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工作视域下的大学生“拖延症”问题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拖延症”当下已成为困扰人们生活的一种常见现象,其概念本身包含了难以达到目标的含义,以及即使最终实现了目标但却经历了很多的痛苦挣扎。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拖延症”的现象也较为多见,有些大学生还会因为拖延难以完成学业任务而产生焦虑,甚至影响到就业、择偶等重要的人生转折。由此,我们有必要针对大学生拖延行为进行切合实际的研究。

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其是通过团体的互动、互助促使互相影响的产生,并以小组的形式开展一系列有目的的活动,进而帮助小组成员有效解决其所遇到的问题,以期实现小组目标。对于大学生“拖延症”的问题,小组工作者亦可运用相关的专业方法组建小组,并引导小组成员关注自身的拖延问题,进而通过小组活动帮助成员摆脱拖延的困扰,使其获得自我提升。

一、当代大学生常见的拖延现象及成因

将“拖延症”分开理解,那么“拖”指的是推脱、拖拉,“延”则指的是延长、延续,因为不断的推脱、逃避而使得完成任务的时间延长,就是“拖延”。拖延显然是一种不良的态度,其往往意味着是自我调节的失败,也是个体在知道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依然不努力弥补反而选择推脱的行为,其最终的结果常常是不仅不能按时完成任务,还会极大地降低工作效率,有时甚至还能影响到个体的人际关系,导致生活质量下降,自身也陷入焦虑。大学生的“拖延”表现一般多集中于完成学业,像是很多大学生经常会在考前才开始突击要学习的内容,把原本应该几个月持续做的事情一直拖到仅剩一周才开始行动,这些无疑都是“拖延症”的体现。那些习惯拖延的大学生往往在“明天再做”或者“以后再做”的自我暗示不断错失进步的时机,自信心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消减,乃至生活态度发生改变。据报道,“拖延症群体”中大学生占比最多,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高度重视。拖延虽然看起来是个不太起眼的习惯,但形成拖延的原因却有很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一是与所做的事情有关,但任务太难,很多人就会选择“避重就轻”;显然,相较于知难而上,知难而退明显更为简单易行。二是与自身情况有关,有些大学生会由于缺乏兴趣或是担心结果不好而迟迟不去完成任务,而当许多任务一涌而来时,又往往表现出手足无措,这就是负面情绪引发的拖延。三是和所处环境有关,当前的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生活环境较之以往都有很大不同;像是生活条件更加优越,而且社交网络的广泛还让一些大学生迷上了虚拟的网络世界,继而自控力不断减弱,这也容易导致拖延行为。

二、当代大学生战胜“拖延症”的必要性

(一)对个人发展而言

拖延不仅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也同样会影响其生活状态,使大学生一直把关于自身发展的想法亦或是学习计划局限在自己的大脑中,而无法将其落到实处。一旦拖延导致应该完成的任务没有按时完成,大学生的内心还会产生焦虑和罪恶感,严重的还会引发一系列心理疾病,继而在自责的过程中否定自己,产生对生活消极的态度。大学生活本应是积极愉悦的,如果因为拖延而致使一事无成,不仅会给大学生造成身心伤害,还会进一步波及其家庭乃至社会。

(二)对国家发展而言

当代大学生还承载着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其今日的努力与日后对祖国的贡献是成正比的。如果大学生在学校对待生活和学习一直持拖延的态度,那么势必影响今后的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从长远来看,国家的高等人才培养质量也会因此不断下降。

三、小组工作何以介入大学生“拖延症”问题

小组工作在介入大学生群体“拖延症”问题上有着很大的优势,因其是在专业社会工作者的组织下所开展的以“助人自助”为目标的活动,小组成员能够在活动中改变不良的行为和思想,获得成长。在小组中,小组成员往往都有着类似的经历,彼此间也容易产生共同的话题,而这样的环境就容易使小组成员产生归属感。此外,当一个人的行为或是认知得到肯定的评价后,还能在群体中表现出示范作用,对促进其他组员解决问题大有裨益。

(一)小组工作介入大学生“拖延症”的理论基础

认知行为理论主张通过改变思维或信念来改变不良行为,强调发挥认知、情绪、行为三者的协调作用。当前的一些大学生对于“拖延症”的危害认知较为缺乏,只是觉得拖延会给自己造成一些麻烦,并没有什么大碍,从而选择“继续拖延”,这其实是一种非理性的思维,而这种不合理的信念会让这些学生继续拖延的行为。由此,社会工作者在带领“拖延症”小组时,要注重使大学生对这一问题的影响有充分了解,对以往不合理的认知做出改变,重新构建正确的认知;只有当大学生认识到改变拖延态度和行为的重要性,才能在此基础上对自己做出严格要求,修正不良的行为,改变拖延的习惯。

(二)小组工作介入大学生“拖延症”的常用模式

交互模式下的小组成员间往往有着共同的目标,可以在互助的系统中不断获得发展。对于有“拖延症”的大学生而言,其目标就是改变自己的拖延行为;其可以在小组中共同讨论,互相激励,而且每位组员的关系都是平等互助的。在活动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是中介者和协调者,其应针对具体的“拖延症”表现和程度设计活动方案,为引导大学生战胜“拖延症”而努力。行为修正模式注重“行为的修正”,指的是通过小组活动使小组成员将一些不良行为进行修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组员的偏差行为并辅助他们学习新的行为。拖延行为是一种亟待矫正的消极行为,在小组中帮助大学生修正拖延的行为,其不仅对个人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对整个小组目标的实现都有着深刻的意义。

四、小组工作介入大学生“拖延症”问题的具体方式

(一)从认知方面介入

认知和行为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认知是行为的前提。在小组成员相互了解之后,社会工作者可以让他们聚集在一起,并展示一些有关“拖延症”危害的影视资料,并且在观看完毕后让组员开展“你我的拖延症”主题探讨交流会,让他们在分享自己的拖延事例后,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也就是在今后如何改变拖延行为。这个活动不仅能使小组中的成员对拖延有新的认识,还能够使其在聆听他人的分享中进一步全面了解拖延的危害。

(二)从行为方面介入

社会工作者可以给小组成员发放一张卡片,让他们把每天的作业写在上面并在完成任务后打上对勾,此外还要自行寻找一位监督者来监督自己的行为,而后在小组下一次组织活动时进行分享。社会工作者可以根据组员完成任务的多少做出评价,对积极完成任务的组员给予奖励,而对完成任务较少的组员进行小小的惩罚。这种方式基于行为强化理论,可以用来训练组员养成不拖延的习惯。

(三)从环境方面介入

生态系统理论论述了个人和环境的关系,指出个人和环境是统一的系统,人与环境相互作用。

在小组活动中,社会工作者可以在总结上次活动的经验后让组员也参与分享感受,鼓励组员诉说自己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去完成任务的,其效果如何。通过这样一个环节下使他们意识到环境与个人交互的关系,懂得选择良好环境的重要性。

五、个体战胜“拖延症”的参考性建议

如前所述,克服“拖延症”对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小组工作的方式对于集中帮助大学生改善拖延问题也是切实可行的;但是,若想使小组成员彼此之间形成合力,更好地实现小组目标,还需要每个组员个体的努力。从个体角度来说,可以参考以下建议进行改善。首先是建立目标。在前述的小组活动中,要求每个人在分享自己的拖延事例后给自己定一个目标。这是因为面对“拖延症”,首先要有一个具体可执行的目标,才能有章可循,继而按照每日完成一个小目标的方式循序渐进。这里还需要注意要结合现实适当降低预期的目标,不能过度追求完美;可以把比较重要或难度较大的任务先划分出来,从易入手,由浅入深,避免习得无助、适得其反。其次是自我暗示。研究表明,如果个体有一个正确的认知,那么对行为的改变就会产生积极的影响,“皮格马利翁”效应就是一例,其通过实验指出他人的评价会直接影响被试的行为。有鉴于此,大学生个体要注意积极鼓励自己,要秉持一个自己能够及时完成任务的信念,从而在精神鼓舞下不断前进。最后是自我控制。组员个体应该首先明确自己一天的具体任务,而后能够根据任务分配并管理自己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因为克服“拖延症”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困难乃至重返“舒适圈”的诱惑,所以大学生只有增强自控力,才能拒绝这些诱惑,不把时间花在无用的事情上,最终战胜“拖延症”。

摘要:“拖延症”是指因为不断的推脱、逃避而使得完成任务的时间延长, 其显然是一种不良态度。当代大学生的“拖延症”现象也较为多见, 有些大学生还会因为拖延难以完成学业任务而产生焦虑, 甚至影响到就业、择偶等重要的人生转折。对于这一问题, 小组工作者可运用专业的方法组建小组, 引导小组成员关注自身的拖延问题, 进而通过小组活动帮助成员摆脱拖延症的困扰, 使其获得自我提升。

关键词:拖延症,大学生,小组工作

参考文献

[1] 袁吉坤.大学生拖延症的小组工作介入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 2018.

[2] 陈雪婷.拖延的改变——小组工作介入大学生时间管理探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7.

[3] 任楠.认知——行为疗法在大学生学业拖延团体辅导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 2018 (5) :97-98.

上一篇:一步法制备SnO2/氧化石墨复合薄膜及其光电性能研究下一篇:三维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