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建设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师德建设论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本文以促进高职院校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建设优秀师资队伍为目的,通过对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的师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高职院校师德现状,总结高职院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相关对策。

第一篇:师德建设论文

浅谈师德建设创新师德教育载体

摘要:师德师风建设是中职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师德建设中仍存在教师身份意识淡薄、急功近利、道德滑坡等问题,阻碍了学校内涵式发展的进程。新时代背景下,需要从管理机制、考核机制、监督机制等多维度加强师德建设,推动实现教师自我提升和高校内涵式发展。

关键词:中职;师德;师风;创新;长效机制

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是传播知识、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的承担者,教师的师德表现也决定了学校发展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上提出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引导广大教师继承发扬教书育人精神,再次强调了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教育管理部门也相继下发了各类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和文件,进一步推动师德建设。隨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不断推进,师德师风建设面临深刻的时代挑战和教师自我认同感异化的挑战,师德缺失行为仍屡有发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势在必行。

一、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教育的质量在于教师,中职教育的关键之一在于教师队伍的发展,师德师风建设是保证教师发展的内在推动力。教师在教书育人、改革创新、服务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教育管理部门充分重视师德师风建设,相继出台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从制度层面明确了新时代高校教师的职业行为准则,划定师德师风建设基本底线。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师德评价体系建设、师德监督体系建设、师德建设保障体系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在继承传统师德修养、丰富师德内涵方面仍有较大的差距。新时代下教师出现“师德滑坡”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的改革对中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在新的教育沃土中孕育新的师德建设体系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体系自我变革提升的要求。当前教师中出现教师身份认知缺失、学术不端、急功近利等现象,损害了教师的社会形象,阻碍了教师的高质量发展。究其缘由,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作为道德价值主体的教师在道德认识上出现了多样化的变化,以社会为本位,强调奉献与牺牲精神的观念逐步被个人优先、以个人为本位的、强调自我价值的世俗化观念所替代。这种道德价值观取向上的功利性和实用性,对教师的道德心理形成了冲击和挑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道德观念和道德素养,使得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认同感逐渐淡化。另一方面,社会上的功利化和浮躁氛围的蔓延以及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念的影响力的削弱和淡化,也是造成教师师德问题的重要客观原因。另-方面,师德是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潜移默化所形成的品质,是需要实践和时间来消化的,并最终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体现出来。当前,教育部门对教师的考核仍存在重论文数量、科研经费量、各级各类课题数量等,考核的结果与学校获得的办学资源息息相关。为为在竞争中获得有利的办学资源,各中职学校纷纷通过建立教师评价体系,将考核体系的重点体现在教师评价体系中,作为指挥棒的教师评价体系与教师晋升、薪酬等高度相关,科研成果快速产出,逐渐成为教师评价体系中的主要标准。这种评价体系下,必然会导致高校教师不再重视教学,实用主义至上,以换取个人在职称上晋升,在收入上大幅增长。最后,学校在教师师德培训、师德建设、师德评价和奖惩方面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管理机制,在师德监督方面的监管失位,也值得我们重视。

二、中职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对策

(一)以人为本:师德内涵的破与立。

师德的内涵随着历史发展不断演变,不同的历史环境下,适应社会的师德内涵不断重新定义。中国古代教育伦理中包含着丰富的师德思想,形成了诲人不倦、为人师表、因材施教、重教明礼等重要思想,这些传统的优良师德品德对国家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当代教育师德建设有着借鉴作用。师德的产生,必然与时代的发展具有一致性,传统的师德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中国社会主义发展不断深入,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求师德建设需博采古今,推陈出新。在新时代的环境下,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以崭新的视角和鲜明的政治立场,将师德内涵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之中,以人为本,破立并举,形成新时代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新内涵。

(二)以推动教师发展为根本制定教师评价机制

教师的评价机制决定了教师发展的方向,教师是传播知识、科研创新的承担者,师德建设的方向与教师的发展内在逻辑上具有一致性,师德建设的目标是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的发展是以师德建设为基础的发展,因此师德建设和教师的发展相结合,才能真正的发挥师德在教师评价中的引领作用。专业发展意识是个体基于现实的需要,对照专业发展的要求来对自己未来发展目标的系统化、理论化认识,是建立在教师自我认识、职业认同程度、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基础上的综合反应。教师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提高意识是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师德长效建设机制中,要引导教师形成教师身份的自我认同感,自我提高,坚定教书育人的信念,不断完善自我職业生涯规划,发挥在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等方面的特长,实现师德建设和教师专业水平发展的统一。

(三)建立健全师德教育制度,创新师德教育模式。

将教师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学术规范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岗位行为教育等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师德教育工作中。精心设计师德教育内容,创新师德教育载体,增强师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将师德教育贯穿于教师日常的教学科研工作中,确立教学与科研的统一性认识。增强教师自身师德建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引导教师增强职业自尊,珍惜教师荣誉,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将师德修养自觉纳入职业生涯规划,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实践活动中自觉恪守师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在于形,不断提升师德践行能力,积极养成师德自律习惯。

三、结语

随着教育改革和内涵式发展的不断深入,与之相适应的师德建设也需要不断与时俱进,面对新环境、新问题,不断探索符合实际发展的新举措、新路径,推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与教育建设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会,李砚青.手绘艺术在新媒体产品中的应用——以庆祝建党百年各媒体手绘产品为例[J].新闻前哨,2021(10):19-20.

[2]周雪飞.建党百年梨园百花争奇斗艳南腔北调革命英雄粉墨登场——大型桂南采茶戏《八桂先驱·朱锡昂》导演创作谈[J].戏剧之家,2021(29):34-35+123.

[3]吴怀辉,闫友明.聚力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柳州日报社建党百年宣传报道齐声唱响主旋律[J].城市党报研究,2021(10):24-27+36.

[4]白全盛.守正创新融合传播提升党报影响力——曲靖日报社庆祝建党百年重大主题报道的实践[J].城市党报研究,2021(10):28-30.

[5]中国工程咨询业为建党百年献上厚礼——中国工程获菲迪克工程项目奖“八连冠”[J].中国工程咨询,2021(10):11.

作者:饶维苗

第二篇:加强师德建设必须完善师德评价机制

师德是指教师为主体的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进一步推动和深化师德建设,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也是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和长期任务。师德评价作为对教师职业行为是否遵循职业道德规范的评议和估价,是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由于在师德建设的思路、方法和机制等方面探索的不足,特别是师德评价机制存在问题,影响了师德建设的扎实开展和不断深化。

一、师德评价机制成为影响师德建设推进的关键问题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出台以来,师德建设在一定范围收到了一定效果,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有所增强,私自开班收费、体罚学生、上课时候接打电话等违反师德的行为得到遏制。

但是,短期的师德师风整治活动并不等同、也不能等同于师德建设这一长期任务。没有明确的标准和完善的程序,缺乏长期的机制,师德建设就只能囿于活动的层面。就师德规范的价值而言,所有的师德规范规定的意义,不在于规范的大而全、高而精,而在于倡导教育关系及管理的这些规范,能否在教育管理中得到全面的实现。教师职业道德作为一种行业伦理道德,其发挥作用的途径有着伦理道德的共性,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等方式,对教师的言行所体现的道德状况进行善恶评判,引导教师把师德标准内化为内心信念并以此约束自己的言行符合职业道德规范。这就首先得解决用什么标准、通过什么程序来进行评价的问题。因此,师德的内容和含义,师德评价的标准、范围、程序,就成为师德建设必须考察衡量的重要因素。

如果说,在同样管理体制下学校的个别教师违反师德是个性使然,或者说是特殊情况、偶然事件,那么,具有普遍性的师德师风滑坡的原因,除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的驱动、人生价值观的冲击碰撞之外,则是对师德师风的引导、控制和管理的不力。

师德评价体系的构成要素在师德评价中有着不同的功能作用,对师德建设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一)评价的标准

制定师德评价的标准,是进行师德评价工作的基础,对于师德建设倡导的目标有着定位和导向的作用。用不恰当的评价标准来衡量教师工作质量,则会对教师道德的贯彻落实造成消极影响。目前师德建设过程中,由于师德评价的标准不统一,导向不明,造成师德建设流于口号和形式。师德评价标准的不当,表现为或者定位过高,大部分教师无法达到标准,造成教师压力过大;或者要求过细,在操作中难以全面考核,分解教师精力,增加管理难度,冲击教学工作;或者要求过低,混同于普通的社会公德,没有突出教育行业的专业要求,实际上未能发挥倡导教师言行的作用。

(二)评价的手段

师德评价的手段,是进行师德评价工作的措施,影响着教师遵守师德的约束能力。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开展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普遍沿用套用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表现为评价过程和形式大多是简单地汇总收集师德测评表,缺乏相关的分析研究,特别是对结果的公布、反馈和处置环节缺失,由于管理手段陈旧,控制乏力,对教师的职业行为未能形成有效约束,难于深入人心成为教师的内心信念。

(三)评价的范围

师德评价的范围,是参与师德评价人员的宽广程度,影响着师德建设的公正性和社会认可度。师德评价的参与范围如果停留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的内部循环,就会缺乏外部评价和监督;参与范围过大,则会给教师造成过大过高的压力,人人自危,担心得罪人而不敢大胆管理和创新教学;参与范围过小或者参与人员缺乏代表性,也就难于客观全面衡量师德建设的真实情况。

(四)评价的程序

设定师德评价的程序,是进行师德评价有序规范的程序保证,是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师德的评价应当包括教师自评、学生评价、部门领导和同事评价、社会评价等多个方面,最后得出综合评价。无论教师自评、他方评价或是综合性评价,都应当设定相应的程序,包括他方评价人员的遴选条件和人数、比例、代表性以及所占权重,对争议问题核查确定的组织和运行方法等等,以保证评价的公正客观。

二、师德评价机制在实践中遭遇的难点

在开展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由于对师德建设的不同理解、实践的深度和实际情况的不同等原因,师德评价机制的探索实践存在着评价内容的权重、评价标准、操作体系与方法等难点:

(一)从师德规范规定到师德评价体系的宏观定性与微观定量转换衔接

教育部2008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了对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等六个方面。2011年10月份,教育部会同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研究制定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提出了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六个大项。

但是,如何核定这几个方面的权重比例,各地各类学校在具体的测评考核细则中则有不同。有的是权重比例不同,或者突出思想政治素质和法纪意识要求,或者强调专业知识技能,或者侧重职业道德水平;有的采取粗略的均等分配权重办法,还有的衍生了不必要的考核内容,附加了教育行为之外的更多要求。在确定师德评价的内容方面,如何做到简明得当而不粗糙,精确细致而不繁琐,重心突出又兼顾全面,在实践中有待进一步探索。

(二)师德评价体系与教育管理运行模式的关系定位

在开展师德建设、进行师德评价实践中,师德评价体系与教育管理运行的模式有几种情形:一种是平行关系,师德评价体系与教育管理相对独立,教育管理属于日常运行,师德评价是一项专项活动,两者基本上不产生交叉;一种是包容关系,或者把师德建设作为全面要求,把教师职业技能和教学水平涵盖于其中,或者把师德理解为政治思想和道德要求,作为德能勤绩的一个单项考核测评。如何让师德建设与教育管理同步推进,既要避免两张皮的现象,又要避免评价考核中的重复和互相干扰,这是一个并不容易把握的度。

(三)师德规范的层次取向与师德评价基准的对接

在师德的上下限层次取向上,师德规范普遍要求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精益求精、爱校如家、无私奉献、坚守高尚情操等高境界的道德。这些把对少数人的高级要求作为对大多数教师的普遍规范,不仅难于量化为评价标准,而且实际上大多数人也做不到。按高位取向确定师德规范,那么逻辑上也存在一个难题:一个缺乏工作热情激情的教师,按质按量按时完成本职工作,到底属于道德还是不道德?

与此相类似的是师德评价的要求,把校外的、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管理以外其他时间、场所的教师非职业行为,也纳入师德评价的范围。这不仅缺乏法律和政策依据,操作上加大了不必要的难度,偏离了师德建设的根本目的。

围绕保障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目标、改善师德师风状况、体现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如何做到既体现最基本的教师道德要求,同时又能够真正真实反映师生的需求并获得师生和社会的认可、促进教师道德的提高,是评价指标体系的又一难题。

三、完善师德评价机制的对策

(一)完善分级分类评价标准

教育部制定的师德规范,是从教育事业发展的宏观角度出发,着眼于行业定位与发展的基本要求,必须顾及全面。由于规范不可能具体化,没有也不可能具体规定各个方面在师德评价中的相应权重,但是在实践中牵涉到量化评价,又必须予以界定。

如何界定师德规范几个方面的权重,涉及对这些方面在师德建设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笔者认为,爱国守法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教育事业承担者的政治法律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则是每一个行业道德共通的职业要求;关爱学生则是行业特点所在;教书育人是教育事业的本质属性;为人师表则是教师职业的优良传统;终身学习、治学严谨是教师提升自身素质的内在要求,服务社会则是有别于非义务教育的其他教育单位的特点。

因此,编制师德评价指标和确定相关权重,不应该均衡分配权重,而应该着重从教师的职业特点出发,突出师德的内涵和特征,紧密围绕教师与学生交往最密切的教学活动,以教书育人为核心和重点,加大其在评价指标的权重,体现教育的根本职能;把关爱学生、为人师表作为基本要求,体现以人为本和师德传统;把爱国守法、爱岗敬业等其他方面作为基础指标,体现师德的全面要求。而且,在指标编制中,要尽量把抽象要求转换为可操作的表述,比如爱岗敬业中的“尽职尽责”具体化为上班时间“不从事与本职工作无关的其他活动”,突出某一时期的师德师风针对性。

(二)明确分级分类责任

建立师德建设和考核规范的规范性文件,是师德建设科学化、规范化的制度保证。明确师德评价的责任,是开展师德评价工作的组织基础,是保证师德建设落实的根本。明确地方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的分级责任,发挥地方政府的领导作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管理和行业管理作用以及学校的主体作用,规范教学、学生、教师队伍建设、财务等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确定学校自律、自主管理及政府监督管理的基本依据,才能实现对学校师德师风的综合管理,对教师的师德要求才能得以实现。

建立师德建设和师德评价分级分类责任,不仅是加强师德建设的操作性要求,而且是遏制教育体制改革转变时期利益驱动的现实需要。首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体制改革,各种非政府组织包括盈利性组织介入教育领域,伴生了教育寻租等教育腐败现象,如公办学校通过学生的早餐、牛奶、校服、参考书等渠道创收,承担义务教育的学校收取高额“择校费”、学校基建工程、设备采购、干部任免调动等寻租行为普遍。其次,教育的定位与作用决定和影响着师德的价值取向。近年来,教育法律关系呈现多元化趋势,“公办民助”、“民办公助”、“国有民办”等混合型办学形式日趋增多。将教育视为产业,不少学校由于利益驱动盲目地扩大办学规模,出现争学生、争师资和乱招生、乱收费等无序乱象。再次,升学、成绩排名等考核指标的驱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和教师为了名次而追求分数,必然忽略甚至放弃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这不仅影响到评价指标的编制,而且妨碍了健康的教育关系。只有建立完善师德建设分级责任,才能整治师德建设的外部环境,减少利益驱动对师德建设的消极影响。

(三)创新管理方式

一是完善管理制度。通过制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工作规范及职责、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的暂行规定、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办法、教师培训工作规定等一系列文件和规章制度,建立起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体现正确导向,为师德建设常态化、规范化提供制度保障。

二是建立师德档案。把经过公示认可的考评结果予以建档,作为教师聘用的准入条件和退出机制,并与职称晋升、调整工资、表彰先进挂钩,在激励先进同时,保证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使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三是建立管理机构。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类教育机构,应当设置师德建设的日常管理机构,建立包括办理时效限制和程序等相关制度,负责有关日常工作的维护运作,包括师德师风情况的公示,违规行为的举报、投诉、受理、调查处置及申诉,教学活动及教学管理的纠纷调查处理,不仅要对违规违纪的个案予以处理,而且要查找问题的原因进行整改。

四是搭建平台监督。通过正确的评价结论,及时将评价结论反馈给有关方面,这不仅有助于加强外部监督,而且有助于教师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五是建立完善争议认定程序。不少师德评价标准中,规定了侮辱学生人格造成严重后果的、侮辱猥亵学生的、体罚学生致伤致残等严重违反师德规范的,一票否决。对教育教学活动中语言不当或行为不检的,不认真批改甚至不批改学生作业的,侮辱学生,讽刺、嘲笑、中伤学生的,殴打、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私自向学生或家长索要财物、推销商品或教学参考材料的,要求或暗示学生家长办私事、牟私利,不尊重或随意指责训斥家长等行为,予以扣分处理。但是,达到什么界限、通过什么程序确认和裁定相关事实,由于缺乏相关制度规定和操作措施,实践中很难处置。

[参考文献]

[1] 王燕.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几点思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5,(1).

[2] 姚裕华.高校教师文化的缺失与培育[J].当代教育科学,2008,(19).

[责任编辑:陈 明]

作者:黄丽贞

第三篇:高职院校师德现状与师德建设对策研究

【摘要】本文以促进高职院校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建设优秀师资队伍为目的,通过对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的师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高职院校师德现状,总结高职院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 师德 现状 对策

【基金项目】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度院长科研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JK2016-05)。

高等职业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高职院校教师作为知识传播者、技能传授者的主体,同时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直接承担者。可见,高职院校师德建设对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为了了解高职院校的师德现状,并针对现状探讨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对策,我们对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的师德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数据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相应对策。

一、调查方式及内容

此次问卷调查,分为教师卷和学生卷。教师卷共发出调查问卷300份,回收调查问卷287份,回收率为95.67% ,其中有效问卷272份,有效率为94.77%。学生卷共发出调查问卷500份,回收调查问卷481份,回收率为96.20%,其中有效问卷458份,有效率为95.22%。此次问卷调查的回收率和有效率较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高职院校师德现状分析

1.师生对师德的总体评价

调查结果表明(如表1),师生对师德的总体评价是较好的,大多数教师会认真对待教师职业,但少部分教师仍存在职业道德问题。教师的自我评价与学生的期望值也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部分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有待提高,教学态度和奉献精神有待改善。

2.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是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即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用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教师的爱岗敬业包括热爱教师岗位、无私奉献于教育事业,关注学生专业教学和思想教育、与工作环境和谐相处等方面。调查结果表明,将近一半的高职教师选择从事高校教师的职业的主要原因是热爱教师职业,12.13%的高职教师认为通过教师岗位可以实现自我价值,而35.30%的教师是因为教师行业工作稳定,9.19%的教师是因为其他原因。说明部分高职教师把其他因素作为其追求的人生目标,没有树立起为高职教育事业奉献终身的责任观念。

3.严谨治学

严谨治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时刻遵守的师德原则,即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对待教学任务,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教师能够严谨治学,做到课前备课;不随意调课或无故缺课,不将个人情绪带进课堂。但4.41%-8.44%的教师存在随意调课或无故缺课的情况,13.60%-19.70%的教师会将个人情绪带进课堂。说明部分教师对待课堂教学的严谨度仍需加强。

4.为人师表

最好的教材是教师。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不仅传授专业知识,教师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等也会影响学生的习惯养成和观念的形成。所以教师应做到为人师表,展示教师的风范。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教师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做到衣着大方得体,不穿奇装异服。但19.70%的学生认为教师对自己的言谈举止的重视程度一般,6.06%的学生认为教师对衣着注意程度一般。可见,教师在为人师表的表现上还有待完善。

5.开拓创新

教师在教学时应避免沿用陈旧的教学方式,应在继承传统教学的精华时,勇于突破创新,改变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上开拓创新能避免教师陷入职业倦怠期。调查结果表明(表2),教师在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只是普遍程度还不高。

三、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建设对策研究

1.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教师应该热爱教师职业,通过教学实现自我社会价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和学校规章制度。在不断培养教师职业认同感的过程中注重团队意识,与高校教师环境和谐相处。高校教师应定期学习教育学以及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与实际相结合,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避免出现职业倦怠的現象。

在教学的过程中,关爱学生,无私奉献,从学生角度出发,关爱学生,做到无私奉献,不仅传授基础知识,更多的是从人文角度去关怀学生。

2.严谨治学,认真执教

教师最基本的职责是高质量完成教学质量,在课堂上做到严谨治学,认真执教。课前认真备课,课堂认真教课,课后关心学生学习进度,并根据学生所吸收的程度适当调整教学进度。高校教师不仅要提升教学能力,也应提高科研能力,科研是高校教师接触前沿知识的过程,高校教师科研过程中,应避免抄袭。

3.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廉洁从教,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衣着大方得体、不穿奇装异服,时时刻刻起到示范作用。在课堂上将教书与育人相结合,不仅教好书更要育好人,注重学生品质、修养、习惯的形成。

4.突破创新,更新技能

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突破创新,注重学习和更新教学技能,课堂教学将传统和创新相结合,秉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提供新颖、创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专业知识。高校教师应该做到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将教学与企业、实习单位挂钩,更新实践技能。

参考文献:

[1]项岚,庄西艳.高职院校师德状况调查与分析[J].资源建设,2016(18):16-17.

[2]黄赛军.湖南省高职院校教师师德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作者:王斌 孙琼 全海燕

第四篇:加强高校师德建设

摘 要: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无论是对于学生成长还是学校发展,无论是回应时代要求还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当前高校师德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部分教师育人意识淡薄、缺乏敬业精神、表率作用不足等,加强高校师德建设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制定、完善关于师德建设的系列机制;建立高校教师道德学习和实践的长效机制;强化教师的责任机制;加强高校德育环境的建设。

关键词:高校师德;建设;途径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传道”是高校老师的第一职责,教师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能力,而且后者更为根本。因此,这要求教师自身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2005年,我国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的文件,文件提出了加强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以及建设思路,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加强高校的师德建设提供了指导意义,也说明了加强师德建设已经刻不容缓。

一、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意义

教育,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民族兴旺发达的基础。作为教育主体,教师的教育水平决定的教育的质量,教师的道德水平同样决定着人才的培养质量。师德包含着坚定的思想政治信念、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教书育人的价值理念、为人师表的高尚情操等品质。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无论是对于学生成长还是学校发展,无论是回应时代要求还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加强师德建设,有利于良好教风、校风的形成,从而带动学生良好道德水平的提升。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其道德水平直接影响整个国家的道德状况。学校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教师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言行。教师自身的学识水平、人格魅力、严谨作风、职业精神、道德水平等,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影响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如果教师对学生漠不关心,自我要求降低,只教授知识不关心学生人格发展,必然损害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教学效果也将大打折扣。

加强师德建设,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要建设成高水平的大学,必须要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支撑,高水平的指标首推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高校具备良好的师德氛围,就容易形成忘我工作、团结拼搏的精神面貌,进而推动良好的师风、校风的形成。有了良好的师德,教师们才会更专注于教育教学,自主创新教育理念,自觉探索教育方法,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形成浓郁的学习氛围。

加强师德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从宏观上看,教师既是社会主义人才的培养者,也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者,而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着我国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经济的全球化带来了多元价值观,而一些西方腐朽的价值观渗透进了高校,严重影响师德的建设。因此,师德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定正确的政治思想,主动地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时刻有为祖国培养现代化人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当前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原因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师德建设对于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良好的师德,有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国民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高校师德建设取得了巨大成效,但不可否认,当前高校师德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部分教师的职业理想和信念不坚定、职业操守不遵循、职业行为失范。

具体来说,当前高校师德建设主要有以下问题:第一,育人意识淡薄。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有的教师只关注“教书”,只顾完成教学任务,注重知识的灌输和传授,忽视学生的道德教育,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比较少,不关注学生的内心情感,缺乏爱心和责任心。第二,缺乏敬业精神。市场经济带来的功利主义影响了部分教师的职业信念,使他们丧失了终生为师的原动力,仅把“教师”作为一个稳定的谋生手段,而把个人精力放到校外开讲座、做培训等来赚取个人利益。这样必将导致这些教师无心钻研教学,学术浮躁,学术理论不扎实,无法推陈出新;备课敷衍了是,上课照本宣科,得过且过,根本不管学生是否爱听、能否听懂,更勿提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引导和教育了。部分教师的职业感不强,不仅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形象和声誉,还对整个教学秩序和良好教风形成产生负面的影响。第三,部分教师表率作用不足。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是对教师道德的基本要求,但部分教师政治立场不坚定,忽视对自我良好形象的塑造。有的教师政治态度暖昧不清,不能很好地宣传与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缺乏政治敏锐性,在一些政治问题上观点偏激,不注意自身的政治言论,以自己的片面知识误导学生。在言传身教上,部分老师言行不一、表里不一,举止粗俗,给学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在教育目的的引导上,部分教师不是教育学生以追求生活幸福为目标,而过分强调物质追求,用金钱和权力来衡量成功,这种平庸化和功利化的教育理念败坏了学校风气,在学生中产生了恶劣的影响。

当前高校师德问题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首先,社会的功利化导向,导致部分教师道德水平下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给我们的价值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物质利益的诱惑以及腐朽价值观的入侵,也使得高校出现了许多与教师道德人格格格不入的风气和事。在课堂上,教师只关注工作数量,拿多少课时费,却忽视了教育质量问题。部分教师对教书育人毫无兴趣,花费极大精力搞关系、逐名利。社会的功利化导向,使得“无私奉献”的教师价值观异化为急功近利、拜金主义,这对高校师德建设造成巨大的阻碍。其次,高校对教师的评价机制、考核体系以及激励制度存在不合理之处。许多高校在制定相关的教师管理规定中,对师德要求或一带而过,或是大而空泛的话,几乎没有具体要求。在激励和评价机制上,侧重教学工作量以及实实在在的科研项目和学术成果,尤其是在“评优评先、评职称、晋级中,对师德师风几乎没有要求,重才轻德,只看你完成了多少科研分,发表过多少核心期刊,主持参与了多少项高级别的课题或科研项目,得过多少奖,而不管你上课效果如何。”[1]这样的机制和制度,误导教师只重视看得见的科研,忽视看不见的德育。当然,在评价主体上,主要是上级领导给教师打分评等级,而学生作为重要的受众对象,却丧失了评价的主体地位,这也导致部分教师不重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重视育人功能的发挥。第三,部分教师缺乏自觉自律意识。教师是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主体,高校教师自身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培养品德良好的学生。但是,部分教师缺乏独慎自律意识,不注重自身良好道德修养的养成,不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与实践,这些内因也是师德缺失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高校作为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阵地,师德建设不容忽视。高校的师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制度上、内容上、环境上、方法上等多管齐下,通过有效的途径提高教师的师德意识,并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修养,最终形成良好的师德行为。

第一,制定、完善关于师德建设的系列机制。良好的机制是高校师德的重要保障,机制的作用既包含激励性也要有约束性。首先,要建立师德宣传机制和师德监督机制。建立师德宣传机制,为师德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以及师德建设作动员,起到熏陶的作用;建立师德监督机制,主要是实时了解教师的思想动态和工作生活状况,真正做到好的及时宣扬,负面的及时纠正,为师德建设保驾护航。其次,要完善师德的评价机制。除了要根据《教师法》、《高等教育法》等对高校教师做明确的道德要求外,高校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评价机制。评价原则要“公开、公平、公正”,这本身就是一项师德要求,公开公平才能真正鼓励追求师德高尚的教师,避免了考评的随意化和腐败化。评价主体应该多样化,除了上级领导的评价外,还应增加同事和学生的评价,尤其要重视学生的评价,学生的评价基本能真实反映教师的师德状况。考核指标要具体化,奖赏分明,不能一锅端,对师德考评不合格的,责令限期整改,对于师德高尚的教师加大物质和精神奖励。建立“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机制,优化师资资源,通过岗位聘任制,盘活教师晋级机制,淘汰一批思想道德低下、业务水平低的教师,为师德建设树立基础屏障。

第二,建立高校教师道德学习和实践的长效机制。教师要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必须以科学的思想理论和道德修养为基础,因此,加强高校师德建设重要的一环是建立高校教师道德学习和实践的长效机制。首先,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必须基于教师的政治素质过硬,因此,必须加强高校教师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并转化为自己的行动。其次,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精神培育。通过学习,培养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让教师寻找到从事教育事业的人生价值和生活乐趣,坚定为教育事业献身的崇高理想,并能自觉地把个人理想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自愿地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兢兢业业地工作,贡献自己力量,实现人生价值。最后,推荐师德高尚的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提高教书育人的业务能力和道德能力,真正塑造“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教师形象。

第三,强化教师的责任机制。加强高校的师德建设,必须明确教师的职责,强化责任机制构建与完善。首先,外在责任机制的完善。高校通过完善责任机制,制定一些合理的教师权利、义务、责任对等的制度,真正做到有章可依。其次,内在责任机制的建立。师德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教师内心的信念起作用,依靠教师对师德修养的自我体悟和自我塑造。有责任心的教师在实践中,注重自我修炼,自主学习,自我约束,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根本职责,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博大的胸怀关爱学生,始终视教育为自己神圣的职责,并立志为教育事业而努力奋斗。

第四,加强高校德育环境的建设。首先,要创造教师师德建设良好的宏观环境。教师的师德水准主要表现为对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的热爱和专注。只有当整个社会环境,尤其是媒体舆论环境对教师劳动持肯定的态度,通过物质和精神激励并存的形式对教师进行奖励,才能激发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其次,要营造良好师德建设的校园微观环境。除了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进行各种形式的宣传外,还要营造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学生校园文化的积极性,与学生在课堂之外实施互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寓教于乐、寓教于德、寓教于行。通过系列校园文化活动,让教师真正感受和体悟到师德对于学生、学校,乃至教师本人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燕.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几点思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6(15).

作者:虞露

第五篇:师德的本义与新时代师德建设

教师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崇高使命。教师应当为人师表,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全社会都应尊重教师,维护教师队伍形象,宣传先进事迹,弘扬尊师重教风尚。同时,要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师德师风建设和业务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摘 要为人师表是对师德的基本定义,“严”是核心。“教以义方”是立德树人的基础,也是我国为师之道的优良传统。刚柔相济是育人的基本原则,“爱”是教育的基础,“严”是师德的根本。坚持守正创新,弘扬师道尊严传统,以严立教、以严立德,激励广大教师排除干扰,合法运用教育惩戒,将责任担当落实在教师育人的全过程,是当今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师德本义;以严立德;师德建设

作者简介毕诚,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新时代师德建设必须明确师德本义。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是对师德的最基本定义,其主要特征是“严”。长期以来,因学校受社会多元评价影响过大,尤其是受风俗变迁的不良干扰,学校主体地位严重弱化,导致师德本义的“严”被习俗的“爱”替代。笔者认为师德本义是由教育本质的规定性决定的,新时代师德建设必须正本清源、守正创新,只有回归“严”的本义,才能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打造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

一、社会变迁对师德传统的影响

在人成长过程中,父母和教师都是最直接的影响者。“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是千年古训,不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严”字当头,是无可置疑的育人原则。众所周知,“教以义方”是立德树人的基础,“义方”寓于教育实践之中,“爱”是前提,“义”是根本。

爱学生是教师职业的天性,数千年来中国教师都有“爱生如子”的美德,尽管教师对学生爱的能力有高下之分。爱生作为教师职业的基本修养,是“师亲而道尊”情感交流需要决定的。今日教师高唱“爱生”之歌,细听多有颤音,因为学校管理功能外溢,师德本义的“爱”失去了“严”的本色,过分的纵容、误解、扭曲,让教师“爱不起”,甚至不敢爱,“爱”的师德传统在不断丧失,甚至出现了断崖式的断裂。究其原因,与社会变迁存在必然联系。

曾几何时,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让过分宠爱孩子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风气。恶俗之下,凡被家人宠坏的孩子,在学校拒绝一切合理的教育惩戒,只能接受赞美、欣赏、包容,不能接受批评、规约、服从。对待这样的学生,教师的严管很难得到家长的支持,动辄将小事闹成学校事件。一旦引爆风闻,社会舆论哗然,学校成为众矢之的,校长问责,教师辞退,由此造成严管不得,教师只得在隐忍中明哲保身。

在这种风气蔓延下,非但学校害怕惹事,而且相关部门也害怕担责。《中小学教师十不准》明文规定:“不准讥讽、挖苦、歧视、侮辱、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准埋怨、欺骗、怠慢、指责学生家长”,“不准有偿给学生补课和有偿家教”。这三条内容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中都是刚性要求,年年讲、天天讲,尤其是“变相体罚”可以被社会居心不良的人随意解读,教师在尊严和责任之间难以选择“严”与“爱”。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转变,政府大力提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其本意在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教育质量诉求,但对于什么是“人民满意”,什么样的意见才能代表人民的正当诉求,缺失严格的区分界线和判断标准,由此造成学校在消极规避家长“惹事”的同时,把教育评价的问责权交给了家长;为了消弭家长的不满,学校宁可“放弃质量”,教师宁可“少管闲事”。

在外在的社会评价占有主导影响的背景下,学校主体地位弱化,一个区县内的教育质量明显下滑,由此出现以保重点校为主的办学策略。一方面政府大力投入,另一方面大多数家长为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只能仰赖校外教育培训或网络学校的“消费教育”。不堪重负的“消费教育”,对日益尖锐的家庭与学校矛盾推波助澜,责备教师失德的骂声四起,师德问题成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最大障碍。

针对这些极不正常的状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以严立教,被提到教育治理的议事日程。2020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这一正本清源的重大举措,对端正社会风气、回归师德本义,具有决定意义。2021年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和各项配套政策,首次明确了家长应该承担的家庭教育责任,明确了提高教育质量的主体责任必须回归到学校。同时,全面推进了治理整顿校外培训市场的重大举措,校外教育开始走向规范。所有这些,为新时代师德建设创造了重要的政策环境。

二、师德的本义是“严”

爱,是一种美好的情感,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但我们必须明白,父母对孩子的爱与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有本质区别的。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建立在亲子血缘关系基础上的真情付出,这是人性最原初和本能的人伦之爱。孔子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理。”[1]父母之爱子,犹如舔犊之情,源自本性,具有天然的包容性、自私性,是私德范畴。

人伦之爱是人类特有的情感,主要体现在家庭生活中。私人领域交往的主要纽带是情感,故私德崇尚仁爱,注重真情的表达、享受与追求。在处理私域的各种利益联系时,人伦之爱重视、运用人生情感生活中的感恩效力之理,并以情感为主要激励机制,父慈子孝、夫唱妇随,是中国人伦之爱的主要表现。人伦之爱,是构建和谐家庭的基础,相亲相爱,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原则,也是做人教育的基本内容,但爱不能替代教育。

儒家强调以家为本,注重亲情感恩之理对社会公德秩序的构建作用。诚如梁启超所云:“公德者私德之推也。”所谓“私德之推”,就是将人伦之爱体现在公共交往的关系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通过推己及人,以感恩之理和感恩之行,促进个体、家庭与社会在道德价值追求上实现有机统一。这是我国古代道德建设的优良传统,也是公德建設的根本原则。所以,在中国政治伦理中始终强调为政者要以“爱民”为根本,要成为体恤百姓疾苦的“父母官”,在道德修养上要“为人师表”,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教育、感化社会风俗。

西周设立了专门教化风俗的官职,形成了“为政必先究风俗”的传统。汉代设立了“乐府”,其职责是“观风俗,知得失”,并将教化风俗规定为地方官的政绩考核内容。从此后,“为人师表”成为官员的自觉行为。官学得到发展后,能否为人师表就成了选拔、鉴别和考察担任教职和主考官的重要标准。

师德,属于公德范畴。公德重在维护公正之理。公德行为的激励机制主要是对公平正义的理性认知和追求,重在维护公共交往秩序和公共利益。“学为天下之器”,教育事业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体现,学校利益是由众多的学生个体利益重叠而成的,学生个体在学校中的利益诉求只有通过公正的制度、规则才能得到保证。在学校制度下的师德之爱,其主要特征是理性的、公正的。师德修养的核心价值在于让每一个教师承担起促进所有学生公平正义发展的责任,在于以感恩情怀回报家庭、政府、国家的信任和寄托。

加强师德建设,是公德对公共利益诉求的本质属性决定的。师德之爱具有两大特点:其一,以公平正义为原则面对所有学生发展的需要,凸显公正、平等性;其二,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是理性的、规范的。所以,师德建设要充分体现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充分体现育人的目标。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空洞的、放纵的、无原则的包容,这实际是对学生成长的不负责任,因此,师德的爱只能是“严”,严教、严管,都必须贯穿在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德智体美劳的整个教育过程中,体现在因材施教、诲人不倦的每一个细节里。

教书育人,以严为本。师德的“严”,是“仁”与“义”的统一。“仁”与“义”的统一,是教育本质属性的体现,本质是“爱”。其实,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对受教者的爱都是有原则的,原则性越强,“义”的本质就越清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也就是古人说的‘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青少年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古人都知道,养不教,父之过。”[2]从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重要论述可见,“严”是立德树人之本。

“严”是教育必须遵循的育人法则,也是师道本义的体现。古人有“严师出高徒”等说法,这些朴素的道理早已揭示了师德修养的职业特征。

三、为人师表重在以严立教

以严立教是教师的职责。当今社会,教师对学生不敢管、不敢严管,甚至放任不管,是与诸多限制性规定“不能管”“不能严”和“管不得”存在直接关系的。为师失去“严管”的权利,源于师德的本义严重缺失。这里的问题很复杂,既有制度原因,也有认识问题。要恢复师德本义,以严立教,追本溯源,明辨“为人师表”内涵是前提。

为人师表,出自《礼记·表记》。核心思想概括为:“仁者,天下之表也;义者,天下之制也;报者,天下之利也。”意思是:仁,是天下人道德追求的目标;义,是天下人道德实践的准则;报,是天下人道德修养的利好。

“仁”为德之表,是说只有不断追求至善目标的人,其行为举止才可以成为人们的榜样。什么样的表率可以谓“仁”?《表记》从三个维度定义:“貌足畏也,色足惮也,言足信也。”这三个维度,就是仪表、态度、情感三个方面。一个有道德的人要在行为举止上不失体统,必须做到:仪表庄重,让人敬服;态度亲而可敬,严而有威;言而有法,教诲有方,让人信服。简而言之,有让人敬畏的仪表、态度和情感等品质的人才可以称得上为人师表。

人的社会性交往均与利益关系相关。处理利益关系的原则是“义”。“义”为是非判断的标准,道德实践必须明辨是非义利;“义”又是一种制度、规则,但凡要维护共同利益,要满足各方面的利益诉求,必须自觉遵守制度、规则。利益有大小之分,不论是个人、家庭还是学校,所有道德行为的价值判断标准只有一个,这就是“义”。

教师以传道授业解惑为手段培养人,不仅闻道在先,先知觉后知,在知识学问上成为“经师”,而且必须成为“人师”。师德的“义”,要体现教育的理想与目标,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义”作为师德行为的根本准则,就是要保证整个育人过程将教育理想目标落实到位,严格要求、规范和指导学生走好人生的每一步,纠正错误认知和不良行为,以确保学生得到健康发展。所以说教师的爱,本质是“义爱”。

所谓“报”,是人与人交往的利益原则。“报”的本义是“礼尚往来”,施予者和接受者都要怀感恩之心。“以德报德”是最基本的回报方式,教师的付出应该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尊重,同时教师更应该尊重、理解、爱护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作为自己付出的最大回报。

教育是为国家和民族培养未来人才的,利益诉求主体多元化。追求教育投入的高质量结果,既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利益诉求,也是政府、家庭以及社会共同的利益诉求。每一个学生和教师要得到公正的发展,除了刻苦努力之外,还必须遵守学校制度、规则,自觉维护学校教育秩序。在制度、规则面前,任何人都没有什么特殊权利。同理,校外利益诉求多元主体也必须遵守教育规律,尊重教育实践主体所付出的努力,为学校有序提高教育质量创设宽松的环境,尤其是家长对待教师要有感恩之心,积极配合教师的教育与指导,负起家庭教育责任,不能把所有的育人责任推给学校。

四、师德修养贵在端正动机

两千多年前,儒家就认识到人的道德修养不是自觉自愿的行为,而且在道德行为表现方面每个人的动机也不一样。《表记》说:“仁有三,与仁同功而异情。与仁同功,其仁未可知也;与仁同过,然后其仁可知也。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畏罪者强仁。”这是说,仁的表现有三种,效果相同而动机不同。仅从效果看,很难看出行仁的动机,而从利害的關系看,就可以知道行仁的动机了。道德高尚的人安于行仁,聪明的人则为了通过行仁获得好处,害怕惩罚的人勉强行仁。这些观点,为我们加强师德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第一,道德修养,任重道远。道德修养是一个长期过程,道德评价没有绝对标准,只能通过人与人的比较来考察。《表记》说:“仁之为器重,其为道远,举者莫能胜也,行者莫能致也。取数多者,仁也。”道德修养就像举一重器,路途遥远,没有多少人举得起,也没有人能够走到最后,所以不能理想化地要求每一个人都成为圣人,只能看谁能举得起,走得更远。凡是能在道德修养上坚持更久、走得更远的就是仁者了。这告诉我们道德修养在实践的过程之中,建立过程激励性评价机制比只看结果更能有效促进师德修养。

第二,劝勉愧耻,制度之本。道德修养与个体的动机很关键,制度建设的核心在于劝勉愧耻。《表记》说:“圣人之制行也,不制以己,使民有所劝勉愧耻,以行其言。”这是说圣人制定道德行为标准,不是按照只有自己才能做到的标准来要求别人的,而是在于促进人们互相勉励,知道惭愧羞耻,努力去行仁。制度设计要考虑人的德修的动机,不管是“安于仁者”“利仁者”还是“畏罪者”出于何种动机,只要努力去做,制度的激励目的就达到了。

第三,端正动机,行稳致远。在师德评价机制上,不仅要注重结果,而且更要端正动机。《表记》说:“子言之:仁有数,义有长短小大。中心憯怛,爱人之仁也;率法而强之,资仁者也。”孔子说,仁有几种,有大小之分;义也有几种,有长短之别。一个人如果遇到可怜的事情,就会从内心产生忧伤悲痛的怜悯之情,这是真正的爱人的仁;如果因为畏惧法律和制度的惩罚,勉强行仁,只是借助仁的名义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就不是真正的仁。现实中“畏罪者强仁”的动机是普遍存在的。例如,依法治教,以师德规范约束教师,就是对“畏罪者强仁”的制约,是底线原则。设置底线原则,本质是惩戒性的,但师德修养是一种自觉的向善追求,绝不可降低到底线上。客观上,一名教师因为害怕法律制裁,害怕被责罚、被辞退,不得已而勉强行之,不仅很痛苦、焦虑、压抑,难以持久,而且容易坠入功利化、虚伪性的泥坑。因此,师德评价机制更要注重激励教师端正动机,让制度、规则的要求变成一种职业自觉,使其主动发展。

第四,为人师表,内外兼修。教师职业具有特殊的角色意义,为人师表必须内外兼修,即在仪表和内心两方面整体提升素养。仪表,与服饰关系密切。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十分注重社会角色的区分功能。通过服饰不仅知道一个人所从事的职业,而且还可以明辨其出身与等级。其实,任何时候服饰的身份性规定对不同职业的道德修养都提出了硬性要求。今天的学生服饰标志明显,教师的服饰无统一规定,但作为一名教师进入学校的工作着装也是有考究的,因为着装是仪表的重要要求。《表记》说:“是故君子服其服,则文以君子之容;有其容,则文以君子之辞;遂其辞,则实以君子之德。是故君子耻服其服而无其容,耻有其容而无其辞,耻有其辞而无其德,耻有其德而无其行。”有德君子的服饰,要用君子的仪容来修饰;有了君子的仪容,还要用君子的言辞来文饰;言辞高雅了,还要用君子的道德充实自己。所以,有德修的人,以仪容不配服饰为耻;以光有仪容而无高雅的辞令为耻;以光有高雅的言辞而无君子之德为耻;以光有君子之德而无实际的德行建树为耻。这些话告诉我们,为人师表,内外兼修,就是要从仪表、态度、情感、语言、德行多方面着力,重在有德行表现。

五、新时代师德建设的新课题

社会变迁推动风俗变化,道德变革与风俗变迁互为消长。师德作为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新时代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主题变革的新要求、新任务,加强师德建设必须紧跟新形势、新课题。

第一,教育强国建设进入新阶段,建设高质量体系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主题。202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部分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文件明确指明两点:一是师德師风建设,要服务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师德建设提出新要求;二是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不仅要在专业能力上得到提升,而且要上高度,有宽度、广度和融合度。健全协同育人机制,需要整体提升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能力,做好家长的表率。

第二,随着“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全面展开,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新一轮改革,体系化整体发展特征凸显。体系化整体发展,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有三个新问题:一是区域性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消除校际之间的差距,必须提升所有学校教师教书育人素质和师德水平;二是落实“去五唯”“双减”“强基计划”等新政策,在全面治理整顿校外培训市场阻断教师与校外教育培训市场联系之后,维护教育秩序和制度的公平正义,师德师风建设必将回归到“严”的本义上来;三是加强党组织对中小学的全面领导,师德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将成为新亮点。

第三,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对促进教育生态环境重建影响深远。家校教育分离、家校教育矛盾尖锐的难题,有望通过协同育人机制实现突破。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属性、功能、责任的边界越来越清晰,分工日益明确,“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不仅是政府和学校的责任,而且也是家庭的责任。通过融合多元教育主体共同发力,构建立体交叉、相互衔接的教育生态系统,是我国教育生态建设的新课题,也是师德建设的新课题。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思考,发表了系列重要教育论述,尤其是对我国教师地位、作用、任务、师德师风建设等都提出十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为新时代教育事业创新发展和师德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师德建设,要以新形势下的师德师风建设的新问题为导向,根据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客观需要,明确新任务,更新师德观念,从制度和机制建设入手,以严立教,找好着力点,把师德建设提高到一个历史的新水平。

参考文献:

[1]司马光.家范[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18:33.

[2]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18.

[3]毕诚.李大钊“道德四问”与家风建设[J].基础教育参考,2021(12):3-7.

责任编辑︱李 敏

作者:毕诚

上一篇:生态哲学论文下一篇:审计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