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什么作文

2024-06-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生活是什么作文(共12篇)

生活是什么作文 篇1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什么是生活作文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什么是生活作文 篇1

当今世界,因特网的快速发展为我们筑起了广阔的信息交流空间,虽远隔重洋,却仿佛近在咫尺;便捷的交通运输绘出无数通道,五湖四海,任我遨游。活在当下,我们享受着着舒适的生活。然而,穿越历史回到古代,人们则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什么导致古今生活的天壤之别呢?

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多年历史文化,那深邃而神秘的文明,带给我们无尽的思索与遐想。人类从原始的茹毛饮血到今天的注重食品的营养与美味,这一巨变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了。再如,文学的发展也为人类的生活起到重大作用,古人云:“春雨夏雨秋夜月,唐诗晋字汉文章”,我国唐朝是诗歌创造的黄金时期才华横溢的诗人层出不穷。有高声吟咏“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李白,也有无奈慨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杜甫……唐诗、宋词、元曲还有惊艳世人的中国书法艺术,被尊为“书圣”的王羲之汲取前人书法精华,独创一家。他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书法,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这些包含时代灿烂文化的的绝唱,无不向世人展示着那流淌在中华文明大地上不息的人文思想。

中国,一个泱泱大国,它的发展纵然离不开科技的发展。我国的四大发明可称之为历史上的伟大巨作。西汉的造纸术,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重要发明,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变革:北宋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为生活提供了便利,也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是的,科学的进步与发展为生活提供了便利,也是人类生活的发展永不停息。

时光回转,眼前已是21世纪的现代。活在当下,活在这科技高速发展的世界上,尽享生活的快乐。我想,应是科技与人文的发展使得时代风云变幻,让人类的生活结构逐步完善,也使无数的发明与创造焕发生机,为射虎注入新鲜血液,让生活更加绚烂多姿。

什么是生活作文 篇2

生活是什么?

是欢声,是泪水,是美妙的花,是苦涩的酒,是轻松得不能再轻松的甜歌,是沉重得不能再沉重的压抑。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理解,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的答案。正是为了寻找这各自迥异的答案,人们才在黄昏或清晨匆匆走上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去发现属于自己的谜底。而正是因为这样,由于每个人找到的谜底千姿百态,才使这个世界变得五彩缤纷,才使不同的生命或成为一捧泥土滋养鲜花,或成为一丝阳光普照生灵,或成为一座坐标引导方向,或成为一缕清烟飘去。

在这诺大的没有遮挡的房子里,在这浩瀚无尽的广宇之间,你将成为什么呢?在询问别人的时候也同时问问自己。那么就要看你怎样去抉择,怎样去感受,怎样去对待。

你给了生活多少耕耘,生活就会赏赐你多少果实;你给了生活多少懒惰,生活就会回敬你多少苦涩。

独味生活,便也像嚼了一枚青橄榄,但也像吃了一块蜜糖。静静地伫立在自己的岸上,在这仅属于自己的空间一遍又一遍地提醒自己:别辜负了生活,别辜负了生活那么多无私的给予。有的人愧对了生活,那么他们将留给世界的是一生无奈的叹息,有的人深悟生活的含义,他们将自己的全部力量完全去拼搏、去奋斗、去进取。即使有一天,年龄的吃水线谩过了他们的船头,即使他们的身体瘦弱成一副坚硬的铧犁,仍然以耕耘的形象战立在人生的颠峰,站成旗帜,展示一生的耐人寻味、催人奋发的经历。也许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们在离开人世的时候,他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生活过了,我们给予过了。这样,当人们以敬仰的目光寻找他们身后那深深浅浅而有装满苦涩的轨迹时,便是生活给了他们至高无上的无言的评语。

朋友,你不想拥有这样的评语吗?你真想把你的躯壳连同名誉一同带走吗?如果还有一些恻隐之心,那么请别愧对生活,请别糟蹋生活!

在你执着的奋进中勇敢地拼搏风雨;

在你前进的征途中不要把别人的踩倒作为你高升的台阶;

在你胜利的时刻不要忘掉先辈与同仁的鼓励。

这才是堂堂正正的生活,这才是光明磊落的生活。

什么是生活作文 篇3

时间一直走,我们不能同步,但是我们却在它的身后留下了好多不一样的步伐!

儿时,我们习惯了向爸爸妈妈要糖吃,习惯了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习惯了爸爸妈妈吃饭时夹肉的盛情难却,习惯了撒娇来挪起胜利的满足感!我们会用哭声来换取同情,也是在父母的溺爱中茁壮成长。就这样,儿女们的喜`怒`哀`乐`成了一首五线谱,加上爸爸妈妈的爱创建了世上只有妈妈好的经典。入学时,爸爸妈妈会提前的一天买了个新书包,上面的精美图案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传递了父母的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美好期望!开学的第一天,牵着我们的手一步一步的将我们送到老师的面前,再三叮嘱。然后依依不舍的走出教室门,直到挥泪而别!虽然那时的我们大概会笑我们的父母这么大的人还以泪洗脸,其实我们在无形之间已经被父母的爱重重包围了。哪怕是1秒中的离别对父母都是撕心之痛。升学时,由于我们是山村的孩子,必须要住宿求学。所以每个星期天我们都会带着父母的叮嘱和香香的.饭菜来到学校。当我们打开饭盒时,当我们坐在宿舍的窗口时,当我们睡在硬邦邦的床垫时,我们会流泪,会想说:夜夜想起妈妈的话,闪闪的泪光不说话!然而习惯了将被子包裹起来,直到天亮后会怀疑自己是否尿床了?原来不是的,那时想家的结晶!

长大了,我们要远远的离开自己的家乡,远离自己的父母了。当列车慢慢的驶向远方时,当火车启动的那一刻,我们使劲的不让眼泪掉下来小学生作文,我们只得依靠在车窗口,狠狠的跟家乡说再见。当我们看到车镜反射了父母追着列车跑的脚步不断加快,我们会含着泪水说:再见一定会再见,是为了更美的开始!

其实,我们父母的爱是无处不在的,当我们打开重重的行囊时,眼前整齐的衣服,还有晕车丸,平安符,还有那一对所谓的“大吉”,我们不能不感动,或许此刻的我们已经上演了父母入学时父母泪流满面的那一幕.........对于一些失去这种爱的孩子,对于还没未曾得到过这种爱的同胞们,我深深的感觉到现在的我是幸福的,因为我不曾失去过爱的一丝一毫,虽然我的童年至今的经历不属于是轰轰烈烈,但是我却从淡淡的生活中感受到了浓浓的爱!从平凡中感受到了普通中的不平凡。就像描述爱情所说的:喜欢是淡淡的爱,爱是深深的喜欢是类似的,相提并论的。

虽然现在的我正坐在靠站的那一辆列车,但是我身边的行囊却不曾减轻过,我会带着这浓浓的爱去寻找自己要追求的梦想,去验证自己明智选择。我会善待自己,好好的努力的勇敢走下去。我也希望那些还未得到这种爱和失去这种爱的同胞们,好好的珍惜自己,为自己努力,相信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

其实身处异乡的日子算什么?我始终是幸福的!

什么是生活作文 篇4

有人说,生活是需求为断的过程,而非享乐的过程;有人说,生活像果盘中盛着的收获与失落;有人说,生活就像洋葱,你一片一片将其剥开,终有一片会让你落泪;还有人说,生活是由无数烦恼组成的念珠,但得微笔着数完它……

生活到底是什么?有个谜语: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这是什么?人们都猜:这是一面镜子!但有一个人却不动声色地回了这么一句:这是生活。举座皆惊!而他却来了一句妙侃:“愁眉苦脸的看生活,生活肯定愁眉不展;爽朗乐观地看生活,生活肯定阳光灿烂!”

不同的人对生活有不同看法,不同的人生观,对生活的感悟也不同。一些学生说:“生活就是不断吸取知识”。面对那一道道难题,面对每天新知识的挑战,他们有强的好奇心,都想去探索;当那一道道难题突破时,当那一件件稀奇事件通晓时,他们心中有说不尽地激动,内心有说不完地欢喜。他们在激动和欢喜中步步登高。对他们来说,这就是生活。生活是什么?一些创造者说:生活就是不断地创新。他们每天都在尝试着新的试验,设计着新的样式,写着一篇篇文章,计算着……他们都在知识的大海翱翔,使知识不断升级,不断更新。对他们来说,这就是生活。生活是什么?一些体力劳动者说:生活就是做平凡的事。在马路旁,大桥上,大厦中,有多少清洁工在为人民打扫。在某个建筑区内,有多少工人在为人们砌房子。他们辛勤劳动,为人们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对他们来说,这就是生活。

其实“生”是一种存在,“活”是一种状态,存在可能是天意,而状态可以自己把握,人与动物的区别可能就是能更好的把握自己,如果一个人随波逐流,此人一定不会活出什么特色,尽管有些时候显得“潇洒自如”。

生活,就是理解。生活,就是面对现实微笑,就是越过障碍注视自己美好的未来。只有看得更远,才能发展的最快。只有每一天,每一时,都笑一笑,才是美好的生活。在高速度,快节奏的生活里,我们整天为生计而奔波、忙碌,无暇去品味生活,体会幸福,有时为别人的幸福让一次道,不也是一种很幸福的事吗?就如一杯淡淡的香茗,沁人心脾,又耐人寻味。细细的想一想,人都是一样的,给你一次感动,你会忘了吗?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嘛!

生活是什么作文 篇2

在这里我要高兴地告诉大家, 化学化工专家们早已研究、生产出了这样一种产品, 这种产品的中文名字叫有机硅。

有机硅是指含有Si-C键、且至少有一个有机基是直接与硅原子相连的化合物;以重复的Si-X键为主链的线型或环状聚合物叫有机硅聚合物, 当X为氧 (O) 时即为最常用的聚硅氧烷;习惯上将有机硅单体及有机硅聚合物统称为“有机硅化合物”或简称“有机硅”, 并称聚硅氧烷液体为硅油, 聚硅氧烷橡胶为硅橡胶, 聚硅氧烷树脂为硅树脂。

由于有机硅独特的结构, 兼备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性能。这种产品具有表面张力低、压缩性高、气体渗透性高等基本性质, 并具有耐高低温、电气绝缘、耐氧化稳定性、耐候性好、难燃、憎水、耐腐蚀、无毒无味以及生理惰性等优异特性。因此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它不仅作为航空、尖端技术、军事技术部门的特种材料使用, 而且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电气、纺织、汽车、机械、皮革造纸、轻工、金属、油漆和医药医疗等国民经济各部门。其应用领域不断拓宽, 成为化工新材料家族独树一帜的重要产品体系。

目前世界上有机硅产品品种牌号达到近万种。2015年全球硅氧烷消费量约220万吨, 中国消费约100万吨。其实, 有机硅还是我们老百姓生活中的好伙伴。

我们今天穿的衣服又挺括、又透气、又柔软、又丝滑, 这其中就有有机硅整理剂的功劳。有机硅整理剂加入后, 能够改变织物的性能, 挺括、柔软、透气、丝滑就是织物优化的结果。例如缝纫机线, 以前使用脚踩缝纫机由于转速不快, 普通棉线可以胜任, 而如今服装企业都改为转速飞快的电动缝纫机, 如果缝纫机用线不经过有机硅处理, 就耐不住高速运转而产生的高温。我国是服装出口大国, 现在出口的服装几乎都要经过有机硅整理剂处理, 否则不仅卖不出好价钱, 而且可能进不了国际市场。

说完了衣服, 再来说说咱们住的房子。有机硅对优化我们住房功劳也很大。稍上年纪的人可能还记得, 以前的窗户玻璃与窗框的缝接是用石膏泥子抹的。由于石膏材料容易老化, 用上三五年之后窗户就会漏风甚至脱落。自从有了有机硅建筑密封胶后这一难题就迎刃而解了。化工企业把有机硅建筑密封胶灌进牙膏一样的大瓶子里, 用的时候像挤牙膏一样就把玻璃和框子粘牢了。由于有机硅产品具有耐高低温和耐候性能, 用建筑密封胶粘接的玻璃窗户寿命可达五六十年甚至上百年。如今大家在大城市看到的漂亮的玻璃幕墙大厦就得益于有机硅产品, 如果没有有机硅产品是不可想象的。有机硅还对房屋的防水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家知道, 住房非常害怕漏水, 而屋顶、厨房、卫生间等又离不开与水为伍, 以前不少家庭为房屋漏水烦恼过吧?由于有机硅防水材料的问世, 这一烦恼之事也就随之化解了。

现在再来说说有机硅对美发美容的贡献。爱美之心, 人皆有之, 尤其是年轻女士。你们是否知道有机硅帮了您的大忙。现在商店里出售的高档化妆品、洗护用品大都添加了有机硅产品。广告里宣传的化妆品无化学添加剂是缺乏基本常识的骗人谎言。无毒无味的有机硅添加剂对皮肤保湿、滋润及头发柔顺功不可没。另外, 一些明星和职场人士希望自己更加美丽动人, 可能有隆胸、隆鼻等整容需求, 从目前来看, 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主要由有机硅材料担当。因为有机硅产品具有生理惰性, 肌体与植入的有机硅材料可以平和相处, 不易发生排斥反应。

有机硅产品对汽车行业的发展也功不可没。如今, 汽车已经进入平常人家, 我国已经是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我们在享受汽车便利的时候, 是否知道有机硅产品帮了您的大忙?性能优越的有机硅产品广泛应用在汽车尤其是小轿车上。一辆小轿车的用量大概在2~3公斤。大家看得见摸得着的车门的密封条大都是硅橡胶做的, 这种胶条不仅密封性能好, 而且经久耐用。汽车底盘、刹车系统、安全气囊、车身和内部零件、塑料零件和传动系统、燃料及空调系统、电子和电气零件等方面使用了包括密封剂、粘结剂、橡胶、硅油、润滑油、衬垫、添加剂以及绝缘材料等在内的有机硅产品。

运动员穿的高档鞋子, 少不了有机硅材料, 人类航天登月踏在月球上的第一个脚印的鞋底就是有机硅材料制成的。杨利伟等宇航员穿的宇航服离不开有机硅材料的参与。

有机硅产品十分神奇, 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不胜枚举。作为一种现代工业必不可少的高新技术材料, 说它无处不在也不为过。有机硅产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现已成为社会和人们为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环境不可缺少的化工材料。有机硅产品的市场规模, 取决于社会及经济发展水平, 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提高。

生产甲基氯硅烷的主要原料是硅块和氯甲烷。硅是地球物质的主要成分之一, 资源非常丰富。但有机硅的生产工艺和工程技术却很复杂, 牵涉到气体、固体两相反应, 生产过程中容易结垢、堵塞、磨损设备管道。因此, 有机硅至今仍然是化工领域一项高新技术, 只有美、德、法、俄罗斯、日本和中国等少数国家能够生产有机硅产品。

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道康宁、通用电气;德国的瓦克、拜耳;法国罗纳-普朗克等公司在实现有机硅工业化和产品开发方面作出了努力并取得了重要成果。

自美国Dow Corning公司于1943年建成全球第一套有机硅生产装置以来, 该行业的生产发展十分迅速, 短短几十年间, 它的生产规模一直呈高速的增长趋势。

中国的有机硅技术开发起步于1952年。为了满足国防军工需要, 成都有机硅研究中心、北京化工研究所、上海有机化学所、沈阳化工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克服困难, 艰难探索, 取得了一定成果。由于国外技术封锁, 我国有机硅技术研究尤其是工业化发展缓慢。在这个过程中, 中国化工人进行了不懈努力,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原化工部星火化工厂在二十一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进行了百吨级、千吨级工业化试验。八十年代, 承担了我国第一套万吨有机硅工业试验性装置建设任务, 全厂职工尽洪荒之力进行了项目建设和多次试车, 摸索了宝贵经验和试验数据。星火厂1996年加盟蓝星公司之后, 1997年, 万吨有机硅工业试验性装置开车成功, 之后陆续扩建和新建有机硅装置, 使有机硅单体生产能力扩大至40万吨/年。近20年来, 全国多地新建有机硅装置, 并有部分有机硅产品出口国外, 我国有机硅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生活是什么 篇3

生活是什么?

生活就是衣食住行,可以过得很简单,也可以折腾得很复杂。“一瓢饮、一箪食”、一张床是生活;西装革履、大鱼大肉、豪宅豪车也是生活。生活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适合自己,能让自己轻松、快乐、健康,就是欣欣然的好日子。

生活是每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正如俗话说的“民以食为天”,有“天”的滋养,人才能健康、精神地活着。瞧,“舌头”旁边有“水”,乃“活”也。

生活是个多味罐,甜酸苦辣咸五味俱全。生活的本质,是笑和泪的循环。不仅让你品尝到甜美,还得让你嚼嚼那苦辣酸。甜的享受着慢慢回味,苦辣酸也得皱皱眉、呛着咽下肚。笑迎甜酸苦辣,适应阴晴冷暖,才能品尝生活的真滋味。

生活是一桌丰盛的菜肴,“厨艺”高超的人,善于调味、搭配,把生活的餐饮打造得色香味俱全、美味又可口。不同的艺术和理念,提取出的生活质量也大相径庭。

生活是一种心态、一种感觉。不同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幸福指数的高低。比如同样是半瓶酒,乐观者会高兴地说:“哦,还有半瓶,多好!”悲观消极的人则叹息:“唉,只剩半瓶子,很快就没了。”心态不同,幸福感自然不一样。在生存有保障的前提下,幸福更取决于能否获取更多美好的感觉。

生活是一座小木屋,当“上帝”关上木屋的“门”时,一定会打开一扇“窗”。通过新“窗口”,依然可以眺望世界。于是,我们常听到“天无绝人之路”“天助自助者”“绝处逢生”等哲理名言。

生活是一张单程车票,一路上的“乘客”,不断地上车、下车。没有返程的票,更应倍加珍惜、热爱此趟“旅行”,以求平安到达终点,或力争多乘几站。在熙熙嚷嚷中,别忙着、急着赶路,不妨放慢脚步多欣赏“沿途”的风光美景。只因一旦错过,则无法弥补。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回报你满面春风;你对它哭泣,它朝你愁眉不展;你心平气和,它还你和蔼可亲;你气势汹汹,它冲你横眉冷对。微笑地面对生活,不仅能让自己天天如沐春风,还能把快乐的情绪带给他人。

生活是一种压力和责任。为养家糊口生计,一天到晚忙忙碌碌;为事业拼搏奋斗,一年到头辛苦奔波。生命在负重中,更显康健和价值。但生活也是一种享受和快乐,在担当责任和义务的同时,要学会享受。享受生活,则意味着珍惜和热爱。成功和喜乐是一种享受;失败和磨难也是一种享受,享受其中的成长和坚强。

生活是无止境的学习。不断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习遗忘,遗忘不愉快,删除烦忧的往事;学习与疾病协商、切蹉,坦然地与之和平共处;学习坚持和坚韧,任何时候都不言弃、不放弃,“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此外,更要學习谦让、宽容和理解,学习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善待他人。日本科学家做过水的实验,在水杯上贴上“爱”“谢谢”等词时,水的结晶图案美丽极致。而在水杯上贴咒骂的词语,结晶图案则很丑陋,甚至呈扭曲状。可见水也知善恶。

人类是万物之长,人体是个极其精密的“仪器”,其意识和心灵对身体起着主导作用。让自己心灵纯净、真诚善良,不仅是最有效的保健品和化妆品,更是难得的“长寿果”。“仁者寿”的例子,在生活中屡见不鲜。

生活是一只猫,“你若试着去诱哄或叫唤它,它就会逃之夭夭。但如果不注意它,只专心地做自己的工作,你会发现它不停地磨蹭你的脚,并且主动地跳至你的腿上。”因此,我们尽可以“只管耕耘,不问收获”,执着地付出自己的爱,让幸福的“猫咪”主动地靠近! (摘自《虞州晚报》)

什么是生活作文 篇4

其实,在我看来,生活就是一个多变体,它可以简单,也可以复杂,它可以不同寻常,也可以普普通通。说它不简单,讲它不同寻常,那是因为生活是事关生死的大事,说它不复杂,讲它很平凡,那是因为生活就是简简单单的过日子罢了。

人生很深奥,生活很高深。我们来人世走一遭,到底是为何而生,为何而活?我们的生命从开始到终结,到底经历了些什么?在我们短暂又漫长的一生中,我们知道生是什么,知道死是什么吗?当我们在那些平淡却又不平凡的日子里游荡着时,徘徊着时,我们真正明白生活是什么吗?其实我们活了这么多年,我们还是什么都没有想清楚,什么都没有搞明白,可是那又如何呢?在我看来,我们既不是哲学家,也不是学者,所以我们不需要想得那么复杂,不必要想得那么深入,我们也不需要活得那么高深,吴圩要过得那么神秘。

有时候,人生其实很简单,生活其实很普通。正如有些人说,生活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活就是鸡毛蒜皮琐事缠,尽管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难题,会遭受一些不幸,可那样的经历毕竟很少不是吗?大多时候,我们还是生活的很幸福,很欢乐的。所以请想得简单一点吧,请看的开一点吧,请生活的开心一点吧,请过得潇洒一点吧!毕竟人生那么短暂,我们何必自己为难自己,自己折磨自己,自己束缚自己呢?

有时候,人生其实很复杂,生活其实很艰难。对一些人来说,命运有时候还是很残酷的,人生有时候还是很无情的,生活有时候还是很波折的。不过我们要知道,困难是有的,可是难关是有出路的,壁垒是可以攻破的,牢笼是可以闯出去的,所以请不要太过绝望,也不要太过消极,更不要太过偏激。在我看来,那些磨难,那些磨砺,并不能成为我们消极度日,颓废不振的借口;那些苦难,那些无常也并不能成为我们一辈子的枷锁;那些挫折,那些困境也并不代表我们会一直处在这样的不幸中,一直困在这样的深渊中。其实,只要我们多一些毅力,多一些勇气,多一些思考,多一些坚持,我们就一定会苦尽甘来,慢慢找的自己的出路的。

一些人在苦难中待久了,就会觉得生活就是在日复一日的忍受着,生活就是年复一年苦熬着;生活就是在每日每日的打打拼拼受;生活就是每天每夜的苦苦煎熬;生活就是平平谈谈中有着起起伏伏;生活就是顺顺利利中有着磕磕绊绊。其实这样的想法都太偏激了,有时候,生活中的那些跌宕起伏并不可怕,这些挫折失败并不恐怖。相反,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出其不意,有了这些难以预料,有了这些扑朔迷离,我们的生活才会精彩纷呈不是吗?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有时候困难也是一种历练,困境也是一种磨炼,不幸也是一种考验。

什么是生活作文 篇5

总要去趟北京吧,看雄伟的天安门,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情景,那时我们会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总要去趟上海吧!站在几百米高的东方明珠塔上眺望黄浦江,看那中国的现代化高楼大厦屹立在世界东方

总要去趟九寨沟吧!看那一条条五彩缤纷的湖,看那一棵棵高大健壮的树木,看那迎风飘扬的花儿……到了九寨沟,让你心旷神怡,那来自天然的味道,沁人心脾

总要去趟西安吧!尝尝那汁多美味的夹肉饼,看那人山人海的大唐不夜城,去看千年文化的兵马俑,让我们了解中国的.历史,悠久的文化

总要去趟成都吧!看那国宝大熊猫看他们打打闹闹,嘻嘻笑笑的可爱情景。他们肉墩墩的坐在那里吃着竹子,惹得我们哈哈大笑。

【精品】什么是生活作文 篇6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什么是生活作文4篇,欢迎大家分享。

什么是生活作文 篇1

今天默默问我:“妈妈你知道什么是低碳生活么?”

我怎么不知道呢,随着全球变暖低碳生活的提倡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在播放,可是我还是很惊奇这个话从儿子的嘴中说出。

默默说:“妈妈你听我说,低碳生活是我们呼出二氧化碳,然后被大树吸收了,所以我们要种树。要不然啊!二氧化碳一多氧气就少了。”

我把屋里的灯关掉对他说:“你看,我们关掉电灯,节约用电就是一种低碳生活的方式”

默默又赶快说:“妈妈你听我说,我们不开私家车就是低碳生活。”

忍不住赞叹,这谁教的啊?教的真好!

连大人还有好多不知道啥叫低碳生活呢。

我是个比较大大咧咧的人,所以像这样教育几乎对默默是没有的,所以还是要感谢老师给孩子的科普。

什么是生活作文 篇2

不知你是否抬头仰望过天空中飞翔的鸟儿,不知你是在注意过白与黑的伦换,不知你是否听过小溪潺潺潺流水声。

或许你总是想着明天再欣赏吧,于是便匆匆而过了一天。第二天起来,发现满地的垃圾,深深的黑眼圈,手机充得已发烫。这时才又叹息到又这样过了一天。于是又把“希望”寄托在明天。

或许,真的,你应该回头看看生活的风景。

漆黑的夜空中点缀着无数颗星星,一闪一闪仿佛在眨眼睛。忽然浓墨般的乌云遮住星辰,整个天变得黑乎乎,一声闷雷落下,“轰一一”豆大的雨点打在窗户上。

我突然间惊醒,发现自己正抱着玩得已经发烫的手机,我下了床,望看窗外,发觉原来那是一个梦。也是在那一刻我才有所醒悟,“你是在生活吗?”

我仿佛看到了梦里的星辰,也仿佛看到了墨般的乌云将我裹住,整个人被黑暗包裹着。

我也是从那开始留意生活的风景,树枝上站着一对麻雀,天空中飘着一丝白云,草丛中住着几只乱叫蟋蟀,大狗阿黄正懒洋洋地躺在门口晒太阳。

我不禁赞叹到,原来生活是多么的美好。我也不似以前般的匆匆。走过草丛时总是注意草丛的虫儿。路过小溪时总是会放慢脚步,静静地聆听着水声。晚上我会坐在板凳上安静欣赏着星辰大海。

也是从那开始我知道了什么叫生活。生活很简单,就是你在走路时放慢脚步,欣赏一下今天的风景。

什么是生活作文 篇3

因为教高三,所以几乎天天要起早。出了地铁,常见昏黄的路灯与天上的星星还在交相辉映。到了学校,总会在楼道里碰到她——那位负责四楼卫生的清洁工。

“老师,您真早,好辛苦啊!”

“你也很辛苦,比我来得还要早!”

一成不变的相互问好,一成不变的相视一笑。

她工作非常认真,一天要打扫几遍厕所和楼道。每次看她打扫男生厕所时,不知为什么,我的心里就会涌起一丝怜惜甚或隐隐的疼痛。在心里把她视作姐妹,现在她从事着这样卑微的工作,更何况才三十出头的年纪,长得又十分秀气,觉得命运对她不公,便有些替她难过。

而她的脸上始终挂着淡淡浅浅的微笑,去洗手间碰到她和她聊天的时候,你能从她的言谈话语之中感受到发自内心的快乐和满足。一天说到她上小学的儿子,她竟是一脸的幸福,说只要孩子能在北京上学,对她而言就是上天给予她的最大的福分,哪怕自己吃再多的苦,也没有什么好抱怨的。

听完她的话,我心里就颇不平静,对她竟然产生了几分敬重。清洁工,连我这个没有什么偏见的人尚且觉得属于低贱的工作,何况是那些生在北京长在北京的孩子们呢?从他们平日注视她的目光中,我能清楚地读出难以掩饰的嫌弃和鄙视。而她,每天都能坦然地迎视,怡然地工作,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课堂上,我问我的学生:“你们来到这所学校已经很久很久,是否曾经注意过天天为你们打扫卫生的清洁工?确实,你们求知,离不开老师;而你们生活,却绝对离不开她们。那么请问:你们是否给过她们应有的尊重?”

想一想,其实生活中这样的小人物还有很多很多,他们身上有那么多美好的东西,只因我们常无视他们的存在,从而让自己的心灵错失一次又一次的领悟和提升。

下班出地铁时,我经常看到一个小伙子蜷缩在地铁口一侧,仔细看一眼便知这是一个曾患小儿麻痹症的人。他的.面前永远是是一摞不厚的报纸和一瓶几乎喝空的矿泉水。报纸是乘客看完之后随手丢给他的,而一瓶矿泉水应该是他一天解渴的水源。眼看天气越来越冷,在水泥地上坐上一天应该是很凉很凉的吧?

后来,我看到了这样的镜头——走到地铁口,走在我前边的一个女孩在小伙子面前停下来,只见她从包里掏出一个塑料袋,里边装着吃的东西。看样子不是吃剩的食物,因为外包装还没有拆封。让我深感意外的是,小伙子却毅然决然地冲她摆摆手,拒绝了女孩的好心。

说真的,那一刻我颇受触动,觉得这个残疾小伙子真的是挺有骨气的。虽然说女孩是出于善意,但是小伙子却用拒绝表示了自己并不需要怜悯和同情。尽管每天所收报纸换回的钱连他的温饱都不能解决,但他似乎是在用这种行动告诉世人:他不愿意做坐吃等喝的残废,他要用自己的辛苦换一份做人的资本。

多么希望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不仅仅是我和我的学生——都能够挣脱狭隘,抛弃偏见,用理解和宽容看待每一个人,用善良和尊重对待每一个灵魂。

这些小人物正如湖岸崖畔的株株小草,生命也许卑微,灵魂却是同样高贵。多一分关注,便多一种领悟,你也便多一次灵魂提升的机会。

什么是生活作文 篇4

有个谜语: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这是什么?

人们都猜:这是镜子!我的一位文友却不动声色地回答说:这是生活。

举座皆惊!他然后又来了句妙侃:“愁眉苦脸地看生活,生活肯定愁眉不展;快乐无比地看生活,生活肯定阳光灿烂;爽朗乐观地看生活,生活肯定转瞬即逝。”

可是,我突然想起一个外国故事。一次,穷困的法国作家拉伯雷想去巴黎,却偏偏一分钱也没有,就故意笑眯眯地当着警察的面拿出几张白纸,分别在上面写着:送给皇后的药,送给王子的药,送给公主的药,然后在白纸里包了点红色粉末,而警察见拉伯雷行踪诡秘,疑为刺客,便将他押到了巴黎,经审查排除了刺客的嫌疑,后来只好把他放了──真是妙不可言,笑眯眯的拉伯雷分文未花,便平平安安地到了巴黎。

生活,永远都是作文的“魂” 篇7

可见,生活成了学生成功写作的不二途径。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关注生活,作为教者,必须充分利用每一次的作文训练机会,对学生进行一次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的教育。知识来源于生活,创造来源于生活,灵感来源于生活。“处处留心皆学问”,这似乎是流传千古的名言,但它确实是一种从生活中获得知识与发现的最好途径。

是啊,可能有人要问:生活中怎么会有知识呢?只要你留心生活、观察生活,就一定会受益匪浅的。著名的科学家牛顿之所以能发现地球引力,正是因为他对生活处处留心,观察仔细。被誉为“蒸汽机之父”的瓦特,也是一个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知识的人。八岁的瓦特就能对“烧水时壶盖为什么会被顶起来”这一现象提出质疑,正是这个疑问,使瓦特开始研究它,并最终发明了蒸汽机,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而事实上,学生虽然生活在丰富多彩、精彩绝伦的生活中,但是他们却对这些熟视无睹,原因是缺乏对事物的深入体验和深层次的感悟。有了体验感悟,我们就会发现周围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素材,就会写出情感丰富、体验独特、感悟深刻的佳作来。

我们并不强求生活中每天都发生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如果能够从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那些小事着手,然后以小见大,一滴水中就一定能够看见太阳的七色光,一片落叶也能深知秋天的到来。正因为如此,所以只要是来自生活的素材都会值得我们去搜集和反思。

那么该如何从生活中积累这些生活素材呢?

一、充实愉悦的学校生活是作文素材积累的基础

学校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学生身处其中,感受最多,课堂上的学习收获、课堂趣事,课余活动中的嬉戏玩耍、能力锻炼,校园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无一不是写作的好素材,只要老师抓住契机适时引导,校园内的一情一景足以帮助学生妙笔生花。

如最近校园内来了一群不速之客—白鹭,不少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那股高兴劲就甭提了。因此一篇篇以“白鹭进校园”为素材的佳作纷纷涌现。又如学校举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讲比赛,比赛过程精彩纷呈,比赛结果虽然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但是演讲比赛的结果并没有在全校引起多大的反响,倒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在全校师生中产生了共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校师生自觉的行动。再如前不久,云南又一次发生特大地震,学校组织全校师生为灾区人民举行了一分钟默哀活动,就在这样的氛围中,像《真情暖人间》《大爱无边》等一篇篇优秀的习作又相继在学生中传阅。

二、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是作文素材积累的保证

家庭生活是学生最熟悉的,也是最为亲切的。家庭生活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爸爸的关怀,妈妈的疼爱,姐姐的体贴,弟弟的淘气;叔叔、阿姨以及邻里间的有趣事情;春日的郊游、夏夜的乘凉、中秋的赏月、除夕的团聚。所有这些无一不体现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每一样都能拨动学生心灵世界的琴弦,都能为学生开拓无比广阔的观察天地。

针对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作为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懂得感恩,懂得回报,用一颗大爱的心去关心身边的家人,用一颗细腻的心去寻找真爱的所在。多与父母沟通,从小事中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呵护,走进家长的心灵。如看到妈妈为自己做饭、洗衣服,可以用生动细致的细节描写写下其经过;如和爸爸一起去放风筝,可描述放风筝的过程,在放风筝的过程中体现家庭的和睦与温馨;如写爸爸妈妈陪读的过程,更应该写出家庭和谐清新的氛围。曾经有一个学生写自己的初中生活,她通过妈妈步子越来越少的变化来写妈妈年纪的越来越大,从而体现母爱的伟大。

三、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作文素材积累的源泉

社会是个 大熔炉 , 正因为如此,所以也就为学生积累作文素材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为了充分挖掘作文素材资源,我们可以从作文教学的需要出发,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为积累作文材料而进行社会生活实践。如走进社区,了解社会,走进敬老院,关注空巢老人,走进福利院,关注留守儿童,走进植物园,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参与考察家乡生态环境的变化,从而懂得保护环境……在实践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体会实践的感受。如学会技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做了好事受到他人赞扬的欢乐;遇到困难、挫折时的懊丧;受到责难、误解甚至讽刺打击时的愤慨……引导学生善于把这一切所见所感装进自己的“素材库”。

当素材积累的任务完成之后,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的写作任务大功告成了呢?无疑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作文素材积累,其实才完成了作文的一个部分,要想真正写好作文,仅凭素材积累还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注重引导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去参与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唯有如此,真正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才不再是一句空话。

因此我们在着手作文之前,还必须秉承这样的思想:写作是生活的延续,是生命过程的表达。所以,写作还必须对生活进行提升。

然而,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为数不少的教师只是偏重于写作方法与模式的教学,而轻视学生对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的引导和挖掘,作文与生活背离的现象十分严重。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精彩纷呈的,同样,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也一样会因人而异、精彩不断。所以,对于中学生来说,要写出好的文章,除了要学会积累生活素材,更应该重视生活的体验、生活的感悟、生活的提升,这才是写作之根本,也才是写作之灵魂。

《语文课 程标准》(2011年版)在关于写作教学的建议中这样说道:“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与此同时还强调必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

那么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感悟生活、提升生活,以真正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这些要求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学会观察生活。

在作文教学时,教师应提醒学生以生活为起点,平时注重观察生活,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捕捉美的瞬间。发现美的同时,学生也便有了创造美的欲望。生活中的美在延伸,写作就有了更广的范围,这样,学生就更愿意走进生活,从而愿意去写作。

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观察的。因为这种观察,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在这一前提下,指导学生留心观察,认真体验,引导他们积极运用学过的各种观察方法,如有顺序、展开联想、抓住特点、注意发展变化、重点部分写具体,等等。唯有这样,才能进入“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眼光”、“一样的生活,不一样的感悟”、“一样的细节,不一样的解读”的观察佳境。

其次,要学会品味生活。

学会观察生活,这是作文走向生活的第一步。观察得来的生活素材,必须经过咀嚼,经过反复地品味,才能品出其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作文的任务不是原封不动地把生活的原生态推给读者,而是对生活表象进行挖掘、提炼、提升,这就涉及一个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实然与应然的问题。

因此,教师还必须教会学生去“采蜜”,也就是指导他们不仅要学会选材,还要会精心组材和剪材。学生并不缺乏生活,需要提醒的是,作文不是要我们去粉饰生活,而是要写出生活的现状来,写出生活的本质来。唯有这样,才能写出生活的真性情,也才能写出“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佳作。

第三,要学会表达生活。

《语文课 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一旦生活积累丰厚了,厚实了,往往就会引起学生倾诉和表达的欲望。在表达的过程中,尤其要引导学生注意对情感的驾驭。文章有了情感,便有了感人的力量。例如在写人的文章中,教师要教导学生在叙事和描写中,抓住最能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语言动作,用朴实的语言去直抒胸臆,表现真情。

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语言这一文章的外在表现形式。许多学生写作时有一种通病,就是重视华丽的词藻,轻视朴素的语言。其实,华丽的词藻往往容易出现以辞害意的弊端,而事实上,朴素的语言往往能表现人世间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却又珍贵美好的情感。如大家熟悉的经典散文《背影》,文中所记的都是日常生活中一连串细小的事情:奔丧、送行、看行李、讲价钱、拣座位、穿铁道、爬月台、买橘子等,但作者朱自清在叙事和描写中抓住了最能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语言动作,用朴实的语言去直抒胸臆,表现父子间的深情,使《背影》成为一篇广为传诵的名篇。因此,在作文时,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用朴实的语言来塑造真实的人物、表达真情实感。

生活是什么作文 篇8

清晨叫醒你的不再是闹钟,而是煮好的咖啡散发的丝丝香气,或是透过自动窗帘射进的一缕阳光,抑或是高科技床垫带来的温柔按摩。当然,你可能感觉只是睡到了自然醒,因为床垫内置了一个可监测睡眠节奏的特殊传感器,它知道在REM睡眠(快速眼动睡眠,睡眠最浅层)时就可以叫醒你了。

安装了最新科技系统的公寓就像个电子乐团,而你就是总指挥。通过简单的手势比画和语言说明,可随意调节室内的温度、湿度、环境音乐和照明效果,半透明的屏幕播放着当天的新闻,自动衣橱根据天气和穿衣指数也选好了今天出行的服装。穿好衣服后,你径直走向厨房,那里已备好早餐。正在播放新闻的半透明阅读器会随你而行,但那只是一个预设的全息图。你品味着咖啡和小点心的同时,开始在面前的全息面板上处理电子邮件。中央计算机系统推送了一个列表,显示机器人管家当天该做的事务,请你浏览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修改。当晚要给海外重要新客户传递一份演示文稿,你为此添加了一个提醒。

到了2033 年,无论是个人的,还是工作中的所有数据都将存储在云端(远程的数字存储系统),云存储容量几乎不受限制,且可通过各种设备分享。数字设备的发展也日新月异,有平板电脑般随手的,有手表般小巧的,还有可穿戴在身上的。所有设备都是超轻、超快,功能比当下的任何终端都更加强大。

从厨房出来后,脚趾不小心撞到了墙角,“哎呦”!你疼得叫起来,并赶紧打开移动设备来“诊断”。设备内置了一个微型芯片,可通过低辐射的亚毫米波扫描全身,整个过程有点像X 射线扫描。快速扫描得出結论:脚趾只是擦伤,没有骨折。你于是拒绝了移动设备“去附近医院就诊”的建议。

上下班直接乘坐无人驾驶车辆,车上的时间还可以做点其他事。出门前,设备提醒你今天是侄子的生日,要买件礼物给他。上车后,你扫描了车内系统提供的礼品建议,有关9 岁男孩兴趣点的聚合数据展现在眼前,但这些都不得你心。突然,你想起他父母曾提起之前的一件事:40 岁以上的人才知道“我的家庭作业被狗吃了”这样的老借口,而侄子始终弄不懂,因为在他的印象里,狗怎么能吃掉云存储的信息呢?想到这儿,你快速搜索并下单订购了一只机器狗,选定交货时间后,这个礼物很快将送到侄子住处。

你正想着再来一杯咖啡的时候,嵌入鞋跟的触觉设备温柔地“捏”了你一下,这是个提醒信号:你再磨蹭,早上的会议就要迟到了。

随着虚拟世界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多,人们的现实生活将变得更有效率。数字革命会影响到地球的每个角落,无论是最发达的还是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数字设备都将帮助人们改善效率低下的市场、制度,甚至行为。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将为发展中国家带来变革。那时候,刚果的渔民不用再为渔货寻找市场,只要保持手机畅通、等待客户下单,然后再从河里捕鱼即可。根据订单下河捞鱼,直供买方,这一过程渔民不用买昂贵的冰箱,无需晚间守护渔货,不会把鱼放坏,更避免了过度捕捞。

其实,手机为代表的科技手段正在改变发展中国家人们的访问和使用信息的方式。现在非洲手机用户已超过6.5 亿,亚洲手机用户接近30亿。目前这些地区的数据服务费用偏高,因此大部分手机用户使用的是仅具有通话和短信等基本功能的手机。到了2033 年,这种情况将彻底改变,智能手机会大范围地普及,当地的人们将因数字革命而受益颇丰。

手机等移动设备收集和使用数据信息,令数据本身也成为一种工具。在健康、教育、经济和人类需求增长及发展等方面,收集有效数据将给社会各个群体带来益处,如政府能够更好地监测政策实施进度、衡量项目的成败,媒体和其他非政府组织也可用数据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虽然功能复杂的智能手机和机器人价格居高不下,但山寨工厂为发展中国家的消费者提供了功能过得去且价格低廉的仿制品。也就是说,无论小玩意儿还是其他高科技设备,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小。

随着3D技术的发展和3D打印机的普及,设备可通过超薄层的材料实现对精密部件的“打印”。在发展中国家,公共3D打印将允许人们通过开源模板制造任何工具或产品。在发达国家,3D打印则会成为高级制造业的完美伴侣。独特规格的新材料和产品的制造水平将大大提高,制造成本却大幅下降。

优秀作文——生活是什么 篇9

总想着吃最少的苦,走最短的弯路,获得最大的收益。

有些事,别人可以替你做,但无法替你感受

缺少了这一段心路历程,你即使再成功,精神的田地里依然是一片荒芜。成功的快乐,收获的满足,不在奋斗的终点,而在拼搏的过程,该你走的路,要自己去走,别人无法替代。

生命太短,没留时间给我们每日带着遗憾醒来。所以去爱那些对你好的人,忘掉那些不知珍惜你的人。

是什么让生活如此绚烂作文 篇10

当今世界,因特网的快速发展为我们筑起了广阔的信息交流空间,虽远隔重洋,却仿佛近在咫尺;便捷的交通运输绘出无数通道,五湖四海,任我遨游。活在当下,我们享受着着舒适的生活。然而,穿越历史回到古代,人们则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什么导致古今生活的`天壤之别呢?

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多年历史文化,那深邃而神秘的文明,带给我们无尽的思索与遐想。人类从原始的茹毛饮血到今天的注重食品的营养与美味,这一巨变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了。再如,文学的发展也为人类的生活起到重大作用,古人云:“春雨夏雨秋夜月,唐诗晋字汉文章”,我国唐朝是诗歌创造的黄金时期才华横溢的诗人层出不穷。有高声吟咏“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李白,也有无奈慨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杜甫……唐诗、宋词、元曲还有惊艳世人的中国书法艺术,被尊为“书圣”的王羲之汲取前人书法精华,独创一家。他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书法,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这些包含时代灿烂文化的的绝唱,无不向世人展示着那流淌在中华文明大地上不息的人文思想。

中国,一个泱泱大国,它的发展纵然离不开科技的发展。我国的四大发明可称之为历史上的伟大巨作。西汉的造纸术,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重要发明,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变革:北宋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为生活提供了便利,也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是的,科学的进步与发展为生活提供了便利,也是人类生活的发展永不停息。

究竟什么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 篇11

半兽人、矮人、精灵族、食人妖,还有凶狠的座狼,壮丽的山川……影片展示给我们的是史诗一样瑰丽的想象。我特别喜欢霍比特人比尔博居住的山洞,那是一种类似于东方窑洞的存在,有干净的地板,有久藏的红酒,有温暖的壁炉;山洞外,是满眼山中田园风光。相对于现代人的劳碌,或许我们可以思考一下,究竟什么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

而霍比特人比尔博最开始应该也是满足于这样的生活。他并不想和十三个矮人签订契约,加入他们艰苦的征途。但最后,这样一个快乐、没有什么远大抱负的霍比特人,在一个充满阳光的早晨,终于决心要去寻找外边的世界。于是,各类故事,各类想象,及至比尔博后来无意中得到了那枚造型简单的金戒指,《指环王》的故事由此生发。

看这类电影,中国观众看什么?

看西方的文化。这类电影完全不同于中国的风格,思维也迥异。如果说东方的文化是一幅淡墨水粉画,那么西方的文化就是浓墨重彩的油画,这种差别也包括了东西方想象力的差别。类似于座狼、半兽人、精灵族、矮人族,这都是典型的西方想象;到了东方这里,可能就是类似于《西游记》里的东西。

看电影特效。往往,电影特效是这类影片最大的看点。《霍比特人》的特效和《指环王》相似,种种瑰丽的画面,都会让国产电影望尘莫及。在这方面,这两年国产电影有赶上来的趋势,你比如说正在热映的《西游降魔篇》特效也很好,但是比起《霍比特人》来说,还是有点小巫见大巫的意思。

看服饰。由于太直观了,角色服饰成了容易忽略的东西。但是在《霍比特人》里,留心的话,你会发现那些角色服饰,也都很讲究,一个个都是精心设计,有点地中海风情,有点《加勒比海盗》风格,粗粗的线条,硬朗的造型,浓重的天然色,看上去也蛮赏心悦目。

看那种系列大片特有的吸引力。老外拍大片有拍连续剧的习俗,《哈利波特》系列,《变形金刚》系列,《速度与激情》系列,《加勒比海盗》系列,耳熟能详的就有很多;这些系列能拍下去并且几乎每部都会大量“吸金”的本身,就说明了这类电影的魅力。《霍比特人》计划会拍三部曲,这次的《霍比特人:意外之旅》只是第一部而已。

如果说不足,我就觉得这部电影从头到尾都缺少一个绝对高潮的出现。导演的本意应该是把最后矮人族和半兽人的一战当做高潮来处理,但是一个是时间太短,另一个是场面也欠缺点火候,顶多就是个小高潮而已,少了点那种荡气回肠的感觉。但这一点,可能恰恰是致命的,使整部电影看下来,多了点温吞水的感觉,更像是《霍比特人》第二部的一种铺垫和序曲,削弱了电影的整体分量。

什么是语音?什么是字母? 篇12

什么是字母?语音是由音素构成的, 字母是音素的符号。②

语音学就是根据语音的定义建立的, 语音学只研究语音, 也就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不研究语言所表达的意义。语音学认为语音是由音素合成的。因此, 语音学是通过物理学和生理学的方法来分析和研究语音并用字母来描述语音系统的构成。上述语音和字母的定义是西方人提出来的, 语音学也是由西方人建立起来的。

语音的定义正确吗?字母的定义正确吗?西方人为什么这样研究语音呢?他们是用什么样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来认识语音和研究语音呢?这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本文讨论五个问题: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吗?西方人为什么孤立地研究语音呢?音素是独立存在的吗?字母是音素的符号吗?语音是由音素合成的吗?分析西方语音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吗?

我认为这样定义语音是不正确的, 不能认为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因为根据这个定义, 语言还有一个精神内核, 语言是由物质外壳和精神内核两部分构成的, 这样, 语音就成了语言的一部分, 语音和语言就成了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而实际上, 语言是人发出和听到的表达意义的声音, 人是通过语言的声音来感知语言的存在的, 也就是说, 没有语音就没有语言, 二者不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另外, 语言的声音是表达意义的声音, 如果认为语言是由物质外壳和精神内核构成的, 这样, 语言的声音和意义就成了可以分开的两部分。而实际上, 没有意义的声音不是语音, 是语音就一定有意义, 也就是说, 语言的声音和意义是一个不能分开的整体, 是二者共同构成了语言。

因为语言的声音和意义是一个不能分开的整体, 所以从研究语言的角度来说, 就不应孤立地研究语音。研究语言应该从听觉认知的角度研究语音是如何表达语义的, 如果孤立地研究语音, 也就是说, 把语音和语义分开来研究就不是研究语言了。

既然孤立地研究语音就不是研究语言了, 那西方人为什么孤立地研究语音呢?

西方人是为了创造文字。西方的字母文字, 如最早出现的腓尼基字母以及后来的希腊字母、拉丁字母等都是西方人在分析语音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通过分析语音, 西方人认为语音是由一些不同的音素构成的, 认为音素是独立存在的, 于是就创造了一些不同的视觉图形来代表这些音素, 这些视觉图形就是字母, 如“A”“B”“C”“D”“E”等。但字母不表示意义, 所以西方人并不是只孤立地分析语音, 还分析语音是如何表示意义的。他们发现由几个音素拼合的语音片段表示一定的意义, 于是就把几个代表音素的字母拼写在一起, 从而就用字母创造出了表示意义的文字单位——词 (英文叫word) 。于是西方人就认为“字母是音素的符号”, 字母代表音素, 字母表示音素, 用字母拼合的文字就是语音的符号, 文字代表语音, 文字表示语音, 这就是为什么西方人把他们的文字称为表音文字的原因。因为西方人认为他们的字母文字是表音文字, 用字母拼写的文字单位代表语言单位, 表示语言单位, 所以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认为“语言是心境的符号, 文字是语言的符号”③, 而文字是用于书写的, 既然字母是记录音素的, 用字母拼写的文字单位是记录语言单位的, 于是西方人就认为“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 文字是研究语言的材料, 应通过书写的文字材料来认识语言。西方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也没有否定西方人对文字的传统看法, 而是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 即“文字表现语言”④。也就是说, 字母表现音素, 文字表现语音, 文字单位表现语言单位。根据索绪尔的“文字表语说”, 字母就是音素, 文字单位就是语言单位, 文字也是语言, 是书面语言, 书面语言表现口说语言, 文法 (grammar) 就是语法。因此, 索绪尔主张语言学只研究语言, 不研究文字, 因为文字只是研究语言的材料, 文字不是独立存在的, 文字是由语言决定的, 是从属于语言的。也就是说, 索绪尔把文字当作了语言。

因为西方的字母文字是在分析语音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 西方人一直认为语音是由音素构成的, 音素是独立存在的, 所以他们认为文字是由语音决定的, 根据音素创造的字母文字是世界上最好、最先进的文字。而中国的文字不是根据音素创造的文字, 因此, 汉字被西方人认为是原始、落后的文字。于是西方的一些传教士就用根据音素创造字母的方法来学习他们不懂的语言, 还用这种方法帮助一些没有文字的民族来创造自己的文字或者用这种方法把非字母文字改造成像西方一样的字母文字, 如现代越南文。

通过分析语音来创造文字的结果使西方人认为研究语音就是研究语言, 研究语音就是分析语音的音素并用字母来描写语音的构成, 也就是说, 最初西方人把研究语音看作是研究语言的一部分。直到近代, 西方各国学者才建立了以专门研究语音为对象的普通语音学。普通语音学采用现代研究声学的方法以及生理学和人体解剖学的方法来研究语音。因为语音是一种声音, 从研究声音的角度说, 各种声音都可以作为声学的研究对象。所以语音也可以作为声学的研究对象, 可以从声音的物理属性, 如音高、音长、音强和音色等方面进行研究。另外, 人发出语音是人体器官运动的结果, 因此, 从生理解剖学的角度, 还可以对人体器官的发音机理进行研究。为了便于学术交流, 西方研究语音的学者于1886年成立了国际语音协会。为了把各种语言的音素精确地标注出来, 国际语音协会于1888年制定和公布了一个《国际音标》。

中国的普通语音学是从西方引进的, 是根据西方人的理论建立起来的。中国历史上是没有语音学的, 中国的音韵学过去是为学习使用汉字服务的。中国古代是诗、文并重, 诗词不仅要抒情达意, 而且朗读出来还要合辙押韵, 富有音乐美, 于是中国历代学者为了写诗填词的方便就根据当时汉字的读音编写了大量的韵书。明清两代, 西方人来到了中国, 是高本汉等一些西方语言学家将西方人研究语音的原则和方法引进了中国, ⑤于是中国的不少学者也就开始把中国传统的文字学看成是语言学, 也认为语音是由音素构成的, 就把中国的音韵学改造成了西方的语音学。他们利用中国古代的韵书和字书, 开始了“古音重建”, 开始用西方的字母来描写中国古代汉语的语音系统。

根据语音学的理论, 语音是由音素构成的, 字母是音素的符号, 文字是语音的符号, 中国的语音学家自然也认为西方的字母文字是世界上最好、最先进的文字。因此, 中国的语音学家是主张汉字拉丁化的, 是在理论上支持中国进行文字改革的, 认为“新的拼音文字方案必须在语音学的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设计, 才会是科学的, 完善的文字”⑥, 也就是说, 汉字是不科学的, 不完善的, 于是中国的语音学家就根据普通话的语音系统创造出了一个西方字母文字方案, 现在我们所使用的《汉语拼音方案》就是这个文字方案, 创造这个文字方案的人是想用它来替代汉字的, 目前是暂被用作辅助学习汉语普通话的工具。

通过上一节的分析, 我们知道西方人的“文字是语言的符号”的理论是建立在“文字是语音的符号”的基础上的, 而“文字是语音的符号”的理论是建立在“字母是音素的符号”的基础上的, 而“字母是音素的符号”的理论是建立在“音素是独立存在的”基础上的。因此, 研究西方的语言文字理论应从两个最基本的概念研究起, 一个是音素, 一个是字母。音素是什么?音素是独立存在的吗?字母是什么?字母是音素的符号吗?

西方语音学家认为音素是构成语音的最小元素, 也就是说, 音素是独立存在的。

音素是独立存在的吗?

我认为音素不是独立存在的, 因为语音是不可以切分的。语音是人发出和听到的表达意义的语流, 人说话时是会出现停顿, 也就是说, 语流是一段一段连成的, 但一段语流是不可以切分的, 是不能从语流中切分出音素的。因为语流不是静止的, 是流动的。认为语流可以切分, 就像是认为水流可以切分一样可笑。另外, 人在发出最小的语音片段时口腔的运动也不是几个割裂的动作, 而是一个连贯的动作。

语音看不见, 没有形象, 人们使用电子仪器可以把语流转化成电流的脉冲信号图形。尽管这种图形不是语音的形象, 但就是这样的图形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也不是由一个一个有明显界限的小图形拼合的, 而是一个整体的图形, 由此也可以证明:语音是不可以切分的, 语音是一个整体, 部分和整体是分不开的。也就是说, 语流中的音素是分不开的, 是紧密地连在一起的, 而不是独立存在的。

实际上, 音素是人们从语流中分析出来的, 或者说, 是人为分离出来的。

因为语流不能切分, 但人的口腔却能单独发出最小的声音片段, 人也可以听到这最小的声音片段, 语音学家把这最小的声音片段称为音节。而音节的声音是有差异的, 如∕ba∕和∕ma∕, 于是语音学家就根据这些差异认为音节是由比音节更小的元素构成的并把这最小的元素称为音素。也就是说, 音素在语流中不是独立存在的, 而是人为分析出来的。

有人会说, 既然音素不是独立存在的, 那为什么人们可以把一个音节分成两部分, 还能把每一部分单独发出来呢?如“ma”这个音节可以分成“m”“a”两个单音, 而且人们也可以把这两个单音发出来, 这单独发出的音不就是音素吗?

单独发出的音不是音素, 或者说, 也不是单音。人的发音器官可以发出各种声音, 如口技演员可以模仿火车和飞机以及各种鸟叫的声音, 但发出的声音不都是语音。也就是说, 人的发音器官可以把从语流中人为分离出来的声音发出来, 但这些孤立的声音已经不是语流中的音素了, 因为这些声音已经失去了和其他音素的联系。也就是说, “m”和“a”的发音已经不是语流中的音素了。打个比方说, 心脏是人体中的一个器官, 但人体的心脏不是独立存在的, 是和人体的其他器官联系在一起而存在的。人体是个整体, 人们可以把心脏从人体中切下来, 但切下的心脏就不是人体的心脏了, 而是一块死肉了, 切下的心脏失去了和人体其他器官的联系, 已经不具有心脏的功能了。

字母是音素的符号吗?

我认为字母不是音素的符号, 因为认为字母是音素的符号的前提是符号所指的事物应该是独立存在的, 而实际上, 音素在语流中不是独立存在的, 也就是说, 符号所指的事物不是独立存在的, 所以字母就不能说是音素的符号。其实, 西方字母文字中的很多现象可以证明字母不是音素的符号, 如英文中拼写“write”和“right”的字母是不同的, 如果字母是音素的符号的话, 这两个词的发音应该是不同的, 但这两个词的发音是相同的。

字母不是音素的符号, 字母不代表音素, 也不表示音素, 那字母是什么呢?字母不是音素的符号, 文字也就不是语言的符号了, 那文字是什么呢?

我认为字母不是符号, 而是符号的构件, 字母只是西方人根据语音的差异创造出的一种视觉图形, 西方人拼写这些视觉图形才创造出了大量的表示意义的视觉符号——文字单位 (word) 。也就是说, 西方人分析的是语音, 但创造出的却是视觉表意符号。字母是“字”之“母”, 是文字单位之母, 而不是语音之母, A、B、C、D等西方人创造的字母就像是拼图游戏中的不规则的碎片, 这些碎片本身什么也不表示, 只有把它们拼合成一个完整的图形才知道这个图表示的是什么。拿英文的文字单位来说, book这个文字单位是由四个字母拼合成的, 单个字母什么也不表示, 只有拼合在一起才表示一定的意义。因此, 文字不是语言的符号, 不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 而是用来书写文章的表示意义的视觉符号。因为文字是人为创造出来的, 创造什么样的字形是由人决定的, 而不是由语音决定的, 所以语言不决定文字, 文字不是从属于语言的, 语言和文字是两种不同的具有本质区别的、相对独立的表示意义的符号系统, 语言是听懂的, 是听觉符号, 是以“音”示“义”, 文字是看懂的, 是视觉符号, 是以“形”示“义”。因为西方文字是根据语音创造的, 文字是要学习的, 通过学习文字, 字形和语音在大脑中建立了联系, 所以文字可以读出音来。但是字音不是文字的本质, 因为人只要知道字形所表示的意义, 就是不读出字音 (默读) , 或者读不出字音 (聋哑人) , 也是可以看懂文章的, 但即使能读出字音, 却不知道字形表示的意义, 也还是看不懂文章, 所以文字的本质不是字音, 而是字形, 没有字形就没有文字。⑦另外, 语言可以写成文字, 但写成的已经不是语言了, 文字也可以读成语言, 但读成的已经不是文字了, 这是两种不同的符号系统——听觉符号系统和视觉符号系统通过人的大脑和器官进行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现象。因此, 我们应该区分语言和文字, 不应把语言和文字混为一谈。

因为字母不是音素的符号, 字母不代表音素, 也不表示音素, 所以西方的字母文字不是表音文字, 而是表意文字。因为音素在语流中不是独立存在的, 所以用独立的字母, 就是用国际音标描写的也不是语言的语音系统。

因为字母是有形的, 把字母和字母拼写在一起是拼形, 不是拼音, 所以西方的字母文字不能叫拼音文字, 而应叫拼形文字。也就是说, 一切文字都是“拼形表意”。文字的本质是一样的, 文字的字形都是由人创造的, 是由人决定的, 而不是由语音决定的。汉字是中国人创造的拼形表意文字, 只是中国人创造字形的方式与西方人不同, 也就是说, 中国人创造的汉字字形不是不科学的, 不完善的, 而是独特的。中国方言众多, 说不同语言的人能使用同一种文字, 几千年不衰, 这是中国人创造文字的智慧。应该承认西方人通过分析语音创造字母文字也是一种智慧, 但这种创造文字的方式使研究语言文字的西方学者犯了一个重大错误, 这就是认为字母是音素的符号,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 把书写的文字当成听觉的语言了, 而没认识到文字是视觉表意符号。

虽然索绪尔认为语言和文字是两种不同的符号系统, 但他没有指出这两种符号系统有什么不同。因为他对符号认识有问题, 把符号只看作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 没有认识到符号的类型是由人的感官决定的, 没有认识到符号必须是表示意义的, 所以他没有认识到语言是听觉表意符号, 文字是视觉表意符号, 因此, 他才提出了“文字表现语言”的错误理论。其实, 语言是无形的, 是听觉符号, 是看不见的;但是由人创造出的文字是有形的, 是视觉符号, 是看得见的, 而有形的文字是不可能表现无形的语言的。实际上, 索绪尔根据西方字母文字的现象也发现“文字表现语言”的提法有问题, 他也指出“口说的词中没有一个音是用固有的符号表示的, 这可连那语言的一点儿影子也没有了。”他也警告人们“文字遮掩了语言的面貌, 文字不是一件衣服, 而是一种假装。”⑧总之, 索绪尔始终没有走出“文字表现语言”的思维。其实, 文字连语言的假装也不是, 文字就是文字本身, 文字是用本身的形体来表示意义的, 因为人不仅有听觉认知能力, 还有视觉认知能力。也就是说, 文字不是表现语言的, 字母表现的不是音素, 字母的拼合表现的也不是音节, 文字单位表现的更不是语言单位, 文字单位是用于书写文章的单位。因为索绪尔认为“文字表现语言”, 把文字当成了语言, 所以他就用文字材料来研究语言, 于是就把文字单位当成了语言单位, 把“文法”当成了“语法”。也就是说, 索绪尔并没有真正地研究听觉的语言, 他的所谓现代语言学理论也不是建立在真正研究语言的基础上的, 还是建立在西方字母文字的基础上的。

因为西方语言学不区分语言和文字, 所以西方人没有认识到语言是自然产生的, 而文字是人为创造的, 语言和文字的产生方式和社会功能是不同的, 因此, 西方人没有认识到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实, 语言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基本要素, 而文字的产生才使人类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 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人类创造的能够超越时空的文字对社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比一发即逝的语言要大得多。试问如果中国没有汉字, 中国会是今天的中国吗?如果世界没有文字, 世界会是今天的世界吗?

因为西方语言学不区分语言和文字, 所以西方人不区分语言单位和文字单位, 认为语言单位和文字单位是相同的, 认为写文章要“我笔写我口”。其实, 语言单位和文字单位是不同的, 人听说语言的“语法”和读写文章的“文法”是不一样的, 是“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因为西方语言学不区分语言和文字, 所以也不区分语言能力和文字能力, 因此, 西方人没有认识到人获得语言能力和文字能力的方式是不同的。其实, 世界各国都有文盲, 文盲的现象说明人听说语言的能力自然可以获得, 是不用教的, 应该教的是读写文字的能力。因为人读写文字的能力必须通过学习才可以获得, 也就是说, 学校的基础教育应该是教儿童读写从古至今的文章, 而不是教听说当下现时的语言。

综上所述, 认为文字是语言的符号, 文字表现语言, 西方人对语言和文字之间关系的认识, 不论是“符号说”, 还是“表现说”都是错误的, 而这些都是语言文字的基础理论。也就是说, 西方的语音学和语言学的基础理论是错误的, 而中国的语音学和语言学都是从西方引进的, 错误的理论导致错误的实践。中国发生的文字改革运动、中国人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普遍下降、中国的教改屡遭诟病、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出现断裂以及与方言相关的地域文化的式微等诸多文化教育问题, 从学术层面分析, 都与引进西方语音学和语言学的错误理论密切相关。

语言和文字的教学理念源于语言和文字的基础理论。西方语言学不区分语言和文字, 所以源于西方语言学的教学理念也不区分语言教学和文字教学, 不仅认为教文字就是教语言;而且还认为语音是由音素合成的, 音素合成音节, 音节合成词汇, 词汇合成句子, 也就是说, 语言是合成的, 而语言的合成论源于语音的合成论。

语音是由音素合成的吗?语言是合成的吗?

我认为语音不是由音素合成的。如果是由音素合成的, 就是认为音素产生在语音之前, 是先有音素, 后有语音, 有了音素才能合成语音。而实际上, 并不是先有音素, 音素在语流中不是独立存在的, 是人为分析出来的, 我们不能根据人为可以分析出音素就认为语音是由音素合成的。一棵大树可以分析出树干、树枝和树叶, 能说大树是由树干、树枝和树叶合成的吗?显然不行。大树的树干、树枝和树叶是由种子生长成的, 而不是合成的;人体也可以分析出不同的器官, 但人体也不是由器官合成的, 而是受精卵在母体中由小到大生长成的。所以不能说语音是由音素合成的。

第二语言教学的实践证明语音是不能合成的, 语言也是不能合成的。

语言的“合成论”在第二语言教学上的应用就是“合成法”。合成法认为字母是音素的符号, 音素合成音节, 音节合成词, 词合成句子, 合成法认为是先有砖头, 后有房子, 盖房子, 要先准备好砖头, 然后用砖头盖房子。因此, 合成法的教学过程是先用字母教音素, 然后用字母的拼合教音节和词汇, 最后用词汇合成句子, 也就是讲解以“词”造“句”的语法规则。合成法的教学效果如何呢?具有教学经历的教师都会发现, 学生可以准确地发出字母的读音, 也可以准确地发出词的音, 但一说话, 也就是说一个句子, 整个语流就是不像标准的语音。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语音不能合成, “合成法”不是一种正确的教语音的方法。另外, 教了词汇, 也讲解了以词造句的语法规则, 学生可以读懂文字, 但是不会说话, 成了“哑巴英语”。如果语言是合成的, 为什么我们给了词汇和语法规则, 学生却听不懂和说不出句子呢?语言是先有的砖头, 后有的房子吗?“哑巴英语”的现象证明语言是先有的房子, 不是先有的砖头, 语言是不能合成的, “合成法”也不是一种正确的教语言的方法。其实, 教师并没有教“第二语言” (英语) , 教的是“第二文字” (英文) , 所以学生只获得了读写文字的能力, 但没有获得听说语言的能力。

儿童自然获得语言的现象证明语言不是合成的, 而是生成的。

儿童生活在说句子的语言环境中, 儿童学语言是从听人说话开始的, 儿童听到的不是音素, 而是语流。音素不是独立存在的, 儿童听到的也不是孤立的词, 而是一个一个表达意义的句子, 儿童是先听懂的句子, 所以儿童不是先发出音素, 而是先发出语流, 不是获得了词和语法规则后才把句子造出来的, 而是先模仿句子, 后仿造句子。儿童的认知是先整体后部分, 也就是说, 语言不是先有的砖头, 后有的房子, 而是先有的房子。儿童是在大量听说句子的过程中获得了听说语言的能力。这说明:人的语言能力不是由音素、词汇合成的, 而是在语言环境的作用下, 由人体的语言器官自然生成的。

因此, 我们不仅要区分母语和母文, 还要区分第二语言和第二文字, 应该根据母语自然习得的规律来指导第二语言教学, 根据母文的学习规律来指导第二文字教学。

母语和第二语言都是语言, 母语是自然习得的, 第二语言可以用人工的方式来培养, 也就是说, 可以通过教学来获得, 但是人工培养应遵循自然生长的规律。因为母语的听说能力不是合成的, 而是生成的, 所以教第二语言不应采用合成法, 而应采用生成法。语音是人听到和发出的表达意义的声音, 所以教语音就是教学生获得听懂和发出表达意义的声音。也就是说, 教语言就是教语音, 不应把语言教学和语音教学截然分开, 应在课堂中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教学过程不应从教音素到教词汇, 从教词汇到教句子, 而应该从听句子入手, 以句子为基本单位, 从模仿句子到仿造句子, 只有在大量的听说句子的过程中才能使学生获得第二语言的听说能力。

母文是通过教学获得的, 第二文字也要通过教学获得, 因此, 第二文字教学应遵循母文教学的规律。因为母语是自然习得的, 不需要教, 而母文需要教, 所以一个文明社会的基础教育是母文教学。语言是当下现时的, 人们只能说当下现时的语言, 而文字是超时的, 人们能学习历史上的经典古文, 可以读写从古至今的文章。因此, 文字的历史越长, 母文的文献积累得越多, 教师教授母文的经验就越丰富, 教师也就越了解母文教学的规律。

自中国人的祖先创造了汉字, 中国人就有了自己的母文教学——汉文教学, 距今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在三千多年的长期教学实践中, 中国的教育家已经认识了汉文教学的规律, 已经找到了使学生能快速获得汉文读写能力的捷径。

通过前面的分析, 我们发现西方人对语言和文字以及语言和文字之间的关系等基础理论问题之所以产生错误的认识是因为他们没有正确地认识什么是语音和什么是字母以及语音和字母之间的关系。

本节要讨论的是西方人为什么会认为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呢?为什么会认为语言分为语音和语义两部分呢?为什么会认为语音是由音素构成的呢?为什么会认为字母是音素的符号呢?为什么会认为语音是合成的呢?也就是说, 西方人是用什么样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来认识语音和研究语音的呢?

我认为这与西方的哲学有关, 西方的科学源于西方的哲学, 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源于哲学的认识论。西方的传统哲学是一种认为整体可分为部分的哲学, 为什么西方人一直热衷于讨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呢?因为西方人认为物质和意识是可分的。所谓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也认为整体是可分为部分的, 只不过对整体和部分之间关系的看法与形而上学不一样。这与中国传统哲学是不同的。中国传统哲学是认为整体不可分为部分的哲学, 是“阴阳观”。中国人认为“阴”与“阳”构成了一个整体, “阴”不能离开“阳”而单独存在, “阳”也不能离开“阴”而单独存在, 中国人还认为“阴阳者, 天地之道, 万物之纲纪, 变化之父母”, 所以中国人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国哲学家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 也就是说, 物质世界和人的意识是分不开的, 没有物质世界, 哪儿来的精神世界呀!因此, 用“阴阳观”观察万物的中国人不会提出“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这种把语言的声音和意义截然分开的概念, 也不会用这种认识论来认识语言和研究语言。

法国思想家笛卡儿被黑格尔称为西方“现代哲学之父”, 也被西方科学界誉为“近代科学的始祖”, 因为他所倡导的科学方法论对西方近代科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笛卡儿哲学是二元对立的认识论, 他倡导的科学方法论是还原论 (reductionism) 和合成论, 还原论认为存在的事物都是可以分析还原的。也就是说, 事物的整体都可分为基础部分, 整体是由基础部分构成的, 部分代表整体, 部分反映了事物的结构和属性, 是部分合成了整体。因此, 还原论认为不了解部分就不能认识整体, 因此, 有必要把部分从整体中分离出来, 单独地、分别地进行专门的研究。根据还原论来认识语言, 西方人认为语言也是可以分为语音和语义两部分。根据合成论来研究语音, 西方人认为语音是由音素构成的, 音素的构成反映语音的结构和属性, 是音素合成了语音, 所以就认为人为分析出的音素是独立存在的并用人造的视觉图形来代表它。结果, 不仅用文字来描写语言, 形成了错误的合成论的语言观, 而且还把视觉的文字当成听觉的语言, 又形成了错误的文字观。也就是说, 西方学者提出的“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这一概念以及关于语言和文字等一系列错误理论是西方的传统哲学和笛卡儿所倡导的还原论和合成论在语言和文字研究上的反映。

近400年来, 西方的近代科学是一个以还原论和合成论为主导的世界。其实, 还原论和合成论是有局限性的, 特别是自然产生的有机物是不能还原和合成的, 如自然界的生命现象等。而且这种科学方法论导致了诸多全球性问题乃至文明的危机, 如环境问题, 这一点目前有些西方学者已经认识到了, 他们把目光转向了中国哲学, 希望从中国哲学中获取智慧, 以使全球走出危机。因为中国哲学是整体论哲学, 认为整体是不能分割成部分的, 整体存在于部分之中, 部分是依赖于整体而存在的, 部分不反映整体, 不能代表整体, 整体也不是由部分合成的。中国哲学的方法论是研究任何事物, 首先把所研究的对象看成是一个整体, 从整体来认识和分析局部, 否则, 那是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是“盲人摸象”, 就是把象的局部摸得再清楚, 也不可能得到对大象的整体认识, 反而会对大象得出错误认识。中医理论就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体是不能分成部分的, 人体也不是由部分合成的, 而是自然生成的。因此, 注重“阴阳”关系的中国人自古就没有像西方人那样用二元对立的认识论来认识自然产生的语言, 不会把语言的声音和意义分开进行单独的研究, 也不会用还原论和合成论的方法来研究语音和语言, 认为语音是由音素合成的, 语言是由词汇合成的, 当然更不会把人为创造的文字当成自然产生的语言, 把学习文字当成学习语言。

人的语言和人体一样不是合成的, 是自然生成的。这一点, 西方人从儿童自然获得母语能力的过程中已经观察到了。但他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并没有转变, 还继续相信还原论, 而不是整体论, 还继续使用合成论, 而不是生成论, 因此, 还认为文字是语言的符号, 文字表现语言, 还使用西方的字母文字来建立所谓的“普遍语法”, 我认为这是西方语言研究不能深入下去的主要原因。其实, 儿童自然获得母语的现象已经证明还原论和合成论不是普遍真理。爱因斯坦曾对中国哲学中没有类似西方哲学中的那些概念, 但却发展出那么发达的古代文明而感到困惑, 觉得这是个迷。今天谜底已经揭开, 这就是中国的整体论哲学。自西学东渐以来, 我们中国不仅引进了西方的各种学科, 而且还引进了西方哲学的认识论和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论, 因此, 现在不是继续思考我们如何与西方的学术接轨的问题, 而是到了对西方哲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进行反思的时候了。也就是说, 研究语言, 我们不仅要纠正西方人所提出的一系列错误概念, 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在哲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上转向, 应从还原论转向整体论, 从合成论转向生成论。怎么转向呢?首先要区分语言和文字, 区分自然产生的语言和人为创造的文字, 不能把人为创造的文字当成自然产生的语言。⑨也就是说, 不能把人造之物当成自然之物, 应建立生成论的语言观和合成论的文字观, 应正确处理语言和文字的关系, 使自然的语言和人造的文字和谐相处, 人类是要创造和使用文字, 但不应以破坏自然的语言环境为代价, 应像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一样来保护自然的语言环境。另外, 区分两种不同的表示意义的符号系统, 自然产生的语言是听觉表意符号系统, 人为创造的文字是视觉表意符号系统。符号都是由人的感官接收, 由大脑认知的。所以我们要改变研究的方法, 不应通过文字来研究语言;而应对语言和文字分别进行研究, 应通过听觉认知来研究语言, 通过视觉认知来研究文字。也就是说, 要区分语言的听觉材料和文字的视觉材料, 不能把文料当作语料, 不能把研究视觉的文字当作研究听觉的语言。其次是区分语言能力和文字能力, 应通过听觉认知来研究人的语言能力是如何自然获得的, 应通过视觉认知来研究人的文字能力是如何学习获得的。另外, 语言的听觉符号和文字的视觉符号都是存储在人脑中并由神经网络连接起来的, 所以人的语言能力和文字能力通过人脑是可以进行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 所以我们还要结合人脑的结构和机制来研究人听说语言的能力和读写文字的能力是如何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

自中国引进西方的语音学和语言学以来, 中国有位著名的语言学家就认为“为什么直到大约七八十年前, 中国人的语言生活是这样一种畸形现象:嘴里说的是方言, 笔底下写的是文言, 两不相干?”⑩于是他就主张消灭方言和废除文言文。这显然是用“文字是语言的符号”“文字表现语言”等西方的语言文字理论来观察中国的语言文字现象, 是要用西方的错误理论来改造中国。其实正相反, 中国人的语言生活和使用文字的现象不是畸形的, 而是正常的, 中国人“说方言”和“书同文”不是两不相干, 而是密切相关, 因为只有这样, 中国的语言和文字才能和谐相处。

中国人研究和教授中国的文字已有几千年历史了。我们不能把中国古人研究和教授用汉字写的古文当作是研究和教授语言, 不应废除古文教学, 而应继承中国人研究和教授古文的传统, 因为这些不是糟粕, 而是精华。“文法”不是“语法”, “文法”是人类创造文字、传承文化之法, 不是语言自然产生之法。“文法”是字形的构造和组合之法, 不是语音的构造和组合之法。“文法”是学习读写文章之法, 不是学习听说语言之法。

中国方言众多, 方言的存在并不是中国发展的不利条件, 而是国家宝贵的语言资源。语言是自然产生的, 不同的语言是人类不同的生活方式,

我们研究语言的主要目的不是为消灭方言, 不是为创造西方的字母文字以利早日实现语言的统一。而是为保护中国人生活的自然语言环境免遭人为的破坏, 是为正确认识方言 (母语) 和通用语 (第二语言) 的关系, 为使方言和通用语和谐共存。因此, 我们研究语言应由分析语言的构成元素转向对语言的生成环境和生成过程的研究, 为需要学习通用语或第二语言的人给予理论的指导, 为如何保护中国多方言的语言环境提供科学的依据。

几百年后……如果方言消失了, 中国人都说一种语言, 那将是中国巨大的智力灾难!

注释

1罗常培、王均《普通语音学纲要》, 商务印书馆, 1981

2亚里士多德《范畴篇》, 方书春译, 商务印书馆, 1959

3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商务印书馆, 1982

4王力《中国语言学史》,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0

5张朋朋《论文字的本质》, 见《文字论》, 华语教学出版社, 2007

6张朋朋《语言和文字不属于同一类事物》, 见《汉字文化》2008年第2期

上一篇:保险公司索赔申请书参考下一篇:会展实训室建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