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导向下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途径探究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14年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已逐渐被社会认可,双创教育也逐渐在高职院校中开展,意在传授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以及职业核心能力。

一、相关理论概述

(一)双创内涵

双创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简称,是在2014年达沃斯论坛上提出的一个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理念,并在2016年的政府报告中进一步完善,从而引出了双创理念。其目的是通过大众创业来激发我国市场经济的活跃度,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二)职业核心能力概述

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在生活和学习中所展现的专业岗位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是高职学生就业、职场升迁等必备的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内容。职业核心能力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基础核心能力,包括职业沟通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拓展核心能力,包括信息处理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等;延伸核心能力,主要包括心理平衡能力、团队管理能力、领导力、执行力等。

二、双创教育和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关系

(一)两者目标一致

双创理念的提出,旨在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在此理念下,高职人才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双创意识、双创能力的综合性人才,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主要是为适应我国社会企业人才的需求,培养多元化人才,从而促进我国企业的建设和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从教学目标上来看,两者是一致的。

(二)双创是高职教育的新要求

随着双创理念在高职教育中的深入,双创教育对高职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技能,同时还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积极探索意识和思维习惯,并引导学生逐渐养成一种创新创业的思维方式,让高职毕业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提高学生社会竞争力。

(三)提升高职学生自我价值

双创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从传统的知识技能教育逐渐演变为综合素质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双创教育中找到自身价值,通过双创教育提高自身竞争力,同时还能通过双创教育学习最新的企业管理知识和市场营销手段,无论学生创业还是就业,都能够很好地将理论教育和实践相结合,从而在工作中提升自我价值。

三、双创导向下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途径

(一)以双创教育为导向,调整教学目标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各高职院校在专业教育方向上越来越细化,随之开设的课程也越来越多。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普遍侧重于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忽视学生思维发展以及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在双创理念下,国务院和教育部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双创教育,其目的是希望通过双创教育促进学生和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摇篮,高职院校要站在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的角度调整教学目标,以双创教育为导向,培养具有双创精神和双创能力的人才,将双创教育融入职业教育中,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优化课程体系

1. 设置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

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走向社会和职场后,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理论知识,更需要具备岗位胜任能力以及职业核心能力。在双创导向下,高职院校还要注重学生职业核心教育,完善职业核心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升职业核心能力。首先,高职院校应全面认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开设以专业为主体的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教育课程;其次,高职院校要进行实地的市场调研,总结梳理各专业在社会中面向的工作岗位,并针对工作岗位提炼其职业核心能力;最后,要不断完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开设课程以专业为核心,同时加大工作岗位群体、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及核心职业能力分析力度。

2. 课程教学中渗透职业核心能力教育

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开设课程,在教学中渗透职业核心能力教育,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人才需求相结合,为学生日后走向社会和胜任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另一方面可以在教学课程中为学生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培养学生创新、创造性思维,更好地促进学生向高素质双创人才目标迈进。教学课程中渗透职业核心能力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理论知识渗透、模拟教学渗透和实践教学渗透。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职业核心能力渗透,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双创意识和提高学生双创能力的目的。

(三)以能力提升为基础,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1. 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树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下,人文教育渐入人心。高职教学过程也越来越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学习体验和思维发展。因此,在双创导向下,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各学科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更新教育理念,奠定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例如,翻转课堂、小组合作、情境教学等方式,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的开放模式,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又促使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和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

2. 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加强实践教育和指导

双创教育不仅是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更是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加强实践教育,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提前适应工作内容,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内化,同时通过实践不断的提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及交际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例如,高职院校建立和打造自己的实训基地,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实践。又如,建立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职教名师的作用,对学生的创业、就业活动进行针对性指导,辅助解决学生在创业、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逐渐提升学生创业自信心和职业核心能力。

3. 注重校企合作,践行教学做合一的理念

校企合作是学生实践教学最重要的途径,也是践行高职教育中教学做合一教学理念的重要方式。校企合作方式既为高职学生提供了边学习和边实践的机会和平台,又为企业提供了人才的定向培养。对于校方、企业和学生来说,都是合作和共赢的良好方式。

(四)以教学师资为保障,打造优质教师队伍

师资是高校教育和发展的必要保障,同时也是高职院校中双创教育和职业核心能力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有打造一支具有双创精神和双创能力的教师队伍,才有能力培养出具有双创意识、职业核心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1. 对外引才,构建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高职院校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顺应企业的发展潮流,积极聘请校外优秀创业人才、企业高管、企业能工巧匠等,定期到学校办讲座和授课,为学生传授创新创业知识、经验和理念,帮助学生解决创新创业中遇到的问题。

外聘专家、教授、能工巧匠的引入将为高职院校带来活力,同时为双创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利条件。

2. 对内培训,不断提升教师业务能力

对于高职院校的专职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其走出校园,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体验企业工作流程,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另一方面,鼓励教师牵头进行双创实践,开展产教融合学习和培训。

教师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学生双创能力的提升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实现了学生创新创业的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双创理念导向下,高职学生不仅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技能,更要注重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和提升。作为培养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高职院校,要从调整教学目标、优化教学体系、更新教学方式和打造师资队伍四个方面进行高职院校教学的创新和改革,践行双创教育理念,提升学生职业核心能力。

摘要:随着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的来临,双创教育已成为高职教育中的热门方向。双创教育下,高职院校在传授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本文立足于此,阐述双创的内涵,分析双创教育和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关系,探究双创导向下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双创教育,高职教育,职业核心能力

参考文献

[1] 周嫄.“双创”导向下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途径探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8, 38 (3) :154-155.

[2] 杨英.以信息化推动职业教育教学现代化的中国探索研究[D].徐州:江苏师范大学, 2018.

[3] 李沁蓉.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D].锦州:锦州医科大学, 2017.

[4] 张旭刚.高职“双创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的关联耦合探究[J].职业技术教育, 2017, 38 (13) :28-33.

[5] 舒卫征, 姚志英.创新创业导向下高校大学生的分类教育管理[J].普洱学院学报, 2019 (2) :106-108.

[6] 郭金龙, 龚绍波, 李银春.“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J].河北职业教育, 2019 (3) :20-24.

上一篇:人体寄生虫标本图库的建设及应用下一篇:辽河油田热采封隔器修复再利用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