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世界红十字日活动为载体 推进学校素质教育

2024-07-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以世界红十字日活动为载体 推进学校素质教育(推荐7篇)

以世界红十字日活动为载体 推进学校素质教育 篇1

世界红十字日

我校红十字会建立于1987年。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将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有特色的红十字活动作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加强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载体,寓丰富多彩的红十字活动于学校整体育人的大氛围中,推进了学校的素质教育,深得广大师生的欢迎和社

会的赞誉,先后多次被评为区红十字工作先进单位,四项救护包扎现场操作比赛获武进区一等奖,“红十字在行动”专题片获常州市第二名。

我校是一所百年老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更加重视红十字青少年工作。工作实践概括起来一句话:组织建设制度化,阵地建设多样化,活动开展经常化,活动效果较为显著。

1.领导重视,全员参与。

学校重视,是我校红十字会工作长期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17年来,不管校领导更换多少,学校始终有一个由校长领导参加的健全的学校红十字理事会。校长任会长,由副校长主抓此项工作及卫生保健教师担任秘书长,各班主任参与。理事会把红十字工作看成是学校整体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自觉将这一工作纳入学校议事日程和年度工作计划中,时间上给予保证,物质上给予支持。

2.学校红十字组织机构健全,规章制度明确,活动有记录,工作有总结,档案管理规范、翔实。

学校红十字会坚持做到:每年年初订好红十字会工作计划,送由理事会审议讨论。理事会有自己的工作、会议制度,会员有定期学习、活动制度,红十字卫生员轮值制、普及红十字知识和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化。重大事件的处理实行集体研究通报情况制度。实施岗位目标责任制,根据《学校计划》将任务、指标分解,具体量化,落实到理事会各相关的成员,以增强理事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

3.学校有固定的红十字宣传阵地,能利用宣传橱窗、板报、“太阳雨”小广播、“灵灵电视台”、《信息窗》《创慧报》报刊、音像图片资料、网络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国际人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等有关红十字的法律法规以及学校的红十字章程、红十字会活动等等。每个班级的黑板报上都有红十字宣传版面。这样多渠道、多途径地向学生宣传红会知识,使红会工作深入人心。

我校在科艺天地一楼专门开辟了健康长廊,主要是宣传红十字知识,使每位教师、每个学生关注学校红十字建设的发展,人人参与宣传红十字知识的活动。长廊上除了有喷绘的12块介绍国际红十字知识和学校红十字章程、活动、发展等内容外,还张贴了许多教师、学生精心制作的红十字小报、健康知识小报,内容涉及心理健康、活泼开朗,强身健体、预防疾病,医疗常识、急救知识,注意安全、谨防意外,红会知识、信息动态和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等六大方面。好范文版权所有

我校建有红十字专题网站。该网站建有红会动态、红会知识、宣传工作、社会救助、政策法律、资料中心、网站留言等板块以及“献血专题”和“抗非典专题”,并与“江苏省红十字会”、“广州红十字会”、“香港红十字会”、“中国红十字会”等网站建有超级链级。游客可以随时点击、浏览、留言。

4.把红十字会工作与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我们认为只有将红十字会工作与德育工作、校园文化建设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学校红十字会工作才能得到持续发展。学校红十字会与德育办、少先队组织一起有目的、有层次地引导学生学习、宣传人道主义宗旨和红十字运动的基本知识;根据青少年的不同年龄、不同知识层次,开展由浅入深的相应的卫生救护知识教育;在校内外广泛开展体现红十字精神的爱心教育、健康教育、救死扶伤、扶危济困、敬老助残、尊师爱幼、助人为乐等活动,使学生真正懂得分辨善与恶、美与丑,以培养爱心,形成健全人格。

5.红十字活动贵在坚持。我校红十字活动常年不断,关键在于活动内容的具体化、广泛化、形式新。大到人道主义的无私捐助,小到班内的小伤小病的治疗预防,涉及范围广、内容丰富,且不同年段有各自的活动内容和要求,融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深受学生欢迎。我校进一步深化“手拉手”活动内涵,组织全体少先队员开展向手拉手对口学校(陕西安康红旗小学)、新疆内蒙雪灾地区等捐款献爱心活动,和外省市的“手拉手”小伙伴继续保持联系;与来自陕西安康的50名学生开展“手拉手夏令营”活动,彼此增进感情,加强联系,好范文版权所有

在红十字精神的熏陶下,会员们增强了文明意识,提高了道德修养,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他们还在红十字活动这个第二育人课堂学到了许多知识和技能。我校红十字活动作为学校开展道德教育的一种重要的辅助形式和措施,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创新。

以世界红十字日活动为载体 推进学校素质教育 篇2

关键词:技能大赛,中职,动画,专业建设,思考

2007年, 教育部在总结我国职业教育多年发展的基础上, 借鉴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 决定每年举办一次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 构建了“普通教育有高考, 职业教育有大赛”的促进机制, 从国家层面上确立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抓手。实践证明, 技能大赛不但可以检验学生的技能水平, 检验学校的师资力量, 而且能检验学校的课程建设和管理水平。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专业课程建设、管理的优缺和得失, 从而扬长补短, 切实提高相关专业建设水平。近几年, 笔者参加了多届技能大赛, 曾在省赛取得过较好成绩, 对这一点的体会和认识尤为深刻, 遂结合教学实践对本人所从事的动画专业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通过深入思考, 笔者认为以技能大赛为载体, 推进中职学校动画专业建设必须把握以下四个重点。

一、把握动画教学课程设置, 实现科学化

动画专业是一门新专业, 在不同地方、不同学校的发展参差不齐, 课程设置也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新开动画专业的学校, 大多依托原有计算机师资, 以一两个主流动画软件为重点安排教学课程, 在实践中求发展。事实上, 我校新开动画专业时走的也是这条路子。但是, 近几年技能大赛我们发现, 动画专业大赛的范围很广, 2008年比赛软件是以Flash为主, 而2009年是以After Effect为主, 2010年又以Maya为主, 变化非常大, 跨度也很大。不仅仅涉及一两个主流动画软件的熟练使用, 还涉及相关专业软件的综合配套使用, 乃至动画制作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整个专业体系。大赛纲要的确定, 既考虑了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现状, 也体现了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趋势, 可以说是关于动画专业课程设置的一个全国性的、相对统一的指导体系。对照大赛纲要这个指导体系, 动画专业课程设置不能仅仅考虑主流动画软件课程, 而是必须充分考虑动画专业作为边缘学科, 涉及美术、计算机、电影等多学科的特点, 全面系统地完善动画专业课程体系。尤其要重点加强学生的美术基础训练, 增加角色造型设计、场景设计、分镜头画面设计、动画运动规律、原画的设计等基础课程, 努力使动画教学课程设置系统化、科学化, 帮助和引导学生在动画专业发展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把握动画教学设施投入, 实现现代化

技能大赛不但是一次专业技能的相互交流, 同时也是一次专业发展趋势和信息的交流。通过历次技能大赛的交流, 在与兄弟院校的对比中、在对专业发展趋势的分析中, 我们发现多数中职学校由于办学规模、地方产业需要等原因, 在动画教学设施投入方面远远不够, 需要不断增加。首先是电脑。动画专业软件普遍要求电脑配置达到工作站标准, 而大多数学校的电脑配置达不到这个要求, 迫切需要置换和更新。其次是数位板。目前, 无纸动画发展趋势已经明显, 我们省赛也已有人提出了向无纸动画发展的要求。然而, 中职学校动画专业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直接在纸上画中间画或原画, 这个已经背离了专业发展的趋势, 更是脱离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作为无纸动画必需设备, 为动画专业教学配备数位板已是大势所趋。再次是要建立实验室和拷贝室, 购买学生必备的拷贝台和其他的相关设备, 为学生的原画课程和作中间画提供必要的设备, 跟上动画产业发展的脚步。

三、把握动画教学队伍建设, 实现专业化

技能大赛不仅赛学生, 更是赛老师。从笔者带队并亲自参加技能大赛的经历来看, 动画专业由于起步晚且发展快, 师资力量缺口较大, 有的学校临时突击培训教师参加技能大赛, 有的学校聘请企业技工培训参赛学生, 动画教学队伍整体专业化程度偏低。就目前实际来看, 为了改善这个问题, 必须“内外兼修”同时着手。一方面要强化内部培养, 在学校现有师资力量上挖潜。根据现有计算机教师和美术教师的实际情况, 对计算机教师加强美术基础训练和艺术修养, 对美术教师强化动画设计软件的学习和运用, 使这些教师“一专多能”, 能够完成动画专业的基本教学。另一方面, 强化外部引进, 通过各方面努力引贤。坚持不求为我所有, 但求为我所用, 通过灵活的机制、优惠的政策、良好的环境等吸引专业动画人才来校授课, 不断提升动画教学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四、把握动画教学方法应用, 实现最优化

技能大赛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 在各个环节充分吸收相关行业、企业的人员参与和指导, 全面反映了相关行业的岗位职业技能要求。由于技能大赛标准体现了企业标准, 技能大赛的成绩反映专业建设水平, 从而使得技能大赛对教学与职业岗位需求的对接有很强的推动作用, 也迫使我们加大课堂教学和企业实训相结合的力度, 通过密切校企交流合作, 全面落实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 使动画教学方法最优化, 成果最优化, 并推动企业的现实发展, 实现共建共赢。事实上, 企业基于自身发展需要, 经常会创造并提供这样的机会, 比如WACOM公司, 他们每年举行教师的培训、学生的技能竞赛、大师会等等, 就为我们落实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和平台。所以, 不管是从学校还是从专业教师个体来说, 都要围绕促进动画专业建设, 主动作为, 利用自己的人脉组织学生到企业一线实践中去学习, 努力取得最佳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戴传舜.动画文化及其新发展[D].山东师范大学, 2007.

[2]程亮.动画培训, 中国动画业发展的"软肋"[N], 市场报, 2003.

[3]张慧丽.人才匮乏制约动画业发展[N], 市场报, 2003.

以世界红十字日活动为载体 推进学校素质教育 篇3

一、结合“双十”主题教育活动,提出“十讲”基本要求

结合“双十”主题教育活动,联系本校学生认知和行为习惯养成实际,确定“十讲”和“养成十个好习惯”两部分。

“十讲”主要是指讲感恩、讲文明、讲节俭、讲诚信、讲尊重、讲友爱、讲自立、讲法纪、讲安全和讲公德。

“十养”主要是指养成善于倾听的习惯、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养成团结合作的习惯、养成独立读书的习惯、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养成听看新闻的习惯和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

二、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开展“双十”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为把“双十”贯彻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全过程,让学生耳熟能详、长期坚持、日久成习,该校充分发挥以下途径的育人作用。

一是强化了课堂教学的主渠道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把“双十”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融进课堂教学的“五环节”,从备课开始一直贯彻落实到教学评价和质量检测,必须把思维、学习及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

二是坚持开展了系列化的主题教育和专题教育。每年的清明节、端午节、教师节、中秋节等节日和纪念日,学校都要开展报告会、演唱会、歌咏会和艺术节活动。

三是坚持开展了系列化的“三结合”教育。为把“双十”活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学校的“十讲周”“十养周”“好习惯月”“爱心基金会”等都是由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活动,每一项活动都由三方共同参与来实施,活动前的方案、活动过程中的检查、活动结束后的总结与评价,都由教师、家长、学生和聘请的社会监督员来共同参与,构建了“三结合”的育人网络,形成了育人的合力。

四是坚持开展了校园文化熏陶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在做到绿化、美化、净化的基础上,围绕“双十”分楼层确定了走廊文化和班级文化的建设主题,设立校规校纪教育、时事政治教育、学子风采教育专栏。

五是坚持开展了法制与安全教育。该校与驻镇派出所、法庭、司法所等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共建活动,聘请了法制副校长和多位法制辅导员,结合学生成长的需要,定期开展系列化的法制教育,向学生普及法律常识,提高了遵法守纪的意识。

六是坚持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配备了专职的心理咨询与辅导教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辅导,为健全学生人格打牢了基础。

三、通过开展“双十”教育活动,德育工作见成效

一是全面提升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涌现了一批批校园模范典型,起到了深远的示范教育作用。该校先后涌现出“校园人格魅力之星”“舒兰市拾金不昧好少年”“吉林省优秀学生”林树坤,抄写课本、刻苦求学的郑云鹏,感恩母亲、立志成材的王进辉,积极倡导文明、广泛发动同学组建校园文化艺术社团的陈东辉等10余名校园内先进典型。这些身边的榜样,在同学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向身边榜样学习的过程中,全校师生自发成立了“爱心虹桥基金会”,以解决特困家庭学生求学艰难的问题。学生们的行为习惯也悄然发生了转变。

二是构建了相对科学、系统的校园德育管理与实施网络。构建了校长决策管理、主管领导调控管理、年级组长和班主任实施管理的三级德育管理网络;构建了政教处、团委、年级组、班主任、课任教师分层负责、协调配合的德育实施网络;构建了学生会、年级学生分会、班委会、团支部、学生个人自我教育网络;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整体的育人网络;构建了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主题班会、学生团课、社会实践五位一体的德育主渠道网络。

三是形成了完整的德育工作制度保障体系。学校制定了《舒兰三十一中学德育工作实施细则》,内容由思想篇、目标篇、制度篇、方案篇、评价篇和机构篇等6部分组成,明确提出了“树正气、抓规范、塑形象、铸品德”的德育工作思想,明确了各年级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目标、道德品质塑造目标、行为习惯养成目标和实践能力发展目标,并将初中阶段的最终目标确定为“造就与时代共发展的人”,使德育工作做到了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四是提高了班主任的育人能力,涌现了一批敬业爱生的先进典型。为调动班主任队伍育人的积极性,学校制定了班主任工作条例和考评细则,把“双十”系列养成教育与班主任的评先、评职、晋级和津贴发放相结合,调动了班主任的积极性,提升了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涌现了一批德高艺精、学生爱戴、家长拥戴的先进典型。

五是提升了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双十”活动开展以来,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攀升,学生的巩固率、毕业率和升学率连续四年稳居全市农村初中前列,先后获得了“吉林市依法治校先进校”“吉林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舒兰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舒兰市创办特色学校标兵校”“舒兰市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先进校”等各级荣誉二十多项。

学校纪念世界红十字日活动总结 篇4

今年是xx省红十字会成立xx周年,按照省红会部署,全市联动将五月作为“博爱宣传月”,开展“博爱在xx,人道万人捐”以及一系列宣传纪念和办实事的活动。为此,市红会早在四月上中旬就召开了相关工作的布置会议,要求全市各单位上下联动,进一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树立红十字会的公益形象。

我校作为基层单位红会先进集体,多年来一直非常重视红会的有关工作,接到会议的通知和有关精神要求后,立即积极应对,开展有关的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宣传环境和条件,在校运会期间广泛开展宣传,利用橱窗、标语、广播等多种渠道拓展宣传渠道,分发宣传材料,积极开展救助培训和救助活动,为五月份的宣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此期间,我们首先召开红会理事全体会议,培训红会小组长怎样测血压、测体温、心肺听诊和外伤伤口清创处理等内容,运动会期间各项现场救助工作顺利开展,得到师生广泛好评。四月底,我校工会有关负责同志专门召开各班红会小组长会议,布置5·8红十字日当天和五月份整个月的宣传活动和蓦捐事宜。

5月份我们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组织1—3年级全体同学缴纳红十字日特殊会费,并将之作为文明班级评选的重要条件。

2.每班出一期红会黑板报,全校范围组织评比,优胜者在班级常规考评中予以加分鼓励。

3.在校内悬挂大型横幅标语。一条内容为:让爱心化作涓涓细流;让红十字精神处处闪光。标语悬挂在校园内最醒目位置,直到六月上旬才收起,成为五月份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最主要的内容。

4.5·8当日,我们组织同学在校门口开展宣传活动和募捐活动。摆设摊位,宣传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知识和“博爱在xx,人道万人捐”的活动,散发材料,引起路人和本校同学的广泛关注,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通过这次教育宣传和募捐活动,全体同学增加了对红会组织、红十字知识和红会精神的理解,增强了人道主义的使命感和奉献社会的责任感。通过各项活动的参与和组织,班级凝聚力,集体荣誉感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相信我们通过努力,可以将红会精神进一步渗透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把红会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xx高等师范学校红十字会

以活动为载体提高学生素质 篇5

以活动为载体提高学生素质

赵明

活动课教学应以学生的活动为主;通过组织全体学生活动,培养学生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实践操作的技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与学科教学比较,活动课教学更注重学生自主性和实践性。因此,活动课教学应以活动为载体,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标。

一、处理好内容与目标的关系

活动课的教学内容包含德、智、体、美、劳诸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实际情况,通盘考虑整个学期的教学内容,拟定学期活动课计划。对于某一 节活动课来说,其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则相对集中,往往以某一内容为凭借,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重点地组织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某一方面的素质训练。

设计一堂活动课,教师应以提高学生某一方面素质为教学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如为了增强学生爱集体的情感,我设计了一节“净美教室”的活动课,激发学生怀着爱集体的感情来净化和美化教室,让学生在行动中感受到为集体做好事的偷悦,增强集体观念。

二、处理好载体与目标的关系

活动课的内容要为教学目标服务,必须通过活动的形式来实现,即以活动为载体。如何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参与活动,是实现活动课教学目标的关键。

1.游戏游戏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无味枯燥的事物变得活泼、生动、有趣。比如,在上二年级活动课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口算能力,我设计了“抓俘虏”的游戏:以扑克牌为道具,每四人为一小组,每人出一张牌,大家根据四张牌上的数据进行四则运算,要求运算结果得“24”。

谁先想出运算过程,就喊“抓”,并要把运算的过程告诉大家,这就算抓到一个“俘虏”(得到一牌)。这样,学生在玩中不仅提高了计算和应变能力,而且也得到了竞争心理素质的训练。

2.观察观察活动对学生认识事物能力的培养、文化科学素质的提高起着积极的`作用。在活动课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学习有目的有重点地观察事物的方法。比如,上二年的一节活动课;我让学生带来一个梨,一开始上课便出问题:“谁能说说什么是梨”?学生从“说梨”中明确观察目的,产生观察梨的兴趣和欲望。接着引导学生通过看、闻、摸(触觉)、吃等方法,把每种感官感知到的用几句话说出来。这样,学生把观察目的、方法和思维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主动观察,有效地提高观察力。

3.操作操作是提高劳动技能素质的重要手段,只有坚持多种多样操作实践活动,才能提高学生的劳动素质。比如,我设计了一节“拆装”活动课,让学生把物带到课堂来拆装(随带有关工具),并要求学生在拆装中想一想其中的道理。

4,表达表达这种活动不仅有利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对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心理素质起促进作用。比如,诗歌朗诵、歌曲演唱、故事演讲、相声以及表演等多种表达形式都可以在同一节活动课中进行。

5.磨难磨难实践的活动,对提高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比如,要求学生在“逆境”中坚持一定时间的某一活动,尽管活动单调,活动强度较大,但经过活动,学生的意志力逐渐得到提高。当然活动的强度要科学,要适当。

以上种种的活动形式都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它又与活动的内容相对应。

活动课教学中,只有处理好内容与形式、形式与目标的关系,教学效果才能最佳。

三、处理好教学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以世界红十字日活动为载体 推进学校素质教育 篇6

【关键词】网络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78-01

当今时代,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世界俨然成了一个地球村,就我国而言,网民人数急剧上升,2013年,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其中,青少年网民规模已达2.56亿,占整体网民的43.3%,占青少年总体的71.8%。网络成了了解国内国际信息、学术科研资讯的最佳阵地,沟通了你我他,却也是一把“雙刃剑”,对于思维活跃、精力旺盛和开放无畏的大学生来说容易陷入网络而不能自拔的现象。所以,网络带来便捷却也充满着挑战。

一、以网络为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从国家制度层面看: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即16号文件中明确提出高校要全面加强校园网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

从思政教育的创新性看:传统的思政教育采取口耳相传、言传身教的方式,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这种点对面理论灌输方式使大多数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学生比较排斥。尤其90后、95后学生,他们自我想法多、不受拘束的特点使他们极度想摆脱这种说教式的教育方式,也迫切要求我们思政工作者创新工作方式,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教育。

从网络本身的特点看:网络具有比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传播速度更快、传播信息更新,传播范围更广的特点;而且,网络媒体在传播舆论信息方面往往比传统媒体更加开放,大学生涉猎到更多的新鲜资讯,并可以自由发帖、评论;再者,网路环境中,平等的地位,使得交往双方畅所欲言,更加自由和放松。以上特点都和大学生兼收并包、渴望平等自由、充满好奇和探索的精神相符,大学生更喜欢在网络中寻求刺激和新鲜。

这使得以网络为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把握学生行为方向成为迫切的需要。

二、以网络为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性

1.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偏差

对于经过压抑的高三和严酷的高考的新生来说,大学相对宽松的环境,让其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做什么、怎么做、如何做!此时,具有海量新鲜有趣信息的网络成了其解闷、放松的有效手段;尤其有些自制力低下的学生,在网上网游、网聊、网恋,放松学习,甚至沉迷;有些在现实生活中自卑、敏感、怯懦的学生,网络的虚拟环境找到了价值感,而更脱离现实,更加疏离社会。

2.网络信息难辨真伪

网络是一个大染缸,里面充斥着形形色色、难辨真伪的海量信息,我们的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末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逐步稳定建立,对一些腐朽、有毒有害的信息难辨真伪,部分学生上当受骗,参与违法或非法的活动,落入不法份子的圈套中。

3.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淡漠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的关键期,猎奇心理特别重。网络的虚拟性使得匿名和隐蔽的信息传播的更快,但网络道德和法律约束性不强,使得大学生觉得网络行为不负法律责任,也不受道德谴责,网络行为更加随意。

三、以网络为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1.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网络思政辅导员队伍势在必行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大学生的良师益友和知心朋友,辅导员对大学生的影响是重大和深远的。这支队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也要具备网络知识,运用网络载体的能力。对于网络,要与时俱进,比如微博起步发展的时候,开通微博、微信崭露头角的时候开通微信,以及运用QQ、人人等平台掌握学生思想脉搏;要熟悉网络文化,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把握网络上的思想动态,引导学生分辨网络信息真伪、利用网络资源成长成才。在实际工作中把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平等交流,掌握舆论导向,实现网上网下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2.建立集教育性和互动性为一体的新鲜生动的网络环境

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本校的校园网,期望在网上开展思想交流活动。但有些高校的校园网内容乏味、消息更新不及时,或仅设置了校园规章制度、活动通知等学生不感兴趣的内容,也缺乏互动的平台,遗憾地丢失一块宝贵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建议高校在校园网的建设中不仅要放置校园简介、规章制度、校园通知等内容,也要建立与学生互动的平台,畅通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和信息交互的渠道,解答学生疑难困惑,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只有突出主动服务学生的功能,解决学生存在的疑惑,形成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局面,才能吸引大学生喜欢浏览校园网。只有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走进学生心中的教育方式将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体制

高校需建立大学生上网相关条例。不能仅仅笼统大概的规定一些学生日常上网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建议制定较为具体的条例以约束和规范大学生的上网行为,明确规定哪些行为是必须被制止的或将触犯条例的,并在新生入校教育中,就明确学习,领会贯彻。

建立网络监管制度。2009年,南昌航空大学对上网大学生的调查发现,约19%的学生会经常性登录到宣传西方生活理念和资本主义意思形态网站(其中不乏涉及黄色以及暴力等),35%的大学生承认偶尔访问。我们要加强网络监察力度,对涉及黄赌毒的非法、违法资讯及时得到监控;健全网络应急突发事件处理预案制度,确保在突发网络公共事件时能够第一时间迅速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

大学生思政工作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走入网络,第一时间占领这个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开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切实促进学生的成人、成才、成功。

参考文献

[1]杨赞、朱新筱.论基于网络的大学生事务管理平台构建.[J].现代教育.2012.12

[2]胡林科.浅谈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法制博览.2013.02

以世界红十字日活动为载体 推进学校素质教育 篇7

关键词:微型党课;党员教育;探索

【中图分类号】D261.42

各级党组织为了完善自身建设和加强党员教育通常把党课作为教育的有效载体。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党课的授课方法也要保证多元化、与时俱进。传统党课教育往往是以教为主导,这种单向灌输为主的传统培训教育模式,党员作为教育对象在接受教育内容的时候,就容易养成依附性、被动性,这样就使得教育活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真正实现教育党员、凝聚党员的目,就要保证组织生活的内容形式符合时代发展、富有活力、严肃活泼和丰富多彩,高校党委开展微型党课的教育方式,很大程度上的激发了党员学习的积极性,不仅仅提升了党员素质水平,还使基层党组织更具有活力。

一、微型党课的主要特点

“微型党课”就是党支部或党小组落实“三会一课”和党员教育制度围绕一个主题,以比较简单的形式,分享自身经历和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小事,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从中领悟一些正确的思想价值观,这种方式更加生活化,跟领导、专家讲课的党课教育形式有很大的区别。其特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授课主体上突出“众”。打破了以领导、专家主讲的党课教育模式,让所有学生党员走上党课讲台,从以往单纯的被教育者变成一个分享思想的教育者。学院各个学生党支部书记要起到积极带头的作用,每年至少2次以上的讲课次数,其他党员每年至少主讲一次,从而将党课教员发展成为全员参与,这样可以提升党课教育的高效性。

二是在组织形式上体现“活”。授课形式要结合各党员的个性特长、学识见解等有针对性的来设置。授课者为了使授课过程变得更加生动、直观,可以选择使用多媒体进行讲课,电脑、PPT 课件、幻灯片等这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这样就让原来单调的党课教育变得有声、有色。同时党组织也可以选择手机飞信、qq 群、微博等新媒体播发党课通知、上传党课内容。

三是在时间安排上强调“短”。授课主要课程内容一定要以小见大,课案内容最好控制在3000 字左右,并且授课时间尽量不要超过30 分钟以内,每次主讲人员可以1 名党员或者多名党员,另外要每月开展一次“微型党课”授课,这样的授课方式很大程度上的解决了,大型党课开展人难齐、场地难找的问题。这种授课方式,也让集中开展党组织党课教育有困难的组织,不受其它影响或者占用工作时间和生活时间,使得党课教育变得更普遍化。

二、以微型党课为载体全面推进新常态下党员教育的推进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一个完善的“微型党课”组织体系,明确的责任分工,将开展微型党课工作作为党支部党建工作目标管理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让所有党员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是总结经验,推广普及。可以每季组织一次“微型党课”讲课比赛和“微型党课”优秀课案评选活动,把“微型党课”优秀课案汇编和“微型党课”优秀课件VCD 编录,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党员们及时进行参考和总结。

三是加强督导考核。为了进一步推进“微型党课”的开展,保障“微型党课”教育工作的正常进行,学院党委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督学制度。各党支部书记一定要审核、把关本支部党员讲课主题、内容等。另外,学院党委还为基层党组织订阅了《共产党员》、《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党支部工作》等教育学习资料,这样能方便和促进党课的开展。学院党委以进行随机抽查、现场听课等形式交流,并提出指导性建议。

三、以微型党课为载体全面推进新常态下党员教育的主要成效

实践证明了,“微型党课”是目前党课教育改革新形式,可以帮助党员进行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开展“微型党课”教育方式,打破了傳统党课教育,内容单一、方式单调等的不足,更为关键的是通过“微型党课”这种教育方式,给所有党员提供了一个展现综合素质、提升综合能力、增强支部工作活力和吸引力的平台。从所有的实践中可以看出来,这个载体不但发挥了其根本的作用,还充分体现了党员思想教育的实效性。这样以后举办的支部活动,党员主动参与性会更强,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党员的党员意识、组织意识、纪律观念,也才能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相互提高的目的,这样既提升了企业党建能力,还增强了支部工作的创新力、凝聚力。

授课内容紧贴学生生活。针对目前学生党员组织生活会单调的实际情况,各个学生党支部在开展“微型党课”教育过程中,加强与大学生实际生活的关联性,鼓励有特长的党员,结合自己擅长进行党课教育,这样可以提升听众的关注度,也能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这样也可以让党员更愿意参加党课教育,使党员们从内心里树立坚实的共产党信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 韦文海.基于微型党课视角的石化企业党课教育模式创新研究--以广西石油公司为例[J].传承,2015,(2):32-34

[2] 李霞,钟易,甘雅芬等.“微型党课”引入赣州高校大学生党课教学中的探索[J].卷宗,2014,(4):272-272

[3] 王传辉,刘飞,廖仲明等.微型党课在高校党校教育培训中探索与实践[J].巢湖学院学报,2014,16(1):35-37

[4] 陆仕敏.东海石油管理局党委运用“微型党课”创新企业党建[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4,(10):39-40

上一篇:“全国防灾减灾周”活动方案下一篇:2024年秋季开学检查安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