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计划书

2022-10-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总是不断面临机遇与挑战,而一份好的计划能让我们抓住机遇,翻越障碍,那么你会拟定一份合格的计划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校本研修计划书》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1篇:校本研修计划书

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1234”培训模式研究

摘 要:自国培计划实施以来,构建适合中小学教师内涵发展的研修模式一直是广大教师培训工作者不断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文章以湖南省宁乡市实施的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为例,阐述并分析了在需求调研、培训课程、专家团队、培训方式、文化建设、考核评价、跟踪指导等多个环节上提炼的“1234”模式的基本思路及实施成效,并不断总结反思,为提高中小学教师基于网络的校本研修能力提供范式和帮助。

关键词:网络研修;校本研修;培训模式

作者简介:戴礼章(1966—),男,湖南省宁乡市教师进修学校高级教师,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县域乡村教师有效培训研究”主持人,研究方向:教师继续教育;

程 何(1988—),女,湖南省宁乡市教师进修学校中级教师,研究方向:教师继续教育。

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中小学教师素质培养一直是各大教师进修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教育部办公厅 2016年 1 月 31 日印发的《乡村教师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 指 南》(教 师 厅〔2016〕1 号)强调:“大力推行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有效利用教师网络研修社区,为乡村学校持续提供专家指导和优质课程,建立校本研修常态化运行机制,推进乡村教师边学习、边实践,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宁乡市依托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网设置的专门平台——宁乡市网络校本研修平台,积极推进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模式的创建,着力提高中小学教师基于网络的校本研修能力,为推动中小学教师素质的提高进行了一些尝试和努力。

一、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1234”培训模式的基本思路

1. 研修概況

为提升乡村骨干教师的学科素养和教学技能,以提升学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促进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为目标,并通过前期调研和遴选,我们组建了覆盖9个学科共计660名教师参与的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班(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初中语文、初中数学、高中语文、高中数学、高中英语、中小学体育各1个班),且每一个班都进行了两次线下集中研修活动。培训时间为2017年9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培训共130学时,其中线上课程学习57学时(约9个专题),线上研修30学时(含工作坊研讨和小组协作空间在线磨课),线下研修45学时(含校本研修和区域研修活动)。第一次在9月份,进行了训前动员、操作演练、班级文化建设、互动交流、主题研修,学员了解研修方法、明确研修任务;第二次在11月份,开展了优课展示、微课大赛、经验分享等成果展示活动。

2. 模式简介

我们积极探索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在需求调研、培训课程、专家团队、培训方式、文化建设、考核评价、跟踪指导等多个环节上凝练了本项目实施的整体模式,即“1234”模式,见图1。

(1)“1中心”。“1”是指1个中心。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的整合培训最终落脚点和服务对象是以教师教学为中心。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的路径都是以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为立足点,从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进行切入。教师网络研修通过理论学习、案例分析、课例视频、研修沙龙等方式探讨和解决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校本研修通过各学员“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再实践”,以面对面的小组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协作解决、教学咨询指导、说课听课评课等研修模式,不断更新教师观念,不断改善教学行为,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

(2)“2主线”。“2”是指2条主线。第1条主线是以省、市、县、校为主导的培训指导主线,即行政线。第2条主线是以培训者、专家名师、校长、校业务管理员、参培学员为主体的培训实施主线,即业务线。两条线既有交汇点,又有平行路。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付诸行动需要省市—县教育局—县教师进修学校—乡镇基地校—各中小学校的层级指导与班级辅导员—县域名师—校长—校业务管理员(业务副校长、教研组长等)的教学实践互相配合,见图2。

(3)“3步走”。“3”是指3步走法。积极贯彻实施国家意志和相关文件,按照线上(on-line)、线下(off-line)学—校本用—县域享的步骤完成县域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网络研修与校本整合研修,主要是通过网络课程平台,辅导教师根据班级(项目)学习任务设置课程,为学员网络课程研修提供支持。学员在课程专家的引领下,通过课程学习、问题讨论、案例分析、作业练习、成果展示等活动,完成网络课程研修任务,见图3。

第1步走:线上学—线下研。通过网络研修,各参培学员聚焦教学问题、创设情境,并在辅导老师及项目管理员的专业引领下进行网络学习,这是第1步走的“线上学”阶段。利用网络平台,结合网络研修成果,将其内化进行校本研修活动,这是第1步走的“线下研”阶段。

第2步走:校本用。培训的目标在于学员通过学习解决学校课堂遇到的教学问题。因此,在第1步走的基础上,宁乡市教师进修学校“趁热打铁”,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实现校本研修从课堂到课程再到课题的层次提升,促进教师在工作中学习、研究、发展的常态,即整合培训从研修到常态化的转变。

第3步走:县域享。培训的落脚点最终落到教师的整体发展水平。通过此次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在前1、2步走的量化上实现质的飞跃,即实现小片区—大范围—县域的教学资源共享,解决宁乡市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教师教学能力的问题,提升宁乡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见图4。

(4)“4变化”。“4”是指4变化。实施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过程管理中,宁乡市的4变化主要是指实施过程中体现出的团队精英化、管理精细化、实施专业化、研修常态化,见图5。

一是团队精英化。精心组建主持人团队,技术支撑有保障。工作坊坊主的遴选都是县域内优秀的一线学科老师,具有扎实的教学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并且具备领先的教育理念;遴选管理经验优秀的班主任担任研修文化建设;为加强信息技术的指导力,配备3位专业信息技术教师做技术支撑,形成了富有战斗力的研修团队。其中,有未来教育家3人、首席名师9人、国培专家3人、正高级教师1人、特级教师3人、培训团队递进式培训优秀学员3人,参加过省级以上组织的国培管理者高级研修班的学员有30多人,较好地解决了“谁来培”的问题。

二是管理精细化。我们在网络研修阶段要求辅导老师满足学员个性化学习要求。管理员和坊主随时将契合培训主题的资源利用网络研修社区和QQ群及时分享给大家,鼓励学员共享对研修有益的资源,通过坊主推课环节及时推送精品资源。坚持常规辅导工作,让学员学习时刻发生。每天进行学习情况督查,侧重对主题研讨方向的引导。在对学员提交的资源等进行检查及作业批阅中,及时把握老师的问题动向,对优秀的做法给予鼓励,并作为榜样引导激励其他学员。在校本研修阶段,我们注重学员、专家的衔接到位。

三是实施专业化。宁乡市根据省市有关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的相关文件,结合本市实践,以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为原则,在训前制定调查问卷、按需定培,解决好需什么就培什么的問题;训中通过UMU软件、美术摄影等信息技术手段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使培训课程生动有力;训后提供跟踪指导服务,建立完善的评估体制,确保流程清晰、培训有效。主要体现在专业的人才队伍建设、专业的培训流程建设、专业的培训评估系统建设,见图6、图7。

四是研修常态化。借鉴省内外优秀学校的校本研修经验,依托名师工作室首席、县内研训专家和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网研修平台,通过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带弟子。遴选学科骨干教师,由坊主组建学习共同体,采用师徒相授和混合学习的模式,打造一批学科研修的师傅,培育一批覆盖县域内各所学校的研修之星,探索信息技术支撑下区域联合共享共研的常态化研修路径。

二、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1234”培训模式的实施成效

宁乡市自实施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以来,研出了创新、磨出了力量、做出了实效。从“人”角度来看,主要是参培学员、培训者、学校、县级培训机构这4方力量在实施过程中变化明显、成效显著,见图8。

1. 促进了参培学员的成长

此项目深受学员教师的欢迎,主要的方面是线上与线下的结合,与以往只有线上学习的国培项目,此次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培训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识与能力结合、个体与群体结合。用学员的话来说:这样的培训学习很接地气。因为学习的主题就是来源于教学中的问题。带着问题一起学习、研讨、实践、思考,进而改进学员们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这种形式的学习效果是很真实、很明显的,真正体现了学习为工作服务,为专业成长服务。

2. 提升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本次培训着力校本研修,建立区域教师学习共同体,以提升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水平。在培训过程中生成了优课视频、优秀教学设计、一课三磨案例、学员论文、心得若干等若干资源,这些培训资源的生成不仅可以为教师培训机构收集整理所用,成为下一年度的学员学习应用资源,还可以通过利用网络研修平台、微信群、QQ群实现各学校教学资源共享。

3. 增强了培训者的业务能力

此次培训需要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有利于教师的业务成长。学员在线上学习,在线下实践,实践后又在线上交流。教师发展网成了参培学员自由表达、学习交流的最好平台。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项目管理员和培训者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组织此次培训的同时,培训者也相应地提高了自身的学科知识和培训能力。

4. 提高了县级培训机构的吸引力

2017年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得到了省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高度认可,这得力于教师进修学校的精心组织与管理。自培训以来,形成和完善了高效课堂教学理论,引领全县高效课堂建设,增强了教师培训机构的吸引力与影响力。宁乡市教师进修学校以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为契机,抓住机遇,主动作为;以国培项目县的创建和有效实施为平台,真正走出了一条转型时期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突围之路,成效显著:2017年下半年,有广西、新疆等省外机构来校交流;获得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市教育教学特殊贡献奖;被评为湖南省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培训先进单位;三次在全省师训类工作大会上作经验分享,10人外出介绍宁乡教师培训工作经验;《培训供给侧给改革要关注四个焦点》发表在2017年11月《人民教育》杂志上。

三、结语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新时期信息技术发展为教师内涵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机遇。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是全新的教师培训方式,是传统意义的国培的改良版,我们要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敢于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建设适合宁乡市乡村教师均衡、优质发展的评价体系,积极探索管、办、评三结合的“宁乡模式”,引领城乡教育更优质、均衡、和谐、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 丽,尹宏飞.基于“国培计划”项目中校本研修方式的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12):22-24.

[2]史红桃.多措并举 提高教师远程研修的实效性——以“国培计划”校本研修与网络研修整合项目培训为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4(12):25-27.

[3]蓝卫红.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的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J].教育探索,2015(6):133-136.

作者:戴礼章 程何

第2篇:“四级”联动推进校本研修

为了扎实推进校本研修,学校以建立校长室—教科处—教研组—备课组四级联动为抓手,推动学校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成效明显。

一、原则

坚持“一中心”“二时段”“三结合”“四突出”的原则。“一中心”即围绕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致力于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努力提升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二时段”即坚持休假时间以个体研究为主,上班时间以团队协作研究与个体研究并行;“三结合”即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创新性与实效性相结合;“四突出”即突出以教师为主体、以课堂为主阵地、以实践研究为主要方式、以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

二、目标与步骤

目标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总体目标包括陶冶情操、创新理念、发展自我、形成特色。具体目标包括教师专业能力、个人素养、职称职务,分为四个研修层次即教坛新手、教学能手、学科骨干、学科带头人,每层次都有硬性指标要求。步骤为教师申报(高职低修的视为不达标)和备课组、教研组、教科处跟踪测评打分,给成绩合格者颁发证书。

三、职责

1.校长室职责。从宏观上管理和指导校本研修的开展,组建研修机构,全局把握研修方向,组织协调研修开展,从人力、物力、财力上为校本研修工作提供服务。

2.教科处职责。制订研修方案、研修工作的管理、研修成果的总结表彰;安排每次研修的具体工作,如落实研修的时间、地点,统计参加研修教师的出勤情况,收集研修教师的反馈意见,协调矛盾等;定期向校长室汇报研修工作的进展情况,并提交相关书面材料;做好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

3.教研组职责。负责本组研修计划的实施,做好上传下达工作;配合教科处做好研修活动记录,收集提交活动过程材料;根据本组实际情况调整研修方案,制定研修主题;定期向教科处汇报研修工作的进展情况,并提交相关书面材料。

4.备课组职责。负责本备课组专题活动的组织实施,收集一线教师研修的第一手材料;把研修落到实处,做好活动的过程记录、资料整理。

四、模块

1.陶冶情操模块。开展师德培训,定期开展师德报告会、师德演讲会,开展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观沙龙活动,开展社会、家庭、学校师德教育专题活动,让教师在体验性活动中净化心灵、树立理想,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2.教育教学理论模块。以自主学习为主要形式,大力倡导读书活动。读书活动实行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集中读书和个体读书相结合、读书与反思相结合。学校向教师推荐教育教学理论丛书,鼓励教师积极撰写读书笔记,要求各教研组每学期至少安排两次集中读书活动,每次读书活动要有主题,形式不拘,但力求新颖。

3.课堂教学模块。语文、数学学科以备课组为基本组织,其余学科以教研组为基本组织,做到“三化”,即开展听课评课随堂化,网上听课、外出听课多样化,家长接待课、教学比赛课系列化。让教师在活动中交流,把研修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切实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4.教育科研模块。以反思教育教学实践为基本内容,以相关理论为指导和依据,鼓励教师多写教学反思、教学总结、教学论文等。

5.现代教育技术模块。组织教师有选择地参加现代教育技术集中培训,鼓励教师利用互联网、校园网互帮互学,要求教师掌握Word、powerpoint、Excel等的使用,并与所教学科整合,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服务教育教学工作。

6.班级管理模块。以年级组为基本组织,开设班级管理论坛和召开班级管理现场会、经验交流会、班队活动设计交流会、与家长沟通艺术交流会等,探索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提高教师的班级管理艺术。

五、菜单

“校本研修”要以解决学校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促进学校的发展为直接导向。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来,对学校的各项工作、教师的各种知识和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刀切的培训不再适合每所学校,更不再适合不同教师发展的需求。因此,学校开展了“指定与自选搭配”的菜单式研修模式,研修菜单分为主修菜单和选修菜单两大系列,教师根据能力和兴趣在选修菜单中自主选择,这为教师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六、评价

学校根据研修目标的考核细则,每学年对教研组、备课组及教师个人进行一次研修打分,评价内容包括专业态度、研究水平、合作意识、工作业绩,按等级奖励。(作者单位:上饶市逸夫小学)

责任编辑 廖肇银

E-mail:wuyin2@126.com

作者:金笑萍

第3篇:“弘美教育”中的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的内涵,因不同学者研究的侧重点不同而表述不一,经笔者多方查阅、搜集与划分,大致将校本研修的内涵分作三类:一是教师教育的一种形式,二是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三是一种制度或是文化。

校本研修是指以学校为研修的主阵地,以学校教师为研修主体,以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践问题为研修内容,它把教师培训、教育科研、教学研究、学校管理和校本课程的开发有机地融为一体,既是一种有关教师和教育学的行动研究,也是一种制度建设,更是一种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

汤老师所论述的校本研修,特征如下:一是强调了研修主体和研修内容,学校教师为研修主体,研修教育教学中的实践问题,研修行动要基于校情,基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二是强调了校本研修的主要研究方法——行动研究,即是指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教育实际工作者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的一种研究模式;三是指出了校本研修的综合性,将教师培训、教学研究、校本课程开发等有机融为一体;四指出校本研修是制度建设,是学校文化。

我校在定位校本研修时,主要依学者汤立宏的观点及自身的教学实践,将校本研修融入“弘美教育”,成为学校文化的一部分,成为实现教育理念的实践方式之一。

一、“弘美教育”的阐释及建设现状

(一)“弘美教育”的阐释

学校文化是由学校全体成员共同创造和经营的文明、和谐、美好的生活方式,是学校核心价值观及其主导下的行为方式及其物质形态的总和,包括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

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弘美教育”是以“立仁弘美”为核心价值观,培养“依于仁、志于学、游于艺”的俊美学子的教育。所倡导和追求的美,不是表面理解的仅仅限于美,而是包含了德、智、体、美,包含了教育的本質特征。

弘美教育的办学理念体系包括:学校核心价值观、学校育人目标、学校办学目标、校训、校徽和校歌等。学校核心价值观处于精神文化体系中的最高逻辑位置,育人目标与办学目标,校训、校徽、校歌处于次级逻辑位置。

弘美教育的办学实践体系办学理念体系的载体,包含了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具体可分作: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教学文化、管理文化、校园环境文化等等。

(二)“弘美教育”建设现状

2015年,学校选择了从学校办学实践线索切入,在尊重和延续首都师大二附中的历史和传统,不断裂、不隔断、不偏离及符合学校发展事实和文化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多方访谈、调研,采用倒推法,提出了“弘美教育”这一核心词,进而对理论基础、基本内涵、表述形式进行了挖掘和阐释,并采用问卷法、访谈法等对“弘美教育”的理念体系进行完善,包括:学校核心价值观、学校育人目标、学校办学目标、校训、校徽和校歌等等。

现阶段建设的重点在于:

1.根据文化建设方案所提供的框架,形成具体的可落实的操作方案或行动方案,具体行动计划包括:教师、学生、课程、课堂、管理、环境六个领域。

2.构建落实学校文化的行为抓手,确保学校文化从概念到实践体系再到行为的落地。

包括:课堂行为标准、教师评价标准、仪式等等。

二、“弘美教育”中的校本研修

(一)开展校本研修的出发点

1.基于学校的办学理念

学校文化体系只有一个逻辑起点,然后依照学校文化操作变量依此分解这个概念。在逻辑分解过程中,使用统一逻辑下的不同概念表述各个逻辑层级。“弘美”是学校文化的核心词,由此而确立了学校的核心价值观“立仁 弘美”,育人目标“培养依于仁、志于学、游于艺的俊美学子”,办学目标“立仁书院 弘美花园”,在这一具有和美的价值属性、结构化的功能属性、行动论的方法属性、自洽的逻辑属性的文化结构中,“立仁弘美”是学校文化的源头,是实践所支撑的核心,是工作的出发点,育人目标则成了学校工作的作用点。

2.基于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校本研修所站角度不一表述多样,但基于“实际问题”成为了研修具有共性的出发点,“校本研修”是以教师所在学校为基本场所,以促进本校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发展为本,以结合本校和教师本人的教育改革实践开展研究性学习为基本方式,以建立教师为主体、包括专业人员和学校领导在内的学习型组织为交流平台,以改善教师的教育行动为直接目标,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水平和教育质量为根本目的,促进教师成长的一种教师教育形式。上述王祖琴版定义,强调了校本研修是以学校为基本场所,教师及专业人员、学校领导的研修出发点为教育(改革)实践。

(二)校本研修的主体、内容

1.校本研修主体

在诸多研究校本研修的论文中,强调了教师是研修的主体,而课程及课程的实施则是校本研修的聚焦点,但我们应该看到,从课程实施本身的角度看,课程实施既不是学生每一个人相互孤立的活动,也不是没有教师介入而独立进行的活动,更不是以教材为中心“教师教教材,学生学教材”的过程,而是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环境四个要素之间持续交互作用的动态情境,课程也成为了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课程。因而,就课程一个方面看,校本研修的主体可有以下组合:教师—(备课组)教研组,教师—年级组,教师—教学干部,教师—德育干部,教师—校长等等。课程领域内,具体研修内容不同则组合方式不同。

2.校本研修的内容

将“弘美教育”的理念体系进行落实,需依据实践体系构建行为框架,上文论述,我校工作的重点确立为:教师、学生、课程、课堂、管理、环境六个方面。这六个操作变量之间,及与理念体系的操作变量之间,逻辑关系具有自洽性,即逻辑自洽性,指概念、观点的前后一贯性和相容性,均在校本研修的范畴之内。

综上两点,我校将全员(教育、教学、行政、后勤等)均作为校本研修的主体,辅之以专业研究人员,以不同的组合形式,研修本领域或跨领域的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但都基于“立仁弘美”核心价值观,为教师的发展及培养“依于仁、志于学、游于艺”的俊美学子服务的原则。

(三)校本研修的技术路线

我校校本研修遵循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的逻辑思路。

首先,在确定研究问题和预期的研究目标后,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评述,获得一些思路和启示。

其次,开始着手研究工具的开发和测试。

随后,修正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后,进行大规模的正式调查;再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解释,描述现状,发现问题。

最后,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得出研究结论,形成调研报告。

(四)校本研修的模式

1.研修模式建立的原则

教师校本研修作为一种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发展以培养“依于仁、志于学、游于艺”的俊美学子的研修手段,不是一种固定的、僵化的模式,更不是原有的教师校外培训或教师校本培训的简单移植。在我校校本研修模式的确立上,需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弘美立仁”核心价值观的主导,为育人目标服务。

(2)坚持“以校为本”的理念,本校作为研修的基本单位,以促进本校学生的培育、本校教师及本校的发展为研修目的。

(3)坚持“以师为本”的理念,教师是研修的主体,教师即研究者,在研究的过程中,教师转变专业观念、改造专业结构、提升专业效能。

(4)坚持“行动研究”的原则,遵循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的逻辑思路。

2.教师校本研修的模式举隅

(1)接受—借鉴式校本研修。主要是通过经验分享和理论知识的更新,促进教师与自己原有经验的知识整合,从而重构自己的知识结构。研修活动的组织应当注重帮助教师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接受和自主建构上。其具体做法有:专家讲座和优秀教师的经验介绍;读书活动(研读优秀教育论著论文)、教学案例观摩研讨等。

(2)反思—探究式校本研修。主要特征是教师以活动参与者的身份,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专业研修,有较大的自主权。其具体做法有:对教学活动分片断进行分析提炼的“微格研修”,以系列性课例为载体的“课例研修”,以教学问题解决为主要线索的“教学诊断研修”,对教育教学事件进行追忆评析的“案例反思研修”,以典型学生或教师的成长历程剖析为主的“个案研修”等。

3.以“弘美课题群”为带动有机整合校本研究模式

2015年至今,已立项市级课题两项、首师大共同体课题两项:

区级课题17项,覆盖了15个教研组,18人次参与市级课题研究,113人次参与区级及共同体的课题研究,注重学科间的打通,注重关注学科的前沿信息。

以此组成了:

(1)以《“弘美教育”理念及實践研究》为统领,《首师大二附中校本研修的实施策略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式的一级课题。

(2)以首师大共同体课题《首师大二附中“弘美”课程体系建构与实践研究》为示范引领的,包含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堂文化、管理文化、环境文化实践要素五个课题为主的二级课题。

(3)以区级重点课题《基于学生“政治学科核心能力提升”的课堂教学研究——以首师大二附中为案例》为龙头的涉及具体学科的,聚焦具体学科问题的三级课题。

(4)校级课题、备课组小课题、学生小课题研究作为四级课题,让研究落地生根。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结合学校实际,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整合研修方式,及时校准、不断改进教育教学行为、工作状态,提高教师员工素养,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办学目标。

三、校本研修与“弘美教育”关系的思考

(一)校本研修是实现“弘美教育”理念的主要实践方式

从本校教学教育情境中确定、评价和形成有意义的研究问题,到以本校教师初步讨论和协商,形成初步的意向,查阅相关文献,从同类研究中汲取经验教训,包括他们的目标、程序以及遇到的问题等,选择研究程序,例如取样、管理、材料选择、学与教的方法等,再到选择评价方法,每一环节以校本研修为主要手段,将理念落实落地。

(二)校本研修融入到“弘美教育”体系中,成为学校文化中教师文化的一部分

在教师文化部分以“魅力教师”来命名。魅力教师有两个标准,一是有学问,二是有品位,弘美教育的这两个词在教师身上投射出来。

在组织建设上:成立以特级教师、市区级骨干、学科带头人为引领的研修队伍,突出校长、领军人物的研修引领作用。加强市级、区级、校级课题立项,提供专项资金支持,明确时间节点和成果形式,要求提交合理规范的研究报告,争取发表。

在制度建设上:完善计划管理制度、过程收集制度、结果评价制度。在引入首师大附中年度评审制度的前提下,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讨论研究制定《首师大二附中教师校本研修过程记载考核制度》、《首师大二附中教师校本研修工作质量评估方案》。

四、校本研修在实施过程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学校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

在“弘美教育”这一大的办学理念指引下,运用校本研修的策略,不断梳理和完善学校办学实践体系,从管理到课程到公共关系等一系列文化建设,能将育人目标落在具体的实践领域,核心价值观、育人目标、办学目标体现学生成长规律和学段特点,体现国家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要求,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保持和传承我校在一个或多个领域具有的一定优势,提升我校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成长需要。

(二)推动我校成为价值驱动型学校

近两年来一步步落实,推动我校成为以学校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反思和实现为主要管理活动的学校,更好地实现教师充分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阮翠莲

第4篇:语文个人校本研修计划校本研修计划

一、指导思想:

按照学校的学习要求,本学年我将认真进行研修工作,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融入到学校的教育中,借助同伴互助提高教育理念,感悟教育真谛。我个人的研修计划如下:

二、个人研修目标与要求:

1、通过学习,使自己的政治、业务素质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加强自身的实际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转变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把教育理论落实到实处。

2、通过学习,使自己成为一名精通教学业务,了解学生个性,能够实施人文关怀和科学教育的勤学习善思考的新型教师。

3、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课题研究,提高教育教学科研意识和能力,努力争做反思型、研究型和学者型教师,为学生做好榜样。

4、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争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崇高的使命感,乐于奉献,勇于吃苦,勤洁廉正的教师。

5、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熟练运用计算机备课,能借助网络查找有关教学资料,能应用软件制作课件,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三﹑学习内容:

(一)个人读书

(二)至少精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书籍自己选定。

(三)听评课

1.听评课的对象以本校教师为主。

2.每次听课后要认真填写听课记录本。

(四) 小组集中研修

1、认真做好集体备课工作。

2、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并结合本组的具体实际开展 “352高效课堂模式”教学研究。

3、学习教材、理解教材、探索教法。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做到及时研究解决。不断积累课改工作经验。

4、以典型课例和专题课教学教研为媒介进行“研”“训”,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5、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进一步提高师德。

第5篇:校本研修个人学期研修计划

追赶超越,奋力提升教学质量 —2016—2017—2体育教师个人研修计划

周 伟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感肩上责任重大。为了使自己的教学能力有进一步的提升,要抓住时机,力争提高与发展自己。本学期,我将努力提高理论水平,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扎实有效地作好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学生。本我将认真学习课外教学等书籍和《体育新课标》,认真研修以求自我发展,制定个人校本研修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学工作也需要有新的改变。努力改变自己,学习新的知识和教学方法以适应现代课堂,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和提升师德素养是现代教师的必修课。以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努力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现代化教育技术和网络应用能力;积极开展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深入发挥骨干教师作用,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业务素质、教学基本功。

1、积极参加校本培训与教学研究。

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在教育实践中运用所学的新课程理论,并及时发现、解决课改中的问题,以教研促教改。

3、校本教研要面向学生,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二、研修主题

关注学生,提高体育田径队训练的有效性。本学期的研修重点将围绕“田径队训练的有效性”展开研修活动,加强学习与研究,更新理念与手段,重视总结与交流;推动自身教研能力与素质和水平的整体提高。

三、研修目标

1、积极进行读好一本书,做好一份读书笔记,写好一篇心得体会,上好一堂课,写好一份教案,讲好一口普通话,写好一手字,用好一种信息技术。

2、完善自身校本研修、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3、结合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通过实践、研讨等活动方式,提高研修的质量,促进教学发展。

4、加强自身的业务培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修养,注意体育资料积累工作,坚持听课,取人之长,补已之短。

四、校本研修的内容及措施 本学期,校本研修内容是继续加强师德建设,进行新课程实践,利用新技术,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学发展。

1、认真参加集体组织的学习培训做好培训记录。使自己的业务素质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加强自身的实际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转变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把教育理论落实到实处。

2、认真参加学校的校本研修活动,提高教育教学科研意识和能力,努力争做反思、研究和学习的教师,为学生做好榜样。吸取其他老师的成功经验。

3、精心准备自己的研修课程,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熟练运用计算机备课,能借助网络查找有关教学资料,能应用软件制作课件,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努力提升使用现代教学设备的能力。

4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争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崇高的使命感,乐于奉献,勇于吃苦,勤洁廉正的教师。

5多读书,善思考,勤积累。空余时间利用电脑进行网络研修

6注重自我反思。坚持做好教学反思,反思自己备课时是否遇到什么困惑,反思上课时是否发现了预料之外的问题,自己是怎样及时地处理这些问题的;反思自己本节课有那些比较满意的地方或有什么困惑。在此基础上,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使自己的课堂变的更有意义,更加贴近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7向同行学习。同伴协作、加强交流 ,促进教师之间的对话,鼓励教师互助学习、探讨、彼此支持、资源共享。

总之,本学期要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充分利用现代技术的丰富资源,时时学习,处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我,成为一名适应时代发展教育工作者。

第6篇:校本研修教师个人年度研修计划

教师个人年度研修计划

杨法良

校本研修教师个人年度研修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以学校的工作计划和办学理念为指导,以科研兴教,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工作,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二、总体目标

1、确立学科为本教学研究的基本理念,积极参加校本培训与教学研究。

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在教育实践中运用所学的新课程理论,并及时发现、解决课改中的问题,以教研促教改。

3、校本教研要面向学生,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的校本培训目标,提高个人的专业素质,

三、为此我特制定如下计划:

1、加强师德修养,爱岗敬业,关心热爱每一位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不仅做好学生学习上的好老师,更要做好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上的领路人,关心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通过学习《师德规范》、《教师法》、《人民教育》、《现代教育》等书籍,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和人格魅力,争取做一名有个性、有特长、有创新的骨干教师。

2、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优势,积极参加网络技术培训,学习网页制作技术和各种课件的制作技术。通过学习,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工作的整合。每学期上交一份优秀的网络教学教案。

3、积极参加新课程改革专题培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经常观摩教师的优秀课例,学习他们先进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方法,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试用,并及时反省。

4、以课题研究实验为平台,将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提升自己教育教学科研的意识和能力。

5、将自己在培训过程中积累的心得、笔记、案例等及时整理,存入档案,并经常进行自我反思,争取每课1反思,每周1总结,每月1自评,反思时立足于自己教学行为的回顾、诊断、自我监控和自我调适,以加深对教学活动规律的认识理解,从而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教育要求。每学期还要完成1篇有一定价值的教学论文。本学期按学校要求相互听课节次不少于20节,制作教育课件5次。来提高个人掌握运用远程教育能力。

6、经常从阅览室借阅一些好的教育书籍,争取一周阅读4本书,每年至少订阅一份报刊来进行学习研究,写好读书笔记。通过多读、多思、多写来逐步提高自身的素质。

7、认真参加集体备课,并通过集体备课学习其他教师的先进的教学方法,经常向本校的优秀教师请教教育教学经验,通过经常听他们的优质课来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水平。

8、通过网络及各种书籍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专家型教师。

教师个人校本研修计划

为了使自己不断提高教育理论和学术水平,增强知识更新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从各方面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我制定了个人研修计划。

一、指导思想

遵照县教研工作计划,以学校的教学教研工作为指导,立足课堂、革新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重点,坚持科学育人,扎实有序地开展数学教学研修工作,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个人素养,努力服务于教研教学工作而努力。

二、教研目标

1、积极实践课改的新理念,新思路,围绕“有效性高效课堂教学”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积极探索,参与课题研究,配合学校做好每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能够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来指导教学。

三、教研措施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多看教育教学专著,并认真做好笔记,努力提高个人专业素养。认真阅读《新课程标准》,《听名师讲课》《给教师的建议》等有关资料,钻研新教材,新课标,研究教法,体会新课程的理念,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以使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有所提高。

2、通过教师个人自学,网络学习的方法及时了解最前沿的教改信息,扩展自己知识视野,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丰富教育教学理论,提升理论水平和教学教研水平。

3、积极主动地上好研讨课,认真开展高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使教学研讨进课堂。尤其要多关注后进生,本学期采用“一帮一”以优带差、小组竞争的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良好习惯的养成,以促进潜能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准确定位自己,用先进的理论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经常听课,学习身边老师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教育水平。

4、虚心向同行教师们学习,争取多听课,取众人之长,弥补自己学科知识的不足。学会思考教育问题,积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行为等,从反思中提升教学研究水平。每节课后,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有价值的东西赶快记下来,享受成功,弥补不足。在总结经验中完善自我。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时刻做到三个反思:教学前反思,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着手,拓展教学内容,优化

教学过程;

5、认真撰写教育教学心得体会,争取有质有量。充分利用网络手段,观摩名家教学,撰写读书笔记、教学反思,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手段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情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6、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加强教师口语、粉笔字、普通话等的训练。做到学到老做到老。

第7篇:校本研修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教师校本研修工作计划》要求为指导,以高效课堂构建这个中心工作,按照“走进课堂”的思路,改进教学管理行为,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学科教研组、备课组为载体,通过规范示范创建等系列活动,提高教师的历史教学整体素质。

二、研修主题

以“改变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为数学学科研修主题,以校本研修和“学习互动、校际合作、校校联动、师师和师生协作”为主平台,聚焦课堂,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

三、研修时间:2013年8月—2013年11月

四、研修形式:个人学习、教研组和备课组集体研讨。

五、具体措施

1 、认真听课评课,加强备课电子化。数学教师要加强做题。把握教材的准确来自于教师的多做题,获取信息。教师在解题时往往能启发自己对知识的广度、深度的拓广。利用观摩学习的机会,见贤思齐,学习提高。

2、积极参加培训,潜心学习研讨,认真参与小组活动,相互交流,共同进步。加强教师业务培训,教学中积极探讨请教,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利用好每次的学习机会。

4、积极探讨评价机制,建立合理的评价量规标准,循序渐进,促进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深入开展校本课题研究及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将培训心得渗透在具体的教学之中。充分利用团队优势,开展集体备课,集体研讨。互相学习提高教学实效。立足学校实际,解决当前教学过程中的难题,以研促教。

总之,结合远程培训,努力提高教师驾驭现代课堂的能力,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同时加强各学科间的联系,促进学科间的有效整合。

第8篇:校本研修计划

小学校校本研修计划

2017年度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敦化市教育局2017年工作要点》,以《敦化市全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五年规划》为指南,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为宗旨,进一步加大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校本研修的力度,努力形成我校教师研培工作的新特色。

二、教师专业研修现状及需求分析

1、教师队伍现状

全校在职教职工139人,其中专任教师75人,平均年龄48周岁,35岁以下青年老师4人,约占在职教师总数的3%,35周岁至50周岁教师有64人,占在职教师总数的49%,50周岁以上的教师有62人,占在职教师总数的48%。全校教师平均年龄48周岁。

所有在职教师学历100%达标,其中本科学历39人,约占在职教师总数的30%,其中市级骨干7人,约占在职教师总数的5%。

2、研修现状及需求

思想方面:由于我校教师处于老龄化的状态,部分老师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丧失,对学校组织的活动表现冷漠。

业务方面:学校骨干教师较少,市级骨干7人,大多处于40岁左右,这几位骨干老师业务能力较强,个人素质过硬。是学校各项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学校青年教师学习要榜样。但这7名骨干老师,

1

涉及到的学科有限,在校本研修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不大。专任教师中大多数老师年龄偏大,尤其是班主任,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急需提高。这些老师也成了我校校本研修活动最大的阻力。

课堂现状: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较强,老教师不够积极,备课不充分,导致上课效率低下,甚至学习目标不能完成。这也是我校校本研修急需解决的问题。

优点:目前,我校任课教师虽然存在职业倦怠的现象,但对学校安排的任务能按时完成,尤其是班主任对待学生认真负责,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活动顺利的完成。

不足:老师们安于现状,对于培训和教研等活动不够积极,在校本研修活动中处于被动的状态,这些老师急需自我发展、自我提高。

教研组没有真正发挥作用,部分老师将集体备课当成了应付学校检查,在教研组活动时不主动,都是教研组长强行安排,与其他老师的交流和研究也不够. 校本教研后续工作不完善,老师们出完课后反思的不够,课后的交流也不够.达不到反思后的再提高。

校本教研主题选择不是课堂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另外,老师在讲课和评课时不能始终围绕教研主题进行.

三、教师专业成长目标

(一)总体目标

落实《敦化市全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五年规划》,研究课堂教学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设有自身特色的学校。

2

完善校本研修制度,拓展校本研修途径,建立校本研修机制,结合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通过实践、研讨等活动方式,提高校本研修的质量,促进教学发展,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素质良好,能适应现代化教育要求的、反思型、科研型的教师队伍。

(二)具体目标

通过全校性的主题研培活动,解决我校教师因老龄化致使信息技术能力低下和部分老师“职业倦怠“的现象。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将“学习目标的落实”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做为校本教研的研修主题。

继续加大教研组建设的力度,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使教研组全员参与,全员提高。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实现教学管理精细化。将老师们平时的各项检查和考核做为评优选先的依据。

通过培训学习,树立科研思想,以落实新课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急待解决的困惑为重点,鼓励课后反思,加强学习与交流,营造深厚的教科研氛围,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四、研修活动需要解决的问题

基于对我校老师现状的分析,确立了本年度校本研修活动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为研修主题,以提高老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为目标,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重点解决老师们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解决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

充分发挥校内名优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展示课、示

3

范课等形式来提高学科老师课堂教学能力。

发挥教研组的作用,以教研组为单位,通过集体备课、同组互相听课等形式开展组内教研活动。

五、研修方式途径

以本校教师为主体,围绕新课程的实施,解决本校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在教学研究上,重视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重点开展对新教材教学实施的研究。以学校作为主要阵地开展教研活动,注重个人学校实际问题,研究的主题来自本校,更有利于学生成长和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有效促进学校的发展。

立足本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教研活动必须致力于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注重开展实践性的活动。学习先进教学理论、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开展同课异构、骨干教师示范课、优质课等。通过这些活动,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良好效果。

打造研究型教师队伍,让每一个教师都以研究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教学行为,并从中不断提高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将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在教学中要解决教师自己遇到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并把“问题”转化成课题进行研究。按照“发现问题—制订方案—形成课题—展开研究—深入反思—形成理论”的步骤,不断深入探索。

4

六、研修保障措施

(一)组强保障

1、成立校本研修领导小组 组长:李 伟 副组长:郭淑琴

组员:林刚 王君山 李树军 各教研组长

2、实行领导包学科制度,全程参与教研活动。

3、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工作职能,认真落实校本研修和研究任务。

(二)专业保障

1、研修计划要在学期初得到进修教研员的认可,并逐步进行完善,在实施的过程中也要请教研员监督指导。

2、邀请教研员深入班级听课指导,进行专业引领和教学指导。

3、教研组做好材料的收集整理,并确保资源共享。

黄泥河中心校 2017年2月

5

第9篇:校本研修计划

乌当区新场乡大坝小学校本课程研修

本着对地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向往,使地方民族民间文化和风土人情走进校园、走进生活、走向社会乃至世界,让校园文化丰富多彩、朝气蓬勃,让古老的民族文化艺术世代相传、辈辈皆知,使腾飞的世代更加多元化。因此,在乌当区教育局和新场校务委员会的大力策划下,把“小尧花鼓舞”作为我乡的重点校本课程,努力把我乡“小尧花鼓舞”推进校园,纳入地方课教育课程,特制订大坝小学校本课程研修计划。

一.认识多元苗族同胞,鉴赏经典文化艺术。

艺术,在掌握技能之前应该对其进行深入的认知和剖析,如小尧花鼓舞,我们要学会其飞旋的舞步,能穿梭自如的舞动,我认为应让学生了解这个民族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以及这种艺术文化产生的背景,不仅这样,还应该收集大量不同苗族人民的资料,将他们舞蹈的表现形式、 歌唱形式、乐器、服饰搭配等进行认知并比较,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苗族花鼓舞的旋律和内涵,学起来就更加容易。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 收集了部分苗族舞蹈的资料供学生参阅,有:湘西苗族花鼓舞、松桃苗族花鼓舞、黔东南州(雷山西江苗族花鼓舞、德江苗族花鼓舞)等。

二.学习乌当区民族风情汇编 乌当区聚住着苗、彝、布依等少数民族,占全区总人口16.07%。乌当区少数民族具有小聚集、大杂居的特点,他们保留着数百年历史的民族服饰、风土人情。在乌当区素有“汉灯、苗舞、布依歌”之说,指的是新堡乡的汉族龙灯舞、新堡乡的布依族“三月三”歌会及永乐乡的苗族“四月八”跳场。每逢节日喜庆的日子,乌当区的少数民族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热闹异常。新场乡小尧村的花苗花鼓舞和下坝乡长堡村的印苗花棍舞,非常有特色和品位,多次代表乌当区参加贵阳市、贵州省乃至国际性的民族歌舞表演。主要介绍的是布依族和苗族的风情。

三.深入苗族村寨学习,感受浓厚的艺术氛围

我校距离小尧苗寨 5公里,有熟悉的乡亲,借助这个有利的条件,应采取与苗寨手联手的方式,制定到苗寨的学习计划(每周2天),有助于活动又好又快的开展。

四.二级培训及教案编写

1.二级培训授课教师:白黎、葛开莲。 2.教案编写:葛开莲。

3.二级培训对象:倪燕、滕秀燕、陈洁、梁忠萍、杨学芬、陈芳英(共7人)。

4.培训时间:2月份至3月中旬。

5.培训形式:集体培训、分散培训、就地培训。

五.经费落实

学校及全体教师要高度重视此项活动,将活动纳入专项经费预算,学校预计支出2600元作为“花鼓舞”活动经费,保证活动正常有效的开展。

六.教学形式

1.以优带弱,逐步扩大训练队伍。在练习的过程中,重点培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让他们来带领较弱的学生练习,逐步形成整齐有序的队伍。

2.采用一对

一、一带二或三的形式反复练习,让学生互相纠正和学习,更好地推进活动的进程。

3.校与校之间的互动学习。经常与邻校探讨研究学习,提高训练效果。

4.训练对象:

重点对象:

四、

五、六年级,发展对象:

二、三年级。 七.教学进度计划

第一周:认识了解苗族人民的艺术文化。 第二周:学习乌当区民族风情汇编。 第三周:学习架鼓、持鼓棒、击鼓动作。 第四周:学习苗族舞蹈扭胯、摆身、甩头动作。 第五周:学习第一节:预备动作、第二节《九步》。 第六周:学习第三节:三方转向击鼓(右后右)。

第七周:学习第四节:甩头扭胯击鼓。

第八周:学习第五节:三步

第九周:学习第六节:四步

第十周:学习第七节:五步

第十一周:学习第八节:正反击鼓。

第十二周:学习第九节:小蹭步击鼓(跳起来)

第十三周:学习第十节:蹲步(齐声呐喊)。

第十四周至十六周:复习训练难点动作。 第十七周至十九周:集体排练。

乌当区大坝小学 教师:葛开莲 2012年2月

上一篇:小小初心书信活动方案下一篇:高职语文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