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校本研修总结(精选9篇)
一晃培训马上就要结束了,让我们一起盘点收获、细数成长。
盘点收获一:通过观摩必修课程“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义务的法律界定与履行”、“从电影人物形象看学生最喜欢的十种教师”、“生命与安全教育理念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实践应用”等系列专家讲座,对参加培训的老师意义重大,老师纷纷表示,通过观看讲座,的确解决了自己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对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教师个人的合法权益都有极大的帮助。
盘点收获二:通过观摩选修课程“初中生物教学内容处理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尊重学生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初中生物学重要概念及其教学思路”、“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的确定”、“他山之石――初中生物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比较”、“初中生物学科教学的基本特征及其教学思路”“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提问的设计与实施”等模块的系列讲座,让我们老师知道了多种学生更感兴趣的学习方式,争取在自己的教学中,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最大可能的寻找更好的有利于学生学生的方式,最大可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深受启发,为我们以后改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思路;老师们在交流中纷纷表示,要争取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努力实践在培训中学到的内容。
盘点收获三:本次培训的作业设计形式新颖,作业一“图文结合的教学故事征集”,老师通过完成作业,不仅相互进行了展示交流,而且通过甄选照片、编辑配图文字、上传照片等一系列过程,提高了自己的综合能力;作业二“优化后的课堂教学设计”,让老师们审视、反思自己的课堂后,重新设计、优化自己的课堂,从而引发在以后的教学中反思、优化的意识;作业三“聚焦课堂教学问题的解决方案”促使老师们积极发现问题,通过交流研讨,最终解决问题,从而实现真正的进步和超越。
盘点收获四:在我们焦作市初中生物工作坊内,我们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学习,是最早实现上线率100%的工作坊之一;到目前为止我们工作坊内老师共完成必修作业146份,发表评论734次,研修社区交流数755次,提交总结49份。我想,每一次参与,都会有一份收获,都是一次提高。从目前平台上统计的培训成绩看:培训成绩为100分的学员有15位,分别是:尚向前、王五星、蒋喜明、葛艳茹、任蒙蒙、秦艳玲、张小调、王随河、董学文、薛艳杰、韩春霞、张虹琳、杨艳玲、薛爱玲、吴军平。培训成绩为90分以上的有26人,80分以上的老师5人,70分以上的老师2人。
目前培训还没有最终结束,我相信:在培训最后结束时,我们焦作市初中生物工作坊全体老师都会以更好的成绩圆满结束培训。
一、农村小学校本教研的现状
1. 学校教研 、科研 、培训不能有机融合 、和谐统一
首先,学校的教研、科研、培训往往缺乏共同的主题,目标不一,三者之间不能紧密结合. 其次,三者不能从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教学中具体存在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确立校本研修的主题.
2. 教师的认识不够
其一,有的教师认为只要把书教好,将学生的成绩搞上去就行,校本研修,那是做文章、过形式而已. 其二,有的教师安于现状,视野始终锁定在教参、教本和教辅,不看书、不学习,教育教学的思想观念守旧、方式方法传统. 不关注减负增效,而是通过题海战术、重复练习去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对于校本研修活动,广大教师缺乏热情,缺少参与度.
3. 形式单一 、目的不明确
农村小学的校本研修已形成了“传统的模式”———上课、研讨. 就课论课,没有主题,目标不明确. 缺失对教育教学问题的思考和关注,让校本研修活动失去了“真”意义.
4. 效果不明显
由于教师不能结合自身的教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根据问题确立校本研修的主题,所以在研修活动前没有思考、研修活动中没有收获. 更何谈“分享研究成果”“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服务于教育教学”.
了解现状,针对问题,我们认真思考,积极实践,且行且思,努力探索适合农村学校教育特点的校本教研之路.
二、农村小学校本研修有效性的思考
农村小学的校本研修需要结合实际情况, 有序开展,增强校本研修的有效性.
1. 问题的提出是农村小学校本研修的关键
农村小学校本研修的目标是什么? “丰富的理论素养”、“大家的上课风范”……这些都不是重点,其关键在于能够发现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且思考、研究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校本研修应立足于“人本”和“校本”两个着力点. 它的特点是:基于“本”,研修“教”,使教师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实际提出问题,这样,校本研修才能把握住“人本”和“校本”,才有丰富的一线资源,才有传承的生命力.
2. 正确看待校本研修的目标
校本研修目标层次:落实教育教学常规———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提升专业素养———增进教育教学智慧. 校本研修要进行分层推进,农村小学的校本研修目标层次要起点低、小步走,大多数老师可以在立足于落实教育教学常规的基础上进行教育教学技能的提高,当然,也可以先“造就”一部分教师,让他们成为教学的行家,引领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3. 组织的形式可以多样性
课堂教学是校本研修的主阵地. 但同时, 还可以进行形式多样的校本研修活动, 把教师从单一的模式中解放出来.例如:关于作业的校本研修,开展旨在改进作业过程的教师研修(作业布置的研究、作业设计的研究、作业批改和分析的研究);也可以进行备课活动的校本研修,通过备课提升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把握;还可以让教师体验考试,让教师以学生的身份进行考试(解答试卷),以研究和反思试卷的命题和评分标准,(解读试卷)引导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考试,引导教师树立学习的意识. 除了学科校本研修,还可以进行德育方面的实践活动研究,或是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个案研究.
4. 健 全制度 ,保障校本研修
首先,学校领导要对校本研修重视起来,校本研修是一个学校发展的脉搏. 在学校的管理制度中要有目的的进行规范,在绩效考核中有所体现,校本研修的制度要简明,可执行性要强, 要有针对性. 制度的制定要针对本校校本研修中的一些弊端,给出明确的执行意见及措施,执行力要强,执行要到位. 有了制度做保障,校本研修可以从制度化走向人文化、科学化的前行历程.
三、我校校本研修的实践
1. 建立校本研修活动中教师的主体意识
校本研修是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学校实际教育教学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方式. 切实提高农村校本研修活动的有效性, 应加强校本研修的教师的主体意识. 为了搞好课题研究, 我们制定了计划,组建团队,将热衷于教育教学研究、有共同愿景的教师聚集在一起,调动他们的内在驱动力,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能动性. 有了这样的研究理念和团队精神,教师自然就有研究的兴趣,造就最好的研究.
2. 以课题研究为抓手 ,创建校本研修的平台
以数学学科校本研修为例, 我校结合市规划课题《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错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将课题研究与校本研修紧密结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中夯实校本研修,在校本研修中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课题研究引领校本研修的发展.
3. 把 握 “错误资源 ”,立足 “问题 ”解决
学生的学习问题是校本研修的根本点和出发点. 校本教研,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学什么? 更重要的是怎样学? 从学生的错误出发,探究如何让学生合理有效的学习? 我们的校本研修紧紧把握学生的“错误资源”这一核心问题,在校本研修的过程中用“发现”的眼光去看待这些错误,对这些错误进行研究,开发并利用好学生的错误,化错误为资源,在错误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附:我校的学生数学错题记录.
某小学六年级学生数学错题记录
4. 形成我校校本研修的基本模式
(1)课前思考. 提前一周确定授课内容 ,组内成员独立思考、研究,打下底蕴基础.
(2)课前交流、即席备课 . 课前组内成员研究沟通 , 预设学生的错误方向和特征. 进行简单的前置性的备课, 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带着“思考”进课堂.
例如在《搭配规律》一课中学生的错误预设:a. 有部分学生不能有条理地进行搭配,使用避免遗漏或是重复搭配的方法. b. 学生在总结搭配规律时, 会出现选配的方法是木偶的个数加上帽子的顶数这种错误的数量关系. c. 学生将生活中实际问题如何转化成搭配规律的数学问题进行解决时会有错误. d. 在进行搭配规律的逆向思维,告诉你有多少种方法,两种事物分别是多少时,学生会有认识障碍.
(3)教学实践. 教师授课 ,听课教师关注课堂中错误资源的生成,并思考如何有效利用.
课堂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要有捕捉学生学习错误的意识,选择学生有价值的学习错误资源,对学生的学习错误资源应进行分析,分析其思维的错误点在哪里? 再根据原因,合理利用,调整教学策略,有效引导,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促进思维的发展.
(4)课后研讨. 听课教师依据学生错误情况 ,填写诊断分析表,分析错因,调整教学思路,构建有效的新策略.
例如:在《认识正比例》一课中,我校教师的诊断分析表:
(5)课后反思. 教师从课堂的错误入手 ,反思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总结课堂的“得”与“失”.
(6)回归课堂 . 教师将思考回归课堂 , 进行实践验证 , 对比研究.
进行反思后回归课堂的练习和分析. 附: 我校的学生练习错误分析表.
我们把握校本研修的主阵地———课堂教学. “教”“研”合一,“研”指导“教”,“教”促进“研”,“研”以致用,使研究不断深入,不断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自我反思——我要学
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因素就是自我反思。这两所普通的乡镇学校,依据农村学校的特点采用了以下的“土法上马”的校本研修方式:
1、写《教学后记》。人是在反思中不断成长的,教学工作尤需反思。教师应一课一反思,课课回头看。这几年来,这两所学校要求老师们每上完一课写简要的“教学后记”,通过后记形式强化教学反思。在“后记”的写作上学校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1)客观——就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把本节课中成功或失误的原由简要写出来。从成功和失误中悟出规律或找出原因,只要是有价值的。
(2)及时——教学后记及时撰写是非常必要的,及时的反思就非常的有利于于下一节课的教学。
(3)简明——写后记提倡言语简约。因为写后记主要是自己看,无须太详细,否则会无形中增加老师们的负担。
写后记首先是基于记录,但更重要的是自己深刻思考和感悟。初写后记可以是零散的、无主题的,一段时间后,可以根据自己教学研究的主题写专题性的后记。如在一个月或一个学期中,根据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问题写多篇后记;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和总结,写出有关合作学习的专题总结;最后,还可以在自己总结和吸收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写出关于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教学论文。
2、抄写《教育教学名言警句》。为了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这两所学校还要求教师加强对教育理论的学习。每学期统一安排学习一本教育理论著作,在学习中注意对名言警句的抄录,一般还要求熟读成诵40句段以上,并要求能学以致用。现在,每位老师能够脱口而出的名言警句都超过五六十段了,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的说课评课以及论文的撰写中能恰当地运用这些名言警句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和分析相关的教学案例,老师们的教育理论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3、辑录《教法集锦》。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艺,教师在听优质课或阅读教学书刊时,将精彩教学片断和环节记录下来,并适当地进行点、划、批、注,每个月一般要求要有3例以上。过去,老师上公开课前,学校领导要组织很多老师来出谋献策,现在由于融化了众多优秀教师的教例,并经过自己内化后设计出来的教学设计就非同一般了,近三年来,这两所学校的教师在县、市和自治区级的教学赛课中都取得了优良的成绩。
同伴合作——助我学
学会合作与交流,是现代职业教师提升自身素养的重要路径。 在教师个人自学研修的基础上,学校要求教师互相研讨交流,以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一般的做法是:
1、实施“2+1”工程。“2”就是教师每月自荐两篇教学后记式,由教科室每月检查评比并从中精选优秀者或展示或宣读,资源共享。“1”指的是教师每学期至少阅读一本理论书籍,在学期结束时写一篇读书心得体会并进行座谈交流。
2、加强互动性的课堂研究,主要做法是:预约课—— 领导向教师提前预约所听的课;邀请课——教师自己主动向领导和同事邀请听的课;同形课——大家都上同一节课,从中探究相同或相异的教学方法;二次课——在大家评议基础上再用不同的方法上一次甚至多次,以求切实的提升; 开放课—— 举办“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专家以及兄弟学校的领导老师到校观摩课堂教学,在更大的层面进行“合作探究”和“同伴互助”。在多种形式的上课和听课中,强调互动式的交流对话, 在相互的说课、评课和反思中,丰富了教研的内质,生成了新的培训机制。
3、举办“教研组风采展示”。教研组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精心准备“5个1”(上课、 说课、评课、教案设计和一份教研组风采介绍),最后抽签决定展示者;分别从上课、说课、评课和教研组风采介绍四个方面来展示所在教研组,最后由学校 针对“5个1”评出5个单项奖和1个综合奖项。在“风采展示”的过程中,组内教师充分体现出团结、合作、互助的精神。
4、在课题研究中合作探究。科研兴校就要有科研课题,而且必须人人参与。课题研究是一种集体探究的活动,最能体现团结互助的精神。在学校科研室的统领下,做到每个教研组都有自己的课题,每人都参与课题,在课题研究中进行自学、讲座、研讨、展示等形式多样的研究活动。课改以来的几年中,这两所学校各自都有8——10个县、市以及自治区级的课题。从目前结题的情况看,老师们的确是从课题研究中加强了团结协作的关系,提高了自己课堂教学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5、开辟主题论坛。学校为教师开辟教育教学论坛,曾先后举行过“我的教学故事”、“我的好课标准”等主题的沙龙式座谈研讨活动,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互相交流,使论坛成了信息反馈的集散地,在对热点问题的讨论和辩论中明晰事理、提升能力。 通过灵活多样的合作学习,教师们逐渐地能教会评、能说会写、养成“学习理论——探索实践——提高理论”的学习和研修的习惯。
专家引领——带我学
专家能给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提供智力上的支持,给予行动上的诊断,“专家引领”的方式也是多样的:
1、显性的专家引领。邀请教研员、知名专家来学校作学术讲座、现场指导或咨询座谈等。这几年来,这两所学校就分别请了县、市、区的多位专家到学校进行教学指导,还聘请了一些全区乃至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兼任学校的教学顾问。这些专家除亲临学校指导外,还通过电话、邮件、视频对话等方式进行指导。
2、隐性的专家引领。就是通过阅读专家的理论著作,从中学习吸纳专家的理念和方法,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这样隐性的专家引领方式是主要的和大量的。这几年来,这两所学校都有计划的统一购买了不少教育教学专家的理论著作,基本上是一个学期着重学习一本,而且还要求做读书笔记、摘抄《教育教学名言警句》、摘录《教法集锦》、举办沙龙式的理论学习座谈会等。
3、上“移植课”和“移植报告会”。除“请进来”外,还采取“走出去 ”的方式, 所谓“走出去”就是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外出学习,聆听专家们的报告,回到学校后再举行“移植报告会”;外出观摩特级教师和名师的优质课后,回到学校就上“移植课”; 派出优秀教师参加脱产学习和接受高层次的系统培训后,回到学校后就让他们做“学习体会报告”等,这实际上也是一种间接的专家引领。
教师:何丽萍
校本培训的根本着力点就是提高受培训教师的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业务能力,为提高学校教育工作质量奠定基础。本,学校从师德教育、基本功技能提高训练、现代信息技术学习、新课程理念、教育的艺术以及教育科研能力培养等诸多方面对全校教师进行了培训,现将我的研修情况小结如下:
1、以“同伴互助,自学反思”为主要形式。
我自主学习,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形成学习与反思的习惯,增强研究意识,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克服被动性、盲目性;把日常工作与教学融为一体,以新课程为导向,灵活运用案例分析、行动研究、教育实验等多种活动方式,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边学习边实践,边实践边反思,边反思边改进,边改进边提高。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和同伴合作、探究,不断探索、创新、调整、充实,总结经验,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水平。
2、认真学习《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新课程标准以及各种书刊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使自己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平,扎实的教育教学专业知识,广阔的知识背景,较高的业务水平,来加快新课程发展建设步伐,适应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
3、更好地运用电子备课平台和教学课件,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专题讲座:结合教育热点和教学实际,利用远程教育等资源听专家学者的专题讲座。
5、教学观摩:随时和本组教师互听互评,进行教学交流。
总之,在工作中,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困惑的苦恼。路漫漫兮我将上下求索,为教育事业奉献着无悔的人生。
2014
一、课程学习与研讨交流收获
在专业知识模块课程中,我作为xx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教育学博士。兼任xx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创新xx实验区工作办公室主任,教师教育研究院办公室主任。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日本文化与教育、微格教学、中日语文课程比较、教师教育----李x的《中学教师的学生观》讲解和xx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曾xx的《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和给我的震动是最大的和最深的。当前的教育教学形式下,我们教师相当尴尬,无论教育还是教学我们都要拿捏得恰倒好处,方能平平安安。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大都很迷茫,两个专家的讲解各我们指明了方向,明白了我们自己的准确定位。明确了自己职责和任务。另一方面,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厌学,对学习缺乏兴趣,这与社会大环境,教育体制和各学科本身的特点是都有一定关系的。确实,有的学科的研究内容比较抽象,难懂,趣味性较差。例如,由于学生学习负担较重,厌学的心理比较普遍,学生对高强度的,机械化的训练不胜其烦。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如何做,才能够让学生对各学科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呢? 在听了两位专家的讲授后,我认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的情景导入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之一,如果能够采用生动有趣的引入方式,可以很快引起学生的兴趣,为高效率的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总结归纳了专家教的各种新课导入的方法:
1、利用生产生活事例引入。留心生活中的趣事。
2、利用故事引入。利用故事引入问题,是教师愿意采用的方法之一
3、利用游戏引入。学生对课堂游戏有强烈的参与愿望,利用游戏引入问题,收效较好。
4、利用生活经验引入。
二、参与专家视频答疑活动、浏览简报、学习同伴优 秀作品等收获。
通过不断的学习我觉得自己的许多教法还的改进。虽然教学时间已经27年了,但许多东西在听了专家的课程之后,感觉自己总结的许多经验过时了,自己还有许多值得加强学习的地方,要通过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教学经验,充实自己的教学过程,同时讲课时必须归纳得再精炼一些。尤其是在参与主题论坛时,碰到了很多的知音,交流的很热烈、很深入,收获和感触很多,真是受益匪浅。“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念书”。
三、参与研修活动的收获
通过这次的研修学习,我坚持听专家、教授讲课;积极参与线上线下活动;上传资源、发帖。我深入了解全新的教学的理念和教学模式。
1、思想认识的提高:学习到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手段。我清楚地认识到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所提出的要求,我们要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从事的教育工作,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地总结自己的得失,提高认识,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教育发展对我们教师的要求。
2、专业知识的增长:通过网络平台海量的知识点和例证,结合生动灵活的学习方式。通过和参加培训的其他老师进行交流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和方法,相互学习和探讨,让自己长期以来的固有教学模式有了进一步的改进和升华。
3、本人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水平进一步提高,不仅会使用多媒体上课,自己还会制作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行为的改进
以前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我一直采用的教学方式就是尽可能多的、细致的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且一直认为只要下了足够的功夫,学生就一定能学习到知识,在一定层面上来看,也确实有一定的效果,但通过这次学习,通过专家、教授的讲解,结合其他优秀教师的成功例证,让我不禁对自我的教学方法有了一定的反思,开始考虑到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例如,我把学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应用到教学当中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做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思路清晰,在七年级(6)(7)两个班语文教学中,对不同的学生说提的问题也不同,学生感到有收获的成就感,学习就有了兴趣,对学习语文学习就有了兴趣,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就比较显著。尤其直得一提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法在教学中的贯彻和实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对培训的建议
1、以后能多给我们一线教师搭建这样的学习的平台,有专家教授的理论指导引领,又有同事的交流互动。
2、加大学习进程中的有效时间。
3、加大视频窗口,窗口太小,显示的有些内容根本看不到,只能根据听到的内容去判断。
4、专家、教授的研究方向多定位于山区的教学实际,增强指导特殊地区的教学的效果。
一、高度重视,立足管理,有效实施校本培训工作。
实施新课程的关键是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我校十分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业务副校长、教务主任、省市县级骨干教师组成的校本培训工作小组,协助校长策划本校三年校本培训规划,设计符合本校实际的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制定了校本培训制度、考核制度,将教师参加培训的过程与结果与教师期末考核相结合。有效地调动广大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为确保培训工作顺利进行,学校领导还亲自参与培训活动,轮流为所有教师作专题讲座对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起了很大作用。学校为保证教师能力迅速提高,还克服资金困难,送教师外出学习,接受培训,今年暑期就派教师先后到长春、松原等地听课、学习,通过这些活动教师的教育观念有了很大变化,学识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有力促进了教师素质的专业化。
二、以教育科研工作为中心,在科研与培训的过程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我校成立以学科为中心的教研组,同时成立以年级为中心的备课组,这样既有学科的专业性又有临近学科的交流性,教师间互相切磋,互相借鉴,在交流与研究中得到提高,也充分挖掘了蕴藏在教师中的丰富教学经验,让教师培训教师,把经验变成培训财富。同时我校还以校内公开课为载体,实现教师间互动,取长补缺,就地取经,经验共享,双向交流合作,探究达到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目的`。我校每年的三月份都搞一次大型的“教学开放日”活动,开放日期间学校要求教师以“实验课”、“观摩课”、“汇报课”等形式,向进修学校、教育科研所、全体教师乃至学生家长进行汇报和交流。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提高。
三、以全员培训来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
首先,在校长的亲自安排和带领下,每位行政干部都要制定自己的研修提高的规划和每年的研修计划,并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能力。同时行政干部还根据自己所管业务,加强自己业务知识的学习,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岗位培训,努力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以实际行动干好本职工作,在工作中为全体教师作榜样。
其次,实施名师工程发挥骨干教师的榜样作用。我校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大练基本功,基本技能活动,通过“送出去,走进来”等方式,着力培养学科骨干和学科带头人,促进我校名师骨干教师队伍的形成,我校选送多名骨干教师到长春参加培训学习,他们在学习期间,刻苦钻研,勤学苦练,扎扎实实,在今年8月份取得培训证书。同时我校针对新分配的教师较多的局面,建立新、老教师业务“传、帮、带”制度。老教师听、评新教师的课,对新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新教师虚心向老教师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执教能力,我校对去年和今年分配来的新教师,均指派骨干教师与其结对子指导帮助,精心做好新教师的授课能力提高工作,同时学校还创造机会新老师外出学习提高,回来做“汇报课”等使其日益胜任自己的工作。
再次,我校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进修学习,扩大知识面,适应课改发展需要。鼓励教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手段,提升教学质量,学校还专门安排专任教师对教师进行计算机培训。装备多媒体教室和电子备课室来促进了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拓宽教学渠道,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多媒体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人本,切实提高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培训工作是课堂改革实验成败的关键,我校在校本培训中,以课改为中心,以课题为载体,以教育教学案例为突破口,紧密结合实际,坚持集体培训和分散研讨相结合,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等原则,采取自学自练、实践反思、观摩研讨、交流经验、师徒帮带、专题讲座、课题研究、案例分析、网上学习等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校本培训的实践活动,在教师中形成学习热潮,把校本培训落到实处。
最后,在培训内容上,我校把通识培训、教材培训和教法培训及计算机培训有机结合,注重课改理念、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实施、评价改革、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培训,同时还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出发进行培训,如本学期我校各备课组针对在教学中学生出现的问题确定本组教学研究问题并进行专题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科研能力。再如我校组织教师进行专题讲座来解决了教师教学中的困惑,也引导教师对过去传统教材课程和教学实践的反思,使教师在学习研究和深入理解新的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新教材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模拟教学等方面的实践。另外,在培训组织上,我校采取了集中讲授、观摩研讨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法。在集中学习中,要求领导先学或有条件请专家到学校做专题报告,还派教师到外地学习,回来为教师作汇报。还开展了“研讨课”,教师们以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的形式进行教学的研讨,在个人学习的前提下来实现集体的共同提高。这样的课堂教学评析活动是围绕课题组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的,它是把先进的教育观念转化为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极其有效的办法。在此活动中,我们始终坚持“人人参与,就事论理,重在探索与提高”的原则进行,把反思作为活动的关键环节。使教育科研工作与课堂教学过程在基本思想与操作程序上达到一致。把教学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强调科研过程的规范性与日常教学过程优化的紧密结合。
四、建立教师成长机制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教师专业自我发展,是未来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趋向。已成为当今教育管理者和教育实践者的无法回避的话题。另外教师的成长关系到学校的未来,为此我校专门就教师的发展制定了相关的策略:
1、发挥教研组的集体力量,带动教师在业务上不断进步。通过组内常规课、教师展示课以及“共磨一堂课”等方式,为教师提供众多的锻炼机会。
2、在专家的引领下,促成教师的发展。我校在外出培训、听课学习等教研活动的安排上绝不滞后,力争将更多机会留给第一线的教师,尤其是其中的佼佼者,让他们尽快地成为学校的脊梁。
3、建立教育科研机制引导教师自主学习。我们对教师在课题研究上作出明确规定:每一位教师每学年必须负责或参与一项课题研究,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到教师的考核评价当中来。
4、实施“帮带工程”,进行有效地激励。以教学能力突出、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作为导师,在课堂教学、理论学习、课题研究等方面开展探索与实践活动,多角度促进他们的成长。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表现出来的缺点,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以期待的心态去引导。采用激励的手段,挖掘教师个性中的良性资源,量体裁衣,创设和谐的氛围,促进其自主提高。
一、抓好校本培训, 引领教师在不断学习中成长
从近两年的“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内容与教师发展研究”课题研究中, 我们深刻认识到, 要提高校本培训实效, 必须关注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选择适合本校教师的校本培训内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细化校本培训内容, 提升教师基本素质
有效的校本培训内容是帮助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的有效载体。2011年, 湖北省教育厅掀起了“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 湖北省教育厅厅长陈安丽在推进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为了细化“课内比教学”活动, 学校以“全力打造高效课堂,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主题, 开展了“五个一”的培训活动。“五个一”分两个层面:教师层面“五个一”, 即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著作并作一定读书笔记;写一篇课内比教学自我总结与反思论文;上一节自我修炼自我完善课;在学校或者教研组内作一次学科知识专题辅导讲座;整理提交一份观课议课实录。学校层面“五个一”, 即举行一次全校性教学开放周活动, 吸纳广大家长踊跃参加学校教学教研活动;举行一次全校课内比教学总结与反思研讨会;汇编一本课内比教学优秀论文集;举办一次优秀教案、优秀说课案展示;针对课内比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或困惑申报1~2个校本教研课题。通过一系列内容丰富的读书、讲座、议课和教学反思等教学研究活动, 老师们在校本研修中发现了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探讨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练就了一身教育教学的好本领。
2.强化网上培训, 搞好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在对教师进行基础培训的前提下, 目前, 我们主要抓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培训。在“‘国培计划 (2011) ’湖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远程培训”中, 学校制定奖励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培训活动。同时为弥补网络培训的不足, 学校安排校内信息技术人员为教师开“小灶”, 再次辅导强化教师的网络学习。通过对教师的系统培训, 教师的学科整合能力显著提高。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 动感的图像, 优美的声音, 使枯燥无味的教学工作变得有声有色, 学生在欢乐新奇中增强了参与意识,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3.组织多层次培训, 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我们根据师资队伍的具体情况, 还进行了分层培训。一是加强对支教教师的培训, 引领新教师顺利上岗。2010年9月, 我校引进三名支教教师, 上岗前, 学校集中对他们进行了教育教学理念、学科教学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等知识的培训。上岗后, 学校安排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领岗, 采取“传、帮、带”的方式引导支教教师不断提高, 迅速适应自己的教学岗位。二是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 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我校有四名县市级骨干教师, 一名地市级骨干教师, 学校给他们压担子, 搭台子。要求他们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 每月针对学校教师实际需求开展一次学科知识培训;每学期至少给校内教师上一节示范课;每学年“结对子”帮辅一名青年教师。在他们的带领下, 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上升到一个新台阶。三是开展校际交流, 引领教师修炼成钢。一方面是“走出去”, 开阔眼界。2011年, 当阳市开展了“‘国培计划’校长挂职培训学习班”活动, 学校校长分配到“国培”基地学校——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黄陂街小学实地学习达一月之久, 在与名学校、名校长、名教师的零距离接触中, 两校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为了使“挂职培训”活动向纵深发展, 学校又组织中层干部、学科组长、年级组长分批次到黄陂街小学实地对口学习。另一方面是“请进来”, 手把手地教。我校请来黄陂街小学各学科教学能手, 到学校讲示范课, 作教学指导报告。校际交流, 让学校领导学到先进的管理经验, 让全校教师学到新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 全体教师专业素养得到一次全新的修炼。
二、抓好“校本教研”, 引领教师在研究反思中成长
两年多来, 我们着眼于学校未来发展, 立足于自身实际, 从教研入手, 强化校本教研, 使教师的教学实践、教学研究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的有效途径。
1.开展课题研究, 提升校本培训能力
教师是课程革新的实施者,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建立一支素质高、教学能力强、有一定研究能力的师资队伍, 是学校校本教研工作的关键。为此, 我校借“课题研究”之东风, 一是让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 把每位教师都吸纳为课题研究成员, 扎实抓好校本教研。二是让教师人人成为微型课题研究者, 微型课题研究是学校打造优秀教师群体的重要举措。近两年来, 学校开展了几十个不同内容的微型课题研究, 如:怎样与学生沟通?如何培养低段学生的注意力?如何提高数学提问的有效性?如何开展大课间活动?等等。微型课题研究秉承“问题即课题, 对策即研究, 收获即成果”的理念, 建立“研、训、用”的微型课题研究机制。各备课组根据选定的微型课题, 每周都有课题研讨活动, 他们围绕主题, 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微型课题研究为每一位教师提供了一个群教群研、提高能力的成长平台。近两年来, 学校科研成果层出不穷:一是中央电化教育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湖北省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英语资源应用绩效之研究”和省级课题“湖北省小学习作理论实践”均已结题。二是省级课题“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内容与教师发展研究”已进入总结和结题阶段。三是新立项的市级课题“探究式教学在数学新授课中的应用”“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正着手开题和实验前期工作。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始终坚持以“研究自己、自己研究”为主导, 以“以研促训, 以训促发展”为指导思想, 带领全体教师向教科研要质量, 在参与教科研的过程中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2.开发校本课程, 培养教研创新能力
首先, 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确定校本教材的目标、原则、门类与内容。在课程开发中突出两个“注重”, 即“注重多样性和个性的统一, 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统一”“注重学科课程的均衡发展与个性差异”。其次, 校本教材编写, 主要以教研组为单位加以实施, 在学校统一调控下进行。最后, 使用评价。每学期, 学校都对校本课程使用的情况进行评价, 依据制定的评估细则, 采取随机评价和终结评价的方法考评, 学期末学校要综合考评。近几年来, 学校编写的校本教材《成长的阶梯》和《安全教育知识课本》已在学生中使用。《人文河溶》也以已编辑结束, 2012年9月投入学校使用。开发校本课程, 培养了教师教研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撰写教学反思,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归纳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最有效途径。因此, 引导教师对教研活动进行反思与研讨, 成为我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基点。我校在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中, 要求上课的老师写反思, 听课的老师写反思, 备课组也要有集体反思。针对学校实际, 要求每位青年教师每月交一篇有深度、有理论分析、有借鉴作用的教学反思。教师之间通过评价、交流和反思, 可以发现一些自己不能发现的细节问题, 也可以通过观察和反思, 借鉴别人教学的成功之处。这种教师群体之间互相合作、互相切磋的浓厚教研氛围, 既强化了团队合作意识, 又使不同个体的知识与能力在探讨、分享中得以提升, 从而促使广大教师在实践中进行研究, 在研究中学会反思, 在反思中改进教学。努力培养反思型的教师, 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反思, 在反思中成长。通过两年来的实践, 我校教师的教学反思逐步走出初浅层次的阶段, 向更高层次迈进, 促进了自己的专业成长。
一、把握发展方向,全面定位发展愿景
在“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办学宗旨和“彰显师生生命活力的自主教育”核心理念的引领下,我校确定了教师的发展目标,即始终遵循教育规律,始终敢于进行教育最前沿的问题研究,始终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始终坚持思考力、执行力、文化力的引领;要求教师胸中有书、目中有人,智如泉涌、行为表仪;倡导教师把教育工作当做一种事业来追求,而不能当做一种职业来应付。
为了实现这一发展目标,学校本着培养优秀教师、打造精品课程、提高办学内涵的宗旨,遵循“三格五训两自主”的工作思路,积极搭建培训及展示等平台,切实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
二、确定阶段目标,自主规划发展思路
十二五以来,学校继续对教师提出制定个人发展五年规划的要求,其中重要的“两自主”内容包括自定目标、自我评价。
自定目标就是要把自己在师德、知识面、学科业务、基本功、教科研等方面的目标定位写出来,并说明如何发挥学科特色优势,带动教师的发展。要求分阶段确定小目标,写清楚围绕目标学什么、怎么学、怎么做。
自我评价就是对自己完成目标的情况做一个及时回顾和正确评价,讲清楚每一个小目标达成后的收获,没有达成的原因和下一步改进措施,促进教师自我反思、自主成长。
三、创新培养策略,分层推进发展进程
学校运用“三格”培训策略,即新教师人格、青年教师出格、骨干教师风格,对不同层次的教师进行针对性地培训。
新教师人格主要是对新上岗教师的培养。首先确定培养目标,即一年成手、两年优秀、三年骨干。其次进行全方位培训,包括角色转换的引导、法律法规的学习、师德师风教育、班主任工作能力及教育艺术培训、课堂教学常规学习等。主要的培训方式有:第一,校级干部轮流与其交流、定期答疑;第二,师徒结对并签订任务合同,内容包括每学期上交一份最优教案、上一堂合格汇报课、写一份教学体会、设计一份活动方案、每天写一页正楷书法等;第三,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坚持手写详案、课课有反思。
青年教师出格主要是强化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一般常用的方式就是组织青年教师文化沙龙,如组织“智慧的犁耕”班主任工作沙龙和教师论坛。开展精品课展示、说课调讲、基本功竞赛等,促进青年教师在个体和全体共同努力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骨干教师风格就是通过开展教科研活动,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要求骨干教师有课题、有特色、有风格。通过开展专家秀、教学秀等活动,充分发挥这些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帮带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四、搭建展示平台,有效促动能力提升
学校搭建了五种发展平台,即“五训”,主要是以学促训、以课促训、以研促训、以赛促训、以评促训。
以学促训。就是通过加强学习来提高业务能力。学什么?学习学科本位知识,这是根本;学习学科课程标准,这是法规;学习相关知识,这是外延;学习各地优秀经验,这是眼界;学习新理念,这是高度;还要学以致用,不断内化,这是学习力;更要阅读经典,积淀底蕴,这是用文化浸润生命。怎么学呢?主要形式有自学、伙伴互助学、专家引领学、外出考察学等。
以课促训。这是培养提高教师素质和能力的根本途径。能上一节体现高尚、本真、丰厚、灵动、和谐、创新意蕴的课,是优秀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因此,课堂教学研究是培养优秀教师的关键话题,也是学校培训提高教师能力的最重要的措施。在以课促训中,学校遵循研究主题课程化、研究内容系列化、研究手段多样化、研究指导层次化、研究成果特色化的宗旨开展培训活动,增强培训效果。
一是研究主题课程化。学校每学期开展教师培训课程,主要有专家讲堂、精品课堂展示、我型我秀、名师推介、实验连连看、实验对对碰等课程;每学期一次,全校教师参与。这种以校为本、以教师为本的有针对性的研修培训课程,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二是研究内容系列化。近几年,学校围绕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和活力课堂研究,展示了不同课型、不同模式、不同风格的课堂,形成了研究系列。以语文学科为例,主要进行了“自主—开放式”精读课教学研究、“自主-测查式”略读课教学研究、“自主-互动式”口语交际课教学研究、“自主-赏析式”习作赏评课教学研究等活动。
三是研究指导层次化。针对教师不同的层次需求,学校有不同的层级指导。例如,新上岗教师主要由师徒对子帮带和年级组指导,确保指导的细致和全面;每位教师的展示课由主任指导,副校长积极参与,确保其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优秀教师的公开课、引路课等由名师工作室的名师和主任、副校长共同研究指导,确保其课堂的高品质;全区引路、观摩课等聘请区教研员和区级名师指导,确保其教学的高层次。
四是研究手段多样化。各学科备课组每两周开展一次“小问题解决”式的集体备课,大家围绕高品质活力课堂建设积极发言,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较高质量的教(学)案。同时,学校开展同课异构、一课多上、骨干示范、教师精品课展示等活动,在课堂观摩与反思中改进教学策略,有效落实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多学少教、顺学而导等教学理念。
五是研究成果特色化。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总结研究成果,提炼特色做法。如在“自主-开放式”语文精读课的研究中,通过“学法指导”,实现课堂教学中教师由“教会”向“会教”转变,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凸显了学生主体,并形成了“六重”、“九不做”等实践经验,为学校活力课堂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以研促训。通过课题研究促动教师成长,引领教师走上幸福研究和快速发展之路。目前学校采用小课题研究方式,本着“简、小、实、新”的宗旨,以“一二四”工作思路推进小课题研究,即围绕一个“真”字,遵循两个原则,借助四个保障,切实引领教师通过研究提高自身素质。
以赛促训。就是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针对教师现状开展相关活动。
以评促训。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各项考核赋分制度进行评价,每个学期末进行总结。
近几年来,学校围绕“三格五训两自主”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培训活动,切实促动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让教师体验着成长的快乐,从而更加促动了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从此出发,彼此抵达。我校教师今后将继续走一条校本研修的深化研究之路,到达幸福灿烂的明天。
一、未雨绸缪,前期工作周密细致
1、市教育局领导对远程研修工作高度重视。成立远程研修工作领导小组及项目办公室,制定出详尽的远程研修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各功能组职责、研修目标、研修内容、研修方式以及研修管理与保障。明确各乡镇教办主任、学校校长是研修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培训期间全程在岗,带头参与网上学习,参加教师讨论,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指导,并做好学员的组织、管理以及研修的后勤保障等工作,确保研修工作扎实开展。
2、自以来我市为各乡镇、学校配备电脑1300余台,已完全能够保证参训教师研修用电脑问题。对培训点校园网进行了升级改造,全部统一安装了光缆,使网络运行更加快速便捷,达到培训要求。
3、做好训前技术准备。培训前市教育局要求各单位充分利用本校的微机室,实行适当集中、平时分散的方式,提前开展中小学教师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培训,以保证远程研修的顺利进行。
二、精细管理,培训过程扎实有效
1、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经常深入研修现场督查,与研修教师进行座谈,及时发现、解决研修遇到的问题。市教育局相关领导高度重视远程研修工作,率先垂范,亲力亲为,研修期间经常到培训点去检查督导,并深入学科研修小组座谈了解、指导交流,同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和措施,激励教师再接再厉关注新视角、寻找新思路、谋求新发展。在他们的带动和引领下,全市广大教师参与研修的热情高涨,主动学习,积极研讨,分析教材,发表评论,与专家对话交流蔚然成风。通过研修,教师与同行、专家心灵与心灵碰撞,产生了新的智慧火花,激活了思维,增强了创新意识,提高了专业素质。
2、在今年的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研修中实施“双管”模式,提高管理效益。针对研修培训特点强化管理,把参训学员按学科分班,确定了市教研员和骨干教师为班主任兼指导教师。然后将每班学员每5人分为一组,并选出小组长。每天上午研修视频播放完后,由本组组长组织本组组员,就视频内容,作业要求等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每次研讨由小组长确定主持人和研讨主题,各组成员就研讨内容积极发言。主持人就各成员讨论内容做好记录,并对发言积极、观点深刻的老师予以表扬。每次研讨结束,组长就研讨效果作出评价,并上报给班级管理员,管理员汇总后,就研讨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确保研讨不流于形式。这样,由班主任、组长具体负责,严格考勤,落实学习的各个环节,形成了完善的网上和网下“双管”模式。
3、关注研修过程,强化督导检查。为确保教师远程研修工作顺利进行,市教育局远程研修项目办组织人员对各单位研修情况进行及时检查督导,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落实,对学校网上研修情况全天进行跟踪调控,对无故旷课、迟到早退及不按时完成作业等情况进行通报,对参训学员上传的作业、文章、发帖评论,对指导教师作业批改、文章点评、班级组织管理等情况及时掌握。
4、及时召开校长、主任调度会。我市为确保远程研修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研修质量,在研修期间不定期召开分管师训校长和主任调度会,分析总结远程研修工作中的经验,予以表扬和推广,同时对研修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制定解决措施和改进方案。
5、强化考核评价,进行表彰奖励。我市制定了远程研修考核评价办法、学员考勤制度等,把学员研修情况及学员作业完成情况纳入教师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作为评先树优的重要的依据之一。对论文、评论入选省资源库的优秀学员给予奖励,对达不到合格标准的指导教师、参训学员由市教育局和任职学校进行通报,三年内不得参加市级以上培训。同时,建立全市远程研修简报,对每天的学习情况进行班内通报,特别是对优秀学员进行通报表彰,充分调动了教师学习的积极性。
三、研训结合,培训持续延伸
【小学教师校本研修总结】推荐阅读:
小学教师校本研修案例05-24
初中语文教师校本研修总结12-17
初中语文教师个人校本研修总结06-30
小学体育个人校本研修总结11-28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师个人校本研修总结10-31
初中教师校本研修心得10-23
教师个人校本研修计划12-15
教师校本研修计划书11-23
英语教师个人校本研修计划12-10
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