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一堂好的科学课

2022-06-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什么是一堂好的科学课

什么是好的通识教育

近年来,随着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变革,通识教育成为热点问题。2015年11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山大学成立“大学通识教育联盟”,推动我国通识教育迈向新阶段。四校通识课程模块分别有六大领域、八大课组、七大模块和四大板块,各校所设的传统文化课程数量占其通识课程总数的1/4左右,集中在人文学科。在政策层面,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强调提升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实行学术人才和应用人才分类、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强化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创意创新创业能力”;“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这些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要目标和发展理念,对于推进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发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尽管学术界对通识教育的内涵见解不一,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探索。通识教育既然是“教育”,必然与人的培养密不可分;况且,古今中外大量事实一再昭示,人的成长离不开通识教育。无论是研究型大学,还是应用技术类高校,除了培养大学生的不同专业才能外,还需要培育某些共同的基本素养。与精英高等教育相比,大众高等教育分层分类增多,办学目标各有侧重,但也面对诸多共性问题,如人生的意义、文化与国家的认同、家庭和社会之中人与人的相处之道等,这些都是大学通识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从人的培养来看,实施通识教育,关键在于培养什么样的“通识”以及如何培养“通识”。

适合本国需要的教育

通识教育是东西方文化演化的产物,反映了人类文明传承的普遍要求。其源头,在中国可溯至先秦时期的“六艺”教育,后演化为经学教育和书院教育;在西方则溯至古希腊罗马的教育和中世纪的“七艺”教育。好的通识教育,在文化选择上,必然认同和赓续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与英文“generM education”(或“liberalarts education”)相对应,中文语境的“通识教育”一词,虽属后起的概念,却与中华民族优良教育传统相契合,富有深厚的人文底蕴。通识教育既反映特定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取向,也折射人类共同的理性精神。从文化传承和文明演进来看,通识教育之于中华文化,并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是渊源有自、交互作用。在世界文明史上,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而不辍,至今保持顽强的生命力,其中以汉字为载体的通识教育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早在百年前,留学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郭秉文就提出,判断不同国家教育制度的优劣,不依赖于预设的条件,而依赖于其制度适应各自国情的程度。因为问题不在于哪一种教育制度更好,而在于教育制度更适应其社会和政治的环境。若以公正、适当的眼光考察,中国在世界教育史上享有盛誉。要回答“何种教育制度能培养最善良之公民”,必须厘清不同国家“最善良之公民”的含义。就中国而言,保持自己的优良教育传统更为合适。因为任何一国教育制度的成功,必须适合本国的需要。他还指出,热衷学习西方,应避免過于强调西方教育的重要性而忽视我国人民生活的动机。因为民族文化的差异,对于西方人是最好的教育,未必能保证对中国人也是最好的。以西方教育之长,与我国数千年教育历史所证明适宜者相结合,才能建立良好的教育制度。郭秉文认为,经学教育“养成中国人某些优良和稳定的品质”,其合理内核值得发扬光大。

近代中国在西方强势文化冲击下,大学教育整体上呈现明显的“西化”取向,但也有不少有识之士,在学习西方科学和文化过程中,坚持中学与西学并重,极力弘扬民族文化优良传统。中国近代著名大学校长和教育家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文化自觉精神,在融合中西文化方面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这些学人重视学习国文和西文。具有深厚的国学和西学根底;尊崇优秀传统文化,维护民族文化根本;重视国际文化教育交流,促进中西文化互补。

注重“学习”的教育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贯穿于“教”“学”双向活动和师生相互影响之中。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只有内化为学习主体的意识和自觉行为,才能真正产生作用。因此,好的通识教育,在教育方式上,应是注重“学习”的教育。

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文明,从来就是一种“学习”的文明,对于教育有独特而深邃的理解。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先秦儒家认为,“学”是第一位的,“教”是第二位的,“教”是为了更好地“学”。《论语》开篇即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通篇都在讨论“学”,而不谈“教”。远方的朋友前来求教,共同探讨问题,不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吗?你所说的道理,虽然他人没有理解,你却并不怨恨,这不是君子应有的学习态度吗?《学记》则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强调讨论式学习的重要性。孟子认为,“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资之深,左右逢源。此外,透过《礼记·学记》、苟子的《劝学》等教育名篇的命名,我们亦可见儒家重“学”之特质。

即使在全面移植西方学制的近代,中国人仍然保持了“好学”的传统。郭秉文指出:“今日中国教育变革的精神与数世纪以来中国人的教育精神并无不同,就是说,仍保持对学习的高度尊敬。其变化不在好学的本质,而在学习的特征。过去崇尚古代经典的文学及伦理,而今则扩展到西方科学的实验与致用,因为它清楚地意识到,借此可实现新国民和爱国的理念。”

通识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它需要通过身教,以人格的力量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师者首先要有“通识”,并努力营造民主的教学气氛。梅贻琦、潘光旦提出师生“从游”论。认为“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作为教师,意志须锻炼,情绪须裁节,而于日常生活中自然流露,则从游之学子无形中有所取法。

从先贤倡导的“言教”“身教”,到当今兴起的“慕课”“微课”和“翻转课堂”,教的形式千变万化,而“学”的本质则一以贯之,这就是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所提出的四种基本的学习能力: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即“做人”)和学会发展。这也是当今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应有的基本要求。

突破学科藩篱的教育

学科既是学术的分类,也是教学的科目,它构成现代高等教育培养专门人才的基础。另一方面,学科的划分又具有相对性和人为性,创新人才的培养,并不是单一的专业教育所能实现的。金耀基认为,“通识教育”这个称谓的提出,在学术越来越专门化,教育设计越来越狭窄之后才有意义。它的目的与其说是取代专业教育,不如说是平衡专业教育。好的通识教育,应是开放、包容的教育,在教育内容上,通贯古今中外,涵盖人文、社会和自然众多学科领域的知识。

一般说来,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宽广的知识基础与文化视野,“通”“专”结合,富有独立人格和强烈社会责任意识的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提供适宜的教育环境。20世纪30年代,梅贻琦校长提出清华大学的课程主张:“学问范围务广,不宜过狭,这样才可以使我们对于所谓人生观,得到一种平衡不偏的观念。对于世界大势文化变迁,亦有一种相当了解。”任鸿隽认为,科学在教育上的价值,“不在于物质上之智识而在其研究事物之方法;尤不在研究事物之方法,而在其所与心能之训练”;“以此心能求学,而学术乃有进步之望。以此心能处世,而社会乃立稳固之基”。这种教育理念的实践,推动了近代创新人才的培养。

近代学术大师的成长之路,印证了通才教育的成功。钱伟长曾说:“我早年有幸接受了开放式的、适应性较强的教育,在这种教育中获得的能力使我受用终身。”他认为,“大学阶段的教育应是一种针对专业教育而言的通识教育,是在为终身学习作准备、打基础的。有创新精神的人一定是善于学习、有较强社会适应性、能遨游各个知识领域并为我所用的人”。由此可见,创新精神的培养离不开通识教育的拓展。

当今社会发展对于人的知识、能力和文化素质要求日益提升,个体要成功参与社会生活,须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和多项才能。面对信息化时代的挑战,新知识、新理念层出不穷,各学科既高度分化又日趋综合,大学教育更需注重通识基础,融合不同学科文化,才能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以经典、核心课程为载体的发展心智的教育

通识教育涵盖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及教育教学实践三个层面,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途径,辅以校园文化熏陶等隐性课程。好的通识教育,在课程实施上,大多通过经典传授和核心课程教学,培养全面发展和完整的人。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从守成到创新,往往只有一步之遥,关键在于如何认识和把握新旧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创新不是彻底断裂,而是具有延续性的变革;创新不是昙花一现,而是生生不息。经典阅读之所以能够促进创新人才培养,就在于经典常读常新,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际之间,架起了人类智慧沟通的桥梁。美国核心文本与课程协会执行董事约瑟夫·斯科特·李指出,像柏拉图的《对话录》与《论语》这类的世界经典,“它教导学生处处思考和感受人类关心的那些具有深刻意涵和基础性的事物,跨越众多的学科、文明和时代——不是簡单地重现过去,而且也想象未来”。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普遍采用经典阅读、小班教学和讨论课的形式,并非偶然,而是与其传承文化精华、发展心智的教育理念相契合的。如耶鲁大学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经典阅读核心课程,班级人数不超过17人。哥伦比亚大学本科学院也是如此。

推进大学通识教育,需融会中西教育之长。东方教育制度之于学生的长处在于它的标准性、严格性和整齐性,不足在于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西方教育制度之于学生的长处在于它的多样化、灵活性和实用性,不足在于它的过度功利与放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很大进步,一些顶尖大学在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领域已经能为学生提供世界领先的课程。另一方面,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高校还存在差距,高等教育课程质量亟待提升。改善大学现有课程,迫切需要增加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的核心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选择;推动中外经典阅读,发挥其育人功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改善课程的考试评价和教学管理方式。

凝聚共同的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广泛的、非专业、非功利的教育,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人文关怀、人格养成与价值观陶冶,是提升个体素养,凝聚社会共识的主要途径,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和长期性的教育特征。通识教育内容广泛,而以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内容。好的通识教育,乃是在社会制度、政治理念、价值观念等方面凝聚共识的教育,为社会和谐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通识教育的目标、内容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和民族文化特征。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目标定位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的文化自觉;塑造共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的全面发展是各级学校素质教育的共同目标,成为其他教育目标的基础。人的文化自觉作为受教育者的人文感悟和价值追求,是较高层次的教育目标。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则是在前两个教育目标的基础上形成的群体价值取向,反映了特定的文化传统和社会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代表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些基本内容成为当代大学通识教育的价值导向。

增强社会凝聚力,首先,需注重国情教育。知不足才能谋发展,凝聚共识才能形成合力。其次,加强民族和谐教育。我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和国家的繁荣富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感悟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和民族精神,维护民族和谐团结,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再次,加强民主与法治教育。民主是现代政治的重要特征,它受文化传统、教育发展水平、社会环境等因素制约,在实现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民主与法治相辅相成,实现民主需要法治保障。最后,重视诚信教育,建立和完善诚信社会保障体系,营造守信和睦的社会环境。

总之。良好的通识教育,立足于民族文化之根,适应本国发展的需要,是学习者通向成功之路。完善大学通识教育,迫切需要变革教育教学方式,开发和优化课程资源,拓展学习的深度与广度。这样的通识教育,对于完善大学生的人格修养和知识结构,培养创新人才,凝聚社会共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至为重要。

(作者系厦门大学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者:张亚群

第2篇:什么才是一堂好的美术课

评价课的优劣,不同的时期,标准不尽相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想在鉴别“劣”课的基础上,提出素质教育环境下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什么样的课算不上好课。有时一堂课听下来往往会有这种感觉,如果根据评课的指标去评这堂课,用一一对应的方式可以罗列出许多优点,诸如“教学目标明确”、 “教程安排合理”、“提问精简恰当”、“适时运用媒体”、“掺透学法指导”、“注重能力培养”、“板书精当美观”、“教态亲切自然”„„整堂课似乎无河厚 非。但在内心我们却不认为这是堂好课。这时,如果我们换角度审视这堂课,想想学生在这堂课中学到什么?我们就会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为了 充分显示教学水平,教师是“太阳”,学生是“月亮”,“教师唱主角”的课,即便教师表演的再精彩,也称不上好课。

什么样的课才算好课。我说应让学生主动参与,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那么,对一堂好的美术课而言,不仅要摆脱旧的教学模式,而且要在让学生成为主体创造者的同时,还要让他们乐学,在快乐的气氛中体验并且学会技能。

旧的教学模式--应试教育的一大弊病是无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无视学生个性特点和差异,抑制学生个性和聪明才智的发展。

顺应现代教学的形式,素质教育大力提倡。那么素质教育与美术课如何结合呢?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的核心是“主动“。美术课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是与之相结合的突破口。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习,在评价中提高,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小学生非常愿意对别人的作品品头论足,然而这一点却没有引起我们 的注意。我们只注意去评价学生的作业优劣。而忽视了请学生来评价老师的课堂教学、为使我们的教学更贴近孩子,更能调动学生的主动精神。我对课堂教学结果进 行随机调查,果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了提高。同时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美术课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假设,如果学生们能积极主动的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但有一点,他们的学习过程是在教师的背负下而不是自己去快乐的尝试,那么你的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所以,一堂好的美术课还要让学生们乐学并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体验。

美国和日本的美术课堂教育。他们的课堂象个“游乐园”,气氛非常轻松,学生能自由地与老师探讨美,能有很多机会去创造美,使他们的审美能力大大提高。

日本的一节美术课是这样上的。课的主题是要学生描绘出自己喜爱的动物,但并没有马上给学生纸和笔让他们描绘,而是先让学生们做泥塑。当然这种泥塑是最初级 的。要求他们塑造出动物的形体特征。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已经很好的掌握了动物的特征和基本形态了。然后才叫学生用线条、块面和色彩描绘出自己喜爱的动 物。这种授课方法,在学生动手动脑的过程中认清他所要描绘的东西,在进一步让他们发挥想象力,朝着艺术美的一种方向去发展,用手中的笔画出自己心中美好的 事物,最终还是完成了动物绘画作品的课堂任务。这不是一箭双雕吗?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愈来愈受到重视,就其本身而言,教育观念是否新,教育思想是否先进,教学方法是否正确,亦是非常重要的,更值得认真探讨。那么,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呢?我们认为:一流的老师教人,二流的老师教知识,三流的老师误人。

教师具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就决定了他怎样教学。教育的宗旨应放在培养有能力、有优良品质、有高素养的现代人——二十一世纪所需要的开拓型人才这个基点上。那么,如何在儿童美术教育中贯穿这一宗旨呢?我们应从以下方面作出努力。

一、培养儿童的创造性

黑格尔说:“说到本领,我认为最重要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美术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激发引导孩子们的想象力,孩子们最大的乐趣也在于幻想,每一个孩子的 心都是一个充满幻想和想象的神奇世界。教师的教学应着眼于童心的释放,鼓励儿童好奇心的张扬,如自由自在的野外写生,随心所欲的泼墨赋彩、绘声绘色的形象 思维启动等,都能激发孩子们用自己的画将神奇的童心世界表现出来,使想象力得到发展。

二、培养儿童的开放意识

孩子们生活在一个开放的、高科技的信息时代。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应丰富多采,让他们接触人物、动物、花鸟、山水、建筑、民风民俗、影视等大千世界所有的美 好东西,扩展他们的视野;在风格技法上,应接受传统和现代的各种流派,可运用毛笔、水彩笔、油画笔、刻刀,甚至计算机等各种可接受手段;使之形成一种开放 的意识,塑造开放的人格。

三、培养孩子的艺术感觉和艺术气质

儿童美术教育把孩子们带到一个美的世界中去,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鉴赏,如讲解大师的作品,带领他们参观好的画展,到郊外观察大自然,讲述优美的童话故事,听音乐等,提高他们的对美的感受能力,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真挚美好的感情、陶冶他们的情操。

四、培养儿童自由、平等的民主意识

好的教师应尊重孩子、平等地对待他们,给予他们积极的指导性的建议,尊重和倾听他们的见解和判断力,为他们创造一种自由、愉快和谐的民主气氛,在一种自由的游戏状态中学习和创作。让他们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

五、培养儿童的自信心

兴趣是儿童学画画的基础。教师的职责就在于保护和激发他们潜在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教师还应多采用鼓励的方法,发现和充分肯定他们的优点,看到他们的进步,使他们对自己的才能产生自信心。绝不能轻易地伤害他们的自尊。

六、培养儿童的竞争意识

竞赛状态最能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老师应创造一个平等和谐的竞争气氛,表扬、奖励成绩优秀的孩子,鼓励、帮助进步较慢的孩子,使他们努力赶上来。适当参加一些美术比赛、 展览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参与和竞争意识。另外,儿童美术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定时的训练过程,这对磨练儿童的毅力,培养他们持之以恒的精神,能动能静的禀性 等都是大有益处的。 总之,教育不仅仅是教孩子一些知识,训练一下他们的技能,更重要的是为了育人,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现代新人。

第3篇:什么是一堂好课

1.一堂好课,首先应是“学习课”,而不是单纯的“教学课”。

一堂好课给人的感觉,应该师生都是学习者,都在超越自我,同时互相帮助和交流,学生不但能看到教师思维的结果,而且能看到教师思维和探索的过程。教师不应摆出一副专门教导别人的架式,学生也不可以摆出等待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架式。在一堂好课上,教师首先是个学习者(学者),其次是个引导者,最后才是个管理者和领导者。这样的课,才是“学习社会”所需要的好课。

2.一堂好课,应该是“自主课”,而不是单纯的“执行课”。

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个策划者而不是单纯的执行者,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工程师而不是一个“教育技术工人”。在遵循大纲要求和教育教学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他应该有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应该能够自主策划一堂课,一周课,一学期的课,一年的课。教学活动如果由少数人策划,多数人去“落实”,这种课充其量不过是“批量生产的拷贝”,其必然缺乏创造性。许多人认为学习期间的任务只是接受,将来工作时才需要创造,殊不知创造性是从小养成的一种心态和思维方式,如果课堂教学向无创造性,势必潜移默化地养成学生复制型的思维方式、非创造性的人格,将来也难以有创造。

3.一堂好课,应该有“个性化”色彩,不应该是“标准件”。

没有个性就没创造。在遵守教育基本原则和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应该允许教师有自己的教学特点。整齐划

一、面面俱到地分项目评价教师的—堂课是否优秀,有鼓励平庸的危险,因为许多创新给人最初的印象往往是“出圈”、

“片面”、“偏激”等等。

4.一堂好课,应该是网络中的一个点,而不是直线中的一个点。

现在评价一堂课的好坏,往往首先看它是不是完成了教学目标,而这目标却是教参或上级规定的,是线性的(即机械的“知识点”,“章节过关”),而且统得过细过死。其实教学活动应该是一个网络,知识的网络,人的发展的网络。教学效果要“算总帐”。评价一堂课,要问教师自己是怎么策划的,这堂课在他的整个教学网络中处于什么位置,达到目的没有,而不能用评价者的一把刻度过密的直尺来衡量。

5.一堂好课,是给学生上的,不是给听课人上的。

课上得好坏,首先要向学生调查,看孩子是否真正得到了发展。应该“以人为本”,不应“以知识点为本”;应该“眼睛向下”,不应该总是“眼睛向上”;应该是“本色”而不应该是精心排演的“一台戏”

“新基础教育”的一堂好课的标准

叶澜教授在他们的“新基础教育”中,针对“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这一问题,概括了以下的五个方面:

一是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学生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在过程中产生了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并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而且越来越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是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就面而言,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有效率,其包括了好的、中的、有困难的具有不同的效率;其次,是效率的高低,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这都不能算是一堂好课。

三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这样的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在课堂上有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智慧、思维、能力的投入,尤其思维是相当活跃的,在整个过程中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的生成。

四是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由于长期受公开课的影响,一遇到有人听课,容易出的毛病是准备过度,这样教师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上变成把准备好的东西背一遍,表演一下。当然课前的准备对于师生的能力提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课堂有其自身的价值,这一价值在于它是一个公共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要有相互的讨论、思维的碰撞,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的构成,并生成出许多新的东西。因此,我是反对借班上课的,而且要淡化公开课的意识,在我们“新基础教育”研究共同体中,大家不提“公开课”这个词,现在又强调,上研究课时,不管听课者的身份有多高,教师尽量要做到旁若无人,因为,你是在为学生上课,不是上给听课的人听的。

五是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任何课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如果是,那么假课的可能性就比较大,这种课是真实的、不粉饰的,因此是值得反思的,需要去重建的。在我们“新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上好了课,总是要反思和重建。我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只要是真实的,总是有缺憾的。但很多的公开课,往往追求要上成一点也没有问题的课,这种预设的目标首先是错误的。

第4篇:什么是一堂好课

华东师大教授 李政涛

什么是一堂好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眼镜,这就需要我们有一个尺度,有一个标准。

一、必须把握的关键字---------实

1、扎实:这要是一堂有意义的课,学生走出课堂和走进课堂不一样,什么不一样呢?(知识、技能、方法、习惯、兴趣和需要),我们要给学生荒漠甘泉,甘泉又分泉水、源泉。我们一定要给孩子源源不断、取之不尽的源泉。

2、充实:这要是有效的课堂,最基本的要达到面上的课堂,即不同程度的学生有收获。我们要计算投入和产出,即以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回报。

3、丰实:这一定是有生成的课堂,在老师的预设之外。但现在的老师教案意识、情结太重,我们必须打破。

4、平实:这一定要是常态下的课,即家常课,家常课是最养人的,我们要争取上好每一节家常课。但公开课最磨人,最炼人,可以使老师比较快速地成长。

5、真实:课是有缺憾的,但往往有缺憾的课是有发展空间的课。

二、必须理解的关键词

(一)、开放(半开放、白开放、乱开放、真开放?老师自己一定要想清楚)

叶澜曾经很早就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包括时间、空间、权利、教学组织形式。

1、现在的教学组织形式重心偏高,沿用传统的师生间一对一方式,姑且叫它单挑。教学组织形式要重心下移,变为同桌、小组、组际间的交流,由单线性向网状互动。教师要变垂钓高手为编织高手、织网高手。

2、权利还给学生:提问权、质疑权(质疑书本、老师、同学)、评价权(同学间互评)、总结权(学生自主小结)。

(二)、扎实 扎实从何而来?

1、扎实在于清晰

学生清晰:对准学生心弦的音调。 内容清晰:教什么,教师心中要有数。

方法清晰:怎么教?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适合的方法。 a、基于学科性:语文学科目标抽象,笼统和模糊。譬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具体到什么感情,没说。如:川菜菜单------沧桑感。教学是一项充满了无限可能的事业(语文)

b、基于教学内容。

c、基于学生基础----学生基础的差异。 d、基于教师个性或风格。 ④目标清晰:教到什么程度。 ⑤环节清晰

a、每个环节要解决的特殊问题是什么?要发挥的特殊作用?有这个环节和没有这个环节的区别?有困难或障碍?解决的对策和方法。

b、环节间的关联、衔接、转换与提升。(避免多环节在一个层次,无提升)

2、扎实在于细节,细节代表品质。一小组合作为例:

细节①合作意识,方法、能力、习惯(要培养训练3到6个月)。培训起点从同桌合作开始。

细节②分工---主持人?监督员?记录员?代表小组发言?补充发言?……这样的分工不要小看,它有着育人价值(有分工,才有责任;有责任,才有担当,才会有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细节③规则---弱者先说,大家补充,强者概括或总结。小组合作之前老师先判断:学生对分工明确知道吗?规则要求明确吗?

细节④小组代表发言的第一句话,由我变成我们小组。 细节⑤发言后,评价反馈,评价谁?由评价个体转变为评价小组合作质量。评价语言切记忌抽象地表扬或批评。谁评价?教师评价,学生、小组之间互评或自评。

细节⑥怎样引发组际间的互动交流。常态---报幕式交流,一小组接一小组。此时,教师要指令要求-------下一小组发言前,先评价、补充、提问、质疑上一组的发言。

细节⑦注意差异资源。教师要好的小组展示介绍经验,好的学生介入到其他小组指导学生,或小组指导小组等。

细节⑧板书老师心中要有两套板书,一是静态确定板书------教案上的板书设计;二是动态不确定板书----捕捉提炼教学资源,提供支架,板书要动态生成。

细节⑨学生批注或笔记----学会倾听他人,捕捉信息资源的能力。 细节⑩要体现年段特征,低中高段的小组合作形式、要求、标准应该不一样。

细节11如何体现学科知识特性,如语文,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教法,要把握好文体特征。

细节12如何体现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小组合作也要动态生成。

三、必须思考的三个关键问题 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

教什么?老师要课前思考①我为什么要教?(教的理由)②学生为什么要学?(学的理由)③什么已经不需要教?(既要做加法又要做减法)

课后要思考:一是我想教什么?(目标)和我实际教的有什么差异?少教了,为什么少教了?多教了,为什么多教了?二是我教了什么和学生实际学了或学到到了什么的差异。

这三大点,归根结底就是要让课堂有生长的气息。

怎样的课堂有生长气息?这里有一个词,叫课感,指要有推进感(层层推进,不是原地打转原地打转的课叫滑冰课,转圈课)、生长感。有生长感、推进感的课叫刨坑课、攀岩课、拔节课。教学如同攀岩,教学是一段师生在攀岩中共同经历的探险和冒险的旅程。跳招待来成长和发展。

思维品质------广度、深度、高度----清晰度、提炼度、准确度、创新度。(黑格尔《小逻辑》)

第5篇:好的PPT课件标准是什么

好的PPT课件的标准

优秀PPT课件的“十六字格言”:结构清晰、整体协调、主题明确、简单明了:

1、结构清晰

结构清晰有两层含义,一是导航要清晰。要做到导航清晰,首先目录要清晰,再者在每个页面都要让学生知道当前的位置,还有超链接不要使用太多,避免迷航。二是知识结构要清晰。PPT课件的结构主要有三种形式:一种是线性结构,线性结构比较简单,演示也比较方便,整个课件流程顺着线索一直运行,这种结构适合核心概念、基本原理把教学内容贯穿起来,渐进讲解。二是树状结构,该结构能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学生的差异度对课件的流程进行有选择地控制执行。三是网状结构。适合构建情景,引导探索性学习。在制作课件时应突出本学科知识的层次、归属类推等逻辑关系,在教学设计考虑并在教学活动中呈现给学术这种结构关系,以减轻学术组织、判断知识关系的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2、整体协调

整体协调是指视觉传达具有美学上的和谐性、整体性、平衡性,不给人杂乱无章的感觉。

统一设计风格,设计服务于主题;统一设计模板,体现单位或者个人形象;统一主标题文字字号、字体、色彩;统一内容文字字号、字体、色彩;统一的整体配色方案;统一的规划布局,等等。

3、重点突出

其一,画面的布局要重点突出。避免与知识点无关的信息干扰学生的注意力,例如不要使用无关的动画效果,不要使用过多的色彩,知识点的各层级标题要错落有致,有层次感,重要的知识点,用醒目的颜色或者加粗等效果标出。同一页面运动的对象不要超过两个。同一页面的色彩数不宜超过色中颜色,不要出现与内容无关的花边、彩色边框。尽量减少文字数量,多使用图表。

其二,知识点呈现要重点突出。突出课程内容, 不要使用和知识点无关的多媒体素材和动画,课件必须结合学科和学生自身的特点, 恰当运用, 才能相得益彰。

4、简洁明了

单张幻灯片中文字的字数以30~60 个汉字为宜,讲的时间以3- 5分钟为宜,如果一个问题或概念的内容比较多,一张幻灯片放不下就拆分为两张,切忌强行把文字堆积在一张幻灯片上。每张幻灯片传达5个概念,7 个概念人脑恰好可以处理,超过9个概念,学生负担就太重了,教师需要重新组织课件。

第6篇:什么是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为什么会这么小就磨磨蹭蹭?不是作业多,而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效率太低。教育专家指出,一定要让孩子在小学三年级前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最重要的阶段就是小学一年级。家长和老师要相互配合,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

1.专心致志

孩子入学之后,由于自学能力较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因而家长应严格要求并经常提醒孩子在上课时用心听讲,聚精会神,不要做小动作,更不要说话影响别人听课。

回到家时要给孩子创造一个适合孩子学习的环境,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不要去打扰他。让孩子养成放学及时做作业,按规定时间完成作业之后再做其他事情的好习惯,陪读实在不可取。

2.独立思考

父母对孩子不能解决的问题要采取诱导的方式引导孩子思考问题,重要的不是教会孩子一道题怎样解决,而是要告诉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3.认真细致

孩子的作业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去完成,不能草率马虎。这包括内容正确,书写工整,按时完成等方面。

为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正确率与责任感,从一年级开始,就应要求孩子养成检查的习惯。

每天睡觉前,要让孩子养成整理书包的习惯,把明天要交的作业及要带的学习用品整理好放进书包。

4.活跃思维

要善于培养孩子勤于思考的优点,对他们的提问进行恰当鼓励与表扬,并能及时更正孩子的错误想法。对孩子接触的事物家长要多讲,多启发诱导,千万不要对孩子的提问不理不睬,这样会使孩子有问题也不敢问。

5.加强背记

小学生记忆力好,有些东西会背了,可以终生不忘。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多背记一些词汇和课文。在开设外语的学校里,家长可采用谐音的方法让孩子记较多的词汇。

6.周期学习

掌握学习周期,培养孩子按预习、听课、复习、作业这样的周期学习的习惯。在学校,老师需要提醒学生注意:

一、预备铃一响,马上进教室,书本放好,安静端正坐好。

二、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认真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

三、课后要复习,独立完成作业。做题目时,应当先认真审题再作答。

四、勤学好问,不懂就问,当天的疑难当天就解决。

第7篇: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新课改背景下,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课堂评价的尺度呈多元化——新课标的尺度,学生接受程度是尺度,动态生成的效果是尺度,听课教师的主观感受也是一个潜在的尺度。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不同课型标准也不尽相同。正所谓“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现编述各家主要观点如下,寄望于从不同角度归纳出共识。

叶澜教授从课堂本身的性质判断,提出了“五实”的标准:①扎实(有意义、有良好、积极的情感体验);②充实(有效率,每个学生都有提高);③丰实(生成性,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有形成过程);④平实(常态课,对听课者做到旁若无人);⑤真实(有待完善,课后反思重建,正如于漪所言:“语文是有缺憾的课,任何课都不是十全十美的”)。

朱永新教授从学生、师生关系、课堂内外几个角度观察,提出了“六度”的标准:①参与度(主动积极参与);②整合度(知识方法技能);③自由度(宽松和谐自然);④达成度(当堂落实达标);⑤练习度(发现体验实践);⑥延展度(关注社会生活)。

巢宗祺教授从课堂、教师、学生三个角度审视,提出“四点”意见:①这节课本身有意义,②这节课有效、真实,③师生情绪饱满,④师生才智得以充分展现。

崔允淳教授提出三点标准:教的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

郑金洲教授提出“十化”标准:①课堂教学生活化,②学生学习主动化,③师生互动有效化,④学科教学整合化,⑤教学过程动态化,⑥教学资源优化,⑦教学内容结构化,⑧教学策略综合化,⑨教学对象个别化,⑩教学评价多元

化。

山东教育学院的周卫勇教授提出了三条标准:①学生不仅掌握了这节课的绝大部分内容,而且还能学到其他更多的内容;②学生上完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仍在研究这节课的内容;③学生的学习是主动探究,而不是被动、机械的。

一堂好课的标准,从教育美学的角度看:①教学结构(前因后果清楚);②过程流畅(过渡自然);③文化审美(内涵浓厚)。从教育科学角度看:①揭示科学真理(求真);②体验发现过程(研究);③鼓励创新思维(创造)。从教育技术角度看:知识信息丰富,①直观形象(电教教具);②优化学习(电化教学);③开放互动(信息技术)。从教育心理角度看:①重规范培养习惯;②重个性循循善诱;③鼓励经验自主归纳。

如何评价一堂课的优劣,有如下几点看法引入注目:一堂课是不是好课,是有发言权的是学生;一堂课是不是好课,既要看结果,又要看过程;一堂课是不是好课,从感觉上来说,可以用“累”与“不累”来区别;一堂课是不是好课,学生的面部表情是一张“晴雨表”;一堂课是不是好课,应看它是否体现了“实”“活”“新”的统一。

站在学生立场上思考,一节好课的标准有三条:①一节好课应该是学生难忘的课(一节难忘的课,一定是在学生的某种情感、某种兴趣、某种价值观中播下了能够发芽的种子,或是使学生的某种思想得到了提升);②一节好课谰言是学生富有激情的课(充满激情的课堂以和谐、动情、深思、生成为表征,做中学,读中懂,写中通);③一节好课应该是实现了有效互动的课(在教师引导和组织下,由全员共同参与的积极互动)。

课上得好不好,应由学生来评价,学生认为爱听或不听会后悔的课就是好课。要让学生对自己的课有好的评价,应把握三点:①关注学生间的差异;②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错误和获得成功的机会;③增强学生问题意识。

一堂好课(特别是理科)应饱含以下几个方面:①问题驱动;②充满趣味;③难易恰当;④信息饱满;⑤语言得体(含肢体语言)。

以往评价关注教师,注重老师在课堂上的表现;现在评价关注学生,更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发现。因此,我们评价一堂课,要重点把握三个关键词:①真实(不作假作秀);②活跃(思想活跃);③科学(无知识性错误)。可以用三句话来衡量:看学生是否越学越爱学,是否越学越会学,是否越学越聪明。

一堂好课的标准看“新、趣、活、实”四个特点:

①新:A、理念新——体现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B、思路新——体现构思新颖、实用、高效的教学思路;C、手段新——重视现代化手段的运用。②趣:A、导入新课时激发兴趣;B、讲授新课时保持学习兴趣;C、巩固练习时提高学习兴趣;③活——表面上是内容活、经验活、生命活。意味着师生潜能的开发、精神的唤醒、内心的敞亮、个性的彰显、主体性的弘扬。A、教学方法灵活,B、把教材用活,C、把学生激活;④实:A、教学内容充实,B、课堂训练扎实,C、教学目标落实。

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学生学习活动的表现以及经过学习活动后得到的结果,势必成为评价课堂教学好与坏、优与劣、成功与失败的关键要求。从这个角度看,一堂好课应有以下基本特征:①积极探索,主动参与;②有效互动,合作学习;③鼓励创新,体验成功;④尊重差异,促进发展;⑤发现问题,引发思考;⑥学习反思,总结提高。

一堂好课必然坚持“多快好省”的原则,“多”即:学生进步快,收获多;“快”即:时间短,张驰有度;“好”即:质量成绩好;“省”即:精力投入少。

一堂好课应遵循“实”“事”“求”“是”的标准:①实:朴实、扎实、真实。②事:师生双方有事做,有效率,有效益。③求:追求课堂上一种求索不止、思想飞扬的精神状态。④是:感悟、认识、理解、创造课堂目标。

评价一堂好课,除常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外,关键是处理好三个问题:①

给学生思考时间了吗?②教师“休息”了吗?③给听课者“享受”了吗?

一堂好课必然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一是依材施教,二是体现人文性、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

一堂好课具备四个特征:①教学目标——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宗旨。②教学内容——科学合理。③教学策略与方法——强调学生主动学习,充分体现“以学论教”。④教学能力——良好的教学基本功。

一堂好课的定位:①教学目标要明确、恰当,②教学重难点要突出,③学生主体地位要得到尊重,④教学方法要得当,⑤教学效果要好。

借鉴国画技法,领悟到好课应当是理性与激情携手、个性与共性并存,更是自然天成的课。它具备以下特征:①预设是枝,生成是叶,相辅相成。②课堂构思,注重留白(留下空白就是多留时空给学生,留下期待,留下余韵,留下思维和创新)。③教师语言,疏密相间(学生说不上、说不准、不会说的教师应多讲,学生能说、或经思考能解决的坚决不说)。④学生表现,动静结合(“动”指讲解、朗读、讨论、表演等;“静”指默读、思考、想象等)。

一堂好课应做到“六要”:①教材把握要准,②题目选择要精,③教学方法要活,④课堂气氛要松,⑤学生活动要充分,⑥学生思维量要大。

一堂好课要达到五个词的标准:①实惠(知识积累、能力提高、情感体验积极),②高效,③鲜活(心灵对话,智慧碰撞),④本色(不为生计而教,不为功利而教,不为完成任务而教,不为应付检查而教,不为表演作秀而教,质朴无华,不刻意雕琢),⑤唯真(有些许缺憾和瑕疵)。

一堂好课遵循八项原则:①教学常规的示范性,②课型设计的创造性,③教学内容的准确性,④教学方法的启发性,⑤教学过程的教育性,⑥辅导练习的有效性,⑦能力培养的多样性,⑧师生活动的积极性。

一堂好课要具备六个元素:和谐、生成、发展、创新、反思、个性。 任课教师必备的“六个好”:①上课带着好心情,②和学生建立好关系,③创设好的问题情景,④精心设计好点拨指导,⑤及时给予好评价(一张赏识的脸,一副专心倾听的神态,一缕赞许的目光,一声轻柔的称赞),⑥给学生留“好”作业(传统作业、内容多限于双基,范围多限于课本,着眼点多在于巩固,目的多在于应付考试,往往表现为一个内容、一个层次、一个水平、一种形式。好的作业,重在培养学生的别才别趣别志,开发学生的潜智潜能潜质。目的在于引发学生新疑问,激发新兴趣,引导新探索)。

一节好课(特别是理科)应具备以下特征:①预见性(备课前充分预见学生将会出现的问题),②探索性(激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③实用性(学而有用),④趣味性(激发兴趣)。

评价一堂好课的“八问”:①教学过程能否反映课标理念,②教学设计是否有创新,③课堂气氛是否民主而有利于学生思考与创造性发挥,④课堂有无幽默、轻松的环境,⑤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随时知道全班学生学习情况,⑥对学生不同的意见或错误回答,教师能否加以利用,⑦应用学到的知识,有无做到让学生出来解决身边的现实问题,⑧每节课有无较多时间给学生发表意见。

一堂好课的十条标准:①目标明确,②重点突出,③以生为本,④流程科学,⑤注重内化,⑥体现沟通,⑦启迪创造,⑧媒体得当,⑨讲求实效,⑩多元评价。

一堂好课的“六简”设计观:①教学目标简明,②教学内容简约,③教学环节简化,④教学方法简便,⑤教学媒介简单,⑥教学用语简要。

一堂好课达到让学生满意而又显现成绩的目标,需经三个境界:①有效教学(底线);②高效教学(最大效益,信息量大,思维度高);③魅力教学(人格、学识的综合,包括课堂凝聚力、向心力、创新力、发展力)。

一堂好课在教学内容上注意培养和传授学生五种技能:①学科知识,②学科能力,③学科思想,④学科学习方法,⑤学科意识。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遵循以下标准:①从学科性质上看,既重“语”也重“文”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征。②从课堂形态上看,要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③从学生发展上看,应能反映出学生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由不喜欢到喜欢的发展过程。④从学习氛围上看,应是教与学的互动与对话。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遵循“十六字”规律:①书声琅琅(感知读、理解读、欣赏读),②议论纷纷(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③高潮迭起(紧扣文眼掀高潮,平淡出奇掀高潮,层层剥笋掀高潮),④写写练练。

上一篇:09年普法工作计划下一篇:多音字近义词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