在很大的不足,教师对活动作业的评价对小学生品德课程教育所能带来的优势较为茫然。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也未能够找到合适的方式以及合理的评价方式。教师无法教育儿童小学品德课程基于活动作业的作品评价的意义,相应儿童在实行活动作业的过程中也无法认真严肃地对待,进而对小学品德课程基于活动作业的作品评价的效率产生消极的影响,对儿童在品德课程中良好的教育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对小学品德课程基于活动作业的作品评价的目标不明确

受教师对小学品德课程基于活动作业的作品评价认知不足的影响,在小学品德课程基于活动作业的作品评价的过程中很难找到明确的目标。没有明确的目标使教师不知道活动作业的作品评价所产生的意义,儿童在进行活动作业的过程中也没有目标,这样就造成了“教师不知道做什么、学生不知道怎么做”的尴尬局面。这种情况将会严重地影响学生的利益,影响儿童在小学品德课程中的学习和发展。没有目标的作业评价只能使教学效率停滞,教师和学生都处于迷茫的状态。

三、小学品德课程基于活动作业的作品评价问题的解决措施

1.加强小学品德课程基于活动作业的作品评价的认知

只有加强教师对小学品德课程基于活动作业的作品评价的认知,才能够从基础上提高小学品德课程基于活动作业的作品评价的效率,在对活动作品进行作品评价的过程中,熟练地掌握知识能够使教师更加明确有效地确立评价标准,在评价的过程中能够把握一定的尺度,这样才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只有掌握了学生的基本情况,才能够根据其优势和劣势对儿童进行教育,这样能够更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小学品德课程基于活动作业的作品评价发挥出最大的效率。

2.明确小学品德课程基于活动作业的作品评价的目标

有了明确的目标在实施小学品德课程基于活动作业的作品评价的过程中才不会走弯路,没有明确的目标,只能让在实施者在实施的过程中一直探索正确的道路,这样会严重影响实施效率,对儿童的教育具有消极的影响。因此,确立明确的目标对于小学品德课程基于活动作业的作品评价的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这能够大大提高作品的实施效率,为教育事业作出一定的贡献。

总之,现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教育系统也在不断地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小学品德课程基于活动作业的作品评价也逐渐成为素质教育的重点方式。小学品德课程基于活动作业的作品评价还处在较为初级的阶段,教师和学生都在积极地努力探索过程中,尽管现在小学品德课程基于活动作业的作品评价还面临着如认知不足、目标不明确、设计困难等问题,但是现如今这些问题已经能够通过一些方式进行有效的改善,教师和学生也正在朝着一些方式进行有效的改善和探索、这对于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对于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对于提高儿童的素质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邬冬星.小学品德课程基于活动作业的作品评价之探索[J].中小学德育,2015(3).

[2]刘小红.中国现当代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流变与反思[D].西南大学,2013.

[3]蔡京玉.行动研究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作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小学英语作业教研活动 篇9

一、情感交流,激励鞭策,感受老师的爱心 学生普遍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理解和爱护,后进生更是如此。教师必须与学生产生和睦、平等、积极的共鸣关系,才能产生良好的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才能使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作业评语不仅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还增强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它能无声地给以学生恰当鼓励、正确引导和善意的鞭策。因此,在批改作业时,我们要充分利用作业评语加深师生情感交流,达到教与学两者的和谐与统一。

二、严格要求,积极鼓励,感受评价的力量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书写、格式都要严格把关。这些是体现良好学习习惯的外在标准。及时用恰当的评语指出作业中的不足之处,能使学生很快的加以改正。例如:You haven't made any mistakes,but try to make your handwriting neater,OK? 学生作业做得又对又好,可写Great!/Perfect!/Good!/Wonderful!/Correct!/Excellent!Well done!/Neat and tidy!That's OK!/What a good job you have done!/You make a good example to others.实践证明,英语作业批改中使用评语,使学生感受到爱的力量,有利于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指导方法,调动积极性,体验学习的乐趣    写好作业评语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强师生的情感。作业评语不仅可以评价作业,而且能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语言,可以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对学困生的作业,在评语上要多加鼓励。如:Good habits make a good life./ No pains,no gains./ I hope you will make more progress in the future./ I think you can do better if you work harder./Come on!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对中等学生作业评语要多一点督促,并鼓励上进。例如可以写:Be careful!You will do better./You have done a good job.Keep working hard./Your work is quite good except for a few spelling mistakes./ Try again, I'm sure you will do better next time!而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作业评语中要表扬,同时通过评语向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让他们更上一层楼,可以写: How clever you are!I believe you can give us more surprise./ Practice makes perfect./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You have improved a lot.I am proud of you.四、积极引导,自主创新,体验成长的快乐 作业评语不仅要反映学生解题的正误,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学法指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而且还能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通过积极引导,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精神。教师要充分利用好“作业评语”这一平台,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建构学生的自信心,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作业展评活动方案 篇10

作业是教学中使学生掌握知识、形式技能、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和良好书写习惯的重要手段;是教学流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师生交流的一个窗口。良好的作业训练能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磨练学生刻苦顽强的意志品质,养成高雅、乐观的审美情趣。认真、细心、正确的书写作业习惯,不仅是现阶段学生必须的,而且会使学生终生受益。我们要把培养学生这种良好习惯当成一项常规性的教学实践活动来抓,抱着对学生的将来,对学生一生负责的态度来做好这项工作。为此,我校决定开展作业展评活动。

一、展评时间地点:

活动时间:2018年11月28日下午14:30

活动地点:学生餐厅

二、活动要求

除学校规定的作业种类外,只要老师批改过的作业,都拿来展评。

学校规定的作业:

1、课堂作业:全部学生的全部作业

七年级:

书面作业:作文

周记

数学

英语

辅:各科的《练习册》

八年级:

书面作业:作文

周记

数学

英语

物理

辅:各科的《练习册》

九年级:

书面作业:作文

周记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辅:各科的《练习册》

2、其它作业:读书笔记

课堂练习

写字

三、展评标准

1、上交数量(20分):以各班人数为基准,每少一人次扣0.5分,少5人以上者不计分。

2、书写规范(20分):作业封皮上的班级,姓名,学校要求填写完整;书写认真、工整,无乱撕、乱画现象;内容书写工整干净,每有一本不整洁、书写不认真的扣0.1分。

3、所做数量(20分):以检查细则每周规定的数量为准,每少一次扣1分,少做5次以上者不计分。

4、批改质量(40分):要求教师全批全改,有教师的批改等级或评语,日期,用批改符号评改,有改错痕迹,每少一项扣3分。

四、展评办法:

1、各年级分组:

教师组:九年级检查八年级,八年级检查七年级,七年级检查九年级。

学生组:九年级检查八年级,八年级检查七年级,七年级检查九年级。

2、展评结果:各班各科挑选五名作业认真者,做为“作业优秀标兵”,学校进行表彰;各年级组各学科设集体优秀奖1名,良好奖1名。

五、注意事项:

1、11月28日下午14:35准时开始评比,各班第二节下课后迅速组织学生集合。参评教师14:30准时在教务处集合点名,领取评分表。

2、各班科代表务必于11月28日中午将作业及教辅放在本班的作业展台前。

3、各班学生在参观时不得拥挤,按次序,听从指挥。

六、评审小组:

1、领导小组:

组长:欧阳献和

成员:邢远军

张鹏

2、学生组:各班学习委员

3、教师组:

七年级

韩居营

卢文俊

柳艳

八年级

张存

王秀燕

向远阳

九年级

张乐

赵云峰

李红倩

白土岗镇一初中教务处

上一篇:大班健康芝麻开门下一篇:市国土资源局行风建设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