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活动载体 增强活动实

2024-10-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创新活动载体 增强活动实(精选8篇)

创新活动载体 增强活动实 篇1

——大坝中学创先争优活动事迹材料

我校党支部在县教体局党委和唐三营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促和谐,加强党的组织建设;讲党性,突出党员队伍建设;树先锋,强化职业道德建设”为主题,以“推进教育全面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创“先进基层党组织”

和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活动为载体,坚持“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服务群众”的原则,大力加强学校党组织的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推动了学校党建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党员队伍基本情况:

学校现有教学班12个,400余名学生,教职工59人,党员教师18人,本科毕业55人,中学高级党员教师4人,教研组长、年组长及学校中层以上领导 多数为 党员,是学校的中坚力量。

二、创先争优活动开展情况:(1)落实组织保障,营造浓厚氛围。

学校党支部对创先争优活动高度重视,把它作为提升办学品位、打造特色学校的难得机遇来抓。一是组建领导小组。学校专门召开领导班子成员会议,就此项工作进行深入研究部署,成立了由校党支部书记兼校长富景林同志为组长,副书记、德育主任王广志为副组长,支部委员和党小组长为成员的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学校各部门全力支持活动的开展,切实做到人力、物力、时间和经费“四到位”。富校长亲自作动员报告,带头上党课,带头作出公开承诺,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校党支部主动联系党员,开展结对争优活动,帮助普通党员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引导和带动他们争当优秀。二是精心制定实施方案,结合学校实际,对先进基层党组织“五个好”,优秀共产党员“五带头”的基本要求,活动载体及推进方式等内容进行了深化、细化,推出了明确的争创目标,力争校党支部创建为市级先进基层党支部,力争1名党员争市优、2~3名党员争局优或镇优,其他党员在各自岗位上争校优。三是深入宣传发动,通过召开支委会、党员大会和全校教职工大会,认真传达、学习上级组织动员会议精神和各级领导讲话,统一校领导班子和全体党员的思想认识。积极引导他们参加活动,确保党员参加“全覆盖”。同时通过学校网络、宣传展板,印发“创先争优”有关问题等方面内容,大力宣传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和方法步骤,营造了浓厚的活动氛围,推动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抓关键环节,推进公开承诺。

学校把公开承诺作为创先争优的关键环节来抓,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有序推进。一是科学设置承诺内容。校党支部主动深入党员、深入教职工、深入班级、深入学生及家长,广泛听取工作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经过反复讨论研究,确立了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升教师队伍师德师风教育水平和激励党员争贡献,创业绩等几个方面做出承诺。每名党员按照争当“五个模范”的要求,结合本职工作,细化了争当优秀共产党员的承诺。二是进行公开承诺。通过全体教师大会上宣读自己的承诺书,进行公开公示、接受全校教师监督,让每个党员头有“紧箍咒”,群众评议胸有“对账单”。三是积极践行承诺。学校将每名党员的承诺事项分别建立了台账,明确其目标任务,具体完成时限。对于近期能够办到的事情,绝不拖延,马上予以解决。定期开展党支部和党员践诺情况点评,对群众反映履行承诺不够的党员,由支部书记找其谈话,限其整改。

(三)创新活动载体,增强创先争优实效。

学校支部根据创先争优活动总体要求,精心设计活动载体,不断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和“学规范、强师德,树形象”的活动成果。围绕“争当优秀教师,争创一流学校”活动主题,结合教教体局“管理年”活动,积极开展“比修养、比学习、比奉献、比业绩,争创师德优秀,教育教学质量优良,让学生家长满意”的“四比两优一满意”活动,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1、比修养,争当形象先锋。

学校开展了比党性修养,对党员进行党性教育活动。采取重温党的入党誓词,回顾党的成就,学习党史,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开专题组织生活会等形式,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以“干部廉洁勤政,组织坚强有力,党员作用突出,师德师风高尚、教研氛围浓郁、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科学发展”为目标,推进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强化学校内涵建设。要求全体党员充分认识到自身肩负的政治责任,不断加强自身党性修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改革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扎实搞好创先争优活动。

2、比学习,争当读书先锋。

学校积极开展了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组织“五个一”学习活动:

每半月学习一次;每两个月读一本好书;每季听一场党课或专题报告;每半年撰写一篇学习心得体会文章或理论文章;每年至少接受一次学习培训。按照统一规划,量力而行、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工作思路,加强党组织的学习阵地建设,做到党员活动有阵地,党员学习有场所,争做“学习型党员教师队伍”。如学校领导班子组织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2010年和2011年工作要点、教体局“12233”工程等文件,吃透文件精神,确定正确工作思路。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新时代雷锋代表郭明义、杨善洲以及我县优秀教师代表温国山、卜延荣先进事迹,通过全体党员上情景互动式党课《奉献》,弘扬全国模范教师谭千秋、李桂林、陆建芳 等的感人事迹,激发全体党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工作热情,并引领全校教师共同进步。

3、比奉献,争当服务先锋。

学校要求班子成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立足实际,注重关心和解决职工的实际问题,把送温暖活动列为议事日程。做到职工住院必看、有难必帮、有思想情绪必谈、家庭有矛盾必劝、有婚丧嫁娶必到。同时要求党员为教师、家长、学生服务,争当服务先锋。如学校开展的党员义工服务,党员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关爱学困生、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子女。通过亲情家访、无偿补课、支助学习用品及钱物等,解决他们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困难。学校又通过各种组织创新活动——如评选“感动校园十件大事”、“抗震自救,重建家园”捐款活动以及与兄弟学校开展“小伙伴手拉手”结对帮扶等活动,弘扬正气和奉献精神,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实现创先争优活动与教育教学工作的两促进、两提高。

4、比业绩,争当模范先锋。

学校支部围绕教学中心,立足本职岗位,为学校发展做贡献,创业绩,力争从党员中选拔骨干教师,从骨干中选拔名师。结合“ 八个一”教学改革活动,推进“合作探究,学练结合”的课改进程。定期开展优质课、提高课和党员示范课等活动,发挥党员教师个人和集体智慧,在反复研讨中提升教学能力,扎实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同时,以学校量化考核管理模式为基础,致力于优质备课组、优质教研组、优质 年级组的建设,充分发挥优秀共产党员、模范教师的榜样和示范作用,通过开展师德结对、课题研讨会、班主任培训会、经验介绍讲座、班级干部培训会等活动载体,争当“师德标兵”、争做“业务标兵”、争创’优秀团队”,促进学校整体发展。

总之,学校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全体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意义,增强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今后,我们将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作风,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将这一活动进一步推向深入。

创新活动载体 增强活动实 篇2

关键词:校园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 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结合起来, 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校园文化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化载体,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近年来, 各高校普遍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采取多种措施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成效显著。总体而言,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思想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对党中央高度拥护,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改革开放实践高度认同;他们有强烈的爱国热情, 对涉及国家主权、尊严的重大事件热切关注, 坚决反对分裂国家、玷污国家荣誉的行动;他们具有中华民族见义勇为、乐于奉献等传统美德。

但是, 我们也必须看到, 纷繁复杂的国际社会环境和国内社会转型期深刻的社会矛盾, 也给当前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诚信意识淡薄、价值观念扭曲等不良现象。另外, 在深刻的社会矛盾面前, 处在身心发展和思想观念塑造中的青年大学生也容易产生迷茫或偏执。

如何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价值多元化和网络信息高度发达的背景下, 改进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年大学生,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同时尊重差异, 包容个性, 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二、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独特优势

校园文化活动打破了课堂教学的界限, 时空更开阔, 内容更丰富, 形式更新颖, 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独特优势。

(一) 导向性。

校园文化活动包括思想教育、科技创新、文体活动等多种类别, 组织者在策划活动主题、活动形式、活动内容等工作时, 都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 在活动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广大学生在参加活动时, 在思想观念、意识潜能、心理素质、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产生认同、提升, 从而实现对精神、心灵的塑造,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

(二) 丰富性。

校园文化活动在形式上打破了课堂灌输式教育模式, 既有严谨的学术科技活动, 也有高雅的文化艺术活动;既有严肃的思想政治活动, 也有时尚的文体娱乐活动, 学生自愿参与, 自主选择, 以更乐意接受的各种活动形式, 丰富自我, 提升能力。在教育内容上, 校园文化活动涉及思想、政治、道德、学识、审美、人格等多方面, 内容丰富, 弥补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洞性, 寓教于乐, 陶冶情操, 引领着大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 自主性。

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尊重大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在校园文化活动中, 大学生既是组织者, 也是参与者, 在参与中独立思考探索, 培养锻炼自己。大学生自主选择参加各类活动, 受到活动氛围熏陶和感染, 自觉接受校园文化所倡导的精神, 并逐渐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 外化为具体实践行为。这种自主接受的教育效果短期内不易显现, 但一旦形成就不易改变, 甚至会伴随一生, 体现了校园文化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独特优势。

(四) 实践性。

校园文化活动具有明显的实践性, 要求大学生把活动实践与自身专业学习、素质培养、能力提高结合起来, 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索新知。通过校园文化活动, 可以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等思想观念, 检验所学理论知识, 引导学生根据社会实践调整自我, 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这种实践性有效弥补了课堂教育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脱离实际、学生认同度低等弊端, 有其独特的优势。

三、加强校园文化活动建设,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

(一) 牢固树立“三个意识”。

树立育人意识。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育人功能。对此, 我们在加强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中, 必须牢固树立育人意识, 确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理念, 深入研究青年大学生成长发展规律, 根据大学生思想意识、能力素质等发展需要, 高效组织校园文化活动, 充分发挥其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育人作用。

1.树立创新意识。

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环体和介体都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点, 社会发展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提出了创新性要求。对此, 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 丰富活动内容, 创新活动形式, 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凝聚力;同时, 必须精心策划创新性主题活动,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树立导向意识。

校园文化活动承载着引领学生的导向功能。因此, 我们必须树立导向意识, 在策划、组织校园文化活动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校园文化精神等融入各类活动中, 让广大学生在参加活动时受到先进文化的熏陶, 潜移默化中接受社会倡导的主流精神, 塑造高尚品德, 真正实现活动育人的目标。

(二) 正确处理“三个关系”。

1.艺术性、教育性和娱乐性的关系。

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 它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寓于各种具体可感的情境之中, 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大作用。对此, 在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中, 首先必须处理好活动的艺术性、教育性和娱乐性的关系。艺术性是校园文化活动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 教育性是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首要目标, 娱乐性是增强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力的重要方面。虽然不同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有不同的侧重, 但三者不能厚此薄彼, 而应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2.广度与深度的关系。

校园文化活动面向的对象是大学生群体, 因此, 我们应考虑活动的大众参与性, 结合广大学生心理需求、欣赏品味和时代要求, 努力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活动, 突出活动的“广度”, 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各类各级活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 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同时, 校园文化活动是对课堂教育教学的延伸和深化, 应具有导向性, 我们在活动策划时还应考虑活动的精英培育功能, 组织一些高层次、高水平、高品味的文化活动, 突出活动的“深度”, 培育一批素质突出的精英学生, 引导广大学生以其为榜样, 形成比、学、赶的良好氛围。只有将校园文化活动的大众化和精英化有机协调统一起来, 才能真正达到活动育人的效果。

3.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校园文化活动担负着弘扬社会主旋律、继承优良传统、建设校园精神文明等使命, 这就需要我们传承优良传统, 沉淀优良文化, 特别对于一些优良的民族传统文化、广受学生欢迎的活动形式等, 更是要坚持传承下去。校园文化活动在传承的同时, 必须结合时代特点、社会要求和学生需要, 坚持与时俱进, 不断深化活动内涵, 努力创新活动形式。不会传承, 就缺少了积淀, 缺少了底蕴;不会创新, 则会囿于传统, 丧失活力。只有这样, 校园文化活动才能紧跟时代步伐, 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同学的参与热情, 才能真正让校园文化活动迸发蓬勃朝气。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 2004

[2].孙丽平.有效开展学生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7

高职校园体育文化活动载体创新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文化;活动载体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100-02

载体,本来的涵义,在科学技术方面是指能传递能量或承载其他物质的物质。在社会科学方面,是指承载知识或信息的物质形体。广义泛指一切能承载其他事物的事物。体育载体,一般来讲是指体育教育过程中,所采取的形式与手段。体育文化载体是以文化为载体,把体育的内容寓于文化建设之中。

一、校园文化和校园体育文化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以课余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文化的多学科、多领域广泛交流及特有的生活节奏为基本形态,具有时代特点的一种群体文化。”涵盖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生活文化、艺术文化、行为文化、体育文化、社团文化、科技文化、心理文化等多方面的文化范畴。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是师生员工在体育教学、科研、训练、健身、竞赛、体育设施建设等活动中形成和拥有的物质、精神财富,包括体育观念、体育意识等。

(一)校园文化与校园体育文化的关系。

校园体育文化包含在校园文化之中,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二)高职校园体育文化的本质。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较,最明显的区别是多了一份职业教育属性,因此高职院校的体育文化,在体系构建、环境特征、人群特征及组织活动方式等方面与普通高校比较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高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我们既要看到共性,即大学精神,又要重视特性,即职业属性,只有把握特性,才能在高职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载体方面有创新。

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活動开展,对高职院校提升层次、丰富内涵、塑造良好形象作用极致。在传承体育精神、实施素质教育、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正是校园体育文化本质功能的显现。在校园里,最受学生欢迎的一种群体文化,就是校园体育文化。校园体育文化在促进和谐校园建设、造就教育氛围、增添学校活力、丰富校园生活等方面功不可没,其价值已被社会认可。

二、打造校园特色项目,创新体育文化活动载体

把高职学生培养成为集知识与技能、智慧与体魄为一体的全面发展型人才,是国家与现代企业对从业者提出的更高要求。从业者不仅要有高超的技术、科学的头脑、良好的业务素质,更要具备良好的品质、坚强的意志、勇敢的创新精神、良好的人际关系、团队意识、健康的心理素质、还有善于组织和协调的能力。这些品质和能力都需要培养、训练、养成。

实践证明,拓展训练可以使学生在有计划、有目的、有安全保障的情况下锻炼健康体魄,培养催人奋进、自强不息的精神。同时增强团结协作、互相关爱的品质,开拓自身创造力、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自己的人格、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一)拓展训练的特点。

拓展训练,具有亲身体验的直接性;培养习惯的自觉性;学习程序的独特性;学习意识的自主性;学习方式的高效性等特点。

1.亲身体验的直接性。

亲身经历、自己亲自参与做过的事、直接感受的事情我们就会记忆尤新,这是一个朴素的道理。拓展训练就是提倡参与者直接感受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探索、发现事物的变化规律,培养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追求真理的顽强精神。从而,拓展了参与者的学习空间,培养了探索精神和探究能力。体味到实践出真知不是一句空话。

2.培养习惯的自觉性。

拓展训练注重个性发展,不是千人一面,不要求千篇一律,即尊重学员个人学习的方式方法,可以与众不同,又鼓励学员广泛与人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我。自觉主动学习、自主选择、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觉性养成了,责任感也会相应的得到增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学习程序的独特性。

拓展训练与以往的学科教学不同,它是一种独特的“先行后知”的教学程序,一般可分为前期分析→课程设计→场景布置→挑战体验→分享回顾→引导总结→提升心智→改变行为。这八项环节中的每一项都是层层递进、相互渗透的关系。通过这一程序,参与者可将拓展训练中的理念内化,并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受益。

4.学习意识的自主性。

自主学习意识是学习者从自觉主动角度去观察、认识自己的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目标意识。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独立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通过拓展训练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为学员提供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帮助学员由被动变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一改传统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5.学习方式的高效性。

学生亲自参与、直接动手、手脑并用,这样亲身体验直接感受的学习,记忆清楚、理解深刻,值得回味。这种体验式的学习,又有培训师精心观察精指导,必然高效。省时间、提升速度快、效果自然好。

(二)拓展训练在高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优势。

1.有利于发挥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拓展训练“先知后行”的独特形式和项目,新颖、多变、内容丰富,引人入胜,有助于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训练中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挑战自我、培养团队精神、团结协作、先行后知。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总结、上升到理论知识,在体育教育中全面提高素质,充分发挥了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nlc202309012222

2.有利于传统教育方式的改变。

拓展训练在课堂之外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发展思维和创造能力的舞台。这种形式直观、有效,改变了传统教育那种从理论到理论、空洞说教、脱离实际、学生感到枯燥的弊端。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寓教于乐。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表达能力。

传统的体育教学中,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比较单一,而拓展训练不仅能将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并且通过破冰及一系列益体、益智的活动打破团队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坚冰,迅速熟悉,组建起一支团结战斗的集体。随后的项目需要团员们相互合作、同心协力完成,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融入团队、归属团队的意识,让学生逐步认识到只有真正融入到团队中与团队成员共进退,才能顺利完成任务。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拓展训练,把整个任务分配给团队的每个成员,学员必须精诚合作,各自努力完成自己承担的部分,整个任务才能完成。在努力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还有失败的辛酸,真正体会到有付出才有收获,认识到自己参与的热情和责任心对于團队的意义,确认团队精神的重要及充分发挥每一个人创新精神和主观能动性的必要。

5.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岗位的实践动手能力。

为培养学生成为未来的能功巧匠,拓展训练可以开展技能大赛,给学生以实践动手动脑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实践动手的平台。俗话说,看花容易绣花难,眼高手低对高职毕业生是一个大忌。想得好、说得好,不如产品做的好。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真正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水平和能力,获取自我价值的肯定,明确下一步改进、提高的方向。这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对学生素质的提升。

6.有利于增强校园体育文化的开放性。

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拓展训练中,学生能学到许多新知识、获取许多新信息,学习体育的同时,也打开了眼界、开阔了视野,面目一新。在了解社会、体味人生意义的同时,甚至联想怎样面对人生、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等人生价值问题,实现了学校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交融,增强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开放性。

三、结语

健康向上、丰富有序、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是维系校园团体的精神力量。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职学生成人成才,个性品格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提高的过程。与时俱进的探讨校园体育文化载体创新,可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启发学生智力,促进学生能力发展,使校园生活多姿多彩,增添活力,团结和谐,新人辈出。

参考文献:

[1]严军峰.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积极心里评价指标探索[J].浙江体育科学2012,34(5):99-101

[2]冯英歌、赵军.浙江省高等院校体育特色项目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2,34(4):60-63

[3]张加军、陈光华.大学校园体育文化载体的内涵、特征及其功能探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27(5):104-105

创新学习形式 丰富活动载体 篇4

云县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工作中,县委倡导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以学促创”,即创良好学习风气,创扎实工作作风,创示范工作亮点,创一流工作业绩,创学习型党员干部队伍。

田头做课堂,项目做课题

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提出:云县的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大干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工业化,坚定不移地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坚定不移地推进各项民生保障事业,坚定不移地推进党建工作。中心学习组一改“室内座学、照本宣科”的学习常态,把课堂搬到田头,选项目作为课题。随着省委“两强一堡”发展战略的提出,为落实市委提出的“三个一百”目标任务,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精选学习内容,把参学人员扩大到县、乡科级部门主要领导,扩大到规模以上企业的主要领导。如今年6月份县委理论学习中心选定学习题目是:农村产业如何抓,服务企业如何做。由县委书记主持并直接带队,参观茂兰镇温平村的核桃和茶叶产业,参观本土企业家实施的20万吨啤酒厂建设项目,参观招商引资企业云南三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材料生产线。然后回到会议室,结合自身实际谈部门的服务缺陷,谈乡镇的发展打算,对照检查,学以致用。

工作促学,不学无术只能自我淘汰

云县选定了走工业强县之路,而工业企业发展的软环境很大程度在于县职能部门来营造。新上的三个工业项目,即全市核桃深加工龙头项目、新能源材料开发项目和20万吨啤酒生产项目,总投资超过15亿元,属于云县工业强县的骨干项目。在强势推进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多、困难大。职能部门要做好服务,部门主要领导就得率先学习,熟悉行政审批政策法规,掌握项目建设综合情况。如新能源单晶硅材料生产在云南属于新上项目,普通公民一般只认识烟熏火燎的工业硅生产概况,对单晶硅生产无污染排放的知识知之甚少。县委要求全县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进行自我充电,站在管理前端,消除干部科技知识盲区,不允许科局干部在参加中心组学习发言中出现知识性、常识性错误,这一要求,极大促进了干部加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云县干部看书学习的风气逐步回归。

“十项活动”,使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成为工作常态 学习型组织,要有丰富的活动载体,为此,云县以开展“十项活动”丰富干部的学习。一是开展一次宣讲活动。领导要带头轮流宣讲作辅导。二是开展一次专家讲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针对当前工作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邀请专家学者为党员干部举办 “党员讲坛”。三是开设一个专题访谈。由部门领导通过电视栏目谈学习体会,回答群众的提问,解答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四是开展一次座谈会。结合学习内容,围绕中心工作和部门工作,举行一次座谈讨论,通过谈学习体会、谈工作建议、谈创新思路、谈实践经验,达到互相启迪、共同提高的目的。五是建立一个宣传栏。县电视台、县网络信息中心、《云县》县讯要建立“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宣传栏目”,各单位要印发《简报》、开设学习园地,营造学习氛围。六是建立一个干部书屋。各单位根据自身的工作性质和职能要求,选购一批主题学习图书,建立一个学习活动室,为党员干部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七是开展一次调研活动。要结合实际,围绕中心工作开展一次调研活动,重点研究解决阻碍云县发展的课题。八是开展一次理论研讨活动。组织不同层次的理论学习征文,深入调研,解决实际问题。九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各级党组织要根据社会需求,结合新农村建设,切实为人民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十是打造一个监督平台。各单位要向社会公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情况,接受群众的评判和监督。(吴逵峰 蔡高武)

常国荣:拓展学习内容 创新方法载体

中共沁水县委书记 常国荣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我们紧密结合沁水实际,不断拓展学习内容,创新方法载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主要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党委中心组为龙头,带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我们充分发挥党委中心组的龙头带动作用,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学什么”的原则,为各级党委中心组连续推荐了三批学习书目,为县、乡党委中心组成员订阅了8大类600多本学习书籍。年初我们根据学习需求制定了经济、文化、民生、廉政、党建等6大类60个课题,党委中心组成员带头开展“百日大调研”活动,一年来,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共撰写调研报告300多篇,在各级媒体发表理论文章50多篇。

二是以培树典型为标杆,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我们在学习外边典型的同时,更加注重发现、挖掘和培养身边的典型,通过开展“百佳典型”评选活动,先后在各乡镇和县直各单位党组织中, 培塑学习型领导干部30个、学习型“两新”党组织3个、学习型社区2个,14个党组织的典型经验被省市媒体予以刊载,使全县广大党员的先锋横范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三是以创新载体为抓手,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我们在全县开展了“八个一”主题实践活动、“我的读书生涯”好书读讲活动和“读好书促发展”征文活动,举办了“法制讲座”、“干部教育专题讲座”、“时空论坛”、“和谐文化大讲堂”等系列讲座。县直机关党组织结合各自实际,制定了“股室天天学、支部周周学、总支月月学”、“班子成员周周讲、聘请专家月月讲”、“每日一文,每周一学,每季一讲,半年一考,每年一轮”以及“五比五看”、“六统一”等多种学习方法。广大农村党组织充分利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阳光农廉网、农家书屋等阵地开展学习。

四是以浓厚舆论为导向,引导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开设专栏专题,通过有分量、有影响的深度报道,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营造了浓厚的氛围。《沁水,突围金融危机困境,转型低碳经济模板》在香港《大公报》推出,《跨越之路》、《奋力推进沁水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山水园林生态宜居沁水》等一批优秀文章在《山西日报》发表,15篇学习型党组织通讯在《太行日报》刊登。

五是以完善制度为保障,规范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我们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抓手,用制度管学习、促学习,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走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通过制定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检查考核制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委中心组学习的实施意见》和《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定期讲廉政党课制度》,促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更加规范有序进行。

六是以学以致用为目的,检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学习是手段,学以致用才是目的。在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中,我们始终把解决实际问题、推动转型跨越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坚持不懈地抓学习,各级领导班子谋转型、求跨越、转作风、抓落实的劲头更足,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势头更强,圆满完成了全年和“十一五”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拓宽学习内容 创新学习形式 增强学习效果 民建湖南省委创建学习型组织综述

自民建中央号召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以来,民建湖南省委以理论学习为先导,立足于促进会员的全面发展这一目标,加强组织领导,总结学习方法,不断丰富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内容,创新学习形式,提供学习载体,完善学习机制,在广大会员和机关干部中逐步树立了“人人学习、终身学习”和“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理念,提高了广大会员和机关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参政能力,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加强领导,分类指导,激发热情

学习的目的是学会思考,思考的结果是学会提出问题,而问题的解决又有赖于进一步学习。因此,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不断提高的循环过程。为了激发大家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热情,民建省委采取分类指导的办法,以激发学习热情。

一是面向省委会领导集体抓表率作用的发挥。以省委中心组学习为依托,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在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中的领学和表率作用,确保了中心组学习不少于4次,通过给领导成员布置讲课任务,促使领导干部在职自学,使班子成员自觉成为学习型领导干部。

二是面向骨干会员和机关干部抓学习理念的深化。通过举办各种主体班,对骨干会员和机关干部进行轮训,促使他们更新观念,开阔视野,深化学习理念,善于从工作生活中吸取营养,作学习的有心人。

三是面向基层组织抓学习方式的转变。把建设学习型组织与支部争先创优等有机结合起来,使学习渗透到基层工作的每个步骤中,并通过统战知识测试、工作方式评价和工作实绩考核等,激发基层会员的学习热情,真正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倡导“快乐学习”的理念,结合历史谈经验,结合理论谈实践,结合规律谈个性,一改过去就学习谈学习,为创建而创建的平淡做法,有力激活了全体会员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积极性。

二、拓宽内容、创新形式、提供载体

1、拓宽学习内容,在内容上围绕一个“精”字

一是因人而宜定“主题”。在省委中心组中以“学理论、学方针、学政策”为主题,在机关干部中以“学业务、强素质”为主题,在会员中以“学会章、会史和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富有特色的“知识武装工程”。

二是因时而宜抓“专题”。重大政策出台后,及时推出专题学习活动,促使广大会员和干部及时把握政策、研究政策、运用政策;发生重大情况变化时,引导会员、干部分析原因,站稳立场,提高应变能力。

三是因事而宜选“课题”。2003-2004年,按照中共中央和会中央的统一部署,扎实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基层”、“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集中宣讲活动;2005年,以民建成立60周年和民建在湘建立组织55周年庆祝活动为契机,扎实开展了“中共中央五号文件”、“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如何当好支部主任”、“建功立业、回报社会”的集中宣讲;2006年,扎实开展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等集中宣讲。通过集中宣讲形式使基层会员更深刻地理解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

2、创新学习形式,在形式上突出一个“活”字

针对基层组织开展学习活动 “三多三少”的特点,即组织会员读文件、学材料、理论灌输多,而组织他们深入社会实际、认真分析现实问题的机会比较少;对会员一般性说教较多,而结合会员思想实际释疑解惑的工作少;学习活动中陈旧的内容比较多,时代感强、与时俱进的东西少。针对学习活动停留在表面,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状况,民建湖南省委积极探索一些既生动活泼又富有成效的能为广大会员欣然接受的好形式。

一是聘请专家教授讲课领学。每次中心学习组学习,都聘请省内高校知名专家教授讲理论,讲政策,解读国情、省情。

二是会内领导干部讲党课、作报告带学。省委会领导多次带头深入到各市委会和省直支部,在他们举办各类培训班和有关知识讲座时,亲自到场为会员们讲党课、作报告。会领导这种身体力行的举动,不仅为我们成功地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带了个好头,在全省做出了表率,也激励了广大会员不断加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积极参与组织活动的热情。

三是机关干部下基层巡回宣讲助学。在会领导的亲自带动下,省委会组织机关干部组成宣讲团,下基层作巡回宣讲助学。2004年是我省民建的“组织建设年”,根据会中央建立适应新世纪要求的参政党的号召,为切实加强组织建设,搞好思想教育,省委组织宣讲团先后赴益阳、常德、邵阳、衡阳等省内10个市级组织和2个县级市委会,历时两个多月,就“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民建自身建设、基层组织建设两个专题为基层支部负责人和骨干会员授课、培训。参训会员人数达四百多人。2005年是省委会确定的“思想建设年”,正值建会60周年和民建在湘建立组织55周年,省委以此为契机,结合学习中共中央5号文件,以“建设新世纪参政党,做合格民建会员”为主题,再次组成宣讲团,深入各市级组织对会员进行巡回宣讲。这次宣讲活动可谓声势浩大,主委高度重视,副主委亲自挂帅,机关干部积极参与,突出“民建会章、会史与5号文件学习辅导”、“建功立业回报社会”、“认真学习5号文件,努力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如何当好基层支部主任”等4个方面的内容,从7月份开始到9月份结束历时近三个月,宣讲10余场,对全省30%的会员进行了教育培训。对此成思危主席给予高度评价,他在在民建八届十二次中常委会上指出:“湖南民建的工作抓得比较实,特别是下基层对会员进行宣讲,这个工作实在不易,其经验值得其它省级组织参考”。2006年,以 “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言献策”、“提高机关干部整体素质”为主题,主办了提高反映社情民意质量和水平、提高机关干部业务能力两个主题班,对全省基层支部主任、骨干会员和机关干部进行了全面的集中培训,并组织省委会机关相关处室人员到市委会宣讲。2007年上半年,结合省级组织换届,围绕“讲多党合作传统,谈政治交接主题”,准备再次组织宣讲团到市级组织和省直支部宣讲。

四是组织会内专家学者下基层对企业家会员进行辅导专题学。几年来,民建湖南省委充分利用组织优势,整合会内资源,经常组织会内专家、学者举办各种专题讲座和报告会,为解决企业家会员在经营管理中的一些困难和问题,长期对他们进行经济与法律等方面辅导和帮助。如2004年6月,省委经济与法律委员会在民建湘潭市委组织了一场“经济与法律”讲座,中共湘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派有关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出席,民建湖南省委、民建湘潭市委领导,民建会员企业家,湘潭市部分国有、集体企业和民营企业代表等近百人参加,由湖南新时代会计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会计师、中国注册会计师、注册土地评估师、民建湖南省委经济与法律委员会委员李亮,湖南省融智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董事长、民建中央财政金融委员会委员、民建湖南省委经济与法律委员会委员柳庆新担当主讲,分别以《民营企业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基本操作思路》、《民营企业参与产权交易中的商机及风险防范》为题给大家讲了生动一课。讲座取得了巨大成功,得到了包括中共湘潭市委领导在内的与会人员的高度评价。

五是举办竞赛活动互相学。举办各种竞赛活动,达到查缺补漏、相互学习的目的。几年来,相继开展了“统战知识竞赛”、“民建基本知识竞赛”、“建设新世纪参政党、做合格民建会员”征文比赛、“女会员创业史”演讲比赛等一系列竞赛活动。如2005年,作为民建庆祝中国民主建国会成立六十周年及在湘建立组织五十五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的“民建基本知识竞赛”,得到了广大会员的积极响应。参加竞赛活动的有年逾七旬的老会员,也有刚刚入会的新会员;有公务繁忙的厅级领导干部,也有生意缠身的非公经济企业主;有的会员特地从外地赶来参加考试,有的会员提前1个多小时就来到考场,还有的会员考前仍在看书学习。会员积极的参与热情,让我们看到了会组织高度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也看到了广大会员高度的学习热情。省委会机关还开展了“三个一”活动,即每周星期五集中学习一次、每月交一篇工作总结,每季度写一篇心得体会,这些活动的开展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按照省委会思想宣传教育活动的模式,各市委会、支部纷纷行动起来,通过专题讲座、研讨、座谈、辅导报告、培训、联谊会等多种形式,相应地开展了主题鲜明、内容充实、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学习教育活动,并随着省委开展的各项活动一起上下联动,遥相呼应,融为一体。

3、提供载体,在学习目标上要立足一个“高”字

为配合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的深入开展,我们在《湖南民建》内刊及民建省委网站上开设了《学习要文摘要》、《会史简介》、《会务动态》、《理论探索》、《参政议政》、《经济与法律参考》、《会员风采》、《学习体会》、《主委论坛》、《基层工作交流》等栏目,为会员提供学习载体和交流平台。为防止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讲形式,走过场,使学习效果落到实处,我们高标准,严要求,主要采取了三项措施。

一是有计划作指导。既安排日常性学习活动,又根据每年新的形势挖掘新的学习内容,针对会员的不同思想特点,做好计划,提前安排,避免学习活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是有制度作约束。民建会员较为分散,又分属于不同行业和单位,各单位安排不尽相同,且没有行政组织的约束,因而有的会员参加活动有较大的随意性。针对娱乐性较强的活动,参加人数较多;时政学习,传达有关上级文件精神,则缺席较多等情况,制定了中心组学习制度、骨干会员培训制度、新会员培训制度、机关学习制度等,使学习制度化,加强对会员的教育引导。这不仅是提高会员整体素质、发挥更大作用的基础,也是增强会组织凝聚力、提高参政议政能力的基础。

三是发挥领导班子的示范作用。领导班子成员一般是有一定影响的知名学者、专家教授和代表性人士,他们在引导会员不断学习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因此班子成员在开展学习教育前要认真组织,参加学习教育活动时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此影响、带动广大会员提高思想认识和学习自觉性。

三、不断总结经验,提炼学习方法,增强学习效果

历年来,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并总结提炼了“十种”方法进行学习。一是制度保障集中学,省委会制定了《中心学习组制度》、《机关学习制度》、《骨干会员、新会员培训制度》等,并邀请市委会和基层组织建立相应的制度,以保证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会员每年有一定时间参加集中学习;二是成立小组分散学,按会员居住地或工作性质成立各种学习小组,根据需要安排内容分散学;三是单位家里抽空学,提倡会员自备各种材料,在单位和家里抽空自己学;四是重点内容反复学,做到融会贯通;五是相互交流促进学,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学习交流,不断加深印象;六是专题研讨深入学,抓住一些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达到澄清思想、明辨是非、统一认识;七是联系实际对照学,从各种典型身上看先进,从自己身上找不足;八是结对辅导启发学,组织骨干会员对一些思想问题较多的会员进行结对辅导;九是树立榜样激励学,要求各级组织挖掘和树立身边典型,做到学有榜样;十是开展竞赛比着学,通过知识竞赛、工作竞赛、服务竞赛、征文比赛等,增强学习效果。

四、健全机制,务求实效,激活潜力

1、健全导向机制,聚合外在牵引力

一是抓龙头示范。从常委做起,在提高中心组学习质量上求突破,坚持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专题学习,每个专题联系一项重点工作,提高学习型组织创建质量,推进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

二是抓健全机构。成立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规划部署全省民建组织创建工作,协调解决有关重大事项,定期研究、部署、督查各项学习活动。

三是抓优质服务。建立学习资料提供制度,建立骨干培训制度,由省委会和各级社院对骨干进行系统轮训。

2、健全考核机制,开发内在原动力

全面推行目标管理等制度,在机关干部中实行竞争上岗,让爱学习、讲政治、懂业务、肯钻研的人“唱主角”、“挑大梁”。建立健全学习情况纳入考核制度,实行学习绩效与评先评优挂钩,促进创建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

3、健全激励机制,激活潜在竞争力

建立领导班子和机关干部联系基层制度,实行定期沟通,促膝谈心,把学习的道理讲透、作用讲清、方法讲明,培养会员和干部的学习习惯。建立完善的评比、奖励制度,对学习型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给予表彰,对成绩较差的单位通报批评。

创新教育载体 丰富活动内容 篇5

丰富活动内容

——县广播电视台扎实开展“三查三进三问三思”主题教育

“三查三进三思”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台紧紧围绕争创“西部百强县”战略部署,以“三查三进三问三思”为主题,集中利用20天时间,在全体干部职工中开展对照标杆找差距,振奋精神干事业,改进作风破难题,进一步弘扬公刘精神,进一步凝聚和激发全台广大干部职工的智慧、激情和力量,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群众意识,大兴服务大局、创先争优之风,敢于担责、直面矛盾之风,勇于实践、锐意创新之风,深入群众、服务群众之风;进一步增强加快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自觉性、坚定性、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更科学的理念谋划发展,以更大的决心赶超先进,以更扎实的举措推动工作,为争创“西部百强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一、主要内容

1、查思想、查作风、查效能。一查思想。查看有无信念动摇、不顾大局、假公济私等是与非、公与私、真与假、实与虚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无特权思想、以权谋私、与民争利、影响和制约发展环境等问题;有无精神萎靡、心浮气躁、工作不负责任、消极应付、不思进取等问题。二查作风。查看群众观念是否牢固,有无不尊重群众、不相信群众、对群众感情冷漠、态度生硬、方法简单等问题;决策是否切合实际,看有无不顾群众意愿、不顾群众利益、不利发展的行为发生;工作作风是否扎实,有无庸懒散现象、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推诿扯皮、敷衍了事、久拖不决甚至放任不管的现象。三查效能。查看是否注重机关效能建设,是否认真推行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和责任追究制等制度,是否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方便人民群众;领导干部是否充分发挥表率作用,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层层夯实责任,各项工作是否落实到位,群众反映的问题是否及时解决。

2、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全台组织编辑记者进村组、企业和社区,深入实际,扎根群众,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与改革同向。树立正确的新闻质量观,强化精品创造意识,为人民奉献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使命的优秀新闻作品。坚决塀弃那种追求不正当利益,追求所谓轰动效应,追求感观刺激,一味猎奇斗艳招揽受众的错误倾向,以改革创新的姿态,精心策划,深入采访,关注现实生活,善于小中见大、平中见奇、同中见异、事中见情,敏锐地捕捉有新闻价值、传播价值和实用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报道线索,做大做强正面报道,改进加强舆论监督,讴歌时代精神,倡导社会文明,传播真、善、美,用优秀的新闻作品鼓舞人、引导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面的新闻需求。进一步深化“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主题活动,全面落实“三贴进”的工作方针,推进新闻队伍综合素质和思想作风的提升。

3、问意识、问气魄、问作风。要问有没有大局至上的意识,着力解决全局观念不强的问题。通过学习教育使全体干部职工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要问有没有勇于担当的气魄,着力解决在职不尽责的问题。通过对照检查,进一步明确各自职责,增强履职尽责的自觉性;要问有没有高效服务的作风,着力解决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通过岗位问效,彻底解决工作敷衍塞责,效率不高的问题,使岗位工作出彩出新。

4、思进、思变、思发展。教育引导广大干部深入思考推进科学发展的彬县广电之路,积极思量在全市乃至全省广电发展坐标中的彬县广电之位,认真思索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彬县广电之策,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争先进位意识,着力解决发展理念、发展视野、发展思路等方面的障碍。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增强创造新业绩、创新发展思路、创建县级强台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对照标杆找差距,振奋精神干事业,改进作风破难题,进一步推动彬县广电事业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稳、更好;在争创西部百强县中作表率、创一流。

二、主要任务

1、开展“三查三进三问三思”形势政策宣传教育。根据县委部署,结合我台实际,集中开展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市县党代会精神为主题的形势政策宣传教育,讲清楚我县“十一五”期间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讲清楚我县“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讲清楚开展“三查三进三问三思”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紧迫性,讲清楚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实施步骤,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方向,鼓舞斗志、增强信心。引导广大干部比学先进、查找差距,深入反思、扪心自问,面对新一轮发展,应当扮演什么角色、担当什么责任、体现什么作为、作出什么贡献,突出解决标杆不高、视野不宽的问题。

2、开展“三查三进三问三思”专题学习。运用论坛、报告会、读书会、研讨会等平台,不断丰富学习形式,拓展学习内容,开阔干部职工的思维视野,扫除思想认识的障碍,冲出因循守旧的羁绊,突破思维定势的桎梏,进一步认清我台在新一轮发展竞争格局中的方位,深入思考推进科学发展之路,认真思索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之策。

3、开展“三查三进三问三思”系列讨论。引导全台干部职工在解放思想中找误区、找标杆、找差距、找路径、找动力,着力解决精神不振、全局观念不强、在职不尽责、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脱离群众、学习能力不强等问题。通过广泛深入的讨论,开门纳谏、找准问题,统一思想、振奋精神,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明确标杆、奋力赶超,取得新突破。

4、开展“三查三进三问三思”比学活动。拓宽视野,积极博采众长,学习先进地区锐意改革、创新发展的做法和经验,引导干部职工比理念、比干劲、比作为、比服务、比作风、比绩效,进一步坚定赶超先进的信心,昂扬赶超先进的斗志,明确赶超先进的目标,理清赶超先进的思路,制定赶超先进的举措,提升赶超先进的能力,创新赶超先进的路径,在学习标杆中突破发展瓶颈,在赶超先进中培育竞争优势。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全台“三查三进三问三思”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台长史澎湃任组长;副台长王养平、王彬强,纪检组长刘立群任副组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肖俊虎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确保活动开展扎实有序,真正取得实效。

2、强化舆论引导。新闻宣传中心要制订专门宣传计划,开设专题,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及时报道各镇(社区)、各部门主题教育的好做法、好经验,生动反映全县上下呈现出的新的精神风貌。

3、贴近工作实际。各部门在开展主题教育时,务必立足实际,找准突出问题,针对思想障碍,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切实增强实效性。在查找问题、创新思路、制定举措上狠下功夫,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深入分析并梳理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创新活动载体 增强活动实 篇6

把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活动引向深入

中共长沙市委老干部局(2011年4月15日)

长沙市共有离退休干部基层党组织989个,其中市直机关离退休干部党组织306个,各区、县(市)所辖离退休干部党组织683个;共有离退休干部党员27825人,其中离休干部党员1826人,退休干部党员25999名。

根据中央和省、市委的统一部署,从2010年4月开始,我市先行一步深入开展了以‚创建‘五好’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争当‘四个好’离退休干部党员‛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切入早、启动快、动员广、成效显。

一、主要特点

1.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浓厚氛围。市委高度重视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活动,专门成立了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活动指导小组,指导全市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和党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各级党委将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和党员创先争优活动纳入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进行整体布局,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检查、统一表彰,做到了‚六有‛:即认识上有高度、工作上有位置、组织上有措施、活动上有场地、经费上有来源、作用上有效果。去年4月,我们印发了《关于在全市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中开展创建‚五好‛支部活动的通知》,对创先争 优活动进行了统一部署。今年1月,我们又印发《关于在全市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和党员中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争创目标和要求,细化完善了争创标准。2月23日,29名市级离退休老领导在《长沙晚报》自愿发出‚保持本色当表率、献智献策谋发展、联系群众促和谐、发挥优势育新人‛的倡议,在全市广大离退休干部中掀起了新一轮创先争优的热潮。全市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活动逐步形成了领导重视、部门支持、党员群众关心的良好氛围。

2.突出老干特点,搭建活动平台。针对离退休干部的生活规律、心理特点和身体状况,区别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群体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和党员的特点,积极探索了离退休干部党员喜闻乐见、易于接受、能够参与、便于操作的合理目标、鲜明主题和有效载体。全市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以党员服务中心、‚群众工作站‛、‚民情室‛、‚你满意吧‛、‚道德银行‛、‚爱心超市‛、‚党员服务热线‛等为平台,充分发挥好党员志愿者、‚党员示范岗‛、‚党员应急110分队‛、‚银发先锋‛的作用,扩大了党员为群众服务的实效,发挥了离退休干部党员在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和基本建成‚两型‛城市中的推动作用,在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中的示范作用,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在关心下一代、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工作中的积极作用。4月12日,市委召开‚发挥五老优势、进行四项教育‛主题活动工作动员暨首场报告会,在全市选聘1000名由老干部、老模范、老教师、老战士、老专家为主体的‚五老‛队伍,并依靠‚五老‛见识多、阅历深、党性强、威望高的独特优势,开展 以‚形势政策、党的历史、思想道德、公民意识‛为主题的‚四项‛教育,为‚五老‛人员献余热、创先进、争优秀搭建了新的平台。

3.激发内生动力,引领发挥作用。坚持把树立、宣传先进典型作为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抓手,使老同志比有目标、赶有方向。在全市各级离退休干部党组织推行‚群众参评、党员互评、组织讲评、领导点评‛相结合的‚四评‛工作机制,形成党员自评、互评、上评、下评的整体合力,有效激发了离退休干部党员的进取心和荣誉感。去年12月10日,在宁乡县花明楼镇组织召开了全市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活动现场经验交流会议,宁乡县花明楼镇、雨花区华银园社区两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作了典型发言,涌现了朱自明、张贤遵等一批全国、全省的老干部先进个人,进一步推介经验,表彰先进,弘扬典型,深化党性教育,突出了全市老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的主题,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和党员学先进、赶先进的氛围进一步浓厚。今年1月,市委又提出组织开展‚好支部、好党员、好书记‛推荐评选活动,大力选树群众身边可亲、可敬、可信的先进典型,形成了人人学习先进、人人争当先进、人人赶超先进的党内风气和社会风尚。今年3月,组织全市2.7万多名离退休干部党员集中收看了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搜集整理杨善洲同志典型事迹,制作了1000份《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宣传片》下发到全市各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在《创先争优简报》中设立‚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专刊‛,集中反映全市老干部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的情况,创新开展了向杨善洲同志学习的系列活动。

二、初步成效

3月28日,全国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推进会与会代表现场视察了我市雨花区华银园社区、天心区新天社区、岳麓区咸嘉新村社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和党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情况,代表们对长沙市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评价长沙的工作开展得早,特色鲜明,成效显著。回顾一年以来的创先争优活动,我们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成效:

1.强化支部建设,增强了凝聚力。市委将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纳入市委对各地区、各部门的绩效考核范围,切实加强了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市委组织部按照在‚空白点‛抓组建、在‚薄弱点‛抓整顿、在‚示范点‛抓带动的思路,将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工作纳入了全市党建工作的整体规划,与在职干部党支部同规划部署、同评比表彰。市委老干部局始终将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作为老干部工作的头等大事、首要任务进行部署和安排。全市989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按照‚创先争优树标杆,学习典型增活力‛的思路,边创建、边总结,边发现、边培养,边交流、边推广,循序渐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组织建设呈现新活力、思想建设显现新成效、制度建设实现新突破。市政协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创立了支部建在楼栋、小组设在单元的新的组织形式,更加方便了支部党员开展学习活动和服务人民群众。开福区在离退休干部党员中建立‚政治生日‛制度,通过发一张贺卡、重温一次入党誓词、为党员办一件实事的‚三个一‛活动,强化老党员的身份意识,使其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

2.推进惠老工程,催生了内动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目的 之一,就是要使群众得实惠。因此我们在引导老同志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老同志亲身感受到创先争优带来的实际成效。比如,市委对离退休干部列席重要会议、重要工作征求意见、重要活动邀请参加、重要情况及时通报、生日祝寿、丧事办理等7种情形进行规范;投资1.1亿元兴建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加上原有场所,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建筑面积将达2.6万平方米,真正打造了设施较为完善、场所相对宽裕的高规格老干部活动、学习场所;修订《长沙市离休干部医疗保障办法》和《长沙市离休干部医疗管理实施细则》,将138家行政事业单位的574名离休干部纳入医疗统筹范围;为副市级以上老干部发放祝寿金,建立特困离休干部(遗孀)帮扶基金,出台《特困离休干部(遗孀)帮扶实施办法》;筹集首批570余万元资金,成立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探索离退休干部服务社区化模式,制定了《关于利用社区资源做好离退休干部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等。通过这些实际举措,促进了创先争优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

3.狠抓三联三为,扩大了影响力。‚三联三为‛活动是我市创先争优活动的一个重要载体。我们紧密结合离退休老同志的实际情况,组织全市广大离退休干部党员深入开展以‚联系困难群众、联系身边群众、联系普通群众,为群众代言、为群众排忧、为群众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三联三为‛活动,全市各级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和广大离退休干部党员贴心交流听民声,为群众代言,架起了一座党群沟通的‚连心桥”。广大离退休干部党员深入基层一线,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听民声、访民情、察民意。芙蓉区政协机关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开展‚三看三学‛活动,将支部活动延伸到社区、农村和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先后提请区委解决了芙蓉公寓停电停水、区老年公寓和东岸市场建设等难题。天心区白沙井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员倾听群众呼声,在白沙古井面临枯竭或断流的情况下,自发成立‚护井志愿队‛,多方奔走呼告,促成了白沙古井公园的建设和保护。雨花区华银园社区离退休党员在住户与开发商、住户与物业公司、住户与住户之间纠纷不断的情况下,主动亮身份,积极做工作,发挥了‚为群众代言、为群众排忧、为群众服务‛的作用,赢得了社区居民的拥护和信任。在市人大、政协两会期间,部分离退休干部代表、委员利用会议的休息时间,走出会场开展“三联三为”,用实际行动,为群众办了30余件好事实事。

三、工作打算

1.加强理论武装,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提供思想保证。一是开办“老干部理论学习大课堂”。聘请5-8位相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组成‚老干部理论学习讲师团‛,开办‚老干部理论学习大课堂‛,巡回到全市各区、县(市)进行开班授课,为全市老干部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宣扬我党成立90周年来走过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丰功伟绩,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的主旋律,增强老干部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使老同志自觉坚持理论学习不放松,解放思想不停顿,更新观念不服老,适应形势不掉队。二是举办一期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培训班。上半年,我们将对全市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进行一次集中培训,不断加强我市基层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更好地促进老干部工作发展。2.创新活动载体,精心组织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系列活动。‚七〃一‛期间,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活动,歌颂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0年光辉历程,弘扬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美好生活的良好精神风貌,教育老同志自觉珍惜光荣历史,保持革命本色。一是深入开展以‚再唱山歌给党听‛为主题的文艺汇演、‚与党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征文及老照片和老照片故事征集等活动。二是召开全市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活动表彰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表彰一批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好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和党员,通过典型引路使老同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在广大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和党员中营造‚比标杆、学先进、做先锋‛的良好氛围。三是开展全面走访慰问离退休老党员活动,把创先争优活动与解决老同志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与落实老同志政治待遇结合起来,积极为老干部、老党员解难题、办实事,努力增强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号召力。四是积极引导全市各涉老协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围绕庆祝建党90周年这一主题,积极鼓励引导各涉老协会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在各自领域开展富有个性的创先争优活动。

以“活动”为载体,创新英语教学 篇7

一、教师的活动教学法

1. 直观呈现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 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如在教授单词apple时, 我们可以将苹果带进课堂, 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 这有助于学生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又如在学习抽象单词half时, 可将一支粉笔掰成两段, 或将一张纸撕成两半, 这种直观呈现的方法能使学生在语境中学习新语言, 也能让教师的讲解变得灵活多样, 生动有趣。

2. 善用体态语。

体态语即教师的身体语言。这种无声的教学语言将对教学情景起到恰到好处的补充作用, 可以使教师通过表情、肢体语言让教学更生动, 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如在教授单词cat时, 教师可用双手模仿猫的胡子, 同时发出“喵喵”的叫声, 让学生来猜:“What’s this?”通过这样的表演学生学起单词来就比较有兴趣, 记忆单词也相对轻松许多。又如在学习单词“cry”和“laugh”时, 教师只需采用丰富的面部表情和简单的动作, 使学生一看便知, 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模仿参与意识, 活跃课堂气氛。

3. 情境教学法。

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多媒体工具是教学情景创设的好帮手, 它能使课堂教学节奏加快, 信息量增大, 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给课堂教学带来无限生机。如在教学“in the park”一课时, 教师可运用教学手段将公园的场景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 加上声音、动画, 使学生身临其境。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 再伴以有效的操练, 学生理解语言知识就容易多了。

二、学生的实践活动法

英语课堂是学生习得英语的重要场所。在英语课堂上, 师生双方以语言为媒介, 通过理解和接受的信息载体相互沟通, 相互影响, 共同在交际活动中完成语言的习得。

1. 游戏的活动。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子生来是好玩的, 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孩子天生就是爱玩的, 而游戏则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 它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游戏的开展应有一定的目的性, 在选择游戏时, 教师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如“Let’s guess”的游戏, 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个不透明的包, 里面装上学生新学的一些单词的物品, 让学生来猜里面是什么, 在游戏中复习学生已学过的单词。另外, 同样的游戏, 教师也可以换个方法来吸引学生, 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比如先让大家知道包里面是什么, 然后从中拿走一个, 让大家猜:“What’s missing?”总之, 教师应该通过游戏的新颖性和艺术性来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合作的活动。

课堂是学生运用英语的主要环境和场所。合作学习就是学生通过互相合作来学习英语。它在活跃课堂气氛, 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促进学生树立良好的协作精神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英语课堂中常见的“discuss”或者“do a survey”等, 都能让学生切实运用所学知识, 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3. 角色扮演活动。

角色扮演就是让学生根据语言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模拟真实的语言情镜, 让学生扮演该情景中不同的人物角色, 根据语境和所扮演角色的身份, 用英语说出得体的话。如在购物的课文里, 设想一种情景, 让学生来扮演营业员和顾客, 用“Can I help you?”“I would like...”来操练句型, 进行模拟交际训练。角色扮演活动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实施英语角色扮演教学要在恰当选材的基础上做好精心设计和准备, 表演时, 师生都要认真细致地观察和思考, 表演结束后师生共同讨论, 对角色扮演进行总结和评价。

三、活动延伸法

布置活动性的作业。小学英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 我们要在不忘知识巩固的同时抓住一个“活”字, 突出一个“趣”字。

1. 练一练, 加深印象。

我们不能让学生天真的童年在抄写中度过, 应让学生亲自练一练。如在5A Unit6中, 主要让学生通过打电话学会“What are you doing?”的句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打电话用语, 我们可以布置让学生用英语打电话给老师或学生, 这样, 学生通过亲自体验, 既能丰富语言积累, 又能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2. 画一画, 开发潜能。

机械枯燥地抄写单词, 常常让学生感到疲惫, 如能让学生动手画上几笔, 一定能让他们兴趣盎然, 回味无穷。如在学习了6A“Asking the way”后, 可以布置让学生给自己熟悉的公园画一张地图, 以导游的身份向自己的父母介绍各个景点。把枯燥的书写变成绘画, 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有利于开发潜能, 培养创新能力。

“教者有心, 学者得益”,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在活动中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让他们找到乐趣, 找到自信。

摘要:小学生往往活泼好动, 好模仿, 好玩, 自制力较差, 缺乏良好的学习品质。如何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是教育的难题。活动性的英语教学课堂恰好解决了小学生“学与玩”的矛盾, 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满足他们自我表现欲望的需求, 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创新活动载体 增强活动实 篇8

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需要不断产生新思想、新观念和新发明的智慧型人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可见在幼儿素质教育中,手工活动作为幼儿教育特别是幼儿审美教育的内容之一,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在国外,自上世纪70年代随着人本主义课程的发展,手工教育着眼于人的智慧、情感、社会、身体、审美精神的全面发展,强调人的潜能挖掘,强调自我实现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将人格塑造的奠基时间拓展到学前期,因此,更注重儿童早期艺术潜能的挖掘。综上所述,我们确立了“以手工活动为载体,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这一研究课题,旨在通过研究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幼儿手工制作的基本技能,熟练运用掌握的手工技能和工具材料,想象、创作出新颖、独特、有创意的优秀幼儿美术作品。提高幼儿对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养成细致耐心、持之以恒、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二、理论基础

(一)陶行知教育理论。

陶行知(1891 — 1946)是我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理论体系——以生活教育为基础、以终身教育为纲的人民教育理论,其中创造教育理论是其思想的精华。研究这一理论,对指导我国当前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陶行知曾提出:“让儿童在动手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幼儿喜爱各种手工活动,他们通过双手操作,小肌肉群可以得到锻炼,双手会变得更灵巧;在操作过程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孩子尽情享受成功带来的无限乐趣。

(二)幼儿教育纲要要求。

《新纲要》在艺术领域中指出:“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法,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可见培养孩子创造力的重要性。手工活动之所以深受孩子的喜爱,是因为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人人可以动手,作品完成后又个个都有成就感。因此,要从孩子们的兴趣入手,挖掘手工活动中的各种因素,引导幼儿积极思维,放飞幼儿创造的翅膀,激发孩子们对生活的热爱。

(三)陈鹤琴活教育理论。

陈鹤琴说:“活教育的教学方法也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他强调在教学中应注重儿童直接经验的掌握,应积极鼓励儿童实践,获得直接经验。他认为,学生在“做中学”虽然非常重要,但是不能脱离开教师的适时指导,他认识到教师指导的重要性,提出学生的“做中学”必须和教师的“做中教”结合,才能在“做”中求得进步。

三、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一)创新。

指个体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应该指出创新是有层次的,我们所说的“创新”指通过对幼儿施以教育和环境,让他们作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使他们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思想、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规律,并敢于冲破陈旧的观念,敢于质疑、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总之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

(二)手工活动。

既指用手操作,又指用手的技艺做的工作。手工活动关系到脑的发育,手的动作和思维活动有直接联系,手的活动越复杂越能刺激大脑皮层上相应运动区的活动,从而使思维活动水平越来越高。幼儿园手工活动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它有许多形式,内容丰富多彩,有泥工、纸工、布贴、编织、刺绣、自然剪贴、自制玩具等。它是幼儿动手动脑,培养幼儿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思维想象力,直接用手操作简单工具,对各种形态如点、线、面、块等具有可操作性的物质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制作出占有一定空间的、可视的、可触摸的多种艺术形象的一种教育活动。

(三)“手工活动”与“创新”关系。

手工活动蕴含从观察到思维的教育契机,能让幼儿学习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继而得出新的成果,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爱因斯坦说:“我相信直觉。”可以说没有想象、直觉、没有领悟性的灵感爆发,就没有思维的巨大飞跃。而手工活动中幼儿表现出的动手能力、探索兴趣、求知欲、对新事物的敏感性,正是进行创新的动力,也是培养创新素质的基础。

四、研究的目标、内容

(一)目标。

1.通过本课题研究,为幼儿创设一种思维得到锻炼、潜能得以开发的空间,使幼儿在手工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引导幼儿将新颖创意的想法用个性化作品展示。

2.提高对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养成细致耐心、持之以恒、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3.通过本课题研究,建立具有较高文化、美学素养的教师队伍,促进教师、幼儿与课程共同发展。

(二)内容。

小班:以创意撕贴为载体,幼儿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中班:以创意剪贴为载体,幼儿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大班:以创意制作为载体,幼儿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五、研究的方法

根据本课题的需要、幼儿的年龄特点、学前教育研究特点,采用行动研究法作为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一种适应幼儿教育的探索性研究方法,有助于系统地、科学地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具有实践性与参与性、合作性与渗透性、持续评价性与即时反馈性、可变性和适应性相结合的特点。我们还结合运用个案研究的方法,辅之观察法、调查法、文献法、作品分析法,达到最佳研究效果。

六、研究的原则

(一)实践性原则。

幼儿只有通过一些实际的手工活动,才能使创造性思维物化,同时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更符合现实,具有实际效果。对于幼儿来说再也没有什么比他们完全靠自己创造出一些东西更令其满足,而这些创造能力成为他们游戏、学习、生活中的玩具、道具、学具、用具等,进一步激发其动手制作的热情,幼儿在一次次动手制作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拓展自己的思路,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制作中的问题,使他们在发展动手能力的同时更充分地发挥创造潜力。

(二)层次性原则。

1.材料投放有层次,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探索性学习和创造的需要,提供半成品、范例或原材料,供幼儿自我选择。

2.活动指导有层次,依据幼儿不同发展水平,以提供半成品材料、示范或不示范、选取相应的材料、引发想象、鼓励迁移等多种方法进行指导,促成不同层次幼儿获得成功感,培养幼儿继续参与制作活动的兴趣和不断创造。

3.创新能力评价有层次,教师依据每个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深入了解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只要对幼儿来说是从未出现过的想法、做法等即为创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每位幼儿参与创造活动的积极性,只有调动幼儿参与创造活动的积极性,才能使幼儿在活动中的创造力得以培养、发展,把每位幼儿的创造潜能充分挖掘出来。所以,要使幼儿的创造力真正得到发展,教师必须客观地依据幼儿原有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不搞一刀切。

(三)启发性原则。

1.丰富的语言描述诱发想象。“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形象地反映出语言具有使内在的思维外显的功能。研究中以丰富的语词描述,帮助幼儿形成丰富、生动的表象,为幼儿创造性思维做铺垫。引导幼儿将内化的思维过程用语言表述出来,帮助幼儿理清创造思路。同时,让外显的语言促进内在思维发展。

2.恰当的问题情境诱发探索创新。恰当的问题情境指外部问题与幼儿内部知识经验条件的恰当程度的冲突,使之引起最强烈的思考动机和最佳的思维定势的情境。恰当地创设问题情境,不是降低认识水平的安排,而是进行铺垫,以减缓坡度,分散难点,让幼儿“跳一跳,摘到果子”。

(四)发展性原则。

教师注重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发挥的过程。关注幼儿参与活动,将重点放在“幼儿是怎样创造的”,而不是“幼儿已经创造出了什么”。关注幼儿创造过程中方法、经验的获得,在观察过程中适时指导,使幼儿的创造过程得以优化,促进幼儿能力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和发展目标进行调整,使过程成为幼儿能力的最佳体现和表现。同时,教师创造宽松、自由、自主、自信的环境,引导幼儿选取不同材料,大胆求新、求异,从而创造性地制作出多种物品或者运用各种材料重新组合进行创造性制作。并对幼儿的结果予以肯定,适时给予适宜发展的指导,促进幼儿创造力和整体素质提高。

(五)整合性原则。

幼儿往往由外在的喜欢到探究,又从了解一点到想知道更多。教师根据幼儿探索不同阶段需要组织参观、远足等活动丰富幼儿知识,帮助幼儿储存多种表象和经验,为日后想象提供依据、为创造奠定基础,激发幼儿创造欲望。并结合主题活动,为幼儿提供交流的机会,激发他们大胆想象、动手创作,使他们在奇思异想、科学知识、艺术审美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得以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得到发展。

(六)家园共育原则。

现代教育是一种立体型的大教育,只有社会、家庭、幼儿园共同作用于幼儿的教育,才能真正实施创新教育,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适宜的家庭环境是幼儿创造力培养的基础和重要条件。通过家长会、设置百宝箱、亲子制作、个案交流反馈、家园之窗、幼儿创作作品展等让家长了解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长远意义,共同探索培养方法。

七、课题实施的主要过程

(一)集思广益,成立课题核心成员。

一个课题的实施与研究离不开全园老师的大胆尝试与探索,但对未知的事物,更需要一部分人的带领与指引。因此,本课题的核心成员由园长、副园长、园长助理、年级组长组成,他们都曾参加过市级以上课题的研究,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和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且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这些人员中大部分都是市级骨干教师,他们作为本课题的核心成员能发挥较好的骨干作用。

(二)精心准备,确立课题研究方案。

近年来,我园先后承担了昆山市级课题“拓宽美术教育的途径”、“拓宽美术教育功能”、“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等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通过课题研究培养了一支教育科研队伍,形成了教育科研的良好氛围。因此,“十二五”课题的根基较稳,通过可行性分析及查阅大量文献收集资料后,我们最终确立了课题研究方案及各个年级组的子课题内容。

(三)加强培训,提升课题研究水平。

为了让老师们更自信地投入课题研究与实施中,园领导多次带领教师外出参观培训,适时邀请专家来园指导,同时还组织教师参加网上课程自主学习,并要求所有参加培训的老师及时反思与汇报。对于刚入园的新老师,我们及时进行“青蓝结对”,让有经验的老师指导青年教师更好更快地通过“一二三考核”,更扎实地投入课题研究队伍中。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还巧妙开展相关评比竞赛活动,不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四)人人参与,全面开展课题研究。

在以往教学实践和教育科研过程中,园领导和教师都深切体会和感悟到学校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离不开教育科研,在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我们成立青年教师培养和发展工作机制,要求全园教师积极参与个人小课题研究并制订个人成长发展计划,每周上好一堂特色手工活动,每月写好一篇教育随笔和教育论文,记载好一组观察追踪记录,每学期上好一堂科研公开实验课,每人主持开展一次科研沙龙活动,让教师在科研活动中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八、课题研究的成果体现

(一)教师方面。

1.积累丰富的经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园教师虽然不是美术专业学校毕业,但通过开展此课题研究,教师不断利用书本自学、网络充电、培训实践等各种途径进行学习,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及教学经验,激发了教师们的研究热情,促进了我园教师的专业成长。

2.挖掘教师的艺术潜能,提高教师的环保意识。教师在开展生活化的手工教学活动中,通过收集各种材料,将各种材料资源进行再利用,提高教师自身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在对各种材料进行创作的同时,挖掘自身艺术潜能。

3.深入课堂教学实践,开发园本课程。通过本课题实践研究,增强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凸显教师创造性地制定教学目标,使教师在园本课程开展的研讨能力得到提高。突出我园鲜明的办园思想、可持续发展的先进理念。我园园本课程《化装舞会》、《小泥人》、《纽扣的变奏》在市教科优评比中荣获二等奖,《小木偶旅行记》、《羊羊美容院》、《大脚丫跳芭蕾》获片双优评比一等奖,《草席卷卷乐》获片二等奖。在市和路南片课题展示实践课中《熊猫黑白配》、《小蚂蚁找朋友》、《漂亮的眼镜》、《夹子玩偶大嘴巴》都获得较高的评价。

(二)幼儿方面。

1.发展幼儿独特的创造能力。我园教师利用自然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向幼儿进行美的启示和教育,使美的感受得以深化,内化为自身对美的事物的表现,并通过各种不同手工活动,幼儿把自身对美的体验和真实情感倾注在艺术创作中,形成具有创造性的艺术作品,并逐步发展幼儿独特的创新能力。并充分利用每周五的特色活动,向幼儿组织形式多样的手工活动,在撕撕、剪剪、做做中提升幼儿的创新能力。如大班手工活动《大脚丫跳芭蕾》,把生活中的废旧材料锡箔纸收集起来,利用它的韧性通过卷一卷、围一围、捏一捏、拧一拧,孩子们在操作过程中动手动脑,将锡纸塑造出芭蕾舞者的各种姿态,真是栩栩如生。

2.促进幼儿个性自然发展。幼儿通过视觉艺术这一形式表示个人的感受,从中体验到快乐、成功,确定自身内在的本质和价值。手工活动为幼儿提供自我表现的最佳形式,从而促进其个性自然发展。在中班《化装舞会》活动中,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出不同款式的发饰,有卷发的,有直发的,有波浪的,也有短发,颜色选择非常大胆,有的选择金灿灿的黄色,有的选择喜气热情的红色,有的选择淡雅的蓝色。总之,孩子们在这样的活动中童心得到最大释放。

3.发展幼儿敏锐的思维能力。幼儿通过对多种材料进行手工制作活动,对生活中的事物、材料形成独特的观察视觉,在设计创作活动中,不但发展了脑、眼、手的协调性,更提高了敏锐的思维能力。如大班手工《剪丰》,孩子们凭借对秋天丰收的景象,在剪好后的丰字上,大胆想象,剪出各具特色的苹果、梨、香蕉等,把丰字装扮得更丰满,幼儿的思维能力也得到发展,同时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这样的教学活动轻松、有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家园共育方面。

此课题的开展,转化了家长的教育理念,得到了家长的认同与支持。在亲子活动手工展活动中,家长和孩子充分利用废旧材料,一起制作成一件件独具匠心,妙趣横生的作品,展台上琳琅满目,每班都有自己的展示主题,有花卉展、火箭展、汽车展、相框展、千灯的桥”、“千灯的塔”、“千灯人家、“千灯的塔”,每一件作品都富有创意、新颖、美观,表达了每一个孩子和家长对周围事物独特的审美感受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我们还充分利用家长会这个舞台,每个班级各具特色地利用乡土材料和废旧材料进行稻草、牙签、丝瓜滕、草席等小制作,让家长和孩子们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也让孩子们在和家长的互动中加强亲子沟通,关系更融洽。

(四)研究方面。

在实践研究中逐步丰富园本课程,形成本园的手工特色。我园美术教学中手工活动案例研究,基于幼儿喜欢的玩具、动物、日常所用物品进行创作,大大弥补了手工只是为了环境的美化的不足,让家长看到实效性,让孩子拿着自己制作的玩具玩耍,体验到成功感和喜悦感。

(五)成果方面。

1.园内自编园刊、幼儿特色作品集、教师个人成果集、课题论文成果集、教案集、公开课集、观察案例集。

2.园内老师多次在赛课、论文、教案评比中获奖,多篇论文发表在省市级刊物上。

九、下一阶段课题研究设想

(一)我们应注重内容的开展和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在幼儿手工能力评价方面比较薄弱。教师要进一步探索手工教育的评价策略。

(二)教师要及时归纳和总结自己在实践中好的经验,收集、整理资料的意识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培养总结提升能力,及时地整理、保留活动的资料。

(三)从幼儿园长远的发展看,如何挖掘更多材料采用新颖的形式开展手工活动是需要迫切思考和研讨的,从而凸显我园的特色。

上一篇:浅谈计算机病毒与防治下一篇: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