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件

2022-03-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历史课件

历史理论·历史教育·历史真实

关键词: 新中国;70年;中国古代史研究;历史理论;历史教育;历史真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古代史研究迎来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与发展机遇。尽管其间不乏曲折与坎坷,经过70年的辛勤耕耘,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还是收获了累累硕果。回顾这一历程,历史理论、历史教育、历史真实对中国古代史研究潜在的长足的影响令人印象深刻。

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古代史研究带来了深刻的理论革命

历史研究从来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古代有经学,近代则有西方社会科学理论。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得以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从此,中国古代史研究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也日益广泛、深入,一直持续至今。这里仅以五个重要的古史理论问题(也称为史学领域的“五朵金花”)为例。

其一,古史分期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对古史分期问题的讨论曾出现过生动活泼的百家争鸣局面。仅就封建社会的起始时间而论,就出现了范文澜、翦伯赞、王亚南、童书业等的西周封建说;李亚农、唐兰、杨宽等的春秋封建说;郭沫若的战国封建说;尚钺、王仲荦、日知、何兹全、王思治等的魏晋封建说;等等。[1]改革开放后,有关讨论仍然持续不断,并呈现出与“五种社会形态说”不同的样貌。例如,田昌五主张将中国古代史分为洪荒时代、族邦时代和封建帝制时代。[2]郭沂认为中国自有文明以来经历了圣权时代、王权时代、霸权时代、皇权时代和民权时代五个阶段。[3]还有一些研究单独针对某个阶段的社会特点进行深入探索,如“唐宋变革”论对唐宋历史阶段性研究的影响。分期结论的不同,源于分期标准存在差异。改革开放后,分期标准的理论依据日渐多样,这与之前马克思主义一枝独秀有所不同。

其二,封建土地所有制问题。

1954年,侯外庐发表《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一文,认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封建的土地国有制,即“皇族土地所有制”。这一观点得到郑天挺的支持。束世澂、胡如雷等认为,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贺昌群、韩国磐等认为,在魏晋和隋唐时代封建土地國有制占主导地位,但其后则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占主导地位。李埏等则主张多种土地所有制并存说。改革开放后,有关讨论仍在继续:既有对中国古代某段时期土地所有制的研究,也有对整个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的思考;既有对古代土地所有制涉及到的具体现象的研究,也有对土地所有制的诸多因素的综合思考。它们与改革开放之前有关古代土地所有制的研究,保持了较高的学术继承性,又有深入开拓的努力。以井田制研究为例,有学者表示,对井田制的研究,已经从新中国成立前的“点”研究、新中国成立后17年间的“面”研究进入到当前对它的“立体”研究。[4]

其三,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民战争问题。

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后30年间,在中国农民战争史方面共发表了一千多篇论文。[5]这是因为,只有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历史研究才会对农民战争给予从未有过的重视。与旧史观对农民起义的诬蔑相比,这种状况堪称“经历了一次重大的革命”[6]。改革开放之后,对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史的研究不似之前那么活跃,但也仍然顽强地发展着。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每年都有关于古代农民战争的文章发表,而且,更重要的是,农民战争史研究的理论在沉潜中不断获得拓展与深化。例如,有学者指出,在切实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拓展史料、视野、项目、交流等工作,有望开创农民战争史研究的新局面;[7]有学者主张开拓“农民史研究”新领域,[8]等等。有关反思不仅从理论上预测了中国农战史研究大有可为的前景,而且有关实践在各民族农民战争研究、农民问题等领域已经取得突破。

《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五十年》(林甘泉、田人隆、李祖德著,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二年版)

其四,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1955年,邓拓提出“《红楼梦》应该被认为是代表18世纪上半期的中国未成熟的资本主义关系的市民文学的作品”[9],再度激发了学界对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广泛兴趣。有关探讨后来被整理出版,形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讨论集》及其《续集》两本论文集。改革开放后,对这一问题的讨论逐渐出现了脱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观点。有学者认为,资本主义萌芽讨论产生了一个“悖论现象”,即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民的生产却仅仅只能糊口,因此应当“寻求新理论体系”[10]。有学者认为,对资本主义萌芽的讨论“也就只是一种情结”[11]。不过,我们仍可以看到,继续坚持原有道路深入认识中国古代资本主义萌芽的研究有之,开拓视角深入研究中国古代资本主义萌芽的有之,关于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是真科学还是伪命题的争鸣亦有之……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关于资本主义萌芽的讨论在截然相反的观点之间继续前行着。

其五,汉民族形成问题。

1954年,范文澜在《历史研究》发表《试论中国自秦汉时成为统一国家的原因》,提出了与当时苏联学者所谓的中国民族出现于近代这一论点不同的观点,引发了学界的讨论热情。有关讨论波及到历史上的中国及其疆域、民族关系、民族战争、民族融合与民族同化、“和亲”问题等等。改革开放之后,与此相关的研究犹如雨后春笋。1992年,徐杰舜的《汉民族发展史》出版。该书被誉为“中国第一部汉族史问世”,得到新华社、《人民日报》(海外版)、香港《大公报》的特别宣传。[12]在考古学成就丰硕、西方文化人类学发展、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启动等新的社会条件下,中国古代文明和国家的起源问题也成为中国古代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13]这些研究虽然不再恪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模式,但是,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汉民族形成问题的讨论都呈现出了明显的承继关系,显示出这一问题蕴藏着持久的生命力。

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对“五朵金花”的讨论及其在改革开放后的开枝散叶,展现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相结合后善于提出历史理论问题的能力以及这种问题意识的巨大生命力。当然,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古代史提出的问题远不止“五朵金花”。对此,我们不便一一列出。我们也不能否认,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古史问题的过程中还出现了简单化、教条化、主观化、政治化等令人遗憾的错误。其间原因复杂,但是,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在社会实践中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才能及时地纠正错误,砥砺前行。

叶蠖生著《初级中学中国历史课本》(新华书店一九五0年发行)

二、历史教育对中国古代史研究提出了持续不断的现实需求

在回顾、总结历史研究的发展道路时,我们常常忽视历史教育对历史研究所产生的积极作用。这不太符合新中国70年里中国古代史研究发展的实际历程。历史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在这里,我们拟以二者关系比较突出的历史教材为例。

其一,历史教育渴求合格的中国古代史教材。

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教材。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满足人民教育的需要,在没有条件自己编修教材的情形下,主要是学习苏联教材。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就有文章专门讨论如何“在中国历史教材贯彻苏联教材的精神和实质”[14]。随后,为了保障广大工农兵群众享有自己的文化教育,中共中央曾经号召编修工农兵教材以及鼓励工农兵群众自己编修教材。但是,在政治斗争激烈的时期,学术、教学、教材不仅没有得到发展,反而受到严重践踏。拨乱反正之后,人们意识到,“当前的迫切任务是要尽快编选出一套完备的、合格的文科教材。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要求,是文科教学的迫切需要”[15]。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经济水平显著提高,但文化教育仍然落后。在此背景下,“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以后不久,第四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掀起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的热潮”[16]。“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就是这次“教改计划”的重要成果之一。这就意味着,中国古代史教材也必须随着时代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地反思、更新对中国古史的认识。

任何教材都需要接受社会检验。所以,教材批评始终是一支活跃的、不容忽视的推进古史认识的力量。例如,1951年,王树民撰文讨论叶蠖生所著《初级中学中国历史课本》(第三编),“文以性质轻重分为内容观点有偏差者与文义说明含糊欠妥者两大部分”[17],对该教材中诸多具体的古史事实如何认识、如何表述进行了商榷。1961年,吴晗发现几种中国历史教材中事关重要古史理论问题的一些内容脱离历史事实,“提出来供历史学界的朋友们参考和引起注意”[18]。1997年,有文章批评“中国大学历史系现行中国古代史教材的模式(观点、立场、体例、笔法、章目等)奠定于五六十年代”[19],仍旧受缚于意识形态。2012年,有文章指出,高校中国古代史教材中经济史、政治史和文化史三足鼎立的局面“仍未被完全打破”[20]。这些批评既体现出某个时代的史学特征,也展示出史学随着时代变迁而有所进步的总体趋势。而贯穿其间的核心是,社会对历史教育的需求与教材中历史知识的滞后之间形成矛盾。正是这一矛盾催生了教材批评,推动了教材及古史认识的进步。

教材还需要体现共识。对此,中国古代史教材的编修只提供了一些零散的经验。1961年,针对有關教材不敢编写“未经论定”之人或事,吴晗批评道:“正因为未经论定,才应该论,必须论……我以为关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原则问题,应该解决,大家发表意见,取得一致后,据以评价历史人物,这个问题是可以妥善解决的。”[21]它表明,教材的共识性应该从原则上把握。1978年,十院校教师编修《中国古代史》时,面对五花八门的观点分歧时,主编“首先确定工作思路和指导思想”[22],再次反映出原则上达成共识的可行性。进入本世纪,有学者注意到对教材的共识性进行论证,例如,承认奴隶社会“存在较大分歧意见”,以多种著述佐证教材中的中国文明起源说。[23]不过,从有关教材被批评断而不“通”、新而未“定”[24]来看,中国古代史教材在体现共识这一问题上仍然没有找到有效路径。

其二,学者参与编写教材。

20世纪50代,新中国开始建设自己的文科教材。不过,这个工作几次都由于政治原因而被荒怠了。1979年,《人民教育》刊发季啸风《文科教材建设的历史回顾》一文,这样总结改革开放之前新中国的文科教材建设:“几经反复的教材建设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要做好这项工作,第一,必须依靠专家;第二,必须贯彻‘双百’方针,第三,必须加强党的领导。这是文科教材建设的三个法宝。掌握了这三个法宝,我们就前进,就有成绩;丢掉了这三个法宝,工作就停顿,就闹‘书荒’。”[25]就教材与科研的关系来看,新中国初期的文科教材建设在曲折中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即文科教材的编纂应当和专家的科学研究紧密结合。

1978年6月,教育部在全国高等学校文科教学工作座谈会上,制定了《一九七八—一九八五年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编选规划》。这次会议在很大程度上肯定并恢复了1961年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编选计划。我们可以将这两次会议视为文科教材建设的一个阶段。这一阶段的教材建设对于中国古代史研究的促进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些重要的中国古代史著作被修订再版以及改编。其中,到1979年10月份为止已经公开出版发行的与中国古代史研究相关的著述有:翦伯赞的《中国史纲要》(修订本)、翦伯赞与郑天挺主编的《中国通史参考资料》(修订本);而“正在印制当中预计明春出书的”,还有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等。[26]

——开启一些学科创编教材的任务,促进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史学史学科便是以此为契机创建并发展起来的:“《史学史研究》创刊于1961年6月,刊名《中国史学史参考资料》,这是史学史研究的起步阶段,主要用于辅助史学史的教学和史学史教材的编写。1962年文科教材会议上,当时的高等教育部把编写史学史的任务明确地交给了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承担从先秦到一九一九年‘五四’以前部分,华东师范大学承担‘五四’以后到新中国成立。”[27]可以说,史学史研究与史学史教材几乎同步开展起来。

——推荐出版了一些校编教材。以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为例:“《中国古代史》这部教材刚开始不是教育部组织的,是我们十院校自己组织编写的,而且我不是发起人,我加入编写组后,让我当主编。”[28]由此,这一教材又称“十院校本《中国古代史》”。它是对主编及十院校历史教师“学术能力”的考验:“既需要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有通识性把握,才能宏观上抓住历史变迁的内在理路,使得教材以一根主线贯而通之,还要对当时学界各种争议问题有全面的认识,才能择善而从”[29]。因此,它也是十院校参编教师的学术成果。

上世纪末,国家教委实行“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重新编写中国历史教材也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一背景下,由张岂之主编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国历史》于2001年问世。另外,在国家“九·五”“十一·五”重点教材计划的支持下,赵毅、赵轶峰主编的《中国古代史》及其修订版先后于2002年、2010年发行。这几位主编都是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富有创造力、造诣突出的专家、学者,我们有理由期待这些新编教材所蕴含的科学价值得到进一步发掘。

福建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时代性、社会性与共识性使得历史教材比学术著作更加充分地体现着史学的社会功能;而从实践来看,历史教材一方面依赖历史研究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发展提供了重大契机。可以说,历史教材及其所代表的历史教育为中国古代史研究提供了广泛而切实的现实价值。但是,我们看到,中国古代史教材越来越强调借鉴、吸收新近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忽视自身反映社会需求的积极意义。

三、历史真实是中国古代史研究持之以恒的信念

70年来,影响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因素有很多。不过,其中始终贯穿着一条根本原则,那就是对历史真实的信任与追求。不论是时代推移、社会变迁、政治演进、观念变化,还是年龄不同、个性相异以及从事不同的中国古史研究领域,研究者们不约而同地表示,历史事实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

其一,以历史真实为灵魂的史学观。

1954年,郭沫若在《历史研究》发刊词中这样评价中国过去的历史学:“无可讳言,我们的历史文物虽然异常丰富,但差不多全部还停留在原始资料的阶段。”[30]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随着革命的成功以及马克思主义的深入人心,人们发现,历史的真相并非封建史观所展示出的那样:“几千年来的封建骗局为现实所揭破,历史的真相才朦胧地有所显示:历史是发展而不是固定,历史是前进而不是后退。”[31]言外之意即,历史学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对原始资料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历史真相的一门科学。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史学观。在这种观念里,历史真相是歷史学者进行历史研究的最终目的与学术追求。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在全国掀起了关于真理标准的热烈讨论。12月,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事求是”的作风与原则得到再度倡导。这两件事对当时全国的思想解放发挥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之后的古史研究中,我们可以持续看到这种观念对古史认识的支持与促进。例如,1979年,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的学者强调,要将有关理论“与中国农民战争史实际相结合”[32]。1992年,学者提议重视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历程的研究:“对于一些有不同意见的复杂的历史现象,不是采取回避的态度,而是敢于正视并作出实事求是的科学的分析。这对于阐明古代中国的发展规律,以及加强国内各民族的团结,都是大有益处的。”[33]2002年,在“21世纪中国历史学展望学术讨论会”上,宁可这样谈论史学的任务:“认识历史必须先研究史料,对史料作深入分析,才可能接近历史的真实。历史研究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客观的描述,二是正确地解释历史。研究历史的任务,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弄清真实的历史,而不是对历史随意解释,如胡适所为。”[34]

古史研究者所讲的“历史真相”“实践”“实事求是”“实际”“历史的真实”等等,是对历史真实的不同表达。它们反映出历史真实在古史研究及研究者心目中的地位,那是迷雾般的历史丛林中唯一令人踏实的大地。不过,历史真实这块“大地”却不是那么显而易见的。虽然无人特意对此作出定义或者解释,我们却可以看到,它包含着史料、人事、现象、真相等不同层次。它既是可靠的证据,又是有待探索的任务。历史真实是一种追求,而且是一种一贯的追求。

其二,以历史真实为核心的治史方法。

1954年,郭沫若在《历史研究》发刊词中谈到了历史研究的方法。他说:

我们并不想在目前就提出过高过急的要求。有这样的朋友,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已经相当有把握,能够“根据详细的材料加以具体的分析”,而产生出“理论性的结论来”,那样的朋友和他的作品,在我们当然十分欢迎。但假使一时还得不出“理论性的结论”,只要能够“根据详细的材料加以具体的分析”,甚至只要能够提供出“详细的材料”或新出的材料,也都是我们所一律欢迎的。任何研究,首先是占有尽可能接触的材料,其次是具体分析,其次是得出结论。只要是认真能够实事求是地做到这其中的任何一步都是有价值的工作。认真能够实事求是的人,他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必然会逐渐地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接近而终于合辙。这就是列宁所说的“经过在自己那一门科学方面所达到的实际成果”来承认共产主义。[35]

这番话是针对当时历史研究的学术基础而言的。其时,新中国成立不久,马克思主义史学刚刚开始在全国推广,学术基础还十分薄弱;在这种条件下,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历史研究?郭沫若的方法是:以具体研究为主,辅以理论研究。通过这种方法,科学研究的每一步——史料、分析、理论——都能得到充分的研究空间。他相信,只要实事求是,就必然能够实现马克思主义所提倡的历史科学。

这种方法论在中国古史研究的实践中逐渐得到了丰富。例如,研究历史分期者指出:“史学家们公认这一问题的解决,还须要提供更多的足以说明关键问题的史料,且须要正确地运用唯物史观的理论深入分析所掌握的史料。”[36]这显示出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史学对史料研究的重视。又有学者指出,中国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界限问题“似乎已经到了把研究方法问题提出来的时候了。……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史学理论和历史事实之间,须要有一个把二者接合起来的桥梁。为了解决史学问题,不但在史料上要求细密的工夫,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要求细针细线。”[37]这里强调的是具体分析的环节。对于当时的古史研究中存在着的以今绳古现象,吴晗指出:“应该说这是一种违反实事求是的学风,是非马列主义的学风,是不合乎毛泽东思想的学风。”[38]这是针对结论环节出现的问题作出的批评。无论研究方法在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古史研究者都会要求从中国古代的历史实际出发,广泛搜集史料,认真分析史料,客观评价历史,真正做到尊重中国古代的历史实际。这是对历史真实的方法层面的保障。

改革开放后的古史研究方法论呈现出从不自觉走向自觉的过程。1984年,有學者这样总结中国古代史研究中使用的方法:“长期以来,中国古史研究方法有其优良传统:依靠辛勤的个人劳动,以求实的精神,考据的方法,整理校勘文献,笺证诊释史料,或就若干重要历史人物、事件、典制以及其它问题,搜集有关资料,排比考订,加以探索研究,已取得许多重要成果。”[39]这反映出中国古史研究中对考据方法的普遍使用,而且,考据反映的也是求实的精神。但是,考据法自身也随着时代条件的变迁而发生着变化。赵轶峰即认为,在国际化研究的语境中,中国传统实证主义已经受到了来自哲学、语言学、后现代思潮、历史相对主义等各种角度的批评;对此,应当在中西史学实践的基础上,创建适应新形势的新的实证主义;而其首要之义即“明确承认存在历史事实,承认历史家的基本工作在于尽量澄清历史事实”[40]。这是目前我们见到的从古史研究的实践中升华出的少见的方法论专论。

1954年1月,郭沫若为将于2月间出版的《历史研究》发刊词致副主编刘大年的信

毛泽东与郭沫若(摄于1954年12月)

中国古代史研究70年的发展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环境的支持、国家政策的鼓励、对外开放的学术交流、国内外相关学科的发展等因素对古史研究的促进都是显而易见的;历史理论、历史教育、历史真实这几方面对古史研究的影响却容易被忽视。因此,本文特对这三种作用力作上述粗略说明,以期深入认识并推动未来中国古史研究的发展。

注释:

[1]林甘泉、田人隆、李祖德:《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五十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田昌五:《中国历史分期问题》,《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0年第4期。

[3]郭沂:《中国社会形态的四个层面及其历史分期》,《文史哲》2003年第6期。

[4]周新芳:《井田制讨论之世纪末点上的回顾与思考》,《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

[5][32]谢天佑:《评建国以来中国农民战争史的研究》,《学术月刊》1979年第9期。

[6]孙祚民:《建国三十年来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山东师范学院学报》1979年第5期。

[7]孙祚民:《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文史哲》1984年第5期。

[8]段景轩:《中国农民战争史的研究应该有新的突破》,《山东社会科学》1988年第6期。

[9]邓拓:《论〈红楼梦〉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意义》,《人民日报》1955年1月9日。

[10]黄宗智:《中国经济史中的悖论现象与当前的规范认识危机》,《史学理论研究》1993年第1期,第49、60页。

[11]李伯重:《“资本主义萌芽情结”》,《读书》1996年第8期,第65页。

[12]孟凡夏:《中国第一部汉族史问世──对汉民族起源形成发展和文化作了较系统的论述》,《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

[13]林甘泉:《世纪之交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云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14]楚白:《在中国历史教学中有关贯彻苏联教材精神和实质的一些问题》,《历史教学》1953年第3期。

[15][25]季啸风:《文科教材建设的历史回顾》,《人民教育》1979年第6期。

[16]张增顺:《解密“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出版全过程:占据高校教学改革制高点》,《中华读书报》2019年4月17日。

[17]王树民:《叶著中国历史课本第三编教材商榷》,《历史教学》1952年第3期。

[18][21][38]吴晗:《历史教材和历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人民教育》1961年第9期。

[19]周健:《重写大学中国古代史教材之断想》,《许昌师专学报》1997年第3期。

[20]王秀琴:《浅谈高校中国古代史课程教材的开发与改革》,《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第8期。

[22][29]臧知非:《回归本然:朱绍侯先生对中国古代史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以<中国古代史教程>为中心》,《史学月刊》2011年第11期。

[23]钱宗范:《一部优秀而实用的高校历史学教材——雷依群、施铁靖主编<中国古代史>介评》,《河池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24]王红亮:《目前我国通行的中国古代史教材评析与建设构想》,《高教学刊》2016年第7期。

[26]李家宾:《高校文科教材建设简讯》,《人民教育》1979年第12期。

[27]白寿彝:《这三十年》,《史学史研究》1991年第4期。

[28]康香阁:《史学大家朱绍侯先生访谈录》,《邯郸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30][31][35]郭沫若:《开展历史研究,迎接文化建设高潮》,《历史研究》1954年第1期。

[33]陈高华:《深入开展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史学理论研究》1992年第2期。

[34]方铁:《中国古代史研究21世纪展望——“21世纪中国历史学展望学术讨论会”中国古代史组讨论纪实》,《思想战线》2002年第6期。

[36]林纯夫:《关于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的讨论》,《科学通报》1955年第4期。

[37]日知:《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的关键何在?》,《历史研究》1957年第8期。

[39]吴枫:《努力开创中国古代史研究的新局面——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而作》,《松辽学刊》1984年第4期。

[40]李媛:《“评论与反思——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国际视野”学术研讨会综述》,《古代文明》2018年第2期。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副研究员

作者:廉敏

第2篇:历史教学和历史教学课件

历史学科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它是一门不可再现也无法通过实验重复演示的科学,历史学科也没有历史故事的趣味性,具有其内在的抽象性,尤其是新课程下的“模块化”历史教材,更具有枯燥性,也缺乏知识内容的连续性。多媒体历史教学课件的运用,能够明确历史教学目标;再现历史情境;较好的衔接历史教学内容,从而能较为容易的实现新课程历史教材“三维”教学目标。

一、 历史教学课件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在历史教学中运用课件教学,主要作用表现在:

(1)明确历史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实现是衡量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准,对教师的教学具有指向性,更使得学生的学习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历史教学课件的使用,能够使学生较为方便明确学习目标。新课程背景下的三维目标教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更加难以明确,教师也难以展示,而使用课件就能使其显得便捷明确,直接明了。同时,通过课件展示历史学习目标,可以避免生搬硬套形式化,克服“假”“大”“空”的现象,化抽象为具体,更加贴近学生,尤其是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更易于学生理解,便于操作。

(2)激发历史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导向,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以积极的态度去探求知识,认真思考、理解知识。历史学科是一门“遥远”的学科。它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易接触性”。要搞好历史教学,就要逾越这一大障碍。图文并茂,视听兼备的历史教学课件对克服这一大障碍大有裨益,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他们在情绪兴奋,乐观活跃的气氛中轻松掌握历史知识。所以在历史教学中运用课件,可以使过去的变成现在的、历史的变成现实的、抽象的变成具体、静态的变成动态的,使学生看得见、听得到、多渠道多方位的把信息传递学生,刺激感官、加深印象,为历史概念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3)促进历史学习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由直觉感知到概念生产的过程,正确概念的得出、理性思考的进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感知到的信息是否丰富、全面和符合实际。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在我们的记忆里,直观的印象是特别巩固的。甚至对于抽象的概念,也可以轻易地巩固系在已经嵌入我们脑中的图画上”。历史是过去的事情,学生要学习的历史知识都是过去的事实,不管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和学生现在 所处的社会有很大的不同。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很难再现历史情境,很难“还历史以本来的面目”的。历史教学课件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生成历史情境,升华历史概念,促进历史学习的思维。

二、历史教学课件的制作

(1)历史教学课件的种类。历史教学课件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种类较多:如按色彩分类可分为黑白和彩色;按课件内容分类可分为目标要求类(三维教学目标,自学指导要求等)、教学内容类(教材内容、补充材料等)和习题课件等;按声色效果可分视频、音频和视听综合类等。具体采用何种类型的教学课件要因教学要求而定,但在现在的历史教学中,一般是采用彩色课件、综合课件等,不同的色彩可以突出重点难点等,加深印象等;视听综合课件也更加直观形象,再现历史情境。

(2)历史教学课件制作的原则。历史教学课件的制作不能单纯迎合学生的兴趣,要为整个历史教学服务,所以在制作课件时要注意其实用性、科学性和系统性。①实用性。在制作每一节历史课的课件前都要认真钻研学习教材,挖掘出本节课的知识点、重难点,有计划有步骤的设计制作。首先完成教学学习目标(三维目标),其次是突出本节课重难点课件,包括根据重难点而设计出的自学指导语言;便于学生解决重难点的问题;突出重难点的图画、图标、文字说明;有利于学生对重难点问题理解的补充材料等。总之,完整的历史课件要突出体现一节历史课教学的各个环节:课题、目标、内容、小结、练习等等,要有其实用性。②科学性。历史教学课件的制作要认真,要符合历史实际,尽可能再现历情境,体现当时的历史风貌。课件中所涉及到历史人物、事件等一定要忠于历史,尊重历史,不能有个人的主观感情。特别是较为“现代”的动画课件在展示较为古代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时,一定不要“现代化”,不能闹出“穿越时空”的笑话!同时课件制作的科学性还体现在为教学服务上,即:凸显教材内容,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促进师生互动,有助于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③系统性。历史课件的制作在系统的展示每一节课内容的同时,还应该注意教材章节之间的衔接,尤其是现行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由于其“模块型”(专门史)特点,教材之间的联系不是很紧密,不利于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而课件的系统化可以弥补这一不足。例如:我们把每个章节的重点难点课件注意剪辑、联系,在依据教学需要系统展出,就能形成另一个“整体”,尤其是在单元复习时,这一优点就更能体现出来。从横的方面,可以反映同一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及其联系,纵的方面可以反映一个管家或地区不同时期的历史发展。这样,学生的知识才不是割裂的、片断的和枝节的,而是全面的、贯通的,真正能够“横穿中外、纵观古今。

(3)应该注意的问题。利用课件教学尽管有很多优点,但是也应该注意一些问题,最主要的是以下几点:①课件不宜过多,要注意精简。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一般是40分钟或是45分钟,平均一个课件2分钟,应为20个左右,如果过多,别说完成教学任务,就是单纯的课件展示也没时间。每一个课件,特别是一些材料性质的课件,必须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察看、阅读,否则就没有必要去使用它,所以课件的数量应在精与简,并非“多多益善”。②课件不要花里胡哨。前文提到课件的实用性原则,也就是说所做课件一定要为教学服务,绝对不能走向方便教学的对立面,课件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的,但是花里胡哨的课件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会使学生的注意分散,不能及时跟上教学节奏,较长时间地在想“好看”的课件,会适得其反!

三、历史课件的运用

运用教学课件教学,除了要有相应于教材知识体系的课件外,必须因教学目的的需要,运用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1)针对教学重点难点的运用。对有些教学重点难点问题,传统的教学手段往往难以解决,但运用教学课件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讲解太平天国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时,可在课件上先设计问题:说《资政新篇》是《天朝田亩制度》的发展和继续,你认为正确吗,问什么?让学生探究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后,再展示出二者的区别的表格,教师借助课件解释说明:由于二者的经济发展主张和实质不同,所以说此说法是不对的。这样既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也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可谓“一箭双雕”,事半功倍。所以运用课件教学可以较为直观形象的传递信息,学生可以同时运用多种感官,处于接受信息的最佳状态,有利于重难点问题的解决。

(2)针对补充材料的运用。相关材料的阅读和理解,有助于教学重难点的解决和突破,更有助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同时可以弥补教材的不足,丰富学生的知识,所以补充材料性质的课件是必需的和非常重要的!在讲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时,利用《义律致巴麦尊私人机密件》内容的课件,能使学生更为容易的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这样即突破难点,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教材。

(3)针对总结内容的运用。现行人教版历史教材跨度比较大,前后衔接并不是很紧密,这就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补充外,更需要对章节内容进行总结,而总结性教学课件的运用可以极大的方便教学,同时也可以使学生起到很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进行历史必修1第三单元复习总结时,可以以表格的形式把英、美、法、德四国的政体、国家元首及产生方式、内阁元首及产生方式,立法权、司法权等以表格的制作在课件上,先让学生自己填写,再给出正确答案,在一个课件上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学生较为容易的辨别四国政体的异同,以免再出现四国政体的混淆现象,较为牢固的掌握。

历史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历史教学课件的制作和运用既是教学手段也是教学技能。对二者关系的处理主要是依据教材内容、学生基础水平和教师自身素质,所以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对历史教学课件制作和运用,一定要因地因时,恰到好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搞好历史教学。

作者:王殿青

第3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利用历史地图推进历史探究

历史地图是分析历史问题的基本工具,可以有效丰富学生的直观认识,使其自主整合地图信息,由此建构历史知识。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观察、综合与归纳历史地图所反映的各类信息,由此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笔者在本文将从利用历史地图培养学生方位感、利用历史地图简化史事发生过程、利用历史地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三个角度分析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如何利用历史地图优化学科探究结构。

历史地图可以直观展现各个历史事件的发生区域,能促使初中生积极发散思维,使其形成良好的时空观念。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积极利用历史地图引导学生展开历史探究,引导初中生利用地图分析各个史事的活动过程、发生区域,让学生产生直观认识,由此优化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一、利用历史地图培养学生方位感

在历史教学中,初中生经常因为时空问题无法内化学科知识。由于古代的行政区域划分与现阶段的行政区域划分有所不同,所以,学生很难通过单一的文字描述形成良好的空间观念。对此,初中历史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方位感,引导学生观察各个朝代的行政区域划分情况,结合图例与标注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例如,在教学《三国鼎立》时,初中生要全面学习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原因与经济概况等知识,确定魏国、蜀國、吴国三个国家的行政区域位置。在本节课上,笔者就直接利用历史地图让学生观察魏蜀吴三个国家的行政区域划分地图。这样,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方位感,且能自主利用历史地图来分析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交战双方、时间线索、战争意义等。

二、利用历史地图简化史事发生过程

虽然历史地图是静态的,但是却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展现部分史事的发生过程,再现某个历史人物的行动路线。所以,初中生可以利用历史地图整理相应的史事资料,全面分析各个史事的发生过程。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积极利用历史地图来简化史事发生过程,辅助文字资料,提高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

例如,在《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的教学中,笔者就利用历史地图展现了宋元时期中外交通路线,引导学生观察宋元时期中外交通的基本路线、常见交通工具,使其自主探究本课重点知识。通过历史地图,初中生可以全面了解宋元时期丝绸之路所经过的主要区域,客观分析丝绸之路的积极作用,真正实现有意义学习,并全面参与课堂探究活动。

三、利用历史地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历史地图是十分重要的可视化教学工具,包含的隐性信息很多,初中生只有全面观察地图信息,才能真正实现历史探究。在此过程中,初中生可以形成良好的图像观察能力与信息综合能力,可为后续的探究活动提供丰富的学科资料。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积极利用历史地图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历史知识。

例如,在《明朝的对外关系》的教学中,笔者就重点利用关于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的历史地图组织了地图观察活动。通过郑和下西洋地图,学生可以全面观察郑和下西洋的路线,由此分析明朝时期的中外关系,初步判断明朝统治者的对外态度,思考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通过戚继光抗倭的历史地图,学生就可以全面了解戚继光抗倭的基本路线、途径区域、战争情况、历史教训等,切实利用历史地图来发散个人历史思维,有效梳理戚继光抗倭的战争史。最终,学生也可以全面评价郑和、戚继光这两个历史人物的功过,由此深化历史认识。

总而言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历史地图来组织历史探究活动可以进一步发散学生的历史思维,让学生将可视化工具与文字资源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时空观念,让学生真正实现学习进步。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客观分析历史地图的多重功效,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利用地图进行历史解释,由此顺利推进历史探究活动。

作者:杨琼

第4篇:浅议有效课堂教学下历史课件的设计与制作

摘 要:新课标的出台正热切呼唤新课堂的亮相。“学为主”已成为21世纪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和基本特征。因此,教师设计和制作历史课件时应该结合新课标和新教材的要求,以人为本,关爱教学双方,充分考虑学生和教师的主体和主导作用,既方便教师演示,又方便学生自学。

关键词:学习方式;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随着多媒体课件在历史课教学中的日益普及,多媒体教学以自身的优势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性,为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促进了学观念模式和方法的变革。因此,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授课非常普遍。但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课题。”(海涅语)《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出台正热切呼唤新课堂的亮相。“学为主”已成为21世纪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和基本特征。因此,我认为在设计与制作历史课件时老师也必须相应地落实“软设计”操作。这就是说,教师设计和制作历史课件时应该结合新课标的要求,以人为本,关爱教学双方,充分考虑学生和教师的主体和主导作用,既方便教师演示,又方便学生自学。那么,怎样面向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材设计制作出承载新课程理念的课件?新的课改理念能否运用在课件创作中或者说课件创作能否体现新的课改理念,这对推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那么,如何在课件创作中体现新的课改理念呢?

一、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

课程要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这是20世纪各国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课程由科学世界回归到生活世界是课程理念的一大飞跃。学生生活在生活世界中,而不是生活在科学世界中,课程只有面向生活世界,并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使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互为补充,才能真正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课件的设计也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面向社会,反映社会科技的发展水平。

案例:学习历史的目的就是要以史为鉴,因此,多媒体课件设计时采用“面对面”交流的形式,设计《触摸和感悟历史——改革开放30年的沧桑巨变》进行探讨。教师引导学生展开社会调查,从人们的衣、食、住、行入手,课前把学生分成服饰组、饮食组、居住组、交通组。从我们的日常生活等方面去制作调查问卷,询问家长、老师等或上网查询相关资料、图片。这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因此便于学生寻找资料、发现资料、合作学习。这是学生很容易能做到。通过对资料的整理、交流、讨论,认识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议是正确的、英明的,确实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识到中国经济的发展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从生活的巨变亲身感受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在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历史贴近生活,使学生体会到历史就在周围,生活中处处有历史,扩大学生的知识接触面,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趣味和作用,在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完善与发展。此课件案例配合历史教学,可以实现课堂教学与社会环境的沟通,使课程由传统教育模式面向科学世界回归到面向生活世界,一方面,通过社会调查拓展课程时空,开阔学生视野,穿越时空隧道,把过去、现在、未来的知识浓缩在一起;另一方面,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

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从而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课件制作也应适于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课件设计和制作时应创设合理问题情境,提供自主探究的氛围,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欲望。课件设计和制作时应留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只有创设条件,提供他们主动参与的空间,自主探究的效果才能得到增强。

案例:播放Flash动画邓小平革命的一生。通过Flash多媒体课件展示邓小平丰富的史料,设置一个历史化的教学情境,突出历史学科的教学特色。

在了解了邓小平前半生不同时期革命经历后,教师给学生以足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并启发学生采用史论结合、小组相互讨论的方法,结合思考提示(历史感悟:最让你感动的邓小平的品质是什么?请结合史实来说明。)认识邓小平个人的性格特点,考察他在革命历程中不断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主要史实,并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这个问题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要求,这个问题几乎每个学生都能讲出一些观点和理由,使不同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因给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中发现、分析、整理出了更多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次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锻炼,而且还能实现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使课堂变得鲜活而生动。在此基础上,教师努力挖掘活动内容中的开放性因素,设计开放性的作业,(作业:看一本关于邓小平的书,写一篇读后感。)将历史的课堂延伸到课后,使这节课成为学生走近邓小平这位伟人的抛砖引玉之作。同时,也为学生的学习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渠道,改变以考试为唯一终极评价方式的弊端。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视过程教学,才能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落到实处。新课程要求,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在关注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中,要把能力和创新凸显出来。

面向新标准、新教材的历史课件的设计与制作应蕴含上述理念。

案例:导入新课过程中采用歌曲导入法:播放视频歌曲《走进新时代》,同时,多媒体演示歌词(节选):“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和一些有关30年改革开放后发生巨变的图片。然后点击歌词,“继往开来的领路人指的是谁?”学生回答的同时多媒体演示邓小平图像和不同的人对邓小平的认识的文字资料,并提出问题。(有人称他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设计师,那么这位设计师什么时候并通过什么方式为我国展开一幅改革开放的新画面,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的?)用最优美的歌词和最动情的旋律来歌唱这个新时代,创设历史情境,营造轻松的欢乐气氛,将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的思绪被调动起来,容易带领学生融入历史、走进历史,去领略那振奋人心的时刻——十一届三中全会。

讲授新课过程中:首先,学生通过多媒体演示出自学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情况(背景、时间、重要人物、内容、意义)。接着,多媒体演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原始视频资料,让学生带着问题专心致志地观看,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直观地感受这次隆重的会议。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形成视听冲击,走进历史情境。然后,还展示对十一届三中全会评价的史料。在以上基础上,以焦点访谈“聚焦十一届三中全会”形式走进课堂,采用记者采访报道的形式介绍十一届三中全会,让学生充当新闻记者和党代表,接受采访。在学习过程中,利用角色扮演,让学生参与历史、体验历史,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扩大参与范围和深度。使遥远的历史事件变得看得见、摸得着,从而能激发学生无穷的内在潜力,学生会还给我们一个精彩的画面。这个课件案例的设计贴近学生的学习任务,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生参与其中,与单纯的提问相比,学生的积极性和体会是有天壤之别的。更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应变、分析问题等能力。

总之,为了更好地推进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教师应该认真研读新课标,学习课改精神,多多领悟新课改的理念,在制作和设计多媒体课件时需要下一番工夫,把新课改的理念融入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去,融入多媒体课件中去,这样,多媒体历史教学课件才能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价值,历史教育才能青春永驻。

(作者单位 广东省江门市礼乐中学)

编辑 温雪莲

作者:张淑珊

第5篇:“互联网+”背景下初中历史课件的有效性探究

摘 要:“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为各行各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而这其中也包括历史教育领域,在互联网环境下,多媒体课件已经逐渐成为新时期初中历史课堂的一大特征,如何有效制作课件、应用課件成为新时期初中历史教师必备的素质,文章主要对“互联网+”背景下初中历史课件的有效性做出了相关探索研究,希望能够为教师同仁提供借鉴启示。

关键词:互联网;初中历史;有效性课件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6.092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教师的课件制作更加省时省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越来越多的教师选择使用课件进行教学。但从现实角度来看,现下很多教师的课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并没有发挥出多媒体课件应有的优势,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因此在今后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不断对历史课程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十分有必要。

一、“互联网+”背景下初中历史课件的有效性体现

在“互联网+”背景下,多媒体课件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越发普及,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了保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增强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主动性。一直以来,历史学科都给人一种枯燥无趣之感,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提不起兴趣,这极大地影响了初中历史教学效率的提高。而在“互联网+”背景下,课件的运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形式,课件将影音素材、图片以及文献资料融入其中,可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性认识,使历史课堂更加生动直观,有助于调动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主动性[1]。其次,给课堂带来大量丰富的信息,传统历史教学由于受教学条件的限制,局限于教材和教室之中,课堂教学容量是有限的,而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课件的运用冲破了书本中固化内容的束缚,教师可以从网络中下载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其融入教学课件当中,从而为学生的学习内容提供补充,这极大地扩充了课堂信息量,可使学生的历史知识视野得到更好的发散。最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与传统教学形式相比,课件的运用形式更加灵活多变,教师可以结合学生不同的思维习惯进行调整,这不仅可以更好地达成教学目的,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大有裨益。

二、“互联网+”背景下初中历史课件的有效性探究

(一)有效性的历史课件制作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教师在课件制作环节一定要悉心考虑、多花心思,确保能够制作出具有科学性、实用性、技术性,且符合历史学科特性的课件,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课件的有效应用。

1.教学需求分析。初中历史教师在进行课件制作时,为避免课件制作的盲目性,在课件制作前应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出发,对课件的设计需求进行全面分析。首先,从教的角度来讲,教师一定要明确认识到,课件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工具,运用课件并不是目的,落实教学目标才是运用课件的关键,因此在课件设计前,教师应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作出全面分析。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以教学目标为依据,结合书本中的重难点知识内容,以及历年中考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知识点来设计课件,更好地保证课件设计的有效性。其次,做好对学情需求的分析,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课件内容必须符合学生认知事物的基本规律[2]。教师要从现实或学生身边的事例中引出内容,迎合学生的普遍思维过程,由浅入深地进行课件设计,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课件设计的有效性。

2.框架结构设计。教师在明确教学需求后,就进入到课件框架结构的设计环节中,这也是保障课件有效性的关键。而不同的课件类型,其框架结构设计也有很大的差异,如演说型的课件在结构设计方面往往采用引入式,用具有吸引力的资源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引出教学主题,然后由浅入深地对学生进行知识展示,使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对书本知识进行探究。教师还应通过练习题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总之,框架的设计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教师对教材知识体系的解构,虽然不同类型的课件的框架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总体上都是遵循由浅入深的设计原则。在设计过程中,教师要采用易于学生思考的方式对所选取的素材进行布局,以帮助学生实现对知识进行“了解—理解—加工—内化”的转变。

3.素材收集整理。“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制作课件最大的优势就是资料收集更加方便,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渠道,搜集下载图片资料和纪录片资料等多种资源,如从历史论坛中搜集课件素材,这些论坛中往往汇聚了很多历史学者,教师可以在与这些大家的交流中,获得课件素材资料。此外,很多影视资料也可以成为教师的课件材料,但需要注意的是,从影视网站之中选取课件素材,教师必须严格遵守历史唯物主义理论,避免选取出与历史史实相差较大的素材,现下一些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都经过了艺术加工,与真实的事实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些素材资料就不适合选作课件素材。最后,教师还可以从类似课程讲解的课件中寻求借鉴,对其中的素材进行整合,但这些素材要进行加工、剪裁,以更好地保证课件素材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优化制作流程。上述准备工作完成后,才正式进入课件的制作环节,教师应根据自身的操作习惯和喜好选择适合的制作软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将素材按照教学框架进行组合,但是要注意素材的格式,确保能够顺利播放。同时,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还必须将实用性作为关键要点,避免出现堆砌文字、图片的情况。不同的课件具有不同的特点,其制作流程也应有所侧重。如演示型课件,教师在制作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素材之间的合理衔接,还要具有一定的美感,确保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训练型课件,教师在制作时要重视对答案及习题解析的编辑,为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空间。总之,教师要避免出现粗糙型课件、庞杂型课件和失控型课件,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初中历史课件的有效运用提供保障。

(二)有效性的历史课件应用

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的课件应用并不是随意播放,也要讲求一定原则。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目的,控制好教学时间,并要提供适当的引导,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课件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1.明确教学目的。不同的历史课程具有不同的教学目的,有的课程目的是讲解新知,有的课程目的是复习巩固,还有的课程目的是拓宽练习,因此教师要想确保课件运用的有效性,就要在使用课件时,准确把握教学目的,科学合理地利用教学课件。如在讲解初中历史课程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落实对重点知识内容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迁移构建知识。基于这样的目的,教师在制作教学课件时,应将突出直观性和趣味性作为教学关键,要确保课件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服务于教学知识的讲解。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使用课件,以声音、图像、图形作为媒介,将书本中的“静”态知识,转变为“动”态化的内容,以此激发、调动学生的历史学习欲望,这样就可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总之,教师应结合教学目的,选择恰当的方式使用课件,这样才能为有效教学提供保障。

2.把控课件时间。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很多教师过分依赖课件,将课件充斥在整个历史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准确把握控制课件的呈现时间,这种教学方式无法突出教学重点,容易导致学生的注意力涣散,而这也对课件教学的效果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并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因此在今后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能够有效把控课件使用时间,这也是确保课件运用有效性的关键[3]。研究发现,人们在注视屏幕时,20分钟后脑电波会处于睡眠状态,此时思维活动就会受到屏幕内容的抑制,影响对屏幕内容的理解。这一研究决定,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运用课件开展教学时,时间不宜过长,最好控制在2分钟以内,在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趁热打铁,向学生传播知识的精华,便 于学生加深记忆,这样才能实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3.做好教学指导。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多媒体课件被广泛应用于初中历史课堂,而有效运用多媒体课件,并不是按动鼠标点击播放这么简单,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依旧十分重要。教师要通过自身有效的调控指导,立足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控和指导,这样才能更好地为课件运用的有效性提供保障。具体而言,正确使用课件,就是要让课件内容实现对学生思维的指导,教师要通过自身的适当调控,引导学生立足课件,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进行准确分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摆脱被动接受的局面。由此可以看出,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不仅没有放宽对教师的要求,反而对教师的指导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结语

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為教师制作教学课件带来了便利,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历史学习形式。但教师在运用课件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果不能够有效运用课件,不仅无法发挥出课件的优势,还可能会对课堂教学效果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此多加重视,制作精良的课件,合理利用课件对学生展开教学,帮助学生学好历史基本知识,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作者:唐雅慧

第6篇:注重历史线索 梳理历史脉络

伴随新课改理念的逐步推广和深入,高中历史的教学方法在不断的创新和摸索中,历史线索引导式教学和主题教学模式是一线教师在历史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和梳理出来的,这样的模式很好地弥补了老教材按照年份、朝代记述历史的许多不足。本文将结合具体课例,就线索引导与主题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作简单的梳理和分析。

一、研读教材,深入感知

教材是教师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根本,只有牢牢地抓住了教材(课本),将教材中的脉络整理清楚,才可能将教材中零星分布的不同知识点加以重新整合、分类。教材是经过本学科领域的专家字斟句酌、推敲琢磨出来的,其语言十分凝练精粹,添一句则嫌多,删一句则嫌少。教材中的每一句话都有其放在教材中的作用和意义,同样,教材中的每一句话都可以单独抽出来作为一个知识点进行细化考查。

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最值得强调的就是对基本史实部分的记忆和掌握,因为只有在熟练地掌握基本历史材料之后,才不至于产生混淆。在历史学科中,需要有着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在其中又以时间的逻辑顺序为重点和核心。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大多数主题内容都是按照时间顺序来组织材料的。例如,假设我们想进行“古代中国的经济制度”,那就要求我们对从夏商周时期到明清时期的朝代更迭有个基本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而在进行史实积累的时候,又要求我们能够抓住历史线索,比如利用我国经济重心的变迁线索来串联整个史实。又如,在进行西方新航路的开辟中麦哲伦、哥伦布等几位航海家、探险家的经历对比,我们可以各航海路线为线索,对历史上的几支探险队伍的航海行程有基本的了解和大致的掌握。所以,高中历史主题式的学习是建立在熟知史实的基础上的,需要有大量的历史知识储备作为支撑。

二、凸显重点,提纲挈领

课堂教学实践最忌讳的便是没有重点,东拉西扯,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云山雾罩,不知道教师所讲授的知识究竟是不是考查范围内的。长此以往,便会让学生对教师的能力产生怀疑和否定,最终将直接导致课堂教学任务无法顺利完成。因此要求教师备课的时候在教学设计或教案上清晰地标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熟知重难点,可以有效提高备课的质量,使教学设计的内容、时间安排和教学方法科学合理、重点突出。

教师在历史主题式教学实践中,更要注意凸显教学重点,给学生以不断重复的强化记忆,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进行高中历史《商业的发展》一课的实际教学时,要清楚地知道本课的重点就是获取中国古代社会中与商业发展相关的内容,从而得出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大致脉络和框架。而对于课本中作为课外延伸知识的货币的介绍,只要求学生能够抓住线索、有所了解,将所学知识联系成网络,不作进一步地熟练掌握和记忆的要求。清晰地凸显教学重点,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

三、课外延伸,自主探究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传播,“减压减负”已经成为中小学课程改革的重点和核心。但是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在课时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如何才能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环节都能有所兼顾,取得更理想的成绩呢?经过探索教师发现其有效办法就是回归到课改本身,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将学习的范围和时间自觉地延伸到生活中去,利用课余时间扩充自己的阅读面,不断积累历史知识,对学习和阅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达到新课改中的“自主学习”要求。

例如,在即将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一课的教学时,我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关历史材料搜集作为课前预习的重点,并宣布下节课将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利与弊”召开班级辩论赛,以讲台为界,左边为正方,右边为反方,自由辩论。任务一布置下去,正反双方就开始七嘴八舌地进行讨论、分工,课后学生也能积极地搜集资料、开会讨论,最终辩论赛取得了成功,从而极大地提升了教学效率,增强了教学效果。而类似辩题的选定是根据课堂教学重点、授课线索进行综合考虑的,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历史教师务必增强学生重视史料积累的意识。历史学习要以史料为载体和依托,只有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材料,才能够对材料进行归类和整理。教学实践中,需要教师在其中扮演引导者的身份,能够通过创设情境、分析材料、案例讲解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学会对历史事件基本要素的归类,并及时地对课堂进行总结、反思,汲取有益成分,将不适合课堂或教学实践证明效果不是很理想的部分或环节及时作出修改,以使教学实践行之有效。

(责任编辑 庞丹丹)

作者:娄婕

第7篇:八年级历史课件整理

导语:课件(courseware)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而加以制作的课程软件。它与课程内容有着直接联系。以下是小编整理八年级历史课件整理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课程目标:

基础知识了 解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的原因及全面调整国民经济的具体办法。

记 住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内容,“大跃进”的主要内容和严重后果。

握评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性质、后果能力训练从而培养学生初步分析历史问题、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能力

过程方法阅读资料辨别图片通过认识“大跃进”时期的壁画,了解“左”倾错误实质;通过先进人物图片,感受他们崇高品质。

对比鉴别辩证分析取得建设成就和造成探索失误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情感态度价值观历史教训正确认识这段惨痛的历史,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永远牢记实事求是。

唯物史观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产生失误后,党和人民有能力自我纠正,并经过艰苦努力取得新成就。

教学重点: “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调整国民经济任务的完成。

教学难点: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及历史教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回顾前一课内容:建国初的“三大改造”在哪些行业里进行?历史作用是什么?有何意义?“三大改造”的后期,存在着哪些缺点?

二、承上启下:所以,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出现了严重失误。

三、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总路线”

1、阅读勾划、合作研讨:1958年的“总路线”主要内容是什么?你怎么看待这句话?总路线反映了党、国家和人民的一种什么愿望?其主观目的是什么?为什么会在当时提出总路线?有什么影响?

2、各抒己见:怎样评价1958年的“总路线”?(它反映…愿望,但因缺少…,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终于导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指出有哪些失误,导入下一目。

(二)“大跃进”运动

1、材料分析:出示《“大跃进”时的壁画》和相关课文讨论:这些严重失误表现怎样?你怎么看“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举例说明:“大跃进”表现在哪些方面?讨论:“大跃进”运动给工业、农业生产、资源、人力及人的积极性等方面分别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2、建言献策:我们应当从中吸取什么教训?(学生各抒己见,后教师适当概括或请学生概括)

(三)人民公社化运动

1、如果说“大跃进”运动是生产力的大跃进的话,那么同时进行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则是生产关系的“大跃进”。阅读讨论: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一场什么样的运动?其实质是什么?学生发言,教师小结。

2、事例说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来说明,然后再归纳。

4、综合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些严重失误?(对国情…,缺乏…,存在…,忽视…等。)

5、实例证明:这些严重失误产生了什么危害?(由于加上…,使…最为严重的经济困难。)

6、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然后指出:为此,党和政府从1961年春天开始调整国民经济,…等,取得明显成效。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许多先进模范人物,取得显著的建设成就。

(四)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和发展

1、学生阅读,勾划出国家调整国民经济的措施及其成果:图表说明:归纳为“二钢二铁弹油素”。

2、“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A.领导正确:B.干群积极:

四、小结(失误:指导思想、具体表现、实质;经验教训;调整成就<重工业>)

课后反思:

第5课 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

【课程标准】

讲述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课程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是民族脊梁,值得学习。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工作环境和言行的共同点的学习,感悟、体验英模的先进事迹和精神,产生正确的情感体验。。

三、知识与能力:

知道各行业模范代表人物的名字;理解“民族脊梁”的含义。培养归纳历史现象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艰苦创业的背景;先进人物的贡献。

难点: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艰苦创业的条件与创业精神的关系。

【教学步骤】

第8篇:排球课件课件

制作:(中学部)体育组 垫球的定义:

垫球是用双手前臂的前部击球,利用来球的反弹力将球击出的技术动作。其主要用于接发球、接扣球、接拦回球及接应各种低球。其动作易学,比赛中运用较多。

垫球技术的动作要领

垫球手型种类

二、击球点与部位

腕上10厘米左右两小臂挠骨内侧所构成的平面处

请看图示

垫球技术分解动作

一、插

二、夹

三、提

四、蹬 垫球技术的口决

连续动作

一、插

二、夹

三、提

四、蹬 常 用 技 术 动 作

一、侧面双手垫球

常 用 技 术 动 作

二、背向垫球

常 用 技 术 动 作

三、跨步垫球

练 习 方 法

(一)

目的:熟悉垫球部位;发展灵敏性,协调性。

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并在排球场底线站好。当听到信号后,排头用垫击球的部位将球托起,并且持球跑动前进,穿过球网到对区底线交给下一个人,该人接过球依旧持球跑动前进,全队依次进行。速度快的队为优胜。

规则:球落地后应立即捡回,并在掉球处重新开始做。 练 习 方 法

(二) 目的:巩固垫球手型,熟悉球性。

方法:每二人一组,一人持球。一人往地下抛球,待球反弹起后,另一人则钻到球下用垫球动作将球持在垫击部位处。在规定时间里,两人接反弹球成功次数高者名次列前。

规则:抛反弹球必须高过人,同时接球人必须用正确的垫球部位将球持住,方为成功,否则不计次数。

练 习 方 法

(三)

目的:巩固垫球手型。击球点和用力顺序。

方法:每人持一球做自垫球,按一垫低约50公分高。二垫中约1米高。三垫高约2.5米左右进行,待球落地反弹起后再按1。2。3的节

奏垫出不同高度的球,算完成一个回合的练习。在规定时间内计算完成回合的多少,次数多者为优胜。

规则:必须按规定的节奏垫出不同的高度,否则该次练习不算,应重做。

练 习 方 法

(四)

目的:提高学生垫球技术和控制球能力。

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队,并相距一定的距离迎面站好,听信号后,排头做自垫球移动前进,移动至对面第一人后将球交给对方,该学生做同样动作,全队依次进行。速度快的队为优胜。

规则:必须连续垫击球移动前进,如球落地,应在落地点检起后重做,不允许持球跑。

常 见 错 误 动 作

一、击球点不准确,常以腕部骨头的坚硬部位或虎

口、小臂前端击球,都会造成难以控制出球方向。

二、接球时小臂夹紧,但手腕下压不够,造成击球时小臂与球的结触点非常疼痛。

三、脚下移动不灵活,不能正确移动到球的下落部位,从而造成垫球技术动作变形,接不准球。

纠 正 方 法

1、形成正确的手臂击球动作;

2、注意垫球时的全身协调用力;

3、多做移动垫球。

本 课 小 结

一、垫球及其分类

二、垫于的基本手型、击球点、垫

上一篇:矿山设备下一篇: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