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2024-09-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共10篇)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篇1

一、填空。(10分)

1、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

2、角是从同一点引出两条()线组成的。

3、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

4、三点整时,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所夹的小角是()角。

5、平行四边形的()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6、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形。

7、任何圆的周长都是它直径的()倍。

8、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0平方分米,长是4分米,它的周长是()

9、一个环形的外径是8厘米,内径是6厘米,这个环形的面积是()

10、一个梯形的面积是150平方厘米,上下底之和是25厘米,它的高

是()。

二、判断题。(12分)

1、通过圆心的直线,叫做圆的直径。()

2、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3、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4、大圆的圆周率大,小圆的圆周率小。()

5、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6、半圆的周长就是所在圆的周长的一半。()

三、选择。(12分)

1、直线是()。

1、可以度量○

2、无法度量○

3、有时可以度量

2、一个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

1、相等○

2、体积大于表面积○

3、不能比较大小

3、圆的面积和它的()成正比例。

1、半径○

2、圆周率○

3、半径的平方

4、周长相等的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其中面积最大的是圆()

1、正方形○

2、长方形○

3、圆

5、一条直线上有A、B二点(),那么在这条直线上可以找出()

1、一条线段和2条直线○

2、一条线段和2条射线○

3、一条线段和4条射线

6、角的大小取决于()。

1、两边张开的角度○

2、两边画的角度○

3、顶点的位置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篇2

一、形近字组词。

盖()讳()脯()揣()惰()

盂()伟()铺()踹()隋()

二、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不应()()()施令前所()()

()土不()()()可支和平()()

一本正()随心所()情不自()()尽脑汁运()自如不怀()()大惊()()凌云()()积劳()()锲而()()仓皇()()坚持()()惹事()()()()如生积()成()()()欲聋

三、照样子写词语。

不知不觉:()()()

源源不断:()()()

暖风徐徐:()()()

四、写出下面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⒈ 想啊想啊,我终于想出了点眉目。()..

⒉ 这个小姑娘长得眉目清秀。()..

⒊ 我想大概没有人发现这个道理。()..

⒋ 他把情况做了大概的分析。()..

五、请默写课文《两小儿辩日》,必须要全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读了《两小儿辩日》你明白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启示?(先从两小儿辩斗的角度来说„„再从“孔子不能决”的角度来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解释下列带点词的意思

1、孰为汝多知乎?孰()为()汝()知()....

2、及日中则如盘盂。及().

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以()去()..

4、及其日中如探汤。汤().

八、请把下面科学家的名言补充完整。

1.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___________。(哥白尼)

2.探索真理比_____________________更为可贵。(爱因斯坦)

3.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的人,给那些善于_______的人,给那些具有_____________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__。(华罗庚)

九、“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在这里,破折号的作用是。

十、课文《种瓜得豆》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来形象地介绍转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十一、读下面句子,注意带点词语的用法。

1.因为公德,他将手表送还给我。(因在前,果在后)..

2.这一壮举,让海内外所有的炎黄子孙激动不已,因为他们知道,中国已经迈出了圆千年之梦的坚实一..

步。(因在后,果在前)

3.不过,也许让瓜结出豆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因此,恐怕也不会有科学家做这件事。(因在前,果..

在后)

请你也写写句子:

●,因为。

●,因此。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熟记下列近义词和反义词,然后和同学互相考一考。

近义词:

曰—说及—到

猝然—突然赋予—交给绚烂—灿烂苍穹—天空瑰丽—美丽

愧疚—内疚殊荣—荣誉忌讳—禁忌推断—推测放弃—丢弃

祸患—灾难迷恋—痴迷妨碍—阻碍惊讶—惊奇 轻盈—轻巧

摸清—弄清培育—培养腐烂—腐蚀

反义词:

始—终远—近热—凉

蜿蜒—笔直消失—出现坚实—虚无瞬间—永久

信服—怀疑放弃—坚持疑惑—坚定已知—未知不足—充足

轻盈—笨拙清澈—混浊惩罚—奖励简单—复杂开始—结束

失败—成功失去—得到供不应求—供过于求

十三、熟记多音字及其不同字义。

塞sāi堵,填满空隙:堵~漏洞。~尺。~规。堵住器物口的东西:活~。~子。

sài边界上险要地方:要~。关~。~外。边~。~翁失马。

sè义同

(一),用于若干书面语词:闭~。阻~。搪~。~责。顿开茅~。语塞:由于激动、气愤或理亏等原因而一时说不出话来。

供 gōng准备着东西给需要的人应用:~给(jǐ)~求~应~需~销提~~不应求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篇3

六(1)霍洁玲

最近的高考改革消息透露:作文中的错字一字扣一分。这让我们看到了基础教育的重要性。生字教学贯穿小学语文阶段,到了六年级也是不可忽视的。我班的学生语文学习基础薄弱,生字字形的掌握尤其让我操心。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掌握有效的记字方法。我利用小组合作的力量,在第二单元的复习中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听写比赛”。

比赛前一天,我布置了学生回家复习,提示了明天将要进行比赛,学生纷纷询问比赛的细则,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比赛开始了,十一个小组紧张待命。第一轮,我指定学习小组的某一位置同学上台,进行本单元中一部分生字的随机听写。三十个词语后,第二位同学上台,如此类推。其他同学则需安静地在台下,可以复习,可以随老师的听写内容进行检验。我还特地来个“突然袭击”:默写第一单元的一首词。学生人人严阵以待,个个全神贯注。

比赛结束后,我与学生进行了沟通,大家纷纷表示内心紧张的情绪,这不但是个人的荣誉,还是集体的荣誉。尤其是台下的学生不约而同反思:要是我写这个字我该怎样写?,从而进一步明确了课前预习、上课听讲、课后复习的重要性。大家都积极发言,还想出了不少熟记生字的好办法。

十一张成绩但很快出来了。大家在关注自己小组的成绩的同

时,组长发挥了带头的作用,带领组员进行改错,尤其针对组内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进行复习,逐个过关。课室里的学习气氛让我感到十分欣慰。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篇4

命题人:谢小宁

班级:姓名:成绩:

听力部分(8分)

认真听老师读短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1、文中的一个反问句是:

2、写出短文中表示动作的词(3个以上):、、3、对待铅笔头,我先前的态度是:,姐姐的态度是。通过姐姐的教育我懂得了的道理。基础知识部分(25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4分)

pīnbïduànliànyōuyǎyǎnɡzūnchǔyōu()()()()

zhélǐjīmǐntánɡhuánɡkuánɡ fēnɡbàoyǔ()()()()

二、多音字组词(4分)

ánɡōnɡáū()曲ǎnɡînɡïǔ()

三、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3分)

用音序查字法查“花”字,应先查音序()(大写),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再查()画。字典中,“花”字的解释有几种:①植物器官;②形状像花的东西;③颜色或种类错杂的;④用来迷惑人的;⑤作战时受的外伤;⑥耗费。“雪花”中的“花”应取第()种解释。请根据第⑥种解释用“花”组一个词()。

四、在括号里填上不同的表示手的动作的词语。(4分)

()手()手()手()手

五、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答案。(4分)

1、“勇敢沉着机智武断果断”这组词中不是一类的词是()。

2、“中秋节除夕春节重阳节端午节”这些传统节日按时间先后排列,最后一个应该是()。

3、“钢铁对坚硬”正如“棉花对()”。

4、“不知所措”的“措”的意思是()。

六、运用下面的词语写两句拟人句。(6分)

青松 白杨树 太湖 云彩 太阳 江水 月亮 群山1、2、阅读部分(32分)

一、回顾《匆匆》一课,按要求答题。(14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时候尽(jǐn jìn)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挽 碗 惋)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ní nínɡ)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 怜怜 冷冷)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子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给画线的句子补充标点符号。(2分)

2、用“√”选出文中括号里的正确读音。(2分)

3、划去句中括号里不正确的字词。(2分)

4、文中大量巧用了重叠词,请照例子仿写4个这样的词。(2分)

例:轻轻悄悄()()()()

5、作者描写日子来去匆匆,写得很具体,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仿文中画“”句子的写法写两句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朗读这段话的感情基调是______。(豪迈,坚定,感慨)。(1分)

7、由于时间是这样的来去匆匆,自古有志者都很珍惜时间,请你写一句珍惜时间的名言,送给同学。(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8分)

一次,仪山禅师洗澡。

水太热了点,仪山让弟子打来冷水,倒进澡盆。

听师傅说,水的温度已经刚好,看见桶里还剩有冷水,做弟子的就随手倒掉了。

正在澡盆里的师傅眼看弟子倒掉剩水,不禁语重心长地说:“世界上的任何东西,不管是大是小,是多是少,是贵是贱,都各有各的用处,不要随便就浪费了。你刚才随手倒掉的剩水,不就可以浇灌花草树木吗?这样水得其用,花草树木也眉开眼笑,一举两得,又何乐而不为呢?”

弟子受师傅这么一指点,从此便心有所悟,取法号为:“滴水和尚。”

1、给短文选择一个题目,用“√”标出。(2分)

(仪山禅师滴水和尚一举两得万物皆有所用)

2、这个故事的起因是:经过是:结果是:(6分)

3、给短文分段,在文中用“‖”标出。(3分)

4、划出文中既是拟人句,又是反问句的句子。用“”标出。(1分)

5、文中划线中的“一举两得”,“一举”指:“两得”指:“何乐而不为”的意思是:(3分)

6、弟子心有“所悟”,他“悟”到了什么?()(3分)A、讲究节约,不要浪费一滴水。B、万物都有用处,不要随便浪费掉。C、要珍惜自己存在的价值。D、法号应该取为“滴水和尚”

口语交际(5分)

按照提供的材料,补写出方方说的话,叙述要清楚,意思要完整。打电话: 方方:圆圆:“方方,我是圆圆。有事吗?” 方方:圆圆:“噢,怎么回事?”

方方:圆圆:“我找婷婷去,她会帮忙的。” 方方:

圆圆:“不客气,这是应该的。”

五、习作(30分)

从下面所提供的题目中选择一个,根据所给的提示,写一篇记叙文,字数不少于300。

1、《拜年》:新年期间你或随家人去亲友家走访,或在家接待了亲友来访。这中间一定发生过对你的思想有所触动的事。请选择写下来。

2、《我学会了》:在你的童年中你在别人的帮助或自己的努力下,学会了做许多事情,也懂得了许多道理,如洗衣、骑车、游泳、尊重他人、关心同学、孝敬父母„„从中选择一件你印象最深的,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具体写下来。注意叙述顺序,做到内容丰富、说理清楚。

听力材料

一个铅笔头

星期天早上起床后,我坐在院子里削铅笔,准备好做作业。

不一会儿的工夫,长的铅笔削好了,还剩下一个用得很短的小铅笔头。我按照拿铅笔的方法握了握它,太短不好握,心想:连握都握不住,更写不了字了,便不耐烦地顺手把它扔进土盆里。这个举动被在一旁洗衣服的姐姐看见了,她站起身,用围裙擦擦手,弯下身子,从土盆里把铅笔头拣起来。她一手拿起我削铅笔的小刀,一手把铅笔头按在桌上,在上面用力划,小刀插进笔杆。铅笔头裂开一道缝,她又拿起使劲一掰,铅笔开了膛,不长的一段黑铅露出来了。这时姐姐笑着对我说:“你看,这还能用,你不要轻易把它扔掉!”我不服气地说:“铅笔头用不了,现在剩下一段铅芯更写不了字了!”姐姐用手指了指我铅笔盒里的自动笔,说:“把笔芯装在那里,不就可以再接着使用了吗?”我顿时恍然大悟,深感姐姐比自己懂得多,就赶快把那段铅芯装进自动笔里,用它写起作业来。

这件事虽小,但对我教育很深。它告诉我,处处要想着“节约“两字才行啊!

部分答案:

听力部分:

1、把笔芯装在那里,不就可以再接着使用了吗?

2、站起身、擦擦手、弯下身子„„

3、不耐烦地扔掉,捡起再用,处处想着“节约” 基础知识部分:

五、1、武断

2、除夕

3、柔软

4、办法 阅读部分:

一、6、感慨

二、1、万物皆有所用

2、起因:仪山禅师让弟子打冷水。弟子把剩下的随手倒掉了。

经过:师傅见倒了剩水,对弟子进行教育。结果:弟子心有所悟,取法号“滴水和尚”。

3、第一段1-3自然段;第二段第4自然段;第三段第5自然段。

4、这样水得其用,花草树木也眉开眼笑,一举两得,又何乐而不为呢?

5、“一举”指用剩水浇灌花草树木;“二得”指水得其用、花草树木也眉开眼笑。“何乐

而不为”的意思是:为什么值得高兴的事却不去做呢?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篇5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并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当众演讲。

2、能联系课文语言环境,懂得课后作业中“瞎子”、“穿透”、“听|”等词的意思及其所带引号的用法。会用“由于”造句。

3、能根据课后提示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4、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领悟“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等这些句在文章中的作用。结合课文理解“我从你们身上看到一种可贵的合作精神”的意思,懂得课文所举两个事例的不同侧重点,领悟这两个事例在文章中的作用。

5、能根据实验的过程实验步骤以及实验现象,有顺序地记录下来,并注意在记录时有一定的侧重点。

6、能掌握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字词意思的方法,并在预习中加以运用。

7、诵读《古今贤文(真理篇)》积累传统文化知识。

8、写好钢笔字。处理好笔画繁简相差较大的字排列在一起时的位置和大小。情感目标

1、通过朗读、复述等一系列语言训练,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大胆实验、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获得“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的感受,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我牺牲的精神。

4、通过习作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和科学奥秘的兴趣。

5、诵读《古今贤文(真理篇)》,提高文化素质,学习做人的道理。

单元重难点:

1、在教师指导下,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通过朗读、复述等一系列语言训练,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大胆实验、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2、通过阅读课文弄明白“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通过搜集课外资料进一步体会海洋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3、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我从你们身上看到一种可贵的合作精神”。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与感受,获得“只有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我牺牲的精神。

4、能根据实验的过程实验步骤以及实验现象,有顺序地记录下来,并注意在记录时有一定的侧重点。通过习作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和科学奥秘的兴趣。

5、能掌握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字词意思的方法,并在预习中加以运用。诵读《古今贤文(真理篇)》积累传统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质,学习做人的道理。单元课时安排:

12.夜晚的实验2

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2

14.学会合作2

习作42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篇6

一、看拼音写词语。

cù yōng péng pài xiǎng shòu cāo zòng zì rú

()()()()

yōu jiǔ wū zéi qí yì fēi qín zǒu shòu

()()()()

二、组词。

祷()浅()增()敞()占()

寿()残()曾()尚()战()

三、根据句子选择词义。

巴:①粘住,依附在别的东西上;②奉承、谄(chn)媚;③盼望、期望。叔叔病了,可他挂念着工作,巴不得马上返回工作岗位。()

2.爬山虎巴在墙上,一步一步向上攀爬。()

3.要是有人巴结你,你可不能被他的花言巧语给蒙住了。()

晶:①物品,物件;②等级、种类;③性质;④体察出来好坏优劣等。

1.我国久有品茶的传统。()

2.柜台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商品。()

3.清明前采摘的龙井茶是名茶中的精品。()

四、在括号中填上带点词的反义词。

1.雾笼罩着大地,远处是模糊一片,只有近处小桥那么()。

2.鱼儿在水中游,一会儿聚拢,一会儿(),玩得多开心。

五、照例子把句子写具体。

例:设计师为我们设计楼房。

设计师精心地为我们设计造型新颖的楼房。银色飞机穿过云层。

2.灯光倒映在海面上。

六、填空并回答问题。

1.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有的像(),有的还好像在()。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

(1)“窃窃私语’的意思是。课文中哪句话把“窃窃私语”写具体了,用“——”划出。

(2)文中用了许多象声词,如“蜜蜂嗡嗡”。你能另外写几个吗?

(3)造句: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

1.品茶讲究茶具。茶具有各种质地,其中以宜兴的紫砂茶具、景穗镇的瓷茶具最受茶客喜爱。茶具的造型十分()有方形 圆形和扁平形的 南瓜形 梅竹形和各种动物形的()给茶具刻上()的花鸟山水、(),因而茶具就成了一件值得观赏的艺术晶。钦茶用这样的茶具,不是更有趣味么!

(1)给句子加标点并在括号内填空。

(2)用样子写词。

能工巧匠 花鸟山水

(3)给句子换种说法:饮茶用这样的茶具,不是更有趣味么!

(4)这段话是从、、几方面来介绍茶具的。

七、阅读短文,完成文后作业。

荔 枝

阳春三月,荔枝树大口大口地吮吸着甘露。树枝上长着如同翡翠一般的绿叶,枝头绽蕾扬花.花朵小巧玲珑,呈淡青色,香味沁人心脾,在簇簇绿叶陪衬下,显得更加娇嫩欲滴。

盛夏,成片成片的荔枝树长得茂盛极了,充满着生命的活力,累累的果实挂满了枝头。荔枝的果实先是青绿色,与绿叶相辉映,几乎分辨不出哪些是果,哪些是叶;渐渐地,果实青里透红,慢慢成熟起来;最后,又变成深红色——完全熟透了。

这时,漫山遍野的荔枝树,像是一个浓绿的世界!在那儿吊坠着无数串“红宝石”——荔枝,它们好似蹦跳的星火,红艳艳的,真是美极了。

要是你仔细观察荔枝的形状,就会发现它大而圆。外层的壳看上去还挺粗糙,浑身起“疙瘩”,“疙瘩”下面呈不规则花纹,仿佛盔甲一样。可是一剥开皮,啊哈!里外截然不同:先看见薄薄的一层膜;再剥开就可见瓤肉莹白似冰雪,圆滑鲜润,饱含水分。

荔枝的滋味.初熟的较酸,熟透后,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你如果拿一个,放进嘴里,嗬!这滋味无法形容,像葡萄一样水灵灵,像甘蔗一般多汁甘甜。

荔枝,深为人们所喜爱,尤其是南方人。那诱人的美味,令人百吃不厌。

l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绽蕾扬花:

沁人心脾:

2摘录描写“绿”这种颜色的词或短语。

3按“荔枝的生长、形状、滋味”给短文分段。

4用“ ”划出文中的比喻句。

八、作文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篇7

赣州市黄金实验小学

陈雪玲

讲评内容: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的试卷 讲评目标:

1、通过讲评,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计算人民币的方法及一步加、减应用,并巩固已学过的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2、通过讲评,使学生初步掌握用人民币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讲评重点:通过讲评,使学生熟练地用人民币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讲评难点:通过讲评,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地进行简单的人民币的计算。

讲评过程:

一、成绩情况分析

1、公布全班的整体成绩。

同学们,我们完成了第五单元的检测,通过阅卷,老师发现很多小朋友都完成的不错,大部分小朋友都考得较好,90-99分的同学有43人,80-89分的同学有14人,70-79分的同学有7人,60-69分的同学有5人。

2、表扬进步的学生

这次测试中,朱文慧、赖滨、梁霖、朱运祥、黄捷宁等同学有很大的进步,在这里特别表扬这些小朋友。

二、试卷讲评

本次测试全班大部分同学都考得不错,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审题不仔细,解决问题不够灵活,下面我们就对这次检测进行试卷讲评。

1、学生自查

先检查自己出错的原因,把自己能改正的题目改正过来,如果不知道的,就把把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

2、小组合作交流,生生互助解易质疑。下面我们进行小组交流:

(1)把自己已经解决的问题以及错误原因分析给小组同学听。(2)自己独立解决不了的问题请小组同学帮忙解决。(3)小组长把你们小组出错较多的题目记下来。

3、针对性进行讲解。

重点针对班上出错较多的题目进行讲解。

4、反思总结,自我改正。

谈话:问题解决了,试卷中的问题现在自己能解决了吗?请你把试卷中的问题改正过来好吗?

三、巩固拓展

出示相应的矫正练习,让学生进行巩固。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次考试讲评你有什么收获?

五、教学反思:

这次单元练习内容难度适中,所以大部分学生成绩较理想。今天这节课是单元练习内容讲评,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容易产生厌倦心理,会静不下心来学习,所以课前我也思考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教案 篇8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共有三篇课文。《蘑菇该奖给谁》讲的是小白兔与骏马赛跑落后了,小黑兔与乌龟赛跑,小黑兔提了冠军,可兔妈妈却把大蘑菇奖给了小白兔。形象地告诉学生要敢于同高手比,敢于向强者挑战。《骑牛比赛》全文分三个自然段,写了一位技术高超的骑手在骑牛比赛中的精彩表演给予人们的启示:高超的技术是靠长期刻苦锻炼获得的。《小松树和大松树》讲的是山上一棵小松树觉得自己长得很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树。课文批评了小松树缺乏自知之明、妄自尊大的行为。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单元的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本单元的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通过学习体会课文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单元的生字。 课时安排: 蘑菇该奖给谁…………………………2课时 骑牛比赛………………………………2课时 小松树和大松树………………………2课时 练习3………………………………… 3课时 蘑菇该奖给谁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童话,讲的是小白兔与骏马赛跑落后了,小黑兔与乌龟赛跑,小黑兔得了冠军,可兔妈妈却把大蘑菇奖给了小白兔。形象地告诉学生要敢于同高手比,敢于向强者挑战。 教学目标: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对话时的不同语气。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敢于和高手竞争,才能显示出示真正本领。 教材重、难点: 理解兔妈妈回家后与小白兔和小灰兔的一段对话。理解兔妈妈最后说的一句话和意思。 教学构想: 第一节课主要是把生字的读音读正确,认识应该认识的生字,把课文读熟为第二节课打好基础。第二节课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你内容。 学情分析: 这篇文章比较长,学生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难题,特别是人物之间的对话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认识3个偏旁。 学生学习过程: 一、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六课,读题。 2、这个课题是一句话,如果让你们给它加一个标点符号,你们会加什么标点?为什么? 3、(在黑板上画个特大的蘑菇)这个最大的蘑菇到底应该奖给谁呢?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个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精读课文,明辨事理 (一)学习3 、 4 自然段 1、自由读 3 、 4 自然段,读后小组讨论:兔妈妈应该把最大的蘑菇奖给谁?为什么? 2、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小黑兔得了第一名,是什么心情?得意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试着读一读。 小白兔落在后面了,又是什么心情?难为情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应该怎么读? (二)学习5 ― 7 自然段 过渡:刚才有的同学说要把最大的蘑菇奖给小黑兔,有的说要奖给小白兔,理由也很充分,让我们再朝下看,看看这个蘑菇到底该奖给谁。 1、自由读 5 ― 7 自然段,读后组内讨论:兔妈妈应该把最大的蘑菇奖给谁?为什么? 2、交流,相机指导朗读。(教师仍然只引导学生说出理由,不做任何结论。) (三)学习8 ― 10 自然段 过渡:同学们的意见仍然不一样,谁也不能说服谁,没关系,我们再接着往下看。 1、自由读 8 ― 10 自然段,读后讨论:兔妈妈应该把最大的蘑菇奖给谁?为什么? 2、交流,相机出示:因为他敢和高手比呀! ①什么叫高手? ②课文里的高手指谁? ③为什么说骏马是高手? ④为什么要跟高手比呀? 3 、再次讨论:蘑菇该奖给谁? (四)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其实在我们班上也有像小白兔一样的好孩子,他们处处和高手比,所以进步很大,大家能说说吗? 三、练习分角色朗读 过渡:在刚才辩论的过程中,同学们已经读得不错了,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个朗读高手,你们敢不敢和他比? 1、播放录音,学生边听边学习、体会。 2、你最喜欢哪个角色?为什么? 3、读读你最喜欢的角色的话,边读边在脑子里浮现这个角色说话时的样子。 4、指名分角色朗读。 5、学生评价:他们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6、小组分角色读。 板书设计: 蘑菇该奖给谁 小灰兔 小白兔 作业设计: 读熟课文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不同的语气。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尤其是对兔妈妈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3、通过读课文,你们知道了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要敢于同高手比,敢于向强者挑战。) 二、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1、你们能告诉老师,你们怎么知道读哪只兔子的话该用什么语气呢?分角色朗读课文。 2、老师奖励你们,我们一起表演课本剧,好吗?自由组合表演。上台表演。评选最佳表演。 三、教学生字 1、读生字卡片,巩固字音。 2、教学新偏旁。 练:绞丝旁,跟丝线有关,跟读两遍,书写新偏旁。 参:私字头,书写新偏旁,跟读两遍。 军:秃宝盖,跟哪个偏旁很相近?有什么区别?跟读两遍。 3、自学课后生字的笔顺,边学边书写。 4、反馈检查 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这些生字?师重点提示: 练:第6笔是横折钩,那一小横千万别忘记写,右边不能写成“东” 乌:跟“鸟“有点像,为什么没有一小点?引导学生从“乌”的字义上想。(乌鸦全身黑黑的,边眼睛也看不出来了) 5、指导写字 6、师重点提醒以下几个字: 参:下面的三撇不要写成横,长短要有变化。军:下面的“车”中间一竖要写在竖中线上。提:左窄右宽。 加、敢:左右等宽。 7、师范写生字,生描红。 8、生临写生字,师巡视指导。 9、我们都记得,怀素写字时,总是先看清――记住――再――所以他成了有名的书法家。我们写字时,也要吸取好的经验。 10、学生描红,注意刚才提到的注意点,教师巡视指导。 11、反馈,表扬写字写得美观、写字姿势正确的同学,指出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的毛病。 板书设计: 不奖小黑兔 得意 跟乌龟比 蘑菇该奖给谁 敢于和高手比 奖 小白兔 难不情 跟骏马比 作业设计: 预习《骑牛比赛》 课后反思: 骑牛比赛 教材分析: 《骑牛比赛》是国标本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全文分三个自然段,写了一位技术高超的骑手在骑牛比赛中的精彩表演给予人们的启示:高超的技术是靠长期刻苦锻炼获得的。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讲述课文故事。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懂得高超的`技术是经过长期艰苦努力得来的,只有不怕吃苦,经得起摔打,才能学到真本领。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是第3自然段骑手所说的话。 教学构想: 采用有趣的识字游戏激发学生认识生字的兴趣,在认字的基础上把课文读通读顺。 学情分析: 这篇文章中认字比较多,课文比较长,对学生的读课文制造了很大的困难。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 出示“比赛”一词 小朋友知道的比赛有哪些? 小朋友知道的比赛项目真多,下面我们来欣赏几个比赛画面。(播放各种比赛的画面) 师:比赛充满着趣味,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了骑牛比赛。(出示课题,齐读) 师:骑牛比赛到底是怎样的?你们想不想看一看这个比赛?想那是要门票的哦!你们把课文读好了,就等于拿到门票了。 二、初读 正音 师:读书是有要求的,出示要求:1.看清音节,读准字音。2.朗读课文,读音正确。 出示: tè bié xìng zhì bó bó guān zhòn jǐ wèi 特 别 兴 致 勃 勃 观 众 几 位 liǎn miǎo zhōn jì yì chāo 两三秒 钟 技 艺 高 超 3、出示:好几个骑手骑在野性大发的公牛背上,只有两三秒钟就摔了下来。有一个骑手技艺高超,尽管公牛疯狂地上下蹦跳,他还是牢牢地骑在牛背上。 指名读一读。 三、学习重点句 师:读得很好,恭喜大家拿到了入场券。读了课文,大家说应该到哪儿看?(南美洲) 师:南美洲在地球西半球,离我们很远很远,怎么去?(坐飞机) 师:数小时后,我们终于到达南美洲了,现在我们就是观众了,你进入赛场最想看到什么? 师:看比赛前,老师有个要求:仔细看录像,看看牛的表现如何?骑手们的表现又怎么样?(板书:牛、骑手)(播放录像,学生观看) 师:牛的表现怎样? 师:小朋友看得真认真,那课文又是怎样描写这一精彩场面的?请到课文第二段中找一找,用“――”画出来。 师:你找到了哪些句子? 出示:好几个骑手骑在野性大发的公牛

黄河之滨 第十二册第四课 教案 篇9

(2010-05-17 14:54:59)转载 标签: 教育 分类:常规教案

第4课 黄河之滨

教学目标:

一、能够积极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喜欢黄河地区的民歌及民间音乐,并乐于了解其音乐文化。

二、能够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及情感演唱《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并能给这首歌设计一种演唱形式。

三、聆听女声合唱《看秧歌》,感受、体验歌曲欢快、活泼、风趣幽默的音乐情绪以及山西民歌的地方特点。

四、聆听河北吹歌《小放驴》及板胡独奏《大起板》,能够听辨管子、唢呐、板胡的音色。感受、体验《小放驴》那风趣、泼辣的音乐情绪及河北民间音乐的地方特点,感受、体验《大起板》那热情、奔放的音乐情绪及河南民间音乐的地方特点。教学重点:能够积极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难点:,喜欢黄河地区的民歌及民间音乐,并乐于了解其音乐文化。课时安排:3课时 教材分析: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是影片《铁道游击队》的插曲。歌曲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由三个乐段组成。

《看秧歌》:是一首根据山西祁太秧歌改编的女声合唱曲。这首歌可分为三部分,歌中有许多方言性的唱词,较多地使用了衬词,使用了五声性调式 的七声音阶构成旋律。

《小放驴》:是一首在河北广为流传的民间乐曲,其音乐体裁属于河北吹歌。从 结构上看,它采用了起、承、转、合、再转、再合的形式,可谓严 谨、工整。《大起板》:是根据“河南曲子”中的《小调大起板》改编而成的板胡独奏曲。歌曲有一个引子,四个乐段,第一个段落带有河南曲子的典型特征; 第二个段落频繁地变换节拍,采用跳动的节奏;第三个段落音区高、速度加快,重现了热情奔放的音乐情绪;第四个段落速度更快、力 度更强,并将音乐情绪推向高潮。

总第 课时

课题:

4、黄河之滨(第1课时)

课型:综合课 教学目标

1、能够积极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喜欢黄河地区的民歌及民间音乐,并乐于了解其音乐文化。

2、能够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及情感演唱《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并能给这首歌设计一种演唱形式。教学重点:能够积极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喜欢黄河地区的民歌及民间音乐 教学难点:在学习中喜欢黄河地区的民歌及民间音乐,并乐于了解其音乐文化。教学方法:综合法、演唱法、编创法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学习歌曲(1)导入

导:中国的母亲河是什么河?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世界第五大河。在黄河两

岸,生活着勤劳、勇敢的黄河儿女们。由于受地理位置及人文风俗的影响,黄河

形成了许多有特点的音乐,今天就让我们走近黄河,听听黄河边上的音乐。(2)简介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导: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是影片《铁道游击队》的插曲。歌曲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抗击侵略者的爱国主义精神及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战士们就像

黄河一样,不屈不挠,用自己的毅力与勇敢战胜了敌人。(3)初听歌曲

导: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的情绪如何?(3)复听歌曲

导:歌曲的力度有什么变化?要用什么样的速度来演唱?(4)师范唱歌曲(5)学习歌曲 A、齐唱,师指导唱 B、分组唱

C、跟音乐伴奏演唱(6)设计演唱形式

仔细聆听 指名说 仔细聆听 指名说 仔细聆听 齐学

导:你知道哪些演唱形式?我们刚才的演唱属于哪种演唱形式?那你能根据歌曲

特点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吗? A、小组设计演唱形式 B、集体演唱 C、交流、评议

三、组织下课

小组完成

小结:黄河边上的歌曲很多如黄河一般,气势磅礴,也有一些是温文宛尔的,希

齐唱 望同学们回去的时候能再去找找有关黄河的歌曲。

集体交流

板书

设计 教后

反思

总第 课时

课题:

4、黄河之滨(第2课时)

课型:综合课 教学目标

1、能够积极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喜欢黄河地区的民歌及民间音乐,并乐于了解其音乐文化。

2、聆听女声合唱《看秧歌》,感受、体验歌曲欢快、活泼、风趣幽默的音乐情绪以及山西民歌的地方特点。

3、聆听河北吹歌《小放驴》,能够听辨管子、唢呐的音色。感受、体验歌曲那风趣、泼辣的音乐情绪及河北民间音乐的地方特点,教学重点:在欣赏中感受、体验山西民歌及河北民间音乐的特点。教学难点:喜欢黄河地区的民歌及民间音乐,并乐于了解其音乐文化。

教学方法:综合法、欣赏法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聆听《看秧歌》(1)导入

导:你知道黄河流经了哪些省吗?今天就让我们来听听山西民歌《看秧歌》(2)初听歌曲

导:歌曲给你什么感觉?情绪是怎样的?

仔细聆听

动(3)复听歌曲

导:歌曲的旋律是跳动、起伏、夸张的?还是平稳、舒缓、安静的?(4)演唱歌曲乐句

导:让我们来唱唱歌曲的第一句,看谁最能唱出山西民歌的音乐特点?(5)再听全曲

导:让我们再来听听歌曲,并跟着歌曲一起唱一唱。

2、聆听《小放驴》(1)导入

指名说 仔细聆听 指名说

齐唱

仔细聆听 指名说

导:《看秧歌》欢快、活泼、风趣,带着浓浓的山西气息,让我们来听听河北民间

乐曲,看看河北的音乐给我们什么感受?(2)初听乐曲

导:歌曲给你什么感觉?有什么特点?(3)理解河北吹歌

导:河北吹歌——流行于河北民间的吹打音乐。河北吹歌以管子、唢呐作为主奏

乐器,吹奏码大多是民歌和戏曲唱腔,因而得“吹歌”之名。(4)复听乐曲

导:再来听听歌曲,说说唢呐和管子的音色分别是怎样的?(5)演唱主题音乐(6)再听乐曲

导:让我们再来听听音乐,说说音乐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

三、组织下课

小结: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黄河的音乐?

仔细聆听 指名说

仔细聆听 指名说 齐唱 仔细聆听

指名说

板书

设计

教后

反思

总第 课时

课题:

4、黄河之滨(第3课时)

课型:综合课 教学目标

1、能够积极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喜欢黄河地区的民歌及民间音乐,并乐于了解其音乐文化。

2、聆听板胡独奏《大起板》,能够听辨板胡的音色,感受、体验《大起板》那热情、奔放的音乐情绪及河南民间音乐的地方特点。

教学重点:感受歌曲热情、奔放的音乐情绪及河南民间音乐的地方特点。教学难点:喜欢黄河地区的民歌及民间音乐,并乐于了解其音乐文化。

教学方法:比较法、欣赏法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聆听《大起板》

动(1)导入

导:今天让我们再来听一首黄河边上的歌曲,河南民间音乐《大起板》。(2)初听乐曲

导:歌曲带给你什么感受?有什么特点?可以分为几个乐段?(3)简介板胡

导:刚才我们听的这首乐曲就是由板胡演奏的,它的声音有什么特点?(4)聆听第一部分

导:它的力度、速度是怎样的?(5)聆听第二部分

导:乐曲的力度、速度发生了什么变化?(6)哼唱第二部分旋律(7)聆听第三部分

仔细聆听、指名说

指名说

仔细聆听 指名说 仔细聆听

导:旋律的高低起伏变化大吗?这段音乐给你什么感觉?和前两部分有什么不指名说 同?

(8)哼唱第三部分旋律(9)聆听第四部分

导:力度、速度发生变化了吗?(10)哼唱第四部分(11)复听全曲

导:边听边来想想《大起板》的音乐有什么特点?

2、比较三首乐曲(1)导入

导:《看秧歌》、《小放驴》、《大起板》这三首乐曲各有什么特点?

看秧歌

小放驴

大起板

齐唱

仔细聆听、指名说

齐唱 仔细聆听 指名说 齐唱 仔细聆听

方 音乐特点 演奏乐器

指名说

三、组织下课

小结:不同的地方有不一样的音乐,这些音乐也有着各不相同的特点。中国地大物博,民歌的各类还有很多,民歌的特点也还有很多,都等着我们去发现它们!

看秧歌

小放驴

板书 地

设计 音乐特点

演奏乐器

教后

反思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篇10

一、填空题。

1、873毫升=()升790立方分米=()立方米1.2立方米=()立方厘米354毫升=()立方厘米

2、长方体或正方体()个面的()叫做它的表面积。

3、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的()。

4、长方体与正方体都有()个面,()个顶点和()条棱。正方体是()的长方体。

5、填写合适的单位名称

电视机的体积约50()。指甲盖的面积约1()一瓶色拉油约4.2()

一个铅笔盒的体积大约是400()一颗糖的体积约2()一个苹果重50()

6、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它的表面积扩大()倍,体积扩大()倍。

7、一个长方体水箱的容积是200升,这个水箱的底面是一个边长为50厘米的正方形,水箱的高是()厘米。

8、一个棱长为6厘米的正方体药盒,它的表面积是(),它的体积是()。

二、判断题

1、一个长方体中,最多有8条棱完全相等、6个面完全相同。()

2、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体积相等,那么,它们的表面积也相等。()

3、棱长为6 cm的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4、一个箱子的体积一定比它的容积大。()

5、物体的体积越大,所占的空间就越大。()

三、选择题

1、一袋牛奶大约有250()。A、升B、平方厘米C、立方米D、毫升

2、把一个正方体分割成两个小长方体后,表面积()。A、不变B、比原来大了C、比原来小了

3、用一根长()厘米的铁丝正好围成长6厘米、宽5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框架。

A、26B、117C、52D、60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从4.5 cm增加到6 cm,那么表面积增加了()。

A、27 cm2B、94.5 cm2C、216 cm2D、124.875 cm25、棱长1 m的正方体可以切成()个棱长为1cm的正方体。

A、100B、1000C、100000D、1000000

五、解决问题。(1、榕欣小学校园里有一块边长9米的正方形试验田,平均每平方米收土豆1.5千克,这块试验田共收土豆多少千克?

2、学校要挖一个长方形状沙坑,长4米,宽2米,深0.4米,需要多少立方米的黄沙才能填满?

3、一个长方体机油桶,长8分米,宽2分米,高6分米.如果每升机油重0.72千克,可装机油多少千克?

4、在一个长20米,宽8米,深1.5米的长方体蓄水池里面贴瓷砖,瓷砖是边长为0.2米的正方形,贴完共需瓷砖多少块?

上一篇:在教学中真正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下一篇:传统文化传承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