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近年来, 随着老龄化的深入、生活结构的转变, 糖尿病发病率持续上升, 不但给患者机体代谢带来影响, 还诱发失眠、失禁等并发症, 危害生命安全。以往, 临床尚未治疗糖尿病的特效药, 但不少患者通过长时间的服用药物获得显著成效[1]。调查报告显示, 由于糖尿病多发于老年人, 本身存在机体功能降低、全身性疾病现象, 间接增加血糖控制难度。故而, 需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 以提高治疗效果。为判定患者的护理效果, 将该院内分泌科收治者资料汇总如下, 旨在判定优质护理应用价值,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该院内分泌科2013年8月—2015年9月所接收的糖尿病患者中挑选90例, 按照患者的自愿接受护理原则分成两组:常规组40例, 男性、女性分别20例, 年龄段58~82岁;病史1个月~13年, 平均 (6.2±0.2) 年;干预组50例, 男性、女性分别23例、27例, 年龄段59~83岁;病史2个月~13年, 平均 (6.3±0.3) 年。90例糖尿病患者的疾病史、年龄段等资料无区别 (P>0.05) 。

1.2 疾病诊断

①纳入标准:90例患者均符合病症诊断, 空腹状态下血糖指标均处于7.0 mmol/L以上, 不存在神志异常、生命体征紊乱现象;②排除标准:失语、肝肾功能损伤、精神异常等患者排出该次调查。

1.3 方法

临床给予40例常规组患者基础护理, 如:叮嘱患者按时服用降糖类药物, 讲解糖尿病知识等;50例干预组患者则实施优质护理, 包括以下几点。

1.3.1 健康教育

充分了解患者对糖尿病的了解程度, 并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病症了解度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 可借助多媒体集体宣教、小组教育、一对一的方式讲解相关内容, 便于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度。同时, 护理人员还需耐心、认真的向患者讲解胰岛素、血糖检测仪的正确使用方法, 方便患者自我监测[2]。

1.3.2 心理护理

由于糖尿病属于终身性疾病, 不但给患者家庭经济带来影响, 还危害身体健康, 致使其出现焦虑、恐惧、悲观厌世的不良心理, 影响治疗方案的实施。故而, 护理人员需加强患者的心理重视, 一旦发现不良心理, 需立即进行疏导[3];利用日常时间多和患者交流, 引导其积极、主动的诉说内心相关, 并帮助患者正确疏解, 促使其调整良好状态接受治疗方案的实施。同时, 由于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度不同, 护理人员在回答问题期间需充分考虑患者感受, 用专业的语言、态度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疾病, 进而更好地消除不良心理, 提高治疗配合度。

1.3.3 饮食护理

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程度制定饮食方案, 叮嘱患者合理的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措施之一。告知患者严格按照糖尿病食谱进食, 以高纤维、高营养、低糖等食物为主, 禁止暴饮暴食、偏食、挑食, 确保每日摄入主食、副食均衡。同时, 还需叮嘱患者适当摄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 提高机体营养;禁止患者吸烟、饮酒, 以免加重病情。

1.3.4 用药指导

由于部分糖尿病患者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相对较差, 降低治疗效果。故而, 护理人员需叮嘱患者家属从旁监督, 确保患者按时服用药物;针对依从性相对较好的患者来说, 护理人员还需教会其血糖检测、胰岛素注射的方案, 使患者均完全掌握相关内容。

1.3.5 运动训练

临床疾病治疗过程中, 护理人员还需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 以散步、慢跑等项目为主, 这样不但能丰富患者的日常生活, 还可实现锻炼身体的目标。当然, 为有效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护理人员还需告知患者禁止空腹运动, 需于饭后1~2 h运动;运动期间严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以自身机体可承受为宜, 以免造成严重影响。

1.4 评定项目

1.4.1 治疗依从性

标准:患者可自行配合临床治疗, 为完全依从;患者配合度差, 需家属、医护人员告知, 才可配合治疗, 为基本依从;患者不配合临床治疗, 为不依从。

1.4.2 护理满意程度

标准:将调查问卷发放到患者、患者家属手中, 并根据情况分为是满意临床护理、比较满意临床护理、不满意临床护理3种。

1.5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处理文中数据, 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程度属于计数资料, 用[n (%) ]表示, 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依从性

调查结果表明, 干预组、常规组患者的疾病治疗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2.2 临床护理满意程度

调查结果表明, 干预组、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的一种多发性慢性病, 高血糖为主要特征, 不但可降低患者机体功能, 紊乱内分泌, 还可诱发危险新病症, 危害患者生命。并且, 由于糖尿病患者需长时间服用药物, 需按时监测血糖指标, 间接提高饮食需求, 致使患者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 影响治疗方案的实施。故而, 临床根据糖尿病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饮食方案非常重要。近年来, 通过临床的不断探究发现, 优质护理可获得显著成效。优质护理作为一种新兴护理模式, 将患者作为总体工作出发点, 和其建立友好的护患关系, 以解除患者负性情绪, 提高疾病治疗依从性;通过对患者实施系统化的健康教育, 可纠正患者对糖尿病的错误理解, 提高疾病知识掌握度;根据患者心理特征制定个性化疏导方案, 可帮助患者建立疾病治疗信心, 促使其积极、主动的面对自身病情;鼓励患者适当身体锻炼, 可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同时, 加快病症康复速度。该结果显示, 临床干预组患者经由优质护理后, 干预组的病症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率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符合研究报告[4]。

综上所述, 临床针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作用显著, 可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值得借鉴。

摘要: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该院内分泌科2013年8月—2015年9月所接收的糖尿病患者中挑选90例, 按照患者的自愿接受护理原则分成两组, 评定护理干预后的效果。结果 通过对干预组、常规组护理干预后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进行比对发现, 干预组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临床针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作用显著, 可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值得借鉴。

关键词:优质护理,糖尿病,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 景良洪.优质护理服务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 (33) :62-63.

[2] 屠云.无缝隙优质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 32 (11) :2437-2439.

[3] 于榕, 杨丽翠, 苏蕊, 等.对住院糖尿病患者开展优质护理示范服务的效果分析[J].武警医学院学报, 2011, 20 (12) :969-971.

[4] 李琴.优质护理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和效果[J].中外医疗, 2015, 34 (27) :138-139, 149.

上一篇:一种新型混凝土搅拌装置的研究与设计下一篇:新农村建设中给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