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孩子的忠告

2022-11-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父母对孩子的忠告

孩子眼中的“父母之爱”

爱孩子是人类的一种本能,但只有“适宜”的爱才能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当前的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过度保护、过高期待、过分控制、过于放任以及忽视幼儿自身发展需求等方面的现象,对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造成消极的影响。有鉴于此,教育部将今年学前教育宣传月的主题确定为“给孩子适宜的爱”,旨在引导和帮助广大家长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理性把握爱的“温度”和“尺度”,尊重幼儿的独立人格,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倾听幼儿的心声,陪伴幼儿共同成长。幼儿园教师作为专业的学前教育工作者,有责任也有义务对家长进行科学的引导,以期与家长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我们推出本特辑,希望能为幼儿园的家庭教育宣传工作提供一些理论和实践支持。本特辑所有照片均由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提供。

“父母之爱”作为世界上最无私、真挚的爱,被写进了人类乃至所有生物的基因里,人人都有给予孩子父母之爱的本能,这种爱与生俱来、无处不在,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怎样给予孩子适宜的爱是当今的一个热点话题。笔者认为,了解孩子如何看待和理解父母之爱以及对父母之爱有怎样的期许,对于我们探讨如何“给孩子适宜的爱”至关重要。

怀着这样的意图,笔者来到四川成都市区一所普通的社区幼儿园,用一周时间对该园20名大班幼儿进行了访谈。访谈主要采用焦点团体的方式,即3~4名幼儿一起围绕一组问题进行谈话,包括“你的爸爸妈妈爱你吗,你怎么知道的”“你觉得爸爸妈妈怎样说、怎样做时最爱你”“有没有觉得爸爸妈妈不那么爱你的时候”“爸爸和妈妈的爱有什么不同”等开放式的问题。在幼儿作答后,笔者会适时加以追问,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与之相应的,笔者对这20个孩子的父母(包括17位母亲和4位父亲)也进行了一对一的访谈,主要以“你以怎样的方式爱孩子”“你觉得以怎样的方式爱孩子最恰当”等问题为线索展开。访谈结果显示,孩子对于父母之爱不仅有深刻的体会,更不缺乏体会之上的思考和评论。

一、孩子眼中的父母之爱

1.爱是无微不至的呵护与照顾

——爸爸妈妈给我买我最喜欢的公主裙、发卡,还有冰淇淋。

——妈妈因为爱我,所以在我睡着踢被子的时候来帮我重新盖好。

——妈妈每天给我做饭,帮我洗澡,忙上忙下。

谈起父母之爱,孩子们不约而同地谈到了父母对自己物质需求的满足。买玩具、买好吃的、送礼物,等等,都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父母浓浓的爱意。除此之外,孩子们频频提及父母尤其是妈妈在生活上给予的照料,洗澡、做饭、盖被子等日常生活细节都被孩子们记在了心底。说起这些爱的片段,孩子们滔滔不绝。

而家长们谈到自己对孩子的爱时,也或多或少提到了物质上的满足与生活上的照料,可以说,这是家长们眼中“父母之爱”最直接的体现。

2.爱是亲密的举动和美好的语言

——我喜欢爸爸把我放到他的肩膀上。

——爸爸妈妈和我手牵手就是爱我。

——妈妈会说爱我,爸爸就不怎么会说了。

孩子们说爸爸妈妈爱“我”的表现就是“说温柔好听的话”,是“对着我笑眯眯”,是“每天都会亲亲我”。一个小女孩还专门画了一幅“爸爸妈妈把我举高高”的图画来描述自己最享受的爱的场景。

美好的语言、表情和亲密的接触,或许是最不经意的爱的流露,但孩子们把它们看得非常重要。访谈中有孩子满脸幸福地谈到“妈妈每天都会说爱我”,还有孩子很老成地说:“我知道爸爸妈妈爱我,但是如果他们能说出来就更爱我了。”也有一个小男孩不能确定爸爸是否爱他,原因是“爸爸没有说过”。大概因为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含蓄”,很多家长并不习惯像西方家庭成员间那样频繁地用口头语言和亲密举动来表达爱。特别是有的爸爸抱着“父爱深沉”的观念,刻意回避对孩子示爱,生怕影响了父亲的权威。但孩子们的回答告诉我们,他们更喜欢父母把爱表达出来。

3.父母之爱是天下唯一恒久不变的爱

—— 爸爸妈妈在我表现乖和不乖时都爱我,永远爱我。

—— 爸爸妈妈一直都会爱我,只有陌生人才会有时爱我有时不爱我。

访谈中,我们发现家长们或多或少认为自己对孩子的爱中有一些是孩子尚不能理解的。他们担心自己坚持原则严格要求孩子不看电视、按时睡觉等会让孩子反感,自己责备孩子时会被孩子误读为不爱他们。然而访谈结果显示,孩子对父母之爱的理解似乎并不像成人想象的那么简单。孩子们似乎都知道父母对自己的爱是无条件的,还有好几个孩子确定地说爸爸妈妈打骂自己“也是为了我们好”。一个男孩说:“爸爸妈妈本来就爱自己的孩子,所有人都爱自己的孩子,我长大了也一样。”

纵然孩子们都确信父母对自己的爱,但也有孩子提到不喜欢父母威胁说不爱他了,因为“会让人很伤心”。

二、孩子期望的父母之爱

倾听孩子的声音,我们发现孩子们在享受父母之爱的同时也有一些别样的期许。

1.“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最快乐”

——我不喜欢妈妈看电脑折腾到太晚,因为这样就陪不了我了。

——我的梦想就是爸爸妈妈天天不用出差,一起陪我出去玩。

—— 我的妈妈会陪我,她很爱我,我的爸爸主要是靠工作养我。

访谈中孩子们无一例外都谈到了父母之爱的关键词——“陪伴”。“陪我出去玩”“带我去旅游”“陪我去音乐教室”都是孩子们所看重的父母之爱,吃饭、睡觉、遛狗、打球、看电视这样平常的事也因为“和爸爸妈妈一起”做而变得格外美好。当笔者追问“希望爸爸妈妈多陪你还是多挣钱”时,20个孩子中18个孩子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在他们眼中,“钱”远没有“和爸爸妈妈在一起”重要。而另外两个看似“现实”的孩子,在笔者追问之下也表示,选择“多挣钱”不过是对爸爸妈妈需要挣钱养家的理解而已。

访谈中,家长们也都认同陪伴孩子是爱孩子的一种重要的方式,然而有超过半数的家长表示工作和照顾、陪伴孩子很难两全,都把“陪伴不够充分,不够耐心”列为自己认同但没有得到改善的问题,而其原因不外乎是经济压力大等。

接受访谈的爸爸仅有4位,但他们都表达了“父亲应该为了家庭在外打拼”的观点。一位爸爸长期在外地工作,他虽然也承认自己给予孩子的陪伴不够,但确信“这是对家庭负责的做法”,因为孩子“要吃好的、穿好的、要学钢琴、要买玩具”,所以“努力挣钱是自己最重要的任务”。与此相应的,受访的妈妈中也有不少都认为自己的丈夫给予孩子的陪伴不够,并对此多有怨言。大多数孩子在谈论家长的陪伴时也都是谈到妈妈。就像前文那个孩子说的“我的爸爸主要是靠工作养我”,他似乎认为,没有了陪伴,仅仅是生活上的供养并不足以称之为“爱”。

当父母一心争取事业的成功,专注于给孩子更加殷实的未来,而把孩子全天候地交给祖辈托管时,当父母一味忙着自己的事,只把大量玩具、零食堆在孩子面前时,当父母总是让电视、Ipad代替自己陪伴孩子时,是否看到了孩子眼中的失望和落寞?请不要忘记,孩子心里最期盼的是爸爸妈妈用心的陪伴。

2.“希望爸爸妈妈能听听我说话”

—— 爸爸妈妈要听我讲话,不要总觉得我说错了。

—— 有别人在的时候爸爸不要只理别人不理我,不要说我太烦。

—— 我想学跆拳道,但是妈妈不给我学,她说我够沸(方言,意为“淘气”)了。

——我不喜欢爸爸说我买玩具是“败家”,我不喜欢“败家”这个词。

访谈中,家长们个个都表达了为孩子“赴汤蹈火”的决心,但孩子们在对父母的拳拳心意表示感谢的同时,也提出了“被理解”的诉求:他们希望爸爸妈妈为他们选择兴趣班时能考虑一下他们的想法,做菜时能参考一下他们喜欢的口味,买书、买玩具时能听一下他们的意见,安排活动时能考虑一下他们的主张。

此外,还有好几个孩子谈到了不赞同父母给予他们的评判。他们希望父母能够听听他们的解释,理解他们的想法,而不是急于作出评判。纵然年幼,孩子们也不喜欢大人把“烦”“败家”等不好的词语用在他们身上。

不考虑孩子的意愿,不假思索地认定孩子错了,草率地评判孩子,这些都反映了部分家长落后的儿童观。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年幼不懂事,所以认为不用太在意孩子的“幼稚”想法;有的家长觉得孩子是自己的所有物,所以理所当然可以替孩子做主;有的家长认为自己含辛茹苦都是为了孩子,所以平时嘲讽两句也不是问题。

埃里克森的儿童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告诉我们,孩子在儿童期已经开始“有意志”地决定自己要做和不要做的事情了,在学龄初期则会出现更多的自主探索和口头表达,这是儿童自主性和主动性发展的重要契机。家长们一方面在各种“育儿宝典”里寻找培养孩子独立性、自主性的妙计,另一方面却常常以“保护”和“教育”之名替孩子拿主意,忘了要询问和尊重孩子的意愿。卢梭早就告诉我们,“儿童是有自己的独特想法的,成人若想用自己的想法代替它,那简直就是愚不可及”。聆听孩子,家长才可能给孩子想要的爱。

3.“我做错了事情请跟我好好说”

——做错事情时,我最害怕爸爸生气,我喜欢他好好跟我说。

——我犯了错,爸爸妈妈不要不管我……如果他们不管你,那就是真的不爱你了。

—— 如果我知道哪里做错了,下次就会忍住的。

很多孩子都谈到不喜欢家长对他们发脾气,不喜欢被打骂,他们都希望自己犯错时家长能“好好说”。他们并不像成人所想的那样反感父母批评甚至惩罚他们,他们更害怕爸爸妈妈从此对他们不闻不问。他们老成地表示:“如果不管你,那就是真的不爱你了。”他们似乎已经意识到家长的纵容不是好事,而忽略则更可怕。

孩子们几乎都知道家长发脾气和惩罚他们是因为他们“不乖、犯错误”,所以他们尽管不情愿,也只能接受。当然,他们更希望家长能“好好说”,“知道哪里做错了,下次就会忍住。”

控制情绪是做家长的一门大学问,家长看到孩子出现自己不能接受的行为时,打骂或许解气,却也因此深深伤害了孩子。况且很多时候孩子的“错”并不是真正的错,只不过是不合家长的心意。爱孩子就要始终把孩子的发展放到第一位,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愿意“蹲下来”站在孩子的角度与之沟通,耐心地听孩子说,跟孩子讲道理。如此,孩子一时的犯错就会成为他们学习和发展的契机。

4.“大家都要相亲相爱”

——我希望爸爸妈妈手牵手。

——爸爸妈妈当然要相爱,不然就很糟糕!

—— 爸爸一出差,我就可以在大床上让妈妈搂着我睡觉,你以为我很喜欢这样对不对?其实我更希望爸爸不出差,一家人欢欢喜喜。

——我不喜欢妈妈说奶奶的坏话,也不喜欢爸爸说老师的坏话。

访谈中,许多家长坦言,自己几乎将所有的爱都倾注到了孩子身上,因而难免忽略了自己的另一半。有的家长还频频为了孩子的事与另一半起争执,觉得“这都是为了孩子好”。然而他们恰恰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孩子拥有最敏感的心灵,父母之间小小的争执、不愉快的气氛对他们来说都可能是莫大的压力乃至伤害,他们希望家人相亲相爱。

还有孩子谈到了爸爸妈妈对其他人的态度。一个孩子悄悄说,她不喜欢妈妈说奶奶的坏话,也不喜欢爸爸说老师的坏话。这让我在感慨他懂事的同时,也心疼他的敏感和焦虑。这也让我们意识到,孩子真的在悉心地用眼睛观察、用耳朵聆听,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印在了他们的心里。

苏霍姆林斯基在《睿智的父母之爱》中说:“出色的孩子总是生长在父母彼此真诚相爱,也真诚热爱、尊重别人的家庭。”给孩子的爱越多越好或许只是我们的臆想,孩子并不想占有父母所有的爱。如果家长把所有的注意力都用在孩子身上,以至于忘掉了身边的其他人甚至于自己,这并不是一种“适宜的爱”。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相亲相爱的人际关系,才是对孩子的“大爱”。

本文依靠小样本访谈所获取的信息虽不能完整地呈现孩子的体验和观念,但也得以一瞥孩子眼中的父母之爱,并粗浅了解了家长的一些观念和做法。我们至少可以对家长们说,要给孩子适宜的爱,切莫忘记关注孩子的想法,更别忽略谋求孩子的理解。

作者:魏婷

第2篇:如何培养一个优秀孩子?给父母的5个忠告!

孩子的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很多家长在提到教育孩子这话题都会一肚子苦水,更别说如何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了。

现如今,孩子的教育成本越来越高,有些家长为了能让孩子多学,会花费很多钱在教育上,让孩子上各种培训班、辅导班,更有甚者直接重金购买学区房;也有些家长认为,花钱不一定有用,还得看孩子自身。

其实编者觉得,孩子的教育更离不开我们的父母,家庭教育才是最重要的。我们的心理学大师阿德勒曾说:“人们的所有行为都是在追求价值感与归属感”。对孩子也是如此,他们的行为,背后映射着对价值感与归属感的追求。接下来一起看看阿德勒有哪些忠告给父母吧!

忠告一:

孩子的一言一行之所以模仿父母,就是希望借由这种方式强调自己的存在,并试图得到父母手中拥有的权力。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关爱所使出的手段,深深影响了其性格的养成。

正如阿德勒所说:孩子所有不当的行为只是为了引起注意,不成为所有人的关注焦点就不肯罢休。

我们有些孩子会很听父母的话,用乖巧的行为获得父母关爱;而有些孩子刻意暴露自己的无能,设法引起父母注意。他们的主要目的就是强调自己的存在,引起父母关注,只是表现的方法不同罢了。

很多孩子会无意识中模仿父母的言行,以此证明自己是家庭的一分子,他们渴望拥有父母手中的权力。在孩子看来,父母是家庭权力的象征,模仿他们的言行可能自己也会有得到这样的权力。

忠告二:

孩子通常会拼命努力来回应父母的期待,因为他们认为要是违背父母的期待,其命运就会被抛弃。

当孩子被父母夸赞自己“你真聪明!”后,我们的孩子为了回应父母的期待,会不断督促自己“一定要非常聪明”,以此回应父母给自己贴的标签。

孩子之所以这么努力来回应这一标签,是觉得假如自己一旦不符合父母的期待,就会被抛弃,不被父母喜欢。不过阿德勒认为,一旦孩子不想再背负任何责任,不再期待得到别人的认同,他就会做出不负责任的行为。

因此,提醒我们的父母不要让自己的期许和标签束缚孩子的发展,给他们自由选择的机会和空间,营造一格健康成长的环境。

忠告三:

父母的影响有多大?

究竟是接受父母的想法,还是将父母视为反面教材,取决于你自己的决定。

你也可以选择接受其中你认可的部分。

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其性格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基于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我们的孩子首先接触的社会环境就是家庭。在家庭中,孩子与父母的接触及其发展趋向,形成了孩子与他人关系发展的基础。父母与孩子的交互作用,深深地影响甚至决定了孩子的性格以及与他人的相处模式。

不过,阿德勒认为,人不是被动的,而是有目的地生活着,且都有机会选择未来的生活方式。在家庭中孩子也是如此,对于父母的行为,他们并不是照单全收,而是可以选择接受其中自己认可的部分。

忠告四:

一味斥责只会让孩子失去勇气、受到伤害,或许能收到一时的效果,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使孩子越来越我行我素,成为染上恶习的最佳训练方式。

孩子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心,总想着尝试新的东西。很多时候,我们父母的不允许、不准,迫使孩子暂时停止行动;而当孩子在尝试中出错时,父母的斥责和威胁,让孩子暂时听从自己的意思。这样的教育只能求得一时效果,无法根本解决问题,反而会夺走孩子挑战困难的活力,让孩子或消沉,或反抗。

在教育孩子时,我们的父母要从了解孩子开始,不能以“ 斥责”“处罚”,以平等的视线与孩子进行良性的沟通,倾听孩子内心的需求。

忠告五:

教育孩子就像是脚随时放在刹车上,除非必要否则绝对不要贸然踩下去,不然就可能破坏孩子之前的努力。从旁守护比过度干涉对孩子更有帮助。

亲子教养与教育不应该是用奖励来引诱孩子的溺爱教育,也不是容许孩子为所欲为的放任教育,更不是靠惩罚来制止偏差行为的强硬教育。

我们的孩子对世界满怀着好奇,强烈的好奇心驱使着他们去了解世界,学习如何生活和生存。但我们的总认为孩子“年纪小,不懂事”“这些太危险,不要去做”,不愿意放手让孩子去做。打着爱孩子的名义干涉孩子的生活,把孩子作为弱者对待,容易扼杀孩子的思维发展和行动能力。

我们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主动与孩子沟通,不要过度干涉孩子的行为,这样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更能养成自立的能力,与社会和谐共处。

说完了以上的5点忠告,各位家长知道怎么培养孩子才会更优秀了吗?父母是还是第一任也是终身的老师,要知道人无完人,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也是一样,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成长吧!

第3篇:一位老师对年轻父母的20条忠告

从教已二十多年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和心理辅导咨询的过程中,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深刻意识到:一个优秀(并非仅仅指学习优秀,更主要指的是做人的优秀)孩子的背后往往有一个成功的家庭,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肯定有一个不成功的家庭或不理性的父母。为此提出以下忠告供年轻父母或即将成为父母的年轻人借鉴

1、上帝是公平的。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对孩子小时候付出的越多、教育的越理性、越科学,孩子大的时候你付出的就会越小,你将越省心,越有成就感。

2、“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一条真理。对孩子的教育要有科学的计划、正确的指导、理性的措施,父母要做好表率。孩子的生活习惯、处事方式、思维方式、世界观价值观都将带有你们的影子,因为孩子小时候学习的重要方式是无意识或有意识的模仿。

3、父母不要为了自己的事业而忽视对孩子的教育,否则孩子长大后很可能会毁掉你的事业。不要为了自己的休息娱乐而忽视与孩子的交流,否则孩子长大后你将无快乐可言,你将拥有更多的愁苦、恼怒和无奈。

4、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是非观。孩子年幼无知,动手打父母、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娘时,我们千万不要高兴,更不能认为孩子长本事了,这时要严肃地告诉孩子这是不对的,要尊敬老人。否则,孩子会认为打人是赢得家长高兴的方式,是自己获得价值感的途径,这样是非观念就混乱了,长大后他就很可能动手打你了。诸如此类。我们都应引起高度重视。

5、千万不要动不动就打孩子。“棍棒底下出孝子”已经过时,更不能无缘无故地把自己的不愉快倾泻到孩子身上。否则你的暴力倾向会在孩子身上发扬光大。

(注意:这里强调的不要“动不动”,但并非是不能打,关键要把握住什么时候打?打得目的是什么?如何打?对于有些极端的错误,不用极端的举措,孩子容易忘记。必要的惩戒是必须的。有些出了很大问题的孩子,家长还在强调“我从小就没动过他一指头”,显然是犯了纵容的错误。)

6、千万不要打击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不要随意挫伤孩子的人格和尊严。孩子越小,你的话越有可信度,他们会自觉不自觉的把你的话奉为圭臬。否则你的孩子将失去自信和活力,将会失去应对未来挫折的勇气,失去许多成功的机会,甚至产生心理障碍。

7、千万不要过分一味迁就孩子,溺爱孩子。不要认为孩子小时候我对他好,他长大后就会对我好,这是极大错误。因为你过分溺爱孩子,孩子会形成这样的观念:父母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他将缺乏感恩之心。长大后,你一旦能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你的痛苦就开始了。

8、从小就要培养孩子坐得住的习惯。不要带着孩子不停地乱串,否则孩子上学后将面临困难。因为学习首先要坐得住。

9、抓住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时段。第一,三岁以前,这是孩子语言、思维、行为方式、是非观念形成的关键期。第

二、小学

一、二年级,这是学习品质、学习习惯和自我意识养成的关键期。第三,青春期。这个时段,孩子的 变化十分巨大,如果引导不好,很容易在这一时段变得让你无措手足,他(她)可能会做出很多傻事,甚至变坏。

10、年轻夫妻不要动不动吵架,至少不能在孩子面前吵架,更不能打架。否则,家庭这个安全的港湾将使孩子产生不安全感,而这会使孩子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有不安全感的孩子必然要到外面寻找安全感,很容易产生加入不良小团体、早恋等问题。

11、从小要培养孩子的性别角色观念。小女孩就要穿小女孩的衣服,就要有女孩子的特点,男孩子就要有男孩子的样子。否则,将导致你的孩子女孩男性化或男孩女性化。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

12、永远不要把孩子看的一无是处。发掘孩子身上的优点,任何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这个闪光点也许就是他将来成功的密钥。否则,你有可能抹杀孩子的潜能,甚至成为葬送孩子一切的罪魁祸首。

(也永远不要把孩子看的一无错处,理性地看自己的孩子,对父母而言最重要。有些家长爱孩子到了“错误也是美丽的”,有的小孩子在大骂家长时,有些家长竟然表现出欣然接受,这明显是溺爱了。)

13、永远不要把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孩子优劣的唯一标准。孩子的做人品质、应对挫折的能力、良好的人际交往水平,是获得成功幸福的更重要的条件。

(能全面评价孩子的家长就是教育理念先进的家长,然而由于家长的学识、境况等方面的不同,能有此观念的极少。)

14、永远不要把孩子当孩子。善于和孩子平等交流,善于倾听孩子的意见和观点,尊重孩子的看法,不要一味否定孩子的想法,这样孩子才能与你消除隔阂,遇到困难才会愿意与你协商,亲子关系才会和谐。

(在这里,我要说:永远不要把孩子当大人。“不把孩子当孩子”,强调的是和谐关系的营造;“不把孩子当大人”,是提醒家长不要以大人的思维方式、处事哲学、行为准则来与孩子交流。)

15、从小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适当把握零花钱数量,过分放松会引发孩子乱花钱、假大方、纨绔阔绰等一系列问题;把握过紧会让孩子对孔方兄斤斤计较,影响孩子日后的人际交往和创造财富的能力。

16、培养孩子劳而有获的观念。这样会提高孩子的进取心、树立正确的财富观。

17、不要把老师当外人。对孩子而言,老师和家长一样都是教育者,两者形成合力,对孩子的教育才会事半功倍。尤其是孩子犯错误时。

18、不要把孩子的怪异当做个性来培养。适应社会是孩子成长、发展以及未来生活幸福、事业成功的前提。

19、不要把你们的压力和想法随意转嫁到孩子身上。你们有你们的历史,孩子有孩子的未来;你们有你们的情况,孩子有孩子的想法。最好的做法是,给孩子宏观指导,在与孩子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让孩子自己做主吧。

20、不要谈“孩子早恋”就色变。这个事情家长有时很难控制,一旦发现孩子有这方面的问题,不要紧张,也不要责备孩子,与孩子平等交流,倾听他们的想法,然后给孩子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婚恋方面的知识咨询。否则,只会适得其反,他们会为了所谓的“爱情”做出任何事情,因为这个时期孩子并不成熟,冲动和偏激是他们的典型特点。

家庭教育十大误区

1)自己不亲自照顾孩子,常常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或让保姆看管。大多中国父母都错误的认为孩子只要有人看管,没有生命危险就好。其实孩子从出生开始就需要和别人交流。包括肌肤的接触,拥抱,关注的眼光,和他说话。和孩子不断的交流,会让孩子变得聪明,对爱有安全感。在没有关注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脑子会变得怪异呆滞,甚至永远缺乏爱的安全感。

2)常常把自己的孩子当炫耀比较的对象。大多中国父母一方面爱面子,一方面想鼓励孩子上进。他们常用的口头禅:“你看人家孩子多用功,成绩多好。”“人家又得了什么奖。”甚至有时是当着很多人的面说,这样不仅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而且极大的挫伤孩子的自尊心,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不满。这种比较和竞争的心里,也导致中国人团体合作意识不强,喜欢互斗,对于能力强的人不是佩服,而是嫉妒,甚而至于有的时候不择手段拉对手下马。

3)表扬过多。太多的表扬会给孩子造成许多束缚与负担,当达不到父母的期望时,孩子很容易产生挫折、内疚感。如父母总夸孩子“太聪明了”,当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孩子就会产生深深的自责与沮丧,自尊心与自信心受到沉重的打击。因此,父母最好就某件具体的事情表扬孩子,如“你今天的作业写得很好!”

4)提问过多。由于迫切地希望更多地了解孩子,许多父母往往一等孩子放学就问个不停,“今天老师有没有提问你?”“数学考得怎么样?”“都和谁一起玩儿了?”„„太多的问题只能引起孩子的反感与抵触,落个“讨厌鬼”的名声。有效的做法是进入孩子的世界,更多地和他们一起游戏、聊天,在不经意中,你就会发现孩子的许多秘密。

5)不尊重孩子的隐私和权利。有的父母传统观念严重,总是在孩子面前摆出一副权威面孔,认为子女是属于父母的,没有这把孩子当一个拥有完整权利的个体来对待,导致个人和社会的很多不良的后果。父母进入子女房间应该先敲门。移动或用孩子的东西应该得到他的允许。任何牵涉到子女的决定应该先和子女商谈。不要随意翻看子女的日记或隐私。应该尊重孩子的所有权利,把他当一个成人一样尊重。不被尊重的人以后也不知道尊重别人。

6)命令过多,把孩子塑造成自己想要的方向。“写作业去!”“把电视关了!”„„过于频繁的命令容易使孩子“充耳不闻”,当孩子经常对这样的命令无动于衷时,父母就应该考虑一下自己在孩子眼里的信誉了。很多父母把自己一生的遗憾寄托在孩子身上,把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即使孩子并不适合,或者不喜欢(譬如学钢琴)做。父母也硬逼

着孩子按自己认定的模式走。在这种压力下,和谐的家庭变得不快乐,亲子的愉快时光成了斗争大会。牺牲了亲子的和谐关系,也难以见证所谓的父母正确理论。

7)很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认为越用功越好。一切面向高考。很多父母错误的以为学校的成绩代表一切。人生的目标两个,一是高考,二是留学。目标订清楚了。父母剩下的工作,就是用一切威逼利诱苦肉哀求,来达到这个目的。这个科举时代遗留的过时观念,仍旧深存人心。学校的成绩并不代表一切。反而是全面的能力,活力,毅力,性格,才是影响他们一生的重要因素。

8)逼着孩子早起,认为睡觉就是懒惰。成长中孩子需要充分的睡眠。目前全国教育界正在集体犯罪,剥夺孩子们的睡眠时间。毁灭中华民族的健康下一代。很多孩子11点休息,6点就起床。每天睡不足8小时。睡不足会影响发育,脑力会减退。我们的孩子需要充分的睡眠。

9)缺乏幽默感和轻松的一面。或许因为各种压力,家庭的基本气氛就是逼孩子学习。什么是家庭生活?什么是亲子活动?完全不知道。父母因为生活压力,失去了幽默感,失去了轻松。一切都是逼,都是赶,都是高考。亲子或夫妻在这种缺乏轻松和幽默感的气氛下,一个小挫折就会引爆冲突。

10)认为孩子不应该做家事,应该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学习上。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唯一,全家人就围着孩子一人转。“把最好的东西给孩子。”已成为当代普遍的社会现象。有少数家长误解了它的意义,把它理解为最好的食品、最好的衣着、最好的生活环境。有些家长对孩子是千依百顺,包办代替、从容迁就;有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只重视孩子知识的掌握,一股脑儿地给孩子灌输知识,而忽视了孩子生存能力的培养——劳动能力的培养。生活不能自理,何谈自立,不能自立,何谈事业上有所作为?无作为何谈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因此老师、家长及社会方方面面要相互配合,形成共识,共同担负起教育孩子热爱劳动的责任,使孩子从小学会生活,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第4篇:20年老教师对年轻父母的20条忠告

一位从教已二十多年的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和心理辅导咨询的过程中,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深刻意识到:一个优秀孩子的背后往往有一个成功的家庭;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肯定有一个不成功的家庭或不理性的父母。为此他提出以下忠告,供年轻父母或即将成为父母的年轻人借鉴。

1上帝是公平的。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对孩子小时候付出的越多、教育得越理性、越科学,孩子大的时候你付出的就会越少,你将越省心,越有成就感。

2“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一条真理。对孩子的教育要有科学的计划、正确的指导、理性的措施,父母要做好表率。孩子的生活习惯、处事方式、思维方式、世界观价值观将带有你们的影子,因为孩子小时候学习的重要方式是无意识或有意识的模仿。

3父母不要为了自己的事业而忽视对孩子的教育,否则孩子长大后很可能会毁掉你的事业。不要为了自己的休息娱乐而忽视与孩子的交流,否则孩子长大后你将无快乐可言,你将拥有更多的愁苦、恼怒和无奈。

4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是非观。孩子年幼无知,动手打父母、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时,我们千万不要高兴,更不能认为孩子长本事了,这时要严肃地告诉孩子这是不对的,要尊敬老人,否则,孩子会认为打人是赢得家长高兴的方式,是自己获得价值感的途径,这样是非观念就混乱了,长大后他就很可能动手打你了。诸如此类。我们都应引起高度重视。

5千万不要动不动就打孩子。“棍棒底下出孝子”已经过时,更不能无缘无故地把自己的不愉快倾泻到孩子身上。否则你的暴力倾向会在孩子身上发扬光大。(注意:这里强调的不要“动不动”,但并非是不能打,关键要把握住什么时候打?打的目的是什么?如何打?对于有些极端的错误,不用极端的举措,孩子容易忘记。必要的惩罚是必须的。有些出了很大问题的孩子,家长还在强调“我从小就没动过他一指头”,显然是犯了纵容的错误。)

6千万不要打击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不要随意挫伤孩子的人格和尊严。孩子越小,你的话越有可信度,他们会自觉不自觉的把你的话奉为圭臬。否则你的孩子将失去自信和活力,将会失去应对未来挫折的勇力,失去许多成功的机会,甚至产生心理障碍。

7千万不要过分一味迁就孩子,溺爱孩子。不要认为孩子小时候我对他好,他长大后就会对我好,这是极大错误。因为你过分溺爱孩子,孩子会形成这样的观念:父母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他将缺乏感恩之心。长大后,你一旦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你的痛苦就开始了。

8从小就要培养孩子坐得住的习惯。不要带着孩子不停地乱串,否则孩子上学后将面临困难,因为学习首先要坐得住。

9抓住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时段。第一,三岁以前,这是孩子语言、思维、行为方式、是非观念形成的关键期。第二,小学

一、二年级,这是学习品质、学习习惯和自我意识养成的关键期。第三,青春期。这个时段,孩子的变化十分巨大,如果引导不好,很容易在这一时段变得让你手足无措,他(她)可能会做出很多傻事,甚至变

10年轻夫妻不要动不动吵架,至少不能在孩子面前,更不能打架。否则,家庭这个安全的港湾将使孩子产生不安全感,而这会使孩子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有不安全感的孩子要到外面寻找安全感,很容易产生加入不良小团体、早恋等问题。

11从小培养孩子的性别角色观念。小女孩就要穿小女孩的衣服,就要有女孩子的特点,男孩子就要有男孩子的样子。否则,将导致你的孩子女孩男性化或男孩女性化。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

12永远不要把孩子看的一无是处。发掘孩子身上的优点,任何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这个闪光点也许就是他将来成功的密钥。否则,你有可能抹杀孩子的潜能,甚至成为葬送孩子一切的罪魁祸首。(也永远不要把孩子看的一无错处,理性地看自己的孩子,对父母而言最重要。有些家长爱孩子到了“错误也是美丽的”,有的小孩子在大骂家长时,有些家长表现出欣然接受,这明显是溺爱了。)

13永远不要把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孩子优劣的唯一标准。孩子的做人品质、应对挫折的能力、良好的人际交往水平,是获得成功幸福的更重要的条件。(能全面评价孩子的家长就是教育理念先进的家长,然而由于家长的常识、境况等方面的不同,能有此观念的极少。)

14永远不要把孩子当孩子。善于和孩子平等交流,善于倾听孩子的意见和观点,尊重孩子的看法,不要一味否定孩子的想法,这样孩子才能与你消除隔阂,遇到困难才会愿意与你协商,亲子关系才会和谐。(在这里,我要说:永远不要把孩子当大人。“不把孩子当大人”,是提醒家长不要以大人的思维方式、处事哲学、行为准则来与孩子交流。)

15从小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适当把握零花钱数量,过分放松会引发孩子乱花钱、假大方、纨绔阔绰等一系列问题;把握过紧会让孩子对孔方兄斤斤计较,影响孩子日后的人际交往和创造财富的能力。

16培养孩子劳而有获的观念。这样会提高孩子的进取心、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同时,孩子也能体会到父母的辛劳。

17不要把老师当外人。对孩子而言,老师和家长一样都是教育者,两者形成全力,对孩子的教育都会事半功倍。尤其是孩子犯错误时。

18不要把孩子的怪异当个性来培养。适应社会是孩子成长、发展以用度未来生活幸福、事业成功的前提。

19不要把你们的压力和想法随意转嫁到孩子身上。你们有你们的历史,孩子有孩子的未来;你们有你们的情况,孩子有孩子的想法。最好的做法是,给孩子宏观指导,在与孩子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让孩子自己做主吧。

20不要谈“孩子早恋”就色变。这个事情家长有时很难控制,一旦发现孩子有这方面的问题,不要紧张,也不要责备孩子,与孩子平等交流,倾听他们的想法,然后给孩子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婚恋方面的知识咨询。否则,只会适得其反,他们会为了所谓的“爱情”做出任何事情,因为这个时期并不成熟,冲动和偏激是他们的典型特点。

第5篇:父母对高中孩子的评语_ 父母对高中孩子的评价评语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父母对高中孩子的评语_父母对高中孩子的评价评语》的内容,具体内容:老师太忙,学习管理如何更有效?期末评语不入心,如何在评语中唤醒心灵?那么父母如何写好高中学生的评语呢?下面是有父母对高中孩子的评语,欢迎参阅。父母对高中孩子的评语 1、虽然...

老师太忙,学习管理如何更有效?期末评语不入心,如何在评语中唤醒心灵?那么父母如何写好高中学生的评语呢?下面是有父母对高中孩子的评语,欢迎参阅。

父母对高中孩子的评语

1、虽然平日你默默无闻,但在探究活动中却看得出你样样要强,你用实际的行动证明,你能行,你用点滴汗水,浇灌着成功的花朵。你还有一些小缺点,要更好地与同学合作。愿你扬长避短,我永远是你忠实的朋友,我会做你的有力支持者!

2、默默的思索,静静的聆听,勤恳的你每步都走得很踏实,老师早已悄悄的喜欢上这份可贵的含蓄,但老师更希望能看到你的锋芒,大胆的展示风采,在探究的天地里,开创出你自己的一片天空,你会发现原来自己也可以笑得更加灿烂。

3、你的聪颖众所皆知,有着很强的动手能力,资料收集能力、整理能力,但你做事往往一遇到困难,就容易失去信心,马马虎虎,应付了事,

望你扬长避短,发扬知难而上、持之以恒的钻研精神,争取早日出佳绩。

4、你思想纯朴,待人随和、诚恳,处事稳重,同学关系好,热爱集体,乐于助人是你的美德。爱好广泛。知识面较宽,学习认真,上进心强、但功课起伏较大。相信你会不断总结,好好把握今天,早日腾飞!

5、做大学问的人,往往是指有毅力的人,勤奋的人,入迷的人,忘我的人,而不仅仅是聪明的人,愿你勤读书,学会清气高雅,勤思索,做到虚怀若谷,更愿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6、你是个勤奋踏实的孩子,每次都能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探究任务,但是缺乏主动探究的精神,希望你以后能善于发现问题,并找到方法解决问题。

7、你是一位文静懂事的孩子,在探究活动中,你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而且接受能力比较强。但是在探究活动中,你有时会沉默不语,这种"沉默",使你失去许多表达的机会。我想在课堂上,你不能再"沉默"下去了,老师真希望你能克服自卑,成为一个思维敏捷,嘴巴灵巧的孩子。

8、如果生命是树,那么,理想是根,勤奋是叶,毅力是干,成功是果,你有良好的学习基础,又能说会道,如果能在奋斗目标的指引下,勤奋、执著地去追索成功,你的生命之树才会开花结果。所以,在探究活动中,请你勇敢地展现自己,请你友善地与人合作吧。

9、在班中你是个有名的"小问号",那么多的"为什么"说明你是个肯钻研的孩子。不过,老师希望你能遇事多动动脑,多看些课外书,让书成为你的好伙伴。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所获得的知识是最香甜的,也是最珍贵的。

10、"真人不露相"这句话用在你身上最合适了,在每一次的探究活动中,看得出在你不爱说话的外表下,藏着一颗勤奋、努力、上进的心。瞧你,这一学期进步多快!希望你再接再厉,那么你的探究成果将更加显著。

11、你是个既聪明又调皮的男孩。老师最喜欢你,因为在探究过程中你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上课你总是积极参与活动,学习认真,友爱同学。要是你能够大胆一些,上课多发言,用你那响亮、动听的声音告诉大家:"我会,我行,我是个勇敢的孩子!"相信大家一定会对你刮目相看的。

12、活泼可爱的你,每节课都能给同学和老师们带来许多快乐。上课时积极举手发言,有时却为了一个答不上来的问题急得面红耳赤。有时,为了小组得了第一,高兴得几天合不上嘴。可是丢三落四的习惯给你的探究学习带来许多不便,经常忘了探究作业,可惜!老师和同学们都期待着你的进步,你不会让大家失望吧!

13、你很可爱,圆圆的脑袋,大大的眼睛,每天都能看到你那阳光灿烂的笑容和听到你爽朗的笑声。老师希望你在探究活动中,能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多用你的小手加工一些简单的作品,跟"勤奋""认真"交上朋友,在活动的竞赛场上一定能成为一名杰出的队员!老师看好你的,努力加油吧!

14、你很爱动脑筋,上课抢着发言的小手总有你的一双,老师很爱听你的发言,因为你不但声音响亮,而且思维敏捷。如果上课你能管住自己的小手和嘴巴,专心听讲,不做小动作,老师相信你在探究方面一定能取得优秀的成绩。你行的,努力吧!

15、你是一个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好少年,经常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分给大家,对探究充满了兴趣,如果你能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讲,

那你赢得的不仅仅是助人的标兵,更是守纪律的榜样,望这个桂冠早日属于你!

16、你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老师时常看到你在活动时蹦蹦跳跳的身影,欢乐的笑脸,更看到你解决问题时认真的态度,专注的神情。如果你能认真遵守课堂纪律,努力克服随便插嘴的毛病,老师会更喜欢你,同学们会更乐意与你交朋友。

17、你认真参加每次的探究课,在课堂上表现积极,你的一手好字,为你的小组制作小报立下了汗马功劳,如果你能够大胆发表你的见解,相信你会更棒!

18、你虽然不声不响,但是老师发现你上课时特别认真,总是在倾听着老师和同学的讲话,一点一滴的知识就这样进入了你的脑海,老师希望你能更加主动地参加大家的讨论,好吗?

19、探究课上,你有时能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但有时缺乏一定的探究精神,希望你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学习中,使自己的各个方面的能力在探究活动中得到提高。

20、你对探究学习有兴趣,乐于和伙伴一起合作探究,并分享自己的发现。希望你通过探究活动,使自己的质疑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父母对高中孩子的评价评语

21、你对探究学习有好奇心,愿意和伙伴一起合作学习,老师相信你在今后的探究活动中会更积极,更主动,使自己的探究能力再上一层楼。

22、你总是认真参加探究活动,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问题,让大家刮目相看。你愿和小朋友一起勤思索,动手做,在活动中体验着学习的乐趣。

希望今后进一步探究动手的技巧、方法,提高作品的质量。

23、在一个学期的探究活动中,你能积极参加活动,乐意与伙伴一起学习,希望你能乐于倾听他人意见,学会善于表达自我意见。

24、你能够积极参加本学习的探究活动,能发表自己的想法,但还不善于与伙伴合作,希望你在下学期能更上一层楼。

25、你能参与探究活动,看到你精彩的发言和独到的见解,连老师都不禁为你鼓掌,相信自己是最棒的,加油,你能行!但希望你能更为积极、主动,能更富有探究求知精神。

26、上课能积极开动脑筋,与小伙伴们合作完成作业,在实验的过程中,能动手动脑。每节课的准备工作做得很充分。希望在今后的探究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自己的知识与更多的人分享。

27、你不爱说话的外表下,藏着一颗勤奋,努力,上进的心,再加上你的聪明才智,你学什么东西都特别快。瞧你,这一学期进步多快!要是你还能在探究活动中更积极主动些,在集体面前大胆的表达表现,你的本领会更大。加油吧,你将会是个很有出息的孩子!

28、你的求知欲很强,总能认真主动的尝试老师布置的家庭小实验。只是,缺乏耐心的你总也等不到实验的结果就先选择放弃。孩子,半途而废多可惜呀!

29、你做事认真仔细有耐心,在以往的学习探究活动中也赢得了许多赞扬的话语。老师更希望能在同学们积极发言的气氛中,看到你那频频举起的小手,听到你那清脆的声音,主动地表现自己。要记住哟,勇于表现自己也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勇敢些吧,孩子!

30、你是个对学习感兴趣,认真参与探究活动的好孩子,如果你能更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会表现得更出色!

31、你能参与探究活动,愿意与伙伴们一起学习,能发表自己对探究课题的一些看法。老师给你提个小小的建议,在收集资料时要有重点。

32、你上课认真,活动期间总能和小伙伴一起认真探究,如果你能更踊跃地举手发表自己的观点,那你会更好!

33、每每看到你可爱的小脸,天真无邪的笑容,老师真想凑上前跟你说几句话。但是,你总是远远地躲开。这就是你的不足之处。你的探究能力老师不用担忧,但上课,老师却很少看到你举手发表过意见。聪明的孩子,如果能时常听到你的发言,相信你会更出色!

34、老师常诧异于你收集资料的丰富,表达的流畅。这些都显示了你的思维敏捷、丰富和细致。但你唯一让老师担心的是你的好动和顽皮,你周围的同学也对你有意见。要知道,生活就像大海,友情就象大海中的浪花,大海有了浪花更加美丽,生活有了友情更加甜蜜,愿你珍惜和同学间的友情,用真诚和宽容去融化一切误会顾忌。

35、你是一个待人诚恳,心地善良的孩子。你总是认真收集资料,上课专心听讲。假如你继续努力一点--课堂上大胆踊跃一些,和其他小朋友多交流,多探讨,老师相信你绝对是个好孩子。在新的学期里,老师期待着你的进步!

36、你是老师最喜欢的学生之一,源于你无论何时挂在脸上的微笑,源于你在处理事情上所显示的聪慧,无疑,你应该是优秀的。但是,你知道为什么你却成不了最好呢?找到原因了吗?老师相信,只要你能在每次上课

前积极收集资料,上课和小组的同学热烈探讨,你将会是最棒的!

37、你是一个诚实质朴,善良懂事,值得信任的小女孩,为何总不见你和别人一样,有灿烂的笑容,是不是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认为自己差,失去信心?其实你也很优秀,知道吗?你善解人意,热心和别的同学合作,动手操作也很认真。只是上课回答问题的质量还不理想,俗话说:世上无难事。我相信只要坚持你的学习态度,改变一下学习方法,你肯定会有巨大的进步的!相信吗?

38、你是一个很有主见的小男孩,老师知道你的理想是做个"科学家"。可你要实现理想,必须从小事做起,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勤奋努力。你好好想想,你都做到了吗?试试吧!老师期待着你的进步!

39、活泼、开朗的你能积极举手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老师特别喜欢你那敢想、敢说、敢辩的课堂表现,但老师想提一点小小的希望,在探究活动中要多与小组成员合作,善于倾听他人意见,争取共同进步。

40、你为人诚实,聪明可爱。课堂上,你总是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喜欢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希望你在学习上能永不满足,不断进步!

父母对高中孩子的评语精选

1、你的热情、坦诚和勇敢令人欣赏,你极强的责任感、荣誉感和求知欲让同学敬佩。希望你全方位施展自己的才能,这对你今后的人生大有裨益。要记装山外有山"的道理,胜不骄,败不馁,永不放弃自己的追求。

2、你的品质,你的心灵如同一泓甘泉,朴实无华,真实动人。清晨,你总是用你那颗纯洁的心献给校园一片洁净,留给同学一份温馨。的确,

你那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你那正视现实,克服困难的勇气,确实让同龄人佩服。逊色的是你还不够细心!愿老师的期盼,同学们的鼓励伴随着你走向成功的旅程。

3、你有积极进取的态度,但缺乏坚韧不拔的毅力;你有争优当先的目标,但又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你机灵、好动,但往往又不注意分寸,真是"让我欢喜让我忧"!愿你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向着自己的理想攀登!

4、一个聪明的男孩,爱看书,有见地,爱制作模型,可谓"心灵手巧"。上课如能集中注意力,常常会一鸣惊人。要是你能认真对待老师布置的每一次作业,不拖拉,不粗心,那你一定能成为大家的骄傲!

5、你活泼好动,劳动积极,能与同学和睦相处,但是好动的性格导致你的成绩很不稳定,希望今后你能踏实一点儿!

6、你团结同学,热爱劳动,但有些贪玩,上课不能专心听讲,爱做小动作,致使你的成绩很差,希望在寒假中,把你的功课补一补,争取好的成绩!

7、你平时不爱说话,上课发言积极,学习认真刻苦,能按时完成作业,数学成绩较好,希望能在语文上再多下点功夫,各科要全面发展,这样你会更出色!

8、你聪明活泼,又有责任心,能较好的完成老师所布置的各项任务,上课发言积极,爱动脑筋,成绩优秀,希望在新的学期中,再接再厉!

9、你是一个文静的小女孩,上课发言积极,热爱劳动,团结同学,但经常不能完成作业,导致成绩不太理想,希望在新的一年,你将有新的变化!

10、你很老实,上课认真听讲,学习踏实,团结同学,成绩良好,唯一不足的是复习期间不能较好的完成任务,希望以后多加努力,争取好的表现!

11、你是一个非常听话又很懂事的学生,做任何事情总是踏踏实实的,热爱劳动,还乐于助人,成绩优异,是老师的好学生!

12、你很聪明,但又很调皮,还有点儿马虎,上课不能认真听讲,不过成绩挺好的,老师希望你以后能认真一点儿,这样你会更棒的!

13、你上课能认真听讲,发言积极,有一颗上进心,成绩较以前有很大的提高,希望继续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

14、你活泼好动,很调皮,不过平时劳动积极,团结同学,成绩优良,希望以后能改掉贪玩的坏毛病,这样你会很棒的!

15、你聪明活泼,又有责任心,能较好的完成老师所布置的各项任务,上课发言积极,爱动脑筋,成绩优秀,希望在新的学期中,再接再厉!

16、你是一个文静的小女孩,上课发言积极,热爱劳动,团结同学,但经常不能完成作业,导致成绩不太理想,希望在新的一年,你将有新的变化!

看过父母对高中孩子的评语的人还:

1.父母对高中孩子的评语

2.高中生家长优秀评语集锦

3.高中学生成长手册家长评语

4.中学生家长期末评语大全

5.高三家长评语大全

第6篇:父母对孩子的寄语

一、孩子,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妈妈围着你转、爸爸围着你转、爷爷奶奶围着你转、姥姥姥爷围着你转,但不是所有的人都围着你转。你不是世界的中心,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你不再受关注,不再是焦点,甚至被忽视,被歧视。孩子,这都是正常的呀,你准备好了吗?

二、孩子,考分不是生活的全部。你曾为考了一百分而欢呼雀跃吗,那你肯定也为考得不理想而悲痛欲绝过吧!你觉得你身边的每个人都在关注你的考分,都只关注你的考分。你觉得游刃有余还是焦头烂额?可是我要告诉你,考分真的不是生活的全部,雀跃也好,沮丧也好,就让它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只要你努力了,快乐地生活吧。

希望××在新的学期里认真学习,和同学们融洽相处,争取在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劳动技能、健康等方面的素质继续创优。也希望诗伊积极主动,大胆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当上班干部,争创三好学生。也借此机会,对老师们说一声: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

希望××在新学期里保持良好成绩的同时取长补短,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老师的教诲改掉自己粗心大意、字迹不端的缺点;也希望××在修好学业的同时能够多承担集体、家庭责任,多关心天下事,做一个有责任感,品学体兼优的好孩子,好学生!

通过一年级一学期的学习,××改掉了许多坏习惯,爱到学校去学习就是很好的表现。而且针对某一方面,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事,可以一个人默默的干上一会,直到完成!……××是一个活泼好动的,爱说话,偶尔不高兴就乱发脾气,甚至会骂几句脏话。希望××在新的一学期里,努力学习积极举手发言,改掉上课做动作,做作业粗心的小毛病,相信××一定在学习上、生活上更上一层楼

一学期的集体生活,让××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学习态度。在一学期里期终考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不仅如此,还能在集体里和小朋友们和-谐相处,交了好多好朋友。经过老师的帮助,她还克服了懦弱的缺点,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进步,做为父母感到很高兴。感谢老师们对孩子的培养。在新的一年里,希望我们清清能更加努力学习,有各方面都能有所进步,争劝三好学生”

第7篇:父母对孩子的影响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性格篇)

研究表明,孩子初期性格的形成和家长密切相关,生活中父母的教育态度对孩子的性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不同类型父母对孩子性格的影响吧!

1、爱发脾气的父母。如果父母总是向宝宝发脾气,宝宝就会把“发脾气”看成是一种敌视,宝宝相应地会养成用“敌视”的眼光看待世界的习惯。

2、爱批评孩子的父母。如果父母总是否定孩子,批评话语不断,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总觉得自己不对,缺乏应有的自信。一个没有自信的孩子,就不会拥有自尊,也不会爱戴自己和他人。

3、爱发牢骚的父母。如果父母总是牢骚满腹,苦大仇深,劳苦功高,任劳不任怨,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就会产生歉疚感,感觉不到生活的快乐,只感觉到压抑和艰辛。背着沉重的包袱生活,缺乏人生追求和幸福感。

4、脾气暴躁的父母。如果父母脾气暴躁,动辄就骂孩子,甚至举手打孩子,事无大小,常怒火中烧,一触即发,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或者是喜怒无常,或者是心情压抑,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

5、挑剔刻薄的父母。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总是表示不满,谴责他人,说别人的坏话,宝宝可能会成为爱挑剔、对人刻薄、缺乏信任和同情心的人。

6、心胸狭窄的父母。如果父母心胸狭窄,做事谨小慎微,妒忌心强,孩子可能会成为非常敏感,甚至神经质的人。

7、不讲信用的父母。如果父母总是说话不算数,喜欢承诺,但不兑现,只要达到眼下目的就行,孩子可能就会没有安全感,独立性差,缺乏团队精神,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喜欢独来独往

8、言行不一的父母。如果父母经常说一套,做一套,对孩子进行的语言教育和自身行为有很大差距,对孩子的语言要求与对孩子的行为规范存在较大的差距,那么宝宝心理可能会受到扭曲,缺乏主见,遇事摇摆不定、不果断,常常陷于彷徨和茫然,甚至自我矛盾之中。

9、霸道的父母。如果父母霸道,不讲道理,凡事都没有商量的余地,宝宝可能会心口不一,从不自觉地撒谎,到编故事,甚至变得强词夺理,但并不坚强,还有些懦弱,不能坚持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上一篇:典型事故案例分析下一篇:社会工作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