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高级衔接招生机制改革分析

2022-05-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法国正在推进的“高大衔接”招生机制改革是一场以促进学生学业与职业成功为根本宗旨的改革,其改革动因源于法国高中毕业会考在高校人才选拔培养中作用的弱化。为促进“高大衔接”,法国围绕高中教育、中介性考试、高等教育三大领域进行了系统改革,并呈现出四个主要特点:一是多方协同的“高大衔接”改革模式,二是强调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三是构建学生学业与职业发展的指导系统,四是重视基础知识与核心技能的课程设置。尽管法国“高大衔接”招生机制改革的成效还有待实践检验,但其“三位一体”系统改革的思路与方向,对深化我国新一轮高考制度综合改革,尤其是优化我国“高大衔接”制度设计依然具有可资借鉴之处。

关键词:法国高考;高大衔接;招生制度;高中课程;考试科目

所谓“高大衔接”是指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升学衔接,简称“高大衔接”。“高大衔接”机制问题是学历教育系统改革的重要问题,它在根本上影响着各类中高级专门人才的选拔与培养。为改进“高大衔接”,促进学生学业与职业成功,法国围绕“高大衔接”所涉及的高中教育、中介性考试、高等教育三大领域进行了系统改革。探讨法国“高大衔接”招生机制改革,对当前我国深化新一轮高考制度综合改革,尤其是优化我国“高大衔接”制度设计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一、法国“高大衔接”招生机制改革的动因

法国实施“高大衔接”招生机制改革既有内因又有外因,内因主要源于高中毕业会考“跳板”作用的削弱,即发挥人才选拔培养有效性的弱化,难以满足学生学业或职业成功的需要;外因主要源于外来制度的学习,特别是受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高中毕业会考制度设计及其实践经验的启发。这些内外因素共同构成了法国实施“高大衔接”招生机制改革的现实背景。

(一)考试“跳板”作用的削弱

法国教育部长让•米歇尔•布朗盖(Jean-MichelBlanquer)指出,高中毕业会考(Baccalauréat,又称“业士学位制度”)是一项伟大的制度,在法国一直发挥着高等教育“跳板”的作用,但是近年来其有效性遭到极大削弱,它的“跳板”作用已不再明显,最显著的表现莫过于高中毕业会考的通过率与大学学业的失败率同时攀升。据统计,法国高中毕业会考的通过率,1946年仅为4%,1953年为6%,1965年为12%,1970年为20%,1983年升至27%,1995年三类会考的平均通过率为74.9%。Ⓒ进入21世纪后,法国高中毕业会考的通过率再度持续上升,2013—2017年分别为86.8%、87.9%、87.8%、88.5%、87.9%Ⓒ,到2020年普通类和技术类的会考通过率已达到90%Ⓒ。如此高的通过率致使会考“已经不再肩负选拔功能而更趋向于中学教育毕业考试”,同时也“已经无法考查与衡量出学生真正的学习能力水平”④,因此,会考的有效性、权威性不仅受到社会质疑,甚至出现存废之争。

另一方面,法国政令规定,公立综合大学必须接收本学区内获得高中毕业会考证书的学生Ⓒ。然而,法国教育部认为,虽然高中毕业会考为学生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高中毕业会考并没有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做好准备。2017年统计显示,通过高中毕业会考进入大学的只有27%的学生在3年内获得毕业证书,4年内也只有39%的学生顺利毕业,剩下61%的学生选择放弃最初的学业(第一年后为33%,第二年后为13%),或转而接受其他培训;而对于技术类和职业类的学生而言,进入大学后的学业失败率则更高,分别只有7%和2%的人在3年内获得大学毕业证书。⑥正如有研究指出,“高中阶段本应该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但高中毕业会考通过率的逐年攀升与大学辍学率的居高不下说明整个教育体制存在问题。”Ⓒ因此,法国推动“高大衔接”招生机制改革势在必行。

(二)他国考试制度的学习

长期以来,法国高中学生需要在2年内至少通过12次考试才能取得高中毕业会考证书。然而,耗费大量精力和金钱组织的考试却并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多次而集中的考试,既不利于高二、高三学生的正常学习安排,也使学生容易产生考前突击准备的应试学习思想,这不仅违背知识学习的积累性规律,而且导致高中阶段为接受高等教育或职业发展做准备的学习过程被阉割。为改变这一状况,2017年11月,法国教育部长让•米歇尔•布朗盖委托皮埃尔•马蒂奥特(PierreMathiot)组建团队研究高中毕业会考改革事宜。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皮埃尔•马蒂奥特先后访问和会见了大约100个组织和机构的代表,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高中毕业会考组织及其在接受高等教育方面的作用等进行国际调查,调查对象涉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大部分成员国,包括意大利、芬兰、西班牙、德国、瑞典、卢森堡等,调查问题聚焦于高中毕业会考的科目、考试次数以及平时考试成绩与最终考试成绩赋分比例等。

调查显示,关于高中毕业会考的科目,芬兰的高中毕业证书申请者须参加至少4门考试,其中数学、第二外语和外语测试分为两种难度级别,申请者可自由选择所要参加考试的级别,但至少通过一项考试的最高级别;意大利的高中毕业会考,一般由3次笔试和1次多学科口试(多学科讨论会)组成,口试内容涵盖所有科目和高中最后一年的课程;西班牙的高考毕业会考,通常需要2年的准备时间,考试主要涵盖4门主要科目,但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最终成绩并获得大学入学资格,还可以选择更多的科目。关于高中毕业会考的时间与次数,OECD的37个国家中,有27个国家在中学教育结束时进行最终考试,并且大多数国家将考试的次数限制在4次左右。关于高中毕业会考的赋分比例,很多国家将平时考试成绩纳入到高中毕业会考之中,如瑞典、德国、西班牙、荷兰、意大利、卢森堡的平时成绩占比分别为100%、66%、60%、50%、40%、33%。Ⓒ这些来自于其他国家高中毕业会考的普遍做法与经验为法国高中毕业会考改革提供了重要参考。

(三)学生学业与职业成功的需要

促进学生学业与职业成功是法国实施“高大衔接”招生机制改革的核心目标。为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与需求,法国教育部组织了大规模在线咨询调查,在收到的4.6万份回复中有4万份来自高中生。结果显示:高中生必须要学习能够使他们在未来高等教育学习或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的学科与方法。然而,无论是学科还是方法都还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学习,而且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明显缺乏衔接性。究其原因,在于学生进入高中后缺乏相应的学习规划指导,如调查发现有52%的普通高中学生虽然选择科学,但却进行着全科系列课程的学习,而这些选择科学的学生中又有40%的学生表示日后并不想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这表明法国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存在较大的衔接裂隙。

此外,法国“高大衔接”招生机制改革还源于对学生基础教育阶段国际测评的反思。进入21世纪后,法国在PISA、TIMSS和PIRLS等教育国际测评中均表现欠佳Ⓒ,这些测评结果不仅令法国教育界感到担忧,也促使法国政府开始深刻反思现行的考试制度。经过多次调查与讨论,法国政府于2020年10月发布了高中毕业会考改革方案,即《业士学位:2021》(Baccalauréat:2021),该方案明确指出:现行高考毕业会考制度已经不再能够保证学生将来的成功,因此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的目标是通过高中毕业会考(普通类和技术类)改革,使其成为学生未来成功的关键性步骤,同时保证职业类的选择也是一条通往卓越之路。

二、法国“高大衔接”招生机制改革的主要举措

“高大衔接”是一项涉及高中教育、中介性考试和高等教育三大领域的复杂制度体系,因此,“高大衔接”招生机制改革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它需要三者的协同改进才能发挥有效作用。法国为促进“高大衔接”,对高中教育、高中毕业会考和高等教育三大领域进行了“三位一体”的系统化改革。

(一)高中教育的改革

1.变革高中课程设置

1993年,法国将高中分为普通高中、技术高中和职业高中三类,普通高中又分为文科、科学和经济与社会科三个专业方向。而为弥补学生通识教育的不足,并避免学生被过早的分类,2018年法国教育部颁布《迈向新的业士学位2021:普通轨方向的结束》的改革方案,取消了普通类分科。2019年,法国高中课程被分为三类:一是应对未来挑战的、共同的、人文的和科学的文化基础共同课程;二是由学生自主选择并重点发展的专业课程;三是助力高中专业发展并为进入高等教育做准备的选修课程(见表1)。技术类维持原有分科,共同课程与普通类相似,只将科学教育换成数学;专业课为健康与社会科学技术、实验室科学技术、设计与应用艺术科学技术、工业与可持续发展科技、管理与经营科学与技术、酒店和餐饮科技6类;选修课为体育、艺术、现代语3门。Ⓒ关于选课的要求,高中所有学生都需参加共同课程的学习,以拓宽视野。高二时,在专业的指导下,结合未来高等教育专业方向或职业方向选择3门专业课程进行学习;到高三时,从已选的3门专业课程中再选择2门进一步学习,并作为毕业会考时的考试科目。在选修课的选择上,学生可以在高二时选择1门进行学习,在高三可再增选1门选修课学习。Ⓒ

不难发现,法国高中课程改革,一方面以课程设置的精简来增加学生的专业学习时间,以更好地为未来的高等教育专业学习或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一方面增设经济与社会科学、数字科学与技术、历史地理学、历史-地理与地缘政治学、数字与计算机科学等新课程,以促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当代世界,并做好迎接未来挑战的准备。简言之,法国高中课程的改革以课程的精简和内容的更新为重点,通过增强高中课程的简洁性、选择性、方向性与未来性,为学生减负,促进深度学习,以加强学生未来高等教育专业或职业选择的内在关联,进而达到加强“高大衔接”的目的。

2.强化生涯导向教育

生涯导向教育是法国高中教育改革的又一重要内容。长期以来,由于法国高中生涯导向教育的缺失,导致很多学生在课程、专业以及职业等选择方面出现较大偏差。因此,2020年10月法国教育部发布的高中毕业会考改革方案,明确将生涯导向教育作为高中阶段的重要教育内容,具体包括:每周2个小时的个性化辅导,主要用于巩固书面和口头表达;每年54个小时专门用于强化指导,使学生了解相关行业和课程等,并为他们下一步的学业或职业生涯的选择做准备。Ⓒ在实施层面,高一时,组织学生进行数字化定位测试,让每个学生了解和掌握本人法语与数学的能力水平;高二时,在相关指导下,选择学习的专业领域,包括高二时所要学习的3门专业课,以及高三时将继续深入学习并作为会考考试科目的2门专业课;高三时,以专业选择、志愿填报等指导为主,切实为升入高等院校或职业选择做准备。

(二)高中毕业会考的改革

1.引入平时成绩

法国高中毕业会考改革最重要的举措是引入平时成绩,即将平时成绩(LeContrleContinu)与终考成绩(LespreuvesFinales)一起计入会考总成绩,二者占比分别为40%和60%。终考成绩由5项成绩构成,包括哲学、大型口试(GrandOral)、专业课1、专业课2以及法语,其中哲学占8%(技术类为4%);大型口试占10%(技术类为14%);专业课1和专业课2各占16%;法语占10%。平时成绩(40%)由共同评估成绩(NotesdesvaluationsCommunes)和学校报告成绩(BulletinsScolaires)构成,其中学校报告成绩占比10%,共同评估成绩则由科学教育(技术类的为数学)、历史—地理学、现代语A、现代语B、体育和1门结业课程(即高二时的3门专业课中未被选择为终考科目的那门专业课)成绩组成,并且每一项均占比5%(见表2)。平时成绩的引入,意味着在每门课程周期内都会组织学生进行共同测试。而为了保证考试环节的公平和公正,法国教育部将建立一个“国家数字学科数据库”(BanqueNationaleNumériquedeSu-jets),所有考试试题将来源于该数据库。在评卷环节,试卷将匿名送至校外,由校外教师进行评阅,以保证考试结果的客观公正。Ⓒ概言之,法国高中毕业会考引入平时成绩,在本质上是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它体现了对学生持续学习作用的高度重视,有利于为学生未来的高等学业学习或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的知识或技能基础。

2.增设口试

“学会口头表达,对学习、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活至关重要”Ⓒ。法国高中毕业会考改革的另一项重要举措是增加口试。具体而言,在艺术、外国语言与文学、法语等科目的考试中增设口试环节,并专设大型口试科目。其中,艺术、外国语言与文学两门专业课考试分别由笔试和30分钟、20分钟的口试构成,如果学生选择这2门专业课作为终考科目,其分值均占16%;在法语考试中,口试占该门考试分值的一半(5%),而在大型口试中的分值则达到10%(技术类考生更是高达14%)。Ⓒ口试不仅分值占比高,而且考试标准严格、考试流程规范。以大型口试为例,口试过程有两名来自不同学科的教师担任考官,一名来自于学生所选择的两个终考科目之一,一名来自于其他专业课。考官将从考生的知识水平、辩论与知识联系能力、批判性思维、表达流畅程度以及说服力等方面对考生进行考核。整个考试持续20分钟(考前准备20分钟),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提问环节,时间为5分钟,问题主要是考生提前向考官提交的两个与所选2门专业课相关的问题。口试开始后,考生需要解释为什么提交这些问题,并就问题展开回答与论述;第二个阶段,与考官交流,时间为10分钟,考官会询问更多专业有关的细节,考生需更加深入地思考,重点考察考生的专业知识和辩论能力;第三阶段,与考官讨论学习计划或规划,时间为5分钟,考生需要就不同阶段的计划或规划,如参加会议、实习方向选择以及毕业后个人规划等方面的情况进行阐述,考官重点关注考生个人想法的表达方式和动机等。Ⓒ

(三)高等教育界的联动

1.启动《学生计划》

2017年7月,法国高等教育、研究与创新部部长弗雷德里克•维达尔(FrédériqueVidal)发起了一项关于“学生接受与成功”的咨询活动,在经过250多名教育参与者为期3个月的协商讨论后,丹尼尔•菲尔特拉(DanielFilatre)在10月19日的咨询报告会上指出,当前“高大衔接”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高中生不仅没有为他们的继续教育或未来的职业做好准备,而且还存在选择困难以及指导过程不公平等。④在该咨询活动提交的正式报告———《学生计划:支持所有人走向成功》(Plantudlants:AccompagnerChacunVerasLaRéussite)中也指出:“高中和大学之间没有足够的沟通,没有足够的信息提供给学生和他们的家庭,而且高等教育也没有考虑高中生的情况,包括动机、才能、人口统计的预期等。”Ⓒ为解决上述问题,咨询报告提出五项建议:第一,提供职业指导;第二,强化班级委员会的作用,委员会成员需要了解学生意图,并适时提出建议,必要时还应帮助完善个人计划;第三,高三时,由两名高级教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便于高中毕业后的方向选择;第四,为高中生提供新的数字资源与数字工具,为学生的方向选择提供信息支持;第五,强化国家教育与职业信息局的专项信息服务功能,方便学生从中了解包括高中毕业会考、继续教育以及职业等在内的信息。同时强化个性化服务,提供个性化服务平台(Monorientationenligne.fr)和部署“学生大使计划”,学生可以在这些平台中通过聊天、电子邮件或电话与辅导人员、“学生大使”等进行交流。

2.签署《专业预期章程》

2017年12月,法国高等教育、研究与创新部,教育部,大学校长联席会议,大学校会议,以及工程学院院长会议联合制定并签署《为了学生学业成功而共同实施的专业预期章程》(《PouruneMiseenOeuvrePartageeDesdesFormationsauServicedelaReussitedesEtudi-ants》,下称《专业预期章程》)。该章程首次提出“专业预期”(attendus)的概念,指学生进入高等教育和走向学业成功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也即高校教师对高中学生所要掌握知识或技能的期望。《专业预期章程》的签署达成了五项共识:第一,保证法国高中毕业会考与高校招生录取平台(Parcoursup)的透明度和信任度;第二,为各学校提供支持,使他们充分了解“预期”目标、高中生志愿审查标准等;第三,帮助高中生及其家庭了解高校的“预期”;第四,促进针对高校教师的信息行动;第五,促进高中学校与高等教育之间的长期交流。《专业预期章程》的签署和“专业预期”概念的提出,不仅有利于促进和改善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参与者之间的交流,还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育相关者对高中生进入高等教育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共识的达成。Ⓒ

三、法国“高大衔接”招生机制改革的特点

当前,法国正在推进的以学生未来的学业与职业成功为指向的“高大衔接”招生机制改革,从其改革的思路、内容及方法等方面来看,总体呈现出以下四大特点。

(一)多方协同的“高大衔接”改革模式

为促使学生在未来的高等教育学业或职业生涯中获得成功,法国从高中教育、高中毕业会考和高等教育三大相关领域进行了系统改进,实施了“三位一体”多方协同的改革方案。事实上,日、英等国的“高大衔接”招生机制改革也具有类似的特点。日本为了培养贯通式创新人才,“高大接续”改革以高中教育为起点、以大学入学者选拔机制为中介、以大学教育为落脚点,结合学力评测标准进行三位一体的改革Ⓒ。英国则在中学、招生考试机构与大学之间构建了各司其职,但又相互衔接,有机互动,且兼具育才与选才的完整体系Ⓒ。概言之,推进“高大衔接”招生机制改革,并非高中教育、考试制度抑或高等教育等的单方面变革,它需要多方协同,系统推进,凝聚高中教育、中介性考试和高等教育的人才选拔与培养共同合力才能发挥有效作用。

(二)强调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由学生评价的导向性所决定,评价问题是“高大衔接”改革中的核心问题。法国在考察

OCED成员国的高中学生评价经验后,开始强调过程性评价在高中毕业评价中的作用,即:重视学生持续学习的关键作用和知识积累的基本规律,将学生平时成绩以40%的比例计入高中毕业会考总成绩之中,以引导学生注重平时学习与积累,扭转学生在单一终结性评价模式下的突击式或应试化的学习倾向。实际上,综合运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教育评价机制,不仅是法国高中教育评价改革的选择,同时也是当今世界教育评价的主流趋势或普遍做法。有研究指出,“美、英、德、澳、加、日、韩7国也均将高中阶段的过程性评价成绩纳入高校招生评价体系之中”Ⓒ。可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并重的教育评价机制是促进“高大衔接”的重要途径。

(三)构建学生学业与职业发展的指导系统

完善的学生学业与职业发展指导系统是引导学生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它在促进“高大衔接”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为解决高中教育长期存在的学业与职业发展指导缺失的问题,法国教育部不仅开始重视学生学业与职业成功的研究与改革,而且还逐步健全学生学业与职业发展的指导系统,包括建立国家教育与职业信息局、信息与方向指导中心(CIO)、学校班级委员会、Parcoursup平台、个性化服务平台(Mmonorientationenligne.fr)、“学生大使”计划等,力图通过完善的学业与职业发展指导系统为学生提供升学或职业发展的相关信息与指导,帮助学生在恰当的时机确立符合个人潜力与特质的未来发展方案,进而提高学生进入大学学习或职业发展的成功率。可以说,学生学业与职业发展指导系统犹如衔接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催化剂、调节剂或润滑剂,它能够有效地引导高中生做出理性的发展选择,减少信息不对称或选择性困惑而导致的高等教育学业失败等。

(四)重视基础知识与核心技能的课程设置

由于良好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是高等教育深造或职业生活发展的核心要素,因此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是高中教育的重要价值所在。法国的高中课程改革高度重视基础知识与核心技能的学习,无疑抓住了时代变革对学生学习的变化需求。从法国高中课程内容的调整来看,既有代表法国传统哲学史、雄辩术和逻辑的哲学课程,也有面向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兴课程,包括数字科学与技术、经济与社会科学等课程,还有打破既有学科壁垒的多学科、跨学科的交叉课程,如历史—地理与地缘政治学,人文、文学与哲学等课程。不同性质或类型课程的开设,不仅使反映传统与现代的核心知识技能得到有机整合,也使学生能够学习理解过去、当代与未来世界的知识、态度与情感等,有利于学生面对变幻莫测的现代社会采取适当的行动。

四、结语

“高大衔接”招生机制是贯通高等教育、高中教育乃至基础教育的枢纽线,影响着各级各类人才选拔培养的质量与成效,因此,“高大衔接”招生机制的有效性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系统或教育生态健康与否的关键指标。恰如谢维和教授所说:“一个国家教育体系的衔接机制的合理性与否常常是决定和评价这个体系是否合理的关键”Ⓒ。从世界范围来看,发达国家无不重视“高大衔接”招生机制的改进与优化,法国正在推进的“高大衔接”招生机制改革学习与借鉴OECD成员国的制度经验就是典型例证。综上分析,法国的“高大衔接”招生机制改革,是一场以促进学生学业与职业成功为根本宗旨的改革,尽管其改革成效还有待实践检验,但其围绕高中教育、高中毕业会考和高等教育“三位一体”系统改革的思路与方向,对当前深化我国新一轮高考制度综合改革,尤其是优化“高大衔接”制度设计依然具有诸多启发或可资借鉴之处。首先,在改革理念层面,应高度重视“高大衔接”问题,将“高大衔接”招生机制作为我国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在改革策略层面,应注重“高大衔接”改革的系统性要求,加强我国高中教育、高考科目、高考分类、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以及高校报考专业指引设计等的系统改革,协同优化“高大衔接”体系。第三,在考试评价层面,应科学运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两种评价方法,充分发挥高校招生录取标准的制导作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此外,还应着力健全我国高中学业与职业发展指导系统,促进高中学生合理分流与自适性发展。总之,“高大衔接”招生机制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改革,应注重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整体设计,促进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之间的衔接沟通Ⓒ。

上一篇:光纤通信的发展趋势和应用下一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未来高职教育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