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史馆解说词

2023-01-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小学校史馆解说词

基于教育记忆史的中小学校史馆育人路径探析

摘 要 中小学校史馆是学校发展历史空间和多元育人空间的双重存在。然而当前中小学校史馆的育人价值被窄化为德育价值,其多元育人价值存在边缘化、被忽视的危机。基于教育记忆史视角关注中小学校史馆的育人价值,意味着从校史馆的属人视角关注校史馆与学校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教育记忆史视角下中小学校史馆育人价值的实现应活化场馆资源,注重学生体验;明确任务导向,拓展发展资源;优化内部陈设,实现育人价值。

关键词 教育记忆史 场馆教育 中小学校史馆 育人路径

中小学校史馆通常被作为学校德育工作开展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和爱校教育的责任,而其作为学校鲜活记忆载体而特有的多元育人价值往往被窄化。因而需要进一步回归其本源,从教育记忆史的视角观照校史馆的多元育人价值,探索其价值回归及实践路径。

一、教育记忆史视角下的中小学校史馆

1.关注意义生成的校史馆

“教育记忆史是专门研究教育参与者对于过往的教育人物、活动、事件等的个体记忆和集体记忆。”[1]。教育记忆史关照下的校史馆,不只是学校历史的记录者和呈现者,同时也是灵动的参与者。教育史学立场下的学校记忆,关照学校真实发展历史的同时,更加强调学校历史的育人价值、关注学校历史与生命的相遇。学校的历史就其本质而言是活动史,学校的记忆内容即是关于人的活动的记忆。教育记忆史视角下的中小学校史馆更应当致力于口述史料和实物史料的结合,使居于场馆中的人沉浸于多样化活动中,在场馆学习的过程中生成意义。学校教育记忆之传承不是依赖于校史馆内部冷冰冰的“文物”,而是每一件物品背后所承载的意义。场馆内部文化从本质上而言是学校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学校文化,是学校整体精神气质的展现。学校文化是在学校发展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规约、气质以及行为模式等。中小学校史馆的存在建基于历史发展中的记录性材料,同时建立在学校发展中的人对于学校发展的独特解读。场馆活动不应止步于内部的学习活动,更应当连接到场馆外部的人的存在,关注学校发展的相关参与者对学校内涵探讨的价值。

2.作为多元育人空间的校史馆

场馆往往作为公共教育空间而存在,场馆教育则被视为“利用场馆资源引起参观者学习行为的活动”[2]。校史馆内部的教育活动属于场馆教育的范围,因其具备了相应的展品资源以及为有效学习行为发生创设的氛围和空间。然而中小学校史馆不同于社会性场馆,校史馆关注学校层面材料的保存与展示,而后者着眼于人类发展的物质文化和思想成果;校史馆面向中小学校内的主体,社会性场馆是公益性的,面向社会上各个群体的需求。二者的差异也随之导致了育人价值发挥空间的差异。作为育人空间的中小学校史馆不只是陈列学校发展中各种资料的物理空间,更是多元育人价值的实现空间。校史馆在保存学校育人记忆的同时,以不同方式参与学校育人的过程之中。校史馆内部资源是学校发展参与者的记忆性存在,也是学生发展的重要资源。校史馆资源的发展性价值,体现为对场馆中作为主体的人的活动产生影响,并融入课程内容的过程之中。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空间,校史馆有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学校的发展过程,甚至是通过历史中的作业形式和当下作业形式的对比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3.作为学校活动参与者的校史馆

校史馆作为多元活动开展的重要场所,不只是以场馆的形态存在于学校各类建筑之中,而且以能动的姿态参与学校的日常活动过程,是学校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仪式或典礼是学校教育记忆的重要内容,更是包含师生情感投入的环节,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自古以来便是重要的育人方式。校史馆除了以文物的形式融入学校建设之中外,亦可通过学校的校歌、学校的体育比赛、文娱比赛等多样化活动中所蕴含的记忆元素融入。校史馆在学校特色发展的过程中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助力学校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通过与主体相遇使场馆本身的价值进一步丰厚。校史馆承载的不是遥远的故纸堆一般的资料,而是鲜活的活动经历,是能夠引发师生共鸣的材料,应当是活的生物体与它所在的环境紧密相连,在学校活动的参与过程中不断焕发生命力,在活动参与过程中实现校史馆的育人价值。比如,学校运动会上对于学校过往运动发展史的回顾与追溯需要从校史馆内部挖掘资源,学校特色课程的开发须结合校史馆内课程变革历程的资料等。

二、中小学校史馆的育人价值澄明

中小学校史馆的育人价值,不仅仅是通过提供重要的学习资源而展现,还体现在多元化活动的创设以生成体验的过程之中。

1.学生深度体验的生成之地

学生是活动的最终体验者,校史馆的育人价值首先体现在对学生体验的关注,深化学习经历、激活生活体验以及唤醒学习记忆等方面。“教育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和为着经验的一种发展过程”[3]。学生对学校过往历史的了解不只是通过书面材料获得,而且包括对于过往活动及经验的把握。深层次体验的生成过程,即是学校发展经验与学生个体经验相遇并生成意义的过程。场馆育人功能的实现不只是通过藏品的呈现,更重要的是馆内活动的组织与安排,通过场馆文化氛围和展品所呈现的意义属性使参观者得到浸润。深度体验的生成必然伴随着多样化活动的参与过程,通过活动组织使学生深度感知学校发展历史。校史馆不应止步于对学校发展历史的简要介绍,而应将学校发展与学生发展相联系,使其产生认同感。校史馆陈列物筛选之初,首先应考虑这些物品与学校发展有何关系,与校园中的学生、教师有何关系;其次则是陈列物本身的丰富性。对于学生而言校史馆也是其个人所经历的课程与学校生活的重要展示场所,观照个体成长是校史馆的应然之义。

2.教师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源泉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教师进行课程创生、参与学校层面课程建设的必备能力和素养。作为一种显性的课程资源,校史馆理应进入课程建设的视野,成为教师课程资源开发的来源。“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5]。教师对于课程内外资源的有效整合,有助于学生的课程理解。场馆内部丰富的资源为教师进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创造了天然的优势,是课程内容的主要补充。对于教师而言,校史馆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不在于其所包含陈列物的多样性,而是校史馆自身所具备的多重育人价值,即陈列物背后所承载的意义。不同类型的场馆资源所具有的差异化发展价值,需要教师适时地融入课程教学之中。我国当前实施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学校层面的课程开发为教师课程创生提供了广阔空间,由此教师可根据课程实施的需要开发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以促进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学校发展过程中的课程教学改革,是教师当前进行教育变革与创新的重要参照,校史馆内部关于历年教学创新的材料,能够为教师的资源利用与开发提供直接参考。对校史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校史馆课程价值的彰显。

3.学校永续发展的动力系统

中小学校史馆作为学校永续发展的动力系统,应充分关注陈列物所具备的精神文化层面意义。对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是校史馆育人价值的根基,地方文化的融入是校史馆育人价值实现的必要抓手,而本校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是校史馆内部活动展开的重要依托。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是办学理念、课程制度、教学变革等多方面的系统发展过程,是着眼于学校历史、现实与未来发展的重要决策过程。“任何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历史,不同的学校由于其区域性等因素所致,存在文化背景、历史和传统的积淀、办学条件以及教育教学资源等多方面的差异,办好一所学校不应该也不可能有统一的标准或模式”[5]。尤其是当前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之下,学校教育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转型,不再关注场馆或设施的横向扩展,而更加关注其价值的深度挖掘与实现。校史馆作为中小学必备场馆,从表面而言似乎只是记录学校的过往发展过程,然而其本质则是学校发展的动力之源,为学校发展规划提供经验和教训。校史馆是总结学校发展历史得失的重要场所,以其多元化的资源助力学校发展。

三、中小学校史馆育人价值的实现路径

致力于学校特色文化、教师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校史馆,不能局限于场馆内部活动育人,更要立足于学校发展实际探索多元化育人路径。

1.活化场馆资源,注重学生体验

中小学校史馆理应面向学生独特的学习履历,关注学生体验到的价值,让校史馆的资源真正转化为学生的成长资源。学生是校史馆育人价值实现的重要主体,应当重视场馆资源与学生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以教育视角进行中小学校史馆内部展品设计以及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校史馆内部展品及活动设计应当从学生认知水平出发,使其在参与中实现意义增值。首先,中小学校史馆建设过程中应关注学生当下正在经历的学校生活,即学校活动的开展是否与学生成长紧密衔接。其次,面向学生的学校生活体验意味着超越平面的文字性课程记录,超越对于文本材料的简单描述,走向学生个体对于学校文化的深度理解和认知,关注学校生活之于学生的深层体验,并将其呈现在校史馆内。校史馆之于学生深层体验的关注,不仅体现在其细节设计上,同时应当体现在其对于整体学校活动设计的关注上,将学生在本校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活动履历收藏并记录于其中。

2.明确任务导向,拓展发展资源

“发展资源是对学生的身心素质形成与完善具有促进作用的存在”[6]。发展资源仅仅意味着事物所具有的发展可能性,而不等同于事物本身的实际发展。校史馆内部的活动,首先应准确定位活动目标与形式,并基于此思考活动的展开方式和任务导向,以多元任务促进学生的素养形成。例如,可以学校的作业变迁为研究主题,引导学生探索学校历史上的作业本类型、作业的主要形式,采访身边的校友了解学校发展过程中每个阶段作业的不同内容和形式发展。中小学校史馆育人价值的实现,应当激活教师的课程资源观,促使教师将校史馆作为课程或教学资源开发的重要源泉,鼓励教师挖掘校史馆内部多样化陈列物的育人价值。一方面,从学校层面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唤醒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增强校史馆管理人员与学科教师在育人层面的对接,使校史馆资源最大化利用。另一方面,鼓励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将校史馆纳入其中,有助于教师资源观的优化及学校课程建设。面对校史馆内部多样化的课程资源,并非要求教师挖掘每一项陈列物所具有的课程价值,而是指教师依据实际课程实施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课程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发挥校史馆最大化的课程价值。以任務为导向,明确发展目标,使资源在运用的过程中不断与个体经验相遇,生成全新的经验或意义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

3.优化内部陈设,实现育人价值

“校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在德育、美育等方面的育人价值不言而喻”[7]。校史馆的育人功能体现在通过学校记忆对处于其中的人进行陶冶。教育记忆史视角下的校史馆,要求超越场馆的实体性存在而生成多元化与个性化记忆。校史馆内部的陈列物是学校的记忆,更是留存在个体脑海中的独特记忆。校史馆不是孤立存在的,理应为学校整体建设提供多样的资源支持和空间支持,尤其是为学校特色课程的建设提供丰富的资源。育人价值的达成需要对校史馆内部资源进行整合,厘清校史馆存在的根本价值以及与学校主体发展之间的联系。内部陈设的优化,一方面体现为馆内藏品与展品的筛选。对于内容的筛选,应当基于学校发展的根本目标与基本方向,基于校史馆自身的内容定位,制定合理的尺度和标准对于进入场馆的资料进行整合。另一方面则是内部陈设的格局,即整体空间布置、物品的摆放顺序、基本参观顺序等的制定,关注空间的宜人性与亲人性。尤其是校史馆内部年代较为久远的藏品,可在简介时与当下生活相联系,体现历史与现实之间的一脉相承,使学生理解学校文化的传承之意义。定期更新展品,设置不同的主题以统合素材内容。

参考文献

[1] 刘大伟,周洪宇.教育记忆史:教育史研究的新领域[J].现代大学教育,2018(01).

[2] 王乐,涂艳国.场馆教育引论[J].教育研究,2015,36(04).

[3] 约翰·杜威.我们如何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 段兆兵.课程资源的内涵与有效开发[J].课程·教材·教法,2003(03).

[5] 谢利民.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实施与评价[J].教育研究,2008(02).

[6] 陈佑清.课程即发展资源——对课程本质理解的一个新视角[J].课程·教材·教法,2003(11).

[7] 马建堂.校史文化建设中档案的价值及开发利用[J].教学与管理,2018(15).

【责任编辑 郑雪凌】

作者:杨莹莹

第2篇:谈高校筹建校史馆的意义

[摘要]本文从江苏理工学院校史馆的筹建谈起,介绍了校史馆建设的作用和意义,阐述了高校校史馆建设对档案工作在丰富馆藏、档案资料的价值挖掘、规范档案管理等几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高校;校史馆;意义

江苏理工学院自1984年筹建,至今已走过30多个年头,在此期间,学校几经变迁,几易其名,2012年11月,定名为江苏理工学院。2015年,为反映办学的艰辛历程,展现办学特色,学校决定筹建校史馆。笔者从筹建的实践中感到,建立校史馆不仅能展示学校的办学历史,回顾和纪念学校所走过的峥嵘岁月,更对档案工作有着积极深远的影响。

一、校史馆是体现学校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窗口,是学校对外宣传的重要平台

校史馆以本校师生为日常主要的观众和参观对象。通过丰富多彩的图文、实物展示,以办学的历史脉络和特色为主题,激发师生“知校、爱校、荣校”的情感,把握学校铁办学特色和专业特点,激励学生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教育师生为学校的改革作贡献。同时,发挥其社会宣传功能,通过校庆、学生开学、友人来访、兄弟院校交流等活动,宣传弘扬学校的办学特色,悠久历和文化底蕴,加深社会对学校的了解,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获取更多的社会支持。

二、校史馆是校园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础,高校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肩负着文化传承创新的神圣使命,高校档案记载了高校多年的办学条件历程,如何从高校发展的历史档案中寻求文化的沉淀,展示其历史的痕迹,校史馆的建设发挥了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史馆记载的是一所学校创设、变迁、发展、壮大的历史,是校园文化的溯源及载体,是学校应当倍加珍惜、永存传继的精神财富。通过校史馆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学校传承和发扬优良的办学传统,有利于学校不断积淀和充实校园特有的文化内涵,从而使学校形成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校史馆通过图片、视频、文字及实物等生动直观的形式,再现了学校的办学宗旨,校风、校训,弘扬了学校的传统文化,精神风貌和办学特色,通过向师生展示学校创办和发展的艰难历程以及教学、科研的丰硕成果,向校友及师生传递着正能量。让他们不仅了解学校的文化内涵,还会自觉地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和工作习惯。只有这样,为人师表的教师才会更加敬业爱岗,为祖国培育下一代更加尽职尽责;青春年华的学生才会品学兼修、更加志存高远、努力奋进。

江苏理工学院虽然不象一些百年高校,拥有悠久的历史,但历经三十年风雨,也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大学精神和文化。学校始终坚持“学校有特色、专业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办学理念,按照“以人为本,注重能力,分型培养”的人才培养原则,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校秉承“厚德、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教导师生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品格和良好修养。

三、校史馆的建立是丰富高校档案馆藏的重要途径

校史,即学校的历史沿革,校史馆的建立,离不开大量夯实的校史资料为支撑,为此学校开展了多种渠道的收集工作。通过网络公开征集、成立校友会,拜访退休老同志等形式,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大大充实和丰富了档案馆藏,弥补了原有实物档案不足的现状。比如,有校友提供了学校从常州职业师范学院,改名为常州技术师范学院、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到现在的江苏理工学院各个时期的校徽、第一批毕业生的毕业证书和成绩单,校友聚会的照片,后来合并的原江苏省会计学校的毕业生提供了会计专业的教材,会计作业分录纸等教学用具。退休老同志提供了学校创办初期的教案、讲义,有价值的证书、奖品、奖状以及学校旧址的建设物、设备等历史照片。这些珍贵的照片、实物,真实地反映了学校历史发展、变迁历史面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四、校史馆建设是规范高校档案管理的助推石

校史馆的建设,除了通过网上发布征集、成立校友会,及向广大师生等多种形式收集各种反映学校发展历史的照片、实物、文件材料外,更加离不开对高校档案馆藏信息的深入的挖掘和开发。

在江苏理工学院校史馆的筹建中,筆者作为档案馆工作人员,通过对档案的整理挖掘,向校史馆筹备小组提供了大量珍贵的文字资料和照片。例如,学校经历三次更名,两次并校,各个时期各个校门的旧址照片;学校召开历届党代会,校代会的照片;学校杂志创刊号;历届毕业生合影;历届领导班子更替,组织机构的增设变更材料;学科及专业设置发展变化的材料,学校在各级各类报纸上刊登的报导;学校及师生员工获得的重大荣誉证书;重要领导的题词;并校照片以及能反映学校各个时期在党建、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校园文化、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进步和发展的数据、文字、声像材料。这些宝贵的材料真实地再现了学校从筹建新校,艰苦创业到探索发展,强化特色,努力奋进,质量立校,提升内涵,转型发展的艰辛历史,充分反映了学校的办学历史沿革、发展历程、办学特色和主要成就。

在校史材料的搜集过程中,也出现了少量资料查找不到的情况,比如第二届党代会的照片居然在照片档案中是个空白,虽然后来通过个人征集找到了,但也让我深深体会到,收集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学校发生的重大事项,一定要注意及时收集归档,否则一旦缺失,会造成永久的遗憾。另外对于照片档案的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对近年来的数码照片进行编号著录外,更要启动对历史照片的数字化工程,保护历史照片,特别要注意的是照片档案文字说明的填写,一定要力求准确真实,要能完全地反映照片信息。包括事由、时间、地点、人物、背景、拍摄者六项要素。否则在使用时会照成查找困难,主要人物无法辩识的情况,影响照片档案的利用。

五、校史馆是高校档案工作获得生机的有利途径,开辟了档案信息为学校、社会服务的新窗口

高校档案馆室收集存放的是学校从事教学、科研、党政管理以及其他各项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处理、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记录。作为一所高校发展历史的积淀和原始记录,是高校科学文化知识存在的重要形式,具有与生俱来的文化内涵与品格,构成了校园文化传承和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文化财富和高校整体文化的基石,是加快知识创造、文化信息传播的重要资源。而这些资源更多是隐性的,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宝藏,等待着我们去开发和利用。而校史馆的建立刚把这个宝藏显现在人们的面前,通过提炼、加工,有效地对馆藏档案进行了整合、编研,从而使档案管理“深化”,使档案资料“活化”,更直观地将有价值的档案信息通过陈列、展览等形式,面向大众,改变了人们心中对档案的传统形象,掀开了档案的神秘面纱,最大化地发挥了档案的价值。档案的开放和利用形式不再简单地拘洗于提供纸质书面的材料,它可以更为生动、形象,档案馆室也不再是简单的收集和利用,而且,通过校史馆挖掘、展示,实现档案资源的信息共享,通过校史馆这个平台让学校对档案工作有了新的认知,为档案工作赢得了重视和认可,也打开了档案工作的新局面,开辟了档案信息为学校、为社会服务的新窗口,使高校档案工作获得了生机活力。

综上所述,高校校史馆是记录历史、传承校园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是编研校史的重要机构,是学校对外宣传的重要平台,是丰富档案馆藏的重要来源,是档案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作者:陆静一

第3篇:校史馆建设如何积累档案资料

近年来,校园文化建设已成为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而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校史馆,它的建设已越来越引起各学校的重视。以省一级重点中学温岭市新河中学为例,就学校校史馆建设过程需要注意的几个环节与广大读者交流。

一、校史馆建设意义

(一)师生教育意义

校史馆作为学校的重要文化聚集地,通过大量照片、文献、实物的展示,生动直观地向人们展示了该校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内涵,体现学校优良传统,让师生深刻感悟到学校发展历史的沧桑与荣耀,增强教师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铭记历史,珍惜当下,从而激发学生爱校荣校的高尚情操。总而言之,它是激励师生共同成长的重要土壤,更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

(二)对外宣傳意义

校史馆就是学校的一个展示窗口。来校考察的上级领导、国内外来访者可以通过这个窗口在短时间内能够鲜活地全面地了解学校教师的精神风貌,体会该校的历史发展和文化精华。通过校史馆还可以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树立学校的良好形象,不断提高学校知名度。

二、校史馆建设积累档案资料注意点

(一)突出个性,显示特色

以特色求发展是当代学校共同的发展趋势。校史馆是学校发展历史和文化灵魂的浓缩提炼。不同的校史馆就是一部不同的学校历史记录片,它把该校的历史风貌、发展特色、文化传统通过精炼的文字图片展现出来。因此校史馆在建设过程中要坚持“突出个性、显示特色”原则,在积累资料的过程中尤其要注重能够反映学校独特内涵和显著办学特色的档案资料的搜集,可以是学校的教学硕果、德育成果,也可以是校园文化、创新活动等。新河中学的校史馆就围绕“特色鲜明的乡村名校”这一原则建设校史馆。新河中学在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形成了“以人为本、精神关怀、走人文特色”的办学理念。校史馆中根据新河中学独特的人文特色,在展览中突出了人文主题。人文主题分为校园文化,人文环境和先生之风三个板块。校园文化板块展示的有:《新中教育》和《启明星》等校园期刊,获全国校刊评选一等奖,《启明》文学社跻身全国优秀文学社百家之列。记者部部刊《记者风采》,老中青会刊《华砚湖》《文笔塔》《翼然亭》这些刊物成绩斐然。人文环境板块主要以图片形式展示:明代抗倭名将张元勋的文笔塔,戚继光抗倭古城墙,壮丽的清代摩崖石刻,儒家箴言石刻,求真厅,先生居,汗牛栋等。先生之风板块则体现了“先知”、“先哲”、“先行”的内涵。展出了一代代名校长朱文■、叶如兆、黄道元的语录,一代代老先生王希贤、梅其昌、邱绍宏的先进事迹。

(二)尊重历史、重视修史

“国以史明鉴,校以史明志”,校史的编写是校史馆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记载了一所学校的创立、变迁与发展。编史时尤其要注重:①尊重历史,实事求是。校史是学校发展历程的反映与总结,可以说是学校一部生动感人且有教育意义的历史教材。它必须建立在求真求实的基础上,不得有虚假的成份,要充分保证其科学性。②建立多渠道征集机制。校史征集是一项基础、艰巨的工作,系统全面地收集学校各方面历年来的大量信息,要求编写者对学校的历史文化发展做出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为了真实地还原历史,确保其完整性,就应从多种方式、多个途径、多种渠道进行搜集。在充分利用本校档案馆的基础上,可以通过调查走访和座谈回顾的方式,让校友口述史料;可以向校外图书馆、档案馆等征集史料;还可以通过网络、新闻等媒体搜集史料。③注意写作方式。校史最大的特点在于真实地还原学校的发展史,它不是文学作品。在编写时要确定主线、重点和亮点,采用陈述方式,不作理论探讨分析,无须追求华丽辞藻和优美的语句,也不要面面俱到。

(三)注重人物、影像、实物档案的征集

校史馆能否吸引参观者的眼球,图片、影像、实物档案的征集尤为重要。他能补充文字本身的不足,能更直接、真实、全面、动态地记录历史,可以说是最形象鲜活地历史记忆。它们的直观清晰地展示会使人感同身受,使参观者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张旧照片,一个实物往往能打动参观者,触及他们的内心,更具有说服力。新河中学校史馆收藏的照片档案共计200余张,最早的是1937年丁天杰、王英才等冒着抗日战争爆发的恶劣环境,在新河设立上海育青中学温岭分部的照片,还有展示了中科院院士闻邦椿、著名画家王伯敏、国家电力高级工程师周小谦等66位杰出校友的照片。实物档案展出的“全国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体育工作先进集体”和“乡村名校”也是展陈的一大亮点。

(四)充分利用数字化网络平台

首先,由于学校校史馆会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势必有大量的史料不能在实体校史馆展出。因此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校史馆数字化网络展示平台,向校内外多方位、多渠道展现学校的发展和文化内涵,也可以避免实物原件的磨损,扩大学校史料存储量。其次,校史馆数字化网络平台因具有独特、新颖的特点,工作人员可以随时更换空间设计模板,采用多样化的展现模式,令参观者耳目一新,更具有观赏价值。近年来,一些条件较好的校史馆利用数字多媒体技术:数字光影沙盘、高清立体投影、地面互动系统、互动翻书系统等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展示效果。

参考文献:

[1]翟红.校史馆建设之我见.《北京档案》,2008-06

[2]刘海峰.中国高校校史确定的原则与标准.中国高教研究,2004(1)

[3]黄牡丹.校史馆建设及其功能发挥.《浙江档案》,2013-02

作者:应静晨

第4篇:校史馆解说词(现用)

校史馆解说词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大家好!欢迎莅临参观四川师范大学校史馆。

校史馆坐落在我校成龙校区的标志性建筑----图书信息中心大楼一层的西侧,面积大约600平米。

校史馆于2011年10月落成,它承载了学校67年来的历史记忆和对未来展望。

校史馆大门是以峨眉山和岷江为背景的仿石材浮雕,寓意学校地处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四川。大门外右侧是《校史馆志》,简要概括了学校的历史来源及变迁情况,介绍了学校建设校史馆的旨趣所在。

现在让我们走进大门,这是校史馆的序厅。正对我们的雕像是我校办学事业的开创者们。中间这位是川北农工学院的创办者、首任院长、原东北大学理工学院院长李季伟教授。在他右边这位是川北农工学院的代理董事长龙杰三先生。同他们在一起的是川北农工学院的董事会主要成员。雕像最后一排,两个学生模样的人,是我校的首届毕业生代表。

雕像前面是狮子山校区和成龙校区的沙盘。这是学校的两个主体校区,校园面积近3000亩。

好,请大家这边看。大学之大,在于精神之立。文化是大学之魂。四川师大诞生于战火纷飞年代,成长于百废待兴之时,发展于改革开放之际。《师大赋》是由文学院教授吴铭贤所撰写。数十载的风雨兼程,四川师大熔铸形成了“重德、博学、务实、尚美”的校训,“励志笃行、止于至善”的校风,“学高身正、善教敬业”、“求真循理、慎思知明”的学风,“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师大精神为支撑的师大核心价值理念。(进门左侧)

接下来是“如歌岁月”,各位这边请,是对我校办学历史的一个简要展示。首先是历史沿革,川北农工学院于1946年成立以来,学校几经更名,经历了私立川北大学、公立川北大学、川北大学。在1949年5月,西山书院并入私立川北大学,并于同年10月,独立为私立川北文学院。到了1950年7月,私立川北大学和私立川北文学院,两校合并,组成公立川北大学,而后,去掉公立二字更名为川北大学。1952年,在川北大学的基础上,合并了川东教育学院,四川大学师范学院、华西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系,改称四川师范学院。1985年,四川师范学院经国家教委批准正式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1999年,成都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并入我校,成为草堂校区。2003年,成立了四川师范大学东校区。2008年,成龙校区正式启用。形成了一校四区的办学格局。

其次是学校历任主要负责人和现任领导的照片,以任职时间为序。(介绍李季伟、杨志农、周介铭、高林远。需要了解的:杨志农,清华留美归国的农学博士,后担任四川农学院首任院长。段可情:后担任四川省文联副主席。贾子群:曾担任川北行署文教厅厅长。)

第三是校址迁徙。川北农工学院的前身都使用虚线、空心圆。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大学由沈阳经北平、开封、西安、最终迁址四川三台。1945年日本投降,东北大学迁返回沈阳。1946年李季伟等人在东北大学三台原址上创建了川北农工学院。1950年迁址南充。1956年迁址成都,发展形成现在的四川师范大学。

这是川北农工学院、川北大学、四川师范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四个校牌,反映学校发展史上最重要的四个时刻。校牌下面对应的是校印。

请大家随我穿越时光长廊。我们的脚下是我校发展的一些重要历史时期,与之对应的墙上,是一些重要的历史图片。

穿过时光长廊,是“领导关怀”,分为沐浴春风和翰墨寄情两部分,收录了一些省部级以上领导视察我校或接见校友的照片,以及一些领导、专家的题词。(介绍张澜、胡耀邦视察的图片国家级领导人可选介,暂略)2002年四川省委书记周永康、省长张中伟、率领省委、常委领导参与我校校庆活动和我校领导、专家的合影。

下面的这个部分,是对我校办学历史分时期分阶段的一个详细展示。

首先是艰苦创业期。

一是“烽火岁月,学脉流衍”:1938年-1946年。 四川师范大学与东北大学有很深的历史渊源。(1923年4月26日,东北大学创建于沈阳。前两任校长由奉天省长王永江、刘尚清兼任。1928年8月16日,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刚刚过去两个多月,身负国仇家恨的东北保安委员会委员长张学良继任东北大学校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一夜之间占领沈阳。东北大学,被迫走上流亡之路。东大师生先到北平、后迁开封、西安,南下三台,终于稳定下来。 在三台这座川北小城,东大度过了8年时光,东大师生直面困苦,笑对艰难,追求学术发展,传播进步文化,三台小城,平添万千气象。为川北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揭开了四川师大办学的历史篇章。

二是“薪火相传,弦歌不辍”(1946-1949)

1945年8月10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东北大学迁返势在必行。川北高等教育顿时空虚。东北大学三台校舍和校具,足可供一千余师生员工之用,废弃可惜。(面对这一情况,时任四川省参议会参议员、东北大学理工学院院长的川籍教授李季伟在《国立东北大学迁移后三台高等教育当如何调整刍议》一文中指出:“唯有继东北大学而兴办单独学院,乃能得相当之解决。”此文发表于《川北日报》,引起各界人士关注。)1945年12月,在四川省参议会第一届第一次大会上,李季伟联合罗忠恕等12名参议员提出了“设立川北农工学校”的提案,并获得通过。1946年4月15日,四川省第12行政专员督察区召开“教育视导会议”, 决议成立川北农工学院“筹备委员会”,并公推第12区专员程厚之主持筹备。1946年5月4日,程厚之召集川北各县地方士绅数十人,召开筹备川北农工学院座谈会。会议决定公推第12区专员程厚之为筹备会主任,三台县长李劲夫、三台县参议长龙杰三为副主任。会议聘李季伟为院长。筹备会于“三十五年五月十六日(指1946年5月16日)在三台县参议会设立学院(指川北农工学院)临时办事处,并定是日为学院成立纪念日。”这也是我校以5月16日为校庆日的缘由。

值得注意的是,我校从创建之初就是一所本科院校,招收了5个本科专业;而且是面向全国招生,首批报考学生来自20个省共4289人。从我校创建的初衷可以看出,就是紧扣地方经济建设,尤其是促进地方的农业工业发展,具有极强的社会使命感,(正如李季伟所说,利用原东北大学羁留的校舍校具,续办高等学校,使“川北一带工业、农业科学化、近代化,推动生产的发展与提高”。)这里展示的是川北农工学院的入学志愿书和入学保证书原件,上有这么一段话:“入学后愿遵守学校一切章程及临时校令,专心循序修业在校外愿束身自爱,势不玷辱校名”,这相当于学生的学风承诺书,对于我们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三是“学院改大,由私而公”(1949-1952)

学院改大这个提法在当时是个特定词语,指由学院改为大学。如川北农工学院董事会宣言中就提出,非改大不足以适应川北高等教育也;非改大不足以稳定现在所设院系也;大学经费设备无虞匮乏也。由私而公主要是指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与川北文学院合并,由私立性质改为公立。

川北农工学院发展很快。学校董事会和川北各界有识之士为了多培养建设人才,筹备扩充学校,申请改为大学。(1948年11月1日,川北农工学院召开第五次董事会扩大会议,成立了“私立川北大学”董事会,共同推举川北农工学院董事长徐堪为川北大学的董事长,三台县参议长龙杰三代理董事长。)1949年5月,川北农工学院正式改为“私立川北大学”。(当月,西山书院院长伍非百,派张静虚代表西山书院列席川北大学董事会,建议以西山书院为基础设立文学院,作为川北大学的组成部分。10月,文学院从川北大学独立出来,更名为私立川北文学院。)由于当时政府要求大学必须有3个学院以上,每个学院有3个系,所以学校在原有7个系的基础上,吸纳了西山书院,新增设了中国文学系、哲学历史系。

伍非百(1890-1965),四川蓬安人,著名墨学家。曾任成都大学(四川大学前身)和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前身)教授。1943年创办西山书院,1949年5月,西山书院并入私立川北大学,成为私立川北大学文学院,后脱离,更名为私立川北文学院。1950年7月,再次并入川北大学,伍非百任川北大学校务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哲学历史系主任,后任四川省图

书馆馆长。

我校历史上师资力量较为雄厚,1950年就有教授34名,还制定了比较完善的教师聘任制度,吸引了大批的人才。其中就有清华留美归国的杨志农博士,曾任四川大学校长的王宏实校长。大家注意看这张教职员工的合影,既有穿西服的,也有穿长袍的,穿西服的基本都是留学归国的进步人士,可见当时学校兼容并包的开放办学特征。

旁边这个茅草棚,是当时艰苦岁月里教室的真实写照。 1949年12月30日三台解放。(1950年1月2日,川北人民行政公署副主任秦仲方来到川北大学,宣布接管。)1950年7月15日,川北行署文教厅厅长贾子群代表川北行署正式接管私立川北大学与私立川北文学院,并将两校合并,组成“公立川北大学”。学校8月迁到四川南充小西街。

在我校的发展过程中,得了时任川北行署主任胡耀邦同志的高度重视。他多次来学校视察,并就学校的迁址、办学等问题给予了具体的关心和指导。他提出三个原则:第一,亲密地、紧紧地团结起来;第二,不看牌子看货色;第三,对两校学生同等对待,一律参加甄别考试。这一指示,有力地促进了并校、迁校工作的顺利进行。

这是胡耀邦同志视察川北大学时和少年儿童一起的合影。这是学校迁至南充小西街时,川北大学的校门、校牌、校印以及教室。

1952年-1985年是我校的曲折发展期。

1952年到1956年期间,学校还在南充。1952年暑假,全国开展学苏联,高等学校院系调整。10月,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部,决定“川北大学自一九五二学年度开始改为师范性质的高等学校,迁入川北人民行政公署原址,原校名撤销,改称‘四川师范学院’”。 四川师范学院是以川北大学文、理专业及川东教育学院等为基础,合并四川大学师范学院、华西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系及相关教师组建的。原川北大学的工科专业分别并入西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在院系调整过程中,相关的教师也随之调入我校,有华西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罗忠恕。他曾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哲学顾问,这是他与爱因斯坦的合影。这是重庆师院的教育学家朱炳乾教授。以及晏阳初(看图介绍)

(川东教育学院前身是1940年晏阳初创办于重庆的“私立中国乡村建设育才院”。 1945年扩充为“乡村建设学院”,1950年12月1日由重庆军事管理委员会接管,1951年2月更名为川东教育学院。该校的各种档案现藏于四川师范大学。)乡村建设学院的创办者是享誉世界的平民教育家晏阳初,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回国后献身于平民教育事业。1943年,晏阳初与爱因斯坦、杜威等被膺选为“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的十大伟人”。

(四川师范学院自建立后,以培养教师为使命,一直重视把高师教育与中学教育实际相结合,收效显著。1956年4月29日,《光明日报》发表了我院《联系中学教育实际的经验》一文,并配发《高等师范学校必须面向中学》的社论。)

第二个阶段是1956-1966年

1956年8月,四川师范学院由南充市西迁至成都狮子山。原校的专修科各专业留原址,成立南充师范专科学校(按:1958年后改为南充师范学院,现改名为西华师范大学)。本科部分,包括中文、历史、数学、物理、化学5个系全部迁往成都,校名仍为四川师范学院。刚搬到成都时,真可谓是白手起家,百废待兴。当时条件十分艰苦,校舍也很简陋。(看图,看雕像)这个雕塑就生动的表现了当时师生克服困难,艰苦建校的情景。雕塑后面的背景是70年代狮子山校区的全景图。

第三个阶段是文革时期。大家都知道,1966-1976年,(我国经历了“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这就是“文化大革命”。)文革十年,我国经历了一场浩劫,在这场内乱中,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遭受到严重破坏,教育界更是成为重灾区,我校自然也不能避免。学校在沉重政治压力下仍坚持办学,教学和科研事业在艰难中前行。其间,1966—1971年,四川师院整整6年没有正式招生,在校学生主要从事“学工学农学军”活动。在这一时期,川师学报创刊。1972年,学校组织专业

教师编纂《汉语大字典》。

(看图说话,暂略)

第四个阶段是1976-1985年。“文革”结束后,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政策,开始将主要精力放到教学科研上,办学工作逐步迈入正轨。1977年恢复本科招生,1978年学校被确定省重点高校,197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

(看图说话,暂略)

好。下面就是我校发展的第三个时期:开拓进取期。

1985年6月28日,经国家教委批准四川师范学院正式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由此翻开了发展史上新的一页。学校立足于强基固本,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加强科研工作,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发展成为一所文、理学科比较齐全的多科性师范大学,逐步建立起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的办学体系,为此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看图说话,暂略)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深入学习,认真领会讲话精神,提出了“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更好地发展”的办学思路,逐步形成一种多元化办学模式,使学校发展实现了重大跨越。在全国尚未明确高校扩大招生规模的时候,我校先行一步,在不断改善学校的软、硬件环境的前提下,稳步扩大招生规模。在学科建设、专业结构上,学校也适时进行了调整。为了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学校适时改变原来单一的师范专业,发展了一批适应社会需要的非师范专业。学校在调整专业结构时,又把主题放在发挥师大自身的优势上,重点加强了师范教育学科的建设,使学校发展成为以教师教育为重点和特色的综合性大学。

(看图说话,暂略)

2004年5月,学校召开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大会确定了“把我校建设成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内知名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学校以坚持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质量求生存,立足于教师教育的主要办学特色,走上了一条注重质量、效益的内涵发展道路,学校建设和发展迈上了崭新的台阶。

2006年2月,我校被批准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06年11月,我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2008年8月成龙校区正式启用,学校形成了以狮子山和成龙校区为主体,一校四区的办学格局。2011年学校制定了《四川师范大学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纲要》,确立了把我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

(看图说话,暂略)

以上是我们学校的一个发展脉络。总体来讲,学校在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可以说,与国同运,与时俱进,既经历了曲折和磨难,也经历了教育事业的奋进和跨越。

下面一个版块是“办学成就”。 主要反映学校教学科研等主要领域近十年来的办学成绩。由于我们学校主要是以本科教学和基础研究为主要特点的大学,没有太多的实物展示,主要是以图片的形式展现。

学校始终坚持“人才强校”,外引内举,注重培养,造就了一支发展潜力大、职称结构好、学历结构合理、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教师队伍。

(看图说话,暂略)

建校以来,四川师范大学经历了地方综合性高校,单一性师范院校,以文理为基础、师范教育为重点、师范与非师范教育协调发展的师范大学和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师范大学四个阶段,本科专业也由最初的4个发展为2011年涵盖文学、理学、教育学、历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农学等九大一级学科门类、27个二级学科类的70个专业,成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力量。

(看图说话,暂略)

学校研究生教育始于1979年,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于1996年获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成为全国第二批、四川省第一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2006年被批准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近年来,我校通过整合学科力量、完善学科结构,逐渐形成

了以教师教育学科为鲜明特色、以文理基础学科为显著优势、基础性学科与应用性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总体格局;形成了学科门类较广、体系较为完整的研究生教育体系。目前,学校共有博士、科学硕士、教育硕士、高校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同等学力攻读硕士学位等五类研究生近4000余人。现有博士生导师23人,硕士生导师398人,外校兼职硕士生导师100余人。

(看图说话,暂略)

四川师范大学以传统优势学科为龙头带动全校科研工作的开展,以服务于地方经济文化需求形成科研新的增长点。迄今为止,在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科研获奖、科研经费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突破,基础研究成效显著;拥有了一支发展潜力大、学缘结构良好、学位结构合理的科研队伍,形成了“全员参与、优化组合、分层资助、重点突破”的科研创新发展模式。

(看图说话,暂略)

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发展的政治保障。近年来,学校党委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为重点,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领导学校科学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校务公开和依法治校工作深入推进,管理和服务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惩防体系和党风廉政建设卓有成效。

(看图说话,暂略)

我校共青团组织紧跟时代步伐,结合学校党政中心工作,在大学生思想引领、科技创新及创业、文化素质教育、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方面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看图说话,暂略)

我校1989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成为全国27所招收外国长期留学生的大专院校之一,同时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与世界各国高校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高校之一。现与21个国家和地区的54所高校和教育机构进行着广泛的国际合作,建立了42个国际合作项目,每年均有数百名留学生来校学习、培训,学生来源涉及欧洲、美国、日本、韩国及亚洲其他国家,国际交流的广泛性和深入性在四川省省属高校中名列前茅。

(看图说话,暂略)

四川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办学历史悠久,是四川省最早举办成人高等教育、最早举办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院校之一。我校1956年经教育部批准举办成人高等教育,1984年经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批准开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001年经四川省学位办审批、国务院学位办备案成立成人教育学硕士点,2002年开始招收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具有成人教育学硕士点、成人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包括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行业、协会认证证书在内的五大类数十种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和考试等多种教育层次和多种教育形式,形成了硕士教育、本科教育、专科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多层次、多类型的培养体系。

(看图说话,暂略)

学校紧扣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注重学校教学科研与区域经济社会互动发展,与地方广泛开展人才培训、合作开发、开展研究等方面的合作,加强了与基础教育领域的交流与互动。特别是在地震灾区教育重建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学校社会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

(看图说话,暂略)

建校以来,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办学保障体系渐趋完善,进一步拓展了学校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空间。

下面这个版块是我校办学特色的介绍。我校在六十五年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两个办学特色:一是始终坚持以基础教育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教师培养培训模式,形成了集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和研培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为地方教育事业培养培训了一大批高素质师资,形成了鲜明的教师教育特色。二是始终坚持以审美教育作为切入点,以美引善,以美启智,立美育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了鲜明的素质教育特色。

教师教育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在教师职前培养方面,我校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方向不动摇,根据基础教育发展

对师资的质量要求,不断调整培养目标,创新培养模式,优化培养方案,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强化实践技能,培养适应需要的高素质师资,形成了师范生培养的集成优势和鲜明特色。

(看图说话,暂略)

在教师职后培训方面,我校坚持以基础教育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师资培养培训模式,形成了集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和研培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为地方教育事业发展,特别是民族地区教育培养培训了大量高素质师资,体现出了鲜明的教师教育特色。

(看图说话,暂略)

在教育科学研究方面,半个多世纪以来,四川师范大学依托西南地区独特的生态系统和文化资源,研究四川多样化区域发展条件下教育的根本问题,为四川省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看图说话,暂略)

作为我国教育方针重要内容之一的“美育”,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学校以美育学校为载体,重视审美教育;以美学学科为支撑、提升审美教育教学质量;寓教于美,坚持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互动,在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中融入审美教育的理念。通过审美教育,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985年,我校秉承“重德、博学、务实、尚美”的校训,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为目的,创办了全国高校第一所以艺术素质教育为主要任务的校中之校——四川师范大学业余美校。1995年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美育学校。美育学校成立以后,整合校内、外美育资源,创新构建了美育体系,形成了以美引善、以美启智、立美育人的办学理念,有力地彰显了四川师范大学审美教育的特色。

(看图说话,暂略) 接下来是“桃李满天下”,主要是对我校各个行业的杰出校友进行了一个简要的展示。由于空间有限,所以选取了不同年龄,不同专业,不同行业的代表。六十五载薪火相传,二十余万桃李缤纷。累计下来,我校向社会输送了20余万毕业生,他们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各条战线上辛勤工作,以毕业生综合素质强、专业基础扎实、专业技能过硬、发展后劲足,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基础教育界广大用人单位的好评。由于我校定位是一所教师教育为鲜明特色的大学,我们的很多校友工作在教育战线上,我们也有意识地突出教育战线特别是基础教育界的校友。(介绍郭宏,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目前全国共有35人在国外被评为院士,我校就有郭宏。李言荣,2011年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看图说话,暂略)

最后这个版块是签名留念和未来展望。未来展望主要是展示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校史馆参观结束后,嘉宾和师生可以在电子系统上写下观后感言,签名照相留念,还可以把照片打印带走。各位领导、嘉宾,我的解说就到这里。谢谢。

第5篇:华农校史馆解说词

校史馆解说词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

大家好!欢迎来到华中农业大学校史馆参观. 进入校史馆首先映入大家眼帘的这副对联,上联是“凡民俊秀皆入学”,下联是“天下大利必归农”,这是清政府湖广总督张之洞在参加湖北省高等农业学堂的开学典礼上亲笔题写的,上联表达了他对教育的一种厚望,下联表达了他对振兴农业的一种期待。这副对联体现出他的一个重要思想,那就是“农业振兴,要靠教育,要靠人才”。今天我们仍然为此而不懈努力。

这个校史馆建筑面积560平方米,分为两部分,西面是第一部分“百年薪火”,展示的是我们学校从创办到1985年之前的历史;东面是第二部分“世纪华章”,展示的是1985年至今,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情况。

大厅正面的八个大家“勤读力耕,立己达人”,是我们学校的校训,它一直是我校办学传统和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巨大沙盘是我们学校的整体规划模型, 占地24平方米。 校园位于武汉市洪山区,占地面积近5平方公里,校园东部和北部是壮阔的南湖,校园南岸是野芷湖,北面这座山叫狮子山,三面环湖,背靠青山,是理想的教学科研园地。校园建筑总面积近95万平方米,按功能布局划分为五大区域。位于校园中部的是基础教学区。东部是大学生公寓区。南部是大学科技园区。西南部是教工住宅区及配套服务区。位于校园北部的是山体保护区。主楼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我们现在所在的校史陈列馆在这里。

现在,让我们从第一部分“百年薪火”开始。

这是我校的历史沿革表,漫漫百年历史有着清晰地发展脉络。1898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上书光绪皇帝,请求设立湖北省农务学堂,并得到了光绪帝的批准。湖北省农务学堂开创了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先河,也是华中农业大学的壮丽起点。这就是那份奏折的抄件。当时有许多著名学者来校任教,其中包括罗振玉先生,他曾任湖北省农务学堂的监督(校长)。而另一位大家熟知的《人间词话》的作者王国维先生曾任学堂译授(翻译)。学堂还聘请了十几位来自美国和日本的农学专家。学堂十分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这是当时学生在外籍教师指导下进行气象观测和蚕桑测验的实习报告。下排陈列的是反映我们学校重大历史变革的官方文件。

(农牧渔业部关于华中农学院改名为华中农业大学的批复)

(这三个单体模型:一个是抱冰堂,它是湖北省农务学堂的主体建筑模型;一个是湖北省立农院宝积庵校址校门和主体建筑模型;还有一个是狮子山校址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校门模型。)

1903年,张之洞按照中国第一个近代学制,癸卯学制对湖北省农务学堂进行改制,并更名为湖北省高等农业学堂。校址在武昌城北宝积庵。这是建设宝积庵校舍时所用的古砖(江夏县知县 邱芝芬承建 窑户李东恒) 。在学堂的开学典礼上,张之洞勉励师生要“手脑并用,知行合一,办好学堂”。

由于历史原因,学校几经变迁,六易校名。在接下来的讲解中,我会为大家一一介绍到。 1938年夏,抗日战火逼近武汉,学校被迫迁至湖北恩施五峰山,这是学校水陆两路西迁图。这些图片反映出当时学校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的情况。

因五峰山附近不适宜种植农作物,师生实习不便,学校从五峰迁往金子坝。 这是抗战时期缴获的日本兽医解剖器械。

1940年学校更名为湖北省立农学院。这是当时的院歌,歌词中“勤读力耕肩重任,立己达人图自强”不断激励着一代代华农学子。 因此成为现在华中农业大学的校歌,我校的校训“勤读力耕,立己达人”就出自于此。

湖北省立农学院院歌词作者是时任学院国文教授朱再庵,喻宜萱作曲。喻宜萱生于1909年,是我国著名声乐家、音乐教育家,《康定情歌》《在那遥远的地方》首唱者,她是当时公认的四大女高音之一,是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的首任系主任,曾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抗战时任湖北省立农学院音乐指导。 1948年 在湖北省立农学院广场公开演唱《康定情歌》,万人争睹,轰动武汉三镇。 这是她2006年元旦赠送我校的近照和签字。这是当年省立农学院校友会为筹集学术研究基金而举行的喻宜萱音乐会入场券。老人于2008年年初离开了人世。

(1945年,抗占胜利。湖北省立农学院迁回武昌宝积庵。 1949年5月6日,武汉解放。 1950年,更名为湖北省农学院。

管泽良、徐觉非先后任湖北省立农学院院长;更名湖北省农学院后,童世光任院长。 ) 现在向大家介绍的是我校另一支重要历史源流——武汉大学农学院。她筹建于1933年。这面墙展示的是当时的一些社会名流和知名学者的题词。其中有孙科 (孙中山的独子) 、 孔祥熙 (与蒋介石、 宋子文、 陈果夫兄弟合称“四大家族”。 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兼财政部长)、和陈诚(时任湖北省国民政府主席)等。

这俩边的展板上展示的是当时学校文体活动的情况。这盏煤油灯是在狮子山建校工地上使用的。

这是用狮子山工地上挖出的日本炮弹制成的台灯。 这是用 20世纪50年代教职工冬天办公用的火盆。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对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湖北省农学院和武汉大学 农学院整体合并, 以武昌宝积庵为校址, 共同组建华中农学院。 这是中南地区并 入华中农学院的院校和系科一览表。这是当时的一组教学、生产和生活的图片。 1954年,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袭击武汉,宝积庵校舍被淹。

经中央高教部和湖北省政府批准,最终定址于武昌南湖狮子山。

这是建校之初的狮子山,杂草丛生,一片荒芜,远离城区,交通不便。师生员工住在简易工棚中,克服重重困难,开展建校活动,在荒山栽种树苗,在泥泞中铺出道路,在乱石间修建校舍。 仅仅一年多时间,一座崭新的大学在荒山野地间拔地而起。

这是狮子山建校工地和建校劳动情况。 这是从宝积庵迁往狮子山的场景。 这是学校第

一、

二、三次党代会照片。

这张照片是学校的校门,拍摄1960年,徐特立为学校题写校名“华中农学院”。 著名书法家沈肇年为学校撰写的《华中农学院成就颂》。 华中农学院校报和学报也在此创刊。 1954年的教职工荣获的抗洪奖状。 陈文新给毛泽东写的信。

“中国保尔”吴运铎为华中农学院题词。

这是 1963届学生毕业文;这1964年录取通知书。这些是当时的教学科研设备。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受到严重冲击,曾一度停课。在长达十年浩劫中,广大师生忍辱负重,顶住重重压力,克服种种困难,坚持教学、科研、服务社会,在各方面做出了成绩。

我校的易伯鲁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淡水鱼类生态学家,当时他参加了武昌鱼的鉴定与命名。 下排陈列的是当时老师自己绘制的教学课件,当时的教学条件比较简陋,但可以看出课件制作的相当精美。右边是当时一位学生的论文,分为中英文两版,可以看到字迹相当工整,而且整个论文中没有一处涂改。

(这是文革期间我校重要科技成果,1978年全国和全省科学大会上获得奖励。 )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学校事业迅速恢复和发展:1977年,学校恢复全国统一高考招生;1979年被教育部、农业部列为首批全国重点院校;1981年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培养出新中国第一位农学博士孟金陵,第一位果树学博士邓秀新。 学校的发展历来受到各级领导的关怀, 这面墙上展示的就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为学校的题词, 这些领导人有国家主席李先念, 国家主席董必武,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等。 (李先念主席和董必武主席的题词是原作。江主席的题词是复制品,真迹在学校档案馆保存) 。

这些照片反映的是中央及省部级领导接见我校教师以及来学校视察的情况。 (陈耀邦部长来视察的照片。 胡锦涛主席听张启发院士关于发展生物产业的报告。 国务委员刘延东来校视察。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等。 ) 1985年, 华中农学院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 从此掀开了这所百年老校新的篇章。下面我们进入第二部分“世纪华章” 。

这一部分向大家展示的是我校1985年之后各项事业取得的成就。

2000年, 学校由农业部直属划转教育部直属;;2005年学校整体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行列。 2008年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悠悠百年史卷展开了一幅令人瞩目的华美篇章。

在这个展区展示的是我校110周年校庆的盛况。 (薪火相传,院士心手相印及原件,校友林) (一)师资队伍建设

这是我校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基本情况。 我校现有教授 255人,,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院士共 5人,美国科学家外籍院士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人,“千人计划” 2人。

(背面墙)这是我校的杰出科学家、知名学者及国家级专家。 (5位院士,以及章文才,刘后利教授, “千人计划”傅振芳,阮一骏) (二)学科建设

这是我校学科建设方面的基本情况。进入80年代以来,学校对学科设置和专业布局进行重大调整,形成了以农科为优势,生命科学为特色,多学科相结合,学科优势明显,新兴与传统学科交融的发展格局。

我校现有国家级重点学科 8个,省部级重点学科 36个。

根据美国数据库 2010年数据,我校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学2个学科领域进入国际前1%,数量在全国高校并列第 28位。

这张图展示了我校生物学科的发展历程。

(是 20年前学校为了支持张启发等海外归国的年轻教师开展科研而调集的全校最好的仪器)在大家右后方的这台仪器就是我校生物技术中心1987年刚组建时所使用的主要仪器,可以看出当时的实验条件是非常简陋的,但到2004年,该学科整体水平已跻身全国前列。名列全国高校第四位。

(三)科学研究

进入 80年代以来,学校把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相结合,围绕国 家目标,瞄准学科前沿,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提升传统农科,取得累累硕果,创 造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六个一”的标志性成果(一枝花、一株稻、一头猪、一支苗、一棵树、一粒豆) :杂交油菜、绿色水稻、优质种猪、动物疫苗、优质柑橘、试管种薯。我校被评为实施“ 863”计划先进集体,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

这张图表向大家展示的是1986年至 2005年,我校通过省部级鉴定的112个新品种。 我们看这里有几项代表性品种:这是转基因西红柿,是我国第一个商品化的转基因品种。这是生物柴油,是从油菜里提取的环保型燃料;这是BT农药,无毒环保。这是享有盛名的“华农甜玉米”系列品种;这是我校专家研发的转基因棉花标本。 (安全等级证书) 湖北省优质白猪,又称瘦肉猪,瘦肉含量非常高。 (四)教学改革

学校从80年代起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到90年代取得了丰硕的教改成果。这是刘后利教授主持的教改项目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这是傅廷栋院士主持的教改项目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这是李守经教授主持的人文社会科学系列课程改革,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出版白皮书向全国推广;学校大力建设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 11门,湖北省精 品课程 18门,这是部分精品课程网络课件截屏;(立项建设了实验教学中心 24个, 其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成为湖北省高校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名师带头搞教改,院士教授上讲台” ,这是傅廷栋和张启发两位院士为本科生讲课的情景。 校友区:

陈耀邦 -前国家农业部部长 甘霖—湖南省副省长

陈萌山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 农业部办公厅主任 王生铁,钱运录等 (五)人才培养

这就是“被誉为中国最著名的乡党委书记”李昌平,他是我校82届毕业生, 他曾致信朱镕基总理反映“三农”问题——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

我校一直秉承着百年的办学传统,鼓励大学生深入农村,积极开展社会实践,迄今为止,我校已经连续18年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这是经管土管学院 1999级经济学专业学生徐本禹,他志愿到贵州山区义务支教,当选 CCTV “感动中国” 2004年度人物。

这是动科动医学院 2000级动物医学专业学生赵福兵,他志愿服务鄂西山区,昏倒在讲台上再也没有醒来,被追授“湖北省优秀青年志愿者”,中宣部把这两位作为突出典型在全国进行宣传。

这一位是我校园林院 09级学生张瑜,他为救同伴不幸献出自己的生命,入选中国好人榜。 (六)重大典型

这块展板上是师生两代人,这是被誉为“中国柑桔之父”的章文才教授,他是我国果树学奠基人之一,,是首届中国工程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这是他的学生邓秀新,他在柑桔育种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他选育的一批优良品种在主产区得到广泛应用,覆盖面积达80%以上。

这是刘后利教授,他是我国“双低”油菜育种的开创者,他培养了一批杰出人才,傅廷栋院士和张启发院士就是他的学生。 傅廷栋院士发现的油菜波里马细 胞质雄性不育材料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并被广泛应用,到 1994年在国外育成、注册的12个油菜新品种中,有9个是利用“波里马”不育材料育成的。

这是傅廷栋院士教授1991年被国际油菜研究咨询委员会授予国际油菜科学界的最高荣誉奖—— GCIRG “杰出科学家奖章” 。他是该奖成立近 20年来国际上获奖6人中唯一的亚洲油菜科学家。

(七)国际合作与交流

这是自 20多年来我校主办或承办的重要国际学术会议情况。大家可以看到,随着我校科研实力的快速提高和国际影响的不断增强,我校主办或承办的国际学术会议的层次也越来越高。 我校代表中国成功申办了第十二届油菜大会、 第十一届国际柑橘大会。这是美国科学杂志主编布鲁斯艾伯茨来校访问的图片。

两边玻璃柜里展示的都是国外友人赠送我校的礼品。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和我校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我校正以更开放的襟怀走向世界,增进国际合作。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校史馆的基本情况就向大家介绍这里,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我校未来的发展目标是:到建校120周年,把学校建设成为整体水平国内一流,优势学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到 2048年(建校150周年) , 把我校建设成为整体水平国内一流,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开放性、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谢谢大家!

第6篇:深大校史馆解说词

深圳大学建校30周年办学成果展 解说词

(开场前言) 各位来宾:(可根据参观对象不同改换称呼)

大家好!欢迎莅临深圳大学建校30周年办学成果展现场。我是深圳大学XXX,很荣幸能够陪同大家一起观看展览。

正如深圳经济特区的成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篇宏大叙事,深圳大学的成长则是深圳改革开放的一段精彩章节,我们的办学成果展既是对深圳大学建校30年以来办学经验和发展成果的全面总结,也是对深圳大学和深大人艰苦创业、锐意改革、跨越发展奋斗历程的真实呈现。现在就请大家跟随着我一起回顾深圳大学30年的成长故事。 (引领嘉宾走至展馆前厅)

这里播放的是我们深圳大学的宣传短片,生动呈现了深圳大学的成长历程。深圳大学是一所“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她的诞生因为一个伟大的时代——改革开放,她的成长依靠一个杰出的城市——深圳。自1983年建校,到如今,深圳大学已经走过了30年的峥嵘岁月。30年来,她风雨兼程,以办新型高水平大学为己任,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紧随特区、锐意改革、快速发展,实现了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水平的快速提升,引人瞩目。大家可以驻足观看。

(指展馆前厅的树造型)不知大家是否有留意到,我们这个地方的设计是一棵树的造型。它的设计理念源于“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寓意,而且这是一棵抽象化的梧桐树。梧桐是凤凰栖息的地方,自古就有“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的说法,这也隐喻着深大的建设和发展汇聚国内外名师,吸引优秀生源。接下来在展区里面,我们还将看到一棵棵“硕果累累”的树。这上面有很多等边的立方体,这些“方方正正”的立方体,象征着深圳大学严谨的学术态度和优良的学风。

(引领嘉宾从左侧通道进入展厅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自强不息,其命维新——发展沿革 现在我们正式进入展区。我们的展览共分为十个主题版块,通过照片、图表、实物以及视频、电子相册等多种形式,从不同侧面展现深圳大学的成长足迹。现在让我们从深圳大学的发展沿革开始,走近她,了解她。

1983年,深圳经济特区刚刚创立,百业待兴,特区人高瞻远瞩,提出要创办一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大学”。是年3月,市委市政府选址后海湾桂庙地段,划地1500亩,成立筹备委员会,创建深圳大学。由此,深圳大学应运而生,当年筹建、当年招生、当年开学,创造了高等教育史上的“深圳速度”。

(指版面1-1小平同志照片,重点介绍)这是1984年1月,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视察深圳经济特区时的照片。当时经过南山粤海门,陪同的市委领导告诉小平同志,说这是深圳大学的校园,春季动土,秋季入学。小平同志听后,特别嘱托“要办好深圳大学”。这一年年底,时任深圳市委书记、市长梁湘同志带着深大秋季开学的录像到北京向小平同志汇报时,小平同志赞叹:这就是深圳速度! 深大初创,名校援建,名师云集。当时北大援建中文、外语学科,清华援建电子、建筑学科,人大援建经济、法律学科,学者汤一介、计算机专家杨金标等一批知名学者、专家也齐聚深大。

20世纪90年代,深圳大学着手建立规范的大学本科教学体系,开始从单纯教学型高校向教学科研并重型大学转型。进入21世纪,深大建立起完整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体系,不断探索现代大学制度,向建设高水平大学迈进。95年,深大顺利通过全国首批本科教学合格评价;96年,深大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0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权;07年,通过本科教学水平评估。

植根特区沃土的深大,始终坚持以改革为动力办新型大学。创立之初,深大就率先在国内实行了毕业生不包分配和推荐就业的制度、收费制度、奖学金制度、学分制制度、勤工俭学制度等,并率先在后勤部门推行社会化管理,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此后,深大积极抓住各个关键环节和焦点问题推进改革,成效显著。

(指展出的窗口)我们的图文展板都是置于“窗口”之中,这里也有一定的寓意,主要是重点体现深大作为“窗口大学”的特色。“窗口”的底纹也一律使用深大校园的风光,让观展的人可以透过“窗口”看到深大。

第二部分有教无类,陶铸新人——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核心工作和根本任务。所以,接下来第二部分是深圳大学的人才培养情况。深圳大学以本科教学为中心,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积极开展继续教育。 建校30年,深大的办学规模实现了由建校规划4000人到实际在校生3.2万余人的快速发展。学校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因材施教,实行分层次分类教育,实行八年弹性学制、免修制、主辅修、双专业、双学位制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也不断深化,全程紧张的教学过程,效果良好。(指版面2-4表格)这是国家级教改项目以及获奖的教学成果。

深圳大学一直努力探索大众化教育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目前主要有小型化、研究型的学院模式、精选班模式、实验室模式、学术型模式和国际化模式。比如,学术型模式,主要是推行以师生深入学术、思想和情感交流为特点的聚徒教学,促进术业专攻,目前已实施的聚徒教学项目有54个。

深圳大学重视素质教育,建立了素质教育体系,设计了德育、人文、心理等素质教育课程,开展了普通话、英语口语等素质教育测试,建立了军训基地、艺术基地等素质教育培养基地,将素质教育融入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指版面2-6照片)目前,学校设立有体质健康测试中心、应用心理学研究与咨询中心和英语口语测试中心等。 深圳大学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也非常重视。学校每年开设创业指导课程,立项资助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并出资创办大学生创业园,举办特色创业教育活动等,为学生创新创业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指版面2-8表格)这是深圳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些情况。其中,2009年7月正式投入运行的创业园,从首批学生企业入驻园区到现在,多家创业园学生企业在各类创新比赛中获得嘉奖和资金支持,发展势头良好。

深圳大学的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同步,教育规模从1985年的两个学科、不足10人,到今天的多学科齐头并进,在校研究生突破6000人大关。学校对研究生的培养,可是说是多元开放、兼容并包。培养的研究生上手快、适应性强。 深圳大学成人教育曾被誉为“深圳大学的另一半”。深大成教学院于学校同期创办,为深圳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

(指展厅的树造型)大家现在可以看到,这里设计了4棵结满果实的树,象征深大30年来硕果累累的成就。这些刻字的方体,象征着深圳大学“文化的果实”,方体上所刻的字,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比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厚积薄发,经世致用”,“视野开阔,注重实际,热衷创新,崇尚竞争”,“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等等。在我们的上方,还有一些“鹏鸟”的造型,他们在天空展翅高飞、自由翱翔。 第三部分学术为本,开拓创新——科学研究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深圳大学的科研情况。深圳大学坚持科研强校,创新科研管理体制,积极融入区域产政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为特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和智力支撑。近年来,无论是自然科学类还是人文社科类的科研项目,项目和经费都在持续增加,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基地建设成效显著,科研成果水平和影响力也不断提升。牛憨笨院士、倪嘉缵院士、陈国良院士、李景镇教授研究团队等负责的一批重大项目取得重要进展,产出一批优秀科技成果。深圳大学重视应用研究,以新兴产业为导向,贴近社会需求,紧紧围绕深圳特区和珠三角的产业发展动态,培育出了一批产学研结合的成果转化范例。(指版面3-8表格)这是深大参展高交会的情况,此外,深大也是文博会的分会场之一。(指版面3-9表格)这是已转化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成果转化案例。人文社科研究方面,深圳大学也积极发挥出咨政服务功能,成为国家和地方智囊团和思想库。(指版面3-11表格)这是我校的一些重要咨成果。 第四部分深耕细作,固本强基——学科建设 展览的第四部分是学科建设情况。学科是大学教学和科研的重要载体,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深圳大学坚持学科兴校,以“强化基础学科,支持新兴学科,扶持优势学科,重视交叉学科”为原则,提升学科水平,提高学科实力。经过建设发展,学校目前有文、史、哲、经、管、法等11个学科门类,建有理论经济学、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等一批省级重点学科,逐步形成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格局。专业建设方面,成果丰硕:目前建有80个本科专业,其中有电子信息工程、建筑学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特色专业和9个省级名牌专业,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此外,学校的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的建设也取得一定成效。

第五部分引进培养,凝聚队伍——师资队伍 接下来是深圳大学的师资情况。师资队伍是办好一所大学的关键要素。深圳大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引进和培养“两手抓”,深入推进人事改革,努力建立吸引人才、培养人才、激励人才、用好人才的制度环境。2010年10月,深圳大学正式实施《深圳大学人事改革方案》,基本建立以聘任制为核心的新的人事制度。2011年以来,实施“高端人才引进支持计划”,加大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引进力度,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目前,学校已经凝聚了一支结构合理、高学历、教育背景多元并具有国际化背景、创新思维活跃、科研能力强、教学水平高、教风良好的师资队伍。(指版面5-1图表)这是学校师资队伍机构的一些基本情况。(指版面5-2~5-6)这是学校的高层次人才风采。学校出台对在校教师的培养计划和资助办法,加大在校教师的培养力度。(指版面5-

8、5-9)这是评出的深圳大学首届优秀学者和优秀青年学者。

第六部分精心规划,保障有力——办学条件

展览的第六部分主要是介绍深圳大学的办学条件。1983年,深圳大学选址深圳湾畔。一批来自清华大学的建筑设计师,精心规划了校园首期工程。1984年,仅用不到7个月的时间,一座实用舒适的现代化校园便出现在与香港隔海相望的粤海门。当年,作为深圳市“八大文化工程”之一的深大首期工程,被评为深圳市1984年“十大新闻”之一,校园规划被评为全国高校最佳校园规划。经过30年的建设发展,美丽的“荔园”被称为中国十大最美大学校园之一。深大现在拥有后海、西丽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2.7平方公里。我们现在所在的是坐落于后海湾的老校区,她的美丽芳容,相信大家也有目共睹。新校区位于西丽大学城,即将动工兴建。(指版面6-3,科技楼照片)这就是我们目前所在的科技楼。

深圳大学的教学科研设施等硬件条件非常优良。拥有一批设施先进的教学实验室。(指版面6-4表格第一行)其中,传播学院的传媒实验教学中心是国家级的教学示范中心。学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也非常丰富,现在有南、北两个馆舍,图书馆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也走在了前列。(指版面6-5表格)这是深大图书馆目前的藏书情况。深大还拥有先进的体育场馆与设施,在大运会期间,学校的元平体育馆和田径场还承担了排球、足球比赛任务。深大的信息化校园建设成效也比较显著,率先推出办公自动化、信息化和多媒体教学等。深圳大学后勤的社会化改革也一直在积极稳妥地推进,是全国第一家荣获建设部授予的“全国城市物业管理优秀园区”称号的高校(1999年)。深圳大学目前有10家校属企业。随着2012年资产经营公司的成立,资产管理和运营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比如深圳大学反光材料厂,是中国印刷行业的“十大潜力品牌”,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是“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百家名院”。 第七部分观照中外,拓展胸襟——国际合作 这是我们展览的第七部分——国际合作。深圳大学是一所窗口大学,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经济特区,毗邻港澳,开放是深圳大学与生俱来的禀赋。学校在刚刚建校的三年时间就接待了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访问人员。学校还积极邀请国际著名学者专家来校授课、讲学,聘请国外政要、知名学者为名誉教授。学校与境外120多所高校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在师生互换、科研合作和学术文化交流等方面联系密切。深圳大学重视留学生教育,成立了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进行对外汉语教学,并且全面接受攻读各种专业学位的各国留学生。目前,有来自世界7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在深大学习。(指版面7-4照片)这是留学生在深大学习的一些情况。

第八部分积淀文化,营造氛围——校园文化

接下来进入展览的校园文化部分。深圳大学以打造学术校园、人文校园、创新校园、和谐校园为导向,树立了“一切为了学生”的指导思想,深化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强化人文精神,培植大学文化,形成了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新格局。学校构建了以“大德育”为核心的学生工作模式,建立起完善的学生奖助关爱帮扶体系,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工作网,注重学生的自我管理,通过各类丰富多彩的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创建民主、开放、和谐、生动、充满青春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大学作为广东省八所高校征兵试点之一,12年来共有250名在读优秀学生携笔从戎,光荣入伍,表现优秀。 第九部分创业创新,奉献社会——校友风采

展览第九部分主要是精彩展现深大校友的风采。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地方。深圳大学立足深圳,面向全国,培养了大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业创新人才,形成了“视野宽广、素质优良、注重实践、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特色。建校30年以来,培养了近10万名毕业生。其中不乏出类拔萃者,在各个领域百花齐放,既有蜚声海内外的科技精英,也有商界、企业界叱咤风云的成功人士,既有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也有教育领域学识渊博的学者,更有无数默默耕耘的劳动者,他们的足迹遍布各地,他们的成就涵盖了社会的各个领域,为特区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这次展览列举了100位校友作为部分代表。比如:校友周海江在烟雨江南,创造了精彩的红豆王国;校友马化腾的腾讯QQ以可爱的小企鹅风靡四海;校友史玉柱在华尔街为巨人网络敲响了洪亮的钟声;校友史光柱英雄本色是诗人;校友曾德溪受颁联合国维和勋章;梁群、李伟文攀登珠穆朗玛,万众瞩目,其中梁群还是第一位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汉族女性„„尽管这些校友的职业、成就各不相同,但在他们身上都体现了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精神,为我们带来宝贵的启迪和教益。广大校友心系母校,建校30年来,很多校友都从资金、智力、技术等物资和精神财富支持母校的改革与发展。 第十部分深化改革,一往无前——发展展望

这是展览的最后一部分——发展展望。建设高水平大学,是深圳大学与生俱来的使命。站在30周年的新起点,面临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深圳大学将继续坚持“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的办学特色,努力建设成为“高水平、有特色、现代化一流大学”。三十而立,时不我待。继往开来,再创辉煌。30年的办学历程,30年的成长篇章,凝聚着历代深大人的智慧、力量和梦想。改革发展没有完成时,只有现在进行时,新的发展蓝图正在描绘,我们的深圳大学正怀着“高校之林、后来居上”的宏大心愿阔步前进! (引领嘉宾走出至展馆前厅)

好了,以上就是我们建校30周年办学成果展的全部情况,希望通过这次的观展,能够让大家对深圳大学有一个更为全面、深刻的了解,也非常感谢大家对深圳大学发展的关心与支持,谢谢!

第7篇:同济大学校史馆解说词

大家好,我是学生志愿者讲解员,欢迎大家来到同济大学校史馆。

同济大学一百年的历史就是“同舟共济”的历史。学校校名“同济”取自成语“同舟共济”,而“同舟共济”最早出于《孙子九地》。同舟共济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中、德、英三种文字的解释,不仅表明同济大学对外联系的优势和传统,而且也表明了同济大学坚持国际化办学理念。 同济大学最早发端于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上海创办的德文医学堂。这尊就是埃里希宝隆先生的雕像,百年校庆之际,德国前总统克勒莅临我校亲自为它揭幕。 一百年来,同济大学多次辗转迁徙,不断发展壮大,先后在六个省的四十多个地方办过学。为迎接百年校庆的到来,在各地校友会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取回了当地的泥土,组成了能够见证同济成长历程的这根泥土柱。螺旋向上攀升的造型,显示了同济人战胜困难,奋勇拼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也正是在“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精神指引下,同济大学至今一共培养了27万各类人才。在百年校庆到来之际,我们搜集到了这些校友的资料,并将其录入到校友校友数据库中。如果您也是同济大学的校友,只要在这边的四台显示器上输入自己的姓名、学号或者工号,就能找到自己在同济大学学习或生活的印记。

【大师是大学之魂,我们用本校电信学院教授研发的空中立体成像技术,邀请校内知名专家学者来讲述他们的学术成果、治学经验和人生感悟,激励莘莘学子。】 请大家跟我上二楼。我们校史馆有三个楼层,建筑面积1395平方米,仿上世纪30年代吴淞校园内一栋学生宿舍而建。一楼是纪念式公共大厅,二楼是学校的历史,三楼是最近十几年的发展。展示工程由管理学院1986届校友刘创捐赠。

(二楼)

1912年,德国特许工程师贝伦子在上海创立了德文共学堂。医工两学堂公用语言学校,合称同济德文医工学堂。工学堂完全按照德国医生的培养模式,学生要先在工厂中当一年学徒,才开始学习理论课。1910年至1914年,德国经济界工业界向同济医工学堂捐赠了大量的机器设备,学堂由此建立了设备精良的实验室和实习

工厂。其规模和水平在当时国内工科院校都是首屈一指的。这九大车间已经能够制造出先进的武器。正是由于学堂设备先进,使同济遭遇了第一次解散危机。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德两国交战,当时同济位于法租界,法国人以同济是德国人的产业,德国人会利用实习工厂中的先进设备制造武器为由,要求解散。虽经师生群起抗争,但弱国无外交,在自己的土地上,同济师生被赶出了上海市区。在校董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学校迁往吴淞,租借中国公学等地。此时学校名称为同济医工学校。这两份是当时学校与中国公学所签的契约。第一份是租借3年,但同济新校舍没有按期完工,于是又续租2年。

一战后,德国作为战败国被驱逐出国境,从此同济也结束了由德国人办学的历史,转由华人接办。1919年学校在吴淞自己买地建设校舍,1924年5月18日校园落成,这是当时校园的模型,已初具规模。1923年,教育部指令学校名称为同济大学。当时学校申请的是同济医工大学,但是一开始只有工学院获得审批,于是学校名称定为同济大学。这里展示的是我们的老校长李国豪院士的成绩单,他就是当时吴淞校区培养的学生,成绩相当不错。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时任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蔡元培先生的推荐,学校成为当时仅有的8所国立大学之一。蔡元培曾两次赴德留学,十分推崇德国的办学模式,而当时同济带有德国传统的教育特色,医工兼备,由此更得到蔡的青睐。成为国立大学的同济,在办校经费上有了国家财政的保障,因此学校有了飞速的发展。

同济的教师大多是德国人,了解当时最先进的科技发展动向,1920年前后,当相对论在欧洲都没有被完全接受的时候,同济大学的学报《同济杂志》就开设了介绍相对论的专栏,同济的毕业生魏时珍等还在《少年中国》等杂志上撰文介绍相对论。魏时珍,曾赴德留学,是朱德的德语老师,是20世纪与爱因斯坦交往最多的中国学者之一,与爱因斯坦通过信,1926年他成为同济大学最早的华人教授。

国立同济大学的师资力量雄厚,有四位教授回国后担任德国著名大学的校长。 国立同济的办学已成规模,这是当时校舍全景,学校设备先进,图书馆藏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蓬勃展开。我们的校史馆就是仿照这幢女生宿舍而建的。 1937年,同济大学已成为一所拥有医工理三大学院的海内外知名的综合性大学。30周年校庆时,上海《申报》专版祝贺,蒋介石,朱家骅等人纷纷题词祝贺。

同济大学在前30年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其中包括贝时璋、朱家骅、李国豪、裘法祖等9位院士(梁伯强:著名的医学教育家、病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我国病理学奠基人之一;贝时璋:现今105岁,是九位院士中仍健在的老院士。他是实验生物学家,细胞生物学家,教育家。我国细胞学、胚胎学的创始人之一,我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沈其震:1952年,周恩来任命沈其震为中央卫生研究院院长,即后来的中国医学科学院,他先后领导组织创建了药物研究所、抗菌素研究所,医学生物研究所等十余个科研机构,在许多领域内取得瞩目的成果;朱家骅:毕业于同济医工学堂,后赴德留学。中国教育界、学术界的泰斗、外交界的耆宿,中国近代地质学的奠基人、中国现代化的先驱,然以其特出的聪明才智和过人的精力,担当过教育、学术、政府、政党等多项重要职务,与中国政局的演变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影响现代中国甚巨。李国豪:著名桥梁学家,是全国第一批桥梁专家。后任同济大学校长,1982年改任同济大学名誉校长。是中国少有的两院院士。于2005年去世;汤德全:动力机械工程、矿山机电工程专家;陶亨咸:机械工程专家,国家机械工业局高级工程师;朱洪元:中国物理学家在推进中国高能物理事业和物理学发展、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研制以及培养科技人才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有《量子场论》等专著;裘法祖: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著名医学家,被成为“中国外科之父”,其刀法以精准见长,被医学界称为“裘氏刀法”。)以及这边的一些知名校友(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胡厥文(百年以来,中国人民为了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进行了不屈不挠、可歌可泣的斗争。许多志士仁人为了实现强国富民的愿

望,多方寻求探索救国救民之路。胡厥文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杰出的代表人物。)、中央纪委书记李昌、中国汽车工业之父饶斌(中央任命饶斌为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厂长,并且由他接受了生产红旗轿车的任务,后来又在文革狂潮中艰难地主持创建二汽。对中国的汽车制造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卫生部长钱信中、著名美学家宗白华(1916年入同济大学医科预科学习,毕业后赴德留学,在法兰克福大学、柏林大学学习哲学 、美学等课程。1925年回国后在南京、北京等地大学任教。曾任中华美学学会顾问和中国哲学学会理事。 宗白华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被誉为“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著有美学论文集《美学散步》、《艺境》等。)、台湾成功大学校长倪超(成功大学位于台湾地区台南市的一所岛内顶尖研究型大学,是台湾东区高等教育界的后起之秀,全名“国立”成功大学。2005年超越新竹“国立”清华大学排名第二,仅次于台湾大学,称“台成清交”。))

1937年,日军侵华,8月

28、29日,日军用四十多枚炸弹将同济的校园炸成一片废墟,学校被迫开始了坚苦卓绝的万里跋涉,从上海迁往浙江金华、江西赣州和吉安、广西贺县八步镇、云南昆明,四川李庄,由于日军步步紧逼和西南土匪的威胁,师生辗转8省,取道越南,行程11000多公里,始终没有中断办学。在同济大学最困难的时候,热情的李庄人用“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应”16字电文欢迎同济大学的到来。(选择李庄是因为李庄地处偏远小山村,社会环境相对稳定适合办学。李庄邀请同济是因为在校友钱子宁的联系帮助下说服了地方开明乡绅,于是来电邀请。)

李庄位于现在的四川省宜宾市,始建于宋朝,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川南的明镇,有“九宫十八庙“之称。原来非常迷信菩萨的李庄人将菩萨请出寺庙,埋入地下,腾空庙宇给同济大学教学使用。当时庙里只有桌子没有凳子,每个学生就购买这样一个竹登,上学路上,将竹凳翻过来,把书、笔记本、墨水盒等放入其中,到庙里后再拿出来使用,凳子反过来坐。

在李庄,同济大学师生不仅教书育人服务社会,而且还积极地进行科学研究。当时,川南一带流行一种地方病,当地称之为麻脚瘟,症状是从脚开始麻。顺两腿向上,当麻到胸口时人就会死掉。当时中医和西医都没有办法,同济大学医学院的教授唐哲、杜公振等人经过研究,发现了病因。原来,是他们吃的盐里重金属氯化钡的含量过高。找到病因后很快就拿出了预防和治疗方案,解救了成千上万人的性命,当地老百姓非常感激。这项研究成果被评为1943年教育部学术奖励一等奖,由陈立夫(陈立夫是20世纪中国的重要人物之一,大半生纵横政海,曾历任蒋介石机要秘书、国民党秘书长、教育部长、立法院副院长等各项要职。尤其作为有留美背景的教育部长,在战乱期间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著的贡献。国民政府迁台后移居美国,潜心研究中华文化,推动中医药的发展和国际认可,晚年还为竭力推动海峡两岸的交流。)签发的奖状。

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先生也曾在李庄的同济任教。由于教学条件十分艰苦,没有灯他就借雪地的光照明。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他仍然潜心搞研究。他花了夫妇二人2年的工资65000块钱,购买了一架显微镜,凭着这架显微镜和一缸金鱼,他在李庄开始了中国最早的克隆技术研究。

在李庄的五年办学中,同济共培养了三千多名合格毕业生。先后有8位院士在李庄任教,学生中也有8位后来成为院士,其中包括吴孟超,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我们采用幻影成像技术,由电影学院表演专业的学生出演,重现了同济师生当年在李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场景。

1946年,同济回到上海,学校分散在市内近十个地方,现在所在的四平路

校区是当时的工学院。学校拥有五大学院、十六个系,是海内外知名的综合性大学,其规模和水平在全国都位居前列。

1949年开始,根据中央政府的统一部署,学校开始了院系调整,同济的优势学科相继被调出支援国内其他高校或组建新的院校:文法学院和部分理科调到复旦大学;医学院搬到武汉,组建中南同济医学院,即后来的同济医科大学;以化学系部分教师和理学院校园为班底,组建华东化工学院,即今天的华东理工大学;工学院中的机、电、船等专业调至交通大学;测量系搬迁到武汉,组建武汉测量制图学院,即后来的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同时,全国14所高校的土建类专业调入,同济成为国内土建方面规模最大、专业最全的工科院校。

尽管和国内其他高校一样受政治运动的影响,同济依然坚持潜心办学,解放后共培养出37位院士。

1958年,我们学校数学系教授樊映川编写的《高等数学讲义》一经出版,便被国内高校奉为经典,一版再版,发行量超过一千万册(仅次于《毛泽东选集》)。

建国之初,同济师生积极参与了治理淮河、防治吸血虫和抗美援朝三大重要工作,用火一般的热情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

尽管当时办学条件艰苦,可同济人仍能苦中作乐,开展各色的校园文化活动。 1978年,学校提出两个转变,即由单科性院校像多科性大学转变,恢复对德联系,由封闭型办学向对外开放型办学转变。

大家刚刚经过可能已经注意到这组空中悬浆模型了。这是由我校艺术设计系和结构力学系的研究生联合设计的。采用连续的拉杆和不连续的压杆原理来保持平衡。船桨由软钢丝连接起来,结构非常稳定。如果有一根钢丝或者船桨断裂,整个结构就会出现垮塌,象征“同舟共济,团结一心”的同济精神。

(三楼) 请跟我上三楼。三楼介绍的是同济大学最近十几年的发展。

经过

211、985工程的建设,目前学校有2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0个上海市重点学科,2个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教师中有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13人,有19位教授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或讲座教授。(长江~~~是由国家教育部与香港爱国实业家李嘉诚先生为提高中国高等学校学术地位,振兴中国高等教育,共同筹资设立的专项计划。其岗位分为“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两种。)

我校万钢、唐子来两位教授先后为中央政治局学习讲课,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课前接见了他们。

在同济大学的发展过程中,中央和上海市的领导给予了大力的关心和支持。2007年百年校庆之际,中央和政治局常委都以各种方式表示了祝贺,其中胡锦涛总书记和5位常委发来了贺信,温家宝总理亲临同济视察。

这张图片就是07年5月14日温家宝总理于来校视察指导是留的,他为师生送上百年校庆的祝福,并发表了题为《对同济大学的祝愿》的演讲,希望大家做仰望星空的人。这幅图是老校友乔石先生重返母校时留(乔石1946—1949年任同济大学地下党总支书)这幅图片是原同济大学校长吴启迪女士在中南海与朱镕基总理的合影留念(吴启迪是我国高校民主推举产生的首位民主校长)上世纪末,同济大学先后经历了两次并校,过程平稳,被李岚清副总理成为“同济模式”。介绍学校

领导(万钢现任国家科技部部长)。

学校的科研紧密结合国家经济建设的需求,科研成果逐年增加,科研经费逐年增长,2006年突破10亿元。我校万钢教授领衔的“洁净燃料电池汽车”和陈义汉教授领衔的 “家族性心房颤动基因的发现”均获“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奖。

在国际交往方面,我校已形成了以德为主,不断向欧亚美非扩展的良好态势,联合国副秘书长、意大利总理、德国总统等外宾先后来校访问。这幅图就是07年校庆时德国前总统克勒莅临我校,亲自为宝隆头像揭幕。先后有8位诺贝尔奖得主来我校演讲。这幅图是与同济大学有校际联系的学校校徽。

学校在后勤保障方面,大力开展节约型校园的建设,大礼堂改造中采用座椅送风等技术,节能30%,学生浴室采用的太阳能技术每天可供学生洗澡,采用的余热回收技术,可使水的进口温度提高5摄氏度,废水经过处理后用来浇灌绿化和景观补水,2006年学校节约水电费1200万元。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一直坚持“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培养方式,毕业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欢迎,近年来,本科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学校十分重视教学质量,有比较完备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欢迎来到最后一个展示厅,这是一个专题展示厅,内容是同济大学与中国城市的发展。

这两个模型大家都比较熟悉了,它们都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东方明珠和金茂大厦。在我们学校做的抗风和抗震的研究,确保了着两座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于东方明珠,同济人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贡献:东方明珠电视塔天线自身高118米,重450吨,要把它运送到350米高的底座上进行安装,技术上难度很大,我校机械学院的教授们使用了200台千斤顶,采用液压同步顶升技术,只用了2天就把它顶了上去。

这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会场——国家体育场“鸟巢”的模型。鸟巢的结构特别复杂,施工难度极大。我校土木工程学院张其林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开发的软件,解决了钢结构施工中的重大难题。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介绍的校史馆的主要内容,一楼右手边临展厅内正在举行同济大学纪念埃里希宝隆逝世100周年的图片展,欢迎继续参观。

谢谢大家。篇二:校史馆解说词 中国海洋大学校史馆解说词

这是海大历史上第一座校史馆,于2007年10月由档案馆牵头建设完成。整个校史馆展厅面积1000多平方米,内容包括序厅、历史沿革部分、现代部分、海大星空及展望未来五个部分,有大小版面146张,展示图片1100幅,实物42组。

第一部分 序厅

★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包括理学、工学、农(水产)学、医(药)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九大学科门类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 211 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现辖鱼山、浮山和崂山三个校区。校训是海纳百川,取则行远。

★这是我校崂山校区模型,崂山校区占地面积1642亩,东倚北九水,西邻滨海大道。 ★邓小平题写青岛海洋大学校名

第二部分 历史沿革部分

★中国海洋大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前身是创办于1924年的私立青岛大学。1928年

5、6月间,省立山东大学和私立青岛大学相继停办。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在该二校的基础上成立。后历经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时期,1958年10月山东大学主体迁往济南,以留青的海洋系、水产系、地质系、生物系、物理系、化学系为基础,于1959年3月成立山东海洋学院,1988年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更名中国海洋大学。

★私立青岛大学创办于1924年,青岛胶澳商埠督办高恩洪选用德占青岛时所建俾斯麦兵营(现鱼山校区北半部分)为校址创办的,为学校后续发展提供良好校址、校舍。办学宗旨、学科框架对后来不同历史时期产生深刻影响。

★首届招收工、商两科学生各40人。1928年5月停办。

★这是当时的校址,俾斯麦兵营(现鱼山校区北半部分),校园面积300余亩。

★罗荣桓元帅于1924—1926年就读于私立青岛大学。这是他在校园樱花树下的照片。

★国立青岛大学是我校历史上第一个鼎盛时期,在接收省立山东大学和私立青岛大学校产基础上,根据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建议,迁青、易名筹建而成。

来青时,蔡元培住在私立青岛大学女生女工宿舍,原档案馆楼。

★校长为杨振声,他是蔡元培的学生、时任清华大学教务长兼文学院院长。他采取“民主办学、学术自由”的方针,积极延聘大批名人学者来校任教,他们为青岛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图书馆增刊。

★杨振声利用青岛环境、气候优势和自己声望学识,广聘名师:闻一多、梁实秋等。

闻一多先生1930-1932首任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在青期间创作了散文《青岛》和诗歌《奇迹》。

梁实秋1930—1934年曾任文学院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在青开始了《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工作。

★杨振声还聘请了大量物理生物专家

★杨振声是第一个提出发展海边生物学的学者,并付诸实践,开我校海洋、水产学科建设之先河。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学校师生利用多种形式,进行抗日宣传。黄敬是青岛学运的领袖人物,他与江青一同组建了〖海鸥剧社〗。

黄敬,本名俞启威。1931年考入国立青岛大学物理系,其子俞正声,现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市委书记,曾任山东省,青岛市市委书记、市长

★1932年,国立青岛大学改为国立山东大学,赵太侔任校长,这段时间是学校历史上第一个黄金发展期。国立山东大学包括1932-1938,1946-1949两个时期,期间停办8年。 这是当时图书馆工作人员照片,江青及沈成文的夫人张兆和任馆员。

★学校加大生物科学研究,创立海滨生物研究所和生物实验室。

★在此时期,师资阵容更为齐整,老舍、洪深、王淦昌、童第周、曾呈奎等一批专家学者任校,学生培养质量高。老舍在青岛创作了现代文学名著《骆驼祥子》,臧克家于1930年至1934年就读于国立山东大学文学系。

★1937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爆发,国立山东大学奉命迁安徽安庆,又迁四川万县。1938年停办,1946年复校。

★师生为抗日救亡运动和解放青岛做出重大贡献。其中周浩然是抗战初期青岛地区牺牲的第一位烈士。

★1949青岛解放,1951年华东大学奉命迁青,与国立山东大学合并,定名山东大学,华岗任校长兼党委书记。

★学校规模扩大,形成五院十八系的格局,逐步形成了“文史见长,加强理科,发展生物,开拓海洋”的办学特色,是学校历史上第二个辉煌时期。

★1952年厦门大学海洋系理化组北迁与海洋研究所合并成立海洋系,筹建了第一个物理海洋专业。第一任海洋系主任赫崇本教授。

★1958年10月山东大学主体迁往济南,以留青的海洋系、水产系、地质系、生物系的海洋生物专业、物理系和化学系部分教研组,(共计353人)为基础,成立山东海洋学院。留青人数共占山东大学总人数的38%。

★1959年3月成立山东海洋学院,学校走上了以海洋水产学科为特色的独立发展之路,1960年列入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建院典礼照片

★第一任院长曲相升,任命由总理周恩来任命。

学校列入13所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文件

★ 科研教学解说词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学校相继参加了山东省近海水产资源调查和全国海洋普查,都担当了主力军角色。教务长赫崇本教授联合校内外知名专家上书国务院,倡设国家海洋局,促成了国家海洋局的成立。

●两边是海洋标本及海洋实验仪器实物

●60年代初,尽管受到政治运动的干扰和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国家仍十分重视海洋科教事业:斥巨资为学校建造了我国第一艘2500吨级的海洋实习调查船——东方红号;

●“文革”期间,学校被迫停止招生5年,但学校各项事业仍稳步发展。1965年山东海洋学院划给国家海洋局建制,1979年重归教育部直属。1971年山东省对高校布局和专业进行调整,水产系并入烟台水产学校,1978年初又归建到山东海洋学院,调出归建,搬走搬回,使水产系部分人员流失、仪器设备受损,遭受重创。

●80年代初,学校在各项事业恢复性发展的基础上,开始对教学、科研、人事和后勤等内部管理体制进行全面改革。着眼于国家和社会需求,在重点保证海洋、水产学科发展的同时,大力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至1988年底,学校的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比例由1983年的7∶3调整为3∶7,实现了学科、专业结构的历史性转折,成为名副其实的多科性院校,奠定了综合性大学的基础。

●为拓展教学空间、1986在麦岛征地建浮山校区。

●80年代末,以文圣常、方宗熙、管华诗、冯士筰、侯国本、张正斌等为代表的一批学者、专家,在长时间积累的基础上,执著追求,顽强拼搏,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赢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世界发明奖、“七五”科技攻关奖等若干奖项,大大提升了学校的科研水平和社会影响力,巩固了特色学科在国内的地位。 ●学校推动以“藻”“虾”“鱼”“贝”为代表的四次“蓝色产业”浪潮。 1988年1月,学校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邓小平题写校名)。1994年实现了国家教委与山东省共建体制,获得重点支持,学校首批进入“211工程”序列,浮山校区经过近10年的建设, 1989年,以外国语学院的整体迁入为标志,学校形成了两处办学的格局。

学校决策层审时度势,抢抓际遇,率先举行了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的旗帜,根据李岚清副总理的指示精神和陈至立部长的具体部署,于2001年全力促成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国家海洋局和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同重点建设海大。在这一时期学校还举行了一系列有影响的国际学术会议,为重振校史上的人文辉煌,2002年聘请王蒙先生为海大教授、顾问,文学院院长。

2002年10月学校获准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开始了全面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历史新征程。这一时期学校首批进入“985工程”序列、“十五”“211工程”建设通过验收、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成立、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通过国家论证等;2007年,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国家海洋局、青岛市人民政府重点共建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的建成启用进一步拓展了办学空间。

第三部分

现代部分

可让游客自行浏览

学校始终视人才为兴校之本,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实行教师岗位聘任制度,实施“筑峰工程”、“绿卡工程”和“繁荣工程”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强校战略,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以8位院士、11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70余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跨世纪人才和“百千万人才计划”一二层次入选者等高水平人才为核心、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相结合、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为重振校史上人文学科的辉煌,学校聘请当代著名文学大师王蒙先生出任文学院院长,著名画家范曾担任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受聘为名誉教授,5位知名作家受聘为“驻校作家”。又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著名高校聘请严家炎、袁行霈、童庆炳等一批知名学者、专家加盟,建立并实行了名家课程体系和“驻校作家”制度,实现了人文学科的跨越式发展。

这是学校筑峰和绿卡人才建设情况。

本科:学校遵循教育教学基本规律,在本科教学方面贯彻“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理念,建立了以“有限条件的自主选课制”和“学业与毕业专业识别确认制”为核心的本科教学运行新体系,以高水平专业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为重点,构筑实践性教学平台,加强教学监控、教材建设和教学研究,全面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 这是“东方红2号”船模型,“东方红2号”3500吨级,于1996年1月正式投入使用,全国高校唯一的海上流动实验室

学校始终把学科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形成了“强化发展特色、协调发展综合;以特色带动综合、以综合强化特色”的学科发展思路,学校已经成为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鲜明特色,涵盖理学、工学、农(水产)学、医(药)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和教育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重视科研基地建设,拥有国家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海洋生物工程中心、7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和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是国家级标志性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均依托海大建设。还有全国高校唯一的海上流动实验室——3500吨级东方红2号海洋综合调查船。还拥有一个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学校科技工作主动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突出自主创新,着力提升源头创新能力,学科优势更加突出,科研经费连创新高,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有了大幅跃升。“十五”以来,学校承担国家三大科技计划项目数据国内涉海单位之首,主持国家“973计划”涉海项目数占该计划涉海项目总数的1/3,承担国家海洋领域重大研究开发项目数占该领域项目总数的1/3,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海洋科学论文数占大陆学者在同类刊物上发表论文总数的1/3,获得海洋领篇三:校史馆讲解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欢迎来到江西理工大学校史馆。首先,请允许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右手边的这幅江西理工大学的校区分布图:学校座落在素有“世界钨都”和“稀土王国”之称的革命老区——江西省赣州市。在赣州市有三个校区,分别是:校本部、西校区及黄金校区;另外,在南昌还有一个校区。右上角这两幅呢分别是西校区的规划图和黄金校区一览图,其他是校园的风景图片。

型经验高校”,并作为唯一的一所省属院校在会上做经验交流。在科技创新方面,学校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近年来获得不少重大科技创新奖:尤其是2008年、2011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学校也广泛开展科技服务,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与一批国内大中型钢铁、有色金属企业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0多亿元,特别是为江西工业崛起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对外交流活跃,先后派出过20多个代表团出国访问或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已同美国、英国、法国等20多个国家的高校和企业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特别是与泰国开展了长达10多年的合作交流。这是一些相关图片。那么这两块展板展示的是学校以思想教育为本。多年来充分发挥江西江色教育资源的优势,开展了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照片。最后这两块呢展示的是学校丰富的校园文化,我校历来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在文体、科技等方面都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学校的攀岩队先后有三名学生入选国家队,多次打破世界记录。我校的健美操队2008年获得全国冠军,2010年亚运会也有幸成为其中表演团队之

一。科技方面,我校学生在数学建模、机器人大赛、电子商务等多次代表江西省参赛。

下面我们要走进的是“回眸五十”厅:江西理工大学始建于1958年,经历了五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在几代理工人

的共同努力下,铸造了一部辉煌的历史,学校走过了筚路蓝缕的江西冶金学院、跨越发展的南方冶金学院和踏入新征程的江西理工大学三个时期。那么这个厅就是按这三个时期的顺序给大家展示的。学校曾先后隶属于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1998年7月,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西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这块展板上展示的是历任校领导的照片或姓名。接下来的十三块展板展示的是江西冶金学院时期的各方面情况。这一时期从1958年至1987年,可分为三个阶:第一阶段(3块)从1958年至1965年,在艰难困苦中创业。这是建校初期的一些校园建筑图片,这是当时的本科专业设置及教职工人数和学生人数表;第二阶段(3块)从1966年到1976年,在文革浩劫中求存文化大革命对学校影响也很大,1970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过问和关心下,学校才幸免撤销。得已保全,学生人数从1972年的280人增至1976年的1495人。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学校的各项工作也迅速转入正轨,并在改革开放中奋进。这一阶段从1977年至1987年(2块)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2块)教育工作全面加强,本科教育质量有了较大提高,1980年获批为研究生招生单位。学术科技,(2块)对外交流以及文体活动广泛开展,这是一些奖状及图片;这是我们可以看到校园建设步伐加快,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1988年4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我校更名为“南方冶金学院”,各项教育事业都跨

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我们分两个部分展示:第一部分为跨入新阶段,从1988年到1997年,学校多层次的办学格局逐步形成;学术科研发育良好,国际交流也不断扩大;这两块展板展示的是学校在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基本建设、内部管理等方面取得的跨越式的发展。接下来是实现再创业阶段:1998年7月,我校开始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西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1999年,我校紧紧抓住高等教育扩大规模的大发展机遇。大力开展了二次创业,积极拓展办学空间:1998年,南昌有色金属工业学校并入我校,成为我校的南昌校区;2000年,江西省商业技工学校并入我校,成为我校的西校区;2001年学校创办了自主的独立学院——应用科学学院,到2003年基础建设投资总额达2亿多元,科研项目及科研经费也不断增加。同时,学校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近2万人,相当于1998年的近5倍;2001年全面撤系设院,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设10个学院。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层次。2003年,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并取得良好成绩。接下来是第三阶段: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江西理工大学,踏上了建设教学研究型理工大学的新征程。上面已经详细介绍过了。

接下来我们进入的是“领导关怀”厅,主要有两个大块内容:一是领导关怀,主要是建校50多年来一些领导来学

校视察时的照片:例如:这张是邹家华在任国务院副总理期间在赣州接见学校领导;这张是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在任江西省委书记时与省长黄智权一同视察学校实验室;朱开轩、李德水、费孝通、丁石孙、顾秀莲、费子文、吴建常及江西省的部分领导视察学校的留影。另几块展板展示的是部分领导的题词。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桃李芬芳”厅。50多年来,学校培养输送了8万余名毕业生,他们在全国各地,各行各业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受到社会各界好评。据中国大学排行榜显示,我校在中国高校杰出校友排行榜及中国高校杰出企业家校友排行榜中分别名列第63位和第53位。这个校友厅共展出校友110位,这三位是代表:现任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公安部部长、党委书记郭声琨和中国最大的钢铁集团——上海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中科院的院士赖永明。其他108位校友我们是按照政界、企业界、学术界依次展出的大家可以看一下。

第8篇:嘉禾一中校庆校史馆解说词

尊敬的各位来宾,尊敬的各位校友:

欢迎参观嘉禾一中校史展览馆!校史馆本着“尊重历史,重在当代”的精神,主要从8个方面,对学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分别作了简略地回顾、介绍和展望;其主旨是为了给学校历史做一次见证。俗话说,读史可以明智。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校史馆,去感受,去思考。

1、校训

首先你们看到的是校训。我校把嘉禾一中的这种精神概括地提炼为“端品植树学”。他传承的是品德的修炼,学问的耕植。你进入展厅,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嘉禾一中校训,就是让你可以直接触摸到我们学校最核心的灵魂和特质,记住它,就好像记住千年的教诲。

2、校史概略

说到嘉禾一中的历史,虽然没有百年,但却有着百年的辉煌。他创办于1923年,前身是1822年的珠泉书院,是郴州地区最早的三所完全中学之一。学校占地面积148亩,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丰富的文化底蕴,浓郁的文化气息,一切让人沉醉流连!这里有经验丰富, 敬业奉献的名师,其中省级骨干教师33位,市级骨干教师40余人,高级职称57人。他们以严谨的教风,精湛的技艺使嘉禾一中的成绩屡创新高。

3、历史悠久 三源合一

刚才我们讲到的珠泉书院其实更有历史内涵。他始建于清道光二年(1822),由时任嘉禾知县的福建籍举人鄢翔倡导修建,清道光三年(1823)基本竣工。在这里我们追溯校史,嘉禾一中三源合一:其一源为珠泉书院,其一源为塘村校区,

其一源为蓝山永启乡锡楼村筹办的私立初级中学——“私立兴夏初级中学”。世易时移,几易校名,几易校址。2005年再迁新址——嘉禾大道南一号。在这里不得不提两幅对联,“珠自辉,玉自媚,怀抱有真,一出便为稀世宝;泉名廉,水名让,鉴光不远,他年应记在山清。“ “ 去后何思,劝学莫先乎我; 立言有要,当仁不让于师。”这两幅对联对我们很有教育意义。

4、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嘉禾一中的特色中,去感受他的魅力。

(1)红色摇篮 凝望时代风云,聚焦历史人物。辛亥革命以来,在历史大动荡、大转型时期,嘉禾涌现出一批仁人志士,风云人物。他们推动历史前进的功勋彪炳千秋,光耀汗青。首先是萧克,他早年参加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参与创建井冈山根据地和保卫中央苏区的斗争、25岁任军长,27岁率领红六军团先遣西征,拉开万里长征的序幕。战争年代,曾任红军大学校长、华北军政大学副校长。解放后,历任军训部部长、军政大学校长和军事学院院长。

李国柱 1905年留学日本期间,结识黄兴、孙中山加入同盟会,1908年回国,先后任湖南省政府抚恤调查处副处长、湖南都督府军事顾问、广州大元帅府军事委员会委员和参议、护法军第3游击司令。1919年率部参加驱张(敬尧)运动。1924年任建国巩卫军混成旅旅长,被孙中山称为“湖南最热心之革命同志”。

李崇本, 1912 年,任县立高等小学教员。后赴日本留学。回国后,于1923年创办甲种师范讲习所,任首届所长,后任教育局长。1946年任县中校长,同年逝世。国民党中央政府特颁发“热心教育”的光荣匾。

除了他们,还有唐朝英、彭传新、李昌祉 、李韶

九、唐仁宅、黄益善 、李晓因 、 陈新民、雷飞鹏 、肖武惠都是革命英烈,为中国的发展做了很大的贡献。

(2)文学风韵

还是要提萧克,离休后致力于军事学、党史、军史、战史的研究,笔耕不辍,除主编《南昌起义》、《秋收起义》、《萧克诗稿》、百卷巨著《中华文化通志》、

《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等书籍外,还出版了《萧克回忆录》、《朱毛红军侧记》等作品,并被复旦大学人文学院聘为兼职教授。浴血罗霄获矛盾文学奖。 古华,从五十年代末期开始学习写作,1962年开始发表短篇习作,1981年发表作品《芙蓉镇》获首届茅盾文学奖。古华作品还有《爬满青藤的木屋》、《金叶木莲》等。

肖建国,曾任《湖南文学》编辑部副主任,湖南永兴县副县长,省作协党组成员兼组联部主任,湖南文艺出版社社长兼《芙蓉》主编,湖南省作协副主席。现为广东花城出版社社长、《花城》杂志主编,编审。

李沥青,中华诗词协会、中国楹联学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还有本土作家尹亮国、李水德 刘建安。学校非常重视文学新人的培养,我校144班学生李建凤的作品《祈盼》获得特等奖。2006年3月,我校学生李春涛作品《春景》发表在刊物《散文诗》,嘉禾作协牵手一中“绿梦窗”文学社联谊会。

5、科研兴校。

我校树立“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研究是学校的水平线”的理念,着力实施“科研兴校”战略。 “九五”以来我校有近20个各级规划课题立项,除“十二五”课题外均已结题,其中有十多个科研成果获市级以上奖,每年都有20篇以上论文在各级刊物发表。2012年,我校被省教科院授予“教育科研基地”。高考、会考以及近几年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在逐年攀升,1990年,我校胡慧珍、李勇锋、谭睿彬三名同学被北京大学录取。2001年高考,李婧、李水玲同学考入清华大学。

6、体艺强校。学校坚持“体艺强校”的战略方针,“以举重为龙头,以田径为基础,以高考为生命线”,带动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发展。近年来,体艺高考持续突破。体艺精英有李儒光,现为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迪,中共党员,音乐学硕士,现工作于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原中国歌舞团和东方歌舞团合并而成) 。举重有张友谊,在 1992年在日本广岛举办的亚洲举重锦标赛中,夺得64公斤级挺举冠军、抓举亚军、总成绩亚军;邓建英, 2003年进国家队。2004年4月在哈萨克斯坦举行的亚洲举重锦标赛中获得53公斤级抓举、挺举、总成绩三

项冠军;罗梦珍,0804班学生,国家一级运动员,于2011年被清华大学特招入学。陈会娟,1018班学生,国家一级运动员,于2013年被北京大学保送入学。

7、。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怀。1988年1月,萧克将军回母校,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健视察我校,原郴州市委书记葛洪元(左二)视察我校。原郴州市副市长王贤国、市教育局局长周余武等领导视察我校

8,翰墨飘香

这里是萧星华将军为我校题写校训,湖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何朝阳为我校九十周年校庆书写校训,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院长、北大书法研究员徐双喜为嘉禾一中90华诞题字 。画家李儒光为母校九十周年校庆作画。

结束语

岁月悠悠,世事沧桑。100年间,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伴随着中国现代化的坎坷历程,嘉禾一中紧跟时代步伐,领时代风气之先,自身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她有着辉煌的过去,也有着灿烂的现在,我们也相信,她也一定会有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新老校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为母校的明天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让母校永葆青春!由于母校历史悠久,历届校友散居全国各地甚至居留海外,联系不便,再加上时间仓促,缺乏资料,这个展览一定存在着许多错误和疏漏。请历届校友和知情人士指正的同时,还多多包涵。展览观看完毕,谢谢大家的光临!

第9篇:参观铁人馆.校史馆有感

阳春三月,春色满园。在这怡人的春风里,我们在学校的统一组织下,先后参观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和“西安石油大学校史馆”。

为了弘扬铁人精神,传承铁人文化,2011年10月11日,在铁人王进喜同志诞辰88周年,西安石油大学建校60周年之际,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在西安石油大学新校区落成开馆。这是除大庆,玉门以外,国内建成开放的第三座铁人纪念馆。纪念馆以陈列铁人47年不平凡的人生历程为主。共分为苦难童年,赤诚报国,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无私奉献,鞠躬尽瘁,亲切关怀,精神永存8个部分。采用实物,雕塑,图片,视频资料等形式,再现铁人王进喜的一生,并记录了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初期的艰辛历程。

虽然已在石油大学学习生活了近两年时间,但如此近距离的感受铁人精神还是第一次。看着铁人王进喜为石油奋斗的一生:“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呐喊,我再一次感受到“铁人精神”的震撼,使我切身领悟了铁人精神的实质。虽然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但“铁人精神”却是自己非常神往的。走进展厅,正对大门的墙上写着铁人的名言:“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想想当年石油会战的状态,就知道当时能够说出这样的誓言绝对是基于对伟大事业的热爱。虽然我们没有身处那个时代,但我们依然能够体会到在那个满目荒凉的大地上作业的人们的心态。深刻表现了老一代石油工人在艰苦的创业年代,以自己的青春、汗水甚至生命,点燃祖国石油事业的大无畏精神。 “铁人精神”不仅仅是铁人一个人的精神,而是那个时代老一辈创业者多种精神在“铁人”身上的集中体现。随着讲解员的指引,现场的图片和视频把当年的一幕幕动人场面重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仿佛回到了那个时代。那一个个动人的场面,一个个铮铮铁骨的形象,一幕幕灼人的激情,久久的在心中激荡。是我们在激动中进一步体会和理解到“铁人精神的实质”,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洗涤和升华。

特殊的年代造就了伟大的石油工人队伍。他们使我们想到的绝不只是一个油田的诞生,而是我们对共和国一个壮丽历史时代和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精神风貌的怀念。那个时代已经过去,铁人也早已逝去,但是“铁人精神”却永垂不朽。如今,作为西安石油大学的一名学生,“铁人精神”依然是我们学习的动力。让我们在铁人精神的感召和激励下,自强、自信、自尊、自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随后,我们来到了“西安石油大学校史馆”,大门上悬挂的牌匾上的九个大字由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陈忠实老先生亲笔书写。走进展厅,正对大门的便是我们西安石油大学新校区全貌立体图,气势恢宏,令人神往。在后面的墙上刻着我们的校训:团结、勤奋、求是、创新。在讲解员的指引下,我们仔细参观了校史馆的各个展区。我们从校史馆中了解到石油大学的过去和现在,一幅幅生动的照片记录了石油大学六十年来的光辉历程,展示了石油大学积蓄着的不竭的前进动力。

西安石油大学肇始于1951年的西北石油工业专科学校。为适应石油工业大发展对人才的需求,1958年经过国务院批准,在西安石油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了西安石油学院。1969年,学院因“文革”而停办。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西安石油学院恢复重建。2000年,学校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划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陕西省为主管的普通高等学校。2003年,学校更名为西安石油大学。2009年,陕西省人民政府与中国三大石油公司签署了共建西安石油大学协议。目前学校有两个校区,校本部位于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电子工业园,新校区位于西安市户县西安沣京工业园。

经过参观,我们看到了石油大学的过去,这些取得的成绩已载入了史册,但我们现在仍被这种精神深深地感动和激励着。西安石油大学是一片孕育着激情和自由,文明和创新的沃土,一代又一代的石大人在祖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各个岗位上燃烧着自己的光和热,为祖国的石油工业发展默默地奉献着。现在石油大学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更有活力和挑战性的舞台。我们一定要明确自己要在大学学些什么,今后的路怎么走,要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赶超已经取得的辉煌,为石大书写新的华章。

一个展厅很大,那些珍贵的东西分量也很重。我们的思绪在飘动,今后的一切要靠我们来完成,来实现,在这里感慨很多,思考也很多,无形上我们也有了很大的压力,但我们要把压力化为不竭的动力,超越原来的成就。我选择了石油大学,我没有选错,我很幸运,因为石大也选择了我。现在我要做的就是让石油大学知道她选择的是正确的,我为我能成为一名石大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我希望用自己的创新能力来抒写石大新一代的辉煌,我现在以石大为荣,明天石大必将为我骄傲!

上一篇:建筑外墙渗漏防治措施下一篇:周口市培训费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