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经济发展现状(通用8篇)
1.安徽省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1.1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2007年,安徽省电子信息产业继续保持了持续、健康的发展趋势,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与效益同步增长。初步核算,安徽省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由2002年的75.6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438亿元,同比增长了4.8倍;工业增加值由2002年的15.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30亿元,同比增长了7.4倍;实现利税总额由2002年的8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36亿元,同比增长了3.5倍。上述三项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2%、53%、35%,产业规模已跃居全国第十二位、中部地区第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批安徽制造及安徽创造的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1.1.1 电子信息产品生产能力位居全国前列。我省在电子测量仪器以及电子基础材料等产品的技术水平在国内有比较优势,生产能力位居全国前列。语音合成技术产品、高亮度特种显示器件、光刻机、多普勒气象雷达等若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和特色产品,增强了产业发展后劲。2006年我省通信设备及电子设备制造业主营业收入为98.53亿元,位居全国第14位,利润总额为5.33亿元,位居全国第13位,年均从业人数达到2.66万人。
1.1.2 软件业取得明显进步。2007年,我省软件行业业务收入为27.3亿元,位于全国第十八位,较同期增长27.1%,高于全国的20.8%的增长水平;软件产品收入为12.3亿元,位于全国第17位,同期增长21.7%,落后全国22.5%增长比例的0.8个百分点;系统集成收入为12.9亿元,位于全国第十九位,同期增长37.5%,高出全国16%增长比例的21.5个百分点。
1.2 信息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完善
截至2007年底,宽带网用户已达155.9万户,比2002年扩大了20多倍;广播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6%和95%;在电话网络容量方面,2007年初全省固定电话局用交换机容量达到1709万门,比2005年底新增97万门,增长6%;在基础传输网络方面,长途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657207公里,比2005年底新增631058公里,本地中继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1015815芯公里,接入网光缆线路长度达到1099l00芯公里。
1.3 无线电管理再上新台阶
截至2007年底,我省基本完成无线电台站清理登记工作。各类无线电台站数量已达65000多个,技术设施水平明显提高。“十五”期间全省完成无线电管理技术设施建设投资约1.4亿元,技术装备数量和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超短波监测测向网共建成25座固定监测测向站,装备了20部移动监测测向车,实现了监测联网,可进行全省遥控、联动测试和干扰排查。
2.安徽省信息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尽管近几年我省信息产业发展态势迅猛,但由于我省实力薄弱,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若干问题。
2.1 电子信息产业问题突出
电子信息产业的整体规模小。“十五”期间,尽管我省电子信息制造业有较快的发展速度,但总量仍然偏小。2005年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不到5%;企业规模不大,没有一家企业进入全国电子百强;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尽合理,投资类产品比重偏低;不少产品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2.2 信息化发展不平衡
地区差异、行业差异、城乡差异明显。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率不高,重建设、轻应用,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开发的现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完善。安徽省信息产业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底,安徽省城市固定电话达到725.3万户,城市电话普及率达到59.28%,普及率高出全球固定电话普及率平均水平近10%。但安徽省农村通信发展却较为滞后,目前安徽省农村固定电话为769.0万户,农村电话普及率达到14.5%,只是城市水平的24.5%。
2.3 设施不足与通信网络重复建设
无线电基础技术设施建设、无线电管理手段还不能完全满足无线电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管理队伍的建设与实际要求还有差距,特别是市一级管理队伍更显薄弱;对紧急和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还不强。通信网络重复建设。各通信企业各自为政,一味地上规模、扩大网络。这使目前安徽省的通信网络容量出现相当程度的供大于求的状况,资源利用率也很低。
3.2008年安徽省信息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纵观近几年来我省信息产业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和省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本文就2008年安徽省信息产业发展的前景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3.1 大力培育电子信息产业成为我省支柱产业
中央提出“中部崛起战略”后,我省提出以信息产业为龙头的“工业强省”战略,开展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政策研究,重点推进软件产业政策的贯彻落实,通过立法促进软件产业发展,制定具有我省特色的软件产业地方性法规。
3.1.1 培育产业基地和工业园区,发展优势产业。首先,继续依托各地高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保持我省在信息家电、软件、电工薄膜、特种线缆、磁性材料、显示材料等领域的优势和特色;其次,发展以合肥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产业密集区,提升周边城市的产业集聚力,形成较为合理的区域产业发展布局,发挥合肥、芜湖、铜陵、滁州等地的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培育新的产业基地和园区。
3.1.2 认真贯彻落实软件产业政策,发挥示范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继续贯彻国家和我省有关发展软件产业的政策,提高协会工作人员和软件企业执行政策的水平;全面落实省信
息产业厅制订的我省软件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为产业发展提供咨询、服务和建议;加大宣传我省骨干软件企业和重点软件产品的力度,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遵循为软件企业和协会会员服务的宗旨,打造“会员之家”的良好形象;积极推进示范行业协会的创建活动,努力提高协会工作的整体水平。
3.1.3 以企业为主,实现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发展。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和学校加强合作,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通过企业和高校共建实习基地,将中国科技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实践的生产过程中。以软件重大专项实施为引导,整合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其他社会资源,合力促进软件产业迅速上规模、上水平。
3.1.4 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一批重点大型企业。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政府为企业创新提供优良的政策环境,鼓励自主创新,对知识产权给予充分的保护。通过培育大型集团和公司,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3.2 加快建设“数字安徽”
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加快建设骨干网,整合城域网,发展接入网,建成以基础网络为依托,以高速传输为通道,以高速交换为核心,覆盖全省、安全可靠、功能完备、适应经济国际化的信息平台。建立空间地理信息、宏观经济信息、法人信息、人口信息等数据库,发展地理信息产业,实现信息资源的标准化、数字化,提高共享水平。以电子政务为先导,着力推进县乡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加快数字技术的推广应用。
3.3 进一步加强无线电管理,做好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无线电保障工作
第一,继续加强频率台站管理;第二,加强无线电监测工作;第三,建立全省无线电监测应急联动机制,提高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第四,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和比武活动浪高我省无线电监测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采取公开选拔的方式为无线电监测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第五,在我省奥运会无线电保障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认真部署并完成北京奥运会及残奥会无线电管理指挥中心分配的无线电保障工作,总结四月份我省承担“好运北京”篮球赛和奥运火炬传递期间无线电保障工作的经验,确保负责奥运会篮球、棒球、垒球三个赛场无线电保障任务的无线电检测技术人员,能够出色地完成任务,并做好设施和技术的充分准备,随时待命,为2008年奥运会及残奥会增光添彩。
3.4 以招商引资为重点,拓宽引资渠道
把引进战略投资者作为重要实现目标,力争取得新的突破。引进战略投资者,也是我省今年乃至整个“十一五”期间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以大型经贸洽谈活动为抓手,大力开拓招商市场。积极主动参加省政府组织的各种相关招商引资活动,组团招商、组织企业参加大型经贸洽谈活动,力争引进一批重大信息产业项目,努力使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参考文献:
[1]安徽省“十一五”规划报告.
[2]安徽省信息产业厅2008年工作报告.
关键词:农村金融,农村贷款,农信社
一、安徽省农村金融服务的现状分析
目前安徽省已初步形成包括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机构在内、以正规金融机构为主导、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主力军的农村金融体系。商业性金融机构主要是中国农业银行安徽分行, 政策性金融机构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安徽分行, 合作性金融机构主要是安徽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这三家金融机构每年支农信贷资金总量占全省金融机构支农信贷资金总量的99.5%以上。
1、安徽省农村信贷供给流出严重
2009年安徽省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各项存款超过2000亿元, 贷款近1500亿元, 相当于10年前全省所有金融机构的总额;存贷规模在全省金融机构排名均上升到第二位。现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绝大多数县贷款中所占比重超过40%以上, 高的达60%至70%, 真正成为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和‘三农’的主力军。但在调查中显示, 县域资金通过银行体系流出较多。截至2008年4月末, 安徽省县域存款余额为2792.85亿元, 贷款余额 (不含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剥离的贷款) 为1424.80亿元, 按全省银行业机构平均74.52%的存贷比推算, 约有656.43亿元资金通过银行体系流出县域。在资金外流渠道中, 邮储和商业银行上存资金占据较大份额。邮储机构多年来基本是只存不贷, 资金以存放人民银行的方式流出农村。由于商业银行总行和省分行确定内部上存资金利率一般高出一年期存款利率1至2个百分点, 县支行更倾向于上存资金以获得稳定的无风险资产收益, 而不愿更多地发放贷款, 其高管人员和信贷人员普遍存在“多贷不如少贷”的心理。
2008年末安徽省30个样本县贷款余额1568.7亿元, 仅占县域生产总值的39.34%, 与2000年相比下降了5.2个百分点, 表明农村金融发展明显不足, 大量农村资金被正规金融机构吸纳外流, 农村信贷供给稀缺。
2、农村金融服务弱化
过去十几年中, 各大银行实施集约化发展战略和商业化改革, 大量裁撤县域机构网点, 上收县支行贷款审批权, 机构、资金、业务都向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聚集, 影响了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投放。目前, 县域市场未有效开发, 一些银行的信贷政策支持不足, 业务品种不够丰富, 金融服务水平不高。在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 四大行在当地仅存农行和少许工行网点, 农信社成为当地网点最多的一家金融机构。安徽某市银监分局的调研发现, 由于各银行实行贷款终身追究和零风险机制, 对县域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有所弱化;县级银行业机构只有资金的组织权、信贷调查权和回收权, 而无贷款审批权和发放权。在安徽的一些县域, 当地产业档次低、规模小、根基弱, 使得银行对其信贷支持趋于谨慎。
3、农村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
在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网点竞相退出和信贷权限上收之后, 民营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更加单一和狭窄。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唯一的正规军, 主要服务对象是“三农”, 但受资产负债比例和单户贷款比例控制, 无法也无力满足中小民营企业的资金需求, 导致城市与农村贷款规模差距进一步拉大。2007年安徽省17个市市区贷款新增比例是61个县域贷款新增比例的9.8倍, 自2001年以来, 安徽省农村经济发展速度仅以每年4.5%的速度递增, 低于全省经济发展水平3—6个百分点。全省80%的县域已陷入经济效益低下和信贷支持不足的金融抑制状态。县域农村经济资金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影响整个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安徽省肥西县共有20多万户农民, 农村信用社直接扶持的达2万多户, 其中3000元左右的贷款占70%以上, 贷款期限绝大多数为一年, 每户只能贷到2000元左右。在肥西, 邮政储蓄等准金融机构吸储的资金最少有一半左右来自农村, 但是他们对农民只存不贷;商业银行基本不给农民贷款。它们就像一架架“抽水机”大量抽取有限的金融资源, 使得农村资金短缺的矛盾日趋尖锐, 群众贷款难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4、农村地区金融环境欠佳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绩效的高低。当前, 农村诚信教育和宣传工作滞后, 信用文化缺失, 农户和农村企业的诚信意识淡薄, 导致逃废金融债务现象屡有发生, 再加上适用于农村信贷的可抵押物缺乏, 贷款安全难以保证, 从而影响了农村金融机构对新农村建设投入的积极性。我国的金融生态环境的法律环境、信用环境不佳以及担保体系不完善, 使得金融机构自我维权能力不足, 对恶意逃债人缺乏强有力制裁手段, 导致金融债权得不到有效保护, 严重影响了农村正常金融秩序。
二、安徽省农村金融的发展研究
2010年1月31日, 第7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文件指出了现阶段农村金融的一些突出问题, 并推出了一系列高含金量的强农惠农新政策, 给农村金融服务指明了方向, 推动了农村金融服务改革的进程。2008年末, 安徽省作为全国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省份之一, 积极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现结合安徽省农村金融服务现状和其作为农村金融试点省份的成绩对农村金融的发展作以下分析:
1、创新农村金融产品
根据安徽省试点工作方案, 全省有16个市、29个县 (区) 金融机构开展了试点工作, 覆盖率达全省县域的47%。参与创新的金融机构包括县域内所有金融机构, 其中以农村合作类金融机构为主, 截至2009年6月底, 共有信用、抵押质押、联保担保三大类产品创新, 三类创新贷款余额共计115.66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27.26亿元, 增幅30.85%, 发放贷款户数79.2万户, 较上年末增加5.45万户。在三类产品创新中, 有37种产品创新是2009年以来在试点地区新开展, 其贷款余额已快速发展到6.07亿元。由此可见, 金融产品创新对农村金融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进一步加强产品创新和扩大产品分布的领域, 能够促进安徽省农村金融的发展。安徽省农村金融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创新农村金融产品。
(1) 规范发展小额信用类创新产品
这类小额信用贷款方式包括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夫妻证”贷款、生源地助学贷款、产业链绿色通道贷款、个人及返乡农民工创业贷款等, 截至2009年6月底, 贷款户数76.2万户, 占全部比重的96.6%, 增长5.7%, 贷款余额58.51亿元, 占全部贷款余额的51.7%, 较2008年底增长11.6%, 户均贷款余额由去年底的7273元上升至7679元, 加权平均利率由9.75%下降至8.95%。小额信用类产品在安徽省农村金融业务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其产品创新需要进一步展开, 并且在发展过程中, 需要提供法律法规方面的规范、制约。
(2) 发展抵押、质押类金融创新产品
部分试点地区已经开展了应收账款、仓单、存单、订单、发票等质押贷款和农用机器设备、存货、林权、采矿权抵押贷款等创新方式。截至2009年6月末, 抵押质押类金融创新产品贷款余额28.72亿元, 户均贷款余额由2008年底的19.9万元上升至当前的25.42万元, 加权平均利率则下降至8.16%。此类抵押、质押金融创新产品的快速发展, 推动农村户均贷款的增长。
(3) 关注联保、担保类金融创新产品
由于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融资优惠, 特别是2009年25亿担保的资金的快速到位, 使得各地担保公司实力显著加强, 使农户和涉农小企业受益匪浅, 和2008年底相比, 全部贷款户数上升了109.3%, 融资环境改善的最为显著的是小企业担保贷款, 户数上升了169.08%, 资金利率从8.38%下降至7.33%, 财政贴息5452万元, 财政担保余额2.6亿元。公司+农户、农户联保、小额农户担保贷款等金融创新方式增长近一倍。这类金融创新产品数量增长极快, 在农村金融发展的过程中, 由于这类创新产品风险性较高, 需投以极大的关注, 减低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的风险。
2008年底以来, 安徽省县域金融机构通过创新信贷品种, 逐步增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截至2009年6月末, 试点地区金融机构通过抵押和担保等形式, 向5432户中小企业发放贷款43.37亿元,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县域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截至2009年6月末, 试点地区涉农贷款余额为449.41亿元, 其中创新产品贷款余额占比为25.18%, 较去年底上升4.15个百分点, 且创新产品贷款质量较好, 新增不良率极低, 带动涉农贷款整体不良率下降2.47个百分点, 通过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工作, 有力的促进了县域金融机构各项业务的快速健康发展。此种方式有利于安徽省农村金融的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长期存在于安徽农村金融发展中的问题, 如融资难、资金流出严重等。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发展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发展, 对安徽省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在未来农村金融的发展中, 产品创新仍应作为工作的主导思想。
2、农村金融服务方式的创新
(1) 推进农村支付基础设施建设和非现金支付工具使用
在农村支付体系方面, 依托人民银行现代支付系统, 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手段电子化、信息化和规范化。一是农村信用社大力发展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 使农民工返乡后在家乡就近的农村信用社或邮政储蓄营业网点柜台提取现金或查询卡内资金, 避免了假钞、盗失等风险。二是根据农村现金需求特点合理调入零钞, 并在乡镇一级普及转账电话、ATM、POS机等非现金支付方式。如淮北市濉溪县上半年共增加ATM机10台, 增加POS机566台, 安庆市桐城县上半年安装转账电话356部, 使用率达90%, 为偏远地区农户收款、付款提供了便利。三是创新资金结算方式, 乡镇一级农行、农信社、邮储已实现全国联网, 通存通兑, 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结算服务。
(2) 组织开展金融服务“家家到”活动
2009年初, 安徽省农村信用联社组织开展金融服务“家家到”活动, 要求辖区内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创新和改进金融服务水平, 内容包括:一是主动走访地方政府和经济开发园区或创业园, 了解中小企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承接产业转移项目等当地政府重点支持项目, 积极给予信贷支持。二是按照分层对接原则, 各行社班子成员、业务部门负责人和网点营销人员分别走访重点客户、一般客户及未建立业务关系的客户, 逐户了解金融服务需求。三是专门走访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和普通农户, 摸清他们的现状、下一步发 (下转第49页) (上接第60页) 展思路及金融服务需求。四是积极参加各类银企对接活动, 主动举办银企或银农座谈会, 加深彼此了解。五是加强金融服务营销尤其是贷款营销, 及时受理客户贷款申请, 简化贷款办理手续。
(3) 以信用评级创新来推动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
蚌埠市五河县通过打造“百户千村”信用工程, 推出“信用村+信用农户+信贷”业务模式。该模式:一是建立农村信用管理体系, 制定具体目标和具体计划。二是建立农村信用评定结果运用机制, 首先把评审认定结果与优惠政策挂钩, 其次把信用户评审结果与信用档案、村委会建设相结合, 最后将信用农户贷款与财政贴息相结合。截至上半年, 已评定出三个信用村, 110户优秀信用农户, 发放贷款184笔、累计金额580.7万元。信用建设显著改善了五河县的金融生态环境, 该县2007获安徽省十佳投资环境县, 2008年获全国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由此可见, 以信用评级方式改善农村金融信贷环境有利于安徽省农村金融的发展, 有利于降低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 是改善农村金融环境的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安徽统计年鉴2007, 2008.
[2]周小川.关于农村金融改革的几点思路[R].经济学动态, 2009, (08) .
[3]位金钰.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服务现状调查[J].2008, (08) .
[4]徐永祥.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与发展思考[J].企业经, 2008, (11) .
关键词:鲜食玉米;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安徽省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9-11-02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高质量健康营养生活的追求,膳食结构发生了较大改变。鲜食玉米因其本身用途广泛、营养价值高和方便速食等特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尤其是甜糯玉米新成果研发与新技术应用,不仅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而且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高效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及畜牧业发展均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安徽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属暖温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地区,其气候特点适宜鲜食玉米的生长发育,发展鲜食玉米产业前景广阔。
1 安徽省鲜食玉米发展现状
1.1 生产情况 2014年安徽省玉米种植面积已
100余万hm2,但鲜食玉米的种植还处于起步阶段,全省总面积不到0.7万hm2,主要集中在江淮和江南的玉米产区,基本都是小面积分散种植。全省鲜食玉米品种较为杂乱且又相对单一,以苏玉糯系列品种为主,我省自育品种市场占有率较低。据调查:甜玉米品种主要有皖甜210,粤甜16号、绿色超人、广甜5号等;糯玉米品种有苏玉糯5号、苏玉糯11号、京科糯2000、凤糯2146、皖糯5号等;笋玉米品种少有种植。安徽省鲜食玉米以春播为主,夏、秋种植为辅,生产上以普通方式栽培,兼有部分地膜早春栽培。受农村劳动力构成等因素影响,全省鲜食玉米栽培管理粗放,技术到位率低,尤其因病虫害防治不及时造成的损失较大,极端的天气因素(如涝渍、旱灾)对鲜食玉米的生产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威胁。
1.2 加工情况 安徽市场鲜食玉米主要以鲜棒销售、直接蒸煮、真空包装、速冻加工等几种形式存在。以鲜棒直接上市为主,供应季节主要集中在6~9月。安徽从事鲜食玉米专业加工的公司较少,满足不了鲜食玉米全年市场需求;目前,仅有成立于2007年的淮北普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濉溪县农科所合作开发超黑糯玉米的真空包装玉米穗和天然食用黑色素提取,稍有一定规模,年加工真空包装玉米2 000万穗;鲜食玉米深加工产品种类很少,还没有真正走上百姓餐桌。
1.3 市场营销情况 目前,安徽省市场上鲜食玉米年销售量在20万t以上,本省生产量仅占40%~60%。据市场调查:安徽农贸市场上鲜棒多是本地生产应季销售,超市销售的真空包装玉米、玉米粒、玉米罐头或宾馆早餐供应的速冻冷藏产品多为外省调入,由于运输成本增加,加工产品相对应季鲜棒价格明显偏高。
2 存在问题剖析
当前安徽省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缺乏科技支撑和龙头企业带动,生产不能规模化和区域化,加工技术滞后,产业化链条脱节,消费市场开拓不够。
2.1 品种培育 安徽省鲜食玉米育种起步晚,科研力量薄弱,项目及资金投入较少;种质资源匮乏、品种抗性差和品质不佳,育成的品种类型单一;育种方法落后,技术储备不足,育种水平及效率都明显偏低,目前生产上十分缺乏优质高产的鲜食玉米品种。
2.2 栽培技术 全省鲜食玉米栽培面积总体偏小,品种单一,一家一户的分散种植,没有形成规模化;高产高效绿色栽培配套技术尚不成熟且难以在生产推广,病虫害防治缺乏统一标准,农药使用缺乏监管,造成其鲜棒商品性不高,产品质量安全存在一定隐患。
2.3 加工 安徽省鲜食甜糯玉米的保鲜及加工较为滞后,主要归结于缺乏专门从事鲜食玉米加工的产业化龙头企业,鲜食玉米多数是从事蔬菜、肉类加工的企业顺带收购加工,没有专业技术保障,同时,企业根据自身发展和市场情况,随时调整收购量,或进行压价收购,农民的种植效益得不到保障;反之,农民也会根据市场情况决定销售方式,造成鲜食玉米收购加工没有原料保障,小型加工企业也就随之夭折或顺势转型。
2.4 市场营销 全省鲜食玉米销售基本局限于玉米收获季节本地市场的鲜棒销售,上市时间比较集中,农民获得经济效益相对较低,若遇丰产之年收益更低。据调查2015年合肥市场价格为早上市的一般4~6元/kg,晚上市的一般3元/kg左右,而在非生产季节,真空包装玉米一般超过10元/kg,有的特殊品种价格会更高,由此可见,上市时间以及加工方式对价格的影响是决定鲜食玉米市场走向的关键因素。由于安徽省鲜食玉米目前尚未形成地方优势品牌,缺乏规模化经营,本地一些生产企业仅限于当地的收购加工,组织不起规模化订单生产,造成设备长时间的闲置,增加了运营成本,形成了低档次生产、加工的恶性循环现状。
3 加快推进安徽省鲜食玉米发展的对策
3.1 加强政府引导与扶持 安徽鲜食玉米的发展应该说还处于起步发展的阶段,政府的政策引导及扶持对产业的发展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一是充分发挥政府职能,结合生产需求和适宜生产条件,合理规划布局鲜食玉米生产,扩大并稳定种植规模。二是要加大投入力度,特别是在项目研发、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方面,积极引导鲜食玉米产业走出育种、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路子,有效解决生产与市场的脱节问题,增强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三是强化全程质量监管,保证上市产品品质,培育优质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推动安徽省鲜食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2 加快新品种的培育、引进及改良 针对安徽鲜食玉米生产存在问题,继续加强甜糯玉米资源创制,加速甜糯玉米新品种选育,重点提高品种的营养、加工品质和综合抗性,积极探索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相结合的育种方法,提高育种效率。通过培育、引进和改良等方法,培育筛选出适合我省不同生产区域的高产、优质的鲜食玉米新品种,促进我省鲜食玉米的生产发展。
3.3 推广配套绿色栽培技术 鲜食玉米的栽培以品质和产量双重指标作为生产目标,栽培方式与仅追求高产的普通玉米是有一定差异的,所以针对区域内适宜品种,开展播种期、施肥策略、栽培管理及田间采收等关键技术研究,推广配套绿色栽培技术,是鲜食玉米品质保证的关键;鲜食玉米收获乳熟期果穗,为减少病虫害造成损失,解决保证玉米棒的高商品率与农药使用低残留的矛盾,在推广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的同时,必须加快鲜食玉米质量安全防控体系建设,推进鲜食玉米集约化种植和标准化生产,为鲜食玉米市场提供优质的货源保障。
3.4 完善产业布局和延伸产业链 鲜食玉米作为一种果蔬饲兼用的高效作物,在当前农业“调结构、转方式”中将会发挥其重要作用。一是要因地制宜,不断完善鲜食玉米的产业布局,特别是在大中型城市的近郊,要建立相对稳定的生产基地,强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管理与经营,保证其鲜棒整齐、有序并尽快上市,商品性差的小棒和嫩绿秸秆运往附近的奶牛场等作青贮饲料。二是创新驱动鲜食玉米产业发展,加强鲜食玉米适应性加工技术和产品深加工研究,为企业提供实用的加工技术和先进工艺,促进鲜食玉米加工企业发展壮大。三是大力开拓鲜食玉米营销市场,在优质产品、特色品牌与广泛宣传上做文章,确保鲜食玉米原料质量和数量,发展品牌优势,保证鲜食玉米加工产品的优质优价,全面推动安徽省鲜食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邢君等.安徽玉米丰产栽培技术[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2]王子明等.广东省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经验与战略发展思路[J].作物杂志,2014,3:1-4.
[3]李祥燕等.我国鲜食甜糯玉米产业现状及前景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4,34(4):219-221.
[4]刘建.建立多元集约生态型种植模式,实现特粮特经产业高效发展——关于江苏省特粮特经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江西农业学报,2015,27(3):113-116.
[5]苏彩霞等.关于鲜食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思路的思考[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14,30(1):65-68.
(1)经过多年连续开发,安徽省有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观赏、收藏价值的旅游商品。
就其种类而言,可分为2类:一是旅游工艺品,如文房四宝、徽州四雕、芜湖铁画、青阳折扇、灵璧磬石、铜陵青铜工艺品、根雕、风景区风光扑克、黄山风光刺绣等;二是旅游名特产品,如亳芍、滁菊、八公山豆腐、采石矶茶干、香茶茗品、合肥四大名点、符离集烧鸡及特色水果等。
这些具有实用性、艺术性、纪念性的旅游商品,对促进旅游业发展、满足游客的需要十分重要。
(2)20世纪90年代以来,安徽省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进入了实施阶段。
省级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旅游商品发展,旅游主管部门通过引导旅游商品生产、组织旅游商品的展销等措施,丰富旅游商品种类,提高产品质量,扩大生产和销售规模。
特别是连续多年举办中国(芜湖)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交易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底,安徽共有旅游商品生产厂家292家;旅游商品创汇由1990年的224万美元,上升到的2 675万美元。
与此同时,逐渐形成了一支专门从事旅游商品生产的队伍,许多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旅游工艺品、纪念品得以挖掘和生产,重新焕发了活力。
目前,安徽拥有省以上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近百余家,产品类型多样,品位高,知名度大。
一批旅游商品的生产企业,在开发传统旅游商品的同时,还不断注意创新,成为重要创汇单位。
安徽省共有10家单位荣获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名单。
1.2存在的问题
(1)品种单调、雷同,既缺乏地方特色,又没有文化内涵,销售情况亦不容乐观。
安徽旅游购物是“六要素”中最薄弱之处。
旅游商品大都是土特产品,没有典型代表意义,也没有收藏和保存价值,其大部分旅游商品销售困难,效益较差,使得很多旅游商品企业发展不起来。
省内目前仅有的1家旅游商品批发市场也没有自己的特色产品,大多是从省外引进。
根据对黄山、九华山游客购物的抽样调查,两山游客对合适的旅游商品均表示有购买欲望,70%以上的游客对精致的旅游纪念品、名优土特产及价格低廉的工艺品兴趣较大,尤其对具有景区特色的旅游商品感兴趣;但安徽恰恰缺乏此类商品,特别是没有自己代表性的旅游商品。
因此,造成了安徽现有的旅游商品销售困难,效益不高。
(2)做工粗糙,质量低下。
旅游商品应该具备纪念性、艺术性、实用性、收藏性等基本特征,不管是在选用材料、制作工艺,还是在实用性能、包装等方面都应有较高的质量。
但在安徽省旅游纪念品市场上,游客所看到的往往是诸多做工粗糙、造型不雅、没有吸引力的产品。
如在各大风景区均可买到的按摩锤,就其外观而言毫无艺术美感,而且容易断裂,做工粗糙,质量低下,不能达到赏心悦目,更谈不上带回去馈赠亲友。
虽然价格低廉,但也调动不起游客的购买欲望。
(3)价格不合理,市场秩序不规范。
由于从事旅游纪念品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和个人太过分散,行业自律机制很难建立,因此给行业管理带来了极大难度。
市场处于一种无序竞争状态,价格高低不一,质量更是鱼龙混杂,使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坑蒙拐骗、高价宰客等现象时有发生。
2存在问题的原因
(1)观念认识上存在误区,重视不足。
安徽省自然、人文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相关部门对其开发及未来效益具有强烈的期望值。
长期以来,政府部门把大量的资金投在了旅游景区规划、旅游设施等建设上,而对旅游商品认识不足,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对旅游商品的开发研究程度不够。
这势必造成安徽省旅游业结构中各构成要素发展不平衡,影响旅游业健康稳步发展。
如安徽省重点推出的“两山一湖”旅游产品人们耳熟能详,但却没有开发与之相匹配的旅游纪念品。
(2)管理与经营体制尚未理顺。
长期以来,由于安徽省从事旅游纪念品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和个人太过分散,政府管理部门难以实际履行协调管理职能,合理有效的管理体制不能建立,导致旅游纪念品市场存在多头管理、多头经营的现象。
旅游纪念品开发缺乏中长期开发规划和产业指导,管理处于混乱和无序状态。
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景区的形象和游客的购买意愿。
(3)政府财力不足,资金投入有限。
近年来,虽然有的地方政府对旅游商品的发展比较重视,在财政方面也给予了一定支持,但没有设立旅游商品开发的专项资金。
政府对用于旅游纪念的设计研发、宣传促销、奖励的投入有限,不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新产品设计与开发。
(4)技术、人才缺乏,旅游商品开发缺少创新。
安徽省的旅游纪念品档次低,不是没有资源,而是缺乏旅游纪念品开发的专业人才,其旅游纪念品的开发设计远远跟不上旅游产业的发展。
很多旅游纪念品是从现成的工艺品中派生出来的,缺少开拓、创新的.发展思路,无论是在包装、材质,还是功效上,都缺少新、奇、特、异的意识,这对追求变化的游客来说,较难引发购买欲。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茶叶生产国之一,茶叶面积居世界第一,茶叶产量位居世界第二。安徽是农业资源大省,同时也是全国茶叶生产大省,自清代以来,逐渐形成了以祁门红茶和以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霍山黄牙等绿茶为代表的一大批享誉全国甚至世界的名茶。茶叶生产和加工历来是山区农民收入的重要经济来源。
目前,茶叶加工大多数还是传统的加工设备较多,存在着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和不足,严重制约着茶叶生产加工企业的发展。在加工中新技术推广应用不多,龙头企业优势不明显,品牌茶叶规模偏小,茶叶深度加工几乎空白。尤以现有的茶叶加工设备存在着的种种不足,难以保证在保持品牌茶叶传统工艺下的色形香味进行产业化生产,最为突出。
另外因为生态环境影响和利益驱使,有些茶农在茶叶种植过程中也使用了大量的化肥和农药,导致茶叶残留农药超标。因此,除要求在茶叶种植过程中使用低毒农药外,增加在加工过程中能降解茶叶残留农药、控制其含量的工艺及技术,提高茶叶饮用安全性是十分必要的。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 安徽省气象局
皖发改规划〔2011〕870号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依据《中国气象局关于做好省级气象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精神,编制《安徽气象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本规划是今后五年指导安徽气象事业发展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安徽气象事业发展形势
第一节 “十一五”期间安徽气象事业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安徽省气象事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牢牢把握发展现代气象业务主线,强化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体系,加快“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建设,不断提升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十一五”中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顺利实现,为推动安徽加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 “十二五”安徽气象事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公共气象服务效果显著。气象为农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全省初步建立了三级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成1523个乡镇综合信息服务站。“安徽农网”构建了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和五级服务组织体系,网站日均点击率超过25万次,开展星火科技“12396”电话信息服务,促成网上交易额180多亿元,被广大农民誉为“致富金桥”、“科技之窗”。人工影响天气发挥显著作用,完善了安徽省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全省火箭发射系统规模增加了70%,实施人工增雨和防雹作业1511点次、飞机人工增雨28架次。天气预报准确率不断提高,较“十五”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平均提高了4.2%,最高、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平均提高了4.5%,暴雨短期预报准确率提高了3.6%,基于降尺度模式的气候预测业务不断推进。圆满完成了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等重大活动气象保障任务。采取多种手段发布气象信息,天气预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90%以上,公众对气象服务的满意度接近90%。
气象防灾减灾作用明显。重大气象灾害的预警预报能力明显增强。在应对2007年淮河流域特大洪水、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2009年初沿淮淮北特大干旱等重大灾害中,始终做到科学监测、及时预报、主动预警和有效防范,利用手机短信为全省行政村和学校负责人、信息员发送气象灾害预警达8万多名,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减轻财产损失做出了重大贡献。
气象综合能力建设不断加强。全省气象装备建设投资总规模达2.37亿元。建成蚌埠、黄山、安庆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建成340个区域气象观测站、16个GPS/MET水汽观测站、82个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7个闪电定位监测站、4个风能资源观测站、1套移动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在全省高速公路沿线建成164个交通气象观测站。启动省、市、县三级高清视频会商系统建设,建成83个卫星广播系统接收站,升级省、市、县三级气象信息传输专用通信网。建成11个市级气象装备保障中心。基层气象台站建设全面展开,多渠道资金投入1.98亿元,51个市、县气象台站基本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任务。
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应对气候变化服务全面展开。初步建立了风能、太阳能资源监测、评价及评估等管理制度,完成安徽省风能资源普查,开展我省新能源示范项目风能详查和备选风电场选址踏勘工作,提供核电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启动“风力提水节能灌溉”试验。参与编制了《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开展了农业气候资源区划、全省主要气候灾害普查和面向社会公众的应对气候变化专题宣传活动,完成了淮河流域气候资源对农业与水资源影响评估、安徽省雨雪冰冻和暴雨洪涝风险区划。
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体系不断加强。加强“安徽省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等骨干创新平台建设,建成由省级科研、业务单位为主体的气象科技创新组织体系。气象科技人才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全省高级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达123人,形成“强对流天气监测预警”等5个创新团队。气象科技投入总经费4100余万元。主持和参加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1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级科技项目18项。取得科技成果141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7项,其中1项获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在国家一、二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64篇,SCI收录论文12篇,32项成果在全国或省级气象部门推广应用。与南京大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等14个高校、科研院所、国家级业务单位建立了人才培养和科技合作交流机制,与淮委、国土资源等12个行业实现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气象依法行政取得明显成效。《安徽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安徽省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安徽省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办法》等地方法规正式颁布实施,《安徽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等规范性文件陆续出台。气象标准化取得积极进展,成立了“安徽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承担了1项国家标准、8项气象行业标准和17项地方气象标准项目的制、修订工作。五年共办理各类省级气象行政审批项目2053件,按时办结率100%。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和气象预报预测水平还不能满足气象防灾减灾的需要;综合气象观测系统业务布局、自动化水平和技术保障能力尚待优化和提高;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尚不健全;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仍待加强;社会管理职能和公共气象服务职能尚需增强。
第二节 “十二五”时期安徽气象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十二五”时期是推进安徽气象事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时期,是提升气象综合能力、提供一流服务的关键时期。安徽气象事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将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国际社会更加关注气候变化为安徽气象事业发展开辟了新领域。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日趋增多,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对经济社会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对人民安全福祉造成的威胁越来越严重。未来5年,国际社会普遍将更加重视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更加重视多灾种早期预警和综合减灾。
党和政府更加重视气象工作为安徽气象事业发展带来新机遇。“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气象事业面临新的形势和更高要求。国家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气象预测预报能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建设“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提供“一流服务”。国家气象事业发展的战略性任务,蕴涵了大量新的气象服务需求,为安徽气象事业更大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安徽“全面转型、加快发展、兴皖富民”为安徽气象事业发展拓展新空间。“十二五”时期是安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实现安徽“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努力走在中部崛起前列”的关键阶段。我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整体实力的不断提升,为气象事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强力的支撑。省委、省政府从战略高度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十二五”期间气象事业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
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安徽气象事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经济社会发展、农业现代化、加快城镇化进程、区域协调发展、节能减排、生态文明建设等更加依赖于气象事业的加快发展,亟待提高气象防灾减灾和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气象为农服务能力、城市(群)气象服务能力、应对气候变化支撑能力,加强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和气象人才体系建设。
第二章 “十二五”时期安徽气象事业发展 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服务安徽推动“双轮驱动、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主线,加快转变气象事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气象业务,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强“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建设,不断提高气象预测预报能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和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构建具有全国先进水平的气象现代化体系,为安徽“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提供一流的气象服务。
第二节 基本原则
面向需求、服务引领。把不断满足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安康对气象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作为气象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靠科技、人才立业。强化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保障作用,形成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气象人才体系与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的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统筹发展。
统筹协调、全面发展。统筹协调省、市、县气象事业发展,统筹协调为各行业气象服务需求,统筹协调各项气象业务服务。
突出重点、效益优先。处理好需求与可能的关系,利用有限资源、有限时间,解决重点问题,实现有限目标。加强系统内涵建设,重视发挥现代化建设效益,实现速度、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统一。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到2015年,基本建立满足业务服务需求、结构完善、布局合理、功能先进的公共气象服务系统、气象预报预测系统、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成较完善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和气象人才体系,显著提升气象现代化水平,进一步优化气象法制、文化等事业发展环境,基本实现“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要求,整体实力位于全国前列。
建成产品丰富、服务全面、手段先进的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系统。公众气象服务信息覆盖率达95%以上,气象服务公众满意率稳定在90%,突发气象灾害预警时效平均提高5%,人工增雨作业效益增加10%。
建立以灾害性天气为主的天气监测分析和预报警报业务系统。天气预报可用时效达7天,气象要素预报精细到乡镇,暴雨落区预报准确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5%以上,短期气候预测水平提高3—5%,主要作物粮食总产气象预报准确率达95%以上。
建成覆盖全省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的中尺度气象灾害综合观测网。在所有乡镇和街道建设区域气象观测站。在中小河流、水库和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等重点区域,主要公路和航道、旅游景点等关键地点加密建设气象观测站。
培育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气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培养10名以上省级气象领军人才、全省100名以上气象科研业务骨干人才,组建5个以上能够承担重大关键科研项目的省级气象科技创新团队,建立方向明确、结构合理、持续稳定、精干高效的气象科技人才队伍。
基层气象台站气象观测质量和履行公共气象服务的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其中全省达标率为90%以上,艰苦台站达标率到80%以上。
第三章 “十二五”时期安徽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面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需求,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公共气象服务、气象预报预测和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发展,加快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和气象人才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气象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保障能力。第一节 加强防灾减灾气象服务能力建设
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紧紧围绕防灾减灾,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完善各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健全多部门联动的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强化气象防灾减灾基础。建立城乡规划、重大工程建设的风险评估和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重点加强中小河流和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分析服务和影响评估。完善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制度。建立覆盖城乡社区的气象灾害防御队伍。加强学校、农村和气象灾害重点防御地区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教育,将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公共气象服务能力。紧紧围绕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民生建设等需求,建成功能比较完备的公共气象服务系统。紧密结合安徽实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强化气象服务功能,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气象保障水平。进一步加强交通、水文、电力、旅游等领域行业气象服务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服务指标体系,重点围绕中小流域防汛抗旱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建设突发气象灾害自动监测和预报预警系统,进一步提升防汛抗旱和山洪地质灾害预警服务能力。大力发展和丰富气象服务手段,实现气象服务信息广泛覆盖城乡。建设全省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天气预报预测能力。围绕公共气象服务需求,建设以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为核心,布局合理、功能完整、技术先进的气象预报预测系统。进一步提高0-3天预报准确率,增强4-10天预报可用性。建立和完善0-12小时短时临近预报业务和落区精细化预报业务。建立定量降水预报业务系统。提高卫星、雷达、自动气象站等综合探测资料在天气预报业务中的应用能力,重点提高中小河流和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强对流天气预报预警能力。加强短期气候预测方法研究,努力提高预测水平。建立完善水文、交通、电力、旅游等行业气象预报业务系统。
综合气象观测能力。紧紧围绕预报和服务业务需求,构建布局合理、自动化程度高、稳定可靠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重点加强对中小河流和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监测。建设观测数据的收集、处理、存储和共享平台,建立观测数据质量控制、观测产品加工以及应用系统。升级气象通信网,建设网络安全及数据灾难备份系统,提升气象信息的共享水平。完善装备信息管理和运行监控系统,完善全省市级气象装备保障中心的建设,提升装备运行保障能力。
第二节 加强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围绕全省主体功能区、重大规划、重大工程建设以及国民经济各行各业需要,根据气象灾害易发区域、主要致灾因子及承灾体特点,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和重点区域、公共场所、人群密集场所的灾害隐患排查,建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业务系统。
应对气候变化服务。围绕经济布局、能源安全、水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加强气候系统综合监测能力建设,建立气候变化监测、诊断和影响评估业务平台。开展气候变化对我省主要粮食作物布局、种植制度的影响评估和决策咨询服务。开展区域人口、经济、农业、水资源、交通、能源等气候承载力分析和研究,开展极端气候事件和气象灾害研究,制定科学的应对气候变化措施。
开发和利用气候资源。围绕城乡规划、重点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和大型风能、太阳能资源开发等重点项目,开展精细化气候资源区划,推进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开展风能、太阳能资源详查和评价,开展气候资源未来演变趋势及对环境、生态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评估,发展风电预报业务。
第三节 加强气象为农服务能力建设
农业气象服务体系。按照安徽农业发展需求,建立适应农业生产区域性布局的现代农业气象观测系统。加强农业气象试验、示范能力建设,完善指标体系,开展适用技术和灾害防御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提高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评估能力。完善省、市、县三级农业气象预报和信息发布平台,开展乡镇农用天气预报业务,加强面向农村、农民和专业用户的农业气象服务。围绕政策性农业保险,开展农业气象灾害损失评估和风险转移气象服务。
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立农村气象灾害监测系统,开展乡镇天气预报预警业务。推进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完善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网络等多种手段的农村气象信息发布系统。建立农村气象灾情调查上报和评估业务。建立以预防为主的农村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机制,开展农村地区防雷技术服务,加强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科普宣传。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各负其责、有效联动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
农业气候精细化区划和风险评估。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开展全省市县农业气候资源分析、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评价和分类农业气候区划等,建立安徽省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系统;重点开展小麦、水稻气候适宜性区划和水稻高温、冬小麦干旱、涝渍等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加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农业重大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等工作,实现对气候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提高粮食生产的气候资源利用率。人工影响天气服务能力。围绕安徽农业发展,加大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力度。完善人工增雨、防雹基地和省、市、县、作业点四级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支持平台,增加作业装备、扩大作业规模,加强标准化作业点建设。建设人工影响天气探测系统。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森林防火灭火、水库增蓄水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服务。建立“政府主导、气象主管、部门联动、军队支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协调机制。完善以地方政府为主、中央为辅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投入机制。
第四节 加强气象科技创新和气象人才体系建设
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完善学科结构,持续发展农业气象与卫星遥感等优势领域,加强天气气候领域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围绕安徽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需求,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气象服务、应对气候变化与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研究,取得一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加强安徽省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气象灾害评估及风险转移联合实验室和淮河流域中尺度观测与应用试验基地建设。改革科研开发组织管理方式,深化部门合作,建立气象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完善科技资源配置、成果评价、成果转化机制,加强科技与业务服务有效衔接。
气象人才体系。围绕现代气象业务发展需要,转变人才管理理念和人才管理方式,探索建立各类人才的评价指标体系。注重对青年人才的引导、鼓励、教育和锻炼,培养和造就一批优秀青年气象人才。以促进观测员队伍转型为重点,加强基层气象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掌握新技术、应用新技术的高技能基层人才。加强高层次领军人才的建设,吸引和培养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竞争力的领军人才。组建科研团队,强化局校合作,加强气象业务和科研重点领域的专门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第五节 加强基层气象台站建设
基层气象台站总体规划。重点加强气象台站防灾减灾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在各级人民政府和上级气象主管机构的领导下,遵循“整体规划、全面改善、逐步实施、规范建设、功能清晰”的原则,按照“一流台站”的建设标准和未来事业发展的需求,在符合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要求的同时,把基层气象台站建设融入当地城乡总体规划中。
基层气象台站工作生活环境。统筹安排基层气象台站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和值班公寓、饮水、供电、交通等职工工作生活配套设施建设。着力解决气象职工的津补贴、住房补贴,公费医疗等生活待遇问题,把艰苦气象台站建设作为加强基层气象台站建设的重点。加快无人自动气象站建设和基层气象台站气象服务能力建设。
第六节 加强气象依法行政
推进地方气象法规和政府规章建设。在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推进地方气象法规和政府规章建设。推进气象标准化建设,建立完善气象标准化体系。建立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并纳入城乡规划。加大气象法律法规和气象标准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气象法律意识,规范各类气象活动。健全气象行政执法体系和执法机构,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第四章 “十二五”期间气象重点建设工程
第一节 中尺度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应急工程二期(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御气象保障工程)
面向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通过中尺度气象监测系统、公共气象服务系统、气象预测预报系统、信息处理与装备保障系统四部分建设,提升中小河流和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监测能力,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提高暴雨和强对流天气的预报准确率,健全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形成由监测、预警、发布、保障等系统有机组成、相互协调、快速响应的中尺度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系统。
中尺度气象监测系统。在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中小河流和大中型水库建设若干个气象观测站、雨量观测站,建设3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布设13部风廓线天气雷达。升级国家级自动气象(气候)观测站,建设若干个便携式移动气象站、太阳辐射观测系统、高山梯度观测系统和典型区通量观测系统。在全省主要公路和航道、重点旅游景区建设若干个气象观测站,在重点山区建设输电线覆冰示范观测系统,在全省建设若干个雷电实时定位系统和大气电场监测小网。
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建设省、市级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加工制作与发布平台、省市县三级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全省交通气象预警发布平台、省级分灾种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中心。建立省级公共气象服务业务质量考核和效益评估系统、省级电力气象监测预报业务系统、省市级旅游气象服务系统、重点城市气象服务系统。完善省级气象影视制作中心,建立数字视音频卫星车直播系统。
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建立和完善与高密度观测资料相适应的乡镇级精细化要素预报业务系统,提供全省24小时内空间分辨率5公里、时间分辨率1~3小时的天气预报。建立安徽省气象灾害数据库、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系统、省级和淮河流域气象灾害预警中心,建设中小河流水文气象预警中心、地质灾害防治气象预警中心。
信息处理与装备保障系统。升级省级气象信息处理业务平台和气象信息传输网络、气象信息网络安全设施,建立省级核心业务异地实时备份系统、网络运行实时监控平台、中尺度观测数据融合处理平台,完善气象观测数据质量控制系统、气象资料实时共享系统。健全省、市、县三级装备保障体系,建立省级气象装备检定中心和备件仓库,建设市级气象装备移动检定与维修维护平台和县级维护维修作业平台。
第二节 安徽省粮食增产气象保障服务工程
通过农业气象综合观测(试验)站、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分析评估系统、粮食生产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农业气候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系统、人工增雨防雹服务系统五部分建设,建立及时、准确、高效的农业气象跟踪监视、诊断分析、预警预报、评估和服务体系,形成覆盖全省的粮食生产气象保障服务业务,提高大宗粮食作物气候资源利用率和农村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能力,提高人工增雨抗旱、防雹能力和水平。为安徽实现新增22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提供更加有力的气象保障服务。
农业气象综合观测(试验)站。在江淮分水岭以北建设若干个小麦(玉米)气象观测站,在合肥以南建设若干个水稻气象观测站,全省增设若干个土壤墒情监测站,建设不同粮食生产示范功能区的农田观测试验站,分别建设小麦、玉米和水稻农业气象试验站。
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分析评估系统。建立省、市级粮食生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服务业务平台、农业气象灾害实时调查系统和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分析评估系统,完善历史农业气象灾害信息数据库。建立省级农业气象灾害分析评估实验室和小麦、玉米、水稻气象适用技术试验基地与防灾减灾示范区。
粮食生产气象服务系统。制定水稻、小麦、玉米农业气象服务技术流程和周年服务方案,开发粮食生产、加工、储运等全过程的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建立省级和市县级农业气象信息服务共享平台、不同粮食生产功能区农用天气预报业务、针对不同粮食生产功能区的气候预测业务系统和省、市小麦、水稻、玉米产量动态预报系统。建立主要农作重大农业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条件预报预警系统、农业气象灾害损失评估及风险转移实验室、政策性农业保险气象服务系统。
气候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系统。建立小麦、水稻、玉米农业气候区划指标体系和精细化农业气候资源评估与区划系统。建立安徽省农业应对气候变化服务系统。建立气候变化对淮河流域等气候敏感区生态环境和粮食生产布局影响调查和评估系统。建立农业气候生产潜力评估和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系统。建设我省长序列的光、热、水资源数据库。建立主要粮食作物旱涝、低温冷害、高温热害、阴雨渍害等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系统。
人工增雨防雹服务系统。建设飞机人工增雨基地和黄山云雾观测基地。购置人工增雨飞机,增加若干套火箭发射系统、火箭发射牵引车,建设若干个标准化作业点,建立人工影响天气特种监测系统,增加机载粒子探测系统、车载双偏振雷达系统、雾滴谱仪系统、多通道微波辐射计系统、激光雨滴谱仪系统等新型监测设备。进一步完善省、市、县、作业点四级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支持平台建设。
政策性农业保险气象服务系统。加强“农业气象灾害评估与风险转移联合实验室”建设和农业保险天气指数产品研发。继续依托“农村脆弱地区天气指数农业保险国际合作项目”,借助于国外专家提供天气指数的设计理念、方法,与国元农业保险公司进行合作,研发小麦、水稻、玉米等大宗作物天气指数保险产品,为我省政策性农业保险提供科学支撑。
第三节 基层气象台站建设工程
按照“一流台站”建设目标,到2015年,基层气象台站气象观测质量和履行公共气象服务的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完善“十一五”期间省级气象防灾减灾科研业务用房和基层气象台站基础设施续建工程、推进“十二五”期间省气象培训中心、市级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和基层气象台站基础设施新建工程,全省气象台站的业务用房、观测场室、附属用房、值班公寓、水电设施、道路、围墙、护坡、绿化、业务用车等基础设施及职工工作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全省达标率90%以上,艰苦台站达标率80%以上。
第四节 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以安徽农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依托,按照“统一标准、整合资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建设原则,整合与集成涉农信息资源,构建农村综合信息共享资源数据库,实现涉农信息资源的分布式集成及信息传输的上下互动。普及乡(镇)村信息终端站点,完善乡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政策、市场、科技、教育、文化等信息服务和技术培训。形成6~8种农村信息服务产业化模式,建立农村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实现“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市场运作、多方共赢、农民受益”的目标。
农村信息化支撑体系建设。建成省级依托安徽农网,整合省、市、县农村综合信息服务门户,聚合各类涉农信息服务数据的农业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构建农村综合信息数据库。建立全省农业专家信息库。组织培训基层农技人员、科技特派员、农村经纪人、技术能人、专职信息员,建立乡村信息员队伍,培育懂技术、用信息的新型农民。
农村信息化应用体系建设。研发农村实用信息服务系统,推广价廉实用信息终端,覆盖所有乡镇和行政村,实现农村用户终端与省级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对接,采用电脑上网、网络电视、电话咨询、视频问答、短信问答等方式。
六大信息服务系统。开发应用农村社区服务系统。推广农村远程教育培训应用系统。建设多部门农村应急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系统。建设农村生态旅游信息服务系统。推广应用电子政务平台。
拓展呼叫中心服务功能和范围。利用农村固话用户建设“星火科技12396”热线信息服务系统。利用农村手机用户开发移动短信服务系统。建设农业信息网站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实现远程服务和现场服务的联动。
推广乡村综合信息服务自助终端。在全省所有乡镇、行政村推广应用多功能、低价位、系列化的信息终端设备,开发应用融合电话、手机、广播、电视、信息机、电脑终端功能于一体的乡村综合信息服务自助终端。开展远程教育和网上信息查询、信息发布、专家问答、政务浏览等服务。
第五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规划设计和实施的组织领导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安徽省关于进一步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意见》和中国气象局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推进气象为安徽农村改革发展服务合作协议》精神,建立本规划与国家级及省级农业、交通、水利、农村信息化、地质灾害防御等专业规划和建设项目之间的衔接和协调机制。统筹好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气象人才体系的协调发展。加快推进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的实施工作,建立规划实施评估与动态修订机制。
第二节 完善气象事业发展体制机制
按照《中国气象局关于发展现代气象业务的意见》,全面推进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建立和规范与现代气象业务相配套的业务流程。继续深化气象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省级科研、技术开发和自主创新能力,建立科研成果转化机制。改进科研成果考核评价办法和科研成果业务试验评估方式。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气象人才体系建设,完善人才政策措施,优化人才环境。建立与现代业务相衔接的教育培训平台,加强人才培训,不断提高业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进一步强化气象社会管理职能,转变和创新管理方式。
第三节 保障重点项目资金投入
进一步建立健全以公共财政为主、其他资金为辅稳定增长的气象事业投入机制。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国家与地方对各类重点建设项目资金的投资渠道和投资比例,保证重点项目的实施和完成。加强对项目经费的监督管理,严格财务监管制度,提高投资效益。加强气象重点工程项目的总体设计和建设内容的科学论证,建立科学、定量的项目建设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加强重点项目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考评。
第四节 建立气象公共财政保障体系
以提高气象事业正常维持运行的公共财政保障率为重点,全面落实中央和地方两级气象公共财政保障体系。将本地区气象事业发展纳入地方同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基层气象事业所需的基本支出以及设施建设、运行等专项经费,除中央财政拨付等以外的部分,列入当地政府财政预算。
第五节 加强气象交流与合作
十八大时总书记就已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 并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提出建设美丽中国, 这对于旅游业的发展是一个绝好的机遇, 同时也激励旅游业向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旅游业有“美丽产业、幸福产业”之誉, 是典型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 不仅顺应了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期待, 也为我们描绘了中国山川秀美、地大物博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面貌。可以说, 有了“美丽中国”才会有更加健康繁荣的旅游业, 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更能添彩“美丽中国”。
调研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促进大别山旅游经济发展, 带动安庆市乃至整个安徽省经济的发展和旅游资源的开放。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关联性, 直接或者间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大幅提高农民收入、转变农耕方式、改变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使农民收入水平、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城镇化。对调整收入差距方面有重要作用。二是对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的功能作用。对大别山区旅游产业的创新模式的探索, 有利于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性开发, 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作为服务业的龙头产业, 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 可以带动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从而实现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有效降低资源消耗的目标。
2 近年来旅游现状
2.1“三身 (生) ”特色品牌景区建设加快推进。
一是以“养生”为主的岳西国际养生文化产业园项目建列入861重点项目、省旅指委十大重点调度项目, 今年以来取得长足进展, 文体中心体育馆、大众温泉公园已先后动工建设;风情小镇1、2、3、5号楼进入主体施工, 部分楼层已封顶;区内防洪河堤进入全面施工。
二是以“修身”为主的司空山旅游综合开发加快推进, 二祖寺上院工程已经完成, 二祖寺下院二期工程正在进行斋堂装饰和天王殿主体建设。
三是以“健身”为主的石关体育休闲度假区项目建设也在加快推进, 目前已完成综合训练馆建设和附属工程, 二期建设征地工作正在进行。石关国际大酒店已正式动工兴建。
2.2 国家4A景区创建逐步推进。
一是加大已创建的4A景区建设力度, 放大品牌效应。目前已成功创建明堂山、天峡2个国家4A景区, 并逐步改造明堂山酒店和部分旅游步道、景观亭, 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明显提升, 4A品牌效应也逐步扩大, 明堂山仅十一小长假期间收入就接近200万元。二是加大今年4A创建力度, 以创建促提升。2012年初彩虹瀑布景区和妙道山景区与县政府签订创建目标责任书。彩虹瀑布景区按照国家4A标准和要求, 先后投入建设资金4000万元, 完善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和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妙道山景区4A创建工作也正在抓紧建设, 目前已投入建设资金2000万元, 目前已完成标识牌制作与安装, 山庄新宾馆正在装潢。三是稳步推进其他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天外天生态旅游度假村项目正在进行水土保持、节能减排、环境评价和征地拆迁等各项开工前准备工作。大别山映山红大观园也积极按照国家4A景区标准不断加大景区建设力度, 目前综合楼基础工程、大观楼酒店等正在按进度推进, 仅2012年就完成各项投资2600万元, 大大提高了景区接待水平。
2.3 旅游宣传营销工作不断创新。
一是节庆宣传规模大、数量多。第五届大别山 (安徽·岳西) 映山红旅游文化月活动规模更大, 特别是全国政协艺术家委员进老区慰问演出, 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网等各大主流媒体都聚焦岳西, 第二届旅游美食文化节、亲水文化节等节庆不断, “三生福地、净土岳西”旅游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二是网络媒体宣传成为新途径。为期一周的第二届中国旅游网络媒体联盟安徽行, 100多名知名网站记者走进岳西, 在网络掀起一股岳西旅游宣传风暴, 还在中安在线开辟岳西旅游专版专栏, 改版县旅游网站, 开通官方微博, 加大网络宣传力度。三是创新宣传方式。建立以“政府主导, 企业主体, 整合资源、打捆营销”的宣传营销思路, 以推广岳西两条精品旅游线路为重点, 广借平台、广拓渠道、广搭载体, 形成全方位、多平台、深层次、立体化的宣传推广格局, 集中财力、物力, 进一步巩固合肥客源市场, 不断开拓武汉、南京等新的旅游目标市场。四是加强区域合作。借助合肥旅游经济圈和大别山红色旅游合作组织, 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 与国内外知名旅行社的联系, 落实旅行社地接游客奖励和大型团队激励机制, 不断增加游客接待量。
3 岳西旅游业发展的创新方式
3.1 坚持党政主导, 旅游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坚持党政主导, 连续三年召开高规格旅游发展大会, 率先在县级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 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旅游业发展优惠政策, 将旅游业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发展。坚持规划引领, 修编完善了全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及三个专项规划。坚持生态优先,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
3.2 坚持项目带动, 旅游景区建设初现成效。
发展鲜明特色具有个性竞争力的知名景区建设是旅游发展的重要条件。近年来着力推进“三身 (生) ”特色景区建设, 投资2.6亿元的司空山禅宗“修心”旅游综合开发项目一期工程已经完工, 二期工程进展顺利;投资10亿元的石关体育“健身”项目国家体育训练基地扩建工程正在推进, 四星级标准的石关国际大酒店动工兴建;投资20亿元的温泉“养生”文化产业园项目, 列入省旅指委重点调度项目, 已完成建设投资2亿元, 今年将完成3亿元投资。
3.3 坚持全面发展, 旅游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把完善旅游要素作为提升服务功能的关键, 紧紧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做文章。连续2年成功举办大别山美食旅游文化节活动, 大力宣传了岳西特色美食;同时, 岳西还在不断加快发展旅游星级饭店和快捷宾馆, 现已有三星级以上旅游星级饭店5家, 快捷宾馆二十多家, 总床位数近4000张, 有效提升和改善了旅游接待能力。纵贯南北的济广高速公路已于2009年底竣工通车, 横亘东西的岳武高速公路已于2012年动工兴建, 铁路、通用机场等项目先后立项, 岳西旅游交通的区位优势也越来越明显, 将成为武汉都市圈和长三角城市圈的中心地带。2011年、2012两年间共创建明堂山、天峡、大别山彩虹瀑布等3个国家4A景区, 该县已成为全市拥有4A景区最多县份;国宾礼茶———岳西翠兰、手工养生布鞋等特色旅游商品也多次获奖并被游客青睐。
4 问题建议
虽然, 近年来岳西县旅游业快速发展, 但是还存在着许多差距和不足。
4.1“三生”特色品牌景区建设总体上进度较慢。
尽管司空山是国家3A景区, 但是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游步道等都达不到开放景区的要求, 满足不了游客的需要, 司空山开发建设急待推进;温泉养生文化园项目与当初预计和规划的时间目标还有不少距离;石关体育训练基地因为管理权限等多种原因, 创建4A景区一直未列上议事日程, “三生”特色景区建设任重道远。
对策:严格执行《岳西县旅游发展规划》, 夯实旅游发展基础, 优先解决高速路口至各重点景区交通问题, 提前谋划岳武高速河图出口至司空山、明堂山等交通连接线。
4.2 建成的景区基础设施配套滞后, 提升改造任务较大, 特别是道路交通、餐饮住宿及接待大型团队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对策:加快重点景区建设力度, 尽早实现“三生”特色成效。司空山开发一方面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另一方面要立足现状, 充实司空山管委会人员, 加强部分文物保护, 在开发中保护。将石关基地等项目建设列入县重点工程项目, 由县领导牵头协调, 加快建设进度。
4.3 旅游投资是长线投资, 景区自身造血功能不强, 景区资金筹措渠道狭窄, 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基础尚未形成;大多数景区营销意识还不强, 经营管理机制不活, 主要还是依赖门票经济, 严重制约了景区的发展。
对策:继续放大4A景区品牌效应, 明堂山、天峡等景区在扩大宣传的同时, 加强停车场、住宿餐饮设施建设, 提升接待大型团队能力;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结合正在打造的四个示范县, 特别是结合特色县城、风情小镇、美好村庄建设, 整合环保、住建、林业、扶贫等项目和资金, 出台促进农家乐发展的政策, 大力发展农家乐, 带动农民致富增收。
4.4 旅游产业要素不够完备, 特别是旅游商品、购物场所数量少, 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有限, 产业链条短等。
对策:继续坚持政府主导、企业联动的宣传思路, 做大映山红旅游文化月活动品牌, 举办系列宣传推介活动, 提升岳西的知名度, 同时注重培育本土文化节庆品牌;进一步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调动促进旅游发展的各种元素, 出台与工业同步的优惠政策。
摘要:岳西县以“生态立县、加速崛起、富民兴县”为主线, 加快景区景点开发建设步伐,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强化宣传推介, 全力打造生态旅游品牌, 旅游业呈现出蓬勃发展良好势头。近几年, 岳西县继续保持“安徽省旅游经济强县”称号, 先后被评为“安徽省红色旅游县”、“安徽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安徽省自驾游旅游基地县”。
关键词:大别山区,旅游经济,发展,创新
参考文献
[1]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9.
摘要:医疗保障是关乎民生的重大社会事业,对提高公众健康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着突出的现实意义。建国以来的65年间,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经历了不断发展、改革,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得到了完善,但“看病难、看病贵”等公众面对的问题症结依然存在,医疗保障改革已成为重大利益调整的世界性难题。2009年11月安徽首先实施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制定了许多新规定新做法,称为“安徽模式”; 2012年12月,安徽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再一次在全国率先启动。这里总结了安徽医疗改革的一些经验,希望给全国医疗保障改革的深入推进提供一点启示。
关键词: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安徽模式;启示
中图分类号:F840.6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4)04-0116-006
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与发展的目标,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并体现需求差异的、多形式、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由于我国在长达40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已经形成了一套福利性的医疗制度,在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医疗保障制度必须同步进行改革,重建新的制度,并逐步完善。卫生医疗保障发展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劳保医疗、公费医疗、农村合作医疗)——建立公费医疗制度(1949—1950)、建立劳保医疗制度(1953)、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960)和市场经济时期——1994年进行两江试点、1996年56个城市扩大试点、1998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02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2003年农村医疗救助试点、2005年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2007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2009年的新医疗改革率先在安徽启动并引领全国,在此大背景下安徽医疗保障发展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 安徽医疗保障工作改革的发展回顾
(一)安徽医疗保障工作的总体情况
1992年1月,全国发布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方案,开始启动农村地区社会养老保障工作。1997年,全国已经建立起《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3年选取安徽等10个省份试点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到2005年,社会保障体系在全国范围城镇地区建立起来,养老保险基金由个人、企业和国家按比例分担,统筹缴纳与支付。并对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女职工生育保险以及失业保险等“四险”保障制度进行了制度完善和改革调整。[1]但是,在安徽的农村地区,除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进行了改革试点以外,仍然是以国家救济和乡村集体办福利事业为主的社会保障,其他保险项目基本上没有建立起来。[2]
2007年安徽省为解决未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的非从业城镇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启动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至2013年底,全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了“全覆盖”,参保人数达9747635人; 2008—2013年累计达24986.2万参保人员从中受益,大大减轻了医疗费用。2013年,安徽省各县市城镇居民医保的最大支付限额达到了本区域平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总限额可达5~21万元,特殊群体补充标准最高达30万元,并将涵盖省内在校大中小学生,大学生医保目录参照城镇职工,根据医院三个等级其统筹支付比例分别确定为80%、75%和70%。[3]
安徽省2010年发布了新版《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参保城镇职工与城镇居民均统一执行。新版目录比2007年《药品目录》增加了300多种,涉及甲、乙类药品品种多达2400多个。同时,医保基金支付范围也不断扩大,涵盖了多种常见慢性病。2013年对药品目录进行了少量的增补。
2012年12月15日起,安徽省全面推行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省74个县的148个县级公立医院全部纳入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范畴,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1]主要措施有:一是建立管办分开的县级医院体制。二是县级医院取消了15%的药品加成,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人民群众普遍得到实惠,药品费用明显下降。2013年全省148家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后的数据显示:次均门急诊药品费、门急诊费分别下降7.3%和3.5%,住院药品费、住院费下降了17.1%和1.3%,次均CT、MRI检查费分别下降15.6%和23.6%;药品销售总收入下降6.5%,省级财政补助县级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销售资金2.4亿元,增长34.9%。三是县级医院服务效率明显提升,148家县级公立医院2013年较去年同期门急诊人次、手术人次和出院人次分别增长了11.0%、7.0%和7.6%。四是县级医院业务总量保持增长,148家全省县级医院总收入增长8.5%,手术费、护理费、床位费等体现医疗技术服务价值的收入分别增长了17.6%、33.3%和16.8%。五是药品采购机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2013年前三季度,安徽省已有143家县级公立医院通过网上集中采购药品,占县级公立医院总数的97%,采购金额达29.67亿元,采购的药品以国产中、低价药品为主,其中基本用药目录采购比例均高于70%,实际配送率达94.3%。
2013年5月,安徽省实现了不同地区、不同制度医保关系转移及异地就医结算服务,解决了农民工因进城务工其医保关系于城乡间流动转移接续问题。安徽省还在“长三角”等农民工聚集地区积极开展医保对接管理与经办服务活动,完善了异地就医结算管理办法,使省内参保人员能方便地享受省外医保待遇。
(二)安徽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概况
2002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提出了要构建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承受能力、医疗消费水平相适应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规定从2003年起各地进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工作。[4]安徽省从2003年开始在肥西、望江、岳西、桐城、宁国、广德、天长、凤阳、铜陵县、歙县等10个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的试点工作,2007推广到73个县(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3548.656万人,村办卫生室10053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受益1087.866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5.8%,略低于全国86.2%的平均水平;2008年更达到100个县(区),覆盖人口达4523.93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6.0%;2012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人口达5043.8万人,当年筹资1487169.7万元,全省新农合基金总额1869843.8万元,补偿受益面10070.2万人次,参合率达99.5%,超过全国98.3%的平均水平;2007—2012年全省农民累计补偿受益面达26085.686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endprint
图1显示:至2012年,安徽省从事医疗卫生机构人员达236188人,低于山东(530082人)、河南(428508人)、江苏(395961人)。从发展过程来看,1950年安徽省从事医疗卫生机构人员为2000人,而山东为31000人,起点明显偏低;1960年起有一定的发展,达66200人,增幅快于山东;1960年到1973保持相对稳定;1973年到2005年每年新增医疗卫生从业人员1000多人;2005年到2012年呈现加快发展的态势,年新增人员约1700人,但增速仍低于山东、江苏、河南,与北京、贵州持平,略高于上海。
二、 安徽医疗保障改革的总体水平分析
2009年国家“医疗改革”启动以来,安徽省在全省范围全面实施了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本次改革以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为重点,改革试点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找到了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新路径,重构基层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和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机制。2010年底我省试点工作基本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医疗改革五项重点任务,提前一年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2]
(一)以综合改革来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必然会引起一场涉及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安徽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在保障制度、基本药物、管理、人事、分配等方面综合改革,建立新的机制和体制,从根本上来解决人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二)安徽省在核定基层医疗机构任务和收支的基础上,初步制定了绩效考核补助的实施细则。政府财政弥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常性支出与经常性收入不足的差额部分,并根据居民健康改善状况、患者满意程度、任务完成情况等综合绩效考核结果进行拨付。[5]安徽省自2010年元月1日起,32个试点县市施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零差率销售,通过省药品招标采购中心平台统一采购药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由县级国库集中收付管理。2013年,安徽省政府出台了《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运行机制》的18条政策措施,细化了补偿政策。对村医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按40%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行政村常住人口数补助村卫生室。村卫生室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省财政按农业户籍人口每人每年补助5元。县级财政负责补助村卫生室公用支出,原则上每个村卫生室每年补助金额不低于3600元。
(三)安徽省在全国第一个实现县级医院药品全省统一网上集中招标采购。 2012年12月30日,全省首次统一招标工作完成,中标的7000多个品规的药品价格,在保证质量不变的前提下,比国家指导价下降36.6%。
2012年12月,安徽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再一次在全国率先启动并全面推开,并于2013年1月1日起,集中招标的药品将及时配送至县级医院。全省74个县(市)148家县级医院药品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遥遥领先于全国其他各省市。在县级医院补偿机制方面安徽也进行了大胆探索,通过增加政府财政投入和收取医疗技术服务费,补偿因执行“零差率”减少收入的县级医院,始终遵循“社会稳定有保证、医保基金可承受、不减少医院收入、能降低群众负担”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目标宗旨。
三、 安徽医疗保障改革模式的工作成效
2009年11月,安徽建立以体现公益性的基层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目标,重构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机制,在481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试行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主要包括保障制度、管理体制、分配、人事、药品采购配送改革。2010年7月试点任务完成,基本实现了预定目标,基层百姓及医务人员满意度高达90%以上。安徽医疗保障改革取得的工作成效主要体现如下[6]:
(一)全面确立公益性定位,新机制目前顺利转轨运行。改革调整后,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定位更加明确,加强了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编制管理,由政府财政保障其运行经费。
(二)优化了医务人员结构,建立起灵活的人事制度。安徽省的医疗机构实行新的人事管理机制,通过核定编制、确定岗位、合理分流等办法,竞争选拔了基层医疗中心主任、乡村医院院长,并增招了一万多名医学专业毕业生,优化了医务人员结构,具有初级职称的占比达90.8%,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上升到87.2%以上,提高了11.1%,其中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占21.2%,分流人员达2万多人,增强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活力。
(三)大幅度降低了药品价格,群众满意度显著上升。[7]2009年实施新医疗改革试点以来,实行了基层药品的零差率销售制度,基本药物目录涉及的所有药品平均价格大幅度下降。2013年全年安徽乡镇医疗卫生机构药品中标价格较国家指导价平均下降52.8%,省内7000万参保城乡居民得到实实在在的益处。
(四)顺利开展分配政策调整,较好地激发了医务人员积极性。通过在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制定并调整绩效工资相关政策,构建以服务品质、患者满意度和医治效果为核心的基层医疗考核细则,初步构建按工作业绩取酬、按岗定酬的分级考核体系,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8]
(五)构建了政府财政保障制度,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正常运转。随着收支核定等核心工作的完成,实行收支分渠道操作,统一由省级国库支付中心集中收支,由财政根据核算支付医疗机构运行经费,保证了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 安徽医疗改革试点对全国医疗改革工作的启示
安徽全面实施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的综合改革与调整,实施了制度创新。北京大学李玲教授追踪了安徽医疗改革的全过程,她认为“安徽医改最突出的亮点是完全通过创新制度设计,利用发挥新制度优势特点,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到医改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不仅仅是靠政府投钱这一简单举措”。安徽省基层医疗改革的整体思路为“一主、三辅、五配套”,“一主”就是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意见(皖政〔2010〕66号),“三辅”即村卫生医务室、社区卫生所、乡村医院等三个改革试点方案,“五配套”即运行补偿试点办法、机构编制标准、基本药物和补充药品使用采购配送试点办法、绩效考核办法、分流人员安置办法。笔者认为应当总结安徽医疗改革模式的成功经验,为推进其他非试点地区医疗改革实施提供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endprint
(一)遵循由政府主导的思想,着力“保证基本群体需求”。[9]安徽新医疗改革是一次由政府主导、去“市场化”和“公益性”的回归,以广大群众利益为导向的制度变革,一把手挂帅负总责,在组织上保证医疗改革工作的顺利展开。其借鉴之处在于:一是坚持医疗服务的公共产品性质。二是坚持政府主导的改革思路。政府应主导有限医疗卫生资源的均衡化配置,不能完全依赖市场调节来配置医疗服务资源以实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民享有”的目标。三是必须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机制。医疗改革工作的推动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组织领导机构,同时还要建立高效严密的督查工作制度,两方面协同推进,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医疗改革进程,确保医疗改革各项工作落实。[10]
(二)着眼“强化基础”,加大政府财力投入。我国的基本国情在于70%的人口在基层,且绝大部分在农村地区。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承担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的主要载体,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又是医疗卫生服务的薄弱环节,加强农村基础医疗卫生等基层基础性工作建设非常重要。对此,安徽提出了实施标准化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各级政府应在社区、乡镇建立基层医疗机构,同级政府财政承担运行费用。安徽的经验表明,政府要舍得花钱,加强基础建设,加大硬件投入,同时还应在人才培养特别是基层医疗 机构全科医技人员培养上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尽快尽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整体服务水准。
(三)着力“建机制”,推进综合改革。安徽医疗改革模式提供一种新体制与新机制密切交互的联动运行模式,其核心机制在于既能有效保障医疗服务的公益性方向,又能激发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从而促进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在具体实现形式上,安徽模式采用政府补偿机制,保证了医疗卫生服务公益性的持续性;绩效考核机制,有效地防止了“吃大锅饭”现象;全员竞岗的灵活人事机制,解决了优胜劣汰问题;公立医院基本药物的统一招标机制,从制度上杜绝产生“医药同谋”等腐败问题的根源。由安徽模式构建的相互联系与制约的新体制与新机制,维护了新型公益性体制,为全国医疗保障改革的布局与实施构建了一个科学的制度体系。[11]
(四)基本药物政策为医疗改革实施的突破口,合理的分级诊疗制度是医疗改革循序推进的重要保障。医疗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在于“看病难、看病贵”现象有没有改变,医患关系有没有改善,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有没有提高,其核心基础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基本药物政策能使公众获得基本医疗保障,满足公众用药需求,在整体上控制医药费用,减少药品浪费和不合理用药,是医疗改革实施的突破口。从安徽省的医疗改革实践来看,建立以省为单位采用“双信封制”基本药物招标形式充分考虑到了药品技术、质量因素,成为其他各省基本药物招标的主流模式,可以在保证药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药品招标价格。[4]
合理的分级诊疗制度是医改工作循序实施的必要保障。安徽省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等部门负责制定出台基本医疗保障支付制度改革方案,通过完善基本医疗保障支付制度,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充分落实用人自主权,对紧缺专业和高层次人才,经批准可简化程序招聘、引进,积极推进县级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明确县级公立医院、乡村医院定位,并在不同等级医疗机构实行差异性住院起付标准、支付比例等医疗保障差别政策,引导参保人员合理分流,促进分级医疗、双向转诊。[12]
参考文献:
[1]刘文先.安徽基层医改:回归公益性的制度创新[J].行政管理改革,2011,(06):42-46.
[2]刘玮,张正军.社会转型期农村养老的主体模式:社会保险抑或家庭保障[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6):103-110.
[3]高开焰,安徽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改革现状及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2012,(01):4-8.
[4]张时玲.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困境与出路[J].商业时代,2007,(23):55-56.
[5]刘文先.破除“以药补医” 实现“三个回归”[J].中国经济导报,2011-12-3.
[6]李继学,朱艾勇,陈中楼.安徽基层医改率先覆盖全省[N].中国财经报,2010-9-21(6).
[7]赖志杰.健康管理:医疗保险发展的助推器[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6):40-46.
[8]冯立中,陈旭.安徽基层医改任务基本完成[J].健康报,2011-2-1(4).
[9]韩斌会.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现状及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1,(17):54-55.
[10]陈天天.基于社会福利水平的中国城乡差距[J].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8.
[11]刘俊霞.对突破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瓶颈的思考[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3):126-130.
[12]魏洪秀.农民利益表达与农村政治发展[J].齐 鲁 学刊,2012,(03):96-99.
【安徽省经济发展现状】推荐阅读:
安徽省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09-29
安徽农村信用社发展09-23
安徽省中考作文10-20
安徽省企业标准备案06-18
安徽省秸秆禁烧方案09-08
安徽省高考工作日程11-02
安徽省九年级数学期末07-12
安徽省职业教育条例09-14
安徽省历年高考作文真题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