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下的公司法适应性改进策略

2022-05-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本文就共享经济背景下,企业开展公司法适应性改进方式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共享经济;公司法;适应性改进;

一、共享经济概述

共享经济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部分研究学者提出的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旨在利用社会闲置资源获取收益。共享经济的实现,是对资源使用权的一种有效利用,需要凭借作为信息交换场所的中间机构实现,目前已发展为线上、线下两种主要模式,以互联网作为闲置资源信息传递与共享的平台,再在线下对相关资源进行调度。

(一)共享经济的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观念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消费欲望的提升,使得人们拥有了更多的资源,而这些资源并不是所有都能真正发挥其使用价值,这些过剩的资源闲置下来,就是造成大量的浪费,而将这些资源集中起来,通过共享方式暂时转借资源的使用权并收取一定的报酬,不仅可以提升资源的使用率,减少浪费,还能降低物资的使用成本、创造更多的价值,这就是催生出共享经济的前提。共享经济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资源使用权的暂时性转让,互联网平台是实现共享经济中信息共享与传递的重要途径,因此为了保证共享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必然要将互联网安全维护放在重要位置,以保证共享信息在分享者与使用者之间的有效传递。共享经济在推动资源高效利用方面表现出了较好的效果,并在日常生活中发挥起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发展势头较猛的共享单车正是共享经济的典型代表[1]。

(二)共享经济萌生背景

共享经济的发展,必须依托网络信息平台,而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互联网、移动通信行业,为共享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机。首先,我国移动通信三大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始不断优化网络服务,使得我国的移动互联网覆盖率快速提升,网民数量也随之稳步增长,为共享经济的出现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共享经济的便捷性以及低廉的成本获得了消费者的一致青睐,成为推动共享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最后,移动支付方式的出现,为线上经济行为提升了更多便利,为共享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环境。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共享经济从萌生到现在短短几十年时间,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二、公司法与公司经营管理的关系

公司法对于公司经营管理的作用体现在对企业经营管理的约束和要求,以及指导各类型公司在新的经济环境下的发展。企业通过公司法,可实现降低经营成本、增加盈利的目的,同时还可展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发展前景,吸引市场投资。公司法对于企业与员工之间签署契约合同,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方针,能够有效解决合同纠纷、合同谈判等各种问题。公司法的产生,对于公司的经营管理提出新的要求与挑战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市场价值,加强了公司管理层和员工之间的契约精神。公司法对公司经营管理的适应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适应经济发展,鼓励投资

公司法降低了公司创立注册金额的限度,同时改变了资本的确定制度、增加了公司商业活动从事范围,以及知识产权比例、设立单人公司等限制。通过宽松的政策和条款,使公司能更好地吸引融资、投资,获得更充足的资金支持,从而能更多方面、多层次地发展自身业务。

(二)以市场为导向,完善公司治理

公司法还有效减少了政府部门对于公司经营管理的干预,提高了管理层、董事以及股东等的自主自治权利,保证了股东以及管理层在公司决策中的主导地位,使公司管理层和股东能立足于公司经营发展的需要,作出更有利于公司发展的人性化决策和更为准确的市场定位,在保证管理层创造力的同时,还提高了对企业员工的正当权益的保护。

(三)突出强调公司的社会责任

公司法不仅提出了公司内部经营管理的要求,同时提出了公司需承担的社会责任及要求,即要求公司制定完善的企业管理监督制度,通过引入信用评价制度,在保证公司董事、大股东的权益的同时,同样保证小股民的权益,使公司的发展更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三、公司到公司法的变革

(一)对公司边界的审视

共享经济的发展,对于企业公司发展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不仅改变了人们对公司经营的传统看法,同时也突破了公司的边界,使人们重新对公司进行定义。在传统定义中,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的核心目的,因此在开展经营业务时,为了尽可能地降低成本,企业会将内部增值幅度较小的业务外包给其他企业,而共享经济的业务外包则与传统认知不同,在企业角色及利润分配方面都表现出了全新的解读方式。以打车软件为例,在相关业务的开展过程中,打车软件平台公司与司机是否是雇佣关系?司机的角色定位是什么?这些问题已无法以明晰的概念作出解答。公司的边界模糊,而业务的开展范围更广。

(二)契约的重新选择

在市场活动中,买卖交易是最基本的要求。在传统的生产经营概念中,企业通过买卖交易实现对企业内部组织及相关交易行为的管理。在交易过程中,为了减少交易双方的争议,一般会通过签订契约的方式保证买卖交易的顺利进行。通常情况下,契约的签订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纵向一体化的实现,另一种是通过签订长期的契约实现。以我国当前的市场发展状况,还不存在具备完备契约的一体化组织。而纵向一体化的实现,则可通过不完备契约实现,并使企业内部的各个部分有效联系起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对契约的重新选择,是推动共享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三)组织规范变革

共享经济的出现,对传统组织规范也提出了变革要求。在当前比较流行的共享汽车模式中,司机与共享信息平台之间的合作,需要通过对双方的责任和义务进行规范,实现双方的组织规范变动,才能达到双方的稳定关系,保证资源的合理共享。这种责任和义务规范需要以相关的法律法规入手,由公司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的制度规定进行完善,组织规范变动才能得到有力支持,并为共享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强大的动力。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长期战略谋划,在正确的方向引导下,实现企业内部的和谐统一,并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保障消费者的福利,使公司在共享经济运营模式中获得发展的根本动力。

四、公司法适应性调整分析

(一)组织域重新界定

企业的发展变化,是通过对市场中各种信息作出的反应,但这种变化是基于许多固定不变的规律而发生的,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重要特征被保留,而一些不重要的特征则不断被弱化。如起源于19世纪的企业科层制,曾为企业的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通过将企业作为一个类似于国家的组织来看待,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更为有序,如此一来,就为当时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布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井然有序的企业管理制度对企业发展存续很有必要,随着不同时代的更迭,对应的供需市场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就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看,市场对企业的需求早已不仅仅是曾经传统粗放的管理体制了,在互联网经济时代,对于曾经的企业科层制来说,早已无法满足当代市场环境的综合需求,许多传统行业正在被淘汰,因此,科层制已在很多公司中消失。随着互联网经济的飞速发展,时至今日,造就了共享经济的这一新的经济组织形式的涌现,这个组织有着特有的社会属性,在这个组织中,销售渠道改变了,组织域的界定也发生了变化,共享经济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科层制必将会被完全取代[2]。

(二)与社会实际相结合

公司法的改进,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这种适应性改进就从社会本身入手,从社会实践中取材。创新观念是推动公司法适应性改进的重要动力,因此应突破传统观念和制度的桎梏,不断融入创新,才能获得新的发展。在展开公司法适应性改进时,需基于国家政策和经济发展趋势,保证公司法促进公司朝向两个层次转化,即从对公司法的关注大方向、从行为导向来向结果导向进行过渡转移,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引导和管理这方面的工作;另外一个转化层面就是对于公司法的升级和优化质量来讲,一定要结合当前市场的主要经济形势,来对公司法整体的权利组织架构进行综合审视,从而促进对公司法的完善。理清相关监管部门和企业之间关系对于公司法的优化来讲属于第一要义,与此同时,还需理清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多方主体在利益关系中的身份确定和承担的责任需要明确。

五、结语

共享经济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公司组织形式,由此也引发了对公司法的变革需求。在对公司法的适应性改进中,应从组织域重构和适应社会发展实际需求两个方面出发,作出相应的适应性调整,才能使企业快速适应共享经济新环境、新形势,抓住发展的新契机,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使企业获得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凡.基于共享经济下的公司法适应性改进方式探究[J].法制与社会,2021(2):39-40.

[2]韩文.共享经济下公司法的适应性改进:基于Uber案的组织学思考[J].河北法学,2017,35(1):143-151.

上一篇:数字经济下大学生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下一篇:同轴开关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