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体拓宽服务

2022-12-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载体拓宽服务

开展农机跨区作业 拓宽农机服务领域

摘要:农机跨区作业是实现农业机械资源利用,合理配置农机机械,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保障粮食等农产品有效供给的迫切需要;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粮食生产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东丰县是粮食生产主要产区基地之一,农业机械化基础较好。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农机化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关键词:农机;跨区;作业

1 农机跨区作业工作成效显著

近年来,东丰县农机跨区作业工作在农机管理部门的精心组织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2013年按照农业部和省农委有关文件要求,农机管理部门认真组织开展农机跨区作业工作,为做好跨区作业信息服务,先后在吉林省农机化信息网上及时发布农机跨区作业市场信息40多条,为参加农机跨区作业的组织和农机户适时提供了信息交流和信息化服务,针对全市水稻插秧机、水稻、玉米收获机械保有量较多,适宜机械作业期较短的实际,充分发挥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作用,积极组织水稻插秧机80多台,玉米、水稻收获机130多台开展跨村、跨乡、跨县、跨省机械作业。据统计,全年共组织完成跨区作业面积180万亩,实现作业收入1.2亿元。

2 农机跨区作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东丰县农机跨区作业主要是以农民自发松散型为主,各级领导和广大农民对农机跨区作业认识不高,组织化程度较低,宣传工作不到位;行政和法律约束力不够;缺乏宏观调控和指导;参加农机跨区作业的农机户和农机服务组织人员素质较差,作业市场不规范,供需矛盾突出。

3 抓好农机跨区作业采取的措施

面对迅速发展的农机跨区作业市场,对我们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为进一步推动我县农机跨区作业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应采取以下措施:

3.1 提高认识,明确任务

开展农机跨区作业工作,是提高农机综合使用能力,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迫切需要;是增强农机化进程后劲,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稳定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坚定信心,明确任务,强化措施,及早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统筹各方力量,把农机跨区作业抓实抓好。加大市场引导和监管力度,提高农业机械使用效能。

3.2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要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积极探索农机农艺融合的工作机制,初步形成了农艺农机相适应的技术体系,大力提高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不断拓展农机跨区作业服务领域,提高现有机具使用效率和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和农机跨区作业的组织管理水平。力争使东丰县农机跨区作业在规模、秩序、效益和服务质量等方面有较大突破。

3.3 完善管理,强化服务

要严格按照农业部有关要求,切实加强农机跨区《作业证》发放管理工作;要坚持免费发放的原则,严禁以培训费、服务费、中介费等各种名义搭车收费、变相收费。要坚持属地管理的原则,不能跨行政区域发证;三是坚持有明确作业地点的原则,对于没有明确作业地点和作业任务,盲目外出的机具,要做好服务,帮助机手做好供需协调,明确作业地点和任务后,再发放《作业证》;四是要加强监督管理,各地在发放《作业证》后10个工作日内,必须通过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跨区作业服务直通车”系统登记《作业证》发放信息。要成立农机跨区作业服务站(点),组织农民开展农机跨区作业,专门协调解决农民在参加农机跨区作业中遇到的问题。要通过组织农机协会等方法,加强管理,做好服务,帮助机手做好供需协调,不断提高农机跨区作业的组织管理水平。

3.4 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农机跨区作业与一般农机作业相比无论是对机械的技术状态,还是对机手的驾驶操作技术,以及综合素质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农机跨区作业开始前,要结合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认真组织对参加跨区作业的农机服务组织和驾驶操作人员开展技术培训。使广大农民掌握党和国家对农机跨区作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了解农机跨区作业的基本常识,提高驾驶操作技术水平,增强参加农机跨区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3.5 要抓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

要强化安全生产和检查监督,组织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严格查处无牌行驶、无证驾驶等违法行为,消除农机事故隐患,全面做好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理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3.6 加大新闻宣传力度

要充分利用农机化信息网站、农机化信息简报和其他新闻媒体,面向社会广泛报道农机跨区作业的工作动态、成效经验和先进典型,宣传推广农机跨区作业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宣传农机跨区作业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抵御灾害能力,保障粮食丰产丰收,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宣传农机跨区作业工作的新突破、新亮点、新成就,为农机跨区作业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作者简介:任凌慧,东丰县那丹伯农机站,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农机化技术推广;董丽娜,长春市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湖镇农业服务站。

作者:任凌慧 董丽娜

第2篇:拓宽江苏服务业出口的多元渠道

江苏是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大省,对外贸易规模从2003年到2016年已经连续14年保持全国第二的地位。然而,随着国内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江苏货物出口近年来表现“乏力”。为顺应全球新趋势,扩大江苏服务业出口,以有效推动江苏出口贸易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扩大江苏服务业出口的战略意义

順应全球新趋势的战略需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服务业“全球化”和“碎片化”成为重要发展趋势。一是全球服务贸易发展迅猛。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服务贸易增长异军突起。1981年全球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仅为8760.1亿美元,2015年这一数值已攀升至9.24万亿美元,增长了近10.53倍。二是全球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資增长迅猛。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2016年全球投资报告》表明,截至2015年底,全球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存量占总投资存量的比重保持在60%以上的水平,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加快向服务业聚集。三是全球制成品贸易中内含的服务价值不断上升。根据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库的统计数据显示,1995至2014年期间,全球制成品贸易中所内含的服务增加值比重不断提高。四是当前服务外包蓬勃发展。从服务外包分类角度来看,主要是指知识流程外包、信息技术外包以及商业流程外包,所涉及的均是企业内部服务的部分环节和阶段的“外部化”。

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需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中心将逐渐由有形货物的生产转向无形服务产品的生产。江苏前期的开放发展主要在制造业领域,服务业领域开放相对不足。统计数据表明,2001年至2016年期间,江苏服务业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与江苏经济发展的阶段和水平不相适应。而扩大出口贸易能够带动产业规模的扩大乃至产业结构升级,因此,扩大服务业出口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需要。

带动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战略需要。目前,江苏制造业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面临着向产业链高端攀升的紧要任务。从社会分工和产业演进的规律来看,制造业和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融合越来越深。从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基于比较优势的国际分工角度来看,以美国、英国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趋于软化,而中国等发展中经济体通过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仍处于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时期,服务业尤其是高级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比较“滞后”,难以发挥“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需要。因此,发展服务出口贸易,可以弥补自身劣势,带动制造业效率提升,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也是促进江苏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平衡发展的战略需要。

江苏服务业出口的现状分析

江苏服务贸易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呈现很多亮点。据统计,2015年,江苏服务贸易总额541.2亿美元,其中服务贸易出口额163.1亿美元,进口额为378.1亿美元,分别是入世之初的2001年的36.46倍、60.41倍和31.15倍。我省服务贸易的增速超出全省货物贸易的增幅17.1个百分点。2015年服务出口同比增长30.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1.5个百分点,比全省货物贸易出口增幅高出31.6个百分点,占全国服务贸易出口的比重约为5.7%,比2014年提升了1个百分点。在我省服务贸易发展过程中,加工服务保持顺差第一,显示了我省加工服务较强;知识产权使用费逆差缩小,显示我省知识产权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但是从总体上看,江苏的服务贸易发展仍然是短板,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不协调”问题相当突出。一是服务贸易发展较为滞后。例如,2016年江苏货物贸易出口额占同期全国货物贸易出口额比重为15.2%,而服务贸易出口额占同期全国服务贸易出口比重仅为0.82%。与全国其他发达地区相比,服务贸易发展也更为“滞后”。2016年江苏服务贸易占全省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只有6.49%,而上海2015年实现服务进出口1967亿美元,约占全国服务贸易总额的30%,占上海对外贸易总额的30.3%。与北京、广东、浙江等地区相比,均存在类似现象。二是服务业利用外资水平较低。2016年全国服务业利用外资占比达到了70.3%,而同期江苏则为46.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约23个百分点。

扩大江苏服务业出口的对策

找准服务出口的重点部门和领域。2014年8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现阶段我国应进一步扩大开放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以及提升出口竞争力,重点包括研发设计、第三方物流、融资租赁、信息技术服务等。结合江苏实际,应将与货物贸易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先行开放,同时将能够体现开放倒逼改革的服务业行业先行开放。要扩大开放金融、教育、文化、医疗、旅游等服务业领域,有序放开养老、商贸流通、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领域,同时积极推进资金技术密集型与传统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相结合,改善江苏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促进其健康发展。扩大江苏服务业开放与开拓国际服务业市场相结合,促进江苏企业在外分支机构提供商业服务。注重服务出口的全面发展与优势区域和企业的重点突破相结合,利用南京江北新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和苏州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的机遇,建设服务贸易示范区和服务外包基地,支持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增长潜力的企业出口。

充分发挥财税政策在扩大服务出口中的导向作用。首先,根据“宽税基、低税负、严征管”的基本思路,调整江苏服务业的相关税收政策。比如:扩大增值税的课税范围,逐步覆盖绝大多数服务性行业,减轻因营业税就全部营业额计税所可能造成的弊端;在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的衔接配合上,尽可能地免除服务性行业存在的经济性重复征税问题;减轻纳税人负担,促进江苏服务业的长远发展。其次,顺应全球经济新规则尤其是服务贸易规则的新形势、新变化,运用财税政策促进高端服务业发展,实现江苏服务业的结构转换。在制定促进江苏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政策过程中,应在发挥传统劳动密集型服务产业比较优势的同时,通过财税政策的倾斜与引导,大力鼓励现代服务业(信息、科技、会议、咨询、法律服务等)和新兴服务业(如房地产、物业管理、旅游、社区服务、教育培训、文化体系等)的可持续发展。利用政府财税政策的宏观导向作用,提升高端服务产业在整个服务业中的地位,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再次,适当改革政府采购制度。随着公共财政体制逐步建立和预算制度的完善,财政部门的政府采购制度必须进一步扩大采购范围,把广大服务业领域纳入其中,通过引进竞争机制,面向全社会服务行业公开招标、投标,对刺激这些行业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项目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还要不断通过革新采购服务项目,引导服务业的发展方向。

注重服务出口“多管齐下”。抓住全球服务业通过国际直接投资形式进行跨国转移的重要机遇,提升我省服务业利用外资水平,通过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奠定我省服务出口的基础。抓住当前全球服务外包蓬勃发展的机遇,大力发展我省的服务外包。推动服务业市场化改革,打破行政壟断,逐步放宽对上述行业过多的投资限制,吸引更多外资进入,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提升服务业外资比重。提升江苏省和外包基地城市的基础环境及整体形象,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同时,要培育服务业出口领域国际化人才,在现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由省商务厅牵头组织协调高校、服务贸易创新试点开展服务贸易人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服务贸易的国际国内总体情况和发展趋势、软件、技术等具有发展潜力的领域。

完善服务贸易体制机制。一是以南京江北新区服务贸易和苏州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为机遇,探索出台服务贸易地方性法规,规范服务贸易市场准入和经营秩序,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服务业标准化体系。二是逐步建立机构精简、运行高效、与国际接轨的服务贸易促进服务体系;推进行政审批“一个窗口流转、一枚印章审批、一份清单定边界”的制度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探索创新事中事后监管举措,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三是成立江北新区服务贸易行业协会(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产业联盟),实施服务贸易重点企业认证制度和联系管理制度,打造江北新区服务贸易行业协调机制。四是建立和完善服务贸易统计、监测、运行和分析体系,创新服务贸易统计方法和数据采集方式,探索服务贸易企业“一表式”统计,建立服务贸易企业动态数据库,探索建立对跨境提供、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移动等服务贸易模式的全口径统计。

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载体作用。一是培育以企业为主体的服务贸易行业协会,整合企业力量,为我省服务贸易出口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充当政府和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企业参与国际合作的纽带。二是发挥驻外经商机构的优势,加强对驻在国(地区、国际组织)服务贸易的管理机制、政策法规、商业机会的调研工作,帮助我省服务出口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同时建立服务贸易预警应急机制,做好各种危机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三是搭建服务贸易出口促进平台。建立全省服务贸易公共信息网站,介绍世界服务贸易总体情况,以及中国和其他主要国家服务贸易方面的法律法規、相关主管部门、中介机构、行业发展情况和市场需求情况,方便服务出口企业获取国内外信息。举办国际服务贸易论坛,支持在国内外举办若干服务贸易相关的会议、论坛、培训和展览,为服务出口企业创造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课题组成员:张二震、倪海清、戴翔、张晓磊、王原雪、张雨)

作者:江苏经济国际化决策咨询研究基地

第3篇:高校图书馆利用手机阅读拓宽服务的探讨

【摘要】本文分析了手机阅读的特点、载体,就高校图书馆开展手机阅读服务的优势和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手机阅读;图书馆;SMS;MMS;WAP

随着手机的普及和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的提高,手机阅读逐步成为新兴的阅读形式,成为大学生一种主要的阅读方式,高校图书馆如何关注手机阅读并将服务触角延伸至手机终端,如何利用图书馆数字资源为手机阅读用户服务,拓宽服务渠道,提高服务效率,高校图书馆对此探讨具有现实意义。

1.关于手机阅读及其特点

手机阅读是指以手机为阅读工具的一种阅读行为,利用手机终端以在线或离线方式阅读手机报、电子书、网络杂志与网站新闻等,具有传播更新快、信息量大、检索便捷、多媒体、超文本、互动等特征,具有片段性、移动性、便携性和个性化等特点。手机的便携性使用户可随时随地接受资讯阅读。手机的高容量存储和方便灵巧日益成为人们选择和使用的阅读工具。

2.手机阅读载体:智能手机、手机阅读软件

手机阅读载体以智能手机为主,它可以安装阅读软件阅读电子图书。

手机阅读软件目前市面上并未统一,不同的手机服务商都有不同版本的终端软件,如3G门户的GGBOOK,V8书城的V8书客,百阅,掌媒软件等等。百阅支持BRM、UMD、TXT和WORD等多种格式,是目前支持格式最多的手机阅读软件,同时还具有在线阅读、上传下载、评论交流等功能。

目前主要的手机电子书格式有TXT、JAR、UMD、PDB、WMLC、BRM等十余种格式。另外,方正的CEB、书生的SEP、超星的PDG、Adobe的PDF、知网的CAJ等,各自都有一套格式,电子书业没有通用标准,导致用户必须使用不同的阅读器软件。

3.高校图书馆于开展手机阅读服务的优势

手机阅读服务需要无线传输技术,手机阅读软件,手机阅读资源保障等因素,而图书馆具备这些优势。

3.1 3G时代,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是高校图书馆提供手机阅读服务的技术支持。传输速率的快慢直接关乎手机网络阅读服务的效果,3G通讯技术,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结合,实现了全球范围内无线漫游,解决了传统手机上网下载的技术问题,使文字、图片、视音频等信息浏览、上传下载等十分便捷,随着4G网络的试点和推广,其传播速率将会是现在3G的10-30倍,如此高速度的传输速率无疑会使手机阅读更加流畅。

3.2 高校图书馆拥有的数字资源为手机阅读服务提供了资源支持。我国数字图书馆已有相当规模,中外文、文本、多媒体等电子资源品种齐全、自成体系。既有网上包库或镜像模式购置的商业数据库[1],还有自行开发的特色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收集整理的数字资源为手机阅读服务提供了丰富的内容。读者通过手机上网就能使用图书馆的电子资源。

3.3 手机大幅降价,大学生人均一至二部手机,智能手机不仅具有通话联系功能,更是具有通话功能的口袋电脑。手机阅读可随时随地的浏览网页获取信息,给高校图书馆进行手机阅读服务提供了用户群保障。

3.4 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知识素养可为手机阅读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服务。

4.高校图书馆开展手机阅读服务的措施

4.1 手机软件服务

高校图书馆可借助某些功能软件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如UC浏览器可以让用户享受高速上网;提供下载各种手机阅读软件如iReader、百阅、开卷有益、云中书城、京东读书、多看阅读、豆瓣阅读、91熊猫看书、QQ阅读等,可供用户阅读大量数字图书;提供各高校图书馆软件方便用户直接登录其WAP网站。

4.2 手机短信息(SMS)服务

利用手机短信平台与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集成,手机短信平台与图书馆书目管理系统通过手机等通讯终端进行信息交互,实现通过手机短信的服务,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发送个人借阅信息类短信,包括预约到期、续借、催还等提醒通知服务,借阅信息查询、书目查询、文献查询等。二是发送图书馆公告类短信,如图书馆通告,新书通报。三是根据读者的兴趣、特点、研究课题等需求开展短信定制和信息资源查询定制,向读者推送相关信息,如馆藏目录自动短信推送服务[2]等。这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重点。

4.3 多媒体信息(MMS/彩信)服务

MMS指多媒体短信服务,中国移动公司定名为“彩信”,能够显示个性、动感的效果,可用于传送文字、图片、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信息。3G技术、智能手机与图书馆多媒体资源的结合,实现了流媒体技术网络资源的在线传输,读者可以通过手机终端利用图书馆的多媒体资源,实现在线阅读和视听。图书馆可以将多媒体教学数据库、名人讲座、学术报告等资源转换成流媒体格式文件供读者使用。同时,图书馆可将书目或文章题名及代码以MMS方式推送到用户手机上,或公布于WAP网页。读者向图书馆的MMS服务平台发送全文传递申请服务,平台根据读者提供的代码,可将图书或文章全文一次或分次发送给读者。

4.4 (WAP、客户端软件等)数据库的在线使用服务

WAP是无线应用协议,WAP由WAP网关、WAP手机和WAP内容服务器3部分组成,应用于3G、GSM、CDMA、TDMA等网络。采用WAP无线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和ASP.NET开发技术[3],无论何时何地,只要通过WAP移动设备(如手机并且能上网),即可享受图书馆数字化网络资源服务。图书馆将信息及业务如新书通报、书目推荐、借阅查询引入到手机无线终端,手机用户可以自由接入互联网,实现馆藏书目检索预约服务,还可以进行电子资源检索。

4.5 制作推荐电子书刊

高校图书馆可以依据手机阅读的特殊性,将推荐书目加工成手机阅读器支持的电子书格式,供读者下载到手机上阅读,为手机阅读提供丰富充实的内容资源。

目前我国手机阅读还存在技术平台认知度较低、网速慢、电子书格式、阅读习惯及版权等问题,但瑕不掩玉,随着无线移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提高,手机阅读终将迎来大的发展,成为图书馆信息化服务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刘小成.基于3G技术的高校图书馆手机阅读服务[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9):90-91.

[2]邢维慧.高校手机图书馆发展趋势分析[J].现代情报,2013(7):161-164.

[3]刘文敏.手机图书馆系统设计与实现[J].图书馆学研究,2013(13):38-43.

作者简介:曹广英(1964—),女,广东惠州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期刊理论研究。

作者:曹广英

第4篇:构筑载体拓宽服务

构筑载体 拓宽服务 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通城县开展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总结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生力军和主力军。近几年来,我们在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上,遵循“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构筑载体,拓宽服务,从增强爱国情感抓起,从规范习惯养成抓起,从提高基本素质抓起,有力地促进了未成年人的健康茁壮成长。

一、以“大手牵小手,小手拉大手”活动为载体整体推进德育建设,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一是以社区为载体,学校为抓手,在全县各社区中开展了“大手牵小手,小手拉大手”活动,构筑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通过开座谈会、家长会、签家庭协议、社区协议等方式,真正起到了一个家庭教育好一个孩子,影响一群伙伴;一个孩子牵制一个家庭,辐射一片邻居的作用。由于家长、社区、学校的共同参与,青少年泡网吧的少了,打架闹事的少了,树立正确理想的多了,认真学习的多了;由于孩子们对家长的牵制,打牌赌博的少了,违法乱纪的少了。二是开展心手相连、结对帮扶活动。我县是一个打工大县,留守儿童多,出现了“没人管”、“管不好”、“不好管”等情况,为此,我们充分发挥各级团组织力量,在全县30多个社区组织开展了“心手相连、结

- 1未成年人的沟通,达到以情动人、以事感人、以理服人的效果。

二、进一步发挥青少年维权中心的自护教育功能,充分完善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障机制。一是社区与辖区内的学校联合组建了青少年维权中心,将青少年维权工作融入办案,将预防犯罪融入学校,将矫正工作融入社区,将思想教育融入审讯开庭,将帮教全程融入社会。目前,全县各社区的青少年维权中心都相继组织了法制教育讲座、法律知识竞赛、观摩公开审判庭、辩论对抗赛、学生座谈帮教会、学法律树新风等一系列的法制教育活动,广大未成年人的维权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二是少年法庭审判进社区活动。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的法制和思想道德教育,各社区均邀请少年法庭审判搬进社区,通过家庭、孩子、社会参与的共同审判及少年罪犯的现身说法及交通,让未成年人进一步了解了犯罪的成因,懂得了法律的威严,受到了教育,同时通过举行“遵纪守法,远离犯罪”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教育未成年人学法、知法、守法,将未成年人教育向社区、学校延伸、向家庭延伸,进一步预防了未成年人的犯罪活动。

三、深入开展以荣辱观教育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促进未成年人良好习惯的养成和知行的统一。一是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与传统道德中的作用,在社区广泛开展“读经典,承文化”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在社区通过社区家长学校安排时间开展诵读《三字经》、《百家姓》、《增广贤文》、《道德经》等经典名著。二是在社区中普遍

- 3

第5篇:借助企业文化载体努力拓宽思想政治工作领域

作者:李建农编辑:studa20

【摘 要】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本文分析了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不同点、相同点以及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企业文化 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企业文化建设不仅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谋求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还是拓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展示思想政治工作新作为的需要。正确把握二者的关系,在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中探索企业文化建设的路子,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相互促进,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项重要使命。

一、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不同点

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是两项不同的工作,它们有着本质的区别,不能混为一谈、互相取代。

1.范畴不同。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虽然长期以来一直强调结合经济工作一道去做,但它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开展的政治工作,具有鲜明的党性、思想性,本质上属于政治范畴。企业文化是20世纪80年代产生于西方国家,指导企业经营生产、规范员工行为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具有明显的管理性、经济性,本质上属于经济范畴。

2.内容不同。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是进行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四有”员工队伍;同时,对员工在企业改革发展中产生的各种思想问题、情绪问题进行疏导。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是根据企业内外条件选择经营哲学、确定管理信条、制定发展目标、培养企业精神、建设企业道德等,以此规范和管理员工行为,提高企业经营水平。

3.活动主体和运行方式不同。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动主体是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专兼职结合的政工干部队伍;其运行方式是根据党在企业的中心任务和员工的思想实际,通过理论灌输、形势宣传、启发教育对员工的思想认识、工作态度施加影响,以调动其经营生产的积极性。企业文化建设的活动主体是全体员工;其运行方式是通过企业领导人的倡导,全体员工的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体验形成企业共同的价值追求,以潜移默化的文化氛围对员工进行有效管理。

4.适用范围不同。思想政治工作立足于全党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统一,具有重要的共性特征,因而其基本精神适用于每一个企业。企业文化是在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宏观指导下,依据企业的实际形成的,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因而它只属于本企业。

二、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同点

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在实际操作中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许多方面是相同、相通和相融的。

1.对象相同。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都是做人的工作,强调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以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协调内部人际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积极性为目的。企业文化从研究人的共同价值取向出发,注重培养员工的群体意识,突出员工自我激励。思想政治工作解决人的思想认识、观点立场问题,以育人为业,以转变人的世界观为本,旨在用共产主义精神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2.方向一致。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都属于意识形态,都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无论是企业文化还是思想政治工作都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中国的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的企业文化,它必然受社会主义思想原则、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指导,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不仅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方向是完全一致的,而且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又能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任何排斥、削弱思想政治工作的企业文化都会背离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

3.途径相通。思想政治工作经常采取的一些途径,如对员工进行党和国家政策的宣传,市场经济教育,社会主义道德法制教育,企业面临的形势任务教育;开展全员素质工程活动,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向先进学习看齐活动;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文化体育活动;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等,对企业文化的宣贯、养成和持续改进也几乎完全适用。

4.环境相似。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都是在特定的企业环境中进行的。企业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指企业的经营生产状况、产品结构、员工素质、技术水平、经济效益等;外部环境指企业生存发展的社会条件,包括国家的产业政策、市场行情、社会责任等。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都是在这种既确定又变化的环境中进行的,其中有的因素可能起积极作用,有的因素可能起消极作用。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要分析研究有利和不利因素,根据各自的特点,找准工作基点,确定工作重点和突破口,以求两项工作同步获取成果。

三、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辩证关系

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在调动员工积极性,增强企业凝聚力,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上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一方面,企业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极好载体,可以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另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多年来积累的丰富经验,可以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提供思想动力和政策导向。

1.借助企业文化,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经营生产的融合。企业的目标、精神、理念、使命和宗旨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们反映了企业的基本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即企业的一切活动都以发展为出发点。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的发展,决定了企业文化建设更接近于企业经营生产。具体而现实的企业目标,能够有效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感到只有企业的价值实现了,才能实现自身价值。这种价值取向的一致性,正是思想政治工作所要达到的目的。因此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落实到企业的具体工作中去。

2.借助企业文化,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和外延。随着企业的发展进步,员工不再把企业看作单纯谋生的劳动场所,而是需要企业具有多功能性。不仅要提供舒适的劳动环境,还要提供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企业文化建设倡导的企业精神、构筑的发展目标,使员工看到了企业发展的希望,不仅给思想政治工作增添了新的活力,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而且在培育员工群体意识、倡导企业道德、规范员工行为中,将思想政治工作延伸到了八小时以外,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活动舞台,同时也为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旧观念、旧模式、旧方法,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提出了要求,创造了条件。

3.借助企业文化,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群众性。全体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企业文

化建设的全员参与,从真正意义上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群众性。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是一个对全体员工宣传教育、广泛发动的过程。广大员工变以往教育中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自觉实践。当他们感悟到企业所倡导的价值观和目标的正确可行时,就会自觉地团结在企业周围,为企业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第6篇:拓宽教育载体创新教育形式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宣传教育

近两年来,**县纪委监察局紧紧围绕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拓宽教育载体,创新教育形式,营造反腐倡廉大宣教工作格局,为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两道防线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健全机制,形成教育合力

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深化党风廉政教育,必须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党政齐抓,部门共管的责任机制。工作中,我们一是健全教育机制。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县纪委书记任组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和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为副组长,县纪委、监察局、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委党校、县广播电视局、县文化局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与组织、宣传、党校以及新闻单位、文艺团体等相关单位的党风廉政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把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纳入党委宣传思想工作的整体部署,纳入各级党(本资料权属文秘家园,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原创网站wmjy.net)委中心组学习的整体计划,纳入党校教学培训的整体规划,发挥各自的职能优势,形成大宣教格局。二是整合教育资源。建立了一支以县纪委宣教室、县委中心报道组和电视台、广播电台记者为主的党风廉政教育新闻报道队伍,在全县聘请了10名具有较强写作功底、热爱新闻写作的干部为兼职党风廉政教育宣传报道员;建立了由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和县委党校教师组成的党风廉政教育授课队伍;建立了以县文化馆演员为主的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文艺队伍;建立了一支由学校、社区老党员、老干部组成的党风(本资料权属文秘家园,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原创网站wmjy.net)廉政教育业余宣传队伍,发挥全社会的力量,形成整体合力。三是激活教育主体。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基层纪检工作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中,对全年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明确目标和要求,重视量化考核,引入激励机制,评先奖优,做到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差不一样。对宣传稿件录用实行奖励制度,凡在县级以上报刊杂志上录用的稿件,都按一定的准备给予奖励,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二、拓宽载体,营造教育平台

为改变过去党风廉政宣传教育途径单一的现象,我们积极拓宽教育载体,一是编发了“清风”简讯。该刊物自去年4月份开办以来,每月2期,除定期发送到县四套班子领导手中外,今年我们还将其发送到基层科级领导干部手中。二是在电视台开办了“清风”专栏。两年来,共播放先进典型电视专题片12部、警示教育片20部,播放反映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动态的专题、新闻等58条。三是开通了“崇仁清风网”。发布上级纪检监察机关有关精神、本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动态、党风廉政教育相关材料,为广大群众进一步了解国际国(本资料权属文秘家园,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原创网站wmjy.net)内反腐败动态和积极参与本地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一个新的窗口。四是开辟了廉政教育专栏。除各乡镇、社区、学校都开辟了廉政教育专栏外,我们还在县府东路和西路,筹建了6个党纪政纪法纪宣传栏,向广大群众宣传“两个条例”及党纪政纪法规知识,张贴《中国纪检监察报》、《检察日报》等报刊。五是强化电化教育。运用电化教育的形式,深入乡村、街道播放《一心为民的好书记—郑培民》、《梁雨润》和《王怀忠两面人生》、《警钟》等正反典型电教片,辅之以领导干部讲廉政党课、党员干部撰写观后感等,增强教育效果。同时我们还通过举办党纪条规知识竞赛、勤政廉政先进事迹报告会、反腐倡廉书画摄影展、征集反腐倡廉公益广告等活动,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宣传教育平台。

三、创新形式,深化教育效果

为使党风廉政教育常做常新,取得实效,近两年,我们进行了一些积极地探索。如2003年,我们开展了以“清风”为主题的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举办“清风故事”征文;拍摄“清风人物”专题片;编发“清风”党风廉政简讯;开展“清风”书画美术摄影展;举行“清风颂”文艺晚会等,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引起很大反响。今年我们又围绕家庭、学校、社区、农村,开展了廉政教育“进家庭、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四进活动。

围绕廉政教育进家庭,我们组织开展了“廉内助”、“贤内助”评选活动;举办了“科级干部廉内助党风廉政知识学习班;向领导干部的配偶发送了一份“助廉承诺书”;开展了向党的好女儿——方本花同志学习活动;召开了全县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配偶及各条战线上的妇女代表座谈会,营造“以德治家,以廉保家”的浓厚氛围。

围绕廉政教育进学校,我们积极开展了“九个一”活

动:举办一次反腐倡廉教育图片展;观看一场廉政教育电教片;上一堂廉政知(本资料权属文秘家园,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原创网站wmjy.net)识辅导课;开设一块党风廉政教育宣传栏;组织一场廉政宣讲报告会;开展一次“读报思廉”活动;送一套廉政教育读物;发一封致学生家长的倡议信;开展一次廉政征文活动,使廉洁、诚信等良好的道德意识从小植根学生的心中。

围绕廉政教育进社区,我们在全县8个社区都设立了廉政警示牌,悬挂了廉政公益广告,粉刷了固定性廉政教育宣传标语,开办了廉政建设宣传栏,同时在每个社区聘请2-3名威望高、作风正的党员或居民代表为党风廉政宣传员,定期组织社区党员干部进行廉政知识学习,发放廉政教育读物。各社区还充分利用腰鼓队、舞蹈班等业余文艺团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活动,加强党员干部“八小时外”的廉政教育和监督,营造“人人思廉,人人保廉,人人督廉”的廉政文化氛围。

围绕廉政教育进农村,我们根据农村的特点和农民的需求,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县文化馆精心编排了歌舞、小品、相声等节目,深入全县15个乡镇演出,同时利用农村墟日、传统集会日,在街头播放汪洋湖、郑培民等先进典型及《王怀忠两面人生》、《警钟》等反面典型录像片进行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各乡镇也纷纷开设了“廉政教育园地”、廉政宣传标语;设立了“党员廉政教育日”、开展了“读书思廉”等活动,营造家家讲廉政、人人讲廉政、全社会讲廉政的浓厚氛围。

第7篇:拓宽发展思路 提升服务水平(更新)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服务创新能力 努力开创机关后勤服务工作新局面 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机关后勤服务中心

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机关后勤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后勤服务中心”)成立于2004年11月,是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直属正处级事业单位,内设办公室,主要承担了市局的车辆管理、食堂管理、医疗保健、物业管理、电话通讯、政务接待以及机关基建管理和经费核算等后勤保障服务工作和市局所赋予的部分行政管理工作(如计生、献血、双拥、公疗、爱卫、绿化、节水节电等)。近年来,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机关后勤服务中心在市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保障为基,服务为本”的工作思路,以发展为要务,以创新为动力,立足本职、规范管理,转变思路、开拓进取,为局机关工作正常运转和干部职工生活改善提供了坚实可靠的后勤支撑和物质保障,为重庆市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健全服务机制,规范管理日趋完善。

为减少后勤事务的随意性,后勤服务中心把抓好制度建设作为一项管人、管事、管物的重要举措来抓。一是实施“规范化”管理,明确工作程式。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深化“废改立”工作,重点从安保工作、小额采购、固定资产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建立健全制度和操作规范,细化采购操作流程,加强各项制度的监督落实。二是实施“制度化”管理,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制度 - 1 -

建设,对局党委赋予的主要职能和工作范围、程序以及服务标准等重新予以明确的同时,建立健全了关于行政管理、党务工作等24项规章制度,初步构建了市局后勤工作的管理框架,使后勤事务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三是实施“科学化”管理,完善用人机制。深入开展岗位学习和业务培训等各类专题学习活动,努力推行以岗位管人和流程管事的管理模式;认真组织新进人员的选拔工作,按照政策规定和公开择优的原则,先后完成了中心人员招聘工作,为队伍建设增添了新活力。

二、认真履职尽责,机关事务和政务接待取得“四大成绩”

(一)抓品牌化建设,服务理念不断加强。一是政务接待保障有力。政务接待是重庆文广系统的窗口,代表着重庆文广人的形象。近三年来,后勤服务中心按局党委对政务接待工作提出的“精细、贴心、品质、特色”8字方针政策,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服务理念,在时间紧、任务重、人员少的情况下,共接待来宾约3.5万余人,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人性化、规范化、特色化”的服务,赢得了来渝领导和嘉宾的充分肯定;二是会务保障零失误。会务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也是后勤服务中心重要的职责职能之一,随着市局召开的各种会议数量的增多,会议服务工作不再仅限于摆摆牌子,倒倒开水。为此,后勤服务中心按照“精细检查,精准服务,常态保障”的办会原则,以“管理上水平,服务创一流”为工作目标,统一会务人员服装,提升会议服务形象,坚持从细节入手,从点滴做起,在会议场所、食宿安排、交通保障、礼品安排等各个服务环节中保持零失误、零差错,受到重庆市市政府的通报表彰,并获得了“2011(重庆)中华红歌会先进单位”和“第十二届亚洲艺

术节暨第三届中国重庆文化艺术节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二)抓精细化管理,机关事务管理能力显著提高。一是公共机构节能管理有序推进。以“节能攻坚,全民行动”为主题的节能宣传周活动的开展为契机,张贴悬挂标语,发放节能宣传手册,进一步提高机关干部职工节能意识。积极推进技术设备改造,加大公务车辆燃油定额管理,认真做好能源消耗统计工作,建立健全能耗统计和监测体系,不断完善能耗计量原始记录,为市局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决策依据;二是公车保障服务周到。集中管理全局22辆公务用车,不断完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车辆油耗定额管理和定点维修制,做好重大活动车辆安全保障工作,坚持驾驶人员的教育监督,通过交通安全优质文明服务竞赛活动的组织开展,把车辆安全管理预防事故摆在突出位置,常抓不懈;三是资产管理严谨细致。严格执行财务报销审批程序,加强机关办公用房专项维修管理,做好固定资产的清查和登记,严格各项零星维修现场管理、质量监督、审核把关,在局计财处和监察室的密切配合下,顺利完成资产清查、年度盘点、审计以及机关办公室的调整改造工作,有力促进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抓日常保障,后勤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一是进一步健全机关后勤服务保障机制,按照精简、效能、权责一致原则,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增强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保证全局机关后勤事务科学管理和创新发展的持续有效;二是积极推动车队、食堂、接待、门岗四大窗口形象建设,以“服务一线,厉行节约”为准则,注重细节,以人为本,努力做到规范化、科学化、人性化,态度好、服务好、廉政好,给机关人员提供安全、

整洁、高效的工作环境和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三是强化医疗保健服务,着力抓好“医疗救助绿色通道”的建设,开辟便捷、顺畅、全面的就诊服务渠道,从门诊就医、入院治疗到医疗费结算等方面为领导为机关提供优质全面服务。目前,已同重庆市西南医院、重庆市新桥医院、重庆市大坪医院等部分大型综合性医院进行函接并初步建立合作关系,全面加强了局机关干部职工医疗保健的管理。

(四)抓重大项目,后勤发展能力稳步提升。一是以优良资产为龙头,以资产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以价值规律为杠杆,对现有后勤服务保障机构逐步实行联合,走专业化、产业化、集约化的发展道路,逐步完善后勤保障综合管理系统平台的建设,以开源节流,盘活资产等有效手段,实现资产管理模式的根本性突破;二是狠抓经营创收。将运营创收同绩效考核挂钩,争取多种渠道增收节支,通过社会化服务工作使经营性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将盈利回馈给机关。四年以来,后勤服务中心面向市场,创新思路,整合资源,承担承接了“三峡担保团拜会”、“第三届沙坪坝区运动会闭幕式”等市级活动的运营策划,经营创收50余万元,为后勤添置运行费用的补充及干部职工生活待遇的改善提供了物质保障和经济支撑。

三、以人为本抓队伍,党群工团取得“四大成效”。

一是以职业能力建设为核心,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紧贴后勤实际,以“三讲”教育为契机,抓好集中培训、专题讲座、主题教育等传统学习,按照业务对口、促进工作原则,积极组织开展专题研讨、知识竞赛、座谈交流等各种学习活动,通过实地考察、现场观摩、经验授受、专家点评、讨论交流等各种方式,

切实提高中心员工分析、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以党风廉政建设为根本,努力提升队伍战斗力。进一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权力观教育和廉洁从政教育,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工作,通过回顾党史、重温誓词、撰写箴言、特色主题党日等形式,大力弘扬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精神,激发党员干部干好后勤保障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三是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不断优化队伍结构,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慎重发展”的原则,研究部署党员发展计划,加强对积极分子、建党对象、发展对象的培训、锻炼与考察,积极稳妥做好基层党支部党员充实工作积极开展各项党建工作;四是注重发挥党群组织作用,进一步加强后勤团队建设。扎实做好工青妇组织和老干部工作,注重人文关怀,积极开展节日走访、慰问帮困等活动,关心和爱护第一线的工作人员,切实提高中心聘用人员工资待遇,增强群众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努力营造一个心情舒畅的工作环境,建立一个工作同心的团结整体。

后勤服务工作是一项综合类的工作,具体是负责后勤管理和后勤服务保障,它所涉及的管理内容繁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特别是公共财政体制、行政管理体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不断深化,管理服务工作面临着许多新课题。为此,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机关后勤服务中心将在借鉴和学习兄弟省市的宝贵经验的基础上,继续着眼长远建设,以需求为导向,以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为抓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结合实际,真抓实干,以“更细、更实、更优”的工作要求和工作作风,促使机关后勤服务工作在推进中完善,在发展中规范,为迎接党

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和市局各项目标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和服务支撑。

第8篇:创新金融服务方式 拓宽信贷支农渠道

近年来,江苏省沭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富民、壮村、兴乡、强县”的经济发展规划,牢牢抓住产业结构调整这条主线,不断加大信贷支农力度,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在大力投放农户贷款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推广“大三农”贷款业务,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有效地解决了贷款“担保难”问题,不断满足客户有效资金需求,为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助推作用。截至2006年10月末,全县农村信用社各项贷款余额161292万元,比年初增加40474万元,其中:农户贷款余额142768万元,比年初增加37045万元,各项贷款余额占全县金融系统贷款余额总额的41.49%,当年新增贷款占全县金融系统贷款新增总额的68.14%。

一、改善支农服务方式,积极为“三农”服务

为了寻找信贷支农新的切入点和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该联社在坚持效益和偿还原则的前提下,进一步简化贷款手续,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担保难”问题。采取的主要工作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了不误农时地支持农民做好春耕备耕工作,每年初该联社都把支持春耕生产摆在信贷工作的首位,对春耕生产资金做到计划早安排、资金早落实、贷款早发放,争取工作主动。并通过以会代训的形式,加强对信用社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使全体员工特别是信贷人员认识到规模出效益,服务“三农”才是信用社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选择,消除“惜贷、恐贷”的思想,从而由“要我放”转变为“我要放”的局面。

(二)简化手续,方便农户。一是大力推行农户联保贷款业务。为解决农户担保难和信用社放款难的“瓶颈”矛盾,实现更高层次的金融服务,在全县继续大力推行农户联保贷款业务,2004年1月份印发了《沭阳县农村信用社农户联 1

保贷款知识问答》宣传单10万份,进行散发宣传;截止2006年10月末,全县信用社已建立联保小组31730个,联保贷款余额47170万元,比2004年初增加19650万元。二是大力推广“贷款证”业务。截止2006年10月末全县信用社发放贷款证43250户,贷款金额43986万元,比2004年初增加33428万元。三是推行小额信用贷款服务方式。对符合贷款条件,信用观点较好的农户,贷款额度在3000元以内的实行信用放款,为农民提供及时、方便的金融服务,极大地简化了农民的贷款手续,方便了农民借贷。

(三)改进作风,树好形象。在贷款发放中,该联社要求信贷人员发扬“背包下乡,送贷上门”的优良传统,积极深入村组从建立分管村组农户经济档案着手,主动和千家万户农民交朋友,及时掌握农户资金需求状况,切实转变“官商”作风,主动将贷款手续做到农户家中,把钱送到农民手中,树立了农村信用社的良好形象。该县扎下信用社为了适应农民作息习惯,还经常利用晚上登门造访,去年以来共走访农户1258家。为方便客户贷款,解决贷款发放过程中存在的不正之风,2005年6月份该联社向社会隆重推出“便民服务卡”10万张。该卡集咨询、服务、监督于一体,极大地方便了客户贷款,同时也能有效减少我社工作人员在贷款投放中的吃、拿、卡、要等违纪行为,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欢迎,更被农民朋友称为“信贷110”。

二、开展信贷支农工程,带动产业结构调整

为了进一步提升信贷支农服务水平,更好地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2005年初该联社认真贯彻落实宿迁银监分局关于《宿迁市农村信用社开展信贷支农“十百万”工程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以“十百万工程”为突破口,以支持农民发展特色农业作为信贷支农切入点,大力扶持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和创汇农业发展。

(一)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特色农业。一是抓住时机,适时投放。2005年以来累计投放粮食种植业贷款8920万元,积极支持农民购买优良籽种,发

展高效粮食种植业,有效地促进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是充分发挥信贷杠杆作用,引导和支持农民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农业。2005年以来累计投放贷款10520万元,支持新河、颜集、庙头、扎下等乡镇发展花卉种植业,使花木产业逐渐成为全县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全县花卉种植面积达30万亩,花木从业人员13万多人,常年从事花木经销的经纪人达1.5万多人,部分花卉苗木已进入了德国市场。新河镇是全国有名的花木之乡,素有“花卉第一镇”之美誉。2004年5月2日,国家主席胡锦涛亲临沭阳视察时,还专程参观了该镇周圈花木盆景长廊,周圈生态花卉苗木盆景市场,已被确定为全国农业旅游观光示范点创建单位。

(二)重点突破,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2005年以来该联社紧紧围绕信贷支农“十百万”工程,确定支农重点,制订了支持计划,并明确了责任人,纳入目标考核。一是培育涉农龙头企业,重点支持的10家涉农龙头企业贷款1305万元。二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形成规模经济。重点支持农副产品特色基地、加工、专业协会等各类组织20个形成示范效应,引导农村经济向产业化发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支持农民立足本地优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

三、不断创新信贷服务,积极支持小企业发展

随着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融资难一直困扰着中小企业的规模发展,成为制约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瓶颈。如何跳出“小三农”的圈子,实施“大三农”发展战略,让中小企业“吃饱喝足”,该联社采取的主要工作措施是:

(一)加强与担保公司合作,拓展小企业贷款营销空间。2005年以来,该联社结合本县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面对纯农户贷款需求趋于平稳的实际,积极拓展贷款营销空间,出台了《沭阳县农村信用社大额贷款管理办法》、《沭阳县农村信用社乡(镇)中小企业担保有限公司会员贷款操作规程》、《沭阳县农村

信用联社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担保贷款操作规程》等管理办法,积极与县(乡)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合作,大力发放“大三农”贷款,竭力支持全县中小企业、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该联社贷款规模的有效扩张找到了出路,取得了“多赢”的效果,受到企业和地方政府的一致好评。目前, 该县已正式成立了21家乡(镇)中小企业担保有限公司,担保公司担保贷款余额已达成7572万元,运行状况良好。另外,该县财政局还出资2000万元组建沭阳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截止2006年10月末,该联社营业部投放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担保贷款余额已13545万元。对支持中小企业、扶持民营经济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而使企业、信用社、担保公司三者相互依靠、共同发展,开创了新的融资担保形式,架起了银企两者间的桥梁,为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开辟一条绿色通道。

(二)利用企业家协会平台,做大做强小企业贷款。目前,江苏省沭阳县企业家协会成员已达50家,沭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是该县金融机构中唯一参加企业家协会的单位,入会已以来,充分利用企业家协会的资源优势,主要采取“一个利用、两个提前、三个优先”,做大做强小企业贷款。一个利用。即充分利用企业家协会这个平台,积极参加企业家协会举办的各种活动,从多方面、多渠道地了解全县小企业的发展趋势和资金需求状况,宣传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政策原则、金融服务优势等,努力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达到相互支持,共同发展。两个提前。即针对小企业贷款“小、频、快”的特点,专门组织人员对优质客户提前建档、提前授信。全面了解和掌握优质小企业的生产经营、财务状况、管理水平、信贷需求、发展趋势等情况,为下一步贷款投放打下了良好基础。目前已建立小企业档案950户,在建立档案、信用评级的基础上,对小企业贷款实行授信,采取“一次核定、随到随用、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信贷管理模式。今年以来,共对178户中小企业进行了授信,总授信额度达15413万元。其中最大单户授信额度达500万元、最长期限为3年。三个优先。即对同时申请贷款的优

质小企业优先安排,同等条件优先支持,同类贷款优惠利率。面对全县工业经济的快速崛起,小企业迅猛发展形势,该联社及时调整信贷结构,把加大对“大三农”的支持力度作为农村信用社新的贷款增长点。特别是把县企业家协会的会员企业作为重要的黄金客户,优先提供优质高效的信贷服务。此外,为减轻企业付息压力,更好地支持小企业发展,今年5月份,对不同信用等级企业的贷款利率进行了调整,AAA级企业比A级企业贷款利率优惠0.195个百分点,AA级企业比A级企业贷款利率优惠0.0975个百分点。在贷款投向上主要向特色龙头企业、黄金客户倾斜;达到实力与需求相适当,额度与手续相配套,诚信与守信共勉,形象与效益共创。在贷款方式上采取抵押、担保、联保等有效形式。在服务流程上采取规范、限时、保质、保量,真正做到:放出去的是贷款和情感,收回来的是信用和形象,产生的是效益和信心。截至今年10月末,小企业贷款规模猛增到2968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8750万元,增长172.4%。

第9篇:拓宽渠道 强化服务 打造一流的干部培训综合平台

拓宽渠道 强化服务,

打造一流的干部培训综合平台

市行政学院副院长刘俊国

按照市委组织部的安排,我参加了全市在浦东干部学院举办的党政干部高级研修班,通过学习,使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丰富了阅历。特别是浦东干部学院新颖的教学模式,丰富的教学内容,鲜明的教学特色,高效的管理方法,开放的办学理念,使我感触颇深,带给我诸多启示和思路。

一、秉承理念,突出特色,紧扣时代特征。

浦东干部学院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和教育培训工作的实际,在中央党校的基础上,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前沿——上海浦东成立的一所国家级干部培训学校。它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具有改革创新意识、熟悉经济管理的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学校一开始就始终紧扣改革开放的时代主题,突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经营管理的内容,依托上海这个全国经济发展龙头城市和浦东开发的优惠政策,坚持“忠诚教育、能力培养、行为训练”的培训理念,把党的理想信念和改革开放的时代特征、现代化建设的管理知识、浦东开发的政策优势和上海经济的发展示范

作用及长三角地区的实践探索紧密结合起来。因而使学校成为对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和军队干部进行改革开放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现代化建设管理能力教育和开展国际培训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基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办学特色和区位优势。

二、站在高端,引领潮流,具备高超的教学科研水平。 浦东干部学院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所设置的教学课程都紧紧盯住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的脉络和前瞻性问题,根据国内各地方、各行业探索发展的实际,在认真研究理论,深入探索实践,仔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设置的,既具有行业学术的领先意义,又具有教学上的针对性和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师资队伍面向中央、省、市和全国各行业,特别注重利用长三角地区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各类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密,人才众多的优势,不拘一格,择优选择,所聘请的授课教师大多是该课题研究领域具有权威性的知名专家和有独到见解的学者;同时注重聘请一些多年在党政单位从事政策研究和制定实施,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领导专家。所培训的内容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言之有物,令人信服。此外,他们在教学上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注重用事实说话,利用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经济改革发展的实际,组织学员实地参观、调研考察工厂、农村等一些有典型性、代表

性的单位和开发区。用鲜活的实例启发学员,增强了培训的实效性、说服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科学管理,强化服务,体现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精细化服务水平。

浦东干部学院的管理和服务让来自全国各地各行业各类型的学员们无不感到满意。优美的校园环境、良好的食宿条件、井然有序的教学秩序满足了不同年龄、不同职位、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地域的各类型学员,使学员能够进得来、呆得住、静下心学习。体现在以教学为中心的服务至上理念,浦东干部学院在教学资源上体现了社会共享,但在服务管理上体现了自我为主,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在人员结构上,以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为主,着力打造良好的工作平台,努力创造条件,他们精细化的服务体现到学校的每一个环节和教学全过程中,同时注重调动发挥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和作用,他们的后勤保障既和社会接轨,向高标准的宾馆饭店看齐,又体现学校管理的个性和独到之处,在服务上,高于社会标准,同时高水平完善的服务管理也是他们学院的特色和品牌之一。开放式、科学化、人性化的管理服务体现了人性化关怀和学校特色个性。

几点启示:

浦东学院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作为一名行政学院的负责人,结合我市实际,应着力加强和改进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准确定位,突出特色。

酒泉市委党校是有市委主办,和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三位一体,面向全市党员领导干部、国家公务员、党外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员开展教育培训的综合性机构。承担着市委、政府各党派、人民团体的干部培训教育工作。市党校和行政学院要在突出党性教育、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干部培训的实际,紧紧抓住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重点项目、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经济文化社会中的一些特色工作,举办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培训班,推出一批切合实际、富有地方特色的班次、课程,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突出地方特色,创造酒泉品牌,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防止大一统的人云亦云的一般化培训。

二、优化配置教学资源,丰富培训内容。

在师资力量上,应面向全社会。除聘请一些国内外、省内外知名学者、专家讲课以外,应着力面向全市一些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老师和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实践经验的领导干部、基层工作人员,聘请他们兼职授课。努力做到实际实用,富有特色。把那些在实践中具有真知灼见,能切实解决

问题的人员请上讲台,做到缺什么补什么,需要哪方面的人就请哪方面的人,需要哪方面的课题就请哪方面的权威人士。在教学内容上,除党的理论政策法规和“一校两院”规定的任务外,应当拓宽教学面,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对社会上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的辨别,酒泉经济发展的特点,乃至社会、人民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有需求和技能性、知识性的班次。把酒泉深厚的文化积淀,古代飞天和当代航天精神,风光电产业发展等特色经济融入教学中,使培训更加具有地方特色和区位优势。在培训对象上,除完成党委政府委托的各级党政干部培训任务外,一些企业、单位、社会团体、民间机构、学术单位乃至个人委托的培训任务也可以接纳,一些商业性、知识性、技术性、文体娱乐性的课程、班次也可以设置。在培训方式上,要密切结合培训对象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用课堂讲授、调研走访、实地考察、情景模拟、角色转换等多种方式进行,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际内容,使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真正做到培训资源共享,效能最大化。

三、强化基础设施,提高服务质量。

一是要切实加强基础设施改造,改善教学硬件设施,创造良好的培训环境。酒泉市委党校是在原职业技术学院的底子上,经过财产置换、搬迁的学校,许多设施老化陈旧,有的不符合干部培训和成人教育的要求,在这方面我们要加大

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以优美的环境、优质的服务为干部培训提高保障;要改善学院住宿条件,按照现代标准配置学员宿舍,配置教学设备,提供餐饮服务,使学员能够住得下来,学得安心;要加强电教设施的配备,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通讯网络平台,和中央、省上的培训教学机构联网,使学员能及时掌握高端知识和先进发达地区干部培训的新情况。二是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 。要使全体教职员工切实转变观念,树立学员至上、服务至上的理念,提高教学科研、后勤保障、餐饮娱乐的质量和综合水平;要引进标准化后勤管理模式,与餐饮企业和星级饭店联营,面向社会开展服务,餐厅、住宿、体育文化设施等公共设施在假期和空闲时间要向社会开放,保障学员的学习、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要努力创造优美环境,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和文化设施建设,创造花园式校园,使学员能在优美的环境中享受良好的教育培训,努力把党校建成思想教育、文明传承的高地和环境优美的乐园。

上一篇:游戏在教学中应用下一篇:广东省高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