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中考语文复

2023-04-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安徽省中考语文复

安徽省中考语文真题再现

安徽省中考语文真题再现 2014【二】(22分) 《槐花》

①自从移家朗润园,每年在春夏之交的时候,我一出门向西走,总是清香飘拂,溢满鼻官。抬眼一看,在流满了绿水的荷塘岸边,在高高低低的土山上面,就能看到成片的洋槐,满树繁花,闪着银光;花朵缀满高树枝头,开上去,开上去,一直开到高空,让我立刻想到在新疆天池上看到的白皑皑的万古雪峰。

②这种槐树在北方是非常习见的树种。我虽然也陶醉于氤氲①的香气中,但却从来没有认真注意过这种花树——惯了。

③有一年,也是在这样春夏之交的时候,我陪一位印度朋友参观北大校园。【A】走到槐花树下,他猛然用鼻子吸了吸气,抬头看了看,眼睛瞪得又大又圆。

④“真好看呀!这真是奇迹!” ⑤“什么奇迹呀?”

⑥“你们这样的花树。”

⑦“这有什么了不起呢?我们这里多得很。”

⑧“多得很就不了不起了吗?”

⑨我无言以对,看来辩论下去已经毫无意义了。可是他的话却对我起了作用:我认真注意槐花了,我仿佛第一次见到它,非常陌生,又似曾相识。【B】

⑩在沉思之余,我忽然想到,自己在印度也曾有过类似的情景。我在海德拉巴看到耸人云天的木棉树时,也曾大为惊诧。碗口大的红花挂满枝头,殷红如朝阳,灿烂似晚霞,我不禁大为慨叹:

(11)“真好看呀!简直神奇极了!”

(12)“什么神奇?”

(13)“这木棉花。”

(14)“这有什么神奇呢?我们这里到处都有。”

(15)【C】陪伴我们的印度朋友满脸迷惑不解的神气。我的眼睛瞪得多大,我自己看不到。现在到了中国,在洋槐树下,轮到印度朋友(当然不是同一个人)瞪大眼睛了。

(16)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一个经验:越是看惯了的东西,便越是习焉不察,美丑都难看出。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是容易解释的:一定要同客观存在的东西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客观地去观察。难道我们就不能有意识地去改变这种习惯吗?难道我们就不能永远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事物吗?

(17)我想自己先试一试看,果然有了神奇的效果。【D】我现在再走过荷塘看到槐花,努力在自己的心中制造出第一次见到的幻想,我不再熟视无睹,而是尽情地欣赏。槐花也仿佛是得到了知己,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洋槐,似乎在喃喃自语,又对我讲话。周围的山石树木,仿佛一下子活了起来,一片生机,融融氤氲。荷塘里的绿水仿佛更绿了;槐树上的白花仿佛更白了;人家篱笆里开的红花仿佛更红了。风吹,鸟鸣,都洋溢着无限生气。一切眼前的东西联在一起,汇成了宇宙的大欢畅。 (选自《季羡林散文集》,有删改)

【注】①氤氲(yīnyūn):形容烟或云气浓郁。

10.文章第三段至第十五段写了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加以概括。(6分)

11.下面的句子是文章原句,请选择它在文中的正确位置(

)(3分)

我在它身上发现了许多新的以前从来没有发现的东西。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12.第十六段划线句中“这种习惯”指文中的哪一句话?(3分)

13.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三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

他猛然用鼻子吸了吸气,抬头看了看,眼睛瞪得又大又圆。

14.“一切眼前的东西联在一起,汇成了宇宙的大欢畅”,作者认为怎样才能达到这种效果?(4分)

2015 [一] (22分) 《红书包 》 秦文君

20多年前,我还是个小学四年级学生。

有一回,同班的汪丽娜背了一只崭新的红书包,那书包简直美极了,我只看它一眼,心里就发颤,不由得伸出手去摸一摸,大概它美到我心里去了。

那天,我被这美丽的红书包缠绕着,别的一切感受都退得远远的。我甚至感到,快活与否,就同这书包紧密地连在了一起。放学时,汪丽娜就走在我的前面,我听见大伙都在议论她的书包漂亮,不觉有点儿生她的气。在此同时,一个念头从我心里升了起来:我一定要马上拥有一只这样的书包。

一连几天,只要一放学,我就走上大街,专跑文具店。终于,我在一家小文具店的橱窗里,找到了这样的红书包。隔了层光闪闪的玻璃,我发现它更加吸引人了。我在它跟前站了许久,一会儿(

)看,一会儿(

)看,过一会儿(

),单眼看。“没有什么能同它比美。”真的,当时我就那么想。

我又奔又跑地赶到车站,等了三部公共汽车,才等到母亲从车上下来。她惊讶地看着我,我什么也不说,拉着她的手直奔那家文具店。到了那儿,就指着红书包说:“给我买吧,妈妈。”

“可你的书包还挺新的,而且也很漂亮。”

我不知怎的就想哭,一边死活不肯离开,像是打算在这儿站一辈子。母亲摸摸我发烫的额头,心就软了。没想到她摸出钱夹要付钱时,才发觉带的钱不够。可在这时,店要打烊①了。

夜里,我老做梦,梦见店里的红书包让人用一把大剪刀剪坏了,急得我大嚷大叫起来。爸爸把我唤醒,小声对我说,明天,他下了班就去把我的红书包买回来。

第二天的整个白天,我都非常快乐,心里涌动着紧张和激动。见了汪丽娜,我就想:我马上就可以背上那只红书包,同你的那只毫无差别!到了傍晚,我突然变得惴惴不安:万一那店里的书包都让别人买去了呢!于是,我三番五次往那里跑,弄得店里人都开始皱起眉头来打量我。

晚上,爸爸一手推着自行车,一手高高举着红书包回来了。我抢过那只鲜红的书包,高兴得打转。等狂喜过之后,才看见母亲正在给父亲搽松节油。原来,为了快点赶到店里,爸爸骑车时同一部黄鱼车撞在一起,膝盖上肿起老大一块。

我的心情沉重起来:我怎么会不顾一切地迷上这红书包的,竟没发现爸爸的膝盖为了它受伤了呢。

爸爸说:“爱美是件好事,可生活中美的东西太多。你跟在别人后面,永远也是跟不过来的,能体会美才是最美的事情。”

第二天,我背着红书包兴高采烈地去学校,在校门口碰见汪丽娜,谁知她又换了个紫色的新书包,比原来的红书包漂亮不知多少倍。

从那天起,我依然爱一切美丽,美的旖旎②永远能给予我无限的灵感,可是从此就没有再像过去那样骄躁不安了。能懂得美,懂得美的东西美在何处有时就很知足了,也很快乐,世界上最美的东西莫过于存着的爱美的心。

后来,那个红书包用旧了,而我一直珍藏着它。不为别的,就为它成了我生活的启示录。 [注]①打烊(yáng):关门停止营业。②旖旎(yǐ nǐ):柔和美好。 5为什么“我”会产生一定要有红书包的念头?(3分)

6.依次在文中括号里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捂着眼

凑近着

退远点

B.凑近着

捂着眼

退远点

C.凑近着

退远点

捂着眼

D.退远点

捂着眼

凑近着

7.依据文章思路和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

(6分)

→我找到卖后书包的文具店→

→ 我得到了心爱的红书包→

8.文中画线句子是作者修改后的,将它与修改前的句子作比较,从情节发展的角度具体分析修改后的好处。

(4分)

修改前:晚上,妈妈一手推着自行车,一手高高举着红书包回来了。

修改后:晚上,爸爸一手推着自行车,一手高高举着红书包回来了。

9.从全文看,篇末的“启示录”包含了那些内容?(答出三点即可)(6分)

[一] (23分) 《那个春天,很暖》章月珍 女儿一岁时,婆婆得了精神疾病。她生活基本上能够自理,自己每天买菜做饭洗衣服,只是一到傍晚,就会出现幻觉,常常会无缘无故地把家里的东西扔掉。记得有一次女儿感冒,她竟把感冒药全部扔到了池塘里,还振振有词说那些都是毒药,说着说着,婆婆害怕地哭了。女儿一边咳嗽一边也哭个不停。我看着两个泪人,也忍不住哭了。

那个冬天,很冷„„

女儿五岁那年,有一天她(

)对我说:“妈妈,我可不可以换掉我奶奶呀?我要让惜愉的奶奶做我的奶奶!”我说为什么呀,她说:“我的奶奶一点都不好!从来没有疼爱过我!但是惜愉的奶奶对惜愉可好了!每天来幼儿园接惜愉回家,回到家还给他做好多好吃的,冬天她灌好热水袋给惜愉捂手,夏天她拿着扇子不停地给惜愉赶蚊子。”我把女儿搂在怀里:“这世上每一个做奶奶的都会疼爱自己的孙女。奶奶没有好好疼爱你照顾你,那是因为她病了。从你出生的那天起,她注定是你一辈子的奶奶,这个谁也无法代替的。”女儿(

)低下了头。

女儿七岁时,上小学一年级。有一天她回家狠狠地把书包扔在桌上,(

)说:“我有这么个奶奶真是倒霉死了!害得我天天被同学们嘲笑,抬不起头来!”我问怎么了,她说:“奶奶每天去菜市场买菜,每天都经过我们学校。你说她可笑不可笑,冬天扇扇子,夏天戴个绒线帽,同学们都说她是疯婆子!”我气得把女儿的书包扔在地上,狠狠地说:“别人可以看不起你奶奶,可以嘲笑她,歧视她,但是你不可以!因为你是她最亲的人,你的身上流着她的血!你要想同学们尊重你奶奶,首先要做到自己尊重你奶奶!不管奶奶变成什么样子,她永远是你要去敬重的人!”女儿第一次看到我情绪如此激动,不停地说:“妈妈,我错了。”

女儿九岁那年,有一天我送她去学校。远远地看见学校门口有三个男孩正将香蕉皮扔向婆婆,我刚想制止,却见女儿用力挣脱我的手,飞一般地跑过去,用小小的身体护着奶奶,大声喊着:“不许你们欺负我奶奶!”。三个男孩愣住了,呆立在那里。我走过去,轻声对他们说:“我不跟你们讲大道理。每个人都会有老的一天,每个人也都会有生病的时候,想想看是不是?”三个男孩愣了一会儿,默默地走到我女儿面前说:”我们再也不欺负你奶奶了。”

女儿十一岁那年,院子里开满了鲜花。祖孙俩手持一根木棍,木棍的一头系着一根漂亮的红丝线,红丝线在风中轻盈地飘着。女儿说她在和奶奶钓蝴蝶。我问,没有钩怎么能钓得着蝴蝶呢?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看着祖孙俩灿烂的笑容,我笑了。

那个春天,很暖„„ (选自《2015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有改动)

⒌“女儿”对“奶奶”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请你依据原文,在表格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4分)

五岁时

七岁时

觉得奶奶可笑,看不起奶奶

九岁时

十一岁时 与奶奶一起做游戏,关爱奶奶

⒍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怯怯地

愤愤地

失望地

B.失望地

愤愤地

怯怯地 C.愤愤地

怯怯地

失望地

D.怯怯地

失望地

愤愤地 ⒎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6分) ①那个冬天,很冷„„

②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

⒏文中的“我”既是儿媳,又是母亲,分别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6分) ⒐“女儿”的经历给你带来哪些关于“成长”的思考?请结合原文,写出两点启示。

(4分)

张劲硕

①严寒的冬天,我们总是向往着在被窝里长眠一冬——能像狗熊和青蛙那样冬眠就好了然而我们大都不知道:那些冬眠的动物身上隐藏着人类尚不知晓的惊天奥秘!

②冬眠是动物应对恶劣环境的一种策略,科学上叫“蛰伏”。有人会问,冬天里睡得多、睡得久,不就是冬眠吗?它们还真不是一回事,只是二者的区别不太容易看出来。拿鱼来说,有几类鱼是会冬眠的,包括我们熟悉的鲤鱼,每当冬天来临,它们就把自己调到冬眠档:不吃、不喝、不游动。这看似与正常档的睡觉并无二致,但请注意它们的鳃!鱼类靠鳃呼吸,平时就算身体静止不动,鳃也会轻轻开合扇动。而进入冬眠的鱼,鳃几乎不动,完全处于麻痹状态。除了呼吸,冬眠动物的体温、心跳等生命指征也都降到极低水平,新陈代谢速率变得非常缓慢,与休克和死亡标准只差那么一点点——这就是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

③冬眠的意义在于,尽量减少身体内外的生命活动,将能量消耗降到最低,以适应严酷的环境。动物冬眠时,能把生命的时钟调得极慢,比如生活在北美洲的普通箱龟,冬眠时心脏5~10分钟才跳一次,实在让人惊叹。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完全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 ④科学家还发现,冬眠不是“习惯养成”的问题,而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天赋”,这种“天赋”还与寿命的长短有联系。一般来讲,哺乳动物的寿命与体型正相关: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满,寿命长。比如大象能活80年,兔子七八岁就算高寿。而蝙蝠打破了这个规律——冬眠的菊头蝠和同体型不冬眠的老鼠相比,前者可以活到三十多岁,后者却只能活到三四岁。如果在同一物种中比较,如蝙蝠或者棕熊,依然是冬眠的寿命要长很多。

⑤冬眠是当下的热门研究领域。如果人类能像动物一样冬眠,收获的就绝不仅仅是睡大觉的幸福感,也许还能长生不老!虽然对蝙蝠和棕熊等冬眠动物的研究能确定冬眠基因与长寿有关,但这些动物毕竟与我们相差太远。不过,在2004年,有个轰动科学界的发现:居然有一种猴子能冬眠!而人类跟猴子同属灵长类动物,基因相似性很高,如果猴子能冬眠,这意味着我们人类也有可能做到,到那时,我们的寿命说不定能达到800岁!

(选自《博物》总第146期,有删改)

⒌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分)

⒍阅读第②段,指出动物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

(2分) ⒎第③段中加点词语“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

(3分)

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

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 ⒏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5分)

⒐作者说“我们的寿命说不定能达到800岁”,其推测依据有哪些?请结合④⑤两段简要概括。

(6分)

2017年[二](21分) 《扁担的一生》 范宇

①在村庄的记忆里,几乎任何时间、任何角落都能见到扁担的身影。挑种子,挑谷子,挑土豆,挑橘子„„农人在土地上的所有倾注与收获,都与扁担密不可分。扁担就是农人的精神脊梁,让他们挑起一个家庭重担的同时,也挑起了一个村庄沉重的历史与殷殷期盼。

。母亲嫁给父亲时,半背篼谷子便是全部的家当。泥墙茅顶的房子破败不堪,常常在狂风骤雨中摇摇欲坠,只有立于墙角略弯的扁担显得精神抖擞,给人信心与希望。或许,母亲嫁给父亲的勇气,有几分便来自扁担的抖擞精神。总之,在昼夜有序更替的村庄里,父亲用扁担慢慢挑起了生活的担子,就像蚂蚁搬家一样,渐渐挑出了一个家庭的崭新面貌。

④20年前,父亲从山里找到一截不错的木材,正想用来做点什么呢,身为木匠的舅舅脱口而出——扁担。对,扁担!父亲也认为,只有改成一根扁担,才不辜负这上好的木材。说干就干,粗糙的木材到了舅舅手里,不用半天,就变成了一根笔直的扁担。扁担不能太直,太直则易伤肩和腰。因此,还得将扁担火烤之后,用外力将之略微压弯成弓形。可这根扁担实在太有骨气了,即便火烤、重压,仍然笔直,没有半点屈服。

⑤这根扁担挑起来很吃力,父亲却爱不释手。之后的许多年里,父亲无论挑什么,都用她。有次在挑玉米时,父亲不小心闪了腰,疼了好长一段时间。但父亲并没有放弃她,用汗水和心血一点点浸润着她,渐渐地,她坚硬的心被融化了,挺直的腰板,也弯了下来。父亲挑起扁担来越来越有默契,像与母亲的婚姻一样,虽偶有磕磕绊绊,感情却越来越深厚。她也没有辜负父亲的良苦用心,苦心经营,以顶天立地的气概,让一个家庭从贫穷落后走向富足安逸。

⑥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少年。越来越多的人离开村庄,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扁担也渐渐地走向了落寞。不少人再也没有回来,在城里买了房子,过上了舒坦的日子。这也让父亲坚信一根扁担能够挑出一个未来的信念,逐渐土崩瓦解。或许,这背后更多是村庄现实的无奈。

⑦无论如何,父亲最终选择了离开。

⑧曾经朝夕相对的扁担被搁置在了一个冰冷的墙角,孤零零的。说来也奇怪,没有了重压,扁担却一天比一天弯,弯得像一个苟延残喘的暮年老者。或许,再过几年,抑或十余年,她便将走完一生,彻底告别深爱了一生也奋斗了一生的村庄。

⑨这也是农人的一生。

⑩九月,村庄又迎来冷冷清清的收获季节。我返城时,碰见正挑着谷子从田边迎面走来的大伯。大伯今年六十余岁了,还在田间劳作着。他也曾短暂离开过村庄,却始终没能走出像扁担一样的命运。他仍然坚信着,只要村庄还在,扁担还在,就一定能够扛起生活的重担。甚至,在人烟越来越少的村庄里,不少固守的农人还是坚信——一根扁担仍能挑起一个村庄。

⑪这是一种可贵精神,或许它与现实追求早已背道而驰,却让人肃然起敬。

(选自《襄阳晚报》2016年3月3日,有删改)

⒑说说“我的家也是扁担挑起来的”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2分)

⒒请自选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进行赏析。(3分)

曾经朝夕相对的扁担被搁置在了冰冷的墙角,一个人,孤零零的。说来也奇怪,没有了重压,扁担却一天比一天更弯,弯得像一个苟延残喘的暮年老者。

⒑根据上下文,将下面两个句子分别填入文章②③两段横线处,第②段应填(

),第③段应填(

)。

(4分)

A.这让我有了探索一根扁担一生的浓厚兴趣。 B.我的家也是扁担挑起来的。

⒒阅读文章④~⑥段,概括补充扁担经历的主要变化过程。(每空不超过5个字)(4分)

上好的木材→

→渐弯的扁担→

. ⒓作者提到“扁担”,多次使用第三人称“她”,有何表达效果?

(3分)

⒔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⑩段画线句子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分)

⒕“扁担”在文中有着丰富的内涵,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6分)

⒔为什么说“扁担的一生也是农人的一生”? (2分)

⒕从全文看,你认为扁担具有怎样的精神?作者写扁担的这种精神,用意何在?(4分)

第2篇:2017年安徽省中考真题语文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 ①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②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③欲渡黄河冰塞川,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④_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⑤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⑥_______________,左牵黄,右擎苍。(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⑦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⑧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兵士们在秋高气爽时节接受检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默写陆游《游山西村》的前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 答案:(1)①在河之洲 ②鸡犬相闻 ③将登太行雪满山 ④安得广厦千万间 ⑤无可奈何花落去 ⑥老夫聊发少年狂 ⑦化作春泥更护花 ⑧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2)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千百年来,咏月的诗人不记其数,中国人之钟情于月亮,在于其明澈而不炫目,宁谧而不沉寂。秦风汉韵,唐诗宋词,都融在如练的月华中。古人咏月,让人看见的不是jiǎo洁的月光,而是千年诗赋的动人华章。月亮那温馨怡人的风致,飘逸脱尘的气韵,晶莹剔透的品质,慰藉了多少孤寂幽怨的心灵。月亮就是诗心,举头一望,心灵自会变得澄明。 2.给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炫目_____ jiǎo洁_____ 澄明_____ 解析:按照要求给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答案:xuàn 皎 chéng

3.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字形,在阅读过程中完成汉字的纠错。 答案:不记其数 不计其数

4.文中“钟情”的“钟”的意思是_____;“如练的月华”中,“练”的意思是_____。 解析:切记通读全文,依据情景总结意思。 答案:专注 白色的丝带

5.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和_____的修辞手法。

解析:从文中找出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句子,准确写出来即可。 答案:排比 拟人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6.下列选项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游记》 吴承恩 明代 B.《安徒生童话》 安徒生 丹麦 C.《朝花夕拾》 鲁迅 中国现代 D.《海底两万里》 凡尔纳 英国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记忆。需要平时广泛读书,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记忆,做好积累,D项中凡尔纳是法国人。 答案:D

7.“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能躲到你的怀里”出自冰心的诗集《____》,诗中的“你”指的是____。 解析:诗句出自冰心的《繁星·春水》,以歌诵母爱,自然为主,“你”指的是“母亲”。 答案:《繁星》、母亲。

某校开展“光影流年——电影主题周”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8.本周五下午学校举办“电影文化”主题讲座,需推迟20分钟放学,阿德同学拟写了一条发给本班家长的短信。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

本周五下午学校举办电影文化讲座,需推迟一会儿放学,特此告知。请您妥善合理安排接孩子的时间。谢谢!

①为表示尊重,短信开头应添加称呼及礼貌用语:____ ②短信中推迟放学的时间交代不具体,应将“____”改为“____”。 ③画线句子有语病,可修改为____。(不得改变原意)

解析:本题考查修改病句。①为表示尊重,短信开头应添加称呼及礼貌用语:尊敬的家长,您好!②短信中推迟放学的时间交代不具体,应将“一会”改为“十分钟”;③画线句子有语病,可修改为去掉“妥善”(或“合理”)

答案:①尊敬的家长,您好!②一会十分钟③去掉“妥善”(或“合理”)。

9.学生会开展“对对联,赢影票”活动,请帮助小祥同学为下面的上联选出合适的下联。 上联:咫尺银幕,流转千般光影。 下联:____,____。

A.斗室方桌,遍览万古文章。 B.方寸镜头,透视万种风情。 C.琳琅满布,经营百样繁华。 D.小小梨园,上演生旦净丑。

解析:本题考查对对联的理解、掌握能力。解答此题,要求掌握对联的一些基本知识,如语句对仗,词性相同,还要注意修辞运用,语境是否符合等方面。上联中有“咫尺”可思考下联中“方寸”与它相应,故选:B。 答案:B

10.校团委组织了“戏曲电影展映”活动,并在学生中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戏曲电影展映前后“喜爱与支持率”调查情况统计图

仔细阅读上图,请用简洁的语言作答。(每空限10字以内,不得出现字数。) ①展映后,学生对戏曲电影的喜爱及支持率均____ ②四部电影中,黄梅戏电影《天仙配》在展映前后____。

解析:考查把表格转换成文字的能力。作答此类题目时,一定要认真观察表格中的文字和数据,结合表格的标题,即可得出结论。注意,一般不能出现表格中的数据。几组数据并列,要考虑有没有比较的意味。①展映后,学生对戏曲电影的喜爱及支持率均明显提高,②四部电影中,黄梅戏电影《天仙配》在展映前后最爱学生喜爱。 答案:①明显提高②均最爱学生喜爱

二、阅读

阅读选文,回答下列各题。

明天,我们拿什么滋养生命

梁建中

①“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不洗马桶盖。”这是河流污染的真实写照。

②根据我国国家环保局的一项调查,在被统计的13l条流经城市的河流中,严重污染的有36条,重度污染的有21条。全国532条主要河流中,有436条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城市河流的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挥发酚、氨氮和汞等。其中有机类属严重污染,三氮类属重度污染,重金属为轻度污染。目前中国约有一半城市市区的地下水污染严重,地下水水质呈下降趋势。

③污染带来的就是灾难。珠江海区的污染使栖息在该海区的鲷科、石首科、带鱼、乌贼和中国对虾等19种经济鱼类和25种经济虾类连续出现大量死亡,使洄游产卵繁殖的狮鱼、马鲛等锐减;这里著名的“万山渔汛”,已不成汛。

④长江也不乐观,不断增加的、不经处理的废水污水在城市江段已形成明显污染带。据调查,长江干流21个主要城市江段的污染带已超过600千米,占城市江段长度的70%.随着乡镇企业及农业发展,长江水体还受到农药和化肥污染。另外,每年长江带入东海的泥沙达6亿吨,输沙量已达黄河的,相当于尼罗河、亚马孙河和密西西比河3条世界大河的输沙总量。

⑤母亲河——黄河的情况更遭。从20世纪70年代起,黄河下游及河口地区旱季断流现象几乎年年发生,1997年创纪录地达到累计断流226天,仅胜利油田少产原油就损失30多亿元。目前,黄河流域用水量已超过360亿立方米。随着黄河流域用水量猛增,各地都对昔日流入黄河的雨水“围追堵截”。大大减少了黄河的入水量。甘肃、宁夏百姓大挖水窖,积蓄雨水,被广泛推广的所谓“旱作农业”,使干旱的土壤变成了一块块“海绵”。地下水开采和生态耗水,如水土保持、植树造林等都直接影响到黄河的水量,使黄河再也无法形成昔日容纳百川的汪洋恣肆的壮观场面。

⑥专家预测,2030年我国人口将进入高峰时期,届时人均水资源量大约只有1750立方米,中国将成为严重缺水的国家。

⑦拯救我们的水资源环境吧,不要让“人类最后见到的一滴水是我们自己的眼泪”变成现实!

(选自《青少年科技博览)2008年03期有删改)

11.选文以“明天,我们拿什么滋养生命”为题,主要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解析:考查说明对象的把握。 答案:我国的河流污染十分严重。

12.用一句话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内容。

解析:考查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方法:找中心句;结合本段说明特征概括,摘要联合,结合标点,尤其注意分号,认真提炼。

答案:废水污水不经处理就排放;农药化肥的污染;大挖水窖,对流入黄河的雨水“围追堵截”;无节制开采地下水。

13.请以第③、④段为例简要分析选文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 解析: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答案:①句运用了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我国的水污染已十分严重,很有说服力。②句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直观地告诉我们长江每年带入东海的泥沙之多,情况不容乐观。

14.下面语句出自选文第⑤段,分析句中划线词的作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从20世纪70年代起,黄河下游及河口地区旱季断流现象几乎年年发生,1997年创纪录地达到累计断流226天,仅胜利油田少产原油就损失30多亿元。 解析: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准确性。 答案:“几乎”表明十分接近,用“几乎”说明断流现象出现的频率高。

15.相关链接:仔细观察下面“中国节水标志”图,回答(1)(2)题。

(1)请你探究“中国节水标志”图标的设计意图。 (2)“拯救我们的水资源环境吧,不要让人类最后见到的一滴水是我们自己的眼泪,变成现卖。”面对严峻的水资源环境,你该怎么做?

解析:本题考查观察能力、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有想象力,可谓一箭“数”雕。 答案:(1)国家节水标志的设计意图是:“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能说出大意即可)(2)①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节水意识。②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与节水相关的法律法规,实现依法治水。③鼓励开发使用节水的新科技,如节水龙头、节水马桶„„围绕“从我做起,节约每一滴水;从我身边做起,不污染水源;参加公益活动,做义务宣传员。为拯救水资源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来答即可。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扁担的一生 范宇

①在村庄的记忆里,几乎任何时间、任何角落都能见到扁担的身影。挑粪、挑种子、挑谷子、挑土豆、挑橘子„„„„农人在土地上的所有倾注与收获,都与扁担密不可分。扁担就是农人的精神脊梁,让他们挑起一个家庭重担的同时,也挑起了一个村庄沉重的历史与殷殷期盼。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母亲嫁给父亲时,半背篼谷子便是全部的家当。泥墙茅顶的房子破败不堪,常常在狂风骤雨中摇摇欲坠,只有立于墙角略弯的扁担显得精神抖擞,给人信心与希望。或许,母亲嫁给父亲的勇气,有几分便来自于扁担的抖擞精神。总之,在昼夜有序更替的村庄里,父母用扁担慢慢挑起了生活的担子,就像蚂蚁搬家一样,虽然缓慢,却渐渐挑出了一个家庭的崭新面貌。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20年前,父亲从山里找到一截不错的木材,正想着用来做点什么呢。身为木匠的舅舅几乎脱口而出——扁担。对,扁担!父亲也认为,只有改成一根扁担,才不辜负这上好的木材。说干就干,粗糙的木材到了舅舅手里,不用半天,就变成了一根笔直的扁担。扁担不能太直,太直则易伤肩头和腰。因此,还得将扁担以火烤之后,用外力将之略微压弯成弓形。可这根扁担实在太有骨气了,即便火烤、重压,仍然笔直,没有半点屈服。

⑤这根扁担挑起来更吃力,父亲却爱不释手。之后的许多年里,父亲无论挑什么,都用她。有次在挑玉米时,父亲不小心闪了腰,疼了好长一段时间。但父亲并没有放弃她,用汗水和心血一点点浸润着她,渐渐地,她坚硬的心被融化了,挺直的腰板,也弯了下来。父亲挑起扁担来越来越有默契,像与母亲的婚姻一样,虽偶有磕磕绊绊,感情却越来越深厚。她也没有辜负父亲的良苦用心,苦心经营,以顶天立地般的气慨,让一个家庭从贫穷落后走向富足安逸。

⑥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少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离开村庄,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扁担也渐渐地走向了落寞。不少人再也没有回来,在城里买了房子,过上了舒坦的日子。这也让父亲坚信一根扁担能够挑出一个未来的信念,逐渐土崩瓦解。或许,这背后更多是村庄现实的无奈。

⑦无论如何,父亲最终选择了离开。

⑧曾经朝夕相对的扁担被搁置在了一个冰冷的墙角,孤零零的。说来也奇怪,没有了重压,扁担却一天比一天更弯,弯得像一个苟延残喘的暮年老者。或许,再过几年,抑或十余年,她便将走完一生,彻底告别深爱了一生也奋斗了一生的村庄。

⑨这也是农人的一生。

⑩九月,村庄又迎来冷冷清清的收获季节。我返城时,碰见正挑着谷子从田边迎面走来的大伯。大伯今年已60余岁了,还在田间劳作着。他也曾短暂离开过村庄,却始终没能走出像扁担一样的命运。他仍然坚信着,只要村庄还在,扁担还在,就一定能够扛起生活的重担。甚至,在人烟越来越少的村庄里,不少死守的农人还是坚信——一根扁担仍能挑起一个村庄。 ⑪这是一种可贵精神,或许它与现实追求早已背道而驰,却让人肃然起敬。

(选自《襄阳晚报》2016年3月3日,有删改)

16.根据上下文,将下面两个句子分别填入文章②③两段横线处,第②段应填_____,第③段应填_____ A.这让我有了探索一根扁担一生的浓厚兴趣。 B.我的家也是扁担挑起来的。

解析:本题考查补齐句子的能力。根据第一段中的“扁担就是农人的精神脊梁,让他们挑起一个家庭重担的同时,也挑起了一个村庄沉重的历史与殷殷期盼。“可知,此处应填第二句话,因为这句话紧承第一段最后一句。从第四段开始写了父亲那根扁担的一生,所以此处应填第一句话。 答案:BA

17.阅读文章④﹣⑥段,概括补充扁担经历的主要变化过程。(每空不超过5个字) 上好的木材→_____→渐弯的扁担→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第四段中的“可这根扁担实在太有骨气了,即便火烤、重压,仍然笔直,没有半点屈服。“可得笔直的扁担。根据第六段中的“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扁担也渐渐地走向了落寞可得”落寞的扁担”。 答案:笔直的扁担 落寞的扁担

18.作者提到“扁担”,多次使用第三人称“她”,有何表达效果?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称的理解与掌握。扁担本是无情之物,应用“它“,但这里用“她“,这是拟人手法,把扁担人格化,表现了作者对扁担的深情厚意。 答案:将扁担人格化,叙述亲切自然,蕴含作者对扁担的深厚情感。

19.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⑩段画线句子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解析:本题考查揣摩作者感情。这句话所写为我大伯的经历。他也曾短暂离开农村,但最终又回来了,他是落寞的,同时他又是坚持的,对村庄的坚持,我对大伯的这种精神深怀敬意。 答案:对农人像扁担一样的命运感到无奈。对农人坚守村庄的执着精神深怀敬意。

20.“扁担”在文中有着丰富的内涵,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文章中意象的理解与掌握。

答案:扁担是农具,担负着农人家庭生活的重担。扁担是农人的精神脊梁,担负着村庄的历史和期盼。扁担的一生是农人的一生,与农人、村庄的命运相始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各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______ 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______ ③可以调素琴,阅金经______ ④无案牍之劳形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答案:①有名(或“出名”“著名”“成了名山”);②这;③调弄,这里指弹(琴);④使„„劳累。

22.下面句子朗读时,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臣不胜受恩/感激 B.今齐地方/千里 B.朔气传/金柝 D.水/不在深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停顿,句子内部的停顿主要是句子成分之间的停顿,所以要先正确划分句子的结构。 答案:D

23.翻译:孔子云:何陋之有?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 答案: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24.结合全文思考,文章写“诸葛庐、子云亭”有什么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章写作技巧的能力。

答案:示例:作者采用类比的手法,以历史上两个知名人物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作比,说明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主人品德高尚。

三、写作

25.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不闯红灯,是对规则的承诺;走进经典,是对阅读的承诺;追求卓越,是对人生的承诺;关爱他人,是对社会的承诺„„„„承诺是一份责任,也是一种素养。在初中生活里,你有过哪些与承诺有关的经历和感触呢?

请以“这就是我的承诺”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自定立意,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4)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解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该题目简洁新颖,没有审题障碍,这个题目在命题上不落窠臼,在思维形式上注重开放,在内容上贴近生活。同时,我们可以选取自己最熟悉、最有话可说的内容来写。

这就是我的承诺,这是一个很平常的题目,要想写出新意,也有一定的难度,这个词语里蕴含着着深刻的道理。是一个人品质的良好表现。

可以有两个思路,一是选取生活细节,如写自己或者周围人关于承诺的事情;也可以跨越时空,寻找离我们生活、时间较远的写作素材。

整篇文章要以记叙文字为主,也可以使用其他的表达方式作为补充,在文章最后可以写一段议论抒情文字,写出所感所悟,升华一下文章的主旨。

也可以采用小标题或者分镜头的方式,写几件事,会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答案:略

第3篇:2012年安徽省中考语文复习

一、课标引路 吃透考纲 关注变化

各学科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规定了该学科的课程目标(简称为“三维目标”),并清楚地描述了各方面的学习内容。从应考角度来说,对知识和技能的把握是最基本的。

《考试纲要》是课标的具体化,是中考命题的依据。

要比较今年和去年《考纲》的异同点,关注细微变化。充分发挥《考纲》的指导作用。 记住:不会变的是对中考考纲内容的考查!

只要我们语文教师牢牢把握《考纲》这个“宗” ,以不变应万变,就能达到“以静制动”“处变不惊”的境界——此乃语文教师的最高境界!

二、研究考题 分析答卷 了解特点

研究考纲,最终要联系到具体的试卷,研究试卷有两方面的好处: 1.熟悉考点,了解题型,展望未来命题方向; 2.缩小范围,减轻压力,努力做到有效复习。

研究2011年安徽中考语文试卷,猜想2012年的试卷特点。

(一)稳中有变,涵盖广泛。

(二)聚焦基础,突出语言运用

(三)整体阅读,凸显理解、品味

(四)贴近生活,注重个性化表达

三、掌握技巧 明晰考点 预测方向

(一)古诗文默写:

范围:《课程标准》的规定,文言文16篇,古诗词34首。

依据:我省《2011年考试纲要》第一部分:语文积累的第7条指出:“准确背诵《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50篇优秀诗文的句、段、篇。” 命题预测:除诗词外,涉及到的古文是:

2005年——《论语》《陋室铭》(2分);

2006年——《爱莲说》(1分);

2007年——《论语》《鱼我所欲也》《岳阳楼记》占3分; 2008年——《论语》《桃花源记》《陋室铭》占3分; 2009年——《曹刿论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占2分; 2010年——《论语》《陋室铭》占2分 2011年——《孟子二章》《岳阳楼记》2分

可以说,今年的默写也会有古文中的名句。因此,复习中不能只背默34首古诗,对16篇古文中的名句、重点句子也不能放过,不能只是口熟,要句句默写,一一过关。

预测2012年古诗文默写试题形式(必定是名句) 1.连接式默写。 2.理解性默写。 3.主题式默写。

温馨提示:背诵复习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不但篇篇背诵,还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平时默写时经常出错的字,更要时时“温故”。师生切记:一字出错,满“盘”皆输。

(二)课外读物

范围:去年的《考纲》推荐了8部文学名著作为考试内容:《水浒》、《西游记》、《繁星·春水》、《格列佛游记》、《安徒生童话》、《名人传》、《童年》《朝花夕拾》。 内容:按前几年考情,内容应涉及作家作品、主要人物、主要情节、典型事件等。

形式:填空题型(0

5、0

9、

10、11);简答题型(0

7、0

8、09);仿写题型;表格题型(06)。

教学建议:给学生印制《水浒》、《繁星·春水》、《朝花夕拾》以外的五部名著的基本内容及篇目表,在浏览的基础上让学生适当背诵并写准。

(三)综合性学习

●一定要了解“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定要了解综合学习这种题是怎么考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课标如此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未重视,许多老师不引导,学生靠天收。当然,我不否认综合实践能力可以从平时的言行举止中积累,但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综合实践训练,一定能让学生遇题不慌。现在,综合性学习题备受到中考的关注,它以越来越灵活的方式出现在各地考卷上。

近年来“综合性学习”试题特点

1、生活性。

2、综合性。

3、实践性、探究性。

备考“综合性学习” 的策略: 重视平时的动手动脑和探究。

考前复习至关重要,“临阵磨枪,不亮也光”。

“综合性学习”中有可能涉及到语病的修改,复习时要让学生知道检查病句的方法,了解常见病句的类型。一般情况下,检查病句的方法有: (1)审读法。(2)提取主干法。

常见的语病类型有:

(1)成分残缺 (2)搭配不当 (3)语序不对 (4)前后不一致

(5)成分多余 (6)误用虚词或关联词语 (7)句式杂糅

(四)阅读类试题的复习(此与写作是重头戏) 近年考题回顾: 2006年现代文是一篇散文和一篇议论文; 2007年现代文是一篇散文和一篇科技说明文; 2008年两篇现代文阅读都是散文;

2009年现代文是一篇散文和一篇说明文; 2010年现代文是一篇散文和一篇议论文; 2011年现代文是一篇散文和一篇说明文。

文言文阅读近年都是50篇优秀诗文篇目中的选文,考查内容基本稳定。

要想取得好成绩,要做到两点:

1、拓宽学生阅读面,培养学生浓浓的阅读兴趣。

2、加强阅读方法指导,给学生一个登山的手杖。

●叙述类

叙述类文章阅读三步曲:

(1)阅读文章,整体感知;通读材料,思考并概括;基本内容、主旨,大致脉络层次。 (2)审明题干,明确出处,再找原文相关段落:明白出题者考查的知识点及题型及答题技巧;选准段落,精读、分析、概括。

(3)整体分析,全面作答,分点表述:结合主旨,抓住关键词句,理清答题步骤,用术语分点做答。

预测2012中考叙述类考题类型可能有以下几种:

1.层次结构(考与不考都应关注,它是读文必备的能力) 2.题目——题目的作用

3.概括——概括语段、事件、全文中心

4.分析——能抓住关键性语句,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5.理解探究——探求人物产生某种性格、心理及行动的原因,或结合语境填写空缺的话。 6.提炼——理解并能分析文中人物(特别是小说)的思想性格及分析人物形象。

7.赏析语言——能欣赏、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优美、精彩的语言,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8.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及作用 9. 常用写作手法

10.体验感悟——对文章的内容(包括主旨)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谈自己的感受或启示。

●说明文阅读

说明文阅读三步曲:

阅读材料,明确对象及特点,理清脉络,; 审明题干,确定范围,找准信息点出处;

准确摘取,综合分析,准确全面分点作答(说明文尽量用文中的话作答)。

预测2012中考说明文考题类型在以下几种之内:

1.概括——概括选文(或选文中某一段)的说明对象,或给文章拟个标题。概括全文的说明内容,或某一段的段意。

2.提炼——给某事物下定义,或概述其形成过程、原理等。

3.筛选——通过问答题的形式,考查分析摘录文中有关的重要信息能力。 4.说明方法——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常用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列图表(每生所记不能少于6种)。

5.顺序——考查说明的顺序

如:文章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这样安排顺序有什么好处? 6.结构——分析文章(段)结构的特点

考察题型如:分析语段层次,分析某句、某段在结构上的作用等。

7.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8.语言——某个词语能否删去或调换,或自己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句子,并体会。

9.开放性试题——考查与选文有关的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的积累;考查学生对选文阅读后的感受、启发、体会。

●议论文阅读

议论文阅读三步曲----

第一步:通读材料,明确中心论点及大致结构。 第二步:读题,审明题干,确定信息点出自哪段。 第三步:准确摘取,综合分析,全面做答。

预测2012中考议论文考题类型可能有以下8种-- 1.论点——准确摘取或概括中心论点(即把握作者的观点)。 2.结构——划分议论文的结构、层次

3.论证方法——辨析论证方法,理解其作用

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记住这四种即可)。 4.分析——关键词语、关键句子的含义及作用。

5.指代——“这些方面”、“这种情况”“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6.仿写——仿照所给出的句子再写一两句话(有可能放到第一部分考查)

7.拓展——补写能证明文中论点的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谈自己的观点看法等。

●文言文阅读

2012年中考文言文考什么? 一般考查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实词则常常考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的词语; 对句子的考查则侧重于关键句子的句式和句意(多在注释中,应要求学生背这些重要的注释);

对内容考查就与现代文基本相似。从字、词、句到内容理解至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都要拎出要点,总结规律。

附:历年中考考查的文言文篇目:

2000年——《出师表》

2001年——《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2002年——《曹刿论战》

2003年——《五柳先生传》《醉翁亭记》比较 2004年——《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韩愈 2005年——《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比较

2006年——《论语》(课改卷)【《桃花源记》 《醉翁亭记》(统一卷)】 2007年——《小石潭记》 《与朱元思书》比较 2008年——《送东阳马生序》

2009年——《鱼我所欲也》 《过零丁洋》比较 2010年——《醉翁亭记》《岳阳楼记》 比较 2011年《马说》。

(五)作文 (55分)

作文在中考中有重要的意义。

作文分占试卷总分的40%(加卷面分),可以说是一个得分大户,占据语文考分的半壁江山。 要提高作文成绩,只有加强训练,掌握方法,熟能生巧,才能稳操胜券。 从2002-2010年中考作文的发展变化预测2011年中考作文的流行趋势,我们推测2011年安徽中考作文在内容上更富有人文性、民主性,更贴近社会、关注生活,使学生有事可写,引导学生有悟可感:感悟学习生活,感悟自然美景,感悟生活的馈赠,感悟遭遇的失败,感悟心理的变化,感悟民族的希望等等。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情感源于生活。

作文冲刺要点---

提高作文分值的“六个一”

1.一个含蓄、深刻的题目 2.一个精彩的开头

3.一个疏密有致的段落布局 4.一个优美的片段描写 5.一个完美的结尾 6.一个清爽的文面

作文“十忌”

1.忌误解话题:如“承诺”与“诚信” 2.忌主题平庸或消极 3.忌题材陈旧

4.忌文体杂糅:强化训练一种文体,比如记叙文(重在记叙文)(可加议论文)。 5.忌语言平淡:要有文采,追求个性化的表达(引用点加点修辞)。 6.忌内容失真:比如编造美丽的谎言。

7.忌为新而新:如只重形式,不重内容。 8.忌写成诗歌(最好不写)。

9.忌字数不够:尽量把作文格写完,给人厚重、充实的感觉(去年要求不少于500字,结果写500字的学生得分很低,一般在700--800之间)。 10.忌书写潦草,卷面不整(卷面5分重点体现在作文上)。

着重强调:加强写字训练,提高中考作文成绩!

中考语文,有条理、有层次、有针对性的复习十分关键。

虽然语文学科的考试内容广博而庞杂,但是也有一定的方法、规律可找、可循,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技巧、规律,同学们定会事半功倍。

第4篇:2012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考试大纲

2012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考试大纲

一、课标引路 吃透考纲 关注变化

各学科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规定了该学科的 课程目标 (简称为 “ 三维目标 ”) ,并清楚地描述了各方面的学习内容。从应考角度来说,对知 识和技能的把握是最基本的。 《考试纲要》是课标的具体化,是中考命题的依据。

要比较今年和去年《考纲》的异同点,关注细微变化。充分发挥《考纲》的指导作用。 记住:不会变的是对中考考纲内容的考查! 只要我们语文教师牢牢把握《考纲》这个 “ 宗 ” ,以不变应万变,就能达到 “ 以静制动 ”“ 处变 不惊 ” 的境界 —— 此乃语文教师的最高境界!

二、研究考题 分析答卷 了解特点

研究考纲,最终要联系到具体的试卷,研究试卷有两方面的好处: 1. 熟悉考点,了解题型,展望未来命题方向; 2. 缩小范围,减轻压力,努力做到有效复习。

研究 2011年安徽中考语文试卷,猜想 2012年的试卷特点。 (一)稳中有变,涵盖广泛。 (二)聚焦基础,突出语言运用 (三)整体阅读,凸显理解、品味 (四)贴近生活,注重个性化表达

三、掌握技巧 明晰考点 预测方向 (一)古诗文默写: 范围:《课程标准》的规定,文言文 16篇,古诗词 34首。

依据:我省《 2011年考试纲要》第一部分:语文积累的第 7条指出 :“ 准确背诵《语文课程 标准》推荐背诵的 50篇优秀诗文的句、段、篇。 ” 命题预测:除诗词外,涉及到的古文是: 2005年 —— 《论语》《陋室铭》(2分); 2006年 —— 《爱莲说》(1分); 2007年 —— 《论语》《鱼我所欲也》《岳阳楼记》占 3分; 2008年 —— 《论语》《桃花源记》《陋室铭》占 3分; 2009年 —— 《曹刿论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占 2分; 2010年 —— 《论语》《陋室铭》占 2分 2011年 —— 《孟子二章》《岳阳楼记》 2分

可以说,今年的默写也会有古文中的名句。因此, 复习中不能只背默 34首古诗,对 16篇古 文中的名句、重点句子也不能放过,不能只是口熟,要句句默写,一一过关。 预测 2012年古诗文默写试题形式 (必定是名句 ) 1. 连接式默写 。 2. 3. 温馨提示 :背诵复习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 不但篇篇背诵, 还 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平时默写时经常出错的字,更要时时 “ 温故 ” 。师生切记:一字出错,满 “ 盘 ” 皆输。 (二)课外读物

范围:去年的《考纲》推荐了 8部文学名著作为考试内容:《水浒》、《西游记》、《繁 星 ·春水》、《格列佛游记》、《安徒生童话》、《名人传》、《童年》《朝花夕拾》。

内容:按前几年考情,内容应涉及作家作品、主要人物、主要情节、典型事件等。 形式:填空题型 (0

5、 0

9、

10、 11) ; 简答题型 (0

7、 0

8、 09) ; 仿写题型; 表格题型 (06) 。

教学建议:给学生印制 《水浒》、《繁星 ·春水》、《朝花夕拾》 以外的五部名著的基本内 容及篇目表,在浏览的基础上让学生适当背诵并写准。 (三)综合性学习

● 一定要了解 “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 到底是怎么回事。 ● 一定要了解综合学习这种题是怎么考的。

●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 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 课标如此要 求,我们在教学中未重视,许多老师不引导,学生靠天收。当然,我不否认综合实践能力可 以从平时的言行举止中积累, 但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综合实践训练, 一定能让学生遇题不慌。 现在,综合性学习题备受到中考的关注,它以越来越灵活的方式出现在各地考卷上。 近年来 “ 综合性学习 ” 试题特点 1

2、

3、

备考 “ 综合性学习 ” 的策略: 重视平时的动手动脑和探究。

考前复习至关重要, “ 临阵磨枪,不亮也光 ” 。

“ 综合性学习 ” 中有可能涉及到语病的修改, 复习时要让学生知道检查病句的方法, 了解常见 病句的类型。一般情况下,检查病句的方法有: (1) 审读法。 (2) 提取主干法 。 常见的语病类型有: (1) 成分残缺 (2)搭配不当 (3) 语序不对 (4) 前后不一致 (5)成分多余 (6)误用虚词或关联词语 (7)句式杂糅

(四)阅读类试题的复习(此与写作是重头戏) 近年考题回顾: 2006年现代文是一篇散文和一篇议论文; 2007年现代文是一篇散文和一篇科技说明文; 2008年两篇现代文阅读都是散文; 2009年现代文是一篇散文和一篇说明文; 2010年现代文是一篇散文和一篇议论文; 2011年现代文是一篇散文和一篇说明文。

文言文阅读近年都是 50篇优秀诗文篇目中的选文,考查内容基本稳定。 要想取得好成绩,要做到两点:

1、拓宽学生阅读面,培养学生浓浓的阅读兴趣。

2、加强阅读方法指导,给学生一个登山的手杖。 ● 叙述类

叙述类文章阅读三步曲 : (1)阅读文章, 整体感知; 通读材料,思考并概括;基本内容、主旨,大致脉络层次。 (2) 审明题干 ,明确出处,再找原文相关段落:明白出题者考查的知识点及题型及答题技 巧;选准段落,精读、分析、概括。

(3)整体分析,全面作答, 分点表述 :结合主旨,抓住关键词句,理清答题步骤, 用术语 分点做答。

预测 2012中考叙述类考题类型可能有以下几种: 1. 层次结构(考与不考都应关注,它是读文必备的能力) 2. 题目 —— 题目的作用

3. 概括 —— 概括语段、事件、全文中心

4. 分析 —— 能抓住关键性语句,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5. 理解探究 —— 探求人物产生某种性格、心理及行动的原因,或结合语境填写空缺的话。

6. 提炼 —— 理解并能分析文中人物(特别是小说)的思想性格及分析人物形象。 7. 赏析语言 —— 能欣赏、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优美、精彩的语言,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 作用。

8. 表达方式 —— 常用的表达方式及作用 9. 常用写作手法 10. 体验感悟 —— 对文章的内容(包括主旨)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谈自己的感受或启示。 ● 说明文阅读 说明文阅读三步曲 : 阅读材料,明确对象及特点,理清脉络,; 审明题干,确定范围,找准信息点出处; 准确 摘取 ,综合分析,准确全面分点作答(说明文尽量用文中的话作答 )。 预测 2012中考说明文考题类型在以下几种之内: 1. 概括 —— 概括选文(或选文中某一段)的说明对象,或给文章拟个标题。概括全文的说明 内容,或某一段的段意。

2. 提炼 —— 给某事物下定义,或概述其形成过程、原理等。

3. 筛选 —— 通过问答题的形式,考查分析摘录文中有关的重要信息能力。 4. 说明方法 ——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常用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列图表 (每生所记不 能少于 6种 ) 。 5. 顺序 —— 考查说明的顺序

如:文章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这样安排顺序有什么好处? 6. 结构 —— 分析文章(段)结构的特点

考察题型如:分析语段层次,分析某句、某段在结构上的作用等。

7. 指代 ——“ 这些条件 ” 、 “ 这种现象 ”“ 同样道理 ” 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8.语言 —— 某个词语能否删去或调换,或自己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 “ 准确 ” 特点的句子,并体会。

9. 开放性试题 —— 考查与选文有关的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的积累;考查学生对选文阅读后的 感受、启发、体会。 ● 议论文阅读

议论文阅读三步曲 ---- 第一步:通读材料,明确中心论点及大致结构。 第二步:读题,审明题干,确定信息点出自哪段。 第三步:准确摘取,综合分析,全面做答。

预测 2012中考议论文考题类型可能有以下 8种 -- 1. 论点 —— 准确摘取或概括中心论点(即把握作者的观点)。 2. 结构 —— 划分议论文的结构、层次 3. 论证方法 —— 辨析论证方法,理解其作用

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记住这四种即可)。 4. 分析 —— 关键词语、关键句子的含义及作用。

5. 指代 ——“ 这些方面 ” 、 “ 这种情况 ”“ 同样道理 ” 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6. 仿写 —— 仿照所给出的句子再写一两句话(有可能放到第一部分考查) 7. 拓展 —— 补写能证明文中论点的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谈自己的观点看法等。 ● 文言文阅读

2012年中考文言文考什么? 一般考查常见的文言实词、 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实词则常常考查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的词语; 对句子的考查则侧重于关键句子的句式和句意(多在注释中,应要求学生背这些重要的注 释 ); 对内容考查就与现代文基本相似。从字、词、句到内容理解至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都要 拎出要点,总结规律。 附:历年中考考查的文言文篇目: 2000年 —— 《出师表》

2001年 ——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2002年 —— 《曹刿论战》

2003年 —— 《五柳先生传》《醉翁亭记》比较 2004年 ——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韩愈 2005年 ——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比较

2006年 —— 《论语》(课改卷)【《桃花源记》 《醉翁亭记》(统一卷)】 2007年 —— 《小石潭记》 《与朱元思书》比较 2008年 —— 《送东阳马生序》

2009年 —— 《鱼我所欲也》 《过零丁洋》比较 2010年 —— 《醉翁亭记》《岳阳楼记》 比较 2011年《马说》。 (五)作文 (55分) 作文在中考中有重要的意义。 作文分占试卷总分的 40%(加卷面分),可以说是一个得分大户,占据语文考分的半壁江 山。

要提高作文成绩,只有加强训练,掌握方法,熟能生巧,才能稳操胜券。

从 2002-2010年中考作文的发展变化预测 2011年中考作文的流行趋势, 我们推测 2011年安 徽中考作文在内容上更富有人文性、民主性,更贴近社会、关注生活,使学生有事可写,引 导学生有悟可感:感悟学习生活,感悟自然美景,感悟生活的馈赠,感悟遭遇的失败,感悟 心理的变化,感悟民族的希望等等。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情感源于生活。 作文冲刺要点 --- 提高作文分值的 “ 六个一 ”

1. 一个含蓄、深刻的题目 2.一个精彩的开头 3. 一个疏密有致的段落布局 4.一个优美的片段描写 5. 一个完美的结尾 6.一个清爽的文面 作文 “ 十忌 ”

1. 忌误解话题:如 “ 承诺 ” 与 “ 诚信 ” 2. 忌主题平庸或消极 3. 忌题材陈旧

4. 忌文体杂糅:强化训练一种文体,比如记叙文(重在记叙文)(可加议论文)。 5. 忌语言平淡:要有文采,追求个性化的表达(引用点加点修辞)。 6. 忌内容失真:比如编造美丽的谎言。 7. 忌为新而新:如只重形式,不重内容。 8. 忌写成诗歌(最好不写)。 9. 写 500字的学生得分很低,一般在 700--800之间)。 10. 忌书写潦草,卷面不整 (卷面 5分重点体现在作文上)。 着重强调:加强写字训练,提高中考作文成绩! 中考语文,有条理、有层次、有针对性的复习十分关键。

虽然语文学科的考试内容广博而庞杂,但是也有一定的方法、掌握了 一定的技巧、规律,同学们定会事半功倍。

规律可找、可循,只要

第5篇:安徽中考语文话题作文真题

中考就要来临,你准备好了吗,中考语文作文是半壁江山,你的作文水平怎么样?还是要多看一些历年中考题目及范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安徽中考语文话题作文真题题目

一)请以“为自己点赞”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半命题作文要在题目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如诚信、执着、坚持等),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除诗歌、戏剧外,自选文体,文章不少于600字,严禁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二)请以“有一种力量叫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半命题作文要在题目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如诚信、执着、坚持等),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除诗歌、戏剧外,自选文体,文章不少于600字,严禁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安徽中考语文话题作文真题范文1

为自己点赞

我是一个活泼可爱的阳光男孩,我的爱好有很多,如唱歌、画画、打球,跆拳道……但我最擅长的还是跳舞。

小的时候,有一天,妈妈突然发现我很喜欢跳舞,于是在我四岁多时,妈妈就送我去学拉丁舞。每次去上课时总有一些小朋友哭着喊着在门口,不愿意进教室。而我呢,每次都高高兴兴的跑进去,不哭也不闹,跟着老师跟着音乐一起开心的跳着舞,所以老师们特别喜欢我。

五岁的时候,我去合肥参加了一次舞蹈公开赛,那是我第一次参加大型比赛,虽然有点紧张,但我出色的完成了所有舞蹈动作,结果获得了幼儿新人组的第一名。我激动万分,要知道这是我人生中获得的第一个第一名,从此我对跳舞更感兴趣啦!

我六岁时,舞蹈老师还推荐我和一个舞伴,我们一起去别人的婚礼上当花童和表演拉丁舞。呵呵,因此我还收到了200元的红包,这可是我人生中挣来的“第一桶金”。

在我上四年级的时候,学习任务相对有点重了,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没去上舞蹈课。舞蹈老师打电话给妈妈,让我坚持跳下去,说我跳的很好,如果放弃就太可惜啦!还送给我一辆我最喜欢的玩具火车鼓励我。我又开始了我的学舞生涯。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不知不觉,我已经学了六年舞蹈啦。到目前为止,我获得了四个全国一等奖,四个省二等奖和两个市三等奖的好成绩。每次看着这些获奖证书,我心里便美美得,觉得自己挺棒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知道唯有有努力和坚持,成功才会属于你。这里,我要给自己点个赞,也期待着我能在更大的舞台展现我的舞姿。

安徽中考语文话题作文真题范文2

为自己点赞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有与众不同的点赞经历,同样,我也有我的点赞经历,就让我与大家一起分享吧。

以前每次看到其他小伙伴骑着自行车,自由自在地奔驰,我就特别羡慕。所以今年暑假,当爸爸问我有什么打算时,我就十分干脆地告诉爸爸我要学骑自行车,爸爸同意了。于是,我从地下室里搬出了那辆尘封已久的自行车,来到天中广场,在爸爸的帮助下开始学了起来。

我骑在自行车上,用脚蹬着自行车的蹬子,可怎么蹬也走不出第一步。我一蹬,车子就向一边倒去,我只有双脚着地,才能维持平衡,不至于连我带车一起倒。就这样,我不断重复着脚着地这个无聊枯燥的动作,真想打退堂鼓了。

这时,爸爸说:“骑车时,手要紧紧握住车把,让它保持平衡,身体要放松,眼睛要平视前方。”我照爸爸说的去做,果然,自行车比刚才听话多了。爸爸紧紧地帮我扶住车后座,我小心翼翼地等蹬着。随着车速慢慢变快,我的身体也渐渐平衡了。这时,爸爸趁我不注意,悄悄地把手松开了。我没注意到爸爸此时已经把手放开了,平平稳稳地骑出了几米。兴奋之余,我连声喊着爸爸:“爸爸,我会骑了,我会骑了!”可身后却无人应答。我扭头一看,发现身后没人了,心中一慌,差点摔倒。幸亏我眼疾手快,迅速跳下车。刚要张嘴抱怨,爸爸冲我伸出了大拇指,夸我学得快。我心里仿佛像吃了蜜似的甜滋滋的,抱怨的话早就抛到九霄云外了。

后来一连几天,我不停地练着,热得满头大汗也不觉着累。直到爸爸催我回家,才恋恋不舍地离开广场。后来,我还学会了刹车、转弯,可以骑着自行车在马路上畅通无阻、来去自由了。通过学骑自行车这件事,我懂得了:只要认认真真用心去学,没有学不会的东西!

这就是我的学骑自行车经历,我得到了爸爸妈妈的夸奖,我为自己点赞!同学们,你们也为我点个赞吧!

安徽中考语文话题作文真题范文3

为自己点赞

刚刚步入初中的我,体育很差。在一次体育课上,老师检查男生的引体向上,别人都达到了及格,而我却不及格,老师批评了我一顿,我觉得很不是滋味。

放学回到家后,我来到了附近的健身处,想想老师的批评,我决定好好练练。我走到单杠下面,纵身一跳,双手随即抓住了杆子,但是不一会儿,身体的重量便使我撑不住了。休息片刻后,我再尝试了一次,但仍然没有成功。随着时间的延续,豆大的汗珠开始从我的额头上滑落,我的毅力和耐力也逐渐减弱。

“我不练了!”终于,我失去了耐心,厌烦地用脚狠狠踹了一下单杠,随即走开了。

我顺着路边低着头往家走,心里十分沮丧:为什么别人都可以,而我就不行呢?

不知不觉中,我来到了家门口,便坐在长凳上休息,心情逐渐平静了下来。这时,我突然看到了邻居家的小猫,正跟着母猫学习爬树。母猫做什么,小猫就跟着练习,尽管途中小猫摔下了许多次,但它仍然坚持练习,没有因为一点小小的失败而放弃。最终,它成功了!

眼前的这一幕让我若有所思:自己练习单杠,不是和小猫练习爬树一样吗?小猫没有放弃,它成功了;我遇到一点小挫折就放弃。没有汗水哪有成功?

我决定以后好好练习。

第二天,我又来到了健身处。想想昨天的小猫学爬树,我觉得自己更有力量了。同样的,我还是像昨天一样一步步去练习:一个,两个,三个……尽管我最多只能撑到三个,但总比昨天有进步。带着满身的汗水回家,我很高兴,因为我努力了!

第三天,第四天……

终于,一个星期下来,我达到了十个的好成绩。我成功了!

我为我的坚持点赞,我为我的成功点赞,我为我自己点赞!

安徽中考语文话题作文真题

第6篇:2011年安徽省中考语文备考策略与命题趋势

(讲座提纲)

一、课标引路 吃透考纲 关注变化

各学科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规定了该学科的课程目标(简称为“三维目标”),并清楚地描述了各方面的学习内容。从应考角度来说,对知识和技能的把握是最基本的。

《考试纲要》是课标的具体化,是中考命题的依据。

要比较今年和去年《考纲》的异同点,关注细微变化。充分发挥《考纲》的指导作用。

记住:不会变的是对中考考纲内容的考查!

只要我们语文教师牢牢把握《考纲》这个“宗” ,以不变应万变,就能达到“以静制动”“处变不惊”的境界——此乃语文教师的最高境界!

二、研究考题 分析答卷 了解特点

研究考纲,最终要联系到具体的试卷,研究试卷有两方面的好处: 1.熟悉考点,了解题型,展望未来命题方向; 2.缩小范围,减轻压力,努力做到有效复习。

研究2010年安徽中考语文试卷,猜想2011年的试卷特点。

(一)稳中有变,涵盖广泛。

(二)聚焦基础,突出语言运用

(三)整体阅读,凸显理解、品味

(四)贴近生活,注重个性化表达

三、掌握技巧 明晰考点 预测方向

(一)古诗文默写:

范围:《课程标准》的规定,文言文16篇,古诗词34首。

依据:我省《2011年考试纲要》第一部分:语文积累的第7条指出:“准确背诵《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50篇优秀诗文的句、段、篇。”

命题预测:除诗词外,涉及到的古文是:

2005年——《论语》《陋室铭》(2分); 2006年——《爱莲说》(1分);

2007年——《论语》《鱼我所欲也》《岳阳楼记》占3分; 2008年——《论语》《桃花源记》《陋室铭》占3分;

2009年——《曹刿论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占2分; 2010年——《论语》《陋室铭》占2分

可以说,今年的默写也会有古文中的名句。因此,复习中不能只背默34首古诗,对16篇古文中的名句、重点句子也不能放过,不能只是口熟,要句句默写,一一过关。

预测2011年古诗文默写试题形式(必定是名句)

1 1.连接式默写。 2.理解性默写。 3.主题式默写。

温馨提示:背诵复习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不但篇篇背诵,还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平时默写时经常出错的字,更要时时“温故”。师生切记:一字出错,满“盘”皆输。

(二)课外读物

范围:去年的《考纲》推荐了8部文学名著作为考试内容:《水浒》、《西游记》、《繁星·春水》、《格列佛游记》、《安徒生童话》、《名人传》、《童年》《朝花夕拾》。

内容:按前几年考情,内容应涉及作家作品、主要人物、主要情节、典型事件等。

形式:填空题型(0

5、0

9、10);简答题型(0

7、0

8、09);仿写题型;表格题型(06)。 教学建议:给学生印制《水浒》《童年》以外的六部名著的基本内容及篇目表,在浏览的基础上让学生适当背诵并写准。

(三)综合性学习

●一定要了解“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定要了解综合学习这种题是怎么考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课标如此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未重视,许多老师不引导,学生靠天收。当然,我不否认综合实践能力可以从平时的言行举止中积累,但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综合实践训练,一定能让学生遇题不慌。现在,综合性学习题备受到中考的关注,它以越来越灵活的方式出现在各地考卷上。

近年来“综合性学习”试题特点

1、生活性。

2、综合性。

3、实践性、探究性。

备考“综合性学习” 的策略: 重视平时的动手动脑和探究。

考前复习至关重要,“临阵磨枪,不亮也光”。

“综合性学习”中有可能涉及到语病的修改,复习时要让学生知道检查病句的方法,了解常见病句的类型。一般情况下,检查病句的方法有:

(1)审读法。(2)提取主干法。

常见的语病类型有:

(1)成分残缺 (2)搭配不当 (3)语序不对 (4)前后不一致

(5)成分多余 (6)误用虚词或关联词语 (7)句式杂糅

(四)阅读类试题的复习(此与写作是重头戏)

近年考题回顾:

2006年现代文是一篇散文和一篇议论文;

2007年现代文是一篇散文和一篇科技说明文;

2 2008年两篇现代文阅读都是散文;

2009年现代文是一篇散文和一篇说明文; 2010年现代文是一篇散文和一篇议论文。

文言文阅读近年都是50篇优秀诗文篇目中的选文,考查内容基本稳定。

要想取得好成绩,要做到两点:

1、拓宽学生阅读面,培养学生浓浓的阅读兴趣。

2、加强阅读方法指导,给学生一个登山的手杖。

●叙述类

叙述类文章阅读三步曲: (1)阅读文章,整体感知;通读材料,思考并概括;基本内容、主旨,大致脉络层次。 (2)审明题干,明确出处,再找原文相关段落:明白出题者考查的知识点及题型及答题技巧;选准段落,精读、分析、概括。

(3)整体分析,全面作答,分点表述:结合主旨,抓住关键词句,理清答题步骤,用术语分点做答。

预测2011中考叙述类考题类型可能有以下几种:

1.层次结构(考与不考都应关注,它是读文必备的能力) 2.题目——题目的作用

3.概括——概括语段、事件、全文中心

4.分析——能抓住关键性语句,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5.理解探究——探求人物产生某种性格、心理及行动的原因,或结合语境填写空缺的话。 6.提炼——理解并能分析文中人物(特别是小说)的思想性格及分析人物形象。

7.赏析语言——能欣赏、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优美、精彩的语言,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8.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及作用 9. 常用写作手法

10.体验感悟——对文章的内容(包括主旨)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谈自己的感受或启示。

●说明文阅读

说明文阅读三步曲:

阅读材料,明确对象及特点,理清脉络,; 审明题干,确定范围,找准信息点出处;

准确摘取,综合分析,准确全面分点作答(说明文尽量用文中的话作答)。

预测2011中考说明文考题类型在以下几种之内:

1.概括——概括选文(或选文中某一段)的说明对象,或给文章拟个标题。概括全文的说明内容,或某一段的段意。

2.提炼——给某事物下定义,或概述其形成过程、原理等。

3.筛选——通过问答题的形式,考查分析摘录文中有关的重要信息能力。 4.说明方法——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常用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列图表(每生所记不能少于6种)。

5.顺序——考查说明的顺序

如:文章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这样安排顺序有什么好处? 6.结构——分析文章(段)结构的特点

3 考察题型如:分析语段层次,分析某句、某段在结构上的作用等。

7.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8.语言——某个词语能否删去或调换,或自己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句子,并体会。

9.开放性试题——考查与选文有关的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的积累;考查学生对选文阅读后的感受、启发、体会。

●议论文阅读

议论文阅读三步曲----

第一步:通读材料,明确中心论点及大致结构。 第二步:读题,审明题干,确定信息点出自哪段。 第三步:准确摘取,综合分析,全面做答。

预测2011中考议论文考题类型可能有以下8种-- 1.论点——准确摘取或概括中心论点(即把握作者的观点)。 2.结构——划分议论文的结构、层次

3.论证方法——辨析论证方法,理解其作用

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记住这四种即可)。 4.分析——关键词语、关键句子的含义及作用。

5.指代——“这些方面”、“这种情况”“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6.仿写——仿照所给出的句子再写一两句话(有可能放到第一部分考查)

7.拓展——补写能证明文中论点的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谈自己的观点看法等。

●文言文阅读

2011年中考文言文考什么?

一般考查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实词则常常考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的词语;

对句子的考查则侧重于关键句子的句式和句意(多在注释中,应要求学生背这些重要的注释);

对内容考查就与现代文基本相似。从字、词、句到内容理解至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都要拎出要点,总结规律。

附:历年中考考查的文言文篇目:

2000年——《出师表》

2001年——《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2002年——《曹刿论战》

2003年——《五柳先生传》《醉翁亭记》比较 2004年——《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韩愈

2005年——《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比较

2006年——《论语》(课改卷)【《桃花源记》 《醉翁亭记》(统一卷)】 2007年——《小石潭记》 《与朱元思书》比较 2008年——《送东阳马生序》

2009年——《鱼我所欲也》 《过零丁洋》比较 2010年——《醉翁亭记》《岳阳楼记》 比较

(五)作文 (55分)

4 作文在中考中有重要的意义。

作文分占试卷总分的40%(加卷面分),可以说是一个得分大户,占据语文考分的半壁江山。

要提高作文成绩,只有加强训练,掌握方法,熟能生巧,才能稳操胜券。

从2002-2010年中考作文的发展变化预测2011年中考作文的流行趋势,我们推测2011年安徽中考作文在内容上更富有人文性、民主性,更贴近社会、关注生活,使学生有事可写,引导学生有悟可感:感悟学习生活,感悟自然美景,感悟生活的馈赠,感悟遭遇的失败,感悟心理的变化,感悟民族的希望等等。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情感源于生活。

作文冲刺要点---

提高作文分值的“六个一”

1.一个含蓄、深刻的题目 2.一个精彩的开头

3.一个疏密有致的段落布局 4.一个优美的片段描写 5.一个完美的结尾 6.一个清爽的文面

作文“十忌”

1.忌误解话题:如“承诺”与“诚信” 2.忌主题平庸或消极 3.忌题材陈旧

4.忌文体杂糅:强化训练一种文体,比如记叙文(重在记叙文)(可加议论文)。 5.忌语言平淡:要有文采,追求个性化的表达(引用点加点修辞)。 6.忌内容失真:比如编造美丽的谎言。

7.忌为新而新:如只重形式,不重内容。 8.忌写成诗歌(最好不写)。

9.忌字数不够:尽量把作文格写完,给人厚重、充实的感觉(去年要求不少于500字,结果写500字的学生得分很低,一般在700--800之间)。

10.忌书写潦草,卷面不整(卷面5分重点体现在作文上)。

着重强调:加强写字训练,提高中考作文成绩!

中考语文,有条理、有层次、有针对性的复习十分关键。

虽然语文学科的考试内容广博而庞杂,但是也有一定的方法、规律可找、可循,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技巧、规律,老师们定会事半功倍。

上一篇:商铺租赁合同完整范本下一篇:我的个人炒股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