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逝春》有感

2024-06-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读《逝春》有感(精选13篇)

读《逝春》有感 篇1

纵使再充实,再无忧的校园生活,也将会有一天被消耗殆尽,正如再唯美再动听的乐声一样,终会有曲终人散的那么一刻。

也许,正值青春的我,无视年少,激动,感性。纵然,青春终会有逝去的那么一天。也许,待到那一天时,我才开始明白文中女主角郑薇的选择是正确的。男主角陈孝正虽说,先爱自己才能爱别人,只有自己拥有了才能与别人分享你的所有。

但是,时间不能,等待永远是最可怕的事情,而用自己的青春换做你我之间约定的筹码,是他空中所讲出的爱吗,不得而知,人去楼空的时空交错,冷却的淡香茉莉,伴着清幽凉风习习而掠动淡蓝色的幔,试问君有几许青春?

岁月的流逝里可以冲走许多你曾经认为最重要和那些自怜自惜的所有,抑或,有那么一些人会坚守她那份沉重的爱直至心脏停止跳动的那一刻。

读《逝春》有感 篇2

看的多了, 不免对一些画家慢慢有了另一种新的认识。这有点像交朋友, 相处的时间长了, 一些客套、俗礼的东西就慢慢淡化。如果再能体会到一些人所难见的细微妙处, 就更能感受到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之所以不凡, 之所以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绝对不是偶然性因素造成的。

对保罗·高更 (Paul Gauguin, 1848—1903) 的再认识, 亦是如此。只有真正面对他的作品时, 才能深刻地体会到画布上表现出的强烈悲剧性色彩以及对天堂乐土的人类家园的向往与追求。巨大的叶子上金黄与绿色的斑点;相同的底色上同一平面上的轮廓;深红色的沙土;橘黄色的天空———一切都在此时定格了。在第一刻就能以自己非凡的真诚和空前绝后的质朴打动人。这是什么?是被遗忘的儿时的童话、或是重新寻找天堂的传说、抑或关于天堂传说的神话……?而所有的这些感受, 如果不是数次接近原作, 反复揣摩, 用心体会, 单凭缩印到画册上的那些偏色跑调的图片, 是绝对难以体会得到的。陈丹青就一直主张, 年轻人如果有条件, 无论是靠自己的积累还是依家庭的资助, 都应该尽早的出去看看, 到欧美的博物馆中, 真正的领略一下大师的风采。

高更的生平是小说家的绝妙素材。与家庭乃至社会的决裂;市民中的革新家的悲剧;流亡远方的岛屿;与另外一个悲剧性人物文森特·梵高 (Vincent Van Gogh) 的超乎寻常的友谊和决裂;在获得世界的赞扬与荣誉前夕默默死去。一生的艰难与荣耀, 似乎都基于他所具有的狂野的西班牙人的基因和原始秘鲁人的血液之中, 正是这些矛盾的性格, 才造就了他作品中鲜活的个性特征。

高更是一个很少为人理解的孤独者。终生奋斗不息, 为了坚持自己的理想和创作主张, 曾先后几次毅然离开巴黎, 前往太平洋上的小岛。生活在近乎与世隔绝的岛国, 为用颜料来表现他的艺术本质的观念而斗争。他的这些观念植根于西方绘画的伟大传统之中, 又吸收了大洋洲岛国土著居民岩画艺术中的有益成分, 并深受东方艺术尤其是日本浮世绘的启发和感染, 以极大的热情真诚地描绘了远岛上的土著民族及其生活。他早期作品追求形式的简化和色彩的装饰效果, 但还没有摆脱印象派的手法。后来多次到法国布列塔尼的古老村庄进行创作, 对当地的风土人情、民间版画及东方绘画的风格感到兴趣, 遂逐渐放弃原来的写实画法, 形成了独具风格特色的个人绘画面貌。作品大胆地用明朗的色块与线的组合, 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和装饰效果。

还是让现藏于冬宫博物馆的这些作品来说话吧!

《海岸边的女人》这幅画由远及近, 以浅淡的蓝紫色配以橘红的色块表现背景的沙滩和海面, 用一种微弱、平和的对比关系, 营造了平面中无忧无虑的自由感受。橄榄绿的长裙和妇女们棕色的肌肤, 穿插在背景色块之中, 运用近乎垂直的色块的构成, 恰恰衬托出了远岛居民们质朴、直爽的性格特征。尤其是画面左侧, 那个臂挎水果篮的妇女, 直愣愣的站着, 以略带惊奇的目光, 回过头看着那个给小孩喂奶的妇女。第三个则轻松地站立着, 继续着她们平静的谈话。远方的人影也是照旧进行着自己的事情, 互不搅扰、悠然自得。整个画面的气氛非常宁静和含蓄, 人物动作、表情都很深沉, 有难以捉摸的魅力。

《拿果实的姑娘》中, 赤色的沙地、令人激动的金色阳光的斑点、简陋的茅舍、姑娘健美的裸体和稚拙的眼神, 再加上中景里两个席地而坐的女孩子那纯净、无邪的眼神、深色的树叶, 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浪漫, 透出些许耐人寻味的神秘气息。

《塔希提风景》中的红色的树叶和女人的精巧的轮廓、宁静的羊群、画中人物看似若无其事、游离不定的目光, 实际上却暗示着无尽的遐想和耐人寻味的深邃含义。单纯的平面性表现手法, 通过高纯度色彩的巧妙对比, 描绘出了如梦幻般的诗意境界。充分展示了颇具东方艺术韵味的单纯之美和装饰性魅力。

《摘果实的男人》、《向日葵》、《谈话》、《塔希提的田园生活》《偶像》等等这些油画, 无不充斥着金黄色的、浅蓝色的、绿色的———真实的远方岛屿的故事。使观者能真切地感受到远岛居民无尽的爱、质朴的生活方式和平和的精神状态。而有些作品中还能明显地看到与圣经故事有所关联, 如《婴儿》一画中描绘的情节, 很明显与基督诞生的传说很相似。但更多的还是表现当地居民的现实生活, 以古代宗教故事的题材为载体, 着重强调了远岛居民与当时欧洲大陆文明的显著差别。高更在画完了《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以后说过这样的一段话:“这里有多少我在种种可怕的环境中所体验过的悲伤之情, 这里我的眼睛看得多么真切而且未经校正, 以致一切轻率仓促的痕迹荡然无存, 它们看见的就是生活本身……整整一个月, 我一直处在一种难以形容的癫狂状态之中, 昼夜不停地画着这幅画……尽管它有中间调子, 但整个风景完全是稳定的蓝色和韦罗内塞式的绿色。所有的裸体都以鲜艳的橙黄色突出在风景前面。”这分明是在给我们讲述着他所向往的单纯、宁静、和谐的天堂传说的人生理想和理想破灭后孤独、矛盾的内心感受。

高更的油画色彩明度极高。他试图以明亮的色彩来加深大自然给我们的印象。迫使我们看到的所有一切都是过于亮丽, 过于动听, 是的, 过于响亮。可以想见, 高更的画笔轻快地在画布上来回游弋, 轻轻的触感描绘出他那朴实、真挚的内心感受, 得心应手, 表里如一。1893年, 在巴黎举办的高更画展的序言里, 有这样一句话:“艺术家前往那里, 不是为了用新的题材来使自己的心灵复苏……他不屑于被我们的世俗眼光、偏见和在艺术与生活方面的条条框框, 以及我们的只知道模仿的习惯, 还有令人窒息的风景画。他想找寻自己的圣殿和前行的道路。这也说明了他为什么去到远方, 为的是忘记我们。”

高更本人其实和许多现代艺术家一样, 在给我们讲述有关色彩和阴影间的音乐般的画面, 讲述神话般的和弦。其中蕴含着类似音乐的旋律, 旋律中又容纳了喜悦、灾难、悲伤与希望等等情感的因素。使人不时地联想起色彩斑斓的波斯挂毯;布列塔尼的彩色玻璃画和中世纪教堂里的壁画, 无不笼罩着神性的伟岸光辉。通过这些画作, 高更把他那付诸毕生心血, 追寻得到的天堂乐土的神话, 毫不吝惜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参考文献

[1]美术丛译.1980 (2) .

读《菜汤》有感 篇3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很简单,但它给予人们的启示还未结束。要是女财主还活着的话,也许至今仍不会明白塔齐娜的话。因为毕竟她是女财主,不是塔齐娜,不是和塔齐娜一样的穷人。对她来说,盐——是微不足道的。她有钱,要多少就能有多少。这样廉价的物品不值得去珍惜。看看现实生活中,“女财主”似乎越来越多。在学校学习的我们,由于学习机会来得太易而不予以重视,有的人反而感觉读书是在害自己,不是好事情。这样的想法和做法对于父母和没有学习机会的同龄人是那样的不可理喻,那样的无法理解。父母会说:“你们为什么不认真学呢!当初……”没有学习机会的同龄人会问:“他们为什么不学呢,要换成我的话,我一定会……”

女财主永远不会明白塔齐娜的感受,毕竟她不是穷人。对于塔齐娜来说——盐,真的是太奢侈了,太重要了。瓦夏的离去,难道不是为了能换来那“微不足道”的盐吗?她因失去儿子而痛心。但瓦夏毕竟已经离开了她。现实是残酷的,现实又是真实的。面对冷冷的菜汤,盐并没错,所以她还得喝下它。感受那淡淡的咸味,也只能在这淡淡的咸味中去找回失去的孩子。

现实生活中,像塔齐娜那样相似遭遇的人还很多。贫困地区的孩子,把求学看成一件多么遥不可及而奢侈的事啊!他们拼命地勤工俭学,想方设法地向着目标努力,放牧、劈柴、劳作……无一不是想换回那一点点的“盐”,那是如此的珍贵。

我们希望已尝到了那菜汤的人别埋怨它的咸或淡,那样的机会来得并不是很容易;也希望尚未尝到菜汤的人不要放弃,生活有许许多多不得意需要你努力跨过。

读《逝春》有感 篇4

宋朝诗人卢梅坡的《雪梅》诗写道:“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梅雪争春,究竟哪个美?其实是无法加以评论的。纷纷扬扬、自天而降的雪是那样洁白无瑕,“凌寒独自开”的梅却给人以淡雅的清香,它们以各自的特长共同装点了冬季的大自然。世界上各种事物都是这样,从不同的角度看,各有所长,又各有其短,唯有互相取长补短,才会相得益彰,各显千秋,长处和短处每个人都有,关键在于如何看待。有人以自己的长处自诩,而对别人的短处加以嘲笑,结果既害了自己又害了别人。长处是我们应该加以发扬的,却不可以骄傲;短处是我们应该加以克服的,却不可有意掩饰。我们的学习也如此,同学之间只有取长补短,才能不断进步。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猴子和大象都想吃到河对岸树上的果子。猴子苦于无法过河,大象则苦于无法摘果。双方协商后想出了个办法:大象驮猴子过河,过河后,猴子上树摘果。结果它们都吃到了果子。这就是彼此取长补短、密切合作所取得的效益。丹麦天文学者第谷有出色的观察能力,他花了很长时间观测行星的位置,遗憾的是他不擅长理论研究,结果得出了许多错误的结论。后来,第谷请了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做助手,开普勒观察技术不如第谷,但很有理论研究才华。结果开普勒在第谷精密观察的基础上,通过自己深刻的理论研究,终于发明了行星运动的三定律。显然,离开了开普勒,第谷的观察材料或许派不上用场;离开了第谷,开普勒也不会有这样伟大的发现。正是这两位学者结合在一起,互相取长补短,才在天文学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猴子和大象的结合吃到了树上的果子,两位学者的结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梅和雪的结合构成了冬令美景。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只有善于取人之长补已之短,才能使我们不断进步,并取得更大的成绩。

读《小马过河》有感

http:///1031/ 作文频道 2005-5-27 9:06:48

小马要过河,不知深浅,问牛大伯,牛大伯说水浅,能趟过去。可在一旁的松鼠告诉它,水很深,不能过。小马没了主意,它的妈妈让它多想想,试一试。于是小马按着妈妈的话终于过了河。

由此,我不禁联想到“实践”这两个字。相传古代英国把西红柿只作为观察植物,谁也不敢试着吃一吃,认为有巨毒。终于有位画家鼓起勇气吃了一个西红柿,他没有

被毒死,反而第一个尝到了西红柿那甘甜的滋味。我想,谁都怕死,而那位画家为了真理的验证,勇于实践,为人类的食物中增添了一样新的食物。他吃的那个西红柿一定比我们吃的任何一个都甜。而实践不是盲目的,它必须要靠理论的指导。实践也不应是被别人所左右的,要靠自己的头脑和勇气。正如那匹小马,如果它一味听信牛大伯的话就会马上下河,如果它一味听信松鼠的话就永远过不了河。它只有借鉴前二者的话并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判断,才能顺利并且成功地渡过河。所以说,实践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实践是人类向前发展的必经之路,有时候实践是要经过上百次甚至上千次的失败才能达到目的的。我们伟大的党在中国最黑暗的时候没有向帝国主义屈服,没有被民族资本工业所诱惑而毅然地走上了社会主义这条很少有人走过的道路,靠着自己的实践,经过一步步的摸索与奋斗,终于建立了新中国。当今又在分析了当前形势与本国特点的前提下,没有被外来思潮所干扰与困惑,毅然走上了改革开放这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之路。我相信,靠不断的实践必能取得成功。

读《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有感 篇5

曾经夜夜憧憬的大学梦如今已经实现。但在大学里,并没有当初想象中的那份欣喜,我们开始迷茫,开始颓废,开始堕落。因为我们不知道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大学究竟和高中除了知识更难,学校更大,老师学历更高以外还有什么区别?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

大学是我们从学校踏入社会的跳板,社会上的招聘单位是用人才的地方而非培养人才的地方。在踏入社会之前,我们就要把自己的能力提升到最高,这时,能力的提升有多方面的,学习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科技创新的能力,社会需要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于是使很多人想到了兼职,既赚钱又锻炼能力。然而为打工而打工,最终可能一无所获。首先在打工之前,明白自己的身份是学生而不是打工者,如果做大量的兼职工作而荒废学业那就成了兼职学生,那上大学和不上大学没什么区别了。另外,做兼职工作的目的是锻炼自己的能力而不是赚钱,有所选择地做兼职才有用。既然大学以提升能力为主,那我们在学习时就应该重点学习系统分析的能力,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记住更多的学术观点,否则,大学生活就只是在更大的高中校园里学习而已。大学学子被称为国家的栋梁,社会改革的先锋,民族振兴的希望不仅仅是他们的知识有多渊博,文化水平有多高,而是他们能够对某问题深入分析,究其本质,并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

对于每个大学生来说,走出校门以后面对的不只是一份工作,而是整个纷繁复杂的社会。如果说社会上的机遇是鱼,那我们在大学里的过程就是在织网,虽然网鱼可能只用一个网眼,但在捕鱼之前,我们不能确定这只鱼究竟会被哪个网眼捕到。图书馆确实是一个不错的“织网胜地”,这里虽不是天文地理,样样都全,但这里的书足够我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受益匪浅了。所以,上大学一定要把图书馆这一资源利用好。尽可能地多读书,读好书。大学还有两个普遍的现象:考研,谈恋爱。

随着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对人才要求愈来愈高,这使很多本科生决定考研,于是掀起了一股“考研风”。不得不承认,有一部分人通过考研,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得到了更好的工作,但也有一些人虽然考上了研,却成了“烟酒生”,毕业后仍然找不到工作,薪水甚至不如本科生,专科生,还有一些人成了“考研专业户”实在可悲可叹!所以在考研的时候,应仔细度量自身的情况,坚定考研的决心,再去考研,切不可盲目跟风,那样最终受伤害,受损失的只能是自己。大学的课余时间很多,一但无事可干就容易寂寞空虚,于是很多人想利用爱情来填补心灵的这份空虚。但爱情并非是寂寞的产物,因为寂寞去恋爱,那样得到的除了伤痕累累的心以外,再没有什么了。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手难牵。面对爱情,我们能做到只有等待,并做好爱情以外的事情。或许我们已经有了这样一份爱情,此时,我们就要好好经营这份爱,协调好它与学业,朋友之间的关系,因为大学因丰富多彩而更有意义!

读《简·爱》有感 篇6

一.对待家庭的态度

读者在读《简·爱》这部作品时, 难免会产生这样的疑问:简·爱是一个勇于追求真爱、敢说敢做的女性, 那面对自己深深爱着的罗切斯特, 她为什么不和罗一起远走高飞呢?为什么不劝说罗切斯特冲破封建伦理以及教义的束缚, 勇敢地和自己的疯妻离婚呢?我们要从《简·爱》中去习读作者意图。简·爱有着自己的家庭婚姻观念, 作者也并不是全盘否定基督教思想, 而是对其中男女不平等、歧视社会弱势群体等人为的错误思想进行无情的批判。当简·爱和罗切斯特走进结婚教堂时, 在解释过婚姻的目的之后, 牧师向前跨出一步, 对罗切斯特说:“我要求并且责令你们二人————因为一切心里可怕的秘密都要宣布出来的那个可怕的审判日, 你们是要答话的————如果你们中间的一个人知道有什么障碍, 使你们不能合法地结为夫妇, 那就现在自己坦白, 因为你们要相信, 凡是不经过上帝的圣言允许而结合的, 都不是由上帝结合的, 他们的婚姻也就是不合法的。”这番看似严厉、不合时宜的话却充分展现出了基督教婚姻的神圣与庄严, 这也是简爱所想要的, 她是怀着无比虔诚的心、带着对幸福婚姻的美好期盼走进结婚教堂的。

二.对待爱情的态度

简·爱对待爱情的态度, 归纳起来有自由、平等、独立、尊严以及爱。

男主人公罗切斯特走遍几乎大半个地球之后, 竟在自己的庄园中遇到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爱人, 这个女人与他前任漂亮、高大、浅薄且轻佻的女人不同:简·爱娇小而稳重、质朴而且单纯, 就像一个小修女。在罗的专横和粗暴面前, 简·爱表现得落落大方, 不卑不亢。正是简·爱的那种向往自由、追求平等、渴望独立的个性, 造就了这个看似极为平凡的女孩的不普通的亮点, 浑身充满着一种不可战胜的巨大力量。

当简·爱发现自己已经被罗切斯特深深吸引之后, 她没有顾忌自己与男主人之间相差悬殊的身份和地位, 而是选择了勇敢地去爱, 这种坚定和力量来自于她对于爱情的信念。因为在她看来, 不论人与人之间在社会地位上存在多大的差距, 在精神层面上都是平等的。这样一个极为普通的女教师竟然爱上了一个上流社会的男人, 这在当时森严的社会等级观念当中, 简直是常人不敢想象的。简爱的这种举动, 可以说是对当时社会以及等级观念的一种大胆的挑战, 难免会遭受周围人的冷嘲热讽以及言语上的侮辱。但是, 勇敢的简·爱是一个并不看重权贵的人, 只有她才能在这种环境之中勇敢地、坦坦荡荡地去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

三.对待朋友的态度

读《小言论》有感 篇7

我1937年4月生于苏州,出生后适逢日寇对苏州轰炸、对南京进逼。母亲抱着我与长兄王荫一起,坐难民船,逃往盐城建湖县水乡,父親则继续留在苏州打工,挣钱养家。我虚岁6岁时,进了新四军创办的小学读书。读到五年级时,我有次打开长兄从苏州带回的图书,里面有很多杂志、书籍,如《小朋友》、《中学生》、《生活》、《大众生活》、《中国地理》、吴敬恒著《帝国主义侵华史》、高尔基著《夜店》等。而《生活》、《大众生活》正是邹韬奋先生创办的。这两份杂志文字通俗,我能看懂,特别是其中的读者来信,各种各样的问题,韬奋先生都一一作答,大大丰富了我的知识,并感受到社会的复杂。

读初中时,我读了韬奋先生的《萍踪忆语》,打开了我认识西方国情、民情、文化的一扇窗。我负笈复旦大学历史系后,教世界近代史的老师是王造时 (1903-1971),抗日救国七君子之一,与韬奋先生是难友。这在我的心中,增加了不少对韬奋先生的亲切感。

韬奋先生是以新闻、出版界的前驱名世的。其实,他也是中国杂志界的老前辈,在中国杂文史上留下重要一页。这本《小言论》,就是其杂文代表作。这本书编入韬奋先生 1928年至 1933年写的小言论,也就是杂文,文字少则几百字,多则不过千字,是名符其实的短杂文。但是,篇幅虽小,内容却极为丰富,小中见大,多数文章都从小处入手,归结到有重大意义的结论中,使文章大大升华。社会病态的点点滴滴,国民性的林林总总,帝国主义的横行霸道,国民政府的腐败,汉奸汪精卫的卖国求荣,台湾高山族同胞的悲壮抗日,东北义勇军的殊死抵抗,等等等等,韬奋先生用他的铁笔,犀利剖析,掷地有声;而其所讴歌的抗暴御侮、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更彪炳千秋。

忝为杂文家之列,我以为韬奋先生的杂文,给我们很多启示。环顾海内杂文作家,就论述范围之博而言,无人能望韬奋先生项背。杂文如沦为时事小评论,前途堪虞。他的小中见大的写作方法,虽不是什么独创,但鞭辟入里。没有深厚的学养,丰富的人生阅历,是做不到的。

起笔至此,不禁想起一件与韬奋先生有关的趣事。亡友出版家、编辑家、文史学者戴文葆学长,“文革”中受迫害,被发配老家阜宁县,在阜宁中学打扫厕所,掏大粪。十年前,文葆先生获得出版界大奖韬奋奖。消息传到阜宁,老乡奔走相告,说“戴文葆‘文化大革命’时在阜宁中学掏大粪掏得好,最近在北京得了掏粪奖!”呜乎,这些老乡根本不知道韬奋先生是何许人也,因此才会闹出这样大的笑话。隔膜如此,令人嗟叹。后来我在《文汇读书周报》专栏“新世说”中披露此事,引起曾彦修(严修)老前辈的注意,致电文葆先生,他特地来我家拜访,我将这份报纸送他留念。

显然,让更多人——包括普通百姓铭记邹韬奋先生,应当是新闻出版界、学术界义不容辞的事。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

(本文编辑 谢宁)

读《春蚕》有感 篇8

鄂尔多斯经济的崩溃,在我看来也是如此。诚然,崩溃的原因既有市民在经济形势大好的前提下缺少了投资风险防范意识,在经济出现波动的时候又没有正确的判断,实际上好些人根本就没有判断能力。但他们心中却又有着发大财的美梦。又有民间集资者的道德败坏,集资者在预感到经济已经不景气的情况下,没有及时刹车,而是选择隐瞒信息,“丧心病狂”的选择了吸纳更多的资金,企图来维系资金的流动。结果越陷越深,积重难返,最后崩溃。

在鄂尔多斯这样一个小的地域里,充沛的民间资金没有合理的流动去向,只能盲目的涌进了房地产市场,而有限的人口导致了住房需求的有限,有限的住房需求难以持久支撑房地产的泡沫。因此,通过房地产来拉动经济的增长的发展模式注定是不能够长久地。在这样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崩溃是“情理之中,应有之义”。

官员的腐败问题由来已久且久治难医。何以?一者,权力的特性使然,绝对的权力必然产生绝对的腐败。二者,官员的作风使然,权为己所用,利为己所谋,情为己所系。再者,制度的缺陷使然,我们的依法治国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这样的设计,在制度层面一开始就给两种力量究竟谁能够成为根本力量留下了模棱两可的空间。而在实际政治生活中,也就难免出现人治大于法治的现象。如此一来,对于权利的约束,监管也就无从谈起了。

但恐怕这些都还不是根源。我们的社会向来重视人际往来。甚至王朝的统治都是靠宗族,亲情,人际关系的力量来维持的。腐败的种子是在我们生存文化的土壤上生根发芽的。官员的腐败之所以遭人痛恨,是因为他和权力,和利益纠缠在了一起,而这些权力和利益又是为大家所有的,而腐败却使大家的权力和利益受到损失,而使少数人“中饱私囊”。官员的腐败只不过是我们生存文化在一个特殊领域内的,被赋予了特殊面貌的特殊表现罢了。

由此观之,腐败的治理实在是在改变一种生存文化,其余的办法都是在“隔靴搔痒”。因为在文化的大染缸里,“幸免”很侥幸的事情。个人是无辜的,也是有罪的。“每个原告者都是被告者,每个被告者也都是原告者。”

然而文化习惯的改变不是朝夕之间的事情,在中国目前的社会结构中,行政力量依然是主导社会的力量,好多事情都得政府从大局从根本出发,顶层设计,统筹推动。因此,这种“修葺”工作也就历史的落在了政府的肩上。

我们可喜的看到十八大后反腐的高调态势。从“打铁还需自身硬”到“既拍苍蝇,又打老虎”再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再到“三不”机制,体现出的政府反腐的态度,力度,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但天下事有无到有易,由始及终难。反腐当然考验态度,力度,广度和深度,但更考验持久度。只有深入持久的进行反腐工作,腐败现象才会越来越少。同时,也许,在反腐的“倒逼”作用下,我们的社会文化也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

责任编辑 华南

读《草房子》有感 篇9

桑桑,是一个善良、勇敢的孩子。面对纸月被人欺负,他勇敢地挺身而出,与那些大孩子们抗争,保护纸月。由此,他与纸月结成纯洁而美好的友谊。即使距离变远,岁月更迭,也未能使他们的友谊褪色。

但是,纸月的执着,让她即使没人保护也不惧危险。读着读着,你会被她的执着感动;读着读着,你会发现,因为执着,她有着油麻地孩子的那种清,那种静,那种灵,那种透!就算被人欺负得遍体鳞伤,纸月也要坚持上学——在以前的学校无法上学,也一定要再找学校,决不放弃一丝能够学习的机会。

油麻地里的这两个孩子,让我对曹文轩的《草房子》念念不忘:放不下书,更放不下书中的人。

(指导老师:谢丽群)

读《文学解读学导论》有感 篇10

总之, 由于“三个层次”所司的内容不同, 它们在课堂中的呈现和状态也不会相同, 但这并不是说“三个层次”各不相关, 课堂要由几个呆板的模块组成, 所以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中, 还应注意这样几点:

1. 尽管本文有“三个层次”, 但在具体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却不能机械地将课堂分为与此相应的独立的三个环节, 它们不是互不关联的彼此孤立环节, 而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所以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不能将“三个层次“割裂开来, 但不割裂并非混沌而无重点, 而是各个环节相互联系, 有所侧重但绝非取代。

2. 小学语文教学中对本文的解读不能在语体、语象层浅尝辄止, 而应深刻挖掘本文内在的语义表现体系。当然深层的解读并不是要求教师像原来那样生搬硬套, 非得把所有的本文中的意象都整出个象征意义来, 而是在基本理解表层意思的基础上, 学生能对本文有一个适合自己的较深层的理解。这一环节, 教师不要强求学生理解到老师或者教学参考书的层次, 只要学生能理解到他自己的一个本文理解水平即可。

3. 小学语文教学要有目的性, 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每一环节有每一环节的侧重点, 但环节并不是绝对的, 所以在兼顾整体中要突出重点。即“教学有法, 而无定法”, 我们的教学要实事求是, 具体文本具体分析, 切不可所有本文都按一个套路模式来, 如果这样, 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将成为“一滩死水”, 毫无活力, 也会直接影响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所以, 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要在此基础上灵活多变, 不断创新, 才能永保青春活力。

4. 旧的语文教学模式中本文的意义是既定的, 是直接从历史中来, 而在现代语文教学中, 我们在建构“三个层次”的基础上, 关注历史重构, 但它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参照和补充。

读《女生日记》有感 篇11

这本书是以日记的形式,写了五年级升六年级的女生冉冬阳从一个小女孩成长为一个少女的细小的心理变化。作者把女孩子渴望长大又害怕长大的这种矛盾的心情写得非常生动,充分真实地表现了现在的我们成长的快乐和烦恼。比如说:考试不打分数,只评等级A、B、C、D,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因为有些同学的家长会因为考试成绩来罚孩子。这本书还幽默地揭晓了女生心中的好多小秘密。

这本书让我脑海中反复出现了两部分内容:第一,我到底有没有能力自己生活呢?我觉得我没有能力,就像《女生日记》里面的林淑媛,她在中国的学习是数一数二的,可到了美国,除了数学,其他都是倒数第一,这是因为美国学生都会用电脑查资料,还擅长手工操作。在中国,林淑媛都不太接触电脑,这些都是父母帮忙做的,如果我到了美国,说不定也是这样的。我听不懂电视上的英语频道,更别说用英语交流了。第二是我们小学生应不应该挣钱呢?我想应该可以挣钱,但不能在上课时想着怎么挣钱,上课就应该好好学习,要想就在课间想。《女生日记》里面的吴缅就在班上卖通讯录,一元一本,他挣钱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梅小雅。就像我们学校开展的“爱心义卖”活动就是一次挣钱的机会,我们把挣到的钱都捐给了希望小学,帮助他们改善了学习环境。

读《逝春》有感 篇12

自然是一庙堂, 那里活的柱石

不时地传出模糊隐约的语音——

人穿过象征的森林从那里经行,

树林望着他, 投以熟稔的凝视。

正如悠长的回声遥遥地合并,

归入一个幽黑而渊深的和谐——

广大有如光明, 浩漫有如黑夜——

香味, 颜色和声音都互相呼应。

有的香味新鲜如儿童的肌肤,

柔和有如洞箫, 翠绿有如草场,

——别的香味呢, 腐烂, 轩昂而丰富,

具有着无极限的品物的扩张,

如琥珀香、麝香、安息香、篆烟香,

那样歌唱性灵和官感的欢狂。

(戴望舒译)

这首诗集中阐发了象征主义的世界观。它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一、神秘

诗中把自然比喻成一座庙堂, 庙堂即意味着它是神秘的。故而里面的柱石是“活”的, 它能发出“模糊隐约的语音”。这也许是它呼吸的声音, 抑或是它脉搏跳动的声音。仿佛还可以感觉到它的蠕动。当人从森林里穿过, “树林望着他, 投以熟稔的凝视”。这里, 柱石、树林都是有性灵的, 它们能发音, 能凝视, 似乎长了嘴巴和眼睛。柱石和树林只是自然的两种生命形式, 可知自然万物都是有性灵的, 因而说它“幽黑而渊深”。

凭借经验, 柱石是不会发出语音的, 树林是不会凝视的。这是耳朵和眼睛告诉我们的。因此可以说, 声音不都是靠耳朵听见的, 图画不都是靠眼睛看见的。这种听不见的声音和看不见的图画, 是要靠“感应”获得的, 是人与自然的感应, 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应和”。

二、通感

依诗中描述, “香味, 颜色和声音都互相呼应”, 也就是嗅觉、视觉和听觉互相呼应。那么鼻子、眼睛和耳朵之间的功能也就可以相互转化, 各个感觉器官之间可以互通和交流, 称之为“通感”。与其说它是手法, 不如说它是现象。所以“香味”可以“新鲜如儿童的肌肤”, “柔和有如洞箫”, “翠绿有如草场”。也就是香味是有触觉、听觉、视觉美的。触觉、听觉、视觉只是发现这种美的不同角度而已, 就如同从不同的小孔去看铁盒子里的一颗钻石。而要描述这颗钻石, 就可以分别从触觉、听觉、视觉等不同角度入手。就好比要赞美一朵花, 可以选择诗歌、音乐或是绘画一样。对象不变, 手段不同而已。

凭借经验, 香味是触不到的, 听不到的, 看不到的。这是皮肤、耳朵和眼睛告诉我们的。因此可以说, 香味不都是靠鼻子去闻的。这种闻不到的香味, 是要靠“感应”获得的, 是人与自然的感应, 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应和”。

三、互化

按诗中描述, 香味不只有新鲜的、柔和的, 而且还有腐烂的、轩昂的。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香味。前者固然是香味, 可腐烂怎么能算是香味呢?可是细想一下, 如果没有腐烂的, 哪里见出新鲜的?没有轩昂的, 哪里见出柔和的?况且新鲜的迟早要变成腐烂的, 柔和的迟早要变成轩昂的。两者相反相成, 相互转化。也就是说, 两者站在相反的位置互相“应和”。

凭借经验, 新鲜的, 我们称之为香;腐烂的, 我们称之为臭。新鲜的, 我们爱闻;腐烂的, 我们不爱闻。这是鼻子告诉我们的。所以说, 香味不都是靠鼻子去闻的, 比如腐烂的香味。腐烂之所以有香味, 是人与自然的“感应”, 是感应化臭为香。不妨再扩大一点, 丑与美也是相互“应和”, 是感应化丑为美。

四、发现

这首诗启示我们, 有的声音不是靠耳朵去听的, 有的图画不是靠眼睛去看的, 有的香味不是靠鼻子去闻的;甚至腐烂的可以是馨香的, 丑陋的可以是美丽的。那么, 就是说我们的耳朵、眼睛、鼻子的功能是有限的, 甚至会欺骗我们。那么, 要想去听到耳朵听不见的声音, 去看到眼睛看不见的图画, 去闻到鼻子闻不到的香味, 要想获得假象后的真实, 我们就必须去“感应”, 也就是去与自然“应和”。我们不妨称之为“发现”。这种发现, 不是靠肉体来完成, 而是靠精神去实现。所谓诗, 就是“忽然的发现”。读诗的好处, 就是佩戴上“发现的眼睛”。诗人率先睁开“发现的眼镜”, 实现由肉体束缚到精神自由的升华。读者紧随其后, 完成对肉体的超脱, 获得灵魂超度的快感。这就是诗的意义。这就是诗人的贡献。诗与非诗的区别不在形式上, 而在发现上。诗与歌是有区别的, 诗更注重内容, 歌更注重形式。徒具形式的假诗歌, 不仅是小丑, 而且是犯罪。精神的造假远比物质的造假可怕。诗是严肃的, 它不是文字游戏, 它是“幽黑而渊深”的宇宙的“应和”。

参考文献

[1][法]波德莱尔.恶之花[M].钱春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6.

读《教育漫话》有感 篇13

《教育漫话》是17世纪英国伟大的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撰写的一本教育名著,它主要论述如何培养“绅士”。洛克以漫谈的方式讲述了关于教育的内容、手段、方式等等的一些建议和看法,尤其是家庭教育,更是从各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独特思考。这样一本饱含哲理却写得通俗动人的名著在其问世300多年来,一直被誉为近现代英美文化的瑰宝,对近现代英美教育思想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时至今日仍然有着现实意义。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可以从中吸取有益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并且反思我国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一、教育作用和目的

洛克十分重视早期教育的关键作用。一是因为儿童阶段是可塑性最大的阶段。二是因为幼小时的印象“都有极重大极长远的影响”。像水源一样,稍加引导,“便可以把它导入他途,使河流的方向根本改变”。在《教育漫话》的序言中,洛克说:“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配错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他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因此,越早教育越要谨慎从事。同时他还认为人之好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国家的幸福和繁荣也靠国家具有良好的教育。

二、绅士教育的途径——家庭教育

洛克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把孩子培养成绅士,培养成谦和明礼、品行端正、举止优雅的绅士。把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当做绅士必不可少的四种品格。同时还认为进行绅士教育的最好的场所不是在学校里而是在家里。认为当时的学校是集合了形形色色被惯坏了的、满身毛病的一群学童的机关,而每个班级里都有很多孩子,老师不可能顾及到每一个人,只有在家里聘用良好的家庭教师才能使儿童避免沾染恶习,并能因材施教,使儿童得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合适的教育。虽然他同时也赞成某些人所说的家庭教育会使儿童怯懦无能和不通人情世故,但他认为相比于学校教育会使儿童学到鲁莽、诡计或粗暴,使儿童丧失德行,家庭教育的错误是微不足道的,是可以改正的。“德行比人情世故更难得,青年人失掉了德行是很少再能恢复的。”

三、家庭教育的内容——体育、德育、智育

具体到到底该如何培养绅士,洛克主要从体育保健、道德教育、智育三个部分来论述。

1.体育保健。体育保健也就是要塑造儿童健康的身体。洛克十分注重身体健康,他认为“健康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体”。 而培养身体健康最重要的信念是“崇尚自然”。书中他非常详细的说明和指导了饮食、衣着、睡眠等各个方面,如:多呼吸新鲜空气,要有充分的运动和睡眠,饮食要清淡……在具体做法上,首先就是无论冬天夏天,儿童的衣着都不可过暖;并且每天要用冷水来洗他的脚;鞋子应该做得很薄;要睡硬板床;要洗冷水浴;要多过露天的生活,尽量少烤火。同时还认为儿童从小就应该学会游泳,认为游泳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能。他认为儿童之所以受不了寒冷,只是因为从小就没有养成一种抵御寒冷的习惯。我们的身体只要从小养成习惯,它们是什么都能受得了的。还有一些在饮食方面的建议。例如不能喝酒或者喝烈性的饮料;要避免吃一切的糖果;水果要有选择有节制的吃等等。

此外他特别强调节制的重要性,他认为“节制的精神无论是在健康方面还是在事业方面,都是十分必要的。”总的来说,他是为了培养儿童俭朴的生活习惯,注重儿童身体的磨练,来造就强健的体魄。我认为其中某些做法是值得我们直接借鉴的,比如,洛克所说的“大多数儿童的身体都是由娇生惯养弄坏的,或至少由此受到了损害”是有道理的。在现在的家庭教育中,我们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教育关注的太少,把大部分的目光都放在了孩子的智育上。殊不知,没有了健康的身体,什么都是无用的。尤其是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在物质条件上尽最大的力给孩子满足,认为这就是爱孩子。这一切原本也是为了孩子的健康着想,却反而使得他们成了温室里的花朵,身体素质越来越差。天一冷,就会有很多孩子感冒,生病。于是出現了很多娇生惯养的小公主、小王子,而家长的溺爱同时又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我们可以学习《教育漫话》中科学的合理的部分,要加强培养儿童强健的体魄,让儿童从小就锻炼身体,养成锻炼的习惯,培养他们锻炼身体的意识,使他们将来能抵抗天气,生活方式,生活条件等多方面的变化。

2.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也就是塑造健康的精神。德育在洛克的教育思想中占有根本的地位,“德行是一个人或一个绅士所应具备的首要的也是最必不可少的一种禀赋,一个人如果缺少德行,就决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喜爱,甚至不可能被自己所接受或容忍”。在洛克看来,德育不仅仅是指道德品质的培养,而是指整个精神品质或人格的塑造,大致说来它包括德行、智慧、教养以及坚忍等各种美德的培养。

德育的基本原则是以理智克制欲望。在道德教育方面,他重视以理服人,但同时也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学生养成好的习惯。这对家长及教师的要求也是较高的,在面对孩子的错误时,我们要酌情处理,理性的方法才能帮助孩子正视自己的错误。

洛克还要求儿童的言语、动作都要符合其等级与地位,对人谦恭有礼,举止得体。他认为这是“处世的真诀”,可以使自己获得他人的尊重与好感,从而获得一切。这也是对孩子优良品性的一种培养,让他们学会如何与人交往。

3.体育。写了体育和德育之后,作者最后才写到智育。他认为德行和智慧比学问重要得多,前二者有助于学问,而徒有学问但无德行与智慧则反而无用。“智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能力,使之掌握正确的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不要把读书当成一种任务强迫儿童去学,而要把读书当作一种游戏、消遣、光荣快乐的事情或对良好表现的奖励,孩子们就会自己要求学习的。而在教学方法上,他反对死记硬背,重视培养智力,多作实地观察,诱发学习兴趣。在智育方面,作者的主要观点有:

(1)小孩子的好奇心应该小心地加以鼓励。因为好奇心是一种求知欲,对事物好奇的孩子才会善于思考,爱动脑筋。

(2)要重视儿童的兴趣。因为儿童兴致好的时候,学习效率要好两三倍。当儿童没有立意去做那件事情时,父母或老师就应该少就他去做。有些喜爱读书、写字、画画的人,在某些时候对于书、字、画也会感到无味,如果那时他再勉强自己去弄,结果只能把自己弄疲惫,甚至对原本感兴趣的东西失去原有的兴趣。

(3)儿童的时间应该用在获得一些对于他们日后长大成人有用的事物上,即强调-教育的实用性。我们的孩子不可能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一切事物,所以最大的精力应该用在学习最需要的事情上。他们在世上最需用、最常用的事物,也就是最应当所追求的事物。

真理总是朴素的,平淡的文字总会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作者用最平实的文字述说着最深刻的道理,注重对学生道德的熏陶和培养,认为学生良好的德性才是最根本,是第一位的。

《教育漫话》这本书,给我印象较深的还有榜样的作用,父母的榜样作用,教师的榜样作用,同伴的榜样作用。在学习生活中,教师往往会在无形当中成为孩子学习的对象,尤其在幼儿园,幼儿的模仿学习能力较强,可塑性也较强,教师的榜样作用也就更大了。因此,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当从现在起就不断的自我提高,自我充实,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品德,有智慧,有修养的人。凡事以身作则,这样才能更好的起到教师的榜样作用。在同伴交往中,家长应该正确的引导孩子与品行端正积极向上的孩子交朋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同伴的作用是巨大的。

上一篇:学期结束大一下学期实习总结下一篇:清欠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