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小学数学教师试卷

2022-08-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选调小学数学教师试卷

小学数学试卷讲评课教学策略探究

【摘要】本文论述小学数学试卷讲评课的教学策略,认为当前小学数学试卷讲评课的受重视程度远不如其他课型,教师应基于学生的需要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对该课型进行深入研究,从教学推进、教学组织、教学指导、教学反馈四个方面提出教学优化策略,以提高小学数学试卷讲评课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试卷讲评课 优化策略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评价学生的方式变得多元而丰富。成绩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但不可否认,考试仍然是了解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方式。试卷讲评课和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一样,都是数学教学中的常见课型,但其受重视程度远不如其他课型,不仅公开课、研究课中很少见试卷讲评课,日常的教研活动中也很少就此类课型展开研讨。

笔者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等研究方法,通过调查分析,认为小学数学试卷讲评课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其一,备课不充分,缺乏系统思考。超过80%的教师在上试卷讲评课之前没有备写教案,大多是经验式讲评,讲评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课前准备不充分直接导致试卷讲评课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其二,注重教師讲授,忽视学生参与。上课时教师只管讲授,忽视学生参与,“一言堂”现象比较严重;组织形式单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中得不到体现。其三,停留知识表面,缺乏能力训练。对问题分析的方法和策略仅点到为止,没有将同一类型题进行归类、整合,较少进行变式与拓展,在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引导知识迁移、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十分缺乏。其四,关注整体推进,忽视个体发展。教师比较重视对学生整体情况的分析,对学生个体的差异以及个人的发展不够重视,对学生在认知水平、思维方式、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没有充分了解,课堂多采用讲授的方式整体推进,无暇顾及学有余力和基础薄弱的学生。

存在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教师对试卷讲评课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在实际操作中缺乏有效策略。本文从学生的需要和学习特征出发,探讨小学数学试卷讲评课的教学策略。

一、小学数学试卷讲评课的教学流程

小学数学试卷讲评课的教学流程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课前准备需要在分析试卷和学情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准备和预设;课中实施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两条主线贯穿始终,进行引导、讲解、评议和练习;课后延伸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反思错题的基础上总结提升,同时,教师对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教学流程如下图所示:

二、小学数学试卷讲评课的实施策略

在数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笔者所在课题组不断更新观念,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反思、改进,总结提炼了小学数学试卷讲评课教学的基本策略:课前“三准备”,包括分析试卷、分析学情、备写教案;课中“四优化”,在“导”“讲”“评”“练”四个基本授课环节的基础上,从教学推进、教学组织、教学指导和教学反馈四个方面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具体为“回顾反思,提出问题”“同伴合作,分享交流”“深入探究,整合拓展”“正面评价,激励提升”;课后“两反思”,指学生对学习的反思和教师对教学的反思,即反思错题和反思教学。

(一)课前“三准备”

试卷讲评课的备课是否充分,直接影响试卷评讲课的实效,课前准备必不可少。在上课前,教师应在分析试卷、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备写教案。

1.分析试卷

试卷分析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基本数据和总体情况。含班级“一分两率”、各分数段人数、学生答题情况及得分率等。第二,试卷结构和目标达成。全面把握知识点难易程度及分布情况,了解考查的重点、难点,对照教学目标,分析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达成情况。第三,分类整理和归纳统计。对错误类型、错误原因进行分类整理,归纳总结共性问题、典型错题和优秀解题案例。通过以上分析,教师确定讲评重点,避免讲评的无效性和盲目性。

2.分析学情

大部分试卷讲评课低效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行为状况等因素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可见,研究和了解学生是上好试卷讲评课的关键。教师应该研究学生的答题情况,分析学生的学习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指导;分析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准确判断其实际能力与学习目标的差距;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了解情绪、环境等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教师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教学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3.备写教案

在认真研究试卷和学情之后,教师要在备课组集体研讨的基础上,备写试卷讲评课教案,厘清“讲什么”“怎么讲”“为什么这么讲”这几个问题。教师的教学设计应抓住试卷讲评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拓展点和反思点,将分析结果与讲评方法有机结合,优化教学策略。

(二)课中“四优化”

课中是试卷讲评的关键,主要包括“导”“讲”“评”“练”四个环节,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为原则和主线开展教学活动。“导”即引导,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引发讨论与思考,弄清错因,认清不足;“讲”为讲解,讲清方法、讲通思路、讲明收获;“评”指评析、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评析学生、评析解法,评价的主体既有教师,也有学生,可采用师生互评、生生互评、个人自评、教师点评、小组评议等评价方式;“练”为练习,包括基础练习、变式练习、拓展练习等,以练促思,以练促法。

为了提高试卷讲评课的效率,真正发挥其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导、讲、评、练”四步操作的基础上,课题组从教学推进、教学组织、教学指导和教学反馈四个方面对教学策略进行了优化。

1.教学推进的优化策略——回顾反思,提出问题

试卷讲评课需要学生真正参与,学生要对自己的解题过程进行回顾和思考,反思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纠正。从这个角度来看,在试卷讲评课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反思性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反思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运用“回顾反思,提出问题”策略的关键是找到学生的关键问题,以问题为核心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突破关键点,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付诸行动,这也是“导”的重要环节。教师不能以自己的经验或想当然的推测来查找问题,要始终将学生作为主体,从学生的视角分析问题,才能使试卷讲评课收到实效。

“回顾反思,提出问题”策略的实施要求教师和学生在课前做充分的准备,教师除要准确分析试卷、分析学情,还要及时记录学生的不同解题方式和思考方式,做好错因分析。教师在讲评前一天将试卷发给学生,先让学生自行订正因计算错误、粗心、马虎、审题不清或者暂时性遗忘等非智力因素造成的错误,标记不能理解和解决的问题,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带着问题投入学习。在课始的引导提问环节,教师可以用小组发言、代表发言等方式快速统计学生提出的问题,结合课前对试卷的分析,将问题分层归类,划分为三个星级的难题:“一星难题”以“兵帮兵”的方式在小组里相互帮助解决;“二星难题”由组里推荐“小老师”到讲台上给大家讲解;“三星难题”是学生难以解决或理解不透的难题,由小组长提交后,教师精讲点拨。在此过程中,教师主要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利用问题呈现教学内容,推进教学活动的开展,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组织的优化策略——同伴合作,分享交流

试卷讲评课中“评”这个环节的实质是分享学习,是学生与“同伴”的对话,“同伴”既指学生,也指教师,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在与同伴的合作分享中改正自己的错误,形成新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获得共同成长。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同伴合作,分享交流”教学策略是试卷讲评课中学生活动的重要组织策略,体现了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将“一言堂”变为“群言堂”,将课堂还给学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小组合作是实施“同伴合作,分享交流”教学策略的有效组织形式,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也是解决“星级难题”时常用的方式。组织实施时,可以将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相结合。自主学习和订正可以在课前完成,课堂上小组合作交流的时间一般控制在15分钟左右,要解决的错题是“一星难题”。

为了更好地实施这一策略,在分组及座位编排上,教师要精心布置和安排,可以自然座位的前后桌四人为一个小组。小组成员尽量包含各层次的学生,兼顾各类学生的发展。小组长轮流担任或推选担任,负责组织交流分享。

为收到预期效果,笔者对小组成员分享交流的发言顺序安排进行了多种尝试。一开始,因担心潜力生有困难,按“学优生先讲,中等生补充,潜力生进行复述并改正”的顺序开展小组活动。虽然活动进展顺利,但是这种做法仅锻炼了学优生和中等生的能力,对潜力生促进不大,潜力生参与积极性不高,且未能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为此,笔者将学生分享的次序进行了调整,发言顺序改为分数从低到高的组员依次发言,由得分低的组员先讲,以小老师的身份和大家分享自己原来的错题和订正的思考,接着中等生补充前一位组员没讲过的错题,或是提出质疑、不同的解法等,最后是考得最高分的学生讲解。每名学生都有表达自我、当小老师的意愿,在此过程中,每一名学生都有机会独立思考和表達,人人都有分享发言的机会,这种方式让学生树立了自信,获得了成就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伴合作,分享交流”的教学策略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还让学生在合作分享的过程中获得成长。

3.教学指导的优化策略——深入探究,整合拓展

“深入探究,整合拓展”的教学策略指教师在试卷讲评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和探究,既是教师教学指导方式的优化,也是学生学习深刻性的体现。教师要帮助学生通过深入探究理解知识的本质,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在试卷讲评课中,该教学策略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其一,以点带面,形成知识体系。在试卷讲评课中,教师可以通过考题的某个知识点,由此及彼,以点带面,运用板书、多媒体等演示手段,或是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以表格、思维导图、逻辑图示、提纲等呈现方式,将知识模块或单元内容形成融会贯通、相互关联的知识网络,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

其二,追根溯源,弥补思维缺陷。教师要重点关注错误率高的典型难题,追根溯源,深入剖析产生错误的原因,细致分析学生对哪些知识点理解不够到位、哪些知识点容易遗忘或混淆、如何提高灵活运用和深入思考的能力等,通过深入探究和分析讲解弥补学生的知识缺陷,为学生扫清认知障碍。例如,乘法分配律是运算定律教学中的难点,在一次单元测验中,57×103一题出现了三种典型错误:57×103=57×(100+3)=57×100+3=5703;57×103=57×(103-3)=5700;57×103=57×100×3=5871。教师讲评时将三种错例共同呈现,引导学生分析错因:对拆数和等式的性质理解不到位,不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算理,将乘法分配律与乘法结合律相混淆等。在深入剖析学生错因之后,教师通过数形结合、对比辨析、变式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厘清乘法分配率的意义,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某一知识点或某一种类型的知识,真正达到理解和巩固知识的目的。

其三,分类对比,提升思维品质。在进行试卷分析时,教师要将错题类型进行分类统计,讲评时可以按计算型错误、方法型错误及知识性错误等分类集中讲解,也可以收集形异质同和形似质异的题目进行分析对比,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排除定向思维的干扰,在对比分析中探究同类知识的本质内涵。例如,同类型题的分析比较:①一件商品进价150元,售价180元,赚了百分之几?②一件商品售价90元,赔了10元,赔了百分之几?③一件商品售价100元,赚了25元,赚了百分之几?这三道题虽然问法不同,但解法一致,都是要先算出成本价。又如,形似质异类型题的比较:①一条绳子剪成两段,第一段长[15]米,第二段是它的[15],两段绳子一样长吗?②两条同样长的绳子,一条剪去[13]米,另一条剪去它的[13],剩下的绳子哪一条长?这两道题情境相似,但知识内涵有本质区别。通过分类对比,学生能从只会解决一个问题上升到能够解决一类问题的层面,找到同类型题的解题规律,总结解题策略,把握知识本质,提升思维品质。

其四,变式拓展,发展数学思想。进行试卷讲评时,教师不能就题论题,还应注重知识的拓展和方法的迁移。要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知识、掌握方法,适当的变式练习和拓展练习十分必要,特别是一些具有开发和研究价值的典型试题,可以适当地拓展延伸,迁移变式,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体会知识之间的衔接贯通和蕴含的数学思想,提升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教师可以运用学习迁移理论,设计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变式练习,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通过在原题的基础上进行设问与追问,适当增加难度,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增强学生的变通能力,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这样才能帮助学生从根本上解决在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上存在的问题,收到“讲一题,会一类,通一法”的讲评效果。

4.教学反馈的优化策略——正面评价,激励提升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学生的学习心理动机包括:希望得到重视和表扬,好胜心强等倾向,想要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试卷讲评课中,教师应该保持和强化学习动机,将关注、鼓励、表扬等激励性的评价手段和评价语言贯穿于课堂始终,发现每一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突出学习内因的激发。对考得好、分数高、进步大的学生,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向更高的目标奋斗;对暂时落后的学生,帮助他们查找差距,树立信心。教师还可以扩大表扬的类型和范围,如可以表扬书写好、思路妙、解法独特的学生;表扬某道题得分率高、思路简洁的学生;表扬合作过程中大胆表达、乐于助人的学生;表扬爱思考、爱提问的学生……教师在讲评时应从多个维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通过情感教育提升学习质量。

(三)课后“两反思”

试卷讲评课之后,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通过试卷对教与学的情况进行反思。

1.反思错题

反思是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加强对错题的整理和思考、总结和提升,使反思成为学生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错题进行口头或书面的自我反思,反思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是否到位,反思能否灵活运用解题方法等。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建立“错题集”,“错题集”的整理可以根据个人学习习惯自主设计、自由发挥,主要记录典型错题和一题多解類型题,写下解题过程和方法,并对错因进行简要分析。对高年级学生,可以适当提高要求,在“错题呈现”“正确解答”“错因分析”这三项内容的基础上增加“知识梳理”“题型归类”这两项内容,尝试梳理相关知识点,将同类型题进行归类。当然,在进行错题收集时应分层要求,因人而异,切不可“一刀切”,增加学生的负担和压力。

在学生养成了收集、分析错题的习惯之后,可以鼓励同学之间互相分享“错题集”,每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型“错题交流会”,让学生在分享中进一步内化知识,厘清思路,并在他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对知识进行消化和巩固。

2.反思教学

检测不仅能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能检验教师的教学成效。教师应将试卷讲评课作为发现问题的契机,在反思中提高教学水平,可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教学反思:第一,反思自己教学的成功和失败之处,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第二,结合教育教学理论深入分析失败的原因,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梳理改进思路;第三,拟定改进方案,拟定改进措施;第四,在操作实施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式和策略,总结回顾改进情况。

总之,试卷讲评课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需要在课前、课中、课后进行精心准备,通过优化教学策略,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切实提高小学数学试卷讲评课的实效。

【参考文献】

[1]李典.数学试卷讲评课现状调查与分析[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4

[2]王雯.提高数学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性的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

[3]杨灵燕,仇惠娟.浅析小学数学试卷讲评课的现状及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1)

[4]屈佳芬.小学数学试卷讲评:问题、特点与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17(11)

[5]张缅.优化小学数学试卷讲评课[J].江苏教育,2019(89)

[6]肖勇.深入分析,精心设计——试卷讲评价值优化的策略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7(17)

作者简介:赖艳彬(1978— ),女,壮族,广西南宁人,一级教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小学数学、教学管理。

(责编 雷 靖)

作者:赖艳彬

第2篇:信息技术下小学数学自主评析试卷研究

利用信息技术,完成自主评析试卷,其实是在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效果评价”环节中的应用,主要强调学生自主参与,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完成试卷评析,根据自己测试评析报告,对知识点进行补缺补差,调整或改进学习习惯。教师利用计算机对全班学生的自评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也得到一份试卷评析报告,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学生提出意见。

自主评析试卷概述

试卷评析是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评析试卷可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发现学习的薄弱环节,及时查缺补漏。常规的试卷评析课教学方法大同小异,首先统计好学生考试的平均分、及格率、各分数段分布等等。其次,在班里将试题逐一讲解,把正确的答案详细地解读一遍。最后,要求同学们把错题订正一下,或者抄录到一个错题本中。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知识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学生是无法自主完成试卷评析的。教师采用集中讲评试卷,那么,就不可能帮助每位学生详细地分析出每次失分的具体原因。

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教师解决这个问题。研究和设计一套“计算机辅助学生自主评析试卷系统”有着重要性和必要性、实用性,利用计算机的数据分析能力,实现学生自主评析试卷,让学生找到问题所在,同时呈现给科任教师一些重要信息。根据计算机分析原理,在“学生自主评析试卷”系统里,可以分成四大部分:试题收集、测试和评卷、考情分析和后期使用(如圖)。

自主评析试卷研究

试题收集 试题收集环节是最基础的,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分析结果。主要由科任教师或命题人员来完成,其工作重点是完善一个带有评析数据的题库,也就是把每一题的详细解析放在一个数据库里。主要包括:试题、正确答案、题型、章节分类、知识点(可以是多个)、测试目的、失分原因。其中“测试目的”包括:基础知识(记忆)、基本技能(应用)、综合应用(多个知识点协同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失分原因”,大体可以分为四种:①知识不清,也就是知识点、公式记不住;②问题情景不清,读不懂题,或是不能正确、完整地理解问题是什么;③思维表述不清,主要体现答题步骤不条理,卷面涂改严重;④非知识性因素,如做事不够细心,能把“+”看成“—”;把“9”写成“6”等一些非常规的错误。

测试和评卷 学生的测试分两为种:一种是电子试卷,教师从题库里挑选形成试卷,学生在计算机上找到自己的班级、姓名、考试试卷,直接在电脑上答题,最后“提交试卷”。另一种是传统模式的试卷,教师阅卷、评分后,需要学生把答案如实地录入到计算机里,最后执行“分析”即可。对于传统模式下自主评析,为了真实反映考试的情况,一定要严格按照试卷上的答案来填写,而不是再做一次试卷。为了排除非知识因素的不确定性。在计算机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给出试卷评析结果,针对失分的试题,给出上述四种情况之一。

考情分析 考情分析报告的质量完全由题库中数据的质量来决定。在操作上非常简单,当学生答题完毕后,执行“提交试卷”,系统就会为所有失分题进行标注,学生回看试卷时,可以自主阅读系统给的错误提示、失分原因。同时,形成两份考情分析报告,一份是学生自己和学生家长使用的分析报告,详细地记录了每道题得分情况,通过量化来显示失分的原因;另一份是教师使用的,在全班都完成试卷评析后的综合分析报告,包括:整套试卷的平均分,班级的最高分、最低分,及格率、优秀率等,还统计出每题得分率及每个知识板块学生掌握情况,做成一份测试反馈资料。

后期使用 “考情分析报告”只是收集和分类整理考试中出现的一些现象,系统并不只停留在“现象分析”这一级别,它已经涉及到“归因分析”,甚至是“对策分析”,对于教师的教学有指引作用,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的帮助,体现出本系统最高价值。系统针对失分原因的四种,提出相应的建议。每一情况都对应着学生的学习状况、态度、习惯。如“问题情景不清,读不懂题”,则反映出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象反映在数学上,实际上语文知识也需要提高,还有就是学生的专注力不够集中。解决这类问题需要多阅读来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审题习惯。“思维表述不清”,指的是虽然知识具备、审题清楚,问题能够解决,但卷面凌乱,涂改严重,解决这类问题就需要加强练习,形成一套高效的解题套路。“非知识性因素”指的是偶然性因素、心理因素。这类问题一般来说,只能靠学生自己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缺点,其他人只能给出指导性建议。

每位同学每次考情分析报告都可以保存,一段时间(可以是一学期、一学年),系统还可以对多次的考情分析报告再分析,呈现出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心理变化图,勾勒出学生成长的轨迹,也是学生反观自己的一面镜子,更是学生进步中的阶梯。信息技术支撑下,学生自主评析试卷不仅帮助教师完成琐碎、繁杂的教学任务,甚至改变了考试、阅卷、评卷的方式。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中心小学)

作者:廖矗

第3篇:小学数学试卷讲评有效性研究

【摘 要】本文重点论述了提高数学试卷讲评课有效性的方法,以发挥试卷讲评在教学中的作用,让新课程理念下的试卷讲评课堂焕发新的光彩。

【关键词】 数学试卷;讲评;有效

试卷讲评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对于讲评过程,大多数教师并不能给予足够重视。有的只对对答案,有的只讲讲难题。有的甚至把试卷讲评课当成了批评课,讲一道,批评一顿,某些差生一节课下来要挨批好几顿。殊不知,这样做既浪费了学习资源,又失去了引导学生提升综合素质的宝贵机会。那么怎样提高试卷讲评课的效率,使得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来基础上有所进步,我做了一些思考。

一、有批有改——见真效

有一次,由于时间仓促,班级人数又多,试卷没批改就发回给学生,首先听到的是“啊!怎么没分数?”学生很失望。接下来同桌调换试卷,老师报答案,同学互改,难题边分析边改,可学生哪有心思听你分析,总是盯着同桌,生怕自己的试卷被改错了。后来拿回自己的试卷,难题又不会解答,这不是白白浪费刚才讲解的时间?可见,讲评试卷必须在批改后再进行,特殊情况下可选几道题改,但这几道题必须是易错题、难题。(如:应用题、作图题等)还有要全面批改,即使有的差生 可能在几道题只能得一两分,也要给他批改,否则学生认为你偏心眼,对你有抵触心理,因为差生在心理上就没有优势。

二、趁热打铁——及反馈

我有一种亲身感受,试卷考完,搁一两天再拿出来改,心中就没新鲜感,对学生成绩期望值也烟消云散,甚至有点烦。学生也如此,检测刚完毕,思维热度尚存,对检测题相当熟悉,对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印象很深,也迫切希望知道自己的考试情况。如:每次收回试卷,经常听到一些学生讨论某道难题得数是几,是怎么做的,有的还挺兴奋跑来与你对答案。足见学生热度有多高!因此,教师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试卷的批阅,及时讲评,及时反馈,效果显著。

三、统计错题——有针对

在试卷讲评时,不需要把试卷上的题目一一讲解。如口算、计算就不需要讲解,把计算方法出现错误的个别的同学叫到面前,利用课间进行辅导。放在试卷讲评前效果会更佳,因为学困生只有在课前提早得到针对性地辅导,才不会在之后的试卷分析课上埋头改正老师跳过的简单题目,同时也有更多的精力听讲共同的问题。

如 1/3 ×2=1/3 ×1/2,这是个别学生受分数除法的影响(一个数除以整数等于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以致分数乘除法混淆,需要老师方法指导。另外把错误率最高的题目写在事先准备好的白纸上,探究错误原因,写出分析策略步骤,统计出错误人数,并记上姓名,讲评时就心中有数了。如,有这样一道思考题,有一杯倒满的果汁,第一次喝了 ,第二次水加满后,又喝了 ,第三次水加满后全部喝完,问喝得果汁多还是水多,请说明理由。

这道题80%的学生出错,分析原因,主要是学生对题意不理解。此题主要是找出三次一共喝了几杯,(2杯)第一次和第二次相加得 ,即一杯,第三次喝一杯,由于果汁原来一杯,那么水也只喝一杯。此题还可让学生画图,画三个杯子,并分别平均分成9等份,已喝的涂上阴影,答案自然出来了。

四、跟进练习——有必要

学生拿回试卷,最喜欢的订正题目往往是判断题。因为原来打“×”的,现在肯定打“√”,反之,则打“×”,订正不费丝毫脑力。对此,我并不满足,要让学生说出错因或举出反例,补充一些练习。如判断题:(1) 1/2是倒数。( )(2)假分数的倒数一定小于1。( )第(1)题中,倒数是指乘积是1的两个数,两个数互相依存,不可分隔开,应该这样叙述: 1/2 是2的倒数或2是1/2的倒数。再让学生想想数学中还有哪些也是互相依存的。(生1:倍数因数关系,如2×4=8,8是2的倍数,8是4的倍数,2是8的因数,4是8的因数。生2:互质数,5和3是互质数。生3:最小公倍数,6是2和3的 最小公倍数。生4:最大公因数,2是4和6的最大公因数。生5:我还知道以后要学习的“两个数的比”也是互相依存的关系。如:甲数是2,乙数是3,甲、乙两数的比是2:3)第(2)题,假分数有两种类型:分子大于分母、分子等于分母,分子大于分母的假分数,它的倒数小于1。分子等于分母的假分数,它的倒数等于1。正确叙述: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补充练习:真分数的倒数又是怎样呢?1的倒数是几?0有没有倒数?为什么?

五、试卷评语——有个性

利用评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以简单分析,对考试的成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比如:在宏宇的试卷上,我写道:“终于考了90分,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突破!希望你戒骄戒躁。”在陈逍的试卷上写上:“‘细节决定成败’,多可惜呀,错了一道口算题,要不然就是满分了!”在丁立的试卷上,我写道:“你真聪明,应用题全对。如果在计算方面多留点神,成绩定会更上一层楼!”那些评语有的是激励上进,有的是坦陈不足。总之,根据学生的性格和试卷得失分情况写上点滴的提示。每一次,将试卷发回去的时候,学生都会认真地看留言,分析得失,还彼此交流试卷,读老师的“温馨提示”,脸上多了几分笑容。

总之,一堂好的试卷讲评课不是枯燥无味的,不是被动听讲的,不是死气沉沉的,不是满堂灌式的,更不是就题论题的,相反,一堂有效的试卷评析课,可以发现并弥补教学中的不足,可以调动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梁金园

第4篇:选调小学数学教师试卷

一、 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把56分解质因数是_____________.2、 100增加20 后再减少20%是______.

3、 将一根长 米的绳子平均剪成若干段,一共剪了4次,每段长______米

4、 书店图书按八五折出售,就是按______的______出售,也就是降价______出售.5、 函数 的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6、 点 (-2,1)关于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7、 如果 是锐角,且 = ,那么 =_______.

8、 如果圆锥的底面半径为5,母线长为10,那么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是_______.9、新教材的修订,旨在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使数学教育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________,有利于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0、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按照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教学.二、 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里打“ ”,错误的打“ ” )(每小题2分,共10分)

1、教学方法受特定的课堂内容的制约。 ( )

2、作业批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 )

3、教学中,要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

实践、动手的机会。 ( )

4、《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是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

进行规定的文件。 ( )

5、课堂讨论是建立在教学对话的基础上并扩大了教学对话范围的教学方法。 ( )

三、 选择惟一正确的答案代号填空(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一杯盐水含盐10%,则盐与水的比是( )

A、1:9 B、1:10 C、1:11 D、1:1

22、1.62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又向左移动一位,这个小数就( )

A、扩大10倍 B、缩小10倍 C、扩大100倍 D、缩小100倍

3、乙数比甲数少40%,甲数和乙数的比是( )

4、加工一批零件,有 个合格, 个不合格,合格率是( )

A、 ×100% B、 ×100% C、 ×100% D、 ×100%

5、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而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平行四边形 B、菱形 C、正方形 D、等腰梯形

6、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 D、 =

17、如果一元二次方程 -2=0两个根分别

第5篇:公开选调小学数学教师试卷

公开选调小学数学教师试卷2 [转贴 2010-07-30 21:59:41] 字号:大 中 小

一、 填空

1、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 义务 )。

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的是(增强法律意识 )。

3、《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

年)依法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4、数学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数学思考)(情感与态

度)四个维度。

5、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活动具有(导向)(激励)(评价)的功能。

6、教学案例的一般结构是(主题与背景)(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分

析)

二、 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自( B )之日起开始实施。

A、1990年9月1日 B、1995年9月1日

2、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较高道德目标是(A)。

A、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忠于职守,为人师表,积极进取。

3、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D),因材施教,促

进学生的实际发展。

A、耐心 B、个性 D、个体差异

4、知识和技能的关系是( )

A、知识是技能的表现 B、技能是知识的表现 C知识、技能是两个完全不同

的概念 D

三、 判断题,错的要改正

1、只要把学习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学习,就是以自主学习为中心

的课堂教学。 (*)

2、掌握、了解、理解是过程性目标的行为动词。 ( * )

3、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要求每个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同一个数学

问题。 ( V )

4、小组合作开始后,教师的角色主要是组织者。 ( * )

四、 简答题

1、 简述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2、 哪些内容可以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习?

3、 教育科研的一般程序是什么?(基本步骤)

4、 试卷命题的要求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五、 解答题

1、 计算

549÷(459+459/460)

1/4064+1/254+1/508+1/1016+1/2032+1/4064

2、 李大妈卖出168元两件衣服,一件赚20%,另一件亏20%,请你分析一

下李大妈这次生意是亏还是赚。

3、 有ABCDEF六个人进行乒乓球比赛,规定每两人进行比赛一场,每天每人只能打一场球,已知第一天C和E打,第二天D和B打,第三天A和C打,第四天E和D打,问第五天F和( )打?

4、 小王在操场上散步,他先向西走10米,再向右转45度,又向前走10米,再向右转45度,这样下去,他能不能回到起点,说明理由。

5、 在一个面积为10的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形,求此圆的面积,你能

用几种解题思路。

六、 案例分析

1、 “年、月、日的认识”情境创设

上课时,教师为学生准备1994-- 之间共十年的年历表,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讨论。从这些年历表中,你们发现了什么?几分钟后学生汇报。

生1:我发现1999年是兔年,是从2月16日 开始的。

生2:我发现 是蛇年,是从1月24日开始的。

听到这里,上课教师的表情凝重,可是学生的回答依然在这无关的信息上进行着,教学进入了尴尬的境地。原来教师发给学生的每一张年历表的表头上,都有这样的字眼:X年(X月X日开始)。

请你对此情境创设进行分析。如果是你讲这节课想怎样创设情境?

2、这样教,行吗?――“圆的周长”教学片段与反思

[教学片段]

师: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有“周三径一”的记载。你知道“周

三径一”的意思吗?

生:直径是1份,周长是3份。

生:周长是直径长度的3倍。

师:你们都认为这个“径”是指直径,而且都认为周长是直径长度的3倍,为什么不认为周长是半径长度的3倍?

生:从图1中可以看出,周长应该是直径长度的3倍,不可能是半径长度的

3倍。

师:那圆的周长是不是就是直径的3倍呢?你们看老师画图(在已画好直径的圆里再画一条半径,使半径和直径的夹角是60°,并连接成三角形,如图2)。

这是一个什么三角形?

生:这是一个等边三角形。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刚才你在画三角形的时候,是用60°角作为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角的。

生:图中的两条半径相等,就知道是个等腰三角形,而它的顶角是60°,

所以它又是个等边三角形。

师:这样的等边三角形在这个圆里到底有多少个呢?

生:有6个。

师:这么快就知道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想象出来的,因为平角是180°,180°里有3个60°,所以下面有3个,上面也有3个,所以一共有6个等边三角形。

师:大家同意他的看法吗?教师随即在圆里画出另外5个等边三角形(如图

3)。

师:现在你觉得周长正好是直径长度的三倍吗?

生:不正好。曲的线要比直的线长,所以周长要比直径长度的三倍还要多一

点。

教师在原来的板书“圆的周长是直径长度的3倍”后添加“多一些”。

师:这个3倍多一些的数到底是多少呢?(介绍圆周率,推导圆的周长公式。)

[听课教师的声音]

有些教师认为,教师没有把动手操作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测量圆周长和直径的长度,直观感受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与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相悖,有“灌输”之嫌。有些教师认为,如果按照教材的意图,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操作、计算得出圆的周长是直径长度的3倍多一些,学生是动手操作了,但只是在老师的要求下充当了一回“操作工”,既浪费了时间,又没有真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而像今天的教学,重视了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回归了数学的本质。从学生课堂倾听的状态与听后的反应可以看出,执教者的教学是有效的。 动手实践作为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不能从表面来认识的。这个教学案例之所以引起听课教师争议的原因,就在于采用何种方式认识“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有的教师认为“没有把动手操作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测量圆周长和直径的长度,直观感受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与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相悖,有‘灌输’之嫌。”可是,当我们综观整个教学案例的时候,我们发现整个教学过程中充满了思维的火花和探索的激情,从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周三径一”引出思考的话题:圆的周长和直径有什么样的关系?然后再经过师生之间一系列的探索互动,从而使学生形象直观的认识到“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在这个基础上再来揭示“圆周率,推导圆的周长公式”。这样的学习过程怎么会是“灌输”呢? 所谓“教无定法”的含义,在这个案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由此也引发我们对“动手实践”的学习方式的深度思考和重新认识,这些思考和认识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如

何提高动手实践的有效性”。

关于动手实践有效性的思考

动手实践作为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不能从表面来认识的。这个教学案例之所以引起听课教师争议的原因,就在于采用何种方式认识“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有的教师认为“没有把动手操作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测量圆周长和直径的长度,直观感受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与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相悖,有‘灌输’之嫌。”可是,当我们综观整个教学案例的时候,我们发现整个教学过程中充满了思维的火花和探索的激情,从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周三径一”引出思考的话题:圆的周长和直径有什么样的关系?然后再经过师生之间一系列的探索互动,从而使学生形象直观的认识到“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在这个基础上再来揭示“圆周率,推导圆的周长公式”。这样的学习过程怎么会是“灌输”呢? 所谓“教无定法”的含义,在这个案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由此也引发我们对“动手实践”的学习方式的深度思考和重新认识,这些思考和认识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如何提高动手实践的有

效性”。

一、参与学习的有效性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习主体对于学习的热情和行动,这些是学生参与学习并获得收获的保证。在上面的案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也能够通过学习过程的细节触摸到这种热情:

师:这样的等边三角形在这个圆里到底有多少个呢?

生:有6个。

师:这么快就知道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想象出来的,因为平角是180°,180°里有3个60°,所以下面有3个,上面也有3个,所以一共有6个等边三角形。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的想象参与学习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而这正是学生有效参与学习的体现。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学习过程中“动手”只是“实践”的一种形式而已,学生的想象、思考等等一系列内在思维活动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实践”,不同的是这种“实践”具有内隐、单向的特征。因此,要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有效性,就必须重视学生参与学习的有效性,而学生参与学习的有效性又不能仅仅只是注重实践的形式,更需要重视的是实践的“内在形式”。

二、学习目标的有效性

构成动手实践的有效性离不开学习目标的有效性。在上面的案例中,我们发现整个教学过程都围绕着认识“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来开展的,也就是说教学目标是很明确的。围绕着这样的学习目标,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一系列的交流互动,而这些互动和交流也时时闪现着思想的火光:

师:现在你觉得周长正好是直径长度的三倍吗?

生:不正好。曲的线要比直的线长,所以周长要比直径长度的三倍还要多一

点。

对于动手实践来说,无论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都需要有一个有效的学习目标,只有学习目标的有效性才能够保证动手实践的有效性,否则,那就是浪费时间,从而不能真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更无益于学生的学习。

三、学习过程的有效性

学习过程是学习目标得到落实的载体,学习目标的有效性需要通过学习过程的有效性体现出来,而这往往是我们日常

第6篇:2007公开选调小学数学教师试卷

一、填空

1、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的是(增强法律意识)。

3、《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依法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4、数学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数学思考)(情感与态度)四个维度。

5、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活动具有(导向)(激励)(评价)的功能。

6、教学案例的一般结构是(主题与背景)(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分析)

二、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自( B )之日起开始实施。 A、1990年9月1日 B、1995年9月1日

2、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较高道德目标是(A)。A、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忠于职守,为人师表,积极进取。

3、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D),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实际发展。A、耐心 B、个性 D、个体差异

4、知识和技能的关系是()A、知识是技能的表现 B、技能是知识的表现 C知识、技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D 

三、判断题,错的要改正

1、只要把学习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学习,就是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2、掌握、了解、理解是过程性目标的行为动词。( * )

3、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要求每个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同一个数学问题。( V )

4、小组合作开始后,教师的角色主要是组织者。( * )

四、简答题

1、简述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

2、哪些内容可以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习?

3、教育科研的一般程序是什么?(基本步骤)

4、试卷命题的要求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五、解答题

1、计算549†(459+459/460)1/4064+1/254+1/508+1/1016+1/2032+1/4064 

2、李大妈卖出168元两件衣服,一件赚20%,另一件亏20%,请你分析一下李大妈这次生意是亏还是赚。

3、有ABCDEF六个人进行乒乓球比赛,规定每两人进行比赛一场,每天每人只能打一场球,已知第一天C和E打,第二天D和B打,第三天A和C打,第四天E和D打,问第五天F和()打?

4、小王在操场上散步,他先向西走10米,再向右转45度,又向前走10米,再向右转45度,这样下去,他能不能回到起点,说明理由。

5、在一个面积为10的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形,求此圆的面积,你能用几种解题思路。

六、案例分析

1、“年、月、日的认识”情境创设 上课时,教师为学生准备1994--2005年之间共十年的年历表,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讨论。从这些年历表中,你们发现了什么?几分钟后学生汇报。 生1:我发现1999年是兔年,是从2月16日开始的。 生2:我发现2001年是蛇年,是从1月24日开始的。 听到这里,上课教师的表情凝重,可是学生的回答依然在这无关的信息上进行着,教学进入了尴尬的境地。原来教师发给学生的每一张年历表的表头上,都有这样的字眼:X年(X月X日开始)。请你对此情境创设进行分析。如果是你讲这节课想怎样创设情境?

2、这样教,行吗?——“圆的周长”教学片段与反思 [教学片段] 师: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有“周三径一”的记载。你知道“周三径一”的意思吗?生:直径是1份,周长是3份。生:周长是直径长度的3倍。师:你们都认为这个“径”是指直径,而且都认为周长是直径长度的3倍,为什么不认为周长是半径长度的3倍?生:从图1中可以看出,周长应该是直径长度的3倍,不可能是半径长度的3倍。师:那圆的周长是不是就是直径的3倍呢?你们看老师画图(在已画好直径的圆里再画一条半径,使半径和直径的夹角是60°,并连接成三角形,如图2)。这是一个什么三角形?生:这是一个等边三角形。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刚才你在画三角形的时候,是用60°角作为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角的。生:图中的两条半径相等,就知道是个等腰三角形,而它的顶角是60°,所以它又是个等边三角形。师:这样的等边三角形在这个圆里到底有多少个呢?生:有6个。师:这么快就知道了。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是想象出来的,因为平角是180°,180°里有3个60°,所以下面有3个,上面也有3个,所以一共有6个等边三角形。师:大家同意他的看法吗?教师随即在圆里画出另外5个等边三角形(如图3)。师:现在你觉得周长正好是直径长度的三倍吗?生:不正好。曲的线要比直的线长,所以周长要比直径长度的三倍还要多一点。教师在原来的板书“圆的周长是直径长度的3倍”后添加“多一些”。师:这个3倍多一些的数到底是多少呢?(介绍圆周率,推导圆的周长公式。)[听课教师的声音] 有些教师认为,教师没有把动手操作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测量圆周长和直径的长度,直观感受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与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相悖,有“灌输”之嫌。有些教师认为,如果按照教材的意图,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操作、计算得出圆的周长是直径长度的3倍多一些,学生是动手操作了,但只是在老师的要求下充当了一回“操作工”,既浪费了时间,又没有真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而像今天的教学,重视了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回归了数学的本质。从学生课堂倾听的状态与听后的反应可以看出,执教者的教学是有效的。动手实践作为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不能从表面来认识的。这个教学案例之所以引起听课教师争议的原因,就在于采用何种方式认识“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有的教师认为“没有把动手操作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测量圆周长和直径的长度,直观感受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与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相悖,有„灌输‟之嫌。”可是,当我们综观整个教学案例的时候,我们发现整个教学过程中充满了思维的火花和探索的激情,从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周三径一”引出思考的话题:圆的周长和直径有什么样的关系?然后再经过师生之间一系列的探索互动,从而使学生形象直观的认识到“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在这个基础上再来揭示“圆周率,推导圆的周长公式”。这样的学习过程怎么会是“灌输”呢?所谓“教无定法”的含义,在这个案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由此也引发我们对“动手实践”的学习方式的深度思考和重新认识,这些思考和认识的焦点

主要集中于“如何提高动手实践的有效性”。关于动手实践有效性的思考动手实践作为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不能从表面来认识的。这个教学案例之所以引起听课教师争议的原因,就在于采用何种方式认识“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有的教师认为“没有把动手操作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测量圆周长和直径的长度,直观感受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与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相悖,有„灌输‟之嫌。”可是,当我们综观整个教学案例的时候,我们发现整个教学过程中充满了思维的火花和探索的激情,从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周三径一”引出思考的话题:圆的周长和直径有什么样的关系?然后再经过师生之间一系列的探索互动,从而使学生形象直观的认识到“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在这个基础上再来揭示“圆周率,推导圆的周长公式”。这样的学习过程怎么会是“灌输”呢?所谓“教无定法”的含义,在这个案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由此也引发我们对“动手实践”的学习方式的深度思考和重新认识,这些思考和认识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如何提高动手实践的有效性”。

一、参与学习的有效性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习主体对于学习的热情和行动,这些是学生参与学习并获得收获的保证。在上面的案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也能够通过学习过程的细节触摸到这种热情:师:这样的等边三角形在这个圆里到底有多少个呢?生:有6个。师:这么快就知道了。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是想象出来的,因为平角是180°,180°里有3个60°,所以下面有3个,上面也有3个,所以一共有6个等边三角形。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的想象参与学习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而这正是学生有效参与学习的体现。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学习过程中“动手”只是“实践”的一种形式而已,学生的想象、思考等等一系列内在思维活动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实践”,不同的是这种“实践”具有内隐、单向的特征。因此,要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有效性,就必须重视学生参与学习的有效性,而学生参与学习的有效性又不能仅仅只是注重实践的形式,更需要重视的是实践的“内在形式”。

二、学习目标的有效性构成动手实践的有效性离不开学习目标的有效性。在上面的案例中,我们发现整个教学过程都围绕着认识“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来开展的,也就是说教学目标是很明确的。围绕着这样的学习目标,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一系列的交流互动,而这些互动和交流也时时闪现着思想的火光:师:现在你觉得周长正好是直径长度的三倍吗?生:不正好。曲的线要比直的线长,所以周长要比直径长度的三倍还要多一点。对于动手实践来说,无论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都需要有一个有效的学习目标,只有学习目标的有效性才能够保证动手实践的有效性,否则,那就是浪费时间,从而不能真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更无益于学生的学习。

第7篇:小学数学教师选调考试试题

一、 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把56分解质因数是_____________.

2、 100增加20 后再减少20%是______.

3、 将一根长 米的绳子平均剪成若干段,一共剪了4次,每段长______米

4、 书店图书按八五折出售,就是按______的______出售,也就是降价______出售.

5、 函数 的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6、 点 (-2,1)关于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

7、 如果 是锐角,且 = ,那么 =_______.

8、 如果圆锥的底面半径为5,母线长为10,那么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是_______.

9、新教材的修订,旨在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使数学教育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________,有利于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0、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按照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教学.

二、 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里打“ ”,错误的打“

” )(每小题2分,共10分)

1、教学方法受特定的课堂内容的制约。

(

)

2、作业批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

)

3、教学中,要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实践、动手的机会。

(

)

4、《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是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进行规定的文件。

(

)

5、课堂讨论是建立在教学对话的基础上并扩大了教学对话范围的教学方法。 (

)

三、 选择惟一正确的答案代号填空(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一杯盐水含盐10%,则盐与水的比是(

)

A、1:9

B、1:10

C、1:11

D、1:12

2、1.62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又向左移动一位,这个小数就(

) A、扩大10倍 B、缩小10倍 C、扩大100倍 D、缩小100倍

3、乙数比甲数少40%,甲数和乙数的比是(

)

4、加工一批零件,有 个合格, 个不合格,合格率是(

) A、 ×100%

B、 ×100%

C、 ×100%

D、 ×100%

5、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而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平行四边形 B、菱形

C、正方形

D、等腰梯形

6、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7、如果一元二次方程 -2=0两个根分别为 , ,那么 与 ? 的值分别为(

) A、3,2

B、-3,-2

C、3,-2

D、-3,2

8、如果函数 = 的图象经过(-1,2),那么该函数的图象必在(

) A、第

一、二象限

B、第

三、四象限

C、第

一、三象限

D、第

二、四象限

四、 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 1÷(0.6-0.125)×0.8

2、( )÷ 教师选调考试题(小学数学)

教师选调考试题(小学数学) (时量: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填空(第14-16小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8分)

(1)503469007读作(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 (2)814 的分数单位是( ),再加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得到最小的质数。 (3)2.4时=( 时 分) 1米5分米=( )米 5.2立方分米=( )升 1.4平方米=( )平方分米

(4)有一个数缩小10倍后,小数点再向右移动两位得到的数是5.21,原来的这个数是( )。 (5)甲数比乙数多25%,甲数与乙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 )。 (6)2008年元月30日是星期三,这年的3月6日是星期( )。

(7)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1:3,根据角的分类,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8)一个圆柱体的高是3厘米,侧面积是18.84平方厘米,这个圆柱体的底面周长是( )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9)如果甲数为a,乙数比甲数的2倍多5,那么乙数是( )。

(10)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105。这三个自然数中, 最 小的是( ),最大的是( )。 (11)A=2×3×7,B=2×2×7,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12)△+□+□=44;△+△+△+□+□=64;那么 □=( ),△=( )。

(13)

1、

1、

2、

6、

24、120,按照这6个数的排列规律,第7个数应该是( )。 (14)在一幅地图上用2厘米表示实际距离32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15)一个数增加它的30%是5.2,这个数是( )。

(16)陈老师把5000元人民币存入银行,定期为一年,年利率是2.25%,到期他能取回利息( )元。(利息税为20%)

二、判断(每小题1分,共7分)

(1)比0.3大而比0.5小的数只有1个。 ( )

2)a是b的15 ,a和b成正比例。 ( )

(3)六年级99人的体育成绩全部达标,六年级的体育达标率是99%。 ( ) (4)学校气象小组用统计图公布一周每天气温的高低和变化情况,应选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 )

(5)新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因此每一节课都必须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 )

(6)《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评价方式多样化”,这并不等于不要进行考试。 ( ) (7)新一轮课改用“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但是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都没改变。 ( )

三、选择(第1-5小题为单选题,6-8小题为多选题,每题1分,共8分)

(1)一堆钢管,最上层有5根,最下层有21根,如果是自然堆码,这堆钢管最多能堆( )根。 A、208 B、221 C、416 D、442 (2)把一个较大正方体切成8个小正方体,这些小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是较大正方体表面积的( )倍。

A、1 B、2 C、4 D、8 (3)在除法里,被除数扩大10倍,除数( ),商不变。 A、缩小10倍 B、扩大10倍 C、缩小100倍 D、扩大100倍

(4)在下列各组分数中,都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一组是( )。 A、318 、35 、315 ; B、512 、515 、514 C、316 、915 、58 D、3032 、812 、2045 (5)小明以每分a米的速度从家里去电影院看电影,以每分b米的速度原路返回,小明往返的平均速度是( )。

A、(a+b)÷2 B、2÷(a+b) C、1÷(1a +1b ) D、2÷(1a +1b ) (6)《数学课程标准》总体目标包括( )。 A、知识与技能 B、解决问题 C、数学思考 D、情感与态度

(7)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的是( )。 A、基础性 B、普及性 C、发展性 D、巩固性

(8)在《数学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方式是( )。 A、模仿和记忆 B、动手实践

C、自主探索 D、合作交流

四、计算(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4分,第3小题4分,第4小题6分,共26分) (1)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每小题3分,共12分) (2)解方程或比例(4分)

23 X-40%X=2.4 120 :X=13 :179 (3)列式计算(4分) ①24的38 减去215 的差与一个数的60%相等.求这个数。 ②212 除以14 的商比313 与125 的积多多少? (4)看图计算(6分)

①在下图中,OA、OB分别是小半圆的直径,且OA⊥OB,OA=OB=6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②下图中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厘米,又△DEF的面积比△ABF的面积多6㎝2,求DE的长。

五、操作题(2分)

(1)东村要接一根水管与送水管连通,怎么安装最省材?(画出示意图) ?东村 送水管

(2)在下面的两条平行线之间画一个与△ABC的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并写出简要作法。

六、应用题(25分)

(1)一个长、宽、高分别是8㎝、5㎝、4㎝的容器中,盛有120毫升的水。水面离容器口还有多少厘米? (2)某运输公司要运送2520吨货物去洪水重灾区,已经运了9天,平均每天运120吨,如果剩下的要10天运完,平均每天要运多少吨?

(3)上午8:30,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4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7千米,两车在离中点28千米处相遇。相遇时是什么时刻?

(4)一个书架有两层书,上层的书占总数的40%,若从上层取48本放入下层,这时下层的书就占总数的75%。这个书架上共有多少本书?

(5)一件工程,甲独做要20天完成,乙独做要30天完成,丙独做要40天完成,现三人合做,乙因其它任务中途停了几天,结果用了12天完成这项工程。乙中途停了几天?

七、简答题(4分)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请谈谈你对“组织者”的理解

第8篇:小学数学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模拟卷

第一部分:学科知识(60分)

一、填空题(20分,每题2分)

1. 数学课程内容分为四个部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_统计与概率______

、 ___活动与综合_____ 。

2. “问题解决”的教学要增强学生 __发现问题______与__提出问题______的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乘法口诀有___大九九_____和__小九九______两种,小学教材一般用后者,以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

4. 小学阶段“简易方程”的教学,以往《大纲》强调利用

_四则混合运算各部分的关系_解方程,现在《课标》提出利用_等式的基本性质_解方程。

5. 在“上、下、前、后、左、右”中, __上_____ 和 ___下____是以地球表面为参照物。

6. 小学阶段所学的统计图主要有__条形__统计图、_折线___统计图、_扇形_____统计图。如果要表示连续量的变化,一般用__折线____统计图。

7. 在抛一枚质量均匀的硬币的实验中,统计出正面向上的次数占实验总次数的50.36%,这里的50.36%叫做“正面向上”这个事件发生的__概率___,在大量的重复实验中发现它在0.5左右摆动,这个0.5叫做“正面向上”这个事件发生的_频率____ 。

8. 西方的“毕达哥拉斯定理”在中国古代叫做 _勾股定理_______。

9. 《墨经》中提到“一中,同长也”,小学教材中符合这一特征的图形有__圆、球______ (写两种)。

10.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3cm、4cm、5cm。一刀把这个长方体切成完全相同的两部分,切面是一个长方形。切面最大是__20______c㎡。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括号中)(10分,每题2分)

1. 小数乘法教学中最关键的是( D

)。

A 相同数位对齐

B 小数乘法的意义

C 计算每个分步积

D 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2. 教学“圆的面积”时,渗透最重要的数学思想是( C

)。

A 分类

B 集合

C 极限

D 函数

3. “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中随机撒一大把豆子,计算豆子落在正方形的内切圆中的概率。”这个实验属于( C

)。

A 古典概型

B 统计概型

C 几何概型

D 无法确定

4. 教学公因数和公倍数的概念时,渗透的是(

A

)。

A 交集思想

B 并集思想

C 差集思想

D 补集思想

5. 甲、乙、丙、丁四人进行了象棋比赛,并决出了

一、

二、

三、四名。已知:(1)甲比乙的名次靠前;(2)丙、丁都爱踢足球;(3)第

一、三名在这次比赛时才认识;(4)第二名不会骑自行车,也不爱踢足球;(5)乙、丁每天一起骑自行车上班。甲的名次是(

B )。

A 第一名

B 第二名

C 第三名

D 第四名

三、解答题(30分,每题5分) 1. 在一条长800m的环形公路的两边安路灯,每隔25m安一盏。一共要安多少盏?

800/25=32

32*2=64

2. 简便计算

12.6×9.3+53×0.93+0.21×93

1998+199.8+19.98+1.998 =186

2219.778

3. 今有兔先走一百步,犬追之二百五十步,不及三十步而止。问犬不止,复行几何步及之。

1)将以上文字翻译成小学生能读懂的数学问题。

兔子先出发100步,然后狗出发去追它,狗跑了250步后,距离兔子还有30步却停了下来。问如果狗不停地跑,再跑多少步就能追到兔子?

2)解答。

值得注意的是这“步”究竟是谁的步?所以我觉得这应该是公步,即不是狗的也不是兔的,你就直接把它当米可以了。

狗跑了250步离兔子还有30步,说明这短时间内兔子跑了:250-100+30=180步,即兔子与狗的速度比为18:25,所以狗如果这个时候没有停下来,继续追兔子的话,还要跑:30/(25-18)*25=107.1428,也就是108步就可以追上了

4. 用一根绳子测量井台到水面的深度。把绳子对折一次后垂直到水面,绳子超过井台15米;把绳子对折两次后垂直到水面,绳子超过井台4米。绳子长多少米?井台到水面的距离是多少米?

绳子长是:(15-4)/(1/2-1/4)=44米.

井台到水面的距离是:44/2-15=7米

5. 在一个长8dm,宽6dm,高10dm的长方体内挖一个最大的圆锥,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画示意图)

32π

第二部分:教学运用能力(40分)

一、分析题(10分,每题5分)

简要分析下列错误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在教学中应采取的预防或补救措施。

1. 12能被0.4整除。

成因:没有理解整除的概念,对于数的整除是指如果一个整数a,除以一个自然数b,得到一个整数商c,而且没有余数,那么叫做a能被b整除或b能整除a。概念要求除数应为自然数,0.4是小数。而且混淆了整除与除尽两个概念。故错误。

预防措施:在讲整除概念时,应让学生清楚被除数、除数和商所要求数字满足的条件。即被除数应为整数,除数应为自然数,商应为整数。并且讲清整除与除尽的不同。

2. 圆的面积与圆的半径成正比例。

成因:正比例的概念,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原因:圆的面积÷半径=圆周率X半径(S÷R=∏×R,圆面积公式变形),因为半径不一定(如果半径一定,就成了一个固定的等式,涉及的几个量也就不是几个变化的量),所以“圆周率X半径”不一定,也就是说“圆的面积÷半径”不一定,而判断是否成正比例的条件是“比值一定”,显然圆的面积和半径的比值不是一定的,所以不成正比例。

二、设计题(30分,1题10分,2题20分)

1. 请你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设计一个具有现实性、趣味性的数学问题,作为这节课的引入。

1. 请你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设计一个具有现实性、趣味性的数学问题,作为这节课的引入。

(一)创设情境,设疑引入: 教师谈话:从四月一日起,小兰的妈妈工作3天第4天休息一天,爸爸工作5天第6天休息一天,他们打算等爸爸妈妈休息时,全家一块儿去公园玩。那么在这一个月里,他们可以选哪些日子去呢?其中 最早的一天是?你会帮他们把这些日子找出来吗? 请学生相互议论后,教师提示:同桌两位同学可分工合作来解决这个问题。一位同学找小兰妈妈的休息日,另一位同学找小兰爸爸的休息日,然后再把两人找的结果合起来对照一下,就可以很快找出小 兰爸爸和妈妈共同的休息日了。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逐步完成以下板书: 妈妈的休息日:

4、

8、

12、

16、20、

24、28 爸爸的休息日:

6、

12、

18、

24、30 他们共同的休息日:

12、24 其中最早的一天:12 〖以讲故事的形式提出问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公倍数”的实体模型,让学生借助“日期”这一具体有实际意义的“数”,初步感知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特点,体会求最小公倍数的基本思路。〗

2. 请根据以下教材内容,写出例题部分的教学片断。

(注:本例题选自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单元第3小节)

(注:本例题选自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单元第3小节)

教学内容:四年级数学(上)教材第84页例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掌握较复杂的“已知每份数和份数,求总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多位数连乘的计算能力和计算技巧。

2、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与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

3、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较复杂的“已知每份数和份数,求总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根据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数量关系用多种方法列式解答。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配套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设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

教师出示课件,让学生了解生活与数学的关系,然后导入课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类似的数学问题,要用我们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由旧知引入新课 “热身训练营”

1、课件出示准备题1,让学生列式解答,然后说出解题思路: 一台铺路机每天铺路150米,6台铺路机一天可以铺路多少米?

2、课件准出示备题2,让学生列式解答,然后说出解题思路:

6台铺路机每天可以铺路900米,40天可以铺完一条路,这条路长多少千米?

3、教师把前两道应用题合并成一道应用题,又该怎么解答呢?

6台铺路机同时给公路铺沥青,每台每天铺150米,40天可以完成任务。这条公路长多少千米?

三、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掌握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

“合作交流台”:

1、获取信息,让同学们自己再读题目,从中获取相关信息,然后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整理如下(出示课件):

1台 —— 1天 —— 150米

6台 —— 40天 —— ?千米

2、根据已获得的信息,你打算怎么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先自己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出示课件)(教师巡视,并做简单提示)

3、学生汇报结果,全班同学相互补充说明。教师要对每种解法做板书,并简单说明解题思路。

150 × 6 × 40

150 × 40 × 6

6台每天铺的米数

1台40天铺的米数

=900×40

=6000×6

=36000(米)

=36000(米)

36000米=36千米

36000米=36千米 ③

150 × (40 × 6)

150 ×(6 × 40)

1台完成所需的天数

一天完成所需的台数

=150×240

=15×240

=36000(米)

=36000(米)

36000米=36千米

36000米=36千米

答:这条公路长36千米。

3、师生共同小结: (1)学生讨论:

我们是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呢,你通过刚才的交流与讨论,你有什么发现与收获呢?今后你遇到类似的题目,你有什么好办法吗?你能归纳出一个数量关系式吗? (2)学生汇报,老师整理:

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老师进行归纳整理,我们解决这类问题时,一般可以根据数量关系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或者“每份数×份数=总数”(板书两个关系式)来列式解答。同时要注意使用不同的方法列式,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

四、巩固提高练习 “智力大比拼”: 课件展示:

1、副食店购进了200箱张鸭子,每箱装5只,每只售价40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2、4个工程队共同安装一条自来水管道,每队每天安装205米,1天工作8小时,25天完成,这条管道长多少米?

3、根据提供的信息,选择合适的条件编一道应用题,不解答。

(1)每筐苹果重50千克

(2)水果批发部运来3车苹果

(3)每筐梨重60千克

(4)每车装40筐

(5)水果批发部运来3车梨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编一步、两步、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布置课外作业:根据以上信息,我们还可以编许多不同的应用题,请你们下课以后继续去编应用题,在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汇报,相信你们一定行!

五、全课知识小结 “内化与提升”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整数连乘应用题,我们可以根据一定的数量关系来列式解答,在解答过程中,要弄清数量关系,注意题目要求,同时也要拓展思路,用多种方法列式解答。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60分)

一、填空题(20分,每题2分)

1.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2.

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3.

大九九

小九九

4.

四则混合运算各部分的关系,

等式的基本性质

5.

上,

6.

条形,

折线,

扇形,

折线

7.

频率,

概率

8.

勾股定理

9.

圆, 球

10.

25。

二、选择题(10分,每题2分)

1. D

2. C

3. C

4. A

5. B

第9篇:小学教师选调考试教育综合模拟试卷含答案(2)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

)。 A.主体 B.客体 C.教的主体 D.学的主体

2.“教育一定要成为一种学业,否则无所希望”,“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否则决不可能成为一种有系统的学问”。这正是(

)的“教育学”思想超出他的前人和同代人的地方。 A.培根 B.夸美纽斯 C.康德 D.赫尔巴特

3.以下属于赫尔巴特的著作的是(

)。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人的教育》 D.《教育漫话》

4.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是(

)。 A.教育 B.教学 C.管理 D.科研

5.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 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 丐或强盗。”这是(

)。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6.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应根据个人的本性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这(

)的观点。

A.宗教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个人本位论 D.文化本位论

7.以注重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

)教育。 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8.《颜氏家训》是以下哪位教育家的著作?(

) A.颜元 B.颜之推 C.颜真卿 D.颜回

9.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

10.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这是(

)。 A.系统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量力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1.班集体内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是(

)。 A.班主任 B.班委会 C.共青团 D.少先队

12.下列属于墨家主张的是(

)。 A.有教无类 B.兼爱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13.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

)。 A.《比纳一西蒙量表》 B.《斯坦福一比纳量表》 C.《韦克斯勒量表》 D.《比纳一推孟量表》

14.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德莫克里特

15.下列代称的指代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桃李——所教的学生 B.杏坛——中医界 C.鱼雁——书信

D.梨园弟子——戏曲演员 16.在教学测验中先后两次用同样的试卷测查同一批学生,其结果前后一致,表示分数的稳定和可靠,这即是良好测验的(

)。 A.难度 B.信度 C.效度 D.区分度

17.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 A.白板说 B.做中学

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

18.教学实施,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具体实施事前准备好的课堂教学方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教学设计不可能预先设定教学过程,所以课堂教学方案没必要事前准备 B.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按照事前准备的课堂教学方案,否则方案就没有意义

C.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依据方案不同而不拘泥于方案,根据课堂教学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D.教师在准备课堂教学方案时,应以优等生为基准,分析学习者的一般特征和个性特点 19.“十年离别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这是一种(

)。 A.再认 B.有意再现 C.直接再现 D.间接再现

20.狂喜、愤怒、恐惧和绝望等是一种(

)。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热情

二、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1.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的主要部分是(

)。 A.认知领域 B.日常生活领域 C.情感领域 D.动作技能 E.安全领域

2.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措施有(

)。 A.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 B.重视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获得体验 C.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 D.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发展 E.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3.小学课程设计要体现(

)的高度统一。 A.科学性 B.时限性 C.具体性

D.思想性E.预测性

4.下列关于巩固性原则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学而时习之”

B.巩固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 C.巩固就要死记硬背 D.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E.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5.关于“五四”以后小学教育发展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 A.设初等小学堂

B.招收6岁儿童入学 C.修业6年

D.义务教育年限为4年

E.前4年为初级,后2年为高级

三、填空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的答案。错填、不填不得分) 1.1988年颁布了________新的课程政策。

2.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可以把注意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种。

3.弗洛伊德认为遗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________。 4.按照所要测量的特征大体上可把心理测验分成________和________。 5.学校工作必须坚持“________、全面安排”的原则。 6.我国第一次把课外活动正式列入总计划是在________年。

7.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二是通过________提高在职教师。

四、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题后括号中划“√”;错误的请在题后括号中划“X”,并说明错误原因) 1.智力高者,创造力必定高。(

)

2.中等难度试题的区分度比较高,难度为0.5的题目,区分度最大。(

) 3.教师享有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的权利。(

) 4.某小学生上早操时被同学推倒摔伤,学校不用负责任。(

)

5.访谈法最适合了解外显行为,而通过外显行为,可以发现行为背后的原因。(

) 6.纵观当今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核心内容是课程改革。(

) 7.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

) 8.教师威信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权力威信,一种是学术威信。(

)

9.教育文献检索中的逆查法是指以课题研究发生的时间为起点,按事件发展的时序,由远及近地查找有关资料。(

)

10.信度是心理测验的基本要求。(

)

五、简答题(共6题,每题5分,共30分) 1.简述卢梭的教育思想。

2.简述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4.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5.课程计划对学校有何指导意义? 6.简述教师的思维特征。

六、案例分析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一) 有一个四年级的班级,是学校有名的乱班,打架成风,一些学生动辄舞棍弄棒,乱打一气。

课 堂纪律混乱,上课怪叫起哄、爬桌子、翻窗户成了一些学生的嗜好。曾有一青年教师上课时被学生乱哄气哭了,发誓再也不上这班的课。曾刚是班上一个著名的“调 皮大王”,打架时,只要他一挥手,其他人就会蜂拥而上。而曾刚家长对他唯一的办法就是痛打,但曾刚也有优点就是爱劳动,有组织能力。班级同学之间不团结, 正气不能抬头,也有少数同学希望好好学习,对班里的现象不满,但敢怒不敢言,怕受那些捣蛋的同学的报复,班级干部软弱无力。班级学习成绩差,是同年级中平 均成绩最差的班级。

请结合案例,试分析如果你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上这个班的语文课,你应如何着手进行工作,改变这个班的面貌? (二) 某 女士反映,转学还不到一学期的10岁儿子小雷跟过去比好像换了个人。以往由于喜欢做小动作,小雷没少挨老师的骂,结果看到老师就害怕,不得不转学。到新学 校后不久,小雷在上课时又忍不住做起了小动作,被老师发现了。新老师什么也没说,只是微笑着轻拍了一下他的背,便继续上课了。以后,每次新老师走过小雷身 边,如果小雷没做小动作老师就会对他微笑并点头表示赞许。很快,小雷改掉了坏习惯,还爱上了学习,自信大增。

请结合案例,从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来分析这位新老师的教育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B【解析】教育内容是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掌握、运用的对象,是教育活动中的纯客体。它是教育过程中传递信息的主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 2.C【解析】在康德看来,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

3.B【解析】夸美纽斯创作了《大教学论》,福禄贝尔创作了《人的教育》,洛克创作了《教育漫话》,《普通教育学》是赫尔巴特的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4.A【解析】教育是个体的社会化和个体的个性化相结合、发展的过程。 5.B【解析】华生是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的代表。

6.C【解析】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令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精神性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

7.D【解析】古代雅典教育以培养身心和谐的公民为教育目的,教育方法灵活、人性化。 8.B【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北齐文学家颜之推的传世代表作。 9.A【解析】出自《论语》。

10.B【解析】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1.A【解析】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班集体内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

12.B【解析】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有教无类是孔子的主张;《学记》认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复归人的自然本性是老子的主张。

13.B【解析】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是法国心理学家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的;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一比纳量表》,是由斯坦福大学的推孟对《比纳一西蒙量表》做了多次修订而成的,故选B。

14.A【解析】苏格拉底是最主要的代表。

15.B【解析】B项说法错误,杏坛是指讲学的地方,杏林是指中医界,本项的错误在于混淆了“杏林”和“杏坛”的指代。

16.B【解析】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一致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程度。

17.C【解析】把教育的重心从教师、教材那里转移到儿童身上就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 18.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学实施的基本内容”。A项错误,课堂教学方案有必要事前准备;B项错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不应严格按照事前准备的课堂教学方案;D项错误,教师在准备课堂教学方案时,不应以优等生为基准,应照顾到大多数学生。

19.D【解析】间接再现是指通过中介性联想方能唤起过去的经验,“称名忆旧容”,这是通过名字间接再现旧面孔。

20.A【解析】激情是一种猛烈、迅速爆发、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

二、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1.ACD【解析】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的主要部分是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

2.ABC【解析】D、E项不属于培养学生主体性的措施。

3.AD【解析】小学课程设计要以通俗的,小学生能理解的形式体现高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4.ABDE【解析】巩固离不开记忆,但不是死记,而是理解基础上的记忆。所以选项C错。

5.BCDE【解析】“五四”以后小学教育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招收6岁儿童入学,修业6年,前4年为初级,后2年为高级,义务教育年限为4年。

三、填空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的答案。错填、不填不得分) 1.一纲多本

2.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3.记忆被压抑

4.认知测验;人格测验 5.以教学为主 6.1986 7.实践训练

四、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题后括号中划“√”;错误的请在题后括号中划“X”。并说明错误原因) 1.X【解析】智力高的人虽然可能比智力低的人更有创造性,但高的智力并不是创造力的充分必要条件。创造力还受到一些非智力因素,如坚持性、自信心、意志力、责任感、兴趣等的影响。创造力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结晶。 2.√ 3.√

4.X【解析】该事故应该由学校承担相应的责任。

5.×【解析】观察法更适合了解外显行为,访谈法更适合了解对象的深层看法。 6.√

7.X【解析】对学生进行德育时,我们要遵循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8.X【解析】教师威信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权力威信,一种是信服威信。 9.X【解析】题干描述的是顺查法的含义。

10.X【解析】标准化是心理测验的最基本要求。

五、简答题(共6题,每题5分。共30分) 【答案要点】

1.卢梭的教育思想有:

(1) 在天性与教育的关系上,卢梭主张性善论和感觉论。他认为人性本善,只是被现存的环境和教育破坏了。因此,教育的责任就是要培养社会环境下的自然人。卢梭认 为知识来源于人心灵中存在着的认识世界的感觉,所有的一切都是通过人的感官而进人人的头脑的。人的最初理解是一种感性的理解,然后形成理性的认识,所以孩 子们不成熟、不完善的感官需要通过教育加以逐步提高。 (2)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核心是“归于自然”,即教育必须遵循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

“自然教育”就是服从自然的法则,顺应儿童天性发展进程,促进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教育。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即完全自由成长、身心和谐发展、能自食其力、不受传统束缚、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一代新人。

(3) 卢梭在《爱弥儿》中表达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他主张培养“自然人”,主张儿童亲身活动,提倡家庭教师实施教育,主张给儿童以自由。另一方面,卢梭又是一个 对新的社会制度充满幻想的思想家。他设想理想国家中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忠诚的爱国者,学校教育由国家掌管,不能按教育对象的贫富分设学校和课程,要求儿童受 同样的教育。对受教育者,即使不能完全免费,国家也要给予补贴。教师需由本国公民担任。体育是教育里最重要的部分。 2.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有: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4.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刺激物的特点,包括刺激物的强度、强度对比关系、活动变化以及新异性,这是客观的方面;二是人本身的状态,包括人的需要和兴趣、情绪状态、知识经验,这是主观方面。

5.课程计划对学校的指导意义体现在如下方面:它是学校组织教学工作,确定工作步调的

依据,是指导教师进行教学和其他活动的依据。学校领导和教师应该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开设计划中设置的学科,保证各门学科教学时数;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各项活动,使学校保持稳定的教学秩序,使学生在德、智、体多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6.教师的思维特征有:

(1)逻辑性,要求教师在考查问题时要遵循严格的逻辑顺序,有充分的逻辑依据,从而得出更准确的结论,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创造性,要求教师在解决问题时,能将已有的知识和信息加以发散思考,得出新知识。教师思维的创造性表现在对已有知识的再创造、对传统思维模式的改变、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造教育教学的艺术等方面。

六、案例分析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答案要点】 (一) 如果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我会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1)深入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对症下药。

(2)做好班集体工作,特别是班干部的培养工作。支持和鼓励他们积极大胆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特别是对曾刚的教育工作。要以一分为二的观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要寻找和点燃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使他们向好的方面转化。曾刚有一定的组织能力,爱劳动,可以让他参加班级工作,创造条件,使他的优点得到发挥,缺点错误得到改正。

(4)有计划地开展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增强师生间、同学问的情谊,创设班内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培养优良班风,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精神,培养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义务感和荣誉感。

(5)做好家长工作,尤其做好曾刚家长的工作。

(6)教好自己担任的语文课,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并以此为起点,加强与任课教师的联系,教育学生学好各门功课,搞好班级学习,提高班级学习成绩。 (二) 小学生身高体重处于两次增长高峰期之间,是相对稳定发展时期。他们的有意注意已开始发展,但无意注意仍占优势,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小学生的情感不稳定性以及不善于 控制的特点也很突出,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还是依据他人的要求评价自己。这些都是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的发展特点。

上面这位新老师正是正确认识到了这点,并机智地运用这个特点来引导小雷,既纠正了他爱做小动作的缺点,又不伤害他的自尊心。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情感,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更为重要和紧迫。

上一篇:收费站个人先进事迹下一篇:ps名片制作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