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自己的姿势》有感

2024-06-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读《自己的姿势》有感(精选16篇)

读《自己的姿势》有感 篇1

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一本好书,可以让人终生受益。今天,我就读了一篇让我受益终身的文章——《自己的姿势》!

他跑起来挺胸鼓肚,腰板笔直,正看如箭猪飞跑,侧看如小板凳横窜,后看像一道黑烟。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迈克尔·约翰逊。素有“阿甘”,“板凳飞侠”的美国田径“飞人”。

迈克尔·约翰逊身高1.84米,出生于1967年9月13日。他曾在1992、1996、2000年奥运会上共获得5枚金牌,并保持着200米和400米的世界记录。1998,年,他就在美国的田径赛上获得男子200米和400米两项冠军。正是他用他那与众不同的,邪门的姿势使得他在1990年到1997年之间,在他自己的最强项400米中连续夺冠58次„„

读完这篇文章,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人,坚持自己的姿势,是一种自信,也是一种勇气,如果你做什么事情总是瞻前顾后,被别人的眼光所禁锢,那么,你就跳不出自我,必定难以成功。这个世界没有完美无缺的人,也没有完美无缺的标准,所以,只要你按照自己的意愿办事,保持自己的姿势,那么,你就是成功的!所以说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办不到的,用大家眼里怪异不正确的跑姿7年获得58枚金牌,就是一个例子。所以,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成为一个像迈克尔·约翰逊一样杰出,有坚定信念的人。并且,在新的一年里,我一定要让我的成绩越来越好、越来越棒。

读《自己的姿势》有感 篇2

在郴州市暑期高中地理教材培训期间, 肖龙田老师 (以下简称肖) 向汪文达老师 (以下简称汪) 讲述了自己的一个教学片段。该片段大意是:

生:我在阅读课文时, 产生了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说宇宙中的其他行星上存在高级生命的可能性极大?”仔细思考这个问题, 我有两处困惑:一是我不知道其他行星的环境特征, 不了解这些行星的环境特征, 就不好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二是这个问题可以从许多角度来回答, 表述起来非常麻烦, 简直理不清头绪。请问老师, 这个问题该怎么进行分析?

肖:你的思考具有一定深度, 这对今后的学习很有帮助。我们知道, 在目前人类已知的1200多个星系中, 每个星系有数亿至数千亿颗恒星, 在这类恒星的周围, 有围绕着恒星运行的行星, 构成以恒星为中心的天体系统。这类天体系统中的行星, 很可能有一些具有与地球相类似的宇宙环境, 它们的温度条件和大气条件有利于生命物质的存在和发展, 因而存在生命的可能性较大。

二、现场对话

肖:汪老师, 作为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编委, 你怎么看待这个教学片段?

汪:我暂时保留个人看法, 我想先了解两个方面的信息:一是你觉得自己对学生的点拨效果怎样?二是你认为自己的点拨还存在哪些不足?

肖:我之所以提出这个教学片断与你交流, 是因为对自己的点拨不甚满意。在我的点拨中, 似乎只交给了问题的答案, 在“为什么要这样回答”上缺乏有效指导, 导致对学生思维的指导打了不少折扣。

汪:你的反思比较深刻!我认为你可能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没有进一步把握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关于生命物质能否存在的问题, 教材正文只讲过“地球上具备了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应该说其他行星上生命物质与地球上生命物质二者存在的“条件”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如果将后者作为范例引用进来, 就构建起了学生所提出问题的分析“框架”———从温度条件和大气条件两个主要的方面进行分析, 这样就抓住了分析问题的关键。二是你可能对范例类比法这一方法不太熟悉, 这也是导致你的点拨没有抓住要害的重要原因。

肖:能否具体谈谈范例类比法?

汪:简单来说, 范例是可资借鉴的、具有范本意义的例子。借助范例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就是范例类比法。运用范例类比法来分析问题, 有三个基本步骤: (1) 寻找范例。从所学过的知识中找到与问题本质一致的内容充当范例; (2) 从范例中提出分析模型。找到范例后, 要认真地分析范例, 并从中提出分析模型; (3) 利用分析模型解决具体问题。

肖:听你的讲解, 我对这种方法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但感受还不太深刻。

汪:美籍匈牙利学者乔治·波利亚说:“你想学会游泳, 你就必须下水;你想成为解题的能手, 你就必须去解题。”据我的了解, 2004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试题中的“中星观测”题组是运用范例类比法来解题的典例, 你按照范例类比法的三个基本步骤, 详细写出这个题组的解析过程, 我相信你对这种方法的认识肯定会有一个飞跃。

三、网络交流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肖老师给汪老师发来电子邮件。实录如下:

【试题】2003年11月20日, 中星20号成功定点于103°E赤道上空, 天津某课外活动小组拟观测该卫星。回答下列两题。

(1) 一天中, 观看到卫星被阳光照射面积最大的时间 (北京时间) 是 ()

A.1时前后B.7时前后

C.11时前后D.13时前后

(2) 每天同一时间, 观测到卫星被阳光照射面积最大的一天在 ()

A.3月份B.6月份

C.9月份D.12月份

【解析】

⒈寻找范例

当我们观察反射太阳光的天体的时候, 由于观察者、太阳和被观察天体三者相互位置的不同, 我们看到的光亮面的形状也随时间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这种变化以月亮最为明显, 我们称之为“月相”。因此, “月相”相关知识就是解答本题的范例。

⒉从范例中提出分析模型

在观察月相时, 我们可以将月球、太阳和观察者看成三个点, 以月球为顶点, 用射线连接另外两个点, 在宇宙空间就形成了一个“角”。在月球公转的每一个完整的周期内, 这个角大体从接近0°到接近180°变化着。当这个角接近0°的时候, 我们就看见了满月;当这个角接近180°的时候, 我们看见的就是残月或新月。当这个角达到90°的时候, 我们看见的是标准的上弦月或下弦月。

⒊利用分析模型解决具体问题

利用范例模型分析具体问题, 要找到问题与范例在哪些方面是相同的, 哪些方面是不同的。对于相同的地方, 可以借用范例的分析方式进行分析;对于不同的地方, 则要灵活掌握。

两道题目的解题思路是非常一致的:

第 (1) 题, 把观察月相变化的原理抽象为观察任何一个反光的天体, 那么, 可以说在以被观察天体、观察者、太阳为顶点的三角形中, 被观察天体为顶点的角越小, 我们看到的反光面就越大。作为一颗定点人造卫星来说, 它在地球表面投影的地理坐标是基本不变的 (其公转周期正好与地球自转周期一致) , 因此, 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的反光面的大小, 只是与每天的观察时刻有关。一般来说, 当太阳正好从地球的背面照射时, 所观察到的反光面面积最大。此时, 太阳、地球、卫星在同一直线上, 且地球位于中间, 即为103°E的0时左右, 天津位于东8区, 两地相差大约1小时, 所以, 一天中观看到卫星被阳光照射面积最大的时间 (北京时间) 是1时前后。

第 (2) 题, 由于一年之内太阳直射的纬度随着时间而变化, 所以, 对于固定观察地点的观察者来说, 每天同一时刻观察这颗人造卫星被阳光照射面积也会有年内变化。由于观察者是位于北半球的天津 (40°N附近) , 所以只有当夏至这天时, 在被观察天体、观察者、太阳为顶点的三角形中, 以人造卫星为顶点的角的度数才达到最小值。其实, 也可以这么来理解, 在一年之内, 夏至日这天太阳所照射的北半球面积最大 (这时又借用了“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中有关昼夜长短的变化”分析模型) , 故选6月份。

汪老师回信:解析得不错, 你肯定借鉴了别人的智慧, 也肯定因此牺牲了不少休息时间。但是, 你若想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 还必须了解这种方法在运用过程中的关键点、难点、局限性等问题。希望你能作更深入的研究。

又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终于等来了肖老师的邮件。实录如下:

在利用范例类比法分析问题时, 我们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⑴运用范例类比法的关键与难点是找准范例。经过系统的地理学习, 在我们的头脑中储存了许多例子, 怎样从中筛选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具体问题的范例呢?我们可以这样去思考:由于范例与待解决的问题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基本上是相同的, 所运用的思维方法也具有高度相似性, 两者可以说是不同情境下的“相同问题”, 因此才可以互为范例。如试题中的问题是有关“观察反射太阳光的天体”的问题, 我们很容易就会想到我们最为熟悉的“月相”观测。

⑵范例类比法的实质是从例子中“抽出”分析模型, 这就必然存在很多局限性:我们熟悉的“例子”往往是对某一问题的分析, 与同类问题相比, 它总是具有特定的个性, 因此“借用”范例时需要合理“修正”, 才能使分析更准确、更全面。如试题中的问题与“月相”观测并不完全一样, 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个月, 而定点人造卫星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一致, 因此两者被阳光照射面积最大的时间是不一样的。

另外, 我在研究过程中还有一点小小的感悟:决定试题难度的因素有很多, 其中之一便是试题情境的陌生程度。范例类比法往往在缺乏现成的分析模型时才使用, 使得这类试题的难度是比较大的。特别是在高考中, 这类试题往往成为拉开考生分数差距的试题。因而, 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们要重视这种方法的渗透与指导。

汪老师回信:恭喜你, 你顺利“毕业”了!

四、案例反思

这个案例也许很是平淡, 也极为平凡, 但于平淡、平凡之中自有其闪光处。我们紧扣“留心读自己的课堂”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刻反思, 并力争让潜隐在教师专业发展背后的一些关键元素浮出水面。

第一, 留心读自己的课堂, 这是一种重要的反思意识和研究意识。

教师应学会从日常教学所发生的“小事情”“小现象”“小片段”中捕捉问题、挖掘问题, 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 并在学科教研活动中与同伴互议, 将这些“小问题”上升为一个个有价值的小课题加以研究。日常课堂将因此变成富矿, 或许能挖出金子来!

第二, 留心读自己的课堂, 这是一种良好的教学习惯。

教师应善于从多个角度审视课堂、解剖课堂, 例如自己的教学是否真正做到了“教给学生还不会的和学生自己学不会的, 没有教学生已经会了的和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是否建立在有利于学生的学, 而不是有利于教师的教, 是否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教法的选择是否基于学法的指导和运用;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是否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为前提, 是否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教学设计和课堂操作两者之间是否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地方, 原因是什么, 应怎样改进。播种一种习惯, 收获一种境界。有境界自成高格!

第三, 留心读自己的课堂, 这是一条骨干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5种姿势,把自己拍成窈窕淑女 篇3

打道回府,放下行囊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整理相机里的照片,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的靓照秀出去。可一张一张挨个看完后,心里真应了那句话“凉了半截”。为什么啊?照片里的我比现实里的我至少要胖10斤!这让我从内心深处想把这些照片全部扔到垃圾篓,于是矛头立刻指向罪魁祸首的老公:你看你都把我拍成猪了,我有那么难看吗,都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在你眼里我就是这副模样吗,还让我怎么见人?

在MSN里抓住一个对摄影很有研究的朋友,我倒要问问毛病到底出在哪里?朋友解释说:其实都是光线的问题,单调的太阳光线会让照相机在获取景物尺寸时产生错觉。充分暴露脸庞和身材的不尽人意之处,并且还会住糟糕的形象夸张放大。我很泄气:难道就没力法避免了么,我又不是专业搞摄影的,总不能像你一样对光线啊!角度什么的都那么在行吧?朋友笑说没那样严重,光线不好掌握,那就在姿势上补救,只要拍照的时候注意摆好5个姿势,就能拍出苗条状态——

1、一只脚放在另一只脚的前侧,身体稍微偏向一侧。

2、抬头向前避免出现双下巴。

3、让胳膊稍稍地离开身体。

4、深深吸口气挺胸,同时向后探肩。

5、先让脸侧对镜头,然后再正对着它,最好能在快门响之前来一个迷人的微笑。

读《最后的姿势》有感 篇4

【正文】:

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课文叙述了在5。12汶川大地震来临时,谭千秋老师迅速组织自己的学生撤离。但是有四名学生还来不及撤离,谭老师迅速把他们拉到课桌下。楼房就要坍塌了,谭老师立马用自己的身躯遮住课桌,也护住了课桌下的四名同学。最后,在谭老师的保护下,四名学生都安全的活了下来,而谭老师自己却因此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在我们身边也有许许多多像谭千秋老师那样格尽职守,一心为学生,充满无私大爱的老师。

我们学校有一位姓付的老师。有一天,正好是付老师值日,放学后负责送学生过马路。这天车十分多,付老师领着学生,做手势示意让车子停下,然后安全通过。岂知有一辆小车看见了一群学生在行走,却毫无停下车的意思,横冲直撞地就冲了过来。付老师见势,便赶快把学生推向一边。可还没有等她自己躲开,那小车撞了过来。在猛烈的撞击下,付老师的腿被撞伤了。

读《生命的姿势》有感 篇5

文章的主题是《生命的姿势》这个题目是不是会让我们想起什么呢?:生命的姿势是什么,为什么是生命的姿势累?就让我们一起带这问题一起进入吧。

首先,先介绍这里面的主人公:这是一对登山夫妇,他们有一个一周岁的儿子。为了庆祝儿子一周岁的生日,这对夫妇决定去登7000米的雪山。要知道这可是很危险的啊!

他们选了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准备好了就踏上了征程。刚天亮的时候,真如天气预报中的一样,太阳灿烂,没有风。夫妇带这孩子很轻松的就登上了5000米的高度。

当他们决定在往高处走的时候,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狂风大作,雪花飞舞,气温顿时下降到零下40°。由于夫妇太相信天气预报,都忽略带定位仪了。两人无奈,只好躲在一个山洞里躲避风雪。

温度越来越低,孩子的哭声也越来越脆弱了,这位孩子的母亲想要给喂奶,可孩子的父亲几次拒绝,因为这样孩子的母亲也会冻死。但孩子的母亲不想让孩子冻死,就几次哀求丈夫:就喂一次。但时间在流逝,孩子一次次的喂奶,母亲的生命却在流逝。。。。而救援人员找到他们的时候,这伟大的母亲已冻成一尊雕塑。

读《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握》有感 篇6

今天,我读了《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握》这篇文章,使我深受感触。要经受到磨练,就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生活中的确是这样,在一次表演过程中,虽然只有五六分钟,但是他们在台下的训练都是经过不断的努力。比如:李时珍,他跋山涉水,采集各种中草药,最后他通过不断的努力。不断地记录,编写了医学史上最着名的《本草纲目》虽然花费了27年,还有我们都认识的司马迁,若不是他克服种种磨难,他怎能写出着名的《史记》呢?难道他们不是通过艰辛的努力换来的吗?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那些明星和偶像也不例外。”着名的张海迪,她在5岁时就得了小儿麻痹症,全身三分之二已无知觉。虽然她这样,可是她仍然没有放弃自己,在家里自己学英语、数学、语文。。。最后她成为了一名着名的翻译家。还有一个人,他家喻户晓,他就是爱迪生,他为了让人们能够有更好的电灯,他实验了成千上万次才成功难道这不是通过不懈地努力换来的。难道不是么?再生活中,谁没有付出就有回报。

要想成功还得靠自己。所以,不要吧前程和希望寄托在别人的身上,不要让你的命运掌握在别人的受礼,要掌握自己的命运。自己做自己的主人,才能最终达到成功之巅。

读别人的故事,过自己的人生 篇7

首先是对作者的理解,杨沫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很大程度上是在写自己的生活遭遇,是一本自传式的小说。杨沫在十六岁时被母亲强迫嫁给一个国民党军官。杨沫对包办婚姻,她毅然反抗,就跑回西山的学校。至此杨沫母亲断绝了对她的一切供给。在河北香河教书时,杨沫结识了北京大学的一位学生玄。1932年她与玄相爱同居,住在北京沙滩一带一个小公寓里,靠玄家里寄来的少许钱维持生活。杨沫不甘于琐碎的家庭生活,由此精神经常陷入空虚和苦闷。1933年,一个偶然的机遇,成了杨沫苦闷生活的转折。春节除夕夜,杨沫来到小妹白杨的公寓。那里聚集着十几位东北流亡青年。这些人都是大学生,共产党外围组织“剧联”成员,也有共产党员。她被他们的奋斗昂扬的精神感染了。而在她的家庭里,共产主义的崇拜者和胡适的崇拜者闹起了矛盾。杨沫为了摆脱束缚,四处奔波寻找工作。那几年,杨沫多是住在小公寓里,为的是便于到北京大学旁听,坚持学习。此时的杨沫,被共产主义学说吸引,她甚至到狱中去看望被捕的共产党员,为他们做些事,她的《青春之歌》就是在这个时候写出的。

《青春之歌》中的青年们如同一个个动人的音符,在中国大地上谱出一曲动人、激昂的青春乐曲,在20世纪上半世纪青春躁动的中国,他们将自己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国的未来而奋斗,他们肆意挥洒着自己的青春。他们用汗与血去追寻光明。

主人公林道静是一个逐渐觉醒成长的人物,这一艺术形象是在苦的革命活动和曲折的锻炼改造过程中逐渐完成的。刚开始,她是一个逃出封建家庭,寻找个人出路的失业青年。她生长在官僚地主家庭,佃农生母惨遭迫害致死,自己也受到地主异母的百般凌辱和虐待,所以从小就养成了孤僻执拗、倔强的反抗性格。为了反抗不幸的命运,她毅然离开了罪恶的家庭,走向社会寻找“自己养活自己”的生活出路。然而“刚刚逃出了那个要扼杀她的黑暗腐朽的家庭牢笼,想不到又走进了一个更黑暗、更腐朽、张大血口要吞噬她的社会”。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她既不甘屈服,又无力抗争,想以自杀作为反抗。这种不幸的遭遇,反映了当时广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特别是女性知识分子,在黑暗的旧社会生活没有出路和个人反抗的软弱无力。

《青春之歌》塑造了一个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艺术典型,坚持从实际生活出发,真实的描写她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感情及其独特的表现形式是十分必要的。作品在描写她的不幸遭遇,揭露黑暗现实的同时,细致地描绘了她在黑暗现实中特有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她同余永泽从爱恋到同居的过程,是小说的重要情节,比较充分的暴露出她的幼稚、狂热和不切实际的幻想。这正是一般脱离革命实际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通病,它决定了她锻炼改造过程的艰巨和曲折。林道静的探索和追求,只有遇到了党,投入时代的洪流,才算找到真正的出路,因而她艰苦曲折的成长过程,始终是放在革命斗争的活动中来展现的,处处突出党的启迪和教育作用。小说通过她两次巧遇卢嘉川而被引导加入爱国学生运动的偶然事件,反映了时代召唤青年的历史必然性。思想上的初步觉醒,使她看清了余永泽的真面目以及和他一起生活的庸俗,决心与之决裂;但真的要分手时,却又感到若有所失。在党的引导和时代的推动下,她还是迈出了第一步。小说一方面描写林道静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深入农村开展工作,坚持狱中斗争和领导北大学生运动走向新的高潮,表现她献身革命的勇气、忘我的工作精神和政治上的日益成熟;另一方面又通过一些典型情节和细节,有层次地描写了她在锻炼成长过程中的曲折和反复,使人物身上因负担的沉重和自觉改造的坚决和盘托出,新旧思想的消长过程清晰可辨,反复揭示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要改掉阶级的劣根性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非经长期的斗争锻炼和痛苦磨炼不可,就是入了党也不能停止这个磨炼的过程。正因为小说写出了人物成长过程中的复杂性,才使林道静这个三十年代的革命知识分子形象栩栩如生,真实可信,具有较深的典型意义。人们从林道静所走过的曲折道路中,既看到党的教育和革命理论的指引作用,又看到她本人的主观努力和自觉改造;正是二者的结合,才使她成长为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

把自己置身于那个时代,就会为他们的不屈不挠的奋斗历程而欢欣,但是,用我们这个年代的眼光去理解,不免要落入空喊口号的俗套。今天,老师放了这个故事,同学们在观看的时候总会不时地传来一阵阵笑声,不知道是我已把自己融入了故事中,还是我没有这个时代的“乐观”精神。我总觉得那一阵阵笑声是多么刺耳,可是这也不能说我自己有多么义愤填膺,只是感觉同龄的我们少了很多东西。可是少了什么呢?突然想起很多同学说的:这是一个没有理想的时代,我们的理想都在大学里被扼杀了!扼杀!好恐怖的字眼,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笑他们的“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梦想,可是回头看看自己,谁又在笑我们呢!我们说自己实在不想喊口号,于是我们什么都不想了,我们甚至还承认了自己,没有理想的时代!

理想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可是,我们很多人却说没有梦想了,看了这个故事,我感慨万千,我们不能没有梦,有梦才有飞翔的动力,有幸生活在当代,我们没有办法亲身体会到战火纷飞的年代里的青年们是如何抱着坚定的信念投入到可以献出生命的事业里去的,可是我们知道至少他们都怀着共同的梦想,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他们义无反顾。今天的我们,我们的共同梦想是什么,在这个可以说是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年代里,我们该怎么坚守自己的信念,怎样认识自己,怎样做好自己,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是需要我们谨慎思索的。所以,读完《青春之歌》,我最深的体会是:人,要认识你自己!人,应该认识你自己!人,必须认识你自己!人,能够认识你自己!

读《做最好的自己》有感 篇8

读完《做最好的自己》,我从中看到李开复博士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中国青年的关爱以及鼓励。李开复博士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事业成功的经验,用通俗的语句及例子向我们提出了他对成功的理解、方法等。事实上,李开复博士也是一个普通人,他所用的例子也都是身边发生过的,也许只有这样,我们才比较容易接受并喜欢读,也才能将自己融入那个情景中,体会那个故事所蕴含的意义。

李开复博士的《做最好的自己》也让我们反省自身。他希望我们这些青年能成为:一个运用“成功同心圆”法则均衡自己的价值观、态度、行为的人;一个“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人;一个既有勇气又有胸怀,既有理智又有激情,既自信又谦虚,既聪慧又善于表达的人;一个追寻理想和兴趣、终身学习和执行、深谙与人相处之道的人;一个能够从思考中认识自我、从学习中寻求真理、从独立中体验自主,从计划中把握时间、从表达中锻炼口才、从交友中品味成熟,从实践中赢得价值、从兴趣中攫取快乐、从追求中获得力量的人;一个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的人;一个“拥有选择的智慧”,并用智慧选择成功的人;一个融会中西的国际化人才;一个最好的自己。他的这些话也深深错动我的心灵。

然而,在现在这种一元化的成功模式下,我们总是被动的接受在学校看成绩、在社会看名利的评价标准。试问现在的我们,从我们读幼儿园开始到现在步入大学,我们有哪一个不是只为考高分而去学习,有哪一个不是被逼着考第一名或者希望自己是那个第一名,又有哪一个是把学习当成一门兴趣?这种一元化的成功模式下,我们获得快乐和幸福了吗?这种一元化成功的模式扼杀了我们的想象和自由,是很多人失去了正确的奋斗方向。

因此,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就多参加一些活动,找到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事情,找到自己的理想,确定自己的目标。然后,我们应该规划一下自己的人生以及大学这四年要学什么,为自己的目标的实现做最充分的准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在认真完成每一件事,力求每一件事都做到最好,做最好的自己,积极学习新知识,按时完成每一件事,勇敢的尝试及超越原本的自己。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读《做更好的自己》有感 篇9

------散论《不抱怨的世界》

实话说,我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个爱抱怨的人,从我翻开《不抱怨的世界》开始,“抱怨”这个词像打了着重符号一样反复出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开始重视这个现象。早起出门的时候我抱怨了连续下雨的天气,开车抱怨接送孩子的人拥堵了公路,外出吃饭抱怨了上菜速度,看新闻抱怨了禽流感----闭上眼回忆起来,这样子无意义的抱怨几乎贯穿了我的生活。细想起来对于这样的事情我并没有特别的不满,但当抱怨从口中溜出的时候,这种不满就开始萌芽增长,不愉快的情绪就开始蔓延。语言是一种魔法,当一种情绪被说出来后,就会成真了。就如书上说的那样:抱怨就是把焦点放在我们不想要的东西上头,所谈论的是负面的,出错的事情,而我们把注意力放在什么上面,那个东西就会扩大。原来我的负面情绪就是这么产生的!

首先我要弄清楚产生抱怨的环境。我发现我上下班必须经过一座学校门口的路段,而上下班正是堵车高峰。如果我一个人开车经过,我只是会想着“又堵车了”这样纯陈述的语句,这堵车对我的情绪也不会有什么影响。而如果是几个人一起经过,只要车上有人说“呀,又堵车了,怎么办啊,真讨厌!”我也会烦躁起来,这件讨厌的事情就真的发生了。书中称这种现象叫做“曳引”,是人类中的一种同步,会调整成周遭相同的模式,当你待在其他抱怨者身边时,就会发现自己的抱怨也更多了。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性格各异的朋友,乐观的,忧郁的,活泼的,内向的。和每个单独的朋友在一起时肯定感受不同。日常生活中肯定是活泼乐观的朋友更多,大家愿意和他们在一起,“曳引”他们的快乐,同步他们的阳光。书中有这么一句话:当你成为更快乐的人,就会提升这个世界整体的快乐程度,你会传递出乐观和希望的震波,和其他理念相似的人互相共鸣。你会创造无比的期待,让所有人的未来更美好。这是一句让我非常向往的话,做一个更快乐的人是我期待的事,但是总觉得个人的性格是很难改变的,这样的想法反而让我不快乐了。这本书给了我一种新的方式,不抱怨可以让自己更快乐,我更快乐后可以“曳引”其他的朋友,我的家人们都更快乐。“一个在办公室里散播阳光和喜乐的人,则具有黄金般贵重的身价。”作者和我都是这么认为的,每个人的价值和形象都是由自己决定的。

在这个社会环境里,除了“我”以外,还有着“他人”。如何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才是重中之重。我自己是个有点小心眼的人,生活中总有很多我不喜欢的人办很多我觉得不顺心的事情,总觉得别人有各种各样的缺点,但是作者给了我一种新的论调:我们对他人的观感,决定了他们在我们面前会呈现什么样貌,以及我们与他们之间的关系。我开始试着不偏激的看别人,以一个“零”开始认识人和事,果然心情平静了很多,不再觉得厌烦和反感,从这样的体验更能理解作者所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去欣赏彼此的共同之处,对于彼此间的不同,也要欣然接受。

为什么我们会抱怨呢?作者总结了五个原因:寻求关注,推卸责

任,引人艳慕,形成操纵力或为欠佳的表现找借口。不管是什么原因,语言在这方面都起了不可推卸的责任,这就是语言的负能量。在单位的小贴士里也写着,学会用自己的舌头,更要学会管好自己的舌头,这是更重要的。在某些时候,沉默和安静反而是调节人与人关系的一味良药。我很同意作者说的-----喋喋不休只是在对你周遭的人们发送一个讯息:你觉得不自在,无法忍受沉默来掌控局面,沉默能让你自省反思,慎选措辞,让你说出希望能传达创造性能量的言论,而非由不安驱使你发出又臭又长的牢骚。我很欣慰我拥有好几个能够不必非用语言交流来相处的朋友,我们在一起可以自由地各做各的事情,不说话也安然自若。必须承认这样的相处时光让我觉得很舒服很自在,也很重要。不是说我们之间无话可说,因为我们彼此的存在像空气一样的自然和谐,互相理解到在对方面前无须言语的修饰也不觉得尴尬,我们的友谊不是建立在八卦抱怨之类的基础上,只是单纯的气场相合。这样的关系是很洗涤心灵的,这就是安静的力量。当然,大部分时间的交流还在于语言,如何选择语气就直接影响到事情的结果,作者给了一个很好的办法,“您可能不知道------”是个很神奇的句子。在你向他人表达你的需求,陈述不满的时候,它能让你的评价听起来不针对任何人。这是个纯陈述的语句,不抱怨不偏颇,也表达了自己所处的不好的处境。

作者最后提到:爱是无条件的接纳,并着眼于光明面。这也许是一种教会致辞,听上去有点形而上学。在这方面我妈妈说的会更质朴直白:世界上不公正不如意的事情很多,不要抱怨不要生气,只有争

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有感 篇10

全书共分四个篇章, 李老师用三条主线将取自生活、源于实践的若干小故事串联起来, 融入了他对教育的独特感悟和认真思考。第一条主线是教学线, 主要介绍了他进行语文教改的起因和过程;第二条主线是教育线, 主要写了李老师的学生观的变化;第三条主线是管理线, 讲述了他自己从教师到校长到局长到教育家的成长过程, 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他的管理理念的实践与变化。

李希贵老师之所以能取得成功, 关键在于他对“自由呼吸的教育”, 对“人的回归”的尊崇与践行。在李老师的教育求索中, “人的回归”与“自由呼吸”有三种意蕴:

其一, 学生潜能的唤醒与主体性的彰显———让学生“自由呼吸”。

在书中, 李老师深刻反思了自己学生观的渐变过程, 那是一个在无数次错误和失败中摸索的过程, 也是一个不断与大师对话、从阅读中汲取养分的过程。正是一颗好学又善于深思的心灵, 让他一步步将“以人为本”的思想全面地融入到了自己的学生观中。他始终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 经常思考教育应给学生留下什么。他提倡民主从课堂开始, 着力造就一个“选择的校园”, 给学生创造更多的“第一次”, 哪里闪光就“打造”哪里, 让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

“自由”与“教育”连襟。自由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我选择”。李希贵老师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的关键性内容, 就是给予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学生的潜能就像空气, 可以压缩于斗室, 可以充斥于广厦, 就看我们给他们提供什么样的空间。

其二, 教师主体性的尊崇与张扬———让教师“自由呼吸”。

一个行动与心灵都不自由的人, 不可能完成一项最壮美的事业。对于一位校长而言, 成就教师与成就学生一样重要, 因为“教师以什么样的心态理解生活, 就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教学, 对待学生”。文章中“让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重要”这一句话让我感同身受。这是李希贵老师独特的人文管理理念。当一个人意识到“自我的独特价值”, 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尊重”和“关注”时, 责任感和使命感便会油然而生, 从而为主体性的发挥注入持久而强劲的能量。

其三, 学校个性化发展的探索与实践———让学校“自由呼吸”。

在管理中, 李老师以营造“自由呼吸的教育”为使命, 进行了一系列引领潮流的探索。他明确指出:“教育不需要‘目中无人’的管理。”“管理管理, 只有管没有理, 是不能叫做管理的。每一个被管理者都是活生生的个体, 你不把被管理者放在应有的位置上尊重他们, 理解他们, 甚至热爱他们, 你的管理就不会有太大的成效。”这也是他对“管理”一词的诠释。

从管理一个学校到管理一个县的教育, 再到管理地级市的教育, 李老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着教育管理的模式。他立志于让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 他致力于新课程改革, 着力打造教育强市, 他将西方企业管理中的一些新思想、新理念创造性地运用到自己的教育管理实践中, 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读遇见未知的自己有感 篇11

书中最让我触动的一句话是: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所以的外在事物都是内在投射的结果。我的脑海里浮现了两个可爱的小人儿,一个穿蓝色衣服的男孩和一个穿红色衣服的女孩。女孩在虚掩的门后探出个脑袋望外面的世界,男孩凑到女孩的耳朵旁轻轻的说了这句话。那两个小人儿都是我自己来着。

还有,我觉得老者是位很厉害的人物,那么与众不同,说出的话总能引人思考,我试着跟着他说的话去做,好像我就是故事里的女主,也有幸进行了一次心灵之旅。

老者问:思想是什么?并指导女孩闭上眼睛几分钟什么都不要想。然后,我闭上眼睛,想要放空,我自我催眠:不要想任何东西不要想任何东西…放空几秒,我的脑袋又开始不受控制了。我依然记得我那5分钟里想了什么。最主要的3个内容是:1.虽然我闭上眼睛,好像也可以看到图书馆里坐着的其他人,当时我是坐着闭眼而不是趴着睡觉状的,书是开着的,我的手指正压着我所看到的那一页,我闭着眼睛,心里有个怪声音对我说话:他们不小心看到我这样闭着眼,会不会觉得我很怪异呢?这时候,有个脚步声从我旁边走过,我有些不安,害怕别人觉得我怪异,想睁开眼睛,最后没那样做。2.我拉回思绪,继续放空,我想到了那句触动的话:所有外在事物都是内在投射的结果。然后,为了让自己尽量不要想东西,我不断重复这句话。3.接着,我想到了各种人际关系,我想到了我的舍友。前两天,舍友看到我站在阳台,以为我在心情不好,胡思乱想,课外并没有心情不好,所以我为她的误解感到心情不好,难道我的样子看起来像总是心情不好吗?在那一瞬间我的心情变得越来越不好。现在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舍友的形象是我臆造出来的,人家可没觉得你“总是”心情不好呢!都是我的内在投射出来的!当然,舍友也用她的内在投射出了一个:“我”,她所说的:独自一人站在阳台的时候就是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是想家的时候,其实是在描述她自己,而我当时站在阳台,心情不错,在听着校园广播里的对话还有音乐,心里想着:我这是在享受生活呢!直到现在,我才真正明确这个“内在投射出外物”的含义!

不知怎么,突然地,5分钟后,大概觉得几分钟过去了,我睁开眼睛,看到图书馆里的其他同学都处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并没有怪异地偷瞄我,我松了口气,有些好笑呢!我和女主一样惊喜的发现这个秘密:原来不能不想东西!

虽然只有大约6分钟的时间,我却发现了自己的思想:原来我在乎的是外界对我的看法。虽然时间很短,可我经历了一次心灵的对话,好像看透了很多东西。

读《做最好的自己》有感 篇12

一、到底什么是成功

对于我们进入工作多年的人,在最初的几年中可能始终是开心和向上的,因为不停的在接受新的挑战、新的内容,不停在学习和提升。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少员工逐步走上领导岗位、周围同事这样那样的议论,开始逐步感觉压力、感觉到“不公平”——为什么能力不差的我们落后于别人呢?除了个人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外,始终没有找到可以说服自己的理由,直到读了李开复先生的书“成功不是一元化的,每个人在每个岗位上做到极致也是一种成功”,何必执着于你是否在领导的岗位上,只要在你的岗位上是极致的,你就是成功的。

二、对走向成功几个关键点的思考

(一)关于价值观

李开复先生认为走向成功首先必须有正确的价值观,特别是基于诚信的价值观,诚然没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引导,那么这个人“越成功”则带来的危害就越大,而这也与我们大学生支行长过硬的政治素养要求不谋而合,只有政治坚定、诚信从业务的人,才能为企业、为我党的发展带来正能量,而这是一个干部应有的基本要求。

(二)关于态度

1、积极与同理心的态度。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去做人、做事,投入到工作学习中去,如果没有积极尝试的态度、一味因循守旧,那注定不能为支行业务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在我们积极工作投入的同时,还要具备同理心的态度,要学会百思特网换位思考、站在同事、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读李开复先生《做最好的自己》有感)员工的角度去考虑自己的工作安排是否合理和完善。

2、自百思特网信和自省的态度。中国人常话“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李开复推荐的十本书在工作中我们要有自信,作为领导者如果不自信,那么他的团队和支行就没有自信。但是我们要自信不能过度、产生自负,那样也是对团队和自我的不负责。而自省则是确保我们在自信的基础上,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戒骄戒躁的态度——杯满则溢。

勇气和胸怀的态度。反应在工作中,就是要勇敢去开拓新的市场、新的业务,没有开拓创新的勇气如何带领团队走向新的高峰,并且工作会不停的有新的问题和困难出现,如果没有勇气去面对和克服,如何实现支行发展。在大胆开拓勇于尝试的同时,还需要有包容各项的胸怀,一个胸怀狭隘的人、注定看不到大海的宽阔,没有广阔的胸怀如何容得下各色的员工、各种的境遇和困难,如何能够成长。

(三)关于行为

简言之就是,我们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点发现自己的理想、追寻理想,然后努力学习知识和技能、并付诸于日常的工作中,通过有效的合作沟通达成目标,在整个过程中保持人际关系的沟通顺畅。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切价值观也好、态度也好,归根结底需要付诸于行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放在支行也是一个道理。

三、心得感悟

读《自己的姿势》有感 篇13

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是多种多样的, 总的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培训进修, 一方面是自身修炼。培训进修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在力量, 自身修炼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生源泉。从大量优秀教师的成长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 外在力量是辅助的、短暂的, 内生力量才是根本的、长久的, 外在培训进修固不可少, 但内生自身修炼更为重要。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说到底, 主要依靠自身的进德修业。那么教师的自身修炼包括哪些方面呢?如何进行自身修炼呢?我们不妨走进《教师的20项修炼》一书, 去打开思想认识上的天窗, 为自己的专业起飞孕育希望。

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具备从事教育专业生活必备的专业精神、专业人格、专业观念和专业能力。书中主要从“修炼教师形象”、“精炼教师生活”、“锤炼教师专业”等三个篇章二十个方面来厘定教师自身修炼的内容和途径, 点面结合, 条分缕析, 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描绘了一幅令人神往的图景。

第一篇“修炼教师形象”, 作者从教师的服饰开始说起, 依次分别为教师的微笑、语言、习惯、宽容、德行、智慧和情感等八个方面, 由外表到内心, 从有形到无形, 对教师的职业形象给予一一着色, 教师的职业画像顷刻间跃然纸上。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以往我们谈起教师的职业形象更多的是关注其职业道德、品德修养, 而对教师的外在形象关注不多, 本篇章告诉我们其实教师的装束打扮、微笑也很重要。有调查发现, 学生对待教师的态度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状态与教师的服饰打扮是有关联的, 随着年级的升高, 学生对教师服饰关注的人数及程度也在上升, 学生对教师的喜爱程度不仅取决于教师的人格魅力、知识修养, 而且与教师的外在形象也紧密相关。教师的穿着打扮不仅可以增强自信力, 而且可以增强对学生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因此教师必须注重自己的着装, 学会装扮自己。在大多数学生的印象当中, 教师似乎总是板着一副面孔, 不苟言笑, 难以靠近;作为教师, 在面对学生的时候, 我们也总是刻意地保持那份严肃的表情以此来掩饰内心的真实情感, 好像唯有如此, 才能树立自己的威信, 才能在与学生的相处中处于绝对的优势。其实“微笑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和教育力量”, 微笑不但能让我们自己身心和谐, 利于健康, 而且也能帮助我们树立良好的外在形象, 影响他人的情绪状态并制约着彼此交往的程度和结果, 意义不可小觑。所以不要在学生的面前吝啬你的微笑, 让微笑改变你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让微笑成为你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润滑剂。

教育是教师人生的存在样式, 也是实现教师生命价值的重要源泉。教育不仅仅是教师的一份职业, 更是其整个人生的有机组成部分, 教师的成就感来源于教育, 教师的幸福体验产生于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精炼教师的专业生活, 就是教师修炼自己的一门人生课程。在“精炼教师生活”一章里, 作者以对话、反问的方式引导我们从教师的规划、阅读、研究、反思、写作和教师的幸福等六个方面逐一进行探讨, 既有内容的阐述, 又有方法的说明;既有对现实的反思, 又有对未来的期待。在这六个方面中, “教师的幸福”是教师教育人生的最终指向, 而要实现这个目标, 就必须要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设计, 要不断地读书, 不断进行专业研究和反思, 并尝试着去表达自己的教育体验。现实中有如此多的教师不能体验到作为教师的幸福, 对自己的工作产生倦怠感, 与其思想认识和工作状态有着直接的关系, 与以上诸多方面的缺失密不可分。作者在这里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教师要学会自主思考并规划教育人生, 要通过阅读来拯救自己, 要学会表达自己的生活体验, 要反思教育生活, 要追求成就体验, 要学会释放压力, 要从教育中寻找快乐, 要珍爱身体, 要真正成为人师。”

具有专业的教育品格是优秀教师的基本品质,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必须锤炼自己的专业品格。锤炼自己的专业品格主要是“提炼自己的教育思想, 形成自己个性化的教育艺术”, “反思课程、教学、德育、管理, 形成自己的教育行为品质”。在本书的第三章里, 作者主要是立足教育理论的范畴, 就教师必须要面对和思考的教育理念、课程意识、知识观念、教学艺术、教育思想以及教育信仰等核心内容给予理论层面的剖析, 帮助教师们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 形成积极的教育影响力, 过上自己独特的教育专业生活。相对于前两章, 这一章的内容真正触及到教育教学的深水区, 理论性更强一些;而相对于其他的教育理论书籍, 这一章的内容又显得更为形象、易懂, 阅读起来, 比较亲切, 也更好理解和接受。

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培养人、发展人的活动, 作为教育活动的实施主体, 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 对学生的发展影响深远。为了更好地达成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 也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对学生的示范、引领作用, 教师必须要修炼自己。教师的修炼是一种内在的精神活动, 是实现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基本途径, 只有修炼好自己, 才能更好地成就他人。作为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的优秀教材和教师提升专业素养的必备读本, 《教师的20项修炼》是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 作者凝聚自己10年的教育人生积淀, 从小处、细节入手, 用温润的笔调, 诗性的语言阐述了教师自身修炼的方向及可行性策略, 书中既有大量的案例故事, 又有深入浅出的理论概括, 字字饱含着对教育的真挚情怀, 处处透露着对教育的真知灼见, 是有志于提升教育品位的从业者值得用一生去“读”的书。如果你正在为自己的专业发展一筹莫展, 不妨读一读这本书, 相信它会帮你构筑起全心的教育人生!

读《走自己的路》有感 篇14

像但丁说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是啊,有自己宏大的理想,就应该勇敢地走下去。

一群蛤蟆在进行竞赛,看谁先到达一座高塔的顶端,周围有一大群围观的蛤蟆在看热闹。竞赛开始了,围观者们一片嘘声:“太难为他们了,他们无法达到目的……”蛤蟆们开始泄气了。可还是有一些蛤蟆在奋力向上爬着。又过了一会儿,其它蛤蟆都被说服停了下来,只有一只蛤蟆还是努力地继续向前。比赛结束,其它蛤蟆都半途而废,就那只蛤蟆竭尽全力到达了终点,大家惊讶地发现它是只聋蛤蟆!

因为到达终点的是听力有障碍的蛤蟆,它告诉我们,如果有远大的`理想,就应该尽自己的全力向目标前进,而不要管旁人的议论。若有人对你说,你不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是在白日做梦,那你就应该像到达终点的蛤蟆一样,做个“聋子”吧!要相信自己,满怀信心地把自己的路走下去。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们有能力使自己的人生多姿多彩。他人的建议可能不错,但自己的人生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上,要靠我们自己走下去。

读《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有感 篇15

这篇文章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位挑水夫,他有两个水桶,但其中一个有裂缝,另一个完好无缺。有裂缝的桶,每次挑水回来,只剩半桶了,破桶因此很难过。两年后,它终于忍不住,对挑水夫道歉。但挑水夫并没有责怪破桶,说要它回去时注意一下旁边的花朵。一路上,破桶看见那些花争奇斗艳,竞相开放,美不胜收。走到尽头,破桶又伤心了,因为又漏了一半水。但挑夫说:“这条小路只有你破桶那便有花,好桶那一朵花也没有,因为我在你那边撒了花种,一路上,你的漏水正好帮了我浇水,所以主人才有好看的花。”

读完这个故事,我觉得: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一个人,每一样物品,都会有它的用处。要平静地面对不完善、不完美的自己。要学会把自己的缺点改变成为优点,让自己在对己不利的局面中解脱出来。印度曾获得诺贝尔奖的泰戈尔说过:“世界上什么都不完美,蔷薇是有些芒刺的花卉;高高在上的天使,我相信也不是没有过失。”蔷薇花穗然很美,但有刺是它的一个缺点。高高在上的天使,也不一定没有错误,这在许多神话里,是可以证明的。人有不完美的地方不是坏事,重要的是,把这个不完美的缺点变成优点。

读《自己的姿势》有感 篇16

人的脑子是一个复杂的整体, 如果它的一部分不够发达, 就会阻碍整个大脑的工作。在大脑两半球的皮层里, 有一些区域是管阅读的, 它们跟脑的一些最活跃、最富于创造性的部分是密切联系的。如果在管阅读的那些区域里有了死角, 那么皮层的所有部分的解剖生理的发展就受到阻碍。

于是,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一个人在少年时期没有学会用眼睛和思维把握住句子逻辑上完整的部分或整个句子, 他以后就再也学不会这一点了。

他的以上观点, 我对有些地方表示质疑。如他认为如果少年时期没有训练好阅读能力, 以后就再也学不会了, 没有了阅读能力, 思维就将受到限制。

但我们看问题不能断章取义。苏霍姆林斯基这段话, 其实主要在于强调青少年教育中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这一点, 我是非常赞同的。无论你学习任何学科, 阅读能力都是基础。如果没有这项能力, 你看不明白教材, 看不懂题意。其实, 这也是困扰我们学生的主要问题。如本校学生在做阅读题的时候, 基本是答非所问, 看不懂题意。同样, 政治、历史、物理、化学、地理、生物、数学都存在这样的情况, 并且阅读能力确实严重影响我们的思维能力。你可以观察, 班级里面那些成绩较为突出、思维较好的孩子, 他们的阅读绝对做得要比思维较差的同学要好。

在他的另一篇文章《要保持“水源的清洁”》中也说到:

我认为教育的目的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算达到了, 就是对每一个 (名副其实的每一个) 少年、青年来说, 书籍、思想成为“一种不撕裂自己的心就不能从其中挣脱出来的枷锁”。一个人要成为具有劳动者、斗争者、未来的战士、未来的丈夫和父亲的意识的真正的人, 他在14、15岁的年纪时, 就应当在自己灵魂的深处有一份丰富的精神宝藏——那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的一二百本书, 这些书对他来说就是精神的启示。

由此, 我不禁想到了我中学时候的两位语文老师。一位姓李, 是我读初二时候的语文老师。那时她刚毕业上岗, 长得年轻漂亮, 有着自己的各种新鲜想法。她的课总能吸引我们。她的朗诵十分优美动人, 每一节课必定自己示范朗诵。在她的带动下, 我们都爱上了朗诵。她还爱看书, 尤其是名著。每次上语文课, 她总能左右逢源地讲述许多跟课本有关的故事, 她的讲解十分精彩, 惹得我们一下课纷纷围着她, 要借她所讲的那些书来看。在她的影响下, 我爱上了看书, 无论什么书, 一拿到手上总是爱不释手, 废寝忘食。我的另一位语文老师姓唐, 他年龄大, 有教学经验, 初三时接替李老师教我们语文。刚开始, 我们是有些排斥的。他不会朗诵, 不会绘声绘色地讲故事, 课堂无趣极了。但慢慢地我们也喜欢上了他, 他不讲故事, 但是他总会利用自习课拿一些名著的精彩片段来念给我们听。听那么一段精彩的故事之后, 我们的心里痒痒的, 恨不得立马从他手中将书抢过来欣赏。他仿佛知道我们的想法似的, 不久之后便在班级建立了图书角。我们每位同学捐一本书放在图书柜里, 而唐老师自己拿出二十多本藏书放在里面, 自此我们便有书看了。从那以后, 我几乎每星期看一本课外书。假期的时候, 几乎一天一本, 不管什么内容的书籍, 一律照看不误。不到一学期, 我们班级的书都被我看完了, 我便只能将目标放到别处。我家屋后, 有一位退休工人, 姓郭, 据说他家有许多藏书。知道这消息后, 我很是兴奋。也不知哪儿来的勇气, 直接去到郭爷爷家, 开门见山地就要借书。郭爷爷很慈祥, 见我这样爱看书也很高兴, 很爽快地便把书借给了我。只是在临走的时候心痛地叮嘱我好几遍:“要好好爱惜书, 不能损坏了啊!”郭爷爷家的书, 跟学校的书不一样, 他家的书古香古色, 有毛笔的繁体字书, 有半文半白的古典小说, 甚至还有不少外国名著, 看起来要费劲得多。但我看懂之后发现这些书更有咀嚼的价值, 越看越不能自拔。

时间流逝, 我进入了高中。由于我进入的是一所重点中学, 且在重点班, 整天有无数的作业, 我便开始整天在题海里奋战了, 看课外书成了一种奢侈。上大学, 确实也看了些书, 但总是留不下印象。而现在工作繁忙, 看书反倒成了不务正业了。

而今想来, 我人生真正静下心来好好看书的日子, 就是我的初中三年。我人生中有那么一点点的知识储备, 有那么一点点的文学积淀, 都得益于那段日子。我对文学的热爱, 我人生观的形成, 我对问题的思维方式, 都形成于那个阶段。而我的那两位老师便是我在阅读上的启蒙老师。他们到底跟我说过什么, 教过我什么知识, 上过哪些课文, 我早已经不记得了。但他们通过自己言传身教让我爱上看书, 并使我终身受益, 这些将是我一辈子无法忘记的!

上一篇:初1数学下册期末试卷下一篇:初中语文教材重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