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的财政预算公开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简单地说, 财政是政府对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 它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还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稳定。正因为财政问题如此重大, 它日益成为中国公众热议的话题。财政透明是近两年来的热词, 它不仅是我国政府不断改进工作, 力图真正做到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一个负责任的政府的表现, 更是我国人民纳税人意识、公民权利意识开始变强的表现。

1. 我国财政预算公开的现状

财政预算的公开实际上可以看做是中国政府与人民共同的于时俱进。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为人民服务, 财政收入也一直秉承着“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的原则。国家政府作为管理人民财富的“管家”, 有义务向民众公开财政预算及支出情况。

财政预算公开并不是近几年的话题, 早在2000年全国上下就对财政预算公开问题进行了积极的讨论, 希望建立一个公开透明的财政收支体系。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以及制度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脱节, 我国真正意义上开始实施的财政公开起步较晚。严格来说, 我国的财政公开最先开始于2008年。2008年5月1日我国实施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我国政府信息的公开有了法律依据, 财政信息的公开也是在此背景下才迈出了第一步。2009年3月20日, 财政部首次在“两会”后的第一时间在财政部门户网站公开2009年中央财政收入预算表、中央财政支出预算表、中央本级支出预算表和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表。2010年3月25日, 财政部将其公开范围从4张表格扩大至12张表格。2010年共有74个中央部委公开了部门预算。2011年, 财政部开始公开上年全国财政的决算信息;同时, 国务院要求中央各部委公开其“三公”经费, 到目前已有94个中央部门按要求做了公开。与此同时, 各个地方政府也加入到了财政公开的队伍, 在官网上晒起了自己的账本。

2. 我国财政预算公开存在的不足

我国财政预算公开是大势所趋, 不可阻挡, 是一个国家在执行职能时的日益成熟的表现, 对国家对人民都是好事。但是与此同时, 我们不得不承认, 在财政预算公开的这条路上, 我们并非走的一帆风顺, 我们还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我们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

2.1 财政预算公开的信息不够详尽, 项目设置不合理

现在很多政府所公开的内容不够详细,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中国财政透明度评估”项目组的研究报告中指出, 在政府基金中, 省级政府在转移支付项目上仅仅公开了不足10%的信息, 其余90%多的信息均未公开。而在公开的信息中又往往只涉及到“类”一级, 没有“款”、“项”、“目”的具体内容, 有的虽稍细一些, 但也只列到“款”级科目, 比如说仅仅列出基本建设金额多少, 却没有每一笔支出的具体内容面对这些庞大的分类数字。

2.2 政府的观念还有待提高

政府部门应该首先明确的是, 为什么要公开政府预算, 财政预算公开到底是给谁看的?在财政预算披露上面从一个简单的事实就可以看出我们与国外一些先进国家的差距。而公布的预算案也写得生涩难懂, 有些甚至连一些专业人士都看不懂。这种“外行看不懂, 内行说不清”的现象并不罕见。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政府部门的观念未能及时转变, 树立政府官员现代服务理念, 增强服务意识, 改变传统垄断信息的官本位观念;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服务意识内化为公务员的意识并付诸于实际服务行动, 为民众提供良好全面的信息服务, 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这样才能达到财政预算公开的目的。

3. 对我国财政预算公开改进的建议

财政预算公开于国于民都是好事, 但是在实行上应该切实可行, 真正做到让群众看得到、看得懂。就现阶段我国存在的不足之处, 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首先, 要逐步扩大公开范围, 最终达到完全公开的程度。我们的财政公开体系要建立好, 并非只做到几个部门几个内容公开就好。要转变政府观念, 财政公开并不是形式, 而是要真正达到公开的目的。要建立完整系统的预算收支体系, 做到透明化、责任制。

其次, 应加强立法建设高度法制化的预算编制过程。我国在财政预算法制化上还存在很大的不足, 要提高我国财政预算透明度, 建立健全财政预算编制公开的相关法律法规就极为重要了。在财政法规建设方面, 我国现行有关财政预算和支出管理的法规尽管很多, 但总体上看, 其系统性不强, 尚未形成体系, 还存在盲点。我们应在国家预算法的基本框架下, 完善预算法实施条例及其细则, 提高预算监督管理法规的操作性。针对我国财政预算管理法规的缺位部分, 出台相应的专门法规和制度, 建立政府财政支出规模与经济增长相联系的法律机制, 健全政府财务会计、审计规范, 完善会计、审计监督;明确各级政府 (部门) 在预算管理方面的责、权、利, 落实各监督主体对财政支出的监督职责;建立财政预算公众咨询机制, 推进财政事务公开, 提高财政预算监督管理的透明度。

摘要:政府财政预算公开有利于全社会参与对政府工作的监督, 对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 财政预算公开再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围绕近些年我国公共财政预算公开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并提出我国财政预算公开的改进方向。

关键词:财政预算,预算公开,预算透明

参考文献

[1] 王国清.财政学, 2006.5

[2] 王雍君.全球视野中的财政透明度:中国的差距与努力方向[J].国际经济评论, 2003.7

[3] 李龙“.看不懂”不是预算不公开的理由[J].辽宁人大, 2010.8

[4] 刘小兵.中国财政公开之路

上一篇:盐酸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在妇科手术的临床观察下一篇:探讨在线稽查在电力稽查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