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科类专业高职学生通用能力培养探究

2022-11-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职商科专业学生通用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一直都是我国高职院校教学改革过程中探讨的重要话题。重理论轻实践是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普遍现状,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普遍存在综合能力水平较低、个人能力结构不协调等问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市场需求要求的能力具有一定差距,不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因此高职商科专业学生通用能力培养问题是目前各大高职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实地调研,对高职商科类学生通用能力培养的相关课程授课教师、第二课堂指导教师及学生进行访谈,并与国外通用能力培养载体进行比较,总结我国高职商科类学生所需培养的八大通用能力。

一、商科类高职学生所需培养的八大通用能力

(一)经济眼光与经济意识

作为商科类专业学生,应该具备以经济眼光观察日常生活,分析探究日常经济现象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以正确的价值观和经济意识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通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从总体上熟悉了解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环境,在学生的内心深处植入树立正确的市场经济意识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如何分辨正确的市场经济意识的方式方法。通过系统观察或者实地调研,让学生在真正的市场中体验不同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采用的不同经营策略,从而培养学生独特的经济眼光与经济意识,这种深入内心的眼光和意识将使学生的一生都受用。

(二)人际沟通能力

通过对目前关于沟通能力的文献进行研究总结发现,表达能力、争辩能力、倾听能力和设计能力都包含在沟通能力体系中,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个人沟通能力的强弱上,沟通能力的大小其实是一个人知识、能力和品德的综合体现。沟通主体、沟通客体、沟通介体、沟通环境和沟通渠道是一个完整的沟通过程中所包含的五大要素。我们通常会认为一个人能说会道即是很强的沟通能力,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认知,一个人从穿衣打扮到言行举止等一切行为的综合体现才是我们认定的沟通能力。能够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通过合理的途径向他人进行展示并能给对方留下较为深刻印象才是一个人具备良好沟通能力的具体体现。而这种“我最棒”“我能行”也正是高职院校商科类专业学生特别是高职类商科学生目前比较欠缺的能力之一。

(三)团队协作能力

所谓团队协作能力,是指建立在团队的基础之上,发挥团队精神、互补互助以达到团队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对于团队的成员来说,不仅要有个人能力,更需要有在不同的位置上各尽所能、与其他成员协调合作的能力。商科类的任何一个专业都非常讲究团队协作,而没有任何一门课程中是系统学习如何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的,这就需要我们开展第二课堂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文案创作能力

作为商科类专业的学生,无时无刻不与文案打交道,只要与市场有关的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一个精心策划的文案,也是打开市场最为关键的开端。一次好的文案创作可以在市场当中一炮打响,而文案创作是高职类学生的弱势所在,应而在商科类高职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文案创作能力。

(五)信息收集处理能力

信息能力是对各种信息技术的理解和活用的能力,即对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传递的理解和活用能力。信息能力是一种基本的信息素养,它是一种在技术层面、操作层面和能力层面上的素养。是个体在主动选择和运用信息及信息手段的基本素质。现在是互联网爆炸的时代,如何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而每天跟市场经济打交道的商科类学生更需要熟练灵活的掌握信息收集处理能力。

(六)活动策划能力

策划即筹划、谋划、设计。策划能力指的是策划人员根据活动目标要求,分析现有条件,进行谋划、设计与确定最佳活动方案的能力。活动策划能力主要包括思考的能力、调研的能力、谋划创新的能力、把控预见的能力。在培养商科类学生活动策划能力时应特别注意培养活动策划的创新思路、对资源进行迅速整合、具有开放式发散性的思维。

(七)自我规划能力

高职类专业学生一般自律性都比较的弱,对自己的前景及约束能力一般都不是非常的清楚。而个人自我规划能力是如此的重要,这项能力直接关系到个人未来的道路走向,五年时间会让人与人之间发生天渊之别,最忌讳的则是想得太多而无实际行动,因此,自我规划能力的培养对于商科类学生尤为重要。

(八)耐劳耐挫能力

人生之路布满荆棘,从古至今,我们都是在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的过程中不断前进不断成长的,因此没有任何一个人的人生之路是一帆风顺的,我们都是在克服困难然后继续前进克服挫折继续前行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但目前大学生因为挫折或困难而抑郁甚至自杀的现象越来越多,这从侧面反映出一个比较广泛的社会问题:当代大学生耐挫能力在面对各种压力时显得异常的脆弱渺小。另一个方面是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换工作频率较高,毕业生在挑选工作时倾向于较为不辛苦的工作,稍有加班或者上班较为辛苦便以各种理论辞职跳槽,从这也看出目前高职院校甚至是本科院校学生的耐劳耐挫能力较弱,因此,急需培养大学生特别是高职类学生的耐劳耐挫的能力。

二、商科类高职学生八大通用能力培养途径

(一)加快教学方法改革,大力推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加强通识教育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改变过去纯理论灌输式的枯燥教学方式,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做到产学教融合发展,以企业的需求制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体系。以商科学生经济意识培养为例,增加学生对市场经济活动的实际体验,可以组织学生户外团体活动,让学生通过大量观察法或者亲身体验,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在实际市场经济活动中找出问题、发现问题,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而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自主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较为自主的经济意识。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教学课堂

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包括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重要延续和伸展,对高职商科类学生的通用能力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第二课堂教学活动较为灵活、形式多样、教学内容较为丰富,在很大程度上颇受高职学生的欢迎,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通过以教研室为单位,针对不同阶段学生培养不同的通用能力,通过不定期的组织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寓教于乐,在简单教学及活动过程中让学生通过不同程度的参与学到掌握八大通用能力。

(三)积极参加各种省赛、国赛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参加过各种省赛、国赛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动作能力要强于没有参加过任何比赛的学生,目前我国各种高职院校的职业技能大赛大多以团队赛的形式出现,这是培养学生沟通能力、策划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耐劳耐挫等通用能力的绝佳机会。现在很多企业在进行校园招聘时越来越重视应聘者的通用能力的考核,特别是团队协作能力,大部分的企业项目都需要团队的力量。因此各高职院校应从各个方面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从大赛中收获宝贵的经验。

三、结束语

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教育,其教育理论的完善对于推动高等教育理论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现阶段我们高职院校学生通用能力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分析出通用能力的基础价值取向,同时结合我们高职商科类学生通用能力的特殊性,构建我们高职商科类学生的八大通用能力,丰富高职教育的教育理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创新了高职教育学生能力培养模式。

摘要:国外学者对于通用能力的研究起步较早并取得了较成熟的培养模式。我们国家对于通用能力的研究大概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特别是对高职院校学生通用能力特别是商科类学生通用能力的理论体系尚在探索阶段。通过分析出商科类高职学生的八大通用能力,同时结合我国高职商科类学生通用能力的特殊性,构建我国高职商科类学生通用能力的内容分析框架。

关键词:高职,通用能力,商科

参考文献

[1] 高元崇.培养适应当前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等商科人才[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 (4) :231-233.

[2] 孙晓莹.高等商科院校的定位与发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8 (9) :37-39.

[3] 冯晓光.WTO呼唤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J].教育发展研究, 2002 (3) :41-43.

[4] 吴维宁.过程性评价的理念与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 2006 (6) :18-22.

[5] 乔刚.高等职业院校通用能力教育认识悖论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08 (24) :16-18.

上一篇: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的有效办法下一篇:加强岩土工程设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