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公共财政预算监督机制的思考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 公共财政预算监督机制的重要性以及研究意义

合理的、有效的预算监督机制是提高财政效率、保障国家资金安全、完整和防止舞弊的重要手段。公共财政预算, 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目前我国的财政预算监督体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 不可回避的是, 现阶段的公共财政预算监督机制仍存在着许多问题, 有待进一步的完善与改进。要加强预算监督机制, 就必须正视预算监督的问题, 找出根源, 对症下药。高效的预算监督机制的推行, 能促使公共财政预算体系运转正常, 工作效率提高, 对外而言, 有效的预算监督机制能提升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 建立、健全公共财政预算监督机制十分重要, 不容忽视。目前我国的公共财政预算监督体制不健全, 很多相关的财政法律制度还未完善, 预算监督力度与可操作性还有所欠缺。

2. 公共财政预算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

2.1公共财政预算监督的法制建设落后

我国公共财政预算监督体系建立起步较晚, 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 公共财政预算法制领域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而我国与西方国家不同的特殊国情, 又决定了公共财政预算监督法制体系无法照搬照抄, 必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步完善, 这是社会转型过程中必经的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市场对经济活动的监督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目前国内的公共财政预算监督机制无法对市场经济活动起到规范和约束的作用, 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公共财政预算监督的发展。缺乏一套完善的公共财政预算的法律法规, 使得公共财政预算监督常常陷入无法可依的尴尬境地, 造成公共财政预算监督中的主体地位模糊、权利义务不明确、监督方法缺乏指导等结果, 暴露公共财政预算的漏洞而使国家资金的安全和完整时常面临巨大威胁。公共财政预算监督法制建设落后, 使得财政部门无法采取科学有效的法律手段保障公共财政资金, 公共财政预算监督工作也无法科学有效地开展。在这种情况下, 公共财政预算在某些方面形同虚设, 从而造成大量国家资金的流失。现阶段, 我国的财政法律法规之间存在着相互矛盾的地方, 如, 预算法与审计法对预算执行的监督规定不同, 导致公共财政预算监督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操作性不强。

2.2公共财政预算监督可行性低, 实施难度大

公共财政预算监督涉及部门、人员众多, 部门之间对于公共财政预算监督法律法规认识不同, 法制执行力差别大。部门地方政府对于公共财政预算监督认识不足, 工作执行过程中缺乏法律意识, 大量国家资金缺乏公共财政预算监督而造成流失浪费现象, 从而衍生出许多不规范的行为。预算法在具体公共财政预算监督的实施缺乏有效的具体指导作用, 规定和约束不足, 许多规范只是做了空洞的规定, 并没有实际明确的效力。

在部分领域中存在着法律交叉的情况, 法律重叠带给政府工作人员的是执行的难度加大, 执行过程中存在法律认知差别和使用差异, 甚至于造成不同政府部门的执行差异, 加大公共财政预算监督的难度。而极少数地方政府甚至越俎代庖, 漠视公共财政预算监督法律法规, 以权谋私, 以权谋利, 以国家资金流失和牺牲人民群众利益为代价谋私利。

预算法对公共财政预算规定缺乏科学性, 各级政府的各项收入的使用, 必须用法律制度予以规范和制约, 避免不合理、不规范的资金使用现象。与此同时, 我国预算法对公共财政预算公开透明化并未进行详细的明确指导规定, 不仅无法有效的监督公共财政预算监督, 而且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公众监督公共财政预算的力量。

3.建立与健全公共财政预算监督机制

3.1修改公共财政预算相关法律

为根本上推进公共财政预算的发展, 应该针对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国家财政情况制定、修改公共财政预算法律, 逐步消除公共财政预算法律法规之间存在着相互矛盾的地方, 从根本上提高公共财政预算监督的可行性, 为公共财政预算监督提供坚强后盾。利用法律明确公共财政预算监督中的主体地位、权利义务、预算方法等, 使得公共财政预算监督有法可依。明确预算法的适用范围和具体预算实施方法, 针对公共财政预算的公开性作出规定, 加大公众对公共财政预算的参与性和监督力。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在公共财政预算监督中的责任与义务, 促进公共财政预算的切实执行。推进公共财政预算的绩效监督工作, 转变财政监督的发展方向, 提高国家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在公共财政预算监督过程中灵活使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多种手段对监督工作展开评价。

3.2健全公共财政预算监督法律体系

法律体系是健全公共财政预算监督的坚实后盾, 唯有逐步完善、逐步加强关于公共财政预算监督的相关法律法规条文规定, 以强制性的法律保证公共财政预算监督的有效执行, 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公共财政预算监督体系的健全、建立、有效执行, 强制性的法律规定更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财政的监督体制。使预算监督有法可依, 加快建立具体的、行之有效的、切合实际的法律体系是建立、健全公共财政预算监督的根本手段。要加快公共财政监督的法制化进程, 使公共财政监督体系规范化、法制化, 必须制定统一的公共财政监督法。

总结

高效的预算监督机制的推行, 能促使公共财政预算体系运转正常。目前, 我国公共财政预算监督的法制建设落后, 公共财政预算监督难度大, 针对这些问题应该从修改公共财政预算相关法律和健全公共财政预算监督法律体系角度来完善公共财政预算监督机制。

摘要:公共财政预算监督的高效运行, 对于构建公共财政预算体系, 提高公共预算的管理水平,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公共财政预算监督的重要性及研究意义入手, 针对目前我国公共财政预算监督存在的问题, 从法律体制及监督实施的角度进行思考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健全公共财政预算监督机制的措施。

关键词:公共财政,预算监督,思考

参考文献

[1] 杨金英.关于新时期财政预算管理职能的思考[J].管理学家, 2011 (04) :50.

[2] 刘邦凡, 秦智颖.浅论我国地方公共财政预算现状及其完善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 2014 (09) :48-49.

[3] 张富香.我国财政预算信息公开必将进入常态化[J].行政公共资产与财务, 2012 (16) :64.

上一篇:浅谈国有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下一篇:浅谈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