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复兴之路有感

2024-06-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读复兴之路有感(共8篇)

读复兴之路有感 篇1

“刚才呀,我们参观了《复兴之路》展览。这个展览呀,回顾了中华民族的昨天,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今天,也宣示了中华民族的明天,观后感触良多,给人以深刻的教育和启示。”这是2012年11月29日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后的观后感言。总书记把中华民族的昨天说做“雄关漫道真如铁”,把中华民族的今天说成“人间正道是沧桑”,把中华民族的明天说成“长风破浪会有时”。

《复兴之路》将中华民族自清朝末期鸦片战争清政府与洋人签订丧权辱国条约开始,爱国志士奋不顾身反抗外敌侵略的画面,日本侵略者烧杀淫掠的画面,革命英雄宁死不屈英勇献身的画面,到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画面,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参观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之曲折、艰辛,有悲痛,但更多的是震撼和振奋。

一、雄关漫道真如铁

雄关漫道真如铁:雄关:雄壮的关隘,漫道:徒然说。人们徒然说娄山关坚实如铁。意指前面的道路太曲折了,而我们的理想也的确是太难实现了,但我们依然咬紧牙关,勇往直前。中华民族近代以后遭受苦难之深重,处处牺牲之巨大,这在世界历史

读复兴之路有感 篇2

一、意大利文艺复兴起始

在13世纪末期, 意大利佛罗伦萨最先开始进行文艺复兴, 随着时间的推移, 文艺复兴活动逐渐跨越阿尔卑斯山继续向北扩散, 最终形成了整个欧洲的发展, 此次复兴的时间一直持续到16世纪末期, 使欧洲文艺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进行文艺复兴的国家中, 美术是一直贯彻其中的艺术复兴形式, 而意大利则是其中的佼佼者。意大利境内存在大量古希腊与古罗马的遗迹, 这些古代文物使意大利获得了大量艺术上的资源, 并且也得到了良好的应用。中世纪意大利与拜占庭属于友好国家, 而拜占庭的文化构成主要为东方文化、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共同组成, 其中保存了大量古希腊与古罗马的文化传统。自土耳其人入侵拜占庭后, 希腊学者在1453年后逐渐迁移至意大利, 这个迁移阶段也加快了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使用速度。在拜占庭灭亡后, 大量收藏的手抄本、古罗马古代雕刻并未出现在西方国家面前, 而这些如同浮云一样消失的艺术品, 使意大利出现了一次爆发式的艺术繁荣, 这次艺术进步从古典时代以来, 未曾有任何国家打到过此种地步。通过意大利艺术家与人文学者的共同努力, 这些古代的艺术知识构成了文艺复兴活动的基础, 也成为欧洲文化发展的契机。

在12世纪至15世纪, 意大利成为欧洲第一个成功达到中世纪文化与经济水平的国家, 而城市也完成了由手工业向资本主义过渡的过程, 这种经济上的进步, 也是意大利实现文艺复兴的关键因素。在这个阶段中, 意大利诞生了许多的新文化, 其时间远远早于其他国家, 而且每个发展时期中, 意大利美术作品也带来了启示的作用, 其艺术成就要远远高于欧洲其他各国, 充分发挥出美术艺术的魅力。虽然意大利因为政治上的问题, 无法使国家成为中央集权国家, 受到历史原因的影响, 国家的发展略微落后其他国家, 但是意大利在社会与文化发展的水平上, 一直处于欧洲领先地位。在当时先进的国家与地区中, 独立的政治经济共和国出现, 这些繁荣的城市之中, 市民、手工业、商人掌握了城市的政权, 而封建制度不断被瓦解, 新的社会关系得以出现, 封建等级制度与社会关系的出现, 使人们的观念与文化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而这种改变恰恰形成了文艺复兴活动的实质。结构分散的城市共和国相对独立, 而这种分散性正是文艺复兴时代, 帮助意大利形成繁荣文化的关键要素之一。根据历史事件研究结果表明, 在君主制国家中, 城市以中央集权形式为主, 这种结构使文艺复兴活动无法得到完全的发挥, 也无法实现美术艺术的改革与发展。

二、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

在文艺复兴时期, 人文主义思想第一次出现在社会发展之中, 而这种思想也是文艺复兴活动的基础, 是时代发展的精神, 其主要含义为:重视人的价值, 通过世俗化的生活模式, 以理性信仰取代神权统治, 重视世俗生活与财富带来的享受, 以科学研究取代愚昧专横。人文主义认为, 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 反对神权为主, 加强人性的表现, 歌颂自然的美丽, 这些思想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指导思想, 也是中世纪思想发生转变的转折点。以人文主义作为指导, 艺术家通过美术作品反映出人生、生活, 使科学与艺术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为艺术作品赋予了更加真实的时代感。

人文主义思想对美术带来的影响主要在对人的高度重视, 艺术家与人文学者认为, 人体是完美的, 而其中居住着人类纯洁的灵魂。以人为本的精神观念认为, 通过任务形象可以充分展现出围绕人类为主的宇宙观, 这种纪念形式的方法, 成为后期艺术概括的主要方法之一, 而艺术作品中塑造出的形象, 则成为文艺复兴使其的主要特征。绘画与雕塑提供的形象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美术发展的表现形式, 与其他国家不同, 意大利是文艺复兴最早形成以人为本美学思想的国家之一, 它的本质可以涉及到多个学说, 也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关键。

三、结语

如艺术历史学家提出的理论, 艺术史是一段风格不断发生变化的故事。所以我们可以将巴洛克艺术看作一个风格发生转变后出现的必然结果, 就如同文艺复兴反对哥特艺术一样, 浪漫主义也可以看作反对古典主义。这些艺术风格的反对与改变, 说明了巴洛克艺术处于文艺复兴与古典主义的过渡期, 而欧洲各国的美术画派之中, 也可以分辨出作品的继承与创新。

摘要:意大利文艺复兴是欧洲美术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灵感迸发的时期, 各项具有丰富代表性的作品不断出现。受到自由城市与历史等因素的影响, 意大利早期美术发展呈现出高度繁荣的状态, 不仅是欧洲首个建立科学绘画体系的国家, 而且也为其他国家解决了多项艺术难题。将美术从附属建筑中提取出来, 整合为独立而又全面的艺术形式, 使艺术作品具有更加独特的审美意义, 也使意大利成为欧洲文艺复兴的起始点。意大利文艺复兴是近代文化发展的基础, 其作用也要超过自身的意义, 非常值得进行探究与学习。

关键词: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潮流

参考文献

[1]吴啸雷.意大利文艺复兴——从晚期哥特到文艺复兴的曙光[J].中国美术, 2013 (06) :14-15.

[2]刘耀春.雅各布·布克哈特与意大利文艺复兴——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的再思考[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01) :19-20.

[3]王新新.论意大利文艺复兴对欧洲的人文主义思想和美术发展的影响[J].才智, 2010 (05) :13-14.

实干之路就是复兴之路 篇3

关键词:伟大复兴 新思路 实干兴邦 从我做起

十八大以来,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已经产生。习总书记深刻把握世情党情国情复杂变化,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等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治国理政的新思路,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目标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行动指南,深入学习之,对于我们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进一步提高自身理论素养以及工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伟大复兴需要新思路

1.1深化改革

第一,加快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近30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增长业绩,这无疑是推动市场经济体制的结果。但改革的核心问题即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依然存在,政企关系、政资关系、政事关系、政社关系尚待理顺,因此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任务紧迫且艰巨。唯有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完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才能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第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优化产业结构和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而且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及积极改善需求结构。这就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引导作用。第三,改革开放30年后的中国体制改革已步入深水区,政治体制改革不仅关乎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更是未来中国经济社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加强选举机制、监督机制、责任机制、信息公开机制、评价机制、决策机制与程序机制等方面的改革与建设,以期通过推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达到转变执政方式,提高执政能力的目的。

1.2 重视民生

第一,改善民生。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通过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就业;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积极推进医疗体系综合改革,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按照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达到增加居民收入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的目的。第二,创新社会管理。所谓社会管理,是指以维系社会秩序为核心,通过政府主导、多方参与,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认同、秉持社会公正、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治安、应对社会风险,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创造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基础运行条件和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的活动。通过社会管理科学化、社会管理自治化和社会管理法制化达到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目的,努力建设平安中国。

1.3建设文化强国

第一,增强文化价值感。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因为文化不仅是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而且是国家的软实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有什么样的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发展观,也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发展状况。第二,增强文化竞争力。首先要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其次要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再次要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此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提高服务效能;要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以提高传播能力;要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和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以营造适合高素质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社会人人共享的目的,努力建设平安中国。

1.4建设美丽中国

第一,生态意识文明。21世纪的今天,人类文化的各个方面已打上了生态忧患意识的深深烙印。经过30多年高速增长的中国更需要以生态科学的眼光审视自然,指导实践。第二,生态行为文明。罗曼罗兰曾说:善良不是学问,而是行为。即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善良,并不看他有多少学问,而是看他的行为是不是善良的。因此,生态行为文明才是真正的生态文明。其主体是人,具体分为政府、企业和公众三大类。第三,生态制度文明。通过制定较为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且由较高环境伦理道德水平的人们去执行,达到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的目的。第四,生态产业文明。积极发展生态工业,使得所有物质都循环利用,而向环境中排放的污染物极小甚至为零排放;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其不仅有利于优化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和克服我国农业贸易壁垒,同时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更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由此,进而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即通过对环境的保护达到得以持续发展的目的;积极发展环保产业,即大力倡导和积极实施各种以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生产经营活动。总之,作为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和文化灿烂的文明古国,站在21世纪的新起点上,中国不仅要经济更发达、人民更富裕,而且要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区域更协调、社会更和谐、家园更美好!如果说19世纪的英国教会了世界如何生产,英國人把人类社会带进了工业文明时代,20世纪的美国教会了世界如何消费,美国人把人类社会带进了信息文明时代;那么21世纪的中国则应教会世界如何可持续发展,中国人将把人类社会带进生态文明时代。其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将主导人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一个丰饶富足、舒适安全、山川秀美、天人合一的美丽中国将呈现在世人面前,并为人类的文明进程作出不朽的贡献。

2.伟大复兴力戒空谈,重在实干

2.1 空谈误国

有了新思路,关键在于要付诸于实干。这既是习总书记对全党寄予的厚望,也是对全党提出的严格要求。历史上空谈误国的教训不仅太多而且贻害深重。魏晋时代的风流名士以清淡为风尚,被王羲之贬为“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后人更是批评两晋亡于清淡。58年大跃进浮夸风盛行以及文革时期大搞形式主义等,导致生产荒废、经济停滞、人性践踏、社会发展倒退及至国民经济达到崩溃的边缘。时至今日,形式主义和浮躁作风不乏种种表现:例如以会议贯彻会议,用文件落实文件,乐于当“二传手”和“收发室”,口若悬河、天花乱坠,但只说不做;报喜不报忧,搞数字游戏,夸大成绩,回避矛盾,只做表面文章;欺上瞒下,抬高自己,说一套做一套等等,凡此种种空谈之举,长久下去必将误国。

2.2 实干兴邦

实干精神不仅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更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正如习总书记所说:“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对生活有所向往,有所诉求,党自然就应该聆听群众的心声,关心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一直以来,党始终把民生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因为党深深了解:只有把千千万万普通民众的问题解决了,才能下更大力气,更有效地解决其他更加复杂的问题。人民群众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根本,党离不开人民群众,就像鱼离不开水一样。党会一如既往地关心人民,关注民生,切实保障人民利益”。当今时代,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发展处于矛盾凸显期,资源环境问题、社会全面转型问题、深化改革开放等等问题,既是重大的理论课题,也是崭新的实践课题,不仅需要认真探索,而且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加以探索;实际操作中既要切合中国当代实际,又要把握世界发展潮流,进而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正如习总书记所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

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史告诉我们:唯有实干才能摆脱贫穷落后;唯有实干才能解决深层次矛盾问题以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唯有实干才能有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唯有实干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3.伟大复兴需要从我做起

在认真学习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努力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以期既能实事求是又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地開展教学科研工作。

作为一名资深党校教员,不仅要热爱党校教学事业,熟悉党校教研业务,敬业勤勉,而且要认真探索党校教育教学规律,努力把握当下干部成长的特点和现实需要,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结合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地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作为一名党校中层干部,应努力做到严与律己,宽容待人。我常常告诫自己:第一,在工作中学会成长的有效途径就是善于向他人学习和善于向社会学习,而这种善于学习能力的培养结果就是沟通能力与协调能力的提高。第二,在工作中力戒浮躁心理与浮躁行为,尊重党校教育、教学和科研规律,认真研究国情、市情和县情,努力探索新的教学科研方式方法,以期在校委的正确领导下,促进我校教研室工作日益走向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读复兴之路有感 篇4

作者姓名:闫心茹

学校全称:蒙城县王集乡王集中心小学 年级:五年级

通讯地址:蒙城县王集乡王集中心小学 联系方式:0558-7913854 辅导教师:刘琦 联系方式:***

读《中国梦-一个伟大民族的复兴之路》有感习主席说过:“中国梦,就是人民的梦,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中国梦”关乎着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凝聚了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憧憬和期待;它是整个中华民族不断追求的梦想,是亿万人民世代相传的夙愿,每个中国人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和创造者。

在我的梦中,亳州绽放着美丽之花。美丽富饶的涡河长380公里,流域面积1.59万平方公里。河水两岸绿树成荫。色彩绚丽、美轮美奂的花戏楼曾建于清康熙十五年,乾隆年间又增添了许多彩绘和雕刻,它以精湛的雕刻艺术、绚丽的彩绘而驰名中外;曹操运兵道又称曹操藏兵道,是中国现存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地下大型军事设施,亦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古代地道战术的总汇。

亳州不但风景优美,而且这里人杰地灵。历史悠久的涡阳就是老子的出生地。老子庙气势磅礴,金碧辉煌。曹操是亳州市谯城区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华佗医术十分精湛,他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尊之为“外科鼻祖”。

在我的梦中,亳州是群众满意的宜居之城,美丽的亳州环境优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夏雨集中,秋高气爽,冬长且干。这里物产丰富:古井贡酒,浓香型白酒,中国八大名酒之一,有“酒中牡丹”之称,产自安徽省亳州市。“城市要发展,规划需先行”,作为规划人,我们有责任肩负起服务城市发展的特殊使命和重任。让日新月异的亳州,一步步向“幸福乐居的生态品质新城区”的目标迈进。这就是我的亳州梦,这就是我的中国梦!

梦想反映的是追求、展现的是抱负,对梦想之境的憧憬和向往,是我们规划人在现实中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国梦,从你我开始,让我们创造无愧于人生,无悔于青春的未来。

复兴之路有感 篇5

2012年11月29日上午,就是这样一个特殊时刻。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在参观完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三句话,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阐述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虽说已经过去大半年了,可是习总书记的讲话依然振奋着我们,使我们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我也怀着别样的心情于2013年国庆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了复兴之路,在一个个展区里,我观看了各种展品。一路走下来,我的思绪也在翻飞着。

为了民族的梦想,从鸦片战争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示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路。当清朝使封建社会迎来了它的最后一段盛世,与此同时,世界格局也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当欧洲的国家征服海洋伴随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和贪婪掠夺,世界渐渐连接在一起。从此,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孤立于世界而独立存在。英国的工业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以及法国大革命改变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成为了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当欧洲各国的资源不能满足自己的发展需要时!统一把目光集中到了地大物博的中国。但是一句“天朝物产丰盈”中国便把自己锁在笼子里。通商不成,抢夺的念头便产生了,正在全球范围内争夺利益和霸权的西方殖民主义势力已经扩展到东方,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到了尽头。

鸦片战争的失败给自以为是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的清政府当头一棒,终于惊醒了一部分富国强兵的志士仁人,要是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理性救国态度写出了第一代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对对国家前途的思考。但是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几乎没有中国人意识到双方在社会制度和生产力上的差距,长期的闭关锁国蒙蔽了中国人的眼睛和心灵。

1860年的10月18号,英法联军焚毁了圆明园,同时也焚毁了士大夫心头虚幻的“上国尊严”。内外交困之下,首次由清政府主导的自救探索的洋务运动风生水起,然而残酷的现实证明,洋务运动无法实现自强的目的。1895年春天,康有为、梁启超的戊戌变法在维持了短短103天之后就被废止。1900到1901年,八国集团进攻北京,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至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达数百之多,赔款上亿万两,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与时代大潮间的巨大落差把中国推向了腐朽和屈辱的深渊。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推翻了皇帝,结束了中国二千余年的专制统治,而是为中国传统社会划了一个句号,使19世纪中叶开始被迫进入近代的中国相对说来抛却了旧传统的束缚,为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开辟了一条通路,斩断了中国社会任何后退的可能。

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在这次运动里,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表现了伟大的力量;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重要作用。五四爱国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对宣传马克思主义起了推动作用。

1927年4月12号,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致使第一次国共合作公开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国民革命的失败,一方面是由于国际帝国主义联合支持国民党右派发动叛变,反革命的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的力量;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在国民革命的后期领导人陈独秀又犯了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放弃革命的领导权,以致在敌人发动突然袭击时,不能有效地组织人民反抗。

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官僚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伟大胜利。所以我们要记住历史。我们要永记祖国的历史,这不仅是为了要更好的与篡改歪曲历史的恶势力斗争;也更是因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我们需要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前车之鉴,后世之师”,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

观《复兴之路》有感 篇6

在观看过《复兴之路之峥嵘岁月》和《复兴之路之继往开来》后感触颇深,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为新中国的建设奉献了其所有的光和热,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开创了中国的新纪元,用自己的生命书写了新中国的历史,让中国从一个饱受欺凌的民族变成了如今这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告诉了全世界人民,我们不再是“东亚病夫”,我们不再是“沉睡的狮子”。

特别是观看了《复兴之路之峥嵘岁月》之后,让我真正的感受到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句话的内涵。

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努力寻找出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他们寻求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以此为指导思想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斗争才走上科学社会主义指引的胜利发展的道路。

中国共产党经过不懈的努力,始终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完成了新中国的统一,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标志着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一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胜利。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先进的共产党员前赴后继,在这峥嵘百年中历经无数艰难坎坷,他们的业绩将永远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

在首都北京建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毛泽东亲自撰写了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抗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建设新中国视为己任,不断的努力和探索,终于寻找到了真正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建国以来,党始终坚持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营造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使中国在半个多世纪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复兴之路之继往开来》主要讲述了中国在新一届领导集体的带领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自此,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迎来了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激励着走在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每一位中国人。

民族的复兴离不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的发展,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代赋予我们庄严神圣的使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和民主形式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丰富。

一个民族要实现自己的伟大复兴,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中国人民历经艰辛探索而开辟的民族复兴之路。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要谨记胡锦涛总书记所说的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四个坚定不移”: 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

对于有着一个灿烂文明民族今天是如此渴望再创辉煌,也只有经历苦难的民族才更加懂得重新奋起的意义。回首过去,历史发生了沧桑巨变,事实有力地证明:只有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为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各条战线的主力军,我们大学生一定要牢记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及基本经验,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自觉的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使命。

普通高中教育的“复兴”之路 篇7

其实, 真正熟悉复兴中学的人未必很多。这所12 年前还是人称“二幼师”的学校, 正好赶上基础教育的全市性、大规模布局调整。本来就要取消的中等师范, 经过异地规划, 重建“转轨”, 成为普通高中, 并取名“复兴”, 而且一夜之间还给他们戴上三顶“桂冠”:一是市直属高中, 二是市重点高中, 三是示范性高中。可见, 各方寄予希望之大。但是, 人们心里全都明白, “直属”谁也没话可说, 都是你们“自家”的事儿;至于“重点”“示范”, 那是上边“封”的, 没啥社会基础, 只能用来造势。就说社会基础, 你还真别小看, 得靠时间来“堆”。所以, 自打成立那天, 复兴中学就深知自己“几斤几两”:改制以前的幼儿师范, 学生好分配, 那时可谓怎一个“轻松”了得。改制以后是普通高中, 学生要高考, 现在可谓“硬碰硬”如何了得。虽然好说好听, 实际一天一地, 而且造势越大, 压力越大。作为“直属”, 只能办好;顶个“重点”, 必须突出;当了“示范”, 还要引领。所以, 他们只能硬撑着往前趟。

头几年, 作为刚刚完成“转轨”的普通高中, 没有别的选择, 肯定得“随大流儿”。尽管他们非常清楚, 无论政府配置多好的资源, 生源才是根本的资源;尽管他们非常清楚, 生源这块“蛋糕”早已分完, 并非想要哪块就能得到哪块;尽管他们非常清楚, 即便生源每年也有“波动”, 可从未掀起多大“风浪”。不管怎样, “高中—高考—高校”, 在人们心里就是一趟“直通车”。只要你上了这趟车, 就得随“大流儿”:年年老师、学生一起拼, 天天家里、外边两头儿挤。不能说就没有效果, 反正每年都能完成“指标”, 甚至还会超额几个。当然, 谁都想再“好”点儿, 也没少使劲, 但很难有根本性突破, 收效有限。还是那句话:生源摆在那儿了。难怪大家总是安慰自己:三年前中考招进来的学生, 全市平均水平;三年后高考送走的毕业生, 四成“二本”以上。据统计, 学业“增值”水平也已经很高, 这就很不错了, 还要学校怎样?

其间, 他们也不是没有思考:“二幼师”曾经的美育特色应该是现成的办学优势。虽然“转轨”过程中, 因为“结构性”超编, 有些老师已经调出, 可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毕竟有人留下, 毕竟还很专业。于是, 他们做过一些尝试, 也有过一些收获。个别学生最终考入艺术院校。虽然最终没成“气候”, 也能算是“个性”培养。

其间, 面儿上也不是没有“动静”:围绕如何办好普通高中, 国家出政策, 地方推改革, 专家做课题, 学校搞试验。可是, 谁都没太较真儿, 自然少有作为。当然, 个中缘由很多:社会的舆论, 家长的追求, 学校的惯性。再说, 三者还往往形成合力, 一同发力, 给你压力, 使你乏力。尤其是有人宣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办家长满意的学校”, 更让你纠结。你说, 这是刻意“解读”, 还是有意“误读”?真没法“矫情”, 也“矫情”不起。反正复兴中学已经意识到, 在以高考成绩自我“安慰”的时候, 多数家长并未得到“安慰”, 有的甚至非常伤感:“跟你们拼了三年, ‘正经’大学没考上, 这高中不是‘白瞎’了吗?”“就算上了‘三本’, 一年还得花好几万。毕业了又怎样?工作照样难找, 孩子接茬‘啃老’。”话不好听, 很耐人寻味。面对这些无奈的家庭, 面对长期无言的结局, 他们更困惑了。

大概就是这个关键时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2010—2020 年) 》的颁布, 一下“点醒”了他们。咱们这是干嘛, 偏要“一条道跑到黑”?其中, “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一条里, “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采取多种方式, 为在校生和未升学毕业生提供职业教育”一段, 引发了他们对普通高中的重新思考:真没有必要随大流儿“架”自己。该放下“身段”, 要放下“身段”。何况, 自己这类学校, 压根儿也没有什么“身段”。同是普通高中, 眼睁各不相同。只有各自找准位置, 转向既能遵循人的成长规律, 又能满足家庭基本愿景;既能顺应社会发展大势, 还能切合学校现实条件, 才是办学正路。用他们的话说:短短60 个字的政策阐述, 怎么两次提到“职业教育”?这就是改革“信号”。咱们应该抓住机遇, 再次“转轨”。如果说, 上一次是办学类型的“转轨”, 那么这一次就是办学思想的“转轨”。

五年过去了, 要是回头梳理一下他们再次“转轨”的历程, 做的主要就是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引进职业教育, 重构校本课程。

谁都知道, 对普通高中来说, 最大的自主权在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因为这是一所学校彰显个性的“名片”。所以, 普通高中的展示活动都把校本课程作为“重头戏”, 相互“比拼”。尤其是“有头有脸”的学校, 人家的校本课程就是“高大上”:众多的项目, 超前的课题, 尖端的设备, 高深的内容, 知名的导师……因为除了“高考”以外, 这也是办学实力, 况且这种实力还能“诠释”自己的素质教育。复兴中学也曾羡慕不已。可是实践证明, 适合“别人”的, 未必是适合自己的。不同的生活背景和知识积累, 已经导致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未来追求。人家的学生热衷于逻辑思辨, 咱们的学生擅长实践操作。这种“不同”并无优劣之分, 只是个体差异。只有立足学生实际, 校本课程才能发挥固有的特殊功能:引导学生避其短, 帮助他们扬其长。思来想去, 他们最终决定尝试引入职业教育, “重构”校本课程。

在大量调查和详实分析的基础上, 复兴中学开始了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知道, 对他们这支“门外汉”的队伍, 实际是在挑战自我。这是一个由可以不知到必须知, 由可以只知其然到知必须其所以然的过程, 难度可想而知。但是, 他们还是赢得了这场挑战。激光雕刻、汽车驾驶、工艺设计、模型制作、餐饮厨艺、动漫创意、电脑维修、网络影视技术、食品工程技术……一批自行开发的具有“职业”色彩的校本课程就这样诞生了, 而且同步“上马”了一批专业设备, 装配了一些实验室、设计室、工作室、制作室。他们的不懈努力, 不仅换来了“职业”课程的从无到有, 更换来了广大学生的空前欢迎。学生们在这个全新的平台上, 学习专业理论、了解职业特点、训练操作技能、体验创意乐趣的时候, 尽情发展着自己特有的潜能, 充分享受着前所未有的成功。

其实, 何止担心淘汰出局的孩子, 从中发现了希望、找回了自信。在一定意义上, 面对各种压力的学校, 也从中看到了前景、坚定了信心。应该说, 正是尊重客观差异, 瞄准社会需要, 满足学生愿望, 着力特长发展的校本课程建设方向, 成就了复兴中学再次“转轨”的坚实起步。

第二件事是, 选择“普职结合”, 创建学校特色。

谁都知道, 对普通高中来说, 确定和建设学校特色是个“老问题”。这个“问题”之所以“老”, 原因非常简单:大家都被“高考”套住, 实在无暇顾及其他。陷于这一问题的学校, 尽管不是全部, 可也为数不少。当然, 有些学校具备“传统”资本, 还在不断“丰满”;当然, 有些学校也在探索之中, 寻找合适主题。即便如此, 真做到有鲜明的辨识度, 有长期的持久性, 有显著的增长点, 有突出的成就感, 还真不多, 因为这需要付出很多。在重构校本课程的过程中, 复兴中学发现自己反而可能实现这些“要素”。别看本身“先天”不足, 其实就是最“原始”的“后发”优势。如果把“引进”职业教育发展成“结合”职业教育, 在众多普通高中里, 就是最为突出的“辨识度”。至于如何保证“持久性”, 如何形成”增长点”, 如何显现“成就感”, 那都是后话, 可以慢慢来。于是, 他们组织了全校大讨论、全员大访问。怎样由重构校本课程走向创建学校特色?特别是在大访问中, 学生畅所欲言谈想法, 家长直言相告提建议, 专家鞭辟入里做论证……“普职结合”就这样由大家逐渐形成的共识发展成建设学校特色的主题。

一旦站上新的高度, 必然催生新的思考。对普通高中来说, 不光学校特色本身非常系统, “普职结合”也从来没人提过, 所以局限于“东一榔头, 西一棒子”绝对不行。于是, 学校针对校本课程建立了工作系统, 成立管理小组, 明确课程框架, 统筹教学方案, 落实选修制度, 推行学分考核, 纳入综合评价……使管理、开发、实施、考评“四位一体”。如今, 这里的校本课程已经像国家课程一样, 形成了严谨实施的长效机制。其中, 他们首创的全员参与的“走班制”, 学生兴趣极大, 既保证了课程安排, 又盘活了设备资源, 还引导着学生学会了自主管理, 实现了自主发展。于是, 学校围绕特色建设, 结合教学改革, 开始了职业渗透。教师教学中设法建立教科书内容和相关职业的联系, 已经成为这里课堂教学的常态。《物理》的电磁学, 就这样添加了“磁悬浮列车”设计原理的探究;《生物》的植物教学, 就这样联系了“无土栽培”发展趋势的讨论; 《化学》的有机物教学, 就这样融入了生物制药的技术……鲜活的实例, 使学生看到了理论知识转化为科技成果的价值, 悟出了“学科—专业—职业”的脉络。“文科”教师则利用教科书的思想性和人文性, 让职业精神进入孩子的心灵世界。生动的案例, 使学生看到了职业理想的崇高, 悟出了职业道德的伟大。特别是《人生规划职业指导》课的开设, 一方面引领学生精准定位未来目标, 一方面又激励他们把未来目标转化为现实动力, 因为他们发现自己的潜能优势, 完全可能“对接”自己的人生梦想。于是, 学校抓住课外活动进行了深度开发。这里的学生社团已经成为他们动手、动脑的乐园, 各自提升着特长的实力, 思索着职业的“选项”。这里的专题教育已经成为他们重新认知的氛围, 共同体验着职业的社会贡献, 感悟着职业的精神境界。“理想是什么”的班会, 已经把同学的交流变成了彼此的交心, 共同规划未来的美好人生;“高三, 我们在路上”的校会, 又让学生深化了对“人人是人才, 行行出状元”的理解。一年一度的“成人仪式”和“毕业典礼”, 孩子们切身感受了家长、老师对他们正确选择的谆谆指导和殷殷期待。就连校园环境文化也一改“985”“211”的宣传, 布置了人生规划与职业教育的内容。为了扩大“普职结合”的校外资源, 他们邀请海河教育产业园区开办的“复兴文化讲堂”, 为广大师生搭建了新的学习、交流平台。行业专家与成功人士的经历、经验, 让学生感受了不同的职业魅力, 同时感悟了奋斗的职场艰辛。“天生我材必有用”, “条条大道通罗马”, 这些“老话儿”被学生做了“现代版”的阐释。特别是一次次的现场互动, 学生们从中体味了未来的多彩和人生的美丽。应该说, 正是这些围绕“普职结合”进行的生动创新, 为学校和学生系统了解职业、主动走近职业, 及时发挥了“催化”作用, 成就了复兴中学再次“转轨”的纵深推进。

第三件事是定位“精致教育”, 启动顶层设计。

谁都知道, 学校的顶层设计是学校科学发展的关键, 学校的办学思想又是学校顶层设计的灵魂。可是, 具体到一所学校, 特别是具体到一所遭遇“高考”左右的普通高中, 这事儿就并不那么容易了。论说, 咱们应该还要好些。前几年开始的“普通高中现代化学校标准建设”, 非常强调端正办学思想, 力图体现普通高中本质。就是在这样的政策导向之下, 大家同时开始了一次新的探索。经历了校本课程重构和学校特色建设的复兴中学, 也借势提出了“精致教育”的课题。

他们觉得, 普通高中的问题其实并不复杂, 同质化的倾向就是症结所在。不管你怎么看, 反正是不同的学校在追求同一个目标———高考。“精致教育”只是一种教育理念, 或是一种办学思想, 就是现代高中的多样性办学、个性化培养。为什么用“精致”定位?他们说: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的教育, 必须精心确定每个人的发展方向, 精细设计每个人的教育方案, 精确进行每个人的素质评价, 而且都要“精”到“极致”。目前, 他们正在这种办学思想的统领下, 着手学校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应该说, 前两件事为这一件事做了很好的准备与铺垫, 这一件事又是前两件事重要的延续与升华。这是教育思想的延续、学校文化的升华, 更是对普通高中特色化办学之路的深层次思考。

“精致教育”由于兼顾了普通高中课程的基础性和职业教育专业的实践性的不同特点, 兼顾了升学预备型教育和就业预备型教育的不同需求;由于突出了“兴趣—志趣—志向”的成长轨迹, 突出了“学科—专业—职业”的发展脉络, 整个学校似乎发生“颠覆性”变化, 而且这种“颠覆性”变化又似乎写在每个人的脸上。

高考志愿填报, 平和代替了以往的焦虑, 因为孩子觉得可以选择的专业更宽了, 选择的学校更多了。即使成绩不是很高, 似乎没有选择的学生, 却表现了自信, 表达了主见。一句话, 只要自己喜欢, 社会需要。高中毕业以后, 快慰代替了以往的怨怒, 因为有的顺利进入本科, 有的自愿走进高职, 有的还直接进入社会就业。还是那句话, 只要自己喜欢, 社会需要。

就是这些曾经失去信心的孩子, 如今已经令人刮目相看:他们的“榜单”上居然有15 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10 项学生发明成果;居然其中包括“水陆两栖机器人”工业造型类专利, 有“3D”动力创新大赛工业设计市级特等奖、全国三等奖;居然有市机器人比赛小组第一名, 市青少年小发明设计大赛的一、二、三等奖;更让你无法想象的是, 其中有两项居然还通过了“I-Sweeep”大赛 (国际可持续发展项目奥林匹克竞赛) 组委会的审核, 居然有两位同学还应邀赴美参赛, 并荣获优秀奖。谁能想到, 复兴中学如此华丽的“转轨”, 不仅走向全市, 竟然走向世界。

当然, 复兴中学不可能挂出“清华”“北大”录取的布标, 但是这里也能冲出“黑马”, 今年就有高考拿到640 分的学生;这里也能培养“精英”, 也曾出现先高职、后本科、再硕士的学生。尽管这些“少数”更能吸引眼球, 他们也没有自鸣得意, 更没有大做文章。在他们看来, 那些“多数”能够稳稳当当各安其位, 能够高高兴兴各得其所, 无论是普通高校, 还是高职学院, 乃至就业、创业, 才是他们的愿望。一句话, “精致教育”的目标是要教好每个孩子, 幸福每个家庭。

上海品牌的复兴之路 篇8

在国人的记忆中,从上世纪30年代的摩登夜上海,一直到开放前的80年代,上海都是中国的品牌之都。上海的凤凰自行车、英雄钢笔、上海手表、美加净日化产品都是驰名全国的名牌产品。在曾经的计划经济时代,一个人如果能买到一件上海产的商品是件令多少人羡慕的事情。而现在的上海却变成一片品牌盆地,那些曾经辉煌的品牌大都早已风光不再,而其他改革开放后建立的新品牌又大都局限在上海区域,无法向全国辐射。

衡量一个地区竞争力的强弱,通常看它有多少有影响力的品牌。上海处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世界500强中三分之二的企业都已经落户上海,但上海本地企业却难以与上海金融中心的城市定位相匹配。

为什么如今的上海会缺少全国知名的强势品牌呢?

也许正印证了那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语。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市场,任何一家本地企业只要耕耘好上海市场,就可以活得滋滋润润。缺乏忧患意识使得很多上海企业只是片面追求家门口的市场占有率。光明曾经是中国乳业的老大,但现在在市场中它却不进反退由第一沦为第三。不仅伊利超过了它,蒙牛也超过了它,而在光明乳业风光无限的时候,伊利还只是内蒙古的地方小企业,蒙牛更是还没有诞生。

上海的企业其实都面临这样的情况:产品质量无可挑剔,拥有高水平的人力资源,企业管理层也是最优秀的,而且销售渠道也非常畅通,上海市场自身容量也非常大,但是这么好的条件下为什么企业会越做越小?根本原因在于上海企业普遍缺乏品牌战略意识。上海本土的企业不应只将注意力放在产品上,而应提升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吸引力。上海的品牌经济虽然已经具备了很好的基础,但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上海品牌怎样才能重塑辉煌,再次成为国人骄傲呢?这是每一个上海企业家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而我们给出的答案就是“插位”。

插位是什么?

插位(INSERTION STRATEGY)是通过打破市场原有的竞争地位的排序,使后进的品牌迅速成为行业领导品牌的营销品牌营销法则。插位要通过颠覆性的营销手段,突破后进品牌面临的竞争困境,快速超越竞争对手,使后进品牌迅速成为市场的领导者。就是说你要想办法破坏原来的市场规则,用速度,用各种手段使你改变原有的排序。是颠覆竞争对手的品牌营销新法则。只有“插位”企业才能有机会!

那么市场竞争中如何运用插位的方法呢?

第一步要洞察消费者内心真实的需求,你要了解消费者,从而发现市场缝隙。所谓的插位就是要插入到消费者的内心中,牢牢地在消费者的内心中打下你的品牌基桩,占领消费者心智资源。以前伊利纯牛奶为什么成功?当时我们给它的定位是:伊利,来自大草原的牛奶。那首广告儿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大草原乳飘香,伊利奶粉美名扬”,至今提及还能让很多人想起。正是这个定位使伊利一下子从内蒙古卖到全国,由2个亿卖到10多个亿。只可惜后来改变了原来的诉求,改打“心灵的天然牧场”。虽然写字楼里的小白领们对这句广告语爱得要死,但就是不卖货。为什么?购买牛奶的主流人群是谁?是家庭主妇,他们不会为你的心灵牧场而买单。他们买牛奶一看品质,二看价格。这就是为什么伊利后来市场份额下降的原因之一。

第二步怎么去插位?插位就是要扩大这个市场缝隙,要改变游戏规则。我们在对古越龙山进行品牌策划时,就运用了插位的方法。古越龍山最初和其他黄酒品牌一样定位于知识分子群体,广告诉诸高端文化,说古越龙山是文化人喝的酒,是江南人的酒。但这种定位过于小桥流水,过于地方化,无法在市场上脱颖而出。再者我们分析中国主流社会的喝酒人群并不是所谓文化人,而是在官场和生意场上。中国人对酒的消费,一定是要有场合才喝酒。70%的酒是在酒楼卖掉的,不是在超市卖掉的。所以你要了解是谁在喝酒,主流消费者是谁。后来古越龙山听从我们的建议,运用插位营销,改变目标人群,诉诸大气磅礴的品牌个性,做正宗绍兴花雕,做全国市场,做皇帝喝的酒。最后我们用“数风流人物,品古越龙山”这句广告语,改变其品牌原有属性,塑造了古越龙山的尊贵新形象。除了广告语,当然还要有其他的方面对于品牌起到支撑作用。我们知道中国有四大名烟,那为什么不能有四大名酒?虽然这个概念原来没有人提出过,但为什么我们不能评选出来呢?白酒当然独尊茅台,啤酒中青岛啤酒声名远扬,葡萄酒中张裕历史悠久,而黄酒肯定非古越龙山莫属。没有标准你就是标准,而且黄酒之中惟一的上市公司就是古越龙山。经过一系列的策划,古越龙山的销量由原来的全年3个亿跃变为现在的一个月1.3亿。

第三步独占这个市场缝隙。包括你要预防别人插位,你要独占它,然后再去发现一个新的市场缝隙,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2003年中国首次载人航天成功,蒙牛看准这次市场机会,成为中国航天员的专用牛奶。航天员不像影视明星,他们是不准许做广告的,既然这样我们就绕一个弯路。2003年10月16日的《羊城晚报》,头版是中国太空人顺利返回的特大新闻,配以杨利伟的新闻图片,而报纸下方则是热烈祝贺蒙牛牛奶成为中国航天员专用牛奶的广告。其实这条广告花钱很少,就下面一小块版面,但是给人一种假象,认为杨利伟在给蒙牛做广告。甚至很多记者当时写文章,说杨利伟是现役军人,他居然给某牛奶做广告。蒙牛的航天专用牛奶的营销,成功地把蒙牛与中国航天画上等号,提高了蒙牛的产品知名度和品牌形象。而后来国内大批企业蜂拥而至,从长城润滑油、飞亚达到中国人寿,甚至匹克运动鞋也都成为中国载人航天的赞助伙伴,但由于蒙牛的先入为主,这些企业都没有再取得蒙牛那样的营销奇迹。

前20年中国人建立了财富,后20年中国人应该在世界上建立自己的品牌。那什么样的品牌有机会?我觉得和中国文化有关系的品牌其实应该都有机会。但如果是梦想创造一个全世界知名的汽车、手表、钻石品牌,我则认为不大可能。在日本,没有一款日本本土品牌香水卖得比法国品牌好。但是日本人很聪明。日本有一个品牌的服装的品牌叫三宅一生却是世界知名时装品牌。所以说中国的品牌一定要在品牌里添加中国文化的因素。

2001年“APEC”峰会在上海举行,全世界的领导人都穿唐装,但是没有哪个企业建立起一个唐装的品牌,错过了这样的机会。即使老外都喜欢中国的唐装,但没有品牌,消费者会认为大家做的都没有区别。所以我觉得任何一个企业无论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在建设品牌的基础上大家的起跑线都是一样的,因为没有一个规则告诉你哪个品牌是消费者所接受的,比如你在中国可以建立一种中国的茶叶、茶文化的品牌。国家相关部门曾做过茶文化的研讨,说中国的出口的茶叶数量占了全球的4/5。但是出口茶叶的价值却连1/5都不到。大量的原料卖出去,卖给立顿这样的跨国企业,而立顿稍微包装一下就又卖给中国了,价钱一下子高了很多,这就是品牌的力量。

《华尔街日报》曾撰文:“中国的经济增长最受瞩目,但是假如战略方面没有从商品调整到品牌,这一显著的经济增长也很难维持。未来属于品牌,尤其是属于全球性的品牌。世界上最富有国家的经济是建立在品牌之上的,而非建立在商品之上,这一点毫无例外。”

中国接下来的2到3年里头,包括到2010年的世博会,这一段时间是中国企业建设品牌的关键时期,要看我们能否把握得住。在品牌化的时代,企业的生存途径有很多。但是我认为,品牌化生存是一个惟一的正确的选择,就是把你所有的东西要做成品牌。

上一篇:××市林木种苗质量管理整改情况报告下一篇:《第一次真好》 设计