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的途径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现阶段,高职数学教学质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教学创新环境较为良好的情形下,教学创新事宜的有利条件也相对较多[1]。但也要看到,整体教学中依然存在很多不足和问题,从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培养的角度看,很多难点性因素的制约性影响也不容小觑。很多高职教师在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培养上较为茫然,这也导致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培养变得越发困难。鉴于此,探寻出高职数学与教学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培养的有效路径十分必要。

一、高职数学教学中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培养概述

数学本身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课程,高职数学教学的动态过程也应当成为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培养的过程[2]。从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上来看,其一方面能够较好地驱动整体教学形式与内容的创新性提升,并带动整体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另一方面则可以较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特别是在一些理工科专业学生的教育教学中,数学知识的基础性地位十分重要。可以看出,高职数学教学中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培养的意义十分明显,但无论是教学层面对学生应用数学意识能力进行培养,还是达成相应的教学目标都不简单,教学层面很多因素的制约性影响也相对较高。对于高职学校,特别是高职数学教师而言,如何在教育教学层面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高职数学教学中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培养的难点

(一)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培养的受重视程度较低

虽然高职阶段数学教学中学生考试成绩并非绝对意义上的教学目标,但教学层面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培养状况依然较差,学生数学意识和能力培养在教学层面也并未得到足够关注[3]。很多高职数学教师并未对教学活动开展事宜进行有效规划,其自身对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培养的认识与重视程度也明显不足,这一状态下,常规教学活动的开展自然无法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培养等提供足够支持。很多高职学生本身的数学知识学习兴趣较为薄弱,在数学知识学习中,其自身也不愿意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究以及应用,这也在无形中增加了教学层面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培养的难度。很多高职学生学习习惯差,高职学校也将整体教育教学的侧重点放在了专业课教学中,这都导致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培养无法得到足够重视,进而形成与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培养的教学活动无法较好开展。

(二)教学方法单一性特征明显

可以对高职数学教学活动产生影响的因素较为多样,其中,教学方式方法选用的影响也较为明显,从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培养的角度看,教学方式方法较为单一也成为了一个难点性因素。首先,高职数学教学中的理念较为陈旧,缺乏具体教学目标的指引导致整体教学的盲目性特征较为明显;其次,固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机械式教学法被普遍沿用,教师机械性地进行知识的讲解,学生被动地进行知识学习的现象也十分常见。虽然高职数学教学层面的创新环境较好,可供选用的创新教学法较为多样,但教学中机械性教学法依然被沿用,教学创新性明显不足的问题也并未得到有效解决。高职数学教学实践活动开展经验表明,机械式教学法应用的情形下,教学层面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便相对较少,教师也无法将一般数学知识讲解的过程作为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培养的过程。更为严重的是,很多高职数学教师已对传统教学法产生了依赖性,其自身缺乏主动进行教学创新的积极性。这一状态下,虽然整体教学层面将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培养作为了基础目标,但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培养的效率十分缓慢。

(三)学生缺乏数学知识运用空间

高职数学教学中,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切实对所学知识进行应用,但整体教学中往往缺乏学生数学知识的运用空间,大多数学生也只是机械性地进行知识学习[4]。与初高中阶段数学学科知识学习不同的是,高职阶段数学学科知识学习往往缺乏大型考试予以检验,且教学中也没有足够数量的习题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记忆上的强化以及应用上的巩固。高职阶段的数学知识难度较之初高中阶段数学知识有了明显提升,很多高职学生的数学基础较为薄弱,且数学思维相对较差,这一状态下,高职数学教学中想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自然十分困难。加之教学层面缺乏学生数学知识应用的空间与机会,很多高职学生对数学知识也只是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这不仅导致整体教学层面显得毫无章法,同时也影响到了教学层面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课堂练习的缺失,以及数学知识应用层面的机会相对较少时,高职数学教师在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培养上会陷入到较为被动的状态之中。即便选用了较为新颖的创新教学法,缺乏对知识进行的实质性应用也会影响到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有效培养。

(四)学科教学同生活实际间的联系较为薄弱

学科教学同生活实际间的联系较为薄弱时,教学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培养也会受到很多制约性影响,因此,教学层面的生活化程度不足也成为了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培养的难点性因素。数学知识本身来源于生活,其可以被应用到具体生活问题的解决中。但学科教学中,鲜有教师能够将学科知识讲解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也使得很多高职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产生了错误的或带有明显局限性的认知。高职数学知识体系中存在很多重难点知识,这些知识不仅在讲解上十分困难,大多数数学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也无法较好地进行重难点知识理解、学习。教师长时间按照固定的节奏进行知识讲解,忽视了数学知识在生活实际及其他学科知识学习中的应用,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培养难度也会持续提升。对数学知识进行一个深入且全面的了解是知识应用的一个基础。在无法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数学知识讲解,且知识学习层面只局限于书本知识时,教学层面的固化特征也会不断增强,学生自身无法对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形成全面了解。久而久之,高职数学教学便无法成为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培养的有效媒介,且教育教学质量也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三、高职数学教学中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

(一)提升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

想要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进行有效培养,首先要给予教学中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培养足够重视,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建议高职学校借助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契机,将教学层面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作为基础教学目标,发挥出教学目标的指引性作用,在后续学科教学活动开展中向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培养的目标不断靠拢。从教师的层面看,需要对新时期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出现的新变化,以及教学层面如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形成一般性了解,并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将教学改革、创新等同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培养联系起来。从学生的层面看,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提升学生对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培养的认识与重视程度,这也可以确保教学层面进行的一些调整、优化可以得到学生的较好配合与参与。师生群体均能对应用数学与意识和能力培养形成较好认识,给予足够重视时,教学层面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目标达成压力可以得到有效缓解,即便教学层面存在着一些难点性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教师也可以进行有效应对和解决。

(二)注重教学方法的多元与创新

由于教学方式方法的选用会对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培养产生直接影响,教师也要将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多元等同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培养联系在一起[5]。例如,在进行函数相关知识学习时,教师要避免机械性地进行函数知识的讲解,特别是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具体教学情景的做法,将情景教学法引入到学科教学中。通过创设A、B集合这样的情景,引入函数思想,对函数的基本含义、映射、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等知识进行讲解,学生对于函数知识的认识程度能够明显加深,学科知识掌握与学习状况较为良好也有利于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除了进行情景教学法的应用外,高职数学教师也可在教学中进行多媒体教学法的应用,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学科知识的动态讲解,让学生能够从视觉、听觉多角度进行知识的深入学习。伴随着教学层面的创新性不断提升,教师在一般学科知识讲解,及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培养上都能有很多现实性选择,教师也可积累很多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培养的经验。长此以往发展下去,教学层面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也可以得到更好的培养。

(三)融合微课思想创设数学知识应用空间

数学知识本身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知识,教学中不仅要帮助学生较好掌握与学习数学知识,同时也要让学生能较好地进行学科知识应用。从教学层面看,高职教师应当融合微课思想,为学生进行数学知识应用创设更为广阔的空间,将数学知识学习与应用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例如,在进行圆的方程相关知识讲解时,教师可预先搜集微课资源进行重点知识讲解,并在教学中将课堂最后十分钟时间作为微课时间,着重进行参数方程以及直线和圆的关系等重点知识讲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当围绕着巩固学生对学科重点知识的认识,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和提升这一目标,布置一些具体的习题,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抑或是其他途径进行习题解答,这也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应用的一个具体过程。特别是在每个单元的知识学习后,教师应当通过专项的知识应用活动开展,同学生一起进行数学知识的应用,这种做法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应用机会。将习题解答及专项的知识应用活动作为教学中的基础构成后,很多学生也可以养成对数学知识进行应用的良好习惯,这自然可有效缓解教学中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的压力,促进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的不断提升。

(四)生活化教学视角下开展学科教学活动

由于数学知识同生活实际间联系较为紧密,教学活动开展的生活化程度也要得到一定程度提升。因此,生活化教学视角下开展学科教学活动,将学科知识讲解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较为可行,这也能为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的提升提供很大帮助。例如,在进行两个平面相互关系的讲解中,教师可将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等同建筑领域内墙面与地面关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认识到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基础上,更为直观地进行数学知识的掌握与学习。此外,教师也可以结合房屋建造抑或是装修等生活案例进行二面角知识的演示,将学科知识作为解读生活现象的媒介,并借助生活现象进行数学学科知识的讲解。生活化教学程度不断加深的情形下,学生在知识学习上的兴趣往往也可得到较好提升。而从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培养的角度看,生活化教学可以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应用进行较好启发。即便很多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但生活化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其数学思维,数学思维较好形成后,教师在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培养上便可以掌握更多主动权。

四、结语

高职数学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发起者和驱动者,不仅要将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培养作为基础教学目标,同时也要围绕着这一教学目标,在教学理念、模式到方式方法选用层面进行积极调整。值得注意的是,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培养这一目标无法在短时间内达成,高职数学教师也要将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培养作为常态化工作坚持下去,避免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培养最终流于形式。

摘要:职业教育阶段,数学学科教学的基础性地位较为明显,但由于应试压力明显降低,高职数学整体教学的受重视程度较低,教学层面也存在诸多的不足。通过对部分高职学校数学教学状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状况并不良好,教学层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也成为了学生应用数学与意识和能力培养的难点性因素。本文将对高职数学教学中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培养的难点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高职,数学,应用

参考文献

[1] 左朝富.如何培养高职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J].考试周刊,2017(10):74-74.

[2] 朱超武.高校高职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研究和实践[J].才智,2018(24):154-156.

[3] 韩冰冰.以数学建模促进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17(6):75-76.

[4] 刘荣花.培养高职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重要性和基本途径[J].现代职业教育,2017(34):196-197.

[5] 刘秀连.对高职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56-57.

上一篇:实验室化学试剂安全管理的强化与提升下一篇:中国保健品行业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